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交通安全宣传的意义范文

交通安全宣传的意义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26 14:48: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交通安全宣传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交通安全宣传的意义

篇1

一是大部分农民忙于耕种,忙于致富,忽略对交通安全法的认识和了解,造成交通安全法制意识不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高。

二是农村地壤广阔,处地偏避,使交通安全教育难免出现漏洞,农村的道路线长路弯,而交通管理部门的警力严重不足,对道路的管理和人为的宣传教育不能面面俱到,难免对“人、车、路”的安全管理不慎失控。

三是许多乡村公路基础不实,建设和维护工程单位不明确,经不起风吹雨打,加之农民的护路养路意识不强,几年下来造成大面积农村道路已残破不堪,许多农民由于对交通安全的不了解,盲目地顶着风险驾驶机动车通过这些危险路段,存在极大的交通事故隐患。

四是交通安全宣传综合性管理不强,不论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还是一个工作组,每进入乡镇或村庄开展专业工作,都很少结合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造成偏远地区农民对交通安全知识知之甚少。

五是交警部门在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上欠佳,有些宣传活动和方法是应付式的,花了钱又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如何广泛深入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较少的钱去办较多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在工作方法和技巧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如何运用宣传引路开路,铺上安全路,使每次宣传活动都开展得轰轰烈烈,都取得成效,值得我们去学去做。在这里,总结八种宣传方法,供从事公安宣传教育的同行们参考:

(一)“对口式宣传方法”。这种方法交警与参与者双方均可提问,均可讲解和加深对问题的辩解,主要用在交通参与者人员相对少数,交流时间短,而又必须要及时交待说明清楚问题的情况时使用。比如:对乘座超载车、报废车、农用车等被卸下转运的群众、旅客以及交通违法驾驶员、车主的现场教育等,均可采用此法。

(二)“集中式宣传法”。主要形式是集中学习或上课,前提是人员容易集中,宣传和讲解的内容重点突出。比如:传达上级的重要精神,上安全教育课,宣传和要求对方必须执行的决议决定,现场交通安全的摸拟示范、到中小学校上法制课,到企业、农村开会学习,宣传重要文件或通报重大交通事故,或组织交通违法驾驶员集中学习、培训等均可用此法。

(三)“滚动式宣传法”。此方法属于台阶方式,即:由初级宣传阶段逐步向中高层次宣传阶段发展,把宣传工作引向深入。此法适合在某地不能长期开展宣传或在某地宣传后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问题的情况。如:与当地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宣传,向地方政府提出协同宣传可行建议,把交通安全宣传任务列入乡村工作范畴,通过推动模式逐步提高农民对交通安全的应知率,逐步扩大社会宣传效果。

(四)“固定式宣传法”。在边远的村庄、企业、农村学校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比如在农村市场内、校园内以及车站、村庄路口等树立“交通安全宣传厨窗”及刷写口号标语等,每个月变换一次文字和图片内容,使边远地区的农民、学生、群众了解掌握国家和当地每个时期的交通安全管理及交通事故等动态。

(五)“流动式宣传法”。也就是有循环性的流动宣传。是属于一种应知内容需要人们长期或者一个时期内必须掌握、熟知和了解知识的宣传方法,适合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预防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宣传,以及开展各种专项行动,如“春运”、“百日竞赛”、“黄金周”、“宣传月”等宣传都可采用“流动宣传法”。在形式上有流动宣传车、出巡文艺演出、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交通安全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等。

(六)“咨询传递式宣传法”。适应在某时某地和某人群当中开展的宣传活动。如:在农村的集市、庙会以及“商品交易会”、“农副产品展览会”等人群集中的中央设立“交通安全宣传”咨询点,既可向群众讲解宣传和答复群众疑问,又可散发学习资料和传递信息,取到“教育一人、传递一片”的宣传效果。

(七)“领导牵引式宣传法”,即:交警领导直接深入实地宣传,引导和感染对方领导,通过调动宣传对象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触动对方的内心,使对方感触到交通安全宣传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以此动力来带领下属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篇2

今天,区政府决定在这里召开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暨局际联席会议,旨在进一步落实“五进”、创建畅通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刚才,区府办张程副主任传达通报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宣传部廖荣华副部长部署了我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有关事宜,交警四大队宋军大队长传达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方案。下面,我就今后一个时期的“五进”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法规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是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的一项最基础、最紧迫的工作。从2004年10月,中央就在全国部署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就我区“五进”工作而言,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得到了提高,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这是各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全体公安交警发挥主力军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交通安全工作意识问题,平时各位工作都忙,但不能因工作忙而忽视了关系国计民生、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二是工作责任问题,把此项工作看成是交警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今年4月中旬,市政府组织“五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我区“五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不容乐观,离市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市政府年底还将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再次进行检查。为此,各镇、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大对“五进”工作的领导力度,要充分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要认为此项工作仅仅是交警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此项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这次会议对各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分解,并签定了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工作目标。通过今天的会议,希望各镇、各部门回去后要真抓实干,认真加以落实。“五进”工作领导组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抓基础,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根据国务院召开的道路交通安全部际联席会议精神,4月21日,、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共同在全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这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区政府在这里专题布置,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为此,各镇、各部门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五进”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在“深”上下功夫,切实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五进”工作中,要以抓阵地(学校、社区、乡镇)、抓重点(交通沿线)、抓基础(基础设施及硬件)等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各镇要按照“五进”工作要求,要在有条件的社区、学校、单位、行政村建立固定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室,设置固定宣传栏和宣传牌,积极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三、明确创建“平安畅通”工作目标

要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目标,到2010年使我区道路交通安全要达到“工作机制健全,安全设施完善,交通有序畅通,管理水平提高,守法意识增强,交通事故减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是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创建“平安畅通”是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延伸,为此,各镇、各部门要认认真真的研究,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制定出工作方案,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把创建“平安畅通”工作抓紧、抓好。明年初区上还将对此项工作作具体的安排部署。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篇3

【关键词】 安全措施;干预性研究;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 (2007)02-0162-02

【作者简介】 杨军(1953- ),男,北京市人,大学专科,副主 任医师,主要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单位】 1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100021;

2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多年来,道路交通伤害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给人们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同 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我国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人数居世界 首 位[2]。国内外有关资料显示,在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中,儿童青少年是高危人群 [3]。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青少年开展交通安全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对 预防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具有重要意义[4]。笔者于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对北 京市朝阳区部分学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朝阳市区4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为调查对象,选取其中规模相当的2所学校作为对照校,另2所为干预学校。干预前参与调查 学生1 492名(干预组743名,对照组749名),干预后参加调查学生1 461名(干预组729名,对 照组732名);平均年龄分别为14.66岁和14.57岁;男女比例分别为0.99∶1和1.01∶1。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健康教育 所统一制定的《北京市中学生道路安全健康促进项目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性 别、年龄等)、常用道路交通工具(主要指上下学的交通工具)、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掌握 情况(是否学习过以及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情况)、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以健康教育所、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调查员,并进行统一培训;每 次调查 时接受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督导员的现场督导。

1.2.2 干预方法 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制作1套步行 、乘车和骑自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宣传品;在干预校全体学生中举办预防道路交通伤害Flas h大赛;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放 《致学生和家长一封信》,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防病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与交警部门、学校 共同举办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由学生会干部及学校行政干部在校门 口指导学生过马路,促使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充分利用学校校报、板报、广播、展板定 期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安全知识、道路交通事故危害、交通事故人员创伤的急救 处理等知识。以道路安全健康促进项目为主题,在全校各班做1次主题班会,开展如小品、 演讲、文艺表演、知识问答等有趣的宣传活动。干预活动共进行了6个月,对照组未采取任 何干预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题包括识别交通标志4道题和对违反《交通安全法》行为的认识12道题, 道路交通安全行为题包括最近1个月有无违反《交通安全法》行为11道题。得分判定标准为 每题1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总分为16分,道路交通安全行为总分11分,利用加权法分别计 算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知识和行为得分均数,然后换算成百分制。

1.3 统计分析 根据每个学生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2次答卷中的知识、行为 得分,以及在态度上对于交通情况认知率的改变作为判断干预效果的指标。利用Epi data建 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干预前 后的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干预前后学生选择步行为上学方式的比例分别为18.0%和2 0.1%,骑车的分别为40.2%和33.1%,乘公交车的分别为36.6%和40.6%,坐专车的分别为4.4% 和5.8%。

干预前后学生上学花费的时间小于0.5 h的分别为53.1%和53.0%,在0.5~1 h之间的分别为2 9.5%和3 1.8%,在1~1.5 h之间的分别为12.3%和9.9%,1.5~2 h之间的分别为3.3%和2.8 %,在2 h以上的分别为2.0%和2.4%。干预前后以上各项统计指标相对稳定。

2.2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行为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比 干预前上升了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得分干预后 比干预前上升了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知识得分第2次问卷比 第1次问卷下降了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得分下降了9.1%,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干预前后中学生对交通法规的认知情况比较 干预组在干预后,听说过 交通法的学生比例较干预前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 组学生 第2次问卷比第1次问卷上升了1.8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交 通法宣 传的比例,干预组上升了19.9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学生 上升了4. 6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交通法与己有关的比例,干预组上升 了0.9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了0.5个百分点,差异也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愿了解交通法的学生比例,干预组上升了3.7个百分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了0.6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4 干预前后中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归责比较 干预前,调查对象认 为对道路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比例有17.9%认为是机动车,7.9%认为是非机动车,5.5%认为 是行为,67.4%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干预后,15.2%认为是机动车,9. 5%的认为是非机动车,5.9%认为是行人,68.2%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干预前后对于 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大多数调查对象始终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共同责任。

2.5 干预前后学生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率比较 骑车时被机动车撞的比例在干 预后较干预前上升了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骑车时被自行车撞的比例 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骑车时撞倒行人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走路时,被机动车撞倒的比例在干预后较干预前上升了5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走路时,被自行车撞倒的比例在干预后较干预前 下降了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搭乘汽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在干 预后较干预前上升了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搭乘自行车时,发生 交通事故的比例在干预前后此项指标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果显示,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行为得分干预组干预后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学生在干预 前后对于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大多数调查对象始终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共 同责任。

调查还显示,干预活动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受伤情况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原 因可能与干预活动持续的时间较短以及社会大环 境及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经济条件、学生自身 对于交通安全的认知情况等因素有关。

此次调查所抽取的4所学校都是城区学校,学校平时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有一些意识, 但未受过系统的专业指导。调查中,干预组得到了专业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指导,因 此干预前后知识行为得分有所提高;对照组因为6个月内未采取过任何形式的道路交通安全 教育,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淡化,在知识行为得分方面有下降趋势。因此也反映出 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应该经常进行。

(致谢:该调查得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北京市劲松第三中学、北 京市金盏中学、北京市新源里中学、北京市服装学院附属中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

4 参考文献

[1] 池桂波,王声氵勇,荆春霞,等. 1951-1999中国 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析.中国预防医学,2001,2(4):248-250.

[2] 王声.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伤害和健康公平国 际学术会议在美国进行.中国预防医学,2002,3(3):24.

[3]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和健康公平的倡议书.中国预防医学,2002,3(3):24.

篇4

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我积极响应市委政府的安排,深入广西北流市扶新镇扶新村,成为一名交警驻村指导员。通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感受颇深,特别是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在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前段时间的调查走访工作中,笔者发现当前村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交通安全隐患一直在左右着农村生产经济的发展,一些村民在出行的时候,驾驶无牌无证摩托车上路,超载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现象在农村司空见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村民不但不引以为戒,反而把发生交通事故说成是天灾或者是天意,甚至说成是一个人的命中注定,闻言,笔者深感忧虑,开展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然而,就目前农村交通安全现在而言,指导农村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难题:一是农村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农村地区幅地辽阔,群众居住较为分散,有些村庄相隔几公里的路程,集中起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有相当大的难度,与城区附近的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相比,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很难开展;二是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基础设施差。据本人作为驻村指导员的调查了解,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依然存在无交通安全宣传场所,无交通安全宣传专栏,无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无交通安全宣传员,村民受到交通安全教育的机会少之甚少,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教育,造成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违法现象普遍增多;三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构不完善。目前,在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视,一些村委根本就不存在有交通安全领导机构,宣传教育的不到很好的开展,处于交通安全无任抓、无人管、无人学的“文盲”状态。

面对农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作为驻村指导员,该如何去抓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村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开垦交通安全的“荒山”呢?笔者认为,作为驻村指导员必须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棋:交通安全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一是交警部门在开展各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驻村指导员要担负起宣传教育的责任人,走进农村学校,以学校为阵地,为在校的中小学生讲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常识,让广大农村学生,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生知道遵守交通安全的目的和意义,填补农村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空白,从小养成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积极开展交通安全进学校教育活动,驻村指导员要深入到学校开设交通安全专题讲座和参与交通的实地演练活动,让广大农村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抓好学生上下学的安全管理工作,驻村指导员要深入学校指导学校建立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成立学生上下学护路队,保护学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四是抓好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驻村指导员,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完善农村学校周边的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确保学生的平安上下学。

第二步棋:建设一个交通安全村。在一些靠城区比较近的农村基本上都成为了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意识也普遍增强,但是对于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来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为此,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只有停滞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就像前面所说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在他们的地盘上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违法,就算发生了交通事故,也只有是认为命中注定。为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农村是走好第二步棋的关键。然而,如何走好这(来源:文秘站 )一步棋呢?笔者作为驻村指导员,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一是作为驻村指导员,要为村委出谋献策,指导村委成立交通安全领导机构,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农村生产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解决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无人抓,无人管的难题;二是在村委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创建交通安全村,开辟交通安全教育室和交通安全宣传专栏,为广大村民在茶余饭后,或者是冬闲季节有活动娱乐,学习活动的场所;三是向交警部门反馈有关信息,组织宣传民警深入到农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农村活动,组织城区交通安全业余宣传队送文艺下乡,把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安全理念溶入他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文艺节目中,逐步渗透,让他们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交通安全教育;四是献爱心、送温暖下乡。春节前,可给农村交通安全文明户、运输专业户、五保户送有交通安全宣传内容的对联、门画、这样既宣传了交通安全常识,又密切了警民关系;五是向广大农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让广大村民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告别交通安全知识“文盲”现象,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步棋:适时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受季节的影响,农村有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之分,作为驻村指导员在开展宣传活动要注意避开农忙季节,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和内容,否则不仅达不到好的宣传效果,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一是冬春之交是农村相对的农闲时节,外出打工人员回乡过春节,进城购物、走亲访友、婚丧嫁娶等,是一年中出行最为频繁的时候,也是一年中空闲时间最长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效果比较理想。在宣传内容上,可选择进行交通法规常识、进城交通安全须知、防车匪路霸袭击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在麦收和“双抢”之前的这两段农闲时间可重点给农民群众进行在公路打场晒粮、堆物占道的危害性教育。秋收之后,一些收入不错的农户家庭有准备购买摩托车等“大件”物品的想法。这时可重点进行车辆、驾驶员管理方面的法规宣传,主动把政策送到农户手中。随着农村产业化的调整,传统的“农 忙”、“农闲”时间有了一定的变化,我们只有“因农制宜”,调整好宣传活动的时间,确定有针对性的内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篇5

道路交通安全是我镇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事关全镇安全生产大局。各村(社区)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管理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坚持打防并举,疏堵结合,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经营者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事故预防工作机制。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为切入点,以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伤亡事故为目标,以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为主线,以解决群众出行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强源头管理,形成严密的防控网络,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谐、有序、协调发展、

二、加强和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发挥镇乡派出所作用。各镇乡派出所要加强治安巡逻,掌握辖区内机动车、驾驶人情况,认真排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落实整改措施,依法处理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同时,通过组织民警进村入户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三、加强和规范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

(一)摸清家底,建立档案。以村(社区)为单位,每年对辖区内的机动车(包括大、中小型客货车、摩托车、轮式拖拉机等)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详细掌握每辆车的车况和运行情况,逐车建立安全管理档案,与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二)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行为。坚持政府牵头、公安主抓、部门联动的村(社区)辅助工作机制,公安、交通部门和各镇乡、村(社区)将制定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违规查处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对机动车无牌无证上路、报废车辆上路、非客运车辆载客、客运车辆超员、客运车辆违规载货、货运车辆载客、酒后驾车、摩托车超员和载客、货运及低速载货汽车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针对严重违法行为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分阶段、有重点、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严管重治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