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经典文学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呈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为课改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中考的教学,走向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新课改的顺利推行。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填鸭式”、“满堂灌”,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却没办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生渐渐厌倦了语文课,还经常在语文课上做其他科的作业,看小说等。
2.学生的学习理念不适应课改要求。为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教师观念上一改变,行动上一落实,学生是不是就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呢?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部分学生在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氛围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习的内容和空间,品尝着成功的快乐与轻松。但也有不少学生无所适从。笔者经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太重,习惯于唯教师传授是听,在他们头脑里固守着“你教我听,你授我学”的传统理念,因而在学习中常常是只听不问,只记不想,只读不悟。
3.教学资源匮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然而依然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还固守着传统的教学资源。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资料,学生能到哪里去找呢?上图书室?不开放且书也非常少。上网?不切实际而且学校也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源。从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中也找不到什么。因此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那无疑是一句空话。教师面对学校简陋的设施,要想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也是勉为其难的事。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新课改始终还是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试图让学生活动起来、自主起来,但终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学生仍旧郁闷如牛,静观师变,到头来还是教师一人包办,把教学任务扛下来。学生到底懂了多少、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还有,为了表现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无原则地加以肯定、表扬……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尽管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二、改革课堂教学,追求有效课堂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要切实落实新课改,教师就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转变自己的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观。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优美的、真实的、形象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谐地进入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合理、科学的情境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首先要明确目标。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首要标准,教师每上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其次,创设情境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对象不同,创设的情境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还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次,创设情境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4.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而应更多地采取一些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
5.优化教学手段。随着远程教育项目的推广,很多的学校,包括农村中学都开始安装多媒体,并且都联网了。过去一支粉笔承担了教师传授的全部功能,而现在多媒体以其迅捷而生动的特点走进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终将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占据重要地位。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了。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扩大经典文学的阅读面,并学会鉴赏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能写简单的文评与乐评,创作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流行歌曲(当然这个创作要求较低,仅是配乐或是填词),最终提高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序论(一)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关系
1课时
第二单元 序论(二)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鉴赏方法
1课时
第三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圣经故事3课时
第四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 2课时
第五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诗歌、散文3课时
第六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小说、戏剧3课时
第七单元 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2课时
第八单元 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1课时
(二)实施材料
讲义、课件、多媒体设备、专用教室。
(三)实施形式和手段
采用视听、朗读、探究、讨论、比较鉴赏、写评论、学唱、原创歌曲、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评价做法
1.课前填写问卷,测评原有水平。
2.课中以发言、讨论、评论、表演、原创作品的质量为考核依据。
以小组为单位评价,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3.课后完成学习的体会及建议。
最终综合以上三阶段的表现给出本科目的学业等第。
四、课程实施的反思
(一)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选择要讲究
经典文学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的作品。流行歌曲要选择内容、情趣上贴近原著,歌词生动、有画面感、寓意丰富,旋律优美动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单元,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比较容易把握鉴赏。与这个童话相关的流行歌曲有谢金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我最终选用的是熊天平的《火柴天堂》。这首歌的歌词抓住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和细节,再现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她美好的愿望,曲调哀婉凄丽,不仅表达出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更表达出了对亲情、关爱、温暖的呼唤,对幸福的向往,对梦想的坚持。熊天平把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演绎得格外动人心弦。而谢金燕和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词意虽也和原著相符,却仅仅在感叹小女孩的不幸,在表现力上总觉单薄。这两首曲子的节奏又太快,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
(二)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鉴赏并重
这个课程如果仅仅听听歌曲,唱唱歌曲,告诉学生这首曲子和哪个经典文学相关就显得太肤浅。而如果仅用歌曲做引子,其余时间去大量地分析文学作品又显得太单调。要达到课程目标,就一定要做到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鉴赏并重。
再以《与》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这节课我首先请学生边看歌词边听歌曲《火柴天堂》,说说这首歌和哪个经典文学作品有关,写下听后的第一感受。然后阅读鉴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包括简介写作背景,概括故事梗概,朗读精彩语段,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和写作手法(此环节切忌过多咬文嚼字,点到辄止)。接下去再次聆听歌曲《火柴天堂》,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讨论歌词与原著的联系、从旋律、音色、配器等角度鉴赏歌曲,再写听后感。最后学唱歌曲,分组表演。
这样的教学流程从听、说、读、赏、写、演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对课程兴趣十足。
(三)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与苏轼的》一课,我运用了范读、自读、轮读、小组合作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学生越读越上口,越读越兴奋。再如《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一课,课前我请同学们探究歌词与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有关,并搜集相关故事。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发言。又如《与徐志摩的同名诗》一课,我采用了比较鉴赏法,让学生比较蔡琴、黄磊、林宥嘉唱的《再别康桥》孰优孰劣,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觉得蔡琴的曲子太忧伤,黄磊的曲子太喧闹,只有林宥嘉的曲子恰到好处,恬静又不失热烈,正符合年轻的徐志摩当时的心绪。还如《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一课,我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原创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创作歌曲,有的负责制做多媒体,有的负责演唱。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以前人们阅读的方式仅限于通过纸质书籍进行,现今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1]。在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阅读带来的便利性的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也影响了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的发展,为了分析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笔者针对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进行了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一、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带来的问题
1.时代上的问题
在21世纪网络就已经遍布全球,网络是一个新鲜事物,90年代的小朋友均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中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形成了浮躁的心理及一些不好的习惯等,汉语言文学涉及到的经典名著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现代网络社会对早期文学中描绘的社会完全不同,很多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无法体会文学著作里面的场景及感受,对于阅读汉语言文化形成了一道屏障,影响了学生们阅读汉语言名著的兴趣。
2.表现形式上的问题
网络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工具,网络虽然能给学生带来大量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提供免费资料,避免了学生为查找资料浪费的时间,但多数学生并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娱乐、八卦,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位置,学生在进行网络娱乐新闻的阅读时,往往被标题及图片吸引,产生一种习惯性阅读标题,大略看一下梗概的方式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们养成细细品味的阅读习惯。
二、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方式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篇幅长、情感细腻及文字枯燥等特点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就难以对汉语言文学的经典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会采用网上搜索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进行汉语言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时间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们学习及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排练话剧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讲解,为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们采用网络技术将话剧的背景音乐及灯光进行处理及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及表演的过程中对经典文学的背景有所了解,让学生们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采用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及汉语言文学的体验[2]。
2.改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表现形式
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网络技术的手段转化为音频及视频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授经典作品的思想与文化,一方面可以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看法及观点、感觉,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采用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及音频放入学校内部网站中供学生们观看及参与。还可通过定期组织汉语言文学书籍交流会的方式将经典的文学著作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让学生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感悟出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大家的受益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网络交流机会。
3.让学生自主参与汉语言文学名著的阅读中
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鼓励学生们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若看进行角色的表演就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仔细阅读并斟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后,每一位学生必须说出自己对作品中哪一段台词、哪一个场景及哪一个任务的印象最深,再对这些场景、任务及台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理解,帮助学生完成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3]。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及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了学生们阅读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化作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限制。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能达到网络促进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发展及创新的目的,使得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采用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及采用一定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参与进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来。
参考文献:
[1]邓小林.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价值工程,2014(30):286-287.
[2]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J].新媒体研究,2016,2(1):36,49.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
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的,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其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知识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不能为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学生阅读量不足和学生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学生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学生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先让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学生的欣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很难安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愿意读。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复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在学习当代文学,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学时,可以将流行的作家作品选出来讲一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敌不过学生的“兴趣”二字。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文学课程中的“史”,而是文学作品。相比较“史”的冷静与机械,文学作品就显得温情与灵动了许多,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在情感的净化作用中升华个人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课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其次是解读经典,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产生于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兴趣。既要选“好”书,又要“读”好书。鼓励学生就文学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学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不随便否定或指责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从理论上加以引导,或者将学生的看法与“史”上存在的意见相比较来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由的研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经典作品时,不能将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个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试着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建立一个对话,“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经典的作品超越时空,经典的文学观点也能超越时代,这种对话的作用既有潜移默化的,又有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学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论述。以解读经典作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一系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历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学史的形成,“史”是构架,“文”是构成要素。教好文学课离不开宏观的“史”的讲解,也离不开微观的作品解读与文献分析。毕竟,“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这一点必须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内在情感的意蕴则要靠反复品味才能知晓。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教学,在一种愉快的形式中学习,获得知识。如果“史”是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那么文学作品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出两篇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两者的异同,再与文学史上的观点相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以情感人的,让人愉悦的,这也决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相关“史”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的关注“文”,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还要靠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还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断出现,新的研究视点也不断出现,“史”在“文”的丰富中形成。因此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让学生把文本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写实小说”中我们所见的是以凡人琐事为中心的故事,叙述语言也很朴实,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因此,在对这样的文本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对生活的评价和对作品的理解相对比。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提出“文学本体”也就意味着文学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性质,“张扬文学性”不是说忽视对“史”的学习,而是指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注重“文学”的一面。现当代文学课不是文学理论课,也不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它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理论升华。它的学习与教学也应该从感性的作品入手,这样才不至于忽略这门课让人愉悦的一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注重这一课程的“实用”性,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一个方面。综合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争取做到“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作者:李贤单位:蚌埠学院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作品;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在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叫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读,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作品诵读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诗文中蕴含着包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复杂关系的指引,而且构成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仅深深的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
2.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经典诵读”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该形式的采取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其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了坚实有力的铺垫。
3.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有着灵巧的修饰、铿锵的声韵、优美的文字等特点的好文章的诵读中,学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语言词汇量,逐渐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语感,慢慢地将优秀作品中的好词、佳句转为己用,在语感的培养中积累了语言,提升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实施
(一)制订诵读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诵读
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学生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首先我们要以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原则,确定好必读的篇目;其次,要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和进度;再次,制定学生诵读的方式方法;最后,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础上自选喜爱的古诗练习,鼓励学生超前完成。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刘国正曾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师只稍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受到更多的熏陶浸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发挥独特想象,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趣与哲理。最后把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把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渗透情感,为经典诵读活动的思想引领指明方向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立体化地设计活动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之中获得文学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将情感的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诵读活动中精心选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感悟、思考与提高。例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可向学生补充相关的诵读内容,如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同时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总之,文学经典名著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对孩子来说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就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说,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实施高效的、科学的文学经典教学是很有价值的。大力倡导文学经典教育教学, 有效地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所谓“读‘经典’的书, 听‘经典’的课, 做一个有根的人”, 这也许就是文学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内在真谛吧。
参考文献
[1]李杉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现代阅读,2011(10).
记者:作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您如何评价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否存在着一个标准?
赵勇:如果我来评价王小波,我会觉得他应该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享有较高地位。我认为他的写作是一种智性写作,甚至是一种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后现代主义写作,而这种写作在当时具有超前性。他生前比较寂寞,死后享有哀荣,这固然与他的突然去世有关(这一点有点像诗人海子),但也意味着大家对王小波及其作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对一个作家地位的判定可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基本的标准应该有。要我来说,这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思想性和文学性。我觉得王小波是将这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家,符合我心目中的标准。
记者:您认为王小波的小说是否存在没有被经典化的现象?
赵勇:我不太愿意在“经典化”这个问题上谈论当代作家。我在2010年曾写过《谁在建构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能否建构成经典?――“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的反思》一文,其核心意思之一是:“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又对其艺术价值提出了很高要求。近20年的当代文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它们在艺术价值层面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且没有经过充分的历史沉淀。”正是因为我持有这一观点,所以我觉得王小波的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15年左右的时间还太短。
但我也知道,当代文学界有一些学者是很在意“当代文学经典化”这个问题的,而事实上,他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让一些他们所喜欢的作家成为经典作家。但在被经典化的作家作品中,王小波往往榜上无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小说的价值确实是被低估了。这也让我意识到,评论家,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评论家,他们的评判标准、尺度等等可能会有些问题。他们还容纳不下王小波这个另类的作家。
记者:在当代作家、评论家这一方面,除了陈村、奠言、刘心武、朱文、林白、蒋平、许纪霖、崔卫平、艾晓明、朱正琳等少数几位谈及过王小波外。其余大多表示对王小波不很了解,不愿多谈,这与之前史铁生去世时的反差很明显,您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赵勇:如果真的读过王小波并了解他的阅读和写作情况,我觉得好多作家是应该感到惭愧的。王小波当年在美国时,读遍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我们现在的作家谁有这样的阅读经验?前几年顾彬说中国当代作家不懂外语,马上引起了一些作家、学者的反感,并大力论证不懂外语也可以写出好作品。而在这一方面,王小波是远远走在中国当代作家前面的。
而关于史铁生,他也是很好的作家,这是其一。另外,他从出道起就一直在文学圈里,并在生前已得到了同行和读者的认可。而他的身体状况又让许多写作的同行和读者尊而敬之。还有,史铁生人缘非常好,许多作家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史铁生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突然去世,紧接着就在全国的多个城市形成一种自发或有组织的悼念和追思活动,应该有这样一层感情的因素在里面。
但王小波却是另一种情况。他生前并不在这个文学场里,也几乎没有作家朋友。一些作家愿意谈论史铁生,既是在谈一个作家,也是在谈一个逝去的老朋友;但王小波仅仅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他们与王小波没有任何交情。
记者:不少学者都认为“幽默”这种写作手法是不入中国文学主流的,是很小的一个分支,仅鲁迅的《故事新编》、林语堂、钱钟书、张天翼有一些。对此您怎样看?王小波的小说充满了嬉皮式的黑色幽默,您认为这是他不被认可的一个关键吗?
赵勇: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比如鲁迅,我们认可他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抬》和《野草》,但《故事新编》在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议。同时,由鲁迅开始,那种严肃的“为人生的艺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式的做法,现实主义传统等等,也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小波的作品不在创作主流之中。
但王小波不被认可,既有这一原因,也有他对小说的理解、他所使用的小说笔法等等很超前的原因。他接通的是卡尔维诺等作家的写作传统,使用的是巴赫金所论述的那种狂欢化的笔法。这种写法对于90年代的中国作家和读者来说还比较陌生。所以,他的写作与接受之间存在着一种错位。
记者:王小波曾提到过要与虚无主义划清界限。作家李静也认为他的小说更像是自由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直觉和混乱,与莫言、贾平凹有很大区别,或者换句话说,王小波的小说思考和反映出的东西,或许是中国当代作家至今没有意识到的,对此您怎么看?
赵勇:认同这一看法。在我看来,王小波既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也是理查德-罗蒂所谓的“反讽主义者”。从哲学层面或世界观层面来看,他有自己清晰的理念,而把这种理念带人到小说写作之中,小说便有了根。像莫言或贾平凹这些作家有小说理念,但很可能还没有哲学理念。所以同样是写荒诞,我觉得他比莫言写得更深刻;同样是用反讽,他又比王朔用得更到位。
我也相信,一个作家拼到最后可能不是在拼直觉,而是在拼哲学理念。一些当代作家写着写着就觉得底气不足了,露出败相,我觉得是缺少哲学理念的结果。没有哲学理念的支撑,他们就会东倒西歪。有了哲学理念的观照,作家就会“看见”更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小波所思考和表达的东西,走在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前列。
记者:您周围的朋友、同事、学生是否曾提起过王小波,情况是怎样的?
赵勇:我并不在当代文学专业,所以我的同事提到王小波的时候不多。为了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曾专门问过我的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大都读过王小波的小说或杂文,有的很喜欢,有的很不喜欢,还有的则感觉平平。我也在近200人的本科生课堂上问了问那些“90后”的中文系学生,根据我的统计,绝大多数同学听说过王小波,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读过他的作品,但问到是否喜欢王小波的作品时,应答者却不是很多。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背景下,东北青年作家应该如何承当自己的责任与使命?6月9日,在中国作家网、本报评论中心与沈阳市文联在沈阳联合主办的“东北振兴与青年作家使命座谈会”上,来自北京与辽宁的40余位作家和评论家就此进行了探讨。
座谈会上,沈阳市作协主席马秋芬和商国华、王宾、初国卿、商小娜、万胜、郭少梅、刘川和张天天等作家,分别就再造沈阳文学创作的辉煌、诗歌与诗人的责任、对东北方言的文学改造、文学的小众化与大众化、东北作家与东北地域文化、寻找文学的原创性、“80后”作家如何对待历史与时代等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有的认为,上世纪80年代沈阳曾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引起中国文坛的瞩目。今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给沈阳文学重振雄风带来了新的机遇。有的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面前,诗人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诗歌要表现自我,更要表现大我。诗人的责任应是对生活的干预与赞美的统一。有的认为,东北作家要立足于脚下的这片黑土地,要成为东北的歌者,抒写东北的历史与今天,抒写东北的土地与人民。有的则认为,天地有大美,东北作家要走出去,感受全球化的文化震荡;又要走回来,体味东北本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把困在经典中的写作放回生活,寻找原创性,使文学成为写出灵魂与对人生有指导意义的建设者。还有的认为,“80后”作家要在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形式上的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不足,要思考自己与时代的关系,思考自己的创作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孟繁华、贺绍俊和阎晶明等评论家与作家们进行了对话。他们谈到,沈阳作家们的意见与批评界正在思考的问题有许多是一致的。文学创作要弘扬主旋律,但对主旋律的理解不应简单化、狭窄化。如果作家不再强调责任时,问题也就产生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必然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无比地忠诚,必然是对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爱国者。作家的地域性与边缘性经验非常重要。要超越经典,必须要了解经典。而中国作家对十八、十九世纪欧美文学经典的了解与学习还远远不够。他们还认为,文学要为振兴东北作贡献,并不意味着作家要为口号写作,而是要重视东北的工业文化传统,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精神。没有对这种传统和精神的理解,很难写好作品。同时,在工业题材文学作品中,工人应该成为最重要的主体。
沈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白长鸿,中国作家网主编胡殷红、本报评论中心主任石一宁等主办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与会的还有沈阳市中青年作家代表白小易、李连俊、邹长顺、温雨虹、王小方、冰人、王琼、杜伟、王忠武、刘羽泉、陈响、马兰、曹志红、范龙彪、冰果、王安民等。座谈会由沈阳市文联副主席王哲年主持。与会者还赴沈阳北方重工集团新厂区和沈阳老龙口酒业集团参观采风。孙惠芬、马晓丽、刁斗等作家也参加了采风活动。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姜开元,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陈思,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摘 要:文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学经典则是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媒体环境的改变以及阅读方式的变革,经典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困境。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于探究传承文学经典的新形式责无旁贷。本文以此为基点,结合具体事例,从新媒体的大环境和高校的角度出发,通过论述学习经典对人格培养教育教学的作用、现今经典学习方法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来探讨传承经典的新思路。
关键词:文学经典;传承思路;新媒体;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2-03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涵盖了人们长期社会历史创造的产物,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而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厚非的责任。
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网络媒体技术和阅读载体技术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校学生因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社会事件感知度较高,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因为它使阅读的内容丰富了,但阅读的深刻性降低了;阅读的娱乐性增强了,但阅读的思考性浅显了;阅读的时间开放了,但阅读的系统退化了[1]。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这不仅对于正常社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学习消极影响更为重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阅读习惯与传统阅读习惯的冲突,文学经典传承传统方式与高校学生新认知的冲突应当受到关注,也应当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
一、高校传承经典文学的优势及经典文学的意义
文学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传承和推广是极为必要的,然而时机和方式值得商榷的。经典文学对于人格塑造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传承面向全社会,全年龄段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最佳时期是大学时期。这一时期人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正是接受经典文学熏陶的好时期。而高校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经典文学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经典文学推广活动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性”即高校可将经典文学的培养与中文等专业学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共同促进;“权威性”即高校可依托完整正确的学识体系对经典文学的传播加以引导,使学习者信服;“丰富资源”即高校可借助信息量巨大的图书馆、各领域各专业的专家教授将经典文学进行诠释补充,更好地传承。因此,高校应当利用好这一良好时机,把握好“专业性”、“权威性”,利用好丰富资源,贯彻积极、科学的方针,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努力探索适当的高校文学经典传承的新途径、新方法。
1.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教育教学意义重大。谈到经典文学的传承的最大受益者,毋庸置疑,社会各界的第一反应都会是中文专业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历史文化相关专业。当然,这些相关专业是受益的主体,因为对于经典文学的内容进行诵读学习、对其语言结构和句式用法进行推敲、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其更好认识自身专业,丰富其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认知。目前此类学科也把经典文学中的重点篇目通过课堂教授和课下布置的形式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经典文学传承只是在极个别相关的专业的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形成全面的、覆盖面广的学习氛围,然而全面的学习氛围不仅对整个高校范围有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对这些专业自身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其他学科教育仍有益处。现如今,当提到高校应当全面学习经典文学时,总会出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一些与文学关联性小的专业,甚至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也需要进行经典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所谓经典,是指其中的内容能够不局限于时代,能够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被保留、被遴选、被检验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经典,并不只是读出书中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去锻炼“思辨”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对各个专业都大有裨益。同时,许多专业在学习文学经典后,再接触本专业的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同时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时,可以将所学内容与实践需要结合,更好地完成自身相关工作。
2.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个人素质培养有积极意义。文学经典的传播不仅具有以上两点教育意义,同时教化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孕育着人类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验,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一种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休闲方式,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能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主要的功能有社会政治教化功能,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目标;道德伦理教育功能,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优良的道德感;个体人格净化功能,即促使大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生目标,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审美情感教育功能,即要求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辩证能力和高情商。因此,经典文学的教化意义也就决定了其重要地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教育传承现状及弊端
文学经典的传承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何将文学经典中有益的部分提炼推广和如何让社会大众自觉自愿接受文学经典,并学习文学经典一直为人们所提及。但随着媒介相关技术的功能日益强大,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充斥人们生活,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原有的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也受到挑战,传统的传承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谈及原有的高校经典文学传承方式,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课堂教学法,将文学经典设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经典文学典籍分析整理归纳,将其中重点知识和思想教授学生;第二,学结法,即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计划对文学经典进行学习,将书中内容进行记录学习,通过整理汇报的方式对文学经典进行研读。
1.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需要发现和创新。学习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习其文化内涵,并且发现运用书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大部分家喻户晓的文学典籍,书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处事哲理大都口耳相传,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能因为发现文学经典中某一突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涵,而停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每一次的深入阅读都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仅仅掌握片面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者来说,也是不能够满足的。现有的文学经典教育就存在这样的弊病,教授的内容趋于一致,教授的篇目趋于集中,教授的内涵陈腐未变,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2.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缺乏生机和活力。提及高校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课堂教授。这样的方式没有问题,自有私塾以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绵延了千百年,但在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新媒体环境下、在学生接受新事物习惯不同于以往的高校范围里,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很难再受欢迎。对于翻看书本上的传统文学篇目,课堂上由老师将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内涵口头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机,大学生很难主观能动地去了解相关知识,也很难深入发掘文学经典的深层意义,这与传播文学经典的用意是背道而驰的。
3.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难以适应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传播内容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文字图片的形式,过于呆板,吸引力不强。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声文字、动态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形式多样,图文并茂[3]。相对于同样的信息,大学生更倾向于接收娱乐性强、信息容量大的信息,而文学经典却没有与这一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传播方式与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其他各类信息相比较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想要达到传播文学经典的目的,与新媒体相结合、满足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
1.文学经典的新内涵和新思想需要发掘。正如前文提到的,文学经典中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传承和教育的需要了,想要让文学经典的传承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的内涵和新的思想是必要的,但从文学经典中发现新的积极意义也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原则。在重新发掘过程中,要抛开既定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式去解读曾经研究过的文学经典,发现其中的新内涵、新思想,将其加以整理传播,让文学经典的传承焕发生机与活力。
2.高校需要创新传承思路转变角色。高校要提高文学经典传承的主动性,创新传承思路。在以往文学经典的传承过程中,高校只是作为一个主办人的角色出现,而并非作为策划人、负责人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反馈的收集做的并不到位,这也导致了虽然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活动在开展,但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必须破除以往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旧思维,积极转变角色,结合文学经典的积极作用与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学经典传承思路。只有高校这个把关人、负责人的工作做好并做到实处,相关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高校需要完善相关机制,如负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相关工作安排到人,让每项工作有人具体负责,有人统筹规划;通过激励机制从上至下激发潜能和活力,保证相关活动稳步进行,在创新中发展。
3.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高校活动相结合。如何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文学经典要从大学生日常兴趣点入手。在高校,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外,最能够自觉主动参加的便是学校、学院及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达到了沟通交际的目的,同时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文学经典的传承便可以与众多的校园活动相结合,采取“学校提倡、学院主办、社团添彩”的方式,让文学经典的教育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举办读书报告会、诵读大赛等形式,用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又转变为积极的宣传者。如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特色活动“晨读经典大赛”就是将传承经典与活动相结合,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院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院发起活动,学生自选篇目,对篇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将其中感兴趣的内容或故事诵读或排练成节目,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以晚会的形式呈现。活动自开办以来,学生热情度极高,也自主编排了形式各异、各具风格的节目,活动效果也十分良好,不仅让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学习,同时也锻炼了本学院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4.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新媒体相联系。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圉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面受限,而新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种时空问题,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大为增强[4]。目前,尽管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在未来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应当本着“重视平台作用、找准切入要点、广泛宣传推送、考虑实际效应”的原则,切实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搭建文化传承创新的多样化、立体化展示平台。
首先,应当开始并加快相关新媒体建设。对传统文学经典传播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和弊端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分析,把握新媒体技术在文学经典传承创新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让新媒体成为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重要窗口。其次,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互动、体验、引导和渗透式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载体,接收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而促进文学经典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将传统的传承推广策略与新媒体的特性相结合,互补利用。正确分析传统的推广宣传策略中的优势和弊端,结合新媒体的优缺点,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双向联动,共同服务于文学经典的传承推广。
总而言之,经典文学在传承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以丰富的文学典籍为资源,以书中优秀的思想、良好的品格为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采取传统传承与新媒体传承相结合的双向联动的传承方法,采用高校主动推广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形式,来推进经典文学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黄晓霞.大学生阅读的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J].晋图学刊,2014(2).
[2]李华,张建永.文学经典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1(14).
[3]吕红雁.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探析[J].前沿,2013 (22).
[4]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人民论坛,2012 (26).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课程;整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17-0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之余思考最多的问题是“语文是什么,经典又是什么,中华经典文化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有什么作用呢?”在本人看来语文是动人的诗篇、精美的文章;语文是悦耳的吟诵、激情的演讲;语文是得体的表达,通畅的交流。而经典又代表传统文学的权威,浓缩杰出文学的辉煌,尤其是中国经典古诗文历经千锤百炼,短小精悍,易吟易诵,是学生开放读书,积累语言的最佳材料。为此自己认为在人生的黄金时段――童年,中华经典文化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语文能力,下面就本人不成熟的看法分条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1 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与原“大纲”比较,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新的“课标”着力强调的重点之一。
为此本人认为整合语文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经典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化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诵读《大学》,能使学生认识到:要“平天下”必先“治国”,要“治国”必先“齐家”,要“齐家”必先“修身”,要“修身”必先“正心”,要“正心”必先“诚意”,要“诚意”必先“致知”,而“致知”必须“格物”;只有以“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为基础,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有很丰富内涵的人文教育吗?而当今世界最大的隐忧是青少年的教育危机。尤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其实,大人们讲过的,经典里早有记载,大人们忽略的,甚至是不懂的,经典里也素来俱全。与其大费口舌地向孩子们灌输一些自己都觉得似是而非的 “道理”,还不如和孩子们共同诵读文化经典。这是费时少、投入低、收效高的教育方法。本人在班级近三年的研究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诵读中国经典文化,本班学生由以前的性情急躁、粗俗,变得性情平和、文明了。可见,诵读中国文化经典,这对开启学生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是很有效的。
2 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文化积淀过浅。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为此痛切地指出:“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新语文教学思想的领军人物韩军说“海量阅读中国经典文化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低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中高年级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积累较多,文化底蕴深厚,本人认为只有做到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和环境随处可有,我们要跳出“语言文字”的局限,扩展视野,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我们班学生诵读的《老子》《论语》等古代典籍里,就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经典著作往往融哲理、事理、情理于一炉,文约而义丰,虑大而思精,蕴藏着大智慧。当然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诵读这样的文化典籍,必然会了解到较多的古代文化常识和人文典故,学生的文化底蕴自然会日渐厚实。
3 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人认为做到中华文化经典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诵读中国文化经典,能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效地增强他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如在前半年学校组织的普通话朗读比赛中我班学生李仲语势流畅、饱含感情,以绝对优势获得朗读总冠军;在写作文时同学们能引用古诗文经典语句使语言简洁,富有说服力;在2011年的两基省检时我班四年级的同学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能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语句表达他们欢迎的心情;在过一暑假后师生见面时,小学生们能用“一日不见如三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对这些经典的语词随手拈来、脱口而出,这对普通学校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尚难做到的。可见,在诵读中国文化经典中积累丰富的语词之后,学生们口语表达的“质”、朗读的基本技巧是明显的提高了。概言之,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
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体现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髓。千百年来,她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志气,启迪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修养。在语文教学中,让儿童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语文能力,有助于中华优秀文化永存于中国人的心中,发扬光大,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俄文学受政治气候变化影响,多有波折。在这发展过程中,一些作家继续发扬俄罗斯文学传统。而另一些作家开始重新审视作为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新的视角、观点理解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关系、重新评价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有些作家有意识地借鉴吸收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开始使用后现代主义美学原则和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以至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时期、确立时期和“合法化”时期。
第一阶段即为形成时期。此时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处于“地下写作”状态。代表作品有:安德烈?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和韦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的《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等等。这个时期,作家运用新的语言手段,重新构思人物形象,借助讽刺模拟的手法,解构苏联单一呆板的意识形态和文化。
第二阶段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确立时期。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断涌现,表现出通俗化特征。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丰富多样,如:莫斯科的概念派、列宁格勒的“米契基”小组、元隐喻诗派、精神分析派等等。这个时期还形成各具特色的分支:抒情后现代主义和精神分裂症分析的后现代主义。这个时期主要作品有弗?索罗金的《玛利娜的第三十次爱情》、维克托?叶罗费耶夫《与痴呆者一起的生活》等等。
第三个阶段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合法化”时期,也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俄罗斯文学生活中的“公开、合法”的文学现象。其间著名的作品有: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排队》、马尔克?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等等。
二、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总观三个时期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我们发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解构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是以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僵硬的苏联官方教条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完全摒弃了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矫枉过正”地提倡“为艺术而艺术”,主张为文学“减负”,即去掉文学过多承载的行政任务、教育任务、宣传任务,同时大胆对俄罗斯经典作家作品进行解构和重构,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从而实现去经典化和去神圣化。
(二)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大量引用文本。其目的是打破权威和经典,或者重新诠释经典和神圣。互文现象频繁地出现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一种结构要素。作家引用的文本包括世界经典作品的语句、苏联时期作品中的情节或人物甚至民间用语,然后对其进行第二次编码;在艺术手法上运用暗示、隐喻、寓意、联想、巧合、列举、粘贴、跳跃和化人等手段,创造出一个特殊的“文化语义场”。
(三)杂糅化语言。上面所列举的一系列引文来源在风格语体上已经大相径庭,再加上文学批评、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用语,使作家们能够在多样化的写作中自由发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来,就使得有些作品既像文论又像小说,成为一种风格杂糅的、自由的、近似于散文随笔和学术论著的体裁。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质训练,注重各学科渗透作用
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中,文化内涵需要较高,并且其教学模式也不稳定,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引导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建立起正确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学模式的好坏优良都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教师的素质、技能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建立正_的教学模式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实现各个学科知识的渗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利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热情,为教学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学校要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通过设计教师培训机构、开展教师宣讲会,让教师发表自己对于教学的意见和看法,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科目在小学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所以经典诵读和美术、音乐、思想品德在某些方面上具有着统一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德育的渗透,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中将诗歌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经典诵读的内容都是经过长时间流传的语言典范,都具有一定音乐的形式,可以用音乐表现出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
二、加强教师把握国学内涵,理解并感悟经典价值
关于经典诵读,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每个人对经典诵读内涵也有不同的定义,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但从根本来探讨,是一门需要仔细体会的学问,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的总称,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天文地理,到琴棋书画,再到儒学道家等思想学派,以及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诸多方面。其所蕴含的内涵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概括的,几千年的发展的文化与哲学包括了各个层面,发掘出的价值十分珍贵。经典诵读教学可以整体提高学生甚至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小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也需要接受一定经典的熏陶,充分了解经典诵读的内涵,从而心灵得到满足从中受益,完成对经典诵读进行内涵的理解。
经典诵读的最大价值就是教育,通过对小学生们从小的文化培养和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知,提升中国经典文化在人民群众心里的地位。开设小学经典诵读课堂可以使小学生们以实践的方式领悟到经典文化的真正价值,从小就不自觉地产生这种强烈的爱国心理,塑造了小学生们的爱国品质。所以教师自己也要充分提高自己对经典诵读的认识,在教学上要有明确的目标,学校可再开展有关的专题讲座,例如论当代为什么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等,充分让教师明白:经典不仅体现在五千年内流传下来的书籍字画,更体现在发展新一代儿童对经典价值的理解,让学生们传承弘扬中国经典文化并将其发展下去。
三、加强教师理解诵读性质,体会并实践经典精神
曾有一个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粗略统计表明,六年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共需要学习12本教材,包括412篇文章,其中,有关中国经典文化材料的文章篇幅达到了40篇,接近了整套教材内容的百分之十。并且这些内容大部分出现在课后的回顾拓展及语文园地部分,这样的排布可以使小学生们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更多地了解学习理解和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所以教师更要清楚地明白经典诵读教育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从而摆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有效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经典;消费语境;经典性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07-02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中,当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不断扩张,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的文化批判席卷整个文学领域,消费时代的文化在凭借着视图媒介不断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时,经典文学的解构自然也由此引发不同的声音。当现代化领域中的文学逐渐去政治化,失去文学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的时候,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论争
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论争始于对“经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世界的影响性以及时间的筛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学界对“经典”有着本地域性的独特见解,黄曼君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原创性文本和独特阐释的结合,其存在形态生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特征,价值定位上必须具备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①同时,文学经典应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着“诗性”的内涵,还有着民族的文学特色。②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③方忠认为应该首先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价值还有经典应具有的原创性作为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④刘晗从“经典”二字字义考究,贯通古今进行纵横比较,得出结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经典指是指那种能够超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和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⑤刘象愚对比古今中外、英汉文中“经典”的含义得出结论:“经典’指那些权威的、典范的伟大著作,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以及时空的跨越性。⑥陈定家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后认为:“真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那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价值观和美学观之时代局限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些在历史维度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富有教义且常读常新的权威性的典范之作。”⑦
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经典既有传统视角,又有现代的革新。基于主体对文学文本认识的不同,对现在文学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后,关于经典的争论更是不休。时代语境的不同,对经典的定义及内涵的阐释仍会继续,文学经典也在阐释和再阐释的循环中发挥着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是对文学经典及经典性问题研究的基础。
二、追问文学经典的建构及生成机制
学术界在对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中,逐渐跳出对文学经典本身定义的格局,转向如何建构文学经典,推动文学经典建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相关问题上等,此类更为深入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西方文艺界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着两种主要观点,即限定于文学作品内部的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与限定于外部因素的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国内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内外因素同样重视。孙邵振认为,引入西方理论的价值归宿就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写,使得作为历史流传当中的经典文本重新获得一种时代的生命,这实际内在于文本的一种对经典的确认。⑧童庆炳将文学作品内外因素相结合,具体考察经典建构过程中两者的作用方式,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处于一种不断地建构的过程中,同时提出文学经典建构的六个要素:“(1)文字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⑨朱国华则认为应该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经典的准则:“一方面,各种经典的合法化来源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语境还原;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长时段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典化规则。”⑩
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发表了看法,侧重点不同,观念有着些许不同。刘晗认为推动文本进入经典序列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权利的推行、知识精英的遴选和大众舆论的评判等。{11}南帆认为围绕在文学周围强大的社会群体、研究机构、出版社、学生团体、教育部门,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文学机构,从而形成一整套对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选择机制,并逐渐确立各种文学制度。{12}陶东风着眼于文化研究的视野,认为文学经典并不是普遍的艺术价值的体现,而是有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规范与审美理想,凝聚着文化权利。{13}王宁认为,文学经典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的一些人为的因素。{14}此外,黄书泉立足当代文化多元化语境,认为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需要从三个维度辩证统一地把握,即充分认识文学史撰写的作用,破除确立文学经典中文学史的话语霸权,从当代社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关系中确认当代文学经典。{15}注重经典建构内部因素的洪子诚认为:“当代的经典秩序的确立标准,最为要紧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文学文本在揭示‘历史规律’展示历史发展前景上的典型性和深刻性,是当代经常起作用的经典衡量尺度。”{16}
在笔者看来,文学经典及相关论题是十分重要且关系重大的研究课题,对整个文学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对读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引导、文学史的编纂和文学教育等都息息相关。当然对文学经典的判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对文学经典内容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
三、当代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命运
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下,视觉文化以及媒介文化都以不可挡之势,闯入审美文化的背景中。尽管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超时间性与超历史性都满怀信心,但是当经典面临当下消费时代的语境,图像霸权危及语言的中心地位的现实状况时,对文学经典的命运堪忧。
很多学者就从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探讨文学经典的境遇,分析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的影响。吴兴明就从当下消费关系的座架中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性扩张,他认为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不断被广泛的借名、挪用,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的命运即是:走向终结。{17}但同样是从消费语境中看待文学经典境遇的赵学勇则相对较为乐观,他认为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危机源于文学经典和消费关系的语境冲突,调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则是经典问题消弭的关键所在。同时他进一步提出,要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文学经典在当下消费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18}
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有学者认为文学经典的n势不可避免。刘晗认为,当下文化语境中语言和图像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图像文化的异军崛起使得语言中心地位旁落,消费文化思潮使得文学经典呈现出消费化趋势,文学经典存在的根基被消解。{19}也有学者着力分析文学经典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孟繁华认为,20世纪以来作家们参与社会的情感需求,与“宏大叙事”热情所创作小说文体,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他分析其原因:“现代媒介的发展和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原因和条件。”{20}
此后,学者们对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拓展与深入、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古今文学经典承传重构与评估重建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一些学者基于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经典表示出担忧,如赵学勇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审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21}在陈家定看来,文学经典不仅遭遇了市场上的“生存危机”,而且还出现了观念上的“信仰危机”。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去经典的潮流中文学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新秩序与新经典为重构文学经典提供了更多种可能;激发了文学经典的多种潜在的文化功能。{22}而盖生认为,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被媒介文化冲击的边缘化反倒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指涉当下、提升现实承担社会的经典化文学仍将是社会价值整合元和意义的生产地。所以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23}
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最能够体现人类思想精髓,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当下文学终结的声音不仅在国内出现,许多外国的学者也对“文学终结论”的论断发生论争,赞同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文学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表,学者们对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也是忧思与期望并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社会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中看待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理论研究者需要坚持的态度。
注释:
①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②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04).
③童庆炳.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N].中华读书报,1998-03-25.
④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03).
⑤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⑥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02).
⑦陈定家.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文学评论,2008(02).
⑧孙邵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05).
⑨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⑩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02).
{11}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12}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17.
{1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03).
{14}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05).
{15}黄书泉.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6}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7}吴兴民.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01).
{18}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9}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20}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评论,2005(05).
{21}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经典”的代表性定义有多种,综合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经典是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学经典”是由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构造物。2]第三种观点认为.单纯的审美本质主义是不能解释经典的本质的,因为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其他语言中,“经典”都有规范、法则之意.“经典”不仅指那些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以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保留的文本而且更包含着制约和规范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政治、文化和道德力量。从对经典的界定出发可以认识到,不仅一些历史典籍、名著是具有历史、文学价值的经典.教科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经典。首先,教科书的内容是从被普遍认可的经典中经过仔细挑选而形成的,这些内容是经典中最有价值、最值得传递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教科书中的内容是经典中的经典。例如,中华诗词的经典之作浩如烟海,被精心挑选出来作为教育内容的诗词,是这些经典之中的“精华”。教科书以经典之作为主要构成内容以保存和传递经典为重要功能.因此教科书也成为了经典。其次,不仅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决定了教科书的“经典”特性,教科书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点也决定了教科书的“经典”地位。依据经典的这一定义——最重要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可以将教科书视为经典,因为教科书正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对师生教与学起着重要作用的权威文本。学校教育就是围绕这一权威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解读,使学生接纳、内化的过程。由于教科书在较长时期内的稳定性及其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它的经典性也得到巩同和扩大。教科书作为经过建构而形成的经典,具有了权威性与指导性地位.也具有了规范和强制的力量,它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文学经典教育的现实价值:教义的承载与
(一)经典化与价值选择
经典化.即文本转化为经典的过程。在成为经典的过程中.有些作品受到青睐,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成为具有很高价值的文本;而有些作品则渐渐被人们遗忘或抛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能否成为经典,涉及到各种力量的斗争。从阐释学角度讲,经典化的主题就是力量。经典化,展现为力量的斗争,而通过斗争形成的经典,又具有了强大的力量,表征着自身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并发挥着约束一部分人的力量。正如伊格尔顿所指Ln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并非轻而易举就成了伟大文学,这是文学机构当时的幸福发现:他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伟大文学是因为文学机构是这样任命它的。这并非意味着他的作品不是‘真正的’伟大文学——即所谓伟大文学只不过是人们对它的看法——因为根本无所谓‘真正’伟大或‘真正’如何的文学.独立于它在特定的社会和生活形态中受到的对待方式。”_4对于何为文学经典需要辩证地看待。能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作品本身的文学特性与社会权力建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经典的作品,本身在文学性方面有不可否定的优秀之处,文学性差的作品不太可能成为精英所崇尚的经典。但是,文学优秀作品如此之多,一些作品能被奉为经典而流传下来,另一些作品则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一些作品从经典走向边缘,另一些作品则从边缘走向经典。对经典认定的变动性反映出了价值的选择。教科书编者选择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学经典的过程.实质上是文学作品经典化或再经典化的过程,即文学作品由普通文本转化为经典,或原本已被认定为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教科书编者之筛选而进一步强化其经典地位。选择哪些文学作品使其经典化,涉及到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定。“教科书的编撰者在选择或撰写这种文本时不可能随心所欲,而是必须遵循课程目标所规定的价值要求,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材料。这样,教科书便成了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履行着‘意识形态的守护职能’。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实俯拾即是。在这里,我们可看到的是教科书这种课程内容在价值观念上与课程目标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吻应’。”【5因此,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就是知识价值选择过程。“所谓知识价值的选择.就是社会的统治阶层总要通过教育内容体现其价值取向,运用政治的和经济的权力与优势,使得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合法化’,并包装为最科学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成为名正言顺的教育内容,并在学校中占据主导的地位。”C6]由此可见,知识不是完全客观中立的,经典并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而是由参与主体不断建构的。经典的选择,是主体力量作用的结果,同时又能展现出社会控制的力量。“对‘经典真作’的研究必须突出对权力运作、兴趣作用和斗争动态的考察。这些因素对‘经典真作’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些被认为值得保存下来并传授给下一代的文本进入了学校课堂”I7)通过价值筛选,具有社会性价值和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成为教育文本在教科书中得到保存和传递。
(二)文学经典教育与价值传递
经过甄选的、蕴含了种种价值内涵的文学经典被作为教育内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学生反复地研读这些经典,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优美的文句,更记住了什么是值得记忆的经典,领会了经典所传递的价值与精神。除此之外,学生还能逐步领会到什么是严肃的文学,什么是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形成共同的品味与情感,形成对民族、国家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因此,文学经典教育不仅是文学教育,更是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仅能形成对优秀文学与文化的记忆,更能形成关于经典以及经典精神的记忆与想象。由于教科书使用的广泛性,以及学校教育的相似性,学生所形成的这种记忆与想象,并非限于学生个体中。而是学生群体共同具有的。因此,文学经典教育的效果之一,就表现为学生群体所共同形成的关于主流价值观的群体性记忆与想象。从深层次而言.学生的群体性记忆与想象的形成意味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维护与传承,一方面,通过对教科书中的文学经典进行精心的价值选择。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保存,并通过学校教育得以传承。由此,对文学经典的认定与传承使文化秩序得到稳定。而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学生内化这些经典并具有了文化资本。借助教育的分流与筛选.学生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凭借文化资本的作用,现有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另一方面.文学经典教育不仅仅是保存和传递主流价值,还发挥着主动的“引导”作用。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引导学生去认识什么是值得学习的经典作品,什么是有价值的、严肃的文学,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文学经典教育,不仅是将一套固定的价值标准传递给学生,更是引导学生按照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掌握判断与选择价值观的能力。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与行为发展方向的引导.既维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又引导了社会成员的发展方向.实现着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因此,以经过价值选择的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群体性记忆与想象。群体性的记忆与想象。实质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维持和传承的表征.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依据。
三、文学经典教育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一个民族的生存是不能缺乏精神内核与民族文化的,承载这精神内核的是经典文化。”,8利用经典文学进行教育的过程.是民族文化保存和传递以及民族精神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过程。例如,文学经典教育中,诗词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国诗词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的情怀,~方面是时代感与历史责任感,一方面是忧患意识与批判意识,总而言之,是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热切关注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于2000年在北京发表过一次演讲.认为中国文学史上始终有一种感时忧国的使命感,近现代也连续不断。感时忧国的使命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深远传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蚌痛成珠’构造了从古到今大诗人创造力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因。在全球文化价值的普世化价值企网日益被人们识破的情况下,民族性的文化自觉和感时忧国的使命意识已变得越来越迫切,也要求精英阶层能承担起维护民族文化的使命。”中学语文教育中,诗词以其短小的篇幅、音乐般的节奏、洗练的词句,易于被学生记忆和传诵。在熟读与背诵诗词的过程中,经典词句以及经典词句所传达的思想与精神逐渐深入脑海与心灵中。学生能吟诵出一些经典诗词,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等。经典诗词传达着作者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国家、时运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他们的崇高人格境界。传递着自强、愤争等积极精神。接受诗词经典教育,在对这些传唱千古的经典诗句的记诵、理解与领悟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着作者人格和诗作境界的感染,体会自尊自强、坚韧、奋斗与抗争的民族精神,逐渐培养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责任感。通过文学经典教育,文学经典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民族精神也得以一代一代延续。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而言,缺乏某些一致的价值观与某种共同的精神,就失去了维系这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支柱。缺乏向心力的社会与民族是一盘散沙,无法凝聚民心与民力。不管是否已经意识到,在我们tl,中,留存着的某些信念与精神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关键词】中职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学科是“百科之母”,但是中职学校的语文学科却时常被打入冷宫。原因如下:第一,大部分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文化基础差、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选择中职的,他们之中许多人对基础学科根本就不感兴趣。第二,既然选择了中职院校,目标是学技能,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给他们带了实际效益,所以在学习上偏重于专业基础课、技能课,认为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第三,语文本身学的就是母语,在国内生存,只需认点常用的字,会看报纸,会听新闻,会说话,会做基本记录就成,无所谓其它本领,要求很低。但是,这些认识根本就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定语文基础,那么看新闻辨不出真实目的,说话注意不到环境,甚至给人“不经大脑”的感觉,记录事情时候错别字连篇,讲话思维混乱等等等等。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得重视语文学科的训练。本文就中职学生的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前所讲的种种错误思想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还表现出了如下特征:学习浮躁,边学边玩,心不在焉,学习不入门;自学能力差,没有预习习惯;没养成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更未养成读书看报和勤动笔的习惯。所以,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提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时,就会为之废寝忘食亦不知疲倦,并乐在其中。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那种长期形成的自卑、压抑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他们语文学习兴趣形成的阴霾。究竟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累积,我发现当你在单纯的就课文论课文的时刻,学生的注意力最为低下,当你适当穿插课本以外的东西时候,注意力会立马集中,兴奋点提高,效率提高。而语文这样一门包容性超强的学科,也正适合给每日住宿,信息来源匮乏的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世界的途径。所以,上课不要局限于课本,生活才是他们学习的海洋。语文课本中不乏教学材料丰富的经典课文。譬如的《雷雨》。经典剧作,在荧屏上也呈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单纯靠文本分析,学生会觉得非常枯燥。于是,利用课余时间播放同名电影便成了提高学生兴趣的最佳方法。看电影前布置思考问题,可以关于人物,可以关于情节,可以关于语言,可以关于演员演技,也可以关于时代背景。当学生看完之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无论字数,有自己看法是关键。老师总结完毕后再在课上讨论,然后结合课文节选文本,细细分析其中内涵。在两者碰撞下,学生记忆非常深刻。另外,利用班级的主题班会或者校园文艺活动,排练其中的经典场景,对学生来说也是诱惑十足。
当然,这些全部需要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之上。为了演好,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去钻研课文,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前面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展开阅读能力地培养了。什么是阅读,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从目标上看,阅读是一个从书本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上看,阅读是一个知识地内化和再构建的过程。从表现上看,阅读是人的综合智能的体现。阅读能力地培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培养好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1.丰富多样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尝试多种阅读方法。比如现在学生喜欢看著作改编的电影电视,喜欢看戏说版本的小说等等,虽然不乏经典之作,但不免流于表面。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情况进行比较阅读。查找影片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加以推敲,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学生看得仔细看得认真,在推敲时候也必须得考虑整个著作的背景,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意愿以及作品现在具有的魅力。当然,更多的阅读方法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造。
2.引导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所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筛选好文章,集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比如说一些优秀的期刊杂志内的文章短小却内涵丰富,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
3.合理布置任务。中职学生在自控能力上并不高, 所以,适当施加压力未尝不可。以任职学校为例,每个班级每个礼拜均会轮到一次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一小时的时间,就乘此机会,布置学生一些小任务。让他们从自己看的书中选择最爱的词句章节,记录下来,在周记中阐述对此的理解与感受。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和深度。
4.互助合作。一个人的发现能力是有限,所以发动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推荐,互相介绍,互相评论,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督促阅读风气。
5.指导性评价。老师的评价,一惯被认为是很严厉的,也是非常打消这些有自卑心理的中职学生的。所以,在阅读评价之上,老师不要过多的去对学生的看法加以评论,而是逐步引向一个更好的境界,让他自己感受到其中的差距,使之自发地产生一种往上爬的欲望。
三、总结语:授之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作为老师,必须是授学生以阅读方法,使得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去阅读。
针对这个本人在上文中已经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作为老师,想要授之以渔也必须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熟读相关阅读理论,从理论基础上扎实自身对阅读的认知。第二,查阅充足的资料,了解现今的阅读方法种类。第三,亲身阅读,在实践中理解各类阅读方法的优缺点。第四,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心理,提出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第五,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最后,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只有在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量的基础上,教师才可以以人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进行授之以渔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