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4 17:2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

篇1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对手术效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模式,从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效率。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率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因此,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保证手术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1]。精细化管理即使用精细化的分工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来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手术效果,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中。我院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9岁,排除:(1)有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的患者;(2)有严重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3)恶性肿瘤的患者;(4)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类型:胆道手术33例、胃肠手术34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乳腺手术4例、甲状腺手术3例、微创手术20例、传统手术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护人员、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工作环境从细节之处抓规范

建立合理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环境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合理的手术室物品运转流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间物品、设施的摆放合理有序,利于操作。

1.2.2细节护理从细节之处抓质量

规范护士言行礼仪,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需求为主动服务,关爱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微笑服务患者及家属,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2]。

1.2.3物品管理从细节之处抓落实

专科仪器、设备专人检查维护,无菌间物品有醒目的标识,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污染、变质的物品,做好登记和管理,重点物品、药品做好班班交接工作,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

1.2.4考核管理从细节之处抓实效

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临床效果,监督并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慎独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护士主动充分的照顾患者的需求,利于反馈相关的管理结果。

1.2.5人员管理从细节之处抓高效

精细化的管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不仅能够使护理工作安全连续的进行,而且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休息,在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减少发生医疗差错,从而实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3]。护士长主动关心护理人员情况,加强手术室防护措施的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手术室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护理质量的考评,包含5个方面: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每项细分成若干小项,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则效果越好;手术效率从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分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得分≥85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

观察组在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精细化管理对手术效率的影响

观察组手术效率在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各项设备和较高的建设成本,是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及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导致分工不清,工作混乱,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引起医疗纠纷[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效显著,能够使护士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营造和谐环境,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真正贯穿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赖度,降低其焦虑情绪[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士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促进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并且在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对手术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为推动医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娣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陈芋玉,吴应虬,黄爱丽,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41-43.

[2]许巧玲,冯娟,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42-144.

[3]路桂梅.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47-148.

篇2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在实施护理工作时,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另外,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促使治疗效果的不断提升,使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改善[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60例,女性64例。并根据数字表发随机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4~60岁,平均年龄为(36.13±2.18)岁,有男性36例,女性26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5~59岁,平均年龄为(37.13±2.81)岁,有男性24例。女性38例。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首先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常规性的询问,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与心理状态情况有所了解,并对患者的了解手术流程进行指导,并将手术治疗的原理与具体流程向患者进行常规性的讲解。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将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整,将手术用品准备充分,手术过程帮助医生固定患者,收拾完成后对患者给予清洁护理,同时,将其送入病房,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病房护理与检查工作,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监测与记录。

1.2.2精细化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随着科学的护理管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实施精细化护理的工作模式,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的环节管理。精细化护理服务是全面落实护士的职责和义务,是用心在为患者服务,是让生命不再孤单的全程护理,要让基础护理不漏掉一个细节,专科护理不断提升,全程护理服务的价值得到延伸,要让患者家属放心的将患者交给我们。手术室的精细化护理就是护理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患者手术这一特定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提供患者在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连续护理活动。①手术前的护理工作:在手术治疗开展以前,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与患者相关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充分的告知,使患者与家属对于护理工作进行出现的焦虑与不安情绪有效的消除,根据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指导患者能够正视手术过程的进行,维持平和的心态;②手术中的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在手术前对手术进行消毒与清洁工作,将手术物品准备齐全,在进行手术时,与医师进行积极、合理的配合,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清洁工作,随后跟随患者进入病房,在患者手术进行时,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实施精细化护理工作,对手术相关的操作仪器设备给予密切的检查,与此同时,有效的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另外,对患者在手术时的生命体征情况给予有效的监测,积极、主动对患者给予关心与帮助,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患者的有关护理工作给予有效的实施;③手术后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者的身体每一项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测,另外,在进行手术时,必须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跟踪与巡防工作,嘱咐患者在术后进行各项的护理工作,同时有效的指导,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回答。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

2 结果

2.1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评分(8.95±0.67)分、术前护理评分(9.35±0.57)分、术中护理评分(9.13±0.38)分、术后护理评分(9.17±0.57)分以及总的护理质量评分(9.04±0.23)分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评分(4.43±1.12)分、术前护理评分(5.44±1.18)分、术中护理评分(5.12±0.57)分、术后护理评分(5.15±1.56)分以及总的护理质量评分(5.21±1.57)分。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结果为(94.43±3.1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结果为(78.23±4.0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为患者所提供的有效治疗方法与科学护理服务,已逐渐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改革的关键内容[2]。最近几年,精细化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促使医院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不仅能够促使医院治疗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将医务工作的实际水平充分的体现,使医院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较为完善[3]。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方式的不同在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评分以及总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的评分中差异性较大,实施精细化护理获取的护理影响效果明显比常规护理获取的护理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自从手术室开始推行精细化护理,使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得到了大大的降低,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手术,减少了医疗纠纷。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存在较大的影响,可以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改善,使患者与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的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维静,陈清梅.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07-208.

篇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

护理品质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护理服务的品质,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1]。为此,我院从2014年7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在我院工作的882例护理人员。在这些护理人员中,有主任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9例,主管护师76例,护师281例,护士374例,培训护士140例;其中有3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研究生,有181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本科,有628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大专,有70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中专。在进行本次研究期间,这些护理人员的岗位均无较大的变动。

1.2方法

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使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手术室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根据相关规定,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配合进行手术,定期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数量、质量,定期打扫手术室等。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1)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对器械消毒、药品归类、定量存放等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与评价。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的方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将相关的操作标准进一步细致化、标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据可循”。同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护理操作[2]。2)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情况。建立感染监控领导小组,促进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维修技师及监控护士等。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及任务,做到“明确分工,责任清晰”。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和跟踪调查工作。护士做好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工作。技师负责维护设备。监控护士负责监测手术室环境的各项指标,并将获得的信息汇总。3)加强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手术床、壁柜、灯具及相关器械进行清理和消毒。每周定期清扫手术室,每个月对手术室进行一次大扫除。手术室的清扫工作需在净化空调系统下进行,清扫方式为湿式清扫。隔周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温度、灰尘粒子、湿度等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汇总、上报。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其接受新的护理理念、知识,以促使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及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两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各选取150例患者协助进行本次研究。让这些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统计2014年我院发生的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共有12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3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6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共有4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1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2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复杂繁琐,且对工作质量的要求高。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时,将各项护理工作细致化,明确了进行护理服务的要求和目的,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使其更有责任意识,规范其思想和行为,促使其进行护理服务时不遗漏每个细节,更重视每个细节[3]。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对护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等进行了修正,使相关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此外,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地推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总之,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谭洁 单位:中国人民第一八一医院康复科

参考文献:

[1]汪晖.精细化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团队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2015,12(08):905-907.

[2]陈湘玉,谢玮伟,,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4(09):615-616.

篇4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源自企业管理理念,通过对社会分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强调精与细的特征,以期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并在管理过程中力求精益求精,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所耗的资源与减少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1-2]。手术室是医院的主要部门,担负着医治患者、抢救生命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对于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作用重大,而且科学、规范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是医院良性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3-4]。2015年1月,我院将精细化管理引入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4年1~12月行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男83例、女67例,年龄(43.27±5.02)岁;将2015年1~12月行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男93例、女57例,年龄(42.75±4.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管理,术前由护士常规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并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使其了解手术流程,以减少紧张情绪。术前进行手术室消毒,准备好手术用品,并调整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手术时尽力创造安静的环境,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清洁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病房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

采用精细化管理。①精细化管理培训: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精细化管理内涵,养成精细化管理理念,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点为精、细、准、严。“精”是将手术室的服务、管理做到极致,力求精益求精;“细”是指手术室的各项服务执行要尽可能细化;“准”为相关准备及操作工作应准确无误;“严”即从严控制失误偏差。通过培训,使手术室人员将精细化贯穿到手术护理中,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②健全完善手术室的工作指引:标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大特点,而制度化与程序化管理是标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进一步完善手术室现有的管理制度,细化手术室的操作标准,获得对手术室人员与手术器械仪器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强调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摆放、吸氧吸痰、输血输液、导尿等易出现护理缺陷的环节中,重新细化制订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尽可能地降低护理操作中发生差错的风险。制定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对手术过程中患者可出现的风险进行细化分级,也规范了危重症的抢救标准与程序,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细节意识,加强了手术护理的可控性,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安全。③术前心理疏导:手术是一种特殊的创伤,患者多有紧张或焦虑情绪。手术实施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与安慰,尽量解除患者的疑虑,消除其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心,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④制定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1d使用明确无误的记号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并让患者参与该过程,使用统一的“YES”记号,在患者有意识和清醒时,由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标记。手术开始前进行“time-out”即患者安全核查。“time-out”于手术即将开始前在手术室进行,包括医生、麻醉师、护士等整个手术团队全体参与,核对患者是否正确、手术部位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正确。核查结束后主台护士将核查团队人员姓名及核查具体时间登记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⑤强化消毒灭菌:对手术需要使用的器具必须由专人进行消毒及管理,并每月采用科室自查与感染管理科抽查的方式对手术室内空气、医务人员双手、呼吸机管路、消毒后体温表、物体表面、氧气湿化瓶、使用中消毒剂等采样检测病原微生物。⑥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手部卫生是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手术室设置感应式洗手水龙头,洗手池旁配有充足的洗手液和干纸巾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水池上方张贴洗手指征、七步洗手法及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手术室每个房间门口处均放置悬挂式快速洗手液。洗手的正确性和手卫生依从性纳入手术室的监测指标。⑦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加强手术室内部管理,围绕降低可控成本,实施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对于手术室的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办公用品等由专人登记管理,护士长依据每日使用量提前做好物品耗材的申请,出库时由领用人与管理人双签字,保证出入一致,实现全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5]: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由患者自我评估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的疼痛评分。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分成10段,分别以数字1~10标注,0代表无痛、10代表强度最高的疼痛感,患者按照其自我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线段上标出相应的位置,对应的数值即为评分值。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前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沟通能力、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舒适程度等5个项目,各项目满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91~10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护理质量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问卷于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包括药品器械管理、手术室环境及安全、卫生消毒、护理记录、职业素质,各项目满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91~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79分为一般、0~59分为差。④手术效果:差:手术出现差错或者出现术后感染;有效:手术成功,但手术时间延长,未发生手术差错或术后感染;优良:手术成功,且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未发生手术差错或术后感染。总有效率=(优良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两组间多个时间的疼痛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疼痛自评评分比较见表1。2.2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见表2。2.3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2.4两组手术效果比较见表4。

3讨论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年我院收治的88例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5.7±3.1)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6.3±3.5)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进行干预,具体如下:(1)应用精细化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手术室中,临床护理工作极其复杂,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医院需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医院高层管理者需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理念,吸取精细化管理中的精髓。同时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与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并培养严谨、认真、自我约束的工作态度,深刻认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2)细分精细化管理职责、流程、制度;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者能力体现在使每位工作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需对手术室中的各项操作实施细致化、标准化,如手术器械准备流程、制作手术物资备用表、手术室内行为规范、手术室中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各班次不同时间段工作流程等。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并对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考评。(3)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作为给予患者实施救治的重要场所,因此每个细节的精细化管理无容忽视,对此可将手术室护理工作标准化、统一化以及量化管理等方式实施管理。例如,手术室各区域标识化,将标识细分到每个区域、器材等,加强手术室细节管理,确保手术室中器械管理、区域划分等一目了然。(4)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做到给予患者最满意的服务、给予医师最默契的配合,使其成为自身的工作理念。促使各科室护理人员提出细节护理的措施,最终总结并进行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倒换着后每个细节均要为患者考虑,如:健康宣教、眼神鼓励、亲切问候等,每一个细节均需体现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

1.3疗效评定

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医院护理质量,从手术室设施、人员、安全、布局等4个管理方面评分,满分100分;同时对手术安全情况,根据手术中不良发生情况进行测评。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满意27例,一般15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5.45%;对照组中,满意19例,一般12例,不满意13例,满意率70.45%。对比两组满意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4,P=0.000)。

2.2护理质量与手术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评分为(95.37±3.26)分,高于对照组的(86.12±5.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1,P=0.00)。且观察组手术中不良事件1例(2.27%),低于对照组7例(1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2,P=0.000)。

3讨论

手术室是对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措施的重要场所,手术室中医护人员的操作、手术设备、手术室环境等均与患者手术治疗结果存在直接关系[2]。若手术室中人员、设备、环境出现任何失误,会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对于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生命安全等意义重大[4-5]。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实施需要制定规范的章程,规章制度制定中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无论是器材管理、人员管理还是衣物消毒等均要严格按照精细管理制度实施,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失误发生率[6]。同时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确保每一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具有满足手术工作要求的职业素质以及职业责任心,从而有效执行精细化管理[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安全性、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手术室现状,对降低手术是护理错误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素华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代修玲,杨文丽.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3-4.

[2]伍琳,孙艳杰,刘钰鹏.立体定向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491-492.

[3]田美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62-263.

[4]林秀珍,丛丽霞,徐颖超.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272-273.

[5]刘利平.应用精细化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314.

[6]卫淑华.试论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15):171-173.

篇6

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开始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患者中选取120例(甲组),与2012年6月前手术室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乙组)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安全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业务操作水平,规范护理操作,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优质护理

手术室作为医院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部门,承担着救治患者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具备高水平的硬件条件,同时还应管理控制手术室手术实施质量[1]。我国引进西方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室的整体管理质量。我院从2012年6年开始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我院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室收治的接受精细化管理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为甲组,男70例,女50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0.3)岁,并选取2012年6月前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患者120例为乙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41±0.2)岁,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

1.2方法:

甲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为:①规范管理护理操作。手术室工作繁杂,有较高的业务要求,再加上手术室实施风险大,极易导致医疗风险发生。因此在护理操作中,要依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定具体护理操作的流程规范。因手术室收治患者多为病危重症者,为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需对具体的流程以及救治操作等进行细化,包括急救用品、急救仪器以及救护车等,减少护理中差错发生,保证各个护理环节安全进行。因此,手术管理过程中,力求每个操作、每个过程实现精益求精,并要求患者要严格遵循精细化管理规范标准,保证操作、管理以及执行等各个环节均执行细节量化,减少失误发生。手术实施过程中,要检查器械,保证器械性能完好,并放在方便找到的位置,便于及时实施治疗。②建立完善规范的手术制度标准。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最大特色为实施标准化管理,而管理中的最重要在于制度完善化以及程序化。通过不断完善手术室现有规章制度,细化操作标准,使手术室工作达到有章可依,并全面监督管理医护人员。完善科室的质控内容,归纳总结日常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术中配合、巡回护理人员工作情况、组织纪律。量化管理工作质量,依据医护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手术工作量大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同时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的护理服务质量。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给予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针对患儿的特殊性护理,术中医护人员为术者准备汗带,防止汗液流下污染手术区域;应用硅胶垫,防止患者皮肤受压;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制作手术间小棉被;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皮肤。⑤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在晨会学习中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大家对手术室工作责任重要性认知;术中严格实施查对制度,改变传统的带教方法,制定带教计划,依据手术室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特点,改变传统的医护培训模式,建立由多个老师共同参与,并进行实践学习,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手术操作水平;不断完善进修完善、实习生的学习计划,保证他们在学习计划完成的前提,保证科室工作的安全。⑥建立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依据医院的具体要求,每月对优质服务进行总结,切实保证优质服务落到实处,受益于患者。科室每月需进行一次持续质量会议,由护士长以及护理组长带头讨论,为了更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科室也有必要建立常规质控管理,集中表扬优秀的护理行为,批评不良的护理行为,若有必要进行经济惩罚。⑦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术前进行探访了解,明确患者的具体需求,并在可能范围内提供患者所需的帮助,术前要了解术者手术习惯、要求以及特点,便于术中充分准备,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乙组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患者的交接班,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实施常规护理,核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遵医嘱要求配合术者实施手术治疗。

1.3指标观察:

在围术期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合格≥85分)手术实施安全性、护理满意情况。1.4数据处理:本次所选取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7.5软件包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4.1±11.1)分,满意108例,满意率为90.0%,不满意12例,不满意率为10.0%,手术实施安全112例,安全率为93.3%,出现风险8例,风险率为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8.0±6.0)分,满意119例,满意率为99.2%,不满意1例,不满意率为0.8%,手术实施安全119例,安全99.2%例,出现风险1例,风险率为0.8%。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以及手术安全率、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手术正常进行以及急救患者,因此在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环境必须保证准确。我院手术室护理部门为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出在护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2-3]。精细化管理是由泰勒提出的,其泛指一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基础上,并进一步加深对常规管理的理念,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及思路,其实施目的在于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消耗的资源,降低成本,在此管理过程中,坚持以精、准、细以及严为原则,其具体内容为精益求精,并全面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及时准确,认真细节,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管理控制流程[4]。手术室精细管理以及手术室管理目标为出发点,坚持手术室的基本工作原则以及方法,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手术室护理中各个要素,努力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服务水平[5]。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若想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重点在于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其中最为关键是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由于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特殊者,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护理实施中应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尽量保证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这样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6]。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其护理评分、护理满意率、护理安全率均显著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提供精细的护理服务,在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同时,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手术风险,有利于成功救治患者。医护人员接受精细化管理后,提高服务意识以及工作责任心,更有耐心对待患者,更为注意工作的细节问题,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苹 孙丽 鲍宪平 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丽霞.癌症患者家属手术期间对手术室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5,18(1):141-143.

[2]梁燕,王艳艳,薄瑞娜.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07-208.

[3]沈红.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7):2742-2745.

篇7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手术室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即设置设备精细化管理、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结果: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得到患者、麻醉医师、手术专家的认可。结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安全优质高效。

[关键词]

精细化;手术麻醉;复苏护理;管理精细化

管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者比较关注的先进理念,其实质是对科学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1]。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是术后在手术室内的重要的护理环节,时患者术后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做好麻醉后复苏护理,值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300余张,年手术例数20000余例。全麻实施患者3000余例。

1.2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体会

①麻醉恢复室(复苏室)精细化管理。麻醉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PACU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和麻醉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返回病房[2]。本院麻醉后复苏室配置合理,管理措施到位。复苏室位置合理,符合三级医院手术室布局管理要求,床位设置与手术间相匹配,能满足全麻术后病人复苏需求。室内环境相对无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环境要求。室内设备、和监测仪、抢救药品齐全。专人负责设备仪器功能完好的监测和抢救药品(定位、定量、定类,班班交接并做好记录)的管理。②复苏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精细化管理。本院麻醉后复苏护理由手术室N3级专科护士承担。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应具有一定麻醉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能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3]。选择业务素质高、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5~10年以上的护师,派送到上级三甲医院进修或短时间内学习培训,以提高其麻醉业务素质,熟悉麻醉和复苏专业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急救复苏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操作麻醉监测仪和生命体征监测仪及急救用物等操作技术,并知晓各项监测数据的含义和其正常值范围,对出现监测“危急值”时立即报告并积极处理。通过多种途径如参加学说会议或优秀杂志刊物或网络学习掌握麻醉方面护理相关知识,经严格的考核合格才可负责复苏护理工作,同时具备判断各大全麻手术术后复苏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用评判性思维动态、客观判断病情变化,在异常情况出现后第一时间内发现,并给予(同医师)准确及时的救治。③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制定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科室拟定,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以“头脑风暴”形式讨论拟定,报医务科审查下发执行。每半年或1年修改1次。护士长组织培训学习和掌握标准和流程,同时制定出执行措施和考核细则,以提高标准和流程的执行力。严格掌握转出指征,密切观察复苏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特别关注:自主呼吸良好的临床体征、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病人能准确定位、物代谢至安全要求再转入ICU或病房,手术室负责麻醉后复苏的护师亲自送病人到相应科室,并与他科责任护师床旁交接病人术中情况、复苏情况、现治疗护理内容等,并于次日探访病人。④复苏护理质量管理考核精细化。护士长负责考核。考核明确目的、意义、标准、内容比重、扣分分值。每周1次,考核结果汇总科内通报,存在问题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并循环执行考核流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实施整改—评价—持续改进。

2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月,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复苏观察治疗的病人安全转出,得到麻醉医师和临床专家的认可,同时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

3讨论

麻醉后复苏护理,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做后复苏室护理管理,是护士长的重要职责,精与细的管理模式是加强复苏室环境、设备、仪器、药品、护师、质量和流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夯实复苏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精益求精的全程(过程与结果)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模式,可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增效提质。

[参考文献]

[1]蒋联群,朱迎阳.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06-408.

[2]谢岚,张粉玲.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2,10(7):1987-1988.

篇8

关键词:绩效考核 空调系统 责任小组

随着外科手术的普及,对于手术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诸如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室空气质量等,都成为了改建手术室所要关注的重点,当然,除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对手术室进行改建,使其符合层流洁净手术室的标准之外,还需对这类手术室进行有效的管理,方能将此手术室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助益于手术疗法的进行,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本文选择了我院层流洁净手术室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了常规护理和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应用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层流洁净手术室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1.7±5.9)岁;实验组: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6.1±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具体方法是:(1)组建责任小组:将全部护理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并在综合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以及资历的基础上选出小组长,明确划分每一小组的工作职责,使其有序进行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2)实施“二对一”模式[2]:也即由两名护理人员共同负责一位患者,术前巡视病房时向患者讲解手术先关事宜,手术当天负责将患者送入病房;(3)召开小组大会:为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需要定期召开小组大会,共同分析护理中的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案,如此循环往复,必能实现质量改进的总目标;(4)实行绩效考核:在激励制度中融入绩效考核,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5)加强专科培训:定期进行培训活动可以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让护理人员学习到当前最为先进的新型手术原理、器械准备以及操作步骤等内容,以便配合日常治疗工作的进行;(6)手术室管理:一是在建成层流洁净手术室后,需要邀请质检部门对技术参数以及洁净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标准后方能正式使用;二是在启用此手术室之前,要先确保系统功能运行无误,包括检查感应门、温度、噪音、湿度、网络运行、水电、医用设备等[3];三是在启用此手术室前,还需使用含氯消毒液对地面、物体表面、墙面以及天花板等一一进行擦拭;四是在使用此手术室后,每月一次的监测活动必不可少;(7)进行人员控制:医护人员是影响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所以需要对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一般来讲,由于手术室人员的流动性较强,所以浮游菌常常会超标,所以就有必要根据手术室的规模与级别安排手术人员,并且还需要在每日晨间约6:30开启空调系统,将温度控制在22~24℃,将湿度保持在50%~60%[4];术后还需使用卫生洁具打扫手术间,并将电动门关闭,然后待手术室经过1 h层流后,方能关闭空调系统;若是较长时间未用的手术间必须在使用前的3 h开启空调系统;若是急诊手术间,空调系统不应关闭;(8)放置仪器设备:诸如麻醉机以及内镜等非无菌设备不易放置在净化区,手术床则必须放置在中心净化区域;(9)维持手术室正压:手术进行过程中电动门以及侧门都应当始终保持关闭状态,并且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开门或是关门的次数,因为手术室属于密闭洁净空间,必须要保持室外气压小于室内气压,才能使手术室内空气只向外排,若是频繁开门或是关门,就会极大的破坏压差系统,不能进行有效循环,会降低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主要涵盖两项内容,也即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由质控小组定期检查病房实际情况[5],对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两项评分项目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最终取平均值;(2)感染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是否出现感染,内容包括无菌室感染、特殊感染室感染以及急诊室感染[6],总感染率=(无菌室感染+特殊感染室感染+急诊室感染)/总例数×100%;(3)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评定、对医院的工作环境进行评定等,每一问题分别设置了不满意、一般满意与非常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7]。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观察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的是spss22.0统计学软件,数据表示方法是和n/%,并使用了t检验和χ2检验,参考标准以P<0.05为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通过数据对比,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下载原表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2.2 比较两组感染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实验组的总感染率(6.89%)低于对照组(20.6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n(%)]     下载原表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n(%)]

2.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通过数据对比,实验组的总满意率(4.8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下载原表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医院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医院不断加强对层流手术室的管理,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医护人员负责。对层流手术室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8],如此医护人员才能有章可循,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行事,将各项工作流程落到实处,在保障患者利益之余,降低感染率,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而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医院从消毒隔离、手术床管理、无菌管理、清洁卫生等角度出发[9],对层流洁净手术室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处理;除此之外,组建管理小组也必不可少,管理小组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学习与互相监督,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予以实施;另外,基于层流洁净手术室有多项影响因素,并且医护人员是最大污染源的特点,为降低手术室细菌密度、降低切口感染率,将空气中具有的浮游菌含量控制在正常范围[10],合理安排手术人员并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流量将十分有必要。当然,为了对层流洁净手术室展开正规化管理,需要先行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让护理人员对层流洁净手术室有基本的认识,才能实施相应的科学化管理,因为层流洁净手术室属于新型理念,多数工作人员对此并不了解,为了减少操作失误所造成的设备损害以及人员伤亡,需要以培训、讲座以及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护理人员对净化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认知,才方便开展对应的管理工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护理方法与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都对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相较而言,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更甚一筹,主要表现在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感染率(6.89%)低于对照组(20.69%),且实验组的总满意率(94.8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P<0.05。原因分析为:(1)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将责任予以细致化,能够确保手术室管理工作一一落实,真正实现手术室环境、空调系统、手术床位置等的精细化管理[11],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2)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全方位管理,所以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2]。

综上所述,基于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模式对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有明显的管理效果,所以应当推广此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培英.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109-111.

[2]徐彬.医院层流洁净设备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2):106-108.

[3]张颖.层流洁净手术室术中人员流动量对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115-118..

[4]饶坤林,张恒,张鲲,等.层流洁净手术室和普通手术室对外科手术感染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3):340-343.

[5]刘婷,王冉,许亚超,等.基于HIMSS 7标准的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重建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4):4202-4204.

[6]顾娜维,陈春飞.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空气质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关系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0):1188-1189.

[7]张杰,刘军,杜俊,等.不同采样方法监测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贡量结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9):814-816.

[8]于宝腾.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层流洁净手术室中实施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66-467.

[9]鲁飞,崔树玉.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5):478-481.

[10]梁樱红.探讨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164-165.

篇9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骨外科手术;安全管理

精细化管理,即应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增强综合管理质量的管理措施[1]。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并被逐渐纳入到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中[2]。需要进行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病情危急,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得到简洁高效的安全管理[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骨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男78例,女58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为(40.5±5.7)岁。按照入院编号将13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36例入院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安全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医嘱相关护理方案和日常护理,如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再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和术后精细化安全管理 ①建立和完善护理服务管理体系,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协调。实施护士长-组长-管床护士职层体系,细化各级责任,落实到人。护士长对科内护理实务进行统筹管理,告知管床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叮嘱组长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组长需详细了解小组中患者状态,并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小组内护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细化分配,指导小组成员将各护理工作落实到位。管床护士需承担所管理患者的全部治疗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②将基础护理落实到位,坚持专业化和人性化相结合。保持床位的干净整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及时向医生上报并做详细记录。若患者病情危重或有特殊要求,则需参照护理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做好前馈控制干预工作,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预防感染。加强护患之间的双向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若出现医疗纠纷,则需及时上报组长或护士长,协商解决。③将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落实到实处,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前沿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的机会。培养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定期进行业务考核。

1.2.2术中精细化安全管理 进一步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细化操作准则,是操作流程更加严谨规范,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设立护理预警制度,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对重症和危急患者的抢救工作。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出现差错和不足,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字2值(或t)检验,以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和考核合格率,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和考核合格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采用精细化社会分工方法,通过相关标准和制度的制定,可有效控制服务质量,使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是一种高效、新颖的管理理念[4]。在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旨在进一步完善传统安全管理,有效提高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5]。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精、准、细、严",具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十分适用于工作强度高、类别多、节奏快的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6]。

由上述可知,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合格率为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89.7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98.02±1.78)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3.15±3.42)分,表明精细化管理实施后,骨外科护理人员在经过较为系统的培训后,专业护理水平有了明显地提升,同时护理人员的职业依从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精细化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2.64%,明显高于对照组(60.30%),表明在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后,患者得到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精细化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蓉梅,吕小平.精细化管理对预防产科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59-61.

[2]沈敏.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69-70.

[3]尹恩静,龚荣花,吴函,等.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精细化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13-1514.

[4]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6):92-94.

篇10

关键词:细节护理;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一直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保障护理质量会严重影响手术质量,会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工作产生质疑,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细节护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新型的护理方法,它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精细化,资源配置合理,执行力强,最终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手术的160例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11~73岁,平均(41.22±6.32),手术类型包括、外科手术、骨科手术与妇科手术,以上选取的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是术前访视、术中配合与术后回访

1.2.2观察组

1.2.2.1注重术前访视人性化 依据不同患者具体手术内容,制定个性化术前访视策略,注重将具体手术内容,手术重要性告诉患者,使患者对即将进行的手术有整体的认识,将术前晚与术晨的准备工作详细告知患者,有禁食禁饮必要的,告知具体禁食禁饮时间,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

1.2.2.2工作流程精细化 制定精细化护理工作流程,有序安排手术室护理工作,具体而言,首先,生命体征监测流程精细化。固定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时间,保证患者手术前休息不受干扰,其次,入院至出院全程工作精细化。对病人进入手术室、检查、用药等一系列步骤,按照护理计划制定工作表,严格执行。手术全程实行微笑服务,给予患者持续的情感支持与照顾。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保障患者安全。

1.2.2.3加强手术室专业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手术室环境干净、舒适,以患者手术具体内容,选择最适宜的手术,保证患者舒适,对易产生手术压疮部位用软枕或者棉垫进行保护;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谨遵医嘱,认真倾听患者需求,如发现患者有紧张、焦虑情绪,应及时进行缓解;术中应注意对患者身体进行保暖,可以选择棉垫等物品,对在外的患者肢体进行覆盖,保证围术期内患者体温处于正常状态;术前对患者及时注射抗生素,注意观察患者状态,预防过敏;器械护士应在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对医生所需手术器械,保证及时准确传递,提高手术效率。

1.3评价指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患者满意度、手术配合度、舒适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采用(x±s)表示测定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舒适度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配合度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两组满意度 由表3可知,对照组患者手术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

2.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由表4可知,对照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3讨论

细节管理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都有专职的医护人员依据不同患者具体手术内容,制定护理方案,认真倾听患者需求,细节管理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及时告知患者具体手术过程、手术意义,消除患者的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本文中,由比较可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配合度、舒适度与满意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对手术的舒适度、配合度以及满意度得到整体提高,有利于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进程,从术前、术中、术后为患者构建一个完整的手术护理体系,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精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40-1

完美的清洗效果是灭菌合格的前提[1],这已成为共识。为了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我院自开展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以来,即尝试将精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器械清洗流程中,在减少护理缺陷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2]。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1方法

1.1全员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精细化管理理论,理解该理论的核心,明确精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摒弃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使大家树立成功来源于细节的思想。把理念落实到常规的工作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1.2建立精细管理小组成立由质控护士及护士长组成的精细管理小组,区域质控护士负责本区内工作流程的具体细节实施,每周召开会议1次,讨论精细管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将信息反馈至护士长。护士长每月对精细管理执行情况、工作质量及手术室的评价进行分析,协调各区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进行流程改进。

2落实精细管理措施

2.1回收流程手术器械用后要及时送清洗,因为污染物干燥后不易清洗,用后送回到清洗时间1h,清洗合格率为63.93%[3],因此手术器械要及时送洗。通过与手术室多次充分沟通达成共识:术后及时预处理:所有回收器械立即去除去除明显杂物,将所有器械轴节打开,放入网状器械容器中,再整个容器浸入配有1:270酶清洗液的专用回收箱内。每日上、下午由供应中心回收人员密闭运送回供应中心清点。做好交接记录。

2.2清洗流程

回收的手术器械按台次分检,充分打开器械轴节,器械摆放不宜过于拥挤、选择清洗模式,进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

部分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六个步骤完成,注意器械上有无锈迹,干的血迹等难以清洗之处。必要时采取手工加酶清洗。水温控制

建立特殊污染器械的清洗流程及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

2.3检查流程

清洗后的所有器械要经过目测和带光源的5倍放大镜检查。基本标准为:器械表面外观光洁,无残留物质,无血迹。无水垢,器械关节和齿槽无锈迹,轴节灵活,复位准确。发现器械缺陷及时调配,并落实到位。

2.4加强与手术室沟通

每月与手术室沟通,对存在问题进行协商,找到解决途径。每季度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目的:提高器械清洗供应质量。

3效果评价

3.1将实施精细化管理前(2009年10―12月)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后(2010年1月―2010年3月)对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检查环节质量进行评价。每个项目评分为100分。

3.2数据采用SPSS1.2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见表1。

表1 实施精细管理前后器械质量情况比较(x(平均值)+s分)

项目时间回收清洗检查

实施前 3个月 92.15+1.5693.60 + 0.6893.97+ 0.75

实施后 3个月 93.70+0.9894.55+ 0.94 94.80 +1.06

| t |3.76 3.653.68

P

表1显示,实施精细管理后器械质量比实施精细管理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施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4讨论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医院可重复使用的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手术器械清洗管理流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器械管理质量,经统计学分析均P值

参考文献

[1] 宋慧.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5(43):475-478.

篇1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联合瓣膜手术;手术护理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是工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1]。

联合瓣膜疾病又称多瓣膜心脏手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发生病理损坏的心脏疾病[2]。此类手术时间长,配合要求高,我们在原有的护理配合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规范的护理配合。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1例,男3例,女18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7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室间隔缺损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粘液瘤切除术1例。全组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低温全麻体外循环直视下手术,有2例患者因复跳困难需重新插腔静脉管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后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器,其余病例均手术顺利完成。

2术前准备的精细化管理

2.1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术前1d访视患者,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以及对手术方式和疾病知识的缺乏,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手术室护士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用简洁易懂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通过手术成功的患友事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术晨由巡回护士将患者接到手术间,减少患者陌生无助感,使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和关心。手术间播放轻柔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

2.2参加手术前讨论。术前由手术医生组、麻醉医生、麻醉灌注师、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手术方案讨论,了解手术麻醉方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对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能做到忙而不乱, 提高配合质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2.3除常规心脏手术器械外,还有准备各种类、各型号瓣膜、测瓣器、试瓣器、各种瓣膜线、临时起搏导线等。手术室护士提前检查各项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将手术仪器安放在合适位置

3巡回配合的精细化管理

3.1麻醉配合

3.1.1麻醉诱导应缓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发生低血压,引起心跳骤停;保持适当的心率,因心动过速,使狭窄患者心排量下降,引起缺氧;心动过缓,使关闭不全患者增加心脏反流,降低舒张压而使冠脉血供减少。备多巴胺1mg/ml、多巴酚丁胺0.2mg/ml,分别用注射器吸取后备用。

3.1.2出入量管理:准确记录循环前、中、后出入量,作为补液输血量的依据,注意输液速度,防止引起左心衰。

3.2管理

3.2.1患者对的改变十分敏感,护士在过床、更换时应缓慢进行,防止血流动力学发生骤然变化。

3.2.2术前在手术床垫喱垫,患者头部垫头圈,抬高足跟,胸骨后垫小枕抬高胸廓,利于术野暴露,各种管道、线路用棉垫包裹衬垫,防止压伤皮肤

3.2.3进行二尖瓣探查时,将手术床往左侧倾斜20~30°,利于病变二尖瓣暴露

3.2.4关闭心脏切口前摇低床头30°,充分排尽心脏内空气,防止气体跑进脑血管引起脑栓塞

3.3术殊药物使用管理

3.3.1心脏手术需使用的药物很多,巡回护士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现配先用,要注意观察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

3.3.2劈开胸骨后给予肝素3mg/kg,注射前要向医生报患者体重和使用药量并经双人核对,注射10min后抽动脉血测ACT,ACT>480s可以进行插管体循环转流

3.3.3鱼精蛋白使用 鱼精蛋白作为一种异体蛋白,是鱼精蛋白拮抗剂,某些患者使用后会产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引起毛细血管漏综合征。推注时速度要慢,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出现血压下降时增加血容量,必要时使用钙剂

3.3.4正确应用抑肽酶 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常规切皮前给予静脉注射抑肽酶100单位和在建立体外循环后给予100单位加入预充液中。抑肽酶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可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在注射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密切观察皮肤、尿液、血压、心率的变化。

3.4心脏复跳困难配合 根据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循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分别用50ml注射器吸好后装上微泵备用。出现室颤时进行电击除颤,同时注射利多卡因或心脏表面喷淋利多卡因,长时间细颤或除颤2次以上未成功复跳者使用胺碘酮,常规负荷剂量75mg,并维持5~10ug/(kg.min)微泵注射

4洗手护士配合的精细化管理

4.1各种管道的管理 本院使用的是科威公司的管道,洗手护士提前洗手上台,将体循机组台上使用管道整理好,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摆放,检查插管与体循机组管道所需接头的型号。

4.2对插管和管道做改良 由于左心引流插管的管芯是塑料制品,可塑性差,不能满足术者要求,我们用气管导管的无菌管芯代替塑料管芯,可以满足术者对插管的各种角度;将一次性输血器在墨菲氏滴管下剪断后装上通气管的针头,在心脏排气时一端接主动脉灌注针排气口,针头端扎到下腔静脉连接管进行排气,可以使排气简单、方便、有效。

4.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比较脆,容易撕裂渗血,提前备好带毡片的涤纶线做心脏切口、房间隔的牵引线和用于心脏表面缝合止血,可以避免心肌表面撕裂和针孔渗血。

4.4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左心引流管、灌注针用3-0涤纶缝线做荷包缝合,每条荷包缝线用胶管索紧,左心引流管、下腔静脉由于部位较深,胶管长度较其它胶管长些,便于医生操作;插管前将所有的插管管道递术者检查。

4.5术中冲洗液温度的要求 在肝素化结束后,用37~40℃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各手术医生清洗手套的血凝块;切除病变瓣膜后,大量冰盐水冲洗心室腔,防止脑血管拴塞物形成,手术医生打结前用水球将其手套打湿,方便操作;复跳后心脏表面渗血用80℃左右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达到止血效果;术野用37~40℃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6做好意外情况配合,预防并发症。对撤离体外循环后心率减慢,血压低,有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倾向者,做好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或重建体外循环辅助循环的准备

5体会

5.1联合瓣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加重了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是术后低心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手术配合过程,手术室护士在台上、台下仔细、认真、有计划的做好每件事,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心肌损伤程度,促进心脏复跳。

5.2经过精细化管理,洗手护士能提前熟悉手术方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突发事件做到忙而不乱,准确及时地配合,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

5.3心脏手术室一个紧张复杂的过程,护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的判断力,娴熟的配合技巧和良好的医护沟通技能,才能促进手术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篇13



2011年我院护理部为了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出精细化管理。病房实行护理站前移,手术室作为一线科室为了迎合医院发展需要,多次召开科室质控会议,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从工作实际出发,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回头看,从中找出了很多不足和缺陷,其中有很多好的思路、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等落实不到位、做的不具体,没有起到应有的效应。首先质控内容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岗位流程不精细;再有优质服务创新意识欠缺、提出的优质服务内容落实后没有长效管理机制;其次有些服务措施落实拖延,没有起到即时效应。为此,手术室加强了这几方面的管理,力求做到精细化,收效很好。

1 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质控内容及岗位流程

11 年初根据医院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科室规章制度,对科室每项具体工作都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科室的质控内容,将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又经常容易犯的错误纳入科室质控管理,如术中配合:巡回护士坚守岗位问题、各项有创操作前告知问题、手术间环境管理问题等;组织纪律方面进行细化:迟到30 min和迟到1 h有明显的处罚区别;迟到一次和迟到三次有明显的区别;事假和病假有明显的区别;工龄假和病事假有区别。对工作质量进行量化管理:有创操作每月进行个人一次性成功率统计;工作量完成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每月进行统计。

12 完善各个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对手术室各个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对每个岗位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具体到每个事件都要有人去做,责任到人。如助理护士岗位,具体工作是接送手术患者,需要三个人去完成,但是三个人的工作也有区别,分别定位为A班、B班、C班,具体工作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工作流程截然不同。将人性化护理纳入到每个岗位之中,每个岗位都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而展开工作,如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岗位工作内容,处处体现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从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随访都体现在岗位职责中。再有器械室护士岗位,从器械的使用、器械的保养、器械的供应有具体的职责,而且将各种灭菌器的使用、保养、监测,大型设备的使用、保养、管理等也纳入职责范围;另外还包括器械使用的宣教,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的带教,新器械、新设备的培训等。

2 创新优质服务措施

2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了护理人员工作弹性排班制,保证了手术量较大时人力资源的配备,同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达到科室、临床、护理人员三满意的效果。

22 提供优质服务项目:给患儿提供娱乐玩具,防止患儿因哭闹而影响麻醉和手术,深得家属和医生的爱戴;为手术医生准备汗带,以防止术中汗液滴落手术野而污染手术区同时也满足了医生这方面的需求;硅胶垫的应用,保护手术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为了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输血输液加温器的使用;手术间小棉被的制作;加强手术患者盖单的管理:科室提出最大限度缩短患者肢体暴露的时间和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暴露部位。

23 加强科室环境管理:手术家属等候区进行规划:为患者家属提供优质服务项目,如冷热纯净水、报刊杂志、手术宣教资料;门厅大屏幕为患者进行手术知识宣教;为患者家属等候时提供一排排座椅等。

24 加强整体护理:术前增加访视内容:①患者皮肤的评估。②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评估。③根据术式评估患者静脉穿刺部位。④患者的特殊要求,纳入晨会交班内容。

25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纳入晨会学习内容,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手术室工作性质和责任的重要性;手术中严格查对制度:实行点一记一的清点工作方式;改变带教模式,重新制定带教计划: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将新护士的培训模式彻底改变,以前是一个老师至始至终带教,现在是多个老师参与带教,由护士长计划排台,最终达到手术技术、理论知识全面性的掌握;对实习生、进修生的学习计划也进行了完善,在确保他们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下保证科室工作的安全;制定了对口医院学习的实习计划,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3 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临床沟通

31 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根据医院要求每月进行优质服务小结,切实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让患者真正受益。科室为了完善此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科室持续质量会议,护士长、护理组长不定时在一起进行工作探讨,为的是能够把更好的优质服务项目拿出来进行实施。为了将优质服务措施长期运行,科室进行了常规质控管理,对做的好的在科室晨会上进行表扬,做的不好的给予点名批评,必要时进行经济处罚。

32 加强和临床沟通: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需求,在尽可能范围内给予患者大力帮助。术前了解术者对此手术的习惯、手术特点、特殊要求,以达到术中准备充分,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篇14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0.039

临床上,联合瓣膜心脏病具有病程长和心脏扩大等特点,给患者心脏功能带来严重创伤,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瓣膜置换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通过人工瓣膜替换病变瓣膜,提高患者瓣膜功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现将联合瓣膜心脏手术护理配合中的精细化管理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联合瓣膜心脏手术患者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26~76岁,平均(45.48±6.24)岁。其中27例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术,21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9例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1.2 方法

1.2.1 护理配合方法 精细化管理措施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实施相应培训、明确护理工作,对患者实施病情护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效果评价[3]。基于联合心脏瓣膜手术难度较高,因此护理难度增加,应选取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护理技能。在患者术前一日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相关信息有无对次日手术产生影响。对于手术较为复杂的患者,手术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意外,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做好紧急事故随时应对准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影响。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外,更要有过硬的技术,加强心脏手术解剖知识的学习,熟悉手术方法,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做到眼、耳、手、心一体,即注意力高度集中,视线不离开手术区,善于聆听术中术者的要求,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术者需要的器械和物品,心思细腻,与术者成为一体,急术者之所需,想术者之所想。术后手术室护士应与ICU护士做好详细交接,针对患者术中出现的情况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ICU护士,提高其能动性,降低不可预知的损害性。同时,制定360度的护理评价方案,让术者、麻醉师、患者共同参与评价护理工作,全方面、多角度地总结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利与弊,对于极易出现护理问题的环节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提高综合护理质量。

1.2.2 配合要点 (1)器械护士配合要点。术前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布类,手术开始15 min前器械护士上台整理器械及物品,与巡回护士做好清点工作,协助术者消毒铺巾。开胸后协助术者固定好管道,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后心包内给予冰水、冰泥,保护心肌,防止冰碴、冰块损伤心脏。备好合适的测瓣器,根据术者的手术习惯选择相应的缝线进行瓣膜缝合。拿取瓣膜时,不要用手触瓣叶,也不要用金属器械接触瓣膜的表面。因为有划痕或被污染的瓣膜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甚至使瓣膜失去功能导致患者猝死[4]。心内缝合时针与针持呈120°,间断缝合瓣膜时记住所用的缝针次序,注意改变针持夹针的正反方向以适应医生的需要。在滑线打结时,器械护士及时用水浸湿缝线和主刀医生的手,以免由于线的干涩损伤血管引起出血或断线。保管好余下的血管缝线,避免缠绕打结,心脏表面渗血时可止血缝合。缝合时用橡皮蚊式钳夹住血管缝线,防止损伤缝线。由于缝针较多,可在关闭房间隔、主动脉切口前先自行清点针线,防止遗留在心脏内。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复苏困难或复跳后心功能不良,不能脱机需再次转流、复跳甚至再次换瓣时,器械护士应立即备好插管或阻断主动脉的器械、缝线和用物。器械护士应做到胆大心细、眼急手快、耳聪目明、头脑清醒,随时准备应付术中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2)巡回护士配合要点。巡回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行三方核对,适当地舒导患者,减少其紧张情绪。协助麻醉师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协助手术医生导尿、插肛温和摆放手术后妥善固定好患者。巡回护士应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调节好室温与灯光,做好电刀、吸引器、制冰机等仪器的连接,使之有效运转。与器械护士准确核对术前所有手术器械、用物,术中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缝线、瓣膜,复跳前准备好除颤器和起搏导线等物品,复跳后调升室温,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应急准备,同时仔细观察皮肤,防止压疮。体腔关闭前后、皮肤缝合前与器械护士再次核对,确保器械、物品无遗留,保证手术安全。术后平稳移动患者到病床,移交所有患者用物,并详细做好与ICU护士的交接工作。加强术后随访,及时听取患者对手术室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术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积极改进工作中的缺陷。

1.2.3 术殊药物使用管理 (1)联合瓣膜心脏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药物,护理人员必须事先掌握手术中所用药物的药理,并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这样才可以在出现问题及时处理。(2)注射药物前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核对药物,如劈开胸骨后给予肝素3 mg/kg,护士要向医生进行汇报,经过双人核对后才能注射。(3)鱼精蛋白和抑肽酶会使某些患者产生过敏反应,因此要缓慢注射,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皮肤、尿液、血压、心率等)。(4)根据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循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分别用50 ml注射器吸好后装上微泵备用。出现室颤时进行电击除颤,同时注射利多卡因或心脏表面喷淋利多卡因,长时间细颤或除颤2次以上未成功复跳者使用胺碘酮,常规负荷剂量75 mg,并维持5~10 μg/(kg?min)微泵注射。

2 结果

手术时间245~320 min,阻断时间65~90 min,术中出血240~420 ml。手术进行顺利,术毕转ICU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切口感染、手术压疮等手术并发症。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