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6 16:1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能够拉进历史和学生之间距离的教学方式就是将乡土资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在进行主题式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亲切感,就会想要知道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学生在听老师讲解时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促进主题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将乡土资源引入到主题式教学中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学形式来展现当地的历史,如PPT、视频、音乐等,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主题进行资料的整理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大大地提升主题式教学的效率。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阐述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历史和文化,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个学期来进行教学的,由于教学时间比较长,因而学生学完之后往往不会将其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对此,教师在期末时可以在班级里组织有关“我们家乡的唐宋元明清文化”,让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对本地曾经在这五个朝代中出现的历史名人进行了解。由于学生查找的历史名人是自己本地的,所以在查找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并且在查找时会将五个朝代的历史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能够较为全面地去进行分析,逐渐使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得到改善。
二、注重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开展历史主题教学时,需要对课堂的节奏进行把握。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把握好教学节奏,显得教学过程很不稳定,稍不注意就会拖堂,还让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这违背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教师在课堂上放映视频,若不对时间进行把控的话,就很容易超时,这就使多媒体教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并没有在主题式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水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中国近代史,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曾经屈辱的过去,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因此,在接近期末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我眼中的近代史”的主题教学活动,但在开展这个主题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对教学的节奏进行控制。首先,在课堂的前10分钟,教师要给学生梳理近代史的知识脉络;其次,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给学生放映有关近代史纪实的视频;然后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说一说自己对于近代史中某一历史事件或者观点的看法;最后的15分钟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显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环环相扣的,使整个主题的教学过程比较有节奏感,学生在这样的主题教学引导下,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底蕴。如果上述的教学安排过于紧凑的话,教师就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两节课来进行,从而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安排实践内容,增强学生体会
历史本身就是对曾经发生的事情的客观描述,但是学生在使用课本学习历史时,往往没有深刻的体会,使本来丰富灿烂的历史完全变了样。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体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式内容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体会。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加强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他们周边七八十岁的老人进行采访调查,了解这些老人对于改革开放的体会,了解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现代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就会了解到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从而对于改革开放有更深的体会,而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改革开放有全新的理解和体会,在那些老人的讲述过程中,学生仿佛回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看到了活生生的历史。于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就能够对历史产生好感,逐渐喜欢上学习历史,在遇到相关的历史问题时,也会主动积极地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对历史进行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好相关指导,并且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情感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99-01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理念,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构建一种逐层递增的情感心理结构的课堂教学体系,实施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提升。可以看到,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主要就在于塑造精神、健全品格以及树立信仰。历史教学应当贴近现实生活,面向广阔的社会,以便于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因此,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但是,在历史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情感教育却并未切实的得到应有的重视,初中历史教学的舞台上对"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沿袭,这便使得历史教学变得十分乏味、枯燥,学生的情感体验严重缺乏,在学习中无法切身的感受到历史的智慧,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开始逐渐的厌倦了历史的学习。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响应课改的号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并加强情感渗透,采取有针对性的渗透策略,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1.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近些年以来,随着学生个性的日益凸显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被广大学生所认可与接受,所以,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就必须切实的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充分的重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相当必要。
1.1情感渗透有助于学习的驱动。学生的学习作为行为的一种,同样也是由内部动机所产生和激发的,该动机也就是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和源动力,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可以说明学生想要学什么,可以证明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而将适当的学习行为加以激发,促使该行为指向相应的目标,并且为该目标的达成而持续的维持学习行为。由于学习动机所发挥的作用,学生便会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积极性、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因此,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热情,教师如何将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和极大热情激发出来,进而促使学生主动自觉的置身于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如何有效的维持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的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予以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1.2情感渗透有助于情感的完善。情感教育可以推动思维的养成,可以健全人格,而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完善,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尤其要渗透情感。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均有着相当快速的发展,较之前相比,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这便使得许多学生无法理解近代历史和古代历史,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奋斗目标与时代精神,因而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记忆教材中内容,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是毫无意义的。与此同时,新时代的学生有着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渠道,有能力采用先进技术亦或是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得到知识,然而,静态的知识如果缺乏情感的有机融合,就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产生阻碍,要想情感的目标实现,学习生活就必须融合情感。
2.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有效策略
2.1加强情感体验,推进情感教学。体验指的是通过亲身实践或者亲身经历来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历史情感体验则是教师跨越空间与时间,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设身处地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式的历史情感体验,以此不断的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理解。大量的时间充分的表明,采取强化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情感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从形式上来划分,历史情感体验主要包括间接体验与直接体验。首先,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使学生对情感加以直接体验。正是因为初中生有着相当强烈的表演欲望,借助于学生的表演,来对当时的历史场景加以再现,使学生感受当时情境下的具体情感,通过角色扮演的途径,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学习及掌握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问题解决的策略。
2.2寓教育于练习,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新课标明确规定,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但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还应当关注技能与知识,关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而对于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既要借助于相应的情感教育和课堂教学,又要在认识、接受和学习的前提下予以提高、巩固。所以,命制与探究基于情感态度的试题,不仅是历史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渠道,还是新课程改革得以推进的迫切需求。制定情感型试题,并非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着较强复杂性的一个命题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每一个环节紧扣情感教育。
2.3培养审美情感,深化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来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加以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还是教学内容得以深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历史教师都知道,许多高中生均普遍的不喜欢近代史,而较为青睐于古代史的学习。谈及中国近代史,学生首先就会感到知识点繁琐,条约过多,难以记忆,最重要的是学生认为中国近代史是记录中国人民灾难和屈辱的一部历史。正是由于屈辱,学生才不愿意深入的加以学习。实际上,中国近代史中也有着许多美好的典范,其不单单是屈辱史,更是探索史、抗争史,期间有着大量可歌可泣的事物和人物涌现。过去的历史讲授法仅仅重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这样的讲述则会使学生感到过于笼统,信服感缺乏,而教师如果能够对情境创设出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当时的时代场景中,并对其中的深刻内涵予以挖掘,那么便可以提升悲剧至民族情感的美学层面上,这便是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并且也是化悲为美的历史教学艺术。
总之,情感渗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历史教学现状,积极的开辟出多样化的情感渗透途径,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素养与学习水平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一、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堂教学现状
1.复习课=复述课
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往往会把复习课上成复述课。即一堂课下来,全由教师代办,把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内容罗列一遍。稍好一点的,是教师整理出复习提纲,带着学生一同重温一遍所学的知识。这种课往往是在刚开始进入复习阶段最常出现。
2.复习课=测试课
完成第一轮复习后,很多复习课堂就成了测试课。由此而诞生的模拟考试多之又多,据我了解,我们这里就有学校提出每周一次模拟考。测试,这是很多教师最喜欢的,它可以省了很多备课的时间。
3.复习课=讲评课
进入总复习后,特别是到了4月份后,由于测试多了,很多时候课堂就是试卷讲评课。 一测一评,一周的时间就打发了。
4.复习课=问答课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少教师也很喜欢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集体或个人回答。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其实收效并不大。
5.复习课=自习课
到了复习后期,经常会出现教师觉得该讲的东西都讲了,学生也会觉得该练的也练了,都会觉得无事可做,这样也会出现让学生自习的现象。
二、提高农村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课堂效率的思考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中考历史复习课堂教学效率应关注下面的一些问题。
1.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方式
第一阶段(3月份以前),课堂教学主要以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单元知识为目的,讲述课、问答课、练习课上使用较多。第二阶段(4至5月份),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为目的,此时应多采用练习课、测试课、讲评课。第三阶段(6月份至中考前),此阶段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分数的能力,因此讲评课在此阶段非常重要。临考前几天自习课也有必要安排一些,让学生把课本浏览一遍,回归课本,调整状态。
2.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复习
中考复习说白了就是把课本知识“读薄”然后又把它“读厚”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根据近年来的备考,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个工作,就是要把《考试说明》里的范围做一下归纳,这样好在学生的心中有个总的印象,即把课本“读薄”。如今年贺州市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里,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5本历史课本共38课的内容,其中《中国古代史》为5课,《中国近代史》为9课,《中国现代史》为10课,而《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都是7课。再结合《课程标准》,今年中考所涉及的考点为60个,其中《中国古代史》5个,《中国近代史》14个,《中国现代史》15个,而《世界近代史》15个,《世界现代史》11个。通过这样疏理,就可在学生中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要在38课书60个知识点里考取50分。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个安排复习进度,逐一突破各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3.要以近年来中考试题为范本,全面把握中考试题特点和答题技巧
贺州市自2005年开始把历史学科列为中考科目,命题的原则多年来基本保持一致,命题的方式和难易程度变化不大,这就给备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近年来,我对中考试题的使用一般都是采取如下方式,效果不错。即在复习前把上一年度的中考试题印发下来给学生测试,让学生一开始复习即可了解中考试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好比是揭开中考的神秘面纱。学生做题以后,又可知识自己就算不复习也可得不少的分数,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不足分数复习补足即可,从而减轻了学生对复习的畏惧心理。教师要带学生认真分析答案书写的规范,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4.要以课本为原型,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很多教师特别重视去组织一些复习资料,诸如“知识要点”“分类知识”等,然后把资料印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按复习资料去背、去写。刚开始时确实能起到较快提高考试成绩的效果,可到了复习后期,成绩就很难提高。学生做题时,经常会出现张冠李戴或丢三落四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对课本知识的把握不牢。为什么这样说呢?课本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的范本,是第一印象。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其实并不单是这样。因为课本有图、有色彩、有思考题,这些在人的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是复习资料和试卷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复习时绝对不能丢开课本。
5.要合理分配讲授、练习、阅读、思考的时间,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学习金字塔”,我们知道,不同方式对人的大脑皮层的刺激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从中所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效率也不同。如从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来看,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注意力的保持时间。这好比吃菜,一餐就只有一样的菜,就算是再美味的佳肴,吃多两口也没有胃口了。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复习课,一堂课上都应有教师的引导讲授,学生的动手练习、自主阅读和思考互动,而且还应在时间的分配和方式的选择先后上多加考虑。这样,才能使40分钟的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效率。
6.要重视寻找当节复习内容与相关旧知的联系,关注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遗忘规律
关键词 初高中教学 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异同
1.1从课程设置看
(1)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2)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高中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高中历史包括9大模块(必修3个,选修6个)和66个学习专题(必修25个,选修41个)。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进行学习。从中可见,高中历史则更重视理解和应用。
1.2从教材内容看
(1)初中历史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小,且大都介绍的是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内容容量增多,设置的练习题目难度增大,注重历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运用。(2)从课程的编写体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也存在较大差异。①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教材还是传统的编年史形式,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时序,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这一线索。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高,初中基础不牢靠、就会在高中学习时出现历史知识链的脱节。②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初中的三学年历史教学中,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所占比重大致相当。
2 学生学习状况
(1)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凭借识记,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对原始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对史料的分析辨别、归纳等能力。而高中历史学习强调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学生要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方法,缺乏对史料的分析和思考,导致历史成绩不好。
(2)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基础知识相对欠缺的,也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比较模糊。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会导致高中学生普遍感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
(3)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少,教学进度较慢,历史习题难度较低,学生只需记住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即可很好地应付考试。而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多,教学进度较快,历史习题难度较高,考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检查,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需要学生花时间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及社会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造成了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
3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教师还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的涉猎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1)适当放慢高一年级的教学进度,给学生讲清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历史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和应注意的事项,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2)通过编写必要的历史学习提纲,加强课前预习,适当联系相关学科的课程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交叉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对初中学过的知识点应注意复习,理清相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细节上的差异。
3.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关键词:初中 历史 策略 意义
一、初中历史课程概述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育己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了,表现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结构单一,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知识的完整体系,教学内容“繁、难、偏、旧”,脱离社会及学生生活的实际。
就历史学科而言,目前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上多采用时序和主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排,其中初中历史主要以专题的方式开设,这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大致面貌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与之平常的生活相联系,形成初步的历史观;又使得初中历史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的专业性,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新的课程标准将所有的内容整合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六大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下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课文、注释、插图和习题。其中课文是主要部分,其它的则是辅助部分。旧教材的整体编排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正文内容枯燥,读来索然无味;扩展的知识大多显得干巴巴的,不够丰满;插图少,只作为点缀而存在。这样一来,整个教材便显得毫无生气。而这次投入使用的新教材在“课文”的改革方面,多开拓出了很多新类型。如教材在讲述正文之前,都会先来一段饶有兴趣的导言,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人教版的教材则首次出现了“自学课”,在正文之前提供一些史料,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及学习要求,以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又如,在课文的叙述中采用大小字结合的办法。大字叙述主体,小字则细化局部,以增加学生阅读时的情趣。
总之,历史课程已经向“多元”、“开放”、和“弹性化”的方向发展。新的初中历史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了综合化的特点,它有助于改变过去的课程结构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严格遵循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现状,加强了历史课程的综合性。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但是,历史教学终归要讲授,讲授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的深度、难度加大,要想上出高质量的历史课,单靠授课技巧和直观性的教学情境是不可能的。
⑴系统整合教材,需要清晰的思路
清晰地思路需要了解现状、分析现有的教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和改善之处;清晰地思路需要从实际出发,掌握教材的难点和知识点,才能在教学上对症下药,凸显有效性和生动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⑵系统整合教材,要做到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要尽量还原历史原貌,补充历史事件材料,用实际的案例来解释说明理论性比较强、不易理解的概念和事件。如什么是中国经济结构、如何变动,需要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包括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状况),让学生客观的学习历史。再如,要补充当时的日本国内的情况和中国当时的现状,增加具体历史人物的生活细节,让学生客观的对待以上历史事件,做到时效性同客观性的统一。
⑶系统整合教材,应结合热点、回顾历史,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爱国情操培养
当前中美经济摩擦,如何寻找历史上中美经济的关系、其内在关系和规律?又如事件,历史上的是一个什么情况,如何评判日本人的贪婪和无理,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热点和历史的交汇、兴趣和爱国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整合教材,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情操培养。
因此,只有系统整合教材,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正确的历史观,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培养爱国情操,做到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鞭辟入里的分析,激情奔放的表述,学生不可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果没有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纵横捭阖的概括,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由肤浅到深入;如果没有老师富有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灌输和引导,学生就不可能成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讲,而且要富有智慧地讲、充满激情地讲、有的放矢地讲,除了要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要讲价值取向;除了要讲学习方法、解题思路以外,还要讲信念的引领;要讲得学生陶醉其中,沉浸其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品格潜滋暗长。
三、初中历史课的意义
初中历史活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而言,亦是如此。可以说,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在历史的学习上有极大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说,初中历史活动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的宗旨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历史课程是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可以说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可知,初中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课堂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过程。学生也要思考一下这样的课堂对于自身的影响,只有这样,历史活动课才会开展得更加地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红.对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0,(15).
[2]刘艳芳.浅谈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新旧初中课标(分别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结果,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致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着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史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过去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偏向专业化,过分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一种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其教学内容(即知识点)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偏向了传授知识。然而,当代教育要求知识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接近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文化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接近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吗?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能够体验,这就需要将文化史知识与课程的价值取向相结合,用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文化史教学。
弄清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又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取向,没有哪一种能够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多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共发展。正如教授所说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2]
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的选择受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影响,选择的结果中也蕴含着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传统化、现代化等诸多文化史价值取向要继承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符合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2.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应该趋于平衡
虽然文化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多元中免不了有所偏重。比如古今文化史,中外古代文化史在中外古代史中的百分比远远大于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中外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中的比例,有时候科学技术最大,有时候文学艺术最大、有时候思想文化最大,有时候社会生活最大,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的比例差距较大,明显可以看出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偏重略微或轻微的偏重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能偏得太重,以致失去了平衡。因此在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在有些知识点上做一下调整,从而减小一些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程度,实现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唐日新等.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3.
关键词: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23-01
1.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集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技术于一身,利用电脑将这些技术综合起来,然后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涵盖光,时空跨度大的人文学科,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习内容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使得历史课堂的教学变得灵活、生动和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让学生在提高兴趣的前提下学史,进而悟史及明理。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并且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这些历史都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人物大多难以记忆,因此,初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观察、想象、分析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比如:在我国近代史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二•九运动",整个事件仅靠倾听教师的讲述显然不够。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学生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寒风凛冽的天气中,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数量之多,感情之激愤。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冲破重重关卡,高喊着运动口号,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冲击,引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接下来,通过罗列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的作用,带领学生梳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在学生对事件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可以提供相关的事件链接,包括"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当时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学生可以自己操作计算机,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析、想象和推理。教师围绕课程主题,设计丝丝入扣的课堂提问,让学生从网站上获取相关的史料,搜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评价。 此外,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组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从知识的整合能力发展到能力的整合。由此可以将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学习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意识。通过这种网络环境的教学,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的深度。在进行阶段性的课堂总结时,还可使用多媒体程序中存储的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
教学中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较长时期的存储期限,历史事件的基本概念、地图地貌、相关人物等资料相对固定,如有新的史实被发掘出来,只需在原有基础上添加或修改即可。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教师也可将自己的设计成果跟其他同行进行交流。
3.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动态演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的创造力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常规教学手段也不应被忽视,单纯让器材讲课,而忽略教师的板书、语言和教态,那就走上了另一条呆板和僵化的道路。实际上,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入木三分的分析,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斯马尔蒂诺等著;郭译.教学技术与多媒体。[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1.(8)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境教学 创新
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切合初中生的学习认知模式,初中生往往无法在课堂上快速集中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差,情境教学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弱点,激发学习兴趣,发散学习思维。在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
一、联系实际,教学相长
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直接感知的,关系相关性高的事情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想有效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把历史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生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材上并没有直接给出六国统一的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并且紧密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思考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班级上创设六个贸易市场,每个贸易市场都采用不同货币,然后让贸易市场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学生纷纷表示,货币不同,语言不同,以及文字不同让“国际贸易”无法进行,学生逐渐开始认识到秦王扫六合的意义所在,包括直接现实性意义和长远意义。这个活动看似很小,却把历史知识点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乏味的历史知识点添加了一剂催化剂,活化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教师应当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历史教学,指引学生关心了解当下国内国外发展的大事态。将历史与实际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实问题,发散历史思维,赋予历史时代气息。
二、设置情境,灵活教学
要想取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初步成功,首先应当让学生发现和感知不能理解的东西,让他们直面问题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主动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设置创新批判现实的历史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历史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假设设问法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假设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没有发生,或假设中出现的重要人物没有出现,对将会发生的历史结果作出批判性评价或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比如,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六国是否能够得到统一。如果没有,那么中国的革命形势又将如何发展。
(二)直接设问法
直接设问法是历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课堂上,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评价。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会直接设问:“为什么中,中国会失败?”“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直接设问法就其发问方式具有许多优点,比如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历史教学情境,快速帮助学生吸收历史知识点。
(三)辩论设问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对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并阐述理由,并让学生阐述各自观点,进行争辩,最后教师进行观点总结,这种方法直接有效,教师可适当采取措施,深化教学。
(四)现实设问法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或接受的历史观点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台湾海峡在何时形成,历史上台湾海峡与大陆的联系,引导学生感知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和平交往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视野将会越来越宽阔,历史思维得到充分发散。
三、角色扮演,深化教学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课堂上一味采取讲授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历史教材知识点,让学生记下来。由于知识点乏味无聊,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讲课,学生开小差的情况,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我在课堂上开展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的小游戏,给学生编排历史小品,争取让学生体会历史人物的感情变化,融入历史世界中。
四、多媒体教学
教学多媒体是能够将历史情境直观反映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由远而近、循序渐进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因此,教师应该深入贯彻多媒体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地图认知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是插图、挂图方式,比较抽象。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动态地图,生动形象。
五、实物展示,转化教学
为了更好地贯彻历史情境教学,实物是较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直观的历史照片、历史视频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历史,这极其重要。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访问附近的革命前辈,询问历史事迹,并了解人们生活、思想的变化。
以上历史情境教学措施的目的是营造出更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境界。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入贯彻情境教学措施,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灵活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准确切合新课程教学标准,而且要紧扣历史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强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历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112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初中历史课标中曾经说过,初中生通过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历史知识,要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人类形成的基本过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让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的观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初中历史课中包含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传统,这就为我们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家国意识和爱国信念提供了保障。而且,学生通过学习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内容,也可以继承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知识,总结历史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学好历史是我们每一位学生的义务和使命,也会深深地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益处。既然如此,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安排好初中历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工作,进而帮助我们的学生牢固地掌握这门知识。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教学环节中。历史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也可以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新的发展。那么,在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就具体地来谈一谈在日常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希望可以帮助我们的其他教师认识到这些内容,以便为今后更好地教学做好准备。
一、在日常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我们的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学习和研讨活动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大多数历史教师只重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从而约束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阻碍了学生进行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参与教学活动之后,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学生面对教师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一定会改变对历史课堂的原始看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爱上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初中历史主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近代史,这些基础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掌握,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一赘述,那样只会增加学生对教师、对历史学习的反感,而收不到任何效果。由于这些历史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其他的形式来完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空缺,进而增强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就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使枯燥的历史知识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活力。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参与到我们日常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直接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没有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我们的教学知识点大都是通过文字和少量图片向学生传递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也很难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就靠死记硬背,以为这样就可以牢固掌握其中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然而,真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没有事先进行理解掌握,单靠死记硬背都是不行的,也很难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得长远的进步和发展。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一些特点和优势指导教学,将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扩大化,采用影片、声音、动画的形式来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使那些难以让学生直接理解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进而易于掌握和记忆。这种形式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总结,进而深化自己对那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时,一些历史事件被拍摄成的电影也可以积极地引进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繁忙的初中学习生活中面对历史课堂上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这样也就很容易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了。
三、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使得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启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思维,帮助教师的历史教学取得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过程 课堂提问法
根据《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二是要让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思考的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及图表的形式陈述史实的表达能力。
从教初中历史多年,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提问法,不失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运用提问法加强学生记忆
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对教材中大量的史实进行记忆,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加强记忆的方式很多,其中,课堂提问法就是加强记忆的有效手段之一。即老师针对教材内容,精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把重大历史事件与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相对零碎的知识点链接起来,整理成相互关联的知识框架。在以后复习时,只要提及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学生就能联想起该知识框架中的相关内容,起到“以一统万”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对于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然后启发学生回忆林则徐“”的经过,回忆中英《》的内容,回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回忆英法联军,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系统的总结,将“零碎”的知识点总结成便于记忆的知识链,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运用提问法时,设计的问题既要巩固原有的知识,又要恰如其分地导入新课内容;不仅要承上启下,而且要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比如,教师在上完新课后,提出问题,总结新课内容,提出下堂课的思考题。在下堂课上课之前,提出问题,复习上堂课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涵盖性和代表性,能将新知识和旧知识都纳入其中,真正达到强化记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运用提问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并让学生在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新课的预习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避免盲目地通读,而是带着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寻求答案,即边阅读,边思考,边解决问题。学生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就会主动在阅读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并终身受益。
我在《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教学活动中,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对其中几个小组布置的预习要求是:仔细通读两遍新课内容。对另外几个小组的预习要求是:带着老师布置的思考题阅读教材。第二天,分别向这两批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结果是,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学生的阅读效果明显好于只是通读教材的学生。然后,我让学生现场比较前者和后者的区别,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两种阅读方式存在的差异,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和动机越明晰,理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由此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并逐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运用提问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通过图表进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与初中历史课程有关的《甲午风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美国的悲剧》等电影,然后,组织学生简述影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实后,向同学们讲述左宗棠的历史故事,讲述林则徐的故事。还可以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给学生留下思考题,让学生提交书面作业,比如,在讲授《社会生活》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中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继而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从而锻炼学生书面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表格,比如,引导学生将《》、《》、《》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分门别类地填入事先制好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更加内容明晰、条理清楚。表格作为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在分析、归纳和处理历史信息方面,明显胜于其他表达方式,可增加学生的表达渠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做最好的复习方法。那么,开卷考试的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学历史,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1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般地,应拟定三轮复习计划:(1)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以课本为纲,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加强落实,在检测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知识疑点,对知识的把握达到“准、全、牢、熟”。(2)抓重点、难点,搞专题,提能力。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 本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打破教材体系,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由点到线、到面,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再次巩固。注重扶优补差,设法缩小差距。 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层、个别补漏。充分利用手边资料加以练习。每月进行全级统一的月考,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公榜表扬,重视宣传工作。(3)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做好考前辅导。练习各种题型,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选典型题练习。从考前心理、答题技巧上加以指导
2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怎样夯实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从整体着眼”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整册书。具体的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些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从局部入手”就是要从微观上掌握每个知识点。具体办法就是详读每篇课文。要注意每课有哪些子目,每个子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各子目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文字资料、表格和注解。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哪些历史信息。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加强识记训练,背书要做到“放大”,有针对性地背。“抓小”就是要背课本上清楚标明的或者是隐含的第一、最、转折点等零散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要背有明显特征的小知识点;“放大”就是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背大段的课本上的内容,至于其它资料上大段的内容,也没必要去背,但要记住大段内容的标题,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知道到何处去找就行了。
3找考点,明要求,重学法
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另外,还要弄清考试的基本要求,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历史中考,我研读了近两年同时期的历史试卷,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笔者在研究的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其有如下几个特点:难易适中,虽然是开卷考试,但如果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查找资料也难;综合性强,侧重同类知识的归类比较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整理;突出重点问题,对于重点问题的出题频率和角度频繁出现。所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将知识教深教透,很多内容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想到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不仅包含了中国的古今历史,也囊括了世界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纷繁错杂的内容相互交织,覆盖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多个方面,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教材目录是整部历史教材在编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条完整脉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教材目录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们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结合初中历史的实际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教材目录对教学过程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下文将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以促进教材目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教学策略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籍时,最先看见的便是这本书的目录,从目录中我们能够快速了解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和主旨,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教材目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从层层叠叠的知识点中找到其根源,从目录中找到重点,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还未能意识到教材目录在整本教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且无法将教材目录应用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教材目录往往是对教材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师应当重视历史教材目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发挥教材目录对于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材目录的作用
1.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
初中历史教材的目录循着一条完整的历史脉络,将初中历史内容分割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并且又从中细分了经济、政治、科技发明等多个方面,以及世界史的发展历程,还叙述了几个主要国家的历史。例如,在介绍奴隶社会这一内容时,编者不仅讲解了中国古代奴隶制的形成发展过程,还介绍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奴隶制状况,为学生描绘出奴隶制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奴隶制的各种形成原因,以及奴隶制对于历史发展的推进或阻碍作用。
2.蕴含教材内容的主旨。
教材目录中还往往包含着该教学内容的主题和意义,避免被人们忽视。比如在学习以前的中国历史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科技发明,以及灿烂的文化,学生不仅能通过对中国千年文化的了解来拓展历史知识面,更能从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学习《侵略与反抗》这一章时,从打破中国的和平宁静,再经历第二次,到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等种种列强主义对中国的暴行中认识到华夏子女在艰苦的状态下是怎样顽强反抗的,意识到今日中国的和平与独立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并从对“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几句话的具体感悟中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美好的明天而奋起。
3.导读和检索功能。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在学生需要查找某些知识时提供方便的检索功能是教材目录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为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和复习提供帮助。
二、如何利用教材目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1.理解教材目录。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有多本教材,其中包含了成千上百的知识点以及众多需要记忆的年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容易混淆所学知识,更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结果。而教材目录便是对于教材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将教材目录比作是树干和树枝,而那些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则是树枝上的果实。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历史目录,为学生在今后使用目录给自己创造便利提供基础。
2.利用教材目录。
学会理解教材目录对于与学生来说或许并不难,但教会学生理解教材目录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使用教材目录,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教材目录来掌握历史知识,从宏观的角度来学习历史,根据教材内容从具体的小细节来丰富目录,从而促进历史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比如每当学生学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后,教师能够教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目录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章节为例,学生首先需要根据“统一国家的建立”这句话回忆出中国历史上率先完成统一的国家有哪一些?接着回忆秦朝又是怎样完成国家统一的?“秦王扫六合”具体是指秦王扫除了哪几个国家?秦朝完成统一之后又继续颁布了哪些措施来维持国家的发展?而“伐无道,诛暴秦”的原因是什么?具体又是谁来伐?怎么伐?顺着这条线索我们来到了“大一统的汉朝”,学生只需要跟随目录的指引继续回忆汉朝在经济、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便能够顺利完成对该单元的复习,并从对知识的回顾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遗漏和不足。此种复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是对于教材内容的高度总结,体现了历史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主要脉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作用。初中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教材目录的应用,为学生绘出一条贯穿于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教导学生怎样利用教材目录来学习和复习,不用再面对庞大复杂的历史知识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教材目录来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也能教会学生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武美丽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材目录;知识体系;阶段性特征;本质内容
目录是书刊中排在正文之前的文字,内容多为说明书刊的结构状态、文章标题、页码等。目录不仅仅是帮助我们翻翻页数,其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每一个课题都是对该篇教材知识的浓缩;特别是在后期中考的复习中,对目录的使用玩玩比较频繁,但是很多历史绞死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教材目录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目录,起到了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学习教材目录,建立历史的树形知识体系
清代王鸣盛曾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教材是历史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厚厚的一本书内容复杂,知识点千头万绪,而教材目录就像一根线,按照时间顺序、因果联系串起了千头万绪的知识点,让杂乱无章变成了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所以说如果历史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目录就是这棵树的筋骨,充分利用目录,建立树形历史知识体系,帮助我们减少历史学习中的负担,将知识浓缩精华,这样学习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历史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有五个单元,通过目录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这棵大树有五个大树枝,按时间的顺序分别为: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探索,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当我们学习了目录,通过目录建立起树形知识体系,理清相关知识点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建立起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结构,再去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内容,给这棵大树添枝加叶,就会感觉知识脉络清晰,学起来轻松有趣得多,也会感到历史的厚重和有血有肉。每学一个知识点,在正确的位置添一个枝或加一个叶,也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教材目录还有助于我们透彻的理解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初中历史教材分为若干单元,每一个单元一块,目录上清清楚楚的显示出来,每一模块就有其显著的特征和特点,每一单元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只要学习了教材目录的单元标题就明白了。
比如明清时期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翻开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三单元标题是“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这个标题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明清的繁荣与危机表现在哪里,产生了什么影响。联系教材分析明清时期繁荣表现:(1)封建统治进一步强化;(2)多次打败外国入侵,维护了国家统一;(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4)商品经济发达。这些表明了明清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另一方面危机表现:(1)皇权高度膨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统治;(3)出现外国入侵;(4)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5) 商品经济受到封建统治的阻碍,发展缓慢。这些危机成为我们由盛转衰的根源。
三、学习教材目录,掌握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内容
教材目录中的每课课题是对历史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课程标准在教材中的精准表达。在学习具体历史知识时,教材目录中的每课课题会告诉我们具体历史事件的本质性内容,比如名称、概念、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时间、重点、结果、影响等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课题的研读。
比如在讲述唐朝的民族关系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标题是“和同为一家”,它告诉我们两层意思:一还不是一家人,二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关系亲密,好得像一家人。比如讲英国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本课的标题是“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深入研读,我们得出了三个结论:一这场运动的本质是一场革命,二这场革命的结果保留了国王,三这个国王被剥夺了实权。通过目录中的课题名称的分析,本课历史事件的性质、结果都出来了,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节约了老师的课堂时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中考复习
2004年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己全面展开,本人很有幸从2004年起教授七年级历史并带领学生参加了新课改后的首次中考,并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中考过后我仔细的分析了中考历史试卷并结合我之前所采取的中考复习方法,发现在新课改下,我所采取的复习方法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2008年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复习中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九年级历史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将我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小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巧安时间,四轮驱动
按照新课改的课时安排,在三月中旬新课即将结束,并由此进入复习阶段,到六月底中考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时间,可以这么说,中考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时间。因此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四轮复习;即一轮夯实基础,二轮分清重难点,三轮专题复习,四模拟训练。其中,第一,二是重点所用时间也最长,大约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近两个月。这是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在第一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主,并相应的提出重难点。而且有时一二轮复习应交叉进行,做到既要讲面也要讲点,点面结合。同时把重点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二轮复习之后,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三轮专题复习和四轮模拟训练。这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在专题复习中,我把整个初中历史分成若干专题,每一节课讲授一个专题,注意有深有浅又强调平衡发展。在模拟训练中,我把平时收集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和历年中考题目合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找出问题,发现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当然我有
时是三四轮交叉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简单讲解历史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满足考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经过这样的四轮复习,使学生既对整个初中的历史书本知识有个大致的掌握,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考试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分层复习,面向全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形象的体现。这一点,就算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改的今天也是我们教师时刻牢记的。而教学质量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发展。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到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得了。对于优生,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灵活运用的引导,赞赏鼓励其超越教师;对于中等生,则赞赏肯定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力,力争挤入优等生行列;对于后进生,则要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兴趣,培养自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步子慢一点,鼓励及时一点,力争向中等生转化。
在课堂的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分层次要求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全面进步。针对中等生,后进生课堂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针对优等生课堂复习则要有知识点的拓展性。同时在课堂题目的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既要满足优等生求知的欲望,又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水平承受能力。通过对历史复习练习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例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主要讲解两次革命异同点的比较,强调指出美国历史是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思考探究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美国近代史上另一场战争又是哪一次?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让那些学有于力的学生认真思考,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思考兴趣。这样,通过这个题目既考查了中等生,后进生,又考虑了优等生。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就真正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三、时政热点,时刻关注
纵观这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无论是传统的试卷还是去年新课改下的历史中考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和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着。例如,2007年中考试题第15题,考到中非合作论坛,这就和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想而知,
中考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以前是,现在是,那么以后呢?我想也应该有着联系的。历史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每当一件国家大事发生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它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近一年来所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及我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与此相关的试题,我会有意识的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以讲义或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锻炼,2: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当然,在时政热点的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精而少的原则,不要一点一点的罗列,而要精选出中考有可能考到同时与书本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热点,从而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008年中考在即,这就要求我们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眼光,关注日常所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模拟考试,增强信心
考试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情况,可分为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和模拟考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为了进行中考前的最后冲刺,教师应在中考前精心设计出2—3套针对性很强的诊断性、总结性、模拟性中考试题,让他们实战演习,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及状态,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改正,力争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为此,教师在模拟考试后应及时批改分析,讲解试卷。我在此点上,我一般做到三步:第一步,认真做一遍试卷,设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会出现问题,存在错误,这样我做到了心中应有数;第二步,认真阅卷,并在阅卷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准确率高哪些题目错误率高,从而在分析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步,确定分析试卷的重点,疑点和难点。当然,这要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分析题目时应抓住三点:1.讲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对易错、易混和模糊的知识点应反复强调;2.分析错误的原因;3.讲解错误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去年的中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题:试举出中日历史上发生冲突的事例。结果很多同学的答案相同,都十分肯定的指出是:和。其实答案还有一个是戚继光抗倭。于是我在分析试卷时强调:1:这是很多同学都做错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信心2;指出错误的原因:你们忽视了中国古代史3:经验:在以后做题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联系等。通过这样做,既帮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掌握了一个答题的技巧,从而更加增强了对于考试的信心。
总之教师通过认真组织模拟考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试卷,同时着重在心理素质的调节上下功夫,力争让学生快快乐乐复习,轻轻松松迎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么讲,要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注重条理,做到既全面把握,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一切,又要承认学
生间的差距,分层复习;既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既要强调中考的难度,又要增强学生的迎考信心。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中考质量,一手抓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