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9 16:18: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伴随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经历过一段起点低、速度快、成效大的发展历程。当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等部分组成,农商行是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支持区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扶助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区域商业商贸等方面要加大力度,而农商行就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已经看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成效,然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状况不平衡、经营中也面临诸多风险和其他外部不确定因素,所以研究农商行的发展模式及成长性影响因素,对保持农商行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商行发展模式
1.维持本土经营模式。本土经营模式可以描述为,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地借助本地资源坚持开展经营活动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在注册地所在县(市)域开展经营活动,依托本地资源,结合辖内经济发展特点及客户需求,开发适合本地城乡经济不同层次需求的金融产品,全力打造“接地气”的银行。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在尚未饱和、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本地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的地缘、人脉、口碑等等优势,同时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深挖客户需求,优化整合资源,得以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控制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自身的体量扩张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状态。
2.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银监会颁布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逐渐放宽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域经营的监管限制,在制度上打开了农商行设立异地支行的大门。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降低了农商行的经营风险,使农商行实现了服务区域多样化和地域客户所属行业的多元化,并能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推出特色产品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3.直接参股模式。直接参股模式可以描述为,农商行直接向异地农村金融银行机构投入资金,通过参股的方式输出管理,与被投资农村金融银行机构以股权合作为基础逐步平稳开展有序经营工作,实现了跨地区经营。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借助被参股、控股机构在当地成熟的各项资源迅速融入当地金融市场,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并能较短时间内打开品牌知名度。然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资本补充能力即大而强的农商行,从而实现长期持续的股权合作模式。
4.兼并重组模式。新设合并模式是我国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兼并重组模式的主要实践手段,该过程中注销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资格,申请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被注销机构的股东(社员)所持股份按照清产核资确定的各方净资产,比照合并后新设农村商业银行股金每股净资产的一定折算率转换为新设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新银行的股东。好处是通过兼并重组,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尤其是资质相对较差达不到银监会组建农商行的机构,可以迅速实现在整合区域内的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
5.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拓展异地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并且借助银监会和政府的地方性支持力度较大,较之设立村镇银行跟容易实现。相对于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来说,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比较容易,因为有银监会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农商行来说,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为将来发展为控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控股集团积累经验。然而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一个新的考验,农商行需要考虑设计有利于日常管理的股权结构。
三、农商行成长性影响因素
1.政府宏观政策。由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与政府及政策导向息息相关,最初的定位就是服务“三农”。所以在农商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商行的改制,农商行也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自然有任务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政府的过度干预和过度的优惠政策对农商行造成的依赖性会让其失去独立性,进而失去其自有的成长动力,制约其发展。
2.资本因素。农村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组织这一实质决定了对农商行资本约束的必要。资本约束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同时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质量,风险贯穿银行的资本及其经营和成长。所以为了确保农商行持续健康稳定的成长,要有必要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约束。
3.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在自身领域内通过重组创新变革经营涉及的各种要素,做出包括调整、变革、发展、创造和引进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为使自身利润最大化即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能够帮助提高农商行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范围,其次,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帮助农商行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从而增加其?营的安全性。因此,金融创新对于推动农商行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企业成长保持长青的基石。管理能力与其他推动农商行成长的资源相互关联,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帮助农商行提高市场效率和发挥优势。而人才是每个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让人力资本得到更好的配置,让组成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自我发展从而带动银行发展,为农商行提高竞争力。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内部资源,这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为农商行的成长发展提供不断地推动力。
四、对策建议
1.明确市场定位,争取政策支持。农商行的核心优势在于“三农”,应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从而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农商行在明确市场定位时要重新定义“三农”:从支持传统农业到支持农业创业及现代农业;从支持农民到支持中小企业、大农户甚至大型农业企业;从支持传统农村到支持新农村建设等。同时农商行要积极争取包括财政补贴、减免税、监管优惠政策、获得政策奖励等在内的政府支持,从而提高自身资金配置效率,促进成长,更好发挥功能。
2.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做到:建立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成立风险管理组织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价、监督及决策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农商行可以先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从而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并建立风险考核制度;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提高风险衡量、管理技术,农商行可以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强与银监部门的沟通,并且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银行风险文化,农商行要将风险防范意识凝聚成每一位员工的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业务细节中;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3.加强金融创新。从农商行的现实情况来看需要加强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农商行要通过对市场的详细调研分析,研发推广更适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金融新产品,比如多功能的银行卡等;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以客户为中心,探索更新的服务方法,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如设施的升级等;经营理念创新,农商行要立足商业本质,解放传统思想,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集权化等方向;建立长效创新机制,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创新模式,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体制,从而推动农商行的不断成长。
4.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员工队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经营效率,需要依照农商行自身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全面的管理机制并不断完善;在管理过程中,要职责分明,规范操作,同时保证管理的透明度;制定管理评价系统,对管理结果反馈并总结修正。同时农商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引智引才,提高员工素质,强调后备干部储备,加强员工内部轮岗制,推行全员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并对员工实行分级培训的制度,从而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推进银行发展。
摘 要 农村信用社经历了50多年的沧桑历程,逐渐发展壮大。在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省市的大好历史机遇中,重庆农村信用社也迎来了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性机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特别是离不开农村金融部门的支持。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是重庆统筹发展的核心。从谋种意议上说,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的成败,影响着重庆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历程的快慢。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思考 建议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作用思考
(一)发挥农村资金流转的核心作用
因农村商业银行仍以服务三农为综旨,其网点主要布置在乡镇。较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全面,占主导地位。目前在重庆农村的乡镇,不管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还是农户储蓄存款,主要还是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其资金主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流转。
(二)继续发挥支农的主力军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因农村商业银行是广大农户资金短缺融资最直接的正规合法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以最大的零售银行市定位,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确立农村商业银行将发挥城乡筹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三)继续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成为政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传输带
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引导和注资是关键。但政府的注资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汇兑结算渠道进行传送和监控。“三农”资金短缺又主要靠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还要继续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
(四)成为城乡统筹发展改革成败的“反光镜”
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快慢和资金增长速度及资金需求状况,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经济活跃程度,通过农村商业银行的系列数据可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效果。具体表现在:1.资金流转速度的快慢反映农村资金的活跃程度。2.资金需求量的大小即贷款的多少和用途,反映是否提高了农民参与创收的积极性。3.沉淀资金的多少,反映农村改革效益,农民实际收益的多少和是否得到了实惠。
二、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在改革初期,在市场定位确立的基础上,应处理好传承、摒弃和创新三者的关系。因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在继承农村信用社业务、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更名而来,农村信用社更名为商业银行后,其市场定位仍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做最大的零售银行。这就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传承、摒弃和创新三者的关系。“传承”就是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将原信用社的品牌业务加以继承,也可叫“老字号”业务,如存款,三农贷款等。这是信用社在农村中几十年来形成的,不能放弃,这是立行之本。摒弃就是农村信用社改成商业银行后,部分业务要按商业银行的要求,体现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对一些成本高,效益差、风险大的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进行整合和放弃,如对网点的布局上应考虑效益性等。“创新”就是要对农村信用社低效益业务和模式整合后,应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创新业务品种,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形象,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借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之机,做好传承、摒弃和创新的改革,就发展好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具本建议如下:
(一)合理设置网点,提高经营效益
农村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既要符合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又要考虑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即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来确定网点的设置。县城以建精品网点为主,乡镇以每个行政镇(乡)设立一个网点,均实行综合柜员制办公,撤消非政府所在地的机构网点,基本做到一个乡政一个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改变以原集镇设网点的模式。这样设立机构,既能保持每个政府所在地有金融机构,又便于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保持政府相关资金划转、结算,确保县级支行与县级财政的资金往来,求得各级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撤消非政府所在地的机构网点,能减少经营成本,又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效益性。
(二)人员择优上岗,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农村商业银行的前生农村信用社职工队伍,因历史的原因,其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员工身体素质不好,文化程度低,特别是思想观念陈旧,无紧迫感,不思进取,只等混到退休。这些员工已严重阻碍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成农村商业银行后,员工素质更是不适应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的要求。即使加大培训力度,也是成本高,收效低。建议在收宿网点的基础上,以此为契机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然后再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然后进行规范化商业银行管理,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整体形象。否则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是一句空话,哪就是农村信用社“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是换名不换实际服务质量的改革。
(三)做好传统品牌业务,创新业务品种,增强服功能
新生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传统品牌业务和创新业务产品的关系。原信用社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款,贷款,汇兑结算。所谓传统品牌业务主要是指信用社不管怎样改革,其传统业务中必须坚持,不能放弃的经营理念、业务品种,服务对象等。具体存款上坚持存款立社思想、坚持多组织低成本资金;贷款上坚持做零售银行,贷款用途对农户建房,学费,治病、种植、养殖业等贷款。服务“三农”的宗旨不能变。创新业务品种或启动商业银行可经营的业务品种。如偿试自营保险业,办理外汇业务,开办保管箱业务,办理贷记卡业务等中间业务、在乡镇设立ATM机,跨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加快与其他省市的柜面通联网速度。
(四)转变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
贷款对象向自然人个体工商户、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农村产业大户转变,向市场发展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企业和新型农业转变。贷款方式除抵押担保外,多发放保证担保、最高额循环抵押担保贷款。改变个体工商户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年一评级的办法,进行一年一审,减少每次评级的繁琐程序。
积极参与政府新型农业项目及引资项目的前期考查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放储备项目和为政府引资决策提供参考。
在当今银行业面临利差收窄,与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有哪些影响和针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银行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即将施行的款保险制度分别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建议。
二、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建议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建议
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由国家提供隐形担保,拥有良好的信誉度,但是由于承担着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资金支持的政策性任务,造成了其经营的低效率及大量的不良资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国家信誉将从这一担保中退出,国有商行将作为一般的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竞争,这对的国有商业银行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成本增加,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短期内对国有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影响是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增加一部分存款保费支出。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差别费率会相对较低,但是国有商行的存款基数大,也会有一笔不少的保费。并且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逐渐放开,按照其他国家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小型银行的利率一般高于大型银行100-120基点。在竞争的压力下,大型银行将不得不增加挽留旧存款和吸收新存款的成本。第二、融资压力增加,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要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资本充足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偿债能力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并且资本金是否充足将会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信誉的,这给国有商业带来了融资压力。第三、竞争更加激烈,以前隐形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保护力度远远大于非国有商业银行,这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造成了不平等,现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法律上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提供了平等的保护,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竞争更加激烈,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针对存款保险制度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现有以下建议:第一: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降低管理成本;发展新业务、多开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用收入的增加对冲成本的增加。第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实行员工持股等建立多元化资本金补充渠道,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相关监管要求。第三: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加快风险管理现代化,变革经营目标,追求可持续利益最大化,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企业,从根本上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使国有商行在国家信誉退出的环境下平稳、健康运行。
(二)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建议
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言,以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规模小、资金不充分、市场竞争力弱、信用度低揽储困难。存款保险制度施行之后,营造的公平竞争环境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第一,存款保险制度增强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誉度,同时也增强了存款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的信心,有助于中小银行与国有商行的公平竞争。第二,中小商业银行规模小、资金不充分等特点使其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低,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增强了它们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可以将资金投于收益好、利润高的行业,提高营业收入水平。第三,存款保险制度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大型储户和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于总体信用度和规模水平更高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型商行的大型储户和企业可能会波动从而导致部分存款搬家,中小储户将会成为中小商行吸收存款的主要对象,因此中小型商行在产品种类、服务管理水平等市场化要素方面面临着考验,提升自己在中小储户方面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要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求得生存,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经营效率,发挥自己业务灵活性的优势,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客户为主导设计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扩展表外业务增加其他服务的营业收入,转变发展方式,成为符合了市场个性化发展的中小商业银行。
(三)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影响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聚类分析
一、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有胡丽娜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研究》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对其改制的成效和改制后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借鉴其他先进银行经验的基础上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李树生在《农村商业银行三题》中主要从理论角度论述了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农商行的设立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夏勤俭在《设立村镇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经济分析》中选择浦发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浦发银行的战略转型内容和方向,概括了当前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并试图通过论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以上这些研究虽然立意广泛,但是没有涉及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标的研究。本文将立足于此,并选择5家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到2012年6年的9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对这些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分类,探索各类的特征,并对发展相对迟缓的农商行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说明
笔者意在用聚类分析各类指标并对农商行进行分类,下表是具体的各类竞争力指标,并用stata12.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样品间的相似性或相近性,根据对象间的相关程度大小进行类别的聚合,并且要求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关性,不同类别中的个体差异很大。简单来说,在分析了样品之间的距离之后,距离相近的样品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样品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聚类分析方法主要分为系统聚类法、有序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图论聚类法、模糊聚类法等,最常使用系统聚类法。
在此,笔者主要使用类平均法对农商行进行聚类分析。类平均法(Average Linkage)主要是用两类样品中,所有观测值两两观测间距离的平均作为类间距离,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聚类效果较好的方法。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描述
本文分别选取了重庆、上海、武汉、广州、无锡五家农商行2007-2012年的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这五家银行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具有代表性。
在使用stata估计模型之前,这是一个panel data,我们必须告诉它截面变量和时间变量分别是什么①,并通过分析得出5家农商行的数据不存在缺失值,是一个平衡面板。截面数据是某一年5家银行的竞争力各项指标的数值,时间序列数据是某一家银行2007-2009年的竞争力各项指标。对panel data截面个数、时间跨度的整体描述,并把重庆、上海、武汉、广州、无锡农商行分别定义为1、2、3、4、5的数值型数据,便于分析。各个变量的数量为30,标准差以及最大、最小值的统计性描述。
(二)聚类分析
由上图,笔者在stata12.0中规定把5家银行设置成为3组(cluster generate banktype = group(3)),所以农商行被分为了3个类别。重庆、广州、无锡农商行为一组,上海农商行和武汉农商行分别为一组。纠其原因,重庆、广州农商行的安全性、盈利性与流动性指标远远高于武汉农商行,特别是总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较武汉农商行均具有绝对优势,这也是阻碍武汉农商行发展的关键。武汉农商行应该在未来的发展经营中,积极扩大资产规模,选择合理的营销方案,提高营业收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23-02
引言
中国的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它的本质特征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信用服务,合作制是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制度,以农为本,为农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现状
(一)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风险
当前农村信用社监管体制、机构体制和防范风险机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最广泛、最突出的问题,是效益风险、财产风险、支付风险等其他经营风险的源头,目前不少信用社由于大量不良贷款无从消化,只能维持现状,即保支付、保结算、清呆滞,个别信用社的支付已成难题,谋求发展当然更无从谈起。
农村信用社队伍的整体素质低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农业银行脱钩前,农村信用社的职工大部分是农行子女顶替和照顾各种关系调入的,国家分配和招考的比例很少。虽然近几年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习,职工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属于正规院校毕业的人员比例明显偏低。
(二)农村信用社的比较优势
农村信用社无论其人员素质、业务结构、资金实力、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结算方式等都与国有商业银行有相当差距。在城市里,农村信用社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但在乡镇农村,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却无法取代农村信用社的地位。
首先,政策性银行虽然也是为支持农村经济平衡发展而运作,但主要着眼于宏观方面,扶持的是全行业或全地区的事业,不能像农村信用社那样具体到单个的经济弱者。在具体操作中,政策性银行网点少,覆盖范围窄,不能解决现实中大量的、零星的、分散的农户或团体的不同资金需求,而为零星的、分散的农户服务正是农村信用社的优势。
其次,商业银行从市场原则出发,要求借款人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不是低层次经济单元所能达到的。
再次,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最大化,其机构网点的设置,服务范围的确定都要从成本核算出发,广大农村分散地区得不到商业银行的服务,可见,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在广大农村。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现状,有些是属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针对目前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尽快实现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体制的转换
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选择转为农村商业银行,而不要再选择农村合作银行,实现一步到位的改革。对于存在严重资产状况的农村信用社,应采取“招、拍、挂”的形式并结合镇村银行的发展给予处理。
(二)成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尽快理顺省级联社的体制
省级联社目前所处的尴尬地位,完全是当初选择改革模式决定的结果。省级联社既非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也非经济实体的体制,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无疑会给农村金融的运行和发展带来阻碍。
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信用合作社已经演变为商业性的合作银行体系。从信用社到商业性金融组织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不但依赖于自身实力的强大,而且与其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在中国,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随着其自身经济地位的改变,他们所要求的金融服务层次也会相应地改变。农村信用社应在坚持以合作制为基础,以为社员服务为主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发展、市场要求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
21世纪发展的趋势是:为社员服务为主、兼顾盈利性的信用合作组织以盈利性为主、兼顾为社员服务的组织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并不违背合作金融的原则,与以前名为合作实为股份制的城市合作银行不同。
另外,从信用社的发展来看,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是从小规模金融向大规模金融发展的自然取向,体现了经济发达地区合作金融发展的更高层次,要避免组建合作银行后的过度商业倾向,防止其蜕化为另一种商业银行。
(三)用市场化思路解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问题
用划分经营地域和服务对象的办法来解决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的问题,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为此,必须改变目前划分金融机构,和服务对象服务三农的计划经济办法,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调动所有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发展。例如,利用税收政策和各种贴息政策,引导和调动国有商业银行从事针对三农的金融活动,以缓解和最终解决“三农 ”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
(1)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准入的领域,增加业务收入。要继续提高市场份额或者扩大业务规模,尤其是在开放金融领域和金融产品上,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享受到的政策待遇是不平等的。在中间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重要盈利来源的今天,对农村信用社进入中间业务或者从事中间产品服务进行限制,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也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不利。(2)允许农村信用社实行跨地区设置金融网点或成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地区经营。突破省级行政区划,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跨地区经营,是农村合作银行摆脱县域金融市场狭小的瓶颈制约,支撑其不断发展需要的一条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从培育竞争性金融市场和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的角度出发,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以使这种跨地域经营能够顺利进行。(3)鼓励农村信用社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进行联营、股份制经营。允许国有商业股份制银行、甚至境外独资和合资银行参与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可以让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开拓、金融结算、产品开发上,实现借船出海和提升竞争力。
(五)抓紧改革人事制度
没有人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面对目前农村信用社人才素质较低的现状,必须深入改革信用社人事制度,建立一种开放式、可流动的用人制度。所谓开放式就是选人的领域要宽,不拘一格;可流动是指信用社和人才之间可双向选择,能进能出。这样既可以通过考试、招聘等方式把一些素质较高、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经营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农村信用社各个领导岗位中去。同时,把不适应信用社工作的干部、职工调离出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制度。
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风险意识、“民办意识”,提高经营水平。
(六)剥离不良资产,切实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
对农村信用社承担的凡不属于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和历史“包袱”,应当在摸清家底后,逐步逐项的剥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商解决,必要的话需要政府注资、需要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就像对国有商业银行和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所作的那样,切实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使之能够轻装上阵,顺利发展。
(七)运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规范破产行为
目前确有一小部分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率极高,经济效益极差,连年亏损,且数额越来越大,致使所有者权益出现了很大的负数,无论经营者的工作水平和当前的环境都没有扭亏为盈的希望,已经达到积重难返的境地。中国商业银行法已经颁布,金融机构破产在中国也已经有先例,按照法律规定,应该对经营效益极差的农村信用社实施破产,并处理负有重要责任的负责人,不准其易地为官,只有敢于破产一部分,才能使目前经营较为正常者产生后顾之忧,有压力感并力图将压力变动力,起到破一儆百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芽.农村信用社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3.
[2] 郭家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9.
[3] 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4] 孙建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2008,(9).
[5] 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6] 林华.外资银行 圈地 中国农村[N].中国商报,2007-08-28.
[7] 宋琬如.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抢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N].国际金融报,2007-11-13.
[8] 王文莉.农村信用社现行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政策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06,(4).
[9] 张军.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的转制研究——绩效、原因、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2009,(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拟上市对比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指标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一、引言
自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以来,中国银行业的“第四梯队”——农村商业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批量上市之后,正式拉开上市的序幕。而中国证监会在判断农村商业银行能否上市时主要考核的竞争力指标包括:银行资本、治理结构以及盈利能力。
本文选择提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最早的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即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已经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参照对象,基于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
二、三大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分析
1、银行资本。一个银行资本总额的高低关系到其经营规模的大小,关系到其开展经营活动的范围。而核心资本更是银行资本中最稳定、质量最高的部分,是银行永久性占用的,用来长期弥补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多发生的损失,是银行的核心。笔者发现,2012年作为唯一一家上市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它的资本高出其他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超过6倍,其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农村商业的上市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扩张其核心资本总额。
常熟与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均达到并超过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的标准,甚至略高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因此常熟、张家港在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方面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并不处于劣势。
2、公司治理结构。相比之下,两家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几乎相同,但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监事会比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了“履职尽职委员会”;在行长室下分的四个委员会中,两家银行存在着细微差别。较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内控管理委员会,也没有科技与创新委员会的设置,但是设立的却是针对绩效方面的绩效考评委员会、产品开发方面的新产品审批委员会以及财务审批、风险管理委员会。
虽然苏南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还比较完整,但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比,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部门的设置更加细致,虽然没有设立行长室,但是取而代之的是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按总体职能分类分为8个部门,该8部门再按业务分为27个子部门对银行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每一部分分工更加清晰,管理更加方便,因此苏南的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继续细分职能部门,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
3、盈利能力。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利润总额也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2010~2012年,三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2012年末,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7.54%和14.37%,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长率分别为19.29%和9.89%,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每股收益逐年增长,2011年后超过了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长率为22.80%和28.58%,因此常熟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增长率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不断挖掘成长潜力。
三、对常熟、张家港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拟上市建议
1、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资产规模。虽然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14.74%,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达到了14.21%,但是这两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仍然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为后期的扩张式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保障。因为资本金不足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使得银行在规模的扩展上以及效益的提高方面受到抑制作用,并且还会深层次的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状况,甚至生存都会受到考验。因此,提高资本金自我积累的能力,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和长远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2、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要以健全公司治理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完善公司治理的重点,抓紧建立更加明确的职能分工机制。在合适相互协作发展金融的地区,改善股东结构,一定程度上将股权集中,苏南的农商行可以采用吸引具有战略性的投资商的方式,起到增资扩股及使股权结构得到优化的目的。另外,具有战略性的投资商可以用参股的方式获得部分对农商行的控制权,从而削弱了农商行自身存在“受内部人操纵”的势力,增强委托的机制,提高公司整体的治理效率。
3、拓展营运范围,实现跨区域发展。目前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局限在当地县市农村,而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就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会在行业、地域上出现单一化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单个产业波动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运营风险。因此,要把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广到当地之外的其他地区,不断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扩展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农商行的综合实力在跨区域、跨范围的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农商行将来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处于不败地位提供空间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佳俪.浅议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意义·挑战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2]张丽云.农村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10.
一、农村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出现的管理问题
(一)市场营销模式单一,营销策略不到位
在市场营销方面,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还习惯于坐等用户上门,没有将银行产品或者服务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报道、宣传和说明以便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客户办理信贷业务等。许多农村客户习惯接受柜台服务,或者更习惯于传统的贷款方式,很少愿意涉及新的信贷业务,尤其是中老年客户对新出现的信贷业务营销方式的接受程度较低。
在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所在的地区,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有限,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有限,网上银行、电子业务等成立的时间短等原因,人们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信贷资本状况缺乏相应的了解,认可程度还较低,造成吸收存款困难,这里仍有部分的居民,只在农行办理存取款业务。分行的工作人员的观念也仍停留在以往那种单一的经营模式之中,客观上制约了分行网上银行的发展。
(二)信贷管理和营销理念还有待提高
传统信贷营销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调查较为简单,大部分是根据统计结果中出现频数最高的需求将服务推向当地市场。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银行管理员信贷管理和营销理念不够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真正从信贷风险防范的角度更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理念,对资本“吸收意外损失”的作用也只存在表面上的认识。在日常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对资本充足率对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能力关注的也比较少,缺乏必需的信贷管理的紧迫感,依然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三)农村信贷营销市场的开拓难度大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农村商业银行若想将资产质量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只能依靠增量带动和存量活化。但是,我们也看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主要是“三农”,当机构设置在贫困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时候,其发展速度就必然要受到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对信贷发放管理的风险责任制的实施较为严格,这使得较多的分支机构普遍保守、被动,很难放开手脚进行信贷业务的拓展。当地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将政策争取给农村商业银行,但很明显这有点杯水车薪。越是不敢发展,就要不断强化风险机制,其束缚就越大。这就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农村信贷营销市场的开拓。
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营销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营销项目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营销项目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银行传统架构中的等级观念,使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上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营销项目确立到项目管理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商业银行各个项目管理层的人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提高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合作模式下的“团队精神”。国内农村商业银行多采用“职能型组织结构”,在实施营销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这些银行可以突破本机构现在的职能界限,建立一种更加高效的“矩阵型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特点就是项目人员除了向原职能部门经理负责之外,同时还向市场营销相关的负责人报告,这对部门之间难免会产生的摩擦起到了减少作用,降低了项目运作的成本,有效地利用了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源,拓宽了信贷营销范围,银行内部向心力得到提高。
(二)更新营销服务观念,强化市场营销能力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新的发展形势给传统银行带来的既是严重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在服务和营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更新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内涵。要针对农村当地的客户结构状况,统筹规划总体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战略,改变农村商业银行以往较为不合理的服务方式。在营销策略、产品开发、服务形象、信贷服务规范等方面努力达到全国统一的标准,全面树立农村商业银行在当地农民朋友和企业单位中的形象。同时,将各种信贷业务品种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统一对客户进行营销,推进与本省、本地区银行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突出基层农行自身的特色,把个人零售业务作为服务营销的重点,同时进一步拓展差别化的经营服务业务,为农民朋友和企业单位提供更加符合他们特点、方便、周到的服务。
(三)提高整体服务层次,建立客户沟通模式
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的负责人要经常与员工沟通、与客户沟通。一般员工也要经常性与客户沟通,并且要相互之间进行内部沟通,这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一些有效的沟通平台或沟通渠道。例如,银行可以长期性地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留言簿、定期客户交流会以及定期专门回访客户等方式对客户的意见或建议进行有效地收集,达到客户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同时建立整个银行体系内的服务网络和应急管理措施,对客户在使用业务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在回访中收集的建议或意见、客户对服务不满而进行的投诉等,要认真对待,建立一套登记、处理、反馈的应急体制。同时,推出适合农村地区中低收入阶层的信贷服务。可以在寻求合作的基础上,了解农村本地的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当地重要企业人士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这种良好的客户沟通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服务层次。
(四)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寻找信贷结构新载体
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调整信贷和管理结构不只是简单的控制和收缩。这需要农村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规律及时掌握当地经济发展的脉搏,加快信贷业务的发展。不能再采取以往的“坐等上门”方式争取与维持客户资源,更不可以在用以往那种简单审查的方式和“一刀切”的营销管理模式。新的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当地的企业、居民家中,做足市场开拓的前期分析和调查,建立健全信贷市场营销的信息资料库,掌握本地信贷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坐标,包括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环境等。然后,冷静分析,果断出击,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结论
无论从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或资产结构来讲,农村商业银行当前的经营状况都还不够理想。面对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市场营销模式单一,营销策略不到位;信贷市场开拓难度大,资本监管手段不足等发展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创新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监管,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综合风险评价,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同时,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必须更新服务观念,强化市场营销理念,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寻找信贷结构的新载体,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使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服务需求,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则端.农村商业银行市场服务营销战略[J].金融资讯,2011(2).
[2] 史明翰.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J].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3).
[3] 杨瑾瑜.浅谈中国农业资金的供求平衡[J].农村经济,2011(07).
1.1审计内容的发展趋势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应当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立足于维护股东的权益,农村商业银行在经历改制后,股权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第二,本着农村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内部审计应当注重对经济效益的审计。第三,坚持风险管理的原则,通过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和风险规避的流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新的经营领域等进行内部审计。第四,由于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其与我国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密切联系,因此需要对管理层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比如在领导调离岗位或岗位变动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内部审计。最后,内部审计应当包括业务流程方面的薄弱环节、漏洞或缺项等出现的问题进行审计。
1.2审计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内部审计的方法也需要进行革新。首先是建设内部审计的信息体系,通过信息体系收集银行内部的所有财务数据,审计人员通过数据终端实现无纸化操作和审计,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其次是内部审计的信息网络化应用,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软件的归纳分析对相关财务问题进行审计,从而简化内部审计的工作。
1.3审计战略的发展趋势
在以往内部审计的定位中,内部审计主要是体现监督和控制的职责,而随着审计的的推广和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监督,现已体现出审计咨询的发展趋势。在对经营活动进行内部审计时会发现很对问题,而审计机构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特别是在现在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内部审计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总结先进的经验从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对策,从而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起到不只是监督,还有辅助和导向的作用。
2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
2.1.1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银监会在200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在文件中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和职权的相关问题。2013年又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规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这些制度的和实施有效规范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操作流程和方式,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方向。2.1.2内部审计实施的现状。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体系系统。从内部审计的审计机构来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已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实际的建设情况中,审计部门一般设立在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在行政职能上对银行行长负责,在各分行下设分管的审计部门。在审计内容上,内部审计相比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来说,更注重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在审计手段和方式上,内部审计已逐步开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无纸化审计操作。
2.2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2.1审计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审计职能与业务职能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审计项目的独立性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不能保证审计意见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得不到发挥。2.2.2内部审计计算机系统缺乏完善。随着商业银行和审计体制的改革,审计机构的地位得到公司章程的认可,并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确保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证了审计职能的顺利履行。目前,在进行内部审计计算机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实现过程未能预留审计接口,无法完成易用性优化,导致审计关联复杂,数据分散,结构不清晰,成为阻碍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主要因素。在计算机系统开发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审计监督体制,从而导致审计的部分环节出现差错,影响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根据目前发展形式来看,审计系统还一直在沿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未能根据时展来优化信息化平台,从而无法应付未来内部审计工作,影响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发展。2.3.3审计部门的职能分工不合理。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设立审计部门起,审计、稽核和监督三项工作就存在于商业银行之中,但三项工作都分别进行,缺少必要的联系和沟通,资源共享能力差。由于三项工作都是对商业银行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因此现有的分工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尚待解决。2.3.4审计部门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知识面相对较广,要求熟悉财务的流程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然后结合熟练的审计知识,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开展审计工作的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审计方法、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以及财务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应当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表达。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知识不够精通等现象,不能满足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
3改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3.1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制度
在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我国现已基本建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规范制度,提高商业银行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的效率。另外,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层应当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规范进行适应性调整,做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效率性。
3.2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意识
内部审计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度。农村商业银行应当根基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并结合我国相关政策的和实施对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进行调整,从而加强对风险项目的控制。其次,要重视对员工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在引进新型项目和业务或者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时,应当对内部审计员工作及时的、对应的培训和训练,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对风险的控制力。
3.3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主体,应当具备达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商业银行在招聘人员时,应当重视对优秀的专业人才的引进,重视对上岗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素质,而银行作为招聘方可以通过优越的待遇等条件吸引人才。
【关键词】农村 商业银行 国有 个人信用卡
一、引言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推出了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这张信用卡被广东人称作“红棉卡”。不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纷纷跟进,发行各自的信用卡。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近几年才逐步建立起来并拓展了信用卡业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首张信用卡——鑫卡在2008年9月22正式面向社会发行,标志着开启了全国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行信用卡的历史先河。通过观察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变化,将其在个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概况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对比,找出其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农村商业银行在个人信用卡业务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个人信用卡市场结构现状比较分析
(一)个人信用卡发卡数量及其占商业银行总发卡量的比率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常用的指标,本文将采用最常用的绝对集中度的计算方法,即:
(n为银行数,Xi为居于市场第i位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X为市场中所有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计算了2009~2011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两大农村商业银行的CRn。
2.数据说明: CR1为33.33%表示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为33.33%; CR2为48.87%表示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位居第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市场占有率总和为48.87%,依此类推。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信用卡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由2009 年的73.16%下降到2010 年的61.17%,并进一步下降到2011 年的56.49%,说明市场中竞争程度不断的增强。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和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强大的发卡优势和网点优势、品牌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都陆续开办信用业务,发卡主体日益多样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其起步晚、开展的信用卡业务还不尚完备,但其发展速度迅速,并且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说明了后天的有效竞争手段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个人信用卡消费额度比较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普卡的透支额度为2万,金卡的透支额度为5万,白金卡的透支额度为30万,钻石卡最高授信额度达200万。四大国有银行普卡透支额度为5000元~5万元 ,金卡透支额度为1万~10万,白金卡透支额度为5万元~50万元,钻石卡透支额度为300万~500万元。
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在中低等级的信用卡领域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差不大,但在高端信用卡区域,农村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差距,国有商行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招揽高端客户上有着绝对的优势,高端客户几乎被国有商业银行垄断。
(三)个人信用卡收费、计息标准比较
1.个人信用卡年费比较
我国国有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普通卡信用卡年费差异不大,主卡大约100元/卡,附属卡大约40元/卡。高端信用卡年费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商业银行收取的年费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同等级信用卡所收取的年费,从而大大提升了农商银行吸引更多的高等级信用卡客户驱动力。
2.个人信用卡超限费、滞纳金比较
农商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超限费与滞纳金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超限费为超过信用额度部分5%,滞纳金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但上下限设置有较大差异,农商行没有公布上下限,而国有商业银行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个人信用卡透支利率比较
透支利率是由人民银行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按日利率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复利,所以农商行不能从透支利率的调整上增强其在信用卡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个人信用卡风险比较
(一)法律风险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颁布调整信用卡法律关系的专门法律,仅仅只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同时,各发卡银行自行制定的信用卡领用合约内容各不相同,对信用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和调整。在解决信用卡交易中不断发生的各种纠纷时,缺乏明确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时间较短,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仍然较为落后,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健全。从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信用卡市场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截至2009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96亿元,同比增长127.9%; 2010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较2009年末减少0.07亿元; 2011 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10.31 亿元,较2010 年末增加33.42 亿元,同比增长43.5%。但总的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低于农村商业银行。
(三)市场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由于信用卡业务开办时间较短,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来看,信用卡种类较少,还未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国际业务,因此汇率风险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较小。利率风险主要来源于付费卡业务和固定利息贷款业务。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农村商业银行,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利率的影响都相同作用于这些银行,因此其风险相当。
四、建议与对策
(一)确定合适的发卡范围与目标人群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发卡范围与目标人群,发挥其在二三线城市竞争力优势,以及面向农村储户人群和中低收入人群这方面的优势,从而增强其在个人信用卡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合理设计信用卡种类,细化收费计息标准
农村商业银行不能盲目搬照国有商业银行的卡种设计标准,而应该在严格遵守中央银行相关规定下,根据自己的发卡范围、发卡人群、信用卡种类细化各类信用卡的收费计息标准,使其信用卡更加具有吸引力,招引更多的优质客户。
(三)应对各类风险加强内外部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卡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征信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减少违约风险。应对市场风险上,要保证其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各项损失准备,加强其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从而增强持卡人信心并提升其在个人信用卡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政府政策扶持减少发展负担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不但失去了农村信用社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政策优惠,而且农村商业银行又因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各项准备等计提必须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执行,使得农村信用社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能享受的权利两头落空。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减轻其在发展过程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沈丽,刘玲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竞争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5).
[2]胡滨.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关键词] 小额贷款公司 现状问题 解决途径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支农资金的匮乏却成为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出于监管费用高和缺少抵押担保等多方面的考虑,缺乏对农放贷的热情;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繁杂且需充足的抵押,贷款难度也使农民望而却步。对此,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针对农民和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且手续简单、担保宽松,极大地适应了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制约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但其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突出问题表现在:
1、小额贷款后续资金匮乏
由于被套上了“只贷不存”的紧箍咒,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主要依靠自有资本金来开展业务。但是,单单依靠股东的注资并非长久之计,股东不可能向一个“无底洞”没完没了地投入资金。注入资本的严重不足和贷出资金回笼的缓慢性,致使小额贷款公司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自己做大做强的良好愿望显得力不从心,在贷尽资金后往往因无资金可贷只得暂停业务。
2、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尴尬
在《小额贷款公司指导意见》中,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做了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不属于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由于被严格限定为“只贷不存”的公司,导致小额贷款公司既归《公司法》所规范,但又无法被《公司法》所涵盖,因为在现行《公司法》中,没有对涉及贷款类业务的公司规定。另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经营存款,所以银监会又不认可其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在实践中扮演着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角色。这种尴尬的身份制约着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发展,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难以获得像银行金融机构一样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难以像农村信用社所一样享受国家税收优惠。
3、小额贷款公司市场准入难
首先是设立程序复杂,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发起人要向所在区(县)政府递交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申请材料,区(县)政府完成预审后上报市金融办复审。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人凭市金融办批准批文,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银监局和人行分行报送相关资料。不仅仅是设立程序复杂,法定最低注册资本也是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拦路虎”,《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要么是最低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的有限责任公司,要么是最低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其中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这些规定都给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架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极大地打击了社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利于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支持。
4、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难
就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状况而言,主要由当地政府下设的金融办公室对小额贷款公司负责宏观监管,日常监管工作则交由工商局履行,银监部门迄今为止尚未介入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然而,金融办公室并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容易导致监管形式化、走过场;而基于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专业性极强的特点,工商局作为日常监管主体也不适宜。
5、小额贷款公司转制难
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大力推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同时,也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予以了一定考虑,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依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转制为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从而发展成为正规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融资渠道和经营项目。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制过程是十分痛苦的,因为根据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东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的股东条件更加严格,限定投资人必须为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从以上规定很明显的看出,国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制还是严格控制的,希望通过大型商业银行的介入降低金融风险。小额贷款公司如果要转制成为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必须由商业银行控股或经营,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原始发起人和投资者们不得不让出控股权和经营权,而这对于那些视小额贷款公司为其心血的原始发起人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二、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现状问题的途径
1、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资金匮乏问题的途径
(1)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被限定为“只贷不存”的公司,那么增资扩股将是其融资的最好渠道。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人数: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至200个发起人。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支农功能的特殊性,笔者建议在未来的立法中应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人数的上限,充分吸纳社会闲置资金入股。
(2)允许商业银行向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贷款
请求大型商业银行批发贷款其实一直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强烈要求,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引,贷款必须通过政府严格地行政审批。笔者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或法律将向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贷款纳入到商业银行的正式业务之中,商业银行有向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贷款的自和决定权,无须通过政府审批。与此同时,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获取贷款资金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进行支农服务,国家应当对商业银行向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贷款规定较低利息,并对商业银行的每笔放贷予以利息补贴。
(3)逐步松开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紧箍咒
国家出于金融安全目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进行限制无可厚非,但这无形中又与国家所提倡的支农政策相冲突。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支农功能首先应当保证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资金的持续性,而存款业务的开展无疑是解决贷款资金来源的最重要渠道,能大大调动开办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笔者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先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存款业务试点,从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中挑选开办时间长、规模大、信誉好的公司开展存款业务,并在利率政策上进行扶持,允许其存款利率可在一定限度内高于一般商业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试点资格由银监会进行审批,日常经营由银监局监管。以试点作示范,逐渐放开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存款业务限制。
2、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尴尬问题的途径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这种法律、法规的欠缺使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尚不明确,由此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使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行为出现了法律监督的空白状态。笔者建议要尽快完善能覆盖小额贷款公司的配套法律法规,特别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法》,使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有法可依。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虽然目前《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将其定为一般的公司企业法人,但笔者认为将其视为“小型商业银行”更适合,因为它比一般的公司企业法人在业务上更具特殊性、专业性、审慎性。所以对小额贷款公司相关法律的制定应更多的参照商业银行的法律法规。
3、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市场准入难问题的途径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投资者兴业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的热情,有效利用社会的大量闲置资金用于支农建设,笔者建议取消繁杂的行政审批程序,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准入实行“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强调对其的后端控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程序应采用一般公司设立的准则主义,即只要小额贷款公司符合了相关法律的设立条件并经登记机关依法登记就可以成立,无须政府行政机关的事先批准或核准。而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较高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笔者建议大幅下调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甚至是取消最低注册资本,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实力是否雄厚并非光看注册时的资本,最重要的是公司运行时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而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信用度、与银行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等都是可以进行转化的无形资本。此外,还要取消单一股东持股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的限定条件,以及取消“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其中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的限定条件。
4、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难问题的途径
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的业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笔者认为应在相关立法中明确各监管者的职责,建议应由银监局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由金融办公室负责宏观的政策引导。其中银监局应当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每笔业务进行记载并随机检查,特别是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从商业银行获批的贷款的用途及流向进行监控,防范小额贷款公司出于非用于贷款业务目的从商业银行套取贷款。另外,银监局应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的监督检查,防范高利贷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可以获得较低利息的贷款。为了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支农服务,国家应允许其贷款利率水平高于一般的金融机构,但不应超过太多,笔者认为不应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倍为宜,国家应当对低利率的小额贷款公司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抑或授意国有银行批给其更多的低息贷款从事支农放贷业务。
5、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转制难问题的途径
笔者认为金融风险的防范重在监管而不是在滥设门槛,只要监管部门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做到全面、细致、及时,小额贷款公司在转制后能够审慎经营,那么金融风险是可以被扼杀的。建议在小额贷款公司转制的问题上,应当充分照顾小额贷款公司原始发起人和投资者们的感情和创业热情,弘扬公司法的民主与自治精神。取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中的商业银行必须控股以及必须是最大股东的强行规定,是否吸纳商业银行入股应当由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决议,是否由商业银行控股经营则应当按照公司法资本多数决原则来决定。
参考文献:
[1]丁红萍.小额贷款公司的新机遇[J].江苏农村经济,2008;9
[2]王学.小额贷款先天不足[J].管理与财富,2008;8
[3]曹凤岐,郭志文.我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8;9
[4]胡战勇,谢华模,谢文君.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制度缺陷与政策修正[J].武汉金融,2009;4
海南地方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项大工程,无论是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还是热带高效农业,或是大量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无疑对海南地方金融实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省办经济特区20余年,海南金融业发展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经历过低谷。加快构建海南地方金融体系,将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形成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要深入分析海南地方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地方商业银行缺失,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不足
从现实情况看,海南地方银行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商业银行严重缺失。1995年,海南省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在经营不到3年时间就因支付危机而关闭。至今,海南成为全国除之外唯一没有城市商业银行的省份。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分布不均。从全岛资源分布看,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集中分布在海口、三亚等城市。2009年,海口、三亚两市存贷款余额占全省存贷款比重的70.2%和87.8%;而其它市县存贷款余额占全省存贷款比重的29.8%和12.2%。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量外流。国有商业银行海南分行业务规模受其总行限制,将所垄断的部分金融资源向发达地区转移,造成海南本地资金大量外流。2008年,通过银行体系净流出资金累计达212.9亿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44.6%1。
2.中小企业融资难,信用担保体系发育迟缓
近年来,海南省中小企业发展加速。然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在现有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调查显示,自有资金是中小企业原始资金的主要来源,在被调查200家企业中,63%的企业目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86.5%的企业的创业资金和固定资产是通过自有资金建立起来,靠金融融资的企业仅5%2。
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在于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海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较少。截至2010年6月底,海南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业务的担保机构仅有28家,远低于广东(780家)、浙江(378家)、山东(459家)等沿海省份,也低于云南(144家)、贵州(301家)等西部省份。另一方面,与其它省份相比,海南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金额偏少。有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总额达到9.11亿元,同比增长了79.9%,创历史最好水平。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总量仍然偏少。2009年,浙江省担保机构的担保资金总额170.56亿元,同处于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也为全省2053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近50亿元。
3.农民融资困难,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据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调查显示,海南农民融资渠道主要还是靠自我积累(57.14%),其次考虑银行或信用社(32.14%),最后才考虑向亲朋好友借钱(10.48%)3,不难看出,农民除自有资金外,融资渠道主要来自银行和信用社。而现实的情况是:第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营业网点锐减。2007年,全省县域银行机构737个,比2004年减少126个。其中,农业银行县域机构网点118个,比2004年减少32个。第二,农信社作为农民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作用也在减弱。目前,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数233个,比2004年减少81个4。从全国的情况看,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存款本身偏少,这些资金本应留在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而在海南,农村的存款并没有留在原本就紧缺资金的农村地区,相当部分的存款通过邮政储蓄、农业银行、农信社三个渠道流出岛外。据统计,农信社流出资金达42亿元,占其全年存款总量的33%5。
4.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差,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海南资本市场发育仍不完善,企业融资能力较差。一是证券类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上个世纪90年代,海南曾有信托投资公司类金融机构达20家。2010年,海南仅有2家本地的证券公司和4家本地的期货公司,至今无1家总部在本地的基金公司,与广东、上海、江浙等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较差。从股票市场看,2010年,海南省非金融机构从A股市场直接融资达13亿元,远低于广东、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也低于湖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从债券市场看,2010年,海南从国内债券市场筹资23亿元,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
保险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险机构分布较少。2010年,海南无1家总部在本地保险公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二是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2010年,海南省保费收入达到48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总规模的0.3%,保险业整体规模较小。海南保险深度和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不仅低于沿海省市,也低于部分中西部省份。三是农业保险供求矛盾突出。海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占GDP比重达到30%,由于是热带海南性气候,农业受台风影响较大。2007年之前,海南农村保险主要由人保海南分公司独家经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海南开始开展农业保险试点,近年来参保面不断扩大,但农民压力很大。比如,一株香蕉1.6元的保费,个人要掏80%,财政仅掏20%6。
5.外资金融机构缺乏,金融开放程度不高
上个世纪90年代,海南曾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家和1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自从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外资金融机构不断萎缩,业务量大幅减少。而目前驻琼外资金融机构只剩下南洋商业银行1家。同时,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量不断减少。到2009年末,海南省外资银行贷款余额为4.2亿元,仅占全省贷款总额的0.2%。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量持续增加。2009年,上海和广东外资银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597.52亿元和5617.16亿元,占本地区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12.1%和12.6%,远高于海南的水平。
构建海南地方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给金融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针对海南地方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海南地方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1.以国际化为目标,尽快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
尽快发起成立城市商业银行。考虑到过去海南发展银行的历史包袱较重,建议直接发起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可以由省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公开募股,发起成立城市商业银行。为此,要向国家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一是争取国家给予海南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累计资金支持不低于10亿元。二是争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人民银行给予再贷款资金支持。三是聘请资质较高的财务公司作为顾问,制定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方案。
城市商业银行要以国际化为目标。城市商业银行要以国际化为目标。第一步,城市商业银行以海口、三亚和琼海为中心,并逐步向各市县延伸,形成立体式发展格局。第二步,通过3-5年的快速发展,争取到国内主板上市融资,扩大其资本规模,并逐步在国内各省建立营业网点。第三步,经过5-10年的发展,争取在H股或国外资本市场上市,争取成为东南亚区域性银行。
2.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不断壮大政府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政府信用担保机构为支柱产业提供信用担保,省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一是不断壮大政策性担保机构。在现有政府信用担保机构的基础上,加快管理与改革,不断提升省级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支持的作用。省级政府要根据岛内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优先享受担保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加快发展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政府通过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发展商业性信用担保公司。争取到2020年,资产过亿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达到20家,初步建立起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此,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监管。三是逐步建立起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把强化国有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作为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是规范农业银行的支农行为。农业银行要立足支持县域经济中高层次的金融需求,重点支持热带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二是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支持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国家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大型农业项目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三是强化农信社的支农功能,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
加快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一是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以农信社为主体,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鼓励发展村镇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在各市县设立村镇银行,争取到“十二五”末,各市县均有1家村镇银行。三是鼓励农民建立互助合作社。在几个村或乡的范围内,允许本地富裕村民组建信用合作社,只为当地村民提供信贷服务。
逐步完善对农村金融的支农政策。一是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将已有一定规模、机构建立比较完善、运营和管理比较规范、愿意接受国家金融监管的民间金融合法化。在鼓励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完善财税、货币、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注重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全面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二是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尽可能减少农村资金的外流。完善和规范省内各大商业银行(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设在农村的经营网点的服务功能,规定这些网点必须将在当地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贷给当地农民。
4.建立多层次的地方金融市场体系
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一是加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省级政府要加快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如针对海南农业发展薄弱的特点,打造全省热带高效农业投融资平台;针对海南房地产加快发展的特点,打造全省房地产投融资平台等等。二是发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撬动民间资本的作用。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三是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强企业直接融资能力。一是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上市,对省内发展潜力巨大和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政府鼓励其到创业版上市融资。二是对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其到主板市场或欧美市场上市融资。三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鼓励海南企业广开渠道、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融资方式,加快发展,如发行债券、创设基金等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
完善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保险市场。“十二五”期间,海南必须在旅游保险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建立海南旅游保险制度。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则需要完善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作为后盾,加快建立海南旅游保险制度,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保障。二是把建立健全海南农业保险体系作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海南农业经营风险大的特点,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增加农保险种的有效供给。如建立巨灾补偿基金,构建多层次的再保险体系;适时组建海南省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等。
5.加快金融转型,加大金融开放力度
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加快金融开放力度。一方面,加快投资金融向消费金融转型。海南要打造国际性购物中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消费金融作为支撑。一是引进国外实力强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适应建设国际购物中心的金融产品。二是争取海南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09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已成为国内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试点城市,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允许海南尽快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三是要加强风险控制。针对国人的消费习惯,需要相应的信用担保体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才能有效控制风险。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前言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之后所得到的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金融服务和支持,已经成为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而财务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直接对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进行发展规划、流通预测、监督控制的工作。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成本费用,实现精打细算;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本文就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其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各类决策、考核时提供信息依据,进而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第二,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相关财务信息,进而以此为依据来严格控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日常经济业务,对其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在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第一,成本和效益统筹理念差。有些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严格执行规范,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满足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第二,忽略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能否良性发展;第三,没有较好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很多农村商业银行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会计信息或者不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不够、质量不高,甚至还很难给农村商业银行领导提供有用、简明、适时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管理方法选择不合适
财务管理方法有多种,包括预算目标财务管理法、经验财务管理法、价值分析财务管理法、目标财务管理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有些农村商业银行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财务管理方法。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应用是推动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强大动力,而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和重点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资金管理失控、财务信息失真是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目前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单一、规模较小,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它们也是衡量一个经济组织约束机制、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的重要标尺。费用定额是为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服务的,是建立经济责任目标和内部财务控制的依据;而成本核算是强化经济责任、堵塞漏洞、反对浪费的主要手段。例如:在考核农村商业银行下属基础单位的费用支出时,首先要对该单位某一时期的费用总额,基于有关定额计算来进行确定,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然后,要按季度或者按月份来对各个费用项目进行核算,编制出详细的成本支出分析表,找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成本等指标增减的原因,重点分析量化指标(如边际利润、边际成本、盈亏平衡点等)的变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实现这些阶段目标;同时,还要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来制定措施,寻找差距,持续改进。
(二)规范内部财务基础核算方法
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离不开对核算方法进行规范。财务基础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务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适用的财务基础核算方法。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金额较大,那么还要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好,将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与农村商业银行独特特点相结合。另外,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单位的财务基础数据所涉及到的内容广、项目多、数据繁琐,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对各类财务基础数据表格予以规范,做到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样使得表格能够易于填写,具有可操作性。
(三)高度重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完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还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使全单位上下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遵守和落实各项制度。
同时,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工作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要深入开展“呼唤会计诚信”活动,大力倡导“不作假账”、“诚信为本”、“坚持准则”、“操守为重”。第二,要对广大财会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争做负责任的部门、负责任的人。第三,要坚持“强化服务”、“参与管理”、“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提高技能”、“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要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氛围。
(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组织财会人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剖析反面敲响警钟;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以及上级单位领导对财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财会人员拒腐防变能力。
(五)选择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
要基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此外,要对所选择财务管理法的重点予以熟练掌握,例如,目标财务管理法中,首先要确立目标成本,然后分解目标成本,接着严格控制目标成本、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之后要准确进行成本分析,最后还要及时兑现成本考核。只有掌握了财务管理方法的关键,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第一,务必要站在战略高度来重视财务管理问题,树立起牢固的战略财务管理意识,努力提高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有效益驱动的成本观念,要将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相挂钩,财务管理力争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六)大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1、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
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先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有效载体, 也是监督控制和集中管理资金的必然选择,务必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以信息化作保障,以信息技术做支撑,在农村商业银行财务资金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2、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
从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成本核算、采购、分销、库存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财务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财务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深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能够以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3、积极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和业务一体化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这也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引入或者自行开发一套适宜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软件,逐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全过程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数据共享与集成统一,确保能够高效化、规范化管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资金。
4、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投入力量来建立起一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每出现一笔资金的收支,财务部门要及时将其输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电子数据形式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向管理层展现。管理层随时登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看见资金流向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财务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资金收支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可对其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商业银行务必要基于其自身特点,将财务管理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使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有序、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啸宇.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建构[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2(02):130-135
[2]周良.资本约束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2(02):120-124
[3]常坤.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观点综述[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2,18(01):109-114
[4]刘丽娟,叶琼.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东方农村商业银行文化. 2012,17(05):145-148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确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与建【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历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社改革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信用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05.
[2]程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成本核算
在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逐步形成了以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的竞争,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根据其目标使得成本核算成为经营管理的核心。当今时代,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尽最大力度降低成本,提高经营利润,增强在银行之间的竞争力。所以,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的目标,是促进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前进的有效途径。
一、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
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真实反映并且控制各种耗费、及时反馈成本信息是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对于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实施及实现盈利目标来说,成本核算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成本核算的要求
成本核算有三方面的内容:能够全面完整地对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与归集,能够准确计算出在本期成本中应计入的费用,能够科学性地选择与确定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严格执行以下几项要求: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银行的经营决策是否正确,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基本控制工作。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对于控制银行的成本水平、实现银行的目标成本和实施银行成本计划来说,它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成本核算对银行成本计划和成本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还可以检查银行成本控制绩效,有效地评价银行成本的管理体系。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各个环节中为客户提供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所消耗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农村商业银行成本。在满足客户服务的同时商业银行成本管理就是对银行的消耗进行合理的分析,尽力以最小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农村商业银行随着中国金融机构队伍的日益壮大而不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其他大型先进的商业银行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理念和控制方式仍有其不足之处,这些不足的方面阻碍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制约着农村商业银行能否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这些不足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一)成本核算观念陈旧
农村商业银行在社会变革中由原来传统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这种提高和飞跃同时也要求银行本身的成本管理的提高。然而就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落后的管理理念阻碍着成本管理的控制手段。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银行员工都精通企业的财务核算,银行的成本核算都交给财务人员全权负责。“成本核算是财务的事,跟别的部门没关系。”农村商业银行大部分员工及管理层都普遍存在这种错误的成本核算的思想。员工及管理层的成本责任意识薄弱,且未形成完整的人人是成本核算主人翁的意识,仅仅只有财务部门人员拥有成本核算职责的思维观念。农村商业银行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即使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仍然有不足的方面:没能够及时有效地更新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积极主动学习更新会计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精神和动力。关于加强银行成本核算及健康发展,鲜有财务会计人员主动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
(二)成本管理核算方式落后
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能否给银行带有效益,核算方式是关键。核算方式即核算工具或核算方法。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核算方式主要采用“成本费用项目预算定额管理制”、“成本费用比率管理制”、“成本费用报账制等管理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成本管理核算方式大多挂钩于行政管理,没法最大限度发挥最佳作用,主要通过银行上级层层下达指标到下级,忽略了考核和监督,事后再重视,缺乏现代先进的管理分析方法,致使员工在额定范围内用尽费用,不考虑收益率,从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遇到瓶颈。
(三)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不健全
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成本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等。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阻碍了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目前成本控制和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严重地存在于农村商业银行,部门、员工的考核并没与成本高低挂钩,员工竞争意识不明显,明显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情况。这对银行的成本控制,获利能力来说显得十分困难。农村商业银行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成本,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不健全。
三、全面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对策
银行经营的最大目标是获利,而成本的竞争成为银行间获利能力的核心竞争。因此,根据以上农村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若干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应对竞争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银行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建立高效益、低成本的经营模式,为农村商业银行获得最大利益。全面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对策如下:
(一)强化成本核算意识
行动靠思想,在农村商业银行加强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银行应重视员工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对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的下降、完善成本核算的实践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树立全员统一的成本管理核算理念使员工意识到成本核算不单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工作,也是与每个员工利益相关的事。通过成本责任体制的落实,确保每个员工对自己花钱负责,形成全行核算总账、部门和网点核算分细账、职工核算小账的机制。下达指标到每位员工手上,保证下达的指标落实到位。结合“请进来”和“走出来”的方式,展开业务培训指导、专家讲坛、学术交流会、出外学习进修、吸收高层次人才等策略。建造一支“精业务、懂经营、善管理”的精英队伍,设置成本核算与个人及部门利益相挂钩的激励奖惩机制,奖惩分明,激励员工强化成本核算意识。
(二)设置投入产出制度,增强成本核算管理
建立全面成本管理核算方式,实施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由传统静态控制模式向动态控制模式转变,把成本管理从事后核算提前到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农村商业银行设置成本投入产出分析制度,实现科学化投入、最大化产出,即以最少的资金达到事情的目标。成本投入产出分析制度具体做法是,一方面首要考虑成本控制环节,另一方面重视产出最大化。该制度的设立可以指导银行内部成本开支决策。
(三)健全成本核算监督体系
建立和完善责任成本体制是预防成本核算混乱现象最有效的方法。首先,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遵循银行相关的会计制度与准则的要求,认真完成好成本核算工作。责任成本制度作为银行内部经营过程中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其目标是在各组织和各部门中准确落实经济责任。具体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从职能部门的角度出发,建立各级责任中心,通过责任中心将全部成本逐级分配到各个部门及每一个员工手上,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更有效地监督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控制。严格执行责任成本制度,落实好事前分解指标、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从而健全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前进步伐迈大。
四、结论
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各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激烈争夺一席之地,农村商业银行要生存,就必须重视成本核算的加强,总体来说,加强成本核算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本核算系统性很强,要求各部门应齐心协力、互助配合、团结合作,才能确保银行成本核算发挥最佳作用。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必须要掌握关于成本核算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以让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樊宏社,王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1,(1):82-86.
[2]孔丽,李鑫,赵进.我国商业银行分行层面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应用性研究[J].企业研究,2010,(7):33-36.
[3]杨树平.TZ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