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死亡教育定义范文

死亡教育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15:02: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死亡教育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死亡教育定义

篇1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综述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苏海针(1979―),女,汉族,山东省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德育理论研究。

生命教育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至今,一度占据教育理论的中心位置。但是无论生命教育也好,life education也好,education for life也罢,其核心都离不开“生命”和“教育”两个概念,而且不同视角的分析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

一、实施地域的不同

生命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因各国文化社会背景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实施取向。在此暂且只探讨明确以“生命教育”概念为其旗号的相关现状。

(一)西方国家

第一位倡导education for life的是美国的J. Donald Walters,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s),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不过,education for life实施范围仅限于其倡导者在美国和意大利所创建的阿南达学校。

通常认为,最早的life education概念是1974年由澳大利亚的Rev.Ted 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1979年,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简称LEC)。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LEC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总的来看,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内涵、范围、宗旨与推动单位方面均不相同。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推动单位并非官方或正规学校,着重于关注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远离犯罪和贫穷等话题,将生理与心理卫生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作为其主要内涵;而国内生命教育则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主题已远远超出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关注的范畴。

(二)我国港台地区

香港于1995年起推展LEAP(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y Programme),其内容延续了LEC的宗旨。1996年,香港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首先在校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开始扩大。三年后,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又推出“爱与生命教育系列”,建议学校把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这些内容融入有关科目。如今,香港的生命教育是大都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

1997年,鉴于校园频繁的自杀及杀人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此系岛内“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此种生命教育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其内涵属于广义的生命教育,范围很广。如今,台湾在教育当局和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近10年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我国大陆地区

1922年陶行知先生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把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表述为“education for life,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即把“生活即教育”命题用“生活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来阐释。中文的“生命教育”一词在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才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并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所以我们如今所谓的生命教育内涵基本与港台地区保持一致。

鉴于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生命教育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6月,上海市也正式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紧跟其后,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官方政策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显然,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对生命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大羽翼之下,生命教育实践也只是“星星之火”,远远达不到其在理论上的热闹程度。

二、分析生命层次的纬度不同

生命现象是世界上最最复杂的现象。对生命系统,我们只能作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性的描述,而无法给生命下一个定义,因为没有任何特殊的物质、物体或力量可以和生命等同。因此,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可以有多层次、多纬度的阐释,如此遂造成生命教育内涵的各具特色。台湾学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

吴秀碧等很多学者根据身、心、灵三个层次,即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来认识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可从生理与身体层面、心理活动与行为层面以及信念与灵性活动等层面入手。① 也有的学者根据知、情、意、行四方面来阐释生命教育:认知层次指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实践层次指个体能够将认识真正加以履行,不轻视自己和别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行为负责;情意层次即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 学者郑崇珍则从生命的生存、发展、自我实现等从低到高的需要出发,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从低到高可描述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学生发展生涯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③ 而台湾更多的学者皆认同人的生命有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四个向度,认为生命教育应以自身为出发点,逐渐向外拓展到他人、社会、环境,直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关怀整个人类的命运、建立世界伦理的观念。最后一种认识角度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比较普遍,基本能达成共识。

三、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不同

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人的一切又相当复杂,所以,有关生命的方方面面无不理所当然地被纳入生命教育内涵之中,诸如两性、死亡、生理健康、感恩、信仰、安全、防治、自杀防治、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交往技巧、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此,黄德祥教授的看法比较典型。他认为,生命教育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包含五个向度:宗教取向、生理健康取向、志业(生涯)取向、生活教育取向、死亡教育或生死学取向,并且认为美国的品格教育亦可视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④所以,各学者口中的生命教育、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所实际实施的生命教育可能包含以上具体内容的几种,重点会落在不同的具体内容上面,生命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面貌也就五彩纷呈、各有特色了。

四、外延不同

外延的不同是指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生命教育”等同于“教育”一词。国内很多学者认同,从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如叶澜认为,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⑤把整个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这只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这种理解以其应然性而与现实存在的教育状态相区别。但从如此广义的内涵来看,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但是牵涉的因素甚为广泛,其过程也至为复杂,举凡生存、生活、生计,乃至于身、心、群、灵等,都可包含在广义的生命教育之内。换言之,此种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健全人格的教育。

尽管很多学者认同生命教育或全人教育就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在实际实施中,生命教育往往作为现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也就是补充现实教育中应有但缺乏的东西,即专指教育或广义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一再重复教育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况且,将现有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不断改革与进步,不断朝向教育的理想状态迈进。所以,大多数人所默认的生命教育并非指的全部教育,而是更关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也即人文教育。比如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⑥从各种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观点来看,明显可以发现其重点有所偏重:不突出生命的物质、生理方面的保健,更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发展;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群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继 续 教 育 研 究2008年第3期

当然,最狭义和最核心的生命教育是直接与“生命”、“生存”、“生活”、“死亡”等词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是指死亡教育。

五、名实不同

名实之分即是生命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具体实施、实然状态的差别。有学者甚至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间,希腊哲人普遍对生命、宇宙及人的关怀,还有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所实施的“有教无类”、提倡“启发”的私塾教育都属生命教育之列。

虽然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就广义的生命教育内涵而言,国外有关安全教育、宗教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诸多范畴都与生命教育水融,甚至被生命教育概念纳入囊中。比如英国的彼得•麦克非尔创立的体谅道德教育学派、诺丁斯的关心学派及目前主要在宗教教育中开展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都对生命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近10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情感教育”、“情境教育”、“愉快学习”、“自主创新”、“交往学习”、“主体教育”、“和谐教育”、“体验教育”等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虽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莫不从关照人的生命意识出发,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呢?自然,国内不少学校也打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旗号,究其实他们实施的是否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是否真正与生命有关,这显然是两码事。

六、与死亡教育的关系不同

生命与死亡唇齿相依,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紧密联系。诸多生命教育概念有时涵盖死亡教育,有时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通用,有时又把死亡教育排除在外。

让我们先从生命教育的渊源谈起。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美国早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死亡学(Thanatology)的研究,60年代开始在高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广死亡教育,后来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引入台湾可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却因国人避讳谈死的禁忌,直到1993年傅伟勋的专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提出“生死学”一词,国人才逐渐接受。此后“生死学”一时蔚为显学,“死亡教育”也就转为“生死教育”。到了1997年,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正式提出中文“生命教育”一词,用“生命教育”代替“生死教育”更具有积极正面的意味,因此迅速被社会所接受。

其实“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差异不大。张淑美就曾指出:“善生才能福终,死亡不啻是生命的导师;教导死亡,实乃教育生命,‘死亡教育’,正是‘生命教育’。”确实如此,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乃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也可以视为生命教育狭义上的解释。台湾大学里的生命教育就采取狭义的定义,以生死取向居多。

七、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区分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从宏观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同义词,不是一种单独形式的存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意识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它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一针见血地直指教育的本来意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的多样性,注重个体独特的经验;从中观上说,生命教育单指生命教育课程,意指教育的内容方面,这种课程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的生命成长为宗旨;从微观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这种策略与方法以“体验”为核心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最后,笔者想引用孙效智先生对生命教育内涵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的三项足以供参考的原则,于我们拨云见日颇有助益:(一)定义问题。基本上定义没有对错可言,我们不能说哪种生命教育的定义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任何人可以根据他自己的理念或理想来赋予生命教育某些内容。(二)共识与开放原则。定义适不适当或社会是否接受需要社会整体通过共识过程去讨论,生命教育的内涵不应以一种封闭而独断的方式来决定,而应该透过开放的交流对话来确定并丰富它的内涵。(三)周延原则。生命教育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因此,生命教育的定义在内涵上应力求深度与广度上的周延,避免各种片面与狭隘。

注释:

①吴秀碧.生命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案[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22.

②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③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2).

④黄德祥.小学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life.省略.

篇2

关键词:医学新生;生命意义;死亡态度;生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37-0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现象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了: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无时无刻都在跟人的生命打交道,其生命观、生命意义感及死亡观、死亡态度如何首先将影响其目前的学习、生活态度和未来的从业态度,同时还将影响其对临终病人的医疗处置态度及医疗处置方案,因此,了解医学生的生命意义和死亡态度现状,针对性地开展生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选取我校大一“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选修课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开课伊始即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98.2%。学生结构统计如下:

问卷分4部分,第一部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健康状况等如上表所列;第二部分:《生命意义感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即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命价值和生活自主。以Liker式的七点量表方式作答,每个题目皆有两个极端,各有对应词语,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感受加以选择。总分介于20~14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生命意义感越高。第三部分:《死亡态度量表》,共有32个项目,分为5个维度,即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和自然(中性)的死亡接受。;第四部分:关于生死知识的来源、是否需要学习生死知识、是否需要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等问题的调查。

二、医学新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现状

1.新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医学新生生命意义总体情况:经数据分析,我校新生的生命意义感平均得分为98.39分,介于92至112分之间。按照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在92分以下为低分组,表明生命意义感缺乏;92至112分之间为中间组,表明生命意义和目标不确定;112分以上为高分组,表明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的划分标准,将医学新生的生命意义状态划分为三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医学新生生命意义各维度情况:经数据分析,我校大一新生生命意义各维度平均得分为4.91,其中生活态度维度平均得分4.75分,低于平均得分;生活目标维度5.05分,高于平均得分;生命价值维度得分4.91,与平均得分持平;生活自主维度得分4.96,也高于平均得分。

2.新生对于生死知识及生死教育的需求现状。问卷第四部分的调查显示,关于“生死知识来源”,在被调查医学生中,5.8%的学生的生死知识来源于朋友,19.6%的学生的生死知识来源于学校,23.1%的学生认为来源于家庭,51.5%的学生认为来源于社会传媒。关于“是否需要生死教育”,79.6%的学生认为需要,13.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仅有5.6%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关于生死教育的途径”,6.1%的学生认为应该完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24.8%的学生选择专题讲座,32.6%的学生应该进行学科渗透,33.3%的学生选择开展主题活动,41.6%的学生选择开设专门的生死教育课程,34.8%的学生选择增强实践体验。

三、基于结论的生死教育尝试

1.设置医学特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我们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根据Herndon,Jackson等人的一项调查,美国的死亡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着眼于学理的课程,重认知感悟,另一类是落实于体验的课程,重感受反思。我们借鉴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国内他校经验,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的内容:(1)生死教育概述:生死教育简介及发展历程,其重点在于从古老寓言故事中引入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生命之舞:生命的起源、发展、意义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亮度四个方面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死亡之约:死亡的传统定义、死亡的新医学定义与器官移植、死亡的意义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由死观生,认识“死亡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4)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我国儒释道的生死智慧、西方死亡哲学、死亡之美等,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消除死亡焦虑,克服死亡恐惧,实现对死亡的超越;(5)大学生自杀及其预防:自杀定义、大学生自杀现状及预防措施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6)安乐死、临终关怀:安乐死的含义及其现状、临终关怀的内涵、要求及其实践等,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医学的有限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培养医学人文精神;(7)应对人生重大失落:缺失目标之空虚、难抵诱惑之焦虑、失恋之苦、丧亲之痛等的应对措施,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与低谷,坦然面对人生的重大失落。

2.探索感受型、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临床医学案例、影视欣赏等均设计讨论问题,学生分组或集体进行讨论。如在观看了《相约星期二》后,教师设计了5个思考题:(1)莫里老师的什么打动了你?此题重在引导学生表达个我化的内心感受,学会关照自我的内心。(2)死亡对于莫里老师的意义是什么?此题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有限和脆弱,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死亡对于学生米奇的意义是什么?此题重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的日常生活,从而进行价值观的调整。(4)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打算做什么?此题重在引导学生克服死亡恐惧,学习坦然面对死亡。(5)我的墓志铭,此题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围绕这5个问题,学生分组制作ppt,并在课堂展示。

3.开发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功能。开课即准备一本“生命感言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都可在“生命感言集”里留下自己的生命感言,课程结束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或感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如《活着》、《此生未完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清单》等,针对医学生还专门推荐了《死亡如此多情》、《最后的期末考》等。参与社会实践,清明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周末组织学生志愿者去养老院关爱老人,感悟生命的有限。

4.创新诱导自发思考及内省的非考试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235”的过程性评价,即平时课堂发言20%,中期观影的分组ppt及展示30%,期末报告50%。期末报告的设计,仍以对生命及死亡的自发思考为主要目标,一共设计4个思考题供学生任选其一:(1)死亡离我有多远?(2)假如某一天你要走了,你最想对谁说什么话?(3)我看安乐死――以《死亡医生》为例。(4)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本漂流书。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从学生的课堂讨论和期末报告看,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层面,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国也没有相关的师资培训,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实践层面,教学学时太少,每期结课学生与老师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班级人数太多,部分学生的参与课堂讨论得不到保证;生死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夏媛媛.中西方生死教育的发展与区别及原因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

篇3

摘要:近二十年来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临终关怀的主要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以及干预方法进行了探究,并结合社会工作在实际的临终关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反思。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临终关怀;反思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一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临终关怀最开始的意思是指朝圣者或旅途中路人用来休息的驿站。临终关怀(Hospice)有多种译法,在中国内地,我们的学者大多采用“临终关怀”的译法;在香港研究者多采用“宁养服务”或“善终服务”这些词语;台湾则把临终关怀称为“安宁照护”。中国的学者和研究者对临终关怀进行了多种释义,其中在界内影响比较广泛的是李义庭和孟宪武对临终关怀的定义,李义庭等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为:临终关怀指的是对救治无望的患者的临终照护,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而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工作目的。临终关怀采取生活照护、心理疏导、姑息疗等治疗手段,着重于控制和缓解痛苦,减少或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使患者“活得尊严,死时安逸”。临终关怀还应为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心理、生理关怀,咨询及其他项目服务[1]。孟宪武对临终关怀定义为: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护临终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2]。仝利民在《老年社会工作》一书中的表述为:临终关怀是指社会各阶层人士(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为肿瘤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治疗不再生效、生命即将结束的及其家属所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减轻临终生理及精神、心理上的痛苦,维护人的尊严,使他们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它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重点,而以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目的[3]。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临终关怀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是从这些定义的理解来看,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不但包括濒临生命终结的老人,也包括临终老人的亲属。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者,不但要做好临终老人的关怀服务,同时也要做好老人家属的关怀工作,因为老人的家属在陪伴老人临终阶段也会面临许多经济、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老人去世后,更要帮助老人家属进行心理调适,尽快度过亲属去世所带来的痛苦期,调节身心健康,迎接新的生活。

一、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

因为临终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临终的老人,同时也包括临终老人的家属,针对这两类服务对象,要向做好临终关怀工作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社会工作者要协助临终老人做好面对死亡的工作,死亡是老年群体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也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不管是对服务对象或者是社会工作者本人来讲,濒临死亡,面对死亡都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临终关怀中协助案主认识死亡,接受死亡这个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二:帮助案主及其家人亲属面对临终老人的死亡问题,以及一些去世后的相关事宜的办理。

社会工作者接案以后,其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为临终老人提供病情、相关治疗方面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二是为临终老人及其亲属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危机事件;三是为亲属提供“丧亲”辅导,帮助临终老人家属在老人去世后能尽快调试身心,迎接新的生活。临终关怀不仅仅需要医护人员,同时还需要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协助,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的过程中,既要关注临终老人的身体更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临终关怀不但要关注濒临死亡的老人的一系列身体、精神、心理等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老人的家人亲属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

二、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一)临终老人的需求

老年人在得知自己病入膏肓后,即将面对死亡时,其心理一般分为五个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最后是接受。在临终老人即将走向死亡的最后一段时光里,老人不仅需要忍受身体的病痛,而且还可能面对严重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对临终老人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关注,,一般来讲,临终老人的需求可以分为身体健康方面、心理压力缓解方面、精神关怀方面还有社会功能方面等四大类需求。

(二)临终老人亲属的需求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临终老人的家属在陪伴老人最后的时光中,他们也同样经历着一系列的压力,面对老人的疾病,医药支出,情感支持等等,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接受老人生病的事实,到老人走向死亡的过程直至老人去世后的丧亲悲痛。这一系列的问题对老人的亲属而言都是很大的压力。因此临终老人的亲属同样面临着各个方面的需求。他们同样需要支持和帮助。临终老人家属心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负担,另外我们需要开展临终死亡教育,帮助临终老人家属正确面对老人的患病和死亡。

(三)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所起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情感支持者、组织者、协调者、资源整合者等。

第一,社会工作者要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情感支持伴随着从接案到老人死亡及其死亡后相关事宜的处理,因此情感支持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伴随整个案例的始终。为了使这种情感支持达到预期的效果,社会工作者必须取得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只有临终老人及其亲属信任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所提出的建议才更容易被老人及亲属所采纳,也会在服务过程中更好的配合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在临终关怀服务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濒临死亡的老人及其亲属认识死亡,接受死亡。要协助临终老人坦然面对死亡,在家属对老人的护理过程中要缓解悲伤情绪等等。

第二,社会工作者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搭建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平台,包括临终老人与医疗结构的沟通平台,老人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联系等,例如患癌症晚期的临终老人可以让他参加抗癌小组,家属也同样需要和其他病患家属沟通交流,互相交流护理知识,缓解心理压力等等。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临终关怀理念的培养,让临终老人能有尊严的走向死亡。让各方面相互协调,使临终老人最后的时光可以活着自信,有尊严,尽量提高其最后生命历程的生活质量。

第三,社会工作者要在临终老人和临终老人亲属之间开展死亡教育,普及死亡知识,死亡教育是为了使临终老人和老人家属更好的了解死亡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生命和死亡,改变对死亡恐惧的心理。帮助临终老人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减轻临终老人和家属面对死亡时精神方面的痛苦。

在临终关怀开展期间,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怀旧法,来帮助老人回忆年轻时候最重要、最难忘的时刻,让老人重新回忆起以前的快乐时光,从而在回忆中获得快乐,重新体验成就感,找回尊严和骄傲。怀旧法可以有效的帮助老人调节心态,缓解患病后期的痛苦。在怀旧法运用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和临终老人家属一起帮助老人回忆过去,在家属的协助下更好的引导老人找回信心和勇气,勇敢的面对病痛,面对即将走向的死亡。社会工作者也要有效的干预临终老人的心理,不但要关注老人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要关注临终老人因自己患病给家人造成的负担和内疚的心理问题。另外社会工作者要积极的和家属沟通,缓解家属的情绪,可以让家属参加相类似病人家属的小组,让家属的压力能在小组倾诉中得以释放,大家互相配合,达到好的干预效果。在临终关怀后期,老人去世后,社会工作者要针对老人的家属提供“丧亲”服务,帮助家属缓解老人离世所带来的悲伤情绪,做好善后事宜,帮助家属迎接新的生活。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者在开展老年临终关怀服务时,要帮助濒临死亡的老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使临终老人能坦然的面对死亡,减少死亡的恐惧,提高生命质量。对家属的关怀主要体现在心理情绪干预,和老人离世后的丧亲辅导方面,帮助其缓解压力,尽快的走出丧亲之痛,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来。

三、对临终关怀中社会工作的反思

临终关怀服务是针对濒临死亡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的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帮助临终老人缓解病痛,减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情绪,提高临终老人生命中最后一段历程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服务开展期间,社会工作者会面对很多的突发问题。

第一,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很多人,包括临终老人,老人家属,医护人员等等,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所以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消除不利因素,使服务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二,死亡教育和死亡知识的普及还很不到位,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引导人们科学地系统地认识死亡,艺术地客观地对待死亡,利用死亡的相关知识来服务自我,服务他人[4]。目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对死亡都是避而不谈的,说到死亡,很多人是忌讳的,我们从小到大学的课程中也没有任何关于死亡教育科目的开展。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这也就导致大家对死亡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对死亡充满了恐惧的心理。仅仅依靠社会工作者进行临终关怀时所教授的死亡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在全民加强死亡教育,加大宣传临终关怀方面的知识。

第三,加强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培训,目前临终关怀服务的蓬勃开展也就是近20多年的事情,我们还缺少一批专业的人才和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我们迫切的需要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临终关怀理论。既要学习西方的理论和实务经验,但是绝不能把西方的理论直接运用到我们的实际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宜,因病而异的摸索一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

临终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临终老人可以在最后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信,让临终者活的更有尊严,同时,临终关怀使临终者家属也获得了帮助,缓解了心理和精神压力,使他们能顺利度过临终者患病期和丧亲期;尽快调节身心开始新的生活,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发展中,总结经验,发展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使临终关怀服务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义庭、李伟、刘芳.临终关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孟宪武, 崔以泰.临终关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向死而生;高等医学院校;生死教育

《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当代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对死亡的刻意回避使人有意无意地将死亡搁置意识深处,缺乏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正视死亡的理性自觉,当死亡来临,于是(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消沉抑郁;(5)接受(几乎没有情绪感情可言),这是美国医学家伊丽莎白·库布斯·罗斯对于末期患者精神状态的临床发现,显而易见,负面情绪较多,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都难以实现。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开展生死教育,尤其是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决定

《西氏内科学》对医学的定义是“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医学作为一门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应用学科,无疑具有自然科学性质(需要博学),但它同时具有人文科学性质(人道职业)。首先、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说“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一些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其次,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具体的人群,都是一定社会的人或人群,都具有不可分割的社会性。因而,医生在实施医疗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更要了解病人,了解社会。

(二)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

2001年11月正式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项宏观领域,其中除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3项外,其余4项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都完全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即使是临床技能和群体健康与卫生信息管理学科内容,也带有强烈的非传统医学色彩。作为培养医学生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死亡观的生死教育理应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 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无时无刻都在跟人的生命打交道,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道主义精神,正如王一方老师所说“我们这一代医学家大概不能只是技术前沿的狐狸(智者),而应该成为背负人类生命质量提升、创造社会福祉的大象(圣徒)”。在医学院校开展并加强生死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从而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挽救生命,惠及社会。

(四)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众所周知,医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面对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极其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如自杀或伤害他人等。据调查,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是面向一个因疾痛或多或少有些心理不太健康的特殊群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医患关系,甚至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生死教育理论教学的开展

1、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命教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其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部分结合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教育;法律部分则结合民事主体的生命健康权讨论“病患的医疗权、临终病患的死亡权”等问题。(2)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结合百年屈辱岁月以及日本对中国人民生命的野蛮杀戮和生命尊严的肆意践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3)在《原理概论》课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结合对立统一规律讲述的死亡观,使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培养理性对待死亡的态度;(4)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讲述个体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充分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

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选修课教学资源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在选修课《西方医学哲学简史》课中,尝试将西方死亡哲学作为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从“苏格拉底之死”引出死亡问题,并结合上古时期中外的神话或寓言故事中讨论死亡的特性,如“斯芬克斯之谜”寓意死亡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而我国的“精卫填海”则寓意死亡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从“苏格拉底之死得最美”说起,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苏格拉底之死”也是一种自愿的被动安乐死,结合案例讲述安乐死的含义与历史、类型与现状;结合基督教哲学介绍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的死亡观,开阔学生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视野,使学生获得对死亡的超验性理解;结合近代哲学内容比较唯理论派与经验论派对于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与理性否定,引导学生认识近代哲学把人的存在和生存置于首位,因而漠视死亡,全力追求今世生活的人生态度。这样就向学生展示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1)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2)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3)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4)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3、整合其它人文课程

鉴于目前医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重,而且生死教育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部分医学学科重合,所以整合其它人文课程,在合适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死教育就成为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突出“大学生与自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认识自杀现象并避免轻生行为的发生。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重点探讨终末期病人处置、器官移植、安乐死等有关死亡的伦理问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此外,其它学校或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公开课”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课程视频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做成一门“生命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进课堂,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二)生死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

生死教育如果仅仅是纯粹理论教学,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那么生死教育就很难触及学生的灵魂,其“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同时也认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的主旨也难以达到。因此,我们在摸索开展生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经典选读汇报课

结合我部开展的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经典文学作品选读,并分组进行汇报。

2、榜样学习课

收集身边或名人身患疾病依然追求人生价值,珍爱生命、坦然面对死亡的案例交流学习,名人名言作为课前的“新闻播报”环节进行,向已经死了的人学习死,“学会了死,你才算懂得了活” 。

3、模拟死亡课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人生观部分,在大一大二开展了“大学生生死观现状”的问卷调查、撰写“我的墓志铭”、“立遗嘱”等活动。不少同学都表达了对未竟事情的惋惜之情,纷纷表示要珍惜活着的时间,力争做最好的自己。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认为“死亡是此在(人)的最本己的可能性” ,将此在(人)定义为“向死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因此,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走向死亡的时刻。向死而生,“只有正确地看待人必有一死,我们才能在当下自由地活着”[12],只有当我们真正参透了“最平凡单纯”的日常生活所涵盖的“最恐怖可怕”的“向死的存在”这一事实,也即海德格尔的“先行到死”,我们才可能在“最平凡单纯”的日子里直面自己的死亡和自我生命的有限性,找寻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并借此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生死态度,从而积极筹划和完善人生。

参考文献

[1] 索甲仁波切.生死书[M].郑振煌,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7.

[2] 傅伟勋.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

[3] 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唐建武.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J].医学与哲学,2003,24(3):9-10.

[5] 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5.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71.

[7]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6-17.

[8] 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4.

[9] 李书崇.死亡简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280.

[10]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315.

[11] 林恩·德斯佩尔德,艾伯特·斯特里克兰著.夏侯炳,陈瑾译.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6.

篇5

论文摘要: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生与死的本质?并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贼予短哲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实施生命观教育是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实现其目的功能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开展生命观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紊养?提高其生命质量?还可以为当前的德育注入活力?并引导青少年珍爱生命。

一、生命观教育概念

近年来,探讨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生命观教育的文章逐渐增多,这几个概念意思相近,但在相关定义上人们没有一致的表达。综合各种见解,笔者把它定义为生命观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生与死的本质、获得有关生死的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辨证关系,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由生观死、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并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人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

二、开展青少年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哲学角度的探讨

1.人需要认识自我、认识生死

卡西尔说:“人被宣称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这即是说,认识自我,认识白身的生存状态,是人的本质所要求的。而对人来说,死亡并不外在于生命,而是与生俱来的,死与生同时并存,“死亡作为临终的时刻倒转过来,规定了我们对全部或整体生存结构的理解,,。因此,不认识生命,不理解死亡,人就不算是认识了自己。

从这一点上讲,人类素来就有探究生死的斋要,否则,我们也无法解释古往今来种种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感慨为何如此之多。

2‘人需要超越自我、超越死亡

人需要认识自我。无论怎样,人总是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自我。由此便带来了一种可怕的自我意识,即对死亡的自我意识。由此,对死亡的恐俱和悲悯成了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

这就使人不能不怀疑存在的真实性,进而产生一连串的追间:既有一死,何以要生?既然要生,又何以超越死?总之,人类若不甘心成为死亡的奴隶和俘虏,就必须认识死亡、思考死亡、超越死亡,给生一个充分的、合理的理由。

(二)心理学角度的探讨

L生死意识的觉醒:生命历程中的断乳

幼小的儿童不知道生死有别。最先,他们不知道人之有死,而后,从大人那里他们逐渐听到“死”的字眼。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人不会永远活着,死亡会带走人的生命,带走现有的一切,死了不会再复生;而死也是谁都不能幸免的。生死惫识的觉醒是儿童心理的一次断乳,对死亡的意识使儿童生平第一次依稀感受到人的孤独无助及生命的脆弱无常。恰是这样一种尖锐而猛烈的心灵撞击,才使儿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位置,隐约看到自己的命运.然后才有可能奋起挣扎。

2从识生死本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由于开始面临各种人生的选择、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而压力倍增。然而,他们稚嫩的肩膀常常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而人生阅历的缺乏又使他们很容易因各种小小的失意和失败而产生挫折心理,并由这种挫折感引发轻生念头。为此,青少年特别需要经由了解死亡而认识生命,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f三)教育学角度的探讨

1.生命观教育是回应教育本质的要求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过去,我们过于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所培养的不是“人”,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机器,如培养政治家、企业家、工人、农民等,亦即“人力”,这种“非人”的教育忽略人的需要,漠视人的体验,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只有向死而生、向死而在,才是本真的存在。在他看来,要获得本真的存在关键是要意识到自己的必死性,领会生存与死亡的整体关联。而要获得这种大智慧,就必须借助于生命观教育,深人了解生死的本质和死亡的意义,并进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帮助人获得一种本真的生存可以说是教育功能中较为高雅的一面。然而,纵使是为了教育的世俗功能,我们未必不需要生死教育。而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也认为,教育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种种遭遇的干扰,因而教育学应把遭遇视为自然的东西。因为遭遇无法预料,对它的处理无法事先预备,因此教育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为遭遇做好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死亡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既确定又不确定的严重的遭遇。他人的、亲友的、自己的死亡都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只不过死的原因、方式、时间等会有不同。所以,就此而言,教育不可能不包括生命观的教育。

2.生命观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之必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谰认为,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句话既精妙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也指明了教育要达其目的的途径。“为了人的生命”,是教育的目的;“通过人的生命”,则是途径。

因此,教育的过程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与人的生命体验联系起来。卢梭强调,自爱是一种善的萌芽.“我们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欲念,是自爱。”换句话说,生命在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一种“白爱I,的欲念和种种纯洁的萌芽。将自爱之心推己及人,自爱就变成了美德。

因此,以人的生命为基础,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目的,这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教育需要一种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核心便是对人的生与死的关注,对人的生死体验的重视。

三、青少年生命观教育的预期功能

(一)提高青少年整体索质

对青少年实施生命观教育将可从以下各方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L提高科学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生死教育,使种种关于生死问题的迷信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四处传播,这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尤甚,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青少年实施生命观教育,使其对生死持有科学的认识,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破除迷信。

2.增强人文索养

我们当前提倡的人文教育是一种旨在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启发青少年寻求人生的意义,在正确意义的导向下完善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生命观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要旨是完全相符的,因为它也正是引导学生透过死亡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人们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由此可见,生命观教育有着深刻的人文底蕴,对提升人文素质极为有益。

3.提高生命质量

正因生与死终生伴随,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与死亡搏斗的一生。但生命的质量决不单纯取决于其长短,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人如何度过有生之年,取决于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长的生命不一定比短的生命好,除非其他事情是相等的。”

生命观教育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正因为终有一死,生命才弥足珍贵,意识到只有正确对待生死才能战胜死亡、超越死亡,活出真正的人的尊严,并创造人生价值,提高其生命质量。

《二)激活学校德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陷于形式主义的泥坑,成为一种“假、大、空”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实施生命观教育,促使青少年关注人的生死大事,给他们一种心灵的震撼,引导他们从自身生命感受出发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脱离形式主义,获得发展的动力。

篇6

>> 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回族老年人口赡养问题研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点与治疗 老年人口干症 中老年人口腔健康与护理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临终老年人家属的死亡教育 试论老年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中老年人口腔卫生与常发口腔病的分析 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照护的困境与出路 老年人口腔细胞角蛋白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临床研究 论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适应检视与政策调整研究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 论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 老年人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分析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价值研究 浅谈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特点 浅谈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 概率统计定义的含义理解与教学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20万人相比较,60年间增长至原来的55倍。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平均水平,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绝对数将分别达到49亿和37亿,占比将分别上升至365%和276%,21世纪后半叶中国老龄化将呈现高位发展趋势,至2100年60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将提高至396%和338%Population Division, DESA, United Nations. Probabilistic population projections based on the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5 Revision[DB/OL].[2017-01-17]. http:///unpd/ppp/.此数据来自对应的人口预测中方案。。可见,对于21世纪的中国而言,老龄社会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社会常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态势除表现出了加速发展的特征外,还有较其他国家更为复杂多变的独特性。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均在发生显著变革:国民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活跃的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的变动,人口统计学和疾病流行特征的迅速变化[2],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较低的人均GDP之间的矛盾,等等。上述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使得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也使得中国应对未来老龄社会的难度增加。

虽然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经济挑战将成为未来中国政府和社会的长期重点工作,但是老龄化不应被误解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障碍。相反,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3],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21世纪中国社会的人口新常态。

2.需要重新认识老年与老龄化

老龄社会的常态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趋势,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当前全社会之所以存在普遍的“恐老”现象,甚至“谈老色变”,实质上是因为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安排不能适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现实在老龄化进程中凸显出来了,而我们仍在用以往的观念来对待这样一个新的社会现象,用传统的适合于年轻社会的政策理念和工具来设计应对这一新现象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人口结构在变化,社会观念、公共政策、社会行为及个体行为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其中,观念的改变应当是先于公共政策和行为转变的。老龄社会的常态化要求人们重新认识老年,需要在老龄观念与态度上的新转变,这应当成为我国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前提。

人们对老龄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当前我们对老龄的认识存在许多误解,老年人的定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全球通用的老年定义是把60岁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这一标准最初源于联合国[4-5],但联合国的规定是有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预期寿命和对养老保障的考虑。该老年标准自确立以来几十年没有发生变化,各国学者在探讨老龄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基本都参照这一传统老年定义。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开始出现重新定义老年与老龄化的前瞻研究,以舍波夫(Scherbor)和桑德森(Sanderson)为代表的人口学者提出了按照“期望余寿”15年倒推老年标准的新思路[6-9],其研究成果已相继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国内,翟振武等在总结老年定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年轻”状态到“健康”状态再到“自理”状态的老年定义理论体系[10]。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概念梳理的起步阶段。

二、老年人口死亡概率时代变迁的佐证

有关老年的讨论,最初是基于生命历程展开的,死亡是生命历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出,人口死亡率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老年人口而言,死亡概率同预期寿命一样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与老年人口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密切相关。

本文着重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别死亡概率的时序变化,同时考察死亡概率变化的性别差异、地区差异及国别差异。本文之所以将1980年以后作为考察期,是由于这期间的人口数据较为完备,而且20世纪80年代来以来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巨大,医疗卫生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作用并反映在人口死亡水平变动上的效应显著。本文分析死亡概率的时代变迁主要从两个视点出发:一是考察相同的年龄所对应的死亡概率在不同年份的变化;二是相同的死亡水平界线,在不同年份所对应年龄的变化。出于直观分析的考虑,本文将参照系设置为年龄60岁和死亡概率10‰界线。这是由于传统老年定义通常将60岁作为老年的年龄起点,并且社会保障及退休制度等相关公共政策也将它作为主要的划线基准;而死亡概率10‰界线则是与传统老年标准年龄相当接近的死亡水平线。

本文中全国及分省的年龄别死亡概率来自历次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数据编制的生命表。编制生命表所需的分年龄、分性别的死亡人口数和死亡率数据则分别来自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第三至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95年、200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本文未对每次普查的死亡数据作出修正,而是在普查公布的死亡人口和死亡率(m(x))基础上采用Chiang和Greville法对年龄别的死亡概率(q(x))作出估算和调整。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包括小普查)的死亡数据质量确实存在较大差异,学者们也发表了很多调整和评估的论文,如王金营、任强和游允中等、黄荣清、孙福滨和李树茁等、张二力和路磊等[11-15],不同的方法和假设会对数据结果产生不同影响,但死亡概率变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只在具体数值上有区别。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死亡概率变动的长期趋势,而不在于具体数值的准确性,因此在认识到不同来源不同年份死亡数据误差的前提下作了简化处理,即基于原始死亡数据展开分析 我们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历次人口普查和小普查的死亡数据进行过调整,发现死亡概率变化总的方向是一致的,本文重点不在死亡概率的具体数值,而是对长期变化趋势的探讨。。日本和英国的死亡概率稻菰蚶醋匀死嗨劳雎适据库(The Human Mortality Database The Human Mortality Database, http:///)。

1.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概率的时序变化

1982―2010年的近30年间,中国人口的年龄别死亡概率曲线按照时间序列在整体向右下方移动(见图1),同一年龄的死亡概率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同一死亡概率界线对应的年龄则在逐步提高。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健水平的进步、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我国人口的死亡模式发生了变化,老年人口的年龄别死亡水平在逐渐降低。这与陈心广和王培刚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他们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死亡率统计数据对国民健康动态变化的分析发现:1990年以来60岁以上人口的死亡率都呈均匀的下降态势,中国城市老年和退休人口的健康状况稳步改善[16]。

由表1和表2可知,1982―2010年,我国60岁年龄人口所对应的死亡概率分别是1803‰、1514‰、1328‰、1276‰、988‰和851‰,近30年间死亡概率共降低了952个千分点。2000年之前,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均超过10‰界线,而2005年之后,60岁对应的死亡概率开始低于10‰界线。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在相应年份分别为55岁、57岁、57岁、59岁、61岁和62岁,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近30年间共提高了7岁。2000年之前,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均低于60岁;而2005年之后,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开始高于60岁。

2.老年人口死亡概率变化的性别差异

分性别来看,从1982年至2010年,同年龄男性的死亡概率普遍高于同年龄的女性。60岁男性人口的死亡概率从1982年的2100‰降低至2010年的1081‰,近30年死亡概率共减少了1019个千分点;60岁女性人口的死亡概率从1982年的1497‰降低至2010年的607‰,近30年死亡概率共下降了89个千分点(见表1)。60岁男性老人的死亡概率比60岁女性老人的死亡概率平均高出4―7个千分点。而且,历年60岁男性的死亡概率始终超过10‰界线;而60岁女性的死亡概率从1995年开始就已经低于10‰界线。从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来看,男性从1982年的54岁上升至2010年的60岁,提高幅度是6岁;女性从58岁上升至65岁,提高幅度是7岁。同一死亡概率界线对应的年龄,女性一般高于男性,且变化幅度大于男性。

性别差异还体现在死亡概率的变化速率上。1982―2010年的近30年间,60岁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年平均降低034个千分点,其中60岁男性的死亡概率年平均降低036个千分点,60岁女性的死亡概率年平均降低032个千分点,男性死亡概率的下降速度略快于女性。从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年龄的变化来看,老年男性年平均上升021岁,老年女性年平均上升025岁,总体年平均上升025岁,即老年男性平均每5年上升1岁,老年女性平均每4年上升1岁,总体平均每4年上升1岁,见表2。

3.老年人口死亡概率变化的国别差异

英国和日本两国分别是西欧、东亚人口死亡模式转变的发达国家代表,本文选取英国和日本与我国进行比较分析。

将1980―2010年同期的中国与英国进行比较,30年间,英国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总共下降了857个千分点,年均下降029个千分点;中国60岁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则下降了952个千分点,年均下降034个千分点。可见同一时期,相同年龄人口死亡概率的绝对水平中国要略高于英国,但中国死亡概率的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均大于英国。中国80年代(1982年)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相当于英国1945年英国1945年60岁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为1840%,数据来源为人类死亡率数据库(The Human Mortaloty Database, http:///)。左右的水平,2010年60岁的死亡概率则相当于英国2000年左右的水平,我国老年人口的死亡水平与英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年龄的变化来看,1980―2010年英国从56岁上升至65岁,30年间提高了9岁;而同期的中国则从55岁上升至62岁,近30年间提升了7岁,中国在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上始终低于同一时期的英国,见表3。

日本的老龄化进程比我国更早,老龄化程度也更高,人口转变过程和生命表模型与中国十分类似。因此日本的老年人口死亡概率的变化历程可以成为研究并预测我国人口死亡概率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

对比1980―2010年同期的中国和日本,日本30年间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下降了355个千分点,年均下降012个千分点;而同期中国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要远远高于日本,但死亡概率的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则大于日本。从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年龄的变化来看,1980―2010年日本从62岁上升至68岁,共提高了6岁;与同期中国提高7岁相近,但同样的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日本高出中国6―7岁,见表4。

综上,相同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我国略高于英国、远高于日本,我国老年人口的死亡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相当的差距。但就同期死亡概率的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而言,中国死亡概率的下降幅度最大、速度最快,英国次之,日本的下降幅度有限。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深、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其老年人口的年龄别死亡概率也始终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4.老年人口死亡概率变化的省际差异

我国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社会经济的地区差异使得老年人口死亡概率水平和变化趋势也存在地区差异。本文仅以上海市和甘肃省为例试图说明死亡水平与死亡模式变化的地区性差异,由于人口迁移带来常住人口死亡模式变化以及普查口径的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分省死亡数据调整的难度更大。因此基于普查公布的原始死亡数据展开分析。

鉴于1982年和1987年甘肃省1岁组分年龄人口和死亡人口的稻菘傻眯晕侍猓甘肃省的生命表为1990年及以后数据。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老龄化程度最深的省市,同期上海市60岁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82年的115‰降低至2010年的443‰。全国60岁的死亡概率从2005年开始低于10‰;而上海市则从1990年开始就已低于10‰,比全国早了15年(见表5)。再考察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上海市比全国高出4―6岁。1982―2010年的近30年间,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上海市从59岁提高至68岁总共提升了9岁,提升幅度大于全国。

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死亡模式的转变进程慢于全国和东部发达地区。就死亡概率的基本水平而言,1990―2010年甘肃省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均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就死亡概率的变化幅度而言,甘肃省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年间共降低了711个千分点,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要略大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60岁人口的死亡概率从2010年开始低于10‰,比全国晚了5年。考察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甘肃省从1990年的56岁上升至2010年的61岁,低于全国水平约1岁,与上海的差距更大,为5―8岁。20年间,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共提高了5岁,变化幅度与速度基本与全国水平近似,但低于上海。

我国在老年人口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化特点,总结前面可以得出,就相同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而言,上海市和甘肃省的差距有可能是20年。

将上海市和甘肃省的生命表数据与英国、日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上海市60岁年龄人口的死亡概率高于日本,但低于英国;人口死亡概率10‰界线对应的年龄,上海市比日本小,但大于英国。甘肃省的人口死亡水平与英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就全国的总体情况而言,我国60岁人口的死亡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既有上海市这种与发达国家的死亡水平相近,甚至超过一般发达国家的省份,也有像甘肃省这种同不发达国家相近的省份。对中国来讲,完成死亡模式的转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老年人口死亡概率的变化,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健康模式等的影响。随着时代的推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逐渐完善,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健康保健知识的丰富、健康行为的增加,这一系列因素作用在人口质量上的结果即是老年人口死亡水平的下降、健康状况的改善。既然同年龄的老年人口在不同年代呈现出不同的死亡水平和健康状况,同样的老年生理年龄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那么在考察老年与老龄化问题时,以60岁或65岁为固定起点,且长期以来维持不变的传统老年定义就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三、老年定义的新思考

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概率的时代变迁可以佐证老年标准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上行调整。

1.老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应当认识到老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人们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随着时代的演进,人口特别是老年人口本身的生理与心理状况、生产与生活方式、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积累、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与能力,所处的社会环境、科技水平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时代或世代的老年人口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时代人们对老年的认知和界定也应当是存在差异的。如今的老年人已经不同往日,后世代的老年人往往要比前世代的老年人更“健康”、更“年轻”,传统的老年定义已经过时,亟须重新审视。此外,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医疗及生命科学的进步,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还将继续延长,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老年期占比也将发生变化,老年人口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年龄将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老年应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相对概念。

2.老年定义直接影响社会的制度安排

老年定义的改变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或者被狭义地理解成一个数字的游戏。老年定义直接影响社会和个人对不同年龄人口群体的基本认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重新定义老年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意义。老年定义是老龄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治理层面,几乎所有的社会管理制度与政策,如退休制度、养老金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医疗卫生保障政策等,都以老年定义或老年标准作为政策划线的基准。老年定义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对当前老龄社会现状认知和老龄问题解决的正确性,也会影响对未来老龄社会的发展预期和公共政策体系设计的方向把握,关系到整个老龄社会的全局。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延迟全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并非只是平衡养老金的权宜之策,而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革背景下人口特别是老年人口发展态势的巨大变化所要求的,是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蕴藏在老年人口中丰富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能够维护老年人口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与机会。老年定义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老龄工作目标人群的大小,使得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能够更有效、更精准地解决与老龄化有关的问题。

3.老年定义直接影响相关学科的发展

老年定义会直接影响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实证方法、学科的指标体系和学术规范等,从而影响相关学科的发展,这是重新定义老年之于学术上的意义。从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而言,老年定义问题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的基础问题,老年定义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决定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导向与实证方法运用,从而影响相关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指标体系而言,社会的负担系数、经济增长模型(劳动力资源对经济的影响)、人口老化系数等一系列指标都与老年定义直接相关。从学术规范而言,老年定义的准确和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规范度与严谨度,影响到学者基于这一定义所做研究的学术和理论价值。老年定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若传统老年定义需要及时的动态修订,那么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何修订,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指标、模型和评价标准也都需要随之而变化,学术研究如何开展国家和历史比较等都会成为新的学科发展领域。

4.重新定义老年可以促进未来老龄社会的重构

老年定义的改变将有助于重新建构未来的中国老龄社会形态,并可能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态势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社会态势上,重新定义老年将改变中国社会对老年人和老龄化的社会认知。很大一批按目前概念定义的老年人口将不再被归为社会的负担、社会财富的消耗者、社会问题的来源和制造者等消极角色,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既往贡献者、未来社会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并拥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与机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化”倾向将能有效扭转,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客观判断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将有助于对老龄社会的积极应对。在经济态势上,重新定义老年将有助于释放和利用蕴藏在老年人口中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缓解劳动力人口急速萎缩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也能缓解养老金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在政治态势上,重新定义老年有利于老年人口政治权利的维护和政治诉求的表达,改变中国老年人口政治弱势地位,推进民主政治进程。在文化态势上,老年的重新定义将促进中华“孝文化”以及“尊老”传统的复归。

重新定义老年是事关老龄社会全局与基础的根本性问题,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决定了老年的重新定义是势在必行的,该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老年的重新定义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多方长期论证。

四、结论与讨论

中国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不仅是政府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和亟须投入巨大资源的领域。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个关键在于改变人们对于老年和老龄化的认识和理念,而重新思考老年的定义又是最重要的起点和基础。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别死亡概率呈现出随时间序列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老年人群的人口状况和年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为我们重新定义老年提供了有力依据。老年人口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老年定义也应是一个动态指标。此外,我国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概率的r代变迁还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和地区差异,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说明在重新审视老年定义时必须避免简单化、单一化的界定方式,既要思考全国的总体情况,也要将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考虑在内。纵观世界,欧美各国都在不断延迟退休年龄、将劳动年龄与预期寿命挂钩,在缓解养老金危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老年人力资本以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在中国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对老年定义的研究是制定新的退休政策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老年定义也是关系到老龄社会方方面面的基础问题。倘若传统的老年定义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就有可能致使我们对上述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认识存在偏颇,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果。

本文仅从死亡概率的角度探讨了重新定义老年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正如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所指出“现在的70岁还不是‘新的60岁’”[17],还必须综合考虑预期寿命与健康寿命、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与功能发挥(functional ability)、疾病流行病学变化与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多样性与公平性等其他影响与反映老年人口的健康与机能状况、人口发展态势的多种因素。我们也正在从认知、参与、生理、心理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等角度进一步探讨老年重新定义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需用更复杂的指标体系来测算,需要建构包括重新定义老年的一整套与老龄社会有关的理论和政策体系,人口学家在这一领域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 PIPPA N, RONALD I. Sacred and secular: religion and polities worldwid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33.

[2]WORLD BANK. Live long and prosper: aging in East Asia and Pacific[R].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2015:33.

[3]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1(3):121-138.

[4]United Nations.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Series: Population studies, 1956:7.

[5]United Nations. The Vienna 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on aging[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1983.

[6]SANDERSON W C, SCHERBOV S. Average remaining lifetimes can increase as human populations age[J].Nature,2005(435):811-813.

[7]SANDERSON W C, SCHERBOV S. Rethinking age and aging[J]. Population Bulletin,2008,63(4): 3-15.

[8]WARREN C SANDERSON, SERGEI SCHERBOV. Remeasuring aging[J]. Science(Washington),2010, 329:1287-1288.

[9]SANDERSON W C, SCHERBOV S. The characteristics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pulation aging[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13(4):673-685.

[10]翟振武,李龙.老年标准和定义的再探讨[J].人口研究,2014(6):57-63.

[11]王金营.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计[J].人口研究,2013(4):3-18.

[12]任强,游允中,郑晓瑛,宋新明,陈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水平、模式及区域差异[J].中国人口科学,2004(3):19-29.

[13]黄荣清.人口死亡的Logit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6(4):9-16.

[14]孙福滨,李树茁,李南.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3(2):20-25.

[15]张二力,路磊.对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成年人口死亡登记完整率的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1992(3):27-29.

篇7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仅是我国影响较严重的慢性病之一,其高患病率、死亡率和社会经济负担重也为其他国家所头痛,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以延缓COPD的发展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本文主要从健康教育定义、内容、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健康教育定义

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以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为特点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由于其进行性发展比较缓慢,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干扰[1]。在急性发作期后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面上会有所缓解,导致患者会放松警惕,其实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而且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还在不断削弱,在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诱导下,COPD患者的病情会反复变化,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性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1997年美国成年人COPD患病率为5.9%,但在1998年上升了16.3%至8.2%,并且持续上升的状态。国内通过对湖北、辽宁、北京农村地区的人群(年龄≥15岁)调查,结果显示,三地COPD患病率分别为1.8%、1.6%和4.5%。据调查,1998-2000年期间,因COPD病死的美国女性的人数翻了一番。在我国城市中,因COPD死亡的城镇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2.57%,农村则高达23.45%。

3 COPD健康教育内容

COPD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COPD教育内容最重要的2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COPD基础知识,如定义、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等;饮食指导,如致敏性、量、内容等;呼吸康复锻炼,如运动的意义、方式、时间、运动量、适合人群和强调肺活量重建、增强运动耐力等;药物治疗,包括药物的种类、作用特点、方法及不良反应等;危险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手术及外伤、心脏疾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心理卫生指导;氧疗护理,目前在稳定COPD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最佳方法的为家庭氧疗。

4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COPD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所以在烟尘、气道感染、遗传特点等因素的诱发下,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而且病毒或细菌感染、小气道炎症、刺激物、治疗中断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极易加重COPD的症状。崔妙玲等[3]调查发现51.3%患者对病因、诱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程度不足,22.7%的患者迫切需要加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其中有33.3%的患者并未将自身病情放在心上。蒋艳等[4]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希望加强防治COPD的各项知识,都有受健康教育的需求。尤其对全身锻炼(92%)、防止复发(89%)、增强免疫力(85%)、呼吸康复(73%)的知识更为渴求。因此,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中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促使他们重视COPD,并学习预防和应对COPD的正确途径,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

5 COPD健康教育的方式[5]

(1)“一对一”的教育方法

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对患者及家属的各种疑问给予尽详细的解释,基于对症治疗的原则,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一份人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鼓励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

(2)随机性教育

在治疗过程中,有关疾病方面的相关知识、用药目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应尽可能详细地告知患者,并随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和心理并给予指导等。

(3)文字教育

为了让患者及家属便于了解掌握有关康复知识,发放带有解释说明的视频材料、健康教育手册等。

(4)专题讲座

定期举行讲座,可以邀请有关专家讲座或有经验的患者做嘉宾,同时在讲座中安排嘉宾与观众互动的提问等环节,让患者对COPD的了解更深一层。

(5)电化教育

考虑到患者接受程度和喜好,可以利用幻灯片、录像、录音、多媒体等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有较佳的宣传教育效果。

6 COPD健康教育的效果

曾慧等[6]对30名COPD老年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结束时及结束后2个月分别进行相关知识、行为(包括吸烟、呼吸方式及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教育前、后知识及行为中的吸烟、呼吸方式改变明显,行为中的每日锻炼次数有改变,而行为中的其他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无明显改变,而这提示健康教育能很好地促进COPD患者掌握防护知识,增进应对疾病的有效行为,保持和改善身心健康。张兆英[7]选择108例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支持、饮食指导、体育锻炼、用药指导。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患者的活动受限、回避刺激物、哮喘症状、心理情绪、刺激物反应、对疾病的担心等指标与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健康教育后肺功能FVC、FEV1和PEFR均有显著提高(P<0.01)。丁颖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进行系统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指导,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评定。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评估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所以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COPD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病情发作,维持疾病的长期稳定,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7 COPD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李军利,卢春玲,禹彩霞.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7):721-722.

[2] 王春玲,刁丽萍,孟祥贵.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16-717.

篇8

【关键词】 生存分析;肺结核;疗效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而漫长的全球性传染病,历史上曾是不治之症,随着多种抗结核药物的相继发现和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DOTS)策略的实施,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开始全球性的下降。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多年来,国内学者对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对DOTS下肺结核开始好转的时间和好转率关注不多,本文用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1名肺结核患者的资料,着重关注初治肺结核何时病情开始好转及各个时间好转的累积概率,并探讨可能影响早期治疗效果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5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入选标准:1)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2)3次以上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但根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诊疗指南中提出的菌阴肺结核诊断标准(①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②抗结核治疗有效;③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④结核菌素(PPD5TU)皮肤试验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⑤痰结核菌PCR加2探针检测阳性;⑥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⑦BALF检出分枝杆菌;⑧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性改变。存在肺部疾患,具备上诉①-⑥中3项或⑦-⑧中任何一项)诊断为肺结核。3)全程接受标准治疗方案2HRZE/4HR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②合并肺部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肿瘤患者、肺外结核患者。③在进一步的随访过程中排除非肺结核患者,如确诊肺癌、炎性假瘤、肺炎等。④因严重副作用更换治疗方案,非2HRZE/4HR方案化疗者。⑤在研究终点出现前不遵医嘱用药者。

1.2 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住院病历、门诊病历、放射科资料、电话随访和信件随访。研究以患者开始接受2HRZE/4HR标准化疗为起点,菌阳肺结核以复查痰菌转阴和胸片开病灶开始吸收为研究终点,菌阴肺结核以复查胸片病灶开始吸收为研究终点,若未达到上诉事件结果(如死亡、失访、无好转)也为观察终点。每月随访1次。出现研究终点则停止随访。截止2012年10月本研究中最长随访时间为8个月。本研究中的151例患者在终点出现之前死亡2例,失访3例,无好转1例,在生存分析中称为删失值,生存分析方法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充分利用不完全数据。

1.3 有关定义 本研究主要关注初治肺结核患者在DOTS下的好转时间及好转率。我们以痰菌转阴和胸片病灶开始吸收为好转标准,故本研究将痰菌转阴和胸片病灶开始吸收事件定义为1,若未达到事件结果(如死亡、失访、无好转)则为删失值,定义为0。生存时间,对应好转时间定义为患者开始接受标准化疗至患者痰菌转阴和胸片病灶开始吸收或末次随诊或死亡研究结束时仍为观察到研究终点所经历的时间,以月计量。性别女定义为0,男定义为1;年龄分3层,≤30岁定义为0,30至60(含60岁)定义为1,>60岁定义为2。农村户口定义为0、城市户口定义为1;学历高中及以下定义为0,高中以上定义为1;无吸烟史定义为0,有吸烟史定义为1;痰菌程度分5级,痰菌(-)定义为0,痰菌(+)定义为1,痰菌(++)定义为2,痰菌(+++)定义为3,痰菌(++++-+++++)定义为4;病程分5层,半月以内定义为0,半月至1月之间定义为1,1至3月之间定义2,3个月至6个月之间定义为3,6个月或超过6个月定义为4;毒血症状少于2项定义为0,2项及以上定义为1;影像学提示受累的肺野范围分3层,1-2个定义为0,3-4个定义为1,5-6个定义为2;无空洞定义为0,有空洞定义为1;治疗过程中肝功正常定义为0,有损害定义为1;无糖尿病定义为0,合并糖尿病定义为1。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好转率应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获得病例151例,女性52例,男性99例;年龄范围18-84岁,其中18至30岁52例,30至60岁者80例,>60岁19例;城市户籍81例;学历高中及以下者118例。

2.2 累积好转率 统计显示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即好转时间为3个月。全组肺结核患者1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25.0%,2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48.2%,3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72.2%,4个月累积好转率为81.4%,5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86.1%,6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92.3%,7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96.9%,8个月的累积好转率达98.5%。

2.3 单因素分析 对患者性别、年龄、城乡、受教育情况、吸烟史、病程、毒血症状、影像学肺部病变范围、空洞、痰菌程度、治疗过程中肝功损害和合并糖尿病这12个因素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寻找与肺结核累积好转率有关的因素,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女性累积好转率高于男性(P=0.013)、年轻者累积好转率高于年老者(P=0.000)、学历高中以上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高中及以下患者(P=0.002)、无吸烟史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有吸烟吸患者(P=0.011)、病程短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病程长患者(P=0.040)、影像学肺部病变范围小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病变范围广患者(P=0.004)、痰菌程度轻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痰菌程度重患者(P=0.043)、无肝功能损害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有肝功能损害患者(P=0.043)、无糖尿病患者累积好转率高于合并糖尿病患者(P=0.000)。而城乡(P=0.539)、空洞(P=0.083)、毒血症状(P=0.527)的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肺结核的累积好转率无影响。

2.4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向后:条件法,按α=0.05的水准筛选变量,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性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痰菌程度、肝功能损害、糖尿病,故可以认为上述5个因素是影响初治肺结核好转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标准误、P值及风险比见表1。

3 讨 论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因此,重视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建议,缩短患者痰菌转阴及病灶开始吸收的时间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全组肺结核患者1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25.0%,2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48.2%,3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72.2%,4个月累积好转率为81.4%,5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86.1%,6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92.3%,7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为96.9%,8个月的累积好转率达98.5%。1个月和2个月的累积好转率与人群的数据结果相差较大,可能与住院结核病人病情相对复杂、较重,年龄大、合并症多患者所占比例高有关。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吸烟史、病程、影像学肺部病变范围、痰菌程度、肝功能损害、合并糖尿病是初治肺患者累积好转率的影响因素,其中性别、年龄、痰菌程度、肝功能损害、合并糖尿病是独立影响因素。同一时间点上,女性的累积好转率高于男性,性别的差异可能与男女在生理、心理行为、社会期望值以及在社会中所充当角色的差异、男性社会接触广等有关,其累积好转率是男性的(1/0.598=1.67倍。年轻人的累积好转率高于年老者,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未好转率增加1/RR即2.05倍,除与机体免疫力有关外,年纪大的患者一般文化程度低,对疾病认识不够等也会影响好转率;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疾病认识较深入、自身重视治疗、经济条件好、依从性好、年龄相对年轻,故好转时间短。一般认为吸烟影响肺结核的预后,原因可能与吸烟可以加快肺结核的进展、吸烟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有关[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肺结核治愈率的因素做了较多分析[3],但对DOTS下肺结核病开始好转时间和好转率关注不多,且研究方法大都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不能将患者治愈和达到治愈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起来分析,而生存分析却能克服这个缺点,而且可以同时分析众多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排除混杂因子的干扰、通过数学模型定量研究患者预后。本文较早将其运用于住院初治肺结核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同时,本文关注目前学者较少关注的住院初治肺结核好转时间及好转率,探讨标准化疗是否完全合理及在标准化疗下的合理治疗时间。

目前,在标准化疗方案下,6个月的累积好转率虽然超过90%,但8个月的累积好转率更高。因此,我们建议为了提高肺结核的好转率和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对部分男性、年龄大、痰菌量大、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延长化疗强化期和巩固期,总疗程8-12个月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138.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必修课;途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1968年他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关注反吸毒、预防爱滋病、自杀、暴力等问题。而西方国家明确标举“生命教育”概念的,是1979年在澳洲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1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该中心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爱滋病”的防制。日本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学生的自杀、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明确表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等。生命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尊敬生命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刘慧给出的定义是:生命教育的涵义是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生命意识、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这个概念对生命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围绕生命进行的,理解生命不能仅仅局限在人的范围内,还要借助动植物等生命来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培养、引导人的意识,使生命个体朝着善、美的方向发展,最终使生命个体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做优质的自己。

二、生命教育是一门必修课

(一)从生命教育的性质看。当代教育的新理念有:以人为本、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智慧教育。从社会转型期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体现了当代教育的新理念,反映了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所有人为本,以人的生命为本,这正是生命教育所提倡的,也是生命教育的出发点。终身教育从出生到死亡贯穿着人的一生。全民教育是指全民接受优质的教育,提高生命的质量使生活的变得更美好。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启生命智慧。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贯穿现代教育新理念的一条主线。教育新理念的实现是以生命教育为前提的。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旨在帮助人们从生命中学会生存,促进个体生命健康成长,成为优质自己。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是本真教育的回归―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生命教育具有整体性、关爱性、智慧性、心灵性与成长性。

(二)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学生自杀、意外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已成为十分突出的普遍性问题。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至少有1.6万青少年死于非命,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级,因为许多青少年出现失落、迷茫、悲观、抑郁等心态,一些学生将生活中的挫折、失意、痛苦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心理承受能力差,而走向放弃生命的极端。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现代社会的竞争相当激烈,这种竞争使现代人生存压力大大加重,常感精神疲惫,从而对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产生怀疑,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三)从生命教育的自身价值来看。国内外实践以证明,生命教育不仅在消极方面可以避免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的发生,而且在积极方面可以使受教育者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达成自我实现及关怀人类的目标。有关生命与生存,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尊严,生命与发展等生命教育问题迫切摆在了教育工作者面前,以学生为本,建设青少年的精神家园,生命教育是这一任务的有效载体。

(四)生命教育的途径:1、情感教育。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生命的情感是伴随着生活和教育产生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美好心性的培养。为使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必须让他们有快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学校当然不可能全面担当起寄予学生幸福、乐观感受的责任,它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合作与关注。但有一点,学校教育绝对不是以贬损学生的幸福、乐观感受为代价,把学生纳入繁重学习的劳役之中。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和一颗能够感受美好的心灵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崇高理想。2、生存教育。当今,人们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如果处于社会中的人不能顺应社会的潮流,必然被社会的浪花所击倒。学会在社会中生存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这种能力如何培养,恐怕要从学生入学时开始慢慢渗透,才不至于出现教育与社会与人今后的生活发生脱节的现象。人要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坚持生存教育。生存教育要注意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生存知识、生存方法与生存价值的教育。只有学会生存,才能在社会立足,生存能力是人的立世之本,1992年8月的中日儿童内蒙古草原夏令营活动,引起了很多关心教育的人士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中国儿童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独立能力与日本儿童相差很远,生命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存教育。3、死亡教育。就是通过一些与生死有关的哲理分析和实例,引导青少年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经历,体会生的可贵,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凡有过亲人或朋友死亡的痛苦经历或个人曾经亲临死亡边缘的青少年,对生活的态度更乐观和蔼,更懂得如何珍惜身边的人,珍视自己的生命。不可能每个人都经历一次生死的洗礼,但是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事例中来领悟生死,只有了解了生死的意义,才能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过好每一天。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存在意义,要找到适当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心性的发展,陶冶学生生命智慧,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没有疾病和伤残,而是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完善及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健康促进的定义

健康促进是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广泛协调个人、家庭和社区及社会各相关部门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

三、健康教育的定义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四、健康促进学校的核心及概念

健康促进学校的核心是健康。健康促进学校是通过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提供能促进并保护学生健康的、全面的、积极的经验和组织结构,共同营造学校健康的平台。

五、健康促进学校的三个特点

1、健康含义的整体性:

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不仅仅促进师生的身体健康,而是要提高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即全面促进师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参与活动的全员性: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不是学校领导几个人的事,更不是校医的事,而是需要学校全体学生、老师共同参与的活动。

3、干预措施的全方位性:

学校不是采用一、两种手段,而是采用制定学校健康政策、创造良好的学校物质与社会环境、建立密切的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提高个人健康技能以

及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等多种综合措施来促进和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

六、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的基本原则

1个“核心”:健康

2个“人群”:学生和教职员工

3个“要素”:学校、家庭和社区

4个“目标”:知识、信念、行为、技能

5个“部门”:卫生、体育、教学、后勤

、德育

6个“措施”:健康政策、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社区参与、提高技能、

健康服务

七、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目标

1、培养师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2、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

3、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4、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

5、通过学校向家庭、社区传播健康信息,促进全社区成员的健康

八、我校健康促进的承诺

健康承诺:加强锻炼、积极乐观、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环境承诺:人人参与、关注环境、整洁优美、人文和谐。

安全承诺:健全制度、增强意识、安全第一、保障有力。

禁烟承诺:广泛宣传、珍爱生命、拒绝吸烟、共创无烟校园。

篇11

>> MOOC即出版:兼论其意义与应用 数字出版即全媒体出版论 试考“医者,易也”之首倡者兼论其意义 用法即意义 “关系”即意义 企业MOOC应用案例 论死亡及其意义 论MOOC与混合式教学 “心即理”的认识论意义 MOOC发展与应用的探索 明辨“即”与“既” “即”与“既” “教育即生长”与性善论 论公共产品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耦合及其意义 庄子论“待”及其意义 论《圣经》之“孝”及其意义 论家谱的演变及其意义 论绿色体育及其意义 中国MOOC发展与对策 主题出版的“意义”与“意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新闻出版总署就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EB/OL] . [2015-03-30].ht

[7]徐葳,贾永政,[美]阿曼多・福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0

[8] Fox, A., Patterson, D. A. & Ilson, R. et al.(2014).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echnology Transfer: Lessons Learned from MOOCs and SPOCs[R]. UC Berkeley Technical Report

[9]尼古拉斯・卡尔,布赖恩・克罗宁.高等教育:在危险与机遇的岔路口[J].科技创业,2012(11):38-44

[10]王鹏,边琦,肖凤艳,等. 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工作的回顾[J].现代教育技术,2014(4):82-87

[1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2015-04-28].

篇12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生活重大事件 生命教育 社会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Make Education "Lively" in Life

――Discuss Life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Based on Life Events

ZHU Jianwen

(Hangzhou Moder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bstract Recently the emphasi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n life educ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chool has also set up related cours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guiding work effectively. This study, based on recent Life Events, analysing their dignity and individuality and conducting life education with reasonable scientific way, to promote students a health,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life events; life education; social progress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逐渐增多且呈现出低龄化和上升趋势,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时常关注到部分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媒体报道,而原因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在叹息生命脆弱的同时不禁沉思:生命教育难咎其职。特别是小学,作为学生接收知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对今后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进行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也许会受到不良环境的冲击,若不及时教育,则可能引发学生产生心理疾病、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的认识,从而提高生命质量。②

第二,进行生命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由于青少年尚未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若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一旦形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尽快适应多元化的环境,在学生中开展合理有效的生命教育相当重要,只有学生健康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2 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于生活重大事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参考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③的定义,我们将生活重大事件定义如下:所发生的事情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对人们认识生命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事件,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感人故事等。

根据不同学者对其的不同理解,我们将生命教育定义如下:生命教育即以“人”为中心,重视生命主体,为其创设丰富、充实的环境,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达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最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中的生命教育是基于生活重大事而开展的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3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知识教育

生命知识教育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就人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包含安全知识、生存能力知识的教育。这种知识都是需要学生了解的,目的是让中小学生知道人的生命是怎样诞生的,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爱护生命的意识,知道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了解基本的日常生活安全知识。④

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为例,在发生事故后救援队伍尚未抵达的那一段时间,正确及时地开展自救和互救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问及动车遇到意外事故逃生时该如何使用安全锤时,答案各种各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意外事故发生时急救措施不够到位,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措施没有掌握。如果教师借用这个事件进行安全教育,进而引申出公交车的安全逃生方法以及飞机上的一系列紧急逃生装置的使用,对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将大大提升。由于此类生活中大事件在电视、报纸等媒介上广泛报道,在人与人之间相互评论,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教育是最合适的时机,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真正实现“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精神。

3.2 生命教育的提升――生命价值教育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⑤生命价值教育首先在于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的教育。由于生命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此我们要关注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呵护自己的生命。

以最近发生的托住生命的“最美妈妈”――杭州女工吴菊萍的先进故事进行分析,这位80后妈妈徒手接住了突然从10楼坠落的2岁女童妞妞,让孩子重生,自己手臂却断成了三截。她拥有了人性善良、大爱、美丽这些高贵的品质,我们所说的大义至善、大爱成仁,在这位母亲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可她却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作为一名有道德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借用这件事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从母爱的伟大,到生命的脆弱再到生命的坚强,抓住每一个细小的角度都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平时书本中的“本本教育”真正融进生活,让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

4 基于生活重大事件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4.1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命教育的新理念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命教育的新理念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必须改变传统的忽视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模式,,以人文精神作为思想引领,强调生命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对灵魂的塑造以及引导他们对智慧的追求,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和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引导学生去理解生命、追求价值。因此,生命教育不应当只传授给学生一些僵硬呆板的知识或技能,而应当饱含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实现人性化的教育。

4.2 开设生命教育专项课程

教师可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等机会根据不同生活重大事件开设专题讲座,借助挂图、PPT、视频等工具演示、讲解给学生。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掌握生存、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应对自如。

无数的伟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人生态度有着许多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见解,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教育资源,以直观具体的演绎、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生命的图书资料,让学生从图书资料所叙述的真人真事中丰富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第二,引导学生收集并学习名人、伟人论述生命的名言以及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的事迹。第三,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影视,了解生命的起源等知识。

4.3 在学科教学中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

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可结合《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体育与健康教育》等课程让学生观察各种生命现象的观察、调查等探究活动,在认识过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珍惜生命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并获得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外,结合生活重大事件有针对性的进行水电安全、交通安全和食物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如针对社会上某地区食物中毒的事件进行学校用餐生的相关教育;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开展突发状况教育,遇到地震、火灾等如何紧急逃生,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针对“挪威枪击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总之,在课堂中应结合社会时事有针对性的开展生命教育,决不能纸上谈兵。

5 结语

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在传统的教授知识的体系下,通过借助生活重大事件针对性的开展生命教育,将教育生活化,让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

注释

① 刘平,武秋林,刘红.安阳市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现状与教育需求[J].中国学校生,2005.26(2):133-134.

② 庄亚楠.关于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2):41-42.

③ 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篇13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是一个人们避讳的词语,然而委婉语的出现使人们能正面的谈论这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本文从委婉语的定义,功能,并针对英语中有关死亡委婉语表达的类型、原因以及其意义做了部分探讨,从而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增强人们使用委婉语进行表达的意识。

关键词:委婉语 死亡 美国文化

一、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这一词起源于希腊,词缀eu-是好的意思,Dhemism是指话语,因此euphemism是指好听的话语或者令人愉快的话语方式。委婉语是运用在特定环境中的表达方式,用在这些环境中的温和的,有礼貌的,无攻击性的语言就是委婉语(孙利民,2005:101)。

二、委婉语的功能

语言可以作为文化不可缺少的载体,因为文化能通过语言能得到更好地表达(胡壮麟,2006:159)。委婉语属于一种特别的语言,它传递着含蓄的意义,它的内涵意义不仅仅是停留于字面意义之上,而是根据要表达的对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委婉语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分别是掩饰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掩饰功能或者隐藏功能是委婉语的一个基本功能(Grillo,2005:93)。人们不会直接说出不快,而选择间接方式来暗示话语的真正意思。只有在听话者明白了委婉语的隐含意义之后才能懂得说话者话语的真正意思。

同时,委婉语还作为测量身份地位的标尺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的作用。一些受教育较少的人会直接说出粗俗不礼貌的话,因为他们不清楚委婉语的社会功能,从而会给听话者造成不快。

特定文化中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种方式。委婉语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通过委婉语的使用来透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识委婉语的文化功能是透视一个民族文化的关键(Hudson,1980)。一个经常使用直接语言的民族表明他们的文化中带有外向直爽的特征;而一个善于使用委婉语的民族其文化中必定带有某种程度的含蓄性。

三、美国文化中有关死亡委婉语的类型

(一)、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

在美国人看来,日常生活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能帮助减轻悲痛。由于日常委婉语表达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他们通过如下的表达来安慰自己和死者家属“一切生活照常进行”,如“fallasleep”,“go home”,“go to sleep”,“be at rest”,“kick thebucket”,“ioin the majority”等等。用这些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委婉地表达死亡,以此来唤起他们的归属感。

(二)、宗教中的委婉语

美国人倾向将神圣的事物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认为宗教是神圣的具有上帝赋予的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人常用如下的和宗教有关的委婉语来表达死亡。如:“be calledto God”,“be with God”,“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to beasleep in the alms of God”。他们坚信上帝能够帮助无助的人和死后的灵魂摆脱困境和痛苦。

(三)、和方向有关的委婉语。

美国人不习惯将死亡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他们用死者死后的去向来委婉地表示死亡。比如:“go west”,美国人认为西方是纯净之地,是死者的去向。另外还有些有关方向的委婉语,如:“pass away”,“go to the heaven”等。人们用这些和方向有关的委婉语来表明他们对死者的悼念和尊重。其中“passaway”形象地表明死者刚刚离去,使生者对死者有深刻的印象。

四、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反映的美国文化

语言是一面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委婉语的使用反映了美国人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自由生活的追求。美国人自由开阔的思想源自于他们国土的辽阔以及所富含的丰富资源(王恩铭,2003:279)。美国人不愿意将自己束缚在不愉快的事情之中,因此用“Kick thebucket”这种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来委婉地表示死亡,来告诉其他人死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乐观积极的态度。日常委婉语的使用不仅表达了美国人对死者的悼念,也暗示了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美国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对待问题和困境时的乐观态度衡量(王恩铭,2003:287)。3:对宗教虔诚的信仰。虽然美国的宗教里存在中多种信仰,但是美国人都是非常虔诚的。大部分美国人相信上帝,他们认为人由上帝创造,上帝有权决定人死后的去向,死亡应该和上帝联系在一起。带有更少的压力的生活几乎是所有美国人所追求和需要的(Tiersky,2006)。由于上帝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因此他们将死亡和信仰联系在一起来减轻死亡带来的悲伤情绪。

篇14

(1.保定市统计局,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生命表技术是人口学定量分析的源头,也是人口学的分析方法之一。它主要是根据年龄别死亡数据编制的、反映一代人从出生到死亡、陆续减少直至全部消失过程的一种以特殊“统计表”形式存在的人口模型。在综合国内外主要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单递减生命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给予综述,以期待对2015年河北省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数据开发与利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命表;假想队列;时期分析;队列分析

作者简介:付晨光(1983—),男,河北顺平人,硕士,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

王颖(1983—),女,硕士,河北保定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

1 生命表基本思想

生命表是人口统计中最基本的思想,它在死亡分析、生育分析、迁移分析和人口预测中是必不可少的。生命表思想就是用假设在某一时期(通常为1年)、某一地区来自不同时期经历同一“人口事件”(例如出生、迁移、死亡等)的不同队列(也可以说是一个假想队列)表示为纵向跟踪某一队列(某一时期共同经历了某一人口事件的“一批人”)按观察到的时期“假想队列”所经历的人口事件完全退出为止,即用时期分析来代替队列分析的一种假设模型。[1]这样,更能生动地反映该时期人口过程水平与特征的综合指标。

1.1 生命表的定义

人口学中,通常把同时出生的一批人(也就是同龄人)随着年龄增长而陆续死亡的人数列成一种表格形式称为死亡表。由于它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着这一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所以也叫做生命表。[2]又因为在此表中可以计算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有人也叫它寿命表。

1.2 “一批人”的概念

在人口学中,把在同一时期内发生某种同样人口事件的人称为“一批人”,又叫一个队列。

生命表最基本的用途是死亡研究(当然还可用于婚姻、生育、迁移等),是跟踪同年出生的一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时期指标。[3]在现实生活中,追踪这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大约需要上百年时间,而且也不可能跟踪到每一个人,于是人们想出了“假想队列”。人们根据在某一年当中不同年份出生的不同年龄的多个队列编制成一张表,这张表只需从0岁到最高年龄中各个年龄中详细的平均人口、死亡人口,据此可以计算出mx,qx,lx,dx…各个指标。我们将其看成同年出生的一个队列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这样我们无需去跟踪,而只需找出某一年(如普查年和抽样调查年)份的较准确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据即可。这就是“假想队列”的人口学含义。

2 生命表的应用

生命表技术是人口学、经济学乃至其它研究变量的社会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卫生部门可以根据去死因生命表所反映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占年龄别死亡率的比重差异来决定医疗卫生投资动向;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生命表预测未来几十年内不同阶段适龄教育人口的变动趋势来决定对不同阶段、类型的教育投资;在保险市场,生命表经常被用来进行寿险分析,以供保险公司和参保人研发制定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生命保险方案和产品;国家税收和其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生命表来制定税收方案和其它宏观经济政策。

笔者相信,随着生命表技术研究的不断成熟,该技术还会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生命表的基本编制步骤

生命表按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单递减生命表、“多递减”生命表、多增—减生命表、去死因生命表和模型生命表;根据数据的获得性又分为完全生命表和简略生命表。笔者在此将单递减生命表中的完全生命表的编制步骤和主要指标的推导公式加以介绍。简略生命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与此类似,限于篇幅本文不再重复。

如前所述,所有生命表需要的已知数据为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一定地区分年龄(组)、分性别的人口总数和死亡人口。[4]假设生命表中的初始0岁(组)人口为100000人。据此,其它各指标的推导公式如下:(1)

式中:mx为x岁人口的死亡率;dx为x岁的死亡人口;Px为某时期、某地区x岁的平均人口。

我们根据年龄别死亡率推导年龄别死亡概率(具体推导过程略),公式为: (2)

0岁组的死亡概率就是死亡率:q0=m0(3)

x岁的死亡概率:(4)

最高岁组M+地死亡概率为1,即这一队列全部人口都退出生命过程。

式中:ax为某年某地区x岁死亡的人口在这一年内平均存活的期间。据经验,a0取0.09,1~4岁组中的a1,a2,a3,a4取0.3,5岁及以上到aM-1取0.5[5],当ax取0.5时,公式(4)式等同于(2)式。

留存人数,0岁组根据惯例假设为100000人。这样,死亡人口和下一岁的留存人口计算公式为:dx=lx×qx (5),lx=lx-1-dx-1(6)

式中:x取除了最高岁组以外的所有值,最高岁组的留存人口等于死亡人口。留存人年的计算公式:Lx=lx+1×l+ax×dx(7)

式中:Lx为x岁的留存人年;ax的人口学意义和取值同qx公式中的ax。最高岁组的留存人年LM+的计算公式如下:(8)

从公式(8)可知LM+是最高岁组死亡率的倒数与最高岁组的留存人口的乘积。(由于篇幅所限,略去具体推导过程) 累计留存人年Tx的计算公式:

(9)

式中:x的取值从0岁到M-1岁。最高岁组的累计留存人年就是最高岁组的留存人年,即TM+=LM+。平均(预期)寿命的计算公式:

(10)

式中:x的取值从0岁到M+岁。最高岁组是最高岁组死亡率的倒数,即

(11)

留存率的计算公式:(12)

式中:x的取值从0岁到M-1岁。定义最高岁组为0。

至此,笔者已经完成单递减生命表编制方法与步骤的介绍,这也是对目前学术界单递减生命表编制方法简洁而实用的总结。以后,笔者将陆续总结多递减生命表、去特定死因生命表和模型生命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不同类型生命表的编制将对2015年河北省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评估、开发与利用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02).

[2]刘铮,邬沧萍,査瑞传.人口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A.Coale and P.Demency.Reginal Model Life and Stable Population[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

[4]T.N.E.Grevile.Short metheds of constructing abridged life tables[J].The Record of the American Institude of Actuaries.Vol.XXXII,No65,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