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工程力学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保险经理人;路径;启示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194-02
一、成功保险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特质
每个成功的保险经理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成长道路,一个成功的保险经理人应具备哪些条件。通过调查,我们从中发现一些共通之处:出众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企业高度的忠诚、高尚的职业道德、遵守业内公认的规范和要求、超人的执行能力、知人善用,具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1.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推销技巧并不断创新推销方式
如何让对方买下保险,成为一个投保人,这个是每个保险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在调查走访许多职业保险经理人和查阅相关成功人士的资料后发现,他们的专业知识丰富全面,对自己所营销的保险的险种的各项内容都能熟记于心,并且有自己一套非常独到的见解。
面对一个不了解保险的人,如何能让对方知道你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对他有什么好处,如何打消对方的顾虑和解释相互之间的厉害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面对一个了解保险知识的人,在对方问到一些关键的问题或者条款的时候,赢得对方的信任,首先在专业知识、险种安排和条款等方面表现出你的专业水准。
在营销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深人浅出、生动幽默,展现你的个性魅力又自然得体,保持亲和力。这要求我们经理人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总结,不断丰富自身的推销技巧并不断创新推销方式。
2.职业经理人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遵守业内公认的规范和要求
大多数人从事保险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所带来的高收入,当然也是需要高付出才能得到的,完全符合了多劳多得的原则,但是有很多人这个时候完全就被金钱控制了思想,只是为了赚钱而去行动,整个人完全被金钱驱使,结果是注定走不了多远的。
很多人也正式因此而退出了保险行业,但是成功的保险职业经理人,在他们的观念职业就是事业,送去的是关爱是保障,他们设身处地地为投保人着想,为他们打算,做他们的参谋。而不是考虑这个保单做成功后能拿到多少提成。如果只是为了提成拿钱,就出现许多人只为了卖出保险而去欺骗或者诱导买保险的人去买一些不需要的或者不合理的保险。这样的结果是,买他销售保险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只能退出这个行业,而且对整个保险行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个就是一个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问题。深入理解保险的意义就会知道保险是利于投保人的,在完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投保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去买下这份保险。
3.具备一定的感召力,能够凝聚人心
一个保险经理人的成功除了自己的个人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团队的力量。无论一个人的成功有多大,他一定是依靠一个团队才能获得成功。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团队所能创造出的价值无论如何都比自己一个个体大许多。尽管在销售保险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时候是个人去和客户沟通。但是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在私下的学习过程中还是依靠团队的成员之间在交流经验和共同探讨问题,这样的学习会让自己成长和提高的更快。而且在自己成功的基础上更需要有能力去领导更多的人去帮助你完成那个目标,把周围的人团结在身边,所有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这个能力也是一个成功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4.要懂得坚持、具有持之以恒毅力和意志
真正成为成功保险职业经理人的人一般从事保险行业要超过10年或者2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把这个职业当成是自己的终身职业,而不是同如今的很多人一样做几个月或者1年就辞职走人。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失败,而这些失利严重打击了从业不久的人,使这些人丧失了自信,放弃了这个行业。另一方面为什么做的时间越长做出的业绩更好?那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仅是一年一年时间的流逝,而是他们在这些年的不断工作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在经过一定积累后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已经可以把保险行业里的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把这些知识熟练的融人到每一次的保单里。成功的几率也随之而不断的提高,业绩自然越来越好。
5.勇于挑战自我,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挫折和失败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人生中这些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不止一次,也不知会持续多久。但不管如何,如果没有胜利那就是失败了。不只是保险行业如此,其他所有的行业也都是如此。因为这个是一个人在迈向成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成功的人之所以是少数那是因为很多人都在路边倒下了,而最后走完的人一定是胜利者。
根据我们小组对苏州及附近一些保险公司的调查,保险人的流动十分频繁。每半年就会更换一批人员。能坚持超过2年的人员不到5%。有很多人离开保险行业是因为在当今中国社会对保险行业普遍还存在偏见和误区。这是由于在中国的保险行业尚未完善,由于制度和管理漏洞而导致的一部分从业人员用不诚信的手段签取保单导致投保人最后无法正常获得赔偿所致。因此现在的许多保险从业人员被当成骗子,并且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社会、家庭和朋友等各种负面影响下,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员承担了巨大的非难。因而要成为一名职业保险经理人必须具备足够的自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各种舆论和心理上的压力。
二、项目实践收获与启发
对于我们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书本以及业余实践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那些成功的人身上有所收获。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路径或许能够给我们尚未涉世的学生提供一些启示。
作为在校学生,如何让雏鹰尽快成长,展翅翱翔?为此我们必须在校园就应该尽可能的主动走进真实的保险行业当中去,而不是仅仅把眼睛盯在在书本上,把我们的眼光投放到真正的行业当中去。勇于实践,敢于尝试。
尤其是我们保险行业,作为服务行业,我们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或许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受益匪浅,或许我们在书本上学到很多有效地处理方式,但是我认为,要做到更好的为他们服务,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成长。
在我们雏鹰小组实践这个项目实践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平安保险公司。他们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电话拜访项目。昕着很简单,平常的打电话,事实上操作起来很有难度,很有挑战性。你能从前辈哪里学习到电话拜访技巧,但是当电话接通之后,电话那头会是各种各样类型的客户,我们不可能预想到每一种状况。只是就是考验我们应变能力的时刻,而这样能力不是别人能够教会我们的,我们必须在一次次拜访和总结之后逐渐养成的。在这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
1.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在这项课题开始之前,我们对于保险只是很传统而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更加不能理解那些为了保险而奔波的保险人。可是在这项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践了,总结了,用心体会了,于是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产生了感情。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基本走出了纯书本的世界,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2.我们的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刚刚踏入保险行业的我们,没有经验,没有人脉,唯有的就是我们作为新人的谦虚吧!我们拜访客户时会紧张,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会沉默,遇到突况时会不知所措。而保险行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积累人脉,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与人交流。环境迫使我们不断学习。在这段学习实践的日子里,我们的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
3.我们的社会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是学生,可是我们要在社会大环境下实践,失去学校的庇护,没有人再理解我们,在客户眼里我们就是个保险人。在这一行里,面对拒绝,面对失败是家常便饭,于是我们原本的骄傲被渐渐磨平。我们学会自我反思,学会自我安慰,学会自我鼓励,学会用平淡而从容的笑容面对失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社会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4.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班级干部;管理队伍;班主任
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一定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在班级集体中,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权利和义务。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的成功体现。一个班级班级干部能力强,有威信,班主任工作也会得心应手。对于班级干部的组织工作,个人觉得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竞争建立班级管理队伍。
新接一个班时,班主任可先根据学生的一些档案材料,结合平常的仔细观察与来任命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几个作为临时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在这段时间里,班主任要注意观察这些临时助手的言行,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为物色人才而打下基础。但正式竞选班干部时要给班上每位同学均等的机会。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都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积极评价,很多人都渴望当选班干部。在组建班委时,班主任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竞争上岗,同时让他们自己唤起自己的责任意识:从而愿意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对集体有所奉献的一员。特别是班长人选的确定,需要慎重。必须是能够代表班主任的合适人选。全班同学公开竞选过程,要公开选举程序和选人标准,不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一人作为,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去参与班级管理。
二、民主确定班级管理目标
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学习,统一认识。只有认识一致,才有工作目标和步调的一致。班委会会议注重于班主任管理思想的体现。由于班干部们对问题的观察、判断和理解不尽相同,容易形成不同的见解和态度,加上个人情感因素的渗入,偏见常常变成成见,造成心理障碍,因而扩大了班干部之间的距离。因此,班主任要教育班干部们力求全面地认识事物,尽量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和“固执己见”等偏向。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人应充分尊重与肯定班级干部的工作,对工作适当地建议与指导,让班级干部在工作时间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动集体的不断发展。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目标,由班委会讨论并适当修改,得到班级干部的支持和认可,充分体现民主管理,这也是学生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
三、工作实践中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
班级干部的有些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需要在班主任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获取一定经验并逐步形成一种能力。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不断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要对班委会充分信任,尊重他们的意见。当学校有各种活动或安排时,要让相应的班干部去部署和完成,创造让他们去主动创造机会为班级和同学多做一些事。这样,每个班干部都积极工作,为班集体付出辛勤的劳动,每次集体活动后,班委们又注意收集同学们的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让以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些。班委们的努力工作,既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各自的各种能力,增长了才干。当班级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之后,班主任应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让他们能有对班级管理创新的机会。
四、耐心指导,教会班干部工作的方法
班干部既是班级的骨干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在人格上与普通学生却是平等的。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用自己的威信来影响学生,也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挥,而应该在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方法。班干部不恰当的工作方法往往是造成班干部与同学产生对立情绪的主要原因。在工作中班干部应多采用与同学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有同学违犯班规,班干部不能像班主任那样直接批评同学,而应该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朋友式、同学式的方式与同学平心静气地商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如果班干部像班主任那样直接指出同学的错误,或者抬出班主任来压服学生,学生是不会接受的,效果反而会更差。这必将使班干部最终在同学中失去威信。作为班主任班主任不能包办班级事情,但也不能对班干部放任,开始是扶着他们干,不包办,也不放任,再引着他们干,最后,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班主任从直接管理,到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从幕前到幕后,要以培养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有交际能力的人才为出发点,绝不应该产生仅仅是利用他们协助自己管理班级的偶然心态,要为他们成为跨世纪的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班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公正客观地处理事情。这是当班干部最基本的准则。如果在工作中因为与某个同学关系好点就,而对另一同学有点小意见就苛刻要求,这必将会导致班干部失去大多数同学的信任与支持,没有了同学的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加强管理,增强班干部的凝聚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要加强管理与指导,班干部的权力不宜过分集中,要采取分权制。每个人分管一部分班集体内的工作,实行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如果班干部的权力过于集中,容易造成独断专行,从而使得班干部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要求同学做到的,班干部首先要做到、做好。班干部与同学一同违纪的,要加大对班干部的教育力度。另外,要实行民主监督,班集体中任何一名同学都有权对班干部的工作进得监督。班干部中有不负责任、的,可直接在班会课上提出来,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向班主任反映。这就使得班干部的工作既有管理又有监督,既有组织也有领导。从而使班干部在班集体中最终能够起到名副其实的带头作用。
六、正确对待、及时处理班干部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工人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力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对于更好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加强;技术工人;措施
一、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人才存在于人民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人才观,就是对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科学人才观是指导人才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上的深化和拓展。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对科学人才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科学人才观内涵十分丰富,准确把握、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必须深刻理解、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
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工人。技术工人是产业工人进步、产品升级的主体,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有一大批技术熟练、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觉进行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技术工人作保证。
二、运城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运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南风、制版、关铝、丰喜、亚宝、海鑫、振兴等一批跨省、跨国、跨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9家,5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30强,9家企业跨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全市工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三强”。近年来运城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还缺乏应有的重视,重专业人才、轻技能工人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评价、使用等机制还没有建立,数量严重不足,断档现象严重。运城市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与时代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不相适应,有岗位却少技术,有订单却不敢接,一些企业出现技工断层不得不返聘退休工人的现象。据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运城市从业人员100万人,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鉴定颁发国家职业资格(含技术等级)证书人数为112580人,其中获得高级工和技师中级工证书的人数为4400人,中级工为98360人,初级工为9820人,持证率仅为11.26%。持证比例偏低,人员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运城市工业发展的瓶颈。而运城市的工业结构“十一五规划”中,高技能人才需求30万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对技能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为我市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面对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新机遇,随着山西大运牌重型卡车的正式投产,围绕五大产业群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山西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我们运城市人才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把运城建设成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以及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就必须把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摆上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培育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
三、加强运城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措施
1.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级技工教育,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设有矿山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印刷工程系、有机食品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体育部、中专部等11个教学系部。专业设置以工为主,涵盖经管。开设了煤炭开采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印刷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有机食品等35个专业。矿山类专业符合山西省产业结构特点,有机食品符合运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印刷专业填补了全省高校专业设置空白。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和“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的办学理念,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校训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人格塑造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将职业需求和技术技能标准引入实践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专一企、 一系一范、一人三型”的办学特色。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受到社会高度认可。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3%。
2.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培养技术工人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工作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用大人才的思路来看待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举办技能培训班,大力推进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技术工人素质提升工程,缺什么补什么,把新技术、新工艺等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传授给技术工人。这样,可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大批的技术工人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3.切实加强技术工人岗位考核
严明的考试纪律,严格的考核程序是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标化准化置考场,抽调责任心强、素质高的老师监考,为广大技术工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考试氛围。
4.举办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
要促进技术工人积极地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层层发动可以使更多的技术工人参与竞争。基层单位为让职工在竞赛中取胜,扩大单位的社会知名度,便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技术工人的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选拔出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尖子,带动周围的技术工人进一步学习业务、学技能、勤奋工作。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或在全国、全省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授予相应技术状元或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破格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对符合劳动模范基本条件的技术能手,优先推荐参加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申报省政府特殊津贴。此外,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可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的待遇水平,享受相应待遇。
>> 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创业训练实践平台构建 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培养探索 论诗歌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浅论舞蹈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高校宿舍氛围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潜在影响及现存困境 美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拉丁舞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影响综述研究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健美操影响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理论分析 大学生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完善其人格培养的对策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依托科技竞赛和CDIO模式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科技竞赛和CDIO模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雷环,汤威颐,Crawley E F.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29-35.
[3][4]Crawley E F, Malmqvist J,Ostlund S,et al.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New York:Springer,2007(2):51.
[5]刘兴丽,张凤武.工科大学生CDIO工程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24-128.
The Effects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on th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CDIO Abilities of Undergraduates
XU Yan-ping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China)
关键词:技校 工程力学 教学方法 初步认识 透彻理解 灵活运用
工程力学是技校机电、模具、汽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在专业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程力学的理论性很强,但又与实际工程问题密切联系,学生要学好这一课程,既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对基本概念有透彻的理解。
工程力学是一门不易掌握的学科,在学生的眼中,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计算复杂的课程。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感觉难度大,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工程力学的知识点是具有连贯性的,一旦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后面的内容就更难以深入。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这一课程,我们就必须采取适合技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初步认识,纵观全书,对工程力学课程建立总体认知
在初学工程力学时,很多学生只知道课程学习的是力学方面的问题,但学习的是关于力学方面的什么问题,他们却不清楚。这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他们进入工程力学知识的结构中。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其中理论力学是关于一些力学定理,以及研究受力分析、受力情况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举例,先让学生有个大概的认知。例如,有1张桌子,下面有4条腿,在桌子上放着80kg的物体,那么这个桌子每条腿所承受的压力是多大呢?这样的举例就是一个受力分析问题,知道每条腿受到多少力,就是知道受力的情况。对于这样简单的例子,学生很快就能够回答,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理论力学学什么。这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就感觉亲近了、难度减小了,因此从内心里就不会排斥它了。
对于《工程力学》第二部分材料力学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先有感性认知,同样要举例子。我们还是可以用桌子举例:现在桌子的结构和材料是固定的,现在如果要在桌子上放100kg的物体,那么这张桌子能够承受得了吗?桌子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吗?怎样来验证桌子的刚度、强度呢?这就是材料力学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工程力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就有了总体的认识。
二、举题分析,透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技校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学习自觉性比较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因材施教。对于原理和公式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师如果单凭讲授,学生只会一知半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要利用相应的举题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再举出其他的特殊例子或者是精选的例子进行知识巩固,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个知识点的意思以及如何运用。例如在讲授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时,教师不能只讲授这个方程的形式和作用,而要结合相应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解什么时候用到这个方程,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并且将每个步骤清晰明了地板书出来,让学生有所熟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其灵活运用于其他实际应用问题上。
三、精选题目,灵活运用与生活、专业实际贴近的实例,发挥习题课的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列举贴近生活的实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举出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力学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力的平移定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打乒乓球时,我们都是削乒乓球,而不是让作用力通过球心;在讲授到轴的扭矩时,可以引入汽车传动轴的工作过程;在讲授剪切与挤压应力时,可以结合键联接的工作原理等等。所有这些例子,对学生来说都是简明易懂,有利于学好这门课程。
在工程力学课程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解题的过程就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老师要精选题目,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在一边指导,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工程力学》教学中面临的学生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和学生听的懂却不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两大难题,分别从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该课程的重要性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由之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归宿三个面探讨了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对改进《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程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内容。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他们将来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机械工程实际问题,提高技术水平打下坚定的基础。
当前,《工程力学》教学的现状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花在对该课程学习上的精力和时间也就相对较少,学习效果不好;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限于把教学内容讲清,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听懂课,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加以探讨。
第一、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工程力学》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难度”,从而重视这门课的学习,这对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来说就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1. 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工程力学》是工程类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直接关系到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工程力学》还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无论是机器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机械和结构的设计、机器和结构振动的研究,还是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利用等,都需要《工程力学》的知识。另外,力学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封建社会前出现的是简单的省力工具和机械。封建社会中各种形式、不同规格、多种材料的宫殿、宝塔等土木建筑大量出现,都体现出结构上的精巧,构件及材料的合理利用。到了近代,各工业先进国家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和工程建设中,《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2. 教学中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学生由于未接触过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听起课来似乎理解,但一接触具体问题就感到力不从心,部分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所以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种“难度”,并且还要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
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是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l. 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和科技新成就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绪论课时就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力学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科学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力学由陌生进而产生兴趣。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茅以升造桥;阿基米德创立机械学和流体力学,发现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写下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故事等等。这样可缩短学生和力学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力学的兴趣。其他再如亚运村的建设,葛洲坝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豪情壮志。
2. 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创造一个轻松课堂氛围,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过《工程力学》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概念多,理论性、逻辑性强。理论力学分析、计算灵活多样;材料力学计算公式繁多、复杂,实践性强。如果教师不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则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适当选择一些题目让学生先做,使其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那么当教师讲授新知识时,他们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到这里来,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如在讲授转动惯量这一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质量的概念。质量是平动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即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上,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就要慢一些,同样,对于两个不同的转动物体,在相同力矩作用下,其运动状态的改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就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能回答这一问题,渴望对新知识的了解。再如讲到“力的平移定理”时,可提出“同学们在钳工实习中,用丝锥工具制丝扣时,为什么必须用双手均匀扳动绞杠?”最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这样就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浓厚兴趣。教师设问时需充分挖掘知识的内涵,吃透教材,找出与之相关的若干知识点。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被动教学模式为启发式师生互动模式,教师提前公布教学计划包括内容和进程,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上课堂时教师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所预习章节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下课前要总结,并对下一次课将要讲的内容、主要概念和定理作简要介绍。另外,还可以运用实验、电教等直观教学手段,可加深学生对《工程力学》的认识同样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贴于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的归宿。
关键词:工程力学
学习兴趣
方法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土木工程类等专业,“工程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桥梁作用,为专业设备的机械运动分析和构件强度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工程力学的概念、定理、公式较多,计算原理都比较复杂,理论抽象而难于理解,对于这样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职生普遍的反映是看不懂也听不懂,甚至有的学生对这门课感到厌倦和害怕,极少数听得懂的学生也会觉得这门课很单调、枯燥,上课提不起精神,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即影响了教学效果,有使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轻松学好工程力学,是工程力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教学的过程应该紧紧围绕调动学生主动性来进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要研究解决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高职生普遍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职院校处于自身规模扩张的需要,招的生源越来越多,学生入学分数也是越来越低,文化知识很不扎实,尤其是与后续工程力学有直接关系的数学和物理掌握得不好,部分生源是中职升高职,还有的文科报读理工科的专业;2)工程力学作为短学时教程,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工程力学有较深的认识,有一定难度。虽然可以通过多媒体或通过实验、下厂使学生熟悉生产流程,了解机械设计过程等,增加感性认识,但其效果毕竟有限;3)工程力学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基本上是专业课需要什么内容,工程力学就教什么。这虽然有助于本专业学生完成学业,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对工程力学在工程实践上的应用并不很了解,只能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4)学生通常对时髦学科比较感兴趣,如现在多数学生对计算机、英语等较感兴趣,要调整其兴趣结构有一定难度;5)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往往使得学生兴趣多元化,分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工程力学的教学活动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 如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兴致勃勃地去钻研学习,就会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及时迸发出来。若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学生便感到索然无味,自然提不起劲来,就会学得消极被动,效果必然不佳。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对策和方法。希望藉此能抛砖引玉,以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情感及成长规律,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才能主动地去激发学生的热情,“爱生自能受生爱,师人方能为人师”。当学生的情感受伤或出现缺点、错误的时候,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调整自己,对心理及时的疏导,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尊重、期待,学生也会认识到教师的认真负责,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要对全体学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到学习上的成就感,让他们也有一种愉快的心情,以激励其学习工程力学的情感,借此建立起和睦亲切的良好师生关系,从而起到由爱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这门学科的作用,创造最佳求知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力学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力学现象,通过对常见力学现象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事例来讲解工程力学的性质、任务及开设目的,让学生明确工程力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让学生平时应注意观察、积累和琢磨,才能生动形象、有说服力地把生活实例引入到力学教学的课堂中来。例如通过提问“为什么飞机能在天上飞?”“为什么军舰能在海上航行?”来回答学生的疑问———“学习工程力学有什么用?”。从而使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课富有好奇心,他们从实用角度、从力学的广泛应用和对其他学科的帮助上得到了学习动力,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产生了。
三、各种教学方法相辅助,使学生感受到工程力学的乐趣
1、启发式教学
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例如:讲授转动惯量这一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质量的概念。质量是平动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即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上,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就要慢一些,同样,对于两个不同的转动物体,在相同力矩作用下,其运动状态的改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就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能回答这一问题,渴望对新知识的了解。再如讲扭转时,提出直径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轴,在相同的扭矩作用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和扭转角是否相同?为什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启发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力学的概念。这样就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浓厚兴趣。
2、运用力学科学发展史开展教育,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课时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力学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科学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茅以升造桥;阿基米德创立机械学和流体力学,发现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写下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故事等等。这样可缩短学生和力学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力学的兴趣。其他再如亚运村的建设,葛洲坝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豪情壮志。
3、对比教学法
比如,材料力学中的圆轴扭转和梁弯曲的横截面上任意
点的应力公式,圆轴扭转的应力计算公式是
,梁弯曲的应力计算公式是 。这两个公式看似不同,但如果仔
细比较,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剪、正)应力 = (扭、弯)矩∕点到轴的距离(中心轴、中性轴)(极)惯性矩 。在记忆时,首先记住它们相似的地方,再去记忆它们各自分类而出的属性,就容易多了。
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实验、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多样,面对学生的需求、时代的特点,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善力学抽象、枯燥的负面特点,探讨适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多种教学方式,多方面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克成, 罗庆生. 创造学教程[M] .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7
[2]伍新春. 高等教育心理学[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刘汉义,工程力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
[4]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6:11~13
【关键词】物理学 工程力学
首先从广度上看,物理学涉及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而工程力学只涉及了物理学的力学部分;物理学是一门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如《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等)打基础的学科,而工程力学是为学习专业课(《矿山压力与控制》《井巷工程》等)打基础的学科。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难度要求降低了,专业要求提高了。教师在授课时,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特别是对“文科”学生而言),明确告诉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也许用到工程力学中的一个“点”,但我们现在就要学好一个“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第二,从宏观上看,工程力学与物理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从微观上看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力学中,从物理学角度出发,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只有在研究物体的转动问题时才将物体看成刚体,而在工程力学中却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能将物体看成刚体;在物理学中,即使将物体看成刚体也无需考虑物体的形变,而在工程力学中,我们必须考虑物体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刚度、稳定性),从而必然要研究物体的形变,此时要将“刚体”假设成“变形固体”。
第三,学好物理学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在大学阶段,不具备《高等数学》手段,就不能解决物理问题;而学好工程力学除了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其他专业课(如《工程制图》《机械制造》)的知识。这就不但要求学生要学好相关知识,同时要求教师也要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内容;问题:对策
工程力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科类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学
生普遍反映工程力学难学,研究如何根据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进行课程教学,是一
个需要反复探讨的课题. 而在目前本科院校的工程力学教育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材不规范、生源素质总体较低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围绕工程力学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工程力学的概念
工程力学的某些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相对于物理力学来说,进一步深入并且更接近工
程实际.例如物理力学着重单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工程力学则着重物系的受力分析.物理力学
对静参考系分析运物,而工程力学要对静、动两个参考系分析运动.又如对物体系统进行受力
分析时,有的学生总是习惯把物系拆开,而不是先从整体分析,有需要再拆开,分析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仍停留在物理力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上.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学
习中的“台阶”,指导学生认识工程力学中所研究的力学模型和物理力学中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对比,使学生明确不同的力学模型,相应地需要用到不同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二、工程力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工程力学教材内容层次差别不大,无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和重要依据,选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院校所用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忽略了教学的特点。对于不同专业、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材,不但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更忽视了院校学生就业渠道多样性的特点。教材内容偏重逻辑性,忽视应用性。
2.教学课时设计不合理
绝大多数院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职前的实训上,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减少,削减了工程力学理论分析部分,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学生理论分析的能力。
3.教学方式老套
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只能当被动的听众,师生间的互动性差。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及时将自己的疑问传递给授课教师。教师无法实时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为学生解惑,授课效果不佳。
4.学生积极性不高
力学是数学的化身,力学是由数学演变而来的,两者联系紧密。要想学好工程力学,须数学基础功底扎实。目前在我院校中,很多学生在工程力学开课之前已经侧面了解到工程力学难学,与数学联系紧密,且考试通过率低,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存在抵触情绪。
三、工程力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1.改革教材,优化教材内容
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基本技能和技术训练。教材内容应围绕以掌握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分析计算为手段的中心内容展开,结合专业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删减、拓展,优化教材内容[2]。
2.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进行教学
我校工程力学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融为一体,展现在课堂上,打破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过去传统板书的单调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放映教学时,翻页比较快,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比传统板书教学更集中,容易引起学习上的疲劳。而好的板书,能够有效反映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直观地比较前后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理科基础薄弱,在没有学好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情况下,一听到要开设工程力学这门课,就紧张害怕,存在抵触心理。在学习工程力学时感觉知识点难以掌握,从而导致畏难、厌烦的情绪。如果发现此类情况,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而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打消他们对课程的偏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4.改革考试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院校工程力学考核的唯一形式就是限时笔试,试题的类型基本上是例题的翻版。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概念原理全放弃,期末突击去做题,考试通过没问题”,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甚大。因而,必须对现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的总评考试成绩采用多形式、多方面进行考核。
四、结束语
目前,我院工程力学教学存在诸多困难,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我院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我院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上新台阶,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做贡献。
教学中教师要用科学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工程力学的内容,揭示工程力学这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辩证法.例如由轴的扭转强度理论可知,在载荷、轴长、材料和扭转强度相等的情况下,空心轴的重量比实心轴轻.采用空心轴较合理,可以节省材料.并且空心轴的壁厚越薄,材料的利用率将越高,经济性好.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所反映出的辩证观点,使学生学会科学辩证地看问题,提高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哈力旦•马木提. 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5, (03) .
[2] 王德义. 职业院校《工程力学》教学研究[J]. 职业, 2010, (23) .
关键词:工程力学;农业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35-02
工程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农业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计算性与工程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它在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过渡到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工程力学的课程改革无论对于培养学生,还是进行学科建设都颇具意义,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尝试,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一、工程力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重新进行了剖析,挖掘教学环节中的不合理因素,为良好地完成教改任务,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1.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指向性和学时数量的不足对工程力学的教学影响。①现有的关于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基于工科类院校专业课程的需要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工科专业指向性,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专业的特色,书中的教学案例大多是工业机床、动力设备等,与农业工程相关的力学案例相当匮乏,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未能将相关知识融入到力学教学之中。另外,陈旧教学内容与前沿科学理论脱节,原有的力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有待于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及时调整和更新。②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各高校均采取了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改方针,对于理论课教学而言,如何能在压缩教学学时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充实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一线教师热议的一个课题。同样,农科类工程力学的教学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理论学时数不断压缩,但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内容却未作大变动。在该情况下,若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不加以改革,将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2.课程本身的相对独立和课程内部理论与试验的脱节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又一因素。各门力学课程及相关后续课程自行封闭、相互独立。以单门课程为中心,过分强调和偏重于单门力学课程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对各力学课程及相关后续课程之间相关知识的渗透、衔接、融合、贯通考虑不够,忽视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造成了相互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3.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水平陈旧落后。工程力学属经典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授课方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方式引入和应用不够,诸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力学问题的计算机求解等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尚未广泛普及和充分发挥作用。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精练内容,跟踪学科发展。农科类工程力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能够解决农业工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力学问题,因此强调以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为授课重点,对于偏、难、怪等非常规问题不做深入探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从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力学模型的方法。在课堂讲授中淡化繁琐的数学推导与数字运算,强化定性分析,强化基于基本概念的直观判断,突出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另外,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审视,在确保每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大幅度删除那些缺乏典型意义的枝节问题,对相互重复的必须保留的内容在各门课内进行调整和重组,从课程总体上优化调整内容。②以工程力学课程为载体,结合力学史和方法论,培养学生严密科学的思维方法、开放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内容与农业工程实际相结合以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理论力学教学中,结合插秧机的分插机构、旋耕机的旋耕刀片运动轨迹方程等农业工程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还可以分析农业机械机架的连续梁受力、框架受力等。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工程力学的授课学时数不断压缩,传统的板式授课方式在有限的学时内已经难以完成授课任务,因此新的教学手段不断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多媒体教学的新颖性,向学生展示工程实例,增加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课外网络化教学,创建新的师生之间交流渠道,重点难点内容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课上完成,而一些易了解的问题及大量工程实例可在课外网络化多媒体教学上实现,缓解学时少而引起的教学压力,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启发他们思考、研究、找出结论。通过课外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来加强课外学习指导,开展学习讨论、交流,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实现作业解答、问题答疑功能,使能力较差学生可以对课堂教学难点进行继续学习,能力较好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前沿热点课题进行了解、学习。
3.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毋庸置疑,考核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劲头与学习方向。为此我们重新科学合理地制定了课程考核标准;建立了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还增加实践课程考核;口试、研究性文章也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实践证明,该考核模式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工程力学的理解掌握程度,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搭建教学交流平台,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本教研室成员均为力学课程理论、实验教学的一线教师,每位老师可以将各自的教学心得在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通过诸多途径向其他院校学习。同时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师对力学在解决工程问题的理解,进而指导教学。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有必要将工程力学中涉及的力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意识,另外适当增设了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简介,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拓宽,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将现代科技成果与生活素材引入课堂。生活永远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的探究始于问题,教师从日常现象入手在教学时恰当地给学生造疑,找准盲点、迷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如讲到质点动力学时,按照书中抽象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容易使学生陷入枯燥的理论的漩涡中而产生厌学心里,将“嫦娥一号”的奔月过程融入到质点动力学的讲解过程中,并做成形象的演示动画,不但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形象地表现质点动力学变化过程,将理论公式与感性认识关联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再者,讲解合力矩定理时,可以方便地引入门轴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力的作用方向与作用点对门的旋转影响,说明合力对门轴之矩与各分力对门轴之矩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形象地理解合力矩定理。学习力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编制一些实际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尽量为学生进行创造实践提供机会,引导他们自觉地运用力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工程意识。
2.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仅仅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而不结合工程背景,仍然难以对农业工程中机构和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因此适当增加理论力学实验学时,增加工程力学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增设理论力学问题编程大作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改进工程力学实验,在原有传统验证型实验基础上增加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并与农业机械结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突出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特色。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探索未知领域。
【关键字】大学 工程力学 教学 心得
1.前言
工程力学是一门在基础和专业之间的课程,全国许多工科类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工程力学课程,但这门课程对学生所掌握的力学知识的程度要求不一[1]。一些传统的工程力学的教学大纲偏向系统的理论以及完备的公式推导,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课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作者根据教学经验发现许多学生反映工程力学难听懂,在学习初期往往倍感压力,导致了不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旷课。因此作者认为要想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不断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工程力学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2.教学体会
2.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想教好工程力学,就必须要将工程力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介绍所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运用的[2]。首先要重视讲解教材中的绪论。许多教师不重视绪论的讲解,殊不知绪论是工程力学的总纲,能让学生能够对工程力学有个总体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是其他生动的教学方式详细介绍工程力学在现代化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工程力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应用性讲解,突出工程力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梁的弯曲程度时可以结合混凝土的应用来进行讲授,混凝土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力学特点是抗压但不抗拉,且拥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为了增加混凝土梁的抗拉性能和满足经济要求通常只会在梁受拉的一侧加上钢筋。
2.2结合生活实例,由浅入深,化难为易
在讲授力学相关概念时可以尽可能地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讲解,将概念简化。例如在讲解“静定静不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四角凳来做例子。其实凳子只要有三条腿就能够支撑,第四条腿实则为不必要的约束,也就是静不定结构。又比如在讲解轴的合理截面形状的问题时,结合麦杆、动物的骨骼等空心圆截面,它们的合理性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这些生动且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力学中看似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概念,教授在讲解时最好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例如在讲解点的应力状态,可从学生熟悉的拉压杆斜截面的应力人手,强调应力的点和面,进而建立点的应力状态的概念。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
2.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常用于力学中的教学方式有对比法、归纳法和图标法等。例如在讲解材料力学中的内力的概念时,可以将内力与静力学刚体系中的内力做对比,通过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复习巩固了体系中相关的知识点。
力学中许多理论都难以记忆,因此教师可以编制一些易于记忆的口诀,例如截面法求内力的“截、取、代、平”;弯曲内力符号规定的“左上右下,左顺右逆”等。一些教师若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更能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致,例如在讲授梁的内力图时将面积法语口诀法相结合。
2.4引入科技新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力学的研究对象也在变化,因此工程力学也应当适应时代地发展,融入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同。例如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及人工合成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各领域倍受欢迎,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加入复合材料力学等内容,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也让他们增长了新知识。2.5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作者在教授工程力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课堂上许多同学表示听懂了课堂内容,但从卷面成绩看,学生学习的成果还是不够理想。不少学生反映,在大学中已经较少做练习题,加上工程力学不同于文科类课程,考试中较少出现定义类等需要背诵的题目,因此学生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听懂了,考试前熟记几个公式便能够应对考试[3]。然而这样一来往往导致了学生对概念不熟悉,在需要用到概念和原理的题目中无法熟练地运用。作者还发现另外一样种情况,便是一些喜爱钻研的同学往往做很多题目,这些题目难度都较高。作者认为,无论是前一种疏于做题还是后一种做题过多的情况都是不合适的。如果做题过少在考试中就无法熟练且准确地应用所学内容,因为题目量少覆盖面小,不能全面地巩固所学知识。但若是做题过多过难又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经过了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学生都应该明白难度高的题目其实是少之又少,许多题目都是重点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程度,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许多难度过高的题目只能是浪费学生的精力,若是做不出题目更是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收到相反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后做题的内容,范围与量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的反复地训练中达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地步。
3.结语
全文重点讲述了作者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阐述了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地讲解力学知识。最后要注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多引入科技新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中的教学方式,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掌握到实际的知识,为后续其他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岩,李冬梅."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几点实践
《工程力学》是高职工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针对高职职业教育的特点,就高职《工程力学》教学中的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想象能力不强
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将构件简化(抽象化、理想化)并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导致后续的平面力系、空间力系以及材料力学的学习无法深入。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知识储备不足
随着高考生源数持续下降,部分高职院校已因生源枯竭而面临严峻生存挑战,声誉好的学校要完成其招生目标也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对《工程力学》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与融会贯通。
3.教材结构陈旧滞后,内容过于繁杂
大多数《工程力学》教材过于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的重点集中在力学概念和理论阐述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上,导致教学空洞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大量的概念、理论、公式、图像等等的记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根本不去思考用于何处。
4.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
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以及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一言堂式教学方
法;从学生已知的基本定律出发,导出一些定理和推论;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记住公式。这些方式的教学及沉重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困惑与乏味。
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工程力学》的很多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需要将生活中的实例作为知识载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一些概念传递给学生。如在讲力矩时,可从最常见的开关、门,最常用的扳手拧螺母等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以学生身边发生的、可直接接触到的事例为载体,进一步分析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力矩概念的理解,又丰富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调整教学难度、深度,优化教学内容
坚持“易学、易懂、学以致用”,采用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容组织方式,从学生将来要从事生产岗位的需要出发,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删去一些陈旧和重复的内容。如《工程力学》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力学由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组成,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比较接近中学所学内容,在课时相对较少时可以考虑少讲或不讲。
3.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启迪引导
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多提问为什么,让学生自主探究。其次,对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等相似的知识点,让学生比较异同,加深理解。三是实行项目任务教学,打破原有理论体系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重新整合、序化、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贯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开展项目教学,使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项目工作过程相一致,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分析各阶段所需的知识、能力及对素质的要求,对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从而形成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四是让学生有效成为学习主体,以老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达不到对高职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不管进入哪个模块的训练,在一堂课(90分钟)中教师用最多3O分钟的时间通过简单的工程实例讲出包含本节课程重点中的重点内容,剩余6O分钟交给学生解决另外的工程实例,达到重点的强化和其它主信息的渗透。
4.坚持推行电化教学,完善教学手段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如杆件零件的受压变形,可以用软性材料的杆件作受压演示实验,同时用动画,将杆件受压变形的整个过程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白并理解压力与变形的关系,通过实际模型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地教学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程教案的设计应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课程教案以教学大纲为中心,将课程内容优化配置,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落实到每次课教案的编写。教案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控制及课后教学活动的延续,所以每次课的教案在结构上可分为教案首页、课堂教学、教案尾页三大部分。教案首页是对课堂教学活动总体设计的框架,及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设计要依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的安排,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6.课程教学内容应条理性、逻辑性强,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难点深入浅出,分析透彻
1)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块四大模块,使学生接收到一个知识点清晰的力学主线。
2)在讲授时将内容分为核心讲授模块、拓展模块和选修模块。
(1)核心讲授模块
Abstract: Large engineering provides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Mine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actice-theory-repractice is 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 for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n teaching. This paper takes "Karan Jo Karl"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mechanical problems in large-scale projects. Traditional teaching doesn’t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for establishing mechanics theory. In the study, students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ir internal relations, which makes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by using mechanics theory is poo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ine Engineering Mechanics which is introduced into larg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teaching methods include systemat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strengthen of engineering concept, importance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The above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is feasible, and achieves good teaching effect.
P键词: 教学改革;工科专业;教学方法;矿山工程力学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engineering specialty;teaching method;Mine Engineering Mechanic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141-03
0 引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工程力学》课程依托“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学生认识到矿山工程力学突出基础、兼顾矿业学科特色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矿山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使学生了解矿业背景的工程力学知识及工程科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通过介绍矿山工程力学在大型工程的应用,展现矿山工程力学专业教学内容在地下安全开采工程、结构支护工程、岩土边坡的稳定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理解矿山工程力学的特点、研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矿山工程力学》课程分五个专题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涉及①矿山工程力学概论;②典型大坝、隧道工程案例;③深部开采面临的难题、巷道支护案例;④超级破碎机的力学机理及在选矿工程中的应用;⑤超级钻探平台的力学机理及在石油天然气钻探工程中的应用;⑥综放长臂法采煤涉及的力学问题,井巷工程,硐室工程及其支护。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对矿山工程力学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本文以冰岛“卡兰尤卡尔”水力发电站工程为例,分析其大坝、引水隧道结构,阐述其涉及的典型矿山工程力学问题。
1 “卡兰尤卡尔”工程概述
利用冰岛巨大的冰源河开发水电的设想已经有50多年,并且早在30多年前,就首次提出了在冰岛引进高耗电型产业的建议。现在,卡兰尤卡尔工程即将使这些设想变为现实。“卡兰尤卡尔”水力发电站是欧洲一个大型水电工程,预计投资约14亿美元,位于冰岛东部的一个偏远地区。工程主要包括一座大坝和长约73km的隧洞,并修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深的钢板衬砌竖井和地下厂房,厂房内安装6台115MW混流式水轮机。
该工程最初的计划是两个独立的开发方案,分别利用弗廖茨达尔冰源河和达尔冰源河。这两条河皆发源于瓦特纳冰原,流经约屈尔和弗廖茨河谷,在海岸形成常见的河口湾。如果实施这些计划,则要建两座独立的电站,一座位于东部的埃亚巴卡尔湿地,另一座位于西部的豪尔斯地区。而目前在建的工程只需要建一座电站,同时将两条河流连接起来[1-2]。地底发电厂建在水坝东北方25英里处一座小山的内部,水坝蓄水后将水通过隧道引至山顶,然后顺着发电厂的设计,沿着压力管急转直下,到达山底发电厂机组时将机械能转为电能。
2 “卡兰尤卡尔”水力发电计划
2.1 大坝
为了发电,在弗雷姆里卡兰尤卡尔山附近建3座坝拦蓄达尔冰河的水。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卡兰尤卡尔大坝,位于哈夫拉瓦马峡谷最南端,坝高193m,坝顶长约730m。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成后将是欧洲同类坝中最高的,也是世界高坝之一。建造所用堆石是从库区紧挨坝的上游开采的,石料用卡车运送到工地填筑。另外,还将安装皮带输送机为大坝输送经破碎和筛分的石料。
该工程将修建2座副坝,分别位于东面和西面,2座坝均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水库蓄水面积57km2,满库容时,水位将达到海拔625m,水库库岸将延伸至布鲁阿冰川的边缘。
2.2 水库
这3座坝将形成豪尔斯隆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25m。据估计,在大多数年份,水库都将在夏末蓄满。当水量过剩时,多余的水将通过卡兰尤卡尔坝的溢洪道陡槽泄放至哈夫拉瓦马峡谷的边缘,再经90m高的瀑布泄至谷底。
弗廖茨达尔冰源河在埃亚巴卡尔湿地北侧的埃亚巴卡福斯瀑布下游2km处被筑坝拦断,在该冰河东侧的3条支流上也建了坝,形成名为乌萨尔隆的水库。
2.3 隧洞
引水隧洞全长53km,埋深100~200m。豪尔斯隆水库的水经隧洞穿过弗廖茨达尔沼泽后,与经隧洞来自乌萨尔隆水库的水汇合,再经一条东北走向的混合引水隧洞流入进水口。2个钢衬压力竖井从进水口处引水至地下电站。每个竖井深420m,此处工程总水头599m。水流通过电站后,由一条尾水隧洞和尾水渠将水输送至海拔26m的弗廖茨达尔冰河。
3 “卡兰尤卡尔”工程涉及的问题
如何在极度倾斜的坡面上铺设大量混凝土成为第一个工程难题。如图1所示,利用反重力混凝土机器,又称为“大巨人”,机器宽度近50英尺,由坝顶固定的绞车以时速六英尺的稳定速度将其拉上墙面,工人可在混凝土机上进行混凝土修平作业。机器一旦启动就不能停止,以免混凝土铺设不均匀导致坝体出现裂缝。
在修建引水隧道时,需要挖掘的岩石是玄武岩,硬度极高。需要使用外号“啃食者”的大型盾构机(如图2),盾构机重达620吨,全长122m,前端切削转盘直径约8m,覆盖硬化钢制成的削刀,转盘后方是推动列车,液压支柱和侧面握爪能避免机器整体旋转。
如图3所示,三部钻掘机的小组从不同的起点在同一条隧道中工作,但因为在地底,无法卫星定位,所以很难保证三部机器能完美打通一条隧道。测量员利用高端装备以及复杂的计算,全程跟踪和修正掘进的方向。方法是确认至少一点的位置,利用激光判定角度和距离,测定任一新点的确切位置,让钻掘机在水平面和垂直面都正确前进。
最后在地下发电站部分,采用外号“大个”的钻探机(如图4)在山腹中挖出12000万立方英尺的岩石,在地下600英尺进行爆破作业,必须保证爆破的精准。
4 由工程问题到力学问题
在反重力混凝土机器中,主要涉及的力学问题包括:绞车对反重力混凝土机器的“牵引力”,反重力混凝土机器在大坝坡面上的摩擦力等等。坝顶固定的绞车以时速六英尺的稳定速度将反重力混凝土机器拉上墙面,可以得出反重力混凝土机器在坡面上是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绞车对反重力混凝土机器的“牵引力”也就可以利用力学知识求出数值;在大型盾构机中,主要包括削刀与玄武岩之间的摩擦力,后方的推动列车对切削转盘向前的力保证了削刀与岩石之间一直存在摩擦力只有削刀硬度足够,才可以依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来切割岩石,进而开挖隧道;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考虑地应力的因素,地下结构极其复杂,要想安全有效地在山腹中挖出12000万立方英尺的岩石,必须在力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地下场景。由此可见,任何大型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力学的理论支持。
5 “卡兰尤卡尔”工程小结
每一项伟大的工程都离不开人们的奇思妙想,都离不开克服重重的困难。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的知识融合,比如这个工程中,地质学家进行地质勘测工作;测量员的记录水位与掘进机钻掘过程中引水隧道的方位,以便成功实现对接;岩土工程师确定大坝混凝土的合理浇筑工序以及确定隧道爆破孔眼布设;同时,在水坝修建之后,那一个区域的生态改变对生物的影响,这就需要生态学家的工作。因此,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多个学科的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各司所长,才能克服遇到的重重困难,创造工程的奇迹。
6 认识小结
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适合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高等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还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4]。《矿山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课堂上笔者尽可能地介绍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丰富理论的内涵,突出力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当今社会,知识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大型工程实例为课程教学提供了素材,同时综合案例分析为锻炼和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技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5-8]。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利用视频、挂图、力学模型等多种媒体增加学生的感知能力,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9-10]。在课堂讲授通常以工程实例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具体定理、推论的数学推导过程注重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采用课题提问,读书报告,大作业等方法,加强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L.威廉姆斯.冰岛卡兰尤卡尔工程[J].水利水电快报,2005,01(2):14-15.
[2]G.波尔塔.TBM在冰岛卡兰尤卡尔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2006,05(10):23-26.
[3]李享荣,张雷.对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27-29.
[4]邹春伟,郭少华.谈力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力学与实践.2003,25(5):71-73.
[5]王春婷.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12(4):34-35.
[6]李一平.寓能力培养于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J].广西物理,1999,7(3):33-35.
[7]欧淑彬.关于提高《工程力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甘肃科技,2007,12(12):261-263.
[8]彭雅轩,王建国.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4):32-33.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物体承载能力的科学,是工科各类专业中一门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基础课与工程技术的综合。学习这门课程,既可以直接解决一些简单工程实际问题,又可以为后续的有关课程打好基础。同时掌握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将有利于其它科学技术的学习。
1 《工程力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工程力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经典内容。主要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构件的内力、应力、应变计算,点的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的建立及运用,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工程力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理论联系实际
工程力学的基本规律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及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后,经过科学实验、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而得;工程力学中的计算机简图和力学模型都是由具体实物经过抽象化、理想化简化而得的。
1.2 灵活性较大
工程力学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一题多解,因而要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3 综合性较大
工程力学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定理或多方面的知识、理论才能求解。
2 目前高职工程力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时少,内容多
目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工程力学》课程总课时为60学时,讲授的内容主要有: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构件的内力、应力、应变计算,点的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的建立及应用,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等等。
2.2 听得懂,不会做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课程内容听得懂,而做作业时总是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工程力学》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刚进大学,缺乏实践经验和识图能力,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工程力学》课程概念多、公式多且易混淆。
2.3 教材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目前使用的《工程力学》教材,在详细推导一些公式时运用了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对这些公式的推导,如果不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很难理解的。
2.4 忽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学生不曾见过的工程问题,例如工程中的铰链、排架、连续梁等,授课时,学生不能清楚地把实物与力学简图联系起来。学生对工程实例接触较少,在工程力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即使是简单工程实例,也能成为学生理解问题的障碍。
2.5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很多学生都能解答课本上的习题,但遇到工程实际问题时,不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因为课本上的题目都是简化后的理想模型及简图。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之间的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缺乏兴趣。
3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
3.1 强化工程意识,树立能力本位思想
我们在课程的绪论部分教学时,列举工程实例,从构件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关系入手,讲清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其次,我们在课堂理论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及教具演示,淡化公式的推导过程,重视学生应用结论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再次,我们在编写教材时,避免学科化倾向,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设法提高学生对工程力学在生产实际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课程的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对培养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3.2 精选内容,妥排顺序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够用为基本原则,删除后续课程和工程实际中用不到的内容,精讲与后续课程及专业实际直接相关的内容。例如:少讲或不讲力的定义、力的效应、力的三要素等概念,因为这些内容在高中物理中已详细介绍过;“拉伸与压缩”这一章是《工程力学》的重点和难点,又由于该章与“剪切”、“扭转”、“弯曲”各章在教学内容、研究方法上有可类比性,所以应讲深讲透在教学过程中把四种基本变形综合在一起讲授,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对比各种基本变形的异同,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融会贯通。
3.3 在考核形式上,应采用多种形式
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而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可以采用作业检查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阶段性测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全过程定论的考核形式,有利于课程逐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更能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在每个阶段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需要长期坚持,与时俱进,要积极深入研究,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涉及各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所以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在探索中求改革,在发展中求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郑孙辉.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2009.
[3]李艳芳.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总体思路[J].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