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4 15:02: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家安全观的基座是国家整体实力和生存发展态势,不同实力格局、不同安全背景下,安全观自然相互区别,但因时而变、乘势而为的安全观却不能抛弃。随着国家实力对比的消长变化,任何国家特别是区域大国,都应因应时势,适时适度地对既有安全观做出修正与完善。既不能谨守“祖训”,也不能侈然自大,应以解决当下疑难、打好长远基础为鹄的,系统有针对性地扬弃既有安全观念战略,逐步夯实安全根基,以期筑成内外一体、收放自如的安全屏障。
中国的传统安全观曾为抗击侵略颠覆、维护独立、保持安定有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国实力攀升,中国与原有霸权国家的话语权博弈渐趋频繁,国内国外、传统非传统等各种关乎安全的问题不断凸显,传统的安全观开始暴露出其单一、滞后与保守特征。特别是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周边个别国家的滋事挑衅,迫切需要我们从整体和细节上深化细化安全观,并藉此指导安全实践。
大国安全体系犹如江河堤坝,堤坝坚实稳固,则虽洪水肆虐,然亦不能为害。而堤坝的设计构筑,离不开最高层面和各门类专家的经验与智慧。同理,大国安全观与大国安全体系的构建完善,除了继承自身传统、汲取历史上的大国经验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基于生存处境上的战略考量和顶层设计。因此,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国安全观,必须包蕴广泛而又彼此兼容,同时力避大而空、难操作、条块分割,缺少合力的“旧病”。在最高层面的统一指挥下,安全“管道”多管齐下,安全隐患清查排除,安全机制高效灵活, 真正筑起利于国家发展的“警报器”与“安全阀”。
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下,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错激荡,常规与非常规风险不时浮现,尤其需要统领全局的总体研判和妥善应对。正如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一样,维护国家安全也需要有一以贯之的总体目标与施治步骤。坚持总体安全观,最终就是为了建立如臂使指、集中统一的国家安全体制,在复杂纷乱的安全迷局中“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形成谋略制胜、随时应变、静以待动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观念。
国家安全观的构建创新是一个需要代代传承,持续接力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学科、不同战线的精细切入,本期“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我们遴选各篇佳作,都是相关领域名家就国家安全总体或某一具体环节的最新研究成果,视野开阔,富于前瞻,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
――《学术前沿》编者
中国的安全文明不仅来自五千年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且来自于自身的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国安全文明的真正考验在周边,也就是如何构建亚太总体安全。亚洲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也是安全形势最复杂严峻的地区之一。如何发挥好亚洲智慧、以亚洲方式实现亚洲安全之道,考验中国与亚洲。
――王义桅
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的灵魂,其对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感、维系社会控制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参与国际分工或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日趋活跃,侵蚀日趋严重。
――江 涌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就是“内求稳定、外求和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宗旨”突出了人民安全的核心性,“根本”强调了政治安全的首要性,“基础”明确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保障”体现了社会安全的必要性。
――何茂春
在高校,安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首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增多,高校应着眼于新时期校园安全特点,从整体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增强整体安全意识,不断拓宽和丰富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整体安全;安全教育;高校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安全工作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大学生个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校园内部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要求全面覆盖传统安全领域[1],对非传统安全,高校也不可忽视,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赋予安全教育工作新内涵,形成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以及个人安全于一体的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特点
高校是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育青年的重任,有其相对封闭性,高校校内人员也有其人员结构、社会地位和基本素养等与外部社会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内部个体各方面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多样化的特点[2]。
(二)阶段性
校园安全具有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类型、各类安全问题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频次都具有相应规律性。
(三)突发性
高校整体安全环境优于社会,在校师生素养也普遍较高,瞬时矛盾不容易产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长期压力的积累,矛盾的升级,当达到临界状态时,矛盾会突然爆发,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破坏性
高校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待塑造阶段,当出现安全问题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则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冲击日益严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仍局限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高校大学生凶杀案件、重要机密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等严重安全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重新审视。
二、整体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是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安全,政治安全、法律安全、道德安全、声誉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整合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安全教育观念。整体安全教育旨在全面系统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3]。高校应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逐步推行新的安全教育内容,养成在校大学生新的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增加其内涵。结合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笔者将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将国家政治系统置于不稳定状态的安全问题。政治安全所包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国民意识形态等。本质上来说,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结合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在整体安全框架下,包括影响国家稳定、损害国家、怀疑抵触国家政治制度、影响国家政治秩序的各项不稳定事件。
(二)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基本生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语言符号系统、民族知识传统、民族等。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渗透宣传,对国家传统文化安全的冲击不可小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文化安全也是思维活跃、意识先进的大学生受侵蚀影响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即对社会个体、社会组织安全有影响的各类安全现象的总称。在高校安全工作范畴内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名誉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妨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个人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个人生活安全等都属于传统安全领域范畴。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有:违反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违反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明火作业、违规驾驶机动车;参与极端事件、故意伤害事件、非法社团活动,赌博酗酒、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疫情传播、校园施工意外伤害等其他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整体安全教育内涵下,名誉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极易造成个人及他人的名誉损害事件。
(四)科技安全
高校是国家高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泄露科技秘密问题,科技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其内涵主要是保护国家科技视域免受侵害,国家科技利益得到维护,国家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从高校实际来看,科技安全应该定义为与院校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科技失密、科技窃密、知识版权侵害等科技不安全事件[4]。
(五)信息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高校信息安全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等,个人信息安全则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敲诈等涉及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
(六)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在整体安全教育理念下的新要求,结合校园实际主要包括校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事件,主要现象有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校园生态灾害等。
(七)心理安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阶段性、频发性的特点,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稳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安全问题成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心理安全纳入高校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必要且迫切。
三、高校开展整体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教育水平,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是外在要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一)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完善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对“非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法律安全、信息安全、声誉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关注非常少。根据的新安全观,整体安全统筹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构建了全面的安全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拓展了安全教育内涵,形成了高校新的整体安全教育观,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工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管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思想单纯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安全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对非传统安全也有涉及,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实现健康发展。
(四)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下各类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日渐增多。高校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之一,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校园冲击的重要条件。
四、整体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整体安全教育体系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的特点,通过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性培养两个方面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高校安全制度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高校自身的要求下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制度。但是相应的安全制度宣传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在意,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屡见不鲜;另外,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还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对安全教育敷衍了事,对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对新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真正将整体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必须认清形势、革新思想,深刻认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将其汇编纳入新的高校校园安全制度、规定以及预案演习中,同时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为师生熟知,并被自觉遵守和应用[6]。
(二)加快高校整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整体安全教育进课堂
其一,要构建和完善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融于一体,形成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其二,要认真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在教材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与国家安全建设整体要求,做到将最新的安全信息实时有效地传递到高校校园。其三,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使他们成为整体安全教育的典范。其四,要将整体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在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规范化地进行整体安全教育。
(三)逐步加强高校整体安全实践教育
整体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同时还必须逐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在面对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危机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应以大学新生军训为切入点,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融入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为以后的整体安全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模拟演练。要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各类事故灾难、暴力恐怖、极端事件、生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演习管控,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况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意识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方面,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方法来认清判断解决整体安全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加强安全教育在高校第二课堂的灌输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育意义深远。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中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将非传统安全意识培养,整体安全教育理念逐步根植于师生的平时生活中。
(六)加强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培育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创造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思想意识为一体的活动结果与活动方式的总称。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内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培育整体安全意识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凸显了整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是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化安全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将整体安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应在国家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提高政治敏感度,转变安全概念意识,从全局出发,从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培养出发,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全体师生心中,逐步建设整体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国家安全稳定建设最为坚固的一环。
作者:雷玉江 王英国 闫亮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大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BJSZ2016YB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水库,刘伟,满园春,王晨.校园安全及其特点分析[J].安全,2015,(3).
[2]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刘义.高校安全稳定下分类指导工作探究[J].求知导刊,2015,(11).
[4]李旭,谢友平,周而明.基于安全防控网建设的高校安全问题内涵与分类标准[J].教育评论,2015,(12).
[5]陈志辉.高校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关键词: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和平时期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正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政府审计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集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不发达经济于一体的时代背景,在全球经济安全问题凸显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更具有特殊性。
1.1 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指出:经济活动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源泉,在一个主要国家间不大可能发生战争的世界里,经济力量将是决定一国是处于主导或相对优势地位还是从属地位的日益重要的因素。
1.2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审计制度的确立是基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必要干预、调节和管理的现实需要,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利益,把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人民利益作为审计工作重要任务,尤其要关注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民生安全、环境安全等,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的加大,国家经济安全观越来越受到各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要共同面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2 关于政府计防御国家经济安全风险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政府审计虽开始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但研究尚未深入,我国对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也才起步。如何使政府审计成为国家经济安全“卫士”,承担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审计重任尚在研究中。近年虽然针对政府审计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职能及范围研究较多,但对外国资本跨国并购产业安全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却很少。特别是研究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和审计评价系统的构建,政府审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动机、趋势、绩效的评价,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等问题研究鲜见。因此,我们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防线”,政府审计职能转变,建立我国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并肩负起防御国家经济、政治安全风险的重任有着重大意义。
3 政府金融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
政府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会计记录、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所反映的业务活动真实性、合规性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监督、审查活动,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政府金融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要求。我国政府金融审计历经30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但在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功能定位等方面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作为金融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政府金融审计是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效率、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手段。政府金融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审计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机制。政府金融审计以审查金融机构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资金运营效益为目标,便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及时发现隐藏于金融体系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做好评价防御工作。政府金融审计围绕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业务、表外业务等具体业务展开审计,便于及时发现金融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化解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隐患,做好查漏纠错工作。政府金融审计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够及时识别金融动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便于我们完善宏观金融政策、提高金融安全预警能力,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提高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金融审计是监督金融管理机构的重要手段。金融审计机构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层次分明,将有助于规范金融监督行为,优化金融监管资源配置,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4 我国政府审计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关注
在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也受到高度关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并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并把国家经济安全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007年的全国审计工作总结中,刘家义审计长首次提出了“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的观点。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及理事论坛上,对“免疫系统论”作了详尽得阐述。该观点认为,从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分析,从国家学说的更深层次研究来看,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发挥的是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由此,我国会计、审计界就政府审计发挥“免疫系统”作用,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我国会计、审计界普遍认同“免疫系统论”的观点。审计署党组通过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了“充分发挥审计保证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的要求。
5 中国审计的国际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使审计国际趋同的进展迅速。审计的国际化更多地体现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与采用上。中国审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正在加速。我国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在趋于国际化。
环境的变化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无论这土地富饶或贫瘠,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极富生命力的产物就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存在和发展着,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自我,服务于对它需求的方方面面,承担着社会公众的责任。审计的生命力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赋予的,审计发展的动力源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们的博弈,只要社会存在、经济发展,审计必将继续实现其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J].审计研究,2009(4).
关键词:地缘政治;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
一、地缘政治因素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因素来源于地缘政治理论,它强调地理环境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国家的政治、军事活动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缘政治因素是国家制定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政治因素是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对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意义。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也离不开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国的政治制度、精神特征以及对外政策。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达尔文主义为国家间竞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创立了政治地理学,他把人类国家和世界当作有机体来研究,认为国家在政治上的力量取决于该国领土的大小,国家之间不断进行着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因此,他认为国界也应是经常变动的,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必须确立生存圈。地缘政治理论确立后,经过马汉的“海权理论”、金麦德的“陆权理论”、皮克曼的“边缘地区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扩张和争夺世界领导权的理论依据。
历史上俄罗斯国家安全就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地理位置成为俄罗斯民族保障国家安全的独特力量和手段。从最初寻求生存的领土安全,到扩大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扩张战略,再到确保其独特欧亚大国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因素已经渗透到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
在探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在影响因素时,如下因素必不可少:历史上俄罗斯民族的大规模迁徙浪潮开辟了俄罗斯国家扩张的道路,经济利益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恒久不变的因素。大俄罗斯主义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坚定不移的信仰,沙皇制度是俄罗斯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因素,而更为恒久的则是地缘战略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因为地缘战略因素不仅赋予了俄罗斯国家对外扩张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为俄罗斯提供了对外扩张的客观条件[1]。
二、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一)地理扩张时期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从地缘角度看,自基辅罗斯到伊凡三世统一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时期,由于俄罗斯位居欧亚大陆腹地,周围没有利于防御的天然屏障,易受攻击。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南方的波罗维茨人、东方的蒙古人、西方的立陶宛人和波兰人都曾袭扰过古罗斯,加之内部的混乱和彼此征战,不安全思想一直影响着俄罗斯,并积淀到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思想中。因此,进行领土扩张和控制周边地区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的不安全感被人为地加重了。1713年彼得大帝下令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他征服的第一块波罗的海海岸上的城市彼得堡,把俄罗斯置于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甚至不能保证不受屈辱的位置,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民族对外扩张的野心。论文范文qiqi8.cn
在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基于地缘考虑进行的地理扩张被认为是防御的,是自卫性的,随之而来的是与西方意识形态对抗,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国家通过地理扩张来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理由。
辽阔的东欧大平原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所以不断对外扩张领土往往被看做是确保俄国自身安全所必需的行动。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一直到尼古拉二世,沙皇俄国的地缘战略目标主要是:通过联盟来掌控边缘地带,以向南部、西部扩张寻求暖洋出海口为手段,实现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控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地缘战略空间一度收缩,面对严峻的形势,苏联被迫提出了“空间换时间”战略。经过二战后的短暂恢复,苏联很快确定了把美国势力逐出欧亚大陆,在实现对欧亚大陆掌控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地缘战略。
在总结俄罗斯历史时,俄罗斯地缘政治学者阿尔巴托夫指出:“俄—苏帝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19世纪的欧洲帝国。欧洲帝国是典型的经济帝国,而俄—苏帝国是军事政治帝国。俄罗斯大国地位是建立在不可分割的四大支柱上,国家控制用于保障巨大军事威力的集中经济,旨在控制这种经济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的严格等级极权政体和救世主思想,建立帝国及无止境的领土和政治扩张,对抗以及为对抗体制找理由。” [2]
(二)冷战后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下降。苏联解体使得俄罗斯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中,俄罗斯处于两难境地,这使得地缘战略思想在俄罗斯再度复兴。俄罗斯国家周边环境严重恶化,失去西线和南线战略屏障,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同时俄罗斯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处于转轨时期,各国内部及国家之间因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发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对俄造成潜在的或现实的外部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俄罗斯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北约积极东扩,将东欧地区逐步纳入北约战略防御空间。这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威胁使得俄罗斯地缘战略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影响逐步加强。
从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出发,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形成了很多具有欧亚主义倾向的地缘政治思想流派。这些地缘政治思想体现了欧亚主义关于俄罗斯文明独特性和地缘政治正面临挑战的典型特征,主张俄周边国家和国内民族及种族的融合、边界稳定、对西方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对俄国家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潜在势力,尤其是雄踞欧亚大陆的特殊地缘政治优势,使得俄把构建一个有利于自身长远利益的周边地缘政治结构作为一个特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加以追求和完善。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中国政治发展;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08-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当今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早已渗入到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对于中国政治发展来说,网络政治参与突破了种种局限,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扩大,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得到改变,更使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与水平得到提升,这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让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
政府和公众之间一直都需要一个沟通的平台,而网络恰好就成为这个良好互动的平台,让双方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机会多了,网络在中间起到了积极的连接作用。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直接性。网络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互通的桥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也得到加强,他们不希望再由别人代替自己表达意愿,想要亲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利益诉求,而且网络无地域限制,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民众的意愿,过滤掉了不真实的信息,也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平等性。在这个网络时代,网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拥有的权利也是平等的,每个网民都可以将这个赋予自己的权利好好发挥利用,借此机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对政策的态度,而这些诉求和意见都会汇总起来一起反馈给政府。在这里,没有贫富差距之说,没有社会地位的划分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网络没有层次之分。第三,高效化。互联网缩小了时空和地域,把国家变成了小家,最新的信息将以光速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某项重大国策的产生,也不需要政治家们没完没了的辩论和失真的民意检测,互联网的高效率为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了不小的贡献。第四,便捷性。随着互联网进入每家每户,人们在家点着鼠标就可以看到当下最新的信息,这节省了财力、时间,也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不再抱着旁观的态度,而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使得民众和政府之间有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
二、网络对政治参与的推进作用
(一)网络技术提高了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
网络是一个平等独立的空间,它使得政治参与的途径拓宽了。网络上的信息不受时空和地域的局限,使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感知,更是提高了人们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由于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成本比较低,使得政治参与的主体大大增加,也正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和结构特征,使网民在网络中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时,能够切身感受到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也摒弃了现实中的一些约束,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兴趣,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得大众不再对政治抱着冷漠的态度。
(二)网络政治参与可推动政治社会化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最普通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方式。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对社会上发生的时间或者任何信息,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个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的约束降到了最低,人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做出决定,不再靠他人去替自己判断。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到政治参与,体会到政治生活的真实意义,获取了很多政治知识,就更加明确自己公民身上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便捷性和廉价性,这使得每个公民都与政治生活更近了一步,从而激发了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促进了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三)网络政治参与促使政府管理发生变化
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网络政治参与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传统获取信息的方法太过于复杂,又要经过层层传递,人员也很庞杂,而且会有信息阻塞失真,导致决策延误或者失误。网络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人们利用网络表达民意,使得政府机构能够及时了解民意,发现问题,这既节省了信息中间传播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帮助政府及时准确的接收到来自民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加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第二,网络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性。网络政治参与形成了网络监督的新形式,在网络上,信息都是公开化的透明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表达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形成了一种监督的模式,对政府施加了压力,同时也实现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在监督与被监督的过程中,公民和政府之间省去了中间的繁琐环节,公民的意见和诉求直接传达给了政府,政府接受意见在短时间内做出回复,这使得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更进了一步,让政府的工作更加有效,也变得更加廉洁。
第三,网络政治参与也深化了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政治参与的扩大,让政府的管理机构精简,有效的促进了政府的转型,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使得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在工作更加有效,更多的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这样良好的服务让民众对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总之,网络政治参与使得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的热性和兴趣提高了,政治参与的能力也不同以往,对政治不再是冷漠的态度,而是积极参与到其中,这些网络政治参与的优势显而易见,网络政治参与提高了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政治参与的能力,网络政治参与积极推动了政治社会化,调动起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这是不可忽略的优势,而且,网络的便捷性让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快速和便捷,他们之间形成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也使得政府职能更加完善。
三、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弊端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提升政治参与的效果、促进政治参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弊端也会随之而来,所以,要清楚认识到它带来的不利因素,才能更好地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性问题
网络政治参与应该是公民以合法的手段进行政治生活的行为,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经常会出现非常规的参与,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在网络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没有终极的管理者,这可能导致网络上会传播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控制和管理的信息,因为网络是虚拟的,掩盖了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每个人的身份都是被虚拟化过的,过于自由的传播信息,就会给网络政治参与带来一个不安全的环境和空间,有些人甚至故意散播谣言,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制造混乱,恶言恶语攻击政府等等,这都是网络立法的滞后性带来的弊端,也严重影响着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性。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问题
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和调试对于任何一个政治系统都是必需的,现实社会是如此,网络也是如此。互联网没有边界,超越时空的限制,公民在网络上享受信息和言论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的权利如果不能被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极有可能导致“自由过度”,影响国家的某些决定决策,而且由于网络上的信息也有利弊,它可以使一个民族团结在一起,也会分化一个国家,网络会影响国家内部秩序,再加上网上难以控制的跨国信息流动正成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敌对分子进行政治颠覆的新工具,这些都不利于21世纪中国政治的发展,所以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四、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完善的网络立法体系,规范公民的网络参与秩序
要保证网络政治参与在一个安全干净的环境下进行,就要改变它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那么,制定网络法律是至关重要的。从1996年开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的法规和条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发展迅速,很多法规条例显得相对落后了,而且有些条例在目前情况下执行起来不方便,可操作的空间也不大,所以,我们更要制定出符合现代条件的网络法规和条例,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更要实施网络法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维持一个正常的网络秩序。有了一个正常干净的网络环境,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才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二)提高网民政治素质,培育网络公民意识
因为网民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提高网民的素质对于维持网络安全秩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工作单位、学校或者政府加强提高网民素质管理的力度。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对公众进行网络公共安全知识的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明白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也要秉持公正的原则去面对网络传达的信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树立政治安全意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更多的表现为防止西方文化的渗透、某些国际敌对势力通过网络进行颠覆国家政权的政治活动和防止一些民族分裂分子趁机出现分裂国家的举动,因为是互联网时代,这些危害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要掌握主动权,要时刻树立政治安全的意识。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导致我国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比较弱,所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运用到网络中去,更需要法律来规范、限制和预防。要通过互联网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加大对中国的宣传力度,让世界认识中国,促进文化正常交流,这个同时也不忘时刻抵制外来势力对我国的政治企图。
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种种限制,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方式也改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与水平得到提升,这给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要接受严峻的挑战,国家对网络政治的监督机制和网民的道德意识都比较薄弱,容易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针对中国网络政治存在的问题,也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中国网络政治参与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但是相信政府和公民会一起接受挑战,使得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各个机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殷安阳.论网络政治时代[J].中州学刊,2002(3).
[2]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魏群.东方《人文备忘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近两年来,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在舆论引导、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安全播出、依法行政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按照新时期新形势对广播电视工作的要求,结合广电工作实际,我简要讲几点意见。
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在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也没有离开社会文化形态的经济发展。从这一角度理解,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必须统筹协调发展。广播电视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担负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担负着贯彻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实施舆论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任;担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现在,我市广电事业和产业发展都出现了好的势头,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之上,关键是看能否持续保持这样一种速度,或者说整体上还要快于这样一种速度。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任务,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工作。刚才耀中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要大力建设三大工程,即农村覆盖工程、数字技术改造工程和资源扩充工程。这几项工程任务重难度大,尤其是农村覆盖工程,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巩固前几年"村村通"建设成果,继续解决好"返盲"问题,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村村通"长期通。二是完成省下达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任务。各县市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支持,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三是将无线覆盖工程纳入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大力提高农村的无线覆盖水平,保证无线覆盖地区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3套以上广播电视节目。另外在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上,既要积极,更要稳妥,在充分考虑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规范有序地进行,必须确保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权益,特别是要照顾好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广电事业建设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重大举措,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广电事业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要加强对广电工作的督促检查,把广电建设作为评价县市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判断领导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尽快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广电事业建设涉及许多部门和单位,必须互相支持,协调配合。各县市、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努力做到责任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把目标任务职责统一起来,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三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发展广电事业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确保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要创新工作。要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提高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广播电视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商品属性。作为意识形态产品,必须宣传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文化,注重社会效果。作为商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同行业内竞争已经白热化;不同媒体间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形势逼人,新闻出版、报业、网络等发展势头旺盛,抢占市场份额,对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冲击;国外大型传媒集团已经有条件地进入我国局部地区。国外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给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正确把握广播电视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开拓,不断进取,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切实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就我市广电产业发展现状来讲,这几年虽然我们的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长,但仍然处于全国同级下游水平,全省中上游水平。产业结构上,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新兴产业尚未起步。发展体制上,经营主体不明,机制不活,资产盘活不够,资源浪费等不同程度存在。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的严重障碍。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急起直追。一是要努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为文化广电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同时要抓好内部改革特别是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以岗计酬、以劳计酬、以质计酬的分配办法,实行绩效挂钩。二是要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对可以剥离出来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资产、资源,要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制播分离、广告经营市场化,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提高竞争力;大力倡导跨行业服务,拓展产业发展领域。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扶持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办法发展新兴产业,如IP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四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寻求那些想干、能干,还能干成的项目,参与招商引资活动,抢占先机,争取迈开步子。五是加大创新、创意的力度,并把它纳入项目化运作,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培育其成长。去年,我们推出了首届青年歌手大赛、"靓声靓影"TV秀、首届晋剧戏迷大奖赛等一批大型活动,今年要通过引导、筛选、策划分析、推荐等程序,再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节目品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电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空间十分广阔,但形势严峻而紧迫,时不我待。各级要加大对广电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切实加强扶持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对落实中存在问题及时组织调研,制定具体措施,使文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两手抓,既要抓广电事业发展,又要抓广电产业发展,形成事业带产业、产业促事业的良好发展格局。我们*有深厚的晋商文化底蕴,有优秀的文化人才,也有一些好的文化经济政策,都是我们发展广电产业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我市的广播电视产业就一定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从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
广播电视安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就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和谐。今年广播电视安全任务异常繁重,十七大的安全播出是重中之重,要以十七大召开为契机,一手抓安全播出重点工程建设,一手抓日常的安全播出工作,使安全播出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强宣传管理,抵制低俗之风,确保荧屏、声频得到净化;要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坚决查处虚假医疗医药广告;要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打击非法销售安装等行为,规范管理秩序;要加强新媒体新业务的管理,紧密跟踪网络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等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感、责任感、使命感做好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广播电视的各项法律法规,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尤其要加强广播电视导向管理、安全播出管理和安全传输管理,力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出重大问题,核心任务就是确保十七大期间的安全播出,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今年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频率、频道管理,进一步规范频道频率开办秩序,坚决查处乱播滥放、侵权盗播问题,建立约束严格、监管有力、效能明显的广播电视管理新机制。要从加强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制片人职业道德建设和从业资格管理入手,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管,进一步净化荧屏声频,建立抵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从最初寻求生存的领土安全,到扩大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扩张战略,再到确保其独特欧亚大国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因素已经渗透到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领域中。地缘政治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脉络,对于我国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地缘政治因素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因素来源于地缘政治理论,它强调地理环境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国家的政治、军事活动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缘政治因素是国家制定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政治因素是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对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意义。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也离不开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国的政治制度、精神特征以及对外政策。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达尔文主义为国家间竞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创立了政治地理学,他把人类国家和世界当作有机体来研究,认为国家在政治上的力量取决于该国领土的大小,国家之间不断进行着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因此,他认为国界也应是经常变动的,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必须确立生存圈。地缘政治理论确立后,经过马汉的“海权理论”、金麦德的“陆权理论”、皮克曼的“边缘地区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扩张和争夺世界领导权的理论依据。
历史上俄罗斯国家安全就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地理位置成为俄罗斯民族保障国家安全的独特力量和手段。从最初寻求生存的领土安全,到扩大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扩张战略,再到确保其独特欧亚大国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因素已经渗透到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
在探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在影响因素时,如下因素必不可少:历史上俄罗斯民族的大规模迁徙浪潮开辟了俄罗斯国家扩张的道路,经济利益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恒久不变的因素。大俄罗斯主义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坚定不移的信仰,沙皇制度是俄罗斯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因素,而更为恒久的则是地缘战略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因为地缘战略因素不仅赋予了俄罗斯国家对外扩张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为俄罗斯提供了对外扩张的客观条件[1]。
二、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一)地理扩张时期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从地缘角度看,自基辅罗斯到伊凡三世统一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时期,由于俄罗斯位居欧亚大陆腹地,周围没有利于防御的天然屏障,易受攻击。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南方的波罗维茨人、东方的蒙古人、西方的立陶宛人和波兰人都曾袭扰过古罗斯,加之内部的混乱和彼此征战,不安全思想一直影响着俄罗斯,并积淀到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思想中。因此,进行领土扩张和控制周边地区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的不安全感被人为地加重了。1713年彼得大帝下令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他征服的第一块波罗的海海岸上的城市彼得堡,把俄罗斯置于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甚至不能保证不受屈辱的位置,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民族对外扩张的野心。论文范文qiqi8.cn
在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基于地缘考虑进行的地理扩张被认为是防御的,是自卫性的,随之而来的是与西方意识形态对抗,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国家通过地理扩张来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理由。
辽阔的东欧大平原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所以不断对外扩张领土往往被看做是确保俄国自身安全所必需的行动。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一直到尼古拉二世,沙皇俄国的地缘战略目标主要是:通过联盟来掌控边缘地带,以向南部、西部扩张寻求暖洋出海口为手段,实现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控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地缘战略空间一度收缩,面对严峻的形势,苏联被迫提出了“空间换时间”战略。经过二战后的短暂恢复,苏联很快确定了把美国势力逐出欧亚大陆,在实现对欧亚大陆掌控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地缘战略。
在总结俄罗斯历史时,俄罗斯地缘政治学者阿尔巴托夫指出:“俄—苏帝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19世纪的欧洲帝国。欧洲帝国是典型的经济帝国,而俄—苏帝国是军事政治帝国。俄罗斯大国地位是建立在不可分割的四大支柱上,国家控制用于保障巨大军事威力的集中经济,旨在控制这种经济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的严格等级极权政体和救世主思想,建立帝国及无止境的领土和政治扩张,对抗以及为对抗体制找理由。” [2]
(二)冷战后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下降。苏联解体使得俄罗斯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中,俄罗斯处于两难境地,这使得地缘战略思想在俄罗斯再度复兴。俄罗斯国家周边环境严重恶化,失去西线和南线战略屏障,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同时俄罗斯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处于转轨时期,各国内部及国家之间因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发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对俄造成潜在的或现实的外部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俄罗斯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北约积极东扩,将东欧地区逐步纳入北约战略防御空间。这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威胁使得俄罗斯地缘战略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影响逐步加强。
转贴于
从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出发,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形成了很多具有欧亚主义倾向的地缘政治思想流派。这些地缘政治思想体现了欧亚主义关于俄罗斯文明独特性和地缘政治正面临挑战的典型特征,主张俄周边国家和国内民族及种族的融合、边界稳定、对西方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对俄国家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潜在势力,尤其是雄踞欧亚大陆的特殊地缘政治优势,使得俄把构建一个有利于自身长远利益的周边地缘政治结构作为一个特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加以追求和完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环境大大恶化,这不可避免地促使地缘政治安全思想在俄罗斯再度复兴。在地缘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独联体国家在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俄罗斯把在地缘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历史传统与俄有着密不可分联系的独联体视为稳定周边、抗衡北约东扩、重新树立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依托,把推动独联体范围内的全面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作为俄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把建立稳定的独立国家联合组织、使其在经济和政治上实现一体化,并且有能力在国际社会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作为俄对独联体国家安全政策的战略目标。俄把自己与近邻国家之间的边界称为“内部边界”,其特点是不设防,并在海关、居民出入境等方面执行较宽松的制度,而把近邻国家与近邻以外的国家间边界称为“外部边界”,由俄罗斯与近邻国家共同防御。“外部边界”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战略边界,因此,实施集体防御是确保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选择[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冷战后新的历史时期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是,对内复兴俄罗斯,巩固俄罗斯的国家制度,维护现有的地缘政治疆界和领土的完整,保证公民和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对外创造有利于俄罗斯国内发展的外部条件,确立俄罗斯在多极化世界中的主要力量中心之一的地位。
1997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的颁布标志着俄罗斯欧亚大国安全战略的最终确立。鉴于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借此发展和稳定远东,确立俄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维护亚太地区战略平衡。
身处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拥有成功运用东西方平衡、突出俄罗斯地缘上欧亚中心位置的优势的可能性,但在借助自身实力的同时,集体安全和地区稳定也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取代世界战争成为国际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俄罗斯主张在扩大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全面的集体安全为核心构筑地区和国际安全机制。
三、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启示
地缘政治因素既是理论因素又是现实因素,它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杰弗里·帕克在《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未来》中认为地缘政治因素是从空间或地理的视角所作的国际关系研究。地缘政治的本质就是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利用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相互竞争与协作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
国家的地理位置制约着其政治行为,或者说,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对外政策的方向。在地理状态上,中国的海陆邻国众多,其历史一直为地理因素所支配,因此中国在对外战略中运作的精力应放在亚太及周边地区。地缘政治的存在有着明显的边际效应,近邻国家比相距较远的国家对本国的影响力会大得多。因此,对周边国家和本地区的关注是地缘政治的必然要求和自然机理,从战略全局来看,亚太及周边地区潜在的危机可能成为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战略必须首先予以考虑的区域大环境。立足亚太是指作为亚太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的对外战略决策和实践主要领域范围也是亚太地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以亚太地区为核心,应通过对外战略活动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把自身的安全与亚太地区的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亚太和周边地区的稳定是中国作为亚太大国所必然拥有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客观层面,中国面临的亚太和周边态势的基本情况是,潜伏着诸多不安定因素且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和周边的动荡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国内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立足亚太和稳定周边的对外战略的优先考虑,就是进一步在亚太地区积极筹谋各种双边或多边安全机制,推动亚太地区整体局势的稳定。
随着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作用的上升,地缘经济考虑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地缘经济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从地理位置出发的联合、经济对立、设置壁垒等。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经济置于首要地位,从而提高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并以此改善国家间政治和安全关系。在亚太及中国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局面使各种层级的地缘及国际活动异常活跃。中国在亚太与周边地区开展的互惠性双边或多边地缘经济活动将会极大地推动和提升中国的对外战略能力。
参考文献
[1]亨利·赫坦巴哈,等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M].上海:三联书店,1978:16.
[关键词]外资引进国民经济安全影响
我国政府当局重视经济安全问题,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态势。外资危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主要源于国家经济过度依赖外资,或受到外资的控制。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1)外资总体规模安全;(2)敏感部门安全;(3)产业安全;(4)技术安全;(5)金融安全。
一、外资的引进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拥有的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以及这些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下的发展力。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特别是近几年来“独资化”趋势的出现,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方式有6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合作开发和其他方式。自1997年起,外商独资企业数量超越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单北京引进外资注册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已超过一半,当中还不包括外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组成的外方控股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在技术、规模等方面都是我国民族企业无法与其比拟的。因此外资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挤占中国市场,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从产业层面来看,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行业的控制和支配上。按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看,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73.36%)、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业(61.8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9.08%)、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3.23%)、家具制造业(47.33%)、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45.34%)、塑料制品业(41.90%)、食品制造业(39.57%)、橡胶制品业(36.58%)和金属制品业(35.8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属于国家重点行业。根据以上现象2003年的时候,商务部和其他几部委制定了明确的外资并购管理办法,所以对于并购,政府是严格控制的,一发现苗头比如说重大装备上,国务院马上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使得他在这个行业上的并购难以实现。
二、FDI与国有资产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曾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策略,期望以让出市场份额为代价,换取外国的先进技术。由于合资企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待遇,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希望通过合资,享受到优惠政策,以摆脱困境;一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也希望通过合资,壮大自己的力量,享受到优惠政策,获得“体制外”的许多好处。结果,必然形成外资与内资在合资选择中的不对等地位,大批等待合资的内资企业在相对较少的外商投资者的选择面前处于被动地位,于是,纷纷降低合资条件,压低资产评估数额,给予外商种种便利和便宜,吸引外商与自己合资。外商在合资谈判时,往往在转让技术、商标和设备上漫天要价,赚取高额利润,致使内资企业在吸引外商投资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独资或控股的情况下,其公司内部交易占了公司交易总额的相当大一部分。跨国公司往往采用高进低出的方法转移价格,从其母公司高价进口原料和设备,而对在华子公司的产品实行低价收购,从而将利润转移到其母公司或其他国家子公司,以至出现有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账上亏损、实际盈利,账上利润少、实际利润多的情况,给我国的财政税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FDI与敏感行业安全
所谓关键部门是指国内一些敏感行业,如军事、文化等。实际上,在敏感部门,外资不会对一个国家产生威胁。因为,几乎所有国家,在关键部门都禁止外资进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外资进入所有行业,在国际投资协定和各国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中,每个国家都对外资的行业准入有明确规定。
我国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列举了禁止外资企业进入的名单,因此,外资对我国关键部门的安全威胁是不存在的。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目前,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是有所影响但并未构成威胁。虽然,外资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转移价格、技术控制、滥用市场垄断力量、降低环境保护标准等,虽然存在这些弊端,但这些问题与国家经济安全本质不同,不能以国家经济安全为理由,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外资政策和树立起来的开放形象。因此,中长期内,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质量,仍应将作为我国外资政策的主要目标。
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逐步取消对外资的种种优惠政策,对其实行国民待遇。
2.加强法制建设和政府监管。《反垄断法》的出台使得法律规范越来越完整,如何切实地落实下去,以法律手段规范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防止出现外资的市场垄断;另一方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对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评估与外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监督和管理。
3.加大外资的的引进的力度。一家外资企业控制了某一市场,那是垄断,而众多的大跨国公司进入同一行业,就形成了竞争。只有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这一市场,在各个大跨国公司之间造成激烈的竞争,那么,最终受益的,就将是中国政府和中国消费者。
参考文献:
[1]葛顺奇:外资与我国经济安全问题探析[J].《国际贸易》2004年第9期
关键词 军工企业 武器装备 国家安全
作者简介:赵立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保卫。
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涉及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涵盖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六大行业,不仅肩负着国防科研生产的重担,还肩负着强军和富国的双重使命。治安指治理和维护社会安全,在军工企业治安工作是安全保卫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治安工作承担着维护军工企业科研生产安全、营造和谐稳定内部环境、严密防范机密泄露的重任,因此必须全方位、多维度地探究其完善举措,建立健全操作性强、可控度高的管理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深入探析当前工作漏洞,把握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从根源上找出症结并对症下药,以最大努力构建最优化的军工企业治安管理体系。
一、军工企业加强治安工作的重要作用
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组织经营等活动,虽不具有较高市场开放性,但对于国防建设却是重中之重。军工企业科研生产的高度风险性,决定了其治安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创造科研生产的安全环境
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活动具有高度风险性,一旦受到损害,将会给国有资产乃至国家安全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军工企业整体的治安工作,能够从源头上消除科研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营造和谐稳定内部环境,有效预防治安案件的发生,维持良好的科研生产环境。同时,加强治安工作,能够保障军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绝对安全,为军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确保军工产品的高度保密
治安工作的影响还体现在确保军工产品保密方面,高度的保密性是军工企业的特征之一。加强治安工作不仅要从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入手,还要确保军工企业整体治安环境的安全。一方面,能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入侵,从而维护军工产品的保密性;另一方面,能够从安全防范层面建立相对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筑造军工企业治安防范的铜墙铁壁。
二、梳理军工企业治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顺利进行是实现国家强军和富国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对治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剖析、重点梳理,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从实际中可以得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管理、技术、人员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高效科学管理
军工企业治安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军工企业管理目标和工作范围大幅延伸,管理任务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对于治安工作的管理要求尚不统一,尚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就给治安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带来隐患。其次,部分军工企业对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到位,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管理缺失。
从实际来看,部分军工企业治安工作的监管存在漏洞,且受行政命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制定的制度没能做到全面具体,严密闭合,使个别人员钻了空子造成了隐患,甚至出现治安刑事案件。可以说治安工作还未步入高效科学管理轨道,已成为阻碍治安工作创新建设的一大掣肘。
(二)欠缺深层安全防范,安防设施更新缓慢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治安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治安工作的系统防范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略安全防范层面存在的问题。治安工作管理手段开始由“人防”向“技防”过渡,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日臻完善,但仍存在疏漏。
首先,安防设施的新旧程度不一,部分设施老化且维修难以同步,加之软硬件升级困难,造成安防设施可用程度低。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安防产品层出不穷。但面对新产品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且受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安防设施更新换代速度缓慢,难以走在保卫工作前沿,与军工企业极强的科研生产任务不相匹配。再次,在军工产品运输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落后,大部分军工企业仍停留在靠保卫人员武装押运、严盯死守层面上。最后,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部分军工企业治安工作欠缺深层次的安全防范策略,难以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风险。安全防范策略与设施的缺陷,这为治安管理体系的完善埋下了隐患。
(三)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危机意识有待提升
近年来,我国暴力恐怖等突发事件增多,由于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不完善,经常造成严重的社会性后果。这一新形势给军工企业治安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军工企业事关国防安危,企业内事事都关系重大。从工作实际来看,面对突发事件的威胁,部分军工企业治安工作尚未健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没有制定多套完备的处置预案,保卫人员的防身护具配置仍有不足,突发事件处置演练频次较低。思想上认识的不到位,就会导致行动上的滞后,这为治安防范带来了隐患。
(四)保卫人员素质不高,治安理念亟待更新
保卫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治安工作能否高效有序开展。与军工企业其他部门相比,保卫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同时,一部分保卫人员对于治安工作的工作理解较浅,忧患意识不足,没有开展工作的紧迫感,“等、靠、要”的依附思想浓重,理念与素质的匮乏造成管理的局限。
三、探究健全军工企业治安管理体系的创新性举措
经过全面分析治安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建立健全系统化、全方位、无缝隙的管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综合来讲,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对治安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完善。 (一)健全治安管理体系,制定保卫工作标准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一贯治国治军的战略思想,但由于军工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保密性,以及武器装备采购的封闭性,使军工产品流通开放程度较低。建议国家制定武器装备生产单位保卫资格审查认证管理要求,对所有承担武器装备生产的军工企业实行保卫资格审查认证制度,只有通过认证取得相应保卫资格,才有资格承担武器装备生产。保卫资格审查认证制度是国家对武器装备生产的必要条件,承担武器装备生产的军工企业应按照认证要求,根据所承担的武器装备生产项目,申请和取得相应保卫资格。
经过审查认证取得保卫资格的军工企业,应列入武器装备生产单位保卫资格名录,军队系统武器装备的采购应在列入名录的军工企业中招标订货,未列入名录的军工企业,不具备武器装备生产资格。通过保卫资格审查认证制度,对武器装备项目实施更加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形成一套规范、科学、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套保卫工作长效机制。这样一来,就从源头上抓住了保卫工作的命脉,有利于治安管理水平的根本性提升。
国家制定武器装备生产单位保卫资格审查认证管理要求的同时,建议出台保卫工作标准。保卫工作标准是保卫资格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也是军工企业开展保卫工作最为重要的基础。保卫工作标准应从目标方针、责任与分工、管理制度、人防物防技防要求、经费保障、考核奖惩等方面明确和规范、细化和补充、调整和完善对军工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要求。保卫工作标准的建立,必将促进军工企业治安工作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 提高安全防范管理水平,科技武装治安工作
军工企业应结合保卫工作标准,建设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首先,应依据本单位规划发展及军工产品生产布局确定防护目标风险等级,并实行分级保护,防护级别应与防护目标风险等级相适应,建立具有防窃密、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的系统组合。通过对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进行组合,从而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有效联动和控制管理。采取分级保护后,既能确保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部位、军工产品的安全,又能到达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满足管理现状。其次,应针对安防系统软硬件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抓住信息科技发展的脉搏,及时采用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安防设施。将安防设施的寿命、维护保养内容和周期、备件品种和数量等关键要素具体量化,提升安防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能力。再次,军工产品的运输应加强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视情况为押运人员配备卫星电话、GPS定位导航仪,视情况为运输工具配备高清动态视频、监测数据等系统且通过无线技术将时时数据传输到军工企业监控中心,实现对军工产品的全程跟踪、不间断控制。这样,押运工作装备了高科技安防设施后,无论采取公路、铁路、海运甚至航空运输,军工产品在运输环节上的安全进一步有了保障。最后,要及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不断跟踪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注重用新技术提高治安防范水平。这样从根源上解决了安全防范策略和设施的缺失问题。
(三)建设治安防控新格局,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军工企业应以保卫主管部门为主体,不断完善四张“防控网”建设:第一,依靠武警、保安、自管社区内保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的巡逻机制,形成邻里守望、互防联动、覆盖全区域的群防机制,织就“群防群治网”。第二,以大门楼门为点,以内部道路为线,以区域单体建筑物为面,将要害部位、重要出入口、重要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以监控中心监控员、武警、保安巡查为龙头,织就“视频监控巡防网”。第三,建立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措施,以要害部门为责任主体实施封闭式管理,提高自防能力,织就“阵地控制网”。第四,紧紧依靠公安机关,将警务工作引入单位内部,建立警企联控,织就“辖区联防网”。军工企业应以保卫主管部门的监控中心为指挥平台,将四张“防控网”整合,建立图巡图侦、情报预判、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治安防控平台,建立“步巡、图巡、抽查”的巡查制度。实现动态化、信息化、全覆盖的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最大限度挤压治安案件发生、合理调动突发事件处置力量。
处置突发事件这一难题既挑战治安工作的严密性、规范性,又考验保卫人员的责任心和素质,面对处置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通过治安防控平台,敏锐评估风险,合理配置保卫人员的防身护具,合理配置应急力量,模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场景,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到位。当发现苗头后,及时果断处置,努力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形成科学、高效完备的应急处置机制。
(四) 提升保卫人员素质,更新治安工作理念
保卫人员素质的提升将是军工企业治安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大助力。军工企业应加强对保卫人员的培训,制定教育和培训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培训内容、课时,实行全员参与、全员提升的策略。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学习,梳理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使保卫人员从思想素质和法制观念上有较大提升。其次,加强团队建设。使保卫人员团队和服从意识进一步增强,维护整体荣誉和团体荣誉。再次,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将治安保卫管理要求、岗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等关键要素具体量化,提升业务水平。最后,提高履职尽责,面对困难勇敢担当的责任心。治安工作是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进一步增强保卫人员无怨无悔和锲而不舍的坚守与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和对单位的忠诚。
一、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极大地增加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全方位、立体式的课程安排,使得这次培训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有培养团队意识与塑造自我的拓展训练;有当前人行重点、热点业务知识《新形势下反洗钱工作现状及发展》、《我国社会征集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有对工作能力进行培养、指导的《履职能力与创新思维》、《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金融研究工作》;有密切联系当前经济金融前沿问题《当前国际局势热点透视》、《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发展现状》;有教我们如何在现有压力下轻松快乐在工作、生活的《国家公职人员心理问题及其调适》;中原文化考察使我们放松了身心,加深了对祖国各地河山的了解,激发了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一)重新定位、勇担使命
通过处长对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的解读,了解到中级职称人员培训,是总行今年开始的一项专门针对中级职称人员的培训。体会到总行办班的意义,对中级职称人员在工作岗位中应发挥的作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重新对自己进行了审视,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在以后的工作积极、主动承担起中级职称人员应当担负的责任,工作中不报怨、不埋怨。
(二)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厘清思路
在培训中心学习的过程也是让我思想“破茧化蝶”的过程。对于生活、工作、学习的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确定了的前进的方向;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提升了认识问题的高度;学习到了工作方法,懂得了思考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勤于思考、更要善于思考,提升履职能力;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永不停止、活到老学到老。
(三)聚集能量、储备知识
院长渊博的知识和治学态度都让我深深折服,他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所面临的变局见解独到、精辟,使我对我国下一步外汇汇率走势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鲁政处长对当前反洗钱工作的新形势、问题及行政执法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让我对反洗钱工作有全新的理解和认识,知道了反洗钱工作对于人民银行的真正意义。局长对征信业务知识的系统讲解,明确了基层央行征信管理工作的思路,对基层行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周文顺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正确看待国内外形势,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帮助,对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大有裨益。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新形势,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以上等等为我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储备了知识,为继续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二、通过交流从老师、学员身上找到前进的动力及方向
这次培训不仅从授课中学到不少知识,更是在老师、学员身上得到很多启示,感受到老师们的治学、工作的严谨态度、无微不至的工作方法。人总行党委宣传部老师把大家原本认为很枯燥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历史背景》讲授的精彩极至,更可贵的是他所讲授的内容,并不简单的转述现有的资料,而是自己研究、考证的独家资料,尤其让人敬佩的是他作为一位年近花甲领导,三个半小时的讲课,全程站立,满头大汗也不休息一下。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增加了作为一名央行员工的自豪感,更是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民银行工作在国家经济金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充满使命感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发现到自身的不足,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增加了前进的动力。
培训学院老师细致周到的后勤保障工作非常让我感动,接、送站,生活、学习每个环节组织安排地非常细致、到位,乃至每个细枝末节都安排的有条不紊。使得我们的学习生活非常顺畅,使得我们能够在如家的环境里安心、踏实的地投入学习,畅快地接受各种新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牢记这份感动,并且通过我的工作把它传递出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防范系统作为国家安全防控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在现代化建筑中不断普及应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投资数量及工程建设种类呈几何增长趋势。安全防范系统是人力资源防护、安全设备防护、高新技术防护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具有特定的运行环境和使命。安全防范系统是指以保障国家利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繁荣稳定为目的的,以人力资源防范、专业设备防范、高新技术防范为手段的,监控、发现、制止外部不法侵害行为,或事件的特定建筑安全保障系统。智能大厦构建的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第一、图像监控功能,如视频监控、影像显示验证、图像特征识别等;第二、探测报警功能,如传感器内部防卫探测、电缆周边观察探测、危急情况报警监控等;第三,控制限制功能,如读卡或密码门禁控制、栅栏或防撞挡板车辆出入控制、专用权限电梯控制、报警响应联动开关控制等;第四,自动化辅助通信功能,如内部工作交流通信、双向无线电灵活通话、区域内有线广播通知、资源共享等。智能大厦的安全防护系统要实现的是第一级别的安全防护,即智能大厦内部要保证有两类以上的监控探测技术的具体运用,监控系统能够保证全天候、全方位的有效监察,特别是在出现紧急状况后,各个安全防护部分能够保证联动功能的时效性,并能及时有效的利用内外部力将损失减小到最少。现代化安全防护系统以实际需求调查为基础,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防护的方向发展。
2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必然性研究
房屋建筑从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人类生存发展最需要、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职能,无论人类经济、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建筑物被给予了哪些新的职责,安全防范都是建筑物最主要、最根本的职能。现代建筑业将建筑技术、高新技术及建筑艺术相融合,赋予了建筑物新的价值意义,但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依旧离不开现代安全防护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安全防护系统的现代化构建,这也是推动智能大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我国智能大厦的安全保障存在一定问题
在我国,智能大厦的安全防范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许多智能大厦忽略建筑安全保障职能,并没有系统的构建安全防范系统,传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存在着许多现实性的问题。现实中如安全保障装备与大厦智能系统契合度不强,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甚至面临安全问题时形同虚设;非系统的安全防范设置必然存在技术安全防范、人力安全防范及设备安全防范的相对性脱节,难以形成高效的有机防范整体;安全设施的先进性、科学性、可拓展性,达不到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只能发挥安全保护的静态效能。有效构建与智能大厦相适应的安全防范系统,能够保证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防范设备建设及安全系统运行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设备配置成本,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大厦安全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范风险,充分发挥了安全防范系统的社会职能效益。
2.2安全防护系统是智能大厦有效实现效能的必要前提
根据对智能大厦理论的分析理解,可以发现智能大厦实现的是一种隔离的、内部的环境创造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智能大厦的现实职能的具体实现都是与外界分开的,而安全防护系统就是最重要的那一层保护膜,没有安全性的保护智能大厦内部和谐的通信交流工作生活环境就会收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如商业秘密泄露、重大财产损失等影响巨大的安全事件甚至会降低整个社会对智能大厦的价值判断,减缓我国城市现代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绝对不利的。加强对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构建就是增加智能大厦社会效益价值,是对智能大厦智能环境的最大肯定与认可。
2.3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安全防护系统的积极推动
在国内方面,随着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承办了如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国际性活动,使得国际水平的智能大厦建设得到了推动性发展,为了保证这些具有重大历史及现实意义的国际活动的顺利展开,对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的重点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诸如建设“平安城市”或者“平安建设”及“国家应急体系”等工程项目,在全国性范围内展开。同时,在国际上,以美国9.11事件为代表的恐怖袭击事件,也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建设敲响了警钟,积极加强安全防范系统的构建,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构建智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是国家健康发展、社会稳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
2.4国家政策导向作用的引导
我国积极推动推动科技创新,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对创新性技术产业进行了许多政策和经济支持。在城镇化及城市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加大了对职能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构建的宣传力度,致力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特别是对相关基础理论观念、专业化技术项目的引进、研究、开发和推广,促进了我国智能大厦安全防护系统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具有安全防范系统的智能大厦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智能大厦产业积极构建安全防范系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育出了一个健康、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的市场体系。
3总结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引言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健康的基本保证,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条件,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则是转失败(或失效)为成功(或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
因此,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失效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本文以“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学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为题,就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粗略的讨论。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设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构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安全的内涵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顾名思义,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没有受伤,完整无损,平安健康。安全的反义词是灾害。灾害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造成危害性后果的各种变异现象的总称。
从科学的含义上看,“安全”可以认为是一种状态,是指满足人和物不受损伤、身心健康和完整完满的一种环境、物态和状态;
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一种能力,是指人类对自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财产、资源、生存空间(领土、领海、领空)、信息、无形资产、商业机会、传统、文化、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秩序等——的捍卫、维护和控制的能力。
将上述“状态论”和“能力论”相结合,安全是通过“能力”达到的一种“状态”。
安全的外延可分为:
窄义的安全(又可称为传统的安全)
广义的安全(又可称为非传统的安全)
窄义的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即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在国家、民族、领土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捍卫国家利益问题;
社会安全是指社会秩序、运行机制层面的安全,侧重于社会犯罪、破坏和威胁中维护社会利益问题;
公共安全是指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和能力。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事件)等。
生产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控制、预警和预防问题。
广义的安全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由于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包括环境安全、技术安全、城市安全、经济安全等。
环境安全又可分为生态、人口、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气候等相关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的本质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问题;
技术安全是指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包括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的化工产品及大型工程给人和自然构成的风险和威胁问题;
城市安全是由于城市规模和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带来的突出的安全问题;
经济安全则是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社会经济的关联性、依赖型和“脆弱”性大大的增加带来的附加的安全问题,例如动力安全(核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
公共安全的内涵
公共安全是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或能力。
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过程和机理,公共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其中,事故灾难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则是指不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灾难的正面表述。因此,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设置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1日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提出了“安全科学技术”(620)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但未被教育部接受。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虑。
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安全学(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学等)
2.安全工程(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和仪器等)
3(职业卫生工程)(待定)
4.安全工程管理(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
(二级学科)
几点认识
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拟粗不宜细。基本上分三种类型:一类是偏应用理论基础类的二级学科,即安全学学科,它初步包括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二类是安全工程类学科,分安全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二个二级学科,其中安全工程中包括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与仪器等,职业卫生工程因与医学类学科交叉,其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待定;
四类二级学科是安全工程管理,包括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这个建议只是初步的想法,还要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论证。
原则上看,安全科学与工程是政府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从根本上看,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依靠劳动者安全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要依靠全民安全文化、安全伦理、安全意识、安全科学技术理论和知识的提高。这是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安全生产大国、甚至于成为安全生产强国的治本战略方针。
当前我国已有46个大学设有安全科技和工程专业的本科或大专,每年已有一万名左右的毕业生。已有11044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质认证人员,工作在安全管理和企业安全工程的第一线,但是一方面是人数少,二是学位层次低,三是人员不稳定;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投资少,欠账多,安全硬件严重落后;
第三方面是如何将安全生产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如何提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上来还缺乏有力的措施,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技意识不强,也缺乏方法和途径,因此,如何开好这次会、提高安全科技规划的水平,对今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1)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2)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3)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安全生产工作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说明:
安全生产工作是由范围、对象、内容、目标和手段等组成的一个矩阵,矩阵中20个元素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用少数几个字相连就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
安全生产工作的范围是涉及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对象是由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安全事故和安全救援等多类型分对象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是由安全评价、安全分析(或事故分析)、安全预测和安全预防多层次分内容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是由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装备(或工具)可靠及产品优质等分目标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手段分别由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和有关的科技活动等全方位的手段组成的,而安全科技活动则是上述三层手段的科技依据或重要内涵。因此,安全生产科技是全过程的、多类型的、多层次的、多目标的和多方位的综合交叉的新兴的科技领域。
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和内涵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抓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上来”的原则,体现了“国家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群众参与”、“法律依据、科技保障”的工作路线和指导思想。
根据矩阵的特点,可以将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矩阵分成各种分矩阵,如对“制造安全”就是对产品(或商品)生产制造(含设计)过程
中的
进行达到的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的分矩阵。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1、安全生产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的性质;
2、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的性质;
3、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不相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地复杂化,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的性质;
4、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生产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高新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5、安全是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涉及各个相关学科??它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安全生产工作是减少事故损失(负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准入条件,是循环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它是以人为本(人权)的重要内涵,它是社会稳定,形成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3、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它是国家政权性质的本质要求,它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4、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或评定)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可以认为,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救援)+(监察、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或者说,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安全生产(对象)工作中的基础性(手段)的技术工作之一。
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学是研究产品(或商品)失效的
达到的
诊断,预测和预防
范围
方法,技术和理论
内容
补救,控制和根治
目标
失效学体系雏型
失效学
(一)失效诊断学
1.模式诊断
2.原因诊断
3.机理诊断
(二)失效预测学
1.安全状况预测??状态诊断和安全评定
2.寿命预测??剩余寿命预测和安全寿命预测
3.可靠性预测
(三)失效预防学
1.失效工程预防
2.失效设计和制造
3.数据库,案例库和专家智能系统
可以认为,失效学是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深化和提高,是它的应用理论基础,并已成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它们的属性相同或相似都具有“基本”的性质
安全生产
安全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它具有“基本”性质
都具有“绝对”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中无限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它具有“绝对”性质;
都具有“时代”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不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复杂,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容、重点、技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己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健和依托,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列入高科技领域,??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都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安全生产工作是系统工程,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新兴分支学科
它们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在社会生活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社会稳定、文明的重要因素
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体现和提高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本质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促进安全、保护生产力的有效武器;
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经济和管理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减少负效益(增加正效益)的必由之路
是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是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指标
是打破和通过国际经济贸易中“绿色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条件的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防止失效事故的再发生、减少经济或人员伤亡的必由之路;
是对国内外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索赔的科学技术依据;
是创建优质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反馈和进行技术经济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工程技术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是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工程和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结果。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机电产品维修工作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是可靠性工程的基础技术工作之一;
是发展和完善安全工程技术的重要实践基础;
是修改和完善产品和技术标准的科学实践依据。
安全生产
是在科技进步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发展和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重要体现;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认识客观世界事物本质的重要知识源泉;
是发展新学科、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重要窗口和“产婆”;
是发展科学技术,包括发展高科技的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
是从失败入手着眼于成功和发展的科技领域;是从过去入手着眼于未来和进步的科技领域;可以认为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
断裂事故和断裂学科的发展
疲劳断裂事故和疲劳断裂学科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结构材料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廿世纪三十年代英国蛾式歼击机的9次大速度空中解体事故飞机在亚音速时机翼的颤振问题的突破
廿世纪四十年代,超声速飞机的空中解体事故突破了超音速时的“音障”问题
廿世纪七十年代,美国707-300型客机水平尾翼的折断事故发展了飞机的损伤容限设计新概念
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器是在不断出现事故中发展起来的。没有早年的失败和对失败事故的分析研究,也就没有今日的成功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材料学科的发展
严寒地区构件的冷脆断裂à耐寒钢
海洋平台构件焊接热影响区的层裂àZ向钢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脆裂à低碳针状铁素体和微珠光体高强度钢
化工设备构件的晶间腐蚀断裂à“超低间隙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
宇航构件的脆裂和超重à高强高韧材料:包括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静强度设计方法
动强度设计方法
断裂力学设计方法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
耐久性设计方法
可靠性设计方法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转失败为成功的关键
因此,重视失效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发展,有意识地运用它已有的成就来分析、解决和攻克相关领域中的失效(失败、故障)问题,是人们走上成功、科技发展少做弯路的捷径之一。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认识论”
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长河来说,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发生与否是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而安全则是相对的。
失效分析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失效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物理本质和规律的逆向思维探索,是对正向思维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基本关键,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安全科学与工程发展史、人类的科技发展史是人们与广义的“失效”作斗争的历史
失效分析、改进提高、再失效分析研究、再提高发展,如此往复循环、螺旋上升、发展飞跃,就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乃至于社会发展历史的全过程,因此,广义地说,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史、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与广义“失效”不断作斗争,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历史。
应进一步强化对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研究和应用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键和依托,而高科技的发展也依赖于高科技发展中的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大型机械装备重大事故的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中。
结束语
鉴于安全的内涵及其外延不断的深化和扩大,安全的概念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带有关键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安全应与资源、人口和环境一样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安全不再是人类被动的追求的目标状态,而成为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起反转的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依赖和互为制约,因此与安全有关的安全文化、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经济、安全伦理等也将应运而生和蓬勃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相应的对策是:中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修养与培训,在教学中坚持多元文化理念,甄别教材中中外文化差别,课堂教学中兼顾中外文化介绍,转变“僵硬灌输教学方式”为“生动启发教学方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安全;对策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类文化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快速传播。国家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日趋激烈。相应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讨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问题[1][2]。中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许多文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讨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内涵
许多人对文化安全下过定义。“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各个组成部分健康发展,文化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以文化为主体,以安全为本体,关乎国家的存在性、安好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发展性。”[3]实际上,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稳定及发展。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民族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文化安全与外语教育密不可分。“外语教育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政策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下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4]中学英语教育是国家外语教育的基础,所以,中学英语教育对维护、提高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奠基作用。文化安全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激烈碰撞中,并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而中学英语教育能否有助于文化安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外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有意识抵制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外国文化进行扬弃吸收,促进中学生形成自觉维护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利益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不同类别的文化附带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在建构价值观时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同时,也自然会对我国政府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弱化影响,甚至产生完全负面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不用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错误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就会占主导;如果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关注文化安全问题,那么可能会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发生错乱或缺失。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
1.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
中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备课到讲授,再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较少有意识主动地去分析和教授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别。许多教师认为讲授中外文化差异与自己的工作相去太远,他们认为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或是研究性的问题,或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或是与英语语言知识点不相关的问题,或是与考试不相关的问题,即使在教学中遇到与中外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也只是生硬地告知学生,这是英语固有的习惯表达,不需要理解为什么,只需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原封不动照搬照套就行。这等于是对外来文化不设防,任其进驻中学生大脑,这自然造成中学英语教学可能产生文化安全问题的漏洞。
2.教师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以升学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多老师把精力放在给学生教授如何应对考试题,以便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不太注重科研工作。因此,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强,甚至缺失,他们不会判别教材和教学中遇到的中外文化的优劣问题,更谈不上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的优劣,帮助学生提高辨别中外文化优劣的能力。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
目前我国供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英语教材是由人教社出版、中外学者合作编写的教材。一方面,这些教材展现了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有助于中国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教材也带有明显的强化宣传西方文化而淡化中国文化的特征。教材的篇章主要由外方人员负责,他们在选材时难免会偏重选用能突出表现外国文化价值的篇章。而中国人员更多地负责知识点注释及编写练习题,他们对介绍外国文化的专有名词注释详细、清晰,而在介绍中国的专有名词时,则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这些专有名词已了解,则不注释或注释很简洁。教师在讲授时,也是详细地讲授英语文化,对中国文化轻描淡写,甚至忽略不讲。这导致学生了解、吸纳中西文化的不平衡现象。思维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强调要用英语思维,摈弃汉语思维。实际上,语言不但具备社会服务功能,而且具备文化建构功能,不同语言通过人的不同思维活动构建不同的文化。一些英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学生们也就偏重于用英语思维,结果是学生潜意识高度重视英语,认可英语及英语文化,从而轻视汉语语言及汉语文化。更为糟糕的是,整个学生群体的集体意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会形成盲目的、群体性的崇洋。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解、认知英语文化,而对了解、认知汉语文化给予较少时间。很多中学英语教师都有教学秘籍,可以用独特的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不注重指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口语表达方面,很多学生可以用比较流畅的英语谈及英语文化,甚至对一些英语文化信息讲得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但是在说到中国事物时,则不能清晰地介绍,甚至对许多表达中国事物的信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胡乱解释。同时,在表达中国文化时,学生们也不能用规范的英语句法表达,而是经常生搬硬套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2]。在书面表达方面,学生可以写出正确英语单词、英语句型、符合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短文,但是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却错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一些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每况愈下,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句法错误、语篇逻辑混乱、主旨不清、内容空洞等现象屡见不鲜。
4.教师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
一些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时,不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而是直接将其“打包”强行灌输给学生。具体而言,他们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时,直接把自己从网络上或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在讲授时,不区分外国文化的良莠,不对外国文化作客观分析和评价。而在这些打包式文化信息中,总会包括有一些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信息,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打包式信息全盘接纳,并认为所有信息都是先进的、有用的,这就有可能引起文化安全问题。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
育人者先育己,中学英语老师应该认识到中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地修身立德,通过自修或培训,努力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素养,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树立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中学英语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主体,他们必须提高文化安全方面的教学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学英语教师要担负起重要职责,他们不但需要有丰富的讲授英语语言、文化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素养,并有用英语简明清晰讲授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过硬本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方法独特地引领学生理解、掌握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在外语教育过程中,他们须决定教材中相关文化内容的取舍、讲授的详略程度,研究这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英语教学的目的。中学英语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教育活动。跨文化教育不仅要让中学生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也要让中学生理解母语文化,并尊重和共享两种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学生们才能辨别外国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英语将本土文化表达出来,积极地向外传播。要实现跨文化教育目标,教师不能只讲授外国文化,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素要和教学能力。
2.用“生动启发教学方式”取代“僵硬灌输教学方式”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维护文化安全本质上是面向中学生从事精神和心灵的工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许多老师采用的是僵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各种相关文化信息,并死记硬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师须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信息,精选符合当代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中外文化信息,生动形象、方式多样地启发学生认知、对比学习中外文化。
3.认真研究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1)教师须认真面对教材中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内容。认真地研究这些内容,对其充分分析,适当取舍,合理归类。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中华文化的讲授,在备课时搜索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内容,用生动浅显的英语将其转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也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外国文化的侵蚀。(2)教师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主次分明,以便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的渗透,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
(3)教师须有效掌控课堂上的中外文化碰撞现象。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教材以外的其他众多的辅导材料,这些材料会选用外国报刊上的篇章,他们也会从网络等媒介上接触众多的英语原版电影和英语歌曲等,这些英语篇章、电影、歌曲也会向学生宣传西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在教学互动环节,一些学生们会炫耀自己对这些外国文化十分了解,并表现出对这些电影和歌曲的狂热,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这无疑为宣传西方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这些英语篇章、电影和歌曲,分析其优点和不妥之处,引导学生对其有正确的了解。
(4)教师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比中外文化。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比分析中外文化,有助于他们识别中外文化纷繁复杂的现象,有助于他们提高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传播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面对多样的、繁杂的、外来的挑战,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的能力,积极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安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之一。中学英语教师站在文化安全问题的最前沿,责任重大。中学外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多下功夫,既重视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讲解外国文化,还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维护和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
作者:成瑛 戴玉霞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4]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1).
[1]王烈琴.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3(5).
关键词:政府 危机管理 启示
危机和政府危机管理
按照国际社会的通常看法,“危机是指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它具有威胁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等三大特征。它们给决策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即决策压力。从类型上,危机可以划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从危机的构成来看,在广义上,它主要包括:不可抗力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洪水、SARS、禽流感等;人为因素如疏忽大意、非预见性等造成的重大事故如飞机失事、火车出轨、煤矿爆炸、集体中毒、病毒流行等;人为故意因素造成的社会动乱,如党派纷争、民族冲突、宗教对抗;恐怖活动或恐怖事件;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或战争。
由于危机不仅在物质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公众的心理层面产生了普遍的恐慌和不安全感,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生活,在此情形下,政府出面缓解危机,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危机管理在政府的管理职能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
近年来,危机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已经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如何面对各种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成了政府对危机的管理的首要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国家政府设立处理危机的常设机构,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在危机的预防、预警、处理等各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构建全过程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从而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在信息化、多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各国政府所面临的管理环境也越来越开放和复杂。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所说:“今后的战略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危机管理”。震惊世界的2001年美国9 .11恐怖事件、2002年俄罗斯人质事件、2003年东南亚非典疫情、2004年圣诞节期间的印度洋海啸大地震,以及2005年美国遭遇的特大台风,更使得各国都谋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以保障本国的安全和利益。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纷纷组建了较为健全的危机管理系统,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为危机管理的法律操作平台。本文以日本为例,就其危机管理体系做出阐述,目的在于从中获取应对危机的有益经验。
日本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概述
日本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国民的生存忧患意识和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也相对较强。其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构建,也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是随着危机事件的频繁出现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基本框架
日本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首相,内阁官房,安全保障会议和中央防灾会议。其中,首相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和地位都非常重要。在有关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时,首相有权根据事态发展的需要召开内阁会议提出议案,与内阁成员商讨对策,做出决定。内阁官房(相当于中国的国务院办公厅)是首相的辅佐机构和危机管理的最高指挥机关,在日本的危机管理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保障会议主要承担日本国家安全危机管理的职能。中央防灾工作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当某一地区发生地震、火山爆发、台风与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时,负责制定和促进防灾规划的实施,同时,还设有由专家学者及官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如“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域专门委员会”和“地震防灾基本计划专门委员会”等。日本政府还在首相官邸的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危机,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将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
突出特点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共有防灾减灾法律近40部,由于法律体系完善,日本危机管理机制在防灾救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政府、媒体与民众良性互动、信息透明。危机管理组织一直与新闻媒体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媒体按照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报道,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三角关系,既受制于政府,又影响着政府,既引导着公众又满足着公众需求。在这三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是危机管理者需要主动与媒体协调关系,妥善利用媒体的积极作用,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如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正是因为有了媒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在灾区居民的协助和支持下,抗震救灾工作不仅得以顺利进行,还避免了震后疫病。
情报系统精确高效。情报是危机管理的关键,自1997年1月20日正式成立情报本部以来,大大减少了过去各情报机构各自为阵带来的弊端,情报传递得以畅通无助,减少了失误。此后,又于2001年3月增设了“紧急动态部”,专门负责收集和处理可疑船只进入“日本领海”的情报,以加强“领海防务”,对日本的情报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危机意识强烈。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一旦危机来临,大众的极度恐慌会造成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日本很重视安全时期对国民的危机教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危机教育和学校的危机教育,以增强防范危机意识,尤其重视培养全民危机意识和训练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日本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各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都须建立在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应对因不同天时地利人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危机。我国目前在危机对策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制度性框架,原有的机制有极大的局限性,因其主要针对战争及国内政治安全领域,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性灾难的应对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还很低。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这块“他山之石”,学习其先进的危机管理机制及其运作经验,以利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
完善制度,提高效率
日本危机管理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深刻的演变过程,目前已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灵活有效的机制。神户大地震以后,日本防灾管理体制就由“综合防灾管理体制”逐渐转向了“国家危机管理体制”。我国政府也应从被动应付突发事件的体制逐渐转向主动预防和迎战突发事件的体制,尽快弥补体制漏洞,构建一个危机社会中的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政府、信息政府和危机政府。在此过程中,紧急立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尤其重要,它不仅能增强危机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还可以确立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启动实施的合法性,同时对国家最高决策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有严密的法律约束与监督。同时,还要依靠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各种社会关系,以防止因突发事件导致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失控。
目前,我国已确立了一些法规,制定了诸如:应对社会动乱的《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防治法》等。然而,这些制度不乏缺陷,如:过强的独立性、过重的部门管理色彩、分散的管理体制,不统一的国家级紧急事务管理机构,造成了缺乏对年度或较长期的宏观性的总体考虑,缺乏预警分析,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习惯于一种被动的反应模式。因此,建立一个在健全法制基础上的集危机预、防、抗、救、建于一体的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依法运转、成本低廉的新危机管理体系,是适应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的迫切需要,以及切实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体制保证。
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现代传媒的发达,使得任何地方的危机事件都有可能迅速波及世界的每一角落,成为全球性话题,这也会使得危机的影响扩大化。在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通常是直接目击人,对危机事态的掌握有第一时间性和较强的准确性。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解决突发性灾难中的积极作用,使其在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担当好积极媒介角色,通过比较完善的危机信息披露机制, 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披露有关的危机信息, 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 稳定公众的情绪,减少流言,获取广泛支持,鼓励民众自救、互救,促使危机朝着好转的方向发展。无庸置疑,建立一种有益于政府、媒体与民众之间的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建立危机事件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向民众公布真实的信息,对于政府危机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有关机制应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将有关的法律程序固定下来。此外,政府和媒体还可通过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和定期召开的记者会、听证会、开通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来建立政府与公众间畅通的信息公开渠道,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平息事件。同时,因信息传播具有多样化和多途径化,政府还要重视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和引导,督促其肩负好党和国家喉舌的重任,严防保密信息的泄密报道和信息的失真报道,对社会公众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危机事态的顺利解决。
加大防灾教育力度,增强危机意识
就危机管理活动来说,可以分为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尚处在潜伏期的危机,主要是依靠加强预防危机的管理。事实上,许多危机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如:某些自然灾害是可以预测的;某些人为故意造成的社会动乱也是能够事先发现迹象的。因此,在危机管理的早期阶段,对可能潜伏危机的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和判断非常重要,有效的预警可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
与此同时,要加大防灾教育的力度,让民众了解灾害、增强大众危机意识、懂得防灾手段。必须设立危机预警系统,对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情报及时处理,并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分析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危机发生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依靠一种常态的、健全的政府管理系统,避免因决策失误和管理漏洞将潜伏危机变成现实灾难。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百姓缺乏灾害教育,灾害意识和防范能力较为薄弱。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政府已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前提的今天,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已得到高度重视,它已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发展的基础,应将危机教育体系和危机防范措施的建设纳入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议程,并辅之以相应的法规制度,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保证我国政治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探讨发达国家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的内容,有助于完善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体制,而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的管理体制是应对危机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对日本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分析,望能对我国构建危机管理机制提供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