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范文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异同

篇1

一、归纳概括,寻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概括,就是通过对此阶段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系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整体思维和宏观把握能力。归纳概括的步骤是先列出此阶段的重大事件,然后对此阶段的重大事件进行分类整合,抽象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领域特征与总体特征。

1.明清时期中国:从总体上看,明清时期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1)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并发展到顶峰;市民工商业者力量日益壮大,但未形成新的阶级力量。(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统治者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理学走向极端,束缚人们思想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京剧产生发展,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4)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逐渐脱离世界;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斗争。(5)民族关系:坚决同分裂势力斗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2.明清时期西方:从总体上看西方主要国家由农耕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具体来说:(1)政治上:西方主要国家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统治与代议制逐渐确立。(2)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迅速发展并进行工业革命,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天主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地位日益削弱;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4)对外关系上:进行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总之,通过对明清时期中西方基本史实的归纳概括,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历史阶段特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清晰可见,初步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二、入乎其内探究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之内在联系及中西方之异同

归纳概括,形成的历史阶段特征,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只能是肤浅的、机械的,并不能灵活应用,内化成自己的答题能力。因此,必须加大思维力度,入乎其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动态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联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下举例说明:

1.历史阶段特征之内

首先以明清中国为例,一定社会的思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实质上是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再以明清时期西方为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实质上是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上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当然,像这样的内在联系举不胜举,只要我们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举一反三,必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2.历史阶段特征之间

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及具体表现的异同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明清时期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的异同,也轻易的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超越国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也使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不同发展态势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现象的内在原因不言自明,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善,知识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学以致用,强学生运用明清时期中西方历史阶段特征解题之力

研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是为了解答具体的历史试题。近几年高考新材料、新角度的试题不断出现,但不管材料、角度如何新颖,许多试题在教材中都能直接找到原型,切记“背景或者题干在书外,答案或者答案的原理在书内”,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典型例题,多角度进行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的能力。

篇2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新晨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3

1. 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1.1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普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1.2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1.3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2.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2.1中西文化背景的异同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2.2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3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2.4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2.5科学观的异同

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四大发现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所有的现代工业文明,包括现代教育、民主政治都是西方人的成果。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 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保守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尽管中国一度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有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但终究未能形成科学的风气和氛围,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所有的发明创造带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6道德观的异同

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而西方强调个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2.7法制观念的异同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2.8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但由此产生的弊端是:过度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旗帜,造就了今天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不尊重他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国,把入侵别国当成了文明的推进,与中国人讲究和平共处,尊重别人选择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2.9待人接物的异同

中国人看重人情、宗族、同门、师生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西方人可能相对想的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的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

篇4

【关键词】隐喻 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 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9-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之重,文化深藏于丰富的语言现象背后。隐喻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是一种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法。隐喻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各民族有着很多相通的隐喻,形成了文化上的重合。本文将主要从文化差异看中西方隐喻内涵的不同。

一 隐喻中蕴涵的思维方式

在影响隐喻产生的众多文化因素中,最直接和明显的是特定文化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演绎和分析的逻辑推理,崇尚一种善于分析和偏抽象化、条理化、层次化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更偏向于非逻辑和非抽象的思维方式,它具有重直观、直觉和顿悟等特征。这种思维在一些形象隐喻化的词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蘑菇云”、“虎背熊腰”、“弱柳扶风”等。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过程,如英语短语“as fit as a fiddle”是身体健康的意思,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对于一个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这层意思的。因为小提琴的外观形象并不能给人以健康的感受,也就是说,这种说法不够形象生动。但小提琴却可以演奏出流畅圆润的音色旋律,会使人产生美妙的舒心感受,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示健康,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典型的思维方式。

同时,与思维方式相关的其他心理因素也影响着隐喻化的思维。汉民族和英语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如,在心理结构上,中国人保守、封闭,西方人豪迈、奔放;在性格特征上,中国人克制、内向,西方人狂放、外向;在审美情趣上,中国人注重对内部世界的反省,西方人强调对外部世界的关照……

二 从隐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剖析隐喻的文化内涵

意识形态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意识形态的诸多形式中,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汉文化中,几千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人们总是试图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寻找认识、评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和尺度。方位词隐喻也是一种常见的隐喻用法,在汉语文化中,以“前,上”来表示过去,如“上古时代”、“前人”、“前辈”;而以“后,下”表示未来、以后,如“后来”、“后人”、“前赴后继”等。这些用法由来已久,早已成为常用语,人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正因如此,才说明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儒家复古怀旧观念。这和中国人敬老的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信奉基督教,它的原罪思想对西方人影响至深。为了赎罪,只有不断进取,努力超越现世以解脱自身。因此,西方人用“前,上”表示将来和积极意义;而以“后,下”表示过去、从前的或消极的意思。如“screw up one’s courage”表示鼓起勇气、“look forward”表示期待、“let somebody down”表示使某人失望、“look back”表示回望和回忆等意义,“lay behind”表示落后……

佛教在汉文化中的影响也很大,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威胁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曾大肆灭佛,就是这个原因。人们常用“活菩萨”、“菩萨心肠”来表示心地善良的人。而在英语文化中,没有菩萨,只有“God”,人们常用它来表示有影响、有实力的人,而用“angel”表示有爱心、善良的人。

社会价值观也常体现在隐喻性的用法中。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坚信“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而西方却看重个人的能力,“individualism”非常风行,他们主张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好莱坞大片中英雄们的台词常体现这一点,如在《特警判官》中史泰龙说过:“I’m the law.”。可见,他认为自己就是法律和正义。

三 隐喻内涵体现的特定地理环境

每一种文明都发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地理环境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摇篮。中国地理条件优越,长期以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观念已根深蒂固,人们自给自足,安乐于这样的生活。于是,简单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物件常被应用到隐喻中去,如“力大如牛”“笨得像猪”“沧海一粟”等。而欧洲的地理环境相比较却恶劣得多,英国四面临海,土地又不肥沃,种植业发展不起来,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海洋和它外面的世界,他们以捕鱼为生,造船远渡重洋发展商业。在英语文化里,与海洋有关的隐喻性词语特别多,如“ocean of something”表示大量的意思。与“沧海一粟”相对应的词语是“a drop in the ocean”……

综上所述,隐喻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形态中。中西方隐喻的差异体现出诸多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差异既体现出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又成为阻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5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 商务英语翻译 改善对策

一、引言

语言理解是畅通交流的基础,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世界各国的语言符号系统都是建立在其民族文化根基之上,翻译工作是语言转换的通道,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商贸活动日益频繁,承载着交流沟通重任的商务英语成了国际商贸活动的基础,商务英语翻译俨然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环节。我国翻译家严复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言:“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二、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思维活动最有效的工具是语言,思维成果表达出来也是语言。中国文化看问题习惯整体直观上进行,追求“天人合一”,侧重集体主义,英美文化习惯于从逻辑分析入手,积极实验论证,偏向个人主义。这种差别导致了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就运用语言而言,汉语思维是螺旋上升的,从整体到局部,表达式往往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英语思维一般是直线的,表达时直截了当,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2.地理环境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很大。例如,英国西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温暖的西风从大西洋吹来,英国人自然西风是温暖和煦,因此英国有种汽车商标是Zephyr(西风),在英国也就当然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而在中国,西风伴随着秋天而生,多是寒冷凛冽的,在春天却有温暖的东风送来,所以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便用了“东风”这个商标。

3.传统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宗教文化一直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的发展,它已成为西方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影响西方民族风俗和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深刻影响了英语的发展。宗教记录的民间故事传说形成了英语的很多典故和词汇都出自,《圣经》就派生了许多词汇、格言、习语。对照之下,汉语中也有很多表达是源自佛教的。比如饮料Sprite这个单词英语里是“妖精、精灵”的意思,但在中国人看了是邪恶的,直译不妥便转义为“雪碧”。译名含“清新凉爽、玲珑剔透”的之意,该给人冰清玉洁的感觉,成为被中国消费者普遍接受的饮料名称。

4.事物认知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事物认知的文化差异对商业英语翻译的影响很大,文化差异会造成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延伸出不一样的理解,表现在多个方面,下面选取常见的方面分别从动植物、数字和颜色举例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龙是一个图腾形象,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不是吉祥动物,而是代表邪恶的怪物,并且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我们就不能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却译成了“Four Asian Tigers”。“紫罗兰”牌的男士衬衫被译成“pansy”,因为不知道在西方该植物还喻指娘娘腔和男同性恋,作为定位为男士购买的衬衫,这种翻译表达失误自然是严重影响商业贸易的。西方文化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耶稣是被他的第13个门徒犹大出卖的,而在中国文化里,“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汉语中“4”和“死”、“8”和“发”读音接近,由此来对数字褒贬,而在英语里就没有。然而,“7”在欧美国家里却是个吉利的数字,于是饮料“7―Up”就翻译成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颜色的喜好也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这种认知差别,英语国家认为蓝色代表忧郁,中国人就不会这么想。中国人喜欢红色,红红火火表示喜庆,但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血腥和杀戮,是贬义词。绿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有嫉妒的含义,在中国却是象征环保与和平。

三、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改善对策

1.深入理解语义,善用表达方式。商务英语使用词汇精准而且量很大,一般都有商贸的专业含义,翻译时,我们不可仅停留于文字表面,应深人仔细琢磨词汇在商贸领域的专有含义,然后完整全面地表达出内容。

2.比较异同,了解跨文化差异与联系。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形成的,是稳定而多样的,影响该国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我们应在实践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掌握在不同文化间的转换能力。

3.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无论是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法、意译法还是音译意译结合法,都是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达到“信、达、雅”的翻译目标,善于比较和选择是很重要的。翻译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方法技巧后,要善于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然后根据环境和要求的差异,按照标准多方面比较,选取最佳译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中西诗学差异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宗教、科学特征

“诗学”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名著《诗学》,它包含诸多内容:诗的种类,性质的探讨,史诗的研究,悲剧、喜剧的研究,还涉及音乐,名称虽为诗学,实则应为文艺学。“中西比较诗学”是从理论的高度来辨析中西文艺的不同美学品格并深入探讨其根源的研究。本文从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和宗教、科学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中西诗学的差异。

1.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文明的爱琴海区域和中华古代文明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是极不相同。古希腊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手工业、航海业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与此相反,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平原,平坦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以农为本”的农业性特点一直稳定地延续下来。可以说中西社会最根本的差异是西方社会经济更具有商业性特征,而中国社会经济更具有农业性特征。无论是西方的商业性社会还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都对中西文学艺术与诗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1中西方文学形式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文学为主。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业性社会生活恬然,人们每天在农田里劳作,向往的是“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人们成天与田园山水相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耕生活竟使得诗人们无事可叙,只剩下一缕缕情丝可供抒发。这里没有海上的拼搏与冒险,而是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在这情景交融之中,就产生了以感物抒情为主的文学艺术传统。在《诗经》中,无论是爱情诗还是农事诗,都饱含抒情的韵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为什么在并不张扬个性的中国,抒情诗能成为文学的正宗,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与中国相反,西方的商业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惊涛骇浪,这使他们看到了更加深奥难测的东西,这些冒险活动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事件,与自然山水风光相距甚远,故而叙事成为文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1.2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农业性特征,对其民族性格和价值观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商业经济环境下培育起的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个人的奋斗、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个人的享乐及个人英雄主义。自我是西方表现内涵的核心,与外在世界相隔离相对立,久而久之产生了以自我为核心,以私利为基础,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

与西方相反,中国的农业性经济,使人们眼界狭窄,安贫守旧,不肯冒险。严格的宗法政治压抑着人们的个性自由,更无民主平等可言。所以文学作品不具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它所言之志,是与社会和宇宙相连、相通、相合的,它所追求的不是对立,而是和谐;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天人合一。

1.3中西方爱情观不同

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和商业经济方式使西方人培养了崇尚个人爱情和个人享乐,以人为本。即使是爱情,他们也看作是个人的认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尽管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却提倡情感的宣泄淋漓,以便获得舒畅心情。

中国诗学主张抒情言志,却提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情感,文质彬彬,提倡素淡的文采和风格。如《诗经》中305篇抒写男女相思相恋的各种情感的诗,有较少的封建道统的艰涩,有“天地元声”的清新,但这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男女爱情诗却被认为“越礼”,而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中主人公大胆地表达了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的感受,话语虽简单,却十分传神地表达男女之间的款款深情,即使在当代中国也少见如此直白的表达。这种诗歌与后代诗歌巧妙含蓄地表达异性间的求爱格格不入。又如中唐时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主旨是劝人及时享乐,以及对爱情大胆追求。却因表意太直露、太大胆,故一千多年来,无人敢去担这一作者之名,所以作者也只能成为无名英雄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虽不乏优美的爱情颂歌,但是,一味地讴歌爱情,是与宗法政治不相容的,最好是做到“乐而不,哀而不伤”。

2.中西宗教、科学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社会强调宗教性,从古希腊至中世纪,从宗教改革到现当代,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其宗教氛围都大大超过中国。中国的宗教主要是儒、道、佛三教。三教之中,儒、道二教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教。中国宗教重现世,追求今世的满足和完满。基督教重来世,以彼岸的永生为最高目标。儒家的“仁”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西方宗教的爱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中国宗教的爱有差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贫富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儒家学中强调一个“仁”字。在孔子看来,自然万物是不平等的。

2.1中西方人眼中的自然

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是怎样的呢?在商品经济中,贸易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苦跋涉,在茫茫大海中战狂风斗恶浪……可怕的自然界,似乎处处都在与人作对。在古希腊神话中也不例外,主宰自然界的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将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让神鹰残酷地啄食其肝脏。还让潘多拉打开盒子,把灾难与瘟疫降给人类,然后发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消灭全人类。所以天人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这迫使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了解大自然、战神大自然。因而,冒险、奋斗、进取就成为西方民族的显著特征。这一理念成为诗人们张扬个体意志的无意识的温床。但是西方人所不断追求的正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理性存在,认为万物只是自然存在,它必须打上人的意志的印痕。

中国的天人关系是怎样的呢?因为农业丰收取决于大自然风调雨顺,人们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人们的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听到是蝉噪鸟鸣,而不是狂风怒吼。而且中国的神灵与英雄与古希腊的神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人类是友善的,爱人类的。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着亲切感,尊敬与感激,故形成了“天人合一”。这给中国文学艺术及诗学理论灌注了某种生气,使中国人明白了情景相融。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交融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是对大自然审美的意识。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西方人已经意识到该重新拾起人与自然之间那固有的脐带了。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就得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然后才能重返自然。所以当代西方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反对人本主义。

3.中西思维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使中西方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商业性社会下的人们是外向性的、开放性的,在向外拓展中,要克服遭遇的种种困难,必须向外如何征服自然界的途径,造成了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天人和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

3.1内与外

西方“思物”,中国“思我”。中国人最关心的是自身内在的东西,所以有“三思而后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但正是这种只知“思我”不知“思物”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忽略对世界客观规律、事物性质的思考,极大地阻碍了古代人们的逻辑思维,感悟思维占据上风。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追求的正是直觉感悟。这种只求内省式的思辨、直觉思维而忽略思辨思维,会产生混沌的结果,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直觉感悟式思维是中国古代思维的一大特征。

与此相反,西方开放型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古希腊人并不注重自己内心修养,而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这种外向型的“思物”行为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西方商业经济的繁荣。

3.2直觉与逻辑

西方的逻辑思维,中国的直觉思维,都对中西诗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要体会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这一壮阔的景象和无限的悲凉,读者需要自己顿悟。中国有句俗话:“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沉默比雄辩宝贵。在中国文化中,“知不可为而为之”被视为积极入世的态度,“知不可道而道之”却是徒劳的,被认为缺乏逻辑和理性。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逻辑分析的能力,也许正是中国人一遍遍重复的“沉默是金”导致中国人失去了逻辑分析的兴趣、爱好。

西方史学普遍运用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创立“诗学”名称的亚里士多德,正是运用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来建立他那庞大的诗学体系的。他写诗学的原则是“依自然的原理,先从首要的原理开头”(《诗学》)。他从基本原理出发,由上至下,从一般到特殊,层层剥笋,丝丝相扣,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相关的对象区别开来,找出各自的异同,然后将它们由类到种地逐步分开来,下定义、找规律。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诗学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参考文献]

[1]陈勇.钱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篇8

【关键词】 中西方节日;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习俗

1、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被视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地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积淀物”、“众多规范”、“象征性的习惯行为”、“观念之流”、乃至“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等(贾,1997:16)。文化学家Kluckholm对文化的概念归纳出一百多种,还把文化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系统”。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不同,由于不同的观察视角,也就使文化的定义众说不一。

站在中西文化差异这个角度来说,Goodenough(1957)提出的观点比较适合此领域的研究。他指出“文化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组成”(Goodenough,1957;贾,1997)。

贾(1997)也指出,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2、习俗

习俗是习惯和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简单地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沈,2002)。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可以明确地说明这一点。问候语中的“你吃饭了吗?”和“上哪儿去?”这两个表达方式在中国人看来,这根本没有什么,只是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中一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语,其中也包含有对对方的关切。但在英美人看来,这是一个大忌,这侵犯了他们的人权。他们比较习惯于问天气等环境的东西。

3、文化与习俗的关系

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通,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它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2002)。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并且文化习俗的类别也很多,如节日习俗、生活习俗、婚丧习俗、竞技习俗、宗教习俗等。本文将以中西方的节日习俗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二、节日文化习俗

1、节日文化习俗

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是我们观察研究人类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汤,2001)。

2、节日文化习俗的特点

节日文化习俗大都有民族性、民俗性、宗教性、历史延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现在节日文化还出现了商业性、国际化的特点。其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大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

三、中国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种表达喜庆、祝愿和快乐的古老节日,是世世代代、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共同倾心营造的一种使人向往和期盼的意境。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文化,一种习俗,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中国人的节日气氛,最浓重的就是体现在过春节上。

1、春节的传说

春节刚开始是人们来庆祝庄稼成熟的节日。在农业社会,庄稼成熟一次就完成一个“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生产周期。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收获庆祝一番,欢乐一场,休息一阵,以利再战。年过完就“一元复始”开始新的一轮耕作。

关于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动物,每年冬天它都会下山去破坏农庄、抢夺食物,有时还会危及到村民的生命。乡亲们很害怕“年”,所以用鞭炮来吓唬它。“年”真地被吓走了。以后村民们每年都要纪念这个日子,从而就有了现在的年。当然现在的年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它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节日,是人们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刻的节日。

2、中国人的“福”字

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贴着“福”字或者是祝福的对联。有时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倒着贴的大红福字,表示福到了。中国人过年,也有一点迷信色彩,以前最受欢迎的是门神和财神。门神请来贴在大门之外,为的是替自己把守门户,使得“大鬼小鬼进不来!”请财神的目的更明确:“招财进宝”!但是近年来中国人过年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供神祭祖,但是在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商铺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3、节日的色彩

红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到红福字,红灯笼,红花,红旗等。人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喜庆的色彩,一般都会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篇9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培养;高职;英语教学

H319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与关系

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与人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跨文化意识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只有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显然,培养跨文化意识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与保障。有目的的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避免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语用失误,大幅度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二、跨文化教育对于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外语能力的掌握并不代表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人类对于母语的依赖,会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语言的方式,这就像我们有时听外国人说中文一样,虽然可以明确表达语言的意思,但是听起来却总是会觉得有些奇怪。因此即使是掌握第二语言的人,在和国外友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跨文化教育,就会影响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次是跨文化教育是对国外文化的学习,国外的文化并不只是英语语言,而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地理人情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在走入国际化发展的中国,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因此中国需要与世界民族文化接轨,才能在全球化的经济中稳固发展,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让自身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因此跨文化教育对于高职学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的教育目标就是能够掌握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基本交流能力,能在就业过程中学以致用,但在如今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教学观念陈旧,高职学校依然还只是重视对于专业技术的学习,而没有把英语教学放在重要的教学地位,其次是英语课堂结构单一,只注重英语语法和词汇上的知识学习,忽视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学习;最后是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强烈的上进意识,自我控制力也比较差。综上,如今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的战略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只注重教材中语法、语句、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引入,这样的教学观念,会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很多低级的错误。例如英语中有这样的一个笑话:一个中国人去参加舞会,遇见了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就夸赞这个中国人说:“你今天看起来很美”,于是这个中国人就谦虚的说:“where where”(哪里哪里),于是这个外国人就想这个人怎么这样,夸你漂亮,怎么还问我哪里漂亮,于是就尴尬的说:“衣服很美”,中国人依旧说:“where where”(哪里哪里),于是外国人就很生气,认为中国人实在是太不谦虚了。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可是却表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国外文化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英语教学课堂的多元化。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渗透国外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英Z表演、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唱联欢、英语电影鉴赏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国外文化常识,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交际礼仪,勾勒出国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进程,从多元化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营造良好的英语校园氛围。

人生中有很多知识都是课堂中无法学到的,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英语。校园可以为学生组建英语社团、英语沙龙、和口语大赛等,同时也可以在校园建立英语贴吧,不只是本校的学生可以加入贴吧,其他高校或者国外留学生都可以加入,大家可以在帖子中发起活动,也可以交流意见,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共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营造良好的英语校园氛围不可或缺。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出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文化交际能力的全方位人才,高职英语教育就应该重视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了解及跨文化实际运用能力,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采用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英语过程性考核体系,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系统学习,拓展交流范围,加强与外国友人的文化交流,使学生深入了解语言文化的奥妙,找到英语语言学习的乐趣,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教授学生异国文化,加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思维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利用恰当的交流方式将中国文化宣传给世界各国,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精髓,这也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谢俊.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养成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 西方电影;电影名称;翻译;文化差异;文化背景

随着二战后的百废待兴,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传媒手段逐渐兴起。它可以展现各国的文化与生活,像一座架起世界文化的桥梁。而电影的片名在电影宣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要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主题,还可以暗示电影的类别。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以尊重源语言文化为基础,又要顺应中国文化的理解习惯,更要简短醒目,以吸引观众为目的,可以说在当前西方电影涌入国内的今天,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一项繁冗而艰难的工作。现阶段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没有一套良好的翻译方案,因此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尽管不少优秀的电影引进国内,但影片名的翻译质量尚有待提高。我们需要通过研究中西方背景文化的差异,逐渐在摸索中找到电影名称翻译的合适方法。

一、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将历史还原,让观众对一个国家的背景有着深层次的体会和了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精神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电影市场如今呈现了火爆的场面。2010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为60亿元。电影海外收入也大幅度增长,2009年海外收入是26亿元,2010年增加到30亿元。中国电影已经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也被引进中国。在我国,无论国产的电影还是西方电影,都能在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受众群体。观众通过观赏影片,能够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然而通过对比发现,西方电影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外国人由于较为直接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中文。比如成语,四大名著,他们都难以将文中的内涵理解透彻,因此在电影文化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中西方电影的翻译中,许多名词好好的在西方人手里却变了味,这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是与民族认知相关联的。

西方对于科学的探索具有非一般的热情,一般影片都会以科学为主题,许多影片都呈现了科幻的场面,这是由于他们对于科技的另一种探索与展现。不管在科幻题材、谍战题材、恐怖题材还是动作题材的西方电影,都会传达着西方人对于科学的敬仰与热情。比如《阿凡达》全3d电影就标志着西方对于电子科技的高层次掌握,体现西方人对于未知宇宙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反观中国影片中,却缺少这种科幻元素的电影,总是以心理上的情感为纽带拍摄影片。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传承的时间久远,倡导传统的道德观念,让自身的文化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即使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人骨子里依然遵循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历史延续性。因此呈现了西方电影以倡导科学文化为中心,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的特点;而中国电影一般以心理情感为线索,用道德诠释一切,对于言语与画面的结合是最为重视的。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 mark)认为语言具有六种功能: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元语言功能。电影片名就是集合了语言的这些功能,它是编剧苦心冥想将一整部电影浓缩的精华,既要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主题,还可以暗示电影的类别,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在另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了一国文化的美学特征。而电影片名翻译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通过短短的片名能够承载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内涵。在放映时,片名也是电影的头号招牌,名称打得响亮,会让观众对其感兴趣,有着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第一印象,都是通过片名了解的,因而电影名的翻译至关重要。近几年西方电影的引进,片名的翻译工作成为重点,既要遵循翻译原则与方法,又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融入双方的文化异同。

当前我国对于西方电影的翻译效率越来越高,许多优秀的影片上映都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辛苦工作。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与理解不同,导致翻译工作仍呈现出混乱不统一的局面。这让有些观众在交流的时候,以为看的不是同一部影片,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首先,由于内地、港台引进影片后,翻译的名称较为混乱。这是由于内地较于谨慎,忠于原名,一般用直译的方式翻译影片。而港台商业气息较为浓厚,通常为意译,比较随意。比如ghost,内地译为《幽灵》或《鬼魂》,香港译为《人鬼情未了》,台湾译为《第六感生死恋》。

第二,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许多内地还没有引进的电影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些网友组成较为业余的翻译小组,将影片快速翻译,甚至连内容都不了解就直接翻译。例如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奠基》或《潜行凶间》,而该片在港台公映时又被分别译为《全面启动》和《开端》,这样它就拥有了5个令人困惑的译名。

第三,由于商业化价值,许多公司为了和网络上的bt种子电影的名称分开,因此费劲心思把片名改头换面。比如2010年上映的the spy next door,有的地方译为《隔壁间谍》,这还比较直译,有的地方译为《爸妈的话》似乎就说不过去了,最后公映时被译为《邻家特工》。

转贴于中国

中国 三、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的几点思考

片名已经成为电影的品牌商标,具有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在另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又是一门艺术活动,因此它具有审美功能,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翻译技巧,不失好的宣传效应,又在翻译中体现美的特点。

首先,忠实性原则。在对影片名称翻译的时候,忠实性是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前后的意思要对等,对于原文的意思不能扭曲也不能增减,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它的优点在于浅显易懂,便于查阅资料。在翻译时候力求达到词词对应,结构与比喻都要与原作相似。在比较浅显的电影名称中,我们可以单从英语单词的含义中直接翻译出来后组成名称,这种方法使人一目了然,清楚、直接。并且通过直译,可以将中心事物以及事件概括出来,便于观众了解到电影主要围绕的内容。一般西方电影片名翻译均采用直译法,比如电影schindlers list直译为《辛德勒的名单》,roman holiday直译为《罗马假日》,titanic直译为《泰坦尼克号》,harry potter直译为《哈利•波特》,lion king直译为《狮子王》等。

其次,文化性原则。尽管对于西方电影名称的翻译,直译是最直接的翻译方式,但是由于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我们所需要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艺术性的元素。它是通过改变片名来最大限度地保存电影的内容,主要方法有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进行不是完全等值的翻译,而是部分等值或者不等值的翻译。比如前不久上映的大片inception,它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开始”,但故事讲述了发生在全球多个地区,主人公还将潜入密集而又无限的梦境世界。他是一个经验老到的窃贼。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他潜入别人梦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我们需要让影片名称赏心悦目,具有观赏性,通过剧情最终确定为《盗梦空间》。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又如美国影片home alone译为《小鬼当家》,汉语“小鬼”是一种昵称,表示有聪明头脑的孩子,也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而片中小主角欧文就很符合“小鬼”这一形象。而“当家”表现一人统领全局,独当一面。欧文就是自己一个人与坏人们斗智斗勇,符合了《小鬼当家》这个片名,做到了译语标题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性。但是,过分的标新立异却往往会适得其反,给人错觉,甚至让观众“不敢接近”,例如bless the child(《灵异总动员》)。

第三,音译原则。有些以主人公或者地名为名称的电影,我们可以根据名称的发音进行音译。这样一目了然而且朗朗上口,方便观众记忆。比如《特洛伊》(troy),《斯巴达克斯》(spartacus)等。

第四,通俗性原则。电影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只为了娱乐大众,让人们得以休闲娱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以观众的角度考虑,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与观众日常生活相密切的名称往往更容易吸引观众,提高电影票房。比如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描述一个单亲爸爸,因为穷困而难以维持生计,却为了抚养儿子重振旗鼓,处处寻找机会,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翻译者们将片名翻译为《当幸福来敲门》,要比直译《寻找快乐的故事》更生活化,也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接受。

第五,其他原则。有些片名如果直译,观众会觉得缺乏艺术表现力,难以提起注意力,但是如果意译,又难以跟影片名直接联系上,因此面对这样的名称需要将直译与意译联系起来,让直译将原片内容表现出来,意译来表达隐含的意或者补充的内容,增强名称的感染力。比如《哈勃望远镜》(hubble)。另外,在电影名称的翻译的时候,需要以观众为主体,增加电影的审美感染力,通过片名让观众就有种跃跃欲“视”的感觉。因此在电影名称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不但言简意赅,更要达意传神。用简短的语言文字制造一种气氛,带动观众的感受。

转贴于中国

四、结 语

英国著名的翻译大师泰特勒曾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醒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一门艺术体裁,我们就必须重视起电影名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观众的印象。然而翻译电影名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要真正理解影片所浓缩的文化,再加以中国的文化,将电影的精华浓缩到短短的几个字之中。另外,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效果,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使影片充满神秘与吸引力。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能吸引观众去观看欣赏影片,从而起到很好的导视和推广作用。中国中国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05).

[2] 路景菊.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07(17).

[3] 陈秀.论译者介入[j].中国翻译,2002(01).

[4]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5] 罗国太,曹祥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修辞的运用[j].电影文学,2007(17).

[6] 许建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标题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04).

[7] 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兼评《走遍中国》英译本[j].中国翻译,2002(02).

篇11

[关键词] 西方电影;电影名称;翻译;文化差异;文化背景

随着二战后的百废待兴,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传媒手段逐渐兴起。它可以展现各国的文化与生活,像一座架起世界文化的桥梁。而电影的片名在电影宣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要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主题,还可以暗示电影的类别。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以尊重源语言文化为基础,又要顺应中国文化的理解习惯,更要简短醒目,以吸引观众为目的,可以说在当前西方电影涌入国内的今天,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一项繁冗而艰难的工作。现阶段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没有一套良好的翻译方案,因此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尽管不少优秀的电影引进国内,但影片名的翻译质量尚有待提高。我们需要通过研究中西方背景文化的差异,逐渐在摸索中找到电影名称翻译的合适方法。

一、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将历史还原,让观众对一个国家的背景有着深层次的体会和了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精神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电影市场如今呈现了火爆的场面。2010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为60亿元。电影海外收入也大幅度增长,2009年海外收入是26亿元,2010年增加到30亿元。中国电影已经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也被引进中国。在我国,无论国产的电影还是西方电影,都能在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受众群体。观众通过观赏影片,能够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然而通过对比发现,西方电影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外国人由于较为直接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中文。比如成语,四大名著,他们都难以将文中的内涵理解透彻,因此在电影文化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中西方电影的翻译中,许多名词好好的在西方人手里却变了味,这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是与民族认知相关联的。

西方对于科学的探索具有非一般的热情,一般影片都会以科学为主题,许多影片都呈现了科幻的场面,这是由于他们对于科技的另一种探索与展现。不管在科幻题材、谍战题材、恐怖题材还是动作题材的西方电影,都会传达着西方人对于科学的敬仰与热情。比如《阿凡达》全3D电影就标志着西方对于电子科技的高层次掌握,体现西方人对于未知宇宙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反观中国影片中,却缺少这种科幻元素的电影,总是以心理上的情感为纽带拍摄影片。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传承的时间久远,倡导传统的道德观念,让自身的文化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即使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人骨子里依然遵循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历史延续性。因此呈现了西方电影以倡导科学文化为中心,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的特点;而中国电影一般以心理情感为线索,用道德诠释一切,对于言语与画面的结合是最为重视的。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 mark)认为语言具有六种功能: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元语言功能。电影片名就是集合了语言的这些功能,它是编剧苦心冥想将一整部电影浓缩的精华,既要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主题,还可以暗示电影的类别,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在另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了一国文化的美学特征。而电影片名翻译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通过短短的片名能够承载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内涵。在放映时,片名也是电影的头号招牌,名称打得响亮,会让观众对其感兴趣,有着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第一印象,都是通过片名了解的,因而电影名的翻译至关重要。近几年西方电影的引进,片名的翻译工作成为重点,既要遵循翻译原则与方法,又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融入双方的文化异同。

当前我国对于西方电影的翻译效率越来越高,许多优秀的影片上映都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辛苦工作。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与理解不同,导致翻译工作仍呈现出混乱不统一的局面。这让有些观众在交流的时候,以为看的不是同一部影片,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首先,由于内地、港台引进影片后,翻译的名称较为混乱。这是由于内地较于谨慎,忠于原名,一般用直译的方式翻译影片。而港台商业气息较为浓厚,通常为意译,比较随意。比如Ghost,内地译为《幽灵》或《鬼魂》,香港译为《人鬼情未了》,台湾译为《第六感生死恋》。

第二,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许多内地还没有引进的电影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些网友组成较为业余的翻译小组,将影片快速翻译,甚至连内容都不了解就直接翻译。例如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奠基》或《潜行凶间》,而该片在港台公映时又被分别译为《全面启动》和《开端》,这样它就拥有了5个令人困惑的译名。

第三,由于商业化价值,许多公司为了和网络上的BT种子电影的名称分开,因此费劲心思把片名改头换面。比如2010年上映的The Spy Next Door,有的地方译为《隔壁间谍》,这还比较直译,有的地方译为《爸妈的话》似乎就说不过去了,最后公映时被译为《邻家特工》。

三、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的几点思考

片名已经成为电影的品牌商标,具有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在另一方面,电影片名翻译又是一门艺术活动,因此它具有审美功能,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翻译技巧,不失好的宣传效应,又在翻译中体现美的特点。

首先,忠实性原则。在对影片名称翻译的时候,忠实性是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前后的意思要对等,对于原文的意思不能扭曲也不能增减,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它的优点在于浅显易懂,便于查阅资料。在翻译时候力求达到词词对应,结构与比喻都要与原作相似。在比较浅显的电影名称中,我们可以单从英语单词的含义中直接翻译出来后组成名称,这种方法使人一目了然,清楚、直接。并且通过直译,可以将中心事物以及事件概括出来,便于观众了解到电影主要围绕的内容。一般西方电影片名翻译均采用直译法,比如电影Schindlers List直译为《辛德勒的名单》,Roman Holiday直译为《罗马假日》,Titanic直译为《泰坦尼克号》,Harry Potter直译为《哈利波特》,Lion King直译为《狮子王》等。

其次,文化性原则。尽管对于西方电影名称的翻译,直译是最直接的翻译方式,但是由于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我们所需要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艺术性的元素。它是通过改变片名来最大限度地保存电影的内容,主要方法有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进行不是完全等值的翻译,而是部分等值或者不等值的翻译。比如前不久上映的大片Inception,它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开始”,但故事讲述了发生在全球多个地区,主人公还将潜入密集而又无限的梦境世界。他是一个经验老到的窃贼。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他潜入别人梦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我们需要让影片名称赏心悦目,具有观赏性,通过剧情最终确定为《盗梦空间》。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又如美国影片Home Alone译为《小鬼当家》,汉语“小鬼”是一种昵称,表示有聪明头脑的孩子,也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而片中小主角欧文就很符合“小鬼”这一形象。而“当家”表现一人统领全局,独当一面。欧文就是自己一个人与坏人们斗智斗勇,符合了《小鬼当家》这个片名,做到了译语标题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性。但是,过分的标新立异却往往会适得其反,给人错觉,甚至让观众“不敢接近”,例如Bless the Child(《灵异总动员》)。

第三,音译原则。有些以主人公或者地名为名称的电影,我们可以根据名称的发音进行音译。这样一目了然而且朗朗上口,方便观众记忆。比如《特洛伊》(Troy),《斯巴达克斯》(Spartacus)等。

第四,通俗性原则。电影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只为了娱乐大众,让人们得以休闲娱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以观众的角度考虑,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与观众日常生活相密切的名称往往更容易吸引观众,提高电影票房。比如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描述一个单亲爸爸,因为穷困而难以维持生计,却为了抚养儿子重振旗鼓,处处寻找机会,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翻译者们将片名翻译为《当幸福来敲门》,要比直译《寻找快乐的故事》更生活化,也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接受。

第五,其他原则。有些片名如果直译,观众会觉得缺乏艺术表现力,难以提起注意力,但是如果意译,又难以跟影片名直接联系上,因此面对这样的名称需要将直译与意译联系起来,让直译将原片内容表现出来,意译来表达隐含的意或者补充的内容,增强名称的感染力。比如《哈勃望远镜》(Hubble)。另外,在电影名称的翻译的时候,需要以观众为主体,增加电影的审美感染力,通过片名让观众就有种跃跃欲“视”的感觉。因此在电影名称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不但言简意赅,更要达意传神。用简短的语言文字制造一种气氛,带动观众的感受。

四、结 语

英国著名的翻译大师泰特勒曾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醒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一门艺术体裁,我们就必须重视起电影名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观众的印象。然而翻译电影名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要真正理解影片所浓缩的文化,再加以中国的文化,将电影的精华浓缩到短短的几个字之中。另外,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效果,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使影片充满神秘与吸引力。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能吸引观众去观看欣赏影片,从而起到很好的导视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05).

[2] 路景菊.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07(17).

[3] 陈秀.论译者介入[J].中国翻译,2002(01).

[4]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5] 罗国太,曹祥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修辞的运用[J].电影文学,2007(17).

篇12

论文摘要: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由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必然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减少中西方文化冲突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降低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实现文化有限流动。为此,必须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和表层文化要素的适当流动,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冲突如何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产生影响?怎样才能减弱这一冲突的能量传递以降低其影响力,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

要探讨如何减缓文化冲突以保证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探究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而要探究这一冲突的实质,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实质?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前代学者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作了大量、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对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泰勒第一次给了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将文化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揭示了文化的传承性特点。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和阐释文化,认为文化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一切构成要素都具有各种有效的功能,并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总结了160多种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之后,对文化作出如下解释:“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认为文化体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有显型和隐型之分的行为模式,由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了群体的意识和行为状况。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则对文化有着这样的解释:“总之,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④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系统,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从以上几个对文化的“经典性”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相似之处: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并对人们继续发生着影响。第二,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完整的人工体系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各构成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第三,某一文化为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义。由此,根据以上对文化内涵的一些共同理解,并进而由这共同理解来看文化冲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类群体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烈的文化冲突必然导致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现今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频繁接触,然而双方在接触之前就有着各自长期独立发展的文化史,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构成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建立在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不用依靠对外扩张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一直有着较大的内涵量和较强的内生力。西方文化则诞生于自然资源及物质条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们临海而居,粮食不能自给,陆地交通和交往又极其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开拓海洋事业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商业航海贸易十分发达。与中国农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对外扩展力较强。由于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存在着很大差异,当二者频繁接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构成要素差异小的文化体系冲突就小,构成要素差异大的则冲突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

二、循环作用与能量传递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要探讨文化冲突如何影响社会和谐,就必须要以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某一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共同享有一种文化体系,并处于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的持续影响下,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与某一特定社会相联系的。实际上,人、文化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循环作用的: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对人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文化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模式,而社会又是文化的承载者与维系者;社会是我们人类生存斗争的单位,同时人的行为必须置于社会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冲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由于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文化运动。社会和谐则指的是构成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社会呈现出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态势。正如我们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传递,能量传递的规律则是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即能量由高到低传递并最终达到相同为止。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摩擦、碰撞中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加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冲突产生的能量必定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从而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正是这种剧烈的文化运动,它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社会的底线和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乱状态。激烈且长期持续的文化冲突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最终将导致社会陷入整体的危机。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离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断扩大的吸毒人数、艾滋病感染人数等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内驱作用,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经济力量又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西方各国将会更为努力地开发更大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将很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继续加强。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差异较大,决定了两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仅仅依靠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冲突,实际上大多是在作无用之功。因而减少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以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由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使之尽可能少地传递到社会系统中。由于无法控制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外部冲击,如果要降低文化冲突的能量,就必须将我国文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动

如前所述,文化是组织结构严密的整体,那么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间就有着一定的组合秩序和架构关系,各要素之间按照相对稳定的方式组织和联结起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如器物和技术;深层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指挥着人们的行为,在一切文化现象的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系统的真正决定者是深层结构即核心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决定了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同时它们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整个文化系统能否稳定。因而,要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构成要素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罗伯等人认为每一文化体系都由显型部分和隐型部分组成,物态的、制度的及行为的文化是显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态的文化则是隐型文化。隐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⑥。怀特则将文化系统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他认为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组成;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组成,这种人际关系以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和知识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意识形态系统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整个文化系统受到意识形态系统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文化结构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们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则认为人必须战胜自然进而控制自然;中国人强调群体认同,西方人注重个体自由;中国人推崇依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西方人则崇尚冒险进取;中国人注重内心的修炼,西方人则强调上帝的意志。

那么,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稳定性,如此则会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改变。同时,由于文化流动是文化系统生命力的保证,各构成要素必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在文化核心构成要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文化要素必须适当地流动,以保证文化系统的活力。这种系统内核不变,表层要素适当流动的文化流动实际上可称为文化有限流动。

文化有限流动不同于文化一般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全面的流动,文化有限流动是部分的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由文化系统自然调节,文化有限流动则是文化系统在一定控制下调节。相比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文化有限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统的稳定。

四、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

如前面所示,文化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联,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文化的产物。因而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事实存在,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反应,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个体就会没有归属感。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而如果这个中国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认同,就会感觉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则无论如何内心都会有焦虑,很有可能在行为选择上出现问题,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种群体性反应,对社会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被部分破坏,新的文化体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认,社会上出现的所谓“文化虚无”、“文化荒漠”、“文化无根”等等说法,正反映了我们文化体系核心层面的某种缺失。再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人们大多不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来认识经济和科技,反而是被动地依据经济和科技力量来认识自己的文化,这种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文化本体的正确认识上,而此时西方文化挟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之强势与我国文化发生冲突时,再加以我国文化核心层面出现某种缺失,人们便很容易鄙弃自己的优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类文化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这样一些模式,区别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各自所辖的那些个体,控制着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维发展而来的,以儒、道两家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为主流的长期形成的文化模式,两千多年来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所以,即使人们在崇拜各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忘怀传统文化。而今,中国经济力量的逐渐强大,已动摇了人们认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西方文化的普遍认同已经逐渐受到质疑。如,美国两大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倾尽全力宣传本土饮食文化,使得国人趋之若鹜。而近几年,人们开始提倡多吃中国传统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顾客比以往明显减少,这两位西方快餐巨头就都只有“入乡随俗”,烹制各种中国传统食品以吸引顾客。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餐饮业,在其他各行业也已经有了相似的情况。由此简单事例即可看出,国人的文化观念已在回归,所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只是在“顺水推舟”而已。

五、余论:探寻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样貌由核心结构决定,那么与系统内核接近的文化要素进入,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小,则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大,就很难被系统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甚大,有时表现出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可以部分相互适应、补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则有着很大的难度。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同人类的身体有着共同的某些特征一样,人类的文化也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只是它们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处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经常是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不易察觉。换而言之,人类文化应该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文化的整体结构,探究人类不同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寻找到这些隐藏于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类学界中有相当一批学者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人类文化,无论多么原始或多么复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种文化,不能由主观好恶而决定取舍,而应根据它自身的来龙去脉以研究其现象本身。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冲突问题,更需要深入了解我们自己世代相传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对方文化体系的立场上,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比较研究,从而真正地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注释: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⑤[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9页。

③⑥ 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116页。

篇13

关键词: 中西义利观 比较 现代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再耻于言利,而是积极主动地追求物质经济利益,在促进物质生产发展的同时,精神出现一定的失守现象。为了个人、小团体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国家的利益,甚至无视他人的生命安全(如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煤矿坍塌事件等),各种道德滑坡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定位有关义利观的各方面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中西义利观的异同,取长补短,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见解。

一、中西义利观的不同

1.中西义利观的定位不同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道义论,强调重义轻利,义在利前,义高于利,甚至是“舍生取义”。孔子强调义重于利,见利思义,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力当作君子和小人对待物质利益与道义原则的标准[1]。孔子倡导见利思义,鄙视贪图财物的行为,成为我国传统义利观的基石[2]。其后,孟子强调义先利后,他认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提高到正统地位,儒家的义利观成了人们的最高行为准则。他提出“正其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开始把义利观对立起来。宋明理学时期,朱熹甚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彻底否定个人的私利,到了“君子耻于言利”的地步。

虽然中国传统上有一些其他的义利并重的思想,但相对于儒家的义利观还是微弱许多,总体上看,我国传统的义利观还是重义轻利的。

西方传统的义利观在总体上是重利轻义的,普遍重视个人的利益,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他人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义与利的统一。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亚里士多德、德莫克利特等这样有名的哲学家,主张道德与财富并不对立,认为占有享用财富反而对道德有利。到了罗马时期,更是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强调利益至上。虽然到了中世纪,整个社会笼罩在宗教的氛围下,人的个性被极端压制,但他们宣扬的禁欲目的在于使得个人罪责赦免、灵魂净化。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家为适应新兴资本主义的需要,打出反禁欲主义的大旗,提出要解放人的思想,维护个人的利益,把个人利益置于各种利益之上。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者更是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标准,认为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会增加社会的利益。因此,个人的利益满足和提高是合乎道德的,利即义。爱尔维修、洛克、尼采、叔本华、萨特等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进行阐述,形成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等理论,但这些理论都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强调个人利益[3]。可见西方的义利观是个人利益高于义,把维护自身的利益和重视个人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

2.中西义利观的侧重点不同

在中国的义利观中,往往以重义轻利的观点教导人们,形成一套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观,使人们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修为。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强调以个人对义利观的定位作为标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侧重于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强调的是人的道德理性。而西方学者则认为天人是相分离,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重视个人的发展。他们强调人的知识理性,美德即知识,倡导过智慧的生活,以求得灵魂改善,实现精神和意志自由[4]。

3.中西义利观的作用不同

中国的义利观强调义重于利,这有助于个人道德的自我修养,在处理个人和国家、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上表现出崇高的利他主义倾向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的仁人志士。他们自觉地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了国家社会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为了朋友情谊,宁可舍弃自己的利益。但是,因为我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忽视甚至是排斥“利”的,所以这非常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阻碍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形成。由于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科技进步就无从谈起。个人认为,我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传统的义利观“轻利”的结果。

西方义利观强调个人利益,是一种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观。由于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个人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种义利观能刺激个体不断追求,积极创新,勇于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在积极寻求发展的途径,寻求发财致富的机会,这势必会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但是由于这种观念过于强调个人利益,使得人与人之间成了纯粹的利益关系,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不惜损害整个人类的利益,造成道德滑坡、生态失衡、人与人的关系冷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中西义利观的相同点

除了以上中西义利观上的不同之外,在义利观上,中西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中西方思想家都普遍关注义利观的问题,试图从理论上解决道德与利益、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行为选择。另外,虽然中西方义利观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在历史上它们各自起到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三、中西义利观之异同对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引导的启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肯定了物质利益原则,承认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合理的个人利益追求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相比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强调个人利益方面,有些人却走过头,认为过去什么都不好,而西方的一切思想都是好的,于是彻底抛弃“重义轻利”、“君子不言利”的传统思想,完全采用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重利轻义。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偷税漏税、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大量的不正当的经济行为,以及道义、奉献、集体利益、重德等传统价值的地位的迅速下降,不可谓不是这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过于强调的结果。

21世纪的今天,西方社会已经认识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借鉴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21世纪的世界是东方文明的世界”,西方已注意到东方文明的优越之处,认为治疗西方文明弊病的有力武器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今天的义利观,是否也应该对这几十年来对西方义利观的肯定来一个重新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

1.重新定位中国传统的义利观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本身就能够刺激人们的财富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片面宣传利益至上的思想。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道德滑坡现象表明,我们已经尝到过于强调功利思想所酿成的苦果,所以有必要重新定位我国传统的义利观。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指我国要实现政治经济的伟大复兴,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当然,这是在剔除封建糟粕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对于传统义利观的现代复兴,我们要全面地予以分析,摒弃传统中义利对立的思想和封建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弘扬中国传统义利观的精华,把义利结合起来,以义制利,以义扬利,使其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肯定义与利的真实存在,还要看到义与利是不同性质的东西,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要继承传统的义利观,把义放在首位,“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反对“见利忘义”。

我们要用传统的义利观教育人们,大力提倡贵义兴利,义利并举的道德原则,加强人在经济行为中的正直、正义品德的塑造,杜绝社会上见利忘义,重义轻利现象,用传统的道义原则消解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的负面影响,以期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2.合理借鉴西方的义利观

西方传统的重利轻义的观念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一直以来,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被发展中国家奉为经济发展的“法宝”。固然,西方义利观强调个人利益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过于强调个人的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必然导致不良的后果。也就是说,对于西方利益观中合理积极的成分,我们是要吸收的,但是不能照抄照搬,要对其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利,要掌握一个度。我们提倡人们追求物质利益,但这个物质利益必须是合理合法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西方义利观中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思想是要吸取的。

3.构建合理的现代义利观。

传统的道义论格调太高,特别是到了宋明理学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完全忽视人的各种需要,不符合人性的发展。而西方的功利主义又容易导致唯利是图的盛行。所以我们要对义利加以正确的引导,不能提倡古代的只讲“义”不讲“利”的道德观,也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而是要把中西的义利观结合起来,表现在经济活动中就是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既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又调节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大力倡导“义利并重”、“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抑止市场经济自发滋生的个人利益至上的行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国民的精神境界。

我们还要创建一个人们不仅重视物质利益,更重道德修养的“义利两有”的社会氛围。对于那些见利忘义、一味追求不义之财的人,要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总之,我们要尽快走出功利论的迷雾,对于中西方义利观,要取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既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注重道德修养、以义取利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霁.中西传统义利观之试比较.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2.

[2]黄河、邵兴国.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比较与思考.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3(1).

篇14

关于美国新闻伦理教育

新闻教育是培养记者德性伦理的重要途径。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赵心树认为,“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近20年来最显著的两大变化之一就是对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重视”。①

近年来,中外学界对新闻教育的交流对话日益增多。大卫·卡拉特尔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中,培养强烈的道德观念是最基本的开始”。②黄鹂、吴廷俊在《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一文中指出,“技能训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学术性三种因素构成了教育的职业化思想。”③此外,还有张咏华的《面向新世纪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美国两所大学新闻伦理学教学新尝试之启示》等,都对美国新闻伦理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新闻学院,也是有着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的新闻学院。”李建新的《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借鉴》(《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在对密苏里新闻教育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院新闻伦理教育的诸多问题,并在对比中发现了我们自身的一些不足,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是中国新闻学界关注美国新闻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郑炜佳在《浅析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视听》,2011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职业规范,其实质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吴果中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悖论》中指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随着新闻业史的发展及其专业水平、理想追求和职业伦理而发生衍变,并在专业追求与现实表现、新闻价值要求与社会需求、职业道德与效益利润等方面渐渐形成悖论,由此体现出西方新闻与政府、大财团及个人利益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④

中国新闻事业在借鉴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成分时,必须解决好新闻专业主义与政府体制的矛盾关系。王学成在《“现实”与“理念”下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中指出,“新闻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构成了西方新闻专业化的经济基础,服务公众和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下的新闻自由(独立)成为新闻专业化的理念基础,而大众社会的兴起成为新闻专业化合法化的社会基础”。⑤黄旦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中,通过对西方新闻和传播实践及其研究的深入思考,揭示了西方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展示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

关于美国新闻界的自律途径

中国学者对美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内部建设有一定的关注。

李良荣在《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中,以专门的篇幅研究了美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内部建设的具体措施。肖志峰在《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一文中,从史学视角总结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自律的途径,然后转向西方新闻自律发展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的探讨。⑥

关岩德在《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中对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的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具体涉及到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美国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新闻行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等,同时指出美国新闻伦理的阶级性色彩——为资产阶级服务。⑦

对典型个案的研究与反思

中国学界对坚守职业理念的美国记者和学者也有一定的研究,如对普利策、威廉、李普曼等名人的新闻伦理思想研究等。

美国典型的职业道德案例是反思的热门话题。2003年,《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编造假新闻,给美国新闻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被认为是美国媒体的灾难性事件。

董芳芳在2006年第8期《新闻知识》撰文《美国媒体如何走出“丧失信誉的一年”——析〈纽约时报〉重振公信力五大举措》,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是赢得读者信任的根本保证。

陈俊妮在《理解阿巴斯谴责〈纽约邮报〉——美国学界对〈纽约邮报〉刊登地铁死亡摄影作品的讨论》(《新闻记者》,2013年第1期)中,综合分析美国学界针对2012年12月4日《纽约邮报》以头版整版方式刊登一名男子即将被地铁列车碾轧的图片,并配以耸人听闻标题的争议事件,认为媒体应通过全面审视可以利用的可能性选择,以同情和尊重的情感报道,来实现讲述事实与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结果。

考察记者面临的职业伦理冲突

商娜红在2004年第5期《中国传媒报告》上发表《美国新闻的职业危机和新趋向》,聚焦当今美国新闻职业面临的危机和困境,并透视了新闻职业发展的新趋向。

黄旦在2000年秋季号《新闻大学》发表《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札记》,指出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沈浩在2002年夏季号《新闻大学》发表《新闻理念和市场理念——两种新闻制作理念在当代美国的交锋》,关注现实对新闻伦理的影响。

刘美君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拿来主义”:浅析美国商业报纸以及探究现实中的新闻理想》中,分析了数字时代的美国报纸积极应对挑战的现状,剖析了中国报刊的商业化倾向和记者的社会角色认知。

中美新闻伦理的比较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美新闻伦理的比较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面对职业伦理与新闻实践的冲突,美国新闻人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应对新闻界出现的新闻失范问题?潘青山在《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声屏世界》,2003年第10期)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新闻伦理道德的不同表现和相似问题。闫景芹的硕士论文《中美新闻采写的新闻伦理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通过中美对比的方式,探讨记者在新闻采写中所面临的新闻伦理现象及其解决的途径和对策。

陶丽在《中西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之比较》(《新闻世界》,2013年第5期)中,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2009年修订)和《美国职业记者协会道德准则》(1996年修订)为例,分析了中西方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异同。

此外,还包括张殿元的《透视中西方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10期),姜玉华、郎劲松的《中西方新闻伦理道德的差异表现》(《新闻传播》,2005年第4期)等。

综上所述,对美国新闻伦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但连续性和体系性不强,大多集中在个别议题上,因此需要结合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注释:

①赵心树 阴卫芝:《“心中之规”最具道德权威——新闻职业伦理规范问题答问》,《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12期

②【美】大卫·卡拉特尔著,党芳莉编译:《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新闻界》,2005年第5期

③黄鹂 吴廷俊:《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④吴果中:《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悖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⑤王学成:《“现实”与“理念”下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⑥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报》,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