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范文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29 14:39: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互联网教育的好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互联网教育的好处

篇1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互联网+;新媒体美术教育平台

一、概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则是培养科学技术的殿堂。现代社会,教育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人群占比少的现象,极大程度制约着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发展教育,是扶贫扶智的根本手段。而在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传统教育就是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现在,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任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在欠发达地区“互联网+”的思维去结合美术教育工作,可以保证美术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之下的重要体现。

二、欠发达地区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平台的构想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平台的核心技术是由VR、VP、VM、PLC等多种技术组成。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互联网+教育”,可以解决欠发达地区美育教育中专业师资匮乏、课程内容单薄的问题,并且可以吸收社会力量关注欠发达地区的美育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便于整合一切力量用于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美育教育质量,提升欠发达地区儿童的教育幸福感,利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平台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欠发达地区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平台的优势

(一)打破传统教育知识传递的单向性

传统的美术教育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知识传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互动主要是发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教师通过教科书、笔记、课堂问答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最后通过测试、绘画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工具也主要是依靠黑板、幻灯片。在这种传统美术教育中,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守门人,而学生则被认为是知识的插座。作为插座,学生没有独特的特征,所有学生都被视为相同。传统教育模式是一个标准化的教育。互联网技术为每个人开辟了新的机会,促进了个人的创造力和有效学习。互联网对青年一代的好处之一是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美国儿科学会表示,社交媒体对年轻用户有好处。对于一些青少年,社交媒体是社交媒体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在商场或朋友的家。这一代的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很大一部分是在互联网和手机上发生的。参与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可以加强沟通,促进社交互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是利用互联网社交的模式,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甚至是美术行业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网络资源成为美术学习的资源,使得知识的传递不在是单向传递,而是在多类角色间互动起来。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来传统美术课堂,教师的示范必须手把手进行。或用展台、或在黑板上示范绘制过程,好让学生明白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步骤。教师示范是直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如果在新媒体美育平台上,可以用更多的手段解决学生在传统美术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感受不够直观、连贯的问题。学生在平台上观看微课,可以通过暂停、回放、放大等功能进行学习。并且这些微课资源都来自发达地区的优质师资的微课。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平台是以自我为本,以兴趣为基础进行学习,解决问题,是以创新和创造力推动美术教育。这种模式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而不是由教师所推动的学习。教师、学生、互联网、美育资源等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实体,具有满足个人学习者,教育者甚至社会需求的潜力。

(三)实现社会教育资源共享

在欠发达地区,目前获得知识的手段主要还是靠教师、课本等传统方式的获得。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的特点在于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学生本身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共享的知识文物的创造者,社交网络和社会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平台建立在互联网社交上进行的,可以使美术教育内容可以更自由、更容易、甚至是免费获得。这种模式很好的解决了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痛点:教学内容单薄、专业师资匮乏。这两个问题都是受整体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在教师问题上,欠发达地区即便增加资金补贴,仍然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专业美育教师。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美术教育无疑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四、结语

当今中国已迈进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成为传统教育转型升级的新形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将美育资源同步共享,是顺应共享经济时代要求,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举措,具有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篇2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出版《大趋势》,对未来世界作出十大预测,现在看,这些预测基本实现了。其中,全球化与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尤为凸显。这项起源于美国,60年代用于军事,从1984年才开始正式用于民用和经济的技术,经过20多年爆炸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像空气和水一样,如影随形。

互联网使我们对时空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小,沟通与交流的时间在缩短,成本大大降低,效益成倍提高。在网上,无论你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机构,亦或是一个人,你说话的机会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虚构或非虚构的作品,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诗人或者其他。人们在网上聊天,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群入,可以是认识的,也可以是素不相识。人们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希望与大家分享的,统统发到网上,甚至是一些私密也乐意晒晒,比如自己的工资单等等。

对于媒体,互联网的好处就更多了,编辑记者组稿,不必一跑再跑地与作者联系,E―mail来往既方便又省钱,还不会错了。记者即便在外地采访,也可以及时传回稿件图片乃至音频视频,完全不必担心错过了时效。

对于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商务功能的开发,等于给企业添上了翅膀。一个山沟里的小企业,产品一旦上网,可能收到国外的订单而瞬间变为“国际企业”。过去曾经有一句口号“要致富,先修路”。当然,这句口号当今依然重要,要增补的就是还要修网路。因为产品要运进运出靠的是公路,而运到哪里,则要靠网路的顺畅,订单的指向。

互联网更为医疗和教育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从网上享受最好的医生诊病,享受最好的老师授课,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

未来,互联网的使用会越来越普及,有预测显示,未来十年,互联网的使用者将从现在的不到20亿达到50亿,即从现在全球人口的30%升到75%以上,而增长率最高的应该是非洲和亚洲。而计算机可能不再是中心设备,随着数据传输量的增加,网络管理更加自动化、无线化,云技术的运用会更加自如,对网络信号的质量不再有更高要求,节能环保会成为互联网的自然成果。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未来图景!

篇3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互联网将全世界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使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大事,使科技创新的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被大家所熟知和掌握,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令全世界惊叹,而在成人教育领域,互联网的新技术也给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机遇和挑战。未来成人教育的模式和发展方向,必然将和互联网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给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和教学方式。

一、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将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很好地整合到一起,硬件制造技术的提高使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好,体积越来越小,更加便于携带;而互联网终端制造成本的逐步降低,使得广大用户无论收入多少都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电脑产品。同时。无线宽带等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产品上网越来越便捷,使得软件使用越来越人性化。这些硬件条件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随时随地都能够上网学习创造了便利。近几年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印证并且肯定了互联网技术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作用。这种成本低廉、突破地域局限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运用的一种新的形式。

据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5亿,全年较上年度新增网民5580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由此可见,电脑和手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远程网络教育的开展铺垫了极为坚实的受众基础。《报告》还显示了网民年龄结构也在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从年龄结构还是从学历结构上讲,网民的整体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并正向成熟人群和低学历人群渗透。而这类人群正是成人高校的教学实施主体,这也为我们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对象性条件。

二、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随着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各行业专业士制作的各类网络lP课程被上传到网络上,各高校出于扩大宣传或方便学生学习的目的也相继优化自己学校网站学习功能,制作许多网络课程上传到网站。网易、腾讯等将国外著名高校和公益组织的大型系列课程介绍给中国广大网民和学术爱好者,以《网易公开课》为最为典型,多样的教学资源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全面多样的学习机会,使远程教育得以实现。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中开展远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社会大众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远程教学模式没有清楚认识。新型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年龄偏低的人群中较容易开展,他们熟悉互联网,自学能力强。而对于中年人群,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远程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一些人由于不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操作而对远程教学模式心存抵触,因而更加倾向于利用传统学习方式完成学业。其二,互联网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为远程网络教育的普及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报告》显示,与全国38.3%互联网普及率进行比较。目前仅有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整体网民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而中西部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则大都低于这一水平。在西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远程教学系统远还没有得到普及,有的地方虽然有相应的设备却因为没有人懂得如何使用,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及时得到有效传播。另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由于各种原因利用非实时网上交流方式的较多。而这种非实时的交流方式不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学生想要即时得到回复的需求,供需之时出现了不对等的现象,学生学习的热情会被大大降低。

三、互联网新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景

要想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广大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有效开展远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报告》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网民增长速度较快。中年网民在逐渐增加,低学历人群也成为网民中不断壮大的群体,而这两类人群正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的部分,这两类人群也是成人教育面向的主要群体。对这部份人群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不但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素质,同时也能够为更有效地开展远程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的服务质量和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对推动远程成人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特色所在。因此,首先,应在教师服务水平的管理上下功夫,进行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促使教师首先转换自身角色,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导学服务。其次,应通过各方努力建设好网络教学资源,弥补现有网络资源的不足。定期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制作软件的培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面授课录制成视频课程,也可以引进其它高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自身教学资源库存,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实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会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进入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何俊林,金彦钟.正确审视互联网技术对高等教育的作用.电化教育研究[J],2002(06).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合作学习 信息存储技术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人适应社会[1]。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不再贫乏,而是已经过载,然而在生活中仍然存在缺乏信息甄别能力的学习者,在知识碎片中迷失了自我。如何帮助个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呢?本文将从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互联网教育。

二、 对优化互联网教育的思考

(一)借助信息存储技术实现教育的内容革命

在教与学的交互之中,教育者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把信息传播给受众,在这个传输链的起点我们面临着如何存储信息的问题。虽然信息存储的方式有多种,但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发明,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知识存储的首选。早年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视听等方式的信息存储不符合经济节省原则,不便于传播,所以文字的确是最优选择。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让我们一提到知识的存储载体就想起书本,但书本并不是存储知识的唯一形式。

罗振宇创办的“罗辑思维”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通过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音频等来传播知识,由于它采用了视听等方式将知识用有别于传统文字的方式呈现,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罗辑思维”就体现了对知识存储方式的创新,变革了教育的内容存储,正因为这一潜质,它完成了B轮13.2亿人民币的融资。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互联网教育产品中也不乏创新。儿童教育互联网公司“斑马骑士”的创始人徐毅斐也是“内容革命”的支持者,他出品的儿童教育APP“皇帝的一天”“鲸鱼岛的冬天”,都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两个APP作品一经发行就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苹果公司的APP Store首页推荐。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存储方式进行创新,我们再也不用单调地从枯燥的书本上获取知识,可以真正实现“一花一世界”的愿景:通过教学设计,我们把知识赋予一朵玫瑰花,让学生从视觉上欣赏花卉艺术、从嗅觉上感知物理气味的传播、从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故事里领略文学的魅力……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存储方式的进步可以为教育带来福音,将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解救出来;借助科技用更接近知识原貌的方式来呈现它,既回归了知识的本质,也能丰富教育形式,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传播的便利提升教育的交互和合作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教育需要聚焦到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来[1]。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今后的四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我们共享教与学中涉及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一起学习,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把个人的思维和同伴的思维、经验结合起来[1]。个体的思考是独立的,“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对个体独立思维的尊重,并且将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向一个更深刻的层次。我们不再浅层次地共享师资力量、教学器材、书本知识等等,我们还需要共享自己的内在思考和学习体验!

合作学习需要我们提升互联网教育中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信息传播方式的进步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从竹简、丝帛到纸张,再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进步。借助信息传播的便利,互联网教育发展出了学习型社交。从国外的线上教学平台Coursera、线上知识问答社区Quora,再到国内的MOOC、知乎,都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来建立学习型社交,我们期待这些互联网教育产品能够朝着合作学习的方向发展,帮助用户分享教育过程中的人类资源。教育者应该借助信息传播方式的便利,打造便于师生交流、同辈学生间交流的互联网教育产品,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来促进教育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实现合作学习。

乔布斯说过,如果有超能力的话,他想利用超能力换来和苏格拉底交谈的一个下午。合作学习的理想场景就是让我们通过合作来窥得生活中智者的思考过程,你将从大师级人物的思考品质中获益良多,这种深刻的合作将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效率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教育产品时应注重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积极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流于浅层的知识分享。互联网学习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无处不在的“朋辈压力”,我们可以对他人的学习成果和进度一目了然,这就营造了朋辈学习的环境,激励团体中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三 、小结

学习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大要素之一,互联网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着眼于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存储和传播技术优化学习体验,帮助学习者适应信息社会[2]。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仍旧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仅此满足,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进行自主的、深入的主题学习。我们呼吁大学生善用互联网,提升自己的网络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会分享和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山区农村互联网社会道德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缺乏有力的监控和管理措施是当前互联网在山区农村产生各种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约束已经有了依据,但由于山区农村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有关措施难以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山区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要求网吧拒绝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禁止网吧通宵营业、公安部门实施网监工作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乡镇以下的网吧容易失控,二是还没有应对网络家庭化趋势的相关准备。因此,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应以农村基层的监管为重点,加大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开发的投入,解决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工作经费问题。对于网络家庭化趋势,应以行政手段要求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瘾控制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