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5 16:20: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地理学科 问题 解决措施
一、引言
政治、历史、地理传统地被认为是文科学科,文科学科一直被强调需要用心去记忆,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一味灌输“死记硬背”的传统观念,造成许多同学反映文科也不是那么好学。那么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呢?为了有效提高广大同学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呢?
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被划入文科,但是在大学学习阶段,地理的学习一般被归类在理科学部。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科思维,而且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理科思维,甚至在高阶段的学习中,理科思维显得更为重要。据笔者观察,现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老师忽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应付高考,高中课程设置偏重于语、数、外等学科,像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程被压缩。如何在仅有的、短暂的时间内,将高考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这对广大高中地理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任课老师抓住一切时间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实际掌握多少、吸收多少,能否有效应对考题的变化等等。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缺乏灵活应对考试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不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
2.过分强调背诵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同于生物、化学、物理,同时地理学科的学习与同为文科门类的政治、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大不一样。地理学科与数学有紧密的关系,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背诵记忆相关地理概念和名词等,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
3.没有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教学手段随之丰富起来。在地理学科教学的课程中,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指导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老师不能一味地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很重要,而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缺乏兴趣,更进一步地讲,这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很不利的。
三、解决措施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方法,地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掌握科学的方法,当然会事半功倍。那么针对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难题,有哪些方法呢?
1.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要按照教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还应该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时事与地理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搜寻资料并进行分析。
2.老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地理学科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对祖国山川、五湖四海、四季交替以及昼夜变迁都能够有很好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师在教授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学科带来的欢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3.学习地理应该掌握好的方法。俗语有言,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方法能够加快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同样也有一些方法。地理学科同其他文科学科一样,也需要记忆,但是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记忆,这样才能记得牢、记得久。同时地理学科的学习还应调动全身各种器官参与其中。
4.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经过将书先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首先要明白地理学科大概总体涉及那几大板块,同时要分清轻重和难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最后应该对所学的所有内容融会贯通,学会跨章节解决考试或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先让自己对所有知识有所了解,然后进行有效整合和吸收,这样才能算是掌握了一门学科。
如同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没有捷径可走一样,地理学科也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学习、领悟、理解,若能够在上述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那么地理学科的学习将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陈德贵.用科学的方法学地理[J].中学政史地.2007年3期.
[2]王连贵.浅析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与学习[J].成功(教育).2010年5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素质教育;对策;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22-01
只有抓住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理论教育,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积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总之,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在新课改环境下,对学生的主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地理学是一门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环境意识,并且对地球、环境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让初中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地理常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认识
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对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初中地理教育属于可有可无的文科教育,安排的课时不多,只是按照大纲目标进行简单的教学,而且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因此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比较落后,使得初中地理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将提高学生的初中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对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改进。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并且对地理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地理教学工作可以有序推进,从而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比如传统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选择面十分狭窄。对此,应该要对教学素材进行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
二、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素质教育倡导要对初中生实行人性化和柔性化教育,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育应该要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1、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全部用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有多种方式,比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等,地理教师想要导入一个初中地理课堂情景时,前期的准备必不可少,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创造多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形式,让学生根据地理教师设置的各种情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合到课堂上,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在课堂上利用图片创设丰富的画面情境。具体形象的画面构建,是初中地理课堂情景设置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各种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就必须要借助多媒体,加强对图片、视频文件的播放,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从动态的图画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各国的名族特色异国风情的一些特质进行教学的引入,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首先给学生放一些其他国家的气候、风景、人文等方面的图片,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初中地理课程更感兴趣,地理教师也能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全新的教学切入点。
2、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强生活化教学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理教学素材,比如每天的天气情况、城市的地形条件等,这些都是地理课程中可以讲到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强的熟悉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生活化教学,将地理课堂延伸到课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各种生活素材的累积,比如学生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为了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学习素材,可以从布置作业开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生活进行发现,通过给学生布置课题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积累地理知识的习惯,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各种植物的观察,在讲解植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从自然中挖掘的植物来到课堂上,分析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时期,这些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三、提高初中地理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只有双方配合良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对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提升,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教学,用身边常见的现象来解释初中地理现象,让学生能从生活中体会到初中地理的奥秘,从而加深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加强对课外教学的重视,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利英.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10)
[2] 李学义.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4(01)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94-01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该问题具有典型性[1]。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教学理念,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出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1.2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2]。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缺乏新意,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1.3 课堂教学气氛沉重。众所周知,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项目,并且地理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争分夺秒,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处于此种状态下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3]。
2.解决措施分析
2.1 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2.2 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方面,具体教师应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①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设计多个教学趣味点,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5]。
2.3 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地理资料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多种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5(01)
[2] 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14(02)
[3] 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 学周刊. 2011(32)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习 理论 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75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教育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相关知识展开讨论,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学习活动在原则上应当是主动的,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的变化,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够实现自身的学习价值。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学习是一个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过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也就是知识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大进步就是注重知情合一。既强调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情感变化,希望受教育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有意义学习是能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不仅是知识上的进步,也包括心理上的成熟、经验上的积累、独特个性的发挥、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起到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的作用。
(三)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学生中心的学生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学生的地位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形成巨大的颠覆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制定要合理
人本主义理论在教学上的改进首先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国家教育目标和省培养目标的指挥下,结合学校与班级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要实现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提升,即“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地理教学
探究式地理教学也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体现,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扩大了地理教学的范围,不再将地理教学局限于短短的40来分钟的课堂教学当中,将地理教学延伸至学生的课外以及实践活动中。例如:探究问题的来源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实际遇到的地理问题,附近的大山、丘陵、盆地等典型地貌可以作为野外考察基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材料等等。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展开的。在团队中,学生除了自主学习,还需要考虑团队的管理、分工、配合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也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所强调的知情统一的学习观。
(三)改进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新课改的背景下,师生关系应该向更和谐、更融洽的方向发展。改进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完成老师和W生角色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选择性,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完成学习任务。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双方应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感受,以便通过学生的反馈来更好的改进自己的工作;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大胆提出质疑,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
三、目前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就容易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过分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就容易忽视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虽然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情感体验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也要把握基本原则,在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情感体验的变化的情况下也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情况的掌握,这几个方面是需要同时注意的。
(二)过分弱化课堂讲授的地位
在强调发展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不能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讲授式教学的全盘否定,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讲授式教学,应当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汲取其中有用的部分,抛弃传统教学方式中不合理的成分。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就会弱化课堂讲授的地位,但是讲授式教学就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学生在进行地理问题探究时所需掌握的理论性知识是需要通过课堂讲授获得的。
(三)对地理教师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环境教学;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
环境教学,是指针对人与自然活动的一门教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增加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高中地理教学,则是指除去环境教学之外的自然教学,其教学内容涉及范围相对于环境教学更加广泛。
一、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
首先,环境教学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还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境教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环境教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人或者对自然有着深入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能够有坚强的基石,才能够有所深入。
可以说,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二者的关联系也决定了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整合,才能够实现各自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现状
1.教学教师对于二者整合的客观条件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冲击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高中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贴近高考,提高升学率,由此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老师在进行环境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简单服从学校指令,迎合高考考试需求,急切抓学生的试卷答题能力,课本背诵能力,而不能创新整合教学模式,不敢创新整合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二者的教学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2.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手段需要提高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都是必须贴近大自然的教学课程,但是,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去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贴近大自然去体会去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仍然欠缺,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是学校不允许,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可以说,高速信息时代中多媒体设备的欠缺,就是教学手段落后的体现,折页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地下,影响了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3.在二者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不管是独立的环境教学或者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而在这两个因素当中,真正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受限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真正的主体,对学生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是“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就只能选择接受。
三、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改进现状,实现有效整合的措施
1.国家要积极创新,改进应试教育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外在宏观条件的欠缺,需要国家积极支持,逐步稳定地改进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不是依附于高考而存在,让二者的教学能够不再背负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二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效的学习。
此外,学校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机动性,不要总是将自己束缚在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之下,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结合自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给予教师更多的可能性,促使教师能够在整合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二者整合的有效性。
2.学校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二者整合教学手段的改进
在高速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的整合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将其运用到二者整合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或者互联网资料搜索,丰富教学内容,模拟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运用能力。
3.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透析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在二者整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取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户外组队体验学习,或者小组问题讨论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老师要多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借用个人魅力,实现情感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论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二者的有效整合,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积极解决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桂英.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刘娜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2011-06-01
[3]陈广明.论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J].科技信息,2009(10)
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元素、相互关系、存在环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学本身可看作为一个系统个,其中地理学科内容、学科教学目标、老师、学生等都是教学这个系统的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并且教学目标是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功能、实现最优化教学的前提。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过程与操作流程,是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而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在教学中起到提纲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是完成教学多元智能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前提。
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意识缺乏严重。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形式上的陈述不规范,教学目标的主客体混乱,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在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上,由于意识的缺失使得目标设计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合实际,过于空泛,无法准确的表达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教学目标体系不全面,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不健全;教学目标要求不合理,对学生起不到激励、引导、激发、合理评价的作用;教学目标缺乏个性、差异性、层次性,没有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得教学目标的实施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时候,虽然老师制定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但在实施的工程中,由于意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目标设计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不相符,导致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施与教学过程脱节,比如教学目标而没有教学环节,有教学过程而没有教学目标等。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使得教学目标的实施过于机械化与随意化,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并不能最初及时有效的反应,而是仍然按照此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进行,或者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堂突发意外的发生而随意更改教学目标,或者盲目的添加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偏离高中地理教学的总体目标。此外,高考带来的压力使得一些教学目标形式化、片面化。
(3)原因分析
在主观因素方面,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高考压力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多数不愿在教学中做出改变,担心教学模式的改变会影响到学生成绩;多数高中地理老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总是存在诸多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专业素养不够,短期内无法完全驾驭目标教学方法;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多数老师缺少更为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这极大的阻碍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在客观因素方面,应试教育仍然是目前高中教学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升学成绩是决定教学评价的唯一指标,这就使得考试形式、评价制度成为制约搞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及考试评价方式的制约,使得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与实例借鉴;此外,大班模式的教学使得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困难,无法全面将所有学生,从而制约了高中地理老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3.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1)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全面性、差异性、灵活性的原则,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一般为:(分解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使其具体化、细致化)(研究学生背景,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个体性、高效性)(分析地理学习内容,确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表述教学目标。
首先,环境教学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还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境教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环境教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人或者对自然有着深入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能够有坚强的基石,才能够有所深入。可以说,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二者的关联系也决定了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整合,才能够实现各自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现状
1.教学教师对于二者整合的客观条件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冲击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高中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贴近高考,提高升学率,由此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老师在进行环境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简单服从学校指令,迎合高考考试需求,急切抓学生的试卷答题能力,课本背诵能力,而不能创新整合教学模式,不敢创新整合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二者的教学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2.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手段需要提高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都是必须贴近大自然的教学课程,但是,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去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贴近大自然去体会去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仍然欠缺,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是学校不允许,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可以说,高速信息时代中多媒体设备的欠缺,就是教学手段落后的体现,折页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地下,影响了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3.在二者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不管是独立的环境教学或者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而在这两个因素当中,真正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受限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真正的主体,对学生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是“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就只能选择接受。
三、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改进现状,实现有效整合的措施
1.国家要积极创新,改进应试教育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外在宏观条件的欠缺,需要国家积极支持,逐步稳定地改进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不是依附于高考而存在,让二者的教学能够不再背负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二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效的学习。此外,学校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机动性,不要总是将自己束缚在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之下,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结合自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给予教师更多的可能性,促使教师能够在整合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二者整合的有效性。
2.学校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二者整合教学手段的改进
在高速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的整合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将其运用到二者整合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或者互联网资料搜索,丰富教学内容,模拟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运用能力。
3.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透析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在二者整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取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户外组队体验学习,或者小组问题讨论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老师要多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借用个人魅力,实现情感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论
关键词: 环境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 整合策略
境教学,是指针对人与自然活动的一门教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高中地理教学,则是指除去环境教学之外的自然教学,其教学内容和范围相对于环境教学更加广泛。
一、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
首先,环境教学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中地理教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更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境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环境教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人或者对自然有深刻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能够有坚强的基石,才能够有所深入。
可以说,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的关联系决定了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整合,才能够达到各自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现状
1.教学教师对于二者整合的客观条件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冲击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高中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贴近高考,提高升学率,由此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老师在进行环境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简单服从学校指令,迎合高考考试需求,急切提高学生的试卷答题能力、课本背诵能力,而不能创新整合教学模式,不敢创新整合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二者的教学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2.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手段需要提高。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都是必须贴近大自然的教学课程,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贴近大自然体会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仍然欠缺,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是学校不允许,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可以说,高速信息时代中多媒体设备的欠缺,就是教学手段落后的体现,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到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3.在二者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不管是独立的环境教学或者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而在这两个因素当中,真正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正的主体,对学生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是“灌输式教学”,就像往一个瓶子里灌水一样,不管水的质量,也不管瓶子的容纳情况,只是不停地重复灌输的动作,而学生只能接受。
三、改变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实现有效整合的措施
1.国家教育局要积极改进应试教育制度,学校要积极创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外在宏观条件的欠缺,需要国家积极支持,逐步稳定地改进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不是依附于高考而存在,让二者的教学不再背负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二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轻松自由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效学习。
2.学校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二者整合教学手段的改进。
在高速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的整合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将其运用到二者整合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或者互联网资料搜索,丰富教学内容,模拟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3.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作专题讲座;②以每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④组织学生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深化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二者的有效整合,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积极解决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用
何谓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现代化理念下,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施素质教育。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地理,其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接触。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来进行教学。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由于受课本知识的限制,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提升,而且也很y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来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便激发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会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印象,方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有序地梳理教材中的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线就是问题,而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一般的教学情况下,相对于解决一个问题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是更为重要的。要想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学会发现问题,借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让学生学会采取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进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解决的动力。例如,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描述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坐地日行就能八万里呢?当老师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这句诗进行大胆想象,等学生们对这几个问题各抒己见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学习地球自转,随身带着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美好心情去学习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完教材内容之后去理解其中的奥秘,让他们能够知道原来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还能够借此算出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从而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课堂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地理,其研究范围较广,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对所有的地理现象和事物学生们并不能都进行实地观察,而只借助书本上的知识介绍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往往很难达到实际观察效果,更不能很好的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使其音色结合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可以形象地让学生对遥远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进行了解。比如,在讲解星球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文本相结合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除地球之外其他星球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太阳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借助这种形象直观的观察教学,可以将教学中难以理解、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直观化,进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识别和记忆其他星球的形状,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的至理名言就是学以致用。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在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在考虑它是否具有学习价值的同时,还要考虑在生活实际中它能够发挥的作用。只有将所学知识用于到生活时间中去,才能够体现出知识的价值。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要拓展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素材相结合进行地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获取知识的同时对生活有不一样的感受,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板块构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一些实际事例来加以说明,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应用谚语和诗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教学 策略创新
一、引言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就是以应试为目的进行教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对高中的地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学形式下,要求地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要求高中的地理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可以顺利完成。本文就是针对新课改提出的新的要求,为进行教学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方法
1.转变教学主体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之上,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并且老师教学过程之中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让学生自主探讨的部分。现在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创新互动发言的过程只有10%,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并且随着新的教学技术在高中教学之中普及,老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技巧。同时老师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此外老师也要学会使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使高中的地理教学课堂真正上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理念在高中教学课堂之中的普及,要求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偏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平等的教学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和钻研精神。目前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最常抱怨的就是学生的基础不好,教学过程不顺利,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后,同学就会在课堂之上,踊跃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老师就更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更好的解决,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无形的增加学生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要求我们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理念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同学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将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每个教学主体相结合,达成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例如,老师再讲“长江三峡工程”的时候,可以向同学提问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多少。此时同学就会从自己所了解之中进行筛选,得出三峡可以发电和防洪、三峡修建要进行大移民、三峡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等等答案。此时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将问题进行归纳,之后再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之后在进行大讨论,这样完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化解问题的重难点,从而辩证的看待三峡工程,丰富学生对三峡的认识,完成教学目标。
4.将考试难点融入教学之中
在进行高中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在一定的教学之后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但是作为这种传统的考试,我们也要进行转变思路,寻找其他的途径改革。比如老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要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融入考试之中,同时老师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之中体会地理教学的魅力,这样学生可以获得与课堂之上不一样的内容,丰富学生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之中体验地理教学的魅力,还可以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掌握相关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才可以进行考试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增加自己的信心,老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安排教学。
5.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此时老师要通过教学过程之中提问和课后作业,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老师不能仅仅放在单纯的改错和纠错之上,更多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热力环流”的知识,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部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首先要进行动画演示,之后讲解热力环流,这样分析出典型的错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学难点,还可以通过思维运转,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高中教育呼吁创新。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整改,老师要不断的创新,积极地吸取新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改变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促进教学的发展,实现更好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小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写算(教研版),2014.
【关键词】地理教学 提问艺术 内涵与要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47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教师不再如同以往一样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绝对主角,现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那么,对于具体的教学而言,教师常常会通过一些和科目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就牵扯到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就是关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我们都知道,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提问,通过这个提问来辅助教学。那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会如何进行提问呢?对此,笔者将以多年来形成的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来简要探讨一下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明确提问的内涵
何为内涵,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定义,而是指某一事物的含义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所以对于地理的提问艺术而言,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提问艺术,它对于地理教学又具有什么什么意义。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是需要运用问题的提问来开拓学生思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一门语言艺术,更准确的说来,是一门提问的说话艺术。既然是说话艺术,就牵扯到说话的主体与客体。对于提问的主体――教师而言,首先要具有明确的教学意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上的引导,确保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对于提问艺术的客体――学生而言,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教师引导性的提问也才会具有意义。
所以,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而言,教师的提问更多的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辅助,它虽然并不直接进行言传身教式的知识讲授,但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来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和了解他们所听到的知识点,并加深印象。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明确学生的听课情况,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反馈,针对这种反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以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
二、关于地理教学中提问的几点建议
在上文中,我们讨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问艺术的内涵和教学方面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上的提问对于地理教学是多么重要。因此,笔者在这一部分将以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提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从而更好地进行高中教育,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艺术和问话艺术,更好的让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使得学生可以更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个人化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加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那么,要_到以上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到下面的几点要求:
(一)问题设置要准确
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因为只有严谨的态度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正常且顺利进行。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而言,我们首先需要保证自己设置的问题的准确性。只有当提问的问题是正确的、有意义的,学生对此所做出的思考和回答也才会发挥其本身所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问题的准确性不仅是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体现,更是学生借此把握知识重点的重要保证。对于学生而言,在上课的过程中,除却自己的听课之外,与教师唯一的交流就是通过课堂问题的回答与提问。因此,教师提问的问题的准确性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问题要有层次性
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同于以往占据主体地位,但仍然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了解,确保自己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所谓的层次性指的是要由易到难,由简到难,问题的难度是层层递进的。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水平有限,我们不能一下子去提问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这样不仅容易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也容易达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澳大利亚的气候时,教师通常会和我们国家进行对比教学。我们不能一下子去让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气候最大的差异是什么?”,而是应该先去提问学生“澳大利亚的气候有哪些特点,中国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再来提问这二者有什么差异,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轻松地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解答要专业
对于教学中的提问环节而言,教师的回答同样十分重要,可以说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问的意义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回答,可以说教师的回答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前面提到了教师的回答要专业,这里的专业并不是所谓的正确性,而是要合理,要符合为人师表的形象,要对学生的回答负责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在回答过程中一定要分出对与错。对于学生而言,鼓起勇气来回答问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回答时要注意措辞,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毕竟鼓励性的学习效果大于批评式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强调教师的解答要专业。这种专业还体现在教师在回答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最好是让他们自行讨论,把回答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教师又可以借着学生的自行讨论来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可以进一步掌握教学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式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并作出专业的评价。
【关键词】地理 教学设计 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06-01
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突出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型的优越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与解决的问题。
一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内涵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主要是综合多种教学方向与教学技术,包括地理学、心理学、建构主义、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来分析现代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解决方式,同时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价并改进的一个过程。教学设计的宗旨在于提升学习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实际的教学问题与学生需求出发,设定一个动态的、科学的教学思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分析
第一,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定的难易程度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目标太高,学生会丧失学习的信心;目标太低,学生学习感受不到压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定,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即教学基本价值观念,倡导素质教育与综合教育。
第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重视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程度。这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设计教学实验,使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同时也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此外,还需要强调高中地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巩固并完善自己的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另外,还需要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明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心理生理特点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高中地理教学模型分析
随着教学设计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型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从最初的肯普教学设计模型到后来的史密斯-雷根模型到现阶段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型,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推动了地理教学系统的规范与科学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模型主要是以地理教学需求为基础的,包含学生实际学习内容与学习层次要求的一个系统,因此,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地理思维形式、地理心理认知能力等,通过这些分析来设定实际的地理教学模型是采用发现式教学、传递与接收式教学、探索式教学还是启发式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均需要进行情景的创设,同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框架设计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学策略的设计要以地理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变量,有针对性地确定地理教学策略,选择采用发现式教学策略,或示范模仿与假设-推理结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的结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辅助手段的应用,以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形式。这里要注意教学媒体的选择要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相融合,以突出匹配律与谐振律。教学设计还需要通过评价与反馈来检验其效果,并在后期不断对计划模型与方案进行修改,以推动整个教学设计的良性发展。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不同维度与体系下的系统性与有序性。如当学生对地转偏向力这个知识有欠缺时,会对之后学气环流、大洋环流以及天气系统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重视理论基础上的实践、计划基础上的动态、具体基础上的可操作,从而推动整个地理学科教育的发展。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作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手段,同时还需要分析学生的实际地理知识构架,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地理教学模型的构建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升华,教师通过对多种地理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与总结,提炼出适合自身教学发展的一套规范教学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变化
新一轮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来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人文精神的融合,还要让课堂内容更具生活性和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将知识强塞给学生。新课程改革让高中地理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改变
打破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旧的教学理念,让既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重让学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的新课标教学标准成为今后高中地理教学的主导思想。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内容目标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都与之前的传统教学大相径庭。
二、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对教授课程的方式方法做出调整和改变。
1.生活性——由书本走向生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原本的高中地理教程完全以书本为主,造成了“老师教书本、考试考书本、学生啃书本”的刻板教学模式。但在新课程改革后,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具有生活性,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面临着这样的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捆扎在一起,通过一些有效途径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知尽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有关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令地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也为学生日后走进社会打好基础。
让地理具有充分的生活性是高中地理教学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的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理事实和现象作为教学切入点,调动同学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学习的信心。其次,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尽量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思维,再令配之以实际生活经验,让地理走进生活。
2.活动性——由呆板课堂走向多维互动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推出,一改之前课堂的气氛,将单一的“教与学”模式。取而代之的便是:“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先进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依据课本知识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活动形式,并适当的将书本知识扩展。可采用小组讨论、班级辩论赛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之间互动。当然,这个过程教师一定也要参与其中。改传统的“传话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一方。
3.自主性——从填鸭式走向自主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令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与传统教学不同在于,如今的教学应该让学生从“学会”地理转变成“会学”地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教师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的形式。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的部分,可以以“地球与人类对峙公堂”为题,让学生分为原告与被告两方分别扮演地球和人类,从这两方的不同角度进行辩论。在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自主的学习、积极地搜索和运用材料将所存在的问题剖析并施以解决方法。运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所创造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4.问题性——由“是什么”走向“为什么”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同样的原理,懂得问“为什么”的学生往往会比总是问“答案是什么”的学生进步的快。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就充分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开口问“为什么”,这和以往的教学是不同的。要求在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多设计一些新颖又妙趣横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开口问“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得到释放,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力争讲课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应该有意识的留有一些问题给学生发现和提出,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老师提出质疑的机会。当然,这是需要精心设计的,而不是在倡导教师讲课可以不认真、不全面,这一点需要格外的注意。
5.情感性——由“教书先生”走向“朋友”
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乖乖听课”的模式已经在新课程改革中淘汰。民主、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成为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关系。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来设计课程的讲授,就要求教师要以“情感贴近”的方式,走近学生,同时让地理也走进学生的生活。人都是感性动物,对于自己有感情的人或者事情就不会轻易忘记或者放弃。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采用培养学生对地理教师和地理知识的感情的方法,要比题海战术来的直接有效。
而这个培养感情的过程,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构建一个温馨的师生关系和快乐的学习氛围。
总结: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变化简而言之便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变化对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来讲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在教学上一次“脱胎换骨”的革命。在时代的洪流中,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必将符合时代的要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愈加完善。使高中的地理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学习的平台和走向更到更远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朱明祥. 高中地理学科新课程理念刍议[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7)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需要给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因此,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趋势。
一、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一直处于教学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这种进步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当前,我国文化开始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教学专家就提出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很多都涉及到国家地理,其中关于地图以及地球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多,通过简单的板书和口头讲述教学是难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完全地理解的,并且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不仅要对文字内容进行记忆,还需要进行一些运算,因此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呈现出相关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
当前,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其带来的便捷。但是,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但是也因此部分教师和学生已经对多媒体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从而忽视了地理教学和学习的规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依赖于多媒体,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降低。
2、对多媒体技术不够了解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将板书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呈现,教学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不熟悉,导致多媒体的功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单一的教学方式得不到改善,造成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策略
1、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不同的科目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也不同,甚至可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内容也需要利用多媒体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比如,高中地理教学的经纬线及时区等内容,就可以完全依赖讲述以及板书教学,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计算经纬度以及时区,根本不需要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等。而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气候变化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现,然后利用视频诠释区域发展的经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2、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虽然现在的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与传统的地理教材相比,更加贴近当代生活,但是其中还是有较多的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并且理论性比较强,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进行“人口的变化”这一个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变化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体会我国的人口变化过程,这对学生提出相关的人口解决方案有较大的帮助。
3、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重点就是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教师的课件设计形式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要充分意识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以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为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而是要以对教材的补充和扩展为主,并且需要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多媒体进行合理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发其思考为主,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强化其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启红.浅析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