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8 15:4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风险的管理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金融风险 债券 利率
一、什么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企业或者机构的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
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会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金融风险分类
1.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位于绝对主导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在资金流转困难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同时,居民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使得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边际储蓄率也在不断提高。
2.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一直未建立金融与财政间风险隔离机制。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中央银行在资金运用存在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因此金融风险不断向财政转移。同时,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普遍偏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因此财政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的趋势。
3.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
由于中小金融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非常困难,就被迫要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
4.机制转化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突出
首先,由于国内银行业缺乏竞争,创新能力差,管理方式落后等,因此银行业风险比较集中,资产质量令人担忧。其次,保险证券业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有待提高,有一定的累计风险,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
5.严重弱化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
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的严重弱化会导致不正常的资本流动,比如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和资本外逃。资本不正常的大规模流动,会增加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6.人民币汇率机制缺陷导致国民福利损失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激化国内发展模式的矛盾,引发国际经济摩擦,导致低价值链增值模式,危及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增大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造成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
7.日益凸显的利率风险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的程度还不够,政策环境还不宽松,商业银行不能自由调整利率,面临很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同时利率的波动不断加剧,而大部分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8.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个不容忽视的是事实,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中约有一半是以房地产贷款或其相关的形式存在的。房地产行业存在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突出;假按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问题严重;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明显;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新法律法规可能限制贷款抵押品的执行,法律风险增大等不足。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很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9.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拉美化”风险
所谓金融“拉美化”,主要是指国内金融活动越来越依赖国际资本,因此导致本国的资产定价权、证券服务业、投资收益等等大多为国际投资者和外国金融服务机构所控制或支配的一种现象。这些直接表现为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权的丧失;股市并未真正与国际接轨,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融资能力逐渐降低,导致国民财富流失,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就会存在很大风险。
三、平定金融风险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基于风险机制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有风险的,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场的风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一是通过放开股票价格,减少行政干预,增强股票风险意识,提高股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允许股市价按照市场规律变化,从而以便投资方正确认识股市,掌握股市运动规律,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二是通过政策鼓励公有股适当上市。公有股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总称,通过共公有股上市,促使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的流动中实现增值,缓解股票市场供需关系,违规操作。三是扩大股票试点范围,适当增加证券交易机构。由于一些地方存在内部股票,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将这部分定向募集公司批设为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上市股票数量还很缺乏,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地方适当发行上市股票,同时加快改制步伐,提高上市企业在改制企业中的比例。
2.银行业面向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一直是作为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的身份出现的,自然其本身存在很多弊病,承受外界风险的能力很弱。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通过引进相关行业的战略投资者或者通过上市等途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增强自身盈利能力。通过与国际接轨,可以拓展银行的业务能力,激励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中国银行业通过进入市场,将会与实力雄厚与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发生正面冲突,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变得越来越强大,将会有助于改善国内银行存在的诸多弊病,如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盈利单一,股份单一等。同时,假如银行上市的话,就必须如实的披露公司的各项信息,这样有助于加强银行的管理和盈利目的性,也提高了经营的透明度,自然就增强了银行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通过以上分析,中国银行业适当的开放,积极的挺进世界资本市场,可以快速优化企业机构,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充足企业资本,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各项素质。
3.开拓并利用债券市场筹资。债券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债券筹资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筹资范围很广。与股票的股利相比较,债券所付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 因此企业在税收上可享受到一定的收益,故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券成本比股票成本要低;同时,无论发行公司的盈利多少,持债券者一般只按照协议收取固定的利息,若公司盈利丰厚,增加的收益远大于支付的债券息额,则会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由于债券持有者一般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管理决策, 因此发行债券一般不会失去公司的控制权。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偿付本金和利息,假如某个时间财务有困难,而又必须偿本付息,因此,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同时,债券的发行规模受到政策的约束,一般只能筹集一定额度的资金,而且债券的发行与贷款,融资等相比较,其限制条件更多也更严格,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使用。
4.利率调整逐步市场化。所谓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引起利率的上下波动,利率市场化将是我国金融管理改革的必然方向。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速度发展比较快,市场化的程序已经很深。我国根据国际汇市的变化,不断地适时合理的调整利率。通过调整利率,银行就具有了定价权。即使这样,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注意。首先,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应该迅速,因为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流动的流动是双向的,就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撤走存款。否则,就会引起一定的危机,时间越久,危机的程度机会越深。其次,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金雄厚,客户多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就会越来越强大,这些优势是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就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最后,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展开,会使一些中小型金融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平衡与健康。
四、小结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认知能力,严格规范与约束相关的金融活动,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金融环境。目前,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逐步开放国内的金融业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在整个阶段,时刻要注意金融风险的严峻性,对它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参考文献:
[1] 司红云 倪言波 曹邱林等: 试论股票市场风险及其控制.财会研究,1997年第9期
[2] 曾康霖:当前金融危机引发的几个问题.财经科学,1998年第2期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本文简单阐述了金融风险的概念,并对金融风险的九种类型分别进行了简单说明,然后列出了平定金融风险的措施,指出了金融风险可能产生的原因,并应对金融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什么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企业或者机构的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
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会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金融风险分类
1.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位于绝对主导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在资金流转困难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同时,居民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使得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边际储蓄率也在不断提高。
2.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一直未建立金融与财政间风险隔离机制。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中央银行在资金运用存在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因此金融风险不断向财政转移。同时,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普遍偏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因此财政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的趋势。
3.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
由于中小金融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非常困难,就被迫要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
4.机制转化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突出
首先,由于国内银行业缺乏竞争,创新能力差,管理方式落后等,因此银行业风险比较集中,资产质量令人担忧。其次,保险证券业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有待提高,有一定的累计风险,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
5.严重弱化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
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的严重弱化会导致不正常的资本流动,比如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和资本外逃。资本不正常的大规模流动,会增加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6.人民币汇率机制缺陷导致国民福利损失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激化国内发展模式的矛盾,引发国际经济摩擦,导致低价值链增值模式,危及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增大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造成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
7.日益凸显的利率风险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的程度还不够,政策环境还不宽松,商业银行不能自由调整利率,面临很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同时利率的波动不断加剧,而大部分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8.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个不容忽视的是事实,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中约有一半是以房地产贷款或其相关的形式存在的。房地产行业存在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突出;假按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问题严重;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明显;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新法律法规可能限制贷款抵押品的执行,法律风险增大等不足。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很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9.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拉美化”风险
所谓金融“拉美化”,主要是指国内金融活动越来越依赖国际资本,因此导致本国的资产定价权、证券服务业、投资收益等等大多为国际投资者和外国金融服务机构所控制或支配的一种现象。这些直接表现为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权的丧失;股市并未真正与国际接轨,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融资能力逐渐降低,导致国民财富流失,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就会存在很大风险。
三、平定金融风险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基于风险机制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有风险的,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场的风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一是通过放开股票价格,减少行政干预,增强股票风险意识,提高股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允许股市价按照市场规律变化,从而以便投资方正确认识股市,掌握股市运动规律,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二是通过政策鼓励公有股适当上市。公有股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总称,通过共公有股上市,促使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的流动中实现增值,缓解股票市场供需关系,违规操作。三是扩大股票试点范围,适当增加证券交易机构。由于一些地方存在内部股票,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将这部分定向募集公司批设为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上市股票数量还很缺乏,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地方适当发行上市股票,同时加快改制步伐,提高上市企业在改制企业中的比例。
2.银行业面向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一直是作为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的身份出现的,自然其本身存在很多弊病,承受外界风险的能力很弱。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通过引进相关行业的战略投资者或者通过上市等途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增强自身盈利能力。通过与国际接轨,可以拓展银行的业务能力,激励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中国银行业通过进入市场,将会与实力雄厚与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发生正面冲突,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变得越来越强大,将会有助于改善国内银行存在的诸多弊病,如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盈利单一,股份单一等。同时,假如银行上市的话,就必须如实的披露公司的各项信息,这样有助于加强银行的管理和盈利目的性,也提高了经营的透明度,自然就增强了银行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通过以上分析,中国银行业适当的开放.积极的挺进世界资本市场,可以快速优化企业机构,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充足企业资本,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各项素质。
3.开拓并利用债券市场筹资。债券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债券筹资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筹资范围很广。与股票的股利相比较,债券所付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因此企业在税收上可享受到一定的收益,故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券成本比股票成本要低;同时,无论发行公司的盈利多少,持债券者一般只按照协议收取固定的利息,若公司盈利丰厚,增加的收益远大于支付的债券息额,则会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由于债券持有者一般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发行债券一般不会失去公司的控制权。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偿付本金和利息,假如某个时间财务有困难,而又必须偿本付息,因此,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同时,债券的发行规模受到政策的约束,一般只能筹集一定额度的资金,而且债券的发行与贷款,融资等相比较,其限制条件更多也更严格,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使用。
4.利率调整逐步市场化。所谓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引起利率的上下波动,利率市场化将是我国金融管理改革的必然方向。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速度发展比较快,市场化的程序已经很深。我国根据国际汇市的变化,不断地适时合理的调整利率。通过调整利率,银行就具有了定价权。即使这样,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注意。首先,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应该迅速,因为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流动的流动是双向的,就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撒走存款。否则,就会引起一定的危机,时间越久,危机的程度机会越深。其次,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金雄厚,客户多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就会越来越强大,这些优势是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就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最后,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展开,会使一些中小型金融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平衡与健康。
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病科半开放式病房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健全规章制度,制定风险预案。完善呈报流程,发挥哨兵护士的模范安全管理作用。结果:实施前出走6例,自杀1例,伤人20例,跌倒摔伤2例,漏服药3例,毁物4例,拒食4例,病人识别错误2例;实施后出走1例,伤人7例,毁物3例。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56
The risk management for psychiatric ward that opens type partly
YU Zheng-xiu,CHEN Bao-li,YU Ji-mei
(Pinghu Hospital of Sanxia Center Hospital,Chongqing404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psychiatric ward that opens type partly,to reduce nursing error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care.
Methods:To improv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make risk plans,improve the reporting process,play the role of the sentry nurse in safety management role model.
Results:The risk events occur after implemented risk management was fewer than before.
Conclusion:The risk management is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reducing risk events.
Key wordsPsychiatric;Nursing risk;Management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精神科的护理风险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精神障碍是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脑的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2]。精神病人思维贫乏,行为紊乱,语言交流障碍、缺乏自制力,生活自理能力差,且具有高复发、高致残、暴力攻击等特点,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困扰。精神科不安全因素多、隐蔽性强、护理风险大,精神科从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半开放式管理,我科从2013年4月实施风险管理以来,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管理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防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病人400例,其中男200例,女200例。年龄11~60岁,平均年龄(33.00±5.30)岁。住院时间15~34 d,平均(24.30±3.20)d。精神分裂症306例,抑郁症85例,躁狂症9例。
2风险的识别
2.1出走的风险精神科的病人实行半开放式管理,有利于病人增加住院、治疗的依从性,但病人外出的机会增多,给病人的出走带来便利,护士在防范时难度增加,病人出走会使治疗中断,还有可能导致走失,自伤、他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极易导致医患纠纷,属精神科重要危机事件,常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寻找。
2.2自杀、自伤的风险精神病人对生活悲观失望,亲人的不理解,社会的歧视,极易产生自杀、自伤的念头,稍有不慎发生自缢、跳楼等。
2.3暴力攻击的风险据报道,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4.8%,其攻击行为发生主要受幻想、妄想的支配并与自知力缺乏有关[3],且攻击行为具有突发性、冲动性、盲目性,极易伤及其他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精神科护士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处在特殊领域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有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遭受病人的攻击率为98.47%[4]。
2.4其他风险(1)损物的风险。(2)病人厌食、拒食的风险。(3)护士识别病人错误的风险。(4)医嘱执行错误的风险。(5)跌倒、烫伤的风险。(6)假服药、漏服药的风险等。
3护理对策
3.1更新管理理念,变事后管理为预见性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方法,识别风险因素,实施前瞻性预见管理,成立风险防范小组,实行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加大关键流程及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护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议,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频率及严重性,共同研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3.2开展哨兵护士活动根据精神科护理工作特点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分层次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观察、沟通能力培训及考核,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病人,病种设计培训场景,以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晨交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护士填报安全隐患报告表,对事件发生的经过、处理防范措施逐一填写报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科室每月召开安全分析讨论会,对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措施,学习分析相关案例,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护理部每年根据典型事例。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哨兵护士”的热潮,涌现了一大批安全意识强,爱岗敬业的优秀护士,提高了护士的风险评估、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3.3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护士只有在健全的规章制度,风险预案,规范的工作流程,才有章可循,规避工作中的疏漏。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护士需记清病人和家属的相貌,责任护士对病人做到九知道,病人佩戴腕带,实行表格式巡视记录单,病人开放交接记录本,其要求:(1)医院大门、花园、科室门口、娱乐室安装监控头,医院大门有保安站岗,病人不准出大门,花园有保安巡逻,科大门和娱乐室有护士。(2)病人的要求。病情稳定,穿病员服有家属陪同,佩戴腕带。(3)活动范围。医院花园,娱乐室(琴、棋、诗、画等娱乐活动)。(4)开放时间。7∶00~12∶30,14∶30~20∶00。(5)表格式病人开放交接记录本。护士认真填写、检查、交接并签字。
3.4加强细节管理,防止意外发生精神科不安全因素多,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细节管理至关重要。除加强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管理外,还应加强环境、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及管理,按五常法去除危险及不安全因素。地板、厕所防滑,开水定时开放,窗户安装防护网随时关好,锁好科室大门,药柜上锁钥匙专人保管,病区每日清理违禁物品、锐利器具,如刀、剪、针、线、绳等妥善保管。重点人员:抑郁症、有自杀倾向者应加强观察及巡视,做好巡视记录,防止自伤、自杀事件发生。躁狂症病人使用约束带防伤人、毁物,护士做好自我防护,年轻护士及老护士搭配上班。重点时段:晚上23∶00~5∶00,中午12∶30~14∶30休息时间加强巡视。重点区域:厕所、储藏间、楼梯常成为病人自杀的地点。药疗护士要做到“送药到口,吞下离开”。
3.5加强陪护人员的培训,提高陪护人员的监护能力及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对陪护人员进行精神疾病知识,治疗用药知识,安全知识讲座,通过陪护人员在情感,认知方面的长期互动,取得陪护人员的信赖,配合和支持。提高陪护人员对病人的监管能力,经常与病人家属及其单位保持联系,取得社会支持,减少病人的被遗弃感及社会隔离感,有利于增强病人对生活的信心,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3.6观察指标调查2013年4月~2014年1月实施后400例病人与2012年4月~2013年1月实施前400例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4结果
实施前出走6例,自杀1例,伤人20例,跌倒摔伤2例,漏服药3例,毁物4例,拒食4例,病人识别错误2例;实施后出走1例,伤人7例,毁物3例。
5讨论
5.1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预防风险,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防止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护士长在风险管理中起着主要作用,每位护士长参与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哨兵护士”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培养了护士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保障了护理质量与安全。
5.2加强过程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只有健全了规章制度、风险预案,明确各类风险事件的易发部位、环节、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才有章可循,精神科实施表格式的护理记录。单独交接本,规范的各班工作流程,减少了护士书写的工作量,又为护士在各个工作环节中提供了明确提示,有效地防止工作疏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护理缺陷和差错,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5.3正确处理风险是风险管理的保障风险时间的有效呈报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风险事件呈报的目的是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最终目的是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在工作中正确面对风险,及时处理风险事件,将管理方式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防范。护理安全警示报告制度为分析风险因素,正确处理风险,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提供了积极帮助,有利于安全质量管理避免类似差错、缺陷的再次发生。
精神科病房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管理者必须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充分调动每位护士的作用,尽早,尽快识别风险。及时有效预防是减少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艳.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5-7.
[2]古秀珍.精神科护士心身伤害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5):454-456.
[3]邹燕梅.100例院前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481-482.
[4]邓泽英,杨静,黄健芳.综合干预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6):169-171.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 管理 风险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促进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中有一些企业因对开发项目投资风险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管理,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效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难以立足。
一、概述
1.房地产投资风险
房地产投资风险是指从事房地产投资而造成的不利结果和损失的可能性大小,这种不利结果和损失包括所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管理理念,在对投资风险的识别以后再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再进行有效的管理,以降低投资风险造成的影响,起到以最小的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目前我国很少有企业建立自己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社会上暂时也缺少专门从事企业风险管理的咨询机构,从而加大了房地产行业的高风险性。房地产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样性等特性,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活动面临众多的风险,其实际收益可能在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低于预期收益的现象,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因此,建立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在我国房地产项目投资中是非常必要的。
2.房地产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在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其中宏观环境所包含的有金融风险、资源风险等,是受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微观环境所包含的影响因素有地价风险、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组织风险等,它们的产生是基于投资的具体项目所处的位置区域以内,如过于单一的融资方式和片面追求高收益而导致的非理性开发等都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甚至投资失败。
此外,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企业间的同行业竞争,新产品问市;银行贷款利率变化,投资风险增大等。主观因素主要包含房地产企业信息滞后,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客户,或只是本地区先进,这样就失去了设计上的优势。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经济风险降低的同时,政府调控政策带来的风险有所上升。(2)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各地区房地产政策的逐步完善,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区域性差异正在缩小。(3)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使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逐步健全,投资环境日臻成熟。
二、房地产投资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方式及具体对策
1.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房地产投资风险就是从事房地产投资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大小,这种损失包括所投入资本的损失与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目前对其管理的方式主要是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2.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
针对不同类型、特征和规模的风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过程中各因素对最终效益的不利影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2.1了解市场动态,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投资前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是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和政府的建设规划意图,以保证企业投资方向的准确性及正确性。根据国家经济政策、住宅制度改革以及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消费偏好来确定市场定位,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功能、价格区间及营销方式,并能依照政策变动适时调整投资方案等,都是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关键。
2.2完善企业内部的投资决策管理和风险管理。
企业投资要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潜在的风险,以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对于投资决策层来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开发项目区位,合适的区位可以保证企业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升值。区位确定后,还应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以便合理安排资金项目,协调好投资控制与进度、质量控制的关系,加强投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投资增加的现实问题和潜在因素。
2.3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市场的动态风险监测。
房地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系统和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上的,因此,企业必须设立专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来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工作。通过信息系统对平时的国家或城市、区域的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制定准确的信息报告,使决策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需求,规避投资风险;还可以建立企业开发项目的定期房地产市场报告制度,为决策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项目所在地的市场月报、季报、年报,及时有效的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和房地产政策的动态变化情况。
2.4加强风险管理的系统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期培训的方式或委托外部培训机构培训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风险管理培训,使企业员工能够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知道将如何应对即将出现的风险和对已存在的风险进行处理的方法,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
2.5采取投资分散策略和联合策略,分化和降低风险。
投资分散策略包括投资区域分散、投资种类分散、投资时间分散三种。
投资区域分散: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由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经济环境、投资政策、市场供求等情况不同,对房地产项目投资效益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房地产投资分散于不同的区域,就可以避免某一特定地区某一特定时期的市场不景气对房地产经营的影响,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投资种类分散:房地产项目种类不同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也不同,所获得的效益也有所区别,因此投资时做到投资种类分散,可以有效的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投资风险。
投资时间分散:是在投资过程中设立合理的投资时间间隔,以减少因市场动荡造成的损失。
联合策略是指几个房地产企业通过联合的方式,一起参与某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的降低房地产企业独自投资的风险。
三、结语
房地产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相关的经济活动中,以获得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只有企业自身及时的了解动态,从项目最开始阶段到最后的完成阶段实施全程的动态监控、全面的风险管理分析,实行动态的、系统的、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各部门风险管理人员的责、权、利,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协调,采用各种风险防范的措施,主动性的控制风险,增强房地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贤国.房地产项目管理风险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5).
[2]张岳华.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
一、实施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深入推进抓源治本、强化预防腐败体系的创新举措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伴随着反腐倡廉新形势发展而介入的新生事物。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创新点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域,做到事先预防、化解风险、遏制腐败,实现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的能控、可控、在控。
1 开展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方法、探索预防腐败新机制的有益实践。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将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对接融合,紧紧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制订了预防腐败风险的新的思路举措,探索解决腐败问题的新的途径方法,使党风廉政建设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增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
2 开展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贯彻《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手段。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和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的管理岗位及相关制度建设、执行和运作情况等。实施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能够从过去仅仅由组织层面主抓拓展到全员参与:由过去的被动监督走向现在的主动预防。同时,抓住并细化权利运行的每个环节,并对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和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点的排查。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权力运行的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实现了有效地内控监督。
3 开展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落实“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四个统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四化建设”涵盖了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和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的基本要求和制度保障。用“四个统一”指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对体制机制、监管效能、监管方式方法、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新要求。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正是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风险防范管理为切入点,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进一步拓展。
二、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原则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除了具有与监管风险防范管理相同的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性。在遵循一般共性的基础上抓住其特性,才能突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实施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 系统性原则。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环境适应性”三个特征。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系统是一个有内在关联的有机系统,主要包括:适合风险管理的工商文化,按风险管理设置的组织机构,适应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流程,关于风险管理防范的管理知识、培训和人员合理配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等。离开这些方面的保证,单从某个方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均衡性原则。在市场监管执法中,既有因不正确行使权力而导致的廉政风险,也有因不依法履行职责、监管缺失而引发的监管风险。廉政风险与监管风险互相交织,消极腐败现象加剧了监管风险,监管风险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消极腐败现象。这就要求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两者必须同时加以控制。任何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都会阻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不能说风险防范管理获得成功。
3 以人为本的原则。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不同于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它很难建立风险因素与风险事件之间的量化关系,也就是说难以通过模型分析来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因为廉政风险人为的因素影响极大,因此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必须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制度设计、过程控制、后续管理等环节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要关口前移,立足于预防。即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针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利的情况,查找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教育和保护党员干部,进而降低反腐败工作成本,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三、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依法履行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建立具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色的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是实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
1 要注重抓好长效机制的建立。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是制度建设。要使风险防范管理成为各级干部群众共同的思想意识、行动准则,需要一套运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作支撑。要建立廉政建设风险防范管理档案,对存在的风险点及相应措施要进行分类管理,提高风险防范的效能。要注重抓好内控监督考核。制定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监督考核操作办法,以制度为抓手,公开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将风险管理寓于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2 要注重把握要害关口和重点环节。一是把握上层,从重点领域、关键部位查找风险点:二是把握中层,从职能分配、权力运行和资源配置等查找风险点:三是把握基层,从干部思想道德、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等查找风险点。要重点围绕日常监管、执法办案、核发证照、处理投诉、队伍管理、财务管理等重点环节和部位进行排查和监管,切实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防范措施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