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从小培养幼儿灾害意识
生命教育是教育组成部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是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条件。自然灾害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开展自然灾害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具有自然灾害意识,掌握躲避危险和逃生的技能和方法。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学什么和怎样学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只有让幼儿掌握了生存下来的希望,才有建设明天的可能。
在日本全国各地设有不少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全国学校自然灾害模拟教育[1]。在美国一些幼儿园经常举行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演习,还有的幼儿园每学期都安排有一个消防周,让幼儿参观消防站,看消防员做消防演习,让幼儿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逃生,掌握应对自然自然灾害的能力;德国政府则利用“危机预防信息系统”向人们集中提供各种公民保护以及危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知识,加深公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培养这种防灾意识。
国外培养人们灾害意识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我国的教师和家长应该转变观念,从处处庇护幼儿,让幼儿生活在只有美好的虚幻世界里,转变为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真实、全面的世界。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灾害教育,帮助幼儿转变凡事都依赖成人的做法,使幼儿学会懂得保护自己,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指导和教育,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还有洪水等不同灾难的特点、预防和应急措施。幼儿园更是要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活动和教育中,以从小培养幼儿的灾害意识。
二、帮助幼儿学会自救技能
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灾害教育,除了让幼儿具有灾害意识外,也能教给幼儿掌握自救的技能和方法。教会幼儿尊重生命,学会自救,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只有生命。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自然灾害教育,教给幼儿躲避危险和自救的技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灾害教育一定要从幼儿抓起,只有真正做到了然于心,当灾难降临之时,才能从容应对。
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灾害教育能锻炼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并激发幼儿的灾难意识。幼儿通过游戏、多次重复练习动作和演练等活动形式可以获得有关自然灾害知识经验,巩固逃生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例如,游戏、演练的形式能使幼儿在紧张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借助奔跑、跳跃来协调肌肉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经常改变活动方式(如采用竞赛的方法等),给予一定的挑战性,提高要求,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在灾害发生时判断的时间、空间的本领,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培养幼儿勇敢、互助等良好品格
重庆市黔江中学 于 婷
【摘 要】基于当今社会灾害频发的背景和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要求,培养高中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了解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文章选择重庆市黔江区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卡方独立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高中生灾害素养及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灾害素养;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51-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开始探讨21世纪人类面临着的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灾害问题也随之成为国际普遍关心的话题。加强我国公民的灾害教育,提高灾害素养是实现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然而,灾害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其研究大部分还只停留在官方制定方案和理论研究层面,若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还需从基础教育开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理想场所。
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学科知识和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成为灾害教育的主渠道。2003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自然灾害的内容不仅整合到了必修一和必修二各章节中,还为提高中学生灾害素养专门设立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加强中学生对灾害的正确认识、强化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环境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中学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进行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了解高中生灾害认知、态度、技能等现状,发现灾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灾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高中生防灾减灾意识是中学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灾害教育调查研究,对中学灾害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重庆市黔江区高一和高二学生为对象,于2015年3月完成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从多个角度分析高中生灾害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由于受研究时间和经费的条件限制,本次调查对象由高一和高二两部分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率92.9%。根据DeVellis提出的信度α系数值介于0.65~0.70,表示此量表可以达到一定的分析信度。经过信度分析,调查问卷α系数值为0.687。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信度都能达到社会统计分析与研究的要求,黔江区高中生的灾害素养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重庆市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
三、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灾害素养现状分析。灾害素养指公民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与态度。具体包括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三个层次。结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假设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同等重要并对其进行相同赋分,共同构成灾害素养。即灾害素养 = 灾害态度 + 灾害知识 + 灾害技能。
调查显示,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满足正态分布,但其标准差大于0.5,反映出高中生灾害素养各维度得分比较离散,个体差异较大。在灾害素养总得分中,高中生所得平均分为75.55,优秀率达到50.9%,表明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素养。在各维度总分相等(10分)的情况下,对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得分进行均值比较,灾害态度得分最高,为8.94;灾害技能和灾害知识得分较低,为7.09和6.93。因此高中生防灾减灾态度积极,已具有一定的灾害知识和技能,但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的了解还不足。
2.高中生基本情况分析。本调查从学生的年级、性别、是否选修了高中《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以及学校和教师是否进行灾害安全教育和灾害演练几方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基本特征。
(1)调查对象年级分布。调查对象为高一和高二学生,其调查年级比例相当,分别占51.5%和48.5%。利用spss19.0对样本数据做交叉列表分析和方差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合表3和表4,研究表明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得分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年级分布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总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灾害态度维度得分之间没有相关性。
(2)调查对象性别分布。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女生居多,占有效样本比例62.6%,男生仅37.4%。研究表明,高中生性别差异与灾害态度和灾害知识维度得分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女生在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高于男生,该结果基本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3)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课堂上教师是否讲解关于防灾减灾、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调查中,只有33.9%的高中生选择经常讲解,58.5%的学生选择偶尔讲解,7.6%的学生选择从不讲解。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与学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灾害技能维度得分相关性不大。在高中灾害教育中教师多是偶尔讲解,这值得深思。
(4)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是否举行防灾演练训练。所在的学校是否举办专门的防灾减灾训练的灾害教育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过,比例占48.0%,偶尔进行防灾演练的占42.6%,只有9.4%的学生选择经常进行防灾演练。通过卡方检验显示出学校是否参加防灾演练与学生灾害技能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举行防灾减灾演练对学生灾害技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5)调查对象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调查学生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其中选修的占47.1%,没有选修的占52.9%。利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选修过《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生在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都优于没有选修的学生,其得分差异明显,在灾害态度维度方面得分相差不明显;高中生是否选修灾害课程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学生是否选修灾害教育课程与灾害知识维度得分显著相关。
3.高中生灾害态度、知识、技能及灾害素养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结果,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正相关关系明显。结合表4,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三者之间相关系数位于0.4附近,呈中度相关;灾害素养与这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呈现高度相关。可见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四、结论
1.高中生减灾防灾态度比较积极,具有一定的灾害素养,但灾害知识和技能了解还不足。
2.学生的年级、性别、学校灾害教育质量等对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总体上满足灾害素养水平随着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女生的灾害素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学校灾害教育质量与高中生灾害态度维度得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目标建构和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20.
[2]于秀丽.地理教学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5):399.
[3]王立华.对高中地理开设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想[J].福建地理,2003,18(6):48-51.
[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务实-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民,蔚东英,朱小丽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教师防灾素养调研[J].教育学报,2012,5(8):52-58.
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此,我们无法回避或拒绝它的到来,只能面对。但面对并非束手就擒、任其宰割。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可在与自然界的相处与斗争中逐步积淀生存智慧。
这种生存智慧,在一定含义上体现为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水平和哲学文化。我国防灾减灾文化源远流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就已经记载了3000多年前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防范和灾后的验证等。《易经》中曾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无疑也是提示我们要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顺势应变,在不断武装自身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由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灾害多发、高发风险区,历史上就表现出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从编制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到完善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体制机制,从逐步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到加速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从不断重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到持续提升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提出,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关防灾减灾专家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存在多种潜在风险,如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等引发的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警觉”。灾情依然是最重要的国情。
与此相应的是,对社会公众的灾情教育依然基础薄弱。与国家日渐强大完善的抗灾救援系统相比,基于人们思想认知能力提高的减灾文化建设倍显任重道远。电影《2012》给一部分人带来的“末日”恐惧,考问的是人对于自然灾害物质存在与意识作用的认知思辨,是人对灾难认知水平扬弃能力的检验。
关键词:自然灾害 基层政府 公信力 提升
一、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1.重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界中因异常的变化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具有不可预测性,时间性,紧迫性,破坏性等特点。重大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重大的威胁。
2.政府公信力
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就指出“国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对它的行为授权。”因此,“政府公信力”指的就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在人民心中的诚信度。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可以反映公民对政府信任的程度,是对政府在面对社会差异和利益分配,通过公正、高效、廉洁、民主、负责等途径获得公众普遍性信任的能力的概括。我们可以从这个概念中看出,“政府公信力”涉及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即政府和人民群众,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政府主体责任及义务的履行,确保了人民群众这个客体对于政府可信任度的提高,信任的提高又加强了政府的权威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主客体间协调配合有助于良性循环过程的产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与基层政府公信力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对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对于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及时准确的灾害预警可以使民众远离灾难,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公信力,基层政府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可以体现出政府的责任意识与诚信理念。其次,灾后第一时间的救援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援救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层政府客观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有效地制定重大自然的预警方案,加大对自然灾害的监控力度,完善自然灾害发生的应急制度,规范救灾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通过制定的具体营救措施,提高面对自然灾害中的工作效率,展现良好的政府姿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不断加强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其三,灾害重建可使民众树立生活的信心,因此必须要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竟相支援,加大舆论的监督力度等,以上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产生积极地影响,对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没有制定相关完善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机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在人们群众中的认可度,对基层政府公信力将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同时,具有良好公信力的基层政府可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量的积累,只有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处处彰显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夯实群众基础,体现公平正义原则,才能不断促进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才会在灾害到来之时经受的住大自然的考验。在重大自然灾害到来之时,拥有良好公信力的基层政府可以使人民上下一心,更加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更加团结、高效的应对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基层政府的地方危机,降低人民的恐慌,达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才能更加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公信力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1.基层政府应急能力不足以及应急保障的缺乏
在我国,自然灾害大多发生在偏远地区(或山区),这些地区也是政府行政部门中最薄弱的一环。当自然灾害突发时,一些基层政府往往措手不及,惊慌失措,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尽管基层政府会临时组建抗击自然灾害的领导班子,试图提高救灾过程中的效能,但由于基层政府的地位导致这种临时的指挥所在其运行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信息不畅、协调失灵、调度失措、处置不力及保障缺乏等,这些都无疑影响了自然灾害的救援。且灾难一旦过去,这些所谓的救灾指挥所就会在一定时间内解散,生命周期太短,利用价值不高等问题就会凸显。对于我国而言,并没有健全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危机一旦发生,应急保障物品和人员的缺乏,将进一步加剧救灾局势的恶化。同时,基层政府往往在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论证情况下,不计成本,不论代价地所谓制止灾害,其结果甚至可能发生更大的次生灾害的发生。
2.基层政府管理低效,体制僵化,信息滞后以及技术设备陈旧
在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时,基层政府尽管也会第一时间处置,但重要的是必须要层层报批,请示领导,由上级政府制定救灾方案。这往往就错过了救灾的最有利时机,同时这也是部分官员推卸责任的借口。正因须层层报批,请示领导,基层政府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消息,甚至有些基层政府还故意隐瞒消息,所有这些都无不造成流言满天飞和人心惶惶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自然灾害的及时有力处置。与此同时,基层政府的基础性的应急技术比较落后,也迟滞了救灾活动的开展。例如在2008年南方的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出现了大面积的通信中断,人们断水,断电,中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人们无法正常的生活,整个救援工作也无法开展开来。
3.灾后援助不利
灾后重建工作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基层政府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在重建的关键环节往往是捉襟见肘。其一是由于救灾过程中的大量投入,导致了重建过程中能力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有些基层政府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救灾过程中,对于重建的工作只是轻描淡写的“做样子”,重救灾而轻重建的思想,直接会导致众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得不到充分的落实。与此同时,由于观念和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等诸多原因,灾后群众缺乏及时心理安抚,这也增加灾害援助的难度。
4.宣传教育不足,防范意识较弱和应急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缺乏对民众防范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更没有像日本那样对民众进行防范自然灾害、自我逃生及自救演练,甚至有些基层政府和民众心存侥幸心理,这无疑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大增加他们的恐慌心理,从而造成相当程度的混乱,给救灾带来本可避免此时却无法避免的更大灾害。与此同时,有些基层政府没有树立预防第一的理念,功夫并没有下在平时日常预防与应对上,尽管一些基层政府也有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但往往是将其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另外,我国目前尚相当缺乏应对与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的专业人员。应对与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既需基层政府的努力,更需更需专业人员的临场指挥与救援。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拯救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以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之路径选择
1.自然灾害的预警阶段
(1)逐步完善我国基层政府的预警机制与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整合各类资源、具有一定权威的综合性的组织体系,加快落实长期性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不断健全防灾预警系统,将预警系统以及指挥系统作为常态发展以提高预警能力。其次,基层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为主体的保障体系,这既是抗灾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力量。对于不同种类灾害频发的基层地区不仅要根据灾害特点准备适用的应急储备物品,而且还要有充足的人员保障。同时,相关人员要严格规范救灾物资的使用条例,避免出现挪用物资、非法占据的行为,督促基层政府官员落实责任,协调上下级部门及政府间的配合关系,下放部分权利,提高责任意识,依靠科技力量,健全保障体系和危机管理体制,从而实现基层政府应急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2)科学做好灾前预测和预防工作信息的
基层政府在不断完善和更新科技设备的基础上,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实行相关应急专业人员全天24小时的灾害监测制度,定期前往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实地考察,杜绝隐患,不断加强高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信息的准确获取和是预防工作的重点,要建立完善应急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快速获取,及时的与共享。
2.自然灾害的应急阶段
(1)健全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运行机制
必须要加强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和同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建设,应用先进的科学应急技术不断更新应急设备,加强监测预警机制和系统建设,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程序,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以提高应急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完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分级响应机制,建立基层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队伍联动机制,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减少损失,统一指挥,分散执行,坚持不懈的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逐步完善应急法律规范,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
在抗击自然灾害中,政府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一方面要靠政府自律,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法律的约束。逐步完善法律机制,要以宪法有关规定为依据,在完善应急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强调高效应急处置是政府法定责任的法治精神,通过总结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结合上级政府的立法在应急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则,使本地区的应急法律规范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应急程序的规范和应急能力的提高有法可依,按照法律规范的程序和原则,最大程度的提高救援的质量,这样才能使民众的权利得到保障,从而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3)完善基层政府与社会团体协同救援的多元体系
在基层地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在民众,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强化社会参与应急救灾的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群众自身的危机应对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应对水平是决定政府应急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建立应急征用补偿等制度,建立专职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救援的补偿政策、资金投入政策、工伤保险政策、指战员转岗安置政策等。突发事件发生地的村委会和其他组织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调动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在应急中发挥作用。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社会团体的力量,坚持权利运用公开透明的原则,克服单边主义的思想,努力构建社会救援的多元体系,促进协调能力的提高,降低应急重心的高度,从而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的造成的影响。
3.自然灾害的恢复阶段
当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后,灾情已经趋于稳定,灾后重建工作已经有序进行时,接下来我们将面临一个重要阶段:灾后恢复阶段。首先,在灾后恢复阶段,要避免“重救灾,轻重建”的思想,正确评估灾情,启动救灾专门资金并将其常态化,安置灾后民众,确定重建思路与方案。其次,基层政府在重视物质资料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广大受灾群众的心理教育的辅导。其三,要逐步完善自然灾害事后的危机评估机制,通过对己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进行评估后,可以发现灾害预测、预警工作、资源投入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最后,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使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切实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才能在自然灾害到来之时不断强化基层政府的权威,促进基层政府公信力的稳步提升。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与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态度、工作上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扩充应急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措施,将会对我国基层政府的公信力产生实质性的提高,从而在重大自然灾害到来之时可以有效地抵御其带来的破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同时,当面对自然灾害时,只要基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提升民众对基层政府的认可度,才能更加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吴洪彪.公共危机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
[2]魏成坤.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与提升途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印海延.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探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唐湘林.县级政府灾害应急体系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2.
[5]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社区是减灾的基石,加强社区减灾能力,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引入社区减灾已有多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是我国的减灾任务之一,全面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已作为构筑和夯实国家防灾减灾实力的基础性工作。但总体来看,国内专门从事社区减灾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关于社区减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都是浅尝辄止,可借鉴的不多,特别是我国农村社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潜在的危害多,其能力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背景:乡村社区灾害管理实践简介
(1)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分两个阶段从不同的侧重点开展了乡村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工作。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和擂鼓镇的10个社区开展“北川社区主导的灾害管理试点项目”,社区防灾减灾以及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责任感加强,社区在灾害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开发,当地政府应急管理规划及政策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中乡和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老厂乡开展“中国乡村减灾与扶贫能力建设项目”,该项工作旨在促进乡村可持续性生计及经济发展,提高脆弱人群应对风险的能力,转化其生计模式以保护其所在社区,并帮助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2)基于对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认知和理性思考,作者重点关注与乡村社区减灾密切相关的两个群体---群众和乡镇干部,分别采用基线调查、回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讨论等方式展开研究,具体的样本情况见表1。
表1社区灾害管理实践样本
样本 样本数 调查方式 样本描述
社区群众 713 基线调查 其中四川省三台县建中乡369位,云南省会泽县老厂乡344位
45 回访 均来自实践社区
乡镇干部 88 问卷调查 来自绵阳市各乡镇,包括曾遭受过重灾侵害的乡镇和受灾相对较轻的乡镇,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社区灾害管理,为客观、理性思考奠定了基础
20 深度访谈
150 参与式讨论
(3)鉴于四川省绵阳市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其自然灾害情况具有代表性,研究时做了重点关注。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5·12”地震极重灾区,其巨灾经历和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减灾能力建设实践均具有极其特殊的启示意义,其灾害管理经验和防灾减灾的本土智慧也是世界灾害管理知识范畴内的宝贵财富,很有必要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总结[2]。绵阳市其它县(市、区)内的农村社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威胁,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对照分析、理性思考提供了参照。
3、减灾视觉下的能力认识与分析
为了提升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水平,作者在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减灾能力有其内在的构成逻辑,直接影响行为方式及行为效果,因此以实践和研究样本为基础,探求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层次,以期找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能力建设途径。
(1)能力构成要素探究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减轻灾害风险定义[3],灾害风险是危害、脆弱性(易损性)和能力的综合反映,通常被表述为“灾害风险=(危害+脆弱性)/能力”,该表述显示能力不足是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在5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同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社区灾害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知识、态度、技能和组织四个要素。
(2)各要素对能力的影响分析
基于实践感知和对灾害管理能力构成的认知,我们假设:知识、态度、技能和组织四要素中态度对能力的影响最大,其能激发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动性并常态化;储备的知识技能越多越丰富,态度越积极、越主动,越能发挥能动性;有效的组织可以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储备,达到集体态度的转变,为能力提升营造良性的文化氛围;态度的转变、知识技能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有效性,提高组织的良性运转。
分析采集的乡镇干部的样本发现,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依次是态度、有效的组织、知识和技能,与假设和实践一致。参与问卷调查的88名乡镇干部中58人认为态度是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占比43%;38人认为是有效的组织,占比30%;在问及“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开展”时,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 79人认为要着重加强社区群众的态度转变,占比90%。受访的20位乡镇干部更强调态度的影响程度,都认为态度是影响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150余位乡镇干部在参与式专题讨论中强调更多的是态度对能力建设实效性的决定作用,只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将能力建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3)对影响能力的关键因素态度的进一步解构
减灾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能力结构、降低灾害风险。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态度的内在机理,继续深入解剖,力图发现其影响行为取向,进而激发能动性、提升能力水平的内在逻辑路径。
研究中,对比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社区发现,曾经受过重大灾害影响社区的干部和群众的灾害管理态度普遍积极、主动。深度访谈乡镇领导时发现,受灾害威胁比较重的乡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高,而受灾害威胁比较小的乡镇群众参与积极性不足。可见,个人(或社区)经历对态度的影响很大。
综合分析采集的乡镇干部的样本发现,减灾态度受个人经历、性别、社会关系、贫富差距、知识水平、宿命观念、依赖心理、是否参与过灾害管理的具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其中“个人经历”是关键因素。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认为影响减灾态度因素的排序依次为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参与不够、心理依赖、社会关系、贫富状况、性别。其中72人认为知识水平对态度的影响最大,占比82%;64人认为个人经历对态度的影响最大,占比73%。而150余位乡镇干部在专题参与式讨论时认为,个人经历对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20位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深度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影响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时”,曾经受过重大灾害影响社区的乡镇干部的答案全部为“个人经历”。
(4)能力构成因素影响模型
综合评估实践和样本数据发现,能力由组织、态度、知识、技能四大要素构成,其中态度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态度的改变决定其余三个因素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能力水平。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历、知识、观念、组织程度,各自的影响权重不同,经历居首,经历可改变观念,也可激发吸取知识的主动性,激励参与组织与活动。由此可以根据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层次构建图1所示的能力构成因素影响模型。该模型可为探索能力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包括方法的选择、内容的设计等。
4、基于能力要素驱动的社区实践模式
建设乡村社区的减灾能力,作者认为应从能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做到防灾为先,内化于心,减灾为本,外践于行。结合5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尝试提出“一划三机制”的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实践模式,即:以减灾计划为核心,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和参与机制,构建社区减灾能力体系。
(1)组建社区减灾自组织,提升社区主体作用。
与其它的社区自治一样,减灾也需要组建自组织来实施相关的具体工作,以便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使之成为基层政府职能的有益补充。实践中,经过群众的反复参与式讨论、投票选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组建了9—11的工作队伍。评估表明减灾自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度缺陷,在实现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向社区的有效延伸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
参与讨论的150位乡镇干部认为要实现有效的乡村减灾,社区必须到位,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和能力提升很有必要,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工作的盲点和不足,也能更好地建立起基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回访的45位实践社区群众认为自组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贡献智慧和能力的平台,通过自组织的主动作为,搭建起了良性的诉求表达、信息整合、资源高效利用、群众积极参与的渠道。
(2)以培训为纽带,驱动能力要素合理构成。
培训是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行为,培训是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取得实效,应以需求为导向规划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以能力要素为基础甄选适合社区实际的培训方式。
1)以需求为导向规划培训内容
为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培训内容应以需求为基础。实践证明,需求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操作层面的内容,包括常见自然灾害的识别与应对常识、安全(逃生)设施设备的使用技能、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急救的方法和措施等;有社区层面的综合减灾内容,包括组建应急队伍、提升社区灾害管理自组织的能力、加强社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等;有减灾与减贫的需求,更愿意探索可以更好抵御风险的、适合社区实际的生计模式。这些需求不是绝对的、孤立的,除了具体到某个层面的操作细节外,很多的内容互相促进、相互补充。因此分类别、分阶段地实施并跟进培训是重要环节。
实践中,通过基线调查发现并挖掘需求,结合需求的建设目标,开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包括知识技能模块、应急演练模块、应急队伍建设模块、制定社区减灾计划(规划)模块、生计发展模块。实践评估表明这些模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例为适应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政府提出培训其“党员义务应急队”的需求,根据乡村应急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规划的培训方案 [4]。
2)以能力要素为基础甄选培训方式
根据学习、借鉴和实践总结,我们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参与讨论、情景模拟(或称为体验式)等方式开展或指导社区培训。在能力要素中,针对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和参与讨论方式;针对技能则主要通过讲授和情景模拟方式;针对社区自组织的建设和能力培养则主要采用参与讨论、情景模拟等;针对态度提升则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参与讨论增加间接的经历。
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方式对社区培训最有效,占比达到80%;深度访谈的20位乡镇领导更强调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认为更容易被农村群众接受;回访的45位实践社区群众中51%的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效果最好,最受启发。
(3)制定符合社区的减灾计划以凝聚共识
实践证明,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需要长期的干预,要使这种干预能够影响并改变社区,最好能够主流化、本土化、政策化、长期化,因此需要凝聚共识,制定减灾计划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减灾计划的制定涵盖了社区减灾的各方面,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社区灾害风险的分析,备灾措施、应急响应机制、灾后恢复重建等,因此制定社区减灾计划不仅是认识和梳理灾害风险,更是理性、全面、深入地思考社区的发展的过程。制定社区减灾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社区的减灾行动可以看成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并不断完善的,因此可以通过制定该规划凝聚共识。
制定社区减灾计划的过程,也是社区不断认识、优化社区资源的过程。资源包含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实践发现,现在普遍存在对资源的认识、挖掘、整合比较欠缺。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80%的人认为社区减灾现在过多地强调物质资源而忽视或轻视了人的能动性,77%的人认为过度依赖外部资源,而内部资源的整合不够,68%的人认为对资源的认识还不到位,以致没有有效挖掘。
制定社区灾害管理计划的过程就是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发挥群众能动性、挖掘群众智慧、整合内部力量的过程。150余位乡镇干部的专题参与式讨论中提到,群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预案的实效性。实践发现,通过社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群众从新的视角审视生活的社区,从中发现潜在风险和社区本土资源;参与式讨论帮助社区群众形成行动计划和方案,从而提高了社区群众识别灾害风险、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同时提升了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能动性。
(4)努力构建基层政府、本土社区、外来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社区减灾的协同机制。
在实践干预和社区调查中发现,农村社区减灾在协同机制的建立上普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社区缺位,公众参与不足。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47%的人谈到因参与不够导致社区群众与基层政府沟通不畅,社区动员能力不强,很难形成共识。二是社会组织缺位,社会协同不足,来自于社会的技术力量、智力资源不能有效参与进社区减灾实践。除实践干预的4个乡镇、30个乡村社区外,深度访谈中有1个社区曾经有社会组织参与减灾,社区回访中云南项目点仅有1个社区有外来人员(驻当地企业)参与。
社区减灾应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因此,探索基层政府、本土社区及外来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减灾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唯其如此,才能优化配置当地资源、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应对社区灾害风险,这也是作者将持续观察和深入探索、思考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减灾行动, 新华网 ,2009.05.11
2.张建任翠华. 社区灾害管理最佳实践案例[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3.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术语, 百度文库 。
同课异构,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学及备课模式。“同”是指相同的“课程标准”,“异”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的差异。同课异构,是同在目标,异在过程,异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特色化。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迥异的教学个性,表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造性要求,凸显课堂教学“构思”与“结构”的差异。
一、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构思
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教师对整节课的设计思路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案例的选取及呈现的方式、时机及教学的侧重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湘教版地理必修Ⅰ教材中《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节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其成因与危害”。笔者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讨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因此对于教材中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应该弱化处理;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教学中不可能一一列举,选取哪一种自然灾害,需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或体验,并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不同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案例,如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干旱,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地震……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选择的是当地学生(启东中学)感受最深刻的一种自然灾害——台风,让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及生活体验,尝试分析台风的成因及危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归纳自然灾害形成的共性的成因和危害。
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传统教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而现代教学模式则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探究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地理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学习对生活、对个人的成长有帮助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赋予地理学科新的发展动力。本节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科特色,同时也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危害,尤其是对生命造成的各种伤害,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些必备的逃生自救的技能,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要达成的重要能力目标。
二、课改理念的差异性认知与课堂流程的个性化处理
教学过程的差异,直接体现教师教学思路的差别。从课堂的导入,到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再到课堂的总结,各个环节都能展示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学理念、驾驭和管理课堂能力。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展示的是百度贴吧出现的在台风“菲特”影响期间当地的相关留言及图片,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展开,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经历、感受、所见所闻,进而总结台风造成的危害,除了强风、暴雨、风暴潮之外,还对生活、生产、生命及财产造成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探求台风的成因。在台风造成的各种危害中,城市内涝是当地学生感触最深的次生灾害,学生在分析成因时,直接就能想到强台风带来的暴雨是内涝产生的自然原因。关于内涝的成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人祸”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从水循环的环节入手,分析城市建设过程中天然河道的填埋、植被的破坏以及混凝土地面的广泛覆盖对下渗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治理城市内涝的一般方法。关于洪涝的成因,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特征、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展开,最终让学生掌握分析洪涝灾害问题的一般思路。
传统课堂往往按部就班,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同课异构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打破常规,采取各种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可以分组讨论,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自问自答……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正是同课“异构”的一种表现和追求。
板书设计是容易被很多老师忽视的环节,也是最能直观体现“同课异构”功能的环节。大多数老师都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尽管也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却不能反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零散、混乱。如果教师能够以知识框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素养的差异性养成与教学境界的个性化达成
教师的教学素养差异,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把控能力。本节课的素材最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及生命安全教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科学的人地关系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人类在“天灾”面前显得非常渺小,但这类天灾可以“防”;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有些自然灾害由于“人祸”加剧了成灾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这类自然灾害可以“控”;只要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就能造福于人类,反之也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观,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最终的升华所在。
本节课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应该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在有的老师看来,生命安全教育似乎“偏离”了主题。其实,我们研究自然灾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趋利避害,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对生命的伤害。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刻意利用如皋中学优秀学子赵晓婷的事迹,结合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自我防护及逃生技能的相关教育,这也是“异”于其他老师构思之一。
自然灾害对人类而言,常常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例如洪水泛滥带来肥沃的泥沙,促进农业发展甚至孕育了古代的文明;再如火山、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而言是灾害,但是站在自然界的角度,破坏的同时却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样体现出对同一节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必要性;教学策略
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肆虐着地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疮伤。自然灾害是高中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灾害教学是地理学和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必要性
1.现实需要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不可预知性,使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而且发生频率高,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预防灾害发生、减少危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培养大众的灾害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灾害知识是人们的必备知识。学校教育的普及面广,高中地理与自然灾害联系紧密,因此,地理学科理应担当起灾害教育的重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强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高中生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甚至是耳濡目染: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日本海啸……是抹不去的记忆。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做好灾害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规范自身的行为。
2.地理新课程需要
新课程弥补了过去灾害教育的缺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1中提出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所述标准多达14条。做好灾害教学对于达成课程目标大有裨益。
高中地理新教材都将自然灾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以完整章节的形式呈现,如,湘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鲁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节;有的教材以分散式串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将自然灾害内容散布于各个章节:地理1中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理2中的水旱灾害……选修5更是整书系统地探讨了自然灾害。新教材使灾害教学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也方便了教学。
二、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升华,两者互为促进。自然灾害知识往往以文本等形式直观展现,而人们的灾害观念内隐着,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构建成体系,从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灾害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高中地理的自然灾害理论不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条从“类型、分布、发生机制(形成原因)、影响、预防”等层面进行灾害分析的线索,方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同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关系这一内在线索。例如,在分析灾害发生机制时,要让学生多从人为因素思考,客观地看到人类的诱因,认识有些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进而反思人类的行为。
2.整合教学资源,用好两类工具
高中地理教材多样化,对自然灾害内容的编排与考查也各有所异。例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在“大气环境”一章中设了“台风”和“寒潮”两个灾害案例,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中提及了水旱灾害频繁这一较隐蔽的素材,在教学时首先要挖掘利用好这些现成资源,当堂剖析消化。对于灾害类试题,可归纳成专题学练的形式加以吸收。同时,要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2012年秋季新学期第一节地理上就引入了暑期北京发生的城市内涝事件,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讨论和必要的讲解,相信对于学生的灾害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传统实效的教学工具之一,地图能将抽象的知识变的直观,图表运用能力是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之一。在灾害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某类灾害的分布图和发生频率统计表,让学生分析这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提出避灾建议。又如,从板块分布示意图上读出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同时,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动力。例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景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害等是系统性的理论,灾害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也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教学时需要用整体性思维高屋建瓴地去把握。同时,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思维去分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与震中距、震源深度、地面属性等有关,震级相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不一定相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要让学生用辩证思维认识灾害。例如,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毁坏农业和建筑,甚至夺走生命,但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加快水资源的更新。
建构主义学习论将学生定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保证,是知识内化的根本。同时,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合作学习将为今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石。另外,地理教学离不开案例学习,通过某个典型的案例分析能推导出一类地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案例学习能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灾害教学中,这三种学习方式要合理地开展,一般的,一课时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例如,在新授“地质灾害”时,可选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两个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在灾害专题讲练时,可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小组任务学习来完成。
4.引入乡土案例
乡土地理实际亲切,易于学生接受,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选择。灾害教学的成效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家乡发生的灾害、家乡的防灾救灾工程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巨大。家乡的自然灾害不可凭空捏造,要实事求是。以我们家乡为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学生并不陌生。例如,在讲解寒潮内容时,我引入家乡2008年早春遭受的那场低温雪灾的资料,虽已过去多年,但学生记忆犹新,学习的热情瞬时点燃,“我家车库被雪压塌了。”“你出去扫雪了吗?”……知识点在热烈的讨论、活跃的思维中迎刃而解。同时,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回馈家乡,进行自然灾害教育的宣传和服务,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防灾减灾的公益活动。
5.锻炼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
灾害教学让学生知晓了灾害的成因、危害等知识,但学生更需要有应对灾害、降低危害的技能。人教版教材设有“地理信息技术”一节,重点讲述了RS、GPS、GIS技术在救灾减灾中的应用,使我们明白了科技的发展必将使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更强。地理教学要发挥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一定的防灾减灾技能。例如,讲等高线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与地形坡度的关系探讨山区宿营的安全位置;谈地震时,训练学生的应急能力:躲于桌下或角落,手抱头,出声呼救,有序逃离等。同时,利用主题日、纪念日等机会,开展全员性的防灾逃生演练,如,进行灭火演练等。
自然灾害教学的意义重大,唯有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才能警钟长鸣,让“防患于未然”成为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静爱.《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8.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家庭教育 灾难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ural Disasters
Abstract Natural disasters, not only can bring direct and significant loss to human beings and would have experienced a disaster and the loss of loved ones, their children caused by long-term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isaster children education, discussed how parents in this regard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 family education; disaster education
1 自然灾害与家庭教育概念界定
1.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巨大而惨重的。它们之中有比较常见的,如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如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还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如“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我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20世纪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其中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1/2,占国内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1/2以上。①
1.2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中长者,通常指父母对其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各种教育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者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②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孕育到出生,到上小学、中学,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在这些时间里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有形或无形的,有意或无意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一种言传身教。
良好的家庭能够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经历过自然灾害的孩子在认识、想象、情感、态度、思维以及肢体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样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自然灾害对家庭教育造成的冲击
2.1 自然灾害破坏家庭物质基础
房子是人们赖以居住的场所,能给人以心理依靠,满足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财产是一个家庭维持生计的物质基础,包括室内的和室外的,如存款、家具、家用电器、生活用具、农作物、树木、牲畜等。③其中,房子和大部分财产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是很难转移的,因此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比较容易遭受损失。
2.2 自然灾害破坏家庭组成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分子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家庭分子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组织,家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家庭模式和类型”。④简而言之就是家庭构成成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家庭教育在其中体现为由长者对幼者所施加的各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然而,当自然灾害发生后,一个家庭的组成结构会受到破坏,从而对家庭教育造成冲击。
2.3 自然灾害冲击着家庭成员的心理世界
灾害不仅对家庭成员造成生理伤害, 还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心理创伤。首先,会留下心理阴影,尤其是深受其害的人,会有难以抚平的伤痕。第二,让人没有安全感,即使没深受其害,也会人心惶惶。第三,加重人对自然的不可抗力的无能为力感,也可以说有挫败感,觉得人定胜天是不可能的。综合上述几个方面可知,自然灾害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抚平,在灾后的很长时间里,他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或障碍,因此给实施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自然灾害背景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长缺乏有关灾害教育的培训,防灾意识薄弱。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或灾难发生后,有关部门没有或很少对家长进行防灾、避灾、自救等教育培训。由于灾难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缺位,导致很多家长无法辨别灾难发生的征兆、不能掌握灾难逃生技巧、无法积极地进行灾后自我心理复愈和对孩子进行心理康复辅导等。当灾难发生时,多数家长们不仅无法及时组织家庭成员合理逃生;灾后,很多家长自身处在恐惧中不能自行摆脱,不仅意识不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是必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二,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是指为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和影响,通过有效的方式所进行的促进个体灾难应对能力的教育”。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 世纪教育口号“学会生存”,表明生存能力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和孩子的自救能力有限不无关系,因此父母对孩子开展灾难教育非常重要。然而在当下,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灾难教育和安全教育。家长没能意识到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和自救技能远比孩子能考多少分重要。
第三,灾后忙于重建家园,忽视对孩自内心世界的关注。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一定的损失,如住房或财产的毁坏。为了弥补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家长们往往把精力投入到家园的重建上,从而无心管教孩子,忽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
第四,灾后孩子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没能得到有效帮助。经历过灾害,孩子们所受到的心理、生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死亡感觉、死亡焦虑、心理麻木、无对象发怒等是人们经历自然灾害后比较常见的心理创伤症状,心理咨询理论者们习惯将它们统称为自然灾害综合征。由于家长自身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创伤,抑或者家长缺乏对这些创伤的认识和有效应对技能,从而导致孩子们灾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4 提升自然灾害背景下家庭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自然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教育孩子应对灾难,学会自救。把灾难教育和安全教育纳入到家庭教育中来,并且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小培养孩子防灾意识,加强对灾害知识了解以及预防技能的训练。防灾自救教育要从早教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逃生自救能力,而且要引导孩子有效地将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融合。应当教育孩子在灾难发生时首先要能保障自身安全;其次,能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来提醒大家逃避危险;再次,学会以求救、报警等方式来帮助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能够保护自己,也同时很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发挥了人性的真善美。
第二,教育孩子直面灾害,学会生存。当孩子经历或目睹了大灾害后,往往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应激性创伤反应,如极度害怕、恐惧、无助,并出现焦虑、愤怒等。这些心理创伤会延续数月,甚至数年。灾难会以闪回的方式不断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或梦境里,使他们对相似环境产生恐惧,不愿与人交往,表现得过于警觉等。解决灾后创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理解孩子内心感受,给他们以共情、关怀等。
第三,回归学校,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重大自然灾害后,受灾地区都面临着艰巨的重建任务。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公共设施,它的重建关系着当地众多儿童的发展。学校能为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问题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弥补家长在这些方面知识的不足。如果学校能够有效利用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则能为灾后儿童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帮助孩子抚平心灵创伤。如果家长能够和学校教师保持良好联系,接受教师的指导,联手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会十分有益于孩子灾后心理的康复。家长也可以和学校共同商议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庭和学校一致的社会环境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注释
① http:///content/2011 -05/09/content_22713562.htm.
②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5.
③ 郭强.灾害中的家庭——家庭与灾害相互关系的社会学考察[J].灾害学,2002(9):76-81.
一、总则
(一)本预案是保证我镇教育系统在遭受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处置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行动方案。
(二)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做好救灾工作。
(三)本预案适用于洪涝、干旱、风、冰雹、低温冷冻、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异常现象造成的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应急反应。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应急机制,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防灾抗灾工作,确保我县学校安全。
三、 组织机构
(一)成立花期镇中心学校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徐 勇
副组长:曹昌华
成 员:邓怀刚 王慎思 游礼珑 王元和 邓小才 韩庆光 吴正锦 邓国驹 穆仕武 张 军
邹明顺 梁 礼
曹昌华同志抓此项工作。
各中小学校均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明确专人抓此项工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主要工作职责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灾抗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制度和制定各项应对措施。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灾抗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全镇师生开展防灾抗灾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师生防灾抗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3、收集、汇总学校校舍损毁情况;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组织指导灾后校舍的恢复重建工作;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参与地质灾害现场救援,组织现场监视,对次生灾害进行预测,提供灾情发展趋势分析会商情况;组织地质灾害现场灾害调查、损失评估等。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戒备状态,指挥和组织师生进行防灾抗灾,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四、工作机构
建立以下三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有关方面工作:
1、宣传报道组:由中心校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开展防灾抗灾宣传、防灾信息等工作。
2、救灾抢险组:由中心校办公室牵头,负责临时现场抢险救人、协助维持秩序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由中心校办公室牵头,负责防灾抗灾所需的各种物资准备和供给等工作。
五、防汛抗灾的准备
1、指导各学校制定好防灾抗灾应急预案,全面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准备工作。
2、加强对师生进行防灾抗灾宣传教育,组织师生进行防灾抗灾应急演练,努力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学校安全。
六、防讯抗灾的应急
1、接到紧急警报后,各学校要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要迅速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2、迅速发出紧急警报,受影响的学校立即停课,并组织师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除应急照明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4、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受困人员进行转移和安置。
5、加强对重要设备、物品的保护和值班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6、迅速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七、其他要求
1、各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防灾抗灾工作,要以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各项防灾抗灾措施。防灾抗灾期间,领导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当地,并保持24小时单位有人值班,通讯工具畅通。
2、在防灾抗灾应急行动中,各学校要密切配合,听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本文作者:陈萍罗羽刘秀娜周娟何孝崇工作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管理学教研室
社区护士对灾害的关注与了解情况调查显示,社区护士对灾害非常关注18.1%(21):较关注50.9%(59);一般关注28.4%(33);不太关注2.6%(3)。获得灾害信息的途径主要有:55.8%来自于网络、83.3%来自于电视、23.3%来自于报刊书籍、9.2%来自于讲座、55.8%来自于学校教育。对灾害非常了解16.4%(19);一般了解74.1%(86);了解很少9。5%(11)。社区护士主要对地震、水灾、旱灾和SARS等灾害信息了解较多,说明其可能通过媒体宣传或自身经历对灾害具有较深的印象。但对灾害的具体分类和范畴的认知比较片面。了解的信息主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途径获取,通过讲座和学校教育途径的较少。说明学校在灾害方面的教育比较薄弱,同时也提示有关部门对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区护十对灾害救护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表明,大多数社区护士对灾害护理的基本知识、灾害护理技术以及灾害预防性护理比较了解,并对灾害救治工作有心理准备,灾害应对态度积极。但对灾害现场救治原则、灾害救治中护十的主要任务、灾害护理管理、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伤员的检伤分类、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认知率都较低。
加强灾害护理教育及宣传灾害护理是灵活、系统地运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与技能,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对灾害突发事什的医疗救护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调查发现,社区护士对灾害的认知较为片面,多数认为灾害就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而未提及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灾害,其原因可能为自然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知晓率高。然而,当今社会人为灾害如交通事故,矿难事故:、恐怖袭击等也时有发生。目前,较为公认的灾害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的,超过群体的应对能力而需要外界救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人或受伤人数超过100人的所有不幸事件。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灾害的范畴已有较人的拓展,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天文、气象、地质、地貌、生物、环境灾害等:人为灾害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卫生、战争等。作为社区护士除了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外,不能忽略对人为灾害的认识和准备。灾害护理与平时的护理实践不同,社区护士只有充分认识了解了各种灾害的特点,才能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伤员。加强灾害救护知识的培训凋杳显示,多数社区护士对灾害护理基本知识、灾害急救护理技术、火害预防性护理比较了解。但对灾害现场救治原则、灾害救援中护士的主要任务、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伤员的检伤分类、灾害护理管理、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认知率都较低,提示社区护士的灾害应对能力整体水平还不高。究其原因,与护理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有较大的关系。灾害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尚未纳人到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灾害救护知识仅在《急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中有少量的涉及,且重点不突出。另外,目前开展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内容多集中于急救技能的培训,忽视了灾害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这些都将阻碍护士对灾害救护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因此,社区护理主管部门和护理学会应对火害护理培训进行整体规划,整合各方面资源,保证灾害护理培训有序、内容系统化利整体化。
开展灾害救护培训的方法研究。灾害医学是刚成立不久的边缘学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火害护理方面的书籍,只有关于灾害院前急救的教材作为参考。同时灾害不是经常发生,而简单的教与学又达不到目的。因此,开展灾害救护培训方法的研究就非常必要。比如在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上应多样化。可选择理论讲授、视频及模拟演练的方法帮助社区护士获取灾害救护知识,也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训练软件进行培训。日前,我国针对社区护士开展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课程还未系统化,如何开展虚拟灾害救援模拟训练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十掌握灾害救护知识的程度与工作年限无关,这说明火害救治的知识人多不是从平时日常工作中积累,而是主要通过培训学习来获得。因此,社区护理管理部门可探讨将灾害护理培训与社区护士常规技术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根据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来设置灾害护理培训课程,根据各地教学资源优势来选择培训方式。比如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依托医学院校来开展灾害护理培训,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社区护十参加灾害救护演练,以此来提高社区护士的灾害应对能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在电视、网络、各种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地方》《××地区气温再创历史新高》……等等很是吸引眼球的新闻。这些新闻一经媒体传播,或多或少会给大众心理上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就拿最近一段时间来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风暴肆虐,我国西南地区也连续干旱,北方地区又出现强度很大的沙尘暴,各地气候出现异常等一系列极端自然气象现象。因此,这些自然灾害现象也就成为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当然,这些现象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正常新闻报道不仅很必要,而且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媒体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一味地追求眼球效应,将新闻标题和内容做得太过浮夸,显得很吓人。
近有媒体刊发这样的新闻,说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地极有可能出现百年一遇的四季干旱,当地居民有可能长期缺乏饮用水,并断言当地的农业也要遭受极大重创等等。这些新闻无一例外地夸大其词,弄得当地居民人心惶惶。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境外某些媒体又将地震、干旱、风暴、沙尘等极端自然现象与电影《2012》联系在一起,随着2012年即将来到,断言地球寿命将终止,面临毁灭。这类耸人听闻的“信息”,大肆在广播和网络上传播,凡是看了此类“信息”的人,又由于缺乏科学常识,因此无不显得惊慌失措。
中国有句俗话:天有不测风云。再准确的天气预报也不会超过3天,何况更长时间。那么,言之凿凿地断言我国西南地区四季干旱的依据何来?莫非这些所谓的气象专家都是神仙,能掐会算不成?如果因为眼下的干旱,而断言四季将干旱,显然言之过早,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危机传播 信息策略 主体 内容 渠道
灾害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的效度不但决定了灾害救助能否及时有效开展,同时对于能否维持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信息公开的一系列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经证明,危机事件中政府必须公开信息,做好信息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在危机事件的信息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项目组在分析2008年以来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信息现状的基础上,从灾害信息的主体、内容与渠道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策略。
信息主体的权威性与多元化并存策略
灾害事件使自然界、社会和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遭到破坏,人们由此会对灾害事件的表层信息(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为什么)产生强烈的心理认知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政府不能提供使人信服的权威信息,使得大众媒体在突发危机中“集体失语”、放弃议程设置权力,则会造成权威缺失,助长舆论非常态传播。①这就要求政府作为信息主体必须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政府作为信息主体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信息主体的权威性是指自然灾害信息应由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威信息,如地震灾害应以地震局公布的信息和数据为权威,天气灾害应以气象局公布的数据为权威,政府部门公开权威信息可以采用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和传统媒体四种方式。
政府作为信息主体,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政府组织就要采取具体和协调行为,并将这些行为向公众公布,以彰显政府的态度和形象,稳定社会人心。2010年初我国新疆北部出现的4场寒潮、暴雪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均作出准确预报,并及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到2010年1月27日,共寒潮、暴雪、大风预警信号31期次,召开新闻会8次,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报纸等媒体广泛了天气预警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公布,增强了公众战胜灾难的信心,对政府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养民间组织、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化的信息主体。主体的权威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信息均由政府才可,应注意培养民间组织、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作为辅助的信息主体,从不同角度受众关注的信息,主体的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内容,对抗灾救援、信息公开、舆论监督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汶川地震中第一条记录地震现场的视频就是由社会公众――四川大学电视编导系学生赵紫东在宿舍用手机拍摄下来上传到土豆网的,这段视频在地震发生后的初期被电视等其他媒体大量转载,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来自地震过程中的现场实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众在灾害事件中的话语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灾害事件所涉及的民间讨论中,政府应尽量避免作为主体参与,可多为民间组织和社会人士创造表达机会,民间道德争论也应由民间讨论作出善恶评价②。如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在网上引起网民热议,引发了很多争论,这是民主、言论自由社会的一个正常反应,而教育部参与到民间道德争论中,批评范美忠的“”等,使自己陷入主体地位不对等的“争吵”,对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也无益处。
信息内容的时效性与全面化统筹策略
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信息的往往是灾区公众,这些信息不需经过详细加工和繁杂审批,通常利用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大多只是反映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也不易判断,还需以政府的权威为准。而政府权威信息的速度通常被作为衡量信息时效的依据。
信息应重视时效,抢占先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最早信息的是新华社,14∶45新华社发出了第一条有关地震的英文快讯,14∶46了中文简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中央电视台在15:02的整点新闻中播报了地震消息,15∶0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主流网站推出地震专题,实时播报灾情,可以说我国在汶川地震中重视信息时效,抢占了先机,实现了我国自然灾害信息的历史性突破,是中国信息公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但在世界范围内汶川地震后最快作出反应的主流媒体是路透社,地震仅6分钟后,14∶34路透社就在其中文网来自美国地震调查局网站的地震消息③。这样一条与我国国民有紧密关系的重要消息,我们晚于国外媒体,而且首先发出的竟是英文快讯,这让我们在欣喜信息公开成绩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信息应全面化,以满足不同需求。及时是受众对信息的第一要求,但只有及时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灾害是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热点,需要大量而全面的信息内容。2008年冰雪灾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从2008年1月11日至3月2日的52天中,共了274条“雪灾”相关信息④;汶川地震中,新华社有超过100名记者奋战在抗灾一线,在一周时间内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这些信息为灾区民众提供抗灾常识、为政府救灾提供信息资源、为实现公众知情权服务……如何使利用者能在海量信息中尽快找到自己所需的,成为信息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项目组认为,需按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专项。自然灾害信息大体可以分为受灾情况、灾害救助情况、灾情预警、抗灾救灾知识普及教育、财物使用情况等专项进行,必要时还可开设辟谣专栏对谣言进行及时澄清。
信息渠道的独特性与整合化互补策略
媒介整合是危机传播的必然发展趋势,本项目组认为,要提高灾害信息传播的效度必须要实现信息渠道的整合,但在整合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各种媒体在信息方面的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采取信息渠道的独特性与整合化互补的策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化是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传统媒体在自然灾害信息传播方面对自身功能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而新媒体也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各媒体充分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这种整合是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在汶川地震的信息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近2000家报纸、逾2000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参与报道了汶川地震,中央传媒对灾害的即时表达与密集报道、地方传媒包括商业传媒的独立精神和专业态度、网络介入社会的深度与实效都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救灾军人网上的一个寻找怀孕妻子的帖子,最后发展到由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共同讲述的动人故事《寻找王琢》,就是网络与电视媒体良性互动的抗震救灾的一段经典传奇。
充分展示独特性是媒体生存竞争的必然要求。媒体融合报道是灾难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但在融合的同时各媒体都充分展示自身的独特性,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确保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四川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中因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直击地震现场,发挥了及时、现场、纪实、可信、可视和深入详尽的大信息量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报纸媒体利用其可以反复阅读,具有稳定性的文字报道和犀利评论的特点,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将信息的理性与深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广播媒体利用其在贫困地区的普及性、在设备较差空间的专适性、在流动接收信息场合的便利性等独特优势,从冰雪灾害到汶川地震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网络利用其渗透性和互动性,充当了灾难发生时的信息聚合市场、民意展现舞台和个人出版阵地,成为新兴的主流媒体;手机媒介作为最个人化的信息与接受工具,充分释放了移动多媒体的传播力,具有不可限量的未来。
灾害信息的传播由生产、和反馈环节构成,采用科学、高效、实用的传播策略对自然灾害信息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只是分析了信息的策略,项目组会在后期的研究中继续对信息传播的其他策略进行探究。[基金项目:2009年度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090118)]
注 释:
①杜骏飞、周海燕、袁光锋等:《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淅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②胡百精:《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8~200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③陈欣钢:《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省略/chenxingang。
④郭子辉、刘晓岚:《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信息传播流程初探》,《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2)。
关键词:日本;古代;灾害应对
日本列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伴随着地壳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自然地理变化,使得这片狭长绵延的岛国成为了一个地震、台风、暴雨、火山、洪涝等灾害频发的国度。从有古迹可考的绳文时代开始,日本列岛即有灾害频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日本人的生存史更像是一部与自然的斗争史,在日积月累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日本灾害应对管理模式。
关于日本灾害应对,现今有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但大多数都着眼于日本近现代灾害应对方面。对于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管理,一直以来对其探究却不多。开发这部分历史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从中总结日本古代时期灾害的应对得失,对现今防灾减灾对策能够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借鉴。本文拟从巫术祭祀、发展农业、建筑技术以及朝廷救济四个方面,对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进行探究,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灾害神格化思想下的巫术救灾
在人力无法抵抗的极端天气、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古代的人们将其视为神明的力量。在科学至上的现代人看来,这样的认知是非常原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古代人在灾害面前的无力。到了八世纪前后,随着汉字的传入,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流传下来。例如,根据《日本书记》中的记载,古代日本人将暴风雨到来的景象视为神明的哭泣和叫喊,类似的将灾害视为神明的现象还有很多,并出现了“灾神”这一形象,这一神明形象至今仍然存在日本的神明系统中。[1]在日本古代时期,灾害常被视为神明对现世的惩罚或暗示,因此为了“缓和和神明的关系”,就出现了一系列占卜、祭祀、祝祷等一系列巫术形式。这种将未知力量具体化、形象化的行为,代表了古代日本人对于灾害,主动积极地减轻疏导的开始。
根据《古事记》的记载,日本古代时期的祭祀,主要是为了安抚“灾神”与人类的关系,以祈求减少灾害。当时朝廷“神祗官”下有专门的占卜机构,并且有专门的祭祀机构,负责占卜灾害出现的原因,以及祭祀相关。到了钦明天皇时期,朝廷内部有了“祭官制”的出现,这是一个持有王权权利的集政治、军事、思想、宗教为一体的中央祭祀制度。关系着中央地区的祭祀氏族的成立、祭祀官的任命、地方地区祭祀部的设置以及具体安排,这也使得祭祀形式逐渐趋于统一。[2]在人类文明发现的早期阶段,世界各地都曾出现类似的对自然神明的崇拜现象,这种面向神明的巫术形式即是一种原始的救灾措施的体现。
二、兴修水利以加强农业防灾
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时期,农业对于人们的生存十分重要。农业对于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地震、火山、洪水、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极端天气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农业的发展,有效的农业防灾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十分必要。同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充足的粮食仓储对于灾后救灾也非常重要。
古坟时代,为了减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农业技术被导入日本列岛,同时,列岛各个国家也开始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和改良水稻品种。古坟时代后期,从中国来到日本定居的秦氏一族,在现今的京都附近地区开始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此举便是为了治理桂川的泛滥,使其能够成为农业灌溉用水,其中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便是“葛野大堰”的建设。这一时期,各地建造了大量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逐渐地,大堰的运作和管理也由私有化变成了公营化。在当时,掌握农田水利的用水权,对于河流下流的政治势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葛野大堰所在的嵯峨野集团政权逐渐强大起来。[2]
三、坟墓建筑上的防灾举措
古坟时代为了防止棺木被洪水的破坏,将棺木放置在了较高的山丘部位,坟墓的周围构造也因墓主的身份不同而设置了防洪水的象征物件。[3]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古坟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有了防范灾害的意识,并且做出了一定的、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朝廷的灾后恢复重建措施
平安时代天仁元年(公元1108年)浅间山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上野国(今群马县境内)全境几乎都被大量的火山灰覆盖。此时上野国全境的农耕地几乎全部属于被毁坏,然而其中并未记载有朝廷对于受灾地的具体对策。在《长秋记》中,提及到上野国朝臣向朝廷的上书,在除了从寺院得到的救济之外,希望朝廷能免除上野国的贡纳的申请。
在上野国遭受到此次浅间山火山喷发灾害的三百年前的弘仁九年(公元818年),上野国曾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类聚国史》记载,地震发生一个月后,朝廷向受灾的诸国派遣了使者,并向各国下令,免除当年的赋税、向所有灾民分发赈灾物资、协助房屋建筑的修缮、安葬灾民。[4]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算得上是比较全面的救灾措施。可以推测在上野国遭到火山喷发之后,对受灾地的具体对策与此大同小异。
五、结语
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是在与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中产生的,为探究日本灾害应对管理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端绪。在古代的典籍中所记载的灾害及灾害应对,虽然一部分带有一定的神话性质与色彩,但从中依然能够探析古代时期日本人的灾害认知与应对策略。综上所述,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灾害的神格化。在人力无法抵抗的极端天气、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古代的人们将其视为神明的力量。并且在这样原始的认知下,认为“祭祀”是一种有效的灾害应对手段。这也体现了日本古代时期,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第二,重农防灾思想。古代时期的日本人已经意识到,发展农业对于灾害防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农业发展,对后世灾害防治有着深远影响,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并且是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第三,灾前防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并重。灾害应对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包括灾前防灾减灾准备,也包括临灾救治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可以看得出,日本古代的灾害应对,是包含多方面的,这也为后世的灾害应对管理提供了一个雏形与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古代时期日本列岛的人们,对于灾害的认知还是非常原始的。古代时期日本列岛的人们在直面灾害时,往往积极的应对态度与消极的无奈意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同时,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已开始从多个方面共同治理,这也是日本列岛灾害应对管理的起源。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191-200.
[2] 北原糸子.日本暮κ[M].株式会社弘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