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范文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经典文学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呈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为课改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中考的教学,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新课改的顺利推行。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填鸭式”、“满堂灌”,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却没办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生渐渐厌倦了语文课,还经常在语文课上做其他科的作业,看小说等。

2.学生的学习理念不适应课改要求。为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教师观念上一改变,行动上一落实,学生是不是就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呢?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部分学生在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氛围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习的内容和空间,品尝着成功的快乐与轻松。但也有不少学生无所适从。笔者经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太重,习惯于唯教师传授是听,在他们头脑里固守着“你教我听,你授我学”的传统理念,因而在学习中常常是只听不问,只记不想,只读不悟。

3.教学资源匮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然而依然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还固守着传统的教学资源。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资料,学生能到哪里去找呢?上图书室?不开放且书也非常少。上网?不切实际而且学校也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源。从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中也找不到什么。因此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那无疑是一句空话。教师面对学校简陋的设施,要想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也是勉为其难的事。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新课改始终还是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试图让学生活动起来、自主起来,但终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学生仍旧郁闷如牛,静观师变,到头来还是教师一人包办,把教学任务扛下来。学生到底懂了多少、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还有,为了表现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无原则地加以肯定、表扬……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尽管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二、改革课堂教学,追求有效课堂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要切实落实新课改,教师就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转变自己的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观。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优美的、真实的、形象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谐地进入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合理、科学的情境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首先要明确目标。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首要标准,教师每上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其次,创设情境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对象不同,创设的情境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还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次,创设情境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4.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而应更多地采取一些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

5.优化教学手段。随着远程教育项目的推广,很多的学校,包括农村中学都开始安装多媒体,并且都联网了。过去一支粉笔承担了教师传授的全部功能,而现在多媒体以其迅捷而生动的特点走进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终将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占据重要地位。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了。

篇2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扩大经典文学的阅读面,并学会鉴赏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能写简单的文评与乐评,创作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流行歌曲(当然这个创作要求较低,仅是配乐或是填词),最终提高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序论(一)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关系

1课时

第二单元 序论(二)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鉴赏方法

1课时

第三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圣经故事3课时

第四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 2课时

第五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诗歌、散文3课时

第六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小说、戏剧3课时

第七单元 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2课时

第八单元 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1课时

(二)实施材料

讲义、课件、多媒体设备、专用教室。

(三)实施形式和手段

采用视听、朗读、探究、讨论、比较鉴赏、写评论、学唱、原创歌曲、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评价做法

1.课前填写问卷,测评原有水平。

2.课中以发言、讨论、评论、表演、原创作品的质量为考核依据。

以小组为单位评价,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3.课后完成学习的体会及建议。

最终综合以上三阶段的表现给出本科目的学业等第。

四、课程实施的反思

(一)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选择要讲究

经典文学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的作品。流行歌曲要选择内容、情趣上贴近原著,歌词生动、有画面感、寓意丰富,旋律优美动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单元,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比较容易把握鉴赏。与这个童话相关的流行歌曲有谢金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我最终选用的是熊天平的《火柴天堂》。这首歌的歌词抓住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和细节,再现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她美好的愿望,曲调哀婉凄丽,不仅表达出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更表达出了对亲情、关爱、温暖的呼唤,对幸福的向往,对梦想的坚持。熊天平把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演绎得格外动人心弦。而谢金燕和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词意虽也和原著相符,却仅仅在感叹小女孩的不幸,在表现力上总觉单薄。这两首曲子的节奏又太快,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

(二)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鉴赏并重

这个课程如果仅仅听听歌曲,唱唱歌曲,告诉学生这首曲子和哪个经典文学相关就显得太肤浅。而如果仅用歌曲做引子,其余时间去大量地分析文学作品又显得太单调。要达到课程目标,就一定要做到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鉴赏并重。

再以《与》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这节课我首先请学生边看歌词边听歌曲《火柴天堂》,说说这首歌和哪个经典文学作品有关,写下听后的第一感受。然后阅读鉴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包括简介写作背景,概括故事梗概,朗读精彩语段,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和写作手法(此环节切忌过多咬文嚼字,点到辄止)。接下去再次聆听歌曲《火柴天堂》,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讨论歌词与原著的联系、从旋律、音色、配器等角度鉴赏歌曲,再写听后感。最后学唱歌曲,分组表演。

这样的教学流程从听、说、读、赏、写、演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对课程兴趣十足。

(三)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与苏轼的》一课,我运用了范读、自读、轮读、小组合作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学生越读越上口,越读越兴奋。再如《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一课,课前我请同学们探究歌词与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有关,并搜集相关故事。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发言。又如《与徐志摩的同名诗》一课,我采用了比较鉴赏法,让学生比较蔡琴、黄磊、林宥嘉唱的《再别康桥》孰优孰劣,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觉得蔡琴的曲子太忧伤,黄磊的曲子太喧闹,只有林宥嘉的曲子恰到好处,恬静又不失热烈,正符合年轻的徐志摩当时的心绪。还如《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一课,我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原创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创作歌曲,有的负责制做多媒体,有的负责演唱。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以前人们阅读的方式仅限于通过纸质书籍进行,现今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1]。在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阅读带来的便利性的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也影响了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的发展,为了分析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笔者针对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进行了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一、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带来的问题

1.时代上的问题

在21世纪网络就已经遍布全球,网络是一个新鲜事物,90年代的小朋友均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中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形成了浮躁的心理及一些不好的习惯等,汉语言文学涉及到的经典名著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现代网络社会对早期文学中描绘的社会完全不同,很多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无法体会文学著作里面的场景及感受,对于阅读汉语言文化形成了一道屏障,影响了学生们阅读汉语言名著的兴趣。

2.表现形式上的问题

网络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工具,网络虽然能给学生带来大量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提供免费资料,避免了学生为查找资料浪费的时间,但多数学生并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娱乐、八卦,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位置,学生在进行网络娱乐新闻的阅读时,往往被标题及图片吸引,产生一种习惯性阅读标题,大略看一下梗概的方式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们养成细细品味的阅读习惯。

二、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方式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篇幅长、情感细腻及文字枯燥等特点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就难以对汉语言文学的经典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会采用网上搜索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进行汉语言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时间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们学习及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排练话剧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讲解,为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们采用网络技术将话剧的背景音乐及灯光进行处理及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及表演的过程中对经典文学的背景有所了解,让学生们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采用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及汉语言文学的体验[2]。

2.改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表现形式

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网络技术的手段转化为音频及视频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授经典作品的思想与文化,一方面可以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看法及观点、感觉,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采用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及音频放入学校内部网站中供学生们观看及参与。还可通过定期组织汉语言文学书籍交流会的方式将经典的文学著作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让学生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感悟出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大家的受益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网络交流机会。

3.让学生自主参与汉语言文学名著的阅读中

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鼓励学生们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若看进行角色的表演就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仔细阅读并斟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后,每一位学生必须说出自己对作品中哪一段台词、哪一个场景及哪一个任务的印象最深,再对这些场景、任务及台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理解,帮助学生完成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3]。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及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了学生们阅读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化作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限制。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能达到网络促进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发展及创新的目的,使得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采用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及采用一定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参与进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来。

参考文献:

[1]邓小林.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价值工程,2014(30):286-287.

[2]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J].新媒体研究,2016,2(1):36,49.

篇4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

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的,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其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知识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不能为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学生阅读量不足和学生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学生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学生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先让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学生的欣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很难安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愿意读。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复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在学习当代文学,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学时,可以将流行的作家作品选出来讲一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敌不过学生的“兴趣”二字。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文学课程中的“史”,而是文学作品。相比较“史”的冷静与机械,文学作品就显得温情与灵动了许多,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在情感的净化作用中升华个人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课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其次是解读经典,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产生于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兴趣。既要选“好”书,又要“读”好书。鼓励学生就文学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学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不随便否定或指责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从理论上加以引导,或者将学生的看法与“史”上存在的意见相比较来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由的研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经典作品时,不能将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个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试着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建立一个对话,“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经典的作品超越时空,经典的文学观点也能超越时代,这种对话的作用既有潜移默化的,又有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学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论述。以解读经典作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一系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历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学史的形成,“史”是构架,“文”是构成要素。教好文学课离不开宏观的“史”的讲解,也离不开微观的作品解读与文献分析。毕竟,“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这一点必须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内在情感的意蕴则要靠反复品味才能知晓。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教学,在一种愉快的形式中学习,获得知识。如果“史”是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那么文学作品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出两篇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两者的异同,再与文学史上的观点相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以情感人的,让人愉悦的,这也决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相关“史”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的关注“文”,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还要靠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还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断出现,新的研究视点也不断出现,“史”在“文”的丰富中形成。因此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让学生把文本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写实小说”中我们所见的是以凡人琐事为中心的故事,叙述语言也很朴实,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因此,在对这样的文本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对生活的评价和对作品的理解相对比。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提出“文学本体”也就意味着文学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性质,“张扬文学性”不是说忽视对“史”的学习,而是指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注重“文学”的一面。现当代文学课不是文学理论课,也不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它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理论升华。它的学习与教学也应该从感性的作品入手,这样才不至于忽略这门课让人愉悦的一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注重这一课程的“实用”性,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一个方面。综合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争取做到“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作者:李贤单位:蚌埠学院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作品;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在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叫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读,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作品诵读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诗文中蕴含着包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复杂关系的指引,而且构成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仅深深的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

2.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经典诵读”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该形式的采取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其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了坚实有力的铺垫。

3.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有着灵巧的修饰、铿锵的声韵、优美的文字等特点的好文章的诵读中,学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语言词汇量,逐渐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语感,慢慢地将优秀作品中的好词、佳句转为己用,在语感的培养中积累了语言,提升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实施

(一)制订诵读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诵读

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学生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首先我们要以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原则,确定好必读的篇目;其次,要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和进度;再次,制定学生诵读的方式方法;最后,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础上自选喜爱的古诗练习,鼓励学生超前完成。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刘国正曾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师只稍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受到更多的熏陶浸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发挥独特想象,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趣与哲理。最后把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把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渗透情感,为经典诵读活动的思想引领指明方向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立体化地设计活动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之中获得文学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将情感的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诵读活动中精心选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感悟、思考与提高。例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可向学生补充相关的诵读内容,如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同时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总之,文学经典名著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对孩子来说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就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说,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实施高效的、科学的文学经典教学是很有价值的。大力倡导文学经典教育教学, 有效地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所谓“读‘经典’的书, 听‘经典’的课, 做一个有根的人”, 这也许就是文学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内在真谛吧。

参考文献

[1]李杉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现代阅读,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