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8 15:43: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引言
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云南、海南和广东三大农垦企业的主导产业,根据国家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主要是指:农垦企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境外开展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和贸易,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活动。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农垦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国家资源稳定供应及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当前农垦企业正面临着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以及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从“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来看,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顺应经营国际化、化解资源和成本双重压力的现实意义。
二、农垦企业对外投资区域选择的理论
1、理论依据
(1)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和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该理论主要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二是产品和要素的不完全竞争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通常情况下,关税非关税壁垒、政府管制等市场障碍和干扰可以造成不利因素,但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则可以化解以上的不利因素。
(2)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不能保证进行供需交换正常的问题,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造成的风险与损失。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是由于某些市场失灵、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造成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由哈佛大学维农教授提出,他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决定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区位的选择,从而决定公司有不同的贸易模式和投资战略。在创新阶段,需求主要在国内,对于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主要靠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在成熟阶段,可以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劳动力成本略低的国家,以避开进出口关税和其他壁垒;标准化阶段,企业将直接投资于生产产品工资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转向另一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4)比较优势理论。也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由日本小岛清教授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凡是在本国已经趋于比较劣势的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如果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就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国外企业的优势,必须是企业特有的、独占的,这些优势在跨国公司内部能够自由移动,并且能跨越一段距离。内部化优势,指资源在跨国公司内部可以得到有效配置、转移和利用,使所有权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区位优势,该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地理距离、基础设施、运输与通信成本、劳动力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2、理论启示
上述理论以及二战后西方各国国际投资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我们认为,农垦企业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依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且国内天然橡胶长期处于缺口状态,超过三分之二的需求量依赖进口。国内对于天然橡胶的强大需求,是我国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动力,因此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以立足国内市场为依托。
(2)以长期战略利益为视野。农垦企业走出去要用长期战略眼光引领企业发展。要按照建立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的目标,精心谋划好海外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3)以降低成本和风险为目标。农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海外经营成本控制和风险防控,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海外业务全面成本和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加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防控的同时,特别要制定好安全风险规避措施和应急预案。
(4)以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优势为方向。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要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原则。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天然橡胶的单位产量和总产量在东南亚国家中并不算高,橡胶种植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而目前橡胶主产国大多经济欠发达,国家较为贫困,技术较为落后。我国在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应注重发挥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5)以基地建设与加工并重为手段。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种植基地的建设,又要注重生产加工方面的合作与提升。因此,我国应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的转变。
三、天然橡胶企业投资区域选择的实践探索
1、广东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广东农垦橡胶集团2003年开始着手进行境外开发工作,2004年收购了泰国的一家橡胶加工厂,2005年成功地把它改造成为年产9.6万吨的大型天然橡胶加工厂,接着又在越南建成年产2万吨的橡胶加工厂。“走出去”取得初步成功的广东农垦,提出“海外再造新农垦”的宏伟蓝图,计划将天然橡胶海外经济份额提升到占广东农垦经济总量的50%为目标。先后投资数千万美元新建了占55%股份的泰国董里橡胶加工厂;全面收购泰国沙墩加工厂;建成印尼坤甸加工厂;2011年在泰国东北部又新建了年加工能力4万吨的广垦湄公河加工厂;启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总面积达33万亩的两个橡胶种植项目,建成占80%股份的马来西亚砂捞越洲加工厂;2011年5月,与海外跨国公司和大国际投资集团联手合作,签订了总投资4.25亿美元的柬埔寨天然橡胶种植项目协议。到2011年底,广东农垦在海外生产、加工橡胶的能力已经达到35万吨,产值47亿元。到2013年底,广东农垦已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柬埔寨等国家建立了18个橡胶项目,干胶产量超过16万吨。
2、海南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海南农垦将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写进了《海南农垦“十一五”发展计划》。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胶集团)是海南农垦控股的橡胶集团企业,海胶集团于2011年1月成功在国内上市,募集资金47亿元,作为海南农垦“走出去”发展的载体,海胶集团的成功上市为其“走出去”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证。继2011年收购了泰国第一大橡胶生产商泰华树胶25%的股份后,2012年2月,海南农垦集团和海胶集团共同出资,又收购了全球最大天然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雅吉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简称R1公司)75%的股份,此项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62亿元。雅吉公司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成立当年的营业额为2500万美元,交易量20万吨。经过十年的高速增长,2011年该公司的营业额达到35亿元,交易量92万吨。海南农垦通过收购雅吉公司,大大增强了国际市场橡胶贸易资源的掌控能力。海南农垦近年还利用电子商务中心的成熟网上交易技术,以橡胶产品销售为切入点,计划整合东南亚天然橡胶资源,建成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国际电子交易市场,建立国际化的天然橡胶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3、云南农垦集团投资区域选择
云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最大的产区,不仅云南农垦生产的天然橡胶排在各省前面,而且非农垦企业和个人种植的橡胶园面积也远超其他省份。2003年云南农垦开始着手规划“走出去”发展战略。云南与缅甸、老挝等多个东南亚产胶国相邻,“走出去”发展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2004年6月云南农垦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成立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橡公司),通过股份制重组云南的天然橡胶生产、加工及销售资产。云橡公司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整合全省垦区的国有橡胶资源;第二步是整合省内的民营橡胶资源;第三步是实施“走出去”发展。云橡公司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决定首先在老挝北部开发种植50万亩橡胶,示范带动当地百姓种植200万亩。至2010年底,公司在老挝发展了若干个项目,总投资额达人民币1.04亿元:其一是投资6000万元开垦种植橡胶;其二是投资1100万元在南塔省工业园区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的橡胶加工厂;其三是在老挝北部4省9县建立了16个面积共69172亩的橡胶种植基地。“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
四、实施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战略存在的风险
1、投资期长
持续投资期长是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的最大风险。橡胶种植一般需要等6―8年才能开割,如果橡胶过早开割会对橡胶树未来产量非常不利。如果考虑到种植前的投资及各项准备工作,可能从立项开始到投资,要十年左右才能产生正的现金流。另外,从种植幼苗到橡胶开割之前,这中间还需要对中小苗进行施肥、除虫等生产经营管理,在这数年间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且没有任何回报。投资期长导致累积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巨大,如遇到台风、重大病虫灾害等突况,即使不造成全军覆没,也得要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抗灾复产,这会进一步延长橡胶树的开割时间。
2、回收期长
橡胶树种植后往往要等待6―8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虽然橡胶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总的来说,要想在短期内获得投资回报是不现实的。一是成本过大,成本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林木折旧等,以及管理费、营业费、财务费、税金和其他期间费用等;二是胶树每年出产受限,如果过于频繁割胶,将会产生拔苗助长的后果;三是市场价格波动,甚至可能出现产品售价低于成本的情况,这样一来也影响了投资回收的期限。上述三个原因会使得橡胶种植投资的回收期很漫长。
3、自然风险多
作为长期作物的天然橡胶,其种植面积、株数、产量都有可能面临着被不同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如台风、寒潮和干旱等。这些主要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橡胶生产的经济效益。东南亚的印尼和菲律宾就面临着地震和火山暴发的危险;印尼、泰缅和越南则在干旱季节经常发生林火;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常在年中和年尾面临涝灾;菲律宾则是东南亚国家中受到飓风威胁的主要国家。若印度洋发生地震或大陆板块移动,将会对泰国沿岸、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岛构成海啸威胁。非洲国家以旱灾为主,会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现象。拉美国家自然灾害类型则有地震、龙卷风、飓风和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使得橡胶产量有较大的波动变化,导致了天然橡胶供给的不确定性。
4、政局不稳定
任何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都必须考虑国内外的政治性因素,东道国的政治性因素往往深刻地影响着跨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对于天然橡胶产业的投资更是如此。如:泰国近几年来政局持续动荡,对投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政府高层经常变动影响投资项目的审批,这就直接打击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印尼虽在1998年有过一次排华事件,后来虽未再出现此类事件,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柬埔寨2008年大选后,主要政党之间的纠葛与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另外,部分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体制不完善,外资项目管理混乱和审批程序复杂,且政府工作效率很低,对“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壮大构成不利因素。如柬埔寨的法律体系由于历史原因还十分不健全;马来西亚法律体系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很深,其法律环境的复杂性也给跨国投资带来了风险。
5、汇率风险大
因汇率变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是汇率风险。国际投资汇率变动主要受国际间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当投资国企业和东道国企业未履行远期契约、或以外币对赊购赊销进行计价和以外币偿付资金借款时,伴随出现的是汇率交易风险;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跨国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的价值随之发生损失,这种折算风险也客观存在;影响程度更大的是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引起的经济风险,导致跨国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盈利状况发生变化,这将严重影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战略决策。
五、对策与建议
我国企业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一方面是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维护我国战略资源安全,提高我国整个天然橡胶国际地位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应当为企业提供支持性政策,推动海外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在价格低位上仍能保持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应对,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把企业做大做强。
1、从国家的政策层面给予建议
(1)给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发展海外橡胶种植基地。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业属于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一般橡胶从种植到开割需要6―8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必须由企业不断地投入资金以维持土地、人工、肥料和管理等成本,企业的资金链一旦断裂,前期的投入就会白白浪费。因此,建议由农业部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制定优惠政策并给予专项贷款,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以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
(2)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税收对于橡胶进口的影响,并于2012年12月了《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下调天然橡胶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但是现在企业在海外基地生产的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在关税上并没有特殊待遇。如果国家能对海外基地产品提供专项的进口税收优惠,这将会提高我国海外橡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海外企业的健康发展。
(3)尽快建立可行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为企业提供有关政治风险方面的保障。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其经营活动因东道国出现国有化、货币汇兑管制、战争或内乱等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应当有具体的法律保障赔偿损失。农垦企业是农业的“国家队”,政府应当制定更多有利于国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以加大海外橡胶种植加工基地的保护力度,为农垦企业消除后顾之忧,关于这一点,这也是资本输出国的通行做法。
2、从企业的层面给予建议
(1)认真做好投资前期调研工作。企业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之前,必须充分弄清当地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认真评估投资风险。海外基地的建立,涉及到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除了弄清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外,还要预测到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做出排除风险的预案。
(2)加快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走出去”的人才应包括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储备一批具有各种专业技能以及懂生产会经营的复合型管理和业务人才是必须的。此外,要制定驻外员工物质和精神保障办法,切实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坚持实施员工本土化战略。“走出去”的企业要融入当地社会,应尽快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群众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企业在雇工方面,要推行员工本土化战略,这样既能节省外派人员成本和跨国经营的费用,又能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关键词] 广东;农业机械化;科教兴村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39-03
[基金项目]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贫困地区‘科教兴村’工程研究”(2004B 70102031)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 向安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社会学;
武玉坤,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朱汉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财政预算;
张巨保,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广东 广州 510642)
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农机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农机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生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发展农机化,建设新农村意义非常重大。
一、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广东是我国农业创汇大省。但在我国加入WTO后,广东农业不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矛盾日趋尖锐。竞争力强则兴,竞争力弱则衰。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广东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多,但对GDP的贡献率不足10%,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由于各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太少,在农机化指标中,广东省农业劳均农机动力排全国第23位,农业劳均农机原值排全国第24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排全国第22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广东省实施“科教兴村计划”的进程。
虽然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还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尚存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仍不高。目前,广东省主要农作物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只有53.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28.6%,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5.9%,机械化播栽几乎空白;有20万公顷的池塘尚未安装增氧机,占池塘总面积64.1%,机械投饵机的应用率更低,水质自动监控设备几乎空白;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落后,成套设备少;农机品种少,性能差。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滞后。广东省农业机械大多属于单家独户或水产养殖联合体所有,自用居多。农机作业专业户规模不大,又较分散。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仅有688个,且设施简陋,服务功能单一。农机(含农机零配件)销售、作业、维修和售后服务处于零散、无序的状况。
(三)农机研制、推广工作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东省种植业机械、养殖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科研设备落后,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开展公益性与超前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及创新;农机生产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很弱;农机推广网络不健全,影响了农机引进、试验、选型和示范推广工作。
(四)农机市场秩序和安全监管问题严重。目前,广东省仍未颁布农业机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由于农机执法机制、法规不健全,农机部门没有单独执法权和处罚权,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没能严肃处理,工作处于被动,使农机安全监理等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广东省农机化的发展也暴露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其原因如下:
(一)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没有得到财政的全额支持,财政对农机化的扶持一直没有形成固定格局。一是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没有落实,虽然中央1号文件有明确规定,但尚未有与之相对应的文件。二是县财政没有专项农机化发展资金。三是部分乡镇农机站没有业务经费,无法开展正常农机管理业务,相当比例的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事业经费得不到落实,工作中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或扶持。
(二)农机推广工作领域不宽。不少地方的农机推广工作还仅局限在主要粮食作物的产中服务上,而且服务的水平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农机推广方法单一。不少地方由于专业人员文化层次及业务素质偏低,农机化推广工作不能上层次,推广方法局限在传统的方式上。很多地方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十技术”的方式,推广工作主要靠开会、印发材料的传统手段。
(四)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机推广人员跟不上发展需要,一些推广人员知识陈旧且缺乏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推广人员在农机领域中是内行,但在农业生物生产工艺上知识缺乏;多数推广人员引导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生产协作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兼职的多,知识老化,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业务不精,缺乏朝气与活力,严重困扰着农机事业的发展,不适应现代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五)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不活。推广机构行政化倾向严重,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要;乡镇农机机构设置混乱。一是乡镇政府、党委可以随意调动农机站的人员从事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等其他行政事业管理工作,使其不能集中精力从事农机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二是有的乡镇农机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三是由于乡镇农机人员管理权限都属乡镇管辖,因此受乡镇调配,经常被抽调去搞其他非农及行政事业管理工作,影响了农机正常业务的开展。四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队伍难以稳定,有学历又年轻的农机专业人才看到基层农机机构不被重视的状况,不愿意在农机部门呆下去,有的被其他部门“挖走”,致使基层农机队伍常常是“生面孔”。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变动与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农机化工作的“断层”,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机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
(六)农机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主要表现在农、科、教脱节,不同所有制、不同推广组织之间缺少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整个农机推广体系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且也影响了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服务领域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县级农机主管部门与乡镇农机机构体制不顺。目前,乡镇农机站隶属乡镇,块块管理,业务指导不灵,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由于县农机管理机构对乡镇农机人员只有业务指导关系,没有任何管理权限,所以根本没有任何能力稳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无法阻止几年来农机管理服务人才的流失与经常被抽调和更换的情况。因此,在农机生产及推广管理工作中调度人员困难,信息不畅,反应迟钝,难以使农机化工作形成上下一致的合力。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因没有专职人员等原因,县农机管理机构布置的工作,如农机安全生产、拖拉机年检年审等根本没人抓而无法具体落实,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乡镇农机站实际上没有发挥作用。
(七)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弱。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对农机具特别是大型农机具的购买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也制约了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
此外,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由于目前政府农机推广机构尤其是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仍然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力量之一,因此这一改革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影响非常深远,政府农机推广队伍面临职能转轨、阵地收缩、总量削减的挑战,农机推广机构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可避免。二是农民自主经营地位的加强,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自主决策意识不断增强,长期形成的“行政+技术”的农技推广模式将越来越难以奏效,各级推广机构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广服务工作方法。三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农机推广机构积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拓展服务领域。四是农业科技服务市场的多元化逐步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在一些地方正在成为市场主体,一方面反应了农机推广形式的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对政府农机推广机构也形成压力。
三、“科教兴村”计划中的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
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要充分认清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带来的新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农机化工作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科教兴村”的工作思路下,使农机化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努力发挥农机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科技兴农载体和农民致富工具的作用,使农机化的发展实现与大农业的配套跟进、与现代农业建设的配套跟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配套跟进。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农机现代化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广东省从2003年起就开始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计划到2010年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主要包括:重点扶持省农机推广站建设,彻底改善省级农机鉴定和推广工作条件;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建立完善80个区域性农业机械推广站;设立购买农机具补贴专项资金补贴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种养大户购买农机具;扶持建立30个农机化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发展规模和集约经营,探索农业机械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设立农机推广专项经费,加强农机新机具试验和选型推广工作。
(二)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依靠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主导型产业,走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结合的一体化经营道路这一“科教兴村”的工作思路,运用于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扶持建立1-2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使其成为集农机产品展示、交易、信息、维修、培训和服务于一体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中心。重点补贴一批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以及种养大户、农机专业户购买农机具,以增加农业机械的社会拥有量,大幅度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将农机机构、行业协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专业户和农民等联系起来,开展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系农户与市场的农机服务中介组织。
(三)健全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体系。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县乡科技人员推广技术的优势,加速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加大农机科研开发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2.提高农机工业的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国内外农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到广东省合资或合作,同时创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农机技术和产品。
3.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将现有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示范基地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农机科研、推广和应用一体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域和不同的农业类型,重点扶持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4.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引进农机高层次专业人才,吸纳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机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资源,发挥现有的农机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农业机械化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与培训。
(四) 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理顺农机安全监理体制,配备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必需的监理装备;加强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抓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认证工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农机产品实施推广许可证制度,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农机化目标实现。从2003年起至2010年,广东省财政预算内安排7亿元,重点扶持农机装备、科研开发、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社会化服务、质量鉴定检验检测、安全监理、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同时,建立良性投资机制,形成以上级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并列入财政预算。
(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科技立项中,对农业机械化的重点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优先安排农机生产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支持农业企业和专业户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用油实行优惠补贴政策,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没有农业机械的推广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村”计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重视在科教兴村计划下进行的农业机械推广,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推进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荆世华,陈屏.“科教兴村”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2).
[2]陈广义,孙翔,王慧军.“科教兴村计划”在中国农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1998,(1).
[3]夏志学.对科教兴村战略的几点认识[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9).
[4]赵巍,邸晨霞.对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5,(1).
[5]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6]广州市农业局农机处.开展农机科技下乡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广州农村,2006,(5).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地区;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82-03
1.中小企业是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加快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现象,既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非农产业向城镇的聚集。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以及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换代,同时,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围绕着工业规模生产的聚集化)和实现人的现代化。
工业化突出人的专业化与物的专业化,而城镇化则意味着把人聚在一起,又产生了各类社会、经济团体、组织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所以,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是对同一社会经济现象从不同侧面的概括和描述。因此,我们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一种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而城镇化则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和必然结果,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和综合过程,工业化是基础和内容,而现代化是结果。没有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
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首先,因为它适合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从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中小企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我们认为经济起飞、发展非常成功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抑或是“珠江三角洲”模式,都走的是一条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子。其次,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是解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主要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其农业人口身份向非农人口身份的转变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将这些人口转移出来集中在城镇并不难,问题是要给他们在城镇中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使这些人成为一个有机的城镇化的生活群体,这才是城镇化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恰恰能够满足城镇化在这方面的客观要求。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技术工人的培育,市场营销网络的形成,农业文明意识向工业文明意识的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有待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大的福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观念带动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向那些新型的第二、三产业中的工人(包括个体户)提出了有别于在农业生产中的要求,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2.目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而其中绝大多数企业是私营企业,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地区的多数乡镇企业不过是为了争得更优惠的政府支持的戴了顶“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此统称为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
2.1中小企业布局分散
由于受农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是依靠自家的房屋建筑或承包的土地建厂开店,所以中小企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布局比较分散,这一点与城镇化的要求恰恰矛盾,因此,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地域,是城镇化本身的一个任务。
按照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市场经济原理,企业布局分散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各种市场信息不畅,因而其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缺乏有效的区域市场竞争力。这种企业布局的不合理不仅仅是生产力布局的不经济,而且也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因为这种布局无法将非农业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身份。这些“准工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游荡,无法形成城镇化所要求的城镇居民的身份和素质。
2.2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本身素质的影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调查,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除真正的乡镇企业外)创业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于亲友和民间的闲置资金。可以说,真正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少,资金短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3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环境建设问题以来,大中型城市中的具有严重污染的“五小”工业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如造纸厂、冶炼厂、小煤窑,等等。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而地方环保部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上,无暇顾及农村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
2.4企业经营者管理落后,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改造的进程
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其经营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基本上是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大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受人力资源的限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产业换代升级和技术改造受到严重的制约。企业再生产基本上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基本上是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格局。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低档次的、初级产品。低层次的重复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导致了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在城乡之间的地域分工中居于不利的地位。
3.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措施和建议
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作为基础,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以下途径来发展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实现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目标。
3.1建立中小企业集群,是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以自然地域为主的分散的农村中小企业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弱势,没有发展的潜力和余地。以中心城镇为主,建立较为集中的城镇中小企业集群是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具有很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因为中小企业集群具有非常强大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竞争、产品差异化、集群内部的合作和外部扩张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效益,因为集群能够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降低市场信息获取成本与交易成本,形成难以模仿的区位竞争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集群对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市场上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其经济取得成功和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浙江发展起来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3.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模式
农村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模式,是关系到地区工业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和模式的选择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目前在中西部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应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非农产业,因为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模式是符合我们的城镇化目标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农村过剩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将这些农业人口转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工作,使得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增长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潜在的就业压力,使流入城镇的农业人口能够顺利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业,转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理念,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而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适合发展“工业园”、“科技园”等模式的高科技产业。在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城镇化已经初具规模,因此,在这些地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3.3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作用
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尚未完全建立,作为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在其创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要比大中型城市中中小企业面临的阻力和困难要大的多。在城镇化建设中大力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
3.3.1建立以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为主的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受地域和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的起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自身的信用度、企业资产规模及信贷可抵押、质押的资产缺乏直接关系。我们认为,解决其融资难的当务之急是以县级政府为主,尽快建立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从1998年我国开始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城市的中小企业,此套体系的光辉尚未照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内,在农村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体,按照现有体系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服务于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子系统。这样可以加快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3.3.2以政府为主实施有效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技能和素质。对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在美国、日本和西欧诸国,都有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机构。尤其在德国,在职教育成为主要的、与其正规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途径。在我国,仅仅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存在着一些隶属于劳动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培训机构。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农民“转业”的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的投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广泛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与工业实用技能的培训,使许多正在转移或已经转移了的原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掌握从事二、三产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这是各级政府在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同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中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3政府应该加快企业经营所需外部环境的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它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在硬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从硬环境建设来看,政府应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群体化所要求的硬件的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对制度的需求问题。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非过程,是一项系统的“破旧立新”社会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淘汰一些旧的制度,产生一些新的制度,用来对新型的社会经济格局、秩序的承认和保护,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允卫,董美双,杨万江.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路径―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的分析[J].乡镇经济,2003,(12):22-52.
[2]成德宁.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2,(1).
[3]李大鹏,李增刚,邸晓燕.试论中国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3,(4).
[4]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
关键词:商品化农业;士人;张履祥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农业有较大发展,这与本地区文化水准较高,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农书的撰刊和传播,而这些又得力于知识阶层――士人群体的努力。
相当多的士人是自己经营农业且辑录、撰写农书,徐光启、邝[、涟川沈氏、张履祥、陆世仪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农学著作是对生产技术的总结,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如邝[的《便民图纂》叙述细致全面且通俗易晓,便于民间传播,正如欧阳铎所言,“今民间传农、圃、医、卜书,未有若《便民图纂》者,识本末轻重,言备而指要也。”[1](P11)而沈氏、张履祥更是身体力行,不仅从生产经营中总结经验,并将农业技术知识付诸实践,正是“稼穑之艰,学者尤不可不知。” [2](P993) “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 [3](P994)
士人先进的经营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依据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涟川沈氏和张履祥都属于中小地主的庄园经营。一般地主直接经营农业比单纯出租土地有利,所以促进了地主经营经济的发展。自然,中小地主的农业经营情况和规模各地不同,所生产经营的种类和项目也多寡不等,但通过自己的筹划、督导雇工耕作,用以增殖财富的活动是到处一致的。如《补农书》的作者张履祥,自幼家道衰落,年十五补县诸生(秀才),后屡应乡试不中,遂在乡间教书,并经营农业。耕种田地十几亩,“而幼不习耕,筋骨弗任,雇人代作”,本人也参加一些辅助劳动(如 “修桑枝”),其经营内容包括种桑,养蚕,种稻,种麦,种麻,种各种瓜、豆、蔬菜,种百合、山药、枸杞,种竹木和各种果树,养鸡鹅,养鱼,酿酒,纺织等等,几乎应有尽有。《补农书下・总论》中介绍了他从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怎样对待使用雇工和家中仆人的一些有效经验,对雇工所花的成本与生产收入的关系亦有具体详细的计算,他认为地主在监督雇工耕作的同时,自己也亲身参加一些生产劳动,要比单纯招佃收租有利。他为地主庄园做了全面的筹划,提出“农事大纲有三道,惟在豫”。即是说,在进行农事之前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甲、正疆界,乙、浚沟渠,丙、修筑塍岸。对于治理家务方面,如何实行勤俭持家、耕织结合、即耕且读,以及怎样对待佃户等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 [4](P1424-1427)。可见张氏此书,是他亲自经营管理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亦是地主庄园经济经营管理的指南,其中不仅有农、林、牧、渔、工、副各业生产技术措施的丰富知识经验,而且有中小地主如何经营农业的详细规划和方法。张书在当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地主庄园经济的一个典型范例。
清朝前期地窄人稠的南方,更加讲求精耕细作,集约式生产。注重单位面积效益又有经济条件的庄园地主亦将这一生产经营做到极致。沈氏、张履祥都主张劳动的集约化,“只要生活做好,监督如法,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5](P1401)。二人对精耕细作都极为重视,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水稻的种植上。首先,春季耕稻田要深耕通晒。如《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一段说:“古称‘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垦深。切不可贪阴雨闲工;须要晴明天气,二、三层起深。每工止垦半亩,倒六、七分。春间倒二次,尤要老晴时节。头番倒不必太细,只要棱层通晒,彻底翻身,合垅倒好。”“二、三层深”是指第一次垦过之后,深度还不够要求,在垦过的原址再补垦一、二次,使土壤耕翻彻底,并且增加深度。“彻底翻身”指耕得透彻,没有一点残块。且忌阴雨,需要老晴(没有一点云根)天气,把耕翻的土壤彻底通晒。垦是第一次耕,倒是第二、三次耕。垦是冬季的初耕,倒是在春天插秧之前再耕。“倒”,是按垦的相反方向倒翻土地。其次,要施足基肥。《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三段说:“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紧要。”每亩所施基肥要达到一定量。再次,要育壮苗。沈氏、张氏做秧田之法,如《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二十段所说:“秧田最忌稗子。先将面泥刮去寸许,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撒种。”张履祥不仅主张培育壮秧,还主张早日落谷,在《补农书下》第三段说:“惟有下秧极早,可补事力之不逮。谷雨浸种,稍备春气。至插青之日,秧老而苗易长,且耐风日,所谓‘秧好半年田’也。”第四,要合理密植。《补农书上・运田地法》第三段说:“其插种之法: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U足矣。”除以上四环节外,除草、中耕、追肥、防虫等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不仅水稻种植要求精耕细作,栽培棉花、麦类、油菜、花草等亦是类似。
沈氏农书和张履祥的《补农书》所总结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具有相当的造诣,正如陈克鉴所说:“凡田家织悉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6](P1389)这样能将技术知识有系统地“言之成理”已具有学术的价值。沈氏农书、《补农书》不仅是沈氏、张履祥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总结,也包括老农的生产经验和经过验证、改进的生产技术,其科学性、实用性也是不可低估的,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太湖地区的士人群体作为精耕细作的总结者和推广者为当地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商品化的物质基础。
士人群体因其知识优势,可以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作出细致全面的总结,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并形成农书,又因其注重农事、亲自经营管理、指导监督雇佣劳动工作,可以使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得以验证并得到迅速有效的普及。因此,分析士人群体在商品化农业中的作用,重视知识分子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在科技兴农的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明]邝[.便民图纂. 石声汉、康成懿校注.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基础;结构;车排子垦区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2-0016-03
新疆农七师车排子垦区畜牧业的发展总的来讲是健康的,但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如基础不扎实、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市场地位不明显等等,现就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畜牧业的基础――饲草和饲料的发展
饲草和饲料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础问题,如同人类的基础生活一样,要生存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畜牧业要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饲草饲料做基础,而且饲草饲料的储备量要达到当年现实需要量的115%以上才能满足当年畜牧业的生产需求。否则将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车排子垦区发展畜牧业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种植与畜牧基础饲料种植之间的土地分配不均,人为打破了农业生产平衡,破坏了农业经济结构,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注重长期农业发展,只重视近期的经济利益,不注重长期农业基础的形成和相对生态效益的关联。
加速畜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巩固饲草饲料地的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去发展。在车排子垦区有些农牧团场并不是去有计划的发展饲草饲料基础建设,而是大量的占用草地、逐年减少饲用地的使用面积,用饲用地去种植一些类经济作物,短期内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长期的农业比例结构,阻碍了农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某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的市场供给。在兵团农牧团场主要种植作物中,较为多见的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为主,如以半农半牧的生产模式发展有利于职工增加收入,也有利于职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活跃市场,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在车排子垦区农牧团场进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应该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大部分,如:目前种植667 m2的苜蓿和红豆草,单产最高也不过300~400 kg,而种植667 m2的玉米,子粒单产可达600~1 000 kg,按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来计算,它还应有600~1 000 kg干物质的饲草成分,这个经济效益远大于单纯种植苜蓿和其他饲草。根据相关资料看,中国高纬度地区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种植玉米可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学产量,根据笔者2011年对阿勒泰地区公安农场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考察来看,800 kg以上的玉米单产(667 m2产量)并不少见,667 m2生产6~7 t青贮饲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经验在兵团农九师也得到验证。这就给我们发展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启示。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农畜结合农产品是解决畜牧业发展草料不足的有效手段。棉区的棉花生产的副产品―油渣、棉柏再加上玉米(能量饲料),是一个很完善的畜牧业饲草饲料库,这样的合理搭配无论对食草动物还是对以采食饲料为主的动物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棉花产区的副产品本身就是畜牧业、副业的主要原料,因此团场棉区也可以视为畜牧业、副业基地。
在改革开放前的兵团,连连都有畜牧排,副业班,其生产规模(猪、羊、牛、鸡)大于现在各连的养殖产量的总和,其农业土地的利用也符合当时的农业发展规律,如果同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其发展潜力空间更大,如果把两者相结合去考虑,其发展经济和综合利用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2 畜牧业的规模生产和散户生产
在市场化经济中畜牧业必须以规模化生产为主导,它决定了社会供给整体因素和稳定市场的主体作用,所以大规模畜牧业的生产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并没有市场导向上的错误,而是局部出现一些过剩,可以通过一些肉食品加工和政府宏观调控,有些区域还可以通过提高人民的消费量,适度限制生产来解决。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同各个养殖协会来协调生产量,以适度降低生产规模和给予政策补贴来解决过剩问题,农业和畜牧业发展都是同样道理,政府主要将各行业合作社联系到一起,起到一个行业或部门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规模化大生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宏观调控,可以起到既不伤害生产者的基本利益和过渡性成本投入又不损害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使市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常见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对市场调节较弱的地区是没有保障的。现实生产状况为:在农牧产品供给紧俏时,公司给农户一个基本价;在农、畜产品过剩时,公司向农户们转嫁经济困难和危机,契约的价值毫无作用,毫无束缚力,这种情况在车排子垦区的涉农行业大公司中也有出现。管理机构的管理办法对他们约束较小,起不到作用。所以建议管理部门与协会共同参与公司合同,才是一个相对有约束力的经济体系。而目前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模式在一定情况下是一个只对一方负责,对另一方起不到约束作用的不平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对农户不负责任的行为。
车排子垦区提倡规模畜牧业生产的前提下,有条件还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散户养殖的存在,这实际上可以解决一部分市场供给,市场余缺的问题。例如草食类牲畜现在生产不足,实际就是散户养殖减少所造成,而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生产又没有形成,导致市场供应不足。所以加快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建设和支持过渡期的散户生产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3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在很大情况下是比较困难的,风险性很大,这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情况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产周期性长,决策、市场与灾害共同决定着市场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弊端,某些决策者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来解决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在实际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和判定,多是缺乏科学根据和缺少相应的可靠的统计学资料的,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关系也缺少足够的定位和统计学方面比较全面性的资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市场价格的定位也是模糊不清,预测和判断缺少科学性和可靠的统计学依据,所以对市场变化的决策就会出现错误,使养殖户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些投机商人从中获利,原始饲料的价格也步步攀升。
农畜产品的市场定价与决策首先要有来自各个区域的比较准确的人口、土地、农业品种、农副产品价格差的统计数据,包括各地区的人口、民族比例、土地面积、生产作物变化情况,各种作物的比例,农畜生产情况和生产能力,规模养殖能力和散户养殖情况等。根据资料来源来分析供求关系,这种预测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前提下提出的,在预测之后还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和社会各个方面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商人联合抬价因素。在这里必须指出农畜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并不是有“期货”可以预测到的,而是由生产与消费总量、生产与消费渠道、社会货币总量、金融政策、公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突发性事件等各种因素决定的。此外,农畜产品在市场上定价不是越高就越好,恰恰相反,农畜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要适当才能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才能满足市场供给和市民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才能有利于新疆兵团农场的建设。
4 几点建议
4.1 调查市场,合理引导
调查市场供求关系,合理引导农业、畜牧业生产,确定当地的畜牧养殖总量,实事求是的去调查本地区的情况和统计资料,由当地畜牧业部门对广大养殖户进行科学的引导,并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饲草饲料生产面积,合理解决当地畜牧业的饲草饲料的资源,合理平衡调节农业、畜牧业基础成本,使生产和市场相结合,才能使生产活跃市场,市场调剂生产。
4.2 平衡规模,鼓励发展
平衡规模养殖量,同各养殖协会协商养殖计划,各个连队养殖专业户和中小企业提出生产计划及饲草饲料订购单,来确定和平衡养殖规模和草料用地。鼓励散户发展畜牧业生产,来补充市场余缺。
4.3 了解信息,宏观指导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履行合同情况的了解和调查,并及时市场信息,从宏观上给农户在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可确定生产方向和生产数量及合同的履行状况。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流通;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hinese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agriculture.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nmark and Jap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channels, development of.
Key words: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简称农合组织,下同)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成员,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中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合组织发展路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农合组织的发展联系起来,后者在农合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方面走过的道路和轨迹对于我国特别是亟待发展的西部地区有着借鉴意义。
1 境外发展模式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已经实现了高度市场化条件下的产、加、销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其中,农合组织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农产品加工与商业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改变了过去产、加、销分割的状况,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农产品产业链,联结成一个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结成了紧密的纵向组织关系。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其农合组织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根据农合组织发展现状、主要运行方式以及政府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中扮演角色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1 美国的跨^域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以专业农场为主,生产区域化程度较高,农产品流通渠道短,流通效率高。经过近200年左右的发展,农业合作社依然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一个重要组织力量。具体来说,这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业合作社通过减少数量、扩大规模,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农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农场与合作社整合趋势愈加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合作社营业收入不断增加,盈余返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共有27个合作社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占合作社总数的1.3%,但却占所有合作社全部业务量的52%,占所有合作社总资产的47%。通过合作社之间的兼并、收购,合作社数量逐渐减少,2015年共有农业合作社2 047个,较2014年减少了59个,成员数量比2014年减少7.5万人。2015年合作社合计总销售量为1 249亿美元,比2014年减少228亿美元。但是,通过控制成本等方法,2015年合作社税后净收入达到历史最高,为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①。2004~2014年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农业合作社主要功能,美国农业合作社可分为销售型合作社、供应型合作社、服务型合作社三种类型,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物资供应、提供与购销有关的各种服务等。从这三类农业合作社数量看,也是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见图1)。
(2)政府对合作社主要提供非政府机构不能提供的服务功能,一般不干涉合作社的内部事务。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间关系的优化与整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美国农业部制定教育报告和合作方案,帮助人们决定他们是否应该组建合作社,以及如何合作。政府扶持逐渐从帮助建立合作社管理部门、政府投资、建立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等服务,逐渐退出,转为为农产品流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合作社成员提供价格补贴,参与市场调控,对发展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内容,以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此外,美国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等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化程度高,为构建通畅、高效的复合型营销渠道体系提供帮助。
(3)美国农业合作社采用“增值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改进相关技术、工艺与设备,提高农产品科学技术含量,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等。2014年,美国农业部提供4 500万美元用于支持增值农业,鼓励农户、合作社开发新的产品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该项计划还在持续进行中,并不断增加投入资金②。
(4)新一代合作社持续发展,合作社的治理规则发生改变,会员交易权可以转让和买卖,合作社股份制增加。2015年以来,农民合作社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开始显现,股权占资产的百分比由2014年的43%增加至46%。一些州为了增强合作社的灵活性,修改合作社条例,放宽会员、股金分配、民主投票等传统合作社原则,有利于新型合作社更加灵活的发展。
1.2 丹麦的欧洲专业型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丹麦人口约570万居民,其粮食产量可供给1 500万人,丹麦农业因其高生产力与高食品质量安全被认为是高效农业。从1990年到2014年,丹麦农业产值增长了22%。 同一时期,对海岸水的氮损失减少了43%,磷过量减少了83%,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16%③。丹麦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养殖、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有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特色。
丹麦的主要食品企业是农民合作社,几乎所有的丹麦农民都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了一个或几个股份制合作社。合作社遵循利润返还给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公司由成员控制的制度,基本原则是不论农场规模和产量均实行“一民一票”。2015年,全国农业合作社的营业额接近丹麦国内生产总值的10%。因丹麦农业合作运用中体现的高水平的教育和合作组织,丹麦农业又被称为“强势农业”。近几年丹麦农业合作社营业额如表2所示。
丹麦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在丹麦的农产品产业链中,合作社通过嵌入到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实现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协调。例如,丹麦的农业机械、肥料、咨询服务合作社为农产品上游产业链提前服务;农产品收购与加工合作社提供农产品产业链下游服务。
(2)丹麦通过合并、整合,合作社逐渐成为大型经济组织,部分农业合作社成为丹麦全国甚至全球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同时,合作社加大关系投入,通过大规模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丹麦合作社把分散的家庭农场经营融人了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增强的“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与关系投入,使得合作社参照力日益增强,带动产业链其它成员共同发展。
(3)完备的可追溯性系统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丹麦,食品生产是透明的,所有产品和成分都是完全可追溯的。例如,只有在丹麦出生和繁殖的猪在丹麦屠宰场被屠宰。只有符合DANISH产品标准或更高级别保证计划的猪才能被屠宰场接受。所有丹麦猪场都在中央数据库中注册,所有运送到屠宰场的猪都可追溯到其原产地,从而为客户提供其出产的保证以及质量保证。
(4)重视农业教育。丹麦法律规定,购买超过30公顷土地的农场主,必须接受为期5年的农业学院教育。丹麦通过农业生产和农业教育的互动,使农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和知识共享,使丹麦食品和农业集群具有创新能力。通过新的专利、产品开发和研究再投资来衡量,丹麦食品公司可称为欧洲精英,这一成果是建立在教育、知识共享和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5)资源利用率和高效生产力是丹麦食品和农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从农场到货场,所有流程都得到优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许多领域的持续创新使之成为生产力的先导,例如,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田间管理和资源利用率;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的方法,如加入酶和微生物培养物以改善营养摄取和消化率等,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农民经济和环境的总体利益。
1.3 日本的综合性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在日本,农协是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按照经营内容不同分为“综合农协”与“专业农协”,综合农协需要出资入股,专业农协可出资或非出资入股。日本自1947年建立以来,旨在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按照比例返还盈余经营管理。日本农协成立以来,由基层农协、县级农协、全国农协三级组织体系向基层、全国二级组织体系转变。全国性的农协组织拥有一定的法定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制定行业内相关规定,以及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相关知识培训。
(1)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几乎99%的农户加入到农协组织中来。在合作经济关系中,农协组织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为社员提供着全面的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农协向成员提供农业生存经营指导、生活指导、销售服务、采购服务、信贷、保险等多种服务,并在政府的指导下,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
(2)日本农协是链接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桥梁,其在日本农产品产业链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合作组织的发展,日本基层农协数量逐渐减少(见表3、图2)。对日本来说,其国家级农业合作社本身具有一定的制定政策的能力,这些组织具有较强的合约力,能够影响各个地区、国内外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制定农产品政策,控制渠道秩序,促使渠道成T协同发展。
(3)在日本,每个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身份信息记录了包括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各个要素,而且农协组织还负责农产品的安全检验、分级包装,物流配送与信息管理。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合作社信息力增强,才能保障高品质的农产品。
(4)日本农户数量逐渐减少,农协改革力度增强。2015年主要从事农业的核心人数为17.44万人,也继续呈下降趋势。按年龄组别分布显示,65岁或以上的人占总数的65%,年龄在40岁或以下的人占10%,显示出显着的不平衡,农田整合和发展商业农民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面对新的农业发展环境,2015年1月,日本政府提出了《农业协同组合法》修正案的框架,将废除农协中的强制约束力,将在3~5年内转换成自愿性团体,促使地区农协和农户在农作物的价格、服务及流通路径方面自由竞争。
2 境外发展经验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启示和借鉴
2.1 建立纵向关系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
美国、丹麦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合组织结构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类似性,都是以规模不断扩大的上游农户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农产品加工者,以及下游的营销组织网络为主形成紧密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下的纵向产业链结构,一些号称全国性的合作社,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和游说,通常不进行直接经营,强调通过专业化合作社加入产业链,提高纵向协作效率。日本是通过全国性的农协组织对成员进行广泛性和综合性的指导和帮助,并通过成立全国性的合作社公司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以上国家的经验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筑起各类资源有效整合、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与以上发达国家80%以上农户参与农合组织相比,我国合作社总量少,农户参与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农合组织仅限于提供技术、信息交流、培训服务等功能,真正参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组织更少,没有起到农产品流通纽带的作用。我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效率也较低。因此,如何发挥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基于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是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
2.2 增强报酬力,形成利益共同体
纵观国外典型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获得合理报酬是上游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渠道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利益流失,经济效力低的问题,成员难以获得满意的利益,参与热情不高,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也缺乏活力。因此,西部地区只有发挥农业合作社在营销渠道体系中的带动作用,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报酬力。
2.3 提高强制力,推动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
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农业合作社不断发挥规模化效应,提高组织强制力水平,不断推动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总量少,农户参与率低,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只有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热情,不断提高合作社规模与组织化程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同时,合作社通过合约不断整合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使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成为有序运作的产业链条,缩短中间环节,促使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向现代营销渠道转变。
2.4 提升合约力,促使渠道成员协同发展
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保障性的政策支持,保证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农产品纵向组织关系的协调运作,提高了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合作关系水平。同时,在农合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也要注重建立退出机制,促进农合组织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准,政策干预不适当等情况,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的情况。农产品品牌意识较淡薄,缺乏品牌保护力度,造成合作社流于形式,合约力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合作社合约力,才能进一步协调渠道成员关系,促使农产品营销渠道不断发展。
2.5 增强参照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美国、丹麦等国家都有为数不多但实力比较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通过参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其它渠道成员进行农业生产。日本,也通过不断加大关系投入、建立示范社,不断增加组织规模,提高组织参照力,增强组织实力,提高收益水平。因此,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是引导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带动产业链相关环节共同发展的核心,在合作互利的前提下,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我国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自我积累能力较低,合作社参照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优势选择合适龙头企业,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合作社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
2.6 提高知识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在美国、丹麦等国家,农产品流通渠道从农产品产前服务延伸到了其它农业衍生服务领域,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相伴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合组织知识力较低,缺乏服务意识,政府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也有待加强。
2.7 提高信息力,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渠道模式转变
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了农业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以及现代营销网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比较滞后,农业合作社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科技等各类信息,生产经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直接影响农户收益水平。因此,需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合作社运用信息的能力,帮助成员获取信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总之,合作经济下,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高效的农合组织,通过提高组织的报酬力、强制力、合约力、参照力、知识力与信息力,实现了现代营销渠道模式的转变,提高营销渠道效率。我国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合组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注:①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2015年美国农业合作统计》。
②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网站:https://rd.usda.gov/publications/rural-cooperatives-magazine。
③数据来源:丹麦农业食品理事会网站:http://agricultureandfood.dk/prices-statistics/annual-statistics。
参考文献:
[1] 本杰明・克莱因,罗伯特・克劳福德,阿尔曼・阿尔奇安. 向一体化、可占用性租金与竞争性缔约过程[C] //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经济学文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0-153.
近年来,我国以乳业、大豆压榨业、肉食加工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并购浪潮正在悄然兴起,而且正在向其他行业蔓延。然而作为农业企业,其产业本身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农业企业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无论是正在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的本地化并购行为,还是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跨区域并购后的整合,均要涉及一个区域内的再整合问题。
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对农业企业的并购行为密切关注,并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农业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文献。以往关于农业企业并购的研究多是针对行业影响或者是实证、绩效方面的研究。李建平等从几个主要行业的外资并购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应对外资并购、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冷建飞等对农业上市公司重组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农业上市公司应提高重组的效率,进而提高农业上市公司业绩;刘现武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农业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通过对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研究与分析,预期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以期从投资银行实务的角度对农业企业区域内整合与并购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特点
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作物产区或农业产业化企业所辐射的单个市场界限的地理区间;本文所指的区域内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同一区域的并购行为;本文所指的跨区域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不同区域的并购行为。在我国,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与跨区域并购现象同时存在,但两种并购行为有着不同的目的与方式。一般跨区域的并购行为大多是一种战略性的横向并购行为,而区域内的并购行为多是一种战术性的纵向并购行为,而且被并购的对象与载体也不尽相同。
(一)区域内并购的目标
区域内并购的目标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而言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大规模的全国性企业来说,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跨区域投资、并购后的整合。例如伊利集团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能、奶源、渠道,伊利的跨区域战略收购对象一般都是加工型生产企业,例如其在新疆收购兵地天元、在福建与长富乳业合作,最直接的效果是解决了产能问题,但被收购企业所掌控的奶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伊利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战略并购后对当地的奶源基地进行区域内的并购整合。
对于中小型地方性农业企业来说,大多是依托当地特殊的农产品资源,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或销售,还没有形成战略性的跨区域并购的能力,其区域内并购的目标主要是快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辽宁某粮食加工销售企业,从销售环节发展起步,利用当地粮食的优良品质,形成了独特的销售模式并快速发展壮大,但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原粮供应不足、零散收购的原粮质量得不到保证、收购价格不稳定等问题的制约。该企业通过控制国营农场、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等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原粮的供应质量与数量,并通过收购当地收储仓库和加工厂实现了产成品的自我加工和供应,构造了区域内完整的产业链。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型农业企业还是中小型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标是以原料供应为核心的纵向并购,同时关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渠道建设等重要问题。
(二)区域内并购的形式
区域内并购案例中最常见的形式是通过资产或股权转让实现并购,此外,通过划拨方式实现并购的案例在国资系统中也比较常见,近年来利用托管方式分步实施并购的形式在一些并购案例中也得以应用。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很多都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因此,股权收购逐渐成为区域并购的最主要的形式。
从并购双方的关系来看,大多数并购行为是收购与被收购的关系,前面提到的辽宁粮食企业的并购案例中,采取的就是整体收购的吸收合并方式,对收购后的收储仓库和粮食加工厂经过再投资改造,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目前经营需要。合作、合并的并购重组案例正在逐渐增加,例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股东将其下属5个单位的资产和股权进行合并重组发起设立新的股份公司,整合后的股份公司形成了以北京“菜篮子”工程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
(三)区域内并购行为的参与者
从参与并购行为的各主体来看,一般收购方多为工业加工型企业或商业流通型企业,被收购的对象多是收购方的上游企业,是一种后向一体化的纵向并购模式,这种并购关系符合国家“以工带农”的基本思路。
从收购方的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较多,这些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村办集体企业转制而来,是与本地众多同质化企业竞争后的生存者。这些企业度过幼稚期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多数已经成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着从中小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蜕变期,这些企业对区域内所处行业有着强烈的整合欲望,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整合能力。这些民营企业未来仍将是区域并购的主力军。在区域并购行为中,除民营企业以外,国有企业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一些规模较大、经过改制的国有农场和国家控股的粮食流通企业在区域并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被收购方来看,多数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都有较好的资源,通过并购这些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拉长产业链,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同时还可以掌控原料供应。此外,从控制原料、建立产业基地的角度来看,国有农场也一直被视为并购的重要目标。
三、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大量的社会资源向农业转移,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业企业规模化等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使得农业企业并购行为也出现新的趋势。
1.以控制原料为目标的纵向并购仍为主流。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在农业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掌控原料供应成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我国土地、草地、森林、水面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利用的状况下,重新配置现有资源的最好手段就是收购兼并。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农业领域,以争夺原料基地为目标的纵向并购行为仍将是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主流趋势。
2.科技型农业企业成为区域并购的生力军。科技型农业企业成立时间较晚,对农产品原料需求增长较快,重新建设新的原料生产基地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求,所以其更愿意以并购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吸纳原料生产企业或原料生产基地。以玉米深加工为例,随着变性淀粉、聚乳酸等新产品的面世,技术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加工企业的诞生,这些科技型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成为区域并购中强有力的新生力量。
3.农户将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在下,全国大部分土地已经分散到众多的农户手中,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分散的土地使用权成为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瓶颈。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承包权也有流转的要求。这种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与供给的碰撞形成了新的并购基础。重庆市工商局率先允许土地承包权人股,使农业企业利用股权来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成为可能。
另外,农民专业户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如果通过产权关系将他们直接纳入农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经过少量再投资,实行标准化生产,也可为农业企业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并购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并购行为大多是基于实业发展的需要,很少有长期的资本市场运作战略规划,在并购方案设计过程中很少有中介机构参与,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些重组行为反而成为未来上市运作的障碍。在实际案例中很多企业重并购轻管理,在完成并购行为后,对新并入的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其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发展战略都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2.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模式。农业部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转包、互换等行为作出了规定。而实际中,上述流转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企业的发展,于是又有很多地区开始试行“股田制”。重庆市工商局关于农户土地承包权可以人股设立公司的规定,证明农户土地入股在法律上没有障碍。但至少还有两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一是如果农业企业经营亏损、倒闭,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的基本国策如何继续执行;二是农民土地人股后就变成真正的无产者,如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将是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3.国有农场改制没有与区域农业整合紧密联系。我国国有农场近2000家,占地5亿多亩,拥有规模化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国有农场的身份性质不确定,定位不确定,很多国有农场经营状况不甚理想。近年来,国有农场都在研究改革,寻求二次创业,但国有农场的改革还没有与区域农业的整合密切联系起来,国有农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4.金融支持不足。农业企业并购中大多数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很难取得银行的支持,大型企业并购行为中常用的杠杆收购手段在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中很难应用。农业企业融资难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尤其限制了农业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机遇。
五、对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设计
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掌控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供应,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以土地(包括水面、林地、草地等)为基础的,所以农业企业并购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的基础上,农户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模式,从并购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并购的基础,所以本文从“股田制”的角度来简单探讨农户土地入股的思路。
1.成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要有“牵头人”,这个“牵头人”应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由农民自发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来代表农民履行股东职责应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此外,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证券法规定发行股份超过200人为公开发行,应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合作社代表农民人股可以合理地规避以单个农户人股导致的股东人数“超标”的问题。
2.股份权利设计的特殊考虑。由于我国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是一项基本国策,且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所以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形成的股份(下称“土地股”)的权利必须与其他普通股有所区别。在我国优先股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实践中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土地股给予特殊的规定,以使其具有优先股的特征。可以规定在公司亏损达到一定程度后,赋予土地股转变为债权或“退股还地”的选择权;也可以规定公司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现金分红比例以满足没有其他劳动收入的股东基本生活需要。山东宁阳郑龙村186户村民通过入股方式成立合作社,每亩地为一股,每股每年保底收入400元,年终分红至少300元,如果农民愿意在合作社工作,则每亩地收益可达到3570元,合作社通过这种方式已经集中土地500多亩种植有机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股田制”创出一条成功之路。
3.关于股份的转让。转让土地股就意味着土地承包权的转让,所以这部分股权的转让还要符合有关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文中土地股的转让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民所持有的土地合作社的股份转让问题,另一个是土地合作社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公司在设计引入土地股的方案中,应根据各地区发展的不同基础设计出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和公司发展的规定。
(二)加快国有农场的改制
国有农场有人员和土地规模优势,更有国家政府支持,相对于农户来说,其土地产权关系转换比较容易,更容易通过合作等方式与生产型或流通型企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农业企业。国有农场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招商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联姻,或者直接向下游投资,力争创出一条以工带农、科技兴农之路。
(三)加强对农业企业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企业并购提供过桥贷款。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企业内控,提高管理水平,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
在间接融资不足的情况下,各类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产重组快速壮大企业规模,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引入企业发展的资金。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对策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发展趋势
2.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发展对策
3.1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经济结构优化趋势,金融参与农业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会给农业经济活动带来更多的帮助。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能够使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晗.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8):115-116.
[2]刘宏.浅析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现代交际,2016(06):123-125.
关键词:农业 会计制度 完善 资金控制
一、引言
农业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对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整合,从而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相关政府对我国农业会计的日趋重视,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环节之一。虽然相关政策和标准已经趋于明确,但是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相关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核算中存在漏洞,影响核算反应的结果。
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产业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同时也决定了农业会计制度能否完整的反应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活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当下农业发展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产业内部的核算存在漏洞,而如果不及时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也变得多样化,发展方向上也与以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当下的工业会计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农业发展中,其核算的重点也没有及时进行变化,从而导致农业会计制度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的发展,无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核算和反映。
(二)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由于农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业务,在发生经济核算环节之前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同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也更为复杂和多变。而当下用于农业核算的会计手段较为落后,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核算的方式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决定了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无法对农业内部环节进行控制。
(三)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加强
在对农业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有着多变性的特点,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信息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农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企业内部的相关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信息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变化,同时也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考虑,从而使会计处理方法更适用于当下的农业发展。
三、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策略分析
当下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不能很好的将农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不利于当下农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当下的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整合,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完善
由于农业其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随着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核算。由于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和不可控性,可以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特殊的标准对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对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整合,从而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核算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方向,结合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管理。
(二)强化会计处理环节
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的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处理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适当的增添一定的会计科目,明确账务处理的过程和环节,进一步提高账务处理的有效性。在强化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分类,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高素质会计核算团队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中也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不仅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完善中,可以提出更多有效的会计处理办法,从而间接的完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控制,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立
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明确会计制度体系内部的法律责任的确认,从而强化会计内部的控制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会计核算行为的约束来提高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构建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明确法律责任可以对会计核算的行为进行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性,通过加强管理来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明确,对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需要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制度体系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日常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提高日常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从而全面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规划,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建设路径[J].农业经济,2015年9期
[2]唐立兵,刘志成,张平.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2期
[3]李玲英.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督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5期
[4]王志霞,李思经,李虹.对完善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6期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是要处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大量复杂数据信息,同时又必须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因此,与普通网站相比要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方面要求更高,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1.1可靠性与安全性农产品商务网站中的数据对与农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证数据完整性、正确性与可恢复性是商务网站建设的前提。计算机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随时会对网站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商务网站在设计之初要有足够的技术措施,保证商务网站安全。
1.2经济性与可扩展性高性价比是衡量一个商务网站的重要技术指标,在农产品商务网站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优化和可持续扩展,避免资源浪费和模块重复建设。商务网站在运行中能够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网站结构中的软、硬件也必须能够与之匹配扩展,确保网站有升级能力。
1.3开放性与先进性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只是农业企业销售产品的一种渠道或是一种手段,是农业企业的商业运营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商务网站设计之初就要把它设计成具有开放性与先进性的系统并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能与企业其他系统相互兼容,尽可能地采取主流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以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转。
1.4有效性与实用性农产品商务网站的建设目的就是能简便的实现电子商务交易,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必须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客户能够通过网站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农业企业要在商务网站正式前对网站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以保证客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商务网站获得商品信息。
二、设计流程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1建设目标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和其他商务网站的建设目的一般都包括B2B、B2C、C2C等运行模式,因此需要在网站设计时候充分考虑建设目标和预计取得效果,这样对于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2.2准确定位客户群体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根本目的应该是让客户对农业企业有充分了解,有了了解之后才能在商务网站上面消费,目前我国流行着农产品认定的三个等级:无公害、绿色、有机,那么就应该围绕着三个等级的需求客户来划分客户群体。比如,农业企业以有机农产品为主要产品,那么,就应该锁定高端客户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错误的定位了客户群就会使农业企业的经营受到重创,大大降低电子商务运行效率。
2.3整体功能设计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功能应该包括:企业外部信息服务功能和内部信息管理的功能。企业外部信息服务是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包括产品信息、商务交易、信息交流等系统。产品信息主要对农业企业的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地信息、物流信息等,起到客户对产品的认识效果;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是实现农业企业对客户交易过程之中的管理,包括客户订单等内容;信息交流系统则是为了方便客户与农业企业之间交流设置的互动程序插件或者是服务信箱,方便交流,建设相对应模块实现网站功能,如附图所示。
三、农产品商务网站推广
3.1以传统方式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宣传,可以包括户外墙体广告,广播电视、新闻报纸、电台等,还可以申请加入国际、国内的网络专业数据库,客户在检索信息的时候就很轻松发现农产品商务网站。
3.2搜索引擎推广计算机网络上有许多搜索引擎,它们隶属不同的网络公司,比如有谷歌、百度、搜搜等等,都是在网上查寻各种信息的手段,反过来,如果想让更多的客户能查询到电子商务网站中主营产品,可以在相关的搜索引擎上购买相关的“关键字”。比如,商务网站主要有机果蔬,那么,就可以购买“水果、蔬菜”等等这样的关键字,客户在利用搜索引擎搜寻这样的关键字时候,网站就会显示在前几名,便于客户进入网站浏览挑选农产品。
3.3电子邮件推广如今电子邮件并不陌生,在日常的交流中也经常用到,电子邮件已经逐步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网站推广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推广。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要注意于收集客户、潜在客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做好潜在客户分析,然后把客户有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相关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客户。在发达国家的商务网站基本都会记录来访客户的电子邮件信息,然后对客户跟进服务,客户订制产品相关信息,这样就能把好多潜在客户发展成为真正的客户。
3.4网站链接推广可以在知名网站上付费进行链接推广,也可以和其他网站交换连接标志互相链接推广,一般称作友情链接,作为网站推广的一种手段。
四、结束语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 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 发展趋势
2.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 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 发展对策
3.1 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 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 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同时又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独立自主。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经济角度来看,一方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同时又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二)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农业发展关系社会稳定。“民以食为天”,只有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的丰富,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需要。从社会角度来看,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只有农业发展,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才有基础,社会安定才有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三)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在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大发展的趋势下,国家的独立自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自给程度。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也逐步提高。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需要保持农副产品的基本自给,避免过度依赖进口,以防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冲击。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业现代化
考虑到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低的现实国情,以及农副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对农业自给的压力,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即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一)农业发展的瓶颈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是农业经营分散,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国农村人口8亿多,农业劳动力4.8亿,而耕地18.3亿亩,户均耕地只有7.3亩。农业规模化水平低,不仅造成现代技术难以大范围推广,而且造成专业化水平也比较低。
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尚待完善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供水管网改造、区域综合治理、大型灌区改造等“硬件”基础上的。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对农业发展作用明显,但是却投资巨大,收益甚微,农业企业普遍无力承担,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除了“硬件”不足,农业发展还需要继续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强“软件”建设。目前,我国农产品供需周期性变化幅度较大,市场化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难有效缓释。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些发达国家通过的高额补贴来实现,比如日本政府全方位补贴农业各个环节,从装备到技术,从生产到流通,一补到底,用高额补贴“制造”和维持农业现代化。这种做法在我国难行得通,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现状无法支撑高额的农业补贴。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市场手段,走市场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实现农业企业的现代化。这是因为,农业企业是市场的主要力量,农业发展需要以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才能实现。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比较准确和及时地掌握供需变化;一头连着广大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统一管理、技术支持等市场手段,把分散的个体农户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广大农户的媒介,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的脱节。
(三)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即实现农业企业的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的过程。
规模化是前提,只有农业企业规模做大,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改善目前行业整体分散度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比如中粮集团就是规模化经营的表率。中粮集团是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来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创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纵向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构建种植基地、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品牌推广和贸易物流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推动各行业、各环节的协同协作,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科技化和专业化是农业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农业具有区域性差异明显的特点,而且产业链普遍环节多、链条长,参与企业多而分散,为有技术竞争优势或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隆平高科作为经营农作物种子、种苗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其科研实力及品牌优势, 选择适宜的集中成片的农业区域向分散的农户提供亲本种子、技术及服务等,使得该地区成为其稳定的、有质量保证的种子供应地。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就利用了科技优势,推广农业技术,降低规模化生产风险,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和扩大市场份额。
三、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支持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金融服务机构的支撑。从根本上讲,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做好发展和稳定两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资金支持促发展
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农民受益”的原则为农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增强企业资金实力,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和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高度分散、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广开融资渠道,大力引导有成长潜力的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吸纳直接投资进入农业领域,补充农业企业的资本金,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打下基础。
在对农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方式通过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推动建设农民直接受益的农业水利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市场机制保稳定
农产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存量和价格的重大变化影响社会稳定。但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是波动的;考虑到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在农产品生产总量和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严重地区差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地区间也存在一定幅度波动。
为保证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和可靠的供给,国家通过建立农产品专项储备制度,对农产品的合理吞吐调节价格,同时保障了广大农户的基本利益。在目前市场定价手段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支持,建立价格调节和稳定机制。随着农业期货市场逐步完善,国家以更市场化的手段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定价,通过对远期价格的发现,调动农业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平抑价格波动。
四、传统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过去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的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即银行的存贷款功能。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传统服务。传统金融服务对现代农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14.6万亿元。然而传统金融在支持现代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为农业企业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单一
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企业是关键。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呈多样化趋势,传统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单一,无法充分满足企业所需的资金支持。传统金融对农业企业贷款多采用商业管理办法,抵押物品种多以土地、厂房为主,贷款门槛高。而农业企业大多以加工、营销农副产品为主,固定资产投资不多,而金融机构信贷抵押主要看固定资产,这点对于大多数小微型涉农企业就更为困难。最终导致农业企业贷款主要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小微型企业很难通过农业企业贷款完成扩大再生产。
(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资本金制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从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看,是“行政性的单一主体投入”,而地方政府又因财力有限,使得金融机构发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受资本金不足的约束,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乏力。
(三)农业生产缺乏市场化风险转移机制
由农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决定,农产品面临较大不稳定因素。既可能面临旱涝、冻害、风雹等自然灾害风险,又面临农产品价格起伏等市场风险,这就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把各种风险转移和分担出去。目前,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采取行政化的专项储备制度来调节,缺少市场化手段。
四、金融创新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植、科技的创新,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农业企业的发展只发挥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功能,而在以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条件下,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与提升,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分散等方面都对现代农业产生推动作用。
(一)农业企业现代化需要金融创新
大力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和推动。
1.农业产业链整合需要金融创新的助力
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多个环节。目前,产业链整合有两个发展趋势:其一是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二是专注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深耕细作。
产业链整合是资金密集型投资,农业企业单纯依靠传统银行贷款往往力不从心,需要金融创新的助力。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分别发起设立规模在15亿元和10亿元的两只农业产业基金,成为推动各自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策略的重要手段。2010年,国际著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石资本曾牵头投资寿光蔬菜物流园6亿美元,用于企业扩建市场以及建立期电子交易平台。
2.农业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相结合
科技研发是典型的资金消耗型活动,科技进步依赖于大量的资金投入,依赖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农业科技相对落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科技与金融“两张皮”现象突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不足。因此,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作用,构建农业科技的金融支撑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科技配置,促进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创业投资是与科技创新风险收益特征最匹配的金融创新工具。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结构是与创业投资相契合的,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在支持创新型中小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神农大丰”就依靠其在杂交水稻行业选育、制种方面的先进技术,获得红岭创投、湖南财信创投、浙江联盛创投三家公司的风险投资1亿7000万元,帮助突破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顺利的完成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生产。
(二)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金融创新
农副产品价格受供需变化影响经常大幅波动,农业自身生产受气候环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不能单纯依靠政府保护性收储和灾害救助,需要建立农产品定价和农业生产风险缓释的市场机制。如何建立市场机制,打破资金瓶颈?金融创新尤为重要。
农产品期货是解决市场化定价的金融创新。经过近20年发展,农产品期货正以其风险性低、价格提前发现、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等优势特点而被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所接受。截止2011年,我国已有包括粮、棉、油、糖在内的1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交易量达到5.73亿手,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
涉农保险是解决农业生产风险缓释的金融创新。2010年,保险公司在广东针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多发的情况,创新出“政银保”的涉农保险服务,通过保险公司专业保障系统分散银行信贷风险,解决中小型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贷款难的问题,加快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创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大、工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从总体上看,企业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实现的短期经济增长幅度较小,投资意愿不高。因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往往受制于财政资金的限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即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因建设速度慢,投资期长等原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难以适应农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债券融资就是金融创新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债券资金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建设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政府平台企业由于资本金不足,难以有效利用银行信贷的情况。杨凌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就通过发行15亿元企业债有效的解决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既保证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又解决了政府平台融资手段单一问题,促进其融资结构合理化发展。
总的来说,创新金融产品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有助于农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农业企业的产业化、科技化、专业化发展;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发展多层次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完善农业市场机制,以市场化手段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