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管理的概念范文

社会管理的概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会管理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管理的概念

篇1

分析表明,社会管理立法数量少,水平低;法规范中的社会管理概念是在狭义上使用,具有弱经济性、弱政治性乃至非经济性、非政治性的特征;主要是在消极语境中使用,管制色彩浓厚。法规范中的社会管理概念与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社会管理概念有较大差别,不同法规范中的社会管理概念也有差异。

我国实定法中社会管理概念的最大不足是其管控性。实定法中的社会管理概念主要在“妨害、危害、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等消极语境上使用,管制色彩鲜明。主要从管控角度定位社会管理概念的我国实定法有重要的缺陷,社会管理创新是必要的,创新的一个方向就是弱化管控,强化与优化服务,实现从管控型社会管理、政府独揽型社会管理向服务型社会管理、官民共治型社会管理的转变,而绝非就管理论管理,更不能简单地强化管控。

我国实定法中社会管理概念的不足还体现在它的静态性。实定法中的社会管理概念主要作为社会秩序这种意义上使用,具有较强的静态意义。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中的社会管理,则是从属于社会建设这一范畴,具有较强的动态意义。在这一意义上,社会管理创新也是有必要的,创新的一个方向就是在社会建设的大框架下开展社会管理,切忌重社会管理而轻社会建设或者扬社会管理而抑社会建设。

篇2

一、社会技能的概念分析

20世纪70-80年代,儿童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西方心理学界形成一股研究社会技能的热潮。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对社会技能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一直随着研究者出发点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社会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依据,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与他人的积极交往,达到自己或他人的互动目标,可能提高他人对个体的社会能力评价的行为。我国学者认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模仿形成带来最大社会适应效能的活动方式,社会技能其本质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方式。Elliot(1989)将社会技能概括为同伴接纳、行为和社会效度三个概念取向。

社会技能是个体为胜任某一社会任务而展现出的具体行为,其关注的焦点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技能,侧重于某一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任务,要求个体对特定情境做出特定行为反应,不同的行为反应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社会性后果。另外,在某一情境中,个体选用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技能。个体考量不同社会技能时也会对各种技能产生的社会性后果进行评估,最终选择的往往是最优的技能而不是最好的技能,例如某种尴尬情境下,安慰、理解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也许与他人保持一致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社会技能的理论建构

心理学开始提出有关的社会技能模型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学术界在吸收了现当代进步思想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会技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理论探寻,提出了一些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想模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技能的行为结构说

众多学者指出,社会技能要解决的问题是与一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的具体现实,社会技能指向具体的行为操作,并关注预知行为操作伴随产生的社会性后果。从行为结构看,社会技能的研究主要在有效评估方面。外显行为结构意义上的社会技能与一定的可观察行为密切相连的,个体在社会交往情境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倾向。研究者只需要对这些行为进行测量分析,而潜在特质意义的社会技能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以整体形式存在的内隐人格特征或反应倾向。本质上来说,外显取向反映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技能倾向,而内隐取向与一定的人格特质相关联,不受具体情境制约,表现的都是个体普遍的处世态度与风格,因此更能成为个体社会技能评估的普遍指标。

(二)社会技能的人际交往说

个体在社会情境中与他人接触,势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困境。在人际交往中体验成功,获得良性社会效果的个体,其人际交往情况往往比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缺乏人际问题解决技能的个体更加积极。失败的社会体验对个体来说,可能产生两种情况。要么总结完善自我认知,吸取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能够顺利面对;要么重复体验失败,对社会交往毫无招架之力,继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反应,如攻击或退缩。皮亚杰认为,社会认知、行为与人际关系、交流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恰当社会思维和行为的发展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技能的信息加工模型

以人类信息加工的输入输出模型为基础,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是指,一定刺激情境中,个体为适应特定情境而表现出的信息到行为的转换过程,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刺激译码、决策和反应编码,依据已有认知框架对问题情境做出解释,评估后果,选择最适宜行为并将其表现为一系列具有连续性、协调性的外部行为。

随着信息加工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越来越从计算机信息加工学中获得灵感,早期信息加工研究中一个重要取向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问题解决的过程(Simon,Newell),具有目的指向性、认知操作序列性、情境性和经验性。在社会交往情境中,人们为了解决面临的社交问题,将“自动性”和“社交脚本”的概念引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中,已有脚本、经验与现实困境组合的失败致使个体的行为反应受到挫败。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首先需要明确想要达到的社交目标,例如融入某一群体、得到领导赏识等。其次,问题情境与要达到目标的联系,与其他个体的熟悉程度、他人的社会地位等等,都会影响原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可行性,男孩和女孩在同和异情境中都会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反应。最后,执行策略后会产生特定的社会后果,如果失败了,个体会重新对情境进行评估,重新进行策略选择,以便对社会性后果进行补救或者避免在类似的情境中再次失败。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前提是个体对环境的理解和解释能影响其行为。Crick 和Dodge在研究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将认知因素概括为主要影响因素,后期研究指出个体行为不单单是认知的结果,情绪、动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种观点完善了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更符合行为个体需要整合、加工自我知觉、情绪以达到良好社会适应的特点。

三、整合研究及展望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对社会技能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较多有意义的结果,在此,本研究试图在对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行一些分析的基础上并尝试性地对社会技能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整合,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照。

(一)关于社会技能的概念

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标、问题及视角对社会技能进行不同的概念取向界定。这种因理论视角的不同带来的概念取向的差异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无法对不同的研究进行整合比较,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的社会技能研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结论。相对而言,从同伴接纳、行为和社会效度三个取向综合界定社会技能是比较全面合理的,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社会技能进行概括,更为符合社会技能互动性、适应性的本质,为我们能够对已有大量研究进行整合分析提供了便利。尽管此类概念视角总结了社会技能所具有的客观性、情境特异性和社会后果反馈等特点,较为具体全面,但过于宽泛,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无法准确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因此,未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概念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更为有效的实证研究。

(二)关于社会技能的理论建构

本研究介绍了社会技能研究领域几个主要的、较为有影响性的理论模型:人际交往说、特质模型和信息加工模型等,其中信息加工模型又因为侧重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信息加工阶段模型和信息加工模型。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这些相对有代表性的模型中,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从社会技能研究的现状出发,符合综合取向的社会技能概念框架要求,以具体的社会交往情境为背景,从发展的角度考察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会技能状况。强调个体从四个阶段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最终做出解决社交困境的最优策略选择。四阶段加工将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处理过程具体化,为我们测量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社会技能提供了依据。但该模型目前尚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证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实证性检验。

篇3

关键词:社会网络 知识管理 跨组织知识管理

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值经济转型时期,其市场体制和规则还有待完善,加上传统的文化背景,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成为一种对正式制度的补充(Xin & Pearce,1996)。最近十年间,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社会关系网络逐步扩张到错综复杂,尤其是在知识密集性行业,社会网络已成为组织结构和组织间基础框架的新范式(Miles & Snow,2002),它帮助企业转移风险、获得新市场和新技术、加快产品推进市场,促使企业与网络伙伴技能互补(Gulati & Nohria,2000),为企业提供了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须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如今,面对日益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单个企业更应采取竞合的方式,通过构建动态的关系网络来参与全球竞争。

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急需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创新;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经营也需要更广泛的技术知识、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知识与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当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并被各国普遍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引擎(谢富纪、徐恒敏,2001)。所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生产领域,知识管理早已成为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出于竞争的激烈和创新的要求,企业不能仅靠内部的知识来经营和创新,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知识的广泛整合,而不是单一的知识(De Boer et al.,1999)。社会网络的广泛建立、知识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除了建立内部知识网络和知识库以外,还需要积极有效地建立外部网络以吸收和整合外部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合作伙伴、中介机构等组织的知识,只有综合利用企业内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能力和竞争水平。因此,基于社会网络环境下研究跨组织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概念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

不同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出发来探讨知识管理的含义,从而出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百花争鸣现象。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知识管理领域存在两大观点,即对象论和方法论。对象论观点认为,知识是被管理的对象,则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顾敏(2001)提出,知识管理是解决对知识或信息进行创新、组织与扩散问题的过程;方法论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管理方法,则知识管理是一个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彼得・德鲁克(1993)曾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识产生作用,即通过系统地、有组织地去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

尽管知识管理存在多种定义,但都离不开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为基本目标。知识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这项活动不会自发地实现,需要组织主动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和软性环境,为知识的采集、整合、应用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本文认同Wiig(1995)的观念,即知识管理为一连串协助组织获取自己及他人知识的活动,透过审慎判断之过程,以达成组织任务。

(二)跨组织知识管理的含义

纵观研究者们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多立足于企业内部,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原子模型假设,即视企业为独立个体而非网络视角。但随着企业社会网络的出现,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多个组织息息相关,并从单一的二元关系发展为与多组织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关系,相应地,企业的知识管理也应从关注企业内部的知识活动发展到关注跨组织的知识活动。因此,结合社会网络环境和知识管理的定义,本文将跨组织知识管理定义为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通过一连串的跨组织知识活动以协助企业有效利用组织边界内外的知识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跨组织知识管理活动

Andersen(1996)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收集、创造、组织、分享、应用和适应。Davenport等(1998)认为知识管理包含了四个流程,分别是知识组织和存贮、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陈小让(1998)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Huseman 和 Goodman(1999)将知识管理分为指认并获取知识、评价知识并排列其优先顺序、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四个过程。McAdam(2000)提出知识管理体系可以分为四种括动:知识建构、知识内化集成、知识扩散以及知识应用。王众托(2004)认为知识管理是识别、收集和选择、保存、传播与共享、转化与生成、吸收和使用知识的过程。黄蕴洁和刘冬荣(2010)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活动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知识获得、知识转移、知识分享和知识应用。将以上对知识管理活动的研究整理出来,如表1所示。

综合以上对知识管理活动研究的文献,本文发现学者们对知识管理活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四个方面。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转化与生成的过程(王众托,2004),而知识应用能直接为企业增加价值,因此,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可以被反映在企业的创新绩效当中。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认为跨组织知识管理活动包括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

(二)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

跨组织知识获取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从网络其它组织或个体中收集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跨组织知识获取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资源,知识有存量和流量之分。知识存量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是企业经营生产的基础;知识流量是企业知识的流动部分,它们改善、更新或增强已有的知识。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外部不断获取新知识以补充知识存量的不足(Winter & Zollo,2002;Zott,2003)。

根据以往对知识整合的研究及企业本身需求,本文将跨组织知识整合定义为企业根据战略目标需要,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组织中的知识资源进行组合、集成和提炼的一个动态过程,以此形成新的核心知识和知识体系。跨组织知识整合超越单个组织边界涉及到多个组织,要比企业内部知识整合复杂,主要包括知识整合需求确定、合适整合对象选择、整合平台建立、整合冲突解决机制建立等任务。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以Grant(1996)为代表的研究者们不断强调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而言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因为知识经过整合后才能指引企业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使产品与市场有效结合,从而快速开发产品以供应市场需求。企业面临着高度的模糊和不确定性(Daft & Lengel,1986),必须坚持不懈地整合和重组各种知识。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测量和检验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问卷参考了Lyles & salk(1996)、Yli-Renko等(2001)学者的研究,共包含10个测量题项,其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测量包含“本企业从外部网络中获得许多有关产品设计的知识”、等5个问项,跨组织知识整合包含“本企业能根据需要把不同企业的专家汇集起来,集中解决某项问题”、“本企业能将不同部门、团队或个人的知识在目标任务层面上进行有效整合”等5个题项。所有问卷都采用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 样本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为77.2%,剔除有残缺项、前后差距太大、同一题项重复评分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16份。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正交旋转观察各特征根的值,运用Kaiser 法作为确定因子数目的标准,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从而得到不同项目的因子载荷,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跨组织知识管理量表通过方差最大法旋转后,有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别对应于本研究的2个变量,这2个变量共解释了方差变异的87.651%,满足Weiss(1970)提出的解释方差的累积比例需大于50%的条件。2个因子的测量项目在其对应的因子上相对于其他因子而言都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并且都大于0.5,这表明所检测的跨组织知识管理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经过软件AMOS6.0运算后,跨组织知识管理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Cronbach'sα值大于最低要求0.7;建构信度值大于最低要求0.6,T值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跨组织管理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量表中,跨组织知识获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标准化系数大于最低要求0.5,并且跨组织知识获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也大于最低要求0.5,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从模型拟合情况看,x2/df 值小于2,GFI值大于0.9,AGFI值大于0.9,NFI值、CFI值均大于0.9,RMSEA值不大于0.05,量表的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

结论

跨组织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它不仅注重在企业内部实施知识管理程序,并且能与外部的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竞争者、研究单位和中介机构等组织有效交流知识,进而形成一个能创造价值的知识网络。但是,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不是一个任意的自发过程,需要一定的因素作为支撑。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间的关系、企业的网络位置、学习意图、领导参与、知识的性质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企业应该能动地将这些因素控制在对其有利的范围,扫清企业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障碍,明确跨组织知识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面对创新的复杂和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同竞争对手或研发机构、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开发合作,通过鼓励边界人员对外宣传、组建跨组织团队、加强组织交流和进行跨组织合作。

参考文献:

1.Andersen 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KMAT)[M].London:Arthur Andersen KMAT Study,1996

2.Davenport T., Delong D.W., & Beers M..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4)

3.陈小让.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8(6)

4.Huseman R., Goodman J. .Leading with Knowledge[M].London: Sage,1999

5.McAdam. R..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nov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0, 7(4)

篇4

一、何谓“社会管理”

自从社会管理创新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提出后,社会管理迅速成为当代中国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社科领域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前所未有。但是,由于构成这一词语的“社会”和“管理”两个语素在不同场合、不同的学科研究视角、不同的参照语境下,有不同的定义,社会管理的概念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何谓“社会管理”,学者通常如此定义:人们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狭义的观念认为,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和治理,其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而广义的观念认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1]。

而官方学者则从我国现实政策层面对“社会管理”从内涵、任务、主体、目的诸方面进行了“质”的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2]

有法学学者基于“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概念是思维的工具”的常识判断,以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实定法中“社会管理”这一概念的分布及法规范中“社会管理”概念在具体法语境中使用的差异及特点进行辨析研究后,认为:社会管理并非一个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的概念;社会管理既是一个时髦的政策用语,也是一个严肃的法律概念。我国的实定法中社会管理概念确实存在不足,并进而指出,“社会管理立法是社会管理的依据与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加之社会管理法治化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它呼唤认真对待作为法律概念的社会管理。”[3],因此,在十报告中将之前社会管理的有关表述加入了“法治保障”,标志着当前和今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路径和主要方法都是“社会管理法治化”,作为法律概念的社会管理亟需进一步予以辨明厘清。

二、我国现存的“社会管理”的不足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社会管理是一个老问题,是任何一个形态的社会都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但是,“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在当前这个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旧的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妥善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4]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突出矛盾和问题。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意味着我国已经从中低收入阶段跨入中上收入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发展黄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交织时期,现实中突出的问题矛盾表现在:人民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上访和多样多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既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事故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但管理服务问题突出;互联网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分配机制不够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化、碎片化现象严重,缺乏有效流动机制,阶层分化停滞、结构固化;外部势力插手干预,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等等。

面对社会领域复杂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现存的“社会管理”模式沿袭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完全适应的方面。这种“社会管理”的目标是“服从”与“管制”,而不是“服务”;管理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是“社会”;管理的方式单纯依靠垂直、纵向的政府的行政权力,而缺乏自下而上的“权利”管理,即缺乏社会主体的动员与参与、缺乏公民民主管理、缺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与协商;管理客体不是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或提供物质的、精神的服务而是被管理者的思想或私人活动;它注重的是“威权”而不是“威信”,管理机制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管理,管理方式或方法是命令、指令。这种模式因其以国家强力实施的社会治理而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在计划经济年代具有极大的优势。

但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自由平等意识不断增强,继续以“权力时代”的社会管理模式管理“权利时代”,就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不可避免,甚至这些错位、越位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会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激发点。

篇5

关键词:行政法;社会管理;提升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能力也迫切需要得到提升。并且社会管理与法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法制予以支持,社会管理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了社会法制问题。社会管理以法制为基础,并以法治为准则,是法制问题的具体体现。因此,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法治具有密切的关系。行政法对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社会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把行政法融入社会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社会的管理能力,使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发展创新。

一、行政法提升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挑战

(一)社会管理问题不同于政治机制问题

社会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有:社会学、行政学等。社会管理的内涵十分宽泛,它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宽广,所以在内涵上,社会管理的内涵远远大于行政学。虽然行政学对社会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行政学的内容就是社会管理的内容。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行政法对社会管理的能力不言而喻,同时,政府对所有的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覆盖,这些都是社会管理同政治机制之间的联系,但必须明确的是社会管理问题不完全等同于政治机制问题。

(二)社会管理与法治之间存在认识差异

一些观点认为社会治理应该是独立的,不应与法治相联系。这些观点是片面性的。完全没有意识到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与行政法是密切相关的,制度需要行政法的支持。并且,社会管理是国家法治制度的任务职能,所以社会管理制度源于国家法制制度,因此,社会管理的实施不能脱离法治。社会管理的本质是法治实践,因此社会管理不能脱离于法治,否则则是无意义的。

(三)社会管理与行政执法产生脱节

根据历史进程发现,行政法治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发展不能同步实现,法律体系的发展相较于社会的发展比较迟缓,这是因为法律体系的完善发展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它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同时,还要涉及到整体环境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行政法还处在完善的阶段,社会管理的制度还很不明确,这就导致了行政执法与社会管理的脱节。

二、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路径

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社会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为了快速的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必须对所有的方法进行筛选,进而选取可行有效的路径。

(一)通过行政法界定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的实施主体要求以行政法来界定社会管理的概念。我国的行政法具有分散性,它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和实体,行政法只有面对特定的行政行为时才明确化。所以行政法本身比较宽泛。此外,行政法的分散立法对于界定社会管理的概念更有优势,更能够符合我国的国情,通过对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能够更有针对性和具体性。

(二)通过行政法来重塑社会管理员的意识

社会管理员的意识就是社会管理员的主观认知。这种认知的特点是:个体化。不同的行政主体拥有不同的主观认知,进而对社会的管理的行为便会产生差异,从而也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管理行为。所以,必须运用行政法的意识来重塑社会管理意识。行政法的正确意识对社会管理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运用正统的行政法意识,才能使社会管理变得科学性和规范性。当然,行政法意识也应该与时俱进,时刻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三)通过行政法的设计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秩序

社会秩序的稳定对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秩序稳定一方面反映社会管理的成功,另一方面体现行政法制度的合理。社会秩序与社会管理两者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在特定的社会秩序下,才能实现对社会管理行为的设计与安排。一旦忽视社会秩序,就会导致社会管理的混乱性和无效性。社会管理与社会秩序,都必须同时以行政法为准则,行政法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宏观把控,从而使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产生良性的互动。行政法对社会管理秩序的设计,决定了社会管理行为的方式,从而促进社会管理朝着科学和法治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行政法地实施正好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行政法的实施,可以完善社会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可以为社会管理提供准则,让一切的社会管理行为都有章可依,有迹可循。以此,来让我国的社会变得井然有序。虽然,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国行政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的社会管理能力一定能够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梁佳典.浅析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09):52-55.

[2]贾玉娇.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