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1 15:48: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高中教育辅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合理的念书方法至少要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是快速略读,第二是详读方法如前所述,第三是重点式的回想,第四做习题或例题,后是想像自己是老师,发出声音将重点教给一个想像的人或同学听。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保定学大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 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保定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1、保定学大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
【中央峰景校区】——保定市 新市区【山水华庭校区】——保定市 北市区【七一路教学点】——保定市 新市区
2、保定聚智堂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1578
【诚明校区】——保定北市区【少年宫校区】——保定新市区【新市场校区】——保定新市区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学大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中考、高考命题和阅卷任务。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
教育心得:
个性化小组课程.学大教育个性化小组课程,拥有丰富的授课形式,更贴合学生的特点,组间竞争,组合合作,一对一答疑解惑,课堂内具有更强的交互性,能增强孩子在课堂上的互动,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一对一与普通班组辅导的you势,投入更少学习成本,享受更好的教学服务。
一、成功的第一步是要设法抓住学生的心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所以,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设法管理好学生,让学生喜欢你、听从你。教育教学难就难在其对象是家庭背景不同、个性各不相同又不断在变化着的年轻人。与其反复跟他们强调学英语的重要性,不如设法让他们喜欢上英语教师。从家长们的反馈和对多个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九成英语学得好的学生一致回答,成绩好是因为喜欢学,喜欢学是因为喜欢英语教师。而有能力学好但英语成绩就是不理想的学生,八成是因为不喜欢英语教师,所以不努力,导致成绩不好。结论就那么简单。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对学生态度要好。无论何时,对学生都要耐心,要和颜悦色,绝不能摆出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态,时刻要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尊重他们的,是可亲的。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但不揭学生之短,尊重他们,无论多恶劣的学生,也绝不能和他对立,这是最重要的。尽量不要到家长面前告状,碰到家长要多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
第二,可亲之余,还要让学对教师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崇拜和服从。师道尊严不可废,但不是教师教条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交往中自身的智慧和得体的言行举止、高雅的品味,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你、崇拜你,无条件地服从你。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学生喜欢的歌,笔者学着唱;学生喜欢的明星,教师尽力去了解;时事新闻,天天去接触……目的是让学生感觉教师样样比他们要好那么一点点,是该仰望之人,是可敬可爱之人。
现在好多教师,受得了教学之辛苦,却受不了学生之不听话,对不听话的学生束手无策。网上不是曾出现过“珍爱生命,远离学生”的感叹吗?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好多时候在心里也真的是怕了学生。曾有那么一位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堕落成不读书而自称“大哥”的人。隔壁班的教师在上课时对自己班里的一位学生说,不要像那位学生那样,下课后,该教师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就遭到了那位学生的袭击,理由是侮辱了他。《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都站在学生一边,对于不听话的学生,教师反而成了弱者。身为教育者,没别的办法,只能跟他们斗智斗勇保护好自己。设法让学生尊重你、服从你,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值,因为只有达到了这一步,教师才能占主动地位,教师的教育才有用武之地。好多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很不错,上起公开课来,可谓叹为观之,可实际教学成绩总不理想,关键是还没有在学生的管理上下足功夫,没有与学生培养好相互尊重、相互喜欢的和谐情感。因此,学生不会听从教师,教师自身素质再好,也是浪费。
二、要为学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既要营养价值高,又要色香味俱全
学生亲、信教师,便会重教师的道,教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有效性。笔者的第一步是备好课,
首先,把初中英语三年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细致分析,直至了如指掌。
其次,摸透这套教材的编排特征。从纵向来说,每一知识点是逐步加深,所以教师在教知识点时不须面面俱到,而是七年级时就过关所有知识点,以能活学活用为标准,对难度较大的只作了解,绝对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最后,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是为学生烹饪美餐,除营养价值高之外,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也就是一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第二,布置作业一定要少而精,尽量在课堂内全部解决。现在的学生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哪会静下心来做功课,布置课外作业等于自寻烦恼。第三,批改一定要认真仔细。一是不误导学生,二是以教师自身的认真态度换取学生的认真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态度是需要教师培养的。
三、初中英语教学要三年一贯制,要以培养能力为主
关健词:同伴教学;朋辈心理咨询;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
1问题的提出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在大学第一学期,授课对象是大学新生。大学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决定了大学与高中教学的差异,大学教学模式呈现进度快、内容拓宽加深、信息量大、自由支配时间多、以自我监控为主的特点,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实现由成人监控与指导的学习方式向自我监控与指导方式的转变[1]。大学新生往往不适应大学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师风格、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大学资源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也成为许多新生入学适应的难题;此外,大学新生还面临着社会支持适应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与此同时,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存在自身的问题。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新生中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的群体越来越多,但由于地区的差异性,计算机知识为零的新生也不少。这种差异使得教师在上课时很难做到兼顾双方,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极易产生自我放弃。
此外,大学的扩招也给高校管理带来许多方面的压力。师资缺乏,大班授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更新迅速,实用性、专业性与考核内容的陈旧性之间存在冲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许多专业的教学与计算机结合更为紧密,这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基础作为新生的入门课程,如何面对以上的几大问题,有效地开展教学与教育,最优化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呢?教师如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找到一条帮助新生适应学习生活的方法和途径呢?
本文借鉴同伴教学(peer tutor)和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nsuling),结合两者的理念和方法,经过整合改进,运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知识差异、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2同伴辅导教学
同伴教学(peer tutoring, peer teaching)或称同伴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有能力的学生在接受一定培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相同或相似年级水平的同伴去学习一种技能或习得一个概念(Thomas,1993)。有组织的同伴教学(structured tutoring)是针对一定学科,在某些情况下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实施的同龄人的教学。
同伴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合作学习策略。布卢姆指出,同伴教学比传统教学更为有效,其实验效果超出了控制组平均成绩两个标准差以上。莱温斯也曾指出,一对一的同伴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从学生角度看,同伴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其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自我观念和自我价值感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从教师角度看,同伴教学成功地实现了教师角色从权威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转变,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设计满足每一个学生需求的教学项目;从学校角度看,学生的旷课率不断增加、两极分化的现象得到了改变,管理变得更加有序。
同伴教学之所以能产生以上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以下几个优势:
(1) 同伴辅导增强了双方对相关教学任务的理解和表现,加强自信,提高了学习技能和认知技能。
(2) 同伴辅导增强了学生的交际合作技能,降低了个体的焦虑和压抑,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
(3) 同伴辅导营造了一个互助合作、积极自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为个体适应新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4) 老师能够摆脱单一的知识传授工作,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差异、个性、态度、困难等,从而增强了师生间的了解和支持。在同伴辅导的过程中社会化的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辅导双方从中受益。
同伴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对同伴辅导者除进行教学方面的培训以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一些心理学的培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可以借鉴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的相关内容。朋辈心理辅导,有时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2]。由于朋辈间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使得咨询员和来访者可以在培训的起始阶段很快建立起互动关系,咨询员可以更好地深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所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3同伴辅导教学的实施步骤
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同伴辅导方式,根据已有的研究[3],结合本校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拔。辅导者与被辅导者自愿报名。教师应按一定的标准选出参加项目的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如根据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来确定被辅导者;依据学习态度、个性以及专业成就来确定辅导者等。要求辅导者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悦纳自己,理解别人,宽容别人,真诚信任还要热心助人。
(2) 培训。对选拔的朋辈辅导员,要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和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同伴(辈)教学法既然以施教为核心,施教者通常会接受到教学法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技巧,就会使合作更为顺利,解释更为清楚、详尽,合作更好。培训的内容包括:同伴教学的意义、目标和作用;特定的教学内容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察觉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困难及应对办法;交流与讨论的技巧等。心理咨询的技巧包括倾听等学习心理咨询技能以及尝试成功经验法、认知辅导法、考试的认知以及各种求助途径。
(3) 建立任务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包括辅导者与被辅导者,每3~4人一组。在建立合作小组时,应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实践证明分组随意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施教的教学效果。
在组织教学前教师要首先让成员互相沟通、交往,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如可借鉴团体心理咨询中建立联结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彼此联结、支持、沟通,相互接纳,相互鼓励,增强成员自我认知,并学会悦纳他人,获得自信,在小组互动中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课堂学习适应性。
(4) 监督。在辅导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地去管理和监督小组的活动,提供合适的反馈和指导,诸如表扬、评价、校正错误、增强和重新组织重要知识点、引导学习方向等。辅导者应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同时也应该向教师和指导者请教。
在实施同伴辅导教学的过程中和实施后,教师要营造安全民主开放的氛围,组织小组内部各个成员对项目进行讨论和反思,这可以使学生重新思考他们的辅导经验,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共享他们的成功。
(5) 工作评估。在项目实施后,教师和项目的管理者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是同伴辅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评估可以检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是否成功。评估的方法有访谈、观察、标准化评估等。
4实验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一般采用大班授课,每个大班中有两个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班级构成。基于教学组织的方便,我们采用班级同伴教学(class-wide peer tutoring)[4],在本人所任教的08级新生班级中设定实验组和控制组。教材选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范慧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对实验组采用朋辈互助辅导教学模式,控制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教程36学时,18次课,将整个实践教学分成18个任务,在每次教学中完成。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以及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心理量表的测试(SAS、SDS、支持量表)、所学知识的书面与实践测试、抽样个体访谈,实验组与控制组相比,都明显表现为更强的自信心、自主能力,更低的学习焦虑和压抑。这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上也更为开放和适应,对学习环境有更强的满意度,学习成绩也更为突出。
5结语
在肯定同伴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同伴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为保证同伴互助教学模式更为有效地运转,要求教师能够为同伴教学提供充足的材料,具备民主平等和相对中立的价值观,有更强的课堂组织协调能力,有更高的与人沟通的技能和技巧,教师要对课堂有足够的引导能力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注:本文受华侨大学2008教学管理与改革项目“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斌志.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其社会工作处遇[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4-27.
[2] 陈国海,刘勇. 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恩军. 中学同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28-23.
[4]Fulk,B.M,king.K. Classwide Peer Tutoring at Work[J].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002,11/12:49-53.
The Peer Consulting-tutor and the Application on University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PAN Xiu-xia, FAN Hui-l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qiao Univercity, Xiamen 361021, China)
辅导员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单纯的进行思政理论教育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难以形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心理基础;而一般的实践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教育方向和目标,难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因此,随着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高和大学生入学后身心特征的变化,辅导员有必要继续通过实践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升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契合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学的关联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高校在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力、物力资源上较为缺乏,不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加上学生对心理咨询与心理疾病的不够了解,很少会主动到心理咨询部门去咨询,同时又缺乏自我心理调适知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点是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与矫正,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塑造完善人格。在这一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基础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念不谋而合。
基础课教学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高尚的道德理想、求实的职业理想、向上的生活理想,促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产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乐观姿态来面对生活,会更好地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在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辅导员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要注意安排的内容不能太过于专业,要将基础课的心理健康内容和心理学专业的内容区别开来。在基础课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目的不是传授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主要在于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注重把教学理论与学生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那么具体如何在基础课中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学生思想及心理现状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现状是搞好基础课教学的前题条件,一般新生进校后,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会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普查工作,基础课教师应该关注了解新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基础、思想特点、心理需要及其道德法纪素质状况。如在教学中简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大一新生常见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如生活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异常的表现进行描述。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组织教学,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的课堂渗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是基础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课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它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在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在绪论第一节讲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加入对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方法的介绍,在第一章第四节讲到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时,可以把大学生学习及考证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加入其中,在第三章第三节讲到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可以展开讲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困扰较多的人际交往问题及人际交往的技巧;在第七章第二节中谈到职业生活中大学生择业创业内容时,可以加入求职心理辅导;而第三节中关于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时,适时结合情感心理调节等内容。此外,结合教材选用一批历史故事、社会新闻、心理情景模拟剧等辅助资料,使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法融入到基础课中
心理健康教育同基础课的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或心理的结构完善与重塑,来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课教育的有益补充,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然而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往往习惯于说教、灌输或者凭教育者主观愿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可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要把心理健康中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引进到基础课。在基础课中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可以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普查,以便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达到基础课的教育目的。辅导员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树立心理咨询师的态度,抛掉教育者的心态用接纳和倾听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共情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如能适时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暴露,针对学生的倾诉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运用到这些心理咨询技巧,就能了解学生真正遇到的问题,最终能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扰。
一、同伴教育的价值理念
学校充分利用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优势和初高中一体化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初高中一体化的同伴教育活动探索,以同伴榜样引领创设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凝聚和传递正能量。
同伴教育是指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并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人育人”的宗旨,以学生的道德培养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会互助共享为归宿,充分发挥初高中的资源优势,实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心理、道德、能力等方面的“同伴引领―同伴助力―同伴共进”,营造“爱国、民主、公正、文明、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和谐”的校园发展环境。
二、开展同伴教育的专题开发
学校为初高中半寄宿制完全中学,是初高中一体化建设学校,现有初中班18个,高中班12个,这就使学校具备了初高中年级自然衔接的条件。学校自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以来,共开发了如下5个同伴专题活动。
1.“学习引领”专题活动
这源于金字塔理论的启发,位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学校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结合起始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法指导需求,以及毕业年级的考前指导需求,在每学期初会开展“学习引领”专题活动,其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营造“比学习、助学习、乐学习”的学习求知氛围。
“学习引领”专题的榜样标准有:学习成绩优异,单科学习成绩出众,学习方法有风格,学习成绩稳定等。因此,每个年级的学习明星、学习标兵、单科学习成绩优胜者、学习进步者会成为同伴榜样的主要力量。
已开展的学习专题的同伴活动有:(1)新生入学适应辅导、规划初高中生活,9~10月开始,选拔高三年级前20名学习明星与初三年级前30名学习标兵,分别面向高一年级与初一年级,包括目标设立、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等内容,可采用年级会、平行班会、小组交流、课余互助等形式。(2)学科学法辅导,9~10月开始,选拔初三年级物理单科成绩优异学生和高一年级化学单科成绩优异学生,分别辅导初二年级与初三年级学生,对物理与化学的入门与学法进行指导,主要形式有年级会、平行班会、课余互助。(3)考前学习心理辅导,4~5月进行,选拔高一年级中考年级排名前30名的学生与优秀大学校友(文科3人和理科3人),分别对初三年级与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考前学习准备和心理调节的辅导,主要形式包括年级讲座、课余互助、网络互动等。
2.“道德培养”专题活动
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塑造”。通过“三中道德榜样”评选活动,学校每学期会在初高中所有年级共30班中,让每班选出10个班级榜样,在此基础上选出年级的10个榜样――三中榜样。榜样的产生来自学生开放性的、民主性的选举。榜样名称的确定源于被评选个人的独特能力、品质或情操。学校会将所有的令三中人感到骄傲的榜样做成校园文化宣传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同伴榜样氛围。采取的活动形式有班会评选、年级会评选。
3.“心理互动”专题活动
心理相容是以群体成员彼此对共同活动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的,对提高群体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是群体共同活动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学校提倡全校范围内的心理相容,在各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和心理互助志愿者,形成心理社团,参与全校的师生心理活动,服务大家,陪伴大家。这是“心理互动”专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分享”。
心理同伴榜样的素质要求包括:(1)性格方面:自信开朗,大方热情,真诚谦虚,积极主动,尊重包容,公平正义。(2)能力方面:具有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辅导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3)价值观:尊重他人个性,集体责任感和团体意识较强,拥有积极正向的班级发展观,优化人际关系意识较强。(4)人际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和谐,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较好,深受师生的喜爱和拥护,善于向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能主动帮助他人,爱戴父母,家庭关系良好。
心理同伴榜样的工作职责有:负责收发学校(心理咨询室)相关的心理活动通知,并向全班同学通报;负责班级心理文化建设,制作心理板报,粘贴心理宣传材料等;协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协调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矛盾;关注和收集学生的心理需求,做班级与心理咨询室的联络员;主动营造关心互助、欣赏鼓励、包容接纳他人的和谐班级氛围;主动践行自信、乐观、自主、自制、坚韧、积极的心理品质;指导学生练习、体验情绪管理、心理减压的放松调节活动。可采取团体辅导、小组交流、课余互助等活动形式。
4.“校园活动”专题活动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即共生效应。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自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杰出典型。
“校园活动”专题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体验”。学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除大型的校园常规活动艺术节、运动会、新年联欢、合唱节以外,学校有近30个学生社团,如围棋社、印染社、轮滑社、武术社、健美操社团、篮球社、文学社、手工社、摄影社、书法社、国画社、环保社、军迷社、天文社、跳绳社、插花社、茶艺社、礼仪社、演讲与主持社等。
社团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体验和展示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各种能力培养的土壤。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助学者,一起研讨,一起体验,一起成长,在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每学期的社团活动都会涌现出众多的多才多艺的榜样,拿到县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各种奖项。这是学校的骄傲,更是学生榜样的自身成就,同时也可将他们的才能和成绩辐射到全校园。
5.“规划生涯”专题活动
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规划”。在4~5月,学校会针对高中文理分科进行辅导,选拔高三年级文理科班优秀学生2~4人,面向高一年级针对文科与理科的选择进行建议,可采用年级讲座、平行班会、社团互助等形式。再如,9~10月,学校会进行生涯发展规划专题活动,选拔优秀校友对高中年级进行辅导,让其了解社会、大学与专业,规划人生;选拔高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辅导,让其认识高中,规划人生;选拔初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对初一学生进行辅导,让其认识初中,规划学生。可采取的活动形式包括年级讲座、平行班会等。
三、开展同伴教育的组织模式
学校同伴教育的主要组织流程为榜样选拔―组织培训―参与活动―效果反馈,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年级集会、平行班会、主题讲座、小组交流、社团互动、课余互助等,具体操作过程以“学习引领”专题活动之高三学长走进高一各班的平行班会为例来说明。
活动准备:首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选拔高三年级优秀学生20人组成同伴辅导团队,为高一每班分配5位同伴榜样。其次,对高三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确定个人任务及平行班会分班进入名单。再次,对高三学生发言使用的专题幻灯片进行指导和修改,印发高一年级学科学习方法交流指导小报。最后,通过年级会向班主任讲解活动程序和安排班级布置。
活动过程:首先,是30分钟的学长讲堂,由高三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分别从高中学习规划、心态调整、时间管理、学科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每人5~8分钟。其次,是25分钟的互动交流。高三学生要融入高一学生小组进行自由交流和互动答疑,而且高一学生可就个人需求进行积极提问,可参考分发的“高一学习方法指导小报”。最后,是5分钟的同伴助力,由班主任进行引导,让高一学生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高三学生助力高一学生要有良好开端,并让高一学生祝福高三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成果,再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升华。
活动总结:通过对高一年级的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或教师访谈,进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升,形成效果评价。
此外,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伴教育的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发现这一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而且也得到了县德育部门的好评,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通过橱窗和报纸向社会公开展示。
关键词:学风建设;辅导员
近几年,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到2011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已经发展到311所[1]。在独立学院的各项建设中,学风建设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将最终决定独立学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2]。随着独立学院迅速发展,生源质量开始下降,随之带来的学风问题突显,成为独立学院发展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上基本参照了母体高校的管理体制,设有专门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独立学院教师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个接触的老师,又是学生大学四年接触最多的老师。可以说,辅导员的个人工作特色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大学期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正确认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底子薄,基础差,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
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较公办院校来的差,集中表现在学习底子薄,有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偏科现象。许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没有认真学习或者始终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初高中知识理解不够到位,没有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当他们踏进大学校园的同时,也把初高中存在的学习问题带进大学。大学的专业知识和初高中的知识还存在衔接,尤其是大一公共课程,如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等,而这些公共课程是高中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要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些课程,就必须对初高中知识要有系统的把握。他们在初高中阶段的差距造成大学期间学习吃力,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丧失学习信心,最后一蹶不振。
1.2 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部分存在厌学情绪
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许多在初高中学业不理想,因此对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进入大学后,学习和生活方式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异,他们身边已经没有父母和班主任的督促,也没有升学的压力,原来对学习的畏惧使他们比公办院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不良的风气。有个别学生甚至长期旷课,对自己的学业完全放弃。
1.3 学生对独立学院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许多学生眼里,独立学院是他们高考失败后避免读专科院校的无奈选择,是用高昂学费换取毕业证的地方,再加上社会上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学生不可避免的对大学学习产生悲观情绪。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触大学的专业知识,对专业一无所知,进入大学后又缺乏专业前景和专业学习方法的系统指导,容易对专业产生错误的认识。热门专业的学生错误的认识毕业后凭借热门专业毕业证可以不费力得找到一份工作,冷门专业的学生容易对本专业产生过分悲观的情绪,以上两类学生都容易丧失对学习的热情。
二 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加强学风建设中的对策
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阵地,激发学习动力
辅导员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对大学生开展学风建设的核心力量。这就要求辅导员平时能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并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最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优势,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恰当地运用榜样的力量。运用榜样要注意“远近结合、大小结
合”,既要运用伟大的科学家,知名的学术前辈,又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尤其是学生身边的例子,要做到“正反结合”,既要有学习优异,社会工作突出的学生的例子,又要结合学习态度恶劣,以致学业荒废,一无所成的学生例子,在正反例子的对比中激起学生的共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激发追求卓越的欲望。
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
辅导员是大学生正确专业思想的引导者,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对自己所带专业的学生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要有足够的了解,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就业前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新生刚刚入学后,可以把专业介绍和入学教育结合起来,辅导员通过学院积极从邀请在该专业有影响力的教师给学生做一场专业介绍,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打下基础。大一上学年职业生涯指导课结束后,要求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制作自己的大学四年规划书,提交给辅导员批阅,辅导员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指导,对个别不切实际的规划找学生商谈给出建议,和学生一起制定大学规划。最终通过班会的形式公布四年规划书,让学生在未来的四年里相互督促。以后每隔一年对四年规划实行情况进行测评,以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他评包括学生评价和辅导员评价,最后把测评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找出差距,对规划进行自我调整。
3 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制度规范化和管理的人性化相结合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自制力普遍不足,进入大学后又缺乏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加上“进入大学后可以放纵”的思想误区存在,对大学学习不放在心上,迟到,上课玩手机,打盹,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辅导员要肩负起他们对学习的督促作用。严格执行课堂纪律,保证课堂出勤率,对迟到和逃课的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实行学习委员课前点名,教师点名与辅导员不定期抽点相互结合的办法,并把日常旷课行为和期末综合考评,奖学金,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发学生自觉维持良好学风的积极性。每次期末考、四六级、计算机等考试前,召开班会严明考试纪律,杜绝考试作弊。仅仅依靠奖惩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个性独立,自尊心强,一味严格要求只会恰得其反,必须把制度规范化和管理的人性化相结合,要加强和犯错误的学生沟通,和他们交心,交朋友,以人性化管理为主,这样才能使他们从心底纠正错误,改正缺点。
4 起到学生,家长,科任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
首先,辅导员要积极起到学生和科任教师的桥梁作用。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价 ,学生对教师上课进度快慢的感受,知识领悟程度,辅导员能最先感受到,了解学生思想后,要积极把学生的想法反馈给教师,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其次,要积极建立起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独立学院学生对家长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因此不能忽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辅导员平时要积极主动的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尽“告知”义务,积极和家长一起对学生开展教育。每一学期结束,及时统计各班级学业情况,对补考较多的学生分析原因,及时和家长沟通。最后,通过家长的日常关心,辅导员和老师的在校监督,了解学生平时在校和周末的作息时间及日常学习安排,有效地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主动性[4]。
三 结语
学风建设是独立学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独立学院必须充分重视。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教师,是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关键力量。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自己和学生交流紧密的优势,紧密联系家庭,学校,科任教师,提高学风建设的工作效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琦.独立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245
[2]王瑜.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方法探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8-111.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适应;反思;对策
我所在的厦门一中是福建省的首批重点中学,它是厦门市民心向往之的学校之一。不管中考如何改革、总分如何变化,学生得分率都要达到85%以上才能考入我校(含择校生)。应该说,招进来的学生都是各校的优秀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满怀着求知的激情和喜悦,欣然而来。高一刚开学的时候,充满信心的教师在高一教室的走廊上走过,看到的是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课堂上,学生此起彼伏地举手回答问题,一下课,老师的身边总会围着一群求知爱问的学生。
可一段时间过去后,不经意间,就会忽然发现那些曾经闪亮的明眸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暗淡,课堂上慢慢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现象,而课后围绕在身边问问题的却总是那几位固定的学生。两个月的时间,单元考、月考、期中考系列考试过后,教师眉头越皱越紧了:中考都考些什么,这届学生怎么这么差!
是什么把充满激情的学生打回原形?是什么让充满信心的教师疾首蹙额?是学生素质真的一届不如一届,还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出了问题?教育者该如何反思?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之一在于求真。什么是教育之真?个人以为教育之真,就是要勇于面对现实,了解学情,分析学情,有的放矢,采用适合学生的、能让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之法。根据新高一学生的年龄、心理和学习的实际状况,教师要积极做好衔接工作,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解与尊重是前提
世界是一个等待你慢慢成熟的果园。
许多教师认为,能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性和综合素质都会比同龄人强,应能快速适应高中学习,所以较少考虑到学生还会有学习、心理等衔接的问题,也并不把它看作是个大问题。高一的学生,正处于16岁的花季,男生大部分已长成小伙子,女生也早已亭亭玉立。但其实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在家里还是个爱撒娇、发小脾气,需要长辈的呵护、鼓励、鞭策和督促的孩子。中考成绩略高几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接受能力或理解能力比其他学生高出多少,而那略胜一筹的成绩,却使得他们像一支起航的小船,只顾勇往直前,忽视大海波诡云谲。对新环境的适应、新同学的竞争、新课程的学习只有信心没有担忧。
赫・斯宾塞这样理解教育:“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同情心。”教育是无法速成的,作为高一的教师,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学生还是孩子,既然是孩子,而且在同龄人中有值得骄傲的成绩,就一定具有一种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一定能胜任高中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抱着这种信念在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各方面想方设法来耐心地去帮助、鼓励他们,让他们顺利度过成长的另一个“断乳期”,进入独立行走的阶段。
理解学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教育的实践行为,要求我们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研究学生的身心现状,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不断形成并建构真正的教育智慧和技艺。高中开学伊始,在初期的磨合中,师生之间了解有限,教师切忌操之过急,对学生急于定调,而要多给学生一点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的高中生活沐浴着阳光。在理解和尊重的阳光中,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成人。
理解和尊重是教育的绝对前提。教育理解从根本上是一种人的理解,人性的理解,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理解。没有对这个阶段学生的深入理解,所谓的教育教学规律、原则、技巧、技术毋庸置疑都呈“悬空”状态,所谓的教育智慧也只能是一种小聪明、小技巧。
二、保护兴趣与热情是根本
初高中衔接的最大成就,是小心翼翼地保护新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当一艘小舟乘风而来时,如果引导它顺风而上,它将对自己充满信心,鼓胀风帆去征服更长远的路程,如果刚出海就遇到满天的乌云,懵懵懂懂间被一个巨浪打得晕头转向,它将会怀疑满天的云彩和自己的能力。大部分高一教师刚从高三下来,常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当高三学生来要求,高标准、严要求,甚至高起点,出手快,下手狠,相应的课堂容量、作业与考卷的量与难度不同一般。
如何去保护这些优秀的高一新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呢?
首先,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高中教学伊始,应多注意与初中的衔接、与生活的联系,让学习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让学生听得懂,每天都有收获,由此感受到用心读书的快乐与愉悦,努力学习,学有所得,每天有新的收获,哪怕是点点滴滴,也会对他们一生的精神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多用微笑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热情。践行新课改的理念,多一些互动交流,平等沟通,多一点掌声与鼓励,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勇气站起来,让站起来的人都有尊严地坐下。
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教学实践的整体性研究和局部性研究。总体上各科初高中教材跨度大,教师要尽快摸清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基础,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落实教学要求。在课堂上不以大容量、高难度吓人,慎讲“透”和“全”。刚从高三下到高一的教师,常不经意间要讲透、讲全题目,有一种总复习的架势,恨不得把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一股脑地全告诉学生,把多种出题法、多种解法都让学生一一明白,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这样的课堂充其量只是教师才华的展示,而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在高一学习伊始这个特定的阶段,“透”与“全”有可能导致“杂”与“乱”,不仅有可能成为干扰学习和记忆的因素,甚至还会抑制学习的热情,在不经意中,扼杀学习意愿和兴趣,让学生丧失学好的信心,造成学习的不可持续。
因此,对大部分步入高一的学生来说,老师讲“透”、讲“全”有时是一种灾难,因为它违背了教学规律。讲“透”更多时候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行为和主观判断,不代表学生理解得透彻,有时候讲得越透,学生越听越乱越糊涂,大而无当,无从下手。归根到底,学生能否理解、掌握和运用,不在于讲透,而在于学透,离开大部分学生主体自觉的学习行为,讲“透”、讲“全”没有很大的意义。
最后,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是有区别的,分层教学以及和它所匹配的分层作业,也日益为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接受。承认学生存在区别,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循序渐进。在新知识的导入上,要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虽然会加重教师个别辅导的工作量,但新高一的教师正处于与学生了解、熟悉、磨合、适应的阶段,更要注重加强个别辅导,多一些时间与学生共处、交流。在课堂外,教师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来询问,要让来询问的学生都能有收获而归。唯有如此,才能鼓励学生有问题常来问,疑问得到及时解答,学习障碍得以逐一扫清,更重要的是,这样还能尽快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
由于中考是各地市自己命题的,有些知识点本应在初中完成,但由于中考不考就被忽视了。而高中教师又认为这些内容学生已懂就不再讲授,因而造成知识的断层。四年前,我校组织初高中教师自编一套初高中衔接教材,每年都根据需要重新修订,让录取到我校的学生录取后便能拿到,利用暑假时间自学,多少弥补了学生在初高中衔接上存在的知识上的不足。
马克斯・范梅南曾说:“教育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有‘获得’的惊喜和‘成功’的惊喜,心灵和精神的‘精神’,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所在。”(《儿童的秘密》)好的教学要能在知识、审美、道德三个方面给学生以“惊喜”。高中教学要能提供或指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新的解释、新的思维和新的境界,使学生能够超越他的具体存在和现有局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关注初高中衔接尤其重要,而小心翼翼地保护新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又是关键之关键。教育者多思考有准备,能让学生继续保持孩子式的兴趣与热情,那他们每一天的学习都将是有趣的、有收获的,他们的精神生活将会是饱满而愉悦的。
三、重建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是长远之计
教书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彭钢老师在讲授《教学现象与教学事件》说:“教学目标不是着眼于学科知识的形成,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指向学生、指向整体、指向长远。要着眼于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形成。”高中教学的内容不同于初中教学,教学的容量和外延较大,知识具有多元化和广泛性,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素养与学科品质。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受用终身。初高中衔接的重点之一,便是重建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
由于高一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初中校,各校要求、各自习惯不同,已有的习惯是否是好的习惯,能否适应高中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仍需要实践检验。如果在高中一开学,各个学科能明确提出学科要求,并讲清培养这种习惯的好处,花时间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定能助学生学习一臂之力。从我任教的语文科来看,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一个人的语言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也便是养成学好语文的好习惯。
2011年6月22日,《厦门商报》专题报道了当年福建省唯一一个满分作文获得者――我的学生白杏珏(2008年厦门一中的中考状元)。报道这样写着:“3年前的中考结束,在介绍自己学习方法时,接受记者采访的白杏珏已表达出对语文课的偏爱。‘学习语文,阅读很重要,平时应多看书多积累。’当时她是这样给学弟学妹们介绍经验的。3年后,杏珏仍觉得自己并无什么绝招,‘阅读很重要。此外,读后的思考也很重要。’”自觉阅读,自觉对喜欢的文字做笔记,并在每条摘抄后留下自己的看法,这从语文角度上来看,是一种学科思考,更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外大量阅读材料的语言感知和领悟,包括诵读、感受、体味、揣摩、摹习,通过对大量典范、精粹而又鲜活的语言文字的丰富积累和吸收内化,必将使一个人的语文文化素质和语文应用技能得到历练。让阅读变成一个“悦读”的过程,一个学生能受益终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对于学习习惯,很多专家提到“专注、积累、运用”,这些应该是各学科学习习惯的共性。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福州一中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这里的“本然”是否可以理解为各学科的特点与本质。那加强探究各学科个性的学科特点与学习习惯,并有意去强调、落实,由此培养起学生各学科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和学科品质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科之门,缩短初高中衔接的时间。
四、培养受用终生的良好心态
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成功之母。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是各校优秀生,从小被老师赞扬,被同学羡慕,被家长引以为豪,他们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成功是成功之母”。可一入校门,却发现高手云集,各有绝招,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再领先了,不再倍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了。很多学生无法接受这个现状,情绪失落,怀疑自己,有的甚至一蹶不振。过去我们常忽略这方面的辅导,总是等问题出现了才来应对。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我们要能尽早意识到这一点,在新生训练、开学班会上给学生打预防针,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任何一场竞争,胜出者都是少数。我们既要鼓励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去攀登高峰,又要告诉他们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所需要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对高一新生,特别要强调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失败也是必需的,它将激起新的斗志。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见可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不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学生过去的成功也是一连串的奋斗换来的,而如今在众多强大的对手面前暂时落后了,要让他们明白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失败是在提醒我们强中更有强中手,也将激起我们的斗志,时刻鞭策我们不能懈怠,要有屡败屡战的决心与意志,摒弃消极思想,全力以赴,不消磨等待,在吸取教训中改善求进,用毅力克服阻碍,做自己的对手,战胜自己。
第二,摆正心态,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其实,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特别是刚迈进同一所中学的学生,但这种很小的差别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别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积极的心态包括诚恳、正直、乐观、勇敢、奋发、友善、自信、自勉等。有的学生是高分轻松入校的,有的是发挥好刚踩线进来的,有的是定向生侥幸进来的,有的是择校缴费进来的。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新的起跑线上,学生摆正心态了没有,重新规划了自己的目标并长久地付出努力了没有。
学生的成功不是指拥有权力、财富等,而是指每一天都做了什么。如果能每天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去逐渐接近目标,那成功便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学生每一天都走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
每天进步一点点,难吗?不难!那坚持,就是胜利!理想的大学殿堂就在不远处等待着。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俯下身躯,贴近学生,了解他们每个阶段的需要,并精心做好各种准备迎接他们,在他们学习生涯的初高中衔接的这个关键阶段多思考,在成长的紧要处扶他们一把,推他们一下,让他们较快较顺利地渡过难关。
教师要用心去理解教育的内涵,用爱来创造教育的美丽!
参考文献:
一、政策的保证
1.教育政策的保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初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目的也是为了让初高中真正接轨,而接轨的好坏直接受教育政策的影响。如果初中物理教学过份的强调创新,而不注重务实;只注重模仿高考,过早搞学科综合,一定会影响初中生的物理学科基础,进而影响高中教学。当前人们急需教育辅助:初中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能仿效高中,过早综合、偏面创新。
2.中考政策的保证
初中教育是高中教育实施的基础,初中的基础好坏直接影响着高中的教学。中考历来被人喻为初中教育的指挥棒,倍受人们瞩目。中考所具有的教育起导向作用,一定影响初中新课改和教学。假如在中考中加大了基础知识的考察或加大了素质考察,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势必加强这一方面或这两方面的训练。在中考的考题中体现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势对高中物理教学起积极的作用。
3.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高中正在或将要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这样就使原本所具有的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难度增大,高中的物理比想象的难学。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高中教育的监管,加强创新教育在高中的实施力度,缩短初高中教育的差距。从而使初高中的教育政策真正一致或统一起来。
二、初高中教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初高中教学教法衔接
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以“摩擦力”教学为例谈谈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摩擦力”在初、高中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一学生学习物理所要遇到的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高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初中的教师需要了解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为学生的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在给学生关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定义时讲话不可以太过绝对化,要为学生的高中学习作好铺垫。
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利用学生的初中知识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学习,不做重复劳动,减少无用功;特别是要根据初高中教学的不同,注意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全面;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分阶段地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在初中所学基础上更好地掌握高中知识。
2.初高中教材衔接
初、高中物理教材有着很强的继承和延续性,初中教材是高中教材的基础,高中教材是初中教材的发展。高中物理教材虽然以初中教材为基础,但其涉及的内容更多、更细、更深,范围更广,所涉及的难点也更多。
高中教材对学科知识和概念的描述比初中更专业化,所用术语更多,所下定义更全面、更精确,也更抽象。比如,对于摩擦力的方向,初中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高中教材则是定义为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初中介绍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高中教材讲述的是跟两物体表面间的正压力有关;初中教材提到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高中讲跟物体间的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仅是情况之一。
3.其他形式、策略的衔接
① 认真钻研高、初中教材,切实找准两段教学的衔接点。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去熟悉所教本届学生过去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做到对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心中有数。仔细揣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曾研究过的相关问题,在语言、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差别。帮助学生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顺利地达到知识的迁移。
② 注意把握教学起点,严格控制容量。
在教学衔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初中知识基础和平均学习能力来决定教学起点,控制课堂容量。对检测题的深难度也必须慎重考虑、严格控制,以防一开始就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③ 加强教材阅读和解题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教学 衔接教学 学习适应期
在高中化学起始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听不懂化学课,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过早出现学习成绩倒退、分化现象,产生厌学心理,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高中化学教师也反映升入高中的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对初中的教材及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查找初中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搞好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缩短学生高中化学学习适应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别
我们通过对比新课改后初高中课程标准及考纲对教学目标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更强调基础性、一般性,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只要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要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高中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初中生进入高中后的学习障碍
通过对高一学生的调查得知,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内容的不适应
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对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化学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如高一化学中,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不容易理解,不少学生觉得离生活太远。确实,初高中的化学用语有着很显著的差别,初中化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并且学生也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而高一化学一下子就触及物质的量、氧化还原等知识,不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下子还不能适应。化学语言的抽象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而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思维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得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另外,高中化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也急剧增加。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的量增加了许多,而相对而言辅导练习消化的课时较少,不少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
2.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不少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一些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一些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思维特点,等等,造成高初中的教学脱节,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高中教师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教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
3.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不少高一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导致学习事倍功半,适应性差。高中化学的学习具有“理性”的特征,高中化学知识相对来说“博而深”,知识由“形象”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浅显”到“深入”,一切知识更加系统而全面、富有深度。因此高中化学学习必须变“感性学习”为“理性学习”,从而全面深入学习系统的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也较高。若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就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也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
4.学习心理的不适应
初中化学以记忆为主,学习相对简单轻松,许多学生仍用初中的学习心理来学习高中化学,认为读读背背就行了,而不注意去理解知识,缺乏严谨规范的作风,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不尽人意,导致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对知识一知半解。在面临紧张的高中学习和竞争下,随着化学学习的逐渐深入,若教师未进行积极的引导,极易造成学生化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三、使高中学生学好化学的有益尝试
针对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习障碍可以看出,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原因是没有做好初中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导致许多学生较长时间对化学学习无所适从,过早出现学习成绩倒退、分化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缩短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适应期,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我们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师要熟悉初高中教材,研究课标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制定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教师对高一新生的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在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上,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复习。
(1)集中复习。我们在正式学习高一的新知识之前,先拿出两周的时间来复习初中知识。主要是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把心从假期中收回来,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不会错过新知识的学习。如化学用语的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概念的复习(酸、碱、盐、氧化物等)。教学低起点,逐步提高拓宽,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的教学要求。
(2)专题复习。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内容学生掌握明显薄弱,而高中又必须掌握,我们结合高中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如化学计算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等等。
(3)穿插复习。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有些内容可以穿插在高中有关新授课之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要补充化合价的含义,复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的关系,要求学生记住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计算规则计算化合物、离子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等等。
2.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以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倡导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鼓励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采用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只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教师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创设积极的、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情境。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布置作业可以以课题形式进行自觉研究,进行研究性学习。尝试开放实验室,可由学生提出实验申请,教师把关,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体验成功,能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3)初高中教学都要留有余地,该讲的内容要讲到位,但要把握好“度”,给教学留有更大的弹性和更多的空间。如难度较大的问题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到知识的不足,这样更容易激发尖子生的求知欲,可在竞赛辅导中尝试该法。避免把发展性概念讲死,把公理性问题讲得含糊不清。
(4)注重理解,精讲精练,把好讲课、习题、作业的质量关,不搞“题海战术”。
3.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教师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教会学生转换学习方式。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一年就进入到了高中,可以说大多数的学生仅仅处于化学的入门阶段,还有相当部分学生甚至还没有入门。而此时又面临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转换,学生的压力和困惑是极大的。因此在刚开学的第一月,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果有精力的话,最好是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2)教会学生做笔记。不少初三学生的笔记做得非常被动,学生缺乏作笔记的主动性,只习惯于记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没有习惯从老师的讲授中抓出教材上没有的信息。应该教会学生从老师的讲授中搜寻信息,然后很快记在笔记本上。当然此时记下的信息量不会很大,要利用课下的时间对课堂上的笔记进行整理、反思。
(3)教会学生分析平时的学习得失。平时应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评析,对每一次考试、测验的每一道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分析每道题对、错的原因,不能只分析错题,因为有部分学生是侥幸正确的,如果他们不对侥幸得分的题目进行分析的话,这部分题目在下一次考试中就极可能成为他们失分的热点,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分析每道习题。
4.做好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学习的表观现象与心理现状密切相关,初高中学习任务、要求的不同,势必引起学生的不同心理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一新生进校后的心理变化常呈现从“松弛”到“紧张”、 从“憧憬”到“失落”、 从“积极”到“消极”、 从“新奇”到“漠视”几种状况,从而导致在高一新学期伊始,新生学习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1)加强学习动机培养,引导正确的学习观。学习动机关系到学习行为的激发、定向和维持,它调节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朝着哪个方向努力,正确的学习观能使学生积极并持之以恒地投身到学习当中。
(2)实施情感教育,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新学期前几节课,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设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让学生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让学生想学,我认为这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3)关注课堂教学,以情动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各种手段实施情感教育,善于创设教学情景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感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深切的感受,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在学生情感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关键词 初高中 化学 课程目标 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vergence Countermeasures of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Goals
WANG Jun
(Inner Mongolia Wuhai No.4 Middle School, Wuhai, Inner Mongolia 016000)
Abstract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egments and age difference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middle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 has big difference. This makes a lo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tering high school cannot learn chemistry. To do a good job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e early convergence, course goal convergence is one of of the many convergence contents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urse.
Key words junior ang senior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goal; convergence
1 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差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和高中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这一主线不变;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知识获取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求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这里还强调了方法;在科学探究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高中化学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两个阶段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有本质的差别;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高中化学课程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讲,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学习他人”的层次上。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创新、寻找方法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层次上。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存在质的差异。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衔接意义重大。
2 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对策
2.1 正确的教育目标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保证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初高中化学教育应该协同其他自然学科,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使命。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目标必然轻视课程的某些目标,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该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使课程的三维目标顺利实施、有效实施。片面的教育目标必然制约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协同实施。初高中教学都要围绕正确的教育目标来实施初高中课程目标。
2.2 正确的教学观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基础
初高中课程问题就是围绕着培养人这种本体功能展开的,都是以如何有利于培养人为准则的。我们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般学生,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书本、忽视实践,重视灌输、忽视启发,重视死记、忽视思考,重视传授、忽视自学,重视接受、忽视创造,重视课堂、忽视课外,等等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观。课程目标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驾驭课堂教学的是教师的教学观。正确的教学观一定会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平台,一定会全面实施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目标。也会做好初高中课程目标的衔接。
2.3 正确的角色观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手段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应该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并且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以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应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影响能否接受,接受多少,总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认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来做出选择的,并通过自身的内部矛盾斗争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教师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或者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都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活动,都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一些老师认为高中教学时教师有这样角色即可,事实上只有初中教学时教师有这样的角色,才会使高中教师有更适应课程目标中要求的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有效手段。
2.4 正确的师生关系观是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衔接的突破口
互动教学和合作教学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处处体现出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现代教学。教师也都认识到这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还是以教导为主。当然,教师要转变观念,确认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应该真正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创造一种合作信任的教学氛围,并且在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互动合作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能动发展。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
不要认为初中生年龄小,知识少,教师需要手把手地教,高中学生年龄大,知识多,教学中可以放得开。要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放得开的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就要敢于放得开。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衔接应以此入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
一、高一新生数学现状探析
1、环境和心理问题
对高一新生来说,环境是全新的,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集体、新教材、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理想、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带着好奇心、上进心和顽强拼搏的决心走进了高中,对一切都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高一老师的教学应注意采用由浅入深,由旧引新,由具体到抽象等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交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教材难易问题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这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在数学学科中,初中阶段,对因式分解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很低,只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和利用公式法,对在高中常用的十字相乘法不做要求,不满足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基本局限于公式法,学生普遍使用计算器解题,计算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反而有所降低。二次函数教学没有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造成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认识肤浅,不能根据图像说明性质。这些都弱化了相关的知识点,不适当补充强化,学生就很难接受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
3、内容多少问题
在初中,由于内容不多,题型转弯较少,课时充足。因此,每一堂课的教学容量小,教学进度慢,对重点、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化,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归纳总结,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减少(周一到周五每天1节),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进度加快,对重点、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化,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讲到位。这也使高一学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一教师应精心设计,创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消化,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一些解题规律和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解题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4、适应问题
我对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了分析比较,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上表演的机会相当多(这是高中数学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还有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的是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授课时在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严格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强调过程,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所选例题应和教辅资料上的习题有机统一。
5、方法问题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和辅导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抓好高一新生数学成绩的措施
1、抓好入学教育
(1)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向学生介绍高中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学生要预习、复习、作业、再复习,学习上做到四多,即多读、多练、多思、多问。课堂上认真听讲和做笔记。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大纲和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1)我们的教学应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不拔高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课本,后延伸课本。在难点处理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
(2)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应、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适当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时,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揭示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提出过程、例题解法的探求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
(5)重视专题讲座。教师可以在每一单元或每一章结束时进行专题讲座,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弥补弱点和拓展知识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高中英语衔接对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步,对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根据起始教学的特点,教学得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就会较容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否则,会使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因为教材的变化对英语望而生畏,丧失信心,谈“英”色变。因此,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尤为重要。如何使高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程度,熟悉初高中英语教材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异同,从而寻求良好的衔接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于是就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一、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主要因素
初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有着不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初中时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高中后,突然感到听课吃力,记忆犯难,读写不畅,成绩呈明显下降趋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更有甚者,初中时英语成绩较为优秀的一些学生,也感到英语非常难学,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每次成绩平平,对英语的学习信心大减,学生及家长对此感到疑惑,进而对英语学科忧心忡忡,造成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高中生活对于高一新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学生面对新的环境往往有一个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一些学生入学后会放松自己,没有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英语基础不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2.初高中英语教材跨度大
与初中英语教材相比,高中英语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更加侧重能力的提高,教材中文章的词汇量增大,而且文章更贴近现代生活,文章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天文、科技、金融、网络等方面,这些都会使高一新生一下子难以适应高中英语教学。
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内容相对较少,课堂容量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做到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词汇、句型及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英语内容多、综合性强、课堂容量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求知识的系统教学,对知识点的讲解往往有所侧重,这样就会使一些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有一种不适应感,从而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4.初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同
初高中学生在课堂参与方式上和学习策略上往往存在差异。初中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学习英语多为被动吸收,以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并且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显然不利于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初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法上的不同也会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5.初高中英语的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英语试题立足于课本,而且题型相对简单。而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广,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还须具有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此外,为了与高考接轨,高中英语考试往往以高考题的形式命题。因此,高中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相对较难,从而很难体会到自己的成就,使得学习英语的信心容易受到影响。
二、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吃透大纲,仔细研究教材。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初高中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地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初高中英语教材都以“单元式”编排,在语法上采用“循环式”、在词汇上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编排为初高中衔接创造了条件。同时教师在高一起始阶段应深入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更好把握高中教学起点和难度做好铺垫。教学应面对大部分学生,不能盲目提高,课堂容量应适当,特别在语言与教学中应把握好尺度、适度地延伸,若太多会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则会引起教师因讲不完知识而导致拖课、补课等不良习惯。
2.注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到初中课堂热闹、活跃,而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不爱开口,也不爱举手发言。我想,这是由于高中教师过分注重语言点的讲解,把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使学生认为上课只要带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就行。这样的课堂没有生气,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地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收集反馈信息,加强教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话说得好:“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只有经常不断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思得(学生得到什么)、不断思效(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思改(还有哪些有待于改进),这样才能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师生更好地配合。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对高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借助于工具书进行课外阅读及朗读的习惯至关重要,这是他们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归纳所学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熟悉如何进行高中学习。整理错题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对每次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反思,把错误原因弄明白,以便对症下药;同时提高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5.给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比如怎样运用遗忘规律记忆单词,课堂上怎样提高听课效率及怎样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等方法。
6.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
我们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到的知识及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7.克服错误做法。
(1)教师不应过分强调应试,我们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训练。
(2)不要太早瞄准高考,一步到位。很多教师都认为有必要让学生早点接触高考题,因此在平时的知识点及语法的讲解中都喜欢用高考题做例子,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先基础,后技能,先简后难,逐渐增加难度,最后接触高考题,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上我从初高中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几个方面谈了我对初高中英语衔接的看法。总之,转变学生心理、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是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初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懈地深入研究,勇于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把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工作做好,从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法.
[2]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
由于远端学生的数学功底、基础、思维意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前端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才能减小这种差异,使远端学生有效地上好数学直播课,充分利用好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对远端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辅导中的想法和做法。
一、知识与心理兼顾
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差异:1.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易、窄。高中数学多、深、难、广,是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延伸和完善;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进度慢,争取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然后通过课堂内外大量的练习、训练和指导,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高中集中学习数学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只有自觉、主动、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和课外练习;3.自学能力的差异。初中考试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基本上都是平时老师讲解和训练过的,不需学生自学。高中只能通过较少量、较典型的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高考题,如不自学、不靠大量阅读理解,将会失去较多题型的解法;4.思维习惯的差异。初中生思维受所学知识范围小、层次低和面窄的局限,高中生则需全面、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初中生多数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只能片面、局限地解决问题,高中生则需大量、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去探索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想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学好数学做好准备。
其次,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由于初中学生的函数知识较薄弱,尤其是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相当于是空白,而函数则是贯穿高中数学学习的主线。进入高中首先接触的是利用“三个二次”关系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后又是抽象的函数概念和性质,接着又是特殊函数――数列及三角函数,这其中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应用较为广泛。为此高中数学入门课便是搞好初高中函数知识的衔接。
最后,通过开展趣味性数学活动和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即使直播教学课前师生都做了热身活动,面对快节奏、高起点、大容量的直播课堂教学,学生仍有不适之感,难于接受。课后又苦于作业压力,没有时间很好地消化、巩固,几节课后,部分学生会产生焦虑疲劳心理,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此时教师必须对这些学生作好心理辅导工作,不断地给他们鼓劲、加油,要求他们调整心理心态,先尽快适应直播课堂和高中数学学习,先过基础关,在我们优秀网校老师的教学课堂中,处处、课课、章章皆有机会发展和提升能力。从而解除其后顾之忧,潜心投入到当前的学习之中。
知识与心理辅导的兼顾是远端教师三年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长期而又艰巨。
二、习惯与意识早培养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数学成绩的基石。课前预习,多质疑、勤思考,适当进行批注,善于将前后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多角度、多维度分析解决问题。听课要积极配合老师讲课,重点解决预习中的疑问,及时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培养思维与教师的同步性,勤于动手作好补充内容及典型题型的经典解法的笔记。课后养成先读教材,整理笔记,然后快速准确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对待每次练习和考试,达到考试即练习,练习即考试,纠错、改错不息,归纳、总结、反思要及时。
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数学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以上能力,学好高中数学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学习习惯与意识的养成,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必备条件。
三、教材与资料同步
由于网校直播班的作业量大,资料的针对性强,所以学生无意识地进入题海中,把教材与资料割裂开,此时教师在作业及资料的辅导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将资料回归于教材,将教材延伸拓展为资料,即寓资料于教材,寓教材于资料。如:差比数列的求和――错位相减法,大多数学生在操作时难以给出完整过程,甚至部分学生不会求解,特别是公比为参数时,多数学生忽略分类讨论,究其原因对教材中等比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不熟悉,落实不到位。
有机地将教材与网校优质资料相结合使用,是决胜高考的法宝。
四、基础与能力并重
通过直播教学,直播班的学生思维敏捷、善于发散、敢于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数学品质和素养。但基础知识薄弱,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推理不够严密。为此,远端老师在辅导时需要在此下足功夫,既要善于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又要有针对性地补缺,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五、常规与特殊技巧齐抓
由于远端学生与本部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主动性存在差异,直播课上对于通性通法的过手训练要求学生课后自觉落实,注重较多的是特殊技巧的训练。由于特殊技巧简单易行,省去繁杂过程,深受学生喜爱,时间一长远端学生便对特殊技巧产生依赖,忽略了通性通法的重要性。所以远端老师在辅导课中一定要强调通性通法的重要性,加强训练。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 原因 对策
课改后,很多高中新生入学后都碰到了相当多的学习难题,在化学上也不例外。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做好初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衔接是课改中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的教师,我经历了课改,从事过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认真地思考,以及与其他初高中一线教师进行研讨,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初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衔接谈一些心得。
新教材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教材实施的意图是好的,但是我认为新教材在编排上值得探讨。
我曾经对高一新生进行调查,大约有75%的学生无法很快适应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他们一致认为高中化学比初中化学难度大、学习较困难。
1.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1.1学生初中到高一心理上的不适应
高中的学习与初中的学习方式、各科难度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等他们意识到时已经有点晚了,给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
高一学生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期,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不积极参与课内讨论,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自己学习上的困难也不大愿意对教师或家长说。这给教师教学也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首先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心理问题,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1.2知识基础不适应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常识性介绍,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高中化学知识则是“点”、“线”、“面”的结合。每章就是一个专题,篇幅少但是牵涉的内容多,所以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
1.3教学方法不适应
初三每周有四节化学课,高中每周只有三节,由于初中才开始学习化学,一般开学初期老师上课的进度较慢,还会补充许多实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加上初三还面临中考,最后复习阶段,对于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还会进行个别辅导。高中老师为了赶进度,每节课都十分紧张,不会停下某个知识点不断重复。再加上一般高一老师会认为学生上高二会分文理科,从而不会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化学。
1.4思维方式不适应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高中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高中化学的练习题,需要通过发散性的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所以初中学生化学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的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
1.5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适应
初中化学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机械式的“接受”过程。尤其是到了初三,要用近半年的时间用于强化机械式的接受训练。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归纳全。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化学方程式、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你写我抄,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课后反思自我消化的能力。
高中化学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大,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化学学习,结果学了一大堆内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感到化学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产生对化学的恐惧。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化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颇为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造成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困难。
1.6教材本身的知识点衔接不好
初中教材选取的内容浅显而直观,甚至有的概念的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谨。如初中讲到“氧化反应”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还原反应”则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高中则是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问题和电子得失问题谈“氧化―还原反应”。又如初中讲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而高中讲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要适应高中学习,衔接教学不是通过几课时教学就能完成的,知识的衔接、学习方法方式的优化、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提倡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增强探究意识,使学生平稳过渡,顺利进行高中化学学习。
2.初高中衔接的对策探究
2.1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2.2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2.3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具体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