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范文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5 14:39: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

篇1

关键词: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开发;校企合作;职业能力评价

作者简介:李进(1975-),女,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材料学院,助教。(重庆 40133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212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33-03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面向安防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以及工程设计等一线工作岗位,直接培养安全防范系统工作人员。[1]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控制管理系统等典型子系统的安装、运行、调试方面的知识。同时选取实际产品的部件、系统性能参数、特性、型号、操作手册等作为必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贴近岗位的职业技能需要。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满足高职类楼宇智能化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这一主线,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如安装、调试等),并辅以社会实践和各类竞赛、网络平台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牢固掌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必须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系统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专业属于中西部地区紧缺型人才专业,是重庆市高职院校中最早培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2013年建设完成的价值460余万元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型实训基地。该基地设备先进、系统齐全,是目前重庆市唯一基于工程应用型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同时注重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依托重庆市建筑业协会智能化工程分会和众多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践课程教学,保证学生零对接工作岗位和直接就业。

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思路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包含课程建设思路、校企合作建设思路和职业能力评价建设思路三个方面。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3]在四步流水线式紧密联系实施下,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具有职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等几个特点。

在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设计,坚持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几个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能力,使学生能一毕业就上岗,实现“课程训练和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实施注重加强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充分共享、课堂与实习基地一体化,构建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导并重的教学模式。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校企合作建设思路包含课程的设置、校本教材的编写等,应当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应当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满足企业生产销售的需要。而课程的调整是无法在校内完成的,让课程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站在专业前沿,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教改。尤其与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明兴精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重庆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冀东水泥集团(渝川大区)、台泥(重庆)水泥有限公司、重庆天助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钜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重庆奇扬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同致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学习情境实施计划,确定学习情境内容,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职业能力评价建设通过和大量的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和座谈,结合劳动部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确定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4]在职业能力评价过程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监控,采取动态考核,强调“四个结合”。职业综合能力如图2所示。

二、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内容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内容包含基本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多媒体资源开发、行业资源、题库资源和交流讨论六部分。

第一,基本教学资源是将源于行业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课程整体方案设计,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开发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课件、课程教案、考核方案等方面,如图3所示。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项目采用“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模式,开发具有普适性的课程标准,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提供基本框架方案,同时为不同层次学生留出空间。教学实施方案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以学习情境为单位进行配套教学设计开发,为有效的教学实施提供参考方案。教学课件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料,为学习者服务,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课堂,理解知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课程教案是根据教学课件开发的配套辅助资料,帮助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布局,设计了清晰的授课思路,有助于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展示。考核方式是以职业标准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并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作为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建立由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第二,拓展教学资源就是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技术拓展,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自学等能力,如图4所示。

第三,多媒体资源主要包含了教学录像、FLASH动画、拓展视频集、图片素材等相关资料,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如图5所示。教学录像是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料,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FLASH动画是展示宽带接入网各类技术的工作原理、工程流程等内容的动画教学资源,动画作品几乎涵盖课程所有的知识点。拓展视频集是收集了与宽带接入网技术相关技术的教学和工程视频资料,有助于学习者的拓展与技能提高。图片素材是涵盖了宽带接入网技术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有助于学习者对器件有直观的认识,更有利于提高实践操作中效率。

第四,行业资源主要包括典型工程案例、行业工程规范两部分,如图6所示。典型工程案例是以学习情境为单位汇总、整理配套的企业资料,帮助学习者观摩企业生产实际工作,积累实战经验。行业工程规范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标准与依据,可以让学习者在工作过程中处处以此为行为准则,严格要求,以养成良好地职业素养和道德。

第五,题库资源库中主要包括在线测试、随机测试、认证题库、实训项目单等内容,让学习者边学边练,提高理论的熟练程度,如图7所示。在线测试是以学习情境为单元开发配套的测试习题,帮助学习者完成单元学习后进行学习测试和评价。随机测试是整个课程开发的配套测试试题,可以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获取测试题目,帮助学习者完成对课程整体的把握能力测试。认证题库是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与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题库资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报考的认证机构,有选择性地进行认证试题的选择,提高学生的认证过关率。实训项目单是以学习情境为单元开发配套的任务工单,引导学习者有效参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辅助学习者通过行动实现高效能的学习。

第六,交流讨论是互动环节,主要包括公告通知、技术园地、课程交流、问题求助、认证交流、功能建议等功能部分,如图8所示。公告通知是平台管理员通过该版块通告相关的公告信息,以便让浏览者及相关人员及时得到讯息。技术园地是技术交流的平台,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等都可以在该平台就相关技术进行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与交流中学习提高,达到互利互惠。课程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可以就课堂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方法、授课进度等各方面内容进行讨论与交流,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问题求助是对在学习、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人提供的求助平台,可以将所遇问题提交到对应栏中,以便让行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及时进行解答。认证交流是为参与认证的学员提供的平台,可以就认证的相关事项、认证考试内容、认证经验等方面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认证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证成功率。功能建议是给进入该平台的所有人员提供的一个平台,可以对整个共享平台的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对整个共享平台进行完善。

三、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遵循企业工作流程,按照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教师团队组织开展教学。教学过程遵循如下原则进行:首先,立足真实任务组织工学交替(全程工学交替以保障教学实施效果)。教学实施过程全面落实工学交替,通过“在岗”授课、现场参观、“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有效实现形式上灵活多样、时间上可长可短的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然后,基于工作过程实施职场鉴定(开放多元的考核方式,引入社会评价)。建立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评价体系。以职场鉴定体现了社会对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真正解决长期以来“自己教、自己考”问题。

四、结论

通过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有效实施,推动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本文以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专业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开发为研究载体,基于校企合作和职业能力评价的先进经验,提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建设内容和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将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品质“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体会中,融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为一体培养各专业方向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破解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陈中根,冯阳.智能建筑管理服务系统技术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2,(28).

[2]蔡慧敏.智能大厦构建安全防范系统的必然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2).

篇2

关键词:公安现役部队 基本建设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88—02

一、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跟踪审计定位认识不足。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作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者,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当前,各单位对跟踪审计工作有了新认识,但对其定位不够准确。有的认为既然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基本建设工作就不会出问题;有的建设单位还依赖于审计部门,大事小事均请审计参与决策或将难以处理的一些事项推给审计部门,实际上就是将责任和风险转嫁到审计头上,使跟踪审计人员,成为“挡箭牌”。致使审计人员在跟踪过程中面临“一对多”的局面,很容易使其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反而使监督的作用弱化。

2.跟踪审计相关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跟踪审计是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跟踪审计必须在审计相关法规的范围内进行,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和规范。然而,现行的《审计法》主要是规范的财政经济审计,但对于工程建设审计,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比较含糊,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衔接,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出现不好把握的情况,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审计准则,也就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从审计的内部管理制度来看,跟踪审计是动态的,在审计过程中会出具多份阶段性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而且跟踪审计中,由于对过程进行了监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造成在工程决算阶段审计时,很难出现大的工程结算审减额,影响了项目决算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内部应建立衡量跟踪审计成果的考核机制,来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3.跟踪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影响了审计效果。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阶段。目前,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跟踪审计过于重视基建工程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审计,而忽视了工程投资决策、勘察设计、项目后评价审计。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设计是否合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规范标准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政策水平。如有的单位投资决策审计并未开展,或者只是审查决策程序,并未实质审查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而对勘察设计审计,也只是审计设计单位资质、级别、程序、收费等,并未审计设计质量是否达到最优。再有,建设项目建成后是否实现投资决策时所确定的目标,往往也被忽视。过分注重对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的控制,忽视对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组织、施工质量、项目后评价等情况的审计,或审计深度不够,造成跟踪审计效果不够全面、充分、明显。

4.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跟踪审计需要。公安现役部队各级领导对跟踪审计期望很高,建设单位希望通过审计的共同参与,共同承担一些责任,审计部门也希望扩大审计影响,为部队建设发展提供监督服务。由于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时间长、审计对象广泛,审计内容纷繁复杂,审计领域涵盖诸多行业,审计结论影响各方经济利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基建项目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以及审计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规划设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工程施工技术知识‘、工程概预算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但现实情况是,现有审计人员有的懂财务不懂工程,或者懂工程不懂财务,且审计力量有限,单独依靠审计部门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跟踪审计,不能满足跟踪审计发展的需要。

5.跟踪审计廉政风险突出。跟踪审计周期长、环节多,审计部门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事项提出意见建议,这无形中赋予了审计部门某种权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审计对象既有工程建设方,又有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货物供应、监理等其他各方,许多事项又往往跟这些单位的经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接触比较多,诱惑也比较多,处在廉政和反腐的前沿阵地,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难以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甚至于舞弊,客观上加大了廉政风险。

目前,由于受到审计力量限制,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造价咨询工作,基本委托社会上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核。而社会上具有造价咨询资质的机构众多,他们的社会信誉、工作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所选择的造价咨询单位信誉差、审计质量低,无疑也会给跟踪审计带来审计风险。

二、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风险防范

1.准确定位跟踪审计。跟踪审计是基建工程中的一种监督手段,其目的是加强监督、促进管理、控制规模、提高效益。准确定位跟踪审计的作用,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在审计人员定位上,要保持审计独立性,不直接参与项目管理。审计人员只有提出审计建议的权利,而没有替代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义务。其次,在工作定位上,要发挥服务的职能,寓服务于监督之中。通过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违规行为,提出建议,从而达到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第三,在关系定位上,正确协调基建工程相关各方关系,取得单位各级领导的支持与理解。第四,在目标定位上,跟踪审计组的目标与单位领导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造价、质量和进度的有机统一,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保证基建工程的造价、质量、进度。

2.健全跟踪审计法规体系。目前,公安现役部队开展跟踪审计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公安部《公安现役部队基本建设审计实施办法》,而无其他法规可以遵循。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不同的审计方式、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各不相同。建议上级审计部门,制定具体的跟踪审计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跟踪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各单位要总结跟踪实践中的经验,遵循工程建设的规律,制定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跟踪审计。

3.重视投资决策审计、勘察设计审计和项目后评价审计,保证跟踪审计效果。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投资决策和勘察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关键阶段在项目建设前期,审计人员要从投资管理的角度,主动去探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程度,除了关注决策程序,还应抽查其制作内容,尤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再分析,应达到一定深度。而在投资决策完成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审计人员应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使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对立统一,进而对施工技术措施产生积极影响。项目后评价审计是判断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目标的重要手段,审计人员通过对项目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审计建议,为建设单位以后改进工程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提供参考。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跟踪审计工作难度大、风险高、专业性强,跟踪审计人员素质事关跟踪审计效果。跟踪审计人员,首先要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其次要具备基本业务能力。不仅要熟悉审计、会计、计算机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刻苦钻研工程建设相关知识和熟悉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取得工程建设相关资质证书。第三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学习,学以致用。此外,针对公安现役部队跟踪审计力量薄弱,审计部门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评价或参与跟踪审计,与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和审计工作质量。

5.建立廉政风险控制体系。工程建设领域容易出现权钱交易问题,跟踪审计人员又是和工程建设相关被审单位打交道,建立廉政风险控制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审计部门要经常对审计人员进行廉政教育,自觉遵守公安部纪检监察干部“四大纪律”,筑牢勤政廉政思想防线;其次,跟踪审计人员要对审计部门领导签订廉政审计承诺书,廉政责任到人;第三,跟踪审计人员在进驻工程项目前就要分析跟踪审计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第四,建立全方位跟踪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构筑廉洁审计内控防线;第五,采用成熟的工程造价软件,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提高审计质量;第六,加强对聘请的专家和社会造价咨询机构管理,选择信誉高、有知名度的专家和社会造价咨询机构。

篇3

关键词:“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建设

     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强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以本科评估为契机,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在原“安全防范技术”课程上进一步发展,加入安防工程这一全新内容,是对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巨大的挑战。在课程团队建设的工作中,就需要充分了解团队和团队精神的定义和内涵,把握课程团队的特征,使课程团队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一、团队内涵

团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企业,在经济信息化冲击下,西方许多企业正在逐步摒弃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传统垂直功能化管理组织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过程化的管理组织模式。在实践中证明,团队比传统部门更加适应多变的环境,可以快速地组合、重组或解散,反应更加灵敏、迅捷,是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员才能。教学团队也是为了适应当前学科专业教学发展、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改革和研究能力,完善教学条件、完善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规范教学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整体建设。

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团队的类型和组成方式很多,考察高效团队,其有效的运作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明确的目标

任何团队的建立都是以目标明确为前提条件的,团队通过切实可行的目标来寻求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

(二)良好的沟通

团队的组织由不同的部门,不同技能的人员构成,团队工作的价值观念是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的兴趣和成就。这些价值观念使团队成员之间更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能够帮助团队发挥最大功效,同时提高个人以及组织整体的业务表现。

(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一个成员们能够为之信服的目的。团队成员在明确的目标下,分工协作,责权利落实到每个成员。成功的团队中,每个成员如何为集体目标贡献最大力量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二、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应组建课程负责人制的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整体构建和实施,团队成员由相关专业教师构成。课程团队通过对学习领域需求和培养目标的分析,决定其相关学习内容和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教学标准。通过建立课程团队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符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又可以发挥教师的各自不同的专业特长,同时也加深了各专业教师对新方案的理解,更加有利于课程的构建和实施。

建立起团队,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硬件条件并不意味着立即会具备“团队精神”,必须通过培训或引导,培养上述的软件条件,才能建立合格的、富有“团队精神”的工作团队。通过协作和授权来培养“团队精神”,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赋予他们完成其工作任务的权力,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这就是团队建设。学术团队的建设是一项比建立更加艰巨和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团队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使学术团队健康地发展起来。

三、课程团队的建设

结合公安院校的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建设良好的“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合培养人才

通过深入公安实战部门调研,构建“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体系。与公安一线专家、业务骨干的共同论证编制“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方案;根据公安工作特点,组织教师和公安机关教官联合编写“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教材、讲义;聘请实战教官参与“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教学,承担相关课程或专题教学任务,保证鲜活的案例及时入课堂;选聘业务骨干或技术能手担任见习或实习等实践环节指导教官、安防企业优秀的工程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指导任务;吸收公安机关实战教官参与课程、技能的考核工作,用实战的标准和要求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邀请实战教官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督导和评价,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教学方式手段的改革。

(二)联合培养教官队伍

一方面,各级公安机关由政工部门牵头、相关警种分工协作明确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政策导向,支持各级领导和有教学能力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的实战教官,补充学校专业教学力量,完善“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在广泛吸纳实战人才充实“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队伍的同时,定期安排教师到业务对口部门或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挂职锻炼;分批安排干部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当民警,通过实践锻炼,使教师及时了解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的最新信息、最新经验、最新成果和最新要求,并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战性和时效性,全面深入了解公安工作的发展变化,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建立“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与公安机关挂钩调研和互助双赢机制

按照业务对口原则,建立“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与公安机关主要业务处室和基层实战单位挂钩联系制度,为“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教师开展教学调研、课题研究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基地和渠道。实战部门邀请“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教师参加业务会议,开展专题调研,起草规范文件,编写工作手册。“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安排学生参加公安机关的重大保卫活动和专项治理工作,为公安机关提供警力资源,教师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在吸取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协助公安机关破获重大、疑难案件。

(四)建立教育教学督导制

督导组对“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团队教师教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专业实训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学员运用“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知识及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解决警务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学员毕业论文、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 分析、毕业设计,警务实战实训考核以及“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训活动进行专项督导,实时监控和分析反馈教学实训信息。

(五)建立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制

对毕业学员的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改进教学实训工作,确保培养质量。

(六)依托实验室建设开展实训课程,加强团队科研能力

为提高学生对“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认识,针对“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特性,设计多类型课程实训、实验项目并进行实验室建设。同时,邀请公安一线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工协作共同设计教学训练方案,确定训练专题开展模块化教学,一线教官将公安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进行模拟训练,双方共同对实训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通过实战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

四、结束语

在“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教学中创建、发挥课程团队的作用,是我们开设“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课程的需要,是培养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的需要,也是我们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小勇,宋文学,嵇宁. 发挥专业教学团队作用推进精品课程建设[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 段相林 常彦忠 樊玉梅 于鹏,刘敬泽.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内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间的相互关联——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之一[J]. 解剖科学进展,2012(02)

篇4

为加强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公安部令第49号)、《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令第12号)、《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和《关于印发<市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施行)>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全县公共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凡新建、扩建、改建的通用型公共建筑(含办公楼、宾馆、商业建筑、体育文化建筑等)和居民住宅楼,建筑单位在设计建筑图纸时,必须统一设计相应等级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技防设施建设的设计经县公安局审核合格,出具审核合格书后,方可提交县规划委员会议研究。县规划局、房管局等有关部门,必须将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设计审核,纳入建筑图纸审核范围。

二、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等级标准要按照《省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市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执行,凡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专项设计、施工资质证书。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资质证书由省公安厅技防部门统一颁发。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开工前须到县公安局备案,施工期间应接受县公安局监督检查。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居民小区的安全防范建设应遵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筑开发商必须在居民小区设置小区监控中心,视频监控、家庭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紧急求助等电子防护系统必须接入监控中心,由专职保卫机构负责管理维护,专职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技防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技防系统运行情况要由公安机关负责检查监督、指导。同时,监控中心要配置高效的通讯工具,设置防护窗和防盗门。

四、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确有修改必要的,应重新组织论证,出具变更设计意见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所用的产品(包括设备、系统等),已纳入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范围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公安技防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登记批准书。未纳入管理范围的产品,每批需持有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鉴定证明方可使用。

五、通用型公共建筑技防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使用单位承担。居民住宅小区技防系统建设经费由建筑开发商承担。技防系统维护费用纳入小区物业管理费中,由物业管理公司统一收取。

六、已建住宅小区、公共建筑要进行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方案由县公安局、县住建委及相关单位共同拟定。具体要求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篇5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规定所称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是指附属于住宅建筑主体并具有安全防范功能的防盗门、防盗锁、防踹板、防护墙、监控和报警装置,以及居民住宅或住宅区内附设的治安值班室。

第四条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必须具备防撬、防踹、防攀缘、防跨越、防爬入等安全防范功能。

第五条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二)符合消防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和城市容貌规定;

(三)符合当地居民习俗;

(四)因地制宜。

第六条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应当纳入住宅建设的规划,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当依据与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有关的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

第八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批的有关住宅建筑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部分。对不符合安全防范设施规范、标准、规定的的设计文件,应责成原设计单位修改。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必须修改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设计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十条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所用产品、设备和材料,必须是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经鉴定合格的产品。未经鉴定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采用。

第十一条城市居民住宅竣工后,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住宅管理单位必须按规定对安全防范设施进行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所需费用,由产权人或使用人承担。

第十三条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管理,由具体管理住宅的单位实施。

公安机关负责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管理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居民住宅区的防护墙、治安值班室等公共安全防范设施应由产权人和使用人妥善使用与保护,不得破坏或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公民和单位有责任保护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对破坏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的行为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

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增补、修改、停工、返工、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按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的;

(二)擅自改动设计文件中安全防范设施内容的;

(三)使用未经鉴定和鉴定不合格的产品、材料、设备的;

(四)安全防范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

有(三)、(四)行为之一,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责任者负责赔偿损失。

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破坏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恢复原状,并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

【关键词】智能大厦 安全防范系统 构建 必然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获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对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传统防范措施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隐患。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进步标志的智能大厦建筑,人们更是对其安全防护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绝对的高标准要求,加强对智能大厦构建安全防范系统的必然性分析,也就极具现实和理论意义了。

1 关于智能大厦的相关理论分析

智能大厦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与当代建筑手段创造性结合的产物,具体是指以大厦为信息载体,结合智能控制管理理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信息资源处理监控手段,以合理投资为限度,符合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灵活、高效、舒适、安全特点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建筑。智能大厦能够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设备配置及能源消耗,拥有灾难或外来入侵预警能力,能够较好的适应未来发展变化需要。

智能大厦科学内化了现代化建筑的全方位调节、智能服务及系统操作结构,实现了生活温馨、舒适,工作便利、高效的双重价值环境,极其符合现代城市化建设要求。智能大厦采用了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信息资源管理处理技术,及电子数据自我监控技术,以纵向时间跨度的系统灵活性及横向跨度的市场适应性为发展要求,符合未来信息化建设的进步标准。智能大厦强调的是住户能以最少的成本付出,现实最大的、最有效的建筑资源价值,这种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厦良好的内部数据信息流通网络,高效的对外通信设备,及超强的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大厦的价值目标是创造一个健康、便利、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就潜在的对智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出了重点要求,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是保证智能大厦实现职能的最主要前提。

2 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防范系统作为国家安全防控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在现代化建筑中不断普及应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投资数量及工程建设种类呈几何增长趋势。安全防范系统是人力资源防护、安全设备防护、高新技术防护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具有特定的运行环境和使命。安全防范系统是指以保障国家利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繁荣稳定为目的的,以人力资源防范、专业设备防范、高新技术防范为手段的,监控、发现、制止外部不法侵害行为,或事件的特定建筑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大厦构建的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第一、图像监控功能,如视频监控、影像显示验证、图像特征识别等;第二、探测报警功能,如传感器内部防卫探测、电缆周边观察探测、危急情况报警监控等;第三,控制限制功能,如读卡或密码门禁控制、栅栏或防撞挡板车辆出入控制、专用权限电梯控制、报警响应联动开关控制等;第四,自动化辅助通信功能,如内部工作交流通信、双向无线电灵活通话、区域内有线广播通知、资源共享等。智能大厦的安全防护系统要实现的是第一级别的安全防护,即智能大厦内部要保证有两类以上的监控探测技术的具体运用,监控系统能够保证全天候、全方位的有效监察,特别是在出现紧急状况后,各个安全防护部分能够保证联动功能的时效性,并能及时有效的利用内外部力将损失减小到最少。现代化安全防护系统以实际需求调查为基础,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防护的方向发展。

3 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必然性研究

房屋建筑从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人类生存发展最需要、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职能,无论人类经济、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建筑物被给予了哪些新的职责,安全防范都是建筑物最主要、最根本的职能。现代建筑业将建筑技术、高新技术及建筑艺术相融合,赋予了建筑物新的价值意义,但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依旧离不开现代安全防护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安全防护系统的现代化构建,这也是推动智能大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我国智能大厦的安全保障存在一定问题

在我国,智能大厦的安全防范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许多智能大厦忽略建筑安全保障职能,并没有系统的构建安全防范系统,传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存在着许多现实性的问题。

现实中如安全保障装备与大厦智能系统契合度不强,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甚至面临安全问题时形同虚设;非系统的安全防范设置必然存在技术安全防范、人力安全防范及设备安全防范的相对性脱节,难以形成高效的有机防范整体;安全设施的先进性、科学性、可拓展性,达不到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只能发挥安全保护的静态效能。有效构建与智能大厦相适应的安全防范系统,能够保证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防范设备建设及安全系统运行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设备配置成本,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大厦安全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范风险,充分发挥了安全防范系统的社会职能效益。

3.2 安全防护系统是智能大厦有效实现效能的必要前提

根据对智能大厦理论的分析理解,可以发现智能大厦实现的是一种隔离的、内部的环境创造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智能大厦的现实职能的具体实现都是与外界分开的,而安全防护系统就是最重要的那一层保护膜,没有安全性的保护智能大厦内部和谐的通信交流工作生活环境就会收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如商业秘密泄露、重大财产损失等影响巨大的安全事件甚至会降低整个社会对智能大厦的价值判断,减缓我国城市现代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绝对不利的。加强对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构建就是增加智能大厦社会效益价值,是对智能大厦智能环境的最大肯定与认可。

3.3 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安全防护系统的积极推动

在国内方面,随着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承办了如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国际性活动,使得国际水平的智能大厦建设得到了推动性发展,为了保证这些具有重大历史及现实意义的国际活动的顺利展开,对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重点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诸如建设“平安城市”或者“平安建设”及“国家应急体系”等工程项目,在全国性范围内展开。同时,在国际上,以美国9.11事件为代表的恐怖袭击事件,也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建设敲响了警钟,积极加强安全防范系统的构建,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是国家健康发展、社会稳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

3.4 国家政策导向作用的引导

我国积极推动推动科技创新,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对创新性技术产业进行了许多政策和经济支持。在城镇化及城市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加大了对职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构建的宣传力度,致力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特别是对相关基础理论观念、专业化技术项目的引进、研究、开发和推广,促进了我国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具有安全防范系统的智能大厦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智能大厦产业积极构建安全防范系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育出了一个健康、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的市场体系。

4 总结

智能大厦是高新技术与建筑手段创造性的结合,科学性的创造突破引起了人们生活模式的巨大变化,人们对影响自身安全的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是实现智能大厦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降低建筑运营成本、预防外来入侵和自然灾害职能的必要前提。加深对智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构建必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安全防护系统理念的社会性传播,有助于满足人们现实需要,提升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等级,保障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命安全,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与运用过程中的效能评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2]易光旺.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6).

[3]付萍.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研究综述[J].信息技术.2008(22).

[4]赵倩.智能大厦智能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蔡慧敏(1979-),男,汉族,海南省海口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物理学。

篇7

关键词:安全防范技术 , 高清化 ,集成化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more and more appear before people, safety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as a component pa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responsibility. Modern buildings of the top, large-scale and function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decided the safety technology to intelligence, and GaoQingHua, integration, LianWangHua tendency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safety technology, GaoQingHua,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高层智能化小区不断兴起,给小区治安管理增加了新的难题。不法分子的入侵、火灾、煤气泄漏等事件时有发生,要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或者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传统的人防保安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住户的要求,必须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小区进行安全防护。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给住户提供一个具有安全感的、舒适的住宅小区。

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有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关系系统等。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是实现智能化小区集中管理、安全防范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是将人防、技放、物防有效结合,为住户创造一个理想的、安全的、满意的住宅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有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2、 安全防范技术的现状

安全防范产品及技术系统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同时又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安形式的变化,社会公共安全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发展极其迅速。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群防、群治、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打击和防御犯罪。公安部在1989年起就先后批准、颁布了《防盗报警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建设部、公安部于1996年1月的49号令《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和首都规划建设规划委员会颁布的《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中规定“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应当纳入建设的规划,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厅技防办先后均颁布了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品生产、销售和技防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审批和工程管理文件,对从事安全防范产品生产、销售和技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单位实行严格的归口管理。

公安部有关领导于1998年11月9日在全国公安科技技防办主任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指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公安科技工作,保证科技强警战略的顺利实施。科技强警是新时期公安机关的基本方针,公安机关要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履行好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一要靠革命化,二要靠科技、靠现代化。科技可以出警力,可以使我们完成科技不发达情况下没法完成的任务,要做到认识、投入、机构、人才、措施到位。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是公安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当前,尤其注意解决好保障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社区安防系统工程、机动车防抢、防盗报警系统联网的建设等。

3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智能化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其中安防系统的应用,将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使得智能建筑本身的安全得到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安全防范技术已经渗到了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现代智能建筑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智能建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近几年,安防行业每年以25%―30%的需求速度递增,整个行业经过初级阶段的探索之后,开始逐步走向市场成熟阶段。

3.1开放化

近几年来,IT技术加速了安全防范技术的数字化进程,众多的安防子系统从分散、专用的结构逐步走向集成、开放结构,需求、市场、技术的促进形成了不可阻挡的数字化洪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监控网络快速走向开放,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及国际品牌的控制网络产品均能支持TCP/IP以太网。TCP/IP以太网不仅可以实现控制系统的管理,而且可以作为控制网(工业控制以太网)来实现安防、楼宇自控等系统的控制、管理以及它们的联动和集成。

2)IEEE802.3af标准的制定更加推动了安防产品走向开放。

3)基于TCP/IP以太网标准的安防系统和产品在智能建筑中已经逐步被采用。在视频监控、可视对讲等系统中传统的模拟产品、部件部分或全部被数字化产品、部件所取代,从而在TCP/IP以太网上可以方便地实现视频的数字传输、数字控制、数字集成。由TCP/IP以太网所支持的数字一卡通系统集成了停车场管理、巡更、门禁、考勤、消费以及IC卡管理等子系统,替代了传统的各个分散的系统,优化了系统结构,方便了管理和维护。

3.2高清化

视频监控设备是安全防范技术的基础,在安防设备制造市场中,视频监控产品占50%以上,也是建筑、公共场所必备的设备。

近年来,随着数字视频监控的发展,高清已成为现代安防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高清”化的产品,技术标准不断翻新[15]。这些技术也推动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逐步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百万像素摄像机、高性能编解码能力、更强大的智能分析技术需求、这些都与高清产品相关,代表了高清产品中采集、编码器、网络传输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3.3联网化

目前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安防监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普遍展开,智能建筑网络数字监控系统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物联网将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安防系统[16]:物联网技术环境下的安防系统将由智能主机通过物联网连接,实现对内外部的感知和监控,将更好地实施监控、报警防范。对报警后的及时处理、出警、指挥带来非常更大的好处。

3.4集成化

目前,国内建筑对安防系统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一卡通系统已呈多元化、集成化发展趋势。其中,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门禁及考勤,指纹识别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如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形识别等仍处于推广阶段。另外在一卡通整体平台管理体系中,实现门禁电梯、考勤、消费、停车场等门禁一卡通应用平台也是目前安防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

3.5联动化

报警系统也是现代化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报警防范区域内,出现“非法入侵”情况时,需要能够输出声、光报警等信号,以震慑非法入侵人员。同时,报警系统由安防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可以和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联动,更加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防护等级。

3.6智能化

目前,智能视频主要应用于动态侦测或是进出人流统计、商场动态分析等。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早期出现在军事用途及实验性的追踪产品,随着视频监控慢慢走向网络化,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产品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其系统满足对监控区域出现的车辆逆行、打架斗殴、异常奔跑、群众聚集、物品遗留、尾随等异常行为进行全天候实时分析,并对其进行自动标记,及时报告可疑事件的发生。但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智能视频分析与识别在监控中还谈不上普遍应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身特性所限,智能视频分析仍会受到众多客观环境因素的牵制以致其效能发挥失常。

4、 结论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渗透,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安全防范技术产品及其系统的飞速发展成为可能。安全防范技术必将有一个新的发展,定将成为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李明,徐鹤生.安全防范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沈瑞珠.楼宇智能化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许锦标, 张振昭.楼宇智能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由于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建筑产品类型多样、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使得施工的工作环境和施工过程处于多变状态,而且劳动者素质较低,建筑工作较繁重、耗费体力大,造成事故频发,工作危险性极高。要保证安全生产、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就必须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

1.城市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原因

1.1建筑施工人员自身防范意识不强

第一,施工人员大多受教育水平低,安全防范意识较弱。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多数都是文化层次较低、未受过安全培训的人,缺乏基本的安全保护知识和安全观念。在施工过程中,对必要的安全防范工作做的不到位,比如高空作业时不佩戴安全带,这就是存有侥幸心理,这种做法不仅对自身也对他人造成了安全隐患。

第二,施工人员不按正常工作规范施工。施工过程中,有些工人不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规章制度操作,比如,在高空拆模拆架时,随便将架杆等往下乱扔,对地面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有的电工接线时不把电闸关上,导致触电事故;在操作机械时,让非专业人员去操作,不仅不能有效工作,还可能产生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工作时,不佩戴安全带、不戴安全帽,更有甚者穿拖鞋施工,这些都对个人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1.2建筑物的自身特点带来安全隐患

第一,高层建筑高度太高,直接产生威胁。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时,施工人员在五十米以上的地方作业,稍有不慎掉落下去的小石块,都可能会砸死人,而其楼面上的一些预留洞会造成人员的坠落;许多施工材料的运送也较为不便,一旦有脱落现象发生,从高空落下的材料将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高层建筑施工复杂,需要统一合作,高层建筑中,许多楼层都要同时进行工作,施工过程中,如果上下楼层的工作人员不能有效配合,则会造成安全事故。比如,当上层的工人将头探到井道口,想弄清楚升降机的位置,这时升降机恰巧由下面开上来,可能会对工人造成人身损害,严重的还能造成死亡。针对这些情况,必须要让人员统一协调好,按照安全规范合理操作。

第三,建筑施工的现场各种突发事件、各种因素,使施工情况变得极为复杂。在建筑施工现场,巨大的噪音、各种有害气体、热量、粉尘等对工人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施工时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工人严重消耗体能。当天气变的恶劣,如大风大雨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极易引起安全事故。

第四,建筑物类型多,使建筑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于不同类别的建筑物,在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素质、各种防护措施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在这个施工场地适用的安全规范,在另一个场地可能就要做出很大的改动。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安全规范,对新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1.3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较差。我国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相对来说,还是非常落后的。比如在安全管理上,企业及政府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在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很少,或者直接不设置,使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还有就是受建筑工程特点的影响,施工队伍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而每变一次,施工安全环境也会变化一次,当施工已经开始时,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却还没有到位,使施工现场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采光井、预留洞口、通风口等不设置防护盖,引发坠落事故。

第二,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约束建筑工程安全。当前我国对建筑施工方面缺乏有效的立法,满足不了需要,许多没有建筑施工条件、施工水准的公司得不到制约,普遍存在越级施工、无证施工、层层转包和对伤亡事故瞒报、漏报、以及不报现象。严重危害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

第三,对安全措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建筑工程中,对安全经费的投入过少,许多安全措施、设备无法开展和运用,严重阻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设施的建立。

第四,建筑市场管理极为混乱。由于没有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建设单位非法将工程外包,不考虑安全因素,收取贿赂,造成承接建造工程的企业没有实力和资格施工,对施工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2.城市建筑工程安全防范和管理控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都已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要根据当今建筑工程的新特点、新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1设立安全防护控制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建设健全的安全防护控制机构,将责任落实到人,确定具体分工,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时,不必担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要由领导干部带头,依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长期、实时的监督检查工作。

2.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安全防范观念淡薄,许多行为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在面对突发安全问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因此建筑企业要对施工人员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利用奖惩手段、法律法规宣传等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突发状况时的自救能力,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加大对安全项目的资金投入

建筑企业应确保安全资金及时到位,并不断增加资金数量。及时更新安全防护设施,运用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善施工环境,以自动化和机械化代替人员的操作,去做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使用新的管理手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建立施工前安全预防机制及过程控制

建筑企业在施工前,要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有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施工人员也要有相关的用工手续,有作为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条件,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的各项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各种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限期整改,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消灭在源头。

2.5制定规范、合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作出预测,并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范条例和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进行之前就将一些安全隐患消除掉。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这些规范措施,不可麻痹大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结语

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其行业的特点,安全性问题是建筑企业所面临的严峻问。在城市建筑工程中,要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其安全防范意识;按照规范、科学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机构,让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按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建筑企业只有努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对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3).

篇9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现代通信技术与住宅的建筑技术相结合而产生智能化小区的出现,并得到逐渐完善和发展。智能化小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顺应市场需要,逐步推出绿色环保、智能化等新概念,更是以安全性作为它的首要目标。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住宅智能化的安全性将实现从依赖人力的安全防范,发展到现在先进的依靠智能化的安全防范系统。

1.安防通信系统的设置原则

智能化小区建立的通信技术防范系统,是以保证住宅人身安全为目标,采取了现代通信、电子和物理光电技术,能及时发现住宅入侵等破坏行为,还可以产生声、光警报阻吓坏人、能提醒保安人员快速采取措施和物理防范,以及对事发现场的声音和图像能同步录制,从而提供查案线索。智能化小区的安防通信系统的设置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1.1要根据智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指标、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和住宅使用功能,将光电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安全防范先进技术和自动化传感检测技术等综合运用起来,从而形成科学、坚固、实用的安全防范系统。

1.2要根据智能小区内住宅人员的保护风险等级,实际确定特别的防护级别和措施,满足全面防护小区和局部重点防护相结合的设计原理,达到防范于未然、防范于细微的高级防范水准。

1.3必须要依照国家相关的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和住宅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标准、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建设智能化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系统设计和各子系统的配置可以以结构化、科学化、模块化的方式来完成,并能符合通信工程的发展和技术需要。

2.安防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2.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作为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一种具有优良防范能力的综合系统。在智能化小区内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24小时对小区实施有效监视,在小区的重要通道、停车场、走廊、电梯等位置设置遥控摄像机,风吹草动都在眼皮下,安全当然没问题了。

给智能化小区内的主要区域和公共场所安装上摄像机,保安值班室人员九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直接观看和了解被保护场所的一切情况,可对小区发生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做好实时记录,硬盘录像,以防日后查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其它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运行,这样防范能力更加强大。

2.2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设置在保护区内周边或围栏围墙上的检测设备;二是周界报警器;三是设置在中心控制的报警控制主机;四是各种报警器传输线路和网络装置。

在设置防备状态下,入侵者一跨越周界,就会立即报警,同时对非法入侵行为录下录像,并以声、光系统发出警告。中心控制室主机会清楚地显示现场情况,看到报警位置,从而利用周界防范系统实现对小区严密的保护。

2.3互联网式电子巡更系统

互联网式电子巡更系统是现有电子巡更系统的升级版,不用安装信息钮,直接通过网络,像是安装一个移动的摄像头,将小区内各个重要点和位置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室,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清楚知道巡更人员的位置以及巡查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等。

这种互联网电子巡更系统有着区别于传统巡更系统的优点,例如操作自动化,信息数据实时记录,全方位全角度的调度,准确急速、、及时分析行为,巡更点不受限制,能全过程的记录,大大的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和安防水平,为小区预警提供了便捷、有效平台。

2.4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作为智能化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的最后一道,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道防线,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是利用自动化防盗装备,在住宅无人时也能通过电子红外探测技术和各类传感器装置探测非法入侵行为。按照用户的需要,可以在住宅用户的门窗、客厅、阳台等敏感地方安装各种类别的能够探测、感应外界的信号的传感器,用来发现和探测非法入侵者。

一般将家庭报警器安装在如门户的周围,这样主人出门时就能方便地设定设防警戒状态;主人回家时可以随手按需要解除警戒状态,防止不小心误报。

在厨房安装燃气探测器,用来检测煤气的泄漏的危险程度,装置可以与家庭报警器连接。同时家庭报警器与保安中心控制室联网,当发现非法入侵者或用户主人发生紧急情况时,家庭主机及时报警,向小区联网中心发出紧急求救信号,控制室主机会立即显示报警位置和性质,根据信息保安中心确定对应方案,及时出现,制止侵入者或进行救援活动。

3.安防通信工程在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中无可代替的作用

3.1安防通信工程数字化推动着小区智能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数字化安防”应运而生。20世纪以来,安防通信工程和数字化监控产品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一些先进技术企业,带着技术实力和浑厚资金进入安防市场,给安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安防通信工程的发展推动了小区智能化的进程,各种智能化产品层出不穷,移动信号传输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和数字化专业硬盘录像机等的出现,为建设智能化小区提供了技术设备。

3.2安防通信工程集成化为智能化小区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安防通信工程的集成化有两方面:一是安防通信工程本身具有的功能集成:在同一网络系统平台中融合图像、门禁、光电、警报等多种功能,提高了智能化住宅安全监控方案的优越性;二是住宅小区其它智能化系统与安防通信系统的统一集成,就是将安防通信系统与服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及物业系统等集成,从而实现共享同一计算机网络和一条数据线,实现资料共享,实现数据库共享。

3.3安防通信技术国产化对国内小区智能化系统起推动作用

如今,国内企业的安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特别在互联网式电子巡更系统和周界防越报警系统方面卓有成就,其中的同轴电缆磁电感应技术和耦合共振磁电类技术独领,利用其技术生产的优良产品已投入市场,得到积极反应。

篇10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

二、第二条改为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安全防范),是指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预防、控制违法犯罪行为和治安事件,维护公共安全的行为。”

第二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安防产品),是指用于防抢劫、防盗窃、防爆炸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专用产品。安防产品的具体范围和名称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以下简称安防工程),是指综合运用安防产品,通过科学设计,在特定场所设置的安全防范系统。”

三、删去第三条。

四、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是安全防范的行业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二)会同有关部门对安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实行行业监督管理;

(三)会同有关部门对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实行监督管理;

(四)负责安防工程的验收和监督安防工程的使用;

(五)会同有关部门处理违反国家及本省有关安全防范规定的行为。”

第二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建设、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安全防范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五、第五条修改为:“下列场所应当设置和使用安防产品或者安防工程:

(一)非军事单位的枪支弹药库;

(二)国家机关的重要部位;

(三)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确定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治安保卫重要部位;

(四)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公共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场所的重要部位。”

六、第六条修改为:“安防产品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制定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安防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有关部门根据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查处。”

七、删去第七条。

八、第八条改为第七条,修改为:“对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设置和使用安防产品或者安防工程的场所,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中,应当根据工程设计使用功能的公共安全防范风险等级要求,将安防产品和安防工程的设置纳入设计并列入工程预算,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公共安全标准的要求。”

九、删去第十条。

十、第十一条改为第十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八条第二款、第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公私财产损失或者危及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中,违反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的,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十一、第十二条改为第八条,修改为:“安防工程应当符合国家公共安全标准,并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验收合格。安防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十二、第十三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设计、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造成严重损失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200元的罚款。”

十三、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当事人不服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此外,有关条文中的“技术防范”均改为“安全防范”,“技防产品”均改为“安防产品”,“技防工程”均改为“安防工程”,“县级以上公安部门”均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篇11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较差。我国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相对来说,还是非常落后的。比如在安全管理上,企业及政府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在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很少,或者直接不设置,使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还有就是受建筑工程特点的影响,施工队伍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而每变一次,施工安全环境也会变化一次,当施工已经开始时,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却还没有到位,使施工现场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采光井、预留洞口、通风口等不设置防护盖,引发坠落事故。第二,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约束建筑工程安全。当前我国对建筑施工方面缺乏有效的立法,满足不了需要,许多没有建筑施工条件、施工水准的公司得不到制约,普遍存在越级施工、无证施工、层层转包和对伤亡事故瞒报、漏报、以及不报现象。严重危害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第三,对安全措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建筑工程中,对安全经费的投入过少,许多安全措施、设备无法开展和运用,严重阻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设施的建立。第四,建筑市场管理极为混乱。由于没有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建设单位非法将工程外包,不考虑安全因素,收取贿赂,造成承接建造工程的企业没有实力和资格施工,对施工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2.城市建筑工程安全防范和管理控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都已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要根据当今建筑工程的新特点、新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1设立安全防护控制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健全的安全防护控制机构,将责任落实到人,确定具体分工,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时,不必担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要由领导干部带头,依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长期、实时的监督检查工作。2.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建筑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安全防范观念淡薄,许多行为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在面对突发安全问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因此建筑企业要对施工人员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利用奖惩手段、法律法规宣传等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突发状况时的自救能力,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3加大对安全项目的资金投入建筑企业应确保安全资金及时到位,并不断增加资金数量。及时更新安全防护设施,运用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善施工环境,以自动化和机械化代替人员的操作,去做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使用新的管理手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4建立施工前安全预防机制及过程控制建筑企业在施工前,要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有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施工人员也要有相关的用工手续,有作为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条件,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的各项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各种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限期整改,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消灭在源头。2.5制定规范、合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建筑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作出预测,并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范条例和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进行之前就将一些安全隐患消除掉。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这些规范措施,不可麻痹大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结语

篇1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以下简称安全防范),是指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预防、控制违法犯罪行为和治安事件,维护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安防产品),是指防抢劫、防盗窃、防爆炸等防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专用产品。安防产品的具体范围和名称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以下简称安防工程),是指综合运用安防产品,通过科学设计,在特定场所设置的安全防范系统。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是安全防范的行业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二)会同有关部门对安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实行行业监督管理;

(三)会同有关部门对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实行监督管理;

(四)负责安防工程的验收和监督安防工程的使用;

(五)会同有关部门处理违反国家及本省有关安全防范规定的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建设、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安全防范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下列场所应当设置和使用安防产品或者安防工程:

(一)非军事单位的枪支弹药库;

(二)国家机关的重要部位;

(三)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确定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治安保卫重要部位;

(四)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公共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场所的重要部位。

第六条安防产品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制定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安防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有关部门根据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七条对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设置和使用安防产品或者安防工程的场所,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中,应当根据工程设计使用功能的公共安全防范风险等级要求,将安防产品和安防工程的设置纳入设计并列入工程预算,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公共安全标准的要求。

第八条安防工程应当符合国家公共安全标准,并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验收合格。

安防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九条安防产品和安防工程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并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将知密人员限制在最小范围。

第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八条第二款、第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公私财产损失或者危及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中,违反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的,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设计、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造成严重损失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200元的罚款。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行政,如有违法情形,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当事人不服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篇13

关键词: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安全,对社会安全防范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类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站在战略高度,敏锐地意识到安防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未来需求,提出了“顺应产业创专业、根植行业建专业、服务行业促专业”的建设思路,于200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解决了安防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无对口专业培养途径的问题,填补了专业设置的空白。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以教师团队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基点,建立了校协联盟,实现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行业促进专业建设,专业提升助推行业发展”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开辟了一条行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孙德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48-50.

篇14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安全防范工作,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至关重要。本人结合自己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经历,谈一下自己对农对安全防范的粗浅看法。一、当前农村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1、基层治保组织名存实亡。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了改选,精减了人员,原先的专职治保主任有的被取消,也有的治保主任由村主任兼任,因其工作繁忙,无瑕顾及治保工作,且有的治保主任业务生疏。人员不落实,治保组织无从谈起,治保工作更是一片空白,致使大量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化解,全部上交到派出所。2、群防群治组织形同虚设。近年来,农村呈现出“三多一少”现状,即:外出务工人员多,老人儿童多,留守妇女多,青壮年少。由于缺少组织与人员,打更队、巡逻队等基层一线群众性防控队伍已经萎缩,有的已经消失,很少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农村成为了社会治安的“真空”地带。3、警力不足。我辖区管辖常住人口2万余人,我所现有警力5人,所领导1名,户籍内勤1人,治安外勤3人。平均每人管理实有人口4000余人,约4个行政村。民警占所管辖人口比例为万分之三,与国家要求民警占所管辖人口比例万分之十三相差很远。由于警力不足民警整天忙于值班出警、执法办案、调处纠纷等各工作,顾此失彼,很难做好安全防范工作。4、打击与防控的难度加大。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与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作案多为摩托车、三轮车的等机动车,加之现在村队交通便利,通讯联络快捷,使得他们作案快,逃离快,从而增强了公安机关打击与防范的难度。由于防范没有形成网络状,往往你在东边巡逻,西边被盗却浑然不知,呈现出“东边日出西边雨”状况,开展巡逻守候的效果明显下降。5、派出所经费严重不足。受县域经济的影响,目前派出所的办公、办案经费存在大量缺口,经费只勉强维持派出所正常运转,很难用一部分经费用于安全防范。6、公安工作远离了群众路线。由于基层治保组织的萎缩,使得我们少了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造成了治安工作是派出所一家事情的被动局面,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处理好“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关系。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1、向素质要警力。认真组织农村派出所民警参加岗位大练兵活动,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有效的开展常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练兵比武竞等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通过练兵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真正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2、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一是加强治保会建设。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将责任心强乐于做安全防范工作的人选拔到治保主任工作岗位上来。并加强制度建设,定期对治保会成员进行培训指导,使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二是建立专兼职巡逻队。本着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结合实际组建护村队、季节性巡逻队,加强巡逻防控。三是继续推行联户互保工程。实行邻里守望,联户互保,共享平安。四是对大型奶牛小区、养殖户、厂、矿动员其全部安装报警装置。3、做好法律知识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以及其它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常识方面的知识,使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4、加大打击力度,震慑犯罪。对发生在农村的坑农、害农违法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做到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同时,适时开展打击村痞路霸专项行动,维护农村安全稳定。5、密切联系群众,构建社会安全防范大格局。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考虑,努力为群众办真事、实事,积极向群众报告工作,与群众常沟通、常联系,建立警民雪融与水的关系,使群众成为我们的知己、朋友,主动提供各种信息,参与农村安全防范。6、推行警力前移战略。一是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争取编制人员、装备,并使警力、装备向基层一线倾斜。二是按照<<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要求,在农村建立警务室,警力下沉,警力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