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

经济学的起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7 16:01: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的起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起点

篇1

内容提要: 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是针对学科研究对象中最广泛最普遍现象的最简单、最抽象的本质规定,它与 历史 的起点是辩证统一的。照此原则所确定的逻辑起点包含了对学科理论体系的规定性。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逻辑起点的必然选择,它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规定性在以往的环境法学研究中已初见端倪,以后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任何理论研究都应该有自己的逻辑起点,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合理的逻辑起点,环境法学研究及其理论体系也不能例外。像其他许多学科一样,环境法学围绕研究对象形成众多范畴,如何在这些范畴中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对环境法学学科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旨在尝试寻找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

      一、确定一门学科逻辑起点的原则及逻辑起点的意义

      学科的逻辑起点不是可以随意选定的。正如霍布斯所言,“一门 科学 的起点,不可能是我们从圆圈中选择的任意点。”他指出:“在一片怀疑的阴霾中露出的一线理性之光,指引我们走向豁然开朗的境界,那么它就是我们探讨的出发点,就是我们消除怀疑的过程中寻找的指路明灯。”[1]霍布斯所说的“指引我们走向豁然开朗境界”的“指路明灯”就是一定“学科的起点”。那么,我们又怎样才能找到那可以“指引我们走向豁然开朗境界”的“指路明灯”呢?

      黑格尔首次在其《逻辑学》中辟专节论述了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专门论述“必须用什么作科学的开端”。他所称的“开端”就是“逻辑起点”(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1—65;黑格尔.逻辑学[m].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50,167—170.)。)从黑格尔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纯有”确定为 哲学 的逻辑起点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他的相关论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黑格尔认为,确定学科逻辑起点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逻辑起点必须是直接与间接统一的、最抽象的、最简单的范畴。逻辑起点必须是“绝对的”,或者说是“抽象的”,它“不可以任何东西为前提,必须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不能以其他什么对象为“根据”。因此,它也“不能对他物有所规定”,它本身“不能包含任何内容”,因为“内容之类的东西会是与不同之物的区别和相互关系,从而就会是一种中介。”[2]逻辑起点“不能是一个具体物,不能是在本身以内包含着一种关系那样的东西”,所以,逻辑起点本身在他的“单纯的、未充实的直接性中,必须被当作一个不可拆分的东西”[2]61。其次,黑格尔认为,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相一致的。“逻辑理念 发展 的不同阶段采取了先后相继出现的哲学体系的形态”,哲学内容的历史展开与纯逻辑理念的辩证展开都是从抽象到具体,一方面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又有“分歧”。他认为,“逻辑学的开端与真正的哲学史的开端是相同的”,在“爱利亚学派的哲学里”,更确切地说是在“巴门尼德的哲学里”,就“看到了这个开端”[3]。因此,黑格尔认为历史的起点与逻辑的起点二者相一致,只要能够确定哲学史的开端,就可以确定整个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黑格尔认为,逻辑起点在一定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逻辑起点就是整个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据,它决定了其后的整个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本身“应当是全部科学的根据”[2]54,“最初的东西又同样是根据,而最后的东西又同样是演绎出来的东西”。按照他的理解,“从最初的东西出发,经过正确的推论,而到最后的东西”,“离开端而前进,应当看作只不过是开端的进一步规定”,所以“开端的东西仍然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并不因后继者而消灭。前进并不在于紧紧推演出一个他物,或过渡为一个真正的他物;———而且只要这种过渡一发生,这种前进也便同样又把自己扬弃了,所以哲学的开端,在一切后继的发展中,都是当前现在的、自己保持的基础,是完全长留在以后规定的内部的东西”[2]56。因此,“开端既不是什么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后来它本身表明了把它作为开端,是做得对的”[2]57。由“开端”开始的逻辑的“前进”,即从逻辑起点出发去一步一步地构建起一定学科理论体系大厦,结果是由起点决定的。这便决定了一定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可反复验证性。在黑格尔看来,“对于科学说来,重要的东西倒并不很在乎有一个纯粹的直接物作为开端,而在乎科学的整体本身是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中,最初的也将是最后的东西,最后的也将是最初的东西”[2]56。“前进就是回溯到根据,回溯到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2]55既然“科学向前运动的路线”是“一个圆圈”[2]56-57,逻辑起点不是一经释放就无法回收的太空碎片,这就从逻辑上向我们提出了慎重确定逻辑起点的要求。

      黑格尔把“纯有”作为哲学的逻辑起点,他的“圆圈”观虽然具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和片面性,但其辩证法思想却为马克思所继承。马克思在确定《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时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他把商品作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对马克思的选择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列宁有深刻的认识。他说“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见:列宁.列宁全集: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91.))

      从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确定逻辑起点所遵循的原则以及逻辑起点的意义上唯物辩证法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扬弃。对于确定逻辑起点所应遵循的原则,马克思与黑格尔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逻辑起点必须是整个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普遍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对客体的具体分析所达到的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他指出:“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 经济 的细胞形式。”[4]“商品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的最一般的和最不发达的形式”[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的研究才从分析“商品”开始[5]47。马克思还进一步阐述了以一定逻辑起点为中心的“思维行程”。他在《〈 政治 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明确区分了政治经济学的两种方法或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6]对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张从抽象到具体,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所以,抽象思维法则中认识的逻辑过程可概括为: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到理性具体。这一过程实际上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逻辑行程或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在这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这个逻辑行程的使命通常是从本学科领域细胞形态或元素形式的感性现象出发,舍弃掉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一切个别的、特殊的或偶然的属性,只抽出它们的一般本质,形成抽象概念,目的是将所抽出来的东西用概念的形式巩固下来。认识的第二条道路是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它以第一条道路的终点为自己的起点。在这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处在认识的第一条道路终点和第二条道路起点的概念,就是有关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此外,马克思还赋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以新的含义。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论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时指出:“经济范畴出现的顺序同它们在逻辑发展中的顺序也是一样的”,逻辑的发展“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的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只不过不是对现实的具体历史的“ 自然 历史的描述”,而是“经过修正的”,“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 规律 修正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要素可以在他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7]。历史是在先的,在逻辑顺序上一般也是在先的。(当然,这样说并不等于承认逻辑的起点必然是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

      至于逻辑起点的意义,马克思也认为逻辑起点决定着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并且决定着理论体系的终点。不同的是,马克思是用矛盾与发展的观点来看这种决定的。逻辑起点包含着研究对象及其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因而从它出发,可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认识,经过一系列中介,能够逐步从抽象上升为具体,从而形成整个理论体系。商品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通过分析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也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可以“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8]。此外,马克思在论及资本流通(循环)时说:“循环的性质中包含着这样的情况:每一点同时表现为起点和终点,并且只有在它表现为终点的时候,它才表现为起点。”[9]从起点的个别(具体)到终点的个别(具体),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经过一系列的过渡、转化,其过程呈现为螺旋线而不是简单的圆圈。一个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另一个过程的起点。这体现了他对黑格尔“封闭圆圈”的扬弃。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学术实践为我们思考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提供了指导和经验。他们让我们懂得逻辑起点必须是学科研究对象中最广泛最普遍现象的最简单最抽象的本质规定,它与历史的起点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按照这两项原则确定的逻辑起点包含了对学科理论体系的规定性,决定了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它的逻辑终点。

      二、环境损害:环境法学逻辑起点的必然选择

      “要找出哲学中的开端,是一桩困难的事”[2]51,而环境法学逻辑起点的确定更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这并不是指环境法学逻辑起点的确定必然会遇到在其他科学体系逻辑起点选择上通常会遇到的困难,而是说环境法学的不成熟决定了其逻辑起点的确立需要费更多的周折。一方面,作为环境法学研究对象的环境法是 法律 家族中的后生晚辈,其成长历程刚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展示自己,以至于人们一时还不能准确把握它的本质以及其他重要的属性。这影响了环境法学的创建,使人们无法从这个对象中搜寻到足够多的对确立环境法学逻辑起点有帮助的信息。另一方面,处于初创中的环境法学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常常受先发法学学科(我们这里所说的先发学科指的是在以往几个世纪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民法学为骨干,以法 理学 为统帅的法学学科。即使仅从发生时代的先后而言,他们相对于环境法学都是先发的。)的影响,学科的独立性还不明显,使我们为之寻找逻辑起点的这个学科对象的轮廓还显得不够清晰。

      尽管如此,在尽可能地摆脱先发法学学科的影响,对年轻的环境法作了纵向的和横向的认真审视之后,我们还是可以窥见那以环境法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

      环境法与其它部门法一样,都是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只不过法律家族中的这个新成员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有些特殊,它调整的是人们在修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环境”为必要中介而结成的社会关系。这与民法等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有根本的差别。也许会有人拿其他社会关系与环境的相关性来否定环境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比如在民法上的相邻关系就常常包含某种“环境”因素。然而,这种反驳对于积极探索的意义是有限的。我们知道,环境法所关心的环境不是某个个人房前屋后的环境,而是带有人类共同性特征的自然环境。(显著的事例是,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和扩大不是张家的环境问题,不是李家的环境问题,而是人类共同的环境问题。)这一点可以成为区分民法与环境法的一个界限。不过,说明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是,作为环境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媒介的环境是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基因污染、酸雨、沙漠化、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就是对这种非正常状态的典型。从发生的角度一眼就可看出,环境法是由于不正常的环境的出现而引发的一个新的法律部门。非常明显,如果环境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就像早期农耕时代那样,就不会有环境法的产生。从环境法的实施或运行的角度来看,它是调整由环境的不正常引发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环境正常情况下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家庭关系、行政隶属关系等在传统的财产法、家庭法、行政法等之下早已安排妥当了。

      有一个在今天为人们所十分熟悉的词汇可以用来说明环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以非正常的环境为媒介的社会关系,这个词就是环境问题。在现有的能够体现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以分析“环境问题”作为各自所构建的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开端。例如,金瑞林主编的《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第一章第三节论述的是“环境问题”、汪劲著的《

      三、作为逻辑起点的环境损害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决定作用

      环境损害本身已经蕴含着环境法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的萌芽,从环境损害出发可以确立环境法学的若干基本范畴,建立环境法学的基本观点,构建起环境法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以环境损害为起点构建的这个理论体系可以摆脱以往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诸如“拆借”其它学科的理论观点之类的困局。

      从环境问题影响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开始,人们就探寻各种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正是在探寻解决环境问题的 法律 手段的认识实践过程中,环境法本身“ 自然 ”地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 发展 阶段,即污染防治法时期、环境保全法时期和循环型社会法时期。在第一个阶段中,人们面对环境污染和破坏,采取一些末端治理的措施;在第二个阶段中,人们认识到末端治理不能够有效保护环境,便转而把眼光移向人类环境行为的源头,采取预防性措施。第三个阶段是一个刚开始的崭新阶段,是“引导社会尊重自然,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阶段。此一阶段环境法的主要特点有:注意到人类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以环境友好为基本态度,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以环境承载力为平衡环境保护和 经济 发展二者关系的基本依据和环境友好的底线;从生态的高度看待环境,保护环境,承认环境保护的优先地位;以保护生态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重视生态功能的保护与恢复;以环境保护为基本任务,注意运用规划、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实现环保目的;按照物质闭路循环的构想,促进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14]。无论是污染防治型环境法,还是旨在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法,其所关心和解决的主要矛盾都是 现代 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简单说就是人类行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循环型社会法阶段的环境法已经很明显地在揭示了这一点。这一矛盾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为一方的矛盾。如果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整个人类就能够与外部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获得人类自身繁荣发达的基本条件。这是全部环境保护努力,同时也是环境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追求。环境法学应当围绕如何用法律的手段来妥善合理地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展开研究,加工自己的基本范畴,铺陈自己的理论体系。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应当成为如何用法律手段解决人类与自然矛盾的理论说明。

      环境损害已经蕴含了人类与自然矛盾的“萌芽”。这种萌芽的不断发育展现的是三对基本矛盾,即人类的现代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人类个体与人类整体之间的矛盾、人类个体之间的矛盾。如果说环境法制建设走过的路已经加载了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矛盾的路标,那么,这对矛盾是由人类对环境“外加”的损害引发的,不是大自然的运动、变化造成的。(如果说大自然的某种异常运动可以带来,事实上也常常带来人类的生产生活的不便,那么,这类不和谐不是法律所能解决的,从而也就不是环境法的任务。)环境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帮助人类克服这对矛盾,而环境法学应当对如何克服这对矛盾拿出办法,提供理论解说。

      人类对环境“外加”的损害往往都是人类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酸雨是由许许多多 企业 、个人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硫之类气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损害是施加给人类集体的损害,而造成这种损害的,也就是“共同作用”的源头却是个体行为,在酸雨损害的个案中就是具体的企业或者个人排放含硫气体的行为。这里包含着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矛盾。如果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取舍的标准,环境法的任务便是为了防止或医治人类环境的损害去制止或限制人类个体的危害环境的行为。环境法学应当是对这种禁止或者限制提供合理性说明或提供更便捷的禁止或限制手段的科

      学。

      人类的环境行为,包括企业行为和个人生活中的利用环境的行为,一般来说,在主观上不存在加害的故意,这些行为在人类文明发展的 历史 上原本都是正当的,甚至是被处于统治地位的道德所推崇的。然而,人类今天所遭遇的环境损害却主要是由这种正当的行为引起的。如何让这种正当的行为不至于酿成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不至于构成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危害呢?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包含的内容是如何处理人类个体之间的矛盾。首先,人类不可能也不应该停止一切环境行为,因为个体的人和人们组成的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以实施一定的环境行为为必要条件。在这个基本前提之下,人类可以做出的选择只能是设法调整人类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类个体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是全部环境问题能否最后得到解决的关键,是有效防止环境损害,从而实现“公众环境利益”的关键。今天的环境法学就应当担当起从理论上解决不同个体如何利用环境的问题的任务。

      从环境损害出发,环境法学可以逐渐确立若干基本范畴,形成环境法学的范畴体系。目前的环境法制建设实践和环境法学理论研究已经向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概念,如污染防治、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退化、生态破坏、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公开、清洁生产、延伸生产者责任等等。它们都是围绕环境保护中的、同时也就是环境法学所面对的主要矛盾展开的。污染防治、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退化、生态破坏等都是在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环境损害的情况下设置的治理或者预防的制度,或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环境损害的描述,这些概念反映的就是这类用来应对已然的和有发生之虞的环境损害的制度和措施。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公开、清洁生产、延伸生产者责任等,作为制度都不是在完全没有环境损害的情况下的无病,而是为防范、减轻环境损害而为人类所发明的防治之法。这些概念虽然不一定都能进入基本范畴的行列,但它们都可以成为环境法学范畴体系中的成员。环境法学研究的当前和今后任务之一就是从这些概念以及其他我们没有提到的概念中“遴选”出对构建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具有基石作用的基本范畴,使环境法学的范畴体系更加完整。

      环境损害决定了环境法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应对性的学理体系。环境损害对这个体系的决定已经有所表现,在以后的环境法学发展中还将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从近年来的环境法学研究情况看,以环境损害为逻辑起点的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已经展现了它的部分轮廓或某些局部特征:

      第一,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性判断,以循环型社会为路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基本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之载体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承受限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应超过这一限度,否则就会造成包括环境损害在内的一系列损害后果。环境承载能力的客观局限性必然使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受到挑战,并要求人类使之向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环境法必须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当成自己的基本目标。简单的污染防治法、简单的资源保护法,或者它们的简单的结合,或者再加上一些学者所说的生态保护法等,无法实现这样的目的。按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这一目标的要求,环境法的调整领域应更为宽阔,但它也不能变成把其他行政事务都包揽的“法律杂烩”[15]。

      第二,以 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它使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可持续供给的基础之上,力求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这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相契合的。科学发展一定是正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矛盾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当致力于解决环境损害问题,通过谋求克服环境损害的办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以义务为本位,以预防为基本原则。环境损害的累积与环境的恶化造成传统法律所确立的权利义务模式的动摇。要防止为公众利益所“系”的环境损害的发生,或医治已经发生的环境损害、恢复公众受损的环境利益,显然不能指望实际上对环境损害的发生负有无法推卸责任的个人权利,不能指望给这种权利提供庇护的法。环境法不再是权利授予法,而是义务配置法。(关于环境法应以义务为本位的观点可参见徐祥民.从全球视野看环境法的本位[g]//吕忠梅,徐祥民.环境资源法学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2.)由于环境损害后果一般都难以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对环境损害必须立足预防。以预防原则作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已经是国内外环境法学界的共识。

      第四,以普遍承担环境责任,兼顾环境正义为处理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环境损害带来的是人类环境利益的损害,在这种损害中,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又常常都是致害者。比如对全球变暖。在同一环境下的人们对环境损害往往都负有责任。保护环境,同时也就是保护共同的环境利益,是每一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但是,责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责任的平均分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应当是一种有区别的责任。这不仅是因为不同的主体对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从而对引起环境损害的责任不同,还因为不同主体所具备的保护环境的条件(比如技术条件、财力条件、所处地理位置条件等)各不相同。让条件不同的人承担相同的责任是不合正义的。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环境法上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我们这里所说的普遍责任与环境正义兼顾是一致的。

 

 

 

注释:

  [1]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4.

  [2]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4.

  [3]黑格尔.逻辑学[m].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8-169.

  [4]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33.

  [8]列宁.列宁选集: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1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2.

  [10]徐祥民.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

篇2

1.微观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经济学说,其理论体系和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微观经济学中的众多学派,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些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对微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要有分析、有鉴别的加以学习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微积分、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但是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性。

1.3 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展理论分析的空间,懂得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1.4 教学表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门派很多,有的观点针锋相对,这种理论体系上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求我们要有所鉴别、博采众家之长。二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割裂它们的历史性。在应用上是如此,在理解上也是如此。大多数理论在教科书中都缺乏充足的介绍,这是每本教材无法避免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了解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有关的学术背景,则不可能准确把握理论的渊源,对理论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关键术语,如边际效用,我们最初是难于接受的,如果我们知道了边际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边际主义者的实用哲学主义的由来,边际量的理解就不如现在那么生硬了。再如经济学中的各流派的观点,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没有对这些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不能了解理论的基础。

2.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未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主要成员,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这个任务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不仅要培养他们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不仅要介绍具体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方法、知识,也要研究公司运营中的战略问题、生产问题、激励员工问题,更重视实际应用性,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知识性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接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处的知识氛围、校园文化及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就业方向与其他类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不同,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对讲好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有十分重要。总的来讲,这些学生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2 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

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化的东西给感性化。

2.3 学生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

微观经济学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大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实践活动却很少,有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在的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2.4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题不及时完成,在上课时有些同学才赶作业,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同学直接就是抄别人的作业答案。

3.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3.1 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这点学生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在遇到问题以后不知如何使用头脑中的知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学习过程中他们关心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结果是他们难以将知识点串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把握它的基本框架更易于掌握它包含的知识点。我在讲完这门课时进行复习时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需求的均衡)生产者均衡(供给的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定理):比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恩格尔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科斯定理等。四是要掌握二个失灵: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也就是说市场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缺陷,需要政府调节;同时政府有时也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改革完善。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另外要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它和宏观经济学构成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之前,许多同学已学过政治经济学,学习微观经济学,要注意不能把这两门课混淆起来。虽然他们都属于经济学,但它们的理论体系与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主,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及将来灭亡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制度本身,只研究具体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属于实证经济学,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所以,它们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都完全不同。

3.2 着重讲清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很多。学生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内容是有困难的。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时就要务求精而不求多,抓住重点,讲清讲透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其概念,决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侧重于理解。对于理论要注意它本身的推理逻辑,不要以个别现象来否定或批评一种理论。

3.3 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

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了解众多企业的营运状况,培养了自己独立处理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组织案例教学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着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有理有据的论证,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发挥财经院校学生能言善辩的特长。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并用能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课前,教师布置一个案例或阅读材料让学生准备,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布置的案例或阅读材料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析;课堂上,通过提问、记录,促使学生讨论及提供可能有益于班上思考和学习的数据、理论或见解来引导案例讨论;最后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根据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和其他材料进行评价并更新教案。在这里要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时先小组讨论,再由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另外案例讨论也必须在讲解了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进行。

3.4 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5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考试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一次客观的评价。科学的考试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我们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而不至于只在考试之前突击几天,临时记忆以应付考试,使学生能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3.6 注重习题训练,多做习题

篇3

一、悖论之一:利润率(利率)的边际决定与资本计量的循环论证

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猛烈的批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出现了资本计量的悖论,这个悖论引发了新古典经济学一系列相关命题和假设的矛盾,因此,资本计量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资本计量悖论,简单地说就是:资本的价格取决于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资本的供给决定于储蓄,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供求均衡时的利润率(利率)恰好等于产量对资本的导数即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注:在新古典竞争均衡条件下,利润率又被看作是利息率。),这就要求资本的数量独立于利润率而预先得到确定;但是资本本身并不能独立于分配而预先确定,随着工资率的变化,从而利润率变化,相对价格会产生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会出现对资本价值的重新估值,资本价值量本身的多少要取决于工资率或利润率的配备,资本量是利润率或工资率的一个函数(注: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李嘉图最早涉及,威克塞尔(1893)较早就进行了说明,后来罗宾逊(1956)、斯拉法(1960)等经济学家都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证。),因此,利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求解利润率(利率)就产生了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即已知利率(r)求资本(K),再通过资本求利率的循环。

新古典关于利润率边际决定的原理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从微观方面而言,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公式加以表示,产量Q=f(L,K),在产品价格为P的情况下,利润率,工资率,根据欧拉定理(Euler'sTheorem),若生产函数为一阶齐次性质,则产品的价值构成是:PQ=PMP[,L]L+PMP[,K]K,即Y=wL+rK。各种要素根据各自的边际生产率获得收入,正好把产品价格“分配净颈。因此,要素价格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从宏观方面而言,萨缪尔森等新古典学者将C-D生产函数Y=AL[α]K[1-α]加以运用,并把它变成了论证新古典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的工具。一方面,他们根据国民收入分配的统计资料证明,在C-D生产函数中,产量对劳动、资本两种投入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即α和(1-α),与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各自所占份额(前者约占3/4,后者约占1/4)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又利用数理方法进行证明,所谓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实际上不过是劳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分别乘以各自的要素投入量,然后再比例于总产出的结果。因为,将它们分别乘以各自的投入总量L和K,再分别除以总产出Y=AL[α]K[1-α],便会分别得到α和(1-α),它们的经济含义显然就是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从上述宏观或者微观角度的论证来看,新古典的边际分配原理似乎天衣无缝。但是,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新古典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即循环论证的逻辑“悖论”。因为,一旦我们从价值(价格)总量考察资本量(K)时,马上就会发现,资本量又与利润率(r)、工资率(w)以及资本加总时的相对价格(p)密切相关:K=g(w,r,p),资本量的计量根本就离不开利润率、工资率以及相对价格。显然利润率、工资率的边际决定与资本量(K)的衡量离不开利润率、工资率以及相对价格这一点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矛盾就是“资本计量悖论”。资本计量悖论并不是说资本本身不可以计量(注:当然,资本计量本身还存在着指数的选取问题,随着选取的统一利润率不同,相对价格就不同,从而指数会发生变化,由此计量的资本价值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而是要说明新古典经济学利用生产函数求导即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来说明分配(如资本利息)的原理与资本计量本身离不开分配这一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循环论证。因此,资本计量悖论只是针对于纯经济理论范畴而言,它仅涉及到新古典理论在逻辑上的精确性问题(Harcout,1972)。

对资本计量悖论的探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Wicksell,K.)所阐述的被后人称之为的“威克塞尔效应”;二是被斯拉法(Sraffa,P.)复活的古典传统途径,即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1960)一书中所作的解释,罗宾逊(1953)、卡尔多、帕西内蒂等其他新剑桥学者也有基本相近的论述。

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很早就意识到利率(r)的变动对资本价值(K)所产生的影响。(注:威克塞尔在1893年的著作《价值、资本与租金》中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的“威克塞尔效应”——即利率变动会对资本价值产生影响,后在《国民经济学讲义》(1901,1906,中文版,1983)第165-177页中又有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都局限在“负的威克塞尔效应”上。后来威克塞尔在他的学生古斯塔夫·阿克曼(GustafAkerman)1923年的《实际资本与利息》一书中发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即“正的威克塞尔效应”,这一点可参见Lutz,F.A.TheTheoryofInterest,1968.P35-55.本文利用了后人更为规范的表述。)威克塞尔效应就说明了这种影响。在没有联合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的经济中,若侧重于两种稳定状态的比较,那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威克塞尔效应:设X[,i]为各种“资本品”,P[,i]为相应的价格,则以价值衡量的资本量可以表示为,“威克塞尔效应”可表示为式(1),即利率变动所带来的资本价值的变动。这个效应可以分解为“价格威克塞尔效应”和“实际威克塞尔效应”两部分构成,即式(1)中等式右边的两个部分。(注:Burmeister,E.1980.CapitalTheoryandDynam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p118-134.)

附图

式(1)说明,随着利率的变动,资本价值也在变动,资本价值的这种变动是通过“实际威克塞尔效应”和“价格威克塞尔效应”两条途径实现的。若仅考虑技术角度衡量的实物“资本品”,则实际威克塞尔效应可以忽略。因此,威克塞尔效应的净结果是“价格威克塞尔效应”。随着利率(r)的变化,式(1)可能大于零,可能小于零,也可能等于零;对应地,资本价值(K)可能上升,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利用生产函数求导(即边际生产率)的方法来说明分配(如利率r),明显存在循环的逻辑论证,因为利率本身是资本价值确定的要素之一。但非常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新古典主义者,威克塞尔自己并没有放弃边际生产率的分配理论,而认为边际生产力论对于资本而言,仅仅适用于个别企业,只是不能应用于整个社会而已(威克塞尔,中文版,1983)。威克塞尔的这个论断显然比克拉克、威克斯蒂德(Wicksteed)等人更为高明一些,但这并没有解决循环论证的悖论本身。

斯拉法作为古典传统的继承者,对新古典生产函数中的资本计量悖论一直持肯定的态度。斯拉法对资本计量逻辑悖论的批判是通过一个巧妙的生产方程(体系)进行的,这个生产方程可以用式(2)表示。(注: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生产体系公式,每一种资本品的投入均以整体“1”看待,更为详细的表示公式请参阅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文版,1963)1997年重印本,第17,34,49,56,78等相关页码。另外,在说明利润率对资本价值的影响时,斯拉法的表达方法和威克塞尔效应表述的不同之处在于,威克塞尔效应采用了加总后的价值构成方程。)

p=(1+r)Ap+wl(2)

其中p是正常价格的列向量,A是物质投入的矩阵,l是直接劳动投入的列向量,w是统一的工资率,r是统一的利润率。在具有经济意义的情况下,对于特定的任何可行工资率(w)来说,公式(2)可以相应地得出非负的、标准的和唯一的利润率(r)的同时,还能得到唯一的正数的价格向量(p)。就如斯拉法所说,利润率的决定“必须和商品价格的决定,通过相同的机制,同时进行”。(注: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文版,1963)1997年重印本,第12页。)斯拉法的理论充分证明了在工资外生给定的情况下,利润率和价格体系必须同时确定的原理。也就是说,资本价值(K)即公式(2)中的Ap部分的价值量作为一个可测数量而独立于分配之外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威克塞尔、斯拉法和罗宾逊等许多学者都对资本计量悖论提出过若干重要的论述,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注:柳欣:《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8页。)

篇4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 中外比较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08-03

【Abstract】Overseas economics educatio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 has some weakness, such as too detailed and narrow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lacking support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teachers’ weakness in teaching.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set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reasonably,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Economics edu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 method

随着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在内在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类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入手,先分析了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而总结了我国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最后指出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经济学教育的特点

1.专业设置

在美国,报考本科时并不报考哪一个专业,而只报考哪一所学校,学生入校一年以后才选择主修专业。美国的本科生教育总体来说偏向于综合素质教育。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学这样的细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美国本科教育通常分为两轨:一个是普通轨,另一个是优等轨。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对优等轨的学生要求高一些,除了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外,还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程。因为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

德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与硕士生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德国大学内不设学士学位,学生获得的第一个学位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大学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教育阶段,专业阶段相当于我国的硕士生阶段,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德国大学内经济学类专业分支少,但专业覆盖面广,主要开设4类经济学类专业,分别是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经济学和经济教育学。

2.课程设置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这些课程属于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往往要上很多其他学科的课程,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课程。此外,还需选修一些专业课程。

美国大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众多,具备很强的选择性。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本科课程包括: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数理分析、宏观经济学及其数理分析、价格系统的描绘和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及预测等。这些课程设置体现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重视数理经济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多达百余门,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学等。课程设置数量越繁杂,就越能给学生以更多更灵活的选择,越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济学理论学习和具体应用的相互结合,也越有利于任课教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美国高等院校通常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的旧课程,增加9%左右的新课程,从而不断使课程推陈出新。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德国的大学内,除了经济教育学专业增设教育类课程外,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段课程基本一样。基础段课程以必修课为主,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授人选基本没有选择性,从而保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扎实和较为一致的经济学基础。专业段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即使是同一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的课程。

3.教学模式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大量经济学研究者,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一般教授,都活跃于教学一线。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经济学系任职的全职教授,也都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培养经济学人才提供了基础。日本的大学一方面鼓励大学教师到企业兼职,同时也聘请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讲学,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了途径。

国外大学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置和考试形式的安排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是采取实验、案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讨论气氛很活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扮演主要的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让学生拼命记笔记,而是注重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国外大学课前和课后的阅读量巨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授结束前,通常会推荐若干参考书让学生课后阅读,以巩固和扩充知识,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讨论的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且往往是该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准备,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既能使他们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美国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是否具备融会贯通、动手实践的能力。美国高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定期座谈,让研究生给本科生介绍他们自己做科研的体会,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某一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本门学科的最新信息。学校还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让学生使用高校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24小时向学生免费开放,以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开展各种科研活动。

二、我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从现有的我国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各高校普遍在教师结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

从专业设置来看,显得过于细化和狭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点的增加,经济类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单一,缺乏灵活性,仅局限于满足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岗位的需要。长期以来,经济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口”,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这样的专业口径设置过于狭窄,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广博的知识,缺乏知识的综合性和岗位的适应性。学生毕业后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照培养目标予以定格,择业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有的大学已开始对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设置过窄问题进行尝试性改革,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分制。

从课程设置看,与细化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是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当前,经济学各个分支之间的交叉欠缺,而且经济学学生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等系统知识了解甚少。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专业课程与非经济专业课程比例失调,非经济专业课程的设置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不够。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偏多,选修课程偏少,必修课程范围过窄,可选择性不大;二是在公共课程中过分强调外语的作用,轻视其他诸如体育、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倾向,未强调各类课程在整个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上“偏科”等不平衡现象产生。

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来看,侧重于课堂教学和闭卷考核,满足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现有的经济学课程大部分都是灌输式的讲授,学生来不及消化,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联系实际。由于学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有些学生往往忙于求职或考研,无心从事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的效果并不显著。

从师资队伍来看,当前高校拥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加,这对于高校教育引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支撑,这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术造诣高的教师或从事专门领域研究的学者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很难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

经济学教育应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可以考虑用单一的专业格局代替原来的多专业格局,实行经济学学科专业融合。将经济学科作为一个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使学生接受更加广泛知识的“无领域”科类的教育。学生入学后的前一两年全部接受基础课程学习,进入高年级后,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即对所有入学新生事先均不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情况确定专业方向。此外,逐渐改变单一的学科培养制度,建立富有弹性的主辅修、双学位等修读制度。

2.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应与国际接轨。

现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化理论教育,还需要适当扩展基础课程覆盖面。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学生的课程设置还要适当增加理工类、人文思想类的课程。构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厚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精炼专业主干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程、完善实践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中,既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学科课程,又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同时为学生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数学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适当增加学时数和课程深度。

3.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教材选择上优先选用国外优秀教材。欧美的经济学教材较为系统、科学和生动,案例多,知识更新快,能够及时结合经济学学科发展前沿加以完善。推广和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始终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

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应将实践教学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纳入培养方案,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应不断完善。

5.创建师资建设机制,优化师资队伍。

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改善经济学专业教师学缘结构,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积极加大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力度,并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

6.规范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

对于教师教学采取诸如学生评议、同行评议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加强对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团队活动以及社区交流等活动的考核,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市场周刊,2008(10)

2 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6)

3 钱颖一.经济学科在美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6)

4 孙静、柯美录等.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 唐志良、刘建江、杨海余.经济学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

6 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

篇5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

演化经济学是相对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而不断成长起来的一种非主流的或者说是异端的研究范式之一。随着经济学各种范式的冲突和较量,1981年肯尼思・博尔丁(Kenneth Boulding)出版了《演化经济学》,理查德・纳尔逊(R,Nelson)和悉尼・温特(S.Winter)1982年出版了《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引人注目地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标志着演化经济学的诞生。㈣早在80年代以前,美国制度主义先驱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发表著名的学术论文《经济学为什么不是演化科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演化经济学”术语,宣布了制度主义的“演化经济学”研究议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从不同侧面指出经济学中演化分析的重要性。1991年《倾化经济学》杂志创刊,演化经济学著述日增。多普菲和福斯特等学者已出版了不少演化经济学的著述,大大推进了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在对新古典研究范式的理性一个人主义一均衡分析框架提出挑战的过程中,被认为异端的演化经济学的制度一历史一社会结构分析框架日益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分析方法,加上反主流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的声浪也日益唱响,21世纪的经济学可能会从新古典经济学转向演化经济学,从而进行革命性变革。

演化经济学是对经济系统中新奇事物的创生、传播和由此所导致的结构转变进行研究的经济科学新范式,而且将成为各种异端的综合(贾根良语)。作为一种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演化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本文主要从演化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的角度,考察其理论框架的形成及影响。

一、演化经济学的内涵及特征

演化经济学是借鉴达尔文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和拉马克的遗传变异学说,引进物理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经济社会系统形成、发展的动态演化和发展趋势的学科。广义来讲,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老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而狭义上的演化经济学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演化思想的现代形态,主要包括变异、选择理论(以纳尔逊和温特为代表)、以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演化理论(包括混沌理论等)和演化博弈论。演化经济学将技术变迁看作是众多经济现象背后的根本力量,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核心为研究对象,以动态的、演化的理念来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演化理论关注的焦点是某一变量或一组变量如何随历史而变化,如何在理论上理解所观察的变化背后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可以通过解释它是如何达到当前状态来理解某一变量或系统的当前状态。这些变量或系统要经受某些随机变异或扰动,但也存在着对变异进行系统性筛选的机制。

纳尔逊总结了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两个共同特征:(1)关注经济的动态过程,不仅要看到均衡,更为重要的是,要说明均衡是如何达到的;(2)承认“路径依赖”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演化经济理论假定,存在着强有力的惯性趋势,使选择过程中的幸存者得以保留。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也存在着持续引入新变异的力量。

二、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处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借助原子本体论和机械论隐喻,信奉决定论的哲学观,将利润最大化和均衡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支柱,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均衡的研究上,导致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给定)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从此出发,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这种最优化和外生性,排除了新知识的创造、企业家的作用、技术变迁和主导部门重要性的变化等问题,将技术变迁视作与经济学家无关的黑箱,使对技术变迁的源泉、性质和过程等关键性问题的讨论完全被忽略掉了。

以纳尔逊、弗里曼、多西等人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家既借用生物进化的隐喻,又借用现代宇宙理论、量子力学理论以及混沌理论等,对经济系统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与生物自然选择过程类比,试图对整个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进行重构。其基本的思路是:将技术变迁视作众多经济现象背后的根本力量,以技术变迁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研究对象,坚持从演化的、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而言,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存在(being)的经济学,那么,演化经济学就是研究生成(becoming)的经济学,它可以被定义为对经济系统的创生、传播和由此所导致的结构转变进行研究的科学。

演化经济学在对事实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信念(信念是科学范式的内核)与古典经济学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演化对均衡的超越

演化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演化过程,过去的时间与未来的时间是不对称的,社会经济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的不可逆性极为类似,演化意味着新质要素随时间的推移而创生。多西和梅特卡夫认为,个人或组织等行为者的目前行动将对未来决策过程或系统的未来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路径产生重大影响。时间不可逆、结构转变和过程与滞后概念密切相关。即系统如果发生了变化,虽然导致这种变化的力量已经消失,系统也不会完全回到最初状态,这是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特征。就制度和组织而言,新古典经济学重视企业平衡状态的研究,而轻视达到均衡的过程研究。演化经济学假定企业的决策是连续的,每个企业决策时充分考虑未来的预期及其竞争对手的策略行为。“路径依赖”说明锁定效应和次优行为可以持久存在。历史突出了经济过程中具有路径依赖、不确定性和时间不可逆等重要特征。

(二)满意对最优的超越

新古典经济学在原子论和机械力学基础上,在假定经济人完全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描述了均衡状态下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求解在一定外部环境控制下的最优控制和最优路径。新古典经济学没有考虑由于认识的有限性而造成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建立在均衡基础上的理性人假设脱离了社会现实。演化经济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变迁的动态过程,在有限理性假定的基础上,接受了马奇在行为主义企业理论中的满意假说,指出最优难以实现,均衡只是暂时的。经济系统向着均衡靠拢,均衡可能是多重的。究竟到达或渐近哪一种均衡依赖于进化的路径。

演化经济学非常强调随机因素对经济社会系统及经济人的影响作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即使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其是以随机变量的形式出现在数学方程内,并给定随机变量的分布,理性人仍可找到最优化行为。而演化经济学认为,随机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决策和搜寻革新过程中,这种不确定性使长期最优化决策难以实现,进化过程的长期趋势难以预测。

理性与有限理性,最优与满意,它们成为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前提假定的重要反叛和超越。自亚当・斯密以来,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深受物理学的影响,在假定最大化行为的前提下,它们集中研究机制均衡问题。尽管凯恩斯从非均衡思想出发,从有效需求原理来构造宏观经济理论,通过非均衡思想建立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并对均衡思想有所冲击。然而,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使微观与宏观对接,并仍在均衡框架内进行分析。后凯恩斯主义尽管从非均衡、动态、关注制度文化角度来分析经济过程,但主流经济学一直被均衡思想和范式所支配,并建立了以均衡分析为核心的经济分析体系。

20世纪80年代后,演化思想又促使人们在主流经济体系之外发展经济演化理论。从亚当・斯密、马歇尔、熊彼特、凡勃伦、哈耶克等人的思想演变中可看出,经济学正在进行着从均衡走向演化的范式变迁。这种变迁折射着两种思想交锋的历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模式的超越。总之,经济学各流派的研究方法表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精髓是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这是对演化经济学不确定性引起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假说的最好概括。

(三)多样性对同质性的超越

演化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由于“新奇”创生而形成的多样性思考。因此,其研究方法是关注超经济人的个体群思考。与个体群思考相对立,新古典经济学侧重使用类型学思考的方法。类型学思考是把所有的变异都看作是对理想类型的偏离,看作是由于暂时的干涉力量所导致的畸变。所以,为了集中在现象真实的本质上,类型学思考就把基本类型和它们的具体例子之间的差异看作是某种可以忽视的东西。在个体群思考中,多样性并不是把基础性的实在隐藏起来的“干涉并发症”,而是基础性的实在本身,是演化赖以发生的基础。可见,演化经济学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行为的群体之中,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的异质性对“新奇”创生和创新过程的重要性。

三、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析经济社会系统演变的科学,必须具备一个分析问题的中心线索,即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它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给定)经济人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的局限性,认为在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新偏好的形成、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以及新资源的创造(即“新奇”的创生)是关键因素,是经济变迁过程的内生性因素。正如Hodgson(1997)指出:“作为社会经济演化的一个恰当概念,正确地评价新奇的突现及其传播的关键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演化经济学在其理论体系中抓住了“新奇”对经济系统的关键意义,认为在经济学中, “新奇”就是新的行动可能性的发现,它是人类创造性的结果。如果新的行动可能被采纳,那么这种行动就被称为创新。贾根良总结指出,“新奇”创生的内生化,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因此,“新奇”的出现及创新的重要作用成为其理论框架的基石。

演化经济学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隐喻,通过运用“缘由”来解释一切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必然牵涉到的机制,认为一切事件或现象都有其“缘由”,每一“缘由”则产生一个结果。与达尔文对生物演化的解释一样,有关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必然涉及到三种机制:遗传机制、变异机制和选择机制。在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在遗传基础上进行变异以适应新环境,此即为“达尔文进化”。Hodgson(1997)对凡勃伦在经济学领域应用三种机制的总结中指出:(1)遗传(承袭)机制。演化主体存在一些遗传性或延续性准则,总是受到遗传机制的影响。以此为立足点,以保证不同后代个体虽然不尽相似,但他们都在某些方面与其前代相似。(2)变异机制。受初始条件区别的影响,完全复制自身是不可能的,持续性变异广泛存在于一个群体的不同成员之间。(3)自然选择机制。在承袭和变异机制共同作用的基础上,选择机制决定了最终的演变方向。自然选择机制通过更适机体后代数量增长和变异或基因整合帮助机体获得存活优势两种途径发生作用。

(一)基因类比物及遗传机制

社会经济系统如同生物演化,会产生如同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机制运行。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基因”类比物(或选择单位)是什么?霍奇逊总结了经济学中的诸多“基因类比物”,如人类习惯(凡勃伦)、个人(马尔萨斯)、组织惯例(纳尔逊和温特)、社会制度,乃至整个经济系统(Hodgson)。在对这些不同的类比物进行考察之后,霍奇逊提出,考虑到它的性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以及普遍性,“制度”应当被采纳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实体单位。大多数现代演化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或组织具备选择单位的条件。

选择单位作为一种实体,它们被选择的特征历时要足够稳定,以保持定义这个群体的实体的同一性。经济方面,选择单位常常是使用特殊的生产方法制造某种系列产品的特定的企业组织。而选择环境独立于实体,这是对各种实体进行评估,并把选择特征转化为选择优势的框架。凡勃伦认为,社会结构的演进,是制度上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制度和惯例具有相对稳定和惰性的品质。因此,可以历时传递其重要特征,它是社会有机体的基因组织,扮演着生物学中基因进化的作用。纳尔逊和温特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讨论了类似于基因的“个人技巧”与“企业惯例”的作用,即遗传机制的作用。

技巧是指一个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在行为正常发生的情况下,行为相对于它的目标来说,通常是有效的。企业惯例是企业的组织记忆,执行着传递技能和信息的功能。企业运转离不开惯例,企业的惯例与人类的技巧有相似之处。知识是惯例的核心要素。纳尔逊和温特指出,惯例在企业中起着基因在生物进化论中所起的作用。惯例包括企业的各种特点,如生产技术、投资政策、产品组合策略等。在任何时候,一个企业的惯例界定一系列函数,它们决定一个企业所做的事情是各种外在和内在变量的函数,具有好惯例的企业或组织就可能在一个行业或群体中变得日益重要。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的行为可以归结为组织成员个人的行为。理解技巧在个人发挥功能中的作用,就可以理解惯例在组织发挥功能中的作用。不过,惯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达尔文主义基因,它具有学习效应的获得性遗传特征,因而可以说是拉马克式的基因。但总体上看,它们都是广义的达尔文主义的基因。

(二)变异机制或“新奇”性创造

变异原则强调种类和多样性的作用,有时等同于已有特征的变化,即系统内“新奇”事物的创造。

在把演化作为重要特征的生物学、语言学或经济学等学科中,在某一时间和地点所观察到的事物都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持续不断的演化过程中的转变。这一过程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它的历史性,另一个是变迁过程的无止境性。关于连续变迁端在何处这个问题,熊彼特曾经指出,经济变迁可以被解释为主要的“从经济内部”产生的。“如果演化被定义为可观察的系统历时地自我转变,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自我转变呢?自由能的获得是必要条件,一个充分条件就是其他方面所坚持的演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新奇的创生,这在出现后,会通过系统或系统的某些组成部分进行扩散。在经济学中,新奇就是新发现的行动可能性。有关这种新奇的消息可能会传播,或者可能通过模仿而扩散。一旦某种新认识到行动可能性被接受,所产生的行动就被称为创新”。

“新奇”创生机制所研究的问题是“新奇”为什么和怎样被创造。就“新奇”为什么被创造而言,知识是惯例的核心要素。演化经济学是知识经济理论的开拓者,但一种更系统和更完备的知识理论仍有待于创造。“新奇”创生是现有要素重新组合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搜寻新知识,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知道什么和他们从前做了什么,而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或制度等发展路径都具有同样被探索的机会,“新奇”的创生必定是路径依赖的。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时,需要搜寻新的生产技术和惯例。搜寻是在已知的技术和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技术和惯例。创新是通过研究与开发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而且,创新改变原有的惯例,使创新者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获得较多的利润,但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的。非创新者可以进行创新或模仿,后来者可逐渐赶上先进者,先进者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优势。

熊彼特曾对创新过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强调非均衡和质变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演进的过程,即“创造性毁灭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这类似于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纳谢德・福布斯和戴维・韦尔德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企业的成功案例为例,指出了如果发展中国家注重学习,注重创新,努力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提升价值链,成为一个高效率的追随者,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实现其核心目标――价值增值,就可以有所作为――由追随者成为领先者。贾根良教授认为,从追随者到领先者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通过一个怎样的过程,他们才能实现自主创新并成为技术的领先者呢?通过比较韩国、印度、巴西、坦桑尼亚、新加坡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案例,并对不同环境和不同产业中多样化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盛昭瀚(2002)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认为演化模型的多样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路径依赖性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分析工具,并认为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理论基础,国家创新体系要协调好公有知识与私有知识的关系,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制度安排中的主体的时间、信任、有限理性的重要性。所有这些研究为演化经济学变异和创新机制的运作,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佐证。

(三)选择机制及演化路径

选择和评价机制是复杂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如何寻求和确定进化道路的机制。它包括系统的生存价值选择、信息价值评价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是进一步实现系统进化的动力学问题。

选择机制研究变异或“新奇”在经济系统中为什么、什么时候和怎样才能被传播。按照凡勃伦的看法,制度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所以,变异或“新奇”必定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出现。他通过“缘由累积进程”来解释选择过程的重要性,认为“习俗、惯例的累积性发展是对传统的选择性适应的结果”;任何习俗、惯例与行为方式都受选择机制的影响,而与变化了的环境要求相一致的程度,则是检验其存活适应性的标准。按照个体群思考方法,一个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受群体成员选择的影响。选择过程将出现两个方向: (1)创新被旧的惯例扼杀。 (2)在自增强作用的影响下,创新被采用并向外扩散。纳尔逊认为,企业在面临环境变化且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时,企业要进行选择。选择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如产品需求、要素供给、价格等市场环境)和内部环境(如创新引起的变化等)。

纳尔逊和温特强调惯例、搜寻、创新和选择环境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经济演化过程是一种惯例的学习过程。惯例是一种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是一种程序化的、说不出来的知识,且往往是自动进行的选择,它控制、复制和模仿着经济演化的路径和范围。达尔文的遗传机制、“新奇”创生机制和选择机制是演化经济学类比和隐喻的基础,为演化经济学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篇6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特点的主要标志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管理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进行组织控制,从而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规范,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应具备以下主要标志。

1.科学的教学管理目标

目标准确、全面、具体,不仅有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认知目标,还有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目标。目标具有层次性,课堂一切活动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管理各环节,贯穿教学管理始终。

2.管理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课堂气氛既是紧张的、严肃的,又是和谐的、愉悦的;课堂内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充满生气,充满活力。

3.管理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学习活动,形成个人独立学习与同学间合作学习、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4.管理有充分的思维训练

教学管理过程是师生思维互动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管理方法最优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方法,实现教学管理方法的最优化;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

(一)必须树立的基本观念

1.管理要有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进行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管理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其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都应受到充分的尊重,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管理应有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现代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一种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社会化实践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管理与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享受成功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应体现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课堂教学管理的优质高效。

(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管理原则是教学管理规律的反映。一切符合教学管理规律的教学管理原则都应该遵循。

1.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管理目标的基本要点是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良好的教学管理目标可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中的行动方向。教师根据教学管理目标调控教学的行为,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直至目标的实现。

2.主体性原则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管理和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自己管理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3.面向全体的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与现代课堂教学一样,都必须面向各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管,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管理与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4.知情并重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的学习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等),开发智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审美等)。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开放性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要打破“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树立开放意识,紧密联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管理,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途径

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包括课前管理(准备)、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和课后管理(完善)工作三个环节,每一环节有不同的任务,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要求。在此,主要谈谈课堂教学管理工作。

上课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各项教学管理目标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管理必须紧张有序,管理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信息、思维、情感、人格精神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价值、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管理应努力做到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1.针对学生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学生的发展主要是由他们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态度、形式和有效性决定的。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我管理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或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目标――活动――发展”,即“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达目标靠管理”。

2.融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通情达理,情感育人,创设良好氛围,教管结合,突出正面教育,多表扬鼓励,少惩罚打击,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主动学习情景、探研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教师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

3.管理加强预见性,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对课堂教学的干扰。

4.建立有效的教学常规,加强制度管理。如考勤管理、奖惩管理、操行(分数)管理、座位编排管理、提问管理等。

5.激发所有学生动力,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教师通过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并且教师把自己看成其中的一员。

6.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因素,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时机设置悬念、适度渲染、适当夸张、丰富情感、突变情节、修辞技巧、反接技术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握课堂教学管理节奏,轻松愉快地达到目标。

7.创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使恬静与活跃相统一、热烈与凝重相统一、宽松与严谨相统一,营造课堂教学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和谐的心理背景。

8.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管理因素,正确处理学生因适应不良、厌烦学习、挫折与紧张、生理和心理障碍、情绪困扰、家庭因素、社会背景等原因而引发的问题行为,帮助学生调整认知结构,严格指导学生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规范,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寻求社会与家长的合作支持,运用教师权威进行干涉制止,控制学生的情绪波动。

9.严格课堂教学中的纪律管理,帮助学生认识纪律的含义及重要性,克服逆反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规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厌学行为,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选择地强化学生的正当行为,适当地运用惩罚手段,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平等的领导品质,管理育人,纪律保障。

10.运用多种教学管理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管理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坚持多种管理方法结合并优化组合。

11.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责任感强,知识面广,生动风趣,有组织能力;尊重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思想看待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羞辱学生,不得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学管理语言要准确精练、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板书要工整规范、科学合理;教态要亲切自然。

篇7

所谓管理定律,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形成的管理思想。它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特定的环境,而且也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正是由于管理定律的这种特性,它愈来愈成为当今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激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本文试通过八条经典管理定律,对教学过程中兴趣、目标、尊重、信任、赏识、奖励、竞争、成就的激励策略进行分析和诠释,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学激励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一、兴趣激励:“内需”重于“外需”

【钓鱼效应】:在钓鱼的过程中,鱼因为喜欢饵而上钩。在行为心理学中,一个人因为强烈的内心需求而产生相应行为的现象,称之为“钓鱼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欧佛斯特曾说过:“人类的行动产生于心理的需求。因此,打动人最好的方法,首先是引起对方内心的强烈需求。”内在需要是指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深切的渴望,一旦遇到合适的诱因,这种渴望就会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就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能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持久永恒的动力,还是实现梦想和创造未来的支点。内在需要是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内在需要的延伸,如果对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的需求,那么它注定只能成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可能变为精神文明的食粮。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入手,达到内外统一的目标。

二、目标激励:选择决定价值

【快车道效应】:由于快车道限制了许多车辆的通行,从而使允许行驶在快车道上的车辆畅通无阻,并迅速地到达目的地,这种现象被称为快车道效应。

激励必须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没有目的的激励是发挥不出它的最大作用的。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表明,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将会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有效的激励。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教学激励中的重要环节。赋予学生亲自定制目标或参与制定目标的权利,“制定―实施―实现”的过程会让学生体会到目标的真正意义。目标激励,不应总是着眼于目标的内容或达成,而更应该重视生成的过程,以求真正实现它“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

三、尊重激励:在“自尊”的基础上赢得“他尊”

【鲍雷夫法则】:要想建立合作和信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尊重激励也被管理学家称之为“爱的经济学”,它不需要资金的投入,只要注入赏识、关心等情感因素,就能获得产出。现在多强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但却忽略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应尊重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学会自我尊重。在自尊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尊敬别人,也才能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自尊”的培养,等于在进行自我激励。“自尊”和“他尊”都是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方式,但“他尊”更多的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获得,而自尊则是对自我的满足和信任,这就好比学习动机中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根本,外在动机是辅助,教学激励应该把“自尊”捆绑在尊重激励上,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展开。

四、信任激励:参与式自我管理

【倒金字塔法则】:在组织心理学中,人们把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倒置从而使下属人员积极性高涨的现象,称之为倒金字塔效应。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需要,赋予个体一定的信任和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个体内部的巨大能量和热情。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作为剂。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信任可以催生出许多附属品,它使人感到安全、自信和充满激情。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现代企业中讲究领导向员工“授权”,在教学中也应该倡导教师的“权变”。权利的下移,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益于学生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其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信任不仅能促进学生在个体能力上的发展,而且还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如果学生能徜徉在信任的海洋中,即使学海茫茫,最终也一定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五、赏识激励:关注“闪光点”

【比马龙效应】:把人比成龙,他就会像龙一样表现;反之,被比成马,就会像马一样表现。比马龙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它强调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在不被重视、得不到激励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出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行动也会变得积极,最终取得成就。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吝啬对赞美的使用。要强化学生的长处,弱化学生的短处,久而久之定然会达到期望的效果。在对待学生时,很多教师往往只集中在分数或学业上,而忽略了其他的“闪光点”,这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和困扰。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因此,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赞美,纵然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奖励激励:“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其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能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认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而获得奖励是被肯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教学来说,奖励提供了一种愉悦的氛围,学生的情绪因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而高涨。但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此时再对学生进行奖励,不仅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经常性的使用奖励会令学生把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行为偏离,而只注重眼前的名次和奖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是将奖励视作激励的唯一手段。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这种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兴趣是不可能长久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 奖励只能作为“内在成功”的辅工具,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奖励更为有效.

七、竞争激励:培养自我挑战意识

【鲶鱼效应】:挪威人捕沙丁鱼运回码头卖,为了保证到港后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渔民们会在其中放入鲶鱼。鲶鱼精力旺盛,总是在鱼槽里游来游去,这样沙丁鱼也就跟着一起活动,鲶鱼起到了催活剂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竞争是激发个体潜能的有效手段。在竞争过程中,随着个体渴望获得自尊和成就的动机加强,并伴随着不甘落后的心态,这些因素促使情感和思想的同时亢奋,使个体在面临挑战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外部压力是激发斗志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学习的产生不应只源自外部刺激,而更应该从自我挑战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人为的竞争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这种激烈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可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激励,缺少了个体内部因素的共鸣,是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竞争应是由内而外的自我挑战。将自身的不足作为参照物,把完善发展作为目标,不断强化和改善,战胜自身的弱点,这才是竞争激励真正应该达到的目的。

八、成就激励:“以小见大、点滴累积”

【头衔效应】:日本管理学家田中一郎提出,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某种头衔,不管头衔是虚是实,人们往往都会努力去适应这一头衔的相关要求。

篇8

【关键词】竞赛;集成电路;教学改革

Inspiration of 2011’Beijing Student Competition on Integrated Circuit

GENG Shu-qin HOU Li-gang WANG Jin-hui PENG Xiao-hong

VLSI & System laborator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China 100124

Abstract:Teaching 21stIntegrated circuit student is history task for teachers.Inspiration of 2011’Beijing Student Competition on Integrated Circuit is presented such as correct idea,right organize procedure,a steady preparation,corpo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mpany,teaching methods.The result of practice is that competition on Integrated circuit can push the procedure of cultivating of student,can push Quality Education,can advance the abil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solve problem,can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eativity,can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eam Corporation.It leads the point of teaching methods reformation.The student ability of plot and circuit design is increased.

Keywords:competition;Integrated circuit;teaching reformation

集成电路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几乎渗透到了各行各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制造与开发中心正逐步向我国转移。我们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集成电路的生产大国进而成为集成电路强国[1]。因此培养二十一世纪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是我们教师面临的历史任务。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自主产权的EDA软件,提供高端的SoC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设计生产服务,为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提供了很好的软件平台。北京市2011首届“华大九天杯”大学生集成电路大赛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对学生来说,竞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眼界、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这是任何课堂教学都无法替代的;对指导老师来说,竞赛可以促进他们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改进落后的课程体系,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切实达到面向应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并最终为社会提供优秀专业人才的最高教学目标[2]。实践表明,开展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竞赛,对于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高校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极大的强化了学生绘制版图和电路设计能力。本人有幸带领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获得了一些启示。

1.立足现实,拓宽应用

本次大赛的活动宗旨是丰富微电子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巩固和加深所学专业知识基础,推动京津地区高校微电子学专业的交流和发展,并对国产正版EDA软件的普及和应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11年北京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分成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两个级别(本科生组33个组;研究生33个组),每组3人,进行笔试和上机操作。比赛相关规则:笔试阶段,采用闭卷形式,由各参赛队员独立完成,最终成绩计入小组总分;上机操作,以小组形式参加。

2.正确的指导思想

电子学会组织的此次大学生集成电路大赛立足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着重基础、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原则为大赛成功举行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华大九天杯”集成电路大赛凝聚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我校学科部领导、老师及每个参赛队员的心血与汗水。在比赛的前后,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参赛获奖不是最终目的,深人持久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科技活动,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集成电路大赛引来了众多企业,他们对参赛学生的青睐,对于与学校合作的重视,也正是我们学校所渴求的。在参赛中与同行各企业充分交流,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才能更清楚市场对优秀毕业生的要求,进而能明确培养目标,并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加以渗透,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在参赛中与其他兄弟院校充分分享经验,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分析参赛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改进;在参赛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参赛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才是我们参加北京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竞赛的最终目的。

3.准备认真,重在过程

承办方北方工业大学周密的准备工作和热情的服务为大赛成功举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北方工业大学和华大九天公司组织的集训为成功参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学科部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在实验室老师的大力协助下,在华大九天公司培训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两个阶段的集中培训,并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练习,并在参赛前举行了预赛。这些环节对学生和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保证了良好的训练环境,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参赛氛围。

在电子竞赛的准备过程中,适逢暑假,假期长,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认真复习电子器件、数字电子电路、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们还学习华大EDA软件,进行实际电路和版图绘制上机练习,培养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通过竞赛准备,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竞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准备,磨合了小组间的默契配合和分工,增进了师生情谊,提高了团队作战能力。通过竞赛准备,找出了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明确了社会的需要、工作岗位的需要和工作性质,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产生了学习新的动力。

4.参赛对嵌入式系统和集成电路设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北京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竞赛对于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团队意识有着重要作用,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并对高校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今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4.1 知识整合的系统教学思想

自从1958年基尔比发明集成电路以后,集成电路一直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测飞速发展。面对集成电路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教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我承担《嵌入式系统》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深深体会到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因为芯片的设计方向日益朝着片上系统SOC、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的方向发展[3]。学生不仅需要有系统的概念[4],同时需要对典型处理器体系结构有清晰的理解,在设计SOC芯片时才会有系统的设计思想[5],又会对处理器内部体系架构有清晰的概念。因此,在对微电子专业的学生讲授嵌入式系统时,要紧密结合集成电路设计的要求,结合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电子、模拟电子、电子器件等课程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对处理器结构体系清楚,更熟悉各模块电路,如ALU单元电路、筒形移位器、乘法器、寄存器、SRAM、DRAM单元等等。在处理器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概念,掌握外部单元电路,如存储器单元电路、系统总线单元、SPI、IIC、UART等等接口电路,从使用者的期望角度出发,来进行芯片的设计,既是使用者,又是设计者。学生在学习集成电路设计的课程时,紧密结合嵌入式系统中的系统体系结构、结合处理器内部的体系结构,具有整体的大的系统性设计概念,整合学生对各个课程的分离的知识内容,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系统问题。通过增加实验和上机课时,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段论”与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节”所主宰,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下,他们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施教程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它的弊端,最突出的是“以教代学”的陈腐教学思想和“注入式”、“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决定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处的被动地位,很大程度地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成了严重的障碍[2]。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指导学生从实践和探索中通过思考获取知识,又在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培养智能的最好途径。

本次竞赛上午闭卷完成理论知识的考试。本科生的上机操作内容是根据提供的状态图设计一个计数器电路,然后进行原理图的绘制,再次进行版图绘制,进而进行DRC、LVS等环节验证,并撰写设计报告。学生需要利用数字电路中所学的状态表,构造出逻辑关系式,运用卡诺图化简得到最简电路,最后再绘制单元电路,设计出具体的CMOS电路和版图,并进行验证。同时还需要构造出计数器所需的时钟电路。在上机的开始一个半小时中,指导老师可以参与指导,这样增加了比赛中老师对学生的限时指导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竞赛,符合培养人才的现论要求。

学生基本上完成了从需求分析、电路设计、绘制电路、(仿真)、版图绘制、验证到撰写报告等环节。通过竞赛,使学生能亲自感受一个简单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培养了学生的系统设计概念。学生从早晨9点一直进行到下午六点,在短短的一天内要完成笔试和7个小时的上机电路绘制和验证等工作,小组成员只有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毅力和体力。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可以看出,竞赛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正是以传授知识为前提,以形成技能为基点,以培养智能为重心,以全面发展人才为归宿。在《嵌入式系统》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增大课程的实验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进行思考、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实现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完成了教学任务,符合现代教育论的要求。

施教之旨,在于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获取新知及再创造之本领。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某一命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中进行报告或实验演示。学生反映效果很好,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

5.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撰写学术论文

通过大赛引导大学生形成一股扎扎实实的学习和研究的风气。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老师平时的科研中,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并在科研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引导学生撰写论文,并能在广大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

6.结束语

培养二十一世纪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是我们教师面临的历史任务。北京市2011首届“华大九天杯”大学生集成电路大赛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组织程序、踏实认真的准备工作以及大赛对校企合作、对教学改革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开展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竞赛,对于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高校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极大的强化了学生绘制版图、电路设计能力和集成电路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甘学温,赵宝瑛等.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建英,李涛,撒晓英.抓住竞赛契机 深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9):75-77.

[3]Ahmet Bindal,Sandeep Mann,Billal N.Ahmed.An Undergraduate System-on-Chip

(SoC)Course for Computer Engineering Students[J].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2005,48(2):P279-289.

[4]Lei Jing,Zixue Cheng,Junbo Wang.A Spiral Step-by-Step Educational Method for Cultivating Competent Embedded System Engineers to Meet Industry Demands[J].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1-10.

[5]Xiumin Shi,Ji Zhang,Yanbing Ju.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mbedded System Course[C].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2569-2663.

致谢:竞赛工作是由国家自然基金赞助(No.60976028);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基金赞助(No.X0002014201101,No.X0002012200802 and No.X00020

篇9

关键词:主干道;双手平行;操作训练;文明开车;安全驾驶

中图分类号:U47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学好汽车驾驶技术的几点知识

1、安全开车的手眼身脚步

如果随机问一个司机如何握方向盘,可以得到许多种答案刚从驾校毕业的人会选择四、九点式——左手握住方向盘的九点钟位置,右手握四点钟位置开切诺基或别克的人会选择左手搭在方向盘的顶端,右臂靠在中间的扶手箱上开桑塔纳的人会选择把座椅向后调一些,身体半躺着,用手握着方向盘的下端⋯⋯这些都不是安全的开车姿势。

2、考核与训练相结合

在学开车的过程中,教练会根据训练情况,按考核标准进行定期或小定期地考核。一是对学员掌握要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让学员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为最终考核奠定基础。

3、身体满座椅

很多新手因为车感差,为了看到车头,就尽量将座位调整得靠前一些,几乎是抱着方向盘开车还有一些老司机,跑长途时喜欢将座椅靠背向后倾斜,采用半躺的姿势开车,这都是不安全的做法。当路面上突然出现障碍物时,双手无法完成推拉方向盘的动作,更别提大角度的规避动作了。应先将座椅靠背的后倾角调整到110度左右。有科学实验表明,这个角度最符合人体工程学,身体不易疲劳再将身体靠紧座椅的靠背,将座椅坐满、坐实然后将腕关节搭在方向盘的顶端,调整座椅前后距离,使肘关节仍能保持弯曲。此外,将刹车和离合器踏板完全踩到底后,使膝关节仍能有一定的弯曲,这样可以保持稳定的蹬踏力。

4、城市主干道安全驾驶

城市主干道发生车祸主要发生在主干道的视野障碍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行人或是非机动车辆横穿马路;机动车辆速度太快.在视野障碍区域内疏于观察;通过上述两点可以知道,造成事故原因不乏由行人自身的不合法原因造成,但也有可能有驾驶司机的原因。作为汽车驾驶员,出于工作或者是生活上的原因.我们经常会在同一路线上驾驶,一般看来,越熟悉的道路,似乎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相对较小,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全如此,越熟悉的路线,有时候反而会使驾驶员掉以轻心,注意力不集中。出于安全上面的考虑,我们应该清楚认识自己驾驶路线上的视野障碍区.这是屏蔽风险的基础。

5 、双手要平行

双手要平行地握在方向盘的中间。如果双手放在四、九点位置,左臂肌肉始终保持紧张,可能造成左右肩、臂发育不均衡。只用四指握住方向盘,大拇指挑起贴在方向盘上。当车轮撞到石头或高台阶时,前轮有时会突然转向一侧,带动前轮快速旋转,假如拇指环绕方向盘,快速转动的方向盘会将拇指打折。

二、学好汽车驾驶的经验

1、培养学员安全驾驶、文明开车意识

学会开车只是学会r一种危险的技能,只有学会了安全驾驶,才能真正领会到驾驶的快乐。应组织学员学好理论知识,要使学员理解交法制定的总规则,即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总结以往的经验,结合当前的交通管理任务而制定的。它通过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车辆、行人发出通行、停止、禁止的命令信息,合理地限制和科学地组织车流,减少相互间的十扰和妨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安全和畅通,合理有效地利用道路资源。

2、学习汽车驾驶技术与如何做人相结合

学员在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学习,与不同单位、不同性别的人组成新的集体。在学好驾驶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学员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

3、提高新训驾驶员综合技雏应注重强化维护保养实习教学

要注重方法。灵活施教。加强维护保养实习教学的针对性在理论教学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示范分队,将车场日和保养的工作流程制成教学课件,组织学兵观看学习,这样可以使学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在实习操作上,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此外,要充分利用报废车辆,拆卸实习所需的机件设备,增加实习器材,用来给学兵动手操作练习,使学兵增加动手的机会。在考核验收上,可以适时组织抽考,组织智力竞赛和技术比武,实施专项评比和奖励,调动学兵维护保养实习操作的积极性。

4、夜间行驶安全驾驶

夜间是发生车祸事故的主要时间段.为了避免夜间车祸.我们应该了解其发生的原因.才能够在夜间规避车祸事件的发生。夜间行驶能见度低在同一条道路上行驶.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率要高于白天的.夜间行驶时,驾驶员判断路况的时间要比白天长.而驾驶员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状况的时间却比白天短.加上晚上精神高度紧张,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有可能难以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如果驾驶员是一位缺少夜间行驶经验的新手.则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尽量避免夜间行驶。在一定需要夜间行驶的情况下,要注意休息.保持大脑的清醒.夜间行驶应该多观察.注意力集中.在驾驶过程中不要出现思想抛锚现象,比如不要一般驾车一般接电话,接电话除了会转移驾驶员的视线以外,最主要的是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5、正确操纵变速杆

变速器操纵杆是变速器的操纵机件,用于接合或分离变速器内各挡齿轮,从而改变传递的扭矩和转速。正确操纵变速杆,可使换挡动作快而准(可以停车熟悉各挡位置,出入各挡的手感及挡锁和空挡),缩短换挡时间,减少其磨损。在操纵时用手掌握球头,五指握向于心,以手腕和肘关节力量为主,以肩关节力鬣为辅,两眼注视前方,左手握稳方向盘,不得硬推、强拉,更小准注视变速杆。汽车运行过程中,变挡操作是相当频繁的,能否及时、准确、迅速地换挡,对提高运转效率,降低消耗,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关系。

6、科学制定训练计划要发挥,实车加模拟-组训模式的最大优势

必须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认真的组织计划 制定计划要严格按照,研究’制定’修订-等步骤实施,做到" 计划前分析了解教学编组’人员编组’时间分配和时机把握等情况。尤其是实施编组教学后理论’模拟和实车等训练内容交替进行调整不好就会出现,撞车-和时间不平衡问题。因此一定要摸准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计划要以驾驶训练为主线 将训练内容’课时’场地’方法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安排制定出驾驶训练全期。’阶段和周计划修订计划是保证计划合理性的重要手段。计划执行中要依据落实情况及时修订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保证实车加模拟-组训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朱火贤.浅析驾驶员素质与安全行车.职业,2008(17)

篇10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其中,关于地方政府可以探索中小学放春秋假的举措备受关注。可以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学生假期时间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学生课外时间的增多,如何合理利用安排学生的假期自主学习时间,越来越引起重视。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在安排学生假期自主学习时,形式单一,把假期自主学习等同于课外作业布置,不仅效果差强人意,也严重背离了“给学生减负、让学生实践”的放假初衷。

关注点一:学生假期自主学习是否真正“自主”

由于传统教学下长期形成的被动式学习,许多学生的假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加上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感”,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周密的复习计划,布置了详细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假期自主学习变为一种“被自主”和“被动学习”。 假期自主学习不是“课堂的延伸”,让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摆脱“被动”的枷锁,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是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评价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建构才能内化,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创设适合的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建构。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假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保障意义。

二是给予学生选择的自主。教师可以布置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学习任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薄弱学科或某学科的薄弱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较高层次的学习内容。

三是把自主学习任务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以学生的兴趣为原动力。各学科都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结点,教师在提供任务时,应多提供生活化的原命题,多提供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以学科文化的内涵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并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关注点二:学生假期自主学习是否有“实效”

由于中国现行的升学压力,在假期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不可能回避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效果决定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多学校仅仅要求学生完成假期作业,没有对学生假期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导致学生假期的自主学习缺少实效。要让学生假期自主学习学有所得,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从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在假期之前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并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安排、自我规划。根据不同时段的心理状态及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采取了相应的自主学习对策:如主题探究型、资料积累整合型、新课预习型、试题梳理反思型、模拟演练型、方法推广型等。

二是为学生假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或智力支撑。如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外,也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料信息或查询网址。当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以“网上交流”等方式帮助解决问题。

三是注意评价激励。如教师制定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质量检测量表,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进行反思、评价。除了家长的监督外,也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助、互评进行激励。最重要的是,寻找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变外在监督、管理为内化的自我激励和管理。

关注点三:学生假期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否“缺位”

学生的假期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放羊”, 提倡自主学习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事实上,教师的引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学生假期自主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服务者、监督者、引领者等角色。如,帮助和指导学生以社区为单位组成社区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搭建“空中教室”――班级QQ群,通过网络交流吸纳人气,引导问题探讨;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加交流,热情鼓励、提供方法;形成教师学习团体,以学科互利的方式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保障等。教师真正做到了假期的“补位”, 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有助和有效,而热热闹闹的假期家教就失去了市场。

篇11

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亦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自1970年代中期,英国里丁大学教授J.H.邓宁一方面采用国际经济活动实证分析方法对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导致的国际生产格局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采用逻辑综合方法,对国际生产理论的发展进行逻辑分析,并以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日益合流为起点,提出了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维农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产品生命周期和工业区位理论,提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美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与产品周期有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而做出的决策。

3.比较优势投资论

1970年代后期,日本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以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详细分析与比较了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提出了解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小岛清模型。该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4.国际化阶段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瑞典学者Johnson和Vahlne通过对本国4家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进行的深入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企业在海外经营战略步骤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差异,跨国公司对具体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的认识和积累有个过程,因此企业国际化经营通常经历四个连续渐进的阶段,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

二、实证分析

1.家电行业的特性分析

(1)从行业结构上看,全球家电行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家电厂商一般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家电行业是一个高资本投入的行业,由于投入高,白色家电行业的新进入者减少;最后,国际范围内家电行业的资产重组步伐日益加快。

(2)从产销结构上看,全球家电行业的特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家电行业由过去的产能不足发展到过度生产;产品由量的提升发展到质的提升;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以及副品牌;由完全自行生产发展到由其他企业代为生产;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联盟;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发展到营销导向。

(3)从行业经营环境来看,家电行业的特性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经济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消费需求由原来的生存需求、拥有需求发展到量的需求和质的需求;消费形态由原来的单线型、盲从型发展到现在的组合型和客观型;消费者的心理日趋成熟,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消费者所喜爱的商品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轻薄短小和个性化。

2.影响家电业效益增长的因素分析

(1)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家电行业的成本压力

2004年以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和基础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上升,能源紧张加剧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压力,并加剧了交通运输费用的增长,使得家电行业的能源原材料购进成本出现较大上涨,影响了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速提高。家电行业频频爆发的价格战导致能源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难以通过产品价格的提升来转嫁给消费者,行业狭窄的利润空间在高成本和低价格的双重挤压下不断恶化,尤其是定位中低端市场的许多企业都出现了无可避免的亏损现象。

(2)住房、教育、医疗的支出挤占了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当前,城市市场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已基本饱和,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人们的收入预期不确定而支出预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由于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对经济周期十分敏感,我国社会当前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处于消费低迷时期对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影响更大。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的转型期,当前明显成为重要消费流向的领域有: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消费,这些都已经开始超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而当前预期收入减少因素的影响以及住房分配制度、医疗制度与各项福利制度的改革也导致居民储蓄倾向增强,已成为社会资金分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用电器的更新消费需求。

(3)房地产业降温影响家电产品的更新需求

房地产市场和家电产品需求密切相关,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将直接促进对家电产品的更新需求,同时也将带动对家电产品的增购的需求。住房空间的增大将对家用空调、高端彩电等产生更多的多台需求,同时增加对新兴厨房家电的需求。但是,近年来支撑家电业发展的房地产业,2005年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有所降温。

三、案例分析

1.海尔“先难后易”的全球化品牌战略模式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企业的区位选择战略实际上就是对出口的目标市场的选择策略。海尔首先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把使用海尔品牌作为出口的首要前提条件。即产品出口采取的是“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在海尔看来,企业出口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创汇,更重要的是出口创牌,用“海尔―中国造”的著名品牌提升创汇目标。海尔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创海尔国际名牌,希望这些高难度市场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成功。为了顺利进入欧美国家市场,海尔下大力气狠抓产品质量并使海尔产品相继通过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多种质量标准认证。所有这些,保证了海尔产品品质的国际化水平,使得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参与竞争的基础。

2.评价

(1)这种模式的优点是:a.欧美市场容量最大、消费能力最强;b.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c欧美竞争机制和法律制度完善,市场秩序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很少;d.攻下发达国家就意味着品牌经受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考验,品牌很快就会被全球市场所接受;e.欧美的经销商和商完善的辐射能力和渠道可供海尔使用。

(2)缺点:a.市场极为复杂,发展难度大;b.见效时间长,短期看不出效果;c.广告费用大、人力成本高,投入大风险大。

篇12

员工的安全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与安全生产紧密关联的重要问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注重安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可为什么长期以来,还有很多人只是单纯追究技术问题,不愿把事故同道德问题联系起来?可以肯定,安全是道德问题的具体体现,强烈的责任心是以一定的安全道德为基础的,不解决安全道德文化建设问题,责任心、劳动纪律、工艺规程等就无法增强;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的东西就难以纠正,习惯性违章等恶就无法根除。其根源就是忽略了安全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和没有相应的对策。

安全生产道德起点的概述

道德的概述

人们所崇尚的道德是人类基于生存、发展本能的需要,共同生活、行为所产生的一种系列性、非强制的社会准则和规范。这种行为规范,虽不同于制度,但都具有经济的效用性。换句话说,将自己满足的方式,转移到促进他人和社会的轨道就是高尚与道德的体现。但其内涵不仅仅是对群体利益的维护也是对个人利益的维护。没有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维护,道德将失去最基本的特征,而没有对个人利益的维护,则不仅培养不起崇高的道德感情,甚至已有的道德感情也会崩溃,失去持久的动力。对他人危难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肯定导致社会及其全体成员利益的损失。应该承认,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价值体系。人们通过价值评价、价值选择、自愿选择某一道德行为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行为。

安全道德起点

员工安全道德的起点是与经济学效用性起点一致的,即追求满足是员工行为的本质动力,其满足程度就指员工在安全生产中,对薪金,劳保、福利、工作环境的期望值与实际结果比较后,对企业、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满足程度。

员工内心的只能意会的道德法则,似乎很神秘。但作为企业只有增加对员工的安全道德起点的分析,才能清晰明了。例如:对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可知,不管是侥幸、取巧、逞能、无知,还是好奇、冒险、麻痹、从众以及逆反心理所造成的事故,基本都是追求一时满足的结果,而安全文明施工状态的恶化、习惯性违章的反弹,以及大小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安全机制内部责权利的失衡,但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决定了员工会在各种目标中遵纪守法,优选安全生产以实现满足的最大化,并能升华为崇高的感情体验。可以肯定,和谐、安定与文明的工作环境,会提升员工的道德水平,从而心情舒畅、紧张有序地主动做好安全工作,所以,必须深入了解影响员工满足度的多方面因素。

根据有关文献可将员工满意度分成5个部分17个维度:

1.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①对安全工作的认同度;②安全工作的成就度;③薪酬公平度;④晋升机会度;⑤培训机会度。

2.对安全工作本身的满意程度:①安全工作的适合度;②安全工作的胜任度;③责权明确度;④工作挑战度。

3.工作空间度:①对工作场所的文明条件和所处地区环境的满意程度;②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③福利满意度;④工作休息制度。

4.对安全工作协作的满意程度:①合作融洽度(指领导的信任、支持、关心、指导,同事之间合适的心理距离,融洽的程度,下级领会意图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上下级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尊重);②安全信息的明确度。

5.对企业的满意程度:①对企业的认知度(即员工对企业的历史状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组织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②决策参与程度。

道德感情

道德表述的是合理性的问题,并且是人们追求最大满足方式感情积累的必然结果。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感情会随着人们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实现满足最大化方式的变化而转移。对安全生产来说,合理的机制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道德水平与情感,并使之得到升华;不合理的机制会挫伤员工的安全道德素养。所以,在安全管理中,要注重感情投入,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消除他们对安全管理罚款的模糊认识,建立相互沟通的桥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表现为道德行为与社会(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个人感情满足三者同方向的变动。如果三者的变动不一致,个人的道德感情就会受到损害,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会下降。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从制度的构建上,确保三者的同方向变动。所以,提高员工安全道德的出路不在于改变人的本性,而在于改变有关的安全运行机制,使其更加符合人的本性,使其获得完美的表现形式。

利益互动的道德要求

市场经济中的搏弈可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同样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制衡的利益关系,只要符合安全道德要求就能满足他们各自的利益。例如:交换目标(工资、奖金以及员工获得心理满足的各种因素)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也是员工的满足目标。严厉的奖惩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手段,但各交换群体和个人都有自己的交换目标及排序。企业组织的交换目标,表现为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效益的最大化,难免和员工的交换目标及排序不一致。所造成的对立和偏差会导致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盲目的自我调节,以致习惯性违章、误操作和恶性事故反弹。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特别强调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并采取必要切实的措施保证员工的利益,使员工有归属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例如,在火电工程文明施工中为保证电建施工安全,首先要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诸如独身公寓设施和管理的标准化、设立洗衣房定期为员工免费清洗工作服和床单被罩;管理好员工食堂的饮食、卫生与营养调剂;创建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包括厕所、生活排水沟的清洗与保洁等。还要保证《安全生产法》中明确的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拒绝权、避险权、求偿权、防护权和教培权。

员工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深入理解他们,按照需求层次论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去激励、关爱他们。这种以亲情关爱员工,满足其生活需求的理念,是一种大安全观。因为员工追求和满足程度必然向高层次的安全生产的满足转移。这是一种事业的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们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然后才要求满足有利于他们所属的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群体是个体的扩展和延伸,需求的满足也必须按照这个顺序。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不把安全工作看作是领导的事,而当作自己分内的事,看作是自己应尽的权力和义务,从而才能强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我不害人、人不害我”的行为规范,提高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员工满足函数及其管理框架

人不是简单地为本能驱使,在各种目标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以实现满足的最大化。如果把这些目标作为自变量,就能建立一个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可以反映这些变量与安全生产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

U=f(v,w,x,y,z,…)

在这个函数式中,U表示人实现安全效益的满足程度,v,w,x,y,z等分别代表生存、财富、荣誉、道德、事业等。在安全生产中,员工必须遵守刚性化的法规、程序和规范,具体行为却取决于意识、观念、性格、习惯等诸多个性化的因素,具有离散性、发散性的特点。但都没有脱离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和效用函数自变量对满足程度的影响。

虽然人都是理性的,知道自己真正利益的所在,并能以恰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可往往也是非理性或非完全理性的,很可能为眼前较小的短期满足或快乐放弃他们较大的、长期快乐。这是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只能说明他们素质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图一时效应,不遵守工艺规程,偷工减料、留下隐患伤及他人。选择目标的失衡,使个人担负不起使他人幸福,使自己也幸福的责任,说明低层次需求缺位或断层的可能性很大,追求目标不高。

低层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就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只能是不稳定的。一旦员工意识到低层次需求的重要性,很可能会不顾外界压力,悄悄地回到低层次需求上来,甚至可能放弃高层次的需求。这种错误或不当的“利己”方式常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应引起高度的警戒。所以,在安全管理中,将严、细、实与“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能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为没有道德的约束,员工就可能想方设法不被安全法抓住,而不是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没有法律的保护,没有违法者受制裁的示范效应,势必削弱员工遵守道德的自觉性。

企业也应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科学规范自己的组织行为。在企业管理中,员工满意度的提升有赖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机制的特点,以及影响员工满足程度的主要方面,确定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方式与办法,从而使员工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这就要将均衡原则充分贯彻和体现在所有管理原则和制度上,以便确保那些做出安全道德选择的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补偿,并让背离安全道德要求的人都付出相应的代价。参考国内外管理案例,针对传统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在知识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员工满足度的管理框架可以用如下方式构建:

①必须注重员工的渴望,尊重与重视其需求。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关心与信任,管理者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与员工平等地交流、沟通,从而使其自觉地把本职的安全工作做好。所以,要创造相互尊重的理念与机制。

②公平可以使员工踏实地工作,诚信是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的氛围能极大地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与组织的活力,提升员工满足程度。所以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

③和谐、创新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是安全生产发展的前提,所以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

④员工的需求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繁荣,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员工的发展,所以要关心、培训员工,支持员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寻求发展的需求,提供多种类型的培训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

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既能消除安全隐患、又能提高员工的满足程度。

⑥为员工提供机会展示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有一定的自由度,并能提供信息反馈的工作也会使员工感到满足,所以,要为员工提供有适度的挑战性的工作。

⑦加强企业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道德建设。

⑧强调安全法规、制度、标准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普适性。将同样的标准运用于所有的人,就能确立和维护社会的价值体系,最终有利于企业安全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之,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全机制,使员工的安全道德行为既能满足社会、企业,他人以及道德实践者本人的利益,又能使他获得崇高的满足。施工企业应清除残存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转变疏远、刻板和不平等的工作关系,淡化计划经济下的“无我”道德标准的宣传。“安全生产、人人有分、责任同担、利益共享”作为一个新的安全道德行为管理理念,可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安全道德的需求与SA8000标准的实施

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就是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距离,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对外贸易,甚至使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因此无论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保证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都要注重安全生产、强调对职工的劳动保护。随着我国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管理理念的日夜更新,我国应尽早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体系。

时代创造了机遇,它使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大潮之中,但也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的所谓“劳工标准”的问题,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标准和劳工状况与国际贸易挂钩,实行其“绿色”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我国一些地方和企业,用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这是他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使企业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国家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SA8000标准进入中国的社会背景。

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作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随着对这一国际性标准的了解,社会各界逐步达成一种共识:SA8000的实施对加强企业人性化管理、保障企业劳动者的权利、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起到推动作用。

篇13

[2] 理解就是此在在理解的前结构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的筹划。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的前结构决定了理解,甚至可以说理解是理解的前结构的“重复”。

[12] 这些多样化的形态之间可能形成互补的关系,也可能形成竞争的关系。解释文本的文本又形成新的文本,我们称之为衍生文本。被解释的原初文本与解释文本而形成的衍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一与多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而是一种循环关系。一方面,文本及其意义存在于对它的解释中,“多”和“流”是对“一”和“源”的补充和发展(当然也包括偏离),现实中只能通过“多”和“流”去达到“一”和“源”,这是解释对文本意义的制约性;另一方面,文本又制约着对它的解释,并且为评价各种解释提供某种尺度和准绳,当然,这种评价是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来实现的。

[15]

篇14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

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工科类高职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通过改革提高实践教师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竞赛固然可以激发参赛者的竞争意识,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深刻思考。如果将这种思考融入教改实践中,那么竞赛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一、竞赛是对传统实践教学的一个挑战

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应是照猫画虎的高手,而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人才。而传统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理论设计到实际制作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于参赛学生来讲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时,就会发生诸多的问题。如:理论设计正确却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单元电路正确却无法实现系统联调;个人能力很强却各自为政,不能实现强强联合等等。这是因为电子设计竞赛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竞赛也不仅仅是实验竞赛,而是由一个参赛队共同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题目的优劣与快慢的竞赛。它既强调理论设计,更强调系统实现。它考核了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题目涉及的内容是一个课程群而非单一的一门课程。因此竞赛的形式与内容符合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求,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挑战,如不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一个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就无法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时,竞赛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课程群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竞赛对课程体系改革的积极作用

从参赛同学的情况看,参加竞赛的同学大多数为结束大学第二年学习,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参赛前他们已系统完成电子线路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并进行了万用表组装和收音机组装等实训项目的训练,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但是还缺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在大二开设单片机课程,进行“单片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增设“单片机最小系统”实训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可以先让学生独立的完成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制作,然后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综合项目的开发。

由于学生所学各门课程比较独立,同学们普遍缺乏面对实际工程问题、设计制作较大规模应用电路的工作经验。因此,我们可以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电路创新设计”选修课,为同学们提供进一步锻炼提高的机会。在这门课程中,为同学们介绍当今最先进的电子器件的应用和各类电路的设计方法,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强化同学们的工程概念,并给出多种设计制作的题目供同学们练习。仿照竞赛的要求将同学分组,从较简单的应用电路开始,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实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在制作每个电路的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实现,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竞赛对教学内容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掌握一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我们一般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非验证性实验两种,前者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预先设计好的,只要求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这种实验方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其本身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验证性实验因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从而提高了其挑战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可以增加非验证性实验课,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在电子竞赛前的训练和竞赛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地了解、使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跨世纪的科技人才,必须不断改进教学内容。舍弃过时陈旧的内容,如模拟电路中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数字电路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引入新的内容,如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EPLD和FPGA的应用等。增加电子线路软件仿真的内容,使软硬件相结合,丰富实验手段。增加大量的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可以将各种EDA软件穿插于各门相关课程中,如Proteus、Pspice、Protel、Workbench等软件的应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设计效率。

四、竞赛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起到导向作用

毕业设计是一次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进行实际动手解决课题问题的训练过程。对于工科类高职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指定的设计任务,收集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比较独立地完成一个系统的设计制作,并写出相应的毕业论文。我们分析历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不难发现,这些题目在形式、内容、难度方面都与高职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较为接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毕业设计和电子竞赛有机结合起来。电子竞赛可以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将电子竞赛中用到的一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毕业设计中来,促进了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与掌握,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五、竞赛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