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28 15:43: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3

一、引言

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云南、海南和广东三大农垦企业的主导产业,根据国家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主要是指:农垦企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境外开展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和贸易,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活动。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农垦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国家资源稳定供应及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当前农垦企业正面临着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以及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从“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来看,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顺应经营国际化、化解资源和成本双重压力的现实意义。

二、农垦企业对外投资区域选择的理论

1、理论依据

(1)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和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该理论主要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二是产品和要素的不完全竞争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通常情况下,关税非关税壁垒、政府管制等市场障碍和干扰可以造成不利因素,但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则可以化解以上的不利因素。

(2)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不能保证进行供需交换正常的问题,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造成的风险与损失。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是由于某些市场失灵、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造成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由哈佛大学维农教授提出,他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决定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的选择,从而决定公司有不同的贸易模式和投资战略。在创新阶段,需求主要在国内,对于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主要靠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在成熟阶段,可以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劳动力成本略低的国家,以避开进出口关税和其他壁垒;标准化阶段,企业将直接投资于生产产品工资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转向另一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4)比较优势理论。也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由日本小岛清教授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凡是在本国已经趋于比较劣势的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如果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就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国外企业的优势,必须是企业特有的、独占的,这些优势在跨国公司内部能够自由移动,并且能跨越一段距离。内部化优势,指资源在跨国公司内部可以得到有效配置、转移和利用,使所有权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区位优势,该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地理距离、基础设施、运输与通信成本、劳动力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2、理论启示

上述理论以及二战后西方各国国际投资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我们认为,农垦企业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依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且国内天然橡胶长期处于缺口状态,超过三分之二的需求量依赖进口。国内对于天然橡胶的强大需求,是我国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动力,因此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依托。

(2)以长期战略利益为视野。农垦企业走出去要用长期战略眼光引领企业发展。要按照建立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的目标,精心谋划好海外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3)以降低成本和风险为目标。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海外经营成本控制和风险防控,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海外业务全面成本和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加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防控的同时,特别要制定好安全风险规避措施和应急预案。

(4)以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优势为方向。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原则。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天然橡胶的单位产量和总产量在东南亚国家中并不算高,橡胶种植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而目前橡胶主产国大多经济欠发达,国家较为贫困,技术较为落后。我国在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应注重发挥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5)以基地建设与加工并重为手段。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种植基地的建设,又要注重生产加工方面的合作与提升。因此,我国应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的转变。

三、天然橡胶企业投资区域选择的实践探索

1、广东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广东农垦橡胶集团2003年开始着手进行境外开发工作,2004年收购了泰国的一家橡胶加工厂,2005年成功地把它改造成为年产9.6万吨的大型天然橡胶加工厂,接着又在越南建成年产2万吨的橡胶加工厂。“走出去”取得初步成功的广东农垦,提出“海外再造新农垦”的宏伟蓝图,计划将天然橡胶海外经济份额提升到占广东农垦经济总量的50%为目标。先后投资数千万美元新建了占55%股份的泰国董里橡胶加工厂;全面收购泰国沙墩加工厂;建成印尼坤甸加工厂;2011年在泰国东北部又新建了年加工能力4万吨的广垦湄公河加工厂;启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总面积达33万亩的两个橡胶种植项目,建成占80%股份的马来西亚砂捞越洲加工厂;2011年5月,与海外跨国公司和大国际投资集团联手合作,签订了总投资4.25亿美元的柬埔寨天然橡胶种植项目协议。到2011年底,广东农垦在海外生产、加工橡胶的能力已经达到35万吨,产值47亿元。到2013年底,广东农垦已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柬埔寨等国家建立了18个橡胶项目,干胶产量超过16万吨。

2、海南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海南农垦将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写进了《海南农垦“十一五”发展计划》。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胶集团)是海南农垦控股的橡胶集团企业,海胶集团于2011年1月成功在国内上市,募集资金47亿元,作为海南农垦“走出去”发展的载体,海胶集团的成功上市为其“走出去”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证。继2011年收购了泰国第一大橡胶生产商泰华树胶25%的股份后,2012年2月,海南农垦集团和海胶集团共同出资,又收购了全球最大天然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雅吉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简称R1公司)75%的股份,此项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62亿元。雅吉公司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成立当年的营业额为2500万美元,交易量20万吨。经过十年的高速增长,2011年该公司的营业额达到35亿元,交易量92万吨。海南农垦通过收购雅吉公司,大大增强了国际市场橡胶贸易资源的掌控能力。海南农垦近年还利用电子商务中心的成熟网上交易技术,以橡胶产品销售为切入点,计划整合东南亚天然橡胶资源,建成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国际电子交易市场,建立国际化的天然橡胶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3、云南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云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最大的产区,不仅云南农垦生产的天然橡胶排在各省前面,而且非农垦企业和个人种植的橡胶园面积也远超其他省份。2003年云南农垦开始着手规划“走出去”发展战略。云南与缅甸、老挝等多个东南亚产胶国相邻,“走出去”发展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2004年6月云南农垦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成立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橡公司),通过股份制重组云南的天然橡胶生产、加工及销售资产。云橡公司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整合全省垦区的国有橡胶资源;第二步是整合省内的民营橡胶资源;第三步是实施“走出去”发展。云橡公司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决定首先在老挝北部开发种植50万亩橡胶,示范带动当地百姓种植200万亩。至2010年底,公司在老挝发展了若干个项目,总投资额达人民币1.04亿元:其一是投资6000万元开垦种植橡胶;其二是投资1100万元在南塔省工业园区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的橡胶加工厂;其三是在老挝北部4省9县建立了16个面积共69172亩的橡胶种植基地。“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

四、实施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风险

1、投资期长

持续投资期长是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的最大风险。橡胶种植一般需要等6―8年才能开割,如果橡胶过早开割会对橡胶树未来产量非常不利。如果考虑到种植前的投资及各项准备工作,可能从立项开始到投资,要十年左右才能产生正的现金流。另外,从种植幼苗到橡胶开割之前,这中间还需要对中小苗进行施肥、除虫等生产经营管理,在这数年间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且没有任何回报。投资期长导致累积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巨大,如遇到台风、重大病虫灾害等突况,即使不造成全军覆没,也得要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抗灾复产,这会进一步延长橡胶树的开割时间。

2、回收期长

橡胶树种植后往往要等待6―8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虽然橡胶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总的来说,要想在短期内获得投资回报是不现实的。一是成本过大,成本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林木折旧等,以及管理费、营业费、财务费、税金和其他期间费用等;二是胶树每年出产受限,如果过于频繁割胶,将会产生拔苗助长的后果;三是市场价格波动,甚至可能出现产品售价低于成本的情况,这样一来也影响了投资回收的期限。上述三个原因会使得橡胶种植投资的回收期很漫长。

3、自然风险多

作为长期作物的天然橡胶,其种植面积、株数、产量都有可能面临着被不同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如台风、寒潮和干旱等。这些主要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橡胶生产的经济效益。东南亚的印尼和菲律宾就面临着地震和火山暴发的危险;印尼、泰缅和越南则在干旱季节经常发生林火;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常在年中和年尾面临涝灾;菲律宾则是东南亚国家中受到飓风威胁的主要国家。若印度洋发生地震或大陆板块移动,将会对泰国沿岸、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岛构成海啸威胁。非洲国家以旱灾为主,会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拉美国家自然灾害类型则有地震、龙卷风、飓风和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使得橡胶产量有较大的波动变化,导致了天然橡胶供给的不确定性。

4、政局不稳定

任何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都必须考虑国内外的政治性因素,东道国的政治性因素往往深刻地影响着跨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对于天然橡胶产业的投资更是如此。如:泰国近几年来政局持续动荡,对投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政府高层经常变动影响投资项目的审批,这就直接打击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印尼虽在1998年有过一次排华事件,后来虽未再出现此类事件,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柬埔寨2008年大选后,主要政党之间的纠葛与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另外,部分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体制不完善,外资项目管理混乱和审批程序复杂,且政府工作效率很低,对“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壮大构成不利因素。如柬埔寨的法律体系由于历史原因还十分不健全;马来西亚法律体系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很深,其法律环境的复杂性也给跨国投资带来了风险。

5、汇率风险大

因汇率变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是汇率风险。国际投资汇率变动主要受国际间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当投资国企业和东道国企业未履行远期契约、或以外币对赊购赊销进行计价和以外币偿付资金借款时,伴随出现的是汇率交易风险;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跨国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的价值随之发生损失,这种折算风险也客观存在;影响程度更大的是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引起的经济风险,导致跨国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盈利状况发生变化,这将严重影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战略决策。

五、对策与建议

我国企业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一方面是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维护我国战略资源安全,提高我国整个天然橡胶国际地位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应当为企业提供支持性政策,推动海外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在价格低位上仍能保持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应对,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把企业做大做强。

1、从国家的政策层面给予建议

(1)给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发展海外橡胶种植基地。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业属于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一般橡胶从种植到开割需要6―8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必须由企业不断地投入资金以维持土地、人工、肥料和管理等成本,企业的资金链一旦断裂,前期的投入就会白白浪费。因此,建议由农业部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制定优惠政策并给予专项贷款,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以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

(2)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税收对于橡胶进口的影响,并于2012年12月了《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下调天然橡胶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但是现在企业在海外基地生产的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在关税上并没有特殊待遇。如果国家能对海外基地产品提供专项的进口税收优惠,这将会提高我国海外橡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海外企业的健康发展。

(3)尽快建立可行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为企业提供有关政治风险方面的保障。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其经营活动因东道国出现国有化、货币汇兑管制、战争或内乱等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应当有具体的法律保障赔偿损失。农垦企业是农业的“国家队”,政府应当制定更多有利于国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以加大海外橡胶种植加工基地的保护力度,为农垦企业消除后顾之忧,关于这一点,这也是资本输出国的通行做法。

2、从企业的层面给予建议

(1)认真做好投资前期调研工作。企业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之前,必须充分弄清当地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认真评估投资风险。海外基地的建立,涉及到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除了弄清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外,还要预测到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做出排除风险的预案。

(2)加快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走出去”的人才应包括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储备一批具有各种专业技能以及懂生产会经营的复合型管理和业务人才是必须的。此外,要制定驻外员工物质和精神保障办法,切实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坚持实施员工本土化战略。“走出去”的企业要融入当地社会,应尽快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群众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企业在雇工方面,要推行员工本土化战略,这样既能节省外派人员成本和跨国经营的费用,又能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篇4

[关键词] 广东;农业机械化;科教兴村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39-03

[基金项目]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贫困地区‘科教兴村’工程研究”(2004B 70102031)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 向安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社会学;

武玉坤,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朱汉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财政预算;

张巨保,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广东 广州 510642)

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农机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农机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生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发展农机化,建设新农村意义非常重大。

一、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广东是我国农业创汇大省。但在我国加入WTO后,广东农业不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矛盾日趋尖锐。竞争力强则兴,竞争力弱则衰。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广东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多,但对GDP的贡献率不足10%,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由于各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太少,在农机化指标中,广东省农业劳均农机动力排全国第23位,农业劳均农机原值排全国第24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排全国第22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广东省实施“科教兴村计划”的进程。

虽然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还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尚存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仍不高。目前,广东省主要农作物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只有53.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28.6%,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5.9%,机械化播栽几乎空白;有20万公顷的池塘尚未安装增氧机,占池塘总面积64.1%,机械投饵机的应用率更低,水质自动监控设备几乎空白;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落后,成套设备少;农机品种少,性能差。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滞后。广东省农业机械大多属于单家独户或水产养殖联合体所有,自用居多。农机作业专业户规模不大,又较分散。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仅有688个,且设施简陋,服务功能单一。农机(含农机零配件)销售、作业、维修和售后服务处于零散、无序的状况。

(三)农机研制、推广工作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东省种植业机械、养殖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科研设备落后,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开展公益性与超前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及创新;农机生产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很弱;农机推广网络不健全,影响了农机引进、试验、选型和示范推广工作。

(四)农机市场秩序和安全监管问题严重。目前,广东省仍未颁布农业机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由于农机执法机制、法规不健全,农机部门没有单独执法权和处罚权,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没能严肃处理,工作处于被动,使农机安全监理等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广东省农机化的发展也暴露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其原因如下:

(一)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没有得到财政的全额支持,财政对农机化的扶持一直没有形成固定格局。一是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没有落实,虽然中央1号文件有明确规定,但尚未有与之相对应的文件。二是县财政没有专项农机化发展资金。三是部分乡镇农机站没有业务经费,无法开展正常农机管理业务,相当比例的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事业经费得不到落实,工作中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或扶持。

(二)农机推广工作领域不宽。不少地方的农机推广工作还仅局限在主要粮食作物的产中服务上,而且服务的水平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农机推广方法单一。不少地方由于专业人员文化层次及业务素质偏低,农机化推广工作不能上层次,推广方法局限在传统的方式上。很多地方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十技术”的方式,推广工作主要靠开会、印发材料的传统手段。

(四)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机推广人员跟不上发展需要,一些推广人员知识陈旧且缺乏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推广人员在农机领域中是内行,但在农业生物生产工艺上知识缺乏;多数推广人员引导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生产协作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兼职的多,知识老化,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业务不精,缺乏朝气与活力,严重困扰着农机事业的发展,不适应现代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五)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不活。推广机构行政化倾向严重,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要;乡镇农机机构设置混乱。一是乡镇政府、党委可以随意调动农机站的人员从事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等其他行政事业管理工作,使其不能集中精力从事农机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二是有的乡镇农机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三是由于乡镇农机人员管理权限都属乡镇管辖,因此受乡镇调配,经常被抽调去搞其他非农及行政事业管理工作,影响了农机正常业务的开展。四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队伍难以稳定,有学历又年轻的农机专业人才看到基层农机机构不被重视的状况,不愿意在农机部门呆下去,有的被其他部门“挖走”,致使基层农机队伍常常是“生面孔”。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变动与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农机化工作的“断层”,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机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

(六)农机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主要表现在农、科、教脱节,不同所有制、不同推广组织之间缺少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整个农机推广体系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且也影响了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服务领域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县级农机主管部门与乡镇农机机构体制不顺。目前,乡镇农机站隶属乡镇,块块管理,业务指导不灵,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由于县农机管理机构对乡镇农机人员只有业务指导关系,没有任何管理权限,所以根本没有任何能力稳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无法阻止几年来农机管理服务人才的流失与经常被抽调和更换的情况。因此,在农机生产及推广管理工作中调度人员困难,信息不畅,反应迟钝,难以使农机化工作形成上下一致的合力。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因没有专职人员等原因,县农机管理机构布置的工作,如农机安全生产、拖拉机年检年审等根本没人抓而无法具体落实,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乡镇农机站实际上没有发挥作用。

(七)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弱。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对农机具特别是大型农机具的购买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也制约了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

此外,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由于目前政府农机推广机构尤其是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仍然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力量之一,因此这一改革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影响非常深远,政府农机推广队伍面临职能转轨、阵地收缩、总量削减的挑战,农机推广机构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可避免。二是农民自主经营地位的加强,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自主决策意识不断增强,长期形成的“行政+技术”的农技推广模式将越来越难以奏效,各级推广机构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广服务工作方法。三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农机推广机构积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拓展服务领域。四是农业科技服务市场的多元化逐步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在一些地方正在成为市场主体,一方面反应了农机推广形式的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对政府农机推广机构也形成压力。

三、“科教兴村”计划中的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

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要充分认清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带来的新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农机化工作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科教兴村”的工作思路下,使农机化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努力发挥农机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科技兴农载体和农民致富工具的作用,使农机化的发展实现与大农业的配套跟进、与现代农业建设的配套跟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配套跟进。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农机现代化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广东省从2003年起就开始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计划到2010年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主要包括:重点扶持省农机推广站建设,彻底改善省级农机鉴定和推广工作条件;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建立完善80个区域性农业机械推广站;设立购买农机具补贴专项资金补贴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种养大户购买农机具;扶持建立30个农机化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发展规模和集约经营,探索农业机械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设立农机推广专项经费,加强农机新机具试验和选型推广工作。

(二)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依靠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主导型产业,走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结合的一体化经营道路这一“科教兴村”的工作思路,运用于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扶持建立1-2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使其成为集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信息、维修、培训和服务于一体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中心。重点补贴一批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以及种养大户、农机专业户购买农机具,以增加农业机械的社会拥有量,大幅度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将农机机构、行业协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专业户和农民等联系起来,开展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系农户与市场的农机服务中介组织。

(三)健全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体系。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县乡科技人员推广技术的优势,加速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加大农机科研开发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2.提高农机工业的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国内外农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到广东省合资或合作,同时创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农机技术和产品。

3.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将现有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示范基地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农机科研、推广和应用一体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域和不同的农业类型,重点扶持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4.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引进农机高层次专业人才,吸纳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机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资源,发挥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农业机械化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与培训。

(四) 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理顺农机安全监理体制,配备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必需的监理装备;加强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抓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认证工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农机产品实施推广许可证制度,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农机化目标实现。从2003年起至2010年,广东省财政预算内安排7亿元,重点扶持农机装备、科研开发、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社会化服务、质量鉴定检验检测、安全监理、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同时,建立良性投资机制,形成以上级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并列入财政预算。

(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科技立项中,对农业机械化的重点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优先安排农机生产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支持农业企业和专业户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用油实行优惠补贴政策,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没有农业机械的推广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村”计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重视在科教兴村计划下进行的农业机械推广,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推进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荆世华,陈屏.“科教兴村”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2).

[2]陈广义,孙翔,王慧军.“科教兴村计划”在中国农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1998,(1).

[3]夏志学.对科教兴村战略的几点认识[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9).

[4]赵巍,邸晨霞.对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5,(1).

[5]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6]广州市农业局农机处.开展农机科技下乡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广州农村,2006,(5).

篇5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地区;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82-03

1.中小企业是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加快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现象,既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非农产业向城镇的聚集。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以及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换代,同时,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围绕着工业规模生产的聚集化)和实现人的现代化。

工业化突出人的专业化与物的专业化,而城镇化则意味着把人聚在一起,又产生了各类社会、经济团体、组织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所以,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是对同一社会经济现象从不同侧面的概括和描述。因此,我们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一种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而城镇化则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和必然结果,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和综合过程,工业化是基础和内容,而现代化是结果。没有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

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首先,因为它适合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从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中小企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我们认为经济起飞、发展非常成功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抑或是“珠江三角洲”模式,都走的是一条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子。其次,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是解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主要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其农业人口身份向非农人口身份的转变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将这些人口转移出来集中在城镇并不难,问题是要给他们在城镇中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使这些人成为一个有机的城镇化的生活群体,这才是城镇化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恰恰能够满足城镇化在这方面的客观要求。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技术工人的培育,市场营销网络的形成,农业文明意识向工业文明意识的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有待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大的福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观念带动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向那些新型的第二、三产业中的工人(包括个体户)提出了有别于在农业生产中的要求,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2.目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而其中绝大多数企业是私营企业,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地区的多数乡镇企业不过是为了争得更优惠的政府支持的戴了顶“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此统称为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

2.1中小企业布局分散

由于受农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是依靠自家的房屋建筑或承包的土地建厂开店,所以中小企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布局比较分散,这一点与城镇化的要求恰恰矛盾,因此,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地域,是城镇化本身的一个任务。

按照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市场经济原理,企业布局分散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各种市场信息不畅,因而其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缺乏有效的区域市场竞争力。这种企业布局的不合理不仅仅是生产力布局的不经济,而且也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因为这种布局无法将非农业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身份。这些“准工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游荡,无法形成城镇化所要求的城镇居民的身份和素质。

2.2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本身素质的影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调查,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除真正的乡镇企业外)创业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于亲友和民间的闲置资金。可以说,真正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少,资金短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3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环境建设问题以来,大中型城市中的具有严重污染的“五小”工业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如造纸厂、冶炼厂、小煤窑,等等。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而地方环保部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上,无暇顾及农村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

2.4企业经营者管理落后,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改造的进程

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其经营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基本上是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大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受人力资源的限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产业换代升级和技术改造受到严重的制约。企业再生产基本上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基本上是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格局。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低档次的、初级产品。低层次的重复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导致了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在城乡之间的地域分工中居于不利的地位。

3.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措施和建议

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作为基础,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以下途径来发展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实现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目标。

3.1建立中小企业集群,是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以自然地域为主的分散的农村中小企业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弱势,没有发展的潜力和余地。以中心城镇为主,建立较为集中的城镇中小企业集群是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具有很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因为中小企业集群具有非常强大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竞争、产品差异化、集群内部的合作和外部扩张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效益,因为集群能够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降低市场信息获取成本与交易成本,形成难以模仿的区位竞争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集群对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市场上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其经济取得成功和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浙江发展起来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3.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模式

农村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模式,是关系到地区工业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和模式的选择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目前在中西部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应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非农产业,因为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模式是符合我们的城镇化目标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农村过剩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将这些农业人口转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工作,使得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增长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潜在的就业压力,使流入城镇的农业人口能够顺利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业,转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理念,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而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适合发展“工业园”、“科技园”等模式的高科技产业。在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城镇化已经初具规模,因此,在这些地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3.3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作用

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尚未完全建立,作为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在其创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要比大中型城市中中小企业面临的阻力和困难要大的多。在城镇化建设中大力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

3.3.1建立以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为主的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受地域和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的起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自身的信用度、企业资产规模及信贷可抵押、质押的资产缺乏直接关系。我们认为,解决其融资难的当务之急是以县级政府为主,尽快建立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从1998年我国开始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城市的中小企业,此套体系的光辉尚未照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内,在农村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体,按照现有体系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服务于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子系统。这样可以加快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3.3.2以政府为主实施有效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技能和素质。对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在美国、日本和西欧诸国,都有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机构。尤其在德国,在职教育成为主要的、与其正规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途径。在我国,仅仅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存在着一些隶属于劳动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培训机构。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农民“转业”的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的投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广泛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与工业实用技能的培训,使许多正在转移或已经转移了的原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掌握从事二、三产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这是各级政府在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同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中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3政府应该加快企业经营所需外部环境的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它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在硬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从硬环境建设来看,政府应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群体化所要求的硬件的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对制度的需求问题。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非过程,是一项系统的“破旧立新”社会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淘汰一些旧的制度,产生一些新的制度,用来对新型的社会经济格局、秩序的承认和保护,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允卫,董美双,杨万江.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路径―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的分析[J].乡镇经济,2003,(12):22-52.

[2]成德宁.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2,(1).

[3]李大鹏,李增刚,邸晓燕.试论中国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3,(4).

[4]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