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校园安全工作的认识范文

校园安全工作的认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29 14:39: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校园安全工作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1-01

消毒供应室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医院临床医护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工作,消毒供应室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接触中,随时都会造成职业暴露性感染和职业危害,科学有效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及相关疾病的有效办法,是确保消毒供应人员职业安全的关键。

1 消毒室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理化性质危害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是不可避免的伤害之一,消毒供应高温的环境及热水蒸汽极易造成身体中暑,高热病和身体的烫伤。二因为房屋条件因素,冬季还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低体温,风湿类疾病的发生。三消毒供应室中的棉球棉絮等一次性材料易产生纤维絮和粉尘,易产生PM2.5长期吸入容易损伤呼吸系统影响呼吸功能。四消毒供应室产生的噪音极易引起听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危害。五消毒供应室中使用的各类消毒液、洗涤液对皮肤黏膜呼吸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容易造成人体器官的损害。六紫外线照射易损伤眼睛、皮肤及免疫系统。

1.2 微生物病原体的危害 消毒供应室回收临床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都携带病员的体液、血液。且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医疗器械都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搬运,回收、清点、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接触性的身体损害,清洗器械的污染物容易飞溅到口鼻、眼粘膜等器官,造成消毒供应室人员机体的伤害,是职业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心理及生理因素 消毒供应室中的工作人员要长期站立操作,要搬运接送灭菌物品,长期的站立工作极易造成肌肉关节的劳损,还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曲张。消毒供应室中的工作人员长期面对使用过的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工作中极易造成心理的恐慌,易导致心理失衡或抑郁。

1.4 自我防护意思单薄 供应室人员大部分专业知识缺乏,工作中有部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单薄,加上不小心,极易造成机体的伤害和感染。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认真学习规范制度,制定专业的职业安全防护计划,增强工作人员对职业感染的危险认识,掌握防护方法和措施,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清点清洗污染用品时要严格按照防护标准,穿好工作衣帽,戴好口罩防护镜防护鞋,防护围裙,使用双层手套,减少感染机会,进行紫外线消毒时要避免紫外线对工作人员对皮肤和眼睛的照射,以免损伤,特殊感染的物品要先消毒在清洗,发生人体损伤后要及时处理,对症给予个体注射疫苗。

2.2 科学选择供应室地址,规范基础建设,合理安排消毒流程 消毒供应室应设在离手术室、产房较近的地方,以便医疗器械的运送和回收,消毒科室应按三区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室内应配备各类冲洗设备,减少人工操作中的危害,手术用敷料应使用一次性物品,降低制作中产生各类微尘,并保持室内温湿度,确保清洁的工作环境

2.3 加强监督,规范工作检查维护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制度 工作中应规范操作各类消毒设施,避免操作不当心损坏消毒水机器,上级主管部门如感染办要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操作考核,降低人工损伤,及微生物病原体的危害,加强对消毒器械的保养,杜绝安全隐患,安全阀灭菌器均应每半年检测一次,对消毒时工作人员要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供应室内应配备快速手消毒液,正确掌握洗手时机,洗手方法,提高洗手质量,和提高手卫生的消毒效果

篇2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40

1造成人员危害的不良因素

1.1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对操作常规、工作态度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特别是下收组,负责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经常破损。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很大,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2生物因素:临床使用后受污染的医疗器具都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许多物品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单位往往未作初步处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去污、消毒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损伤及污水溅到眼、口、鼻、黏膜,器械损伤率较高,有的还带一些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有刺伤的可能,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BV)、丙型肝炎病毒((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

1.3理化性危害:高温、潮湿、噪音、辐射、粉尘及纤维絮等物理因素是工作人员每天都必须接触的。高温环境操作,易发生中暑、烫伤;洗涤区的潮湿加上冬天的寒冷环境可使工作人员患不同程度的风湿类疾病;噪声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听觉器官的损害;折叠包装敷料等产生的纤维絮、粉尘,长期吸入可损害呼吸系统功能;紫外线直接照射可导致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对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物体表面的消毒,经常使用含氯消毒剂、洗涤剂等化学物质,对皮肤黏膜、眼睛及呼吸道都有刺激性,极易通过吸入、皮肤接触而产生危害。

1.4生理性及社会性危害:下收下送、灭菌装载搬运重物、长期站立操作等,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下肢静脉曲张、腰部损伤等。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是服务于临床无直接创收,长期以来待遇不如临床科室,而且工作繁琐、复杂,劳动强度大,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同,易导致心态失衡。

2安全防护措施

2.1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也避免了经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收集有关安全防护信息,每月组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学习,每月理论考试1次,并做总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掌握防护方法和措施,减少不安全因素。科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2.2预防器械伤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及处理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中要谨慎、小心,动作要轻、慢,坚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烦和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时更换。取锐利器械时用血管钳、镊子进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装时被锐利器械刺伤时要马上进行伤口处理,轻轻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3%碘伏消毒,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溅到脸上、眼睛时,用洗眼器冲洗10分钟。消毒供应中心全体人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3手工清洗时防护措施:正确戴帽子、口罩、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时在水下操作,防止产生气溶胶。戴、脱手套前、后正确洗手,安装方便、适用的脚踏式水龙头、使用一次性纸巾,取消重复使用的擦手巾,并配备足够的快速手消毒液,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应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正确掌握洗手方法和洗手时机。每个月对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抽样监测,纠正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洗手质量,确保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效果。

2.4化学因素的防护:超声清洗时随时盖上盖子。紫外线消毒必须是封闭空间,人不在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30分钟后才能进入,应尽量安排在下班后人少时。消毒过程中如必须进室取物,应关上紫外线灯。

2.5物理因素的防护:高压蒸汽灭菌器要由培训合格的消毒员负责,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压力未降到0以前不能开门,开门时不要面对锅门,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锅内涌出的热汽烫伤,夏季最好不要手臂,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灭菌物品出锅后必须冷却30分钟才能卸载物品。按规定定期维修,保证各个阀门、排汽管道的良好状态。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前安装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声,为了减少噪声,操作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避免长时间的噪音对人员的损害。

2.6配备设备:配备洗涤装置、高压水枪、搬运车、运送车等仪器和设备,尽可能减少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作人员的运动性伤害。通过空调系统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各种敷料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用材料,减少制作过程所产生粉、纤维絮在空气中的漂浮,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

2.7正确使用消毒剂及洗涤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消毒剂、洗涤剂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配制使用消毒剂、清洗剂时,应根据不同消毒剂或洗涤剂的特性,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溅到眼睛、皮肤或吸入呼吸道致伤害。配备有盖的消毒容器,使用时应注意加盖,避免消毒剂散发于空气中,长期吸入,引起呼吸道伤害。

2.8锐器伤的防护: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注意力分散、警觉性不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有关。教育工作人员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熟练掌握各种锐器的操作技术,减少不安全操作。使用耐刺容器收集锐利器械,清点、清洗时坚持习惯用持物钳夹取,戴手套操作,使用容器盛装器械传递,保持工作区光线良好,降低误伤几率。同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合理排班,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通过经常培训和抽查提问,使工作人员均熟练掌握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措施,减少刺伤导致感染的机会。

工作人员加强业务方面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防护能力。严格遵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并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增强了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积累并总结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分管领导足够重视,勤于监督,使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更规范。

参考文献

[1]俞茹云,周俐.临床护生职业危害行为认知情况调查及措施分析[J]. 江苏医药. 2013(13)

篇3

关键词:高中校园;安全工作;意见

校园安全一直都是校园建设的核心话题,近几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也在家长和教师心中敲响了警钟,校园安全事件,关乎家长、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利益,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也是高中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下面,笔者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从人文角度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安全防范

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落实安全教育。高中生与初中生、小学生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对于许多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安全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因此,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教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科学管理。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从人文角度入手,让学生感悟到安全的重要性,强制性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这样很容易引发渴望独立的高中生的反感,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想要挑战一下教师的权威,使教学适得其反。但是,教师如果能够站在人文的角度来进行安全管理的话,效果则会大不相同。比如说,针对校园中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校园安全有关的宣传片、故事片,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警惕。

二、既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实践

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仅仅只是依靠墙上的几条标语,教师的一些理论知识讲解显然是不够的,为了真正地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教师除了需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以外,还需要加强实践,训练学生的逃生技能。例如,针对一些常见的地震、火灾和校园意外伤害等事件,学校一般都会定时进行演练,但是这种演练,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演练浪费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演练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此外,还有部分学校,由于缺乏条件,在进行安全训练的时候,训练也不是很到位,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只是一些皮毛。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的时候,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这样他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体会才会更加深刻。此外,安全逃生技能的训练也需要落实,例如地震逃生训练,不能只是简单地拉响警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到操场就完事。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地震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这一瞬间可能会有很多的意外发生,这些情况都是无法预料到的。所以在进行逃生演练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将学生集合到一起就足够了,还应该注重对细节上的训练,让学生知道意外发生的时候,有哪些应急措施,如何自救等。通过这样的训练,真正地落实校园安全工作。

三、建立校园安全训练制度,建设全员防护体系

校园安全工作维护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具体的工作实施者,却是以教师和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为了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当在校园里建立相对完善的校园安全巡视制度,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高中的校园安全,尤其是一些寄宿制高中,更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例如,在校瘸闪⑿T鞍踩巡视小组,每天定时在校内巡视,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地采取措施,处理好这些安全问题。同时,安全制度的完善也不特别重要,高中生的心理虽然成熟了不少,但是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性格冲动,平时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出现打架闹事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让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必要时期,对于校园安全管理,可能还需要借助一些外界的力量来维护,例如政府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处理好政府、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建立和谐安定的高中校园。

总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在进行高中校园安全管理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从多方面入手,让高中生认识到安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同时,学校也不能有所懈怠,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教学发展的第一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保证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一、校园安全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校园安全是静态的、显性的安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校园治安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实际上,校园安全问题的应该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因素和多个层面的问题,对它的范畴应该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笔者认为,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静态安全。静态安全主要是从校园大环境安全的角度来考察的。这种安全的责任主要靠学校相关的管理机构落实。它主要包含学校正常学习活动的安全;校园内治安安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在校教师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静态安全具有较高的可操控性和明显的可预见性,只要学校领导充分重视,有相关的制度保证和机构设置,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校园静态风险一般而言是可以预防和规避的。

2、动态安全。动态安全主要把学校放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来考察。校园动态安全问题主要指社会环境变化或学生自身行为所导致的安全问题。一般情况下,动态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影响面大,学校难以对其进行控制,具有突发性、重大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动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疫病的大规模爆发、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学生频繁的空间移动、学生的群体暴力活动等所造成的不确定安全问题。比如非典、洪水、地震、恐怖活动、学生的旅游活动、学生内部的群殴事件等,都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3、功能安全。功能安全主要从学校设施安全性能的角度来考察。校园功能安全指校园内各种教育、教学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的安全问题。功能安全是校园安全的硬性指标部分,其安全性能大多可以有量化的标准,具有可度量性和可评估性。包括了校园建筑安全、校园设施安全、校园餐饮安全、校园商品服务安全等。校园功能安全问题涉及到各种系统功能设计的科学性问题,也涉及到学校的投入问题。

4、心理安全。心理安全主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考察。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日益深入。而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比如,社会现实与学生理想的落差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衡;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冲击等等。由于学生的心理安全是隐性的,平时不容易表现出来,所以很少受到特别的关注。但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对校园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安全的隐患

明确了校园安全的范畴,我们就能更清晰地认识目前校园安全存在的种种隐患和问题。这些隐患或是一些现实的社会状态的存在,或是一些隐性的精神状态的存在,无论属于哪一种形式,都对校园安全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这些隐患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安全的防控机构缺乏必要的资金和人员支持。许多学校的保安形同虚设,根本无力对校园的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管。比如,不少大学内盗贼猖獗,对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不能及时制止,以至酿成大祸,对于这种情况,媒体报道也屡见不鲜。这与学校保安机构的弱小不无联系。

2、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围绕校园这个大的经济体,形成了不少行业,其中不乏对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不发影响的行业。虽然它们并不在校园内,但一样会对校园安全造成破坏。比如一些网吧、台球厅、歌舞厅、录像厅、廉价出租屋、非法书店等。这些行业像一个个毒瘤或隐或现地依附在学校周围,构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3、学校的基础设施缺乏安全论证。校园功能安全得不到保证,同样会造成安全事故,比如经常发生的学生踩踏事故、校园内触电事故、校园内游泳溺水事故等,都属于基础设施设计问题。更有甚者,还有因基础设施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比如房舍的倒塌事故、一些运动设施的断裂造成伤亡等。

4、学生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学生由于本身的特点,缺乏对危险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知识,防患于未然。但事实正好相反,许多学校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学生没有机会全面系统地接受安全教育,没有机会进行一些安全方面的实践和训练。

5、学校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应有新的举措和新的思路,要有应对复杂问题的准备和能力,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的充分重视,不能仅仅搞几个活动了事,要居安思危,常抓不懈。

三、校园安全的管理

针对以上隐患,笔者认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应是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管理。既需要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既要重视硬环境的治理,又要重视软环境的改善;既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又要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社会方面来讲,各有关部门应下大功夫整治校园的周边环境,清除一些非法的行业,对违规经营人员进行坚决处理。从重从快处理校园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黑恶势力的团伙对学生的渗透。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校园安全法规,因此,应加快校园安全立法的进程,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校园安全。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安全建设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建立更加高效的安全防卫机制。

篇5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75)

摘 要: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水平是高校各项安全稳定工作的综合反映,它具有自身的经济与安全两种特征以及独有的变动规律,只有深入认识这些特征和规律,才能正确进行校园安全成本分析和控制,这也是优化校园安全成本结构、提高校校园安全效益和控制校园安全成本的依据。

关键词 :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成本项目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162-02

收稿日期:2014-09-2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投入与效益研究》(2013CY034)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彦忠(1963-),男,河南清丰人,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职业指导与经济学。

高校校园作为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区域。校园安全问题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及身心健康,涉及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也涉及全社会的稳定。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从保护学生安全、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也相应成为高校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通常的做法是下发紧急通知,开展运动式的安全大检查然后上报情况了事。校园安全管理的实践表明,为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障机制,必须制订安全经费投入标准,开展校园安全成本分析,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校园安全效益,提高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现状

1.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概念缺乏统一认识

目前,国内对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校园安全成本内涵、成本项目的划分及成本核算方法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的重要性被忽视了,其特殊性被淡化了。这种状况不利于准确地认识、核算高校校园安全成本,导致高校校园安全成本信息匮乏与失真,高校校园安全经费投入标准的制订更是无从谈起,最终会影响到上级主管部门校园安全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2.高校校园安全成本主体错位淡化了校园安全效益意识

多年来,各级政府对公办高校实行拨款预算体制,高校的办学经费全部由政府财政包干。在这种预算体制下,高校没有筹措经费的压力,成为经济核算的从动者。实际上,各高校在校园安全投入方面各高校差距较大,有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重复建设,并没有意识到校园安全也要讲求效益。

3.会计核算的单一性弱化了安全成本核算的职能

由于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科目设置不能反映校园安全成本核算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只有教育事业、科研事业、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支出科目,没有设置成本类科目,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核算办学成本和校园安全成本等。目前设立的会计科目不能反映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发展变化,无法适应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的要求。

二、高校校园安全成本内涵

1.校园安全费用

高校校园安全工作过程,同时也是资源的耗费过程。耗费包括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校园监控等)、职能部门教职工工资课酬、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设备运行维护、学生保险和事故损失等方面的耗费等。高校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学期或学年)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安全工作耗费,称为高校校园安全费用。

2.校园安全成本核算对象

根据高校的特点,应分别按教职工和在校学生作为安全成本核算对象,编制校园安全成本计算单,通过归集分配,计算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人均校园安全成本和校园安全总成本。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核算对象按教职工和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有利于校园安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从而能准确地计算高校校园安全成本。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是高校为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教职工和学生人身健康安全所支出的各种费用总和。

三、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实际成本是指高校为了维护校园安全而实际投入的人员经费、设备设施以及各种耗材的货币价值。校园安全成本按实际成本计价方法核算,方法简便,校园安全成本计算结果较为准确。

2.学年制原则

该原则要求校园安全成本核算期间的划分不能采用日历年制,而是采用学年制。这里所说的学年制是指从每年的九月份至第二年的八月份为止的时间。

3.权责发生制原则

高校校园安全投入与受益对象之一的学生培养进度是不同步的。如安全技术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等固定资产,均为一次性投入。因此,先期投入的安全类固定资产费用应通过折旧的方式按比例计提,计入当期和以后各期校园安全成本中去,而不能将当期开支的所有安全类固定资产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安全成本中。

四、高校校园安全成本项目划分

校园安全成本项目一般是指计入安全成本的费用按用途划分的项目,是对安全成本构成内容所作的分类。设置校园安全成本项目可以反映安全成本的构成情况,满足校园安全成本管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有利于了解高校安全费用的用途,便于高校分析和考核安全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支出类科目中设置了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科目;规定了高校应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分期计入当月成本,为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核算信息的分类与统计以及进一步设置高校校园成本科目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上述四大支出科目并没有划分清楚安全成本项目之间的界限,难以准确地反映高校校园安全成本行为和成本水平。

本文把高校校园安全成本项目划定为四大类:

1.人员经费

安全保卫人员薪酬、安全教育课酬、安全技能培训会务费、宣传、心理咨询以及应急演练支出等。还包括人身意外险、学生顶岗实习保险、财产保险费支出;

2.安全技术材料费

包括安全防护设施、消防器材设施、防盗监控、夜间照明设施折旧费以及维护运行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安全防护物品支出;安全警示、警告、禁令、禁示标识(志)牌及安全宣传栏等。

3.安全评价费

包括日常校园安全检查、评估;聘请专家参与安全检查和评价;危险源识别、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4.安全事故处置费

校园安全事故、工伤事故补偿费、医疗、护理、营养、误工等费用。

上述校园安全成本项目的显著优点是:第一,人员经费项目表现为高校不断提高教工与学生的安全知识、意识与技能的重要指标;第二,安全评价费和安全事故处置作为重要的费用被单独列为两个不同的项目,这有助于对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而为有关人员对四大安全成本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地考察与研究打开了通道,更重要的是为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校园安全绩效的考核提供依据。

五、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控制措施

1.优化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结构,提高校园安全水平。

根据对安全成本项目的划分,我们知道人员经费、安全技术材料费、和安全评价费是以预防为目的的费用,是可以控制的。而安全事故处置费是事故发生过程中或以后的损失,是不可控制的。高校校园安全水平随可控成本的提高而提高,而不可控成本随高校校园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呈相反方向变动,两者共同决定了校园安全成本的高低。根据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相互关系和特点,高校校园安全成本结构与校园安全水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当可控成本过低,人员、设施等投入不足时,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存在严重缺陷,造成安全事故频发,不可控成本过高。此时,应该健全机构、增加安全管理人员、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同时增加安全工程设施的投入,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监控,提高校园安全水平,降低不可控成本,使校园安全和安全成本达到合理水平。

第二,随着可控成本的不断增加,安全事故处置费不断下降,校园安全总成本会达到最低点,校园安全成本结构和水平达到最优。此时高校应该在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进一步规范安全工作标准、培育校园安全文化方面多下功夫。

第三,如果高校继续增加投入,会造成可控成本过高,安全工作人员过剩、重复投资等现象。高校应该适当减少人员编制,调整简化安全监控系统,降低校园安全成本,以达到最经济合理的校园安全水平。

2.建立校园安全成本核算体系,合理安排安全支出。

高校应建立校园安全成本核算体系,由负责校园安全的职能部门建立成本总账与明细账,正确归集分配各项校园安全费用,及时准确计算校园安全成本,每月末全面分析该月安全成本结构与变化趋势,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实现控制校园安全成本的目标。

以上一期安全成本支出为依据编制年度校园安全预算计划,根据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特点,合理分配安全资金。预算确定后,财务及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预算,根据预算确定的支出项目、范围、支出额度安排各项开支。除非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学校任何部门都不能发生无预算或超预算的开支项目。

3.发挥教工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校园安全效益。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安全技能和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素质和意识,力求以较小的校园安全投入获得最大的校园安全成效,从而从总体上减少安全成本,切实改善校园安全状况。

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广大学生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安全目标和安全行为准则,形成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精神动力,并为建设安全校园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利用校园安全文化的功能,转变学生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理念,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心理,不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从而使校园安全工作投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校园安全成本水平是高校各项安全稳定工作的综合反映,它具有自身的经济与安全两种特征以及独有的变动规律,只有深入认识这些特征和规律,才能正确进行校园安全成本分析和控制,这也是优化校园安全成本结构、提高校校园安全效益和控制校园安全成本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姚庆国.安全成本与安全工作经济优化[J].煤炭学报,2001(6):331-334.

[2]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Z].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