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振兴的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是乡村经济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将乡村与城市紧密连接,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拥抱大自然的有效方式,还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环境生态和谐以及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严贤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背景,探讨与分析了农业旅游基本理论,并详尽地介绍生态农业旅游具体实践措施与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全篇共七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等。
该书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论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助于读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生基本了解。此外,该书还针对丘陵地区的地貌环境特征,提出适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垂直生态观景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多元化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读全书,不难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可作为农业及旅游类学科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林业、农业及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学习。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将生态、农业与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并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经营模式,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风景观赏、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品味农家风味等休闲活动。
然而,随着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愈发热烈,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首先,商业化严重,乡村特色不足。许多农业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即时利益与城市风貌,经营环境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乡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而会极大地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经营的长远发展。其次,服务水平差,缺乏专业人才。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快,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阻碍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意识不到位,忽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前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重视,而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游客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现代化农村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其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全方位进行振兴发展:一是加强人才振兴,大力招揽乡村优质人才,培育专业、实干的农民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农业振兴,借助高新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三是推动文化振兴,强化乡村思想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基本文化水平,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四是推动生态振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处理生态农业旅游的部分问题,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于实处,发挥其有效作用。加强基础建设,发扬乡村特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基础的前提下,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扶助政策。与此同时,将当地自然风光和特色物产资源融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不仅可以彰显出当地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效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当地各级部门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以农民为核心的地方人才队伍,以推动乡村振兴。此外,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重视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旅游经营者都必须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生态平衡发展意识,并制定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助力。《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以生态农业旅游理论为基础,对相关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包含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著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另一方面,还能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日本生态旅游的历史可以划分为黎明期、调查研究阶段、实践推进阶段、课题提出阶段、全国开展期等5个期间[3]。
1、概念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但对“生态旅游”本身的认识还没有形成。1987年成立日本环境教育论坛(JEEF)。1989年,设立日本最早的生态旅游推进团体———小笠原观鲸协会。
2、调查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环境厅和自然保护学会等有关机构开始着手进行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为探索国立公园的利用方式,环境厅(现为环境省)以“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推进方策检讨调查”为题,开始对知床、奥日光、八丈岛、西表岛、屋久岛等5个地区展开为期三年的调研。1992年,日本环境教育(JEEF)生态旅游研究会成立,并以“什么是生态旅游”为主要课题开展持续数年的学习研究。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在对地区旅游企业和游客指导方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编辑出版了《生态旅游指南》。
3、实践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各地开始学习屋久岛、小笠原、西表岛等较早实践生态旅游地区的先进经验。1998年,日本生态旅游推进协会(JES,即后来的NPO法人日本生态旅游协会)和北海道生态旅游研究会设立。之后,JES在各地举办全国性的大会,为生态旅游的普及做基础性的铺垫。
4、课题提出阶段———21世纪初期
21世纪初,各地设立的团体及导游在生态旅游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提出的时机已经成熟。诸如解说技术的提高、充足资金的保证、导游人员的延续等一些实际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迫切需要研究解决。2000年,日本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会(CONE)成立;2002年,北海道建立生态导游资格制度;2003年实施的《东京都岛屿地域自然保护和适度利用纲要》,规定了关于小笠原特定区域的准入规则;《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规定了冲绳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即生态旅游)的推进措施。
5、全国展开阶段
2003年,日本将生态旅游的推进定位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升国民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兴趣。早先致力于生态旅游的地区,如小笠原、西表岛、屋久岛、北海道等具有典型自然环境的地区,也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原有旅游地域及未开发的山林山地等地区开展生态旅游。2006年12月,日本全面修改《旅游基本法》,制定通过了《旅游立国推进基本法》。2007年6月,通过《生态旅游推进法》,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体制全面形成[4]。
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
(一)生态旅游推进法产生的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生态旅游因分散旅居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在世界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围绕名胜古迹周边区域观光的传统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使游客既能在自然中身心愉悦的活动,又能享受地域固有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因而受到人们关注并不断聚集人气。在日本,农村生活体验型的绿色旅游和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并保全环境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也开始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以生态旅游运动推进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推进协会的诞生,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的正式开始[5]。2002年是地球峰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联合国将该年度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在全球展开。生态旅游作为生态保全型旅游,其推进既减少了环境负荷、可持续的保全环境,又因旅游产业的振兴使地域摆脱贫困,因而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然而,对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是各国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发展经济而大兴旅游,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若强化环境保全而过分限制,生态旅游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要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资源,开创出地方特有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能对自然和传统文化进行可持续的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自然环境管理就必须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则。日本的有些地方的旅游经营者自己制定规则进行生态资源的保护,如小笠原的“鲸鱼观察”规范,但这种规则是只对有关人员有拘束力的内部规则,对外不具有强制适用的效力。生态旅游要在全国范围开展推进,因这种地方自主规则的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然会不断发生,这将成为阻碍生态旅游推进的因素之一。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旅游的精神实质,在致力于环境保全的同时有序地实施生态旅游,既能按预设的模式发展,又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然而仍有些地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管理成本,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的良性推进。为了生态旅游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恣意开发,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生态旅游推进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该法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推进新形态的旅游产业,在谋求地域振兴的同时,将旅游引发环境破坏的危险限制在最小[6]。此法的出台,使生态旅游活动的良性推进有了法律保障。
(二)生态旅游推进法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作为议员立法起草法案被通过
地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选择总会面临两难境地。到2007年,生态旅游在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难题。虽然生态旅游在观念上已被大众理解接受,实践中也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导致的弊端给生态旅游的实施造成很大障碍,当事人甚至不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去操作。对行政关系进行调整需要付出时间,而环境问题却刻不容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生态旅游既已广泛推进,就应成为旅游立国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弊端的议员立法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生态旅游推进法》基于环境委员会委员长提案,以众参两院所有议员赞成而一致通过。
2、是一部同时调整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单行法律
该法第1条明确了立法目的:保护自然环境、振兴旅游、推进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振兴地域经济,同时要保护好环境资源。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旅游推进法》堪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加之2006年通过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两部法律成为日本21世纪环境保护与旅游立国的里程碑。
3、以英语“Ecotourism”的片假名“エコツーリズム”直接为法律命名
日本的法律用片假名来直接命名的寥寥无几。“生态旅游”可以用日文汉字“生態観光”来直接表示,但用片假名更能把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来。生态旅游不仅是指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其内涵包括实现推进旅游、振兴地方、保护环境三个要素的平衡,是一个能体现开发和保护并重理念的专有概念。为恰当准确的表述出这种细微的差别,按照英语词汇的片假名来表达书写显得更为贴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生态旅游推进法的贯彻执行也并不只限于环境省,而是包括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文部科学省等多个省厅。
4、提出日本型生态旅游的四个基本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第3条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谋求旅游振兴、谋求地域振兴、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教育[7]。2003年,环境省“生态旅游推进会”提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地域”进行交叉思考,摸索日本型生态旅游应具备的方向性的东西,这对后来立法层面上基本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5、以各地生态旅游推进协会为基地
在环境省设置的“推进会议”中,明确了日本型生态旅游在三种类型的地域大力推进:像知床和屋久岛那样残存的原始自然地域、以大众旅游为主体的地域“生态旅游化”以及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地域,并将其中的13个地方选定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从这开始,日本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推进以山林山地为主要阵地的“日本型生态旅游”逐渐形成了。与有着广袤自然生态资源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日本的原生自然环境显得非常有限。然而,包含在自然公园里的一部分的中间山林山地,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南北延绵3000多公里,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宝库。同时,历史积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
日本型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体来说,是在农村、山村和渔村,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城市街道地域和城镇。充分发掘利用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地域独特的魅力,这种旅游形态的应用范围可以无限延伸。为振兴生态旅游,首先设立以市镇村长为中心其他关系人参加的“推进协会”,以协会为中心来选定生态旅游的地域范围、找出地域独具特色的珍贵旅游资源,进行导游培训、设计项目、开发市场,规划设计地域生态旅游的具体方案。在此过程中,国家在宣传活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支援,但仍以各地推进协议会为主体。6、明确规定生态旅游为公民的权利自然环境因国家和地域而不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振兴旅游,谋求地域活性化,实现可持续的环境保全,这让因人口少子高龄化导致地域活力低下而倍受困扰的日本,找到了地域恢复元气的动力。充分利用地域自然环境的优势,促进往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才能建设繁荣的地域社会环境。
在村落区域,子孙不在身边的老人们,用山村的乡土料理款待前来的游客,给他们讲述相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并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和活力。生态旅游运动之初,这样的情景在日本随处可见。而这样的景象靠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来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靠地域自立、自律的能动的完成,这正是《生态旅游推进法》的重要使命。各地的推进协会,没有把地域宝贵的自然资源重新指定为“特定旅游自然资源”。什么样的自然资源能脱颖而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无论孩子还是老人都有权参与这类问题的解决。地方居民共同参与,探寻地域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振兴地域出谋划策[8]。《生态旅游推进法》立法化的最大的效果,便是把原本只是一部分关系人参与的生态旅游,建设成为普遍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并在各地得到广泛的推进。当然,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尚需要时间。正因为如此,生态旅游的推进会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全遭受怎样的影响,还需对事态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根据情况,也有可能需要对法律本身进行修改。为此,《生态旅游推进法》附则规定了本法施行5年后须进行修订。
对我国生态旅游法制化的几点启示
(一)科学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统一认识,理论界对其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实践中对生态旅游的称呼也千差万别,使得人们对生态旅游及相关概念的认识相当混乱。必须统一各方面的认识,明确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将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相关概念区分开来。有关行政部门和民间团体在生态旅游概念的表述上要体现保护环境、振兴旅游、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同时更好地保护地域环境资源。
(二)扩展生态旅游的活动空间
尽管我国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一些地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山林区域开发生态旅游,但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仍是各类发展大众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大量人群蜂拥而至,给这些区域的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要减轻旅游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就必须不断扩展生态旅游空间。除已开发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等地域外,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林地,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有必要发展生态旅游。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相关法制的不断健全,这些山林山地应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具体说来,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是农村、山村、渔村,甚至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街道地域和乡镇。
(三)加强生态旅游的实证调研
生态旅游能否有效推进,取决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情况。有成功经验可取远比“摸着石头过河”、“以环境换经验”的做法要好的多。有关部门要加大生态旅游推进典型区域的调研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编制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引导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的科研课题,深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为生态旅游的立法和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要对经营者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民众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专业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对地域环境保护的效果以及旅游为经济发展的贡献等问题进行调研。要对生态旅游取得巨大成就的区域进行经验总结,宣传经典做法及取得的实际效果;要选取不同形态的典型地域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各地的资源状况、市场状况等设定具体的发展模式;还要对那些目前看起来和旅游无关的山林和山地之间地域进行调研,逐步探寻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它不但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而且为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定位导航。没有乡村的文化振兴,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高职院校每年暑假都要组织数量庞大的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送文化下乡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各种途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界对此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范建华、秦会朵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在继承原有优秀乡土文化基础上,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乡土的文化。李军明、向轼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乡村文化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成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从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现实需求。沙垚、王昊从主体、空间、时间、实践的四维框架出发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文化、能重新钩连历史和当代的文化、也能超越职业化的文化实践。从上述所列的内涵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述的都体现了共性的东西对原有文化的重新构建。综上观点,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传统乡土文化的重新构建,在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剔除其不合时宜的传统乡土文化因子,顺应时展潮流,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因子,从而把乡村文化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优秀乡土文化,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以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引领。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中起价值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拉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经过长期改造、传承和发展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以此拉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三是通过挖掘传统乡村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治理智慧,如乡规民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淳朴民风等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四是通过挖掘古代商人长期在外闯荡过程中形成的“注重诚信”、“敢于打拼”、“勤俭致富”等的优良品质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促进社会振兴。(二)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所积淀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的农耕文化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灵魂,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凝聚乡村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代表传统文化传承的农耕文明不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广大乡村地区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不复存在,淳朴、敦厚的民风逐渐衰落,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的逐渐流失。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三)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对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变落后的农村文化面貌,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期盼和需求。
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
(一)助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思想道德建设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大力推进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村民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可以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优势,积极参加到乡村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去。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与深入各乡镇党支部,并与之结对共建,还可邀请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他们作新时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专题报告,提高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参与举办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帮助广大乡村群众树立正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在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去其陈观陋习,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二)助推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这给乡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但还存在着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建设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加入,可以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的帮助。二是高职学生通过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并协同乡村文化人员共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增厚地方文化底蕴,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三是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乡村建立电子图书馆,集合网上文化资源,这不但实现高职院校与乡村基层文化机构可共享图书资源,而且还能引领村民健康学习,拓展网络文化资源。四是高职学生利用自身社会活动面广和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向社会各界宣讲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乡村文化机构捐赠、捐购其所需要的书刊资料,联系城市各类文化组织给乡村基层文化机构传经送宝,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三)助推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乡村文化活动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提高乡村群众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活动具有天然优势。一是高职学生既可以为乡村文化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出人出力,协助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具有朝气活力高职学生的参与不但为这些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大大增强活动效果。二是高职学生发挥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优势,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为村民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三是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位,促进乡村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从“送文化下乡”到“种文化下乡”,发挥高职学生较高的文化活动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组织和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四)助推创建乡村特色文化,培树乡村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文化品牌的源泉,也是乡村文化中的精华,更是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挖掘和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高职学生可以借助本校具有文化研究资料和自身人才的优势,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协同乡村文化干部和当地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行家里手,从历史、地方、经济、人文、区位等方面入手,挖掘或策划乡村文化品牌,寻找可以打响乡村文化品牌的路径和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查阅当地乡村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疏理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名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人物,深入了解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相结合,打造响亮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地发挥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还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与乡村的通力合作,进行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3(1)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3]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关键词 藏族牧区 城镇化建设 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7 文献标识码:A
0 简述
阿坝藏族牧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区域范围包括松潘、壤塘、阿坝、若尔盖和红原五县。①近年来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区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即是城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又是城镇化之基础。
由表1得知,阿坝藏族牧区农业人口城镇就业相对较少,城镇人口可近似等于非农业人口,则城镇化率约等于非农人口比重。以此可得,区域城镇化率约为16.81%,而阿坝州2010年城镇化率为31.3%,相当于只有全州水平的一半,城镇化水平很低。
1 阿坝藏族牧区与城镇化进程相关的政策
目前客观上对阿坝藏族牧区的城镇化产生较大影响的政策主要有: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新牧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振兴战略。
新牧区建设的称谓源自“新农村建设”,新牧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叫法。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规划中重点指出了五点内容: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十二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内容表述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始于2008年10日,该政策的目标是通过4年时间(即2008年~2012年),让四川省藏区的47万牧民,告别传统游牧生活,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兴建藏区牧民定居点;(2)研究并发放新式帐篷;(3)配套建设活动中心以及其它相关基础设施。在2010年夏季的红原和若尔盖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的牧民新村大部分集中在城镇边缘,由于阿坝牧区的城镇规模普遍较小,这种新建的牧民新村直接扩大了城镇的规模,带来人口和空间的集聚。
四川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的州,旅游业堪称经济命脉。2011年阿坝州实现旅游收入达124亿元,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68.48亿元。③5·12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中,阿坝州将旅游业振兴作为产业恢复的标志性工程来抓,④制定了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政策,这种政策对基本无工业的牧区而言,影响力巨大。围绕旅游业,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火热,比如红原机场的兴建。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阿坝藏族牧区的生态保护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涉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最为全面的政策。
2 多目标下的城镇化建设
首先,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一个统揽全局的政策体系,其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新牧区。新牧区建设是统筹农村大局的政策,它包含城镇化建设在内的多种目标。其次,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现代化畜牧业、生态保护、城镇化发展、旅游振兴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不同的方面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牧民定居行动直接转移了零散牧民到城镇定居。生态环境保护则直接涉及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则直接转移了生态脆弱区的牧民到城镇定居、畜牧业的现代化,尤其是设施养殖业,直接改变了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导致畜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依赖,于是产生了劳动力的溢出,旅游业的振兴则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另一个方面带动了诸多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发展,吸引着现代牧业溢出的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镇。伴随着这些政策逐渐得发挥作用,大量的劳动力从零散牧区走向集中的城镇,牧区的城镇化随着这种人口集中而快速推进。
旅游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巨大的。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步是交通改善,交通则奠定了城镇区域发展地位。旅游发展带动的餐饮、酒店、特色手工、民族文化等产业,为集中而来的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如表2,松潘是九寨沟环线的必经之地,在牧区5县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红原和若尔盖,处于大九环线上,城镇化水平居中。阿坝和壤塘两县,远离九寨沟环线,城镇化水平低。
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即是制约也是原动力。文化的保持、生态的保护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是一种制约力量。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牧区产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牧区城镇化的原动力。
总之,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大于城镇化建设目标,城镇化建设应服从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目标,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牧区发展旅游业内在需求,城镇化建设应服务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且必须保证环境友好。
3 结论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新牧区建设、现代牧业建设、旅游振兴战略,这些在阿坝藏族牧区普遍实施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这些政策本身的初衷并不全是城镇化建设,目标的不完全兼容性,导致多种政策同时实施中产生协调性问题。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应以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保持为基本原则,保证牧民定居行动的实施质量。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旅游业,解决好城镇新转移人口的生计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人才对于提升中国农村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应该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担,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源引领和智力支持。高职院校是当前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优质学校类型,其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更强调对专门技能的训练,因此,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训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位置,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各项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帮助农民提升创业技能水平。
1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可以高效地缩短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要求,对农业、乡村、农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特点,紧跟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突破当前农业人才开发难点的重要步骤。高职院校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可以提升农村农业文化教育水准、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的累积,帮助农村农民顺利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改善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完成传统农业劳动者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使其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2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要完善农村人才结构,必须要在政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团队带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高农村农民职业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结构不均衡
首先,培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高职院校在培养对象的选取上,虽然具有“择优选择”“以点带面”的优点,但是针对广大普通农民所进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却没有普及。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农民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其次,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教育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基础,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影响,高职院校完成传统农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困难重重。最后,培养的对象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偏多,而在专门技能型及专门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则严重不足。这种培育结构不均衡的现象,违背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成效不显著。总之,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经历和文化水平,就很难完成从传统农村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2.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单一
生产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组织培训工作时的重点培养类型,培训内容虽然能够适应广大农户的需要并被农民接受,但却远不能满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须的社会知识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五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点要求中得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是包括科技、人文、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构复杂、多元的综合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特点和目标入手,来组织农民的培育工作。
2.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养手段与方法都还不灵活,也相对片面,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只对固定的基础课程实施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形式上主要以新农村农业领军人物的培训和示范性培养为重心,主要面向农业领军型人物和农村基层领导者开展的核心培训,教学方法上也大多采用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单一型方法,但现代新型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方法还没有充分运用在农民培育工作当中,而远程教育,小班课堂和实战训练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充分普及,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度。
2.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师资结构也亟需进一步调整。一是培养师资流动性较强,多是兼职的、从学校以外聘请的短期性师资,无法连续固定的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培育。同时为适应培养需要,培训师资的能力门槛也逐步下降,部分师资甚至自己也不具备足够的农业实践经验,所掌握的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也达不到正常培养标准,与学员素质之间出现了断崖式差距,使得传统农民培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部分师资虽然具备了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现实状况,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三是有着丰厚实践经验的老师,由于从未进行过体系的理论训练,无法形成书面的规范性指导,也无法把丰厚实践经验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条理清晰地讲授给学生。
3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
3.1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先进而科学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的农村农民培育工作具有正面带动的效果,而消极错误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农民人才培育工作具有负面阻碍的影响。所以,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摸索出符合当前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首先,扩大培育视角,确立了“大职业培育观”。乡村振兴战略,是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几个领域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将培训范围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训练,拓展至涵盖了多种内容如:农业生产技术、道德、生态意识、法治观念等具体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必须重新确立强大职业农民培育观念,以更为开阔的视角来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次,吸引多元化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合理人才观影响着高职院校对于人员的培养、考察、引进等多方位的人才管理培育工作。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候,首先要始终铭记新型职业农民才是乡村振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所有可能发展的受培养的农民学生都吸收到培养团队当中,以公平的眼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受教育培养的农民,力争培育出一大批生产经营型、专门技术型与专业服务性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高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者。最后,顺应时展趋势,逐步建立了终身教育的培育观。社会网络发展飞速,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多的技术,单靠一种技能很难应对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育观。一方面转变以往农村群众过于重视教育功利性的观点,一方面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了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另外,高职院校建立农村长效化教育追踪服务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象进行培训后的追踪辅导,并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农村线上追踪服务平台,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学员在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2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优化培育内容
为了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所制定的基本培育内容必须全面涵盖农村实际需要,除必要的农业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农村农业管理人员教育、市场动态培训外,还必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教育,以及政策与法规培训等基本教学内容。一是培育内容符合农村需要。培育内容覆盖基础技能、核心技能以及适应社会交流的技能。首先,培育内容与农业基本技能相匹配,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村文化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与接受。其次,培育内容必须与农户的核心专业技能相匹配,并针对实际职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帮助农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发展。最后,培育内容与农户的社会交流技能相匹配,涉及新事物新技能如电商和网络技术等,除此以外,作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才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培育内容。二是培育内容必须符合本地资源。因为各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都有着各种不同特征属性。造成各地农业发展存在独特性的因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域差别和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及生产市场、人为因素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必须对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问题开展全方位研究,并加以全面和细致地总结,以创造适应各地农业发展趋势的新思维,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寻求处理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并合理运用农业生态资源,提供符合各地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3.3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是相对单调刻板的,但身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高职院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中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积极革新农民培育方法,增加教学灵活度,并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可把教学地点选定在果园,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现场连线种植技术比较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共同完成远程教育;农户可通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在种植地内进行实训任务,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对参加培训的兴趣和主动性。
3.4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用化
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区域农村农业领域发展的相关状况和要求,据此提出培养目标,构建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同时变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课程设置要坚持实践性原则,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现实的农业需求设计课程,重新取舍教学门类和教学内容,逐步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地方农业实际发展需求。逐步淘汰过时的技术,有选择地把适应地方农业生活经济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吸纳到课程当中,并适时调整课程,以保证教学工作时时保持“源头活水”。
3.5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团队建设
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成效如何,与培训教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梯队培养、外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农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及高学历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补充,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的质量。其次,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共赢。为培养符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和本地公司共同协作,通过让涉农专业教师在基地、对口公司定期进行挂职锻炼,以实现对师资的全面培养。最后,严格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在考评中业绩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在评优、评职称等工作方面的优先权,并期望借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水平,加强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整体素质水平,对进行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一定要主动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和农村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充实,全面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能力,全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发展,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这一宏伟的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康亚华,许文静,尹秋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9(2):89-94.
[2]林靖.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建构研究———基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个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226-227.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 生态旅游推进法
自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之后,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世界范围得到迅猛发展。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不断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生态旅游发达国家,将生态旅游的对象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向生态系统良好的国家公园、原始森林等自然景物。日本从1990年左右才提出生态旅游,在其后的20多年里,不断调研实践、制定国策、出台立法,逐步走出一条独特的“日本型生态旅游”之路,发展为生态旅游较为成熟的国家[1]。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世界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1、20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旅游并逐步发展形成概念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WWF,世界自然基金的前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世界环境保全战略》中倡导“可持续开发”的理念,成为生态旅游开展的契机,各国开始关注大众旅游(Mass tourism)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大众旅游相对应,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并开始发展起来。1982年,IUCN第三次世界国家公园会议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解决自然保护资金问题的有效手段。 1985年世界旅游机构(WTO) 、UNEP发表的《旅游与环境共同宣言》中将“环境保护和改善旅游协调发展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
2、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从概念转向实践
1992年环境与开发会议通过了《地球宣言》和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21世纪议程》,澳大利亚率先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 1994年开始实行世界首项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同年,美国开始实行ECTEL认证制度, 1996年实行ISO14000系列认证。
3、21世纪以来,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
21世纪以来,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生态旅游活动。2002年为联合国“国际生态旅游年”,同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了世界生态旅游首脑会议。为促进《21世纪议程》在世界范围的行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开发的世界首脑会议。此次会议将世人的目光转向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促使全世界行动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次会议,就促进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的可持续旅游开发、保全地域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形成共识[2]。
(二)日本生态旅游发展历程
日本生态旅游的历史可以划分为黎明期、调查研究阶段、实践推进阶段、课题提出阶段、全国开展期等5个期间[3]。
1、概念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但对“生态旅游”本身的认识还没有形成。1987 年成立日本环境教育论坛(JEEF)。1989年,设立日本最早的生态旅游推进团体――小笠原观鲸协会。
2、调查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环境厅和自然保护学会等有关机构开始着手进行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为探索国立公园的利用方式,环境厅(现为环境省)以“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推进方策检讨调查”为题,开始对知床、奥日光、八丈岛、西表岛、屋久岛等5个地区展开为期三年的调研。1992年,日本环境教育(JEEF)生态旅游研究会成立,并以“什么是生态旅游”为主要课题开展持续数年的学习研究。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在对地区旅游企业和游客指导方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编辑出版了《生态旅游指南》。
3、实践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各地开始学习屋久岛、小笠原、西表岛等较早实践生态旅游地区的先进经验。1998年,日本生态旅游推进协会(JES,即后来的NPO法人日本生态旅游协会)和北海道生态旅游研究会设立。之后,JES在各地举办全国性的大会,为生态旅游的普及做基础性的铺垫。
4、课题提出阶段――21世纪初期
21世纪初,各地设立的团体及导游在生态旅游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提出的时机已经成熟。诸如解说技术的提高、充足资金的保证、导游人员的延续等一些实际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迫切需要研究解决。2000年,日本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会(CONE)成立;2002年,北海道建立生态导游资格制度;2003年实施的《东京都岛屿地域自然保护和适度利用纲要》,规定了关于小笠原特定区域的准入规则;《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规定了冲绳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即生态旅游)的推进措施。
5、全国展开阶段
2003年,日本将生态旅游的推进定位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升国民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兴趣。早先致力于生态旅游的地区,如小笠原、西表岛、屋久岛、北海道等具有典型自然环境的地区,也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原有旅游地域及未开发的山林山地等地区开展生态旅游。2006年12月,日本全面修改《旅游基本法》,制定通过了《旅游立国推进基本法》。2007年6月,通过《生态旅游推进法》,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体制全面形成[4]。
二、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
(一)生态旅游推进法产生的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生态旅游因分散旅居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在世界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围绕名胜古迹周边区域观光的传统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使游客既能在自然中身心愉悦的活动,又能享受地域固有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 因而受到人们关注并不断聚集人气。在日本, 农村生活体验型的绿色旅游和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并保全环境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也开始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 以生态旅游运动推进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推进协会的诞生, 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的正式开始[5]。
2002年是地球峰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联合国将该年度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在全球展开。生态旅游作为生态保全型旅游,其推进既减少了环境负荷、可持续的保全环境,又因旅游产业的振兴使地域摆脱贫困,因而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然而,对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是各国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发展经济而大兴旅游,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若强化环境保全而过分限制,生态旅游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要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资源,开创出地方特有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能对自然和传统文化进行可持续的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自然环境管理就必须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则。
日本的有些地方的旅游经营者自己制定规则进行生态资源的保护,如小笠原的“鲸鱼观察”规范,但这种规则是只对有关人员有拘束力的内部规则,对外不具有强制适用的效力。生态旅游要在全国范围开展推进,因这种地方自主规则的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然会不断发生,这将成为阻碍生态旅游推进的因素之一。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旅游的精神实质,在致力于环境保全的同时有序地实施生态旅游,既能按预设的模式发展,又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然而仍有些地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管理成本,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的良性推进。为了生态旅游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恣意开发,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
《生态旅游推进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该法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 推进新形态的旅游产业,在谋求地域振兴的同时,将旅游引发环境破坏的危险限制在最小[6]。此法的出台, 使生态旅游活动的良性推进有了法律保障。
(二)生态旅游推进法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作为议员立法起草法案被通过
地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选择总会面临两难境地。到2007年, 生态旅游在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难题。虽然生态旅游在观念上已被大众理解接受, 实践中也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导致的弊端给生态旅游的实施造成很大障碍,当事人甚至不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去操作。对行政关系进行调整需要付出时间,而环境问题却刻不容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生态旅游既已广泛推进,就应成为旅游立国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弊端的议员立法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生态旅游推进法》基于环境委员会委员长提案,以众参两院所有议员赞成而一致通过。
2、是一部同时调整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单行法律
该法第1条明确了立法目的:保护自然环境、振兴旅游、推进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振兴地域经济,同时要保护好环境资源。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旅游推进法》堪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加之2006年通过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两部法律成为日本21世纪环境保护与旅游立国的里程碑。
3、以英语“Ecotourism”的片假名“エコツリズム”直接为法律命名
日本的法律用片假名来直接命名的寥寥无几。 “生态旅游”可以用日文汉字“生光”来直接表示,但用片假名更能把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来。生态旅游不仅是指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其内涵包括实现推进旅游、 振兴地方、 保护环境三个要素的平衡, 是一个能体现开发和保护并重理念的专有概念。为恰当准确的表述出这种细微的差别, 按照英语词汇的片假名来表达书写显得更为贴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的贯彻执行也并不只限于环境省,而是包括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 文部科学省等多个省厅。
4、提出日本型生态旅游的四个基本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第3条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谋求旅游振兴、谋求地域振兴、 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教育[7]。2003年,环境省“生态旅游推进会”提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地域”进行交叉思考,摸索日本型生态旅游应具备的方向性的东西,这对后来立法层面上基本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5、以各地生态旅游推进协会为基地
在环境省设置的“推进会议”中,明确了日本型生态旅游在三种类型的地域大力推进:像知床和屋久岛那样残存的原始自然地域、以大众旅游为主体的地域“生态旅游化”以及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地域,并将其中的13个地方选定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从这开始,日本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推进以山林山地为主要阵地的“日本型生态旅游”逐渐形成了。
与有着广袤自然生态资源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日本的原生自然环境显得非常有限。然而,包含在自然公园里的一部分的中间山林山地,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南北延绵3000多公里,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宝库。同时,历史积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
日本型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体来说,是在农村、山村和渔村,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城市街道地域和城镇。充分发掘利用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地域独特的魅力,这种旅游形态的应用范围可以无限延伸。
为振兴生态旅游,首先设立以市镇村长为中心其他关系人参加的“推进协会”,以协会为中心来选定生态旅游的地域范围、找出地域独具特色的珍贵旅游资源,进行导游培训、设计项目、开发市场,规划设计地域生态旅游的具体方案。在此过程中,国家在宣传活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支援,但仍以各地推进协议会为主体。
一、基本情况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项目审批有序展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之一,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业务工作,2012年,建立了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产业布局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2012年共拒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高污染、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低产出的项目6个,共审批建设项目54个,批准试运行项目2个,竣工验收项目4个。
(二)服从大局靠前服务
服务企业推动发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2012年,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政策上的咨询,积极参与项目选址、落户和建设。尤其是在氢氟酸项目和化工园区建设出现群众不同意见的时候,按照县安排,积极参与人大和政协2套班子组织的调研组,对项目的建设进行调研,在政府与群众的对话会上,认真解释项目建设技术、国际国内的形势等。同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为县里的项目争取立项审批,2012年我局出具项目争取立项意见46个,协助各部门争取上级立项批准项目5个。通过努力,我县没有出现因为环保审批而滞延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情况,有力推进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协调沟通对接振兴
根据县里对接苏区振兴规划编制和“四个一批”的工作安排,我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其中,及早谋划,周密安排。一是,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动态,在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初期,向县发改委提出了将我县纳入到水源涵养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争取国家财政支付转移的意见和建议,并获得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争取,源纳入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补偿,执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优惠政策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二是,积极谋划项目,建立了对接苏区振兴发展项目数据库,包装了一批项目上报省市,争取资金项目,经县核定,2012年我局争取资金1243万元,完成县下达的争取资金任务。三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编制了县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储备了一批项目,完成了县下达的“四个一批”工作任务。
(四)生态保护成绩明显
一是,生态创建取得明显进步。2012年完成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评审,经政府批准实施,各乡镇的生态规划也已经编制评审完毕。申报了、、、等4各乡镇,经审查,市局将、、向上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同时,申报了等28个市级生态村,其中,等4个村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二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展开。建立了2012年到2020年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完成“十二五”及2016年至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及编制工作,上报2012至2013年农村环境整治项目46个。村列为2012年度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与此同时,2011年度亨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招标投标工作,开工建设。三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保护一泓清水。以县委办的名义下发文件,建立了长效机制,对我县主要河流保护、农村垃圾、污水的监管做出规范。四是,配合省市对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调研。
(五)学习政策深入“三送”
在3月份,在我局挂点的屏山镇胜利村搞“三送”工作期间,深入基层,走遍了胜利村的每一个村小组,走村入户,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听取群众的呼声和疾苦,通过召开座群众大会、出宣传栏和展板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三送”工作内容,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积极协助分管领导和村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
(六)整顿作风廉洁高效
认真贯彻上级精神,严格遵守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同志,贯彻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作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以身做则,在学习、工作、作风、生活等方面,首先带好头,做到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做有损于党、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身体力行的带好队伍。积极投入到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县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中,严格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开通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绿色通道等措施,方便群众和部门办事,通过“两集中一公开”的制度,把审批工作摆到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在工作中做到了廉洁高效。
年生态旅游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我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全域旅游”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生态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切实搞好生态旅游统计工作。生态旅游统计是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基础内容,生态旅游统计报表是综合反映行业收入情况、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了解情况、规范发展、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局在统计数据时严格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我州每季度按时将各县(市)生态旅游统计报表汇总及时上报,上报数据做到了及时、准确。全州森林生态旅游接待游客336.368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收入11.77亿元。
(二)指导举办泸定第届樱桃节会。我州高度重视花卉(果类)节会活动,会同泸定县制定节会活动方案,规范节会活动审批事项。指导泸定县成功举办第十届“红樱桃节”活动。本届红樱桃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开展泸定旅游本底推介、泸定乡村旅游宣传、农特产品销售的等活动,接待游客2.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7.78万元。活动现场举办的“网红+N”的直播旅游带货大会,泸定花椒、高原蜂蜜、金丝皇菊、泸定仙桃汁等农特产品销售火爆。红樱桃节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文旅市场的复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积极开展申报省级森林小镇、四星级森林人家工作。为推进我州生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振兴,我局高度重视森林小镇、森林康养人家、四星级森林人家申报建设工作。一是指导丹巴县完成第四批省级森林小镇申报工作,丹巴县甲居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二是积极申报四星级森林人家。州林草局按照省林草局通知要求,指导相关县(市)对符合条件的各类经营主体规范组织申报材料,并对各县(市)林草局审核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初审,并将符合评选条件的经营主体的申报材料上报省局。经省林草局组织专家评审,“丹巴县四亩田园酒店”、“丹巴县德孜青麦民宿客栈”、“康定市红盛枇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藏家渔庄”共3家被授予四星级森林人家称号。
(四)国家森林体验重点建设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森林体验重点建设基地按照省、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安排,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按照创建细则,积极申报材料,目前已经通过省文旅厅审核报至国家文旅部;二是率先启动“厕所革命”。坚持高起点规划,精品化建设,品牌式宣传,荣获“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三是创新设立“垃圾银行”。在景区开展“捡垃圾、兑礼品、存信誉”活动,基地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四是旅游营销宣传持续放大。,央视对旅游复工复产先后进行了5次报道,电视台进行了21次相关报道;围绕“冰川温泉旅游季启动暨大贡嘎文旅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活动,整合全网媒体资源,实现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等100家主要媒体集中,总数量达501条次。
国家森林体验重点建设基地接待游客190.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95亿元。
(五)加强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工作管理。根据省林草局生态旅游发展中心安排,协调推荐“亚丁景区管理局”“景区管理局”作为全国林草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样本单位,并落实了游客量信息数据采集管理人员。
二、2021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将进一步把生态旅游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综合协调、指导检查等工作,积极推进林草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加大林草生态旅游宣传力度。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契机,以实施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为抓手,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强化林草生态旅游宣传力度。争取在各类主流媒体上开辟森林旅游宣传专栏,提升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 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 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二、工作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一个不落”的总体思路,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为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幸福美好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20年1月—3月)。组织镇政府、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乡村振兴召开一次专题对接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网格化”包保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行政村做好各类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厕所改造和宣传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并完成目标。各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须报镇政府审核把关后再做实施。杜绝举债建设,各行政村要加强资金管理与使用,经管站做好资金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在时效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20年4月—6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全员参战开展春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整治范围覆盖中心村、社屯和庭院。落实好宣传动员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实行网格化工作机制,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不断推进“三治”体系建设,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继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等群众参与性活动。全面建设“一谷一城”,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成工作指标。完成春季栽种植花卉和绿化美化工作,提前谋划好种植地块、种植品种和种植设计。各村落实好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20年7月—9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畅通沟通渠道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分析解决。重点围绕“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开展夏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植工作。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形成“比、赶、超”工作氛围,全镇乡村环境基本达到从“整洁”向“美丽”目标提升。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引领农户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活动,院落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打造以本村历史典故、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教育、英雄名人等为主题的村史馆。
(四)真抓实干,实现目标(2020年10月—12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开展秋冬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工作任务。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积极谋划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各项工作任务筹备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包村领导、包保单位(部门)主要领导、村书记要亲自抓,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发动。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工作部暑和要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完成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按照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和完成好本实施方案制定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
四、工作内容
(一)人居环境整治
结合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20条标准开展工作,镇域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道路两侧、河道河岸、沿街店铺、农贸集市、景点公园、群众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确保规范有序、应拆尽。各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点(社屯组所在地、农户庭院)—线(道路两侧、河道河岸)—面(中心村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区)相结合原则,做到视野范围内无杂物、垃圾清运及时、日常保洁到位、环卫设施完好外观整洁,边缘地带积存垃圾“清零”。各行政村要落实好辖区内的绿化工作,按照年初定购计划,完成花卉栽种植工作任务。对公路、村路和巷路沿线围墙、栅栏、房屋等进行整修和美化,精心打造图文并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的文化墙。加强亮化设施的维护保养,行政村要消除街路的照明死角。进一步强化保洁员作业监督,增加环卫设施建设和投入,抓好设施管理、维护和使用。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全面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因地制宜选择出适合当地特色与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路径,要结合当地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多重渠道切实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好农村电商平台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集体经济收入
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20年全镇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继续保持在10万元以上。
(四)乡风文明建设
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建设,使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继续推进党员“双联”工作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注重培育新型农村带头人,加强村三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创建评比活动。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注重村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打造主题村史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推行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
(五)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整村推进村、村厕所改造。同时,完成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围绕“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村积极申请资金和项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六)绿化美化亮化
推进完成花卉定购工作,充分利用镇村道路两侧空地进行栽种植花草,确保统一协调,实现整镇、整村、整屯绿化美化全覆盖。同时,完成绿美示范村建设工作任务。按照安全、节能、实用和便民原则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加强设施管护力度,力争实现街路照明全覆盖。
五、工作职责
(一)镇包村工作组职责内容
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行政村工作责任制,对所包行政村工作负责。将本年度的工作内容制作图表“挂图作战”进一步夯实“河长制”和“路长制”责任沟通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落实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实施方案。帮助包保村谋划、研究好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帮助行政村收集整理好大会战行动时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制作全镇乡镇振兴VCR的素材使用。
(二)包保单位(部门)职责内容
包保单位(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好包保责任,完成好包保工作任务。帮扶好包保行政村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每季度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和栽种花卉等日常工作任务。加大资金、项目和物资帮扶投入力度。
(三)行政村职责内容
行政村对辖区整体环境卫生负总责,负责村屯环卫设施建设,对村属垃圾清运车辆及环卫设施日常管养。通过村规民约等有效形式宣传、引导、教育农户做好“门前三包”和“门内达标”工作。村三委成员和党员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从自家做起,庭院环境卫生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做好保洁员作业监督巡查工作。谋划和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好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六、资金来源
包保单位(部门)积极帮助包保村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各行政村自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自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重点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农村经济优先稳定发展,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现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我国农村现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以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各种经济竞相发展的经济结构体系,在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发展带动下,农业化商品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力量上的重要作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成。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
想要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战略,必须推动乡村经营模式和人文文化进行大力振兴,例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等,在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带动下,无论是现代家庭农场还是一些当地的龙头企业,都要大量的吸引和凝聚复合型人才,所以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将乡村内部的文化、生态等方面同步发展和振兴[1]。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以及措施来鼓励农村青壮劳动力留乡,同时也号召外出的劳动力回乡返乡创业,另外还大力支持一些愿意参加到农村产业建设的科技型人才下乡支持乡村建设。近些年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数已经逐渐增多,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780万余人,并且学历和技能方面也在逐步的提高;同时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达到了近300万家,这样的数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主导力量。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在我国各大经济发展战略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现阶段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所以在农业发展阶段的各级政府和组织人员应当首先在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将乡村人才、产业以及文化的振兴放在首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现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其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投资以及人才,因此可以看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另外在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相比于城市经济发展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新型的发展方向,在传统的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带动青壮年返乡热潮,同时将更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带到了乡村发展的环境中,使乡村经济真正的实现产业新、理念新以及模式新的“三新”发展现状[2]。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进一步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解决大量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适应问题。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必须将农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美好向往以及思想做出重点的引导,将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现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着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将先进的农业产业转型工作加快落实,并且积极的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将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作为导向,加强新型农产品的安全,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利用农业产业的多功能建设农业“新六产”,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3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广大的农民利益相互兼顾
在现阶段和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主体参与群体和受益群众依旧是农民,所以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紧密的联系,是现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3]。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应当时刻为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建立相关的产业建设鼓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满足农民的自身利益需求。例如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增加农民就业岗位等等,将乡村经济发展战略与广大农民的利益相互结合,实现二者成为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的增加农民在新型农业主体产业推动中的工作参与率,这样才能充分的将农民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更加务实的实现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可能会损害相关一部分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建设农业相关经济产业时应当以农民自身利益与需求为基础,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立在农民利益的基础之上,同时为农民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和奖励措施,拓展农民的再就业路径展,提升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保证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的主体利益相结合,为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加速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团省委决定,20__年继续贯彻实施《关于开展“促增长青年岗位建功”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开展青年岗位建功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团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各级青年和青年集体围绕“谋发展、促振兴”主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立足本岗位,通过实践、培训、竞赛、服务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我省争创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更具影响力的创新优势、更具吸引力的环境优势,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跨越贡献青春力量。
二、活动内容
1.继续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以发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提升服务大局的职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岗位成才的职业追求为主要目标,引导各领域青年立足岗位创造业绩。
2.组织机关事业单位青年继续开展服务软环境活动。着力提高机关青年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实现机关青年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
3.组织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青年立足岗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科研院所营造“提倡创新、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培养和发现高校、科研院所中的科技创新人才,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4.组织企业青年开展“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激发青年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通过岗位技能提升,培养高素质的青年管理和技工队伍,推动传统产业的复苏,新兴产业的成长,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5.组织农村青年开展建设家园、致富成才活动。围绕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展植树造林、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实践等活动,带领广大农村青年投身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培养以青年为主导的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和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6.引导参与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青年,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突击队活动。发挥青年人锐意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现我省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目标努力拼搏。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__年2月—3月):启动阶段。各团市委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20__年”青年岗位建功”活动工作计划,明确任务,为活动启动营造良好氛围。团省委将依托重大项目或者重点领域的青年文明号集体,举办省本级示范活动。
第二阶段(20__年3月—4月):深入实施阶段。分类引导重点领域的青年和青年集体,围绕“谋发展、促振兴”主题开展特色活动。团省委将在6类集体中选树活动示范单位,并委托团省委宣传教育中心对各单位开展系列活动进行跟踪报道。通过示范单位带动全省“青年岗位建功”活动的深入实施。
第三阶段(20__年5月):成果展示阶段。五四期间,团省委将协调团内外宣传媒体,在全省将掀起“青年岗位建功”活动的宣传,通过新媒体展示活动成果,通过《辽宁青年·团员读本》引导青年,营造出各级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良好态势。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