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的哲学思考范文

医学的哲学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15:21: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的哲学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的哲学思考

篇1

关键词: 实用本位 医用化学 教学模式 改革

《医用化学》是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重要基础课,是培养医学人才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职学生的反映来看,普遍存在着难学现象,再加上《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不断深化、拓展和更新,学生需要了解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但是,高职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课时数普遍较少,因此,造成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

高职院校的教学总体要求是“实用为原则,够用为度”,实用本位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想来源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实用、够用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医用化学》教、学两难之矛盾。

一、高职《医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

1.学生特点

当前医学高职院校实行的大都是文理兼收,文理科学生的思维逻辑本就不同,再加上高中时期学生的化学基础也存在差异,而在医学高职院校还存在对口招生的情况,对口生的文化课基础更是堪忧,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入学成绩大多集中在三百分左右,即使是理科生,对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基本化学反应等都掌握不牢固,接触到《医用化学》感觉很难。再加上学生没有认识到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对医学基础课的基础的《医用化学》存在轻视,不愿花大力气去学习。

2.教师特点

目前,由于《医用化学》教师对医、药方面知识了解不多,往往在授课过程中只强调化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专业的需要,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广度而忽略与专业的联系。因此,《医用化学》教学存在的“纯化学”教学的问题依然明显。虽然医学化学教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始终未能实现医学、药学与化学的有机融合[1]

3.课程和课时特点

《医用化学》虽然主要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但所涵盖的内容却涉及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内容繁杂、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不同编写者的认识不一,导致编写的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也各不相同。

从课时来看,现在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课时普遍偏少,一般都在一个学期内上完,还包括实验课在内。课时少,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课时进度必然快,而对化学基础不好的高职医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新的知识是困难的。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简介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沿革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创立并发展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通过杜威的同事和他的追随者的阐述和传播,在上世纪20~30年代,从美国开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后来由于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取消而影响减弱,到60~70年代又有所复苏,在我国,1919年后,由于杜威在我国多个城市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流行一时,影响较大。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特点

①注重儿童个性特点,强调儿童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

②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对经验的不断改造;

③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④倡导做中学,重视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儿童为主体的教学实践。

⑤认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强调合作,主张师生平等。

三、实用主义关照下《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1.学生层面

实用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经验,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有些学生对《医用化学》的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将化学知识与医学应用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医学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化学的热情。

2.教师层面

虽然实用主义强调学生为中心,但是也倡导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实,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

①总结适合学生的知识体系

《医用化学》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总不断总结适合高职医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区学习实用的医学化学知识。《医用化学》的知识零碎且涉及面大,即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取分散中的有效知识点,就要对即将讲授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整合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2]

例如,在讲解烃类化合物时,可以再最后把烷烃、烯烃、炔烃合到一起进行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也可以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增强直观教学能力

《医用化学》知识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文科生和对口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增加课堂信息量,以加强直观教学,也便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能更好理解重难点知识[3]。尤其现在运用多媒体硬件设施都较完善,用多媒体进行《医用化学》教学,借助电脑、投影仪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便微观为宏观,使静态变动态,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加强临床联系

虽然在高职院校中,讲授《医用化学》的教师大多不是在医院工作的,有很多都是工科毕业的,但是《医用化学》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保证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要加强同临床医学应用的联系和渗透 。例如,医学生常用的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浓度和渗透压的关系。通过将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医用化学》有用性的认识,提高重视度,增加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周丽平. 提高《医用化学》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与实践[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 19( 2) 223 -224.

[2] 王亚玲. 情境教学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7) 76 -77.

[3] 许小青. 高职护理专业文科生《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2012. 28( 2) 80 -82.

篇2

关键词:摄影;罗兰•巴特;哲学思考;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40-02 文献标识码: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Photography Art: On "La Chamber Claire" by Roland Barthes

SHAO Xin-yuan

摄影技术诞生至今已经有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有无数的书籍介绍过摄影,其中罗兰•巴特的《明室》却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在《明室》中作者没有关于光影、构图、拍摄等任何摄影技巧的文字描述,而是以一种在我们看来近乎于“呓语”的独白弥漫着全书。但在书中我们似乎触摸到定格在真实影像背后的时间、记忆、地点,体验了文字与语言符号所表述不了的乐趣。笔者认为,罗兰•巴特在书中真正想表达的不是摄影本身,也不是形而下的技术,而是形而上的思考,是想表达一种观念,一种由“摄影”阐发的态度,并想通过摄影让观者来讨论“观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观看摄影、绘画、文字与雕塑,以至于观看历史、当下和未来。也许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它留住一个个“不可能再触摸到的真实”。在台湾版《明室》的封底,罗兰•巴特引用了一个典故,故事讲述了藏传佛教的祖师马尔巴修得一门大法,叫“往生夺舍”,它可使灵魂脱出自己的身躯,进入另一具尸体,使之复活。他的儿子塔玛多德跟随父亲修行,成为此法的独门传人。一次,塔玛多德参加赛马,坠落悬崖,马尔巴得知噩耗,忙赶去看望儿子。弟子们想请师父行“往生夺舍”法,却找不到合适的尸体。马尔巴把儿子抱在怀里,哀痛不已。恰巧就在前几天,有一对老人失去独生子,马尔巴前去以佛理相劝。说,得子丧子,如梦如幻,不要太过悲伤。看到马尔巴悲痛的样子,一名弟子对他说:您告诉我们,一切皆是幻象,令郎之死且不也是一种幻象?马尔巴答道:你说得没错,但我儿子的死是一种超幻象。

这段文字与《明室》有什么联系呢?当读完全书我明白了,书中的寓意都包含在这个故事里。罗兰•巴特在《明室》的开篇便舍弃了学术的立场,声明只“以对我而言真正有存在意义的几张照片作为研究的根据,完全不关文本总体,只谈这些个体。”他甚至倡导开创一门个体的学问,不关乎普遍性的“知面”,只关注打动个人的“刺点”。“知面”(Studium)和“刺点”(Punctum)这两个词语贯穿书的始终,这是两个拉丁语在词典中也找不到确切的翻译和中文解释。所谓“知面”我的理解就是影像的表层,是一幅画面所展示的众所周知的描述,是广义上的摄影,衍生开来就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普遍知识。而“刺点”则与个体息息相关,它只是关注个体本身的情感,在摄影的范畴里,是画面里真正能够击中人的内心世界的元素。“知面”与“刺点”虽然彼此相互对立,但又并存于同一张照片中。罗兰•巴特在思考“知面”与“刺点”时,诉诸这样一种“面的延伸”与“点的穿透”的辩证解释。其实他借用了伯格森与德勒兹“广度•强度”的二元论。广度是外在的、空间的、物质的;强度是内在的、时间的、精神的。在罗兰•巴特看来“神情也许是某种精神方面的东西,一种把生命的价值神秘地反映到脸上去的东西”。如果用“刺点”理论来看《明室》,书中第一处打动我的是在阅读完整个上篇晦涩深奥的理论之后,下篇开头关于他的母亲去世的那段文字。当读完这段文字,我恍然大悟了,前面提及的马尔巴的丧子在这里暗喻着罗兰•巴特的丧母。让罗兰•巴特困惑的是在一堆母亲的影像中,他无法寻找到与记忆里的形象相符的母亲。每张照片都只是保留着母亲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一个稍纵即逝的残留。即使这些都是曾经的母亲、曾经存在的母亲。但都并不是母亲的本质,“因为我错失了她的生命本质,所以我错失了全部的她。”罗兰•巴特怀着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去追寻心中母亲的影像,他走进了母亲过世时住的那套房子。于是,影像穿越了时空,“在灯下一张张地看她的那些照片,跟她一点一点地上溯历史,想到我曾经爱过的那张真实的脸。结果,我找到了。”死亡的阴霾被照片中的小女孩儿驱散,那是一幅幅完整的影像,它触动了罗兰•巴特,他说“我从中看到了不被家庭悲剧(父母离异)以及任何体系束缚的善良。”在照片中,罗兰•巴特看到母亲童年时代的善良与温存,母亲坚守着这些美好的品质,终其一生。在这里他找到了他心中的完整的母亲。

书中还写道:“总算这一回,摄影带给我好像回想般断定的感触,正如普鲁斯特曾体验过的:一天普鲁斯特低着头脱鞋,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他祖母的面庞,‘我第一次于无意中在记忆里重新见到了祖母,她那样子完整而生动’”。在罗兰•巴特看来“他拍摄了一张超等照片,其存在之久远,超过了摄影技术本质所能合理保证的期限。”其他的照片,仅有类比而无真实。“ 不管照片给你看的是什么, 也不管它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看, 照片永远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看到的不是照片。”在这里,罗兰•巴特并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而是道出了摄影作为艺术在精神层面上的“虚无”。这样的论述总觉得似曾相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可以放进绘画、雕塑、设计,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只是在摄影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罢了――以其“可视” 表达它的“不可视”。作品中形象的部分只是作为媒介,或者是被作者用来转述或实现其意图的材料,它们除了作为意义或“无意义” 的方式、手段或线索之外, 并不指向“形象”本身。在罗兰•巴特看来“摄影出自纯粹的偶然并且只能如此(和文字相反,文字的东西可以因为一个字于无意之间起的作用,使一个描写的句子变成一个发人深思的句子),摄影能立即把成为人种学知识素材的‘细节’显现出来。”不管是照片,还是“一般图像”,在细节方面,每个人观看的角度不同,触动观者的细节不同,对同一张照片的解读也就因人而异。当图像给予观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时,对于图像的生理感应就很自然的上升为精神层面的感应,观众会对照片的世俗价值与精神价值进行判定。罗兰•巴特希望看到的是,从生理感应上升到精神感应所产生的愉悦,而作品本身与现实产生的关联性以及逻辑关系,则是更值得关注的。

从而罗兰•巴特认为“摄影的真谛很简单,很平常,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这个东西存在过’”,按照现象学的说法,图像是虚无的物体。“摄影对我来说成了一种奇怪的‘中间事物’,一种新形式的幻觉,在感觉这个层面上是假的,在时间这个层面上是真的,是一种有节制有分寸的幻觉,是‘可分的幻觉’。是一张实在的事物擦过不可思议的图像。”

看到这里我迷惑了,既然这些都是虚无的,都是时光残留的幻像,那么,这些影像是怎样震颤我们的灵魂,甚至震撼一个时代的呢?难道我们都在被假象所欺骗?在全书的末尾,罗兰•巴特给了我回答:“我明白了,在摄影、疯狂和某种我不知其名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扭结般的),我开始把这种东西称的痛苦。”在人类所有领域到达一定的高度时,人们关注的问题则是心灵的回归,回归到最原始最本质的爱。且不说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就连当今前卫的物理学都试图求证物质与人类情感之间神秘的联系,摄影亦是如此。一个著名的摄影师曾经说过:“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但我喜欢拍摄痛苦的主题,快乐永远只是短暂的,只有痛苦才能穿越永恒。”因为爱所以痛苦,因为痛苦所以爱得更深。如果从这个层面理解,摄影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影像本身,影像只是一个触点,用于激活已成过去的潜藏于灵魂深处的爱以及追忆那段往事的痛苦,这样的痛苦足以让人沉溺。影像激起了我们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光因为影像重新浮现在眼前。但过去的终究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会很自然的面对正在发生的当下。更痛苦的事情随之到来,对于当下,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每个人同样是无能为力。一切体会到的,没有体会到的美好生活都会成为过去,我们能做的只有再次记录下眼前的瞬间,让它定格在记忆中。在书中罗兰•巴特还提出了另一个命题:怜悯。“我把所有那些曾经‘刺痛’过我的照片又重新集中回想了一遍……通过其中的每张照片,我都必然走得更远,比被再现事物的不真实走得还要远,我会发疯似地进入照片的场景,进到图像里面去,用双臂去围拢已经死去的和将要死去的东西,像尼采那样――1889年1月3日,尼采哭着扑向一匹被杀死的马,抱住马脖子:由于怜悯,他疯了。”就像巴尔马对丧子的追忆一样,罗兰•巴特对已故母亲的追忆也只是现实中爱与怜悯的形式,真正的爱深藏于心灵的深处。当然更多人心中的爱会因为现实的冷酷变得无情而僵硬。然而摄影师是敏感的,他们贪婪的享受着正在经历的爱与欢乐。同样是因为敏感,他们必须承受当爱逝去时的悲伤。痛苦的力量远比爱带来的精神愉悦更为强大,更为持久。影像的记录是暂时的,也是无助的,但是摄影师必须拍摄。只有拍摄出力量足以强大的影像,才能盖过时间流逝的悲伤。时间的逝去与影像的定格永远是不能两全的悖论,即使已经定格下的影像也有保存的期限。然而爱可以永恒,与爱伴随的痛苦可以穿越一切。摄影师就是在这样一个悖论中追问并无限逼近真理。同样,这样的追问也刺痛着所有看过这些影像的人。

《明室》出版不久,罗兰•巴特就因车祸身亡,巴特的理论也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明室》中充斥着极其主观的姿态,“自我之古老的绝对权力”(尼采语)随处可见。罗兰•巴特把自己的经验视为首位,并以此去定义摄影的本质,在哲学的高度关注摄影、阐释摄影、洞察摄影,给我们留下了对摄影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50-01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把心理学应用于市场营销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管理科学。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新的医药消费情况层出不穷,医药消费的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把握医药消费者的特点,专门针对医药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中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专门开设了《医药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除了系统学习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医药消费者行为学》更注重突出医药消费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后从事的主要是医药市场营销方向,如何更好的学习《医药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时必须从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能力特点出发,结合所授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加以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教学内容强调医药消费特色

由于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以后就业时面对的主要是医药消费者,包括医药批发商、商、医院、零售药店以及个人医药消费者。作为医药商业企业的批发商、商以及医院,他们最终面对的还是个人医药消费者,所以归根究底都要特别了解最终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医药消费者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主要是指为了治疗、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的医药商品及服务的消费行为。由于医药商品及服务是与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具有社会公共性,因此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了解医药消费的特殊之处,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特别强调医药特色,除了在每个章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中讲解医药消费者的相关特点,还专门增加了“不同医疗保险方式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征”、“Rx与OTC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医药消费行为的影响”、“国家政策与医药消费者行为”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讲究综合运用

要想使《医药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首先,应当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可以综合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课堂讲授法:主要用于讲授消费者行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适当配合使用文字语言、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和发言,学习相应的知识点,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解释消费者行为的现象,指导并引导消费者理性地进行购买决策,制定适应消费者行为的营销对策的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竞争力。(3)情景模拟法: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消费、销售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可能的消费者角色、营销或销售人员角色,在更接近于真实情景的环境中处理一些相关问题。通过演练过程的体验,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情绪、情感、态度等内容来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加深对消费行为学知识的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4)操作实训法:通过课后对自己进行医药消费经历的总结,在购买和使用产品过程中对医药消费者进行观察,对零售药店以及医院的布局设计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气质、性格的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营销人员的接待方式,从感觉、知觉、注意和情绪、情感角度思考零售药店的店内布置和陈列、医院的布局设计是否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活动,指出其长处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

篇4

【关键词】上皮化生;哲学思考

【中国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01-02

适应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通常是指,生物体常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只要这些刺激不威胁到机体的生命,它仍能够在其生活环境中生存。具体到由细胞组成的组织或器官的适应,是指在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下,组织或器官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其中,化生(metaplasia)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适应反应。国内外的权威专著以及大学教科书都有化生的经典定义。它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1)。那么,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为何要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如何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常见的转化有哪些类型?这种转化有何临床意义?本文拟从哲学角度初步分析这一问题,认识化生发生的机理,从而防止不利因素以保护机体健康。

一、 化生的常见类型

根据上述化生的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人体内最常见的化生是上皮间化生(interepithelial metaplasia),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上皮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上皮细胞。上皮化生常常发生在气管,食道和宫颈。气管为黏膜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常常化生为鳞状上皮;宫颈的粘液上皮细胞常化生为鳞状上皮;而食道的鳞状上皮细胞则化生为腺上皮。间叶组织间也可发生化生,例如,骨化性肌炎时,肌肉组织内可出现骨组织。总之,都是从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1)。那么,上皮细胞与间叶细胞间能否化生呢?从经典的概念出发回答是否定的,但广义上讲,不但可能,而且这一问题还非常重要,属于上皮-间叶的转化问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2)。例如,快速进行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其特征改变为肾小球大量新月体形成,即由包曼氏囊的上皮细胞转化为纤维性细胞,肾脏的功能严重受损(3)。反之也存在(4)。还有,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化生?按照上述化生的经典定义,回答是否定的。但是,广义上讲,肿瘤组织内也存在化生。例如,人类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乳腺癌,其中可能见到骨肉瘤成分。由上可知,不论哪种化生,从哲学意义上讲,化生的细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态不同了,功能也不同了。尽管化生可发生在上述不同情况之下,但最常见的仍是上皮之间的化生。本文将以此为例讨论以下问题。

二、 组织细胞为何要化生

如上所述,化生的细胞不但形态学与原来不同,而且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称其发生了质变(qualitative change)。在哲学上,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从人体出生直至长成成人后,原先固有的组织细胞为何要从根本性质上改变自己呢?这定有其原因。我们先以支气管黏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为例说明这个问题。正常时,支气管黏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具有分泌粘液及清除尘埃的功能。当人体吸入清洁空气时,上述细胞不必分泌大量或较多粘液以实施清除功能。然而当吸烟时,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久而久之,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必须改变自己的形态与功能,以便能经受住这种刺激。研究表明,支气管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常常发生在长期吸烟的人群(1),显然这种变化与吸烟的长期刺激有关。在长期吸烟的刺激下,支气管黏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了适应这种刺激,便转化为更能耐受刺激的鳞状上皮,因而耐受刺激的能力提高了,但其原有的功能却丧失了。同样,具有良好耐受性、以运输食物为主要功能的食道鳞状上皮细胞,当长期受到胃液及胆汁返流刺激时,会变为具有分泌及吸收功能的腺上皮(1)。如前所述,这种变化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渐渐完成的,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考虑,不能用人体的组织标本观察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由上可见,组织细胞的化生,是外因长期作用下发生适应性反应的必然结果。但是,值得指出,外因并非一定是人体之外的因素。例如,胃液及胆汁的返流刺激,虽然胃液及胆汁存在于人体内,但对其作用的细胞而言已是外因了。

三、 组织细胞如何化生

那么,诸如支气管黏膜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化生为鳞状上皮细胞的这种质变是如何完成的呢?显然,从细胞形态来看,并没有直接转变的依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质变?从哲学的观点看,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在支气管黏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向鳞状上皮化生的过程中,吸烟及环境污染是外因;同样,当食道固有的鳞状上皮细胞向腺上皮化生时,胃液及胆汁反流刺激是外因;就两者而言,控制细胞表型的基因调控才是内因。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吸烟、胃液胆汁反流是条件,但是,如果患者不吸烟或者胃液胆汁不反流,控制细胞表型的基因调控程序就不会被启动。在这里,条件起了始动作用。那么,控制细胞表型的基因作用于什么细胞呢?近年研究发现,干细胞(stem cell )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的慢性刺激,黏膜局部的上皮损伤是必然的,损伤后机体必须修复,谁来填补缺损,极可能是具有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研究资料推测,支气管黏膜的干细胞可能有两种来源:一种可能是来源于组织局部,另一种可能是来自骨髓动员(5)。不论哪种来源的支气管黏膜上皮干细胞,在到达损伤部位后,在修复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分裂增生以填补缺损,同时应当向固有黏膜分化。然而遗憾的是,修复微环境极可能受到吸烟或胃液胆汁反流的影响,因而调控因子也发生改变,致使干细胞发生重新编程(reprogramming),使得细胞增生与分化不能向固有方向进行,而发生了鳞状上皮化生,以能更好地耐受吸烟或胃液胆汁反流的刺激。初步研究表明,P63是调控鳞状上皮化生的关键基因(5)。P63是一种转录因子,与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蛋白P53的序列结构有高度同源性。免疫形态学研究表明,P63在支气管及宫颈黏膜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的胞核强阳性表达(6,7)。尚有研究资料表明,P63在维持鳞状表皮干细胞的潜在增生、分层及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8)。另外,调控肠上皮化生的基因也有重要发现,其中,cdx1和cdx2在维持肠上皮的发生、分化以及表型中的作用甚为重要(5)。在成人,这两种蛋白只表达于小肠与结肠,而在正常的食道与胃黏膜不表达,而在肠上皮化生时,cdx1/2的表达显著上调。那么,为何上述调控基因在化生上皮中表达升高呢?我们不难推测,是外源性的慢性刺激如吸烟、胃酸及胆汁反流等引起的炎症反应,刺激了化生的微环境,触发了以上关键基因的表达以及相应干细胞的鳞状上皮化或肠上皮化。

四、 化生的临床意义

篇5

关键词: 语言哲学 阅读理解 文本意义

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语言在不同层面(如词汇、句子、段落与篇章)上的意义问题。本文感兴趣的是在篇章阅读方面的意义问题。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阅读的对象是文本(此处指传统的书面阅读文本),读者是如何理解文本意义的呢?本文结合格赖斯、戴维森、博吉等语言哲学家和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部分思想从文本的命题意义与文本解释两个层面探讨阅读理解的问题。

文本理解过程是一种在有限的工作记忆中多层次对文本及其场景建构连贯的记忆表征和推理的动态过程 (Alexander & Jetton,2000),这一定义首先认定文本的意义是多层次的,而在每个层面上,读者的任务就是要利用摄入的信息和自己的背景资源建立起连贯的结构,文本中作者建立连贯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命题主项重叠、命题谓项关联、因果联系、人物目标、隐喻运用等,读者也需运用这些方式帮助理解。读者拥有哪个层面上的记忆表征往往与其相关背景知识的众寡、阅读目的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文体有关。

人类语言是非常复杂的,意义构成也复杂,分不同层次,语言哲学主要在语义和语用层面探讨了语义问题:意义的语义学研究者主要有弗雷格、罗素、维也纳学派、塔尔斯基和早期的维特根斯坦等:罗素的认识论目标是追求确定的真的知识,他一直想为知识寻找一个牢靠的根基,他认为亲知是一切经验知识的来源,也是知识的基础,他沿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用形式逻辑阐释语义;维也纳学派强调逻辑实证,属实在语义派;塔尔斯基提出了真值条件意义观;属意义的语用学研究方向的语言哲学家则包括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格赖斯等:后期维特根斯坦强调意义在于使用;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的理论;格赖斯则提出了基于意图的意义理论。其后的语言哲学家们则试图将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的意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戴维森撇开意图、信念和语义的循环,提出语句的意义由认定语句为真的态度决定;达米特联系语言实际使用的方式,避开语句真假值讨论意义的可能性,他认为说话人掌握了自己的语言就是知道该语言的一种意义理论;意义内在论和外在论的争论则直接与语言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相关联:乔姆斯基注重语言的个体性,普特南和博吉等则强调语义的社会性。

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命题意义与文本解释两个层面探讨文本意义的理解,但需要指出的是,读者会注重在哪个层面上的理解往往与其相关背景知识的众寡、阅读目的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文体有关,并不一定每次阅读都需要在每个层次有深刻的理解。命题意义部分大体可以划归语义的层面,而文本解释则大体属语用的层面。在文本的命题意义方面,我们可以借用戴维森“原初解释”的概念,撇开作者的信念和意图,语句的意义由认定语句为真的态度决定,单凭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建立一种意义体系,这与 Kintsch(1988,见Goldman,Varma & Cote,1996)提出的文本三层面意义中的前两层面,即表层结构、命题性文本基础,有关。所谓表层结构,指的是读者对于文本字面的记忆;在命题文本基础这一层面上,意义的提取靠的是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语言过程的自动执行,由词汇意义和命题结构构成,这主要包括文本的显性信息,推理仅仅只是在将新摄入的命题与前面命题相关联时起作用。

根据Kintsch提出的“周期性理解模式”,文本意义是一种不同命题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在阅读理解时,读者在工作记忆里逐句逐句地将文字输入解码成命题,然后将该命题与其场景和短时记忆中的其他命题相联系,各个命题的激活程度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命题在短时记忆中与场景和其他命题的关联度和时间的最近度,只有那些重要的命题该有可能保留在工作记忆中,带入下一个周期的表征处理中,否则,该命题将会被从工作记忆中裁减掉(Fletcher,Broek,& Arthur,1996)。成熟的读者会带着目的阅读,将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如不能,则会创建新的体系,当新知识来学习,改变自己原有的信念。在文本的命题意义理解方面既可能涉及语义层面又有可能涉及语用层面上的意义研究,如文本中代词指代的不同情境。

如果读者不能靠推理将文本的显性信与相关的世界知识联系起来,他们就会有种未能理解文本的感觉,并且对记忆文本感到有困难(Long,Seely,Oppy,& Golding,1996),这说明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推理和解释的重要性,因此在弄清文本命题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文本意义的第二个层面,即对文本命题意义的进一步解释和推理,这与Kintsch模式第三层面,即情景模式接近。情景模式强调的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在命题意义的基础上对文本意义进行进一步解释和推理。可从两方面阐述这一层面:一是对作者写作意图方面考虑;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和背景解释文本。从作者意图来说,格赖斯基于意图的意义理论强调了所谓的“说话人意义”,在这里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作者将自己的意图诉诸文字,会有不同意图,根据格赖斯的意义理论,弄清作者意图是意义理解的根本,说话人意义可以透过其交际意图理解。西方哲学在文本意义方面有“自在论”和“构成论”的争论。文本意义的“自在论”者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作者主观意图或是无意识的意见,读者理解文本意义,就是要发现这些主观意图或无意识的意见。由于作者的意图是固定不变和唯一的,要理解文本,就是要重构或复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或无意识的意见(李云飞,2005)。但是,文本意义的“构成论”者主张,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文本所说的事情本身,即它的真理内容,而这种真理内容随着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的理解而不断变化。文本的真正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本身之中,而是存在于对它的不断的再现和理解中。要理解文本的意义,单凭文本自身是不够的,还需要读者的参与和创造。文本意义只有在读者理解的“发生”中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读者自己的思想也参与了进去(李云飞,2005),这与中国哲学中 “我注六经”的思想是吻合的。伽达默尔按照海德格尔确立的本体论方向,把人的在世存在作为理解文本的前提,也就是说,读者自身的经历是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王志强,2006),这种观点强调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背景和意图理解和解释文本。文本的意义不仅是作者倾注于文本中的意图与观点,而且是读者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参与其中而形成的东西。读者阅读理解的过程是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这两个世界的融合。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以他/她个人的前理解为解释的前沿深入到文本中去的。作品既在它的语言、风格、内容的庇护下抵御读者的破坏,保持它的完整性,作品又大开门户让那些能扩展和丰富作品意义的解释进来,展开意义无限广阔的天地(王志强,2006)。由于每一位读者都不同,他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一定是多元的,对文本意义在不断拓展,而且,同一个读者对文本的每一次阅读也会读出新的东西,这也是在对文本意义不断充实,同时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了解自身,充实自我,改变自己的前理解。当然读者理解和解释的多样性并不是随意的,主要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博吉指出,一种语言的概念源自基本的、普遍的感知经历,尽管不同地区的人所处的世界可能有不同,语言概念体系也会有差别,但大体来说,世界的主体和语言的绝大部分概念都是共通的,因此,不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共通性。另一方面,根据达米特的理论,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了这门语言的意义体系,作者与读者解释的大体一致性正是因为他们都在使用被同样的(或几乎是同样的)意义理论制约的语言在进行交流。

概括起来,本文结合格赖斯、戴维森、博吉等语言哲学家和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部分思想探讨阅读理解的问题。文本理解是读者多层次对文本及其场景建构连贯的记忆表征和推理的动态过程,文章主要从文本的命题意义与文本解释两个层次探讨了文本意义的理解。在文本命题意义方面,文本意义是一种不同命题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而到了文本解释层面,读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依靠推理对文本进行解释,是读者与文本积极互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PA & Jetton TL(2000),Learning from text: a multidimensional &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M]. In Pearson,Kamil,&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2]Burge,T (1998). Wherein is Language Social? [M]. In Baghramian,M,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London :J.M. Dent.

[3]Davidson,D (1998),Belief and the Basis of Meaning [M].In Baghramian,M,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London :J.M. Dent.

[4]Fletcher,C R,van den Broek,P & Arthur,E J (1996). A Model of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 Recall [M]. In Pearson,Kamil,&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5]Goldman,S R,Varma,S,& Cote N (1996). Extending capacity-constrained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toward “smarter” & flexible models of text comprehension [M]. In Britton & Graesser (ed.s)Models of Understanding Text,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6]Long,D L,Seely,M R,Oppy,B J & Golding,J M (1996). The Role of Inferential Processing in Reading Ability[M]. In Britton & Graesser (ed.s) Models of Understanding Text,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篇6

1、准备充分,巧选教具

一堂好课要有充分的教具准备,材料简单、易行。一节课有一套好的材料,就注定了会是一堂精彩的课。给我们展示科学课堂的其中一位,任洪老师,他在材料的选择上独具匠心。任老师上的是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这一课。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要做的实验是测量拱形的承重能力,材料看似简单,就纸拱、垫圈,但需要斟酌的问题非常多。比如:纸拱多少长合适,多少宽合适,用什么材质,纸拱的跨度是多少,垫圈多少大,跨度值与纸拱的高度多少比例合适,垫圈选用多少重量,垫圈在纸拱上是并排放还是叠放,等等,还有抵住物--小木块有多重,多大的变化才能有明显的数据差异,甚至,做好一个纸拱也需要费脑筋。但是,任洪老师巧妙地选取了商店两块八一叠的纸以及自己女儿的玩具,用作实验器材,材料简单、易行,实验效果也非常好。所以教具的准备非常重要,它是一堂好课的前提。

2、循循善诱,引出主题

良好的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沈亚萍老师在上《推理》一课时,为了引出“推理”,首先设置了一个场景:双休日,学校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人把教室里一些破损的桌椅全部修好了,这个人在现场留下了一个脚印。沈老师利用这个场景做导入,让学生们都当了一回“侦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沈老师让学生们测量脚印,并且通过发现脚长和身高的关系,推理这个人是谁。同学们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了探究学习的动力。

3、把握课堂,收放自如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收”、“放”,引导学生顺利走向教学目标。任洪老师在得知自己所借班级的学生实验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采取了比较“收”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怎么做实验,实验的步骤,以及这样设计的理由。最后老师自己再重新提出实验的步骤,注意点。在保证实验的规范性,严谨性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探究。

4、随机应变,有效“生成”

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生成性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不一致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借助这个情境,创设生成性内容。例如,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来推理,比较,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个实验结果。让学生们自己来说,这样一来,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5、给予空间,体验探究

给学生整块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有效的研究,建立科学概念,锻炼动手能力。设计一个更加情境化的环节,使问题更加情境化。一个问题抛出来之后,能够给孩子一个更多的自主、设计、探究、研究这样的一个空间。李霞老师在上《黑盒子的秘密》这一课时,给了学生们三次整块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黑盒子内部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去理性的面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也让他们意识到,做研究需要时间,需要投入精力,深刻体验到研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要很细致。

6、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生活。在李祯忠老师的《看谁造的高》一课上,李老师引入了“价格”一说。他在写有实验材料的清单上标注了各材料价格,将节约设计成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节约的意识。这就是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的一个体现。

7、准确定位,分层达标

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使教学内容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例如沈老师的课,她把伽利略那么多年的研究深入浅出地拿到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深入,让学生感受这样一个知识发生的过程。这调动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究那种向往和深层次思维思考时候所产生的内心冲动和兴奋。老师如何能够将一个复杂的、深奥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老师要求学生们达成的目标之间有一定的跨度。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老师要铺设几个子问题。如果子问题设计的好的话,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就会觉着孩子不累,老师轻松。

8、关注对话,静心倾听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静下心倾听,帮助学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当碰到一个学生,当他站起来用他不流畅的语言表达他思想的时候,教师更加要静下心来帮助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能把自己的思想去表达出来,这需要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再抽象和再概括的过程,是很难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慌也不要急,静下心去听孩子们想要说什么。一个老师,他给孩子们创设了一种温和的,心理安全的一个交流环境的话,孩子们的心灵是会解放的。

9、巧用暗示,循序渐进

在李霞老师的《黑盒子的秘密》课上,刚开始就出现了暗示。李老师拿出两个小盒子,盒子里面两个小球。两个小球是不一样的,一个橡皮,一个是钢珠。然后李老师就暗示:“要是用磁铁呢,就知道里面是钢珠。”这给后面学生自己研究黑盒子内部有什么时做了伏笔,这就是一个暗示教学。李老师的暗示是正向的,它能够让孩子意识到,想知道里边是什么球,就可以用磁铁吸一吸来判断。因此,适当的暗示也是非常重要的。

10、控制时间,合理安排

篇7

很多人认识“真爱梦想”是从我们连续四年位列《福布斯》“中国慈善基金会透明榜”榜首开始的。公开透明成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标志性特征――从2008年成立开始便每年详细公开审计报告和财务数据,成为国内首家按照上市公司标准公开年报的公益基金会。

透明是真爱梦想的核心竞争力吗?像真爱一样透明是每个公益组织都能做到的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得从另一个真爱梦想的特质:专业高效说起。因为只有追问为什么真爱梦想要采用商业化管理,才能理解我的公益哲学思考脉络。

寻找第一性原理

全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是由柯达的相机工程师Steve Sasson;在1975年发明的。1998年,柯达有17万名员工在全球销售所有相纸的85%。而仅仅在13年后的2012年1月,柯达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2007年诺基亚销售额占全世界手机销售额的40%,同年iPhone上市,谷歌开始做安卓。诺基亚的CEO看到苹果手机说,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小玩意,我们的对手还是摩托罗拉。在功能手机领域连续领先14年后,2013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被微软收购。当诺基亚CEO在最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把公司卖掉时,他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公司和它们的商业模式都消失了。未来,很多行业也将会经历这样的颠覆。身处公益行业的我们是否也会面对这样的命运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李善友教授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每个创业者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真爱梦想创立于2007年,次年获得上海市民政局的支持,获批成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近10年的公益实践中,我一直生活在扑面而来的工作喜悦感和焦虑感中。商业社会不断上演的大戏时常让我陷入一种隐隐的危机感中:如何保持真爱梦想的创造力,获得永续的发展?作为创始人,我必须思考清楚真爱梦想的第一性原理;作为一家教育公益基金会,还必须回答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明确个人与基金会整体的公益信念,从而构建顺应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回顾创办真爱梦想的初衷,我想该有三个基石假设:1、社会进步是由人的认知提升导致的;2、人的认知观念的进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3、教育就是人类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特别是针对儿童。由此推导出真爱梦想的第一性原理:儿童教育改善会推动社会进步。

在第一性原理之上,真爱梦想构建了使命:专注素养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我们相信能够透过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寻找并探索可持续的系统化公益产品和服务模式:怎样让我们关注的孩子有能力和信心去迎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那些在城镇化转型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孩子,在贫困地区指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孩子,他们未来将面对越来越固化的社会阶层形态。我们希望透过社会、企业、政府之间跨界的教育公益合作,帮助学校突破唯分数论的现状,给孩子们更健全的教育;透过为教师赋能,引导孩子们成长为心智健全、认知完整、富有梦想力的青年,而这些孩子就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要看今天有什么样的教育。

公益引入商业化思维之一:制定战略,对有限资源合理配置

应该说每个公益机构都有伟大的使命,但不一定每个机构都能找到实现使命的清晰战略。走过9年实践,我们每年会重新审视基金会的战略。找准社会问题的痛点,展开战略思考,根据未来可能获得的资源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借鉴商业化思维的第一步。

今天教育的痛点几乎是全社会的痛点――有教无育,高分低能。9年前,真爱梦想尝试找到解决应试教育的痛点,快速建立了可迭代的原型――梦想中心乡村图书馆1.0模式。我们的战略路径是:以硬件加软件的方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以农村突围城市的方式来扩大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力。基于“梦想中心”1.0展开的迭代能力,是我们这些年成长的主要动因,同时可以看出我们近年来开展的70多个项目的内在逻辑关系。

比如脱胎于乡村图书馆的五彩梦想中心教室,我们希望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透过图书和电脑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从诞生第一天就受到孩子们欢迎的梦想中心如何能快速复制?设计出连锁店一样的标准化梦想中心建设模式是我们的第一次产品迭代。这次迭代让我们今天有能力每1-2年就升级梦想中心配置,如今梦想中心已经迭代到5,O版。而且我们在一年中,仅用4名员工就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建设400多家梦想中心。

2008年的一次偶遇将华师大课程所所长崔允济教授带进梦想中心,他提出要为孩子们创造出一套跨学科的素养教育课程――“梦想课程”。如何让这些课程能持续地为孩子们带来改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为当地的教师赋能――于是出现了“梦想领路人、梦想教练计划”等一系列教师培训项目,今天这些培训项目已经纳入了“教师发展学院”的教师成长体系,成为老师一校长一局长三级培训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微博兴起的2009年,我们开始设计为老师提供轻社交平台――梦想盒子,今天已经有近10万名梦想老师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深藏在2500多个学校里的梦想中心和梦想课程,如何能让更多的人看见?2015年我们设计出―款能移动的梦想教室一梦想大篷车,今年梦想大篷车项目组历时163天,沿古老的丝绸之路,走过陕西、宁夏、内蒙、甘肃、青海、新疆6省区,累计行驶1.6万公里,超过3万名孩子体验到了包括3D打印课在内的丰富的梦想课程。

2014年,真爱梦想从非公募基金会转制为公募基金会,我们又该如何带动更多人一起发展?于是,致力于帮助小微公益组织和公益理想者们的公益众筹平台“火堆”应运而生――个人与组织不仅可以在火堆平台上发起筹款项目,还可以获得真爱梦想提供的资源对接、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公益咨询等各项服务。

在梦想中心的延续性创新过程中,当我们发现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时,就会把它引入梦想中心。比如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3D打印课程进入了梦想大篷车;随着AR/VR技术的成熟,我们也在研究引入沉浸式学习的方式。

公益引入商业化思维之二:建立有战斗力的团队

公益创业最初往往是“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但是使命和战略的真正落实靠的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理解联想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就是要建立起一个真正有使命感的组织和团队,让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真爱梦想有一群职业经理人,职业思维能力和项目构建能力是我们最初的创业优势。随着组织的不断长大,使命、理念、工作方法如何从创始人传递到每一位员工、志愿者和捐赠人?为此我们必须将自己的公益行为总结提炼为“商业模式”一样的公益模式。当公益模式与组织结合之后,一样会出现KPI或者OKR,到了KPI这个层面,执行力就有保证,公益的热情加上高效执行力才能展现公益效能。所以我们在2009年首次公开年报时就提出:让公益更有效率。这是一个有战斗力团队的公益宣言。

篇8

经济哲学究竟需要研究哪些问题,取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哲学既不是国内通常所理解的应用哲学,也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

那么,该怎样去研究经济哲学呢?

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本文由收集整理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不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经济观亦已经变化,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入、高增长”,造成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调等,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去解决这类问题。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本质和规律。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正确的经济哲学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就越严重。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的产生。

从学科性质看,可以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各种环境,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因此,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经济活动在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的地位。一、经济活动在人的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中的地位。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方式。这种生存发展方式与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必定存在着特定的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人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由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是题中应有之义。二、经济活动在人的本质生成和变化中的地位。经济活动作为

人的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它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具有什么作用?与其它活动相比,它在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三、经济活动在人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之中的地位。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个体成长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的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等),经济活动和人发展的这些一般必然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经济活动有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如经济活动的分工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那么,它们与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对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篇9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纸工;折纸教学;思考

幼儿折纸活动是美术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儿童建立几何和数理概念,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折纸教育对幼儿的影响,纷纷开设了有关折纸的课程,学前教育创始人,德国的杰出的教育大师FriedrichFroebel认为折纸能够非常好的启迪智慧,并把折纸与自己的教育学说结合起来,在他创办的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勃兰登堡幼儿园中开设折纸课程,这种做法后来被推广到全世界。今天折纸虽然普遍于世界各地,然而最普及的地方还是日本,日本人把折纸当做自己国粹,中小学开设必修的折纸课程。但在我国,确忽视了这种教育,并且在折纸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1、幼儿没有折纸的兴趣。2、折纸活动难度大,费了很大的功夫,可最后往往只有几个孩子能掌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到最后,孩子和老师都失去了信心。3、折纸不灵活,过分依赖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因此,在折纸的教育过程中要找到一种合适幼儿学习的方法。那怎么样才能使幼儿喜欢上折纸,愿意折纸,并且能一步一步的把它折好呢?在多次的观察和积累中,让我感觉到折纸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技能,必须从小开始以激发孩子折纸的热情为目的,并根据不同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出发,有针对的采取一些措施。

一、学龄前幼儿折纸活动的心理特征分析:

1、他们主要只满足于折纸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折纸一般没有目的。

2、由于手指动作较差,常常还未折出物体,就已将纸弄破。

3、折纸的兴趣持续不长,易被其它事物所转移。

二、传统折纸教学方法及其弊端

1.小朋友和老师各拿折纸,老师折一步,孩子跟着折一步,直至完成。可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下次拿纸的时候没有老师的带领就不知所措的结果。

2.老师先教会孩子认识什么是折线,什么是粘贴线,什么是对边折,什么是对角折,这样的确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以便于孩子掌握折纸的方法,达到自己能独立看图折纸的能力。可是这样的方法对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过大,对能力强的孩子还行,可对能力较弱孩子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对折纸失去了兴趣,觉得折纸枯燥无味,如果让孩子对一件事失去了兴趣,且不谈折纸的技能能否掌握?还谈什么创造呢?

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应他们的方法进行教学

1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较大的折纸动物作品让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纸折的兴趣。记得有一次下午,主班老师带班的时候,我因为布置环境的需要,试着照书上折一只小兔子,没想到过了一会,竟然有好几个孩子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我折纸,我没有打断他们,而是不断的拿出各种各样的彩色的折纸折出不同的动物,我没想到小班孩子能这么投入的看了半个多钟头。并将这些折好的动物给他们欣赏和玩弄。以后我也发现孩子们经常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动我的彩色折纸,我知道一定是他们对这些色彩鲜艳的折纸产生了兴趣。

2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成人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用纸进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在教孩子折纸时,可采用游戏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四个宝宝”。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孩子对折纸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我决定尝试让他们先试试,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折纸,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你想折什么就折什么?”果然,孩子们热火如潮的折了起来,当他们拿着自己的“成果”得意的向同伴们介绍自己折的什么的时候,我很清楚,孩子们的折纸热情已经大大的增加了。可是单单的让他们自由的折纸,不久他们也许就厌倦了。当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自己那不象的“成果”时,于是我教他们“变戏法”,将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对角折),将三角形上画出鼻子,眼睛,胡须,马上又变成小花猫,小兔了。然后我们又拿着自己的小花猫玩〈小猫抓老鼠〉的游戏。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这样的折纸活动才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3、学龄前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因此,成人不要太长时间的进行折纸游戏。防止孩子不感兴趣的方法是经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成人折好,将折好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增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

篇10

在电荷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显著特征是对放置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如何描述电场的这一力学特性?显然应该从电荷受力谈起。

由于任一电荷都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为了描述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可引入另一电荷做研究。当引入另一个点电荷时,点电荷本身也产生电场,此时的电场已不是原来的电场了,而是一个复合电场,它的力学特性也不是原来电场的了。

哲学上讲“要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启发了我们。为了研究场源点电荷的电场情况,我们引入的一个检验电荷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电荷电量足够小,产生的电场足够弱,它引入后的复合电场主要是场源电荷产生;二是体积足够小,可以看成质点,这样可以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特征。

能否用检验电荷q所受的力F来描述场源点电荷Q的电场力学特征呢?从F = k Q ? q r 2可知,这是不行的,引入的描述电场力学特征的物理量必须只能反映电场本身的特点,不能与外在的因素有关。而上式中,F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有关,且如果在电场中同一点,分别放置正、负电荷,电场力的方向也不同。

虽然不能用检验电荷受力来描述电场,但也给了我们启发。我们注意到,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放入不同电量的检验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量越大,电场力越大。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即使放入同一检验电荷q,一般来说,所受的电场力也不同,但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电场力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考查一下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电量的比值。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分别放入电量为q1、q2、q3的检验电荷,它们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1、F2、F3,则有:

F1 = k Q ? q1 r 2 F2 = k Q ? q2 r 2 F3 = k Q ? q3 r 2

显然:F1 q1 = F2 q2 = F3 q3 = k Q r 2

上式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不同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不同,但它所受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却相同,与检验电荷无关,只跟场源电荷有关(场源电荷的电量Q及在电场中的位置r)。

若将同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则有:

F1 = k Q ? q r 12 F2 = k Q ? q r2 2 F3 = k Q ? q r3 2

则:F1 q ≠ F2 q ≠ F3 q

上式表明,即使是同一检验电荷q,放置在电场中的不同的点(r1 ≠ r2 ≠ r3),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也不同,但它们的比值仅由场源电荷的电场决定。

这样说来,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Fq有三个特性:

1、确定性。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如:距场源电荷Q距离为r 处),不同的检验电荷的Fq均相同(k Q r 2),且只与场源电荷有关。

2、区别性。在电场的不同点,即使是相同的检验电荷,其Fq也是不相同的(r1 ≠ r2),Fq只与场源电荷及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本质性。电场中某点Fq越大,表明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强;反之,则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弱,Fq可以反映电场力学特性的本质特点。

据此,我们可以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它是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而定义的,这就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新物理量。

考虑到电荷有正、负,我们规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放置在该点的正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从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可以看出,E = Fq只是电场强度的量度式而非决定式,因而不能说“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事实上E与q、F无关。它的有无、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与外在的因素无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也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通过外在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度量其本质。正如问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它是由本人长的高度决定的,但可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即使不用尺子去测量,人的高度也是确定不变的,因而正确的测量可以反映出而并非决定人的高度。

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知的两个物理量与要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有关,如电场强度这一概念的引入中,电场就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二是已知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具有确定性和区别性,即对于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一般是不同的,能够将它们区别开。三是两个物理量比值的结果有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本例中,Fq的大小能反映出该点电场的强弱。

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这在物理学中俯拾皆是。如速度的概念V = s/t ,加速度概念a = ΔV/t,密度概念ρ= m/v,电阻的定义R = U/I ,电容概念C = Q/U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引入的。比较复杂的情况,可能涉及到三个物理量的比值问题,如磁感应强度的引入,就是用垂直磁场放置的电流元所受的磁场力F与电流元的电流强度I和长度L乘积的比值来定义的,即:B = F/I?L

篇11

关键词:神木;免费医疗;福利思想

在质疑和非议不绝于耳的媒体环境中,神木免费医疗改革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经过了探索初期的短暂混乱和不断的调整完善,免费医疗在神木基本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神木以实践回答了种种猜疑和质询,免费医疗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医疗困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扬。医疗保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抛弃情绪化的冲动表达,更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本文试图通过福利哲学的视角,对神木免费医疗进行分析,以期深入理解这种模式的优势和重要性。

一、神木免费医疗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神木免费医疗,首先我们简要总结其一年多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重要的社会影响。

(一)神木免费医疗模式的实施效果

神木免费医疗运行一年下来,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医疗问题。在费用控制方面,也没有超出设计者的预想。一年人均医疗费用350元,全县近40万人,总费用为1.5亿。这个财务状况没有超出预算,更没有造成人们普遍担心的财政负担。客观地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好。

(二)神木免费医疗的社会影响

神木免费医疗的实施不仅受到了当地居民的赞誉,而且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报道,更重要的是初步得到了学界和政府的肯定。2010年初,神木模式被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评为2009年度中国社会政策十大创新事件之首。评审团认为:“神木模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制度公平,当地政府履行了对公共事务的义务和责任,建立了科学的健康及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和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2010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长陈竺肯定了神木模式的破题意义。他认为:“平均每个人400元,一年运行下来的情况相当好。如果都像神木那样的话,按照300元的标准,大概五分之一的县里可以先做起来。”

二、免费医疗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健康是个体幸福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此,保障健康是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妥善解决医疗问题,不仅是个复杂的社会难题,也是发展社会福利的重要方面。对于神木免费医疗的评析目前主要集中在其医疗层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的社会福利思想价值。我们从免费医疗与社会福利,免费医疗与福利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免费医疗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设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福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供给的特征是收费低廉或者免费。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幸福的重要基础。健康保障是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一个社会的健康保障水平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福利发展状况。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状况和健康水平,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福利的探讨。神木的免费医疗,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福利发展。因为,免费医疗具有医疗资源配置的平等性和公共财政支出的共享性,所以它的提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福利思想价值。

1、免费医疗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平等性

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重要突破,或者说创新,打破了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身份界限,实现了在医疗领域公民的平等性。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是按照身份界限分割为不同的板块。其中政府公务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实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实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实行新农合制度。这种体系设计表现出了强烈的身份界限,实际上反映了公民在医疗保障领域的不平等性。神木免费医疗制度,打破了这种身份界限。神木规定,拥有神木户籍的城乡居民统一实行门诊医疗卡和住院报销制。它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公务员、职工和居民之间的身份界限,将城乡居民统一纳入到单一医疗保障体系中。这才真正合乎政府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福利哲学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正义,无论社会正义被解释为民主、平等还是自由,平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医疗领域的不平等,实际上是特权思想在医疗方面的突出表现。神木的突破,不仅具有重要的医疗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福利思想价值。因为,神木免费医疗制度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社会福利的更高追求。社会福利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也应该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追求。正因为如此,神木医改,被人称为“中国福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圣典”。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高度评价了神木免费医疗。他认为,神木医改是中国福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圣典,是一场社会政治大变革,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2、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共享性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们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理应由全体人民共享。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普通民众却很难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贫富差距问题的加剧就是这种趋势的突出反映。如何实现公共财政的共享性?加强社会福利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神木免费医疗的实践应该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的探索,它通过为民众提供免费医疗,让人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市场机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激励作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不可能是走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回头路,而应该由政府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要有所作为,积极投入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免费提供,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二)免费医疗和福利社会

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了剩余型和制度型两个阶段。在我国的社会福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福利发展模式的争议。一般认为,我国应该避免高福利国家的教训,即由于高福利所造成的就业不充分和激励不足等福利病。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现在面对的情况主要是福利供给严重缺乏、社会保障不足,而不是过度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建设一个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所谓适度普惠型,就是一方面尽力使广大人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而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监督机制规避发达国家的福利病,使社会在保持充足活力和动力的同时,实现基本的社会正义。

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我们认为是一种适度普惠型的福利建设。所谓普惠是指它面向全体民众,打破了身份、城乡的界限,是一种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所谓适度是指它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运行监管,合理控制费用支出,避免了过度医疗和严重的费用负担。事实上,神木在实施免费医疗制度以前,已经实施了免费教育。教育、医疗虽然需要投入社会资源,但是这些不是单纯的消费领域,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教育增加了社会的文化资本;医疗增加了社会的健康资本。在这些方面加强福利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投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都是建设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神木免费医疗对构建福利社会的启示

通过对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构建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的启示。首先,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展经济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应该通过发展社会福利,让大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使群众的生活品质伴随经济发展相应提高。其次,社会福利重在建设。发展社会福利,不在于提出多么完美的理论,也不在于喊出多么诱人的口号,关键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像神木这样不断推出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举措,虽然制度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却能够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再次,发展社会福利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执政为民的理念。神木免费医疗的投入,并没有造成人们普遍担心的财政困难,但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维护社会稳定成了政府的重要任务。与其事后花费巨大财力去维护稳定,不如事前着力去发展社会福利、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减少、化解社会矛盾。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和责任,我们希望有更多地方政府能够以切实行动发展福利、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王家敏.陕西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施行1年获肯定[J].中国新闻周刊,2010(4).

2、佚名.医改:从神木学到什么[J].中国新闻周刊,2010(5).

3、欧阳景根.背叛的政治――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篇12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哲学思考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西方意识流小说派代表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短篇小说,因其少年时阅读了许多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康拉德等人的文学作品,故在文学写作活动中深受大师们的影响,对于文学语言的运用娴熟,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品有《喧哗与骚动》、《圣殿》、《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等。威廉·福克纳擅长于通过对人物意识状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变化,从细腻的心理活动对人物形象进行精准的形象刻画,正因如此,威廉·福克纳在写作过程中在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即意识流文学风格。威廉·福克纳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感受真实、客观的表现出来,并以此来表达人物及作者在所经历事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威廉·福克纳的文学作品中,意识流文学写作技巧使其作品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生动、具体,同时对于人类、世界、社会等方面的多角度的哲理思考更加深刻。本文以《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为实例,探寻威廉·福克纳意识流文学的艺术特征,展示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以及威廉·福克纳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一、威廉·福克纳意识流小说中的艺术特征

意识流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西方,并开始应用于涉及到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以小说类文学作品最为突出。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形成为新的文学流派,与此同时,意识流小说也应运而生。与传统文学小说创作不同,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创作中对于人物所处的时间空间、家世背景等内容的详细介绍,同时对于事件的描述也不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叙事逻辑的顺序进行。意识流小说的创作相对于传统文学小说创作而言,更具有多变性和跳跃性的艺术特点,即在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述上跳跃、多变,不受传统时间、逻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威廉·福克纳作为西方意识流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其意识流小说中意识流文学的艺术特征极为显著。

例如《喧哗与骚动》中,威廉·福克纳先后从班吉、昆丁与杰生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并非是用统一的视角和时间熟顺序对故事进行描述。在对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威廉·福克纳除了对人物的正常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还对其潜意识,下意识等意识活动进行描述,于是在《喧哗与骚动》中,威廉·福克纳常用“当前”、“那天”作为标记,以方便读者的阅读,同时生动的表现出了叙述者思绪的跳跃和视角的转换。又例如,在《我弥留之际》中,威廉·福克纳对各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内心分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全书共59节,每一节都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都是从该人物的视角对故事情节的某一部分进行阐述和解读。当然,在威廉·福克纳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运用了内心独白,内心分析等文学艺术技巧之外,还十分注重自由联想,时间和空间的蒙太奇等写作技巧的运用,这使其文学作品充满了诗性和音乐性,使作品主题的表达更加突出明显。

二、威廉·福克纳意识流小说中深刻的哲学思考

作为意识流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时序颠倒”、“对位式结构”、“象征隐喻”等“多视角”的艺术手法,以表现内容中对于现实世界的反应和表达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在威廉·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中,无论是凌乱的故事结构安排,还是大段的类似于呓语的内心独白,都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人类、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深刻的哲学思考。

例如,在《喧哗与骚动》中,当“昆丁”这个人物形象正是出现在作品中的时候,昆丁首先提到的是时间,是他爷爷留下的那块表,“这只表是一切希望和欲望的陵墓”。纵观全文,在《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太太长久以来作为“身份”的化身,自私冷漠,终于成为整个家庭的拖累、负担和噩梦;女儿凯蒂在常年得不到关怀爱护,又日夜受到古板教条的束缚的情况下,终于成为了轻佻放荡的女子。正如文中对于“表”的象征的描述,一切先前的美好希望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点的磨灭、死去,然后又被时间所掩埋。又例如《我弥留之际》中,所有的“苦难”并不是外界客观原因附加于人的,而皆是源自于人类人性的双重性和人类自己本身的选择,于是艾迪带着“认罪和赎罪”死去;大儿子失去了一条腿;二儿子疯了;三儿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堕胎失败,堕胎钱也被父亲要走了;一家之主配了副假牙,还娶了新的太太……

综上所述,从文学艺术技巧方面讲,威廉·福克纳的意识流文学作品成功的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模式,无论是写作顺序还是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从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方面讲,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所阐述的哲学性的思考,无论是关于现实世界还是人类本身都值得人们认真对待并引以为戒。艾伦·泰特认为,威廉·福克纳“是亨利·詹姆斯之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福克纳是国际小说流派的伟大的楷模之一,这一流派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把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悲剧是行动而不是品质的教条颠倒过来……我认为威廉·福克纳和他本国的霍桑和詹姆斯并驾齐驱。”这大概是对威廉·福克纳最大的肯定和赞誉。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2]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6.

篇13

作者:林发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已经发展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学科。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临床医学检验水平能够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而医院的医学检验水平对其医疗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目前缺乏关于医学检验工作者对专业状况认知的调研,为了了解其对专业状况相关问题的观点与态度等,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在医学检验工作者中展开初步调研,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广西和山东19家医院的医学检验工作者进行调查,包括医学院校附属医院10家,省级肿瘤医院、省级妇幼保健院各1家,市级医院7家。医学检验工作者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有效收回382份,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检验专业状况的认知情况。

2结果

2.1医学检验工作者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学历以5年制检验专业为主,共143人(37.4%),其次为医学检验中专105人(27.5%)、医学检验专科99人(26.0%)、其他专业28人(7.3%)、4年制检验专业7人(1.8%);a医学检验毕业生高考志愿以未报检验被录取为主,共142人(40.1%),其次是检验为第一志愿105人(29.7%)、检验为第二志愿78人(22.0%)、检验为第三志愿29人(8.2%);生源地(第一学历入学时)以农村户口为主,共179人(46.9%),其次为城市户口108人(28.3%)、县城乡镇户口90人(23.5%)、其他(务工子女)5人(1.3%);父母情况(第一学历入学时)中父母为医疗工作者62人(16.2%)、科级干部24人(6.3%)、处级或处级以上干部9人(2.4%),主要为其他工作者287人(75.1%)。

2.2医学检验工作者对检验专业状况的认知

医学检验工作者对检验专业状况的认知的调查结果见表1。

3讨论

开展医学检验工作者对专业状况认知的调研,倾听医学检验工作者的心声与梦想,可以查找阻碍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为卫生、教育和人事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以下分析。

3.1医学检验工作者的现状特征不利于提高检验质量与医疗技术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检验工作者第一志愿报考医学检验专业者较少,占29.7%;农村、县城和乡镇户口者所占比例较高(70.4%)。笔者认为这些来自社会基层家庭的学生胸怀理想,具有吃苦耐劳、奋发上向的精神。然而所有受调查对象工作后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1)很喜欢检验工作者仅占4.7%,为生活而工作者所占比例高达51.6%;(2)认为医院检验科存在一些职业机器人者所占比例较高(82.2%);(3)愿意被称为技师者所占比例很低(6.3%),认为技师称谓影响工作心态者所占比例较高(68.1%),同意技师应该改称为医师者所占比例较高(76.2%);(4)希望子承父业者较少,仅占12.8%。这些数据表明工作后,他们大多缺少理想、追求,缺少创造的冲动,缺少对专业的热爱,不希望自己被称技师,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从事医学检验工作。他们大多数人把检验工作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事业。职业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事业是利人利己的、没有止境的一种工作。他们大多数人不断地重复实验与仪器操作,像职业机器人一样完成操作程序,直到退休,使其处于消极被动的工作状态,缺少自信,不利于提高检验质量与医疗技术水平。

3.2将具有医学学士学位的检验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检验医师,有利于我国医学检验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3年,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设立中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学制学位改革研究课题组,对我国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进行系统研究。2005年,课题组公布了研究的总体报告,指出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学制长短不一,医学人才培养规格多种多样,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有规范的学制学位体系。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原则应为以三年制为过渡,五年制为主体,长学制为发展重点。现实国情表明,美国“4+4”的学制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和实施具有相当的难度[2]。医学检验已经发展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学科,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份准确全面的实验报告是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与制订正确治疗方案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1]。结合国情与学科性质特征,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应该以五年制学制为主体。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模式是30年前康格非教授等前辈结合我国国情,极有远见地创建的模式,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目前并未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将其改为了四年制学制模式。中国教育缺乏服务意识、人文关怀、特色及理想[3];检验本科学制五改四模式正是中国教育缺陷的一个具体体现。为此,发出了我国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成为“绿领巾”式教育之忧[4]。高校人才培养只有建立在符合国情、人性、尊严、理想基础上,才能造就有良知、爱心、责任心与创造力的合格人才。本次接受调查者的第一学历大专、中专者共占53.5%,五年制检验本科学历仅占37.4%,但高达72.5%被调查者愿意选择五年制专业学习;同意具有医学学士学位的医学检验毕业生,经过毕业后相关培训及考试,获得检验医师资格,是我国检验医师培养的主要途径的医学检验工作者所占比例高达89.5%。可见,将接受五年制检验本科教育,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者培养成为检验医师是我国医学检验工作者的选择。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必须符合国情及科学发展观。尽快恢复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模式,关系到我国医学检验的健康发展。

3.3落实检验医师职称制度,发挥其促进医学发展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作用

我国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与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培养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科生和研究生已逐渐成为医学检验事业的主力军。如何发挥他们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促进检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关注他们的心声与梦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同意技师应该改称为医师的工作者所占比例较高,为76.2%,说明检验医师是医学检验工作者的一种期待与理想,而实现理想是提高他们工作主动性与创造力的力量源泉。随着分子诊断与个体化医疗等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在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求检验工作与临床紧密结合,需要既懂得临床医学,又熟悉实验检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检验医师。在发达国家早已存在检验医师这一职称岗位。我国为人口大国,各级医院检验科需要大量检验医师,并非每个医院只有2~3个检验医师就足够[4]。我国一些医学检验专家为检验医师队伍的建立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2003年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标志着我国医学检验事业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医学检验青年实现检验医师梦有了行业保障。职称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主管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一直被列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重要任务之一[5]。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指出,我国职称制度还有许多不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地方,以及制约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地方,需要深入改革。

篇14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的电视剧艺术创作成果卓著、社会反响良好,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呈现出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不同题材类型电视剧作品也呈现出各有特色的审美追求。从人物形象塑造、题材选择、形式创新等方面来看,一批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主创者也在进行着执著的探索和不懈的追求。然而,汹涌袭来的大众文化思潮和无孔不入的商业意识,具体到以收视率作为艺术成败准绳的尴尬现状,使得中国电视剧的创作生态和批评生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繁荣、光鲜的一面背后隐含着诸多值得深思和警惕的问题。

首先,应警惕“伪现实主义”和“皮相现实主义”。在当下的一些电视剧作品中,对人性的展现与价值评判,尤其是对于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人性挖掘与深度刻画,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偏差,使其“好人不好,坏人不坏”。在歌颂理想、赞美崇高时遮遮掩掩,对一些真实的重要历史人物,在塑造其艺术形象时总要搞一点“人性深度”,在主人公的高贵圣洁的人格上泼点脏水。与此相反,对卑劣人性的描写存在着过度宽容,甚至是有意纵容的倾向,艺术化地展现反面人物所谓的“人性善良”,抹平了正义与邪恶之间原本鲜明的价值鸿沟,让观众通过对反面人物的“同情”、“理解”颠覆了以往固有的价值体系。一些评论者不仅忘记了“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文艺担当意识,甚至给一些创作者“出招”,嘲笑思想性和价值判断为“行政性”,将一些背离人之常情的怪异行为称为“还原人间烟火”。

一些电视剧作品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醉心于恩格斯当年批评的那种“恶劣的个性化”、畸形的细节描摹,把个人的偶然际遇当作历史的必然归宿。从艺术流派和美学渊源来看,这种“伪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与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然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思潮一脉相承,既非真正的“现实主义”,更不能被看成是“现实主义的重生”。还有一些电视剧作品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同时停留在社会现实的表层,虽然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现状,但对剧中人物扭曲地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人生选择,注入了同情理解的色彩,没有起到用先进文化和审美理想引领观众的作用。因此,这些作品只有“皮”——社会现象,而没有“骨”——价值导向。这种“皮相现实主义”创作仅仅揭示了表层社会现象,但这些“局部”的皮相,让观众尤其是缺乏生活经验和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观众,误认为“皮相”就是真实的生活,甚至津津乐道,反之对倡导洁身自好、清贫乐道的主流价值观体系产生了质疑。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收视率等经济利益因素的推波助澜,这两种创作态势日益变为创作“时尚”。相反,对于近代史上很多大学者、大科学家在艰苦的环境中成就了一番伟大事业这些更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界却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关注。从这个意义上看,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值得深刻反思。缺乏价值立场和伦理底线的“伪现实主义”,缺乏独立批判意识和反思力度的“皮相现实主义”,本质上都反映了一部分创作者和评论者在物欲横流和西方思潮的双重冲击下,本应坚守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匮缺。这些“伪现实主义”和“皮相现实主义”作品,甚至沦落为讴歌利益关系、媚俗迎合、花眼乱心进而误人子弟的荧幕乱相。

其次,应警惕以个人小悲欢代替宏观历史把握的不良倾向。珍视创作者的个体情感体验是必须的,但是,要真正深刻、准确地再现历史,就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引。话剧艺术大家于是之就反对单纯的“从自我出发”的表演理论。中国传统文论也主张从“小我”进入“大我”乃至“无我”。艺术创作既然承担了表现历史的责任,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宏观把握和深切认识,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就会在历史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审美创造过程中失去方向。在表现历史的深刻度和准确度上,现在的一些电视剧作品很有可商榷之处。例如,剧中主要人物在特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所言所行,虽然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很有个性、很过瘾,但却失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能说出来、做出来的。再如,一些电视剧作品为了表现特定历史时期中、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人性的变异过程,将主要人物性格的异化表现得过于突兀,缺乏对复杂的转变过程的符合人物性格逻辑、情感逻辑和行为逻辑的合理到位的描绘,缺乏对人物性格转变复杂性的充分呈现,因而在人格的统一性上发生了分裂,使得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了审美接受心理的“阻隔感”,从而感到对人物性格的变异难以接受。写好大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精神面貌,而不仅仅限于主创者个人的“自我体验”,或者说,将这种“个人化的情感生活体验”诉诸于更为宏大厚重的历史时代背景,将个人的艺术体悟根植于准确到位的历史把握,才能完整呈现特定时代的风貌。

再次,应警惕利用以徒有其表的形式遮盖空虚乏力的思想、以娱乐化思维代替审美思维的不良倾向。我们反对将历史过度道德化,反对将艺术创作附庸于政治或道德范畴,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文艺创作与批评又被迫屈从于经济利益,由以往从属于政治道德附庸的极端跑到以利润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另一极端,片面追求收视率,坠入过度娱乐化的泥潭。具体就表现为,以炫目迷乱的视听奇观、虚幻的历史背景等徒有其表的艺术形式刺激观众的视听,进而误把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当成艺术本应追求的精神美感;将空洞贫乏的内容、乖张乖戾的人物个性、偏失的价值观,掩盖在“娱乐至上”的假象、乱相之中。

从人类艺术史的发展历程来看,究竟何为艺术之本?何为艺术之末?我们现在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如果倒置了本末,艺术作品就不亚于精神鸦片,会使得观众沉沦于视听奇观的幻觉,而逐步丧失了审美思辨能力。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最根本之点,在于人类具有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审美的方式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如果艺术创作者将艺术作品沦为了艺术产品流水线上的纯工业化、纯经济诉求的产品,将观众仅仅视为艺术产品的消费者,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视为工业化流水线的机械操作,将自己的社会责任定位为经济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实际上就已经放弃了人类灵魂构建者的神圣职责,而沦为了“消费”链条的奴隶。

最后,应警惕借改编经典之名解构经典的不良倾向。我们不反对以当代人的视角,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诠释解读;但如果借改编经典之名,行经典“化钱”之实,就走向了一条改编的歧途。一些改编作品以挖掘经典的“边角料”、“奇闻轶事”和人物的三角关系,来刻意营造“卖点”迎合媚俗的欣赏趣味,或生吞活剥西方思潮的一些只言片语来任意曲解经典,或以没有伦理底线的所谓“人性解放”的谬论瓦解经典作品的道德底线。这些改编其实都不是真正以严肃严谨、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改编,而是将“经典”作为化钱求名的工具。经典是经过历史与人民检验的承载着民族优秀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的精品力作。敬畏经典,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表现。改编经典,应坚持顺势方向地丰富、深化、发展,反对逆势方向地解构与颠覆。对经典名著的改编应该立足于当代生活实际,挖掘整理文学资源,淡化、剔除其腐朽的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因素。简单的颠覆和一味的戏说都会误导观众,使观众接受那些不真实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贻害无穷。每个民族都应坚守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文学观,颠覆和篡改名著只会让我们的历史观和文学观统统走向混乱。

上述值得警惕的“表象”性问题,其背后所蕴含的缘由固然复杂,但从创作思维层面深究,根子是在哲学上出了毛病。因此,从哲学思维出发根除这些乱相,方为治本。究其哲学根源,“乱”的最根本的病根在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过去,我们曾一度习惯于简单地将文艺从属于政治,走以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极端;如今,面对市场经济,又误将文艺笼统地从属于经济,跑到以利润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另一极端,片面地以收视率的经济指标作为评价电视剧作品的重要乃至唯一指标,堕入了文艺商品化、过度娱乐化的泥潭。

哲学根源上的偏差,就会导致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的诸多谬误。笔者曾反复着力批判片面认识观赏性、盲目追求观赏性,即是最为典型的一例。注重观赏性,本是唯物史观和接受美学的题中之义。但观赏性与属于创作美学范畴的思想性、艺术性不同,乃属接受美学范畴。思想性与艺术性这一对概念抽象的逻辑起点是作品本身;而观赏性概念抽象的逻辑起点却是观众的接受效应。语言学与逻辑学规定:只有在同一逻辑起点上抽象的概念,才能在同一范畴里推理,从而保障推理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是作品自身的历史品格和美学品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恒量;而观赏性却是观众的一种接受效应,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而迁的一种变量,主要是决定于观赏者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以及与作品发生关系时的时空条件的一种综合效应。从辩证法和范畴学看,什么范畴的矛盾应主要在什么范畴里解决,并关注到与之相关的范畴里的相关矛盾。那么,观赏性就应主要在接受美学范畴里解决,一是下功夫净化观赏环境,营造科学健康、具有独立批判意识的文艺评论氛围;二是着力提高观众的鉴赏修养,以艺术性、思想性兼备的优秀作品来陶冶、提升观众的鉴赏能力。歌德有一句名言: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现在却把观赏性推给创作美学范畴里的创作者去解决。于是,创作者面对不健康的创作环境与素养不高的观众群体,其选择的唯一出路,便是为了追求收视率而迎合观众。

哲学根源上的偏差,除了导致批判标准的偏差,亦表现为如下种种笔走偏锋的极端现象:从过去忽视观众娱乐、乃至说教化的极端,跑到以视听感官的娱乐刺激冲淡、乃至取代精神美感的极端;从过去曾把人性、人道主义视为的极端,跑到以展示“人性恶的深度”和“窥人隐私”为能事的极端;从过去对传统经典敬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僵化极端,跑到专门逆向拆卸、解构、颠覆传统经典以吸引眼球寻求“娱乐”的极端;从过去普遍盛行的“高大全”式的浪漫主义形象塑造的极端,跑到“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无是无非”的“非英雄化”倾向的极端;从过去一度忽视审美化、艺术化程度的极端,跑到大制作、大投入的“营造视听奇观”的形式唯美主义的极端,等等。凡此种种,其结果都导致“过度娱乐化”,都有悖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艺术宗旨。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的那句名言:“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对艺术谈论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时下娱乐成风,娱乐过度,要么止于营造“视听奇观”,以感官冲淡乃至取消艺术本应追求的精神美感,要么颠倒了术与道的关系,醉心于术而忘了道,失却了思想和灵魂。须知,一个民族过度的视听感觉生理上的刺激感被强化之时,常常是这个民族精神灵魂上的美感和反思能力被弱化之日,我们决不能乐此不疲、麻木不仁。

哲学根源找到了,就容易对症下药了。笔者认为,从根本上修正上述哲学思维层面的谬误,必须从哲学的深度进行审视,而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和零打碎敲。

首先,应自觉坚守全面辩证和谐的艺术发展观。毫无疑问,发展文化已成共识。从上个世纪末至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反观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已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演进为“经济支撑,文化引领”;从单纯由政府资金投入,演进为允许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到艺术创作中来,进一步激活艺术创作的生产力;政府的职能从对艺术创作的单一管理,演进为给艺术创作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艺术创作环境更为宽松和谐。只有坚守全面辩证和谐的艺术发展观,才能有效提升电视剧作品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在人物形象塑造、题材开拓、形式创新乃至作品历史意蕴和人文品格提升等诸多方面,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其次,应自觉坚守美学的、历史的文艺评价标准。“美学的”标准考量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历史的标准”则考量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内涵。两者相辅相成、交融统一,既可以防止在历史层面和价值层面失去宏观的总体驾驭,而津津乐道于技术和形式层面的细枝末节,又可以防止离开对艺术本体实实在在的审美体悟,做出空泛的、历史的、道德的评价。笔者多年来不断重申贯彻这一辩证统一的文艺评价标准,在此不再冗述这条标准的基本内容,只是再次强调:美学的、历史的评价标准是当代面对乱相丛生的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时,最为有力的、科学的、辩证的评价标准,美学的、历史的文艺评价标准统领着文艺评论的总体方向。

相较于西方繁杂纷乱的文艺批评理论派系,历经时间和实践的洗礼,美学的、历史的文艺评价标准更显示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光芒。我们强调科学的文艺批评标准,不是机械地照搬经典理论,将经典理论作为束缚文艺创作的框架或是拿来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附庸,而是要强化评论者坚守文艺创作应宣扬社会正面力量、社会核心价值及优秀民族精神传统的历史责任;我们强调科学的文艺批评标准,不是要一竿子把其他各类批评标准都统统批驳倒,而是要提倡评论者在复杂纷繁的文艺批评环境中,仍然坚守文化自觉意识,坚守自身独立的学术操守和自由的精神理想,不要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掉自己的精神家园。

再次,应自觉坚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立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关涉到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的重要课题。要真正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要自觉认清文化的独特功能,自觉把握文化建设的独特规律,并自觉践行文化的时代担当。这就要有对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的充分肯定,要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要善于辨别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要有对外来先进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博采众长的兼容吸收。缺乏文化自觉的坚定信念,就会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西方思潮的侵袭面前,轻易放下自己应该担当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就会在人云亦云的思想潮流面前,亦步亦趋,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丧失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批判精神。

我们要坚持引导,反对迎合;坚持教育,反对媚俗。这样才能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建立文化自信,也才能健康、可持续地通向文化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些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创作者,已经通过自己的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们自觉认清电视剧艺术在提高全民族精神素质中的独特功能和地位,锲而不舍,辛勤创作,如痴如醉地从历史文化的富矿中采掘,自觉践行人民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他们自觉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的指导作用,自觉把握并遵从电视剧艺术独特的审美规律,善于吸收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并融汇到自己审美创作思维的全过程中去,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

在电视剧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中,还要努力处理好以下两对辩证关系。

首先,处理好创作与批评之间的辩证关系。创作为批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素材,批评为创作建构起外部环境和发展平台。“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创作与批评的关系亦是如此。而现实情况是,面对创作界出现的数量庞大、题材重复、创作趋于模式化的现状,批评界处于一种“失语”的临界状态。长此以往,创作与批评都将会严重偏离和谐发展的正常轨道。批评界“失语”的根源,就在于上述所说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的匮乏,因而在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驱动下,“唯收视率”、“观赏性第一”等偏颇的评价标准大行其道。电视剧批评薄弱,就会导致创作上的价值追求与审美追求旨趣的偏差,出现前文所述的一系列值得警惕的问题。广大观众有了自主的收视选择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评论者就可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随所谓“时尚”的脚步,而放弃自己理应承担的引领风尚的时代责任。相较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而言,电视剧作品的大众娱乐性更为明显,但并不能因此而抹杀其理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和社会价值。一部优秀电视剧作品的含金量,不能依据暂时的收视率,而是有赖于那些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批评家以美学的、历史的文艺批评标准,对作品做出全面辩证、统一兼容的科学评价,以兼具感性、理性的丰富饱满的艺术意象思维来引领和升华人们的审美体悟。这样的评价才具有时空穿透力,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现在阻碍中国电视剧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缺乏既精通艺术人文、又通晓哲学历史的批评通家。因为这不仅仅是坐井观天式的所谓“专业化的批评”所能承担的责任,它需要激活全民族的艺术思维。

其次,处理好“引领”与“普及”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历史,“花雅之争”自古有之,“普及与提高”更是时代命题。当下在文艺批评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文艺不迎合观众迎合谁?”但这种观点的本质却是以“为人民服务”之名,行“为人民币服务”之实。一字之差,体现了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因商业利益的驱使所产生的媚俗迎合趋势。这种迎合论,直接导致了文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恶性循环:一些作品消极适应大众文化中的低级趣味和浅层次的生理,而这种消极适应又反过来刺激创作者生产文化品位和审美情绪更为低下的精神产品,进而败坏了观众的审美情趣,恶化了文艺生态环境。客观地看,观众的审美品味存在着差异性,众口难调,但文艺创作应当防止“尾巴主义”和“迁就”倾向,不能以降低审美品位和牺牲美学价值来迎合、纵容,乃至误导广大观众有待提升的鉴赏品位。

鲁迅先生说得好:“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批评家应该以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一双慧眼,辨析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来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这才是文艺批评“为人民立言”的正确选择。古今中外的经验反复证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既反映人民精神生活、又引领人民精神世界的。当前的电视剧创作应立足于“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和“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以这样的辩证思维来引领创作和批评。坚持引领还是放弃引领,是评价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肌体内无处不在的软实力,需要长期积累,水到渠成,不能急功近利地违背规律让文化直接去化钱。文化“化”钱,以牺牲人的素质为代价,将来低素质、低境界的人不仅会把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吃光、花光、消费光,还会从根本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的“败家子”。这是完全背离科学发展观的。

面对良莠不齐、喜忧参半的电视剧创作现实,以及纷繁杂芜、亟待整合的电视剧批评现状,唯有倡导走一条辩证整合、兼容和谐的文艺创作、研究之路,才是有利于中国电视剧长远和谐发展的“人间正道”。兼容和谐、辩证整合,理应成为当今文艺审美思维所遵循的原则。21世纪刚度过了十几个年头,电视剧艺术创作者和评论者们肩负着时代和历史的双重责任和考验,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应既坚持民族的审美个性,又反对食古不化;既坚持学习外来文化,又反对生吞活剥;既坚持“见好就拿”、“拿来就化”,又反对固步自封。让每个个体呈现出自己最美的东西,创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民族审美个性,即“各美其美”;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以开放的眼光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及其表达,即“美人之美”。在此基础上善于把这两种美交融、整合、创新,“美美与共”,创造出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的“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