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与审计范文

财务管理与审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27 16:01: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管理与审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管理与审计

篇1

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财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进行。本文先分析了农村财务审计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财务审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极不乐观,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农村财务审计的意义,并探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措施十分重要。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借助工作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村财务管理出现大量的无头账目,此外一些公职人员还会借助工作的权利侵占农村公有财产等,这些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能够避免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这些不良现象,此外,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农村财务管理中财务审计的推行与加强能够定期审核农村财务状况,此外将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向农村居民公开还有利于农村居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从而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且公正,进而大大减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良好关系。

1.3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财务审计工作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审计制度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记账和报账工作,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1.4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财务审计工作能够让财务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农村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农村相关部门更好地对农村的共有财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使得农村的各项财产情况都公开清晰地展现在群众面前。相关部门进行共有财产使用与分配时有据可依,群众也会更好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农村财务的分配工作,从而促进农村公有财产高效、合理地使用。

2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2.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建设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开展,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来完成。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财务审计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其综合实力。要经常开展培训,增进沟通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积极改善审计环境,严肃审计纪律

要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让农业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积极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环境并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推行不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及工作能力,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需要充分树立财务审计的权威性并制定严格的农村财务审计纪律,以使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肃对待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素养的提升。

2.3加大审计力度,拓展审计范围

审计工作同样要因地制宜,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再开展审计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村建设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构建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范围,以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审计,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此外农村的财务审计内容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逐步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的力度。开展农村审计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当加大审计力度很有必要,审计范围的扩大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拓展。

2.4突出重点,把握环节,审监结合,巩固审计成果

财务审计工作十分重要,不能小视,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帮助农村相关部门随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增加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这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与特点,将财务审计与财务监督相结合,既促进了财务管理部门公正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又巩固了财务审计的成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主要要求农村财务要与财务账目记录相吻合,财务的收支状况符合农村财务支出的规定,农村的债务及债权需要确切落实。因此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及农村财务管理规定执行,明确按照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要求进行财务的审计工作,把握审计的每个环节,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3结语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单靠以上的对策还远远不够,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王书峰 孟曙光 单位:大安市大赉乡三资服务中心 大安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关系辨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73-02

自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来,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内部审计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内部监管机制上具有重要意义。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源自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尤其是立足医疗日常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现状,从合规、合法性审核评价中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来提升医院管理综合效率。然而,在维护医院良好经济管理秩序实践中,由于缺失对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两者的关系协同,使得职责分工产生一定对立性。因此,结合医院财务管理现状,从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关系梳理上来正确辨析两者的概念及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差异分析

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都是基于医院自身经济活动来展开的,其总体目标在于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但从概念及内涵划分上,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概念上的差异。财务管理是一个单位的基本工作,基于单位财务活动实施综合性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其内涵主要有两点:一是体现为管理性,与医院其他部门一样,诸如物资管理、人事管理、医疗管理等,都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存在;二是体现为专业性,即财务管理的对象为资金,而物资管理的对象是物,人事管理的对象是人,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其主体是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进行管理,从而又表现出综合性管理职能。相对而言,内部审计工作是基于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财务资料,从合法、合规、有效性、准确性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评价活动,其职能在于发现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不足或缺陷,在于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降低医院财务管理风险[1]。所以说,内部审计的实施,旨在通过对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各项业务进行独立评价,是否遵循相应的程序和标准。

第二,依据上的差异。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其各项业务的开展依据必然遵循医院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并遵循相应的财务职业道德守则要求。相对而言,内部审计工作则需要在审计准则指引下来收集和整理审计依据,依照审计程序来做出审计结论,并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由于两者所遵循的标准具有差异性,从而决定了财务工作与审计工作的不同限定与约束。

第三,工作方法上的差异。从两者的工作内容及方法上来看,财务管理主要有财务分析、会计核算、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会计报表及管理会计等,其流程主要由财务部门来对各项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核算与管理,包括财务会计信息的采集、数据加工、存储与归类输出等[2]。相对而言,内部审计在工作内容上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在工作方法上以审阅、复核、核算、函证、观察、检查、询问、调查等方式,围绕审计程序来进行,即审计计划、审计准备、计实施、审计终结、整改落实等。

第四,工作重点上的差异。从工作重点来看,医院财务管理主要是对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资金进行管理,侧重于理财,并从资金的全程化管理来量化考核财务约束机制,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财务参考依据。相比而言,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在于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尤其是对财务信息合规性、合法性检查与监督。另外,内部审计并非局限于财务活动,还要关注医院内部控制、资源、环境等其他方面的监督与评价。

第五,监督方式上的差异。财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形式,结合医院具体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医院具体业务过程中,并受到各项经济业务的制约,缺乏独立性。相反,审计监督一方面从财务信息资料评价中,来监督财务资金的运营状况是否合规;另一方面,通过审计证据,借助于不同的审计分析方法来得出审计报告,以评价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可见,财务监督其职责在于对日常会计业务的监管,处于较低层级,而审计监督不仅要监督会计资料,还要监督与医院财务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具有较高层级。

二、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关联分析

尽管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具有不同的概念及工作要求,但两者也具有一定关联性。

第一,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财务收支数据反映了医院日常经营状况,而财务管理是基于具体会计业务来展开合理、合法性核对工作,对医院的经营目标、资金运作等活动是否符合医院内控制度。内部审计依据审计法律法规及医院内控制度,以医院会计资料为基础来检查各项会计信息的合理合法性及效益性,其实质也是对医院财务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对财务信息进行再认定。

第二,着力提升经营效益。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中,结合财务制度、内控要求,对医院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收支状况进行核算和监督,并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院长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内审人员同样是基于医院具体经济业务数据,遵循审计制度及内控要求来对各项财务信息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审计,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缺陷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提出建设性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医院管理者进行改进,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在于监督经济活动,而内部审计是再监督过程,两者都是围绕具体经济活动来展开监管工作,承担着促进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工作健康、合法、有序发展的监督使命。

第三,两者都涉及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医院财务管理贯穿于医院日常经济活动中,并与医院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定相关联,来促进各项财务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防范贪污舞弊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进而保障医院资金的完整与安全。内部审计管理贯穿于医院审计程序中,特别是在维护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上,参照医院内控机制的有效性,着力提升审计监督水平,强化医院审计质量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所以,两者都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息息相关。

第四,财务管理为内部审计提供凭证基础。会计信息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根据会计准则来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如各项会计核算帐表,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发生、结果进行完整记录,生成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资料,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收支、权益、结余等会计信息,这些会计资料都是对医院经营管理状况的直接反映[3]。同样,内部审计从职能上是对医院财务信息数据的评价,需要结合医院财务数据、凭证资料等进行核算、审查,而如果缺少了财务信息资料,则内部审计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医院财务数据资料是实现内部审计的基础凭证信息。

第五,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具有相辅性。基于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异同性分析,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内部审计,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辅佐,共同实现对医院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督。在财务管理中,通过会计核算来完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通过财务制度来规范经济活动的执行。在内部审计中,通过审计监督来提升财务审计工作质量,来发现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并从审计结论及整改建议中来强化财务管理,健全医院内控制度。

三、内部审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依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依据国家《审计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相关法规要求,重视医院内审工作,保障内审机构、人员、经费、业务的独立性,来发挥内部审计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内部审计有助于提升管理者水平。内部审计是医院财务管理战略性体现,将直接影响医院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从内部审计具体工作及审计结论、整改建议中,管理者可以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并从完善医院决策,制定医院发展规划等方面,明确改进方向和具体工作任务。因此,内部审计的实施,从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全面、真实、可靠的财务审查报告,有助于促进管理者发现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

第二,内部审计有助于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从发现财务管理漏洞与财务制度执行偏差中,为优化财务管理思路,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也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从自身工作实际,全面认真对待财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上,提升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第三,内部审计有助于提升财务执行效率。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查找问题的根源,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和方案,实现对问题源头的控制。如结合医院财务报表中的薄弱环节,从完善医院资金安全性上,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降低和减少财务风险。因此,积极推进内部审计,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提升财务执行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辨析,两者既存在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性。在战略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两者分别从不同的管理内容及职责分工上,来强化医院管理服务能力,优化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紧密配合与互相支撑,进而改善医院财务效率。另外,在认识与理顺两者关系上,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注重财务、审计法律、法规学习,增强职业操守;另一方面,完善医院财务、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如引入岗位轮转制度,从业务知识、技能、岗位互换中,增进理解,共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席庆荣,吕耀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g学院学报,2015,(2):23-25.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 风险分析 审计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种经济形态成几何速度发展变化,企业作为经济浪潮的核心,管理的是否完善有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将阐述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分类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从审计工作用应对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的完善有序。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企业经营时产生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产生的风险。企业在生产时,产生的不可控的、无法预计的风险称为经营风险。在企业经营时,产生的收益分配、营销营运、理财投资等财务方面的活动时,出现的不确定的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生成的财务收益及与财务预期背离的收益则称为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通常从广义的风险和狭义的风险进行阐述,其中,企业为发展进行举债融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就表现为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同事又被成为融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负债经营在债务到期后无法偿还本息或者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而企业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发生的财务风险则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包括企业活动中的企业分配风险、资金收回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等。广义的企业风险包括狭义的企业风险。

二、目前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财务存在多方面的风险,如信用等级下降的风险、财务流通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一)在银行信用等级的下降

优良的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度,并且可拥有这从银行贷款的优越的借款环境,银行愿借贷给效益好的企业,但银行自身为盈利性企业,企业的还款能力终究存在风险,因此当企业无法按时偿还本息时,将面临着难以继续借款的局面,信用度下降,将是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

(二)财务流通性的风险

财务流通性指企业在固定资产不能变现或企业正常债务不能正常履行情况下产生的风险。在企业财务方面,由于支付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的不足,导致企业现金不足,出现现金短缺而不能偿债的风险。

(三)汇率变动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汇率的变动导致企业财务存在风险,企业在支付或结算时,由于币种不同,导致汇率变动时存在着风险。

(四)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企业运用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财务会计信息易出现失真现象,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企业面临着种种的财务风险问题,为规避及减小企业财务面临着风险,审计工作将具有着重要作用。

三、如何在审计工作中应对财务风险

(一)高风险意识, 构建全员参与机制

由于现代企业在运营时,财务风险存在着持续性风险和普通性风险问题,审计工作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将为应对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提供保障。在内部审计中,要改变传统式审计模式,建立“管理型”审计模式,利用内部审计熟悉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及了解财务的优势,及时了解和调查企业员工,形成普遍性的财务风险的认识,将审计结果和调查内容交给领导,从而形成自上而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全员参与机制,将企业文化及企业规章制度渗透每个员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和健康发展。同时,审计人员还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计业务能力,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对企业的优化作用。

(二)强化内部控制, 构建动态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企业在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应对财务风险及财务不断增加的各种问题,内部审计应该建立健全设计监督机制,并构建科学的、有效的企业金融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在企业动态管理机制中,结合科学管理手段,并结合定性及定量的科学的手段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从而筛选和判断其中主要的企业财务风险,从而评估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科学的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法,对实行的方法进行再次评估,不断的进行改善。通过动态的调整,使企业保持着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活性,使企业处于最佳的状态,这都离不开审计对内部的控制。

(三)优化风险管理, 构建风险环节控制机制

企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同时,需要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优化风险管理,构建企业对面临风险的控制。而审计内部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审计工作,将企业发展的风险显现出来,利用审计人员掌握的风险评估机制为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保障,从而建立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断的强化自身业务,真正发挥审计优势。同时,审计人员应加强自身部门的独立性,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实现优化风险管理的目的。

(四)发挥审计作用, 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变化速度较快,许多财务风险并未在第一时间显现,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发挥作用,不断的深入和挖据,在进行相应的分析,再通过分析结果将财务风险显现出来,这就需要企业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发挥审计的积极作用。

企业内部通常形成相互依赖、并相互制约的内部审计预警体系,这就形成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对于盘活企业的活力,预警企业将面临的财务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风险预警机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始终走在企业的前列,从而通过审计的优势和作用发挥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的推动作用。这也体现了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实现完善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迅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企业,企业的良性发展则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发展则取决于对管理风险的控制。因此,企业要不断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公司 财务管理 审计 优化模式

从传统视角来看,审计活动是作为财务管理的“对立面”而存在着。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最终确保公司财务管理的合规性。然而,从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有效开展的角度来看,二者却又能形成相互融合的态势。或者说,可以将审计已有的监管、审核功能,转换为向财务管理提供信息、建议的功能上来。正是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可以建立公司财务管理与审计融合下的优化模式。

文章首先探讨二者的融合机制;之后,再提炼出二者融合下的优化原则。最后,给出具体的优化模式。

一、二者的融合机制分析

从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出发,可以根据资本循环公式的逻辑:G—W—G',先后在资金预算、资金使用、资金回笼三个方面进行机制分析。

(一)资金预算中的机制分析

资金预算构成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践中一般根据项目、任务驱动来进行资金预算和划拨。此时,可能因缺乏整体视阈而导致资金预算效果处于次优状态。同时,因诸多干扰因素(如人际关系因素)的作用,也会使预算偏离合理轨道。而审计活动不仅关注资金循环,还涉及到公司生产、经营等整个环节的业务运作。因此,这里就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和建议。

(二)资金使用中的机制分析

根据笔者的体会,资金使用中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诸如,资金流量、流向,以及使用中的效益性都构成了财务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对此,公司财务人员一般根据各账户资金的流转进行监管与控制,但仍无法避免资金使用与公司整体发展的偏离状况。这时,审计(包括跟踪审计、事后审计)就能为此起最后保障的功能。

(三)资金回笼后的机制分析

公司作为盈利性组织,必然面临着对利润的追逐。其中,利润的合理分配就成为关系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而言,利润被分配为: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等三个部分。此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确立三项基金间的比例。而审计活动的整体视角优势,就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建议。

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指明了二者融合的机制。

二、二者融合下的优化原则

那么如何根据上述逻辑,建立二者融合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呢?针对这个问题,还须提炼出二者优化的原则。

(一)财务管理先行原则

从财务管理中的会计职能就能知晓,考察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要手段是会计手段。通过建立会计报表,来分析一个会计周期后的公司资产流动性状况。这就意味着,财务管理应先于审计活动而出来。而审计活动在此处,则主要为财务管理提供业务保障功能。

(二)财务管理主体原则

从功能上看,二者之间是无法替代的。为此,应建立财务管理为主体,审计为支撑的二元结构。所谓“主体”可以理解为,针对公司的资金预算、使用、分配应以财务管理手段来实施,并着重从资金循环周转的科学、有效性方面来进行价值判断。所谓“支撑”则可以界定为,通过引入审计活动的整体视角优势和建议,降低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不难看出,以上两个原则抛开了传统认识,而是建立了二者在融合基础上的相互地位,这也成为指导优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路径指向。

三、原则导向下的优化模式构建

结合上述讨论并在原则导向下,下文将就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优化模式进行阐述。

(一)针对公司资金链条风险的财务审计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资本循环G—W—G'可知:在这三个环节中,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依次呈现;而且,在空间维度上体现为同时存在。因此,这就对公司的资金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诸多公司都面临着提升资本有机构成的任务。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通过固定资本重置的方式来实现,必将增大公司的资金投入。从而,公司财务审计将为此提供安全屏障。

(二)针对公司资金优化配置的财务审计

公司的资金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存在要求。由此,会计审计功能又体现在优化配置公司资金方面。在以市场拉动为主要模式的商品销售形态,使得公司不仅要关注下游的需求方,还要面对上游生产要素的购进渠道。即:在货币职能(G)、生产职能(W)、商品职能(G')环节中,公司须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若要最终实现“惊险的跳跃”,公司则须科学测算出各领域的资金预算。

当然,建立在二者融合机制下的优化模式远不止这些。但在有限的篇幅内,笔者选取了更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仍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之效。相信,随着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将会逐步深化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四、小结

可以将审计已有的监管、审核功能,转换为向财务管理提供信息、建议的功能上来。具体应遵循:财务管理先行原则、财务管理主体原则。

参考文献

[1]邵柏清.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2]刘建华.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与防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篇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类经济实体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是当今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题,其管理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将对企业财务风险定义和分析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中内部审计的地位,最终探索内部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可以将企业风险划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其中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就是经营风险。而企业收益分配、营运、投资、筹资等财务活动过程中,在无法预料和控制因素作用下产生实际财务收益和预计财务收益的背离就是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下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实际当中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其中企业举债融资时产生的财务风险就是狭义企业财务风险,又称之为融资风险:通常指企业负债经营时面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危机或者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等情况。企业理财活动中的各种财务风险就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由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风险、资金收回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等构成,其中囊括了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本文将以狭义财务风险为例进行阐述。

二、内部审计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过程中地位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内部审计具有独特的职能和地位,其他企业职能部门是无法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外部审计也难以取代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所以能够实现对内部财务风险更加有效的管理,同时对各项业务管理中问题企业审计部门也不承担直接责任,这样就具备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应当具备的超脱地位。

三、内部审计方案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企业市场经营管理中的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特点,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具体财务风险防范不仅能够使自身获得发展,而且实现了企业内部客观独立的咨询活动和保证工作,成为企业治理活动中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方案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内部审计通常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方案: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对已有风险进行恰当地评估和衡量;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构建;监督检查企业财务风险方案体制。

企业只有实现对风险的识别,才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实际中如果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就会造成财务问题的发展和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财务预警信号没有得到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视。所以,为了有效应对财务风险不断增加的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财务风险监督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对财务风险征兆的有效捕捉和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观察,有效识别企业财务风险[1]。

市场经济活动中到处充斥着企业财务风险,要想实现有效应对就需要对这些风险的起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科学的衡量手段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展运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实现对风险大小的评估,并对其中的主要风险源进行判断和识别,进而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些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再次检查已有风险的衡量结果,然后对其是否恰当进行再次判断,并且及时更正不恰当的估计,实际当中主要应用解释方法、风险当量法、专家测评法、深入调查法等方法。

尚未显现不利后果的某种可能就是财务风险,在相关不利因素作用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其本质。内部审计应当在各项工作中对可能形成财务风险的不利趋势进行挖掘和分析,并通过相应评价活动及时地反应出来,而要实现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就需要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2]。

企业在财务风险方案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降低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盘活企业财务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就是在企业内部引入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内部审计优势和作用的发挥,使得风险责任能够为企业、员工、管理者共同承担,让权、责、利有机融合。所以,在企业财务风险方案中监理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3]。

四、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方案的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都存在独立性不够的问题,这样就会严重限制其应有监督和风险防范作用的发挥,同时企业一些环节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中内部审计还没有实现充分参与。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方案中的参与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非重要的意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有效掌握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同时,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强化。要想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应有的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整体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与企业财务风险方案的不足,并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增加和审计队伍素质不断提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