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泡沫经济的解决措施范文

泡沫经济的解决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泡沫经济的解决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泡沫经济的解决措施

篇1

关键词:泡沫经济;数学模型;数学价值

一、泡沫经济理论

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并日益脱离实物资本增长和实业部门成长的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资产在投机预期驱动下,价格加速上升,超出经济系统的承受能力。如果这种趋势不被预控和调整,价格泡沫持续加速膨胀,超出经济系统的最高承受能力,就会引起资产价格短时间急剧下降,进而引起经济崩溃。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泡沫经济有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狂潮,18世纪的英国南海公司泡沫经济,20世纪的日本泡沫经济、中南美洲泡沫经济、美国互联网泡沫经济,21世纪的美国为主的全球房地产泡沫经济和金融海啸经济。

经济泡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泡沫能促进竞争,活跃市场,拉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泡沫中有许多虚拟和投机因素。如果泡沫发展超过了一个合理的度,则会引起泡沫经济,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泡沫的测定、判断与预控方案。如果仅利用一般的经济规律,则很难实现,而利用数学方法,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泡沫经济的数学模型

通过泡沫经济的理论分析,估计资产的真实价值是测定泡沫的基准。因此,首先要用资产定价模型估计资产的真实价值。

用于资产定价的模型主要有资产定价模型(CAMP)和FF三因子模型。CAMP模型简明的表达了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即风险越高,收益越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多次实例检验中,人们发现传统的CAMP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资产收益率,于是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子模型。在三个风险因素(市场风险、规模以及账面市值比)之间建立线性模型以更好的解释风险收益率差异。

对于泡沫的形成机制以及泡沫的存在性检验,所用的模型主要有有效市场模型、交迭世代资产模型、恶性通货膨胀模型。以上的三个数理模型,从理论上论述了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和可预测性。然后利用加权机理和资产定价的思想,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建立泡沫经济计量模型。

利用以上模型得到资产的真实价值和泡沫的存在性后,根据经济系统中泡沫的演变规律以及资产市场风险因子,提出了泡沫经济临界值确定方法,泡沫经济的判定、预测和预控方案。

虽然预测泡沫经济的难度较大,但只要严格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办事,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及早发现问题的存在,实时监控、预防,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防止泡沫经济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有效的预防泡沫经济的产生。

三、数学的价值

克莱因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必不可少的工具,有着它特有的魅力和价值。

一是学科价值。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及信息等概念。重在培养人的思维性和严谨性。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能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数学在语言和逻辑关系上有着高度的严谨性,一条条定理的证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设计、军事战争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物理学中,利用微积分计算变直线做功,不规则物体的质量、磁场强度、磁通量等;在化学中,利用高等数学的方法可以推导热力学的结论;在生物学中,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在计算科学领域,傅里叶级数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是社会价值。数学与人类物质生产紧密联系,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和生a关系的发展。人类历史上生产力飞跃的三次工业革命都离不开数学的发展与推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运用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经济生产中的需求、供给、成本、单价、利润、库存等经济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还有最值、最优问题、边际问题、弹性分析问题等,可以用微积分的方法解决。

三是文化价值。数学文化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它们对人类智力和理性精神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数学文化提高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一个问题的过程。我们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直接的运用到数学,但从学习数学中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有更为深刻的意义。第二,数学精神特别是学习数学过程中培养的思维精神,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精密性、严谨性是数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数学学习中,不论代数还是几何,概念、有着明确的定义,而结论又是建立在严谨、求实的证明推理的基础上。数学的发展还重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这也体现了数学思维和精神的严谨性。

总之,数学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数学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数学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将会举步维艰。我们大学生在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之后,更要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尝试用数学思维将专业问题归纳为数学问题,进而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葛新权. 泡沫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与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究,2005,(05):67-78.

[2]葛新权. 基于非正态分布的泡沫经济模型的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3]张守一,葛新权. 泡沫经济及其检验模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究,1993,(10):58-68.

篇2

关键词:泡沫经济;房地产;GDP;投机;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给民间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富增长,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房地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其他很多行业都无法比拟的。然而,从房地产行业发展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业始终是单一的开发模式,这给社会民众都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从近几年情况看,由于很多人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形势,造成该行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造成房地产行业出现供需两旺过热的现象,使得房价快速大幅度的上涨,形成了房地产泡沫经济,如不能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因此,房地产泡沫也只是一种表面繁荣的现象,其价格也远远的偏离了房子和土地的所固有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形成一种虚假繁荣的现象,从而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都有其一定的特点,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表1):

表1 世界房地产泡沫分析对照表

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泡沫经济的,因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都是以实物形态作为媒介的。因此人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另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了土地资产成为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泡沫经济产生的主要动因在于投机,资本的投机需求急剧膨胀,出于投机理念的资产炒作行为的盛行,使虚拟资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因为直接的投资失败带来的是现实的经济损失,不存在泡沫问题,也不会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另外,信用交易、货币幻觉、资源配置失衡也是产生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

由于在我国房地产投资活动的动机由长期投资转变为短期套利,楼市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再将房地产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资产,而是非理性地将房地产作为一项短期投机活动的工具,从中以获取暴利为目的。房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其所代表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房地产开发商的大肆鼓吹、政府的刺激计划以及一些媒体不恰当的宣传使得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过分自信、盲目追捧,让全体国民产生"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的错觉",使得价格迅速飙升,形成现在的房地产泡沫经济。

二、解决当前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从宏观上来看,房地产经济占到了我国经济的很大的一个比重,可以说四分之一的GDP都来自房地产行业,所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房地产的兴起造就了很多的富人,解决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但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房价一路走高,也套住了很多的中产阶级,制造了很大的泡沫经济,同时,还有好多中低层居民无法买得起房子,拉大了贫富差距。房子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房价的高低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居民对这一需求的实现程度。然而,想要解决当前房地产业所遇到的问题仅仅通过国家政策调控房价的高低是不够的,也是暂时的,房地产既然已形成泡沫经济,只有刺破房地产泡沫,才能让居民人人都有合理的住房,安居乐业,才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一)、规范土地市场,优化土地市场的供给结构。

土地是房地产发展的依靠,他也是房地产的源头所在,要调控房地产的价格,首先要从土地开始。然而在我国, 由于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个人不得占有土地,只享有土地所有权,一般是70年, 再加上上级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明确的规定, 从而导致土地转让所产生的巨大收益绝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所占有,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土地的占用,以炒买、炒卖土地、哄抬土地价格等不良行为以增加当地的GDP。而中国却把一个地方的GDP的增加作为评判一个官员的标准,这也就助长了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有力的促进了房价的快速提升。所以国家要严格执行土地开发规划审批制度、严格土地招投标管理,控制一些城市过高的地价,利用相关政策提高"炒房成本",长期的严厉控制炒房行为。对违规违纪者, 包括土地用途与规划不符、以各种圈地谋取暴利为目的经营活动或政府官员违法乱纪等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制裁, 以保障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银行贷款监督,优化全国贷款项目。

房地产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银行是房地产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房地行业的利润很高,银行为减轻自身坏账的负担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我国银行每年对房地产的贷款增幅都是高于20%,尤其是2009年,这一增幅达到了49.4%。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不稳定的行业,如果房地产一旦泡沫破灭,银行的损失将是十分的惨重,甚至直接导致倒闭,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为确保我国银行业的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我国必须要及时的建立相对严格、调控有序的管理系统, 以促使银监会对房地产信贷的监管的加强; 在继续支持居民首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遵守两套以上住房购房贷款管理, 切实防范房地产的贷款项目风险的发生,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大打击投机力度,优化市场健康发展。

房地产投资活动的动机是由长期投资很快转变为短期套利行为,这种短期套利行为也就是今天说的投机行为。房价地价的不断持续上涨给全体国民的感觉是房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的错觉,楼市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是人们将不再把房地产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资产,而是非理性地将房地产作为一项短期投机活动的工具以获取暴利。当前我国的投机度已经大于国际的警戒线, 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房地产投机的打击力度, 比如政府应该坚决打击炒地皮的投机商, 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强对房地产投资的监管等等。另外,正是由于房地产是一个利润很高的行业,这是吸引国内外投机资金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该通过税收和投资期限等措施把房地产这一较高的利润水平给降下来,这样才有利于抑制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投机,才能确保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房价还依然很高,仅仅依靠以上几个政策,取得效果也是不很明显。房价可能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但是这个范围还是很小,房价还是依然很高,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既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泡沫经济,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一泡沫问题,如果国家直接限价或让市场自由发展,结果只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大量的开发商倒闭,银行坏账急剧增加,失业增加等等现象,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对我国的经济有着严重的影响,美国、日本等国家就是很好的例子。既然硬着陆不行,只能选择软着陆。笔者认为当前国家除了要颁布一些政策条例外,还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才能使得我国房地产泡沫慢慢得到破灭,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笔者认为,政府可以给房地产开发商一个规定期限,一般5年,对卖不掉的房屋以低价卖给国家;对卖掉一套房子给予一部分的补贴,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房价,使得开发商也不会损失太大,不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影响过大,使得房价在几年内慢慢降下来,使之趋于合理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房地产泡沫得以解决。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一些政策去维持这一方案的顺利进行,特别要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以防过大的通货膨胀的发生。

小结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泡沫经济,房屋价格的过高过快增长,不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而且影响着居民的住房问题。另外,房地产的过快增长,也促使着物价指数(CPI)的提升,引发较大的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相对比较贫困。居高不下的房价不仅给中低层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解决房价问题变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国家应该积极采取行动,解决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促进社会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鲜超.中国发地产发展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2].周文杰. 探究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经济版),2009,12(7):41 - 42.

[3].张晓瑞,董亥宁.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和趋势[J].产权导刊,2008(6).

[4].刘纪学 ,汪成豪 ,董纪昌, 汪寿阳. 2010 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J]. 战略与决策研究.2010.

篇3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泡沫;控制

房地产泡沫经济问题简单说来可以理解成:房地产的价格在一个过程中的疯狂和持续上涨,给人们造成一种房地产价格在未来时间内还会持续上涨的预期,让这种预期不断的吸引新的买主,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资成本的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内在价格。房地产泡沫的特征是供求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投机气氛非常浓厚。判断的标准可以参考房价收入比、房地产投资与房价增长速度、房地产价格增长与GDP等的增长速度比。

一、房地产经济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

土地特有的稀缺性导致供求关系的不协调、投机需求的持续膨胀、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中的过度扩张是房地产泡沫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过度放贷甚至是房地产泡沫的助燃剂。若银行持有大量的房地产,那么银行扩大信贷和提高房地产价格,就可以从宏观上对银行的资本规模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银行资本的充足率也将得到更大的改善。因此,银行不断在提高房地产价格的基础上,再次扩张银行信贷,房地产泡沫将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产生。此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也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比如:消费者的预期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国民高收入群体缺乏投资渠道并且购房方面只具有投资性需求。

二、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对策

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业不仅要由一般的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同时还要面临新经济的发展框架,在解决房地产业的高速成长问题的前提下,提高房地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经济增长结构,认识到过分依靠房地产经济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深化完善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切断地方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的利益,不盲目追求GDP的增长,更加注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政策倾斜,同时中央政府加强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政策执行的监督。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更好地起到解决民生问题和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

2.规范金融业务,防范房地产贷款金融风险

严格审查房地产贷款条件、运用差异化的金融政策、强化贷款管理。金融政策关系到房地产业融资。没有金融的支持和资金的推动,房价没有可能大幅上涨。差异化的金融政策应体现在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之上,差异的标准除了套数外,还应体现贷款标准。能够买得起多套的高收入人群,不应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对优惠的利率和贷款。

3.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警报制度和监控制度

通过对全国房地产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合理引导市场,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做好参谋。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信息预报,及时的对房地产信息进行监控和防范。定期的一些关于房地产信息的宏观变化信息,增加工作人员对房地产信息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房地产泡沫经济防范措施,将房地产泡沫经济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消灭。同时,要通过广泛的途径及时获取真实且准确的安全信息,改善设施配置,健全人员配置,拓展房地产信息的收集渠道,实现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加强房地产泡沫经济防范的网络建设。此外,还可以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监控网络平台。这种网络平台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同时还可以促进建立起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制度,提高房地产市场监控的透明度,规范市场秩序,净化经营环境。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监控有效。能迅速的将房地产信息覆盖整个房地产市场,全部聚集到这个虚拟的市场空间中,用动态房地产价格进行监控,保证房地产信息监控过程的规范、高效和权威性,提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和简单化管理,增强政府对其管理的透明度,从根本上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4.建立土地产权制度

要有效的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状况,必须要在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管理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土地资源的短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房地产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控制房地产泡沫经济,就必须从土地源头入手,规范土地市场,从最大程度上解决土地资源缺乏对房地产经济的冲击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为国民提供一个平等、安定和稳定的生存环境,保障土地结构使用的合理性,为城市和地区的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不是单一的环境条件造就的。它对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要正确认识到房地产泡沫经济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稳妥的有效措施控制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发展,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参考文献:

[1]冯广东: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09,(01):47.

篇4

【关键词】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机理;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1]

自1636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据可查的泡沫经济──荷兰郁金香泡沫开始,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的泡沫经济,较早的有1719年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进入20世纪后也有很多,如美国八十年代的货币危机及2000年的新经济泡沫;日本七十年代的“迷你泡沫”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大泡沫”,特别是2007年开始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

就拿最早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来说。1630年,一个新奇品种的培育使这朵花变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富人和王室们对于它的追求不计成本,这种郁金香的价格暴涨。有的郁金香球茎可以和一座豪宅等价。在1634年以后,郁金香市场上的需求量直线上升。1636年10月之后,几乎所有的郁金香球茎都在涨价,仅在一个月之内,平均涨幅达到18倍以上。这时郁金香事件就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仅在第二年的春天,泡沫破灭了。郁金香市场一片混乱,它的拥有者不顾一切的抛售,有几种郁金香降价后的价格仅是它最高点时的0.005%。当一朵花回到了它正常的价值,它的主人的生活想必也在同时颠倒了吧。如此便导致了社会的震荡。

二、泡沫经济形成机理分析

泡沫经济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日本从1955-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日本的银行业是“土地神话”的忠实信奉者。

进入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

三、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中国经济发展最容易产生泡沫经济的经济部门是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这两年的证券市场,不会有太多的资金流入。而房地产的资金流入十分严重,是最有可能形成泡沫的地方。那么我们来分析下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

1、投资快速增长

前几年,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比重日益上升:

2、供应结构失调

高档住房、大户型住房、商业用房供应过量,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杭州销售商品房,单价3000元/平米以下3.7%,3000-4500元/平米38.7%。南京苏州市商品住宅户均面积130平米。宁夏全区2003年在建商品住宅,90平米以上户型占69.4%,空置住宅中此类户型占80.9%。住宅与非住宅比例不合理,福建空置商品房中非住宅用房2/3;济南市空置房中高档住宅和写字楼占80%。

3、空置率居高不下

空置率=(新建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存量房的空置面积)/房屋总量100%,国际通行标准是10%。空置反映需求强度,影响未来走势判断,空置率居高不下时,市场价格稳定甚至反升,伴随投资膨胀,说明市场运行酝酿着越来越大的泡沫。

4、价格持续上升

1998-2003年我国商品房价格涨幅为3.29%、-0.11%、2.88%、2.76%、5.7%,5%。200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每平米2759元,上涨12.5%。住宅上涨11.5%,沈阳、南京、重庆居前三位,分别为19.2%、17.7%、15.6%。2007年1月至4月又上升12%。

5、收入房价比超出警戒线

住宅价格中位数与居民家庭收入中位之比(收入房价比)合理水平为3:1到6:1。我国大部分城市平均房价与平均收入之比是8:1到15:1。上海、广州等房价收入比维持在8:1左右。北京市房价收入比为11:1。城市中高等收入阶层依靠自己的收入仍旧买不起住宅,分期付款负担沉重,还款意愿建立在良好收入预期上,一旦收入下降,就会产生系统性的贷款风险。[2]

四、泡沫经济的危害及其化解

泡沫经济一旦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

①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泡沫经济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的投机带动起来的,它并不是实际经济增长的结果。它的产生和形成使国民经济的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②泡沫经济总是会破灭的,价格总要回归价值。一旦泡沫破灭,在泡沫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难以理顺,形成信用危机,这将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和危害。以日本为例,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出现了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债权。经过五六年的消化,日本的银行至今还有3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这就像一额定时炸弹,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安全。③泡沫经济破坏金融系统运作,导致全面金融危机泡沫经济中投机活动盛行,银行作为金融活动的枢纽,必然处在旋涡的中心。股票和房地产投机使得人们对资金的需求量陡然增加,产生利率上扬的压力。[3]

那么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化解的方法:

1.遏制热钱流入

(1)遏制热钱的原因

因此长远来看,“热钱”流入中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客观性,而大量资本流入或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引起注意。

(2)抵抗热钱的方法

①全面通胀,让物价全面上涨,但老百姓承受不起;②提高准备金率,但这招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③另外寻找一个分洪、泄洪之地,比如让房地产市场再度亢奋,但市民们受不了;④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一步快速到位,宣布几年之内不升值了,但外贸企业就会因此大量破产,失业问题无法解决;⑤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扩容。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已上市优质国有企业整理上市及公开增发,或者加速红筹股的回归,还包括允许外资企业发行A股等。[4]

2.将房地产中的资金转出到实体经济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逐渐恶化,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应凸显,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国际油价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信贷成本提高等因素,实体经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在实体经济盈利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投资开始萎缩,甚至像海尔这样优秀的企业,也因为家电赢利小,开始转向房地产业,拿出大量的资金去开发商业地产。表面上看是海尔的战略转型,实际上是实体经济不盈利所致。温州已经成名的大企业正泰集团和华峰集团也开始转向投资领域。实体经济亏损面扩大,很多中小企业将退出实体经济。所以国家应该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救活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有利可图,资金就会向实体经济回流。

五、总结

我们主要从泡沫经济的定义开始分析,再到泡沫经济的两罚形成机理的分析,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如中国的金融市场现状、房地产等经济状况,对其与泡沫经济的定义和机理进行核对,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泡沫,应该正确认识泡沫的危害,及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化解,尽快调整好中国的经济,使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辞海[M].1999.

[2]包宗华.房地产先导产业与泡沫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3]徐滇庆,于宗先,王金利.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1.公共投资的持续增加和税制改革的逐步实行,极大地刺激了土地价格攀升,鼓舞了民众参与金融投机的热情。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尤其是都市圈改造计划的实施,更是直接推动了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打造了“土地价格不会下跌”的“土地神话”。与此同时,政府还不断调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甚至拟在1987年实行高达4.8万亿日元的减税政策。在政府公共投资计划和税收改革的刺激下,金融机构和普通民众纷纷跟进,土地成为投机的主要对象,地价加剧上涨。

2.应对日元升值而采取的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泡沫生成和膨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银行不断降低利率,官定基准利率从1985年的5%下调至1987年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一直持续到1989年5月。与此同时,日本银行大量投放货币,从1986年开始连续四年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令日本政府始料未及的是,日本国内长期保持的低通胀并未吸收“超缓和的利率”和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导致大量过剩资金游离在商品市场之外而纷纷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泡沫经济的生成准备了资金条件。

3.“硬着陆政策”导致泡沫经济的崩溃。面对持续火爆的股市和房地产行业,日本银行于1989年5月突然扭转货币政策方向,一再提高中央银行贴现率,结束了维持两年多的“超低利率”时代。随后,日本大藏省于1990年4月实行控制不动产融资总量措施,并对银行实行严格的窗口管制。同时,政府在1991年制定“地价税”,以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和土地投机交易。这一系列严厉的财政金融紧缩政策“一举刺破”泡沫。从1990年开始,随着股市景气预期逆转,股价一路下滑,并于1992年跌至谷底。此后,由于针对土地价格的调控政策收效日渐明显,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松动,并于整体经济紧缩的1992年开始大幅下跌,泡沫经济崩溃。

四、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有某些类似的迹象,如房地产开发过热、投资过热、货币供给过剩和银行不良资产过高等;尤其在深层次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也不乏相似之处。中国是否会步日本泡沫经济的后尘,学界莫衷一是。深入剖析日本泡沫经济生成的原因,全面比较中国与日本在社会体制和经济结构方面的不同,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对于中国避免重蹈覆辙大有裨益。

1.把握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机,实现发展模式由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日本高速发展时期旧的政策思想与发展模式在获得极大成功的同时,其内在的缺陷并未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沉醉于经济地位提升的日本似乎也未曾意识到大转折时期的到来。这使得日本经济“赶超模式”结束后,未及时地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错失了把充裕资本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相结合的良机。这是日本泡沫经济最深刻的教训。

与当年日本类似的是,中国也是政府主导的投入驱动增长模式。尽管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二,现阶段中国仍保持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但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中国经济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是实现发展模式由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2.循序渐进地推进金融自由化、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极易影响一国脆弱的金融系统,进而催生泡沫。尤其是现今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体系,日本过急的金融自由化告诫我们,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必须循序渐进、既“破”又“立”。惟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才能建立一个成熟的、有开放信心的金融市场,才能形成以稳健的银行体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

3.充分发挥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合理引导投资流向。现代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国家的宏观干预。日本政府忽视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金融市场自我调节的盲目性带来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可能。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对金融市场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调控作用,才能在经济处于风险状况时充分把握其潜在发展方向,避免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误。与此同时,政府要合理引导投资,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容易产生泡沫经济部门的投资。从日本的教训来看,奢侈性的消费品和投机部门的投资,最容易出现泡沫经济。因此,在国内工业基础尚不坚实的背景下,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通过政策优惠,引导投资流向亟需资金的新兴产业和薄弱产业,如高科技产业、农业等等,避免大量投机性资本的产生。

篇6

正确认识泡沫的现象

在许多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中,对泡沫一词的释义口径不一。关于泡沫、经济泡沫及其释义从17世纪开始,几部外国辞典的简要释义是:泡沫是虚拟资本过度增长的经济现象。我国《辞海》的释义,与之基本相同。也可以说,泡沫的主要表现是一种价格远离价值的经济现象。比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狂热"的哄抬、投机等行为,使得某种商品、某种资产或某个公司的股票价格猛涨,若干倍地远离其价值。这种高价,不能长期维持,最终会像泡沫一样地破裂。这就是泡沫或泡沫经济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称之为泡沫经济事件。

由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较大幅度地离开价值的现象总会在各种商品中经常发生,除了把这些经济现象统称为泡沫现象外,专家们还根据泡沫产生的不同程度和后果,把它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泡沫经济。共同特点:一是,产生泡沫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度投机,并伴随各不相同的其他原因;二是,价格若干倍地狂涨,远远离开其价值;三是,哄抬出的高价只能停留一定的时间(有的是短暂时间)就会破裂猛跌,下降到与价值相近的价格;四是,每一次泡沫经济事件都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第二种是一般性泡沫。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没有达到典型泡沫经济事件的4个特点,就属于一般性泡沫。许多专家把它简称为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比较经常而普遍地产生的,它的消极方面是因较大幅度涨价而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但因其价格上涨和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出现泡沫经济那样明显的"破裂"和"猛跌"现象,造成的危害也小得多。它的积极方面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市场的作用。因此,不要一提到泡沫就谈虎色变,而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经常发生的经济泡沫。

明确了泡沫的释义和其与泡沫经济的区分,我们就知道经济泡沫会经常发生,就不会否认我国房地产业也会经常发生经济泡沫。由于经济泡沫一般没有明显的破裂现象。泡沫释义扩大化引起的混乱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都认定泡沫现象是价格狂涨而远离价值的经济现象。但是,最近几年,许多作者在发表的文章中,却把泡沫现象包含的内容任意扩大。几乎把房地产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归纳为泡沫现象。有的文章还进一步扩大为,这次我国宏观调控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统统属于治理泡沫的措施。为此,需要说明以下两点:

其一,不能通过曲解来辩解。有的文章为泡沫释义扩大化辩解的理由是:西方有名的《新帕尔格雷克经济学大辞典》明确指出,"理论界尚未达成对泡沫状态的一致同意的定义",既然没有一致同意的定义,我国专家当然有权对泡沫增添内容。其实,西方理论界对泡沫经济现象的意见是一致的。只有对形成经济泡沫状态的定量指标,即其价格离开价值的幅度达到多大才能称为泡沫状态,意见还不一致。《大辞典》仅仅指出理论界对形成泡沫状态的意见不一致,决不能把它曲解为对"泡沫"释义的意见不一致。

其二,对不同质的经济现象,应该有不同的表述词汇和治理措施。如果把以上扩大化的内容统统归入泡沫现象而采取统一的治理措施,就会犯大错误。以房地产为例,如果发生了价格陡涨而远离其价值的泡沫现象,主要的治理措施应为:适度加大房地产投资和扩大开发规模以增加供给;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低价位商品房的比重以降低平均房价(即结构性降价);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以调控房价和抑制投机。而泡沫扩大化提出的许多内容,例如"房地产发展过热"、"房地产投资增长过速"、"房地产开发规模过大"、"住房空置率过高"等,经济学界历来就使用"发展过热"、"规模过大"和"生产过剩"等恰当的词汇来表述。这些经济现象生产出的产品,不是虚拟的而是真正的物质财富,除极少数报废的产品外,都会陆续出售而投入使用,不会像泡沫一样地破裂。而生产过多、过剩,则是导致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只能采取与治理泡沫现象完全相反的政策措施。如果硬要把这些内容归入泡沫现象,必定会造成理论上、实施政策措施上和问题探讨争论上的混乱。因此,必须正本清源,坚持对泡沫现象的原有释义。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

从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过度投机是导致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另外,消费者的预期、非理性扩张、政策导向、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则间接促进了泡沫的形成。

1、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

过度投机而导致的地价飞涨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作为市场经济中极为活跃的房地产市场,投机活动尤为严重。土地交易制度不健全,行业管理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机活动,产生大量投机性泡沫。业内人士有这样的说法:拿到了地就上了赚钱的大路。因此,房地产开发商都千方百计地“圈地”,进行土地储备,等到时机成熟,或将土地以高额的价格转让,或进行开发并疯狂炒作,导致地价、房价飞涨。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圈地投机,投机的成分越多,泡沫形成得越快。同时由于土地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以及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土地稀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土地在反复转手交易的过程中,价格飞涨,严重脱离了其实有价值而产生地价泡沫,进而导致整个房地产业泡沫的形成。

2、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间接原因

(1)消费者的预期。

消费者的预期实质上就是对价格的预期。由于房地产不同于一般商品,当价格上升时,人们预期今后价格还要上升,需求量增加,房地产持有人惜售,供给量反而减少。这样就进一步刺激了价格上升,促进了泡沫的产生。在泡沫破灭时,价格下跌,人们认为价格还要下跌,持有人纷纷抛售,反而增加了供应量,同时由于无人肯接手买入而需求量减少,这样就加剧了价格的下跌。

(2)政策因素。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每个政府都会下大力气对该行业进行干预,我国也不例外。例如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购房按揭、放宽银行信贷、建经济适用房等政策,都直接推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正是这种政策的导向使房地产开发过热,导致价格虚涨,空置率上升,助长了泡沫的形成。

(3)房地产投资的过度增长。

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应该与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一致,如果一国的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就容易造成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严重不平衡,房屋闲置率高,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产生泡沫。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对房地产的大量需求使众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市场,房地产开发大军急剧增多,投资出现过度增长现象,使房地产泡沫不断堆积。

(4)银行信贷的非理性扩张。

由于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但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商仅靠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其开发资金主要来源就是银行贷款。一般来说,各国政府在对待房地产开发的贷款上都有一定的约束政策,但由于房地产的高回报,使许多银行在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违反了有关规定,向开发商发放大量贷款,甚至不去验证其信用等级,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又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手段,从而使许多开发商拥有少量的资金就可以从事项目开发,造成过度开发,而且各种投机行为愈演愈烈,不断堆积金融风险,给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5)结构性矛盾。

经济适用房和豪宅的开发比例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开发商为追求高利润而纷纷投向豪宅的开发,使一段时间内大面积大户型的豪宅开发数量急剧上升而且闲置过多,经济适用房则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提高了商品房空置率,一方面使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不断提高,两方面的作用极易导致房产泡沫;另外,这种结构性矛盾还包括高级写字楼的过度开发。

篇7

关键词:资产泡沫 理性预期 泡沫经济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7-025-04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经济多次经历了资产泡沫,从最早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到美国的“密西西比”泡沫,再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和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几乎每次泡沫破裂,都会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导致日本进入长期经济衰退,东南亚资产泡沫破裂后引发了东南亚经济危机。而通常情况下,每一个经济体都会存在资产泡沫,所以了解资产泡沫的形成及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过程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泡沫经济相关理论

(一)理性泡沫理论

理性泡沫是泡沫经济研究的起点,对理性泡沫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所谓理性泡沫是指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的资产市场价格,与该资产未来各期可能产生的现金流现值和之间的差额。这里的理性泡沫是指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所生成的资产泡沫,而不是“合理泡沫“的概念。理性泡沫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理性预期,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下允许人们犯错误,但这种错误是非系统性的,也就是说,这种错误会随着经济主体掌握信息的不断增加而消除,使预期与现实不断吻合。

在理性泡沫形成的研究中,以Tirole的研究最为显著。Tirole(1982,1985)指出,一些耐用、稀缺或短期供给缺乏弹性的资产价格必然会产生价格泡沫。就耐用资产而言,如果预期购买之后将其再出售会获得收益,则这一预期会使耐用资产价格上涨,出现价格泡沫。就稀缺或缺乏短期供给弹性的资产而言,如果其需求短期内上升,而短期内这类资产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供小于求的局面会使资产价格形成泡沫。这一资产价格泡沫形成还有两个前提,即该经济体内有完善的资产交易市场,整个社会都对该资产有相同的预期。如果这一预期持续上涨,会导致该经济体内群体的投机行为,促使资产泡沫进一步膨胀,有演变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

上述理论潜在地忽视了各经济主体之间获取信息能力和利用信息进行预期处理之间的差别性,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息不对称逐渐被纳入到泡沫经济的研究范围中。

米什金(Mishkin,1997)等人指出金融资产泡沫产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艾伦和盖尔(Allen and Gale,1998)指出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是资产泡沫形成的最终原因。

艾伦和盖尔认为,借款人收益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资产泡沫。在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出借款时,借款人在收益低的情况下会选择违约,不归还借款,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借款人若收益较高会归还所欠金融机构的本利。这说明实业部门通过借款将自身的经营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能否收回借款却是不确定的。因此,有信息优势的借款人便会选择投资于风险项目,以期取得高收益,导致其市场价值高于内在价值,形成资产泡沫。当经济主体都选择违约时,便会使泡沫剧烈膨胀,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同时,艾伦和盖尔认为,在一些情况下金融部门自身的风险也会导致资产泡沫。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资产泡沫起因于信贷规模扩张,如果在未来有更大规模的信贷和持续很高的预期导致泡沫不断地积累,就有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

(二)非理性泡沫理论

非理性泡沫事实上是对理性泡沫的合理补充。理性泡沫认为经济主体是理性的行为人,但经济主体的非理同样是存在的,如由于狂热、时尚和群体心理等外来因素引起的投机行为同样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同一经济现象会有不同的预期,他们在预期某一资产价值会上升的情况下会购买该资产。但是,如果社会中大部分经济人受外来信息影响而对某一资产同时产生非理性预期时,如忽视经济自身运行规律,听信市场上的误导信息,认为某一资产价格被低估,对其升值预期很高等,则该资产在该非理性预期的情况下,价格会被抬高,产生资产泡沫。这一理论将非理性因素引入人们的经济行为,对经济泡沫具有更强的解释性。

二、日本经济泡沫形成机制

日本经济曾经连续18年高速增长,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国内经济泡沫逐渐膨胀,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见图1)。在泡沫兴盛时期,甚至有人发表过“日本要买下美国”的言论,当时东京房价总和相当于整个美国房产市价总和。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泡沫经济的破裂将日本经济拖入长达十多年的衰退期,如今日本经济发展也不见多大起色。

(一)日元升值为导火索,扩张货币政策催生泡沫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无疑是1985年西方五国与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当时西方世界受石油危机影响,长期处于“滞涨”的形势下,而这一时期的日本以“贸易立国”为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扩大出口来发展经济,GDP年增长率保持在5.5%的高水平。出口的强劲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顺差,美国等发达国家极力要求日元升值,改善自身存在的贸易赤字及平衡国际贸易收支。于是美国等五国与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日元升值之后,日本产品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被极大削弱,对外投资损失惨重。为了弥补国内经济由于出口下挫带来的影响,日本政府施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这样国内市场上出现过剩的流动性,与此同时,随着海外资金对日元升值的预期渐增,大量热钱进入日本市场,加剧了日本市场的过剩流动性,过剩流动性的存在提升了经济主体对资产价值的预期,催生了日本资产泡沫。

(二)产业结构升级失败,资产泡沫不断膨胀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得益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世纪50年代以出口纺织业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业失去其在国内的比较优势,逐渐转向海外,制造业成为日本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支撑起日本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GDP的高速增长。然而日本上世纪80年代由制造业向信息业的产业升级却以失败告终。再加上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国内的制造业不断转移到生产要素较为便宜的其它国家,而国内信息业发展不足,这就形成了日本国内的产业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发展加上国内扩张的货币政策,企业拥有的过剩流动性在实体经济方面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又因投资于当时不断上涨的资本市场能在短期内就获得可观的收益,在非理性预期的情况下,企业无心发展实体经济,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不断膨胀。

(三)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推崇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对与国际化金融体制的接轨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体制的发展没有跟上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这种不协调性体现了艾伦和盖尔分析的借款人收益不确定及金融机构中介作用的行为引发的资产泡沫的膨胀。

首先,日本的主银行体制是危机爆发的一大隐患。在主银行体制下,客户企业的大股东是主银行,主银行只向与自己有业务和交易关系的客户企业贷款,企业破产则需要由主银行来清算。因此,大企业破产就会威胁到主银行的利益,主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国家金融稳定,这就形成了主银行维护大企业利益、中央银行维护主银行利益这样一个不利于金融发展的利益保护圈。而企业有了这样的保护圈就会倾向于投资那些高风险的项目。

第二,由于自由化的发展,银行放宽了业务对象和业务限制,尤其在政府长期实施低利率的扩张货币政策后,资本市场的火爆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使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筹资,同时还可以享受股本溢价带来的利益,因此,就会比较少的向银行进行贷款。银行为了自身的盈利,就会将资金贷给信誉比较差的企业。日本企业从银行贷款一般需要用土地和股票进行抵押,而这两种资产价格的上涨,会使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数额不断增加,一旦中小企业违约不归还借款,就会对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而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利息收入变低,银行为了提高盈利,增加市场竞争力,也将资金投向预期会不断上涨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这进一步推动了泡沫经济的发展。

总结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种种原因会发现,投资者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在扩张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拥有过多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由于实体经济的产业空心化,在实业部门找不到出路,资金便涌入股票和房地产这些具有稀缺性的资产上,再加上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和主银行的金融体制,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加大,将资金投入高风险投资领域的可能性加大,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投资者都预期股票和房地产这两种稀缺性资产的价格会不断升高,这种非理性预期的出现导致了群体性投机行为的发生。群体性投机行为的出现,会使资产泡沫进一步演变成为泡沫经济,这样,一旦泡沫破裂,危机就会爆发,导致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崩溃,陷入衰退。(如图2)

三、我国资产泡沫风险的防范研究

一国货币通常是在该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以及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面临升值的压力。我国经济发展正是处于这一阶段,尤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GDP高位运行,贸易顺差200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外汇储备更是在2009年达到2万亿美元,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而另一方面,经历金融危机后,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对外出口逐步恢复,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高失业低增长经济状况下,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这与当年日本面临的情况几乎一样,我国应该在借鉴日本泡沫经济教训的基础上,防范我国泡沫经济产生。

(一)拉动内需,消费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利用国内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占优策略,但是过度的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在自身与贸易伙伴的经济实力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我国会失去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贸易伙伴国内经济的波动会很容易地传导到我国国内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也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作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对象,其自身经济急剧衰退,对外需求减少。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使得美元疲软,国际上预期人民币会升值,使我国在海外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不断削弱。这两方面因素导致我国出口额度锐减,沿海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给我国国内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企业生产动力不足,失业率不断上升,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马车”功能失效。

因此,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条件下,拉动内需、增强国内经济活力,便成为我国经济抵御国外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危机爆发后,我国通过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但这些资金主要通过投资流向了基础设施项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曾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政府乘数效应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而现在,我国国内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处于饱和状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的资金乘数效应显现不出来,造成资源浪费,其进一步发展会引起资产泡沫。

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投资几近饱和的情况下,拉动消费是经济平稳发展的有效举措,然而在财政刺激计划中,用于民生部分的资金并不足,而我国潜在的庞大的消费人群却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刺激农民消费的可能性并不大,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并不会因为财政刺激计划而得到改善。因此,应当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用于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基础设施资产泡沫,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起到以消费为支撑,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增强国家的经济发展力的作用。

(二)推动金融体制创新,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体系的存在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完善的金融系统可以提升经济实体发展质量,防止资产泡沫产生和膨胀。

首先,我国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分流过剩的流动性。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投资者投资选择少,过多资金和过少投资项目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创业板、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的推出都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举措,这不仅可以将资金从股票和房地产上分流出来,还可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如创业板的推出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使资金得到了合理利用。

其次,应加强金融方面的监管,尤其是对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管理。一方面受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国际上大量游资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以期在人民币升值后进行无风险套利,另一方面中国创业板和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也吸引了国内和国际游资对新产品的爆炒。而我国现在的资本账户并未开放,很多资金可能变相通过经常账户流进国内进行炒作,催生资产泡沫。再加上国内实体经济不能有效吸收由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的过剩流动性,这些流动性也参与新产品的炒作,使新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起到对外加强对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监管,对内防止国内游资对创新金融产品的炒作,推动新金融产品创新,健全资本市场,防范资产泡沫,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三)保持独立有效的货币政策,防范资产泡沫

独立的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应当根据本国实际经济需要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不受政府强制干预和国外经济势力的影响。日本当年迫于美国压力和国际经济的协调,在国内投资者非理性预期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合理地制定控制资产泡沫发展的货币政策,最后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连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此拉动国内经济发展。但随着货币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放松,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不断下调,我国国内开始出现过剩的流动性,引发通货膨胀(见图3)。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利率下调政策下,我国国内银行出现利差倒挂现象,即实际存款利率高于贷款利率,造成一些企业通过低利率从银行获取贷款,只要将这笔贷款再存到银行就可以获取无风险利差,这样,就促使企业不断从银行进行贷款,如果企业将贷款存进银行就会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但如果这些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炒作,便会引起这些资产的价格泡沫。事实证明,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我国确实出现了高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2009年迫于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我国并没有收紧经济政策,导致我国资产价格泡沫不断上涨,尤以房价上涨最为明显。

我国现在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还是偏大,国外存在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国内存在流动性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以日本为鉴,关注通货膨胀和物价问题,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就是迫于国际压力,对内实施宽松的经济政策,对外日元升值,从而造成日本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资产泡沫严重,而且日本政府也未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控制这一现象,结果导致泡沫经济产生和破灭,将日本经济拖入了长达20年的经济衰退。现在我们应当以日本为鉴,充分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其深刻的复杂原因,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的衰退并不能靠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国内持续宽松的经济政策来解决,一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当保持自身经济政策的独立性,采用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国现在一些资产如房地产已经出现了价格泡沫(见图4),应当抓住防止资产泡沫风险的时机,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经济形势;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01-02

一、中国今年经济相关情况

面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在2009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迅速。以下是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情况[1]:(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 08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六年增产。油料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糖料下降9%左右。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 509万吨,增长5.0%。(2)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 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 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 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 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个百分点。(4)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 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6)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降转升。全年进出口总额22 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全年出口12 01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 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 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全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910万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8 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

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形势

1.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首先,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减速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美欧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比较明显。其次,各国反向货币政策,使利差格局发生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2007年以来,美国步入降息周期。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保持14个月的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调到4.75%,此后为缓解次债危机的影响,美联储分别在10月31日与12月1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各下调25个基点。2008年1月美联储在有史以来首次在8天之内连续大幅度降利75个和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3月,美联储继续降息75个基点,至2.25%的三年最低点,4月30日再次调整为2%。最后,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贬值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风险也有所增加。此外,次债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更趋复杂,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灾后重建的需求拉动,使控制通胀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

2.国内经济形势分析。首先,中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2009年增长8.7%,同时,偏快的经济增速得以减缓,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消除[3]。其次,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较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减缓、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GDP跑赢了CPI,而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物价涨幅都大大高于GDP的增幅。此外,财政收入增长,经济效益仍维持较高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顺差过大矛盾缓解,农业保持良好势头,都表明中国经济形势总体来说是好的。

但是,中国经济仍面临严峻的考验。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在世界各国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CPI也一直冲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同时,部分行业,如汽车、钢铁、建材、机械等,经营都出现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据有关统计,2008年一些地方已经有10%~20%的中小企业出现倒闭。部分领域投资增速下滑过快,出口下滑偏快,证券市场过度调整等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三、应对危机的措施

危机总是层出不穷,借鉴以前危机处理的经验,对中国度过经济发展的危险期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从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作用出发,提出一些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泰国、印尼、韩国等国,这些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中,资产价格上升形成了一定的泡沫经济,大量吸引短期国际资本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国际投机资金针对其经济金融中的漏洞开展了大规模的冲击, 终于在1997 年爆发了金融危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了外部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加大,发展模式受到质疑的困境。1998 年下半年开始出口总额同比下降。加之当时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大量离岗人员,危机的冲击加大了就业压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危机国家有相似之处,这种发展模式也受到怀疑,具体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1998 年开始下降[4]。目前中国宏观环境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不同在于:一是经济的外向度大大提高,对外需即进出口的依赖增加;二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 世纪90 年代时国有经济仍占中国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当前民营经济等的比重已大幅上升;三是房地产、汽车市场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房改政策的正式实施,商业银行开办住房、汽车等消费贷款,都对经济复苏起到了较大拉动作用。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增速将放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低于刚过去的十年;汽车市场仍有较大潜力,但增速也将逐渐降低。总体来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将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借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应对对策,中国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政策,高调推出了4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货币调控转为宽松,目前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危机仍未结束,中国的应对将是长期的。未来政策选择一是要区别当前与前次危机的具体情况,二是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在解决即期问题的同时,从长远出发,解决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泡沫经济是一种复杂的经济失衡状况,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泡沫经济造成日本经济不景气,至今尚未完全脱离困境。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当时日本经济形势极为相似:一是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在10%以上;二是贸易顺差扩大,资本流动性过剩;三是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巨大压力;四是房地产价格超常上升。对此,我们应以日本的泡沫经济为戒,避免重蹈它的覆辙 [5]。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警示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行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是稳健的,过度扩张或突然收缩都有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在泡沫经济破灭的时候,突然收缩的货币政策又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今后,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需采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和加大窗口指导等措施,逐渐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完善中国的货币调控机制。其次,对股票市场进行调控。乐观的预期使当时的日本人不断把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中国的股民对股市也有着“合理”的预期,认为股价下跌也只是暂时的调整、震荡,肯定还会回升。中国股市的各种制度尚不健全,投机盛行,这就决定了股市具有更强的心理特征。政府作为宏观调控和权威信息机构,有义务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理顺股市行业秩序,对股民进行正确的投资引导,减少投机行为。最后,规范房地产市场。日本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为防止产生房地产泡沫,必须进一步规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1)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运行情况的监管。严格规定金融部门向房地产贷款的比例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的比率,紧缩信贷总量。(2)严格审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条件,降低融资比率。加大对抵押物和信用担保方的核实力度,建立一套全面评估贷款方的风险监控体系。(3)严厉查处“”的违法行为,如对低价出让土地、高价炒卖房地产等扰乱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要予以曝光,并严肃查处,谨防出现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寻租行为。

此外,出口方面中国目前经济外向度高,对外需依赖大,目前出口下降比较大,为扩大出口,可以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甚至人民币做一定程度的贬值。同时,实现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出口商品多元化,保证出口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9年中国经济数据全文[EB/OL].http://省略/rollnews/finance/201001/t20100121_5505618.htm.

[2] 曲凤杰.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影响[J].国际贸易,2008,(6).

[3] 董春杰.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8,(12).

篇9

长期以来,融资问题对全球的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经济的衰退,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因为受到宏观政策、市场机制和金融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企业自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以及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然而在这众多的问题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举足轻重,它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绊脚石。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紧迫。

关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周学东教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她认为导致全社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投资饥渴”;并且研究了“财务软约束”的问题,认为政府在补助政策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并由此引发的问题加剧了资金价格的扭曲,放大了各种“挤出效应”,周教授认为这是造成“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章丽盛认为融资问题是一种结构性现象,主要表现在信贷在资源的配置、信贷期限的配给等问题上,并且研究了我国金融体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出现瘸腿现象,认为这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李庚南认为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隐性成本。

以上学者多是从如何获得更多资金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笔者则是主张使浪费资源的项目破产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我国由于融资问题所产生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市场是二元的:一方面为正规的金融市场和组织,比如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大量落后的、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如民间传统的当铺、钱庄以及放债机构等。国有银行的资金属于计划内的,为了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对它进行利率管制。国有银行的资金量大,并且规定的存贷款的利率低。由于大企业,如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等,它们的信用好,贷款量大,属于批发性质。则银行就乐于将资金贷给这些大企业,并且贷给它们的利率也低。“融资难”、“融资贵”主要针对的是在国家组织制度中不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即体制外的企业。然而体制外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

一谈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常常让我们想到这与货币资金的供应量有关。如果提供大量的货币,就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下面来看一下1990年到2014年的货币资金供应量,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折线图直观地反映出来,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国逐年提供的资金量比较多,并且增幅大。按正常来说,资金量多,利率应该低,为什么利率却低不下来?

以前政府对融资问题放的比较松,很多人都趋之若鹜地去投资项目。如果在投资项目之间一直后续贷款,就不会出现资金断裂等问题。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突然收缩银根,提供的货币资金量变少,则贷款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原来可以给100个项目提供资金,而在收缩银根的情况下就只提供给60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大放贷,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此时,社会的总需求已经扩大,通货膨胀的缺口已经形成,即产生了隐性的通货膨胀。这样就断然不能在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但是得不到贷款的项目为了继续使它们自己回到正常的状态,它就必须要得到贷款。例如,房地产的项目,如果得不到贷款,则该项目就会停滞,但是开发商还是要想办法得到资金,此时他们就会转向民间借贷,结果是把民间利率给抬起来了。下表为近五年来,我国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的利率。

以上表近五年来,国有银行的利率与民间借贷的利率,我们可以看出国有银行的利率比民间借贷的利率低,并且相差很多。随着项目的增多,把民间的利率给抬高了。所以不可以盲目扩张,若让其回到正轨,又没有这么多钱投入的时候,只有废弃多余的项目,这就造成了实物资源的浪费。例如,前些年建立的钢厂,对此大规模的投资,由于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结果自己又拆了,河北就出现这种问题;许多开发商建造一些房子,在房子建立一半时,遇到融资的问题,不管资金得到的程度有多难,他们都会拼命借钱将房子建起来,然后将之卖掉,他们认为很值钱,结果却空置了起来,与钢厂一样,又拆掉,造成了大量的实物浪费。

三、美国产生的“滞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一)美国产生的滞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1970年到1982年,美国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经济缓慢增长的一个阶段,此阶段美国的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率并存,即产生了“滞胀”。下面是美国在70年代前后所经历的三次滞胀,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到在后两次滞胀期,CPI增长达到10%以上在此期间美国经历了4次经济危机,导致了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以及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特殊经济现象。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如下:科技发展力处于减弱期;美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减少;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由于这些原因,首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推高了通货膨胀。然后,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将货币政策慢慢地从货币价格向货币数量来转变。在此过渡期间,由于货币政策的不稳定,以及在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利率的波动比较大,最终使得货币的供应量过大。此时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而因为提供的货币量过大又推高了通货膨胀率。再次,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不断地扩张,这也对通货膨胀的出现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最后,部分食品与能源的价格上涨将通货膨胀率提高到了两位数字。此次的滞涨,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挫伤,并由此导致的高通货膨胀是亘古未有的,甚至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竟然达到10.46%。通货膨胀的增加就会引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在1976年初,失业率为7.9%,福特政府实施了两个措施:一是刺激经济上升的减税政策。二是为了增加一些工作机会,政府举办一些公共服务事业。但是减税政策仅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扩大了预算赤字。因此,进一步推高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到1978年通货膨胀率又产生了两位数字。后一项措施因为没有提供充足的资金,以至于效果平平。由于通货膨胀的上升,卡特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在治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上,卡特政府的态度不坚定,货币政策有时松,有时紧。最终没有成功治理。到1981年,里根政府认为国家过度的干预经济,是造成经济反复恶性循环的一个本质原因。里根政府采取了集中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稳定货币资金的供应量。其中,里根政府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作为主要的目标,不管利率达到多高,甚至引发经济危机,里根政府也从不放弃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遇到了经济危机,但是却有了成效:稳定的货币资金供应量抑制了过高的通货膨胀。到1984年,通货膨胀率就降低到了3.8%。在里根政府的正确政策和不断努力下,美国在1983年终于使得经济的增长达到了高峰。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中美基于泡沫破灭的分析

(一)中国的泡沫经济

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在经济方面出现了结构性的比例失衡。结构性的不平衡可以由市场来调节,贸易顺差可以通过加大对外投资来调整。因此,必须来转变政府的职能。而我国却采取了人民币升值和刺激内部需求的错误方法。结果导致我国的经济走上了政府主导的增长经济的道路。政府为了使收入与增长差距减小,实施的转移支付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税收,进而导致我国在实业方面投资的风险日积月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风险就需要增加不同的投资组合。由于我国人力资本不足以及中国的金融管制使投资者不能持有无风险的国外债券来降低风险。针对这种局面,我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放弃政府干预和回报率低的实业投资,然后转向高风险、高收入的房地产业和金融行业,由此引致我国的泡沫经济不断增长。在2012年我国的GDP大约为51万亿人民币,可是广义货币M2却达到了90万亿以上,目前已经超过100万亿。我国的广义货币M2与GDP之比在200%左右,这远高于美国的67%,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泡沫特别大。这些过量的货币资金不断地流入房地产行业和政府的建设上,从而导致了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和财政经济泡沫的方兴未艾。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有它的特殊之处:首先,它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后,中国人婚嫁购房的强烈需求;最后,由于人民币在升值期间,国外资金的流入也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房价的上涨,当价格涨到远高于人们的购买能力时,房屋就会大量空置,失去它的居住功能,成为追求利益的工具。大量的炒作者将普通的购房者卷入其中,成为承受高压力的房奴。长期下去必然会使泡沫愈演愈烈。我国社会经济就要转型,产业结构要升级,不然就不可持续发展下去,要转型,就不能绕过房地产的转型。由于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破灭,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我国政府不愿意看到这些严重的后果,宁愿继续往里面投钱维持稳定。在2014年,我国走了一条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覆辙之路,即降息降准和优惠利率。但实际是降息只是暂时的,但却给房地产开发商再次提升价格的空间,看似放大了人们的贷款能力,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觉,这就会透支了未来的偿付能力。总之,这些政策貌似扩大了购房者的能力,但随着加息的到来,月供收入比不断上升,银行、开发商、购房者将会共同面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痛苦。这样的援助政策实际上是把经济周期给延长了。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更加无从谈起。

(二)美国的泡沫经济

美国70年代的滞胀,通过治理后,慢慢回到了正轨。到1991年,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刚开始利率特别低。在当时,低利率是正确的,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但是利率持续很长时间的低,就会出现问题,慢慢地又产生了泡沫。从2001年底到2005年,美国的30年期的抵押贷款利率从7.07%降低到了5.58%,但房价增加的速度却达到年均12%,明显地高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这就是由降息的幻觉所产生的影响。到2005年,由房地产推动的泡沫成了整个经济市场的泡沫,房价的增速高达18%,远高于人们可支配收入达到的5%。与此同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又施行了增加利息的政策,抵押贷款利率又从5.58%增加到6.66%。这种压力超出了购房者的接受能力,最终导致了房地产行业泡沫的破灭。

美国的泡沫经济是结构性的,虽然那时美国的物价不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约为1%。但还是有泡沫。当时的资产、地产涨了好几倍,股票价格等各种金融资产,一堆堆全是泡沫。在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房地产的泡沫破裂,金融资产等的泡沫没有破灭,原因在于美国施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出现了恶性循环。

五、后泡沫时代的中美经济分析

在经历过严重的产业衰退和经济危机过后,每个国家都不可能不受到挫伤。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显然中国也是卷入其中的一个经济体。美国产生的资产泡沫,无论是信贷资产或是实体经济的资产都发生了破灭。由此,中国主导的出口模式也产生了困境。为摆脱这些困境,我国需要将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我国内部需求的经济模式,这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史蒂芬.罗奇认为:要想调整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失衡状态,中国就需要多进行一些消费,不要再大量的储蓄,而对于美国正好是相反。

在2002年美国的科技股泡沫破灭,在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泡沫破灭后,美国所进行的投资变为理性投资,它们大部分都是私有企业。在美联储收缩银根后,一些需要融资的企业得不到往常的贷款,他们对贷款的需求会把融资的价格抬起来。由于美国强硬的态度,不理会那些企业,它们得不到贷款显然就会破产,然后被淘汰出局。美国就是走这种发展道路,才使它们的经济道路走上正轨。而中国,部分企业的投资不是理性的,甚至有时候进行的是疯狂的投资,在面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时候,中国不是将那些项目清理掉,而是一味地仁慈。例如,房地产的融资非常高,并且融资扩张的非常厉害。如果我国收缩银根,将资金抽掉一部分,首先抽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这样,一部分房地产项目会很快破产,房地产的泡沫破裂。但是目前并没有破裂,就是因为我国的态度太过仁慈。在2014年,进行降息;在2015年又经行了降准。这样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问题还会持续下去。面临资源浪费的问题,就应该将其掐死。现在之所以不实行强硬的态度,就是因为有利益集团的存在。

六、小结与启示

篇10

【关键词】现代金融;经济;泡沫;控制措施

一、引言

金融经济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以及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世界变幻莫测,经济泡沫又具有非常复杂的特殊性,这一点我们应该清醒得认识到。由于经济泡沫问题不可预见,这使得我们处理经济泡沫问题变得更加困难。现代金融经济中出现经济泡沫的两大根本性原因是社会以及约束机制,经济泡沫的两大表现形式是股票以及房地产泡沫,这两种泡沫表现的尤为突出。一夜暴富的心理使得很多人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巨大的利益诱惑为股票泡沫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虽然很多人意识到了股票泡沫的存在,可是在现实面前却又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企图通过这一途径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致使很多人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被股票泡沫所吞噬。房产是一种固定资产,很多有钱人利用自己的闲置资金购买房产,等待房子增值之后再将其卖出,这实际上是有钱人的一种投资手段,但是这种投资手段为有钱人创造价值的同时却为房产泡沫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对于股票泡沫以及房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经济泡沫的蔓延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并且找出与之适应的控制方法以及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现代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现代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

二、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概念

现代经济学界对“泡沫”这个词的关注度很高,而且有很多学者对这个词都有很深刻的描述。经济泡沫现象指的是商品的价格出现了暴涨或者是暴跌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投机过度,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与实际价值不一致,商品的实际价值和商品价格出现脱节。如果说大量的资金,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在某一行业或者是某一产品上,致使资金在这些特定领域中流转,金融经济在这个时间段内就很容易出现扭曲或者是膨胀的情况,致使其它行业的经济也出现下滑。在资产上升的同时价格却在不断降低,其随着预期方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泡沫体现出的现象是资产的暴涨或者是暴跌,甚至于在出现泡沫的某一个时间段内有金融投资异常火爆的现象出现。从整个市场发展状况来看,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最容易出现泡沫现象,并且我国的基础经济基本不会对这两个市场的产品价格有影响。在此需要提出两种不同的概念,即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对于泡沫经济而言,它是由于投机活动而导致的市场价格变化,但是经济泡沫则是由于商业活动的波动,导致社会需求总和社会总供给之间产生矛盾,使得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以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前提,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经济泡沫总会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泡沫经济就找不到。

三、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全球金融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经济泡沫是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形势过高的估计造成的,如果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设想的情况完全不相符,就会产生经济泡沫。从全球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不管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都出现了在金融经济中虚拟经济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现象,这使得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挤压、限制或者是反弹等行为频发。金融经济中出现的虚拟资本所创造的虚拟价值,要远远超过了实际资本所创造的价值,但是说虚拟资本所创造的虚拟价值会产生经济泡沫,这种经济泡沫是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如果说经济泡沫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是说经济泡沫到了某一个时间段可能就会出现泡沫破裂现象,这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近年来,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工作者应该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方面虚假信息导致了经济泡沫的形成,我国经济发展表面看起来一面繁荣,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假象,带有很强的欺骗性,不仅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第二方面是人们的贪婪以及对预期收益的感性心理使得经济泡沫产生蔓延,现阶段而言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出现的经济泡沫,适当的经济泡沫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利于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说经济泡沫如果过量的话,就会给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泡沫的量过大会沉重打击我国国民经济,破坏人们的经济生活。对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因素以及金融约束机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是社会因素。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金融经济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宽松。在这种宽松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人开始进行资金炒作,商品经济的周期性萧条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也使得很多人在金融市场中最具有增值潜力的资源方面的投资开始增多,这就为经济泡沫的蔓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其次是金融约束机制因素。从我国目前金融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可以说还算比较顺利,虽然如此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漏洞,这主要体现在金融体制以及制度方面,不健全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也为经济泡沫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体制,解决金融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四、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的表现形式分析

从我国现阶段金融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金融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两种最典型的泡沫形式,即为股票泡沫以及房地产泡沫。股票泡沫产生的原因,在于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内在的投资出现完全不符的情况,由于两者情况完全不符所形成的股票泡沫在金融资产总量、经济总量以及泡沫绝对额指标大小方面,同经济泡沫在金融经济中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在供求关系变化的作用下价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原理在金融经济中的股票市场方面也同样适用。如果说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很充足的话,经济泡沫就会把股票的票面价格的大小与股票发行公司之间的关系所掩盖,并且最终以市盈率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来。

对股票泡沫而言,在未来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对股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规范化。对于房地产泡沫而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供求关系以及交易成本方面的问题。目前来说金融经济泡沫出现的问题,究竟有多少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予以高度关注。拿房地产经济泡沫来说,房地产价格在持续上涨,一般的工薪阶层需要花费自己30-40年的储蓄才能够购买房子,但是虽然这种情况出现,很多年前的一些楼盘还是没有完成销售指标。高度密集的人口以及稀有的土地资源还会致使经济泡沫的出现,并且促使经济泡沫蔓延。

社会原因以及社会约束机制,使得现代金融经济中产生了经济泡沫,这也使得在整个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问题以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两种主要形式凸显出来,如果能够深入分析经济泡沫出现的原因,对经济泡沫的蔓延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能够确保整个金融市场经济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可以将经济泡沫对金融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控制现代金融经济中产生经济泡沫的策略

1.国家加强对金融经济的干预

虽然说解放经济政策是好事,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经济而言,国家应该予以一定的干预。国家适当干预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有一定促进作用,起码能够保证金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国的金融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出现很多经济泡沫,这需要国家加强对其的干预。国家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干预要适当,不可过度干预,也不可不干预,干预要适可而止,减少经济泡沫产生的同时保证其健康稳定发展。

2.严格控制房价的不合理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推动,如果说房产价格过高的话,其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扩张到其它领域,这样会使得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国家已经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这种宏观调控措施需要持续进行下去,需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措施,而不是短期的措施。国家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上面。

3.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对其约束

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制度以及法律的约束。这要求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甚至于说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其发展进行约束,以便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说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度以及法律的约束,但是也要给予一定的自由,确保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松弛有度。

六、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泡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我国,世界上很多其它国家也有经济泡沫现象存在。要想确保金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国家需要对金融经济中产生的泡沫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控制金融经济中产生的泡沫现象,国家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对房地产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法律对金融经济的发展进行约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的经济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确保我国金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可以为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旭峰.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J].中国外资,2013(09):20-25.

[2]胡军燕,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5(05)

[3]王慧.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J]. 当代经济管理. 2015(05)

[4]丁洪福,郭万山.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及其货币政策启示――基于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实证检验[J]. 西部论坛. 2015(06)

[5]赵俊.资产泡沫定价的方法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娄延强 赵远.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应对[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

[7]Priscilla Liang, Thomas D. Willett.Chinese Stocks during 2000C2013: Bubbles and Busts or Fundamentals[J]Taylor & Francis Journal.2015, Vol.48 (3), pp.199-214

[8]张 红,李 洋,张志峰.中国城市软实力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03)

篇11

1.土地的稀缺性。我国是一个大国,虽然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人口众多,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稀缺。随着目前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处于不断增加中,导致土地资源更加稀缺,促进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促进了房地产泡沫式经济结构的形成。

2.房地产商品具有特殊性。在一定的期间内,房地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并且购房合同期所能够摊销的成本比较低,这就促进了房地产泡沫结构的形成。

3.地价的虚构性。地价虚构主要是指土地的价格和资产价格不相符。在现实生活中,地价虚构越多就会使得泡沫成分增多。

4.调控措施不协调。国家实施土地资源严格控制的政策,促使建房成本不断增加,土地价格一路增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房价增长。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较少,实力不够,加上信贷控制制度,严重制约了房地产企业的活动。而对于需求增长没有一定调控措施,投资增长状况低于需求状况,导致矛盾产生,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

二、房地产泡沫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促使房地产市场发展结构不平衡。就我国目前的状况看,很多大中型的城市发展结构不平衡:高档产品处于过剩的状态,而低档和中档的产品则供应不足,面积大的房屋户型较多,而面积小的则供不应求。一些需求较大的社会住宅投资不足,经济适用房居高不下,不能够满足人民需求,促使房屋的发展和供给不平衡。

2.不利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由于房地产的泡沫经济问题的存在,导致社会大量资金逐渐流向房地产行业,促使投机活动不断发展。在房地产的开发中,购房者一般采取按揭银行贷款,这就导致了银行贷款的比重增加,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一旦企业或者个人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行业,就意味着个人或者企业缺乏一定的资金购买其他物品,导致其他行业发展匮乏,不利于经济整体性发展。

3.损害消费者利益。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人们住房变得困难,一些人们不得不贷款购房,促使消费者负担加重。另外,房地产的投资在人们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生活的成本,还促使房地产的拥有者和非拥有者资产差距加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对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所伤害,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当房地产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最受伤害的仍然是消费者,导致“财房两空”。

4.导致金融风险增加。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来说较低。就目前情况来看,个人的银行贷款不良率较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物业管理和房屋税收等费用逐渐提高,会促使房屋购买者的负担加重,降低还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5.扰乱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追求价值利益最大化,但是当前“泡沫”经济状况的存在,导致房地产行业“一枝独秀”利润独高,促进了钢铁、水泥、建筑等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经济结构不断畸形化发展,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够进行合理的配置。最终的结果是资源浪费、社会生产力被破坏。

三、解决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的措施

1.建立完整的房地产行业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建立预警机制需要各地方政府共同合作相互配合,要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行研究,设立符合社会发展的预警体系。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房地产价格过高,防止泡沫产生。对市场的价格、结构、需求进行调控,通过一些列的措施规范和引导市场发展,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透明公开制度,严厉打击炒作行为,同时引导消费者合理投资,促进市场健康合理化发展。

2.规范土地资源市场,从源头解决问题

产生房地产泡沫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土地稀缺性,但土地稀缺并不单单促进了房地产泡沫产生,同时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降低城市化步伐的因素。那么,应该怎样利用匮乏的土地资源建立富足、平等、安定、公正的生活环境,就有赖于政府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政府要加大力度规划土地资源,合理保障住房,不仅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还要考虑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3.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银行,银行是资金的管理者和代管者,所以必须要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包括对银行资产流动性、控制能力、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控制。要促使银行在内的金融业与国际接轨,促进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化,并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寿险业相互结合。同时还要对海外的发展经验进行借鉴,促进消费信贷和开发信贷相结合发展,保证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化解金融市场风险。

4.采取货币资金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为了解决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政府可以采取货币资金政策,通过提高购房首付付款的比例、采取紧缩信贷额、限制房地产贷款、提高利率等措施,调整房地产结构。同时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规定房地产贷款,避免坏账损失、呆账和信贷膨胀。另外还要从基础建设入手,增强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完善抵押制度、信用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向平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篇12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房地产经济理性思考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例如,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快捷方便;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支付手段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经济形势下资本运作逐渐向数字化转变。房地产经济受到新经济形势的影响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效预防泡沫经济的出现,促使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提供场地支持,从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平稳发展。由此可见,房地产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前提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够解决困扰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城市住房少的问题,并且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第三,带动社会就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如房屋装修、房屋设计、家具生产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就业率。第四,拉动消费增长。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社会消费的增长,同时房地产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社会基础性住宅建设,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同时能够提高人们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如家电、家具、建材等,有助于拉动消费增长。

但是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不光会带来积极影响,同样也会带来消极影响。第一,泡沫经济。房地产泡沫经济实质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虚假繁荣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虚假的市场繁荣会严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重视这一问题。第二,社会危机。房地产经济的虚假繁荣不但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危机。很多企业会因为虚假经济而破产,大量人员失业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安定。第三,金融风险。由于房地产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泡沫经济的出现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对我国金融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遵循市场实际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需要尊重客观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市场选择项目地点、范围及建设规模等因素,避免供给侧不对称造成的供给失衡。但是从我国目前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房地产建设项目没有完全遵循市场实际需求,这属于“以产定销”的情况,也是房地产经济发展中比较典型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要从当地实际住房需求出发,确定最佳方案,做好市场调查,确保供给侧与需求侧保持平衡状态,避免为了刺激当地经济发展而盲目转让土地,确保土地开发与利用和城市规划的统筹发展,促使房地产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

(二)市场导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新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房地产经济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这是市场导向作用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导向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加强理性思考,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房地产经济市场导向进行合理调整。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房地产经济实际发展状况,通过调整批租权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实践过程中由于很多投资者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只关心出价高低,没有重视市场取向,盲目投入高产出行业,房产结构混乱。

(三)土地价格不断增长

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但是由于土地资源不属于商品,其最终价值主要是从投资收益率来计算的,与社会劳动无直接关系。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资源供给的限制,从房地产投资状况来看,地价较高时政府的收益也越高,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容易发生盲目出让土地的情况,导致房屋单价也不断升高。但是在市场经济中,过高的价格会约束消费者的行为,导致投资成本增加,商品房价格的升高会给人们的消费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这说明了盲目抬高地价不利于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三、新形势背景下推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一)合理分配建设用地

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各产业的协同发展,不能简单通过转让土地的方式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这虽然能够提高财政收入水平,但是不符合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房地产项目与其他项目投资不同,盈利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写字楼、大型商场等项目能够通过出售的方式直接获利,工业厂房以及娱乐建筑等需要与其他经济产业共同发展,从而实现长期收益;公共设施建设虽然没有实际盈利,但是能够优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因此政府需要重视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好城市规划,合理分配建设用地。

(二)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随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从房市周期理论来看,我国房地产产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房地产市场也从不完善逐渐向完善发展,未来房地产发展要更加理性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房地产开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织者与实现者,需要提高建设的理性化,减少盲目建设的行为,要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居民的经济实力与消费意愿。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推动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发生供给侧不平衡的情况,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与调控,避免房地产经济虚假繁荣情况的发生。

(三)確保土地价格的合理性

房地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的购房能力也不断提升,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新经济形势下,政府需要合理利用相关政策以及行政手段将土地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适当控制房价,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发展。房地产项目涉及土地与金融等要素,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其供应量有限,流动性较低,而金融则正好相反,流动性强。一旦房地产经济出现投机行为,在资金链断裂之后可能会对房地产行业以及城市经济发展都造成较大的影响。

(四)预防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出现

为了有效限制投资行为以及炒房行为的出现,政府需要加强房价市场监控,不断优化和改革现有地价公示制度,确定基准地价,从而为土地市场交易提供参考。同时要对土地交易价格进行科学评估,实时掌握具体交易价格,并快速发现异常问题。定期检查区域内土地转让情况,若基于优惠政策转让的土地需要限制其在规定时间内再次交易。政府需要根据房价的市场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避免房价过快升高。由于不同地区房价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对房价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有效监控,预防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发生。

篇13

关键词:房地产;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市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伯格认为:泡沫即是“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钱在一个一连历程中的蓦地上涨,初始的价钱上涨使人们孕育发生价钱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这些人一样平常因此交易资产图利的投机者,而对资产的使用及其盈余本事并不感兴趣。随着价钱的上涨,通常是预期的逆转和价钱的暴跌,着末以金融危急了结。”简而言之,任何一种经济泡沫都可以被笼统的定义为:一种价格背离其价值的现象。在市场上,一种产品在其产品价值的上下做一定范围内的价格波动,是合理的,这时候的经济泡沫已然存在,并称之为合理的泡沫经济。但分析查尔斯・P・金德伯格所言,我们平时所关注的“泡沫”其实通常指产品或资产大受人们追捧而引起该产品或资产的价格不合理大幅度的提升,貌似出现一片繁荣,而其实已经出现经济泡沫了。超出合理水平的经济泡沫膨胀,显然背离了产品的经济基础,是经济行为中的风险行为。

一、房地产泡沫

(一)房地产泡沫的主要特征

借助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裂,可以进一步理解房地产泡沫的内涵。70年代的日本,居民住宅贷款额同比有了1.3倍的大幅度增长。到了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生产和需求异常旺盛,这种情况下大量剩余资金涌动,一些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开始蠢蠢欲动,利用土地担保向银行贷款,开始了购买土地、行房地产开发的循环动作。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成为现实,日本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储蓄,日本金融机构也耐不住寂寞,投入其中。到八十年代中期,日本低地价竟然上涨了2倍有余,其中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更是达到了75%以上。当到了1988年,连续多年的地价指数暴涨逼近2倍,日本已经不得不接受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了。到了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总市值2450万亿日元,GDP450万亿日元,是GDP的5.45倍。GDP见顶是1992年 482万亿日元,房地产泡沫先破灭,和曾经的美国一样。日本由此完成了一个房地产泡沫形成到破裂的全部过程,世界经济史上亦是空前。

由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发展及最后的破裂可以总结出,房地产泡沫的主要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并且这种形态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其次, 房地产泡沫振幅较大,虽有一定的理论轨迹可寻,但不具有连续性,没有稳定的周期和频率。最后,房地产泡沫主要是由于投机行为,货币供应量在房地产经济系统中短期内急剧增加造成的。

(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

1.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从某种意义而言,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前提。在地球上,土地的存在面积是固定不变,对地球上的居民而言,他们需要有自己的居住地和居住条件;对于企事业来说,他们的发展也都与地产密切相关。物以稀为贵,房地产有利可图便被一些人趋之若鹜,房地产业泡沫的产生也成为可能。

2.地价的虚构性和房地产市场的不充分性。土地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属性是多重的,它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资产。而地价的虚构性正是由于土地资源价格与其资产性价格的不一致而产生的现象。在房地产业经济交易活动中,供大于求一旦出现,其资产性价格必然大于资源价格,形成地价的虚构。而现实的市场地价中,一般虚构部分所占比例越大,泡沫成分就越多,反之越少。事实上,房地产市场与常规自由竞争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上,即构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充分性,更导致了地价虚构性的形成和加强。

3.不合理的货币金融投资倾向性。房地产作为泡沫经济的载体,本身并不是虚拟资产,而是实物资产。出于投机目的的虚假需求的膨胀,经济泡沫的产生原理是一样的,但房地产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价值量大,且具有不可移动性及保值增值性。这样就造成了一方面没有银行等金融系统的支持无法完成投机需求的实现,另一方面银行系统为了自身的利益又很愿意发放房地产贷款,这样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业,就给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4.政府部门的调控和监管不足。在金融系统有巨大倾向性地把房地产作为最佳贷款项目时,房地产金融行业开始鱼龙混杂,甚至有不少公司是挂靠政府职能部门或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向房地产贷款,更有甚者采取了挪用公款或拆借等手段,重复抵押贷款也甚为严重。对此,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政府部门理应采取有效措施引流资金,进行强有力的监管、调控,以避免资金链无限拉长,造成经济泡沫产生的局面。

(三)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起了一系列不良反应:重创经济、财政危机、通货紧缩、产业抑制等等。而事实上,房地产泡沫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这些方面,房地产过热,一旦泡沫形成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就会最终导致新的房产积压,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持久而深远的负面影响。空置商品房的积累,又促使了不规范的住房抵押贷款操作,而房地产价格便跟着虚高,极大加重消费者的负担。

日本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一旦经济不振,金融危机便会应运而生,种种的连锁反应,最后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整个国民经济将受到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二、经济泡沫与房地产业的关系

(一)知其利害,用其之长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是一把“利害合璧的双刃剑”,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已经达成共识。这主要是基于对经济泡沫的认识和房地产业的自身特点:首先,经济泡沫长期存在具有其自身的客观性,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资金融通,活跃市场经济;另一方面,经济泡沫中确实存在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其次,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业本质,房地产业是实体经济,房地产业部门也是实业部门,即其本身不是泡沫经济。但从事实出发分析,房地产业确实含有经济泡沫成分,在其恶意膨胀的事实下必将导致泡沫经济的发生。比如地产价格泡沫、房屋空置泡沫、房地产投资泡沫、房价虚涨泡沫等等,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

事实上,房地产业没有一点经济泡沫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见,房地产业与经济泡沫的共存和利害,其关键在于要把握一个度,在于把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而怎样利用现有理论知识、政府政策和市场规律,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作为房地产业以及相关人士要做的,且切实要做好,以发挥其有利的一面造福社会。

(二)剖析现状,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近几年来,房地产业投资已在我国形成较大的规模,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当前政府应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次,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于进一步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势必侵害到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所以解决好房地产市场的秩序问题尤为重要。在我国一些地区和城市,一些开发企业、中介机构采取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手段,哄抬房价;违规进行返本销售、售后包租、拆零销售;违规以预购、认购等形式违规收取费用等等;甚至在部分城市炒楼花、炒房号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激化。另外,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商品房结构不合理,也成为当前房地产业的诟病。

三、结束语

早在2003年,政府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事实上,房地产业无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对居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当今新的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要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充分认识房地产业与经济泡沫的关系,保持高度的理性,及早采取避免和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措施,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正确督导,以防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和扩大。

参考文献:

[1]郭松海.房地产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14

目前我国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股票经济泡沫和房地产经济泡沫。对于股票经济泡沫的问题来说,是由股票市场价值和内在的投资价值之间的差额两者构成的股票市场泡沫同经济泡沫在整个现代金融经济中所表现出的金融资产总量和经济总量、泡沫绝对额指标大小的密切相关联的。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发生相应的变化,对金融经济市场中的股票市场而言是同样的。如果假设流向股票市场的资金非常充足,金融经济市场当中的股票所反映出的票面价格大小和股票发行公司之间的关系就会在经济泡沫中所掩盖,最后在市盈率的变化趋势表中表现出来。在我国,股票市场受到股票投资行为主体的迅速崛起的因素所影响,这些投资者希望应用主体社会力量和金融经济市场的各方参与来辅助发展下线。从这一角度讲,未来金融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间里,我国股票要在经济泡沫背景下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确保股票机构投资人员投资行为要规范。

从泡沫经济的繁荣于此危机于此的规律来看,房地产是泡沫经济的核心载体,不仅具有交易成本低这一特征,而且供求关系不容易达到均衡。目前几年内,我国的房地产的经济泡沫是否存在,存在的泡沫有多大程度,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一部分人认为,我国房地产的泡沫成分比较大,工薪阶层一般要在三十到四十年的储蓄时间才能买到一套住宅。也有一部分人说,多年前的写字楼现在空置率非常高,高达有70%,在房地产价格下降一半还多的情况下,卖出这些楼层还要花好多年,所以认为是典型的房地产泡沫。有人认为是在生产要素中土地供给弹性小、人口密集而形成的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就房地产价格认为不高,甚至偏低而不存在泡沫。据此,我们可通过三个指标来分析和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房地产贷款增长和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的比率、房地产价格增长和GDP增长的比率、房价上涨和家庭平均收入增加的比率来判断,并得出结论是,我国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七八年内总体上是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的,但要注意一个问题,房地产需求大部分是要靠银行贷款支持。

二、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策略

对于现代金融风险的泡沫分析了解后,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进行周密部署。如政府可以适当考虑刺激性政策退出机制的出台。房地产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在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需求的无限性相抵触,这个矛盾解决好,要靠政府适当收紧信贷或引导信贷投资渠道,要考虑到刺激性经济政策在房产也适度退出机制。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房地产也已经把银行业捆住,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处理不当,造成价格大幅度的下跌,那么就会出现银行很多坏账,这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对银行系统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所有政策退市需要慢慢退出并收紧银根。

政府应调控房地产预期,严格控制房价非理性的风险。在我国,房地产是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之一,在经济复苏方面充当引擎作用。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向其他领域不断括展,会引起经济的潜在威胁。国家应保持调控的连续性,防止短期政策代替长期政策,下大决心改变政府职能,把重心放到房地产预期调控上。在改变土地财政政策方面,是防止经济泡沫的有效策略。目前我国在土地的供给方面,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征地制度方面的框架内,许多各级地方性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这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所在。要突破这种悖论,就要改革土地财政的政策和制度,有效地增加土地供给,增加可以参与土地供给决策和利益谈判的群体,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情况,加大经济的各方面深化改革力度,把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从对房地产的调控开始转变,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重建的动力。

要采取加息和增加投机的资本成本。如在流动性的管理上,回收流动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准备金率外的非数量化货币政策,采取加息手段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增加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成本。还要采取措施遏制资产短期过旺形成的高危泡沫,在市场经济的繁荣时期,不管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市场,资产的短期过旺情况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复杂,但大多数情况是过分杠杆、衍生品创新过度、低利率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一些资产尤其是房地产、股市过热,短期内的资产价格过旺,于是形成高危泡沫、然后破灭,形成经济崩溃。此外,应采取措施制定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对金融经济泡沫进行约束。目前由于没有相关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制度对经济泡沫形成严厉震慑,在稳定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国家应对金融经济的约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使金融经济发展有张有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