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范文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6 16:13: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如何发展乡村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如何发展乡村经济

篇1

关键词:乡镇图书室;农村经济;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引言

乡镇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的文化设施,是乡镇文化站的一个标志性窗口,是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和谐社会的文化阵地。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将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

一、乡镇图书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思想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物资生活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农民文化生活却极其单调与乏味。农村文化生活建设亟待改善。乡镇图书馆是最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的一个知识宝库,通过书刊流通,可以逐步培养一大批喜欢读书的读者群,进而在农村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发挥社会教育、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的职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二)普及传播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

乡镇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是农村普及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机构,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乡镇图书馆植根于农村,面向农村,直接为农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农民和农民工通过借阅图书馆的科技资料,参加图书馆举办各种类型的信息会,观看形象生动的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等专题科技录像片,学习掌握各种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实践说明,办好乡镇图书馆不仅对社会有利,还给农民带来实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乡镇图书馆的农村信息、情报、科技中心初露端倪,而其他的机构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作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乡镇图书馆的建立,应坚持“二为”服务方向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以培养人为己任,拓宽服务领域,为活跃和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服务。但是农村的中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乡镇图书馆的经营理念,学生读物欠缺,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乡镇图书馆应在市、县图书馆的帮助下,经常组织中小学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和“书评”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特别是在“减负”以后更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利用节假日举办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各种类型培训班,开展讲故事等活动,从小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农村学生能享受到城市学生所能享受到的课余阅读条件,让乡镇图书馆成为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培养人才做贡献。

二、加强乡镇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在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中,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特别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购书经费投入。要像投入教育那样来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对乡镇图书馆的投入应纳入日程工作,同时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保证设施建设投入。如乡镇图书馆配备计算机上网,建立能和市图书馆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联网的远程工作站,加入“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在乡镇图书馆就可以查阅各馆的全部资料,能利用各图书馆的书目及网上资源。保证管理人员投入,如负责解决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等等。

(二)发展创新乡镇图书馆模式

乡镇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为了优化服务资源,深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实现知识的共建共享,乡镇图书建设必须要走多元化道路。1.流动型模式。流动型图书馆是指以“汽车图书馆”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把图书馆服务拓展至没有固定图书馆的新发展区和偏远地区。这种图书馆具有经济、灵活、快捷、方便等特点,可以将分散的、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一次投入、多馆共享,可以较少的投资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汽车图书馆的创办对于乡镇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2.联办模式。联办图书馆,即乡镇文化站与企业、工厂、学校、书店等团体联合创办乡镇图书馆。这种模式可吸纳社会大量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个人与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镇图书馆藏书陈旧、固定经费短缺等不足。特别是与乡镇中小学图书馆、书店等联办,可大力提倡。

(三)坚持为农民送书上门服务

主动服务是一种开放性的服务活动, 它要求乡镇图书馆的知识传递速度快、范围广, 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的“耳目”、“尖兵”作用为领导决策当参谋。他们广泛收集最新、最受当地农民欢迎、最实用的情报信息和开发文献资源。编制二、三次文献,为农民读者快速开展有偿的跟踪服务、定题服务并不断地改善办馆条件, 改变读者的文化生活环境。

(四)提高思想认识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联结城乡的枢纽;县域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工业经济为主,农村服务业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发展潜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会引致更大的投资、增加收入并带来消费需求。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仅靠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向繁荣,农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企业+农户、合作社、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无论何种模式都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它将农民、企业与市场联结在一起,并贯穿了三次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户的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集约使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论,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达49.86%,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这说明了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然而,这一数据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镇化率,还是与我国期望达到的70%的城镇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没有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农业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作用则逐步加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

金融支持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体现在金融部门能够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实现农业产业更新换代和升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地方财力普遍紧张,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无疑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环节。

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金融支持主体薄弱导致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按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大了机构调整力度,对县级城市支行按照10%-30%的不同比例进行撤并和调整,县域分支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大量减少。特别是发挥主导作用的农业银行,改制上市后面临着“面向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矛盾,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必然将战略重心向城市倾斜,支持县域经济明显不足。作为政策性金融的农发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但随着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大大减弱,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也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无法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从职能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来看,离一个发展银行的功能相差太远。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来支持县域经济,尽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实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有限,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市场定位模糊,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业商业银行后,开始进城发展,从经营业务上来看逐步远离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悖于其改建的初衷。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下,民间金融因其贷款手续简单、期限灵活等优势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监管缺位而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其融资能力

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诸多生产要素的约束,资金短缺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尚无面向县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得中小企业对银行形成较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县域中小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小、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少,担保难,评估、咨询、登记等费用过高,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导致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且需要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与风险。

(三)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尚未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重高。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率高一直是令农村金融机构头疼的问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县域经济更难以负担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

三、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之思路

我国的农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因此,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坚持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市场渗透和份额、业务范围、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根据其市场定位,重点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效益好的中型企业服务,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市场体系和城镇建设。改进金融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基层,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县级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和发放程序,允许县级行在上级行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发放贷款,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功能,扩大业务范围

政策性金融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而出现的,涉足的领域应严格限定为微利或无利的业务范围。因此,政策性金融应突出专项功能,强化政策性,针对农村经济的弱质性,把职能定位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性项目。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已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其业务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等。除此之外,应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和农民共同基金等形式,面向农业、农民筹资,以扩大资金规模,增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三)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或村镇商业银行,其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应在贷款管理方式、贷款条件、信贷品种、拓展业务新领域上下功夫,推出更多的、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四)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应改变过去以打击、遏制为主的方式,采取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如加强监管情况下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加快民间金融立法,使民间金融有法可依,规范发展。

(五)发展农业保险、信用担保等多种金融形式

1、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加之我国的农业险种偏少,风险都集中在农村金融机构身上,这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不高。应尽早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建立起一个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保险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补偿体制。

2、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在农村,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银行出于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考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直接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找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又能有效地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

3、发展融资租赁、农业信托,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间接融资渠道。

(六)试点开展农村资本市场运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

积极推进农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鼓励龙头企业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仕省.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需金融先行[n].华夏时报,2010-12-21.

2、林民书,张树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4).

3、陈柳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参考,2005(54).

篇3

一、区域空g尺度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发展历程,以县域空间为单元,可以明显看到县域经济优劣是衡量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绝佳视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发达县域经济单元基础上逐次演替过程,长三角集中众多全国百强县便是最好例证。长三角发展后劲强于珠三角、京津冀,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及竞争力优于北、广、深,正基于其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基本细胞单元组成强健的体魄、丰厚的沃土提供充沛的营养。正如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内在机理惊人相似,相比珠三角、长三角,尤其是长三角的强劲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区域空间功能体系;京津冀长期以来的相对劣势,则可以归咎于畸形功能体系造成县域机会缺失、停滞甚至衰退,最终使得区域整体后劲不足。以此推想,理论上区域空间尺度内核心与基质之间是否存在类似黄金分割的最佳比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实质是省―市―县三级空间单元相互博弈演替的过程,尤其省、市对于县域空间争夺,也进一步印证区域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具备鲜明的生命体征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空间治理手段。

河南省近几十年的县域经济空间演进也有力支撑了该理论假说,百强县集中区域也正是中心城市实力最强劲、经济最具活力区域;反之亦然。因此,空间政策应分类引导,核心圈层内强调中心极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圈层应强化扩权强县、省直管,削减中心城区规模指标及对县域空间资源的低效掠夺。当前核心任务在于释放县域活力,对于核心圈层如何实现中心极化、都市区一体化,撤县改区是必然;外部圈层,尤其三山一滩、黄淮四市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于强县扩权、省直管,而非拔苗助长,切忌政策一刀切。

二、县域空间尺度

以县域空间尺度审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清晰看出一条主线,所谓不同县域经济模式,实则若干特色镇域产业集群与城区产业集聚有机耦合,与其说县域经济,不如说特色镇域经济更贴切;未来县域发展核心在于三大抓手:县城产业集聚与特色镇域产业集群培育、县城与特色镇域空间格局构建、村庄人口流动畅通机制保障。在此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关系、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关系、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关系、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关系。

县域发展大多基于资源、区位、产业、企业或村民自发发展、集聚、转型、提升而来,规划只是在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适当加以规范化,尚未出现由于规划而从无到有产生的新型县域经济形态和空间实体。不同模式间最大区别在于发展理念不同,这是学习和总结不同模式的核心。必须认识到任何模式都并非完美,不能简单机械套用。任何县域都不是单一经济模式,而是多模式的综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选取主导发展模式,同时借鉴其他模式的合理理念与方式,融入地方实际发展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各县域的特色化发展。

当前关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成功模式的总结不胜枚举,当多数眼光专注于成功县市的聚光灯下时,更需要对曾经的明星县市的衰落进行反思,逆向思维尤其稀缺,成功经验固然重要,县域衰退的例子更具警醒意义,县域发展中也需要吴晓波“大败局”式研究。

三、乡村空间尺度

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正在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必须认识到乡村地区城镇化是一渐进过程,而非一蹴而就,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必然,但乡村不可能消亡,过渡至一定阶段将会达到长久动态平衡。重在判定不同阶段、解决不同时期核心问题,从而逐步实现的过程。

篇4

关键词:基层政府;行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皋兰县什川镇以著名的古梨园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这里的乡村旅游地是嫁接于开放社区中,当地居民与旅游地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是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开发的开放式乡村旅游地。开放型乡村旅游地由于更加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全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是解决“三农”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属于我国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导模式。如何保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基层政府的行政作为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自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连续两年组织了名为“陇原物华”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进行了乡村旅游发展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小分队由专业指导老师高亚芳副教授带队,对旅游经营者、投资者、旅游管理部门和各类游客等进行了全方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在调查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累计355份,问卷回收及有效率近91%。

1对什川镇政府行为的调研研究

什川镇政府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节会型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什川旅游,带动什川经济发展。他们的一系列行政作为对旅游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下列三大举措具有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

1.1“梨花会”――政府主导的节会型旅游发展模式

1.1.1举办“梨花会”,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自2003年以来,再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由县人民政府和兰州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兰州什川之春”旅游节连续七年取得圆满成功。2003至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达到约4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也不断增长,年均总收入达到870万元,客源市场逐步由以兰州、白银为主向周边县区扩展。旅游规模接待点由2003年的6、7家最高增长到2006年的39家,农家乐接待点近百个。2005、06年什川镇经营户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875、855万元。可以看出,在当地基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什川镇乡村旅游项目在不断丰富,总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1.1.2该模式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梨花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调查表明:该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乡村氛围商业化与环境污染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户、经营者和基层管理部门利益不同,政府的行为往往得不到理解,一些管制措施还得到经营者的排斥,甚至抵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

1.2修建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规划行为

2005年,什川镇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开始组织专业人员规划什川镇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部门旨在通过修建民俗文化街完善什川镇当地旅游的多样性,协调性,民俗文化街的修建队什川镇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表现在:①有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积极作用。②有利于当地政府部门针对旅游发展招商引资,建设旅游型小城镇。③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规模化产业链。政府部门这一举措对改变农民农业单一化增收模式有积极促进作用,其目的最终是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新经济,最终促进农民增收。④丰富新农村建设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上半年,上车村民俗文化街开始按照规划修建,当地村民和经营者对该项目的理解度如何呢?

从表1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人还是支持民俗文化街的修建,有28%的人表现出不满和抱怨。调查表明,表示出不理解的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修建区附近,抱怨的原因主要是要整改自家房屋,或施工影响自己生活和正常经营。这其中,政府部门对着眼于大局,促进当地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宣传工作不足也是主要原因。支持的理由主要有两个:①增加旅游项目,可以招揽更多的游客,更好地带动经营者的增加经济收入。②文化街的修建不会很深程度的影响其生活状况,反而美化了生活环境。

基于农户与经营者关注自身的和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基本心态和行为,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当地人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

1.3征收乡村旅游景区停车费--政府的利益的再分配行为

什川镇几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基层政府为此投入巨大。最初的投入纯属“政绩资本”的注入,是扶持性和诱发性投资,政府并未索取经济回报。但随着投入的增加,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农户和经营者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的经济回报开始凸显。同时,随着兰州周边乡村旅游多元发展的竞争格局出现,什川镇政府面临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的再投入压力也不断增大,旅游业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中的再分配问题浮出水面。2007年新的旅游旺季到来之时,什川镇政府通过统一的收费站,利用收取停车费的办法(20座以上每辆20元、10座以下每辆5元),来切得乡村旅游经济的一块蛋糕。

1.3.1有利方面:合理利用征收费用,用于景区各方面建设。①基础设施的建设。据调查,什川镇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超过一百万。同时,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解决;②什川周边的道路维护。经过对当地游客的调查,游客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周边地区到目的地的道路问题,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政府发展旅游的长远之举。③保护古梨树。“华夏第一古梨园”的乡村生态资源特色是什川发展旅游的资源依托。什川镇树龄超过三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达到近10 000棵,古梨树的保护和当地空气质量的治理是当地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如果什川乡村旅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代价一定是惨痛的。但随着什川旅游发展,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如表三),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掠夺使用问题也越来越多。征收停车费费的行为一方面限制了游客的数量,缓解了环境承载的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增加了古梨树保护的费用,这也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长远之计。

1.3.2存在的问题:旅游经营主体和游客的认同度低(见表2),造成了游客锐减,引起了经营户的强烈反对。

调查表明:①非旅游经营农户多为对这一政府举措报无所谓态度,说明政府这一举措并没有深层次的影响到他们眼前的生活状况。②旅游经营者对政府这一行为坚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政府部门征收停车费影响了客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数量,另外,大部分经营者认为他们要赚的钱,被政府部门“赚”去了。

对于征收停车费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政府和当地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共享,互动共赢,是当地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什川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2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基本作为

以上调查资料显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管制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扶持和管制,如何兼顾乡村旅游各主体的利益,政府的作为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所以,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高度,明确自身在旅游发展活动中的行政作为,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裁判员和服务员。

2.1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价值的再认识,切实加强组织引导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如何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引导,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2.2对当地乡村旅游进行精心规划

制定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规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近期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主管旅游部门必须聘请资质部门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完善乡村旅游要素配置,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2.3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力

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吸引。因此打造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吸引物是政府主导和引导的重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要注重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用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等乡村生态旅游吸引物来满足游客审美、休闲的需求。第三,应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满足精神享受的需求。将地方的风情、习俗、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组合在一起,满足游客感受、参与和体验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4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工作

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的质量。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并加强评审检查工作。要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同时要十分重视对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的培训和培养,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2.5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由于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知名度还不够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主导的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政府应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影视制作等传播途径,营造“口碑效应”,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6创新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

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乡村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创新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管理措施。通过加强自然村、农居、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加强卫生和保洁的各项工作,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要进行恢复和治理力度,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要积极借鉴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尽快培育一批不同资源特色、不同类型、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探索适应各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该研究系高亚芳主持的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甘肃乡村旅游开发创新研究》和阮金鹏主持的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资助金目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开发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

[2]林峰,旅游运营方略[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3.

篇5

乡村旅游的引人之处就在于其未经雕琢的原生之美、田间树下的葱茏之美、当地居民的纯朴之美,这些便是低碳旅游的自然资源;在乡村旅游景点中,蕴含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祖辈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长久以来的风土民俗等,这些便是低碳旅游的人文资源。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乡村旅游得到了众多城市居民的青睐。农家乐、野外游等,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旅游选择。加之政府、旅行社等加大了对乡村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这也成为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低碳经济视阈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将乡村旅游与低碳经济相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就目前来看具有广阔的前景,如何使乡村低碳旅游呈现出自己的特色,与农业经济交相辉映,是乡村旅游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随着低碳经济与我们的生活日益密切,人们周围的低碳似乎随处可见,低碳出行、低碳饮食、低碳工业、低碳农业等,被冠以低碳的词汇不胜枚举。尤其在当前发展较快的乡村旅游业中,为了使乡村绿色、天然、纯朴、归真的特点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乡村低碳旅游走进人们的生活。很多旅行社以低碳为卖点吸引游客,多数媒体也在极力宣传低碳理念,很多乡村旅游地也推出了低碳的旅游产品。当前,乡村低碳旅游的理念已经根植在人们心中,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心理层面的基础。

(二)创新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各地的地理特征、风土人情、自然景观都不相同,所以在开发乡村低碳旅游时,不能千人一面,全部采取一种模式开发,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低碳旅游,同时还能够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是发展的助推剂,在借鉴国内外乡村低碳旅游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更要不断总结、创新,走出一条有别于他人的成功之路。比如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开发乡村低碳旅游的模式便大相径庭,在具体模式选择时,不能将其他地区成功的模式硬套在本地区,而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周边受众的需求、当地政策的导向等,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发。

(三)构建低碳乡村旅游产业链

农业是乡村生存之根本,乡村低碳旅游应以低碳农业为突破口,打造可循环发展的农业基地。而后再以循环农业为立足点,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以低碳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使乡村低碳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省绵阳市双泉村以沼气为循环资源开发了低碳旅游产业链。将鱼塘、果园作为旅游景点供游客垂钓、采摘,以绿色有机食品为旅游特色产品,乡村旅游发展的势头十分良好。双泉村还利用清洁能源解决出行问题,如电瓶车、自行车等,居民和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最后成为生成沼气的原料,将低碳贯彻到旅游中的每个环节。双泉村这种将种植、养殖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做法,使该地的乡村旅游实现了低碳化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链,切实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开发低碳乡村社区

开发低碳乡村社区是促进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另一有效方法,不但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脚步,还能拓宽乡村低碳旅游的景区类型。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对乡村社区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力求保持乡村住宅的原貌,这一举措能够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开发低碳乡村社区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应加强对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尽可能的使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和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政府应鼓励乡村实行低碳生活,并向社区居民示范生活中如何践行低碳。力求将低碳乡村社区打造为一个集休闲与低碳为一体的生活体验区。

(五)基于政府主导的低碳保障

乡村低碳旅游离开政府的支持便会孤掌难鸣,所以政府的主导和支持是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有明确、清晰的政策指引,政策是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指明灯,能够照亮前行之路,使乡村低碳旅游沿着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二是要有科学的规划,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要在合理的规划下科学有序、有的放矢的向前推进。三是政府应给予乡村低碳旅游以资金支持,资金是项目运行的前提和保障,资金无忧乡村低碳旅游才会发展无忧。四是应加强对乡村低碳旅游的宣传教育,要将低碳理念根植到每位经营者、游客、工作人员的心中,才会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在景点设置上,应布置一些低碳宣传的标语,使游客在游玩中能够自觉的行低碳之举。

三、结论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从业人员 培训

乡村旅游是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市场,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产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回归田园的需求日旺,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南宁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例如隆安、武鸣、上林、扶绥、宾阳、横县等县城,大力发展面向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加强各项旅游资源建设,旨在打造首府南宁 “后花园”。例如,近年,隆安县努力成为南宁“旅游休闲基地”,进一步全面完善全县旅游休闲产品规划与发展体系。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及农村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推进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环境卫生、乡村民主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包括了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服务的各方面从业者,其中以本地农民从业人员为主,比如旅游景区交通运输提供者、餐饮旅店管理及服务者、农产品及工艺品销售者等等。由于乡村发展比起都市来说,尚有较大差距,很难吸引久地人才,缺乏有素质高文化的旅游人才一直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软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多数是当地农民,因其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较低,这些都会影响旅游形象的建设和旅游竞争力的提高,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维护者与销售者,是旅游景区的形象传播者,因此,要提高乡村旅游的形象,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影响要素

1. 接受培训的需求与动机

需求产生动机,所有的行为都源于需求。在农村发展旅游产业,对农民的生活与生产都会造成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益处?对于村民们来说,有需要才有动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旅游产业给自身带来的好处,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与聪明才智,投身于旅游产业建设与发展中去。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能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安置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助于促进农民意识的提高,扩大农民视野等。

培训需求确定了培训的目的与出发点。通过培训,首先要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通过过培训,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积极营造干净优雅的服务环境,自觉地维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培训,使村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从而主动地去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可持续、生态地发展;通过培训,扩大农民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全局意识;通过培训,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研究开发旅游的延伸产品,进而改善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

2. 培训对象的素质与能力层次

乡村旅游农民从业者主要有以下特点:(1)农民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低,接触面比较窄,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由于电脑普及率较低,知识信息更新慢。(2)思想保守,思维方式直线型居多,对于抽象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培训内容更应侧重具像的讲解及亲身练习。(3)学习决不是单单为了增加知识,其目的主要是致富,而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创新意识,思想保守,从众心理强,只有亲自看到身边的致富典型才跟随效仿。

培训要根据农民的特点,确定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在培训方法上,重现场实现展示,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生动活泼,贴近农民生活及思绪方式的授课方式会更受欢迎。

3. 培训者

针对村民的特点及培训的目的,对培训者的能力要求也比较多元化。不但应熟识旅游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更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及实际经验,能够真正指导及帮助村民们解决在当地进行旅游生产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 培训效果的评估

评估是对整个培训工作的总结,怎样的培训效果是合格的?培训效果的好坏影响到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理解与应用情况,决定下一次培训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在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反馈,是有其必要性的。听取群众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对比培训前后村民对旅游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发展经济的技能。

二、培训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任何的培训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要求及范围,没有放之四海兼准的培训方法。必须要根据所培训的对象、地区、时期等多种特征,来展开有针对性、行多有效、命中要害的培训。 起码要考虑三方面:一是对象。不同的培训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农民。这要求根据受训农民的文化背景、年龄大小、性别差异、经济情况等因素,开展适合他们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二是适用时效。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培训需求和社会信息资源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信息化的发展如此之快,所有的培训内容都是有时效性的,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方案的设计都必须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来进行,必须与时俱进,体现出时代的特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三是适用地区。不同的地区存在着社会差异、经济差异、自然条件差异、文化差异等。这就要求不同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借鉴、建设及应用适合本地区的农民培训模式,而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

2. 目的性原则

农民从业者来参加培训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烈的――致富。所以,在实施培训工作之前,应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对培训需求也要有足够的把握,根据培训人员的要求与特点来精心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好培训方式。在内容上重实践,能真正帮助村民们解决在旅游业经营与管理当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在方式上要重具化,重操作,力求活跃生动,要体现出实用性。

3.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就是要针对农民、农民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特点,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与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农民培训,使农民培训能够顺利进行,且取得实际效果。

4. 循序渐进原则

参加培训的农民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为此,对农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应该注意进度的安排,尽量做到由易及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根据农民的自身经验及特点,系统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学习。

三、培训内容

培训要以实际操作为主,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农民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培训应在具备一定培训条件的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研究、教学的企业(园区)和教育培训基地进行。

1. 旅游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受训村民讲解旅游专业理论与基础知识,介绍旅游业的发展与最新情况,让农民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意义作用和相关政策。理论知识虽然并不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对于培养村民对旅游行业的客观认识,建立正确的服务意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纠正农民仅仅把旅游业当成赚钱工具的短视观念,有助于建立村民的全局观念,使得乡村旅游业可以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

2. 旅游服务培训

通过培训和训练,使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树立和提高正确的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培训内容一般包括:

(1)礼仪常识

主要介绍基本游客心理学;仪态与体态知识; 掌握如何用心沟通、微笑服务;掌握与人交往、沟通、服务礼仪。

(2) 餐厅服务

主要介绍掌握餐厅的布置与舒适环境营造; 能提供适合客人用餐需求的服务; 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制作、保存、运送知识;掌握餐桌的布置;掌握点菜、上菜、结账等服务技能。

(3) 客房服务

包括掌握客房整理技能;掌握卫生间整理技能。

(4) 前厅及前台服务

主要介绍问询礼貌用语;了解正确的商品介绍及商务服务知识;掌握房间安排、交接技能;掌握结账收款技能。

(5)导游解说

主要包括导游基本常识与礼仪;编写解说词和语言训练;如何介绍景点;如何推荐体验项目;如何做到体贴、细致、周到及应急处理。

3. 烹饪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和练习,让接受培训的村民了解烹饪基础知识;了解色香味搭配基本理论; 掌握主要主食、面点制作技术; 掌握家常菜品的烹饪技术;掌握一定的特色菜肴的烹饪及制作技术;掌握一定营养卫生常识 。

4. 卫生保洁技能

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的整理和保持知识;了解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常识; 会使用室内外常见清洁工具。

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技能

通过培训,让村民能够掌握“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点的一般经营管理知识;了解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懂得如何突出农家特色;学会如何开办“农家乐”、组织各种节庆、文化活动等,怎样设计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基本类型

1. “学校+农户”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的农民,对农民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乡村现有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往往不可能通过正规学历教育来完成。这种模式,由当地政府提供资金,当地的旅游职业教育院校提供培训服务。这种类型的培训模式,一方面在培训当中更注意增加理论方面的内容,实行教学一体化,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一个“产学研”实验基地。

2. “政府+农户”型。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培训班、一对一帮扶、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和培训方式,为农民讲解国际国内开发农村旅游、开办家庭旅馆的先进经验,提高了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旅游服务技能。

3. “研究机构+农户”型。这类培训模式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较受当地农民欢迎。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区,农民对生态农业高新科技的需求特别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解决农民在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能力、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 “公司+农户”型。这是一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核心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为龙头,把分散的乡村旅游农户打造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团队。在做法上由占股份较多的公司来组织培训,使村民具备旅游服务、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的技能,打造乡村旅游综合开发、经营、管理的经济共同体。

5. “旅游协会+农户”型。协会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有一定的向心力,能够把分散的乡村旅游经营者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改变以往农民个体型的粗放式经营,通过改善服务设施,建立经济合作体,实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经营。能够保护农民自身利益,有效整合乡村资源。旅游协会充分发挥主要作用,使得乡村旅游更上层次、升规模。

从整合教育资源优势角度来看,由政府来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助学是搞好乡村旅游教育的最佳途径。各类型培训可以互相交叉、补充,不同的模式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培训有明显优势也是有一定缺陷的,实行多元化的培训体系,能够起到有效的互补作用,产生更为理想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刚.田园季风――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北川县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变得十分脆弱,如何在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濒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北川县羌民安居乐业是亟待解决的社会和民生问题。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形式多样,但许多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面临民族文化逐步丧失,民族特色削弱,贫富悬殊扩大等多种问题。笔者认为,北川县应借震后定居点建设的机会,将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北川县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2):140-144.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发展架构;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制度环境架构

中图分类号:D4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8/09-0114-04

作者简介:宋洁尘(1976- ),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农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伴随经济发展过程,实现乡村社会组织的再造,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互动,乡村经济、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从架构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分为四部分,即经济发展架构、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和制度环境架构。

经济发展架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核心,该架构又可以细化为中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即中观层次的农村产业架构和微观层次的企业架构。在农村产业架构和企业架构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架构和完善的组织(包括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架构加以支撑。如何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和企业架构则依赖于塑造农村经济发展的创富主体架构。也就是说在农村地区要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

生态环境架构是新农村建设的自然基础。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支撑经济发展架构稳定运行的自然前提。

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可以细分为乡村社会文化架构与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两部分。乡村社会文化架构的更新与重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构筑新农村建设更加宽阔的产业空间的现实途径。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群体,从而奠定经济发展赖以持续的社会基础。

制度环境架构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推动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对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战略举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措施,将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可操行性的制度、规则层面。

一、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是建立在农村完善的基础设施架构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架构可以分为软硬两个方面。离开基本的道路交通、水、电、通讯、市场、农田水利等硬要素,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架构将成为空中楼阁;而非直接生产领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样是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架构赖以完善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自然灾害的突发应急机制等更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往往把侧重点集中在完善农村基础实施架构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在于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为基础,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

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架构的构筑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特色与稳健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结构,实行市场的错位竞争依然是构筑产业架构过程中客观、务实的选择。农业不同于二、三产业的重要特征是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紧密关联,而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这为实现区域差异化的产业架构奠定了自然基础。链式拓展原则: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架构重点依然需要以第一产业为依托,侧重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不断充实二三产业的内容,形成产业架构的基本骨架。链式拓展的过程实质是遵循产业内在前后向、侧向产业关联不断完善主导产业配套系统的过程,也是提升农业增值空间的过程。集群创新原则:围绕产业架构的基本骨架,培育符合资源禀赋条件、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产业集群,并且通过互动激发创新,实现农村区域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源泉。

产业架构功能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经济发展的企业架构之中。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企业架构主要体现为公司+农户类型,但是由于公司和农户之间市场力量和利益趋向的差异,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使得利益发生扭曲。这种利益分配上的扭曲,制约了“公司+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也说明农村的企业基础架构需要更新和变革。新农村建设企业架构重塑的重点是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协调与缓冲的中介,引导和培育基于农户自愿互利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各种专业性或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户与公司之间有效沟通和相互竞争的纽带,实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这也是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基本经验和农村企业架构的主要形态。

产业架构的完善和企业架构的转型需要由一定的经济主体来执行,其中的执行者即构成经济发展中的创富群体架构。创富群体架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二是通过产业链的关联效应与农户建立经济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企业家。只有这两类群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创富群体,普通农户只是直接完成产业链不同环节分工的一颗“棋子”,真正起组织生产,协调产业内、产业间分工,开拓市场,推动新产品、服务的创新等高端功能,都需要由创富群体来完成。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笼统的规定为农户,只会混淆不同群体的本质界限和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架构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架构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如何合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三是如何在利用过程中在更高水平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首先,提高认识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思想基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新农村建设的自然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生态环境架构的建立和完善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状态,避免资源和生态环境继续遭受破坏性开发,为农业、农村经济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创造生态环境基础。特别是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将生态环境架构的完善放在突出位置。

第二,全面认识农业发展的价值是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增值空间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农业一直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部门来看待,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的直接经济价值。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推动下,农业的直接经济价值的地位不断下降,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基础地位的不稳。实质上农业作为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双重过程,其对自然生态的依赖以及由此对自然生态的潜在贡献是农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农业在生产直接经济价值,同时,还附带生产环境价值,这种环境价值恰恰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屏障。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价值是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形态不同,农耕文化恰恰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文化形态,而前两者都在技术至上理念的支配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然生态强烈的反馈效应。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的推动下,农业生态的社会文化价值将得以确认并发挥其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作用。

第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确保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新农业生产形态是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

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水平仅为45%,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低,仅为30%。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断创新农业生产形态,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将成为新农村生态环境架构更新与完善的现实途径。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

新农村建设社会文化架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一是社会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精神作其支撑。用中国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人的生活态度,培植了一方人的文化精神。社会文化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从近年来浙江民营经济的崛起与浙江文化、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越人“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国语・越语》),“吴越多秀民”(《安庆府志》),越人“人性惠柔,善进取”;“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宋史・地理志》)。说明江浙人由于山川自然的影响,“陆事寡而水事众”,在常年对水的征服中,铸就了冒险精神与慷慨气节,形成了一种既空灵、飘逸又雄俊、耿介的个性。同时,浙江又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发源地、集聚地和西学东渐的重要传播区,这也使得浙江人既有“明故求理”的探索精神,又有“贵在实行”(朱舜水:《舜水遗书・大安东守约问》)的求实作风,有着刚柔并济的潜质和“海纳百川”的亲和力。正是这种内在的文化品质,铸就了浙商的崛起,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二是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之所以说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周边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与互动的两大趋势。未来的发展是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科技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经济、科技三位一体化的发展。而且未来的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以农业生产为例,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互动越来越密切,从而出现在传统意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派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如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这些新的产业形态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农业本身的产品功能价值,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迅速扩张的动力源泉。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架构的内容:一方面是树立符合现代市场竞争需要的文化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将区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经济与文化的交融,碰撞出发展的契机。同时,有必要正确认识与挖掘乡风文明的更深层的含义,将社会文化架构的建设放到一个更加宏观的、突出的位置,为经济发展架构的稳定运行提供精神动力。

乡村社会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架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变革。由目前单向、控制与服从的被组织状态,向尊重农户自愿选择,诉求与反馈双向互动的自组织状态转化,发挥自组织的效率和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变革依赖于行政权力(准行政权力)控制为中心的内在脆弱型社会组织架构。建立新的以创富群体为核心,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维系纽带的稳定的社会组织架构。由单一的行政权力控制向经济利益控制为主,行政控制为辅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形成乡村稳定的社会结构,也有利于激发创富群体的积极性。

四、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架构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架构既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伴随经济发展架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对象。

长期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始终主要体现为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这也形成了人们对政策的过度偏好。但是政策本身只具有导向性,而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也就是说,单靠政策的支持已经难以支撑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必须着手建立和完善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完整、连续、权威、具有法律约束性的相关经济和政治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新农村建设过程涉及的相关主体,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是完善针对三农的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其规范农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与政府之间财政与税收关系、城乡关系、产业间关系等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

如农村税费制度,单纯取消农业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费大于税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都需要通过税收制度的调整,规范农户与政府利益分配,创造良好的激励与约束关系。

再如政府农业投入与补贴制度,投入与补贴投向哪些具体的领域,中央政府与区域政府各自究竟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与配合,如何区分不同区域进行适度的投入与补贴而不是一刀切。

还有如何保障农民迁移与流动就业,城市支援农村具体途径是什么?如何确保城市发展对农业用地的占用过程中,农户利益的补偿?工业反哺农业制度、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篇9

乡村发展与城镇的发展密不可分。乡村和农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和市场,而城镇的发展可以拉动乡村的发展,为乡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广阔的市场,也可改变乡村生活方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部分乡村就会逐渐衰落,出现“空心村”、弃耕、撂荒等现象,进而引发农村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村和城镇发展的规律性,少数乡村随着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会逐渐衰落,属于正常发展现象,这类乡村要通过村落调整和合并等方式,归并到更大的村落中;还有一部分乡村,完全转变为城镇化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到了周边城镇中。

乡村振兴应该关注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乡村发展问题。我们国家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目标、路径和发展模型等与改革开放初期应该有本质的差异,现在乡村振兴不完全是解决温饱等最基本的要求,而应该关注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生活方式、文化生活和乡村环境等方面。比如乡村居民的上下水设施建设、垃圾处理、道路硬化、交通出行、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村落建设风格和特色传承等。

在新时代和新要求下,如何振兴乡村?

一是要进一步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改善村容村貌,振兴乡村发展;

二是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如吉林和黑龙江生态大米、山西的小杂粮等,打造不同类型的绿色农业基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是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如水果、药材、苗木和花卉等,通过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力;

四是交通和区位条件比较好的乡村,要积极融入城市中,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乡村振兴一要靠有文化、有技术的带动人,需要制定乡村振兴行动计划,鼓励能人返乡建设家乡,鼓励外出就业人员回乡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把先进的技术、新的理念等带回乡村。

二要靠信息,通过互联网、农村电商,扩大农产品、旅游产品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三要靠投入,乡村建设欠账较多,需要各级政府加大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投入不仅可以彻底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也可以进一步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篇10

一、湖北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扶贫现状概述

从世界范围看,乡村旅游已有百年历史。各国的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乡村旅游开发出现了热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省乡村旅游逐步走向产业化、规范化。目前,湖北省乡村旅游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浅层次参与性专项旅游为辅,度假旅游为方向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新格局。[2]湖北省作为中部省份,农村经济不发达,经济扶贫工作仍然仍面临着挑战。包括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更加凸现,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湖北省农村一面是良好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一面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幕阜山四大连片扶贫地区,集中了湖北省80%以上的生态旅游资源、70%以上的4A级景区和90%以上的贫困人口。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及如何让旅游发展成为减贫困、富百姓的动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精准扶贫、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湖北省近年来已经采取评定“旅游名镇、名村”等积极举措,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旅游引擎功能,帮助大批山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3]

二、乡村旅游对湖北农村经济扶贫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整合,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演变而来的产物,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整合,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为农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同时推动了农业转型的步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乡村旅游开发兴起为农村解决了农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周边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销售渠道,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壮大,旅游接待所需的产品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现象使产品提供这条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逐渐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4]

(三)加快了农村基础建设改造步伐。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仅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步伐。乡村旅游开发采取了集体投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才能更好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使得乡村在道路、照明、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乡村旅游提高了就业率,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范围主要有吃、住、行、游、购、娱乐这六大事项,从而就使得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补充,从而促进了有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

三、湖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划,经营粗放,开发层次较低。湖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较晚,大多利用已有的庭院、农田、果园等搞起乡村旅游来,由于重视眼前利益,导致其所经营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性较差,重复建设,产品雷同现象严重,为抢夺客源,经营者之间利用价格大战,导致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二)基层组织和农民开发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落后,湖北省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搞乡村旅游不是主业,投资大、见效慢、没有多大前途,由此导致工作上的消极被动。

(三)产品模式比较单一,缺乏个性。目前,湖北省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徒步探险、健身康体等内涵丰富的旅游形式开发还不够深入。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流失,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开发模式雷同,缺少特色产品,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四、发展湖北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

(一)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各级政府组织和相关部门应当形成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国民经济的综合、农业、土地、林业、水利、环保、城建、交通、文化等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关的委员会,在推动乡村旅游上各司其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合力推进。尤其是要提高县级以下农村各级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正确把握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做为改造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出路,增强各级政府和农民投资创业的热情及自觉性。

(二)合理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这需要贫困乡村在进行旅游扶贫模式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旅游资源,更要从中深入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设计出独特的旅游线路,也可以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就前者来说,我们可以把乡村本地的旅游资源所具有的自然风光进行特色产品开发,把一些景色与资源结合起来,不仅让游客领略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体验到旅游的身心放松感,甚至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传统,让游客获得旅游中的心灵安慰等。[5]

篇11

如何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乡村振兴中既不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又不拘泥典型,准确把握因地制宜的精髓和灵魂。总结发展成效显著的乡村经验,提炼出乡村振兴的共性规律,概括出多样化的乡村振兴路径,有利于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因地制宜推进振兴乡镇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推动不同发展水平的乡村循序渐进提挡升级

各个乡村的发展要立足自身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乡村振兴也要循序渐进。从乡村发展水平从低到高看,可以分为深度贫困型、贫困型、小康型、富裕型乡村,也可以按照发达程度分为不发达型、欠发达型、中等发达型、相对发达型、发达型乡村。推动乡村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逐渐发展成为富裕型、发达型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应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合理把握政策关注的乡村发展水平区间。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应是发展水平处于中下游的乡村,聚焦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只有把关注点放在发展程度处于中下游的乡村地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才是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从富裕程度来看,主要是推动贫困型和中下等收入的乡村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通过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逐步迈向中上等收入乃至富裕型地区。如此循序渐进,逐步提挡升级,应是我们长期的原则。同时,关注发展中的分化特征,注意有些乡村会向上向前发展,而有的乡村则因生存条件原因需要考虑移民搬迁,注意分类施策。

根据国家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乡村振兴着力点。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要贯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先补短板,再强弱项。进入乡村振兴的高级阶段,则要注意均衡发展。到2050年,经过长期振兴的乡村,优势充分发挥、活力充分释放,全面迈向发达阶段,展现出兴盛繁荣的壮丽景象。

推动多种乡村功能再认识和再利用

注意区分乡村可利用、可开发的功能差异。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出发,可以逐步形成多种生产功能、居住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功能。重新认识乡村的功能作用,有助于我们开发利用多种功能,走出多元化的乡村发展路子。

差异性乡村要重点加强多元化生产功能。与传统农业生产不同,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类型,具有附加值高、从业人员年轻化、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可以焕发农业的生机。环境友好型工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在乡村发展,服务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业的发展,都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远程工作成为可能,乡村会成为服务外包、后台处理、居家办公的理想场所。从“逃离大都市”风潮可见,既需要都市工作机会也需要乡村工作环境,乡村与城市之间经济生产的功能分工将更加紧密。

差异性乡村要重点加强品质优越的居住功能。乡村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有可能成为城里人的居住地。比如法国人的乡村“二套房”十分盛行。当然,这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严格管控土地用途,避免资本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农民可以利用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建设乡村旅游设施,发展休闲养老产业。

差异性乡村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稳定性功能。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也有助于形成宜人的生活环境。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秀美风光,加之人文景观,逐步支撑了旅游观光功能。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也逐步转变为旅游功能。

注意循序渐进发挥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以乡村旅游和居住为契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与城市产业的差别化竞争,逐步激活乡村的经济功能。乡村终极振兴是文化功能的振兴,是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重拾自信,形成乡村精神与文化秩序。多种功能的重新认识、重新设计、开发利用,将使各个乡村找到自己的功能定位,并展现出独特魅力。

促进各地空间格局调整优化

篇12

关键词:金融危机;新农村建设;普者黑;乡村旅游;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076-03

目前,关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已经成熟,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从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模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等层面展开,从金融危机角度谈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甚少,在金融危机下新农村建设将遇到什么阻力,依托旅游业又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是危机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对此问题以普者黑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普者黑乡村旅游在危机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望能为业界关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发展,以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乡村旅游在国内外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的乡村旅游源于法国,然后在欧洲兴起并繁荣起来。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20世纪就有了发展。2006年9月5日,由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和贵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贵州省旅游局承办的“2006年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在贵州贵阳花溪开幕。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都参加了此次论坛,展开了以“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为主题的论坛,旨在探讨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剖析政府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政策支持等。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农村经济组织结构创新等前沿理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乡村旅游就是途径之一。

二、危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众所周知,2008年末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我国经济和企业都将受到挑战。

旅游业依托性、关联性、综合性强,遭受各种挑战性影响在所难免。普者黑景区就是乡村旅游的一种,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境内,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危机到来之际,普者黑乡村旅游也将迎来发展困境。

(一)基础设施在危机背景下更加难以完善,融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以旅促农战略受阻

经济危机的到来使经济放缓,经营者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聚集相应的资金,改善普者黑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在2009年1月进行了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防尘防蝇、消毒保洁设施不健全,农家乐从业人员大都没有办理《健康证》。鉴于普者黑景区淡旺季分明,所以淡季娱乐设施闲置不用,参与程度较高的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没有质量稍好的医疗机构,没有网络等。上述问题的出现,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融资的概率相对比较高,然而,在危机背景下投资者信心大减,融资问题更是举步维艰。原因有三:

1.普者黑景区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优势,淡旺季分明,游客接待量不稳定,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较大弹性消费等问题的存在,使投资者感觉到投资回报在危机背景下显得遥不可及,严重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经济危机的到来使中国股市陷入严重熊市,首先打倒的就是中产阶级,这一阶层的投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景区农村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缺乏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农村金融网络不完善,农民融资渠道较少。普者黑乡村旅游发展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景区经营资金短缺,运营代价大

在危机背景下,人们对国家经济缺乏足够的信心,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市场也显得疲软不堪。刚刚结束的两会为了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关于恢复“五一”长假和《中国公民休闲纲要》都在整理讨论阶段,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定性,暂且不考虑其结果如何,既然有这种提法,就说明旅游消费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旅游景区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旅游消费。缺乏足够的旅游收入,旅游景区的经营陷入困境,立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繁荣农村经济的普者黑景区,由于危机的影响,对员工的培训进度放缓,对仙人洞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实施可能化为泡影。一年一度的环境评估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苦于缺乏资金而不能开工。

(三)危机的到来加剧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

在普者黑旅游区,只有仙人洞村位于景区内,从中受益匪浅,而普者黑村离景区较远,为了开发景区,占用了普者黑村大量农田,但是村民从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普者黑村没有从中受益的村民抱怨颇多。据统计,普者黑村现有农户901户,农家乐开办户占总户数的2%,仙人洞村现有农户183户,农家乐开办户占总户数的27%。这说明普者黑旅游景区的开发范围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生产不能发展,生活不能富裕加剧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危机的到来使经营者面临巨大的阻力,为了振兴景区的旅游经济,他们会不择手段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千方百计设计出让旅游者满足的旅游体验,在已经损害了部分村民利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侵犯他们的生存空间,加剧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这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极不一致,所以,如何在景区开发中合理安排农民利益,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参与旅游经济的结构,成为旅游开发必须加强研究并推广有益经验的重要领域。

三、危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和谐是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要有支柱产业的带动[7]。普者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部分农村居民率先富裕起来,然而在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关心和帮助。危机的到来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挑战,又给带来了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普者黑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有坚实的基础

从开办者来看,据调查截至2008年1月,普者黑景区农家乐已经发展的奥72户,其中:普者黑村22户,仙人洞村50户;从服务方式来看,以经营无公害蔬菜为主,同时经营清汤鱼、“腊猪脚”“老八碗”等特色饮食,附带提供麻将、扑克等娱乐工具,大部分农户还开办了住宿服务;从经营收益来讲,农家乐开办户年收入在5000~30000元不等;从接待能力来看,各项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

注:以上数据资料均来自丘北县旅游局,其中总投资、总收入、纯收入和所缴税金单位为万元。

(二)普者黑旅游景区社区居民都对发展旅游充满了信心,为“以旅促农”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思想保证

普者黑旅游景区位于文山州丘北县境内,距离昆明287公里,远离昆明市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比较小,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县城区域,所以在危机背景下该景区的客流量相对比较稳定,笔者通过几天的田野调查发现,景区社区居民都很乐意旅游者的到来,也很有信心去接待旅游者。刚刚结束的两会,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贯穿始终的就是要坚定信心,信心是生产力,信心是思想动力,信心是精神支柱,信心蕴含着奋进的力量。有了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就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地拿出对策,就能够凝聚力量、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就能够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暂时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纯朴的草根思想在危机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为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危机中的思想法宝。

(三)危机也是转机

魏小安说,即便遭遇经济危机,中国中等收入的家庭依然有足够金钱外出旅游,也正是由于经济放缓,人们通过旅游缓解压力、享受闲暇的愿望将更加强烈。所以旅游经济在危急中仍然有繁荣复兴的可能。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主动、迅速、全面的。加上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条件明显好于以往,有利于产生应对金融危机的明显成效。如正在修订的《公民休闲纲要》就说明政策方面因素会促使人们为了缓解压力而外出旅游休闲。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就我国而言,政府已明确投资几十亿资金发展旅游业的策略,加之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旅游企业和景区的融资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因此这一时期可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良好契机。

所以,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各方面都在群策群力,为应付危机做好了各种准备,在危机中寻找希望,谋求形势的好转。如果普者黑乡村旅游在政策带动下能够蓬勃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该区域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四、结语

总之,危机的到来给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为了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及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在危机中必须树立信心,经营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环保部门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建设部门做好规划,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监管,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做好缴税和安全工作,在政府协助下完成融资问题和环保问题,争取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冬玲,张黎,舒伯阳.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7,8(4).

[2]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3]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J].农村展望,2007,(10).

[4]张飞,郁玉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

[5]王飞.西部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6]丘北县旅游局.普者黑景区农家乐经营情况调查报告[R].2008-01-18.

篇13

既要防范债务风险也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乡村债务的属性和特点,认真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债务。许多人都把乡村负债看成了一种导致乡村经济环境恶化而必须加以禁止的现象。其实,乡村债务有良性和不良之分。毫无疑问,过多的乡村不良债务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债务风险,这是我们必须提防的。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负债是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乡村债务也是如此,发展农村经济并不是完全不能举债,过度借债当然不好.但完全不借债也不一定合适。关键是要看举借债务是否必要,用途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因此,化解乡村债务是指要化解掉那些不良债务。对于良性债务,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是应当允许乡村继续适度负担的。

既要重视乡村账面债务也要关注乡村隐性债务

在近年来的化债实践中,一些地方往往只注意到了乡村账面债务的多少而忽视了乡村隐性债务的影响。事实上,不仅原来以行政命令方式办起来的乡办、村办企业倒闭后,其债务承担者自然属于乡村政府和组织,而且,不少乡村过去常年累月拖欠的干部教师工资以及各种工程款项都属于隐性债务。由于在进行债务普查和登记的时候,许多地方并未将这些隐性债务作为账内债务统计上报(据我省有关部门此前的一次专项调查表明,目前乡村隐性债务一般占乡村账面债务的10%左右),致使其潜在的风险被掩盖起来了。如果在化债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账外的隐性债务重视不够或者处理不好,同样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既要制定化债原则也要探索有效的化债方式

关于如何化解乡村债务,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不少原则性的建议,如温铁军提出了“谁的孩子谁抱走”,即“哪个方面造成的债务由哪个方面承担责任”的建议;韩俊提出了“由各级政府分担、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建议,等等。由于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在具体的化债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实践中,各地还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化债方式。事实上,目前不少地方采取的对乡村存量债务进行重组的方式就比较科学而且实用。所谓债务重组是指通过进行债权债务置换、债务核销、债务划转、债务(债权)股权化、债权出售等多种措施来化解乡村债务的方式。这些化债方式的效果,已经被许多地区的化债实践所证实。

既要尽力避免新增债务也要顾及现实情况

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要完全避免乡村新增债务是不可能的。首先,目前乡村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尽管上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政府和组织的转移支付力度,但这种转移支付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两级资金紧张的状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乡村两级的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不发生根本转变,新的债务就必然会不断地产生。其次,现行的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不合理。在许多地方,上级对基层的考核标准往往只有一个,即“发展”是硬道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任期内只要能把GDP搞上去就是成绩。在这种导向下,乡村干部必然会不惜一切地为创政绩举借更多的债务。最后,有关“惠农”政策不完善、落实不配套。例如,目前的一些“专项资金要求地方配套”的政策,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乡村新增债务的发生。

篇14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