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活动评价范文

健康教育的活动评价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9 16:18:44

健康教育的活动评价

篇1

(1)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关系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教学评价是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的,明确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教学目标总是带有某些程度的原则性、抽象性和笼统性。为了教学评价顺利进行,必须把教学目标分解为教学指标,建立教学指标体系。

(2)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在课程标准里心理健康教学培养的领域目标如下:①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②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③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④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3)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张旺认为:评价中注重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新课程心理健康领域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具体现象并给予评价,还将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卡中,作为学期结束学生体育成绩总体评价的一部分。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及时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

(4)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心理健康目标也被列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且把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知、情、意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教育学各学科,唯有体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其对培养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塑造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显著功能,成为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载体。体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目标的设定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关键性作用。

(5)学习领域目标与心理健康评价的关系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确定心理健康目标是确定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前提,只有通过心理健康目标才能确定出评价指标,而学习评价是针对于目标而言的,目标实施的如何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出结论。所以说,目标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看出课程的实施情况。

(6)学习评价的分析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直观地体现教学活动的成效。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习成绩评价建议1~2年级采用评语制,3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采用等级评定制,也可以将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结合使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释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是比较抽象和泛化地介绍心理健康,没有对心理健康得出一个可行性概念,这就使教师在认识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上模糊不清,难以实施,更无从谈起准确的评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的内涵偏于简单而仅仅侧重于一般心理过程的把握,缺乏体现心理健康本身的简练、可操作的准确界定。(2)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收集文献中各学者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学者在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上的研究和课程标准中是高度匹配的。(3)通过查找参考文献,发现学者对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这可能是由于现在这方面体育课程的实施还不是很好,再就是实施过程中不是很好把握。

2.建议

篇2

关键词:高校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评价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91-02

健康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过程。高校作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教育场所,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健康教育人才的责任。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还能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意识环境提供健康氛围。1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教育对象的绝对主体,他们的体质形态、生理和心理状态、意志品质、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成熟,特别是遇到挫败等心理冲突时,难以自我调适。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 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在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上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体系。目前,以郑州市为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或读本中所设定的几个专题来实施。《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限,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材内容上如何把握尺度与深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心理应急、情绪障碍、负面生活自我调适能力等问题上尚有待研究。

1.2 缺乏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经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专门的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不少高校都是由校保健医生、心理学教师或体育教师兼任。其中多数任课教师未经专门培训,他们对心理健康、营养和常见病防治等知识都相对了解甚少。虽然高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知识水平比较高,但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所欠缺。因此,不专业的教育师资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必须教学相长。在传统教学中,常见到一些教师只采用单一呆板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这样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成为单向传递活动,使得多数学生的健康行为明显滞后于健康意识,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 健康教育的学科价值不受重视

目前,多数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们只把健康教育当作一门选修课或一堂讲座来对待,或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体育教育的扩展内容加以讨论和处理,并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作法势必会导致健康教育大环境的营造和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使健康教育学科边缘化。

1.5 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方案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检验课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学过程,并对被评价对象和模式作出某种证明。[2]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兴趣并不高,再加上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得他们不认真对待,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系统的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2.1 注重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

优化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重视健康教育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建立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突出应用性的健康教育优化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发展规律,掌握其心理特征、行为态度及健康问题的表现、种类、形成原因等,有效的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在教学方法上要贯彻一系列教与学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健康研究、健康咨询与治疗多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系统,使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能更好的相互协调配合,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显著地改善健康教育效果。

2.2 注重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对教育教学中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小觑。大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已远远超出课本教授。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加强网络多媒体参与,建立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和学习平台,并通过网络插入图片、视频,相关网站链接等,对课程教学内容做一补充和延伸,增加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知识的信息量。网络多媒体参与模式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讲评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

2.3 注重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高校宣传途径多种多样,要想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有效的信息宣传渠道必不可少。除了在校园醒目部分张贴宣传画,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手机短信、讲座等宣传健康知识以外,还要真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真实走进大学生校园生活,盲目的宣传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性。为此,下面优选了几种信息传播形式:(1)通过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对该课程重点推荐,并在学生会议上动员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2)医疗、教学、心理、体育、学生管理等多部门合作,安排系列讲座,卫生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3)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环境的规章制度,如寝室熄灯时间、电脑房关闭时间等,转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4)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辅导员参与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得到实际利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课程中来。

2.4 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

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只一味的停留在课堂教育掌握的健康知识上,还应该对其有实践要求,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来达成培养目标。如,行为指导:通过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教学实践能来发展、解决健康问题;健康咨询:大学生与咨询人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集中讨论某一健康促进活动的活动方针。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使大学生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健康效应以及控制危险行为对健康的益处。让大学生自觉的对健康教育计划加以设计与实施,提高大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5 注重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档案

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对新环境不适应,加上生活阅历较单纯,心身发育尚未成熟,在心理调节、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意识、学习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帮助指导。这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测试及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再加上大一新生与成人及高年级学生相比,可塑性更强,健康教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并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指导他们形成自学、自我保健、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能都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3 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高校健康教育评价是制订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的重要工作方法;是考核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主要途径。构建高校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检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其效果评价一般包含学生卫生保健知识的评价、学生卫生保健信念的评价、卫生健康行为的变化、健康状况的增进、公共卫生面貌的改善,反映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的评价等[3]。高校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就是要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置于周密的科学监测之中,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解决问题,以确保高校健康教育获取良好效果。

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构建。首先,应主张采用主体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学生、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多种对象来评价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成效、等。在评价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个体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中的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进行评价,注重发展取向和适应取向的内容;评价高校健康教育的过程,既要强调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要重视发展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评价学校健康教育的成效,要注意学校健康教育的长效性和延时性,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作为重要的教育成效评价标准。只有这样,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钱华美.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3):24-25.

[2] 肖燕云.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5):18-19.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健康教育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篇4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与学水平为目的,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同样适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有效评价。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评价进行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评价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从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华山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体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学生是否充分参与、深刻体验和感悟,心理素质是否有所增强。实施形成性多元评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但形成性多元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而言,过于笼统模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和一般学科课程不同,它应该有自己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目前,新课程中尚没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评价标准,实践中也一直处于研讨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造成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务部门仍然沿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

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行有效教学评价,必须突破以定性为主、固定单一的传统方式,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评价内容的侧重,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分配各项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的评价

一定的教学目标既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反映。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就是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否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宗旨,学生的所学所感是否能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以及是否实现心理问题的矫治,而不是以达到对心理学系统知识的掌握为目标。一般而言,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评价,一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一致;二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三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现有水平,是否遵循了“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四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将知识界定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五要看该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不宜过多、过大,切忌泛泛地把“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作为一节课的目标,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课堂中可以训练、培养和评定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小而实,越具体明确越便于操作,要力避课堂目标没有可操作性,或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和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改善、学生心灵获得成长为标准。即看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扩展了视野,改变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是否了解了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学生是否有情感投入,获得了有益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有用的生活技能;学生是否有决心完成某种有意义行为的“行动意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简洁、不复杂,一节课的教学只围绕一个主题有层次地开展活动。教学内容应体现出非预定性、非结构性、非学术性、非结论性的特点,应该以“问题”为逻辑,而不是以“学科”为逻辑。这里的“问题”不是指少数学生的心理疾病,而是全体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发展性问题。因此,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一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问题为重点;二要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三要紧扣活动课目标,循序渐进,按照年龄阶段设置内容。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它较少采用静态知识传授的方式,而更多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必须坚持活动为主,注重体验和感受,学生通过体验,从而建构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能亲历“感受―分享―感悟”这一心理成长过程。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1.组织严密,注重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参与者有安全感、亲切感。

2.活动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学生对活动感兴趣,有自觉的活动感悟。

3.活动过程体现对培养学生阳光心态的有效引导。

4.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充分满足活动的实施完成,激发学生兴趣。

5.活动过程体现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6.活动过程呈现心理感悟的环节,重视分享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

7.教师恰当运用心理引导的技巧,启发学生的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8.教师善于抓住活动进程中的发展心理感悟点,根据活动生成及时调整活动思路,展现教师灵活有效的指导艺术。

9.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0.面向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都是主角。

(四)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我们应弱化其甄别功能,强化其发展功能,提倡形成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张扬人性、促进发展的教育,对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指标,而应以学生的心理是否得到成长,心性是否提高作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在形成性多元评价体系指导下,一方面教学评价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另外一方面,要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方法通常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质性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相比之下,量化的评价方法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质性评价方法颇多,如评语、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袋以及情境性测验,等等。具体来讲,质性评价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行:第一,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并掌握了自我调控、自我疏导、自我消解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应用当堂课的基本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学生能够利用课上的空白时间自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或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第三,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率、兴趣度以及问题回答的合理性、发散性较高,达成了当堂活动课的目标。第四,教师留有课外延伸和实际应用的实践训练项目,并有随时对活动目标进行反馈调控和巩固强化的措施。只有将质性评价方法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2.情境评价。情境评价是针对书面考核成绩对评价学生心理成长状况的不足而提出的。情境性评价是指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就是要“找到不仅允许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而且实际上能够鼓励或唤起这种行为的境情”,学习效果在情境中评估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价要求,它是一种既便于操作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师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将所感悟到的方法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篇5

一、健康教育成效分析

1.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形成。围绕办园理念定位,坚持做到扎实开展一日保教常规活动,以此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2.提供幼儿足够活动空间,保障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园不断改善健康教育条件,扩展和软化了户外活动场地, 安装了校园广播,进行了时间调控分年龄段坚持每天的早操和户外活动,积极创建了有利于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的物质环境。

3.教师健康教育意识与时俱进,有效开展安全保健活动。各年龄班将安全保健纳入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每周坚持安排两次安全教育活动,幼儿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

4.培养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了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情感态度。一是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我们将社区实验挖掘的民间游戏融入课程供教师选择,并自制多种数量充足的体育小器械,满足幼儿活动需要。

二、当前我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在基本动作发展和技巧方面呈现发展不均衡和不稳定性增长趋势。造成该结果的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班额大,老师指导难度大,幼儿活动随意性较大。

二是专业器械投入不够。尽管有数量充足的小型器械,但供幼儿进行钻爬投掷的体育器械严重不足,幼儿体育活动中几乎没有开展这些方面的活动,导致幼儿的钻爬投掷技能差,动作发展较弱。

三是过于重视兴趣而忽略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兴趣为重”,多以游戏形式开展,基本上看不到体育教学活动。

2.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全面性。在幼儿健康领域发展水平评价中,评价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体现出评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三、努力方向及对策

(一)以一日活动为依托,加强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园健康教育基本性的发展

1.深化宣传教育。幼儿园对教师、家长、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教育,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儿科专家做讲座,利用宣传窗、家园联系栏、班级论坛等做好预防幼儿各种季节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2.强化日常管理。认真落实《重庆市幼儿一日活动行为细则》,注重学习与督促相结合,坚持行政领导每周进三次以上班级督察保教常规、每月一次保教常规大检查、每期一次饭堂评比。

3.各年龄班有目的、有计划、较为系统地安排或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幼儿有关健康的常识、健康的情绪体验。

4.提升保教人员素质。幼儿园积极开展各岗人员的学习研讨活动。

(二)在现有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多角度健康教育评价新机制

1.对环境的评价。(1)符合健康卫生要求的幼儿生活活动的物质环境。(2)提供、创设丰富的健康领域教学的机会、情景、环境。(3)提供丰富的器材、宽阔的场地。

2.对幼儿的评价。以现有评价标准为主,修改完善评价内容。

3.对教师的评价。以自评为主,园评以自评为依据,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日常保育岗位检查、幼儿健康状况及家长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价。

(三)以户外体育活动为突破,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在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凸显本园健康教育的特色

1.统筹安排健康教育活动,均衡体育活动形式,保证体育课的有效开展。根据各年龄班的课程容量,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均衡体育活动形式,坚持按规定严格保障体育课的活动次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保证幼儿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及健康快乐的情绪体验。

2.挖掘本土资源,优化幼儿户外活动环境,保障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能满足幼儿全部需要的、进一步体现现代复合型的活动场地,添置固定的大型器械作为整体环境中的一个要素,构建一个具有农村特色的复合型幼儿活动环境。如,将活动区域可划分为:平衡区、钻爬区、跳跃区、玩沙区……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鼓励教师从木头类、竹子类、稻草类、民间类等,自制多种数量充足的体育小器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四)加强本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内容的整合性,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篇6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4-0004-04

心理学家荣格早在20世纪中叶就告诫世人要警惕心理疾病这一人类最大的敌人,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可以视为是对此警告的一种回应。从1999年教育部13号文件颁布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内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课程化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发展趋势,并引发了一系列热议、争论和辨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进程

回顾心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推进,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历。课程化进程要想趋于平稳,管理与评价是必须要涉及的两个重要层面,而这也恰恰是当前的课程化进程中并未受到重视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建设成为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成为区域研究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研究,逐步界定相关概念,并移用课程的基本要素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结构框架等重要组成部分,即试图基于理论去描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应然状态;二是区域和学校通过实验,探索课程化的实施阶段和相应措施,即试图通过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实然状态;三是有的区域通过文件提出了课程建设要求,即进行课程化的制度保障建构。

为使描述系统易懂,笔者将上述三种状况分别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理论研究、实践推进和制度构建。

先来看理论研究部分。有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由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化能够使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实际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使之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挥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张微,郑梦涵,2009)。也有研究者呼吁,要通过行政手段,大力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李黎,2010)。还有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详尽分析,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使其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邓如陵,2006)。

再来分析实践推进部分。有的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余永范,开元学校,2010)。有的部门,如辽宁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成为必然要求,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并明确提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微笑每一个、智慧每一个、个性每一个”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架构起以合理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为发展方向,以情感教育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提高学习效能为诉求,以多元智能活动为途径,以培养快乐、自信、健康的学生为主旨的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的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开发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表,规定课时(江苏昆山市高科园小学,2008)。

明确提出课程化制度构建的地区较少,其中有北京市等。如北京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

理论研究、实践推进和制度构建的三头并进,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课程化建设过程中彰显的种种问题

尽管课程化成为发展趋势,并在研究、实践和制度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依然模糊。尽管文件已经明确,不能以德育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品生、品社等学科进行替换,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价值领域到底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存在空间和呈现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明确。如有的研究者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是价值中立的,只关涉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而不关涉价值观的导入。有的研究者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传递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要传递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重视积极正确的传统价值观的传递。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学校依然处于边缘化位置。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有方案不执行,有目标不落实,敷衍了事,即便安排了固定课时,也经常被占用,师资变动快,敲边鼓不深入,随意性强,尤其在初、高中,更是被淹没在考试导向的学校教育氛围中。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总体目标严重削弱。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里明确提出了四个关键词“提高”“开发”“培养”“促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区域和学校仅仅关注已经产生了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体现的关键词是“查找”“矫正”“干预”和“排解”。这就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第四,部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依然突出。有的地区以国家课程的学科建设模式来引领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构建学科取向的课程体系,强调系统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大一统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势必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求,学科化倾向伴随的是知识化教学,这种方式明显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性质,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个体发展取向为主,以活动为中介,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与感悟,认识自己,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五,实施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有些学校授课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式,教学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即便设计了活动,但由于教师的过分主导,学生只能围绕预设的目标转,配合活动的进行,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力量,即通过不断的察看和反思,来预防、克服和排解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有着一般性课程建设的共性,从课程出发细致分析上述问题的话,笔者发现,有些问题是因为当前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忽视而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虽然一个良好的课程管理体系是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等层面能够有效衔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从文本化的标准或者《纲要》到一线实践减少课程衰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经常被形式化或者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进行界定和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主要指向制度、目标、规程、行为、环境,其作用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制度体系的健全化

制度体系的健全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制度文本的制定与下发,设置明晰的管理框架;二是构建市、区、校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市教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统筹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训方案及考核办法,并定期到各区县及学校进行指导;各区县教委必须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有专人负责。各区县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备专职人员,并有专项经费;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设目标是课程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但这并不能直接挪用为课程目标,各区域还应该对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解读和细化,建立起符合本区域教育现状的课程目标体系,从而使得课程管理有参考和依据。

(三)工作规程的明晰化

有了制度框架和目标体系,下一步就要有一个明晰化的管理工作规程。一个明晰的管理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管理对象的概念界定、价值领域确定、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实施方式等,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性制度和规范。

(四)教学行为的科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题教育不同,有一门积淀深厚、框架齐全的心理学学科作为依托,这使得它有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价值和意义。比如美国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的公立学校高达77.1%,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这些选修课一般在11、12年级开设。英国中小学也为学生开设了《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中小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科关注,但绝不能学科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是心理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体验,重情感目标。教学行为的科学化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符合情感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方式方法。

(五)设施环境的改良化

实施环境也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点,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进程中实施方式和手段非常丰富,既有隐性课程,也有显性课程,既有课堂教学、讲座,也有辅导报告、个体治疗,还有学科渗透,这就需要一定的设施环境来支持和促进。特别是隐性课程,因为它需要借助环境来实现育人的目标,对设施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展板、标语、学生相关作品的摆放等要有艺术性和美感,让学生在心理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有所收获。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也常常是课程发展的掣肘因素,因为它常常被忽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管理有寥寥数语的描述,但并未涉及评价。《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对评价有些描述和规定,后面将详述。从课程角度出发,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学生评价,前者包括对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层面的评价;后者包括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一)基于制度文本和教育环境,尝试构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

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规划、开发和实施,那么需要有自己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这里提到的所谓制度文本是指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所谓教育环境是指当地的教育实际。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划分三类区域: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分类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客观决定了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有所差异。

有的学者提出基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需要,要设立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指导纲要为评价蓝本,并从目标取向、学生对待、运作形式、师生地位等八个层面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刘华山,2006)。也有研究者提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渗透的情况;心理辅导室或咨询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的开展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等。同时,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的心理氛围也应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的范畴(廖全明,2008)。《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制定并逐步完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标准与评估方法。考核评估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并设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指标。

笔者认为,从制度文本和教育环境出发,评价标准的设立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纲要》为依据,即评价标准必须由《纲要》所明确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延伸而来;二是要因地制宜,即根据当地所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构建与教育实际相符合的标准体系。

(二)基于课程类型的考量,利用现有课程评价与审批制度,严把内容关

目前,除了学校内部安排的各种媒体宣传和讲座以及各类咨询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载体得以实施。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既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教材,也有各学校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讲义(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方面,北京市有一整套的申报、受理、审查、批准、反馈地方课程教材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有明确而严格的审查标准;校本课程方面,北京市有较为成熟的学校规划、申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审核、备案制度。这两套制度体系不但涉及到了行政审核,也涉及到了内容评价。目前,北京市已启动课程改革固化成果(包括教材类)的评优工作,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可能会进入评优体系,这样一来,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这一关就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三套体系相互作用的现状,有力地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三)基于学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基本场所,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规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把手。

基于学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几个主要环节:一是要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审读区域评价标准,并解读细化成本校的评价标准。二是初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即将评价标准中的要素分类编入指标体系。三是进一步确定指标体系各级目标、子目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的重点对相关目标赋权重。四是试用与修订。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以后,可以在某个年级或者班级进行小范围试用,以判断子目标是否合理,所赋权重是否科学,根据反馈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五是确定、解读和培训。确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有一个解读性文本供教师参考,而且相关的培训活动需要跟上,培训应主要涉及指标体系框架的形成、评价实施的基本方式及具体方法等。

(四)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心

从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来看,课程评价可以分为起始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三个部分。起始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的学习准备情况,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学情;过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目的在于收集有关学生与教学活动的信息,经过分析来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结果评价则是指在一门课程结束或一个教学方案结束时所进行的评价,也被称作终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的指向和服务对象不同:起始评价指向未进入课程的学生,服务对象是教师;过程性评价指向课程学习进程中的学生,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结果评价指向已完成课程的学生,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的是无数个瞬间中的学生,关注的是心理发展和变化脉络,因此,在评价中应该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心。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或者实施效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过分关注结果,常常会失去最佳的评价时机。再者,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呈现,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评价的跟进。

(五)要突出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之所以单独提出要突出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原则的引领;二是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价值的解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见仁见智,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在活动中独立思考、体验、感悟,使学生自助、自立、自强。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发展为本,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学校应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差异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及时了解和发现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下学生的个别问题,将群体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疏导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辅导措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主体性也好,发展性和差异性也好,都切实说明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需要和发展的不一致性,覆盖全体学生的评价无法揭示个体的实际状况。在当前中小学班额较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说到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每一个学生能够成为心理健康、思维活跃的主动学习者和自我管理者。当一个学生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主动学习、自我调控和管理都需要技巧和方法,而自我评价恰恰能提供这些。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作为一种尝试有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但是管理和评价因素的或缺却使得这些探索不够完善。我们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和推进,弥补或缺的因素必将会使整个进程更加顺畅。

注:此文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课程教学专题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黎.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0,(3):269~271.

[2]张微,郑梦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原则[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9).

[3]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詹浩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管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

[5]王新梅.国外、港台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4).

[6]邓如陵.论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6,(11).

篇7

关键词:考核;体育健康;评价

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基础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在基础教育之中,体育与健康成为一门课程,此举将体育与健康以及学科的综合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出来,从而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于当前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还不是已经完成体育与健康二者融合的综合课,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还不能在当前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得到全面体现。健康教育于小学部分的内容,进行多学科以及多渠道之中,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在其课程中得到了有效表现。小学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及理论的基础便是全新的体育观。为使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在现代体育观指导下得到较好的实现,且使其预期目的能够达到,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于教师而言,已然迫在眉睫。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与考核的意义及作用

考核与评价是教育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其亦是教育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目的性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考核与评价便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且由此考查其目的性是否达到。考核的产生伴随着教育的产生,其依托于教育,且与教育一同发展。由此可见,若要对体育教育进行改革,势必要制订与改革后体系相适应,且帮助其得到发展的评价及考核标准。没有教育,考核与评价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依靠,倘若取消了考核与评价,教育的质量便失去了可靠的保障。考核与评价于对学生的激励、鉴别以及选拔起着极大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地主要目的,能使得学生健康发展得到实现。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与考核的指导思想

现今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相比较于过去的体育课程,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以及课程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是现今该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的主要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强终身体育行为,使“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强化。因此,全新的观念和思路才能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及考核功能更好地进行发挥。由此可见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这二者相结合,使形成性评价的力度加大以更好地促进科学合理化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对活动结果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其目的在于证明、鉴别以及选拔被评价者。而形成性评价与之截然不同,其主要揭示了被评价者在活动中的问题,对有关信息进行反馈,以使工作得以改进。在评价时,需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之上在对终结性评价进行充分的利用,使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得以调整,使考核与评价的导向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使教学的总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2.使评价的全面性以及客观性得到提高

二者的提高,使人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有些问题需要在考核与评价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注意:

(1)考核与评价的核心是“健康第一”的思想。

(2)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的培养与发挥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重视。

(3)多种评价方式总存。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与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教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且进行一些研究,并且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标准。教师评价学生时需要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避免出现学生简单地按要求进行动作的现象,完全不可以将学生的头脑简单地定义为一个能够储存知识与技能的“仓库”。

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工作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在客观合理的评价中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其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及强健体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且客观的评价对学生自身个性的形成以及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运用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4.

篇8

摘 要:依据儿童发展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出“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实施办法、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对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21―03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强调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强调学生知识、信念、行为的协调统一,并以发展的观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人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使课程实施者用一种整体的、发展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方式。它按照教育规律与原理,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中若干要素,加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提高身心发展水平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图1)。

2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呈金字塔结构(如图2所示),塔底是综合理论,塔身是融合理论,塔顶是学科专业理论。

2.1 儿童发展理论 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基础之基础。艾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学说”中指出:在人格发展中,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1]。

罗杰斯指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而是对人的发展有用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和行动[2]。

依据艾里克森与罗杰斯的发展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发展观:1)个体发展是一个整合而连续的过程,体育与健床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效果并不能仅由即时的评价反馈来确定,而应从更大的范围――对终身发展的影响来进行考察。2)在体育教育中,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心理发展和运动技能发展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能有所偏废。

2.2 教育和学习理论 奥苏倍尔的“同化理论”指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行为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他强调了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信念和行为的建立相统一。三者在学生认知发展和掌握学习精要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对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支撑、导向作用。

依据上述学习理论,本研究认为:1)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身体、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知识、技能、经验的传授。

2)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2.3 健康教育理论 本研究依据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列出的四种最有影响力的行为干预理论(知信行模式[KAP或KABP]/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社会思考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SCT]、合理行为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rantheoreticalModelofBehavior,TIM])为行为干预的健康教育理论基础[3]。

根据凯尔曼(1961)提出的“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干预教育阶段(图3):

第一阶段(人心一明理,服从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井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第二阶段(体验一参与,同化阶段),师生互动进行以运动参与为主的体验教育,结合室内课讲解和讲座,使学生明白道理,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解惑一力行,内化阶段),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使学生坚定信念并逐步养成健康习惯。

其中,第三阶段是学生”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环节。

基本心理过程:知(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信(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一行(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

3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

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在核心目标之下,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其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

考虑到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个性、潜能、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设置为三个层次:达成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图1)。

所谓的”达成目标”,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达成目标可以说就是最低限度的目标。所谓”提高目标”,指通过多方面的指导,期待学习者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和深化,是在达成目标之上的一种较高要求的目标。所谓”体验目标”,是期待学习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体验,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主动探索,是较高要求的目标。

4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教师培训 机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相应机构及高等教育、体育院校的互相协调和支持,定期、分级举办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教师培训班。

目的:使教师能够承担教学。若教师作为下一级培训的培训员,则需要进一步接受高层次、前沿理论的综合培训。

学时:依据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技术两部分。一般采用3~5日培训法,对教师集中进行21~35学时的培训即可承担教学任务。

内容:青春期学生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和影响因素;现代新兴体育运动技术、教法等。

方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理论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4.2 教育过程的结构 学(学生)的活动、教(教师)的活动和教学内容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教材教具等教学媒介所开展的统一活动。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执教者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见图4。

一般而言,教学过程有如下一些环节:根据目标选择内容创设环境探索学习观察指导技能掌握或知识习得反馈调节巩固提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4.3 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社区、家庭与学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支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做好社区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社区可以建立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或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实践场所和机会;可以举办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宣传活动,鼓励家庭参与,帮助学生应用和强化体育与健康知识、行为。

5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是针对教育的特点,通过收集、分析、比较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或效益的过程。它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由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向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的教育重心的转移,也带来了教育评价的变革,即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Eisner&Peshkin,1990;钟启泉、张华,2001)[4,5]。

田5 发展性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评价田

本研究的评价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1)对课程目标、方案、内容、材料、效果等的评价;2)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如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环境等等有关教育过程的评价;3)对教育者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评价。

1)过程评价:在干预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评价。

2)影响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干预的短期或中期评价。主要考查学生有关知识和态度、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以及良倾向。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情况和效果,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评价方法包括三方面:(1)学生自评:学生对接受体育与健康干预教育前后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评价:包括任课教师、协作课教师、班主任。他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外,还要对全班学生的班风、学生间的关系、班级气氛等进行整体评价。(3)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3)回访(阶段/结果)评价:在干预教育结束后三个月年或1年进行追踪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行为变化和保持情况。评价方法为:(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是否保持了健康行为或改变了不健康的行为;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2)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保持或发展变化情况。(3)学校评价:学校对一个班或一届学生的综合评价。(4)家长评价:评价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的建立保持、身心发展变化情况。

6 小 结

1)“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现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为宗旨,以“健康第一”为导向,提倡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

2)“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逐步养成健康习惯。它强调把“运动有益终身健康”的信念纳入学生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3)“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趋向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和目标人群的质性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富人性化,评价结果更为客观而生动。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88.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223―251.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5]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7]Velicer-0,Hudlce―SL,et sJ.An empifieM typology of 9uectswithin ofchange.Addict―Behave,1995,20(3):299―320.

篇9

关键词: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特征;目标设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04-03

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鉴定与选拔、检查与监控、反馈与交流、导向与激励等重要功能,它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设计和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不少一线教师片面地以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学生体育课的学业质量,窄化了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功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基本特征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熟知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设定的要求。因此,了解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基本特征,明晰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定合理的评价目标,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基本特征

1.有清晰明确且与学习目标一致的评价目标

在教学理论界,普遍认为良好的学业质量评价必须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评价有适当的设计,才能保证收集到评价所需的准确信息;也只有清晰明_的目标,才能够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当学生明确地知道评价目标时,就会更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好”的表现,也就更可能主动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具体到体育课的学业质量评价,清晰明确的评价目标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学校为了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颓势,且考虑到体质测试与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片面地把体质健康测试作为学生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唯一目标。在这种目标的导向下,无论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还是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都会专注于体质健康的提升,而忽略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其他学习目标,进而无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正在日益深化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强调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注重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评价的建议,至少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突显了学习目标,关注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学生将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学习方面产生哪些积极的效果;二是强调了促进学习,强调评价并不仅仅止步于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状况的评判,而是要进一步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和学习动力。因此,有效的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必定与学生的体育课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2.运用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法

在发展性评价理念下,当下的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方法日趋多样化。与传统评价方法局限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比,有效教学理念下的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还有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口语评价、轶事记录等评价方式。

每种评价方法或方式都有自身的特定优势,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终结性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和体育课学业质量的整体情况,有利于较为准确地评定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发展水平,也可以作为评判教学策略是否有效的依据;而形成性评价则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学习,进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学习效果。由于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评价体育课学业质量时合理运用与评价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法,以便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业质量进行全方位的准确评判。

3.正确运用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的运用是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它是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能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然而,评价结果的运用在我国学校体育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结果通常局限于缺乏内涵的数据或等级。在现实的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们往往会在学期末采用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业成绩予以评定。这样的评价结果,无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更无助于学生准确了解学习状况,进而找准改进学习的着力点。

正确运用体育课学业质量的评价结果,首先,要准确收集学生的基础信息。虽然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重,面对的学生多,但要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业质量予以有效的评判,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体能、情意表现等方面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体育课学业质量的相关信息。例如,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体能、情意表现等方面的变化,并能准确把握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再次,教师要善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评价结果的反馈不能简单地把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分数、等级或排名告知学生,需要对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相关情况予以描述性反馈。通过描述性反馈,帮助学生分析通过体育课学习所取得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指出学生体育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改进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向。

4.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新课程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变革,是从传统的三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简而言之,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更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实现自身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最终要靠学生自己的作用才能实现。因此,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并不是单纯的被评价者,相反,他们应该成为评价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当今的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中,评价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普遍认为除体育教师外,学生、家长、班主任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主体。不过,虽然家长和班主任也被赋予了评价的职能,但真正全面了解学生且具备评价技能的主体是体育教师,真正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和全程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主动参与学会了自我评价时,他们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改善更可期待,体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也更有可能成为现实。

二、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设定的要求

1.充分认识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设定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四要素中,体育教师们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了教学评价。也就是说,在思考、探究了“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后,很少有老师在事先设定教学活动预期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学活动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教与学的预设目标。这种“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现象,可能是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要认识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设定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弄明白评价目标的内涵。目标通常指一项工作或活动预期想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按照“目标”的这一解释,评价目标即评价活动所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就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的内涵来说,就是“为什么”要对体育课学业质量进行评价。具体来说,是指通过体育课学业质量的评价要收集哪些信息,以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达成程度和进步度。只有充分认识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设定的重要意义,才能为不断地改进教学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信息。

2.准确把握“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巡-学生练”的单向度模式。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不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能过分夸大这种转变,毕竟学生的学要受导于教师的教。事实上,在中小学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目标向度上应该是高度一致的。

要合理进行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就必须保证较高的一致性。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达到的结果,这种结果不是表现在自己教学行为本身,而是体现在学生身上;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后达到的学习结果,主要表现为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情况;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所描述的内容必然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后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目标的重要依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还是评价目标,其规范的陈述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即目标所描述的具体内容都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要掌握或达到的结果。

3.全面理解w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目标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 I. 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教师层次和学生层次。从课程层次理论来看,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理念的理解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作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对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的全面理解,是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设定的前提条件。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了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目标:(1)了解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2)判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进教学。(3)发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修改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不难发现,课程标准所建议的评价目标,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其目的是了解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如果教师全面理解了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目标,就不会仅仅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片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课学业质量。

4.合理预设体育课学业质量的评价目标

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目的是评判学生达成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的程度,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习目标预设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了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的预设,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目的出发,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标准提供了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指导性建议,但没有也无须给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因此,在预设评价目标时,教师需根据学校自身具体的教学情境进一步细化明确的评价标准。例如,对学生的体能评价,如果采用绝对性评价,可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果采用相对性评价,则需根据本校学生的体能状况和发展要求预设评分标准。又如,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要善于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质及其运动技能的难易度预设评价标准。特别是在“一校一品”的发展潮流中,对作为学校精品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更要根据“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细化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能在生活中较为熟练地运用。

三、结束语

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既是一个重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之所以是重点问题,是因为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挥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之所以是难点问题,则是因为体育与健康学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教师要在全面了解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善于根据学校自身具体的体育教学情境合理预设具体的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因此,当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目标确定后,就应该成为学生熟知的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进而成为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文轩,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少非.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李坤崇.学业评价――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及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篇10

[关键词]普通高中国 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无论在教育教学思想、课程理念,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过去的高中体育课程相比,确立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努力使课程在促进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及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和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并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更加突出健康和教育价值

《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应该说,竞技运动技能仍然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和手段。而且,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选项教学,倡导模块学习,就是为了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从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标准》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赛仍然被用作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些项目被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体育课利用它们的是形式,是其不断超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而不是竞技运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更快更高更强。从增进健康的目的出发,我们需要的只是适宜的体能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有利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则,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使竞技运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二、重视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也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讲,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以及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关注学生一时的运动技能表现更重要。

学生的运动兴趣不仅需要满足,还需要依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不断激发。学生可能对某些运动项目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如果这些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话,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承认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但没有必要去培养所有学生对诸如铅球、铁饼等这样的项目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将学生原有的、已经形成的运动兴趣由于没有得到关注和重视而变得没有兴趣。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将课程结构体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采用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结构体系。它确立以功能为纲的结构体系,参照国际上划分体育课程或健康与体育课程结构的做法,采用按体育功能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结构体系,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及其相应的内容标准,从而更加重视发挥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功能。要特别说明的是,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达成的,不能将五个方面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更不能理解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理论、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当然,有些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可以利用室内课堂教学来讲授有关的内容。此外,由于健康教育专题的内容有18个专门的学时做保证,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来进行。要说明的是,健康教育专题内容的教学不能挤占一周两节体育课的课时。第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增大了课程结构的适应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的发展差异很大,各校教学条件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也大不相同。为使《标准》更易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标准》确立了高度灵活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至于具体选择什么具体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各地、各校有充分的开发和发展空间。这就使课程结构具有了很大的适应性。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利于实现《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四、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

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绝对控制和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标准》针对这一点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首先是建立在学生“想学”和“愿学”基础上的,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师教的方法方面首先强调教师要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力图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愉,有效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其次,提倡给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但非包办学习,更不是“放羊式”教学。第三,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篇11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教;健康促进; 效果评价;讲座;处方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73-02

健康教育工作是全民健康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开展好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层面的支持与协作。医院是开展健教工作的第一窗口,要全面系统的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就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1 提高领导认识

首先要对各基层单位健康教育负责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大家更清楚什么是健康教育;什么是医院健康教育;什么是健康促进;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对象有哪些。

1.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使他们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1.2 医院健康教育:一是指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对其及家属所实施的健教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身心康复,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和改变不健康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2]二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各类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

1.3 健康促进定义。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1.4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A、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临床医学向预防医学转型的中间环节。

B、是医疗保健服务的组成部分。(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一种治疗方法)

C、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纽带。

1.5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针对人群分为以下几类:

1.5.1 院内健康教育对象:

①病人和妇幼的健康教育

A、住院病人;B、出院病人;C、门诊病人;D、体检群众;E、孕、产妇

F、参加儿童保健的0-7岁婴幼儿

②职工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非卫技职工;物业保洁、护工

1.5.2 院外健康教育对象:

①社区居民群众;②学校学生;③慢性病患者;④企业单位职工。

2 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成立健教领导小组、健教科,必要时可设立健教门诊、戒烟门诊,两门诊可同室而用。健教科应了解各部门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考核标准。健教组织成员应由预防保健、妇、儿保、计免、传染病、慢病管理的相关人员组成,由业务领导主要负责。科室要于年初制定健教年度计划,具体时间表,半年一次小结,有健教发展规划,每年底进行健教工作总结。平时工作要统一做好各种健教台账,如《健教讲座资料台账》、《健教处方发放台账》、《健教媒体播放登记台账》、《健教义诊咨询登记台账》、《出院病人回访登记》、《健教组织会议台账》、《健教宣传资料印制台账》等。

3 完备设施与制订制度职责

应按标准配备规范的健教设施和器材。在医院内有2-4平方米的室内外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专栏。每月根据季节多发病、慢性病、健康卫生日的具体情况,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板块,并留取照片、文稿资料做台账。其次要配备健康教育讲座的常用器材,如笔记本电脑、DVD机、投影仪及投影布、音箱、话筒、功放、激光笔、白板(白板笔、板擦)、健康教育PPT课件和健康教育资料片DVD光碟、录音笔。所有配备的硬件设备要求登记造册,由健教专人负责。

应制定《健教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健教工作职责》、《健教人员岗位职责》、《健教资料档案整理和收存制度》、《病区健教工作制度》、《门诊健教工作制度》《健教医师工作职责》、《医院控制吸烟管理规定》、《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4 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内容

4.1 直接指导。临床直接健康指导,门诊可在导医台、健教门诊、候诊大厅、输液室、就诊室进行。诊室内的医生可根据病人病情的诊断给予初步健康指导。医护人员给病患疑问的解答与健康指导,在工作之余,最好将答疑情况登记在《健康教育咨询登记本》上。

4.2 纸质宣传。在候诊大厅、输液室、各门诊室内可设置健教资料宣传盒,摆放各类健教处方、宣传单页,任群众、患者随手取阅。尤其在一站式服务台和输液室内还可摆放资料报刊架,可订阅一些与健康有关的杂志或报刊供群众和患者取阅。以此来方便大家对健康知识的关注。

4.3 健康讲座。根据不同人特点定期组织健教育讲座。并留图文资料。健康教育课件要求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格式统一用PPT,也可插入一些短片。自行制作的健教课件通常有:《心血管病的防治》、《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防治》、《肿瘤的防治》、《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婴幼儿健康》、《胃肠病的防治》、《肝胆疾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皮肤的保养》、《手纹诊病》、《营养与健康》、《老年健康维护》、《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免疫系统的维护》、《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健康饮食观》、《传染病的防治》、《突出事件卫生应急的基本常识》等。

4.4 媒体宣教。候诊大厅和输液室内可安装电子大屏、电视、健康传媒移动电子屏,定期循环播放一些有关健康话题的宣传教育片。

健教宣传片的选择与制作。最好选择群众喜爱看的、时间简短的、专题性的、常见病、慢性病的病因、预防、治疗新技术等方面的卫生常识。可在网上下载《健康之路》、《生命的秘密》《孕妇分娩过程》等系列片,转换格式,再刻录成DVD光碟,发放到各卫生健教点进行定期循环播放。

4.5 义诊活动。结合卫生宣传日开展相关主题义诊咨询活动。要提前一周书面呈报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再则要由外协部门与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的物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表明所开展的义诊活动性质为公益性,无涉及产品销售营利的内容。征得许可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人员、横幅、展板、绶带、台签、血压表、血糖仪、台桌椅、健康教育资料等),在义诊当日活动中可提供免费测血压、血糖、免费咨询、免费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单页、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做好活动小结和资料备案。

4.6 外联协作。医院健教负责人与社区领导和学校领导应保持密切联系。社区居委会和学校等部门在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以及学生健教课程前,最好能事先报请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以便属地卫生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和介入其中,使资源共享。避免一些假借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不规范产品促销的行为。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通常,健教效果评价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近期和中期评价又称效应评价,共六项指标。远期评价又称结局评价,共两大方面指标。

5.1 近期效果评价,因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所以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价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5.2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如单纯母乳喂养率)、行为改变率(如戒烟率)等。

5.3 远期效果评价(结局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远期效果包括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价的指标有:A、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B、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

针对以上指标内容,健教管理者需要制定出合理、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便基层机构好自行评价。但在健教远期效果评价中,需要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对人群健康会产生综合影响作用。所以,不能简单进行结局评价时,须排除众多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客观结论。一般基层医疗单位人力、物力有限,不建议做这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高校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1]要求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为此,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高校课程,那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如何建设呢?这个问题都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才能回答。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布卢姆认为评价是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也就是作为一种反馈机制。[2]它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学更趋向合理,实施更加有效。下面笔者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角度探析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

一、评价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起点,也是教学终点。一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实施效果的依据。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目标

任何教学的高级目标都是建立在认知目标的基础上,没有认知目标的目标体系是不属于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要确定为是否能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之时选择合适的心理应对策略。比如,学生掌握一些行为心理学的知识,对于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能够根据行为主义的疗法进行自我矫治。

2.非智力性目标

除了关注认知目标,我们还应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性目标。非智力品质是指人的智力行为之外的一些个性品质,如意志品质、合作态度、生命热情、创新精神等,它对一个人的智力行为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只是简单的认知教育,而是夹杂着很多非智力性品质的教育。例如,在挫折教育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分析挫折的原因和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发展性目标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既要制订基础性目标,又要制订发展性目标,两者要密切配合。基础性目标是大学生明确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处理危机的一些方法等等,而发展性目标是对学生心理成长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三类目标并不是简单的独立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评价目标包括五个方面,一方面看该教学目标是否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一致;二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三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现有水平;四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评估性;五要看该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3]认知目标、非智力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符合以上五个方面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目标。

二、评价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其选择得恰当与否以及是否与目标一致,将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学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不能等同心理学的内容设计,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非结构性、非学术性、非结论性的特点[4],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是否是贴近学生需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心理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好的教材。

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理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对心理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的作用,就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为此,教师必须首先确立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个体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是个体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个体在他人帮助下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与其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段差距,维果斯基将这一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在经历一些细微的变化,从最初对学校的迷茫,专业学习的困惑,到最后对自己的学业清楚认识和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这之间的落差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作用。

3.教学内容具有生命意义

如何选择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又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呢?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回归生活、联系生命,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直接的关联,能够激发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意义以及价值。二是必须克服以心理知识为中心的倾向,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质,促进个体对自己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的尊严的关怀。因此,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否具有生命意义的元素,例如,我们在人际关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应付人际冲突,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对于他人或者整个人类具有尊重的情怀。

三、评价教学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教学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体系。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估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课堂心理氛围是否融洽

心理氛围是心理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在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才会造成认知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思想上的升华,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合谐的心理氛围是教学任务顺畅完成的有力保障。那么怎么才能判断心理氛围融洽呢?其指标是教师积极投入,学生全神贯注,师生之间交流融洽,学生思维活跃,知识接受愉快高效,信息反馈及时等。

2.师与生、生与生是否充分沟通互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分享和倾诉的巨大功效,而分享和倾诉来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充分沟通。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

3.活动是否具有深入性和分享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心理活动带来快乐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要求师生和生生之间要有充分分享的过程。我们总是强调倾诉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性,然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同样需要有倾诉的过程,但是这个心理教学中的倾诉往往称之为分享。生活中的许多快乐,都是互相分享得来的。如果心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没有分享的过程,只是一味由老师的引导,那么心理教学教育也只是单一影响过程,而不是一个多面影响状态。当然分享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再由深到浅的过程,只一味停留于表面的分享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四、构建质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

纵观评价方法的发展历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由以量化评价为主,质化评价为辅,发展到质化评价为主,量化为辅。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很多,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两个不同侧重点进行评价时,又各有不同的适用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量表法、随堂听课评价法、情境式评价法等是主要的方法。量表法是指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使用量表评价法时,量表中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指标是指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评价内容,即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但是,量表法往往在指标范围内进行,对于一些不在指标内的因素无法纳入考核范围之内。随堂听课评价法可以弥补量表法的缺陷。评价者抓住任何一个细节,对一些特殊行为保持高度的敏感,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通常这种方法要求观察者有熟练的观察技能和丰富的观察经验。这种方法的难度较大,为了简化难度。教师有计划在课堂上创设某些片段,也就是创设某些情景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应对这个情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情景中做出的反应做出客观地评价。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以评促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方法及时反馈给心理健康教育者。这对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北京:教育部,2001.

[2]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7.

[3]董晓星,陈家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6:24-26.

[4]陈家麟,郭享杰主编:高中心理教育指导[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8-19页.

篇13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应遵守的相关原则,初步建构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已成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新兴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如何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标准,探讨评价方法,对于指导我国当前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制定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一堂课的高效与低效,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可以观察的外显指标来进行。但是这些指标的确定需要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而定。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心理适应指导而具有独特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课堂的训练活动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反思内化等,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评价指标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指向心理品质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改变了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因素关注的局面,转而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诊断、治疗转向发展和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人的善端和积极品质比查漏补缺式的心理咨询更能有效预防心理困扰,倡导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积极的人格特质(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以及创造力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将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转变消极心理学主导的局面,转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目标指向培养和塑造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二)内容着眼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课程评价指标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任务为切入点,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个体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和要求,完成发展任务则能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否则就会影响个体的发展。由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积极和消极,那么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存在困惑,倘若走向消极一面过多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必须着眼于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引导上。

(三)过程关注心理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育心”的过程,要使个体的心灵得到教化就必须敞开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交流的平台,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分享自我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我的反省,反思自我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和问题,是否缺失某种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与教师分享自我的成长困惑和疑问,分享、传递心理健康维护的相关技巧,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四)小结强调体验内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感悟的程度。任何“说教者”“灌输者”仅仅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不顾学生的自我体验,都将导致事倍功半。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最终要靠学生的体验内化,课堂中的训练教育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学生自我反思,将所有外在于自我的心理技能、知识内化吸收,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内涵

(一)构建的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需要一个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存在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元素,不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不是知识而是策略和方法,并且主要是通过活动来体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须从教师、教学、学生三个核心元素着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解读

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两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教师的基本素质评价着重考察教姿教态、教学理念,心理教育能力从增进咨询效果的两个必要因素——共情体验和积极关注的能力两个方面考察。

(1)教姿教态。教姿教态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教师展现的态度,是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更能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教师语言是否真正做到了亲切、自然、大方,肢体动作是否恰当。其观测指标包括:言语的自然大方,平易近人,透露关怀而不显威严;表情自然、亲切,不生硬;肢体动作自然大方,能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反馈。

(2)教学理念。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两大任务在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考察应着重于教师是否将心理困惑的消解与心理品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性决定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资源,营造气氛,让学生自主决定其心理的发展。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评价需考察教师是否抛弃了传统的权威角色,及在课堂中主导、支配课程的时间和程度。其观测指标包括:是否对学生的积极和消极行为同等关注,而不偏向一种行为;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各自支配时间的比例;教师是否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是否对学生的发展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是否鼓励学生积极纠正问题、发展品质等。

(3)共情体验。共情是指教师暂时放弃自己成熟的理性,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世界,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对教师共情体验能力的考察要看教师是否能尽快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体验到学生的情感,是否成为了一个“知心教师”。其观测指标包括:耐心倾听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同喜同乐融为一体,同时不失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做好一个解释者,能与学生交换和交流意见;能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4)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指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所拥有的情感、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应避免出现两类偏差:其一是关注个别化倾向,只关注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其二是关注点的偏差——只关注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于学生群体,教师应关注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反应,对每一位学生的活动进行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个体,教师在关注学生不良的行为、情感时也要关注他们积极的情绪、行为及品质。关注层面也有深浅,教师的关注不应该局限于表面,需要深入学生内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感受并给予积极的肯定支持和帮助,无时不刻不体现着无条件的温情,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其观测指标包括:关注的广度,关注了班级上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只针对个别学生;关注学生的积极和消极行为而不存在偏颇;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无建设性的消极批评。关注的深度,深入学生的内心,向学生传达出无私的温情,处处体现着关爱,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敷衍塞责。

2.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过程评价

(1)教学目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要目标分为两个: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从较高层面来说,需要考察教师是否以适应和发展为主要目标,是否按照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心理需要制定活动目标;从较低层面来说,考察教师是否能够准确、清晰地理解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偏离出适应或者发展的目的。其观测指标包括:教师是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制定课堂适应性和发展性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是否以促进学生适应生活、学习、生理变化、人际交往,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创造性等为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细化、具体且有操作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主,严格执行教学目标的同时关注生成性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

(2)教学材料。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必须适应教学目标,两者不出现冲突或脱节。建构主义课程观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内容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这就要求教学材料要来自生活,活动内容必须新颖、有趣,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其观测指标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应情况;教学内容、材料是否具有科学性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否新颖、有趣,具有吸引力;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合,是否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内容的组织是否具有条理性,层次分明,层层深入。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流畅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目标、教学方法的切合度,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良好体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过渡顺畅、自然,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体现出一个教师对课堂内容理解的程度,缺少逻辑性的课堂显得杂乱无章,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学准备时间不够。对于活动过程的考察可以从活动的衔接是否环环相扣、逻辑是否严密、是否做到了层层递进入手。其观测指标包括: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层层深入;教学过程是否存在过度牵强、生硬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条理清晰。

(4)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注意活动形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教学原则等相适应,尤其要控制讲授法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载体,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心理剧、角色扮演、心理游戏、行为训练等。在选择具体活动形式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的适切性。其观测指标包括:活动时间与理论讲授时间所占的比例,是否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是否能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且与教学内容做到了最好的适应。

(5)课堂氛围。学生在自由、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气氛中更容易表现真实自我。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自由、民主的气氛。学生能在民主的课堂里自由自在地探索,任何正确适当的学习行为都不会受到批评,课堂是安全、相对无拘束的,学生拥有发言权和一定的决定权。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体验。课堂氛围的观测指标包括:教师是否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课堂是否是安全、民主、自由的;学生能否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是否足够信任教师等。

3.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表现的评价

受到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一味强调认知目标达成的观念逐渐转变成关注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目标,关注终极认知目标的同时也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同样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参与度。

(1)行为参与。学生的行为参与是对教师教学的直接评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主动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教师的预设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从学生的行为参与评价教学,就必须考察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面、参与程度等。其观测指标包括:参与面,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参与度,学生多大程度上积极投入到班级活动中,是否能够完全跟着教师的教学过程步步深入。

(2)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在活动中产生心灵的触动或震撼,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认知,深入情感。学生体验的充分性、丰富性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课堂中学生能否感受到心灵的碰撞,能否产生情感的震撼;能否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思;能否对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有深刻而丰富的体验等,都是教学评价需要考察的。其观测指标包括: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教师所创设的心理环境;是否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否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3)认知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须关注通过教学或通过活动学生在认知层面的发展和改变。即教师在结束课程后,学生在认知上是否能去除自己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接受理性的观念。其观测指标包括: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是否深入思考;是否在课堂中反思过自我的不良认知;是否去除了与课堂主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掌握了多少发展积极品质的技巧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注意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需经历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价值判断四个过程,期间要避免出现目标偏差和结果偏差,力求做到评价结果的准确、客观。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以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

尽管课堂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于对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胜任力等方面的评估,但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评价中要注意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需要围绕此目标展开。

(二)评价方式方法、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客观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要尽可能避免主观偏差。任何评价工具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任何评价主体都具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主观能动性,单一方法和单一主体往往易导致评价的片面性。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需要结合多种评价方法由多个评价主体参与,如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同行、教师本人都应该是评价的主体,此外还应注意多个评价主体之间的合作评价。

(三)评价信息内容收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收集需要体现操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收集信息提供了方向和指标,信息的收集须严格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而不得随意改变。然而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灵活性和变通。

(四)将评价的甄别、监督与指导、激励功能相结合

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将使整个评价过程缺少指导、激励、人文关怀;过于注重质性评价将弱化评价的甄别、监督功能。因此,评价要结合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不能有所偏向,充分发挥评价的甄别、监督、指导和激励功能。

注:本研究系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级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调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篇14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选择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及与体育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避免健康知识的重复教学,健康知识的教学应该紧密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不能把健康知识变成纯粹的理论讲授和纸上谈兵。

健康教育专题可以和其他运动项目的模块教学结合起来。把健康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模块学习教会给学生,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学到健康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在实际当中去体验。课堂里面的知识和课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也就是说健康教育专题是室内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通过实践课渗透健康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处理上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体育活动健康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体育锻炼和进行自我监控,提高文化素养,为自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

附:健康教育专题模块教学设计

专题

题目

内容

学时

教学建议

自觉参与、科学锻炼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2-3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

体能与健康

了解你的体能状况

发展体能的内容与方法

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促进身体健康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的基石

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营养与运动

营养与健康

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

1-2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

1-2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0.5-1

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学习目标的设置

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的策略与方法

1-2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体育与自尊自信的培养

何谓自尊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尊自信

体育与情绪的调节

情绪与健康

合理控制情绪

0.5-1

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与意志品质

良好意志品质培养

1-2

保持性心理健康

高中生性心理特征

正常进行异性交往

抵御性侵犯

0.5-1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

1-2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怎样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体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认识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1-2

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体育道德

什么是体育道德

怎样遵守体育道德

一、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

(一)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什么是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有正确认识,树立自觉意识;

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解决锻炼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的方法。

例如:

1. 具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2. 遵守课堂常规,自觉积极的上好体育课;

3. 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

4. 坚持体育锻炼,并能与同伴一起锻炼;

5. 主动的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

6. 积极地参加课外、校外、节假日的体育活动;

7.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教法策略: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是主体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指导学生学习,用体育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体验成功和体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学习和练习目标;

2. 允许学生对所学的锻炼方法有所质疑和选择,从而参与到学练过程中;

3. 鼓励学生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或学习学校中没有开展的运动项目来锻炼身体;

4. 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5. 组织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学练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设计评价方案和指标;

6. 要求学生对自己学练的情况进行反思。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评价:

1. 学习态度:

能否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

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锻炼?

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为达到目标而反复练习?

能否积极投到健康教育活动中?

2. 表现:战胜困难、坚持锻炼

3. 评价手段和形式:

手段:定量评价(出勤次数),定性评价(教科书中提供的自觉锻炼要素表)

序号

评价内容

具备

一般

不具备

1具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2遵守课堂常规,自觉、积极的上好体育课

3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

4坚持体育锻炼,并能与同伴一起锻炼

5 主动的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

6 积极地参加课外、校外、节假日的体育活动

7 有较强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形式:自我评价(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自我评价表)、同学互评、教师评价

4. 鼓励个性学习:对经常锻炼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5. 对体育锻炼中积极参与起带头作用的体育骨干应当鼓励和肯定。

(二)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

体能与健康:什么是体能?体能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

了解你的体能状况:如何评价自己的体能,结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

发展体能的内容与方法:如和科学锻炼,提高体能,例如:如何提高心肺功能,如何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爆发力,如何提高柔韧性,如何控制体重等。

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根据科学的锻炼原则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法策略: 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还要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道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通过“李强的测试成绩”案例,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体能情况并得出结论。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评价:

可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量表进行评分,也可以根据同学的体能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自己跟自己比是否进步了),还可以针对重点知识进行提问,评价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促进身体健……康

(一)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什么是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何积极意义?

健康的基石: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1. 合理膳食; 2.适量运动; 3.戒烟限酒; 4.心理平衡 )

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可自评、互评。

教法策略: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正确的健康观;

讲解要系统,并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幻灯、录像、多媒体、网络等。

评价:

1 .课堂提问、小测验

2. 自评、互评:评价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哪些误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等。

(二)营养与运动:

营养知识:分类

健康膳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体育锻炼饮食原则:高纤维、低脂肪、少食多餐和营养套餐

教法策略:

1. 介绍营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不要挑食、偏食、过多的吃零食,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

2. 结合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天的活动总量,消耗多少热量?应该补充什么食物?

评价:

自我评价表:吃些什么?三餐是否有规律?营养是否均衡?

(三)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引入环保话题,如何环保?从事自身做起,低碳生活等。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噪音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热环境中如何锻炼、冷环境中如何锻炼、体育锻炼与空气污染(选择环境)。

教法策略:

联系实际讲解,渗透环保意识和低碳意识,不仅自己要自觉,还要与身边的同学共同维护好环境,养成低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生活方式习惯。

(四)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教法策略:

重点是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观是传统养生思想的基础,人的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联系的,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例如:气功养生、太极拳养生、导引术、按摩保健等。

结合当今有些媒体错误的养生引导,学会正确的分辨科学的养生知识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错误的养生观念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三、促进心理健康

(一)体育学习目标的设置:

目标设置,目标制定的是否合理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方向,目标是人们行动的推进器,要给自己的学习制定适宜的目标。

目标设置的策略与方法,目标的指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过高也不过低),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既定目标。

(二)体育与自尊自信的培养:

何谓自尊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尊自信:班级和校内比赛、游戏、示范、课外活动等。

(三)体育与情绪的调节:

情绪与健康:情绪与躯体健康关系密切,情绪健康的人有助于躯体的健康。

情绪健康人的特点:

1 ,能理解和适应现实,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

2. 能适应合理的改革要求;

3. 能对人身自由有合理的要求;

4. 能妥善的处理各种压力;

5. 能关心他人;

6. 能爱自己,也爱别人;

7. 能完成大量工作。

合理控制情绪:不能改变现状就要调整心态,使自己乐观、豁达、冷静、宽容。

(四)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可通过实践课渗透,耐久跑、体操模块等),方法有:

竞赛法 (对抗、竞争)

条件限制法 (提高难度、限制时间、质量、变换对手等)

疲劳负荷法 (施加心理、生理负荷,要求学生在疲劳的状态下完成动作,并且要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自我强化法 (自我鼓励、自我鞭策、自我监督,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极点中坚持,动作失败后“再试一次”等。

(五)保持性心理健康:

高中生性心理特征

正常进行异性交往

抵御性侵犯

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一种形式是语言,通过语言进行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球”、“射门”、“快”、“稳住”等;另一种形式是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表情”等。

怎样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伴间相互了解、配合默契;相互理解尊重,为同伴创造机会,出现失误不埋怨;提高团队意识,和谐相处。

教法策略: 结合实例讲解,明确人际交往的与人合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结论。

评价: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表。

(二)体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认识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责任,关系到中华民族健康。

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立终身体育意识,积极认真的上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等。

教法策略: 结合体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讲解,多举实例,或让学生在不同体育环境中体验(体育课、课外活动、社区体育活动)。

(三)体育道德:

什么是体育道德

怎样遵守体育道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加强自身的得到休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习惯。

教法策略:

1. 利用体育比赛录像中的实例分析,双方的行为是否道德?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