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范文

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6 14:40: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

篇1

在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和方法的冲击下,传统企业对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开始关注、使用和重视。也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向数据化运营转变,“数据化运营”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一定是比仅仅一个个孤立的数据挖掘项目应用更能带给企业深刻的影响。一定是高于“数据挖掘项目”的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有企业战略含义的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不仅局限在企业管理层或者数据挖掘者的脑子里更是应该被企业的所有员工所熟悉,所了解,所认同,并且能实实在在地在不同岗位员工中得到有效坚持并应用的。

“数据化运营”作为传统经营企业是一种更高的思想论和方法论。是将其企业在常规运营的基础上革命性地增添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精准支持;是将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共同参与,以精准、细化、和精细化等方法手段渗透到企业运营制度和战略上。

当然“数据化运营”也远不是目前普遍的KPI(关键指标)考核。因为目前太多的KPI实际上沦为过分追求结果的官僚管理工具。现实中的大多数KPI 考核实际上就是急功近利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KPI 只是告诉结果,并没有办法让大多数员工能从中找到有效提升的途径。所以数据化运营决不是KPI 考核。

“数据化运营”首先是一种全员意识,全员的数据意识。这种意识比单纯的“数据挖掘技术”显然是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的。只有成为企业全员的自觉意识才可以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才可以成为企业的真正落实的运营的具体工作中。以家电连锁企业为例,其为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经过多年经济变革和洗礼,其商业链条已经相当成熟,流程也相对完善。那么这就更需要我们从采购部门到销售部门、到仓储部门、到售后部门,到客户部门以及各种支持团队等。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能真正从数据应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高度经营各自的本职工作。都能自觉的利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大大小小的数据分析挖掘。这样的企业工作场景才是数据化运营场面。

传统企业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一信息化孤岛建设向平台化信息化建设转变,更多企业也有了但数据分析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化运营”。数据化运营是具有“开发合作式”的运营,是公共数据和私用数据的融合,是跨团队、跨部门的整合运营。只有这样我们的数据分析才能更加准确和全面。特别是企业的分析部门或企业的数据分析师,不能妄自菲薄,不要总觉得居功至伟。要能在业务整体经营链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了解业务方面的因素,主动投入应用实践当中,不断修正数据分析模型。更加全面掌握数据化运营中的复合型技能。更有效地改进和提升项目和分析的商业价值。

“数据化运营”其次是一种常态化的制度和流程。包括企业各个岗位和工种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利用的框架和制度。从员工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数据的结构和层次,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企业的数据应用的水准和效率。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里绝大多数员工在其工作中很少,甚至基本不分析、使用业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工作效率。所以“数据化运营”的首要是在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个“全员数据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逐步推行。

基础数据分析式的“数据化运营”,数据意识是“数据化运营”的关键,但是商业意识才是数据化运营的关键。他决定数据化运营的分析思路,以业务为中心,以思路为重点,以技术为辅助。商业意识和行业敏感度是提升数据分析的数据质量。也是决定分析模型的落地应用方案和效果。

所以无论从商业模式,到企业流管理,到数据分析师的定位再到商业意识,都在告诉我们企业“数据化运营”的重要,是迎合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方法论和思想论。

篇2

关键词: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互联网

一、我国商业地产发展分析

1.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商业地产建筑面积约为2.4亿平方米,共有约4000个商业购物中心。预计在2015年,我国商业地产新增量将再创历史新高,约新增480个商业购物中心。但是,从我国商业地产的开发来看,更多的集中在二线城市,且由于商业地产的激烈竞争,需要面临较高的空置率风险。

目前,我国诸多商业地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商业地产运营管理,逐渐向运营理念转变,即通过整合运营管理自身商业地产,打造大型综合商业平台。

2.商业地产发展趋势

商业地产在面临运营变革的同时,亟待将新科技引入商业地产的运营,打造商业地产新发力点。现阶段,科技、互联网、创新已经遍及国内商业地产领域,成为商业地产企业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商业地产实行“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商业地产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预计,互联网和商业地产耦合后,商业地产实现智能化运营,商业地产内的所有实体商业将在互联网平台成立线上运营,商业地产的客户不仅仅在商业地产正常营业时间了解相关信息,还可以在其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掌握商业地产的最新动态信息。此外,互联网的引入,还可以增加商业地产和客户的交互体验,在客户消费现场应用微定位技术,产生和客户的交互场景。同时,商业地产商家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动态传送商业信息,刺激客户消费行为。

二、新形势下商业地产运营创新分析

1.互联网和商业地产的强耦合

商业地产和互联网经济各具特色,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兼容,具有较强的耦合性。现阶段,我国诸多商业地产的龙头企业纷纷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引进信息技术,高效配置商业地产配套措施,如大数据、自动收银、移动互联、智能货架、WIFI、线上APP、电子标签、自动打包等互联网工具,将商业地产的未来运营发展聚焦“互联网+”,推动商业地产新常态发展。笔者以商业地产和互联网的强耦合为研究视角,对商业地产运营创新思路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商业地产企业创造更高价值,为客户带来更多消费满足。

2.互联网形势下商业地产运营创新思路

在商业地产的传统运营模式中,企业更关注产品的营销,关注企业盈利水平。但是,在新形势下,商业地产运营则聚焦于“互联网+”,企业在运营中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增加客户的互动体验。商业地产作为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终端,因此商业地产竞争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效率和客户享受服务的交互体验强度。

商业地产传统运营模式下,商家虽然有市场、产品,但是却很难和客户直接接触,仍存在一定的消费距离。但是,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商业地产运营可以实行“互联网+”运营模式,直接和客户接触,缩短和客户的距离,以互联网平台实现和客户线上零距离接触,以用户思维向客户提供服务,增强客户在商业地产的消费体验和情感归属。“互联网+”商业地产运营模式,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革命,可以直接接触客户,快速响应客户反馈建议,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做到对客户吸引、留住、黏住的运营效果。

“互联网+”商业地产运营创新的首要要求是理念创新,即商业地产互联网运营提供用户体验服务,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概念服务,更应该是从理念出发的商业地产互联网化的服务氛围塑造,即强耦合互联网和传统模式的两种文化下,实现商业地产“线上+线下”的蓄客、转化、导流、用户体验的完美运营模式。

“互联网+”商业地产运营创新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亦或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是将互联网渗入商业地产的运营,从运营基础做到互联网概念,即实现商业地产“人人营销+实时营销+处处营销”。

“互联网+”商业地产运营创新模式的基础应该是互联网模式平台,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延续商业地产传统模式的收益,如销售蓄水、土地溢价、租金蓄水等效益,此外还应基于互联网运营模式,推广商业地产,在客户的认可支持下,刺激客户消费行为,做好“线上+线下”齐进营销。

此外,商业地产是一个具有较强资本变现能力的行业,在传统运营模式下,往往采取资产置换、IPO、投行、整售、股权交易、散售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在“互联网+”商业地产运营模式下,可以利用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工具,更快更便捷的融资。

总之,现阶段我国商业地产竞争激烈,诸多商业地产企业为应对新形势对传统商业地产运营冲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纷纷在各自运营发展现状基础上,逐渐摸索研究结合“互联网”创新运营模式,聚焦互联网对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影响,实行“互联网+”商业地产运营创新模式,从建设“线上+线下”运营平台、实行“人人+实时+处处”营销方式、利用多元化资本渠道等方面阐述运营模式创新思路,顺应商业地产互联网化发展趋势,为商业地产未来运营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红.基于定位视角的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模式研究[J].金融经济,2014(22).

篇3

关键词:企业;体制变革;困局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经济收入的成长,资讯的发达、商品的流通加速,人们视野的全球化,促使本土内需消费能力飞速提升;很多消费品制造企业伴随着市场容量的飞速增长,逐步由作坊到工厂到拥有自主品牌资本的产业化企业。很多快消品行业日趋成熟,其竞争向来异常激烈,不断增多的竞争品牌在围绕渠道竞争和顾客竞争手段的各种演绎中使得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对此消费品企业在渠道建设和顾客维护方面的成本不断增加,大量的广告费用、公众费用、渠道费用和零售终端建设的投入占据整体运营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且品牌的号召力和顾客忠诚度却未必达到预期目标,对品牌综合竞争力的打造偏离方向,在业绩的硬指标的压力下一不小心又进入了价格竞争僵局。

一、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模式

国内企业大多数经历是在行业起步阶段从小规模逐步发展成长为规模化品牌化的影响力企业的过程,期初在生存阶段往往是灵活的政策和包容的态度,以实现业绩为第一的目标导向,带领团队以同生死共命运的真诚和激情,部分创业家在期初并没有预想拥有今天的辉煌和成就。因此,在解决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的时期并不会去思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构思企业架构与成功分享模式此类企业运营方面机制,随着企业不断成长,规模飞速扩大,品牌效应发挥作用后,企业不再生存问题了,完全是处在另外一个局面下对分配机制和创新机制和执行效益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的企业运营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家往往感叹自己的行业太传统,殊不知任何行业从新诞生到成熟都经历了小规模粗犷发展高利润回报到大规模精细运作低利润获取的过程表现,在认识方面其实认为行业的先进和传统也与掌握的知识结构和科技水平有一定影响,纵观社会发展速度之快,事实证明很多所谓的传统行业也在新生代的手中运作的风生水起。因此,认为传统的行业难度大,事实是运作模式一成不变的传统化导致对行业的认识形成了传统思维。

二、创造分享模式推动企业变革创新

近年来很多企业家不断号召管理团队进行变革创新行动,甚至不遗余力地进行变革模型的改造、亲自操刀、其决心和行动之大可见对变革创新的渴望和迫切。寻变和继续创新的意识足以证明企业家对体制的不满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减退,综合起来看即是对企业竞争力的担忧。所谓变革创新,变革是手段,创新是目的,通过对企业的体制变革形成竞争力,其竞争力的元素应该是以人为着力点,形成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发挥、创新的土壤创新的机制才是变革目的,变革在需要吻合现代企业经营之道和新生代人才的发展需求进行开展,先进的模式应该不断在削弱阶级制、不断在推进平等和分享模式,如果仍然站在雇主和雇员的非平等的阶级之上进行变革,从机制上无法达到持续有效的催化作用。

三、权利与制度约束,真正让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发展有一个必经过程是制度化建设和制度运用的过程,必然需要从人治到制度治理转型,但是在企业发展中往往因为制度不健全带来管理运营问题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负担,大多现象是在一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另一方面在制度不健全的地方用人性化手段补位。在企业现象中往往制度和权利问题很难协调发展,如创业家和实际控制人是绝对权利控制者,在理论上支持制度建设,但在具体问题发生时会因客观因素存在影响权力者去逾越制度的约束。这样一来在实际运营决策上依赖制度决策的比重会倾向于权力者决策,但往往权力者的决策未必能真正代表企业利益!

四、运营体系的建设和运营能力的匹配性

随着当今众多企业集团化、规模化优势的凸现,多元化或跨区域开发经营成为众多企业现状,由此加快了企业运营体系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多的企业迅速步入战略重组,结构性调整、运营能力的挑战,盈利水平的保障、经营主体之间开始呈现出微妙的变化,企业本身的管理运营难点由后台隐藏,转移到前段变现;所谓运营体系指组织运作的规则及规则下的资源禀赋,是组织存在并持续再造的根本,包括组织运作的制度化的运作规则、为达成目标所设定的相应组织以及相互衔接的要素等,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体系,保证了组织的延续和发展。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频繁变化,但如果不建立在稳健的运作体系情况下进行多变,则会产生混乱和无序,对企业运营会带来巨大损伤。运营体系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企业的运营准则管理的作用。先进的运营体系也需要拥有先进的运营人才,之所以运营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人,运营管理人才拥有自身专业素养匹配在稳健的运营体系基础上,形成衔接作用力,从而形成有力的提升运营管理效能,因此企业在变革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立稳健的运营体系的同时要加强运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形成拥有运营能力的团队。

五、变革中的组织架构和授权机制协调性

变革中企业往往频繁地在调整组织架构,是因为策略变化或业务模式发生变化则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匹配,或新项目培育、成熟业务效能指标发生变化时也会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但容易忽视的是对组织架构和授权设置的匹配问题,其两面性根据组织运营的目标来进行,需要完全考虑清楚是根据架构来授权,还是根据授权来进行架构,企业发展中往往授权是一门学问,也是大多企业面临的挑战,当企业制度建设不健全和监督体制不成熟时授权的大小适度对企业家来说很难把握,在现实中因此而出现的各种成败案例也不少。授权往往容易因人而异,根据信任度的不同赋予的权利大小不同,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企业变革中首先要考虑组织架构设置与发展目标的匹配、实现什么样子的目标从而匹配合理的组织架构,在组织架构确立后,其架构中的岗位设置与岗位所以赋予的授权体系应同时匹配合理。再将岗位职责和权力建立在制度约束与监督机制的体系中。

篇4

1 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

1.1 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

1.1.1 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的概念

过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一个需求量巨大的经济环境中,制造业企业的产量占据主导地位,需求大于供给的卖方市场,于是加大产量成为制造业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就形成了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管理生产模式。

1.2 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弊端

1.2.1 供过于求造成产品积压,威胁企业发展

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制造业不管是从产品数量还是种类上都迅速提高,此时产品供给逐渐超过人们的需求,供过于求出现买方市场,人们不再仅仅关注我需要的东西有没有,而是更多的关心我需要的东西哪家企业生产的更好,由关注产品的数量转向关注产品的质量。因此,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不再能适应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一旦产品质量无法打到消费者满意的程度,将会造成大量产品积压,滞存现象,将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

1.2.2 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失调,控制力弱

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生产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的,但是,各生产阶段内部则是以零件为单位进行的,造成各生产内部的生产对象、计划、产量等个不相同。就此,以产品为单位的生产计划与内部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计划产生矛盾,使得各部分关系失调,生产计划则失去了对宏观的把控,降低了对整个生产线的控制力。

1.2.3 生产灵活性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由于以产品为中心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计划生产的,部分产品的生产对整体产品生产速度慢,调整成本高,大大增加了修改调整计划的难度。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就不得不多次调整生产计划,这样很容易使生产陷入混乱状态,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的瘫痪。

1.2 未成体系的管理模式

生产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的管理程序,没有正式的管理标准,使传统制造业的管理模式成为“三无产品”。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以至于在管理业务、生产操作,各类文件,数据整合等方面混乱不堪,造成企业管理混乱,生产无序。

1.3 传统的手工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还没普及的年代,制造业单纯的靠手工管理,人事资料、生产计划、材料库存等都需要人工的录入与统计。手工管理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着高昂的人员管理成本。

1.4 “品种单一、生产多”的生产方式

在市场需求并没有多样化的生产时代,单一的产品产量是那个时代产品经营的主流。现在经济高速发展,这种单一的产品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无法再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传统制造业不得不调整结构来适应人们的需求。

2 现代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

2.1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管理模式

2.1.1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的概念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是指以“零件”为单位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

2.2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的优点

2.2.1 提高零件利用率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可以根据计划、预估进行生产,可以将暂时不用的多余的零部件库存起来。很多通用性的零件可以实现再利用,根据订货要求将零部件重新利用,可以快速实现多样化产品的生产。实现零部件的再利用,压缩了零部件的制造工期,进而缩短了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2.2 灵活地调整生产方式,?m应市场变化

传统以产品为单位的生产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而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则能弥补传统生产方式的不足。以零件为单位使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使各生产阶段之间及其内部的物质生产和信息传递可以统一受控,有效改善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混乱的局面,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有序。

2.3 自动化企业管理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广,刷新了手动管理机制,计算机管理,自动化办公成为现代制造业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制造业由人们的亲力亲为,转为电脑化办公。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减少了部分人员的人工工作,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2.4 “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而言,现代制造业改变了原有的品种单一,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更趋向消费者定制式的消费观念,进而降低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出现供过于求造成产品滞销的可能性。给现代制造业生产、销出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3 如何实现由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制造业管理模式转型

3.1 转变管理理念

根据经济发展和技术生产发展水平的现状,要想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向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生产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由传统的以产品数量为主导的物质生产,大批量生产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改变过去以产品产量为导向的观念,不断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向制造业现代化转型。

3.2 逐步向精益生产管理过渡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以减少浪费和降低无效用工作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可以更合理的安排制造生产计划,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减少时间成本,有效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

3.3 提高创新能力,重视低能环保

创新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使制造业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不断适应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绿色低能成为社会经济整个大环境的重要话题,制造业也应不断优化升级,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

篇5

关键词:互联网;物业运营模式;应用实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各行各业都开始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特别是服务产业中的物业管理行业,有效提升了物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开始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项资源与信息数据,开展标准化、多样化的管理,形成品牌化的物业运营服务,构建现代化、科学化的物业管理体系。文章就尝试将互联网与物业运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互联网下物业运营新模式的探索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物业运营工作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挑战,“互联网+物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物业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传统老旧的物业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广大业主对物业运营管理的要求更为多样。现阶段的大多数物业企业并未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这是由于大部分小区的规模都是一定的,很多小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具有自己成熟的物业运营公司,物业管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诸多小型房地产企业为占据物业市场而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物业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不具备物业运营管理的专业资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严重影响企业的实际收益,还会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而严重降低实际的物业运营管理成效。广大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甚至出现诉诸法庭的情况。而相较于传统的物业运营管理模式,互联网下的物业运营模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第一,有利于提升物业运营的成效。一般而言,物业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业主所缴纳的物业费,经常会陷入业主因对物业服务不满意而少缴费或不缴费。物业因业主缴费少或不缴费而降低服务质量的恶性循环中,实际的盈利较少甚至经常出现亏损,不仅严重影响物业公司自身的持续化发展,还会严重损害业主的切身利益。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物业公司搜集、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的能力与水平,便于物业公司及时、科学、准确地进行相关决策,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物业公司的盈利模式已不再单纯地依赖业主缴纳的物业费,而是与社会商家进行合作,以拉动业主在社区消费来赚取利润即B2F模式。业主通过相关的App进行下单、消费的一部分实际金额可以用来抵扣物业费,社会商家在获得订单利润的同时也要将一部分的利润分给物业服务企业。实际的社区消费量越大,业主、社会商家、物业企业三方收获的利益也就越大,逐渐实现三方共赢。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逐渐认识到了改变盈利模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开始积极运用这一物业服务模式。第二,有利于促进物业企业的持续化发展。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物业企业可以借助上述先进技术优化自身的运营服务体系,进行科学高效地运行管理,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构建“物业生态圈”“社商生态圈”,建设专业化的物业运营服务品牌,加强物业企业的区域合作,区域内的物业企业可以共享相关设施、设备,拓展实际的运营经营范围与发展空间,在有效降低资源损耗的同时切实提升运营成效,提升区域内物业企业的一体化、整合化、集体化程度,实现合作共赢。在优化物业企业服务运营工作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在激烈的物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三,有利于提升物业服务的精细化水平。相较于传统的物业运营模式与方法,互联网技术具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对物业自身的数据(设施运营情况、人员储备、技术发展等)与业主数据(消费习惯、家庭结构、生活习惯等)进行快速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加工,形成“物业服务大数据”。根据上述信息数据,物业公司可以对物业设施及物业服务进行维护与更新,根据业主的消费习惯与消费额度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现阶段各大知名物业公司都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自己的物业管理服务系统或物业管理App,便利的“芯智慧”、万科的“住这儿”、雅居乐的“雅管家”、彩生活的“彩之云”。通过上述平台,业主可以要求物业企业提供家具保养、家电维修、家庭保洁等一站式到家服务,也可以为业主与社会商家提供一个互相对接的平台,开展社区团购服务,在极大地便利业主日常生活的同时,有效解决电商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互联网下物业运营新模式的对策

(一)共赢合作模式传统的物业运营模式仅仅涉及物业管理公司与小区业主,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与业主进行管理,业主接受物业的管理。但由于二者之间的交流出现偏差,二者之间经常爆发各式各样的冲突,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更别谈实现二者的合作共赢了。而互联网时代下物业运营模式的构建需要社会资本的注入,在物业的介绍与引荐下,社会商家可以与业主直接进行交流,即能帮助社会商家实现更大的营收,还能极大地便利业主的日常生活。而物业可以通过向商家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盈利,实现业主、社会商家、物业公司三者之间的合作共赢。

(二)优化创新服务物业公司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改造逐渐更新自己的物业管理制度与服务标准,改造自身的业务流程与服务工作,在保持原有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向业主提供家政服务、维修服务、定制服务等新型服务,积极尝试除传统物业服务范畴之外的创新型物业服务(车位抢租、室内特色装修、饮食定制等),优化创新物业服务。

(三)物业多元化延伸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物业的主要职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局限于电梯养护、公共秩序维护、绿地养护、卫生清洁、停车管理等传统工作,而是积极融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物业服务,业主可以在线缴费、在线报修、自主停车、刷脸进门等,物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用户上报的各项问题,提升管理成效。上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虽然极大地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体验,但这仍属于传统的物业服务范畴,并未形成现代化的全新业务与收入来源。很多品牌化的物业公司借助品牌优势开始创新业务服务模式,积极融合“社区+商业”的物业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全新的仓储零售模式,实现线下社区服务中心与线上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个性化、定制化的物业服务,增加业主在小区事务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性,增加物业费使用情况的透明度,在有效减少不必要物业费用出现的同时,促进物业与业主之间的融洽和谐,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提升业主的生活质量。

三、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一)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积极思考其对各行各业特别是物业管理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改革创新物业运营管理工作。具体而言,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如下思维:用户思维即关注用户(业主)的各项利益,以用户为主;极致思维即优化物业运营管理工作,尽可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简约思维即物业服务尽可能简单,使服务尽量专业化而不是花里胡哨;社会化思维即在物业运营管理实践中引入社会资本,向业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现代化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必要性,及时转变自身传统老旧的物业运营观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有机整合相关资源,准确掌握现代化的物业运营管理发展方向与市场行情,与时俱进,紧跟互联网时代给物业公司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而在激烈的物业行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选择合理盈利模式企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盈利,盈利能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文中已经提到诸多知名物业公司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提供的物业服务,积极改变自己的盈利模式,纷纷与社会商家进行合作,部分物业公司甚至开始推出自己的物业App,智慧化物业发展趋势逐渐明显。传统物业管理运营工作的盈利主要来源于物业费,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要想实现有效的盈利就必须要“节流”即通过各种渠道省钱,以提升管理效益的方式来降低物业公司的内部损耗,甚至不惜缩减自己的服务范围、降低自己的服务质量。这很容易加剧业主的不满情绪,逐渐少交或不交物业费,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借助互联网技术扩大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不仅有效拓展了人均管理面积,提升了管理成效,还能帮助物业公司拓展自己的盈利模式;不仅可以依靠物业费实现营收,还可以依靠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社区生活服务进行收费,实现有效盈利。万科物业推出相关的物业App,通过App业主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物业服务(家电清洗、家电维修、家政服务、房屋看护等)与社区团购,还可以在App中与物业工作人员、同小区的业主进行交流沟通,实现线上与线下物业服务的有机结合。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服务;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引言

所谓的物流服务是指服务供应商在产品制造商和客户之间提品采购和分配服务,它主要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分别向供应商提供物料采购,向客户提供实物分配,从而形成有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企业主要以相关信息流来协调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行为。

现代物流企业需要能够与制造商等结成策略联盟,同时也要参加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而传统的物流企业则恰好相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物流企业同样可以升级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这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选择。所以许多产品制造商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时会结合市场发展的多种因素来考虑,例如市场营销战略的发展需要、物流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物流成本的高低等等。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想进入一体化供应链需要充足的条件,不仅要拥有充足的物流资源同时也要适应市场的选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提高物流服务的价值和市场地位,就需要不断地对物流服务运营战略进行创新,从而适应时展的需要。

一、物流运营战略创新的必要性

物流服务创新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为的就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夺得一席之位。物流服务创新受多种因素的驱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包括物流产业,但由于传统的物流服务其信息化水平较低,且服务成本高、形式固定单一,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新需求,所以需要物流企业对其运营方式进行策略创新,适应环境发展。

第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逐渐提高的物流服务需求等迫使物流运营必须进行创新。在进入到新世纪发展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各方面要求都有所提高,尤其是物流服务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同时由于信息化服务的出现使得传统物流运营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此时就要对物流运营进行战略创新。

第三,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们在市场中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物流绩效,而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使企业无法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所以物流服务商只有通过创新运营战略才能够改进绩效,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第四,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物流技术的发展,从而为物流运营创新创造了技术条件。

总的来说,物流运营战略创新是时展的需要,它不仅能够促进物流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便利。

二、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营战略创新发展模式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营战略创新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大客户战略为主导,由延伸服务向运输、传统运输向运贸一体化供应物流转型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同时也为物流企业带来巨大效益。

1.运贸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物流企业的发展重点逐渐转向面向供应链的运贸一体化运营当中,它主要是将运输产品和商品贸易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为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具体的一体化发展步骤如下:首先,物流公司会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服务需求签订合同,然后结合制造商所能提供的货源和运输区域进行产品订单的划分,从而将生产、运输和需求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模式,节省了许多中间成本,为物流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加大物流企业经营发展规模。在运贸一体化物流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加大服务客户的范围,扩大物流产品基地,为企业经营规模的加大创造条件。开展运贸一体化经营不仅要有长期合作的企业客户,同时也要重视大企业类的客户,因为这些大企业客户的服务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有一定的合作保障,经营风险相对就会降低。经过双方长时间的合作,彼此之间建立合作信任,为物流企业规模扩大奠定基础。同时物流企业也要注重物流基地的设备和货场建设,提高运输主业的运量,为物流企业创造设备优势。

3.推动物流运营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物流企业的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建设信息化的物流服务不仅可以加快相应市场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平均运输量。物流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自主开发物流网络服务系统,在网络上进行物流交易,这样不仅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便利,同时也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三、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营战略创新成效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营创新模式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它不仅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物流企业增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其中面向供应链的运贸一体化方式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路径,大客户战略则为企业奠定了广泛而稳定的客户资源基础,从而扩大了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营快速推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物流企业在由传统运输业向现代供应物流发展的过程中,顺应时展的需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大物流基地建设,无论从客户角度来说还是从产品供应商角度来说,物流服务的创新发展都为彼此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成本费用,从而可以在保证双方成功交易的基础上,为商家带来更大的经济利润,带动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物流服务虽然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服务行业,但它的发展却非常迅速。在面对动态复杂、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物流服务企业若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则必须进行不断创新。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营战略将“产、运、需”进行三位一体化,利用这种优势为客户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物流服务的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梦昭,张文杰.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网络设计研究[J].物流技术,2005(10):281-283+293.

篇7

所谓互联网商业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将互联网作为强有力的媒介,对一些传统的商业类型进行合理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把各种商业渠道有效地连接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高创新、高价值、高盈利、高风险的全新商业运作和组织构架模式。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基本产物和有力推手,而互联网商业模式则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巨大冲击和根本变革,这是互联网技术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需求的直接结果,也是经济运行规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本身来说,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具有收入大于支出特点的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是,互联网商业模式需要整合和利用的资源更加复杂,对于未来的发展预测也会更加困难。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运营模式上的创新来为企业的发展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单纯的产品创新。对于我国的电信基础运营商来说,以互联网商业模式为渠道和手段,对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相关环节进行改良和创新,积极做好企业自身的经营转变,从而在顺应时展趋势的大背景下,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电信运营商主要的几种商业模式

(一)“终端+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电信基础运营商能够为用户提供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的移动终端服务,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其经营范围和盈利渠道。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终端的使用和普及。根据工信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1月份,我国手机使用人数已经突破了12.35亿人,而中国移动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电信运营商。手机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共同造就了电信运营商在手机终端网络化方面的巨大市场。传统的手机终端只能够提高普通的语音,借助互联网之后,终端具有了十分便捷的传送数据、图片和视频等信息的能力,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智能化信息终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终端+服务”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和普通的服务形式,同时也是当前电信运营商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就是苹果公司,该公司不仅销售其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还销售很多形式多样的与产品相结合的互联网应用。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和ipad等移动终端,能够为用户提供非常舒适的互联网体现,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基于制造终端的固定盈利模式。

(二)“软件服务化”商业模式

以软件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是电信运营商与软件厂商合作而产生的一种增值服务。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每一次创新和发展,都往往能够带动相关传统行业的深刻变革。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推动下,软件平台和应用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成为了一个新的价值增长点。为了能够及时地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响应,并由此迅速地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基于手机产业链的企业大多开始搭建和构造软件应用平台,将自身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很好地融入其中,影响和改变着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认识程度,并吸引其他服务提供商的关注,来共同创造更加优质的服务水平。按照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手机软件平台对于电信运营商能经营范围和水平必将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在整体经营框架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出来。

(三)广告商业模式

广告商业模式是电信运营商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经营范围和渠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每天都要借助随身携带的手机来浏览海量的信息,并在其中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相关知识。根据有关市场调查结果,无线广告成为了目前大多数企业首选的广告投放形式。无线广告无处不在,能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愿不愿意接受,用户都不可能将其完全屏蔽掉,也就是说无线广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而这也正是其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广告商业模式的推动下,电信运营商只需要提高一个平台,就能够从数量众多的广告投放中获取较为稳定的利润。应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种广告商业模式所具有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凸显,成为电信运营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营手段和获利渠道。

三、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电信基础运营商的商业模式转变与盈利

(一)强化技术创新意识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每一次革新都是相关技术创新直接推动的结果。对于电信基础运营商来说,也应该积极地做好技术创新工作,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来扑捉可贵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电信基础运营商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特点和用户基本需求,立足现有的技术力量和服务平台,通过改进相关服务渠道和手段,来更加及时和有效地响应用户的实际要求,进一步扩大传统语音服务之外服务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电信基础运营商要结合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特点,深度联合包括软件开发、终端制造和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力量,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服务内容,为用户提高更为广泛和舒适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增加点。为此,电信基础运营商重点是要做好各种增值服务的扩展和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力量和客户资源,有效地将运营范围扩展到从移动终端到实际用户的整个环节当中。

(二)做好组织机构变革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推动下,各个电信基础运营商都积极地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以此来充分调动企业内外的各种战略资源,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积极拓展服务渠道、改进服务理念之外,电信基础运行上还应该做好自身组织机构的优化和变革工作,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当前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环境和特点。首先是要积极应对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变迁。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活文化和人们思想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电信基础运营商要进一步思考和理顺运营模式、业务发展和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以便能够更好地扩展新的市场和新的发展空间。其次是重点做好组织创新工作。当前传统的科层组织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其在强化互联网技术面前的生存空间和运作效率不断减小。未来电信基础运营商的组织模式应该是一种内部市场化的组织,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的科层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企业的各种外部资源。在这种内部市场化组织模式的指导下,电信基础运营商不再将企业组织中的各个单位都视为“分部”、“部门”等带有等级概念的名称,而是在保留核心部门的情况下将非核心部门外部化出去,既要保证各个单位对于企业整体组织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又促使各个单位创新的积极性得到增强。

(三)重视利润分配机制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电信基础运营商一般是处于绝对的核心和领导地位,其他的一些软件和终端提供商都是属于整个价值生产链条上的一个成员和环节。在价值创造和获取利润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是主要的贡献力量。因此,电信运营商要作为收入分配方案的制定者,将利润和风险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合作成员当中去,并且能够有力地促进各个合作成员积极地为总体利益的获取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制定利润分配机制时,电信基础运营商应该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合理分担风险的原则,电信基础运营商与各个合作伙伴都签订契约,来合理地分担整个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二是防止各方恶意地争夺收入和资源,电信运营商应该建立起一种防止各方争夺利益而损害整体效用的机制,坚持将总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鼓励产业各方一起努力将市场做大。

四、结论

篇8

一、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规划

传统企业做电商之前,最好有基本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不能纯以电子商务及互联网角度来规划电子商务,而是要站在整个传统业务运营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电子商务策略。目前阶段,推荐以渠道经营为出发点、用传统渠道思路来规划自己的电子商务渠道体系、并以“跨渠道经营”的思路来规划其整个电商新渠道的经营策略是比较现实的 。现在传统企业做电商比较好的,都是对电子商务策略一开始就规划比较正确的:如TCL通讯,今年才开始做电商,现在每月网上销售已经超过1万台,其中90%来源于电商渠道。所以传统企业做电商,以互联网渠道的思路来规划是比较靠谱的,最后要归结于呼叫中心及客服体系。

如我们咨询的一个曲美家居电商规划案例就是以渠道为主线规划家居电子商务,以呼叫中心(资料库营销)为主要销售手段,将淘宝渠道+外部互联网渠道+小家居B2C线上销售+淘宝C店(小家居)+区域化DM为跨渠道经营新模式,目前曲美家居的电商业务在家居行业取得了较大成绩。

有如百丽用树状策略来规划自己的电子商务,树根是供应链这块,包括各类鞋的传统资源:商品生产、设计、门店等,包括各地的分公司;树冠是百丽的分销系统;树枝就是百丽电子商务的发展的渠道体系,包括各类加盟商(淘宝)、渠道商及自营体系等。

李宁是国内较早进入电商领域的国内品牌,由初期打击“李鬼”而侧身进入电子商务,到后来的试水淘宝,再到淘宝平台店铺系统建设,再到后来独立网店建设、形成自身线上渠道系统,整个过程能够看出国产品牌在不熟悉电商的起步情况下如何一步步开展电商的,同时也能看出国内品牌电商最终需要一个系统的理念去宏观规划。

二、传统企业的电商运营节奏

所以我一般对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业务的一般建议步骤及节奏是:

第一步:以企业名义在淘宝商城开旗舰店,开始面对网上消费者;并以淘宝店来整合自己的电子商务供应链;同时锻炼电商团队,达到并保持并稳定到100单/天的目标;

第二步:建立线上渠道:进入其他B2C或其他线上渠道销售,并建立自己的官网。

第三步:在淘宝及其他互联网渠道进行推广,包括淘宝的三板斧推广(直通车+淘客+站内广告),淘宝站外三板斧推广(SEM+CPS+导航),让线上销量达到传统渠道销售的1%以上;

所以对传统企业来说,淘宝是传统企业的电商策略的关键,一般网上销售达到100单/天,表示电商开始起步;达到自己传统销售的1%市场份额,表示传统企业的电商业绩基本达标;达到5%左右,是传统企业电商达到比较成熟阶段,但目前阶段线上销售一般最好不超过传统销售的10%,否则会对传统渠道会产生较大冲击。

三、线上线下渠道冲突解决之道

拜访了很多传统企业的电商负责人,他们最大的顾虑是担心线上销售及价格会冲击线下销售,这个问题不解决,传统企业是不敢放手做电子商务及淘宝的,以下列了六种思路,传统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线上线下渠道冲突问题的思路:

1、淘宝是传统渠道消化存货的渠道

现在是很多传统企业是这样的渠道定位,线上既可以卖合适网络的低价的商品,又和线下渠道的专卖店等形象与价格都不冲突。如李宁的淘宝C2C店专门定位于处理存货。大部分服装企业及快速时尚行业都将淘宝作为消化库存渠道,对于线下新品就不存在冲击。

2、淘宝是新品试水与调查的渠道

很多商品在未正式在线下推出新品之前,先在淘宝网上试销,市场反映好,就可以在线下大规模推广。如李宁的淘宝B2C官方商城,会卖正价新品的推荐和限量商品为主,包括明星签名的商品等。

3、淘宝是定位于线下商品的完全不同渠道

如百丽为了担心影响线下,将一些鞋款稍加改良,树立了专供线上销售品牌“Innet”,这样就避免了冲击线下。帅康推出网络专销康纳、罗莱家纺推出LOVO网络品牌,都是采用这个策略。

4、淘宝定位于线下的新增销量的促销渠道

由于已经有相当部分人群习惯与网购,很多传统企业为了覆盖到线上人群,以及为了整合营销需要,厂家会在大规模的线下促销同时,同时启动线上渠道作为补充、配合。

5、淘宝是与线下渠道的商品与价格一致的渠道

有些渠道控制能力很强的厂商,将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价格控制到完全一致,也就不存在渠道冲突问题,但这个线上人群喜欢价格比线下便宜一点的商品。手机行业的价格敏感性,这个行业很多电商采取了线上与线下价格一致的策略。

沿用线上线下一刀切政策能解决渠道冲突,但电商业务较难发展起来,如真维斯线上线下一样政策,经销商毛利35%, 先款后货要求(提前几月预付下季新款),线下近60亿销售,淘宝官方店每天才200单左右,还未发挥自己的电商潜力。

6、淘宝网店与线下专卖店互动协作的渠道

线上淘宝网店与线下专卖店结成共同利益体,线上网店通过各地线下专卖店走货与服务之无缝对接,形成共赢。这个是较好的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结合的模式。但对供应链、仓储、物流的线上线下对接提出很大挑战,目前能做到的传统企业很少。

我曾经见了目前为止最弱势的一个极端例子是传统手机行业领导品牌,线下渠道太强,30个省经销商每个都是上年10亿销售,其电商负责人抱怨说,只有任何一个经销商老总投诉任何一款商品线上价格要低于线下,她们的官网及淘宝店就得关掉(已被关掉2次),她们老总就辞退电商负责人谢罪线下经销商,现在官网及淘宝店每款商品价格都高于线下10%,所以其电商做不起来就不足为怪了。

四、传统企业的淘宝外包策略

我们知道很多传统大型企业都将自己的淘宝商城店外包给第3方经营,我们知道五洲在线外包了爱梦、欧时力等,古星外包了李宁等运动品牌,三十到五十外包了恒安集团电商业务、深圳精彩生活外包了361、德尔惠等福建运动品牌;

传统企业将自己的电商或淘宝店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主要有几个以下原因:一是传统企业缺乏电商经验与人才,也暂时不想扩大人员编制,传统企业缺乏灵活性及效率;另外一个原因是传统企业做自己擅长的商品及线下,目前阶段电商还属于非核心,可以外包。由于外包公司都会对传统企业承诺销量,所以传统企业在电商上投入很少的人力物力,每年就可以新增几百万到几千万的销售。由于淘宝商城旗舰店所有权还在自己手上,到一定阶段可以收回,传统企业外包电商是可进可退的策略。

目前传统企业的电商外包我所了解有3种模式:

一是固定服务费模式

外包公司承诺销量,厂家按固定比例的服务费方式支付外包公司,外包公司承担客服、网上推广、促销及策划运营。这个模式合适强势的传统领导品牌

二是网络经销商模式

和固定服务费不同,外包公司赚钱商品毛利差价,利润空间较高,但外包公司将独立承担仓储、物流、客服、运营、推广等几乎全部电商功能,风险也较大。这个模式合适一二线的传统企业品牌

三是保底服务费模式:

就是传统企业每月支付比如说2万到3万的固定服务费给电商外包公司,外包公司承诺一个保底销量,外包公司还可以赚取差价,厂家一般还提供网络广告支持,并授权外包公司网上或淘宝独家经营。这个模式合适还不够强势的传统企业品牌,或者对网上销售已经探索很久但毫无起色就不如外包的传统企业。

五、传统企业的电商文化建立

传统企业做不起电商,有思想问题:还未找到线上线下矛盾解决思路,还不愿、不可以、不能大力做电商,老板不是真的重视;体制:效率低,不灵活,不合适电商发展小步快破的运营节奏;还有学习能力低:电商团队是传统成功出身,没有接受、学习互联网特点,企业缺乏互联网及电商人才,等等。但终究来说是传统企业没有建立合适的电商文化,团队文化不适应互联网及电商发展。

因此我对传统企业电商团队的建议建立以下文化关键词,来适应电商的发展:

“小步快跑” :即电商运营节奏既不能太快,影响传统运营,但也不能太慢,落后于行业及大趋势,目前的问题是很多传统企业节奏太慢,传统已经是几十亿销售了,线上及淘宝才几十单一天;

“数字化生存”:互联网及电商运营比传统行业更注重数字化运营,几乎每个用户、每个商品、每个运营步骤,都能用数字来衡量,传统企业电商团队一定要建立重视数字的文化

“在运动中求发展”:传统企业既要有规划,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规划,有时候电商的成功靠的不一定精准的推理和判断,而是一些模糊的直觉、无数次黑暗中的坚持,在运动中求发展;

“和而不同”:传统企业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原来的传统企业讲究步调一致、一盘棋,但电商运营团队要容许有不同想法、不同风格与手段来做事,

“不断试错”:传统企业的电商发展有个悖论,就是传统企业越成功,其包袱越重,电商越难发展起来。传统企业决策非常谨慎、尽量不走弯路,但对于电商运营来说,要有不断试错的勇气,因为互联网改正起来很快,成本相对来说较低。

“操作比理念重要” :电商运营要不断操作,不断了解网民需求,不断了解淘宝的规则与文化,操作起来,过于局限传统理念不合适互联网操作起来的文化。

如传统企业只有在不断操作中,才能了解淘宝运营中的1米5、爆款、超级马太效应、单品策略、秒杀等有些不同于传统操作的互联网手法。

我观察的传统企业的电商运营团队中,如果只是沿袭原有传统企业的所谓成功文化,没有改变自己传统文化的,基本上电商都还没有做起来。

六、传统企业电商管理架构设置

我亲自拜访了上百家传统企业电商部门,发现电商部门架构设置有很多种方式,大致有:

一是脱胎于传统企业的客服部门或呼叫中心,如百丽和TCL的电商部门,其负责人都是原来负责客服的;有意思的这类架构的电商都发展的不错;

二是隶属于传统营销部门,目前这种架构方式最多,如康佳电子商务、蒙牛电子商务、华阳电子商务等;

三类是电商在新渠道部,如金龙鱼和创维的电商职能都归于新渠道体系下。联想的电商也规划在新渠道部门。

印象较深的是创维电商职能,脱胎于能调动货源与促销资源的部门,所以此架构能做到如果线上与线下有订单冲突,规定要优先考虑供应线上,这个架构对未来电商发展发力有很大好处。

四类是因为互联网运营和传统线下企业有一定差异,还有分拆出独立的电子商务公司或电商部,典型就是康纳电子商务;

篇9

“我们是创业型快消食品企业,我们希望能够搭上互联网营销的市场机遇,请问贵公司能够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做O2O营销体系构建吗?”

“我们是某某(著名品牌)集团,在互联网思维之下,我们感觉到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异常迅猛,我们的老板某总(著名企业家前首富)一直关注互联网营销体系的构建,请问贵公司能够提供这样的营销策划服务吗?”

“我们是一家化妆品品牌企业,除了传统线下营销渠道之外,已经做了三年的电子商务运营,但仍然对于现在的发展状况存在不满,希望能够与营销策划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听到这样的营销策划咨询,任何稍稍欠缺定力的营销策划专家都会坐不住了。是否会出现互联网思维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呢?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认为,虽然互联网思维成就了诸如小米手机一样的经典成功案例,但并不表示互联网思维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很多传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新营销,但切不可出现盲目浮躁之风,传统企业的市场营销仍然要踏踏实实步步为营。

传统企业市场营销的根基仍然在传统渠道

某某快消食品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取得了成功,某某化妆品品牌的天猫店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某某有机食品在某专业电子商务网站供不应求,还有像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等等,真是令过去没有触电的或者触电不成功的传统企业艳羡不已。因此,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依靠互联网营销的成功是一种趋势。不可否认,互联网营销已经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企业市场营销当中,同时,它也不再是单一的营销传播渠道,更加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然而,也并不代表互联网渠道能够迅速取代传统营销渠道,更不能够将传统渠道的销售额迅速转化为互联网渠道销售额。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认为“传统企业市场营销的根基仍然在传统渠道”的原因。

2013年,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曾经做过一个比较大型的调研,是有关互联网冲击之下的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的生存现状。研究发现,互联网营销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一些行业甚至因此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比如传统家电的渠道环节,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在内都已经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互联网化改造,像苏宁、国美这样的大型家电零售企业做出的转变最为彻底,但其转型的方向是否正确,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当然,互联网给很多行业带来的冲击还是相对较小,比如快消品企业,传统营销渠道仍然是支撑这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

正因如此,任立军指出,互联网思维已经开始影响传统企业的市场营销运营,传统企业必须从理念上和思维模式上做出彻底的改变,同时,传统企业切不可因此而浮躁不安,传统的营销渠道,传统的市场营销运营模式,仍然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市场,盲目、盲从、浮躁很可能使企业陷入“不三不四”的怪圈。

电子商务营销渠道运营成本同样不低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初创企业来说,它们觉得,既然是趋势所在,倒不如直接运营电子商务营销渠道,于是,放弃进入传统营销渠道,直接进入电子商务营销渠道。营销策划专家任立军认为,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甚至可怕的选择。

首先,电子商务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之间对比,风险成本孰高孰低。显然,这种放弃某类特定的营销渠道的做法,企业必须因为放弃而承担风险成本,企业必须认真衡量。尤其是传统企业放弃传统渠道的做法,风险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其次,互联网渠道的运营成本同样不低。很多企业认为,传统渠道的运营成本不可接受,进店费、促销费、广告费、人员费用等居高不下,企业在传统渠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于是把互联网渠道作为主要运营渠道。殊不知,互联网运营渠道的成本同样不低。

互联网营销策划专家观点

篇10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经济对传统企业的营销方式的影响,结合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营销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营销对策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企业;营销模式;对策探讨

互联网经济给传统企业提供了一个新型的营销平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开展互联网营销,并将其纳入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营销给传统企业营销活动带来创新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平台认知不足、运营人才缺乏、物流配送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传统企业只有立足原有的商业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战略发展、充分把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开启互联网营销发展的新模式。

一、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营销的热情很高,但是认知和战略规划不足互联网经济可以使消费者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使传统营销中复杂的商务活动更加简便、快捷的进行。互联网经济下,传统企业可以把商品放到一个更广阔的销售平台,极大的增加了消费者互动的机会,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产出效率。传统企业主们普遍对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商机非常感兴趣,认为传统企业增加互联网营销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在传统的营销环境下,传统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一旦要开展互联网营销,却是看得到商机,做的功课不足。一些传统企业认为互联网营销只不过是从传统营销平台转移到互联网上销售而已,就是在淘宝上开一家官方商城、在微信平台开发一个公众号、在微博一些促销活动通告。由于前期缺少战略规划,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超乎预期想象,在互联网营销环境内没有核心竞争力,线上回款或者销售量长期没有突破,有的企业原本独立运营的电商部门因业绩不佳、难撑门面,最终沦为销售部下挂靠的业务单元。[1]

(二)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储备不足,团队组建存在困难传统企业想要跨界做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商务和传统商务在团队素质要求、管理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传统人才对互联网技术操作和推广模式不甚了解,而新入职的互联网技术人才对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渠道网络又感到陌生,导致传统企业在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新团队组建过程中经常出问题。

(三)传统企业的的网络营销物流配送难度大互联网交易的特点是双方的实物交易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兑现,但传统企业在物流系统和仓储、采购、运输等管理流程方面,原有体系很难和互联网系统和谐对接。传统企业的原有营销通路大多以商制度为主,特点是整进整出,主要配送方式为整车或整批次运输,而互联网营销对物流的要求主要是产品零出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互联网营销模式在增加了传统企业原有的物流管理系统的配送难度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传统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

(四)传统企业的线上品牌管理缺乏,容易引发负面影响被网购就是打折、就是低价的概念误导,很多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后的第一步营销战略就是用折扣吸引消费者,而忽略了品牌推广和维护管理。有些传统企业对售后服务部门不重视,在线上成交后忽略消费者的差评和负面信息反馈,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破坏了传统品牌多年积累的美誉度。

二、互联网经济下的传统企业营销模式对策探讨

(一)传统企业要对互联网营销进行系统规划,实行线上线下战略营销互联网营销对传统企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挑战。传统企业不仅在战略上要运筹帷幄,更要确保战术的实施落地。从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定企业营销活动中的核心价值,制定和调整企业的互联网营销战略。传统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网络特点,适应新形势需要,将线上和线下统一起来,实现战略营销。一是价格体系的线上线下战略规划。传统企业要按照市场和渠道细分,对整体产品的价格体系进行规划和管理,保证各渠道价格体系稳定,避免线上线下渠道发生冲突。二是运营组织的战略设置。传统企业要合理进行部门设置,面对全国共同消费者群体,互联网营销部门虽然独立于传统销售部门运营,但可能共用一个财务部、市场部提供服务和支持,所以必须做好线上线下的渠道分配和模式划分,明确具体运营的范围和服务支持部门的分工、职责。三是加强物流配送服务的战略调整。传统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物流体系,包括企业自有物流、商配送,在增加物流改造升级和强化全国网络商布局的同时,增加第三方物流合作模式,充分整合资源,打造一体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物流成本,提升企业利润。

(二)传统企业要加强数据化管理,提高互联网营销的精准性互联网营销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运营系统内部和互联网平台的分析工具,如营销管理系统、ERP系统、物流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淘宝平台的专业数据统计系统,店铺经营和被访流量的分析工具等。互联网数据的量化和信息反馈,可以指导传统企业进行合理定价、把握库存、优化流程,给企业提供战略决策依据,指导传统企业科学有效的进行互联网运营。同时,营销数据也可以提高客户维护效率和营销的精准性,通过精准定位有效客户群体、精确搜索转化和广告推广等,提升线上店铺成交转化率。[2]

(三)传统企业要重视互联网人才招募,做好团队组建和资源整合工作传统企业要保证互联网营销能够正常运营、科学决策、战略顺利实施,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互联网营销团队。只有采取传统营销人才+互联网专业人才的模式,才能有效适应互联网营销模式。一方面传统企业要从传统营销人才中选拔熟悉企业产品运营的营销人才负责产品定位和促销策划,一方面要招募专业的互联网技术、管理人才去负责线上店铺的运营和品牌的宣传推广。营销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团队要充分整合,既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营销,又要保持传统营销的市场敏锐度和执行力,才能保证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营销中有序运营,快速取得目标业绩。

(四)传统企业要重视消费者互动,发展“群体”经济,促进客户升级传统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与潜在消费者进行互动,通过事件营销、主题活动、兴趣驱动等方式对吸引和引导粉丝,通过“群体”消费者体验等活动拉增进彼此的认识和信任,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引导消费者参与企业的品牌建设。通过消费者互动,可逐渐使这些“群体”形成潜在市场,以商业模式撬动和引导“群体”消费,形成“群体经济”。“群体”成员在利益和兴趣驱使下,能够跨群跨圈子、交叉传播有效信息,扩大市场影响力、达到线上引流、吸引消费的目的。企业要设置专人负责“群体”运营,战略部署创造不同的话题事件,同时发展重点潜力客户,达到客户升级。重点潜力客户具备认同企业文化的特点,同时积极传播企业口碑、倡导消费企业产品和服务,通过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是企业的支持者、企业产品的倡导者和消费者,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和推广起到巨大助力。[3]

(五)传统企业要加强售后信息收集,扩大品牌影响力互联网营销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有效互动。传统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时,要重视消费者需求和意见等反馈信息的收集,做好线上问题解答和服务,避免或减少负面信息影响,更主要的是将互联网营销和品牌传播看作一个整体,在销售的同时去推广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可以促进传统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升级、提升互联网促销战略实施的精准度,消费者的五星好评和口碑传播可以促进线上成交和提升网上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苏静,翟旭君.传统企业电商之道[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陈亮年轻派.传统企业电商实战策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美]吴霁虹•桑德森.众创时代[M].中信出版社,2015.

篇11

这是一个太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太坏的时代;这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这也是食物紧缺的严冬,在这样一个时代,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同样,盲目前行也意味着迈向深渊。

1谁束缚了ICT的手脚?

洪蕾 周成国

如果想感受通信信息技术的蓬勃朝气,首站非英国莫数。无论是城市公交车上上演的通信业竞争秀,还是繁华街区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沃达丰专营店,又或是素有“蓝色格调”之称的O2门店,英国作为技术革新的先驱,随处都彰显创新科技的时尚魅力。

在ICT领域,英国电信也是瞻前者之一,自然也不是唯一将橄榄枝抛向ICT的运营商。ICT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话题和趋势。2004年,“ICT: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第36届世界电信日主题;2005年10月,“ICT中国・2005峰会”召开。综上种种,无一不折射出ICT在中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欧亚版图的这一端,中国的ICT产业由一小股流泉已壮为今日波澜是缘于IT和通信厂商的双手推动。一个是在IT服务领域骁勇善战的传统IT厂商,一个是在利润空间挤压下以转型投石问路的传统价值链盟主,两者对ICT的集体示好铺垫着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未来发展之道。当两种不同类型企业共同向前大步迈进,实现融合的进程中,利益的博弈与商业模式的重组是步履沉重的关键因子。

当麦当劳将第一个玩具呈于店堂时,也许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全球第二大快餐连锁集团会在玩具零售业市场上开枝散叶。优势资源与创意营销的完美融合成就了麦当劳在零售市场上的一番成就。在开启这扇创新业务大门之前,必须首先完成强化专业素质的功课。

CT:电信完美侧身 遭遇尴尬

2005年,深圳电信的BlueNET――蓝色魅力企业定制信息化服务业务曾经“征服”了近12000家中小企业,这项ICT领域的涉水业务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特点,采用ASP的商业运作模式,由深圳电信牵头组织多家软件企业参与运作,通过整合电信基础业务产品与电信增值业务产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或许这算得上是传统运营商在转型契机下在企业信息化市场吹响的第一声号角。时至今日,通信与IT的融合已经成为更多丰富电信应用诞生的基础条件之一。在ICT这块试金石的指引下,传统电信在向众人展现“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完美侧身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尴尬。

面对新的产业市场,作为公用网络平台的独有者,电信运营商利用网络优势在提供基础服务时,附上各种增值服务和应用具有先决优势。但ICT业务的知识服务特殊性也对服务提供者提出了高素质诉求。在个性化方案定制和全程服务提供过程中,尤其是售前人员,承担偏向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的咨询顾问角色,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对行业IT的整体情况也必须熟悉。而在运营商的人员构成中,智能布线、视频、交换机、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人才缺失,而具备IT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对企业客户而言,总包总揽的服务对其最大的兴奋刺激点无疑是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实施过程中,IT产品与企业业务、管理流程无缝契合,而传统运营商在对客户行业知识的了解上不占先天优势。相比较而言,IT服务业的行业管控体系和经验业已成熟,紧抓行业用户需求点的功力着实不浅。对此,运营商强化专业素质是必备功课。

“抓住一个客户,就是让它把每一笔钱都给神州数码”,这是神州数码领头人经常用上的一句话。这也是IT服务业紧抓行业客户,从金字塔顶端往下做业务的生动写照。的确,靠近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有利。但在资金实力、渠道开拓、业务创新等方面,传统IT厂商功力尚浅。

IT:金字塔顶端 难以承受之重

在行业市场上,传统IT厂商的优势不言自明。IBM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中国金融服务事业部,渗透行业市场的力度可见一斑。神州数码公司面向建设银行的服务提供部门即为一个上百人的事业部,服务内容呈现多元化。

行业信息服务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在资金实力、渠道战略以及业务开拓等着眼处,传统IT厂商面临修为不足的现状。由于本地IT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金有限,在资金周转过程中,资金预垫往往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包袱。另一方面,客户关系管理需要“重金打造”,这些在成本考虑中突出的矛盾焦点使IT企业面临资金门槛威胁。

另外,IT企业售前只盯重点的习惯性操作方式往往会造成项目需求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正是由于企业分支网点的繁多对资源协调和集中调配形成很大挑战,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网体系尚未形成,传统IT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中,难以迅速协调各地资源,或承接来自任一网点的业务。

在创新领域,IT企业需要第一时间洞悉企业客户的利益诉求点,针对企业提供个性化方案。对此,传统运营商更显竞争优势,其产品线长,业务众多,较易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与ICT业务进行捆绑销售。同时,在CT专业特点明显的某些ICT类业务上,固网运营商也具有独特优势,如呼叫中心外包。

在全球性信息化服务浪潮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下,传统IT企业及电信运营商两大主角均投身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信息服务等贯穿于产业链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在运营商转型的号角声中,运营商向提供ICT综合化服务提供商转变,这使得运营商与传统 IT厂商之间的关系由简单的服务价格比较下的初级服务关系,上升到“IT+ICT”的紧密结合,运营商与企业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IT企业排头兵的威慑力不可抹煞,对行业市场的了解,对专业领域的深入意味着IT企业将位于产业链条上的中坚地位。

业界观点

企业ICT服务应注意三点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需要依赖外部网络条件而存在的需求,如办公自动化(OA)等等;第二种是需要依赖外部网络而存在的需求,如电子商务(E-Commerce)等。当Internet逐渐普及后,第二类需要开始成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主流。但对于国内的很多企业来说,第一类、第二类需求是并存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企业用户对信息化的需求可谓千差万别。

在企业ICT市场,该如何满足这些差异性很大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呢?

首先,低成本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从趋势来看,ICT技术在企业市场应用虽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创收的能力,创造更多的商业利润,但一开始总是强调对成本的节约,如通信成本等等。

其次,服务内容涵盖范围要广泛,应该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的信息化需求。与多样化的需求相对应,企业ICT服务的涵盖范围也应是相当广泛的,在目前条件下,无论单一的IT企业还是单一的电信运营商,都很难完全以自身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因此,这一市场需要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盟。从国外运营情况来看,企业ICT服务的内容大致分成如下四类:

网络服务需求。IP是目前网络互连的事实标准,以此为基础,传统的网络服务延伸出了大量网络服务需求。

IT服务需求。对信息终端进行维护管理,对企业网站、企业e-mail系统进行托管服务是典型的IT服务需求。

应用服务需求。这类服务通常需要对客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很好的理解,之后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企业流程管理需求。这一服务需求来自企业客户核心的业务处理流程,企业客户最终希望通过上述三类服务的应用,使其效能能够在企业流程管理中得以体现,并产生增值作用。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ICT服务必须以提高企业效率,创造商业利润为最终目标。企业信息化最初的目标是节约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能,最终的目标却是要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商业利润。

2运营商:ICT的最大挑战是组织和人力

(张炎滨)

电信运营商是ICT服务提供商的后来者,从传统的电信服务到面向ICT服务转型,运营商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企业的方案和商业运作越简单越好,最好不要牵涉运营商里面更多的部门,这样才减少很多麻烦。”可见,在运营商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

运营商部门协调之困

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某物流企业因为业务需要,准备建一个本地话音网。该企业有分支机构20~30个,遍布整个城市。除了要实现话音业务这个当务之急外,结合该企业实现更多业务的长远设想,他们也考虑建设一个遍布全国的网,因为业务不断在扩大,将来国内很多城市都会有分支机构。

于是,某供应商根据需求设计了两套方案,一个本地的话音网,只能满足当前需要;一个是可以遍及全国的组网方案,不仅解决了本地通话,同时,长途话音通过租专线方式解决,还可以传数据,也解决了报表及时汇总的需要。

但是,最后,该用户还是选择了前者,因为拥有本地线路资源的当地运营商不同意他们组全国的网。而不组全国网的根本原因在于专线业务的收入不算本地运营商的,算集团公司的。这个时候,用户明知道全国组网对他们有利,但是,用户没得选择。因为线路资源在本地运营商手里,人家一天不给开通本地话音业务,他们的业务就要损失很多。

以中国联通为例,集团公司有大客户部,他们就要有考核,有业务指标。而各地都有省级联通公司,从联通的整体业务体系上来看,考核以省级分公司为单位。也就是,北京联通、天津联通就有可能和大客户争夺北京或者天津的当地客户。

这也就是前面这个案例最核心之处,运营商内部的结算体系乃到考核体系的复杂,他们自己也是能避免就避免。当然,这个用户的业务不大,顶多也就是一个中小企业客户,对本地运营商的依赖性强,自然也就没有说话的份量。而像大的行业用户,自己有一个成熟的宽带数据网,就可以和运营商来谈条件,服务不到位,立刻换运营商。

今天,为企业提供ICT服务已经成为运营商转型的重要方向,大多运营商都在考虑如何为企业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服务。运营商不仅为ICT服务而努力,也同时在ICT服务上开始了新的竞争。如果从组织结构上保证运营商能够进一步树立核心竞争力,这或许是更需要思考的。事实上,部门协调之困境也涉及到运营商转型的问题。

运营商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观念转型、业务转型、网络转型、经营转型、机制转型、管理转型、组织结构转型等七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其中,网络、业务、经营等方面的转型相对比较容易,最难的就是组织与人力资源的转型,但这两方面也是运营商转型成功的根本保障。未来,以客户为中心调整组织结构不仅是企业转型的需要和发展趋势,更是成为ICT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基础。

针对用户个性定制的外包服务商业模式重构对国内运营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快速地建立一个完整的IT服务外包市场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整合的运营支撑模式,对ICT产业的发展更是非常重要。

ICT之外包模式:建立整合的经营和运营支撑体系是关键

以服务种类区分的话,运营商在ICT服务上有三种方式:管理服务、外包及托管模式三种。其中,管理服务就是这种提供线路资源的传统电信服务。运营商其实最开始就是单纯提供线路资源的服务供应商,不仅中大众消费者提供服务,更为众多的企业、行业用户提供线路资源。而企业、行业用户因为具有通信业务种类多样、通信业务量大、电信使用费高、需要跨区域联网,具有发展潜力等特点,而被运营商称之为大客户。运营商分拆之后,大客户就更成了运营商竞争的一个重要市场。今天,企业通信种类已经越来越丰富,运营商在提供线路管理服务时必须还要突出面向企业个性需求的管理功能。

外包服务,是企业将通信及IT服务全部外包给运营商来做,这是目前运营商正在着力发展的一项业务。据Gartner预计,截至2006年,美国的外包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314亿美元。Infonetics表示,从2001年到2006年,使用外包服务的小型企业的比例将从大约25%跃升到75%。德勤咨询预测,在未来10年中,美国的外包企业通信服务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国内运营商目前已经注意到外包服务的广阔市场,前不久,中国网通就专门成立了系统集成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努力拓展新业务,并尝试建立新商业模式。中国网通系统集成公司负责张杰说:“目前,不少客户要求我们能够提供单一购买、服务支撑一点受理、服务质量通签SLA协议这样的服务,但这需要我们在给客户提供IT外包时不仅能够提供网络服务、设备服务,还要能提供财务的服务,需要我们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但这种客户急需的外包服务的商业模式,中国网通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不仅是中国网通提供ICT服务的难题,对国内其他运营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何尽快地熟悉以IT为特色的数据业务,如何尽快把握企业、行业用户的需求,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组网方案?这些才是运营商在向ICT发展中面临的最基础的挑战,也是运营商面临的艰巨的转型重任。

ICT之托管模式: 打好合作这张牌

在管理服务和外包服务之外,运营商的ICT服务还有一个重要模式,就是托管服务。这种管模式实际上就是企业用户自己购买系统,但由运营商提供网络连接及对系统及网络的维护管理服务。事实上,在托管模式当中,随着市场的不断演进,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托管方式。如通常是用户自己买系统,但是,有时,客户没有相应的人力去购买系统设备时,或者运营商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运营商就根据用户对系统设备的喜好,自己去跟相应的厂商谈,从厂商处“买”或者“租”产品,一块提供给用户。“买”或者“租”,也就是运营商与厂商之间新的合作方式。目前,已经有不少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为用户提供托管服务。最终,可能一直在为用户提供IT维护的管理者有可能是运营商的人也可能是设备厂商的人。

托管服务模式是把运营商、厂商和用户三方拉到了一个桌上。事实上,这是一个三赢的服务模式,对用户、运营商、厂商都是好事。用户得到了实惠,厂商则是卖出了设备,而运营商除收中继费外,服务方面也会有所收获。但是,在托管服务中,运营商是绝对的主角,这就需要运营商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要能够做到让设备商“为我服务”,这样,就需要运营商打好合作这张牌,把各方的利益点、合作的模式建立好,形成顺畅、稳定的服务链。

除上述几种服务模式外,运营商在发展ICT业务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服务模式,就是彻底地当个集成商。中国电信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中国电信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已经为公安部、新华社等大量行业客户提供了集成服务。此外,其他运营商也都先后成立了大客户部,目标就是企业及行业用户提供业务咨询、组网方案设计、进网受理、电路调度、调测开通、技术支持、网络优化、网络管理及发展规划等全业务综合服务和端到端“一站服务”。

ICT业务是运营商的增值市场,运营商拥用通信网络资源,在发展ICT业务时,有着别的ICT服务商不具备的先天优势,但同时,ICT业务也对运营商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最熟悉的是电路交换,如何尽快地熟悉以IT为特色的数据业务,这些才是运营商在向ICT发展中面临的最基础的挑战,也是运营商面临的艰巨的转型重任。

用户观

大连烟草:ICT即信息通信技术,这种表述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电信在信息时代自身职能和使命的演进。ICT指标体系包括核心指标体系和影响力指标体系,其中ICT核心指标体系列表包括ICT基础设施指标,家庭和个人ICT接入、使用指标,企业ICT接入和使用指标这三个部分。核心指标体系已经成型,而ICT影响力指标仍处于研究过程中。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政府组织进行的有关企业ICT调查工作收集的信息内容看,目前企业ICT的接入与使用着眼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接入,看企业是否拥有计算机或因特网接入;二是使用,看企业使用什么方式接入因特网以及企业是否有网站;三是电子商务,看企业是否利用因特网进行商品买卖;四是看企业使用ICT得到的益处和遇到的障碍。

IT系统现状:现有的网络为4M DDN线路接入,网通、电信各2M,目前,企业在网咯架构基础上搭建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满足了远程实时交流的需求。

典型应用:网络接入,财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未来增长点: 通过网络传输商品,省掉配送费用,提高配送效率。

・记者手记・

ICT产业之所以如火如荼,原因就在于发展的压力。当前,无论是基础电信运营业、IT产业还是IT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今天,企业ICT市场已经成为IT 和电信业中产业链各方角逐的新市场。以IC产业和计算机网络产业为代表的基础类产品,以及以移动通信终端、数码音像产品、节能节水设施、汽车控制电子、医疗保健电子、教育传播电子、娱乐游戏电子、生态环保电子、安全防卫电子等为代表的应用类产品将迎来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

但是,发展企业ICT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单一的IT企业还是单一的电信运营商,都很难完全以自身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因此,市场需要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盟,需要从经营思路、管理模式及人员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融合。事实上,ICT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蓝海”,最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需求”,人们对沟通手段的无止境的追求。新的生产力摆在面前,面对ICT时, IT和通信业的融合需要更多的变革与生产关系的转型。从运营商到设备制造商需要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及合作模式,合作才是最佳的发展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市场越来越关注的就是IT生态圈的问题。只有生态圈的完善,才能完成在信息如此渗透的市场中生存,而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服务质量和管理也永远是要面对的话题,对产业界来说,挑战最大的应数运营商。

产业链声音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CT战略观:ICT的产生将使产业链变得更为复杂和庞大,产业链上的各方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这种共生的关系使得相互间的合作机会大大增加。

运营商从以前垄断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向多元化的业务供应商转变。除传统的语音业务之外,他们必须开发出更多的增值业务,满足终端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从“电信设备制造商”向“全面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正是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以用户为核心的宽带世界。

对运营商而言,他们不但关心网络的建设,更关心的是网络的运营效益问题。因此,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帮助他们实现投资的最优化,降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同时通过业务应用开发,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整合产业链上的各方,加强合作是战略之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盛大网络、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合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与此同时,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还通过与咨询公司合作,为运营商提供业务咨询。

对非运营商而言,他们的通信要求更是多元化。在这个领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要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强系统集成能力,以客户化方案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CT发展观:IT和通信产业的融合使得传统电信技术和IT技术的分界越来越模糊。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宽带数据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甚至视频通信。这种融合最终会使网络一步步向NGN网络发展。

电信网络与IT 技术的融合注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实惠,比如说更好的性价比,更加丰富的并有个性化的服务以及全新的利益增长点,而这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将成为增加产业收入,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无论IT企业还是通信企业,如果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双方都必须适应这种融合。

电信网络由于其使用环境具有很多特性,如高可靠性, 安全性, QoS 保证, OAM ,拓展性等,使得传统电信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传统的电信网络技术与IP 网络技术结合,电信企业将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运营商级别的企业用户解决方案。

NGN的演进趋势和新技术的发展,也使从事企业级网络技术的IT行业可以从各种渠道进入电信领域,成为新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信息化正成为企业创新的驱动力

1+1>2:没有独胜的英雄

文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 绎明宇博士

ICT融合产业升级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谁束缚了ICT伸展的手脚?或许是传统厂商的固步自封,也许是电信企业的大包大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产业链上注定没有独胜的英雄,ICT产业融合的升级注定要以“分享”、“竞合”作为注脚。

电信运营商在向ICT方向整合和转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是从通信技术应用者向通信技术应用者和技术服务者结合的方向转型;其二是从基础信息通道服务商向“信息通道+数据应用”服务者结合方向转型。目前,以香港盈科电讯为代表的海外电信运营商已实现向信息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结合的方向转型,其信息集成能力非常强,而这也正是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业务属性因为信息技术而整体上从语音的传递嬗变为信息的交换,或者仅仅是业务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得以扩展,ICT都对电信业、IT产业的变迁注入了催化剂,为整个电信业畅快淋漓的创新体验提供了想象空间。

同时,国内目前无论是基础电信运营业、IT产业还是IT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能使三方都获得新增长点的最终途径是重新构造产业关系,而在新的产业关系形成过程中,企业ICT市场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电信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而中国网通提出了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中国联通也提出了“十一五”总体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全息服务提供商。虽然称谓不同、发展方向也有所差异,但各大运营商的主导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基于网络信息平台向各类用户提供整合的个性化的整体信息解决方案。

一体化解决方案: 独木难成林

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是利用各类通信网络平台来向各类通信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因而其通信技术能力的积淀

普遍不多,未来向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一体化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也不可能完全达到ICT设备厂商的技术程度。

有鉴于此,各大电信运营商采取了有限进入的策略,主要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集成服务、通信工程建设、终端服务等非研发型环节介入。同时,与通信设备厂商采取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而对于一些技术复杂度比较高的通信网络服务,目前尚没有能力直接介入。

不论是哪个细分ICT技术服务领域,目前在中国都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各类通信用户对于收费服务的接受程度尚不高,且ICT服务市场基本被各大电脑厂商、网络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等所把握,另外,现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实力尚不足,这使得各大电信运营商的ICT服务转型的步伐并不顺利。

对于一些大型政企用户,移动运营商主要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移动虚拟网(VPMN)和集团短信、集团彩铃;而固网运营商则主要推广其广域集团电话(WAC)和数据专线(或IDC)等,这些产品组合其实均是电信运营商既有产品线的简单组合,根本没有实现满足政企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也就很难被多数政企用户所接受。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中国移动在近年的行业用户市场开拓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广种博收的试验方式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希望通过建立10大行业示范基地的方式来争取先进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且针对ICT市场进行服务的创新,通过每省负责一个行业的方式来争取形成多行业整体突破的局面。

由于电信运营商自身的IT技术力量有限,可与各类信息化服务商(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建立广泛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从企业日常办公、经营活动的需求出发,研究开发行业用户的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随着行业市场的逐步开发,电信运营商需大力吸纳在行业市场拥有优势资源的合作伙伴,并与其在业务研发、业务运营、服务提供上展开深层次合作。

以“超级女生”为代表的公众参与型电视音乐活动就是将电视台与移动增值服务商(SP)、移动运营商结合起来的一项成功运作,在此活动中产业链相关各主体均是共赢的结果。

数据业务:与产业链共赢

由于语音业务增长速度放缓,各大电信运营商目前均十分看好数据业务。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数据业务主要是指宽带接入业务;而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数据业务则主要是移动数据应用业务(移动增值业务)。随着互联网的重新崛起,宽带业务成为互联网接入的主流方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宽带接入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不论是传统的语音业务,还是宽带接入业务(也包括专线接入业务),电信运营商在其间都只是提供信息通道,而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则是各类数据应用业务。目前数据应用业务基本上都是由增值服务商(ICP和SP)提供的,主流的基于固网的数据应用业务包括网络游戏、即时通讯(IM)、电子商务、网络搜索等业务,例如盛大公司的传奇游戏服务器就在全国各主要电信节点上分散分局,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合作;基于移动网的数据应用业务包括短信、彩信、彩铃、IVR、WAP等,如中国联通与中国建行合作推出基于移动支付和移动短信的电子钱包业务。

由于数据应用业务的种类繁多,而且即使是同类业务,不同的增值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单靠电信运营商来开拓数据应用业务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均把与增值服务商(特别是信息内容提供商)合作作为其数据应用业务发展的主要途径,并不断地通过规范来促使自身在数据通信产业链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另外,与各类应用软件商、ISV合作,向行业通信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也成为电信运营商向数据应用服务市场开拓的重要途径。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也要努力完善自身的IT技术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方面,固网运营商已走在了前面。如中国电信的不少省级公司均设立了增值服务子公司,不但涉及各类增值应用的开发和合作,而且向网络集成服务等领域渗透,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ICT下一站:产业链竞合

由于技术进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ICT技术体系。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向通信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拓展,期望通过通信服务与信息技术服务的整合,在满足各类用户差异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的同时,增加自身的技术含量,进而在与其他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提高自身收益。

篇12

我出生那天,刚好是奶奶62岁大寿,就干脆叫我“六二”这个名字。关于我和几个合伙人创办的“网商动力”,其实是六位来自大学里电商专业的同学。在校期间,我们一帮人便经常尝试着帮老师和企业做一些涉及电商的项目。

可能是因为年龄、阅历和性格的差异,当初六位合伙人在创业之初便经历了“散伙”的阵痛期。我认为,只要经过不断磨合、调整和蜕变,最终才有现在的网商动力。到了2013年下半年,我将创业之初的公司迁往顺德,并入驻顺德创意产业园,成为了园区率先实现大学生创业的代表人物。

在传统制造业扎堆的顺德,迫切希望转型升级,但是对于新兴模式的未知性,以及具体到实施层面上的许多具体问题上,如产品是否合适电商,企业网络品牌知名度大小,企业组织架构是否适合电商,企业电商人才是否具有等。

对于制造业的电商渠道发展,我们认为如何做到电商升级成为传统产业的一个共性难题。而现在市场上的网络服务公司,主要是销售网络平台为主,没有推广和规划,从未考虑企业是否需要和适用,而是达到销售目的即可。

而针对另一种电子商务代运营公司,企业提品,公司帮助代运营网店销售,选择国内成熟的销售平台,如天猫,京东平台等。代运营的费用和推广费用并不是很多企业能够接受的,最后的运营成果差强人意。某些电商机构从未真正教会企业自己本身运营能力,导致企业回到了原点,“重操旧业”启动传统销售模式。

所以,帮助顺德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转型,是我们“网商动力”今年重点开发的服务项目。时下,众多中小企业遭遇营销“瓶颈”,“网商动力”此时担当的不仅仅是“消防员”的责任,更多的是帮助企业建立长远电商战略规划,让企业的电商运营夯实基础,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正是因为准确的定位和新颖的模式,我们得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了不少客户——在“网商动力”客户名单中,不难发现一批耳熟能详的企业:香港皇朝漆、万家乐电器、康宝电器、顺博集团、羽顺壁挂炉、华帝电器、合胜金属……

对于未来几年的规划,我们在窥探一个全新的“马达”。对于未来公司定位从电子商务服务商,逐步升级成电子商务落地运营商,“一站式”帮助传统企业过渡和转型电子商务领域,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规划。

篇13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兴起,更新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存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角落,这种崭新的经济态势对传统行业的融入和渗透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互联网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有效结合,给传统经济融入了更高的科技含量,使传统经济在整体上有了新的提高。如今传统企业的正常运转、生产形态以及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都面临着变革,传统企业也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提出自己的发展新思维。

二、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影响

随着今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互联网经济的环境影响下逐渐发生变化。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讲,互联网已经不单单是产品的销售平台和企业文化的传播渠道,而是直接影响自身竞争力和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在早些年间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很大企业都在变和不变的问题上持有犹豫态度。如今伴随着新技术的兴起和渗透,以及互联网对传统工业更深层的融合,企业的转型已经是当务之急。在一个崭新的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企业要想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甚至是在互联网新时代创造出奇迹,就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以便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

三、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思路

(一)适应新的竞争形势

市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市场交易方式,因为当时交易手段很少,市场空间又小,所以当时市场的交易人数和辐射范围都很有限。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传统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经济的环境下,地域垄断的现象已经彻底消失,交易信息的来源不再受限制,变得及时、广泛、准确。

如今,商业信息不论是在广度方面,还是在深度以及速度方面都有了空前的提高。有些互联网通过快速聚集大量消费者和供应商用户迅速提高了互联网平台的现实价值,同时互联网平台的潜在价值的厚度也提升到空前状态。在互联网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形势也正逐渐发生变化,向着更高层次跃进,平台竞争形式如今已经成为新的制高点。

从整体的商业发展史分析,企业的竞争主体是一个变化过程,从产品竞争,到产业链竞争,再发展到以后的平台竞争。在最开始的产品竞争阶段,企业之间进行的是对产品和服务性价比的竞争;在之后的产业链竞争阶段,企业之间进行比拼的是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和由此而获得的议价能力;在如今的平台竞争形势下,各企业进行竞争的资本就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孵育能力。

为适应当下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各企业要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通过对互联网手段的运用,构想出自己的平台竞争优势,把各个企业之间以往传统的合作模式向网络组织模式转化,向供应链协作模式转化、向虚拟企业以及国际战略联盟等模式转化。企业一定要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要么屈于平台,要么成就平台。企业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平台竞争这种新的竞争方式,是企业能否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获取竞争地位的关键所在。

(二)开拓互联网战略新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使企业所处的环境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这种没有基本规律的动态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调整以往的企业战略思想,改变企业战略对策,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心进行从新定位,使其与互联网经济有效融合,摒弃以往的企业生存状态和企业的发展节奏,把企业运营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形成一个能够很好适应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运营体系。

为了迎合互联网经济市场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竞争策略以及企业的营销策略要不断地创新,不断追求和探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消费移动化、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互联网化已经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企业产品、企业服务、企业营销以及企业运营都要向着互联网化的方向转化。

(三)跨界创新战略的实施

企业对跨界创新战略的实施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亮点,同时也是关键点。如今跨界创新概念还没有更深入的渗透到企业的运营思维当中。因此,有很多做了很久的运营商到头来连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都不清楚。现实当中就有很多比较典型的跨界创新的实例,如支付宝和于银行,微信和于运营商等等。如今电商对平台实施开放性运营,正在实现从品类的跨界、平台的跨界到行业的跨界的飞越,进而形成更新的电商商业模式。通过对各个方面跨界创新的实现,淘宝网已经打破自己的运营边界并且在不断下沉,如今,淘宝网的整体覆盖范围整已经发展到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跨界竞争现在已经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热点、关键点。如今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产业边界正在打开,从一个行业领域,到另一个可能相互之间不存在很大联系的领域,产业之间以迅猛的速度融合,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异质化竞争正在不断加剧。受互联网经济的影响,因为传统的创新思维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求,放开企业思维,打开创新思路,实施跨界创新战略,使其成为企业更长远发展的新动力。

(四)革新企业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以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传统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成为过去。现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可以给人们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资料,同时对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渠道的不断网络化加快了网络新经济的变化速度,缩短了网络新经济变化周期。

为了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新经济态势,同时达到客户各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对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速度都要进一步加快。当然,这种高成本,快节奏的运营模式对企业传统的管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企业在面临更大更严峻的挑战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紧跟市场的更新步伐和技术的革新速度。所以说企业的管理机制要向着快速运转、团队作业、反应灵活的方向发展,创建出客户为主体,结果为指导,具体高度灵活性的企业管理模式。

四、结语

篇14

但现在市场上的商业地产还仅仅停留在“卖房”阶段:当房子卖给客户之后,开发商将会把房子移交给物业公司经营,这些都是房地产的传统,项目内的入驻企业之间互相没有联系,也没有后续的服务跟进和运营支持保障,企业的产出效益将大幅降低,无法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

如何才能使入驻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就是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开发出新一代产业园模式,成为河南民营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模式 ,新概念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全省108个产业聚集区已经形成规模,去年郑州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5794亿元,增长43.5%。目前政府主导的产业聚集区略显模式单一,以东方今典产业园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力量正在加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中来。

目前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成功运营了郑州总部企业基地、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项目。产业园项目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筑巢引凤、涵养税源、促进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成为郑州区域经济建设的新典范。

产业园新概念的产生得益于东方今典新模式的建设。摆脱了传统商业地产只提供物业服务的模式,东方今典产业园运营新模式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产品经营、产业经营、资本运营三个核心运营服务上。

事实上,这种模式就是通过招商,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以投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的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发展,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以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为核心,系统搭建资本运营平台,全面实施投资企业和驻园企业的资本运营。

东方今典产业园投资运营集团招商副总经理赵明介绍,目前河南很多高新技术无法得到成果转化,科技研发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因为缺乏资金和市场渠道,止步不前。产业园将为它们提供从资金到市场渠道的一条龙服务,让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经济价值。“简单地说,没钱的给钱,没市场我们去帮他们开拓市场。”

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一起,就能够产生很强的放大效应。任何一个企业经营,都需要很多资源与其配套。产业园就是将企业各生产环节的上下链打通,让企业的科研成果能够在一个区域内迅速对接组装完成,以达到从企业到产业的全程贯通。

服务体系升级

目前东方今典运营的项目中,如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总部新城等项目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要想让这些企业能够迅速地产生效应,传统的、基础类的服务已经与时代脱节,产业园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与传统的商业地产“总部港、某某基地”完全不同,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后期的运营服务体系。

东方今典通过对园区经济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十大保障运营服务,让驻园企业完全无后顾之忧,并且助力壮大发展。

在目前的十大保障运营服务中,有四大服务能够直接让企业受益。这四大服务体系包括“孵化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商务服务”。

很多入驻东方今典产业园的企业大都是高新技术产业,他们手中握着科研成果,却因为没有资金,很难转化成果,为此,东方今典产业园为企业搭建了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创业服务中心,在这里入孵企业可享受“三级孵化、三维保障”的全方位保姆服务,创业中心将以资金和服务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并使企业的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转化,进而实现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据悉,园区内许多企业已经发展壮大,有的已经上市。

对在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持的企业,东方今典产业园提出新的理念“信用联盟”,“由东方今典产业园出面,组织园内企业共同组成企业联盟,与银行对接,放大信用规模,实现贷款额度的增加,让企业共享充足的金融资源,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赵明说。

除了良好的物业配套,园区还为入园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等平台。这四项服务体系是东方今典产业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