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范文

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口老龄化的利与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 以房养老的困扰 “以房养老”的利与弊 “裸奔”的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的难度 养老金融的“以房养老”视角养老金融的“以房养老”视角 对以房养老的思考 “以房养老”的现实悖论 以房养老的中式分析 “以房养老”的法律解读 “以房养老”的金融瓶颈 以房养老的“参考坐标” “以房养老”的难与易 国外非主流的“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的真正原因 “以房养老”的民法分析 “以房养老”的生机与冷遇 以房养老: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探寻中国养老模式的蓝海 现行养老体制下“以房养老”模式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4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八卷中的表8-2计算得

5根据《中国2012年人口普查资料》“全部数据表”中的表5-5计算得

6 中国日报网,财经频道

7阎春宁,祝罗骁,张翔,张伟,上海市居民以房养老意愿研究,《价值工程》,2011年第一期

8p,中国养老金网,《上海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李伟.如何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五大严峻形势[J].经济参考报,2013.11

[2] 中国日报网,财经频道

[5],中国养老金网,《上海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

[6]孟晓苏.论建立“反向抵押贷款”的寿险服务[J].保险研究实务,2002

[7]叶剑平.房地产市场如何走出尴尬[J].城市开发,2006.09

[8]柴效武.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开办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的评析[J].城市,2008.01

篇2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利与弊;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

一、引言

人口政策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大事。我们一直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但如今,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口走向负增长、生育率水平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等,这些问题给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阻碍。全面“二孩”政策应运而生。政策一出台,便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出的背景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将近40年,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中国人口增长的轨道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人民的生育水平,而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进步,死亡率也在降低,因此就出现了低出生、低死亡的现象;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生育水平下降,少年儿童人口在整个人口中间所占的比例下降。老年人,过去是高出生,累积了很多人口,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便加剧了人口老龄化。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具体原因

首先,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明显。根据数据可知,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2015年的12.07‰,这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一胎政策虽然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但在长期执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一胎政策使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运用年龄组分组法将不同年龄人口分为三组:少年儿童(0-14岁)、成年人口(15-64岁)、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分析年龄组人口构成。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一般性划分标准如表1:

而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可得,2015年我老年人口系数是10.47%,少年人口系数是16.52%,老少比是63.33%,年龄中位数是37岁。将所得数据与表1对照,四项指标都对应年老型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所以,2015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老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

另一方面,一胎政策是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一大诱因。新生男女婴儿比例不均的主要原因是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观念中还是更偏向于生男孩。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传宗接待的问题,每家每户都要生男孩来延续香火,这种传统观念左右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导致了新生男婴比例的上升。其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需要。我国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导致农村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男孩的需求意愿更强。最后,则是养儿防老,目前农村多数老人仍需要依靠儿子的赡养安度晚年,出于对自己老年生活的考虑而产生生男孩的想法。久而久之,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此外,一胎政策也造成了我国劳动力的短缺。持续的低生育率已经产生了“青年赤字”,中国人力资源相对充足的优势已不再明显,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为了缓解一胎政策长期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应运而生。

四、全面“二孩”政策利在何处

首先,“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生育率水平的提高。而这些新生儿在未来都会长大成为劳动力,也可以缓解“青年赤字”。同时,实施“二孩”政策也可以减小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时,一对年轻人要照顾双方的父母,甚至还需要照顾更年长的长辈。虽说中华美德以孝为先,但子女很难做到忠孝两全,在工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照顾父母,又要兼顾工作,难免有时会力不从心。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就可以一起分担照顾老人的压力。此外,“二孩”政策也会减少父母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溺爱现象,两个孩子一起成长也会减少孤独感,有助于优良品德的塑造。

其次,“二孩”政策”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会减轻卫生医疗和养老金制度的压力。2014年中国人口有两个重大变化:一个是全国出生性别比“断崖式”降落;另一个是出生人口数量“跳跃式”上升。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篇3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芰Γ??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讶丝诘睦夏耆丝诤臀闯赡耆丝冢??叩母旱J肭崾胫兀?荒苛巳弧5?绻?颐强悸堑秸饬礁霾煌?炅渥榈牟煌?纳缁峋?锰卣鳎?颐蔷突岱⑾郑?夏耆丝诤臀闯赡耆丝诓⒉皇羌虻サ?: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骋谖闯赡耆丝诩虻ァR虼耍?疾炷炅浣峁沟谋浠?肷缁峋?梅⒄怪?涞墓叵凳且恢指?畈愦蔚难芯浚??崾刮颐悄芨?既返匕盐杖丝诒涠?蜕缁峋?梅⒄怪?涞墓叵怠?nbsp;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

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

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的定义一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因时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划分如下: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例4%以下4%~7%7%以上

而后,随着世界人口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的进一步老化,国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划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划分方法如下:

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0~14岁人口40%以上30%~40%30%以下

65岁及以上人口5%以下5%~10%10%以上

老少比15%以下15%~30%30%以上

年龄中位数20岁以下20~30岁30岁以上

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后,各国又采用了如下的划分方法: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60岁及60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比例5%以下5-10%10%以上

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 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

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8岁上升到2050年的80.20岁。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汀H嗣嵌阅壳白芎蜕??实乃?街谒捣诅。?偷牡偷?.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

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2.1,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3.6岁,女性为66.3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4岁,女性为69.4岁,男女合计为67.9岁(姚新武,尹华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0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1994)。

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0.5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0.33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0.5岁下降到每年提高0.33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1993)。

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单位或学者对中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预测是非常接近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下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取决于现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而与今后出生的人口数量没有关系。在上述的各种预测中,联合国的预测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中,对下世纪老年人的预测又相对较高,但无论如何,从以上的各种预测结果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到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9亿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任何自认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设条件为依据的预测都难以断言其所预测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在某个时刻不会改变其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结果会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精确的人口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为我们的预测在一开始就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的预测大致只能说明一般的趋势,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客观描述。(二)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认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国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转变快,但人口增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甚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邬沧萍提出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数量问题,而非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低,因为无论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对的,而数量是绝对的。据此,他指出,人们要从新的视角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认为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年人口变动,而老年人口变动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紧紧连在一起。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他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二是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和累进的性质;三是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学袁方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徐勤认为人口转变速度将决定人口老龄化强度。人口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不同,导致人口转变的速度不同,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强度也不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口转变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后期将出现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长的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乔晓春通过对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认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响因素时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现实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从现实看,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还要大(虽然历史上年龄结构最终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过去往往只重视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影响,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着的年龄结构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认为,运用稳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人口处于急剧转变之中。以往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过对9个方案人口动态模似的结果分析,史菁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死亡率下降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国的人口老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为基础,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反而使其年轻化。他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惯性也是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原因。

杜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1)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这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们分析过去4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数据为基础所作的人口预测也使我们得以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新进行估计。(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但是这些因素在过去40年的人口发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还没有从数量上加以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否一样?差异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们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比较预测方法对过去40年和未来4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3)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只是总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对这一特点的了解是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的,但还未被广泛认识(杜鹏1994)。

于学军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战。面对下一世纪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凡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总抚养比较低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又要认真研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从宏观上看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及早地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组的人口群体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过程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考察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是整个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体,必须与未成年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人口群体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学军,1995年)。

以上列举了部分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献,这些研究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为以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过程及影响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人口发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预测的方式变化,随着新的人口数据的取得和人口老龄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和特点重新进行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老化过程,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关心中国人口老化的过程,是因为会产生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而人口老化是会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及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口老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学术上的争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马赢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之间的交流。

马赢通(1987)指出,多年来,人口老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来论述,研究的重点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对策。这无论对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不利的。他认为,从各方面的相关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决不是坏事。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观上抗拒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其面前的选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脱。只有按规律办事,促进其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马赢通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形成少儿人口远大于现时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时上升的“两头沉”的现象,而人口老化过程起到了减轻一头负担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有利于中国四化建设的全局。

乔晓春(1988)不同意马赢通的上述观点。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人口老化系数的变化与计划生育确实有关系。这一点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认为,人口老化、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口老化;由于作为人口老化系数分子的老年人口数量是相对确定值,而出生人口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使出生人口减少,从而加速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但从逻辑关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乔晓春进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减少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口老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马赢通和乔晓春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的讨论,既交流了学术思想,也深化了学术研究。笔者认为,马赢通和乔晓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他们之间的辩论没有使用同一个概念和标准,讨论的结果自然不会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学者没有间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田雪原(1987)认为,中国人口从属年龄比的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人口老化又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于学军在《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1995)一书中认为,伴随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看它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区分不同的阶段来看。从长期的趋势上看,中国的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分阶段看这一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下世纪20年代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这一阶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说明的是,利与弊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能利用这二、三十年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人口老化的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可能将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三、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们对中国人口老化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过去,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今后,我们应进行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我们的视野放远于更多的交叉学科之中。我们应将人口老化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角度审视人口老化问题。我们都预感到人口老化会对中国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人们想知道这些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如何引导积极的影响而减缓消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意识到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问题,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关注和重视人口老化问题。

在进行人口老化问题研究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经验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对他们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老龄委编.1990.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卫.1994.城市化、国内迁移和人口老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杜亚军.1988.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人口研究,(3)

.1985.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韩良诚.1992.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3

篇4

(1.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淮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处,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美好安徽建设,加快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近10年缴纳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养老金缴纳的因素,结果显示人口老年化是影响本省养老金缴纳的重要因素.运用统计方法,归纳出安徽省养老保险缴纳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支付安全系数;替代率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76-04

在养老保险实务的研究中,养老保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的生活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主题.此时,养老金缴纳的现状调查,可以揭示养老保险发展变化的本质,对于预测未来,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状况严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从现状调查中得到一系列数据,并从中反映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本论文重点要分析的问题.

1 养老金的概述

1.1 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亦称退休金,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为年老或疾病而失去劳动能力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的资金.当我们年轻工作的时侯,将我们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现实情况中,养老金计划多指公司为雇员提供的福利,主要是年老退休福利和病退福利.我们称雇员为得到这些福利而缴纳的保费为“投入金”,通常,投入金由公司和雇员共同分担,比例由公司确定.

1.2 养老金计划现状

为促进美好安徽建设,加快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安徽省政府制订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虽然目前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老年人需求相比还不适应.至2010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991万人,占总人口的14.5%.预测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07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2%.

日趋增长的养老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养老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应提高,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城乡、区域之间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养老床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加速向城市流动,农村老年人向家庭以外寻求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对社会养老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养老金的产生

2.1 养老金的形式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歧视性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关于养老金的形式,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年老退休金,是指因达到退休年龄而获得的福利,它是一种延期的年金,通常从退休时开始支付.这种计划有两种形式:一是确定投入金计划,雇员和雇主对该计划的投入是确定的,福利的给付则视投入金的投资状况,投入金投资收益高,福利就高.二是确定福利计划,雇员可得的福利是确定的,投入金的多少根据福利的多少来定.

(2)疾病退休福利,通常是基于疾病发生年的薪水,一般会有一个最低的福利额,也只支付到某一年,比如说65岁.我们设病退福利金是病退年内薪水总额的x倍,最低的病退福利金为疾病发生年薪水的10倍.雇员必须已有至少5年的服务期,且在65岁前发生疾病,才有资格领取病退福利金.

(3)辞职福利金,分为两种:一是在雇员服务一定年数后辞职,比如说10年后,雇员就有资格得到从正常退休年龄起的生存年金,即一个延期年金;二是在雇员自己投入部分金额购买养老金计划的情况下,若雇员在有资格获得退休金前辞职,则雇员可一次性得到已缴纳投入金的返还.

(4)死亡福利金,养老金计划中的死亡福利金一般都采取一次性给付的形式,有时也采取继承年金的形式,即把死亡保额支付给雇员的仍存活家属.

目前,我国城乡的养老金差距还很大,企事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最明显,要解决这些问题仍然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减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幸福生活.

2.2 养老金计划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出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养老金计划是全国各省市普遍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中的一种,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到绝对主导的作用.

一般来说,养老金计划是由国家或企业主发起的,这些发起人负责养老基金的管理及支付,他提供参加者因老、病、伤残、亡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上的保障.养老金计划作为对参加者的保障计划,养老基金由计划的发起人单独承担或发起人与参与者共同承担,每月按参加者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缴纳.养老金计划所筹集到的养老基金可用于投资,本金及投机回报用于对参加者未来的给付.

一般的养老金计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固定给付计划和固定缴资计划.在固定给付计划汇总,参加者退休后所得到的退休金的额度是固定的,这一额度可利用退休金公式来确定.退休金的计算是基于参加者的工资水平及参加计划的年限来进行的.

在固定缴资计划中,发起人或参加者需要向养老基金缴纳约定的额度.而参加者将来所得的退休金额取决于养老基金未来的投资回报情况.投资回报越高,参加者得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这种方式中参加者自身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3 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3.1 基本计算方法

在我国,凡是参加市、城镇、企业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应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而不再是统一的120);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养老金的领取是没有规定的期限的,只要领取人一直生活在世上,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来的标准计发.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某男性企业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则有

(1)当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①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②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2)当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①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②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③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例1 假如某公司职工赵某今年55周岁,每年选择缴1200元,到60周岁再一次性补足10年,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为:[1200元(正常缴费)×5年+70元(政府补贴)×5年+100元(补缴金额)×10年]/139=52.90元/月,再加上70元基础养老金和30元缴费年限养老金,合计152.90元.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部分省市略有调整),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例如,2010年4月份安徽省公布的2009年度全省社平工资为30293元左右,因此2010年缴费金额=30293×20%=6058.6元.

关于企业养老缴费基数确定,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以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应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分为60%、80%、100%,基于目前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考虑到个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档级.对于多地参保的情况,实行养老金计算全国统一.

3.2 常见的给付方式

与x岁加入养老计划的个体,现在的年龄为x+h岁.用R(x+h)表示个体在t年后退休时可以得到的退休金额,并且假设退休后每年给付的退休金水平相同.在实际情况中,退休金一般是按月发放的,但是每个月给付一次的养老金模型可以用连续模型来近似[10].

考虑退休金连续给付计划,在t时刻退休的个体所得到的总的退休金给付额的精算现值可以表示为

R(x,h,t)arx+h+t

如下为固定给付计划中常见的退休金给付方案.其中,退休金额依据参加者的工作年限及工资水平而确定.

(1)退休金为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年工资乘以某百分比d,

R(x,h,t)=d(ES)x+h+t;

(2)退休金为退休前最后几年的年平均工资,通常是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资.令k为t的整数部分,假设退休发生在当年的年中,则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资可以表示为

R(x,h,t)=(AS)x+h5Zx+h+t/Sx+h,

其中,5Zx+h+t为退休前最后五年的年平均工资比例系数,根据退休在年中的假设,有

(3)退休金为工作工作年限乘以某比例d,

R(x,h,t)=d(h+t);

(4)退休金为退休前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资与工作年限及百分比 三者的乘积.

4 影响养老金缴纳的因素

4.1 人口老龄化程度

安徽省的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增长速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前十位.预计到了2020年,安徽省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097.1万,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5.1%;2045年安徽省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276.6万,老龄化水平将进一步推进到30%以上.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对比情况的具体数据见表1.

安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扭曲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它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1)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加快;(2)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3)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4)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除此之外,老年人口还具有明显的分化,在2000年时,高龄老人(年龄大于80岁的)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8%,而低龄老年人口的比重却高达57.60%,占一半以上.通过这一数据可以预知,在未来十几年,安徽省的老龄人口将更加严峻.而且,安徽省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存在大不相同,女性老年人口的年龄普遍要高于男性老年人口.

要改善这一问题,政府部分仍然需要下足功夫,解决老龄人口的问题刻不容缓.如果问题不得到解决,那么安徽省未来的发展很是问题,因为老龄人口的增多,能够从事劳动力的人口就越少,劳动力会明显不足.同时,年轻人既要忙于工作赚钱,又要忙于照顾老人,会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所以,政府一定要解决老龄人的养老问题.

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受到空间结构的影响.空间结构主要是指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老年人口的分布由于受到城乡总人口比例结构的影响,使得安徽省老年人口分布农村老年人口明显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空间结构的不均衡还表现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上,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为未来的发展设了障碍.2005年,全省17个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见表2.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全省范围内,除了淮北(7.38%)、铜陵(6.78%)两个城市没有达到老年型标准外,其他的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7%,已经步入老年型的城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黄山市与程度最低的铜陵市相比,老年系数差值就达到了1.9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高龄老年人比重较高的地区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存在着不一致性,如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黄山市,80岁及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仅仅为12.11%,而尚未进入老年型城市的淮北市的高龄人口比例却上升到了14.87%.从这些分析中都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的扬中程度在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要“对症下药”,只有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5 养老金缴纳的现状

5.1 养老金缴纳的性别差异

从古至今,我国都有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男女有别等思想.如今,在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养老保险待遇上处于劣势已是共识,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以及养老金额方面.社会保障在性别方面并非是中性的,我省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主要以男性为主,女性老年人大部分还处于社会安全网之外.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保险缴纳状况的一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在2000年城市男性老年人占离退休人员的88.6%,而女性老年人口中只占了54.7%;但是,在农村的调查中却又得到这样的结果,男性老年人占9.0%,而女性老年人仅仅占2.2%.无论城乡,男女之间在养老金的覆盖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种情况在农村中更为严重.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城乡差距的缩减,努力扩大城乡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5.2 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

养老金,即离退休金,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受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退休前单位性质、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致使老年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为明显.将家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平均分配给家庭离退休人员,再保留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样本,来分析家庭内部再分配后的养老金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地级市内,不同区、县、镇等之间的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从一般意义上说,养老金作为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象征着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养老金水平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可享受的医疗等社会服务越多且质量越好,从而更加健康.养老金通过在家庭内部老年人口中的再分配,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2007年养老金对健康影响作用已远远超过其他家庭人均收入,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收入来源及收入差距都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会通过上述两方面进一步影响健康状况.由于单独居住的老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保障模式受到冲击,而作为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养老金,对健康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显著.

6 结束语

养老金计划是处理我省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的一种方法,为了避免给老龄人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人们在年轻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为以后的晚年生活做准备,这样既可以减轻家中儿女的负担,也可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目前,安徽省的养老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虽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未来会得到更好的解决,使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缩小乃至完全消除,这样每一位安徽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娟.养老金分配中性别差异的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7,9(168):131-132.

〔2〕刘华,徐锦文.养老保险基金有效运营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0(2):23-28.

〔3〕贾洪波,李国柱.养老金适度水平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7(4):366-367.

〔4〕张航空.养老金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城镇“老人”为例[J].南方人口,2010,25(2):22-26.

〔5〕张勇,陈耕云.中国基础养老金的支付能力研究[J].财经论坛,2008,2(4):63-69.

〔6〕张晓为.安徽省养老保险金危机之我见[J].华东经济管理,2002,16(5):101-102.

〔7〕杨欣然.推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及时机分析[J].现代经济,2008,7(11):45-49.

〔8〕王桂清,葛开明.完善养老金个人缴费制度研究[R].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 地理学科 标志性知识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97-02

所谓标志性的地理知识是指教学中所遇到的核心知识点、核心地理原理、最基本的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它是地理思维的基础与核心方法,是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出发点与关键点。将标志性知识内化,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地理原理的应用乃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

笔者认为读书可分为“书越读越薄”和“书越读越厚”两个阶段。其中“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就是去繁就简的过程,而“书越读越厚”的过程,就是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的过程。

1.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去繁就简将书读“薄”。现行各版本教材都是编写者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编写的,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标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故而运用大量的图、表、文字等各种方式对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说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在认真研读课标同时还要考虑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等应试需要而去钻研考试说明。众所周知,课标与考试说明对知识的要求往往说的比较笼统,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翻阅教参、上网搜索、查阅大量资料……希望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有遗漏。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往往也是这种感觉,希望面面俱到。于是,师生会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大量的文字、图表等,使书变得很厚,致使师生倍感疲惫,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也不理想,事倍功半。如果教学中能抓住标志性知识,则有利于将书读“薄”,减轻师生负担。如教学《城市空间结构》(鲁教版必修二)时,只要抓住城市功能区及其成因这一标志性知识:综合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也就是说在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分布最广泛);商业(付租能力最高)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地租最高)和街道两侧;工业区(付租能力最低)一般分布在城市(地租最低),并沿交通干线分布。抓住了这一标志性知识,其他的就不必细究了。

2.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知识迁移将书读“厚”。学会迁移是对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层面的要求。课本上知识很多,而且在考试中的呈现方式也是千变万化,只要抓住标志性知识,无论是怎样的情境,也不论是怎样的呈现方式都将云开雾散,剩下的将是核心知识的考查。如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则该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则严重老龄化。抓住这一标志性知识,所有有关老龄化问题的题目都将迎刃而解。如:

读“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下图),回答第(1)题:

(1)、该省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

A . 1990 年以前 B.1990 ~ 2000 年之间

C. 2000~ 2004 年之问 D. 2004 年以后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 l 日零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 10 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增加了约 7 400 万人.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知下表所示。据此回答第(2)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

B.青壮年比重上升,劳动力过剩

C.我国已进入老龄化行列

D.我国应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很明显第(1)题选B,第(2)题选C。

二、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

地理思维方式是认识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及地理原理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是相对固化的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对我们分析地理现象,探究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等都将带来很大的帮助。如在分析某地理现象的成因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去分析。在分析地理事件的影响时,通常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去分析,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去强调,今后学生只要看到影响马上能从利与弊两方面去分析。对于动态地理现象或事件的影响,要强调对源头与终点的影响(当然也是从利和弊两方面去分析)。笔者曾在教学《人口迁移》(鲁教版必修二)一节时给学生归纳时就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归纳,而且将其作为标志性的知识在黑板上作了如下板书,并强调要掌握这种地理思维方式。

而在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节)时,在读过P101知识窗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产业转移的影响”时,许多学生马上想到要分别从产业转移对输入区和输出区两个方向去考虑其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姑且不说他(她)们的答案是否完整、准确,单从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来看,在 “人口迁移的影响”教学中的抓标志性知识引导,无疑是成功的。

三、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篇6

选择并发展适宜的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进行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我国的养老政策,比较各种模式的利与弊,从而得到借鉴以完善现有的模式,为给老人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服务创造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形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人口老龄化。

顾名思义,即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一定数值,并持续增高。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二)养老模式。

对于笼统的养老模式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章指出,“养老模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二、曹宅镇概况及人口现状

(一)曹宅镇概况。

曹宅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金义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乡”、“建材基地”之称,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原金华县四大重镇之一。近年来,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具、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经济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其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也较有代表性。

(二)曹宅镇人口现状。

曹宅镇现有人口4.3万,老年人口8041人,占总人口的18.7%。根据国际上通用标?剩?无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13年以来,曹宅镇以“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积极探索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曹宅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已发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浅析四种主要养老模式

(一)留守养老模式。

1.留守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留守”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养老”,即不接受社区的实质,仅接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以及村委会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补贴,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负责日常生活的养老方式。

2.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选择自己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认为自己仍然有独自生活的能力,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第二,子女问题。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须得一个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求学,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经去世,老人膝下无子无女。

3.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利弊。

这种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时,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条件不良,家中摆设简陋、环境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较弱,假如发生了意外,外人发现并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于留守养老模式。留守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种“自生自灭”的意味。而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帮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养老概况及其特点。

居家式外出养老和外出式居家养老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养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赡养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偿照顾老人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居住地。这也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终老。

(2)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

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几乎是中华文化传统,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观念原因,不愿意在养老院居住,在家中养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无论是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起居方面,相对于老人独自生活时方便。

(3)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疑传承了子女应尽“孝道”的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公德。同时,老人不论是与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在一起,内心的孤独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伦之乐。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受到重视,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一部分财政支出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随着上世纪末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由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负担。同时,子女与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式社区养老与居家式外出养老存在明显的区别。居家式外出养老更多地把对供养老人的负担转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区养老强调了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的结合。这种模式得到了范围越来越大的推广。

(1)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极大推广,越来越多的民政部门倾向于发展此种模式。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或村委进行辅助,雇佣专业人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顾的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有综合优势的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曹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伙食费仅2元至4元。

(2)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断磨合中产生的。首先,传统的居家养老给老人的子女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工作之余照顾老人起居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机构养老所需费用极大,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个月的养老支出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两种模式缺点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3)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利弊。

不难看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中具有优势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养老的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经济支出过大的压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行也是有其缺点的。根据曹宅镇居家养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员名单显示,2014年底,曹宅镇就餐老人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数反而减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饭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时,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对社区养老存在顾虑。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明显不同于居家养老模式。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将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帮助,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种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并不是无偿照顾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监护人支付一定费用。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公办)养老模式即集中养老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建设、维护敬老院基础设施。而曹宅镇所属的金东区,下辖的每个乡镇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镇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内设有老人宿舍、食堂、开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根据对曹宅镇敬老院的实地调查,大部分居住在这的老人,都是无子无女,仅靠国家补贴和村委补助,或者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对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也是将其安置在敬老院。

(3)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相对于留守养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绪状态明显开朗很多。有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结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实行公办的机构养老模式中,有关部门既要负责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对投入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机构(民办)养老模式。

(1)机构(民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养老模式中,民办与公办存在一定差别。机构(民办)养老模式,即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具有回报性,在服务水平更高的同时,费用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也高很多。

(2)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居高不下。曹宅镇敬老院已达到饱和状态,在进行扩建之前显然不能容纳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扩建,意味着政府需要负担更繁重的财政支出。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又对公办敬老院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顾虑。民办养老机构的兴起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

(3)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养老多样性、多层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老人服务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顾虑。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以私人经营为主,服务人员层次不一,特别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给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此外,高额的费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

四、实行养老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养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民政部门和村委无法将关心落实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较为分散,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三是留守老人与外界沟通较少,突发状况频繁发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养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老人无法受到良好的照顾。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关部门,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居家式社区养老方面。

由于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量大面广,村情不一,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不够重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炊事员队伍不稳定,调整面过大;三是少数村资金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运行成本过高,集体经济压力较大;四是部分老人难沟通、难管理。同时,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种类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却对老人的心理状态疏于关心。

(四)机构(公办)养老方面。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历史原因,敬老院建设用地手续不规范,土地权证和房产证明无法办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养型为主,护理功能缺乏,不能满足特困老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退居二线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受职业观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招聘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专业职称的护理人员难度很大。

(五)机构(民办)养老方面。

一是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落实难,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政策,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影响,新建养老机构用地难落实。二是民间资本利用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法规上都是明确鼓励支持的,但在具体落实上,相关部门操作规程不明确、效率不高,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三是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投资者问得多、落实少,投资比较谨慎。

五、现行养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保障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需求作用。通过督查考核、强化管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法保障规范运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充分发挥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通过改造设施,提升功能,优化服务,促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探索通过与卫生部门的资源融合、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等路径,把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综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承担好特困供养、兜底作用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优化服务,加快民?k养老机构项目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工作衔接、协调,对于已经名称预登记的申办单位,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企业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

(四)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篇7

【关键词】保险公司 医疗机构 兼营

一、三大现状

(1)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虽有着广泛的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呈现出 “供不应求”现象。大部分寿险公司对商业医疗保险经营采取“敲门砖”策略,扩大客户积累,提升总保费。这样,就会忽视医疗保险自身的风险特点和管理规律,削弱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导致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

(2)医疗机构。虽然国内的医疗机构与服务增多。但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成了一个难题。有的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诱导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检查,以药养医等现象层出不穷。然而,保险公司对医院缺乏有效的投诉管制渠道,除了依靠医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3)投保人。投保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人可分为两类:一是真正需要医疗保险的人;二是为了牟取个人利益投保的人。第一类一般都不具备一些防范保险意识。对过度医疗也是无能为力,当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理赔纠纷。第二类试图抱着侥幸心理,进行保险欺诈,导致保险公司对投保方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很难控制,损害其利益。

从以上来看,我国在这方面上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来看看国外保险公司的做法。

二、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险

(1)管理式医疗保险。管理式医疗保险是指把提供医疗服务与提供医疗服务所需资金结合起来,通过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者达成的协议向投保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系统。其核心就是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者成为利益共同体,运用这种模式有效地控制风险,降低费用。

(2)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险的优势。目前传统的买单式医疗保险模式对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继而导致医疗费用的飞速增长。美国的管理式医疗保险与传统补偿式健康保险比较如下:

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险在这种模式中融合了保险和医疗两个功能,实现了对医疗费用、质量的控制,改变了对医疗提供者的激励等。但我国在借鉴时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我国保险公司兼营医疗机构前景分析

(一)必要性

(1)医疗费用给付额增高。从反面看,每年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的给付在不断增加,保险公司急需采取措施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从正面看,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医院就业压力和医疗资源急需调整。在一定程度来讲,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2)医疗机构属保险活动一部分。医院,是实行客户健康的保障、投保体检与住院理赔的重要环节。如果保险公司一方面提供保险产品,另一方面又对风险不进行控制,始终依赖于第三方机构,这种无形的合作关系很难实现长期无缝对接,对保险公司管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成本不利。

(二)可行性

(1)政策支持。2010年2月11日,国务院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鼓励保险公司探索投资医疗机构,此举有利于化解目前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由于利益分割导致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

(2)对养老需求的增加。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未富先老的局面也是常见。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产业将会不断发展,其中医疗保健机构将是这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保险兼营医疗机构,形成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机构将是一块需做好的“蛋糕”。

(三)兼营弊端

(1)成本投入大。兼营应考虑到成本。虽然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能力逐渐加强,资产规模逐渐壮大,可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与政府的协助,不能保证兼营后的压力。

(2)就医地点选择过于狭窄。一般设立定点医院后,被保险人只能按合同上的要求去指定医院就诊,限制了被保险人选择更好的医疗机构。造成了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易产生行业矛盾。

(3)专业知识限制。保险公司兼营医疗机构属于跨行业兼营,专业知识要求因此居高。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也是一大困难。

四、保险公司兼营医疗机构发展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 据数据显示,我国中医类医院亏损高达-21%,专科类医院为-17.9%,综合型医院为-13.2%,这可能也是保险公司不敢兼营医疗机构的一个原因。因此,要尽快确定我国医改方向和政策。另外,也应健全《保险法》等相关法律,实现法律予以保障,政府予以支持的可观局面。

(2)确立合作互信关系。借鉴美国的模式,保险公司投资兼营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夯实的互信关系尤为重要。这样,保险公司才能通过投资实现与医疗机构的较强战略化合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国际对比 发展对策

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也已经有50多年历史。然而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现实运行过程中,由于法律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机制约束力不够、经营投资能力较弱,出现了管理不善、社会资金被大量挪用,比如上海社保基金案;养老资金风险投资管理能力较弱,未来养老保险资金可能不够等问题。笔者将在对美国、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他们之间的利与弊,并对其进行借鉴,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约60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个时期社会保障的特点是“低工资、多就业、高补贴、高福利”,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对职工的生活,包括住房、医疗、养老、子女上学,甚至生、老、病、死等都要承担无限责任。这种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在那个政治运动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出乱不惊,但是也给当代的社会保障体制转换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包袱。

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从国家统负盈亏转向自负盈亏,这时候为了缓解新老企业之间劳动保险费用畸轻畸重的问题,也为了维护困难企业职工的保险待遇和保障待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国家开始实行“社会统筹”的社会保障模式,在这种社会保障模式下,保险待遇继续按国家统一规定不变,社会共济,代际转移,以支定收,现收现付,略有积累的基金筹集方式,但是这种模式,社会统筹基金收缴难,地区间基金调剂异常困难,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职工养老金欠发,医疗费不能报销,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没保障等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也就是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积累基金制和现收先付社会统筹制两者的优点,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采用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建立起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分摊的制度,其具体的内容是:社会养老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保险金,二是由职工个人缴纳的保险金。企业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基金池,作为社保机构日常发放基础养老金的来源,并对余额进行保值增值操作,以获得持续性。个人缴纳部分,是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永远为个人所有,当退休时,将根据缴费年限,或一次性或按月发还给个人包括法定利息。同时我国还将部分国有资产、部分彩票公益金收入、部分财政收入纳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在管理模式上,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了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领导机构的分部分层、集中运作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由中央政府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辖养老保险司、医疗保险司、失业保险司、农村社会保险司和社保基金监督司,在省级政府设立社会保障厅,在市级单位设立社会保障局,实行统一政策、制度、表格、经费统收统支。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管理方面,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不同地区,各个部分各有办法,各有政策,使社会保障运行成本过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差。另外由于社会保障部门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地方政府便通过各种关系重重施压、巧立名目来挤占挪用社保基金,严重威胁了社保基金的安全。2006年上海就发生过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腐败案,那就是上海社保基金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违规挪用、侵占社会保障基金,涉案金额达上百亿人民币。

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管理和保值增值问题。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社会保障资金靠“代际转移”来维持。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新一代劳动力又逐渐减少,如何靠有限劳动力所缴纳的社保基金却维持步入老龄化的庞大的退休人群,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此有专家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做法,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担心,因此推行起来,难度加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估计还要另辟蹊径。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发展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完善,对此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社会保险资金管理问题以及未来如何解决“社会保险资金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社会保险资金管理问题,如何防止社保资金被占用、挪用,如何防止“上海社保案”重演,如何提高降低社会保障的运行成本,是本节讨论的重点。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些,要将西方的文官制与新公共管理进行有机的融合。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强调法治大于人治,制度超过人情。提高社会保障立法层次,逐步由地方立法转为中央立法,为我国社会保障工作运行奠定法律基础。其次是对社会保障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央社会保障部门垂直管理省级社会保障部门,省级社会保障部门垂直管理市一级的社会保障局,下级社会保障部门严格执行上级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和指示,地方政府无权干涉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正常工作。第三,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上级媒体、人大、司法机关、媒体等相关部门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作用,并做到定期向社会公开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情况。第四讲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改制为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公司,这些公司负责社会保险的办理、咨询和缴费等业务管理,并且引入竞争意识和效率机制,多设立几家社会保险公司,鼓励他们竞争。

第二是关于社会保障基金如何保值增值,如何填补未来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金缺口和新一代劳动力负担过重的问题。目前对此有不少学者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法,虽然既可以弥补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保资金的重压。但是此种方法很难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因此笔者认为与其“节流”,还不如想着怎么“开源”。首先可以拓宽筹资渠道,使资金来源多元化,比如开征社会保障税,发展民间筹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社会保障领域。其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另外还可以创新拓展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方向,促进基金保值增值,但是投资方向必须有严格的法律规定,防止出现乱投资,引起社保基金大量亏损。

参考文献:

[1]吴军海.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6(2):35—40.

篇9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方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死因的首位[1]。在我国,CHD也已成为城镇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危害仅次于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2]。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技术是目前治疗CH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前形势下,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工作范围已经由药物治疗转向药物治疗加微创手术方向发展。因此,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培训成为心血管内科医师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科在心血管专科医师介入诊疗培训规范化、制度化方面进行了一定探讨,现总结如下。

1加强基础知识培养

与其他专业相比,心血管专业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复杂的特点。有些知识单纯靠课堂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比如心电图知识、心血管介入和影像学诊断等。此外,心血管内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让介入医师有机会熟悉并尽快掌握各项操作,首先要求其在进行各项操作前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解决办法。介入医师在进行实际介入操作之前,必须熟练掌握全身大动、静脉解剖位置、走型及其分支;熟悉穿刺的各项流程;并作为助手参与具体操作。在操作时必需由上级医师现场指导,随时纠正。

培训过程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际操作为重点,辅以操作示范、现场讲解、难点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培训使学员能掌握各种心血管介入诊治适应证、基本操作过程;熟练掌握外周血管各种穿刺技术,导管放置技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加强交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逐步成为成熟的合格的冠心病介入诊疗医师。

2提高介入医师术前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的意识,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疗效

在当前医患关系复杂的环境下,要注意培养临床医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使其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耐心倾听患者及其亲属的陈述并予以足够重视,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要求。介入诊疗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手术,但仍存在局部创伤及风险可能。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于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很容易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在术前与家属及患者耐心而充分地沟通,使家属充分了解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并发症。有预见性的医患沟通使家属心理上能够接受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操作过程,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当患者确定行介入治疗时,临床医生,尤其是手术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谈话,进行具体的术前指导[3]。术后观察也十分重要。敏锐的观察力及判断力,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都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给予救治,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培训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临床医师向上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情绪,以胜任繁杂的医疗诊治工作[4]。

3加强培养介入医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介入工作是一项经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冠状动脉介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甚至危机生命。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常使介入医生成绩归零,陷入窘境。虽然应对并发症的最佳策略是防患于未然,但即使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术者,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也常常是一个难以完全回避的问题,而且PCI过程中一旦出现并发症,要求术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处理,稍有延误或处理不当就可能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熟练掌握各种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特点和处理策略对一名介入医生来讲至关重要。

4建立病例数据库,加强病例讨论制度

由专人对冠脉介入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及保存,建立介入诊疗病例数据库;及时对病例库进行补充和更新。高年资临床医师在带教过程中,可以从病例库中选取病例,定期组织专科医师进行学习与讨论。病例库中应包含大量的手术视频资料,以便学习者随时调阅、反复观摩,并通过标准病例库中的随访及预后资料思考手术方式选择的利与弊,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在"观摩-思考-请教-交流"中得以提高。

5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考核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培训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考核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分别给予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手术操作考试,制定严格的量化评分标准,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考试合格后取得独立介入操作资格,然后可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如取得冠脉介入造影检查独立操作资格后可申请简单A型病变介入治疗资格;取得简单A型病变介入治疗资格后可申请B型病变介入治疗资格,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操作难度。

总之,心血管介入诊疗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培训合格的心血管介入医师对提高心血管介入诊疗质量极为重要。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方法和具体实施方法目前尚不成熟,这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摸索与总结,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案,从而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冠脉介入诊疗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Gaziano T,Bitton A,Anand S,Abrahams-Gessel S,Murphy A.Growing epidemic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low- and middle-ncome countries[J]. Curr Probl Cardiol,2010,35(2):72-115.

[2]李孟魁,商蓉,韩力军.心电图教学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11,(11):1549-1550.

篇10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利弊

日前,《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媒体表示,为加强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人社部将推出小步慢走的、分节奏的延迟退休政策,若干年以后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话声一落地便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各大媒体纷纷亮出“不管你愿不愿意,延迟退休这次真的来了”的大标题。那么,延迟退休是否为大势所趋?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又将会带来哪些积极与负面影响呢?

一、延迟退休的原因

我国延迟退休的现实原因主要在于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养老金支付压力以及国家所面临的不断继续扩大的养老基金缺口。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可以使还具有劳动能力且知识经验丰富的劳动者继续参加社会劳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他们的职业规划,增加现有职位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在增加对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养老金的缴费期限,减少国家对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财政补贴养老金流量缺口的支出。

二、延迟退休的积极作用

(一)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我国养老金职工退休之后,一方面直接导致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减少,使养老金的收入规模缩小。另一方面,导致社保部门对养老金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加重国家对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推行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者养老基金的缴费年限,推迟养老金的领取时间,积累更多的养老基金,通过这种增收减支方法可以使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积累,减轻国家对养老金支付的压力和减小养老基金的缺口。

(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从生命周期的纵向上来看,硬性规定法定退休年龄是与人力资本的周期性相矛盾的。老年人仍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他们在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方面是年轻人所无法比拟的,由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得非常紧密,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年轻人甚至更加积极,责任感更强。同时,随着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实际上开始进入劳动的年龄下移,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逐渐缩短,也即意味着劳动者学历越高,国家和家庭对其投入越大,其利用率反而越低。延迟退休政策可以调节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比例,减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增加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数目与职工退休前一年统筹地区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挂钩,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数额。对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工来说,养老金的多少与工龄长短和职称挂钩,延迟退休能够延长工龄,相应地养老金也会增加。可以看出,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金给付数额。

(四)提高女性劳动者生活质量。我国现在实行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政策。在退休后,这造成了许多女性比同时参加工作的男性领取的养老金数目少。延迟退休可以让女性职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收入,可以提高她们老年的生活水平。另外,当今社会价值观重视强调男女平等,女性对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某些工作岗位上相比男性更有优势,是否要考虑实现男女同龄退休,也是我们所应思考的问题。

三、延迟退休的负面影响

除了上述积极作用外,延迟退休政策可能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延迟退休以后,企业被动地增加老年劳动者的雇佣量,同时减少其它就业群体的雇佣量。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对体力要求较少,在这些部门工作的老年劳动者愿意延迟退休的比例较高。延迟退休可能会加剧大学生就业困难,欧洲一些国家青年失业率比较高,可能就与退休年龄比较高有关。

(二)增加企业养老金的缴费负担。虽然老年劳动者具有丰富的劳动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体力和创新力在下降,一般而言,老年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会低于青壮年劳动者。因此,在采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对体力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中,或在金融、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对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中,如果政府强令企业接纳老年劳动者的话,可能会造成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企业负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延迟退休政策只不过是把“养老”的担子从政府的肩膀转移到企业。

(三)降低微观主体内部的工作效率。延迟退休后,大量的老年领导干部会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导致部分年轻劳动者无法按照既定的渠道实现晋升,这会降低年轻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他们的工作效率。另外,延迟退休以后,部分继续留在领导岗位的老年劳动者会因为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将大量精力投入工作,工作效率会降低。

(四)损害特定人群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到知识型、技术型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阶层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对他们而言,在工作期间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不需要靠延迟几年退休来领取更多的养老金来养老,他们工作很多年之后需要的是更多的(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85页)闲暇时间或是被单位返聘给自己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而对于那些从事一些高危、高强度低收入体力劳动者来说,到了退休年龄后,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希望能够按时退休甚至是早些退休,以及早领取养老金,早点回家休养,延迟退休无疑会给重体力劳动者的自身健康带来更多伤害。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延安大学2015年研究生教育创新科研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陈煜.延迟退休的利弊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2).

[2]张良.统一延迟退休的利弊分析[J].知识经济,2013,(2).

篇11

关键词:五险一金 社会保障制度 利与弊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和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确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维护了社会公正,保持了社会稳定,同时推动了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而设立的,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需要的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产物,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最为人们所熟知、所关注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基本的社会保险“五险一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完全由企业承担的,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则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住房公积金则不是由我国法律规定必须缴纳的。接下来我们将对“五险一金”的具体内容分别加以通俗的阐释。

“五险一金”中,与人自身最为密切相关的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个人从诞生之日伊始,疾病和衰老就将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而与之纠缠一生。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分别涉及以上两个问题。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失业保险,是为保障劳动者在失业后寻找工作期间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保险。关于失业保险普遍存在几点误会,并非失业了就会有失业保险补助,在已经按时交纳失业保险的前提下,非自愿离职才可享有失业保险补助,自己自愿离职是并不享受失业保险所提供的待遇的。工伤保险是指国家或社会为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待遇。而“一金”所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保障性。

上述为我国现阶段“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其具体缴纳比例和实施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各地均有不同,在此不做赘述。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完成了“五险一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并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制度设计逐步趋合理化和科学化。然而,制度在具体实施上却遇到了较大阻力,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1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征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现行的社保制度设计没有考虑到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需要,主要适用对象仍然是城市居民。“五险一金”中尽管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相对较广,但也主要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性差别大、社会化程度较低,覆盖面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流动。

1.2 企业承担的负担很重,而政府与个人则相对较轻,相关统计分析表明,一般企业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比例大致为收入的44%,而劳动者个人仅为其收入的16%。这同国际社会相比,除少数高福利国家外,我国企业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负担明显偏重。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负担过重,则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留不出足够的盈余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是对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削弱。

1.3 缺乏统一有效的法律及部门筹措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等都和社会保障相关,各部门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降低了管理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

1.4 基金保值增值与物价上涨存在严重的矛盾,由于物价上涨指数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实质导致基金的贬值,给今后基金支付造成较大压力和风险,通货膨胀往往给基金保值带来重创,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发展,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1.5 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封闭,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造成人员参保、流转及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保困难。并且参保人员在异地也很难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即使少部分地区可以异地享受相应待遇,但办理手续也很繁琐,同时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和社会监督。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2.1 合理扩大社保机制的覆盖面争取逐步实现全民参保,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能力、保障能力和调剂能力直接受制于保障对象的范围和数量,有必要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城镇各种性质的企业劳动者全部纳入社会保险项目基金的征收范围,尽快全面征收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并且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应将农民纳入养老和医疗保险范围,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推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措施推行养老金计划。

2.2 推广统筹积累制度,完善国家、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费负担比例,“现收现付”的保险模式是当今国际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办法,这种模式主要是需支付的养老金,靠当年征缴,以支定收,略有节余,该种模式是已退休老一辈的养老金,由在职的下一代缴纳的保险费支付,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要是我们仍坚持“现收现付”制,届时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由届时的在职职工和所在单位支付,企业和职工的缴费率将达到工资的一半甚至更多,不仅企业、职工承受不了,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应当及早以统筹积累代替现收现付制,减轻企业和在职劳动者负担。

2.3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加快新的社会保障立法,目前我国的保险管理机构分散,政出多门,如社会养老保险,企业的养老保险由劳动局主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由人事局主管,而农村的养老保险则由民政局主管。所以应当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相关法律,统一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分工,以法律的手段对社会保障在宏观上进行引导和管理,使许多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2.4 完善社保基金投机运营机制,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从资金使用看,社会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当期支出,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长远需要。中国政府在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同时,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2.5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参保人员统一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可供参保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能随时查询、获取参保人员的信息,方便参保人员异地转入、转出、续保及社保金的计算及领取,这样,不但增加了社保基金的透明度,也增加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信心,积极参与到社保之中,为社会保障筹集大量资金,也有利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流通,同时通过这样的平台,有利于群众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信息,加强了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的宣传及诠释。

3 结论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从建立到健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与投入,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使社会保障这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真正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李爽.我国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汤金洲,侯晓丽.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27).

[3]陈加旭,张力.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协同机制探讨[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篇12

[关键词] HRT 围绝经期综合症 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周期逐渐延长,全球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的机体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随着女性的年龄增长,性腺卵巢也是从激活、旺盛逐渐走向衰退。围绝经期就是指从卵巢的功能衰退至绝经后的1年,通常开始于40岁,历时10年至20年,其间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最终导致绝经。作为雌激素的靶组织,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以及骨骼(尤其是长骨)会发生一系列的临床改变:主要有泌尿系感染、阴道干燥或阴道炎、子宫脱垂、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阵发潮热、烦躁、心理异常等,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症[1]。

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往称更年期综合征,国内外文献统计报道,在绝经前后的一般时间,90%的妇女都有轻重不等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其症状程度不一,有个体差异,受社会环境及个性特征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妇女通过自身调节及适宜的保健服务都能适应并顺利渡过。但有10%~15%妇女症状较严重,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性激素补充疗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作为缓解症状和预防疾病的手段,可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1-2]。

性激素补充疗法――给予缺乏卵巢激素的妇女适当的性激素,以缓解因卵巢功能低下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因其带来的健康问题。所谓的卵巢激素,包含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但由于雌、孕激素的下降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明显,因此,在治疗中主要补充的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其目的简单的说有两个:一是改善目前产生的症状,二是预防远期将要出现的症状[3-4]。

1 性激素补充疗法的基本情况

自美国惠氏公司在上世纪40年代成功地生产出第一个天然雌激素药物“倍美力”后,性激素补充疗法就在全球被广泛用于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至今已有60多年安全使用的历史。国内应用约20余年,其应用范围与方法在不断修正与完善中,为了能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激素替代治疗,200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制定了《绝经相关的性激素补充疗法应用指南》。该《指南》建议,更年期妇女在出现绝经相关症状时尽早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以有效缓解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少风险。不少国内、外专家也指出激素替代疗法仍然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5]。

HRT应是一种医疗措施,而不能作为所有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规保健措施。应用时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除外禁忌证,只有符合适应证的妇女才考虑该疗法。目前大多认为HRT对绝经妇女保健的有利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围绝经期的月经失调有调节作用;缓解血管运动功能不稳定症状;减少绝经后骨量的迅速丢失;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及病死率;减少老年性痴呆发生率等等[6-8]。

HRT需要持续多长时间,目前尚无定论。如用于缓解雌激素低下相关症状,可短期使用,通常1~2年,但停药后可能再次出现症状,需要重新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如用于退化性疾病的预防,需长期使用,一般应坚持5~10年以上,甚至终生。最近的资料显示:HRT应用4年以内是安全的。随诊是增加HRT依从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步骤,定期的随诊可及时发现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解除患者思想中的顾虑,并且对疗效的观察很重要[9-11]。

2 HRT的临床应用

2.1 制剂、剂量与给药途径

2.1.1雌激素

天然制剂口服给药的有联结雌激素(倍美力)0.625mg/d,戊酸雌二醇或微粒化雌二醇1~2mg/d。乙炔雌二醇5~20μg/d,在体内灭活慢,对肝脏影响较大,国外已不用于HRT。国产制剂有尼尔雌醇1~2mg/2周 [12-13]。

经皮肤制剂有爱斯妥凝胶(含天然Oestroge),每日涂抹1.25~2.50g(含雌二醇0.75~1.50mg);雌二醇贴剂(国内为伊尔贴片)每3.5~7天更换1贴。雌二醇经皮透入体内,剂量为50~100mg/d。皮下埋植雌二醇:含雌二醇50mg,定期更换。经阴道制剂,国外有雌三醇栓剂,每日0.5mg,吸收完全,适用于以阴道症状为主诉患者[14-16]。

2.1.2孕激素

天然孕激素,有微粒化孕酮(安琪坦),每日剂量为200~300mg,每月10~12天,或100mg连续服用可有效保护内膜。不抑制HDL-C水平,不引起水潴留症状。

合成孕激素有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如醋炔诺酮1mg/d,18甲基炔诺酮0.15mg/d;17a羟孕酮衍生物和安宫黄体酮5~10mg/d,环丙孕酮1mg/d[17-18]。

2.1.3雄激素

甲基素1.25~2.5mg/d,动物试验及绝经前妇女去势后用雄激素可能提高。雄激素有肝损、水钠潴留、男性化及对血脂的不利影响。可小剂量与雌激素联合应用。

2.1.4其它

利维爱(Livial),结构为7甲异炔诺酮含雌、孕、雄三种激素活性。雌激素活性为炔雌醇的1/5,孕激素活性为炔诺酮的1/8,雄激素活性为炔诺酮的1/3。剂量为2.5mg/d-(-1)[19-21]。

2.2 HRT方案

2.2.1单用雌激素[22]

仅适用于子宫已切除的患者,疗程>5年可能增加乳腺癌危险性(RR=1.56)。

2.2.2雌、孕激素合用[23-25]

主要目的是防止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腺癌,具体方案:

(1)周期序贯法。应用历史最长。雌激素25天,后期加孕激素10~12天,停药后有撤退性流血。

(2)连续序贯法。连续应用雌激素,每月加孕激素10~12天。大多有撤退性出血。

(3)连续联合法。连续应用雌、孕激素而不间断。孕激素剂量可减少。更适用于绝经年限较长的妇女。方法简便,阴道出血率低,依从性较好。

(4)周期联合方案。连续应用雌、孕激素各25天,停药撤退后再重复。

2.2.3雌、雄激素合用[26]

仅在少数骨质疏松、乏力、减低妇女中选用。

2.2.4雌、孕、雄三种激素合用[19-21]

较适用于绝经1年以上妇女。优点为使用方便,可能增加骨量,阴道出血率13%,依从性80%(1~8年)。主要副作用,约11%有体重增加和水肿,7.5%有胀痛。对总胆固醇及LDL-C水平无影响,有降低甘油三酯作用。

2.3 最佳HRT方案选择

理想的HRT应符合4个要求:(1)血中E2达到滤泡早期水平,E2/E1>1;(2) 血中E2水平恒定,接近于卵巢的分泌模式;(3)剂量为临床效应的最低有效剂量;(4)应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激素剂量的多少是HRT的核心环节、寻找适合绝经妇女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将副作用降至最低的雌、孕激素的有效剂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27-29]。

2.4 HRT过程中的医疗监护

不论哪种制剂及方案均需进行医疗监护。初剂后6~8周复查,以后3~6月复查。了解疗效,顺应性及副反应。监测指标一般包括血压、体重、血脂、骨密度、盆腔、肝胆超声检查等。

阴道出血是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和退出治疗的第一位原因,应详细询问。如果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者,出现规律性出血可不必进行诊刮。不规则阴道流血应进行盆腔检查,阴道超声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必要时行内膜活检及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多度增生或子宫内膜癌。近年来发现,阴道超声有助于子宫内膜增厚的判断[30-31]。

3 HRT的评估[1,4,10]

3.1 适应证

(1) 绝经相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的问题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3.2 禁忌证

(1) 已知或怀疑妊娠

(2) 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

(3) 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

(4) 已知或怀疑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这包括卵巢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如部分生殖细胞瘤、性索间质肿瘤、类固醇细胞瘤、性腺母细胞瘤等,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等。

(5) 六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6)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7) 血卟啉症、耳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8) 与孕激素相关的脑膜瘤

3.3 慎用

(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不是HRT的禁忌症,尽管该病与性激素有关,但要根据肌瘤的数目和大小。单个肌瘤小于3cm的仍可以使用HRT,期间应加强监测,发现肌瘤明显增大则停止用药。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认为行根治性手术后可酌情使用HRT,但意见不统一,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3)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成人正常血压18.7/12.0kPa(140/90mmHg)。若多日反复准确测量高于此标准则诊断为高血压。重度高血压为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此时应慎重选用HRT。

(4) 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5) 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症

(6) 乳腺良性疾病

(7) 乳腺癌家族史:资料报道有一级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一般人增加2~3倍。故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应慎重选用HRT。

3.4 应用HRT前评估

综合分析个体情况,权衡利弊,决定是否应用HRT。

(1)评估目的

①是否有应用HRT的适应证

②是否有应用HRT的禁忌证

③是否存在慎用情况:如果患者合并有以上提及疾病,选择激素治疗时应慎重,但不等于不能用,应权衡利弊酌情决定。

(2)评估项目:主要包括病史、查体、化验,按妇科内分泌常规进行检查。

①病史

一般情况:年龄、月经状况、绝经过程。

主诉及现病史:症状类型,主要累及哪个系统,其程度及病程,既往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

既往有关病史:内科疾病, 外科疾病,妇科疾病,肿瘤史,孕产哺乳避孕史。

个人史:职业、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运动习惯、自我保健意识等。

家族史:骨质疏松症、冠心病、乳癌、老年性痴呆症等。

②检查:患者由于激素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需要治疗和预防时,在排除上述的禁忌证后,应进行用药前的必要检查。主要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其余检查项目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乳腺和子宫内膜厚度应为必查项目。

血FSH、E2 测定。

其它酌情查以下项目:骨密度、 血脂 、血糖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因子等。

3.5 应用过程中的监测及注意事项[23]

性激素制剂、剂量、方案的选择因人而异,这是由于个体之间雌激素缺乏的程度,主要症状涉及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对性激素吸收、利用、代谢能力及靶器官的反应性皆可不同,因此必须随诊疗效及副反应,酌情进行调整。

(1)监测目的:

①判断应用目的是否达到:即疗效的判断。

②个体风险/受益比是否发生改变:即安全性的评定。指标主要有:血压、体重、检查、盆腔检查、超声内膜厚度、副反应、阴道出血情况、有无新发疾病等。

③评价是否需要继续应用HRT或调整方案:根据上述的监测评估判断继续用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方案的调整。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的指标和频度:

由于个体的差异,监测的指标和频度亦应做到个体化,在安全监测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一般初剂后4-8周随诊了解症状变化和副反应,以后若无特殊情况可每半年至一年1次,慎用病例酌情增加随诊次数。

(3)注意事项:为预防血栓形成,因疾病或手术需要长期卧床者酌情停用

4 HRT的安全性

4.1 与HRT有关的疾病[27-28]

4.1.1子宫内膜癌

在任何时候单用雌激素,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危险性逐渐增加,但这种内膜癌多为早期、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加用孕激素后,可显著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子宫内膜的发生率与不用HRT的患者相同或更低。

4.1.2乳腺癌

HRT与乳腺癌的关系仍有争议。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雌激素10~15年后可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没有证据表明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接受HRT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但一般应慎用。接受HRT其间发生的乳腺癌预后较未接受HRT者好,存活时间长,但已患乳腺癌者接受HRT是有风险的。

4.1.3血栓性疾病

既往认为口服避孕药会减少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溶解酶元而易致血栓,主要见于服用某些合成雌激素时。现在主张最小有效剂量的HRT,迄今尚无研究证实HRT会增加血栓病。亦无证据显示天然雌激素与栓塞形式有因果关系。

4.1.4糖尿病

大剂量炔诺酮类孕酮有抗胰岛素作用,使糖耐量降低;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4.1.5高血压

大多数研究报告持续激素替代疗法对血压无明显变化或有降低趋势。

4.1.6胆石症

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可能增加胆石症形成的机会,因可降低胆汁中鹅脱氧胆酸。

4.2 HRT应用的注意事项

采用HRT与未采用HRT者比较,往往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得到的医疗监护较多,故有人认为研究样本的选择有一定偏倚,HRT者冠心病危险度降低组,癌瘤危险度也低,可能与综合保健措施有关。此外,许多内科复杂疾病的患者中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高雄激素性肥胖等,HRT尚缺乏经验,有待继续探讨。但总的来讲,应用HRT,利大于弊应在掌握指征及医生指导下提倡使用[29-30]。

绝经后妇女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确实对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有众多好处,但在使用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31]:

(1)雌、孕激素要合理搭配,如孕激素剂量不足,则难以达到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

(2)激素替代治疗剂量宜低,以满足最低生理需要即可。具体处方必须个体化,即专业医生对每个适用妇女进行具体、周详的指导,决不能盲目滥用。

(3)由于激素替代治疗的疗程较长,为了避免增加肝脏负担,减少对血脂的不良影响,国际上均建议采用天然雌、孕激素。

参考文献:

[1] 成芳平,杨洪艳等.绝经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及治疗进展[J].广东医学,2005,(1).

[2] 吕淑兰,邹余粮等.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研究[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6).

[3] 富琪,关菁.第八届国际妇产科内分泌会议纪要[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1,(3).

[4] 王芳,韩晖等.用补充与替代医学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临床研究综述[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6).

[5] 陈敏,张春玲等.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进展[J].黑龙江医学,2005,(3).

[6] 林怀宪,李世涓等.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64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2,(6).

[7] 李杏华.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68例临床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3).

[8] 李黎光,李雪鹏等.213例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分析[J].北京医学,2006,(8).

[9] 林守清.绝经后性激素补充疗法的原则及其用药种类[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4).

[10] 邢淑敏.妇女更年期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副反应[J].中老年保健,2001,(9).

[11] 赵瑾,何仲等.绝经后妇女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依从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6,(10).

[12] 王炎,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

[13] 袁淑英,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2例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1).

[14] 王子莲,梅卓贤等.雌二醇贴膜改善更年期症状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2001,11(2).

[15] 张忠兰,董振南等.雌二醇皮贴与安宫黄体酮连续联合治疗改善绝经后症状及预防腰椎骨丢失的临床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02,(5).

[16] 马刚,胡晓霞等.围绝经期雌激素补充口服及阴道用药72例对比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7).

[17] 井激扬,刘军等.妇舒宁贴膜配伍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07,(6).

[18] 陈彩霞,陈蔚等.戊酸雌二醇加安宫黄体酮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1).

[19] 白文佩,杨欣等,国产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绝经期症状和调脂作用临床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4).

[20] 林桂梅,邹晓波等.利维爱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7).

[21] 郑峥,牛刚等.替勃龙和结合型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比较[J].新医学,2003,(S1).

[22] 韦志英.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5).

[23] 林琳,丁岩等.短期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5).

[24] 张路梅.不同途径应用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J].医药论坛杂志,2003,(10).

[25] 张滨英,施丽莹等.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2,(4).

[26] 韦志英.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5).

[27] 刘文雅,戈寒冰等.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J].中国妇幼保健,2006,(23).

[28] 杨成宇.绝经或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利弊[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 6).

[29] 夏建红,田丰莲等.围绝经期妇女就诊及激素替代治疗态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5,(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