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营绩效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同仁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渠道
一、采用渠道分析法分析营运资金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中多采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孤立的指标衡量资金的利用效率,往往忽视了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且这些指标没有涉及到流动负债部分,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及其变化对营运资金的具体影响程度,难以判断营运资金策略的变化或调整在某一比率上的变化能否抵消在其他比率上造成的恶化,不便于对营运资金绩效的全面评价。
而王竹泉提出的渠道分析,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并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其与供应链或渠道关系分为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这种分析方法涵盖了营运资金各个项目,有利于全面评价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采用该种方法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效果的分析。
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分析的一般思路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收等活动的占用的资金情况,对于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制药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对其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可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额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管理效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额是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之和,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的占用额除以平均每天销售收入可以得到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
采用渠道分析的方法,从三大渠道入手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绩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别计算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和周转期。各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通常用与该渠道相关的会计报表项目进行计算,用占据企业自有资金的项目金额之和减去占用外部资金项目金额的差额来衡量,即所占用相关资产项目与相关负债项目金额之差。与营销渠道有关的会计项目有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和应交税费, 因此营销渠道营运资金为成品存货、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之和减去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同理,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用材料存货、其他应收款项目余额合计数减去应付职工薪酬与其他应付款的合计数。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则用材料存货与应付账款之和减去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合计数。在计算各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期时,需注意不同渠道所选择的周转额不同,评价营销渠道、生产渠道、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时 , 则分别以销售成本 、 完工产品成本和材料消耗总额作为周转额。为进一步分析各会计项目对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影响,还须将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分解为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周转期,关于各渠道周转期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票据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应交税费周转期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 =(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在产品存货周转期+其他应收款周转期-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期-其他应付款周转期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 =(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材料存货周转期+预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票据周转期
三、对同仁堂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评价
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占用量分别是241252.69万、286582.11万、358970.51万元,绝对额在逐年上升,同时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也在延长,13年至15年分别是119.41天、105.15天、94.46天。三个渠道中,营销渠道占用了本公司绝大多数的营运资金,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均超过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且营销渠道资金占用额在逐年上升。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量为负,说明其更多占用外部资金进行生产环节的资金周转。采购渠道占用了本企业少量资金,2013年至2015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分别占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的1.17%、1.17%、6.44%。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分别为358514.27万、97758.04万、611408.98万,周转期分别为119.41天、22.20天、106.14天,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同仁堂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有额居于中等水平,但实际周转期较长,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佳。
现分别从经营活动的三大渠道――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及各渠道的分项目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分析。
(一)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首先计算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指标: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成品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与应交税费周转期,如表1所示,并计算了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三家企业营销渠道相关营运资金指标,如表2所示。
纵向来看,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的占有量分别为241252.69万、286582.11万、358970.51万,可以发现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在不断增加。由表1可知,营运资金的周转期也在不断延长,说明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利用效果在降低。从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各因素分解来看,可以发现存货周转期有所波动,但前后变化不大,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期总体延长,预收账款周转期缩短,应交税费周转期延长。企业2013年至2015年的应收账款分别是47114万、62475万、86465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41%、6.45%、8%;应收票据分别为12874万、32054万、32538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48%、3.31%、3.01%;预收账款分别为35122万、28425万、18460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03%、2.93%、1.17%。这说明企业在近几年可能采用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适当延缓了付款期并降低了ο售过程中预付款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加。
横向比较,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三家企业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分别为358970.51万、502577.44万、762540.27万,可以发现同仁堂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量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其销售成本不高,表2显示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仍处于较高水平,由表2可知,同仁堂的存货周转期处于较高水平,这是延长其营运资金周转期的重要因素,应收账款周转期其处于中间水平,应收票据周转期处于较低水平,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期之和在三家企业中是最低的,说明相对其他两家企业,同仁堂的信用政策更为严格,收款能力较强。同仁堂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云南白药相近,但由于延长同仁堂营运资金周转期的主要是成品存货,而导致云南白药营运资金周转期较长的是成品存货和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变现能力较强且风险性较低,其质量高于存货,所以总体来说同仁堂营运资金利用效果要低于云南白药。
总体来说,虽然同仁堂近几年对其信用政策有所放松,但在同行业中其对客户的信用标准还是较为严格的,因此其所售商品的回款能力较强。导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较长,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成品存货的持有量过高,企业需对其成品存货持有量做适当调整,增强存货的利用效率。
(二)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生产渠道
(见表3、表4)
经计算,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分别为-27325.06万、-7003.84万、-4660.22万,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为负,且其绝对值逐年下降,表3列明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与趋势,由表3可知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绝对数也在逐年下降,说明从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在生产环节更多依靠外部资金周转,但对内外部资金占用量差距逐年下降。在影响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各分项目中,在产品存货周转期延长幅度较大,同时其他应收款周转期与应付职工周转期也有小幅度延长,其他应收款周转期有所波动,在14年周转期最短。综上,造成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本企业在产品存货资金占用增多,使内外资金占用额差距缩减。
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分别是-4660.22万、-123933.20万、-27971.05万,三大企业生产环节都更多地占用外部营运资金,但同仁堂内外资金占用差额最小,表4显示了各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从中可发现同仁堂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绝对数最短。从各个分项目入手,同仁堂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期和与其他应付款周转期之和并非三个企业中最低的,说明其占用外来资金的相对数还是较高的。但由于其在产品存货周转期过长,占用公司内部营运资金相对数较高,导致其在生产环节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略低于其他两个企业。
总体来说,同仁堂在生产环节虽占用了较多的外部资金,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本公司内部资金的占用,但由于其生产环节滞留在产品存货过多,使得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下降,在整体上影响了生产环节资金利用效率。
(三)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见表5、表6)
表5反映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与趋势,2013年至2015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总额分别为14735.21万、3316.71万、4203.98万。结合表5可知,采购环节营运资金占用额和周转期都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态势,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在逐渐增长的材料消耗总额下控制了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虽然力度不大,但有效地缩短了材料存货的周转期,从而有助于缩短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2014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较短主要得益于2014年延长了应付账款的周转期,供应方宽松的信用政策使企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提高。
横向来看,同仁堂采购环节营运资金的利用与其他两个企业相比具有较大差距。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三家企业营运资金占用额分别为4203.98万、-280886.20万、-123160.25万,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两个企业营运资金值为负,说明在采购环节占用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采购方,而非占用企I自身的资金。而同仁堂在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为正,说明同仁堂采购环节占用的营运资金更多来源于企业自有的资金。表6反映各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从应付账款周转期和应付票据周转期之和来看,同仁堂的值是最高的,且两种流动负债中,对供应方来说流动性较差、风险性较高的应付账款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同仁堂自身在供应商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享有宽松的信用政策,并占据了对方较大规模的资金。但由于同仁堂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过高,导致同仁堂在采购渠道更多地占用了自有资金。
总体来说,同仁堂在供应商方面虽有较强的主动权,享有较长的还款期限,但由于其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过高,造成采购环节占据了大量的自有资金,大大影响了采购环节的资金利用效率。
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同仁堂经营活动的三大渠道中,营销渠道占据了大部分的企业自有资金,采购渠道占用了较少部分的自有资金,而生产渠道占据了少部分外部资金。营运资金近年来营销渠道与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均有所下降,只有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小幅度提高,最终经营活动的资金利用效率是下降的。与其他两个企业相比,同仁堂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同仁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同仁堂的存货持有量过高,存货周转期过长,利用效率较低,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各类存货的管理,提高存货的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存货成本。
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进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顾客的订单确定所需的成品存货量,确定生产计划以及安排所需的材料存货,从而大幅降低成品存货与材料存货的持有量,但这种方式会延长交货的时间,对生产环节造成压力,同时对供应商的依赖性较强,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因此也可以保留一定量原材料存货,接收到订单后在安排生产,这样无需过分依赖供应商,且有效降低了成品存货持有量,提高营销环节营运资金利用效率。2. 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管理存货,例如 ERP 系统。利用 ERP 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业务流程,尽可能地减少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EVA;招行;经营绩效
1.引言
2010年,央企全面实EVA考核,正式用EVA替代ROE作为年度经营业绩效考核的基本指标,这标志着我国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时代的到来。招行目前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仍是以传统绩效评价体系为主,而传统绩效评价容易使企业行为短期化,过分追求净利润,忽视资本成本和经营风险,进而损害股东利益。因此构建一个更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
随着EVA评价指标的推广,EVA在银行方面运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1994年,美国森图拉银行率先使用EVA指标,在短短几年内EVA的实施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米歇尔(2003)比较了MVA和EVA,表明EVA是一种优越的银行绩效衡量工具。富兰克(2007)等人肯定了EVA作为衡量股东价值指标的优越性。谭德彬(2003)首次提出用EVA作为上市银行绩效评价的新标准。熊琴翠(2006)探讨了EVA的基本原理、EVA与银行价值的关系,最后分析了EVA理论在银行价值创造中的具体运用。工行福建省分行计划财务部(2005)对EVA在银行纯净考评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从EVA指标入手,构建了总行、分行、管理层、职能部门、员工五个层级的EVA业绩评价体系。
2.现有的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方法(见表1)
可见,传统的绩效评价仅限于银行会计报表上表面的数据,没考虑到数据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更没考虑外在环境变化和机会成本对银行本身经营业绩的影响,故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不能准确地对银行的绩效进行评价,只能反映银行经营的表面现象。而EVA通过引入资本成本,不仅体现了债务成本,而且还反映了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反映了信息时代财务绩效评价的新要求,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客观、全面、系统的绩效衡量标准。
3.银行EVA的计算公式
3.1 招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1)评价对象及指标体系
招行根据金融监管要求和具体情况,设立了综合管理评价指标,由经营规模、成本效益、资产质量和内部管理四类组成(见表2)。
(2)存在问题
从表2可看出,招行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上,努力走出传统财务报告分析的模式,向综合性、全面性的评价体系迈进,但是在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上看,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评价方法仍较落后,传统财务指标仍占主导地位;第二,未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经营收益未经风险调整;第三,多指标体系的考核方式,缺乏核心指标。
因此,招行在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尤其在零售银行市场,而银行内部的绩效评价体系又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引进EVA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业绩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3.2 EVA的测算
(1)EVA的内涵
EVA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该企业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间的差额,是为出资人创造的“真正的利润”,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剔除了债务成本,还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消除了在传统会计利润下企业认为“股东资本免费”的弊端。
(2)EVA的计算公式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总额(CAP)×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 (1)
高莉,樊卫东(2003)结合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修正了EVA指标,提出适用于银行业绩评价的EVA指标体系。NOPAT=税后利润总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本年度变化数额+其他资产减值准备的本年度变化数额+(-)营业外支出(收入)-(+)税率×营业外支出(收入) (2)
(2)式未考虑存款利息支出,债务资本,商誉和递延所得税。本文将(2)式调整为:
调整后的NOPAT=税后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债券利息支出×(1-所得税率)+本年商誉摊销
+当年计提的贷款呆帐准备+当年计提其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收支净额×(1-所得税率)+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变动-递延税款借方余额变动 (3)
调整后的CAP=债务资本总额+调整后的权益资本总额 (4)
其中:债务资本=普通金融债券余额+长期次级债券等附属资本余额
调整后的权益资本=股东权益(包括普通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年末贷款呆帐准备金余额+年末其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年末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年末递延税款借方余额 (5)
WACC=债务资本/CAP×债务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率)+权益资本/CAP×权益资本成本率
(6)
其中,债务资本成本率根据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3.4 招商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3.4.1 基于EVA与传统指标的比较
(1)NI与EVA的比较
招行自上市以来,经营绩效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从图1可知,NI与EVA的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同期EVA比同期NI要小。如果招行直接用NI衡量银行的经营业绩,则会导致经营业绩的偏高。权益资本虽然是股东投入银行的股本,无需偿还,也无需支付费用,但是权益资本如不用于现有投资,就可以进行其他投资以获得收益,因而需考虑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因此,EVA比较真实的反映了银行的经营业绩,是银行当年创造的真正价值。
1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介绍
在国民经济中,煤炭行业一直扮演着基础产业的角色,长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势头。作为煤炭企业的代表,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自然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绝大多数该类公司是以既有的集团总公司为基础,采用设立股份公司的途径进入股市,拥有比较理想的发展前景。我国政府向来十分关注煤炭行业发展,并对其产业结构加以引导和支持,尤其是《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实施之后,可预见煤炭上市公司将会随着所属的煤炭行业共同迎来经营绩效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时期[1]。
2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出现的问题分析
21没有动态性
目前,煤炭上市公司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往往选取自身某个年度并将当作一个横截面,对包括经营成果在内的诸多指标予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实现对企业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被评价企业通常处于差异化的发展阶段,所以,截面静态评价这一做法难以获得良好的可比性[2]。目前,煤炭上市公司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倾向于对自身的历史经营数据予以静态分析,表现的是企业过去某个时期的经营状况,无法以动态形式表现企业经营状况,很难满足该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自我更新方面表现出严重不足。
22经常使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
先结合已有的评价目标与相关要求,构建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以所有指标为对象予以相关处理,一个是同趋势化处理,另一个是无量纲化处理;通过专家法得到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权重;将指标数值、标准值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单项指标值,通过它实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该方法在指标选取以及权重确定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主观性,特别表现在权重确定方面,容易受到多种主观因素的不良影响,给评价准确性埋下了较大隐患。
3有关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分析
31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该评价体系属于一套具有典型综合性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因而在选取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协调好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另外,还应协调好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3]。
(2)社会效益原则。以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最大化为根本价值取向,针对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时,应基于企业利益视角,全面且深入地分析企业对当地社会、债权人和内部员工等做出的贡献。基于社会效益的关注,是评价一家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核心方面。
(3)综合性原则。由于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兼顾资源效率优化配置问题,另一方面还应考虑相关的安全风险因素。政府规定经营者是企业安全的首要承担方,而安全生产又是煤炭企业的一贯主题,即安全工作是该类企业的核心工作。总之,应在资源配置、安全生产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和平衡点。
(4)重要性原则。所谓重要性原则指的是,全面性、关键性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煤炭上市公司,其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可过分追求面面俱到,因而这种做法会让评价体系体现出侧重点,难以找出核心问题加以讨论。所以,在确定指标的过程中,应遵循重要性原则,确定影响煤炭上市企业经营绩效的核心要素。
(5)时效性原则。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所以,相关指标的选取应尽量体现时效性。指标体系应涉及三大方面的指标,即短期指标、中期指标以及长期指标,将便于定期衡量当成确定指标的一个关键的参考条件。
32设计思路
基于前文提及的五大原则,煤炭上市公司是将人、物两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自主地开展相关经济活动、以营利为核心目的的一类经济组织。以煤炭上市公司为对象,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的设计思路可基于两大层面进行分析,一个是输入,另一个是输出。在输入方面,借助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相关方面的具体投入的分析,实现对效率的科学评价;在输出方面,基于企业不同利益相关方视角,收集若干家煤炭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系统分析和比对它们的产出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煤炭安全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媒体上市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支持[4]。
33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分析时,可基于两大层面进行相关分析,一个是过程控制,另一个是结果分析。所以,可构建下述指标体系[5]。
(1)过程控制。基于人力评价视角,选取“职工人数”这一指标:人力资源状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反映公司经营绩效的一个核心因素。在公司运营中,员工属于最活跃的一种要素。该指标集中体现了公司在“人”这一领域的投入。基于物力评价视角,选取“固定资产原值”这一指标:反映了公司在固定资产领域的投资,集中体现了公司在“物”这一领域的投入。基于财力评价视角,选取“主营业务成本”这一指标:指公司销售商品(服务)的营业成本、收入之间的配比。该指标集中体现了公司在“财”这一领域的投入。
(2)结果分析。基于经营者视角,选取“营业总收入”这一指标:指公司在开展以销售商品(服务)为代表的一系列日常业务时所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体流入。基于股东视角,选取“每股收益”这一指标:也就是每股盈利,具体而言,普通股股东手中每占有1股所能够获取的公司净利润或者需要面对的公司净亏损。基于社会责任视角,选取“利税总额”这一指标:指公司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应交增值税以及利润总额之和。该指标集中体现了公司在某段时期内取得的全部利润额以及对肩负的社会责任的量化。基于债权人视角,选取“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指年末盘点时公司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之比。该指标集中反映了公司负债水平,即在总资产构成之中,哪些资产是通过负债方式进行筹措的。不仅如此,还反映了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的综合能力。
(3)煤炭安全。基于安全生产视角,选取“百万吨死亡率”这一指标:煤炭产量以万吨为单位进行统计和计算的,而事故发生通常将年当作统计时间。该指标集中反映了一个公司所具有的安全生产能力。
[关键词] 经营绩效指标 分析假设 机理
一、经营绩效指标的选择和分析假设
对经营绩效指标的界定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假设是考察交易成本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前提。为了便于分析,经营绩效指标选取的是总资产收益率;分析假设是对交易成本和经营绩效关系考察的范围界定。
1.经营绩效指标的选择
由于我国缺少社会绩效评价指标,在衡量经营绩效时本文选择的是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即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果越好,经营管理能力越高,从而带给企业良好的经营绩效。
2.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假设
(1)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的长期投资。
(2)企业社会责任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之所以考虑到进行这样的分类,是由于在企业进行投入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的单位投入带给企业的效益本身不同。
(3)企业承担的单位社会责任和降低的交易成本都是可测量的。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交易成本、经营绩效的机理分析
首先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降低交易成本总体上的分析,然后考察企业承担各种类型的社会责任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营绩效。交易成本的降低表示净利润的提高,而平均资产总额近似看作是常数,由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可知,交易成本的降低表明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即是经营绩效的提高。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交易成本、经营绩效关系的总体分析
依据张五常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把交易成本分为谈判成本、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谈判成本主要是制造商和消费者、制造商和中间商的谈判所花费的费用;信息成本是了解产品信息的成本;度量成本指的是对商品的特性、特征度量的成本。以下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1)对谈判成本的考察
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提高了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形象和声誉,这使企业和公众之间更为信任。在企业与消费者谈判过程中,若彼此间缺乏信任,双方都会花精力鉴别对方提供的信息;达成协议后还要防止对方不履约,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双方把资源浪费在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谈判成本。而拥有良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这种成本会较低,制造商和中间商之间的谈判也是如此。双方都愿意和信誉好的企业履约,彼此间更为信任,履约和监督成本都会降低。这样企业的谈判成本会降低,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净利润的增加,即是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
(2)对信息成本的考察
企业对消费者责任主要体现在向消费者提高安全可靠的产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使消费者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产品信息;提高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对于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企业而言,消费者明白其做到了以上几点,就会较少地用讨价还价的方式去获取信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怀疑较少。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营销渠道更为畅通,这样也可以节省营销费用。总之,拥有良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会节省信息成本,信息成本降低了,总资产收益率也会随之提高。
(3)对度量成本的考察
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企业会提升员工的士气和组织的凝聚力。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目标更为一致,度量员工的贡献就会更为方便,因为员工较少出现卸责行为和道德风险。而卸责行为少了,企业的监督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因此,良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同样会节省度量成本。同样,度量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
总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样,交易成本作为中间变量,实现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提总资产收益率效的路径。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交易成本、经营绩效关系的具体分析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本地居民、自然环境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他们就要求企业考虑自身的利益,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构成了外部压力。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为企业争取长期的利益。反之,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会失去自己前进的动力,最终会导致破产等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企业承担对股东、员工、消费者以及环境的社会责任对交易成本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股东作为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来说,其利益实际上是企业或企业家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虽然企业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并不能保证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企业如果不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受到损害以后,企业就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企业不能实现盈利,其再生产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甚至面临破产。
企业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则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获取。由此可见,企业若不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足发展。如果企业主动承担起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尊重员工、相信员工,提供给员工公平的就业机会,保障他们的劳动安全,报酬要合理公平并努力提高员工的生活福利水平,那么企业的目标很容易便可得到员工的认同,这样就能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忠诚度,企业的凝聚力和共同应付困难的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改善,面临因为员工过于频繁流动所带来的困扰,这样企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费用、招聘成本以及培训成本等,进而并能提高总资产收益率和生产效率。
企业满足了消费者需要的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信誉,促进了产品销路,拓展了服务领域,直接促进了企业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对产品的需求量,提高了居民的购买率,又为企业扩大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企业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会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更加信赖,会以更少的信息成本来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这样会降低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提高经营绩效,企业应当主动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
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步减少,其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可以说谁先获得资源,谁就能较早得到发展,它发展的成本就较低。如果再等几年之后再发展,需要发展的国家就会更多,需要资源的国家也会更多,资源相对减少会促使价格上涨,使获取资源的成本升高,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承担对环境的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在企业与其他组织合作过程中,会以更少的成本来获取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同样,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意味着承担对环境的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
总之,企业承担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会得到比其付出更多的收益。企业厉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其形象,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会优化企业的财务绩效。
参考文献:
[1] 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06)
[2] 杨子强:关于我国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04(11)
[3] 潘上渠,张洁: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商业研究,2006 (47)
[4] 李立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6(02)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绩效考核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不断进步,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力军,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行业严重受挫,企业凋零、股市大跌,金融行业自身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国内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大量外资银行涌入争夺国内市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国有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的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时刻面临的重大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若要取得稳健的发展,必须要在银行自身经营绩效上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因为每个银行的经营绩效是银行自身综合实力的最直接体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在提升经营绩效上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才能更好的巩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基础性位置。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提升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当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战略性工作。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绩效
绩效是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2.经营绩效
经营绩效是指营运管理最终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一些指标任务达标的情况,包括: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毛利额、毛利率、毛利额增长率、损耗率、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增长率、综合毛利率、人力成本占销售比、经营费用占销售比、净利率、存货周转率、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等等。
3.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因此,本文将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界定为:商业银行在保障盈利、多渠道筹集资金、经营多种资产对象、保证银行信用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具体的运营管理成果。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总体上经历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经营模式转变的过程,随着经营模式的转变,经营绩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虽然银行正在努力建立新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缺乏明确目标定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不断变革,银行自身也在不断改进新的经营绩效指标来适应新情况,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缺乏明确目标定位的问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地区制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时并未因地制宜,仍旧施行同样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这也就造成了指标体系混乱而且缺乏目标。另外,由于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各个支行经营环境、竞争状况、地理位置等不同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支行间经营效益的差异巨大,施行同样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员工待遇差别很大。因此,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中的突出问题。
评价指标避难就易。在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中,存在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财务性指标是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的相对性指标,由于此类指标可以通过往年的财务数据分析比较容易地显现出来,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在评价经营绩效时十分重视财务指标。然而,财务指标是面向过去,反映的是过去的绩效,无法提供创造未来价值的动因。非财务性指标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准确计算,十分难以衡量,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往往避开这类指标。在银行实际发展中,诸如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质量、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可以促进银行全面经营绩效水平的提高,对银行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评价体系存在避重就轻的问题。
效益发展只重眼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重点是短期的经营绩效,而很少把涉及到未来长期发展的指标列入考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当期的经营成果,当期的经营成果直接关系到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银行内部的绩效评价又与员工的薪酬挂钩,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银行自上而下目光紧盯当期效益,被考核人可能会以损害长期发展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银行长期经营绩效的实现。这种效益发展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长期发展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利益,不利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体系制定缺乏沟通。国有商业银行在制定经营绩效考核指标时,一般会采取自上而下确定考核目标的方法,银行基层员工没有参与具体考核指标的制定,而只是绩效考核的执行者。这种情况下,银行没有广泛收集员工关于经营绩效考核的意见,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和参与度都难以准确到位,而只是在浅显地了解之后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执行,简单地把经营绩效考核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去完成,对绩效考核缺乏认同感。银行员工长此以往,会极大程度地降低经营绩效考核的效用,也就无法达到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的效果,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员工会重视跟自身利益相关的考核指标,忽略其他不涉及经济利益的指标,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对银行整体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
2. 原因分析
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银行内部工作实际情况的调查,可以总结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内部体制。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内部体制是多年工作中总结出来了经营模式,银行内部长期循规蹈矩地按照这种固有模式运作,没有实现商业化的变革,所以银行现行的内部体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大部分银行骨干成员仍旧是在计划经营管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是银行内部机制改革的核心力量,因而在内部机制的改革中,难免会留存计划性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因而存在诸多的弊端。银行内部体制陈旧、行动落后,缺乏深厚的现代银行治理文化底蕴,导致了银行内部的高层领导和大部分员工依旧在固有的计划模式下工作。
执行力度。股份制改造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引入了许多的先进管理理念,但是在银行内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往往浮于表面,并没有得到实际运用,而只是存在于战略管理理念的高度,这就体现出了银行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底层员工,都存在忽视管理理念的现象,没有把战略性的管理理念进行彻底地实施,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与公司管理理念的脱节。
员工素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员工数量众多,本身员工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就有差别,还有新员工的不断进入,导致了银行内部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中坚力量基本上是在股份制改造之前就已经在银行任职,都是计划经济下的老员工,其工作思想、做事风格等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落后成分,可能会跟不上时展。银行不断有新员工的加入,这部分员工是在新的经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所以工作思想和做事风格方面应该会更加紧贴时代步伐,这种情况也造成了银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三、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不仅可以促进银行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带动我国银行业更好更快发展。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中的现存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本文认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加快金融创新,提高盈利能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能力上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产品类型少,开展业务范围小。针对此种情形,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研发新的金融产品,促进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创新升级。例如完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TM等先进的转账支付工具和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大力拓展信用贷款类型,为借贷者提供可靠的信用贷款渠道,同时提供更好的贷款优惠;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着重发展银行卡、投资银行、理财咨询等业务,注重中间业务收费定价;加大业务宣传,积极培养市场需求,提高居民对银行金融业务的认知。在努力发展优势业务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作业模式创新和营销渠道创新,借鉴外国成熟先进的经营模式,设计出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强化资本管理,规范流动性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持有充分的资本既能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能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获利能力。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实施全面资本管理,要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稳固的资本基础,支持银行自身业务发展和具体战略计划的实施,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并确保银行资金的安全运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经营绩效成正比,规范流动性管理,可以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适当的考核问责机制,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资产流动性进行专业管理,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提高对流动性风险识别、测量和控制的能力。
3.优化资产结构,减少不良贷款
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和政府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授信限额,大力促进信贷方向的改良,改善业务内容和资产结构。银行相关部门要坚持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修订风险管理相关文件。银行要优化贷款结构,提高贷款质量,建立和发展全方位的社会信用体系,有针对性的检查风险存在情况和存在范围,有效减少不良贷款。对于潜在的风险因素和问题隐患的贷款要密切监视、提前介入,及时制定处理预案。加大清收考核力度,推动自动化清算系统建设,加强金融业务监管,及时清算核销旧账坏账,强化风险管理和控制,减少不良贷款。
4.完善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
国有商业银行首先要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革,促进股权结构合理化,推动公司组织结构的完善。其次,要持续推进和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促进银行自我完善和发展,降低政府的行政干预,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再次,银行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员工激励制度,了解员工需要,注重精神激励,多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促进员工与银行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银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配置为手段,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加员工参与,鼓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人事改革中来,激发各机构的经营活力,从而提高银行整体的经营能力。
四、结语
面对激烈竞争的经济社会环境和问题众多的银行内部困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还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力度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水平,促进银行自身的经营能力不断发展进步,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通过系统地探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中的一系列问题,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加快金融创新、强化资本管理、减少不良贷款、完善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提升提供了合理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曹晓丽、胡小盼.增值税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13
[2]黄伟光.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山东财经大学,2013
[3]郑小平、申凯.浅谈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9
[4]朱佳、申凯、侯志才.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J],财会通讯,2012
[5]杨子怡.国有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
[6]胥雪刚、庞晶.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改革的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1
[7]方长丰.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