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范文

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15:02: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

篇1

1物流企业承运货物分类

由于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第三方服务企业,而且承运的货物种类很多,不仅为一般的个体客户承运小件物品,还会承担大型企业的大批货物运输或采购配送。所以,物流企业在运输货物的时候,就会根据承运的货物的品类及客户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根据目前我国的统一规定,可以将货物按种类进行标准分类,共有14种:煤、焦炭、原油及其制品、金属矿石、钢铁及其制品、矿建、木材、非金属矿石、水泥、粮食、棉花、盐、化肥及农药、其他。

客户对货物的要求一般体现在时间的限制上,则按照客户要求及货物的特性可以将货物划分为强时效性运输需求和弱时效性运输需求两类。强时效性运输需求则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会限制货物在多长时间内送达目的地;弱时效性需求对货物的运输时间要求很低,时间相对比较充裕。

2影响物流企业选择运输方式的因素

物流企业在为托运人托运货物的过程中,会通过比较来选择一种比较合适的运输方式。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一般会以以下几个要素作为衡量运输方式孰优的标准。

(1)运输服务费用

运输服务费用主要是指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费以及提供的其他的额外服务的所有附加费用的总和,这主要由运输方式服务商和物流企业共同协商来决定。所以,运输服务费用因物、因物流企业、因运输方式不同而不同。要托运的货物因其种类不同、重量差别、容积不等、以及运距和运输方式的不同所要求的服务费用也会相应存在一点差异。

(2)运输时间

运输时间通常指货物从起点运输到终点所耗费的平均时间。平均运输时间是衡量物流企业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托运人在选择物流企业时考虑的首要问题。

(3)运输能力不同的运输方式,因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各自的运输线路的不同、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则运输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公路运输由于受自身容积和环境的限制,只适合运输小件、少量的货物;航空运输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和运行速度的优势,使得它主要用于运输小件、昂贵、轻质量、且时间紧迫的货物;而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承载能力很大,但是水路运输时间一般较长,另外,铁路运输相对于水路运输在小件货物运输方面也有更多的优势。而物流企业在托运货物的时候,一次是为多家客户服务,所以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就有必要考虑运输能力的大小了。

(4)运输可靠性

运输可靠性指各种运输方式多次运输出现的时间变化的幅度。货物运输的起点和终点相同,但是即使使用同一种运输方式,每次所花费的运输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恶劣天气、交通拥堵状况、中途停车次数、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运输时间。

(5)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一方企业从另一方企业那里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满意度。我们国家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将第三产业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而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也就需要大力发展了。

(6)安全性

不同的运输方式对所承载的货物的安全性的影响也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运输途中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也是托运人在选择物流企业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就导致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的过程中要考虑运输方式的安全性了。

货物送达安全与否对客户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客户的正常工作的进展情况,更有甚者将使客户蒙受重大损失;如果货物不能安全送达也会使物流企业的经济利润下降、甚至亏空,还会间接地影响着物流企业的声誉。因此,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将会通过历史数据来综合比较、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

3确定选择运输方式的指标

根据对影响物流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中选择几个主要指标作为评定每种运输方式优劣的标准。选择几个重要的指标,一方面,有利于对各种运输方式做综合的比较。评价指标是物流企业选择何种运输方式研究的前提和依据。评价指标基本涵括了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且将其特点指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效益。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各个特点进行综合比较,从而选出较优的运输方式,则丸物流企业节省了一大批运输成本的开支,从而也使得物流企业的利润提高了。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我们考虑了与其有关系的多个指标。但是,根据以上对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各个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中得知,一些影响因素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影响因素对运输方式的选择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通过以上分析,选定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指标。

(1)经济性,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服务及其他成果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数量或资金数目。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物流企业选择运输方式所考虑的经济性主要是由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和其他一些费用构成的,而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保险费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相关的手续费等。经济性与运输所产生的总费用呈反比关系,总费用越高,则经济性就越差。

(2)迅速性

运输方式的迅速性是指物流企业将货物送达托运车站截止到货物到底目的地城市的整个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迅速性一般由运输速度来决定,但是也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各种运输方式的迅速性则主要由直达时间和货物的储存时间构成。一般地,货物运送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越少,则迅速性就越好。由于物流企业运输货物的地点并不是只有一个,所以运输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这里我们用运输速度来表示迅速性。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货物送达目的地的完整程度。安全性主要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对货物的货损率、货差率的统计结果来表示的。通常地,货损率和货差率越高,则安全性就越差,所以,用于表示安全性的数值越小越好。

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要素,而且货损率和货差率是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到的,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以往运送货物的完成程度统计分析,得出历史平均水平,则就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的数值,一般以百分比来表示。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多次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发生的波动幅度,一般用标准差来表示。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运输速度,而两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则通过这两个值就可以算出每种运输方式的平均运输时间。

但是,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以及气候条件随时都在变化,所以每次运输所花费的时间都会和平均运输时间有一定的出入,对这些运输时间进行分析,通过求标准差则可以得出每种运输方式花费时间的波动幅度,也即运输方式的可靠性。

篇2

关键词:煤炭物流;铁水联运

引言

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在分配空间、供需时间存在不平衡和煤炭本身价值廉价的特点,所以我国煤炭运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主要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然而这三种传统的运输方式虽然有各自的优势,但是铁力运输较为紧张,水路运输对天气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强,公路运输运量又较小的缺陷成为三者的一大局限性。随着沿海地区的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得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迅猛增加,要解决好沿海地区煤炭物流运输问题,要如何利用铁水联运方式,充分发挥其优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煤炭运输与物流资源优化配置要素分析

在系统的运作过程中,煤炭主要消耗企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向为其服务的煤炭配送中心提出煤炭需求,煤炭配送中心向其煤炭供应方提出煤炭需求,采用相应信息系统来完成需求信息的传递环节。经过一种或若干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和中转大批量的煤炭从各

煤炭生产企业送达煤炭配送中心,在煤炭配送中心经过储存、混配以及其他操作后,在根据各耗煤企业的需求将相对小批量的煤炭配送至各个企业。现实问题为了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中转换装,不仅要从不同运输方式的内部进行优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组合优化。

煤炭资源运输调配优化是根据现有煤炭运输通道的布局和利用情况,依据煤炭运输的需求量,将运量合理的分配到各个运输通道上。建立煤炭运输目标规划模型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优化目标,并科学确定这些目标的目标值。目前,在建立运输调配的优化模型时,普遍采用的优化目标是运输费用最少,即煤炭运输总成本最小。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的优化目标是调配量、运输时间、调配煤炭种类等,并且煤炭生产、消费状况,各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与国家铁路网及主要港口布局的协调配合,煤炭运输通道容量限制也是应考虑的一些综合因素。

2.煤炭物流“铁水联运”网络布局

煤炭物流“铁水联运”网络节点布局是物流网络的基础,其层次由一些规模、地位、功能、作用、服务范围不同的物流节点设施构成。按照煤炭物流“铁水联运”网络节点在煤炭供应链中所处地位及作用的不同,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煤炭物流生产基地、煤炭物流园区、煤炭配送中心。

煤炭物流生产基地具有较强的煤炭生产能力、物流服务福射覆盖能力、经济吸引带动能力、物流需求量与交换量集中;煤炭物流园区通常位于煤炭物流生产基地,是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和多种现代物流设施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和较大规模的新型物流活动的载体;煤炭配送中心是指主要从事煤炭储存、配送业务的物流组织或场所,依托综合交通枢纽、拥有方便快捷的运输联系的节点设施。

基于网络节点布局,煤炭物流铁水联运”又可形成网络通道布局,分为以下两大布局:铁路通道布局、水路通道布局。根据各铁路的位置和运煤种类,我国东西方向煤炭铁路运输子系统线路可划分为3个通道:北路通道是“三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路,以输送动力煤为主,主要负责将一些矿区及宁夏的煤炭运至京津冀、华北,到达秦岛、唐山、天津、黄弊等港口的煤炭再通过海运转送到华东地区;中路通道主要将无烟煤和炼焦煤运输至青岛港以及华东、中南地区;南路通道主要将一些生产基地的肥煤、焦煤和无烟煤运输至中南、华东地区。我国煤炭物流水运通道主要通过沿海港口、长江、京杭大运河徐州――南京段以及西江实现。“北方七港” 是煤炭装载港口,负责将“三西两东”及山东省的煤炭通过公路或铁路集中到中转港口,再通过海轮运向环窈M濉⒒东、东南沿海等缺煤地区以及国外运送;华东地区70%的煤炭调入运输量和华南地区90%的煤炭调入量都是通过这些港口完成的。除供应沿海省份外,海运煤炭还向沿江的电厂和工业企业提供转运。

3.煤炭物流“铁水联运”网络规模结构特征

我国煤炭主要依靠铁路、水路(包括沿海及内河、公路)三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和水路运输发挥着干线的作用,铁路的单一方式运输是我国内陆运输的最主要方式,其余水路运输组成的联合运输则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煤炭“铁水联运”走廊;另外公路运输在其中发挥着补充作用,是集疏煤炭的重要方式。铁路具有的运能大、运距长、运价低等特点,恰好可以满足我国煤炭运输运量大、运距长等要求,随着近几年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铁路煤炭运量受煤炭市场变化的影响而迅速增长;我国煤炭水上运输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本文中主要考虑的水上运输为海运运输。煤炭实现海上运输首先要通过公路或者铁路将煤炭从生产基地运送到北方沿海各大中转港口,然后再通过海运运向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各省市和以及国外运输;我国煤炭铁水联运是指煤炭通过铁路运输到北方各个下水港口,再通过北方各下水港口运输到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各省市等消费地。近年来,我国煤炭通过铁水联运完成运量每年近6亿吨,铁水联运是实现北煤南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三西”煤炭供应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各省市和外贸出口的主要通道。

4.煤炭物流“铁水联运”系统理论分析

该系统运行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煤炭的有效供给,实现煤炭产运需平衡。煤炭物流运输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交通运输网及其结合部;二是交通运输生产系统;三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

“铁水联运”煤炭运输系统是在铁路、水运两种主要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不同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性能指标各异,运输生产过程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为实现系统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必须要在明确煤炭运输的基本特征和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不同运输方式的分工与作用。

铁路运输子系统从运输成本来看,与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成本比起来优势明显;从运力方面来看,铁路运输以其适用于重载运输的优点,从环境污染方面来看,铁路运输对周边的环境污染较小,同时铁路运输还可以运输几乎所有不同性质的货物,是中、长途客货运输的主力。水路运输子系统从运输成本上来看,均远低于航空、公路、铁路运输成本,是四种运输方式中最低的;从运力方面来看,水路运输的运载工具船舶载运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可实现大吨位运输;从建设成本来看,水路运输投资较省,可节约我国大量土地资源。

结语

本文根据煤炭能源的应用前景,对煤炭运输与物流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接着针对煤炭物流“铁水联运”的网络布局,剖析了其网络规模及结构特征,最后对煤炭物流“铁水联运”做出了总的系统理论分析并展望未来,若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 “铁水联运”将使煤炭物流运输迈出崭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流运输;网络优化;层次分析法

1. 河南长通物流现状分析

当前中原物流市场已拥有强大的物流系统,但从系统来看中原物流资源需要整合,在其基础上长通物流要建立高效、统一的物流运输网络,做到对自身的网

点合理布局。如今长通物流运输网络在建设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系统规划。几乎没有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物流发展的合理性,企业单一的运营模式,很多部门缺乏整体协调,不能与外界实现资源共享,并且长通的信息平台一直处于孤岛状态。(2) 物流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技术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物流技术和物流平台技术之间尽管有很多局部地、小规模地开发的单项技术,但还影响了整个物流的有效运作。(3) 结构缺陷严重。长通物流平台结构,主要由线路和结点交叉接合配置构成网络,但其结构基本上处于畸型发展状态,能够直接反映数字的线路关注度高,处于较快的发展状态,而线路的交汇、所构成的结点长期受到忽视。(4) 专业化的物流程度低,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长通物流人员在素质方面很落后。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阻碍物流运作的正常运行,不按时发货接货、分拣,致使货丢、货损、错货时常发生。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物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实用人才,但国内还比较薄弱。

2. 长通物流运输方式的优化

(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经济性、及时性、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衡量。经济性。经济性表现为运输成本。一般来说短途运输,公路的成本较低,中长途运输铁路成本较大,长途运输对时间有较高要求的运输,宜选择航空运输。及时性。及时性体现为运输速度与准时率。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速度各不相同。运输载体的最高技术速度一般受到运输载体运动的阻力、载体的推动技术、载体材料对速度的承受能力以及与环境有关的可操纵性等因素的制约。 便利性。便利性一般指运输网路的密度和覆盖面,也就是选择某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的方便程度。一般情况下铁路和公路的便利性比较强,空运的便利性受到航线的影响,而水运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便利性相比起来就较弱。便利性一

般很难定量表示,本文利用发货人所在地至装车地之间的距离来表示,其距离越近便利性越好。安全性。安全性包括货物运输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以及公共安全。从整个运输过程来说,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载货卡车能够更好地保护货物的安全,因为卡车能够实现“门口到门口”的运输,而不需要中途装卸和搬运。

(2)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构建

明确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依据两个假设条件:可供长通物流公司选择的物流运输方式只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公司在选择物流运输方式时只考虑运输的安全性、及时性、经济性,便利性暂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本文对问题所包括的因素根据是否具有共性把其分组,并将其之间的共性作为系统中新的层次(即准则层)中的一些因素,而这些因素本身也是根据另外的特性组合起来,形成更高层次因素(即总目标层),层级的划分要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包括总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现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为最高总目标层来构建层次分析模型(见图1-2),在图中最高层为总目标层,即决策的总目标是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第二层为准则层,即为实现总目标所要考虑的因素、条件、决策的准则;第三层为最底层方案层,根据考虑因素的特性做决策时的备选方案。在选择运输方式时,结合长通公司的运营现状,往往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来衡量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到货时间得到满足再考虑费用低的运输方式。所以选择运输方式可以采用经济性H1、及时性H2、便利性H3和安全性H4等四个评价指标。

一致性很好可接受。同理再分别计算每一准则层指标下方案层各具体方案的权重

篇4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生产和销售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生产和销售领域以外的物流环节上却有很大的潜力,因而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而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运输,据有关资料显示,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重相当大,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尤其是降低运输成本,对于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运输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是物品借助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用。运输在物流系统中主要提供两大功能:物品转移和物品存储。其主要目的是以最少的时间、财务和资源成本,将物品从供应地转移到需要地。

常见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统计一,近年来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约占16.9%.大大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二社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与管理成本构成,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保管成本占31.8%,管理成本占15.6%。由此可见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成本消耗最大的物流活动。在物品的实物转移过程中,运输不得不被承认是实现的关键。任何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严格来说都必然存在空间位置差异,物品为完成生产的目的,最终满足消费者的愿望,都必然要借助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手段来解决。

而物流管理者对各种运输工具和运输手段进行优选、优化匹配运输方式,有利于物流运输合理化,有利于做好物流系统决策。设计出合理的物流系统,精确地维持运输成本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平衡,做好运输管理工作,是保证高质量物流服务的主要环节因此组织合理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是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物流所需改进的刻不容缓的一个方面。运输成本就是承运人为完成特定货物位移而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总和。在现代物流企业中,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而运输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运输费用的高低,进而影响着物流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运输总成本包括:货运、车队、燃料、设备维护、劳动力、保险、装卸、逾期/滞留费用、税收、跨国费用等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所包含的运输成本有不同的构成类别和范围。

为了便于成本核算,可以分为三类:运营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运营成本是指与运输工具运营生产直接有关的各项支出;管理费用是指运输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运营生产活动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是指运输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很多,从一般的运输原理来看,运输量越大、运输距离越远,分摊的运输成本就越低,这是从变动成本的角度看的。运输总成本除了运输方式、停靠站点(时间)、里程数、载货重量是主要决定因素以外,还与运输产品特性、运输工具的积载能力、搬运方式、物品易损性、运输策略、市场等因素有关。运输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运输服务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如何优化运输成本?开展合理运输,不仅关系到物流时间占用的多少,而且还会影响到物流成本以及企业运营成本的高低。不断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对于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物流管理者来说,今天商品运输的竞争特性,意味着将更多的机会从运输提供者那里获得更好的服务项目或更低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运输成本的优化对于物流企业乃至全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该如何才能做到优化运输成本呢?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简化运输系统。对运输网络中的现有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减少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2.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组织轻重配装,实行解体运输,采用高效堆码方法,易于装卸和搬运。3.选择最佳运输手段,如拼装整车运输、一贯托盘化运输和集装箱运输。4.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5.开展自发集运或共同运输、共同配送6.根据不同货物的形状、价格、运输批量、交货日期、到达地点等货物特性,合理选择运输工具。7.运输系统信息化管理,使跨国、跨地区运输组织、多种运输方式衔接、运输全过程管理得以实现,从而实现运输的优化,降低运输成本。

篇5

关键词:绿色物流;运输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就是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和发展。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运输成本所占比重最大,运输成本占了物流总成本中的40%~50%,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作业过程。从世界范围看,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运输是影响环境的最重要因素,树立绿色物流思想,优化运输体系刻不容缓,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生存与发展。

二、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的构成及特点

按照运输设备、运输工具及线路的不同,物流运输方式主要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其特点如下: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陆地长距离运输的方式,其优点主要是稳定、安全、节能,对环境污染小。据测量,铁路运输中二氧化碳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四分之一,可以说铁路是运输方式中当之无愧的低碳绿色交通;其缺点是不能进行门到门服务,货物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一般使用汽车,目前我国货运汽车仍然保持大型货车和小型货车相结合的汽车运输体系。其优点是灵活、便捷,已成为物流运输中不可缺少、且越来越重要的运输方式,公路货运越来越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支柱性运输方式;其缺点是能量消耗高、废气排放高、运输利用率低,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不环保的一种运输方式。

3、水路运输。航运被认为是最具低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其优点是水运能耗少,污染小。据国际油轮独立船东协会的研究报告,航运业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并且在大批量和长距离的运输中价格便宜,可以运送大型超重对象;但缺点是航行速度比较慢,货物装卸搬运费用比较高,无法实现“门到门”运输。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货物多为高价、急需物资,其优点主要是速度快、时间短;但缺点是运输费用高,运输重量小,而且航空运输消耗大量的石油,造成的巨大噪音困扰着机场附近的居民,同时其排出的大量废气直接对大气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绿色物流思想下运输体系优化的措施

为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后果,涉及交通运输的各方均应积极地寻找对策。在我国,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50%以上,因此寻求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物流运输体系,对物流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建立和规划高效低碳交通系统。为了减少因交通造成的碳排放,建立和规划高效低碳交通系统,加强物流园区的开发,公路、铁路、民航、港务等各部门都要统一协调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通过高层次的物流园区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协调发展。

2、物流运作与节能管理相结合。实现低碳物流策略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而且需要管理创新,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必须对运输方式所具有的特性进行综合评价。通常是在保持运输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3、开发高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高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将通信、计算机、物流技术融为一体,网上车、货的动态信息,使货主通过因特网方便地查询拖运货物的动态信息,还能够与企业现有的调度、财务和仓储等系统集成,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

4、加大对绿色运输工具的开发与生产,重视物流装备的低碳化。绿色运输工具是绿色物流的基础,运输业使用燃料所释放的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交通运输领域应大力发展电力机车,研发利用太阳能和电力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机车等;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省力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要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

毫无疑问,绝对的绿色运输是不可能实现的,偏爱公路运输和空运的运输产业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然而,在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发展绿色运输也是大势所趋,可以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绿色运输的前景依旧光明。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

篇6

从当前重大件物流运输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铁路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方式主要是利用铁路对重大件进行运输,但是其前提必须是重大件的尺寸要符合铁路运输要求,如果重大件的尺寸大于铁路规定运输宽度,将无法通过铁路车站及涵洞,造成运输延误。因此,铁路运输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针对尺寸符合规定的重大件运输有效果。②公路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相对于铁路运输而言对重大件的尺寸要求较低,只要在公路宽度以内,重大件运输都不存在问题。但是考虑到重型卡车的承载力和最大运输重量的限制,公路运输只有在重大件的重量在允许范围之内采取实现。因此,对于超重的重大件,公路运输明显无法满足要求。③水运运输方式。在特殊区域的重大件运输中,水运运输方式不但能够满足运输要求,同时也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标准,例如载重量和尺寸都可以比公路和铁路要大。因此,在江河流域的重大件运输中,水运运输往往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考虑到水域的限制,不是每一种重大件都能通过水运运输。④航空运输方式。随着我国航空运输能力的提高以及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对于重大件的运输,航空运输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重大件的运输来看,航空运输已经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对提高重大件运输效率,促进重大件物流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⑤多种运输手段结合的运输方式。考虑到重大件的需求场所特点,有些重大件并不是采用一种运输方式就能直达目的地。基于这一现实需求,重大件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运输手段结合的方式,只有多种手段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重大件的最终运输效果。因此,我们应对多种运输手段结合的运输方式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2重大件物流运输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运输技术分析

从当前重大件物流运输的具体过程来看,对于重大件的运输,目前物流行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其运输技术也相对成熟,重大件物流运输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运输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尽可能选用大型平板车等专用车辆。无论是在公路运输中还是在重大件的转运过程中,大型平板车都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当前重大件运输过程,大型平板车在重大件的运输和转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了重大件运输的重要工具和补充,对提高重大件运输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②承重面不大的笨重货物,为使其重量均匀分布,需将货物安置在纵横垫木上,或相当于起垫木作用的设备上。考虑到重大件的自身特点,以及其重量较大的现实,为了保证重大件在运输中不对运输车辆造成永久伤害,通常会在运输过程中在重大件底部增加垫板或者垫木,确保重大件在运输过程中满足运输要求,减少对运输车辆和运输设备的伤害。③货物的重心应尽量置于车底板纵、横中心线的垂直线上。

由于重大件重量大尺寸大,因此在重大件运输中的位置摆放方面,应将货物的中心放在车底板的中心上,这样才能保证重大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偏斜,最大程度的保证重大件的运输安全,满足重大件运输需要,解决重大件的运输位置问题。④重车的重心高度应有一定限制,如果重心偏高,除应进行装载加固外,还应采取配重措施以降低重心高度,并明显标注重心位置。在重大件运输过程中,除了要对货物的重量和重心进行了解之外,还要对运输车辆的重心及高度有全面了解,保证运输车辆能够满足重大件运输要求,提高重大件的运输效果,满足重大件的运输需要,确保重大件运输满足实际需要。⑤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受力情况复杂,包括纵向惯性力、横向离心力、铅重冲击力、其他作用力(重大件货物承受的坡道阻力、迎风阻力、倒风阻力)等。考虑到重大件的实际运输难度,在重大件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要对重大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只有根据重大件的受力情况采取具体的加固措施,才能保证重大件运输安全性得到全面提高,满足重大件运输需要。

3结论

篇7

[关键词] 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 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企业物流职能模块外包给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机构。于是,物流企业应运而生。通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可以帮助降低货主企业物流运营的成本,从中获得利润。而在物流企业全部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对运输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将对物流企业自身优势的构建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1.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劳动成本、燃料费用、维修保养费用及其他运营费用等。

2.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无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不受装运量直接影响的费用。

二、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影响因素

1.物流运输质量。物流企业是专门为货主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物流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物流运输质量与物流运输成本之间一般是成背反关系。

2.物流运输基本设施建设。运输车辆、搬运装卸机械、物流信息设备等基础设施不但在物流运输固定成本中占了重要的分量,而且这些基础设施作为组成部分又将对物流运输系统的实际运作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3.运输人员素质。运输人员的工作方法、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优秀的运输人才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 使物流企业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三、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控制决策

1.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目前常用的运输工具包括汽车、船、飞机、火车、管道等,相应的运输方式有公路、水路、航空、铁路和管道运输五种。这几大主要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其运输成本也有较明显的差异。物流企业在进行选择时,要根据运输货物的自身特点以及时间安排等,通过综合比较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2.采用合理的装卸方式。合理的装卸方式可充分利用运输车辆的容积和额定载重量,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为此,物流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通过轻重配装变相增加运输平均产品密度。产品密度指产品的质量和体积之比。通常密度小的产品每单位质量所花费的运输成本比密度大的产品要高。因此,将密度大的产品和密度小的产品进行组装运输可有效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率和装卸效率。其次,通过解体运输和多样堆码充分提高运输工具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指所运输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某些运输产品可能具有不规则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超重或超长等特征,通常不能很好地利用空间。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运输工具的货位情况以及所运输货物的形状,将体积大、笨重的货物,拆卸装卸后分别包装,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搬运,提高运输效率。再次,通过拼装整车运输实现运输的规模经济。大多数运输活动存在规模经济,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的运输成本有较大差别。通过拼装整车运输,将小批量的装载整合成更大的装载量,每单位质量的运输成本将减少。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及时充分的应用到物流领域将可以有力的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在物流领域广泛采用的措施主要包括:第一,托盘式运输。将托盘作为单位货载进行运输,可以缩短运输中转时间、加快中转速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际操作的可靠性和机械化程度。第二,集装箱运输。通过集装箱运输可以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商品包装费用和检验费用,并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质量破损和数量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物流企业在运输领域进行这些新技术推广的同时,还需配合相应的物流器械型号等的统一以及运输人员的技能培训。

4.借助数理方法进行精确优化。物流运输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这方面最经典的研究当属VRP。VRP借鉴运筹学中线形/非线形规划、整数规划、图论等相关知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先进软件进行求解模拟,可帮助物流企业确定有效的运输车辆的数量、运输人员的安排、具体的发车时间和运输路径等。借助这些研究成果,物流企业可以减少投入运输车辆数量,实现运输人员的合理调派,节约运输固定成本;还可以为运输车辆确定高效的运输路径,避开交通易堵塞的路线,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减少变动成本。

参考文献:

[1]桂良军:供需链成本管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8月

[2]连桂兰: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李素英李晓斌李静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企业物流效率.物流经济,2007年2月

篇8

关键词:汽车企业;采购成本;成本控制;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25-02

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企业物流采购成本在汽车企业成本中占据极大的比例。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所有的企业都在加紧改革,在降低自己成本的同时寻求其他的可节省费用的渠道。物流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过程,也受到了汽车公

司的重视。

1 汽车企业物流采购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现存的这种汽车物流采购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加大对物流的管理力度,显得越来越必要。

1.1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供应链流程长,物流采购路线长

受我国制造业水平与技术的限制,我国目前的汽车生产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一些关键的汽车零件还要依赖外国的技术。现阶段,由于距离较远,我国汽车零件的采购往往是准备时间长,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运输上,这样非常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此外,有时候因为部件要求的时间较紧,还会利用空运进行运输。毫无疑问,汽车行业降低成本首先要加大对物流的管理力度。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公司的位置设置合理性还有待商榷,各个物流公司之间的距离过于零散,这给汽车的运输又带来了新的挑战。长距离的运输也使得汽车运输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就要提供充足的必需品供应,这种马拉松式的汽车运输模式对于汽车的生产成本的降低非常不利,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

1.2 我国汽车企业采购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今,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还存在一个通病: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信息的阻塞就会直接导致对市场把握失误,对原料的信息把握不及时,就会造成生产受阻或原料浪费,这都使得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地提升。此外,关于汽车生产的信息以及流动情况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还是依靠人工登记,这就难免会出现误差以及效率低,严重阻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的信息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建立健全物流管理系统,对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这对于增强我国汽车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1.3 采购物流标准化落后

虽然条码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但是我国条码技术在物流的管理上还没有显示出其优越性。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应用的环境。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各项技术还尚不成熟,虽然汽车生产企业曾尝试了诸多的办法去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收获甚微。不仅如此,所有的改革几乎都是小范围的,并没有在汽车生产的整个环节进行推行。第二,物流条码标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为了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加快对汽车的种类以及部件的识别速度,可以在内部统一一种条形码。为了统一这种标准,我国已经颁发了一部统一的条形码标识,但是由于企业的信息堵塞,在

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制定,造成了秩序的混乱。

1.4 物流人才缺乏

现阶段,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的普遍,物流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就要加大对物流的管理。我国的物流业业务范围都是大同小异,特色性不强。在汽车运输物流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我国要加大对汽车物流专业的管理力度以及人才的培养。

2 汽车企业物流采购优化管理策略

2.1 运输方式的选择

生产汽车需要多种原材料,受我国技术的限制,有的还需要进口,这就直接导致汽车物流的多样性。现阶段,物流负责的货物运输主要有三种:其一,将货物直接送达指定的地方。其二,将所有的货物放在一起,由一个物流公司集中送到另一个物流公司。这种适应同类的大量产品。其三,配载运输。根据货物的不同进行集中分类运输。由于物资的种类以及性能区别,这就导致依靠任何的单一物流运输方式都是不能适应运输的需要的。

物流公司运输的费用主要是因为跑路造成的成本,因此,选取合适的运输路线,将会大大地降低物流的运输成本。此外,还要根据物资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运

输方式,避免因为货物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2 选择最佳运输手段

拼装整车运输,实质上就是将零散的物资集中起来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运输的费用,被广泛地运用在商业物资的送达过程。物资集中的方式就是各个物流的分点将一条线路的物资交给一个物流公司负责运输,只要线路具有共同性就可以使用这种拼装整车的运输方式。

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顾名思义就是将运输的物资单元化,这种运输的方式主要针对易损坏或者高昂的产品。依靠这种运输方式可以对物资起到很好的

保护作用,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

实施集装箱运输。集装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闭即安全,这种运输的方式价格非常的低廉。此外,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资的装卸也越来越机械化、智能化、这就大大降低了费用,也就是成本。这种运输的方式在物资的长途运输环节应用广泛。

2.3 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第三方物流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和利润增长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现今为止,第三方物流也越来越正规化、标准化。使得物流运输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的规范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输的费用大大降低。由于物流管理的规范性使得无论是在运输的范围还是相关的服务都是非常完善的,此外,各个配送点的分布也是经过严格计算的,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第二,低库存成本,高库存周转率。物流公司的办事效率相当的高,几乎不存在货物的堆积现象,这就节省了建造储藏室的资金,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第三,降低了企业对于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依靠其专业的人才与设施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消耗,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去进行改革创新,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3 结语

因此,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成本优化管理还存在诸多的空间与技术手段,同时汽车企业采购物流成本优化管理在汽车企业的发展中也将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敏.浅谈企业采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点工作[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2] 刘伟.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实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7).

篇9

关键词:物流运输,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一、物流运输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物流运输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经济行为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发展的今天,运输既作为极具活力的独立产业,又是物流的重要职能。

运输是指物流企业或受货主委托的运输企业,为完成物流业务所进行的运输组织和运输管理工作。论文格式。它是物流的中心业务,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运输和理化为目标。它在物流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

运输方式的选择对于运输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因此在决定运输方式是必权衡运输系统所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大类,下表是它们的主要优缺点。

主要运输方式优缺点对比表

 

 

篇10

关键词:物流、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1电子商务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1.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认识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但是电子商务与物流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目前对这个关系把握最宏观的一个观点是“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电子商务最本质的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在网上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这种买卖,是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买卖,也就是商流。有的观点认为商流要靠物流支持,所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和商流之间并不只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像废弃物回收与退货就是两个例子。对于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可能这样说更好一点:物流与商流,即电子商务的本质内容,是相对应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相对应的关系。

第二,网络经济将商流、资金流信息化,将信息流电子化,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而物流是实体的位置转移,说“实”是“虚”的组成部分,怎么看也是不恰当的,而把这种关系说成是“虚实相应”可能更为合适。

这里补充一点,商流可以包括服务(此处的“服务”不包含物流服务)所有权的转移,而服务的真实“交付”,即消费,并不是物流的内容,但这也是一种“虚实相应”关系,把服务消费与实物位移合并在一起,与电子商务称“虚实相应”才真正恰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关系:物流本身的矛盾促使其发展,而电子商务恰恰提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反过来,电子商务本身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物流来提供手段,新经济模式要求新物流模式。

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与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应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应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

(1)跨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如图书),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目前,这些流通费用一般均由消费者承担,对于零散用户而言流通费用显然过高。如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和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如果有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则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

并且,网上商店一般都是新建的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他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迫切要求是很容易理解的。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2.2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1、采购

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己在专用网络上使用EDI,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费用。通常,公司可由此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因特网与之相比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与专用增值网相比,大公司能从因特网的更低传输成本中获得更多收益。因特网也为中小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2、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

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据有的学者研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才是推行和发展配送的适宜环境。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配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销。配送建筑在这样的层次上,地位并不高,发展也不太快。我国推行配送制的过程就不很顺利,如试点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物资配送的总金额,1992年和1993年分别达8亿元和10亿元,1995年则降至8亿元,1996年不足8亿元。

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贝”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实际上,对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本身来说,买方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购买,买方势必要把货物配送到家,否则买方选择这种交易方式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方式就是配送方式。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2.3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1、物流网络的变化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对物流网络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是实际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信息化

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里指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第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我们知道物流结点设施的设置,将确定如何进行存货、交付,还融合进运输能力。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那些变化呢?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其次,将来的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现在,仓库的专业分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

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物流中心被认为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等演变和进化而成的一种物流结点,主要功能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物流中心一般设于大城市,数目极少,而且主要衔接铁路与公路运输。配送中心是集集货、分货、集散和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的设置与运输是有密切关系的。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的货运己被划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由中央仓库到配送中心的运输,“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末端运输。这也是运输的一个发展趋势。

结合运输来考虑,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都处于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的衔接点(物流中心衔接了不同运输方式,也同时衔接了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都具有强大的货物集散功能,因此综合物流中心与大型配送中心很可能合而为一。

目前在实践中,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筹建已经开始,它是上述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城市综合物流中心将铁路货运站、铁路编组站和公路货运站、配送、仓储、信息设施集约在一起,可以减少必须经过大规模编组站进行编组的铁道运输方式,实现各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直达货物列车运行,使“一次运输”顺畅化;又可以利用公路运输实行货物的集散、完成“二次运输”;还可以实现配送中心的公用化、社会化,并使库存集中化。物流中心己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

2、运输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运输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却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

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结点决定着线路。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像铁路这种运量较大较集中的运输方式,为集中运量,不得不采取编组而非直达方式(只有煤炭等几种大宗货物才可以采用直达方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成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应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用来完成配送任务,它由当地运输组织(即运输组织人员、运输范围,服务对象都在当地区域范围内)来完成。

(2)多式联运大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以下几条原因所导致的: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容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

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与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它很可能成为运输所提供的首选服务方式。

3、信息的变化

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

原来的信息管理以物流企业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功能环节为对象,以自身企业的物资流管理为中心,与外界信息交换很少,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

现在和未来的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它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把产品生产、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产品销售等环节集成起来,将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销商(零售点)网络等经营过程的各方面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此时,信息就不是只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例如:

①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应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

①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

②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决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④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

发货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⑤交易过程无纸化。

篇11

关键词:《运输管理实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

物流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尤其是运输业。为了满足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且由于运输又是物流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各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开设了运输管理课程,且地位举足轻重。

一、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业的发展是从早期的以简单的产品配送为主要活动到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服务供应链为主要目标,以运输为主要方式来实现物质实体的空间位移并提供其他相关服务。

(一)运输与物流的概念。传统的运输主要指企业借助某种运输工具改变货物的空间状态及时间状态,其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物资的流通。而现代运输则指的是由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形成的服务面广、功能强大的现代运输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除提供传统运输服务外,还包括了由于运输活动的开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而物流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将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从生产地输送到消费地的整体流动过程,对整个商品流动的过程制订严格的计划并按之实施与控制,同时密切关注成本与效率。

(二)运输与物流的内在联系。现代物流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运输手段为基础,既要满足客户对商品流动的需求,又要追求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而运输服务又是物流活动及相关服务的主体,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的。一方面,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尤其是发展迅速的现代运输系统,更是承物流活动的主体,其运作成本占到整个物流成本的70-80%,可见它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运输又与物流中的其他活动密不可分。如:装卸、包装、仓储等。因此,人们对运输提出更高要求,运输自然要逐步融入社会的物流体系,与之共同发展。

二、运输管理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定位

早在2009年物流就被国务院列为了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并出台了我国第一个《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对物流业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物流业是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复合服务产业。而运输服务又是该产业中的最重要的单项服务。鉴于运输服务的重要性及其与物流业的密切关系,绝大多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开设了《运输管理实务》这门课程,且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物流企业中的运输作业部门的各个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课程学习的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对整个运输系统及运输市场上的各种运输方式有所了解,还要具备能够独立胜任运输作业部门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能积极有效处理从制订运输计划、发出调度指令、组织运输作业、设计业务流程、处理货运事故与纠纷、安全货运生产、控制运输成本支出、评价运输服务绩效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运输管理实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从了解运输市场上的运输方式着手,主要包括四种基础性运输方式(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及两种综合性运输方式(集装箱货物运输、多式联运)。无论是基础性运输还是综合性运输,同一运输方式的知识呈现在遵循时间顺序的基础上呈现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难度递进关系,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业务活动(包括发送、到达、运输三种活动)是平行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业务活动过程上还是从知识特点上都具有相似性。

目前《运输管理实务》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累积并传授知识,并没有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整合,所以学生即使学习了,他所掌握的也只是一些凌乱的知识点不仅没有在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也无法在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的学习中形成质疑、探究的能力,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进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打破传统的按照运输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真实企业调研、专家研讨以及毕业生回校座谈等方式按工作过程导向划分为不同的运输岗位,分析运输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并转化成一系列适宜的、难度、复杂度、深度都是逐渐递增的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任务驱动法的思想制定课堂教学内容,由此改变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其次为学生搭建从起点(学习基础)到终点(学习目标)的梯子,以工作过程引导课堂教学,创造性地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技能指导以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岗位职责,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探究的能力,拥有良好职业道德,为将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早已明确了高职高专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指导思想,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断进步、行业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摆在高学生面前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怎样利用比较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既能够完成规定的理论课程学习,又可以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熟悉就业环境,适应社会需要,为毕业上岗后及时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目前人才需求情况分析数据来看,我国物流行业对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大且十分迫切。但从企业过去的经验来看,学校培养推荐的高职毕业生普遍技能较差,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不能适应企业实际操作。因此,对于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如何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已经迫在眉睫。就《运输管理实务》这门课而言,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是了解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岗位技能,对运输企业的基本流程、组织分工以及各岗位的主要职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运输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及课程教学的总结,对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展开思考,将课内实训与课程实训相结合、线上实训与线下实训相结合、单项技能实训与软件综合实训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模块开展《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

1.针对单个项目技能知识点,设计专门课内单项技能实训。主要以课程训练项目也就是与课业任务驱动课程教学内容同步进行,结合当前项目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技能,既加强了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初步训练,同时进通过简单的技能操作培养学生未来岗位上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2.结合专业技能竞赛,借助竞赛软件平台,开展课程综合实训。在经历几次指导学生参加物流沙盘模拟经营竞赛的过程中,我发现该竞赛软件对《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该实训软件是将参与实践学习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物流运输企业的实际运营的模拟实战演练,学生在综合运用物流营销、财务管理、仓储、战略布局规划及运用运输管理相关知识进行运输企业日常业务处理的同时,将运输企业管理的理念也融入在验式的互动软件中,让学生在竞争与对抗中体验企业管理的实质。在该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日常运输业务的处理,广泛的运用到了《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中包含的各项核心知识项目,如:什么是合理化运输,如何避免不合理运输同时做到合理化运输。

篇12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一)采购方面。传统采购是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大企业在专用网络上使用EDI,通常可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费用,由此可为企业节约5%~10%的采购成本。因特网与之相比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与专用增值网相比,大公司能从因特网的更低传输成本中获得更多收益,因特网也为中小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二)配送方面

1、配送业地位得到强化。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配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销。配送建立在这样的层次上,地位并不高,发展也不太快。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连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见,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

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一)物流网络的变化。电子商务对物流网络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物流网络;二是实际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信息化。这里阐述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联结,就成了物流网络。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如下变化:首先,仓库数目会逐渐减少,库存集中化。由于物流业会逐步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那么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其次,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和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将逐步被配送中心所取代。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等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物流中心一般设于大城市,数目极少,而且主要衔接铁路与公路运输。配送中心是集集货、分货、集散和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的设置与运输是有密切关系的。欧洲一些国家的货运已被划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由中央仓库到配送中心的运输,“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末端运输。这也是运输的一个发展趋势。

结合运输来考虑,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都处于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的衔接点(物流中心衔接了不同运输方式,也同时衔接了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都具有强大的货物集散功能,因此综合物流中心与大型配送中心很可能合而为一。

(二)运输的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成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也就是用来完成配送任务的运输。

2、多式联运大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容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与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它很可能成为运输所提供的首选服务方式。

(三)信息的变化。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原来的信息管理以物流企业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功能环节为对象,以自身企业的物资流管理为中心,与外界信息交换很少,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现在和未来的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它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把产品生产、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产品销售等环节集成起来,将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销商(零售点)网络等经营过程的各方面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此时,信息就不是只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例如,采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应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发货的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三、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实施

(一)提高对发展物流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要提高对发展物流的认识,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认识到新经济中物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二是要把物流产业纳入国家及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三是要重视物流及相关科学尤其是物流技术的基础研究,为EC物流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和社会基础。四是要树立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分工相结合的思想,走EC的发展模式。

(二)建立新型的企业物流经营管理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城市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提高物流的规模化成效;二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设施,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要发挥物流体系的中介环节作用和基础先导作用,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物流经营公司或集团,发挥规模效益,形成规模优势;四是吸引外资投资物流产业,通过竞争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产业发展。

(三)实现技术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物流技术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是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立足之本。例如,标准化的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l)、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技术(RF)等的综合应用能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方便、快捷、门到门直达运输服务的需要。网上每天大约有好几万人在信息,有多达几百万人在此阅读信息。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获取物流信息是一个现实问题,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应采取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一是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引导外资、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投融资体系;二是发行物流建设债券,或者放宽科技含量高的物流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为物流建设筹资;三是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备和其他物质条件,通过更新改造让其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做到新旧兼容。

(五)加强物流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第一,条件成熟的高校应在物流专业的基础上招收研究生、博士生;第二,加强对商贸、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大型企业等物流企业的近期人才需求的短期强化培训;第三,把引进国外高层次物流专门人才与优秀国内人才送出去培训相结合。培养一大批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和物流实用技术。

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采购更方便、价格更低,配送的规模与地位大大提高。从物流的各功能环节看,库存集中化得到实现,开环流动的信息成为物流作业的主要依据。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万守付主编.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篇13

关键词:黄磷、危化品、物流模式、集装罐、铁路多式联运

罗地亚-恒昌(张家港)有限公司是法国罗地亚集团控股企业,成立于2001年,主要生产磷酸盐产品,其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每月平均需求化学原料黄磷800吨,主要供应单位是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黄磷工厂。

在2008年以前,罗地亚-恒昌公司原料采购的运输模式有两个,其一:汽车-火车-汽车(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0%),即磷工厂使用25吨的罐车,通过汽车运输到昆明铁路站,直接分驳卸入铁路专罐(60立方米),装满时约50吨/罐,再经过铁路运输到常州或上海桃浦站,分装入25吨的罐车,或者装桶,以汽车运输到华东接收企业的储罐。从财务统计数据来看,这一运输模式的综合物流平均费用约800元/吨;运输模式之二:汽车直运,因铁路运能缺乏,占公司运输业务40%的原料只能选择黄磷专罐车直运,即云南磷工厂直接发货,45吨/罐车,通过汽车直运到张家港,卸货后空罐连车返回。此种运输方式每吨原料的物流费用约1500元/吨。

随着国内黄磷市场利润大幅压缩,黄磷生产厂家及用户都迫切需要降低成本,于是纷纷将目光投向占物流成本10%~20%的运输环节。如何能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模式,实现黄磷安全、高效的运转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

黄磷的物流要求

黄磷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化工、农药等多个领域。室温下,黄磷在空气中能自燃,易氧化,故常在水中保存。目前,我国黄磷的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国内有黄磷生产厂上百家,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四省,其中,云、贵、川三省黄磷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能的80%以上。

《中国化学品管理分类条例》中明确,黄磷为一级剧,最高允许浓度为0.03mg/m3,禁止水廷。

化学品物流模式和成本的关系

与普通货物相比,化学原料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性,因而,化学品在包装、仓储、装卸、运输、搬运、回收等环节,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鉴于化学品的上述特点,化工产品物流比普通货物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给化工物流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化学品的物流模式是决定物流成本的基础,物流模式主要由运输模式、包装和约束条件组成,而物流模式是物流设计的重要部分。

化学品物流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和客户等所有物流链上的伙伴,根据产品性质、运输数量、交付时司,对运输方式、产品包装、运输条件的综合确认方案,从空运到远洋船运,从几千克到几万吨装载,从纸板包到特钢槽罐车,物流模式差异极大。目前,我国的运输工具主要有火车、船舶、汽车、飞机和管道等5种,其运输的经济性、送达速度、送重量、运输的连续性、保证货物的完整性、过程安全环保等技术性能是不同的,并且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和经济指针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选择多种工具混合运输,如非常普遍的多式联运。不同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参见表1,不同运输方式的费用差别也很大。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化工物流中的另一重要考虑条件是包装载体,常用的有纸板箱、托盘、5~240升铁/塑桶、吨集装桶、集装袋、集装罐、集装箱、液袋、大型散装船仓等。其次,化工产品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得国际社会和国家之间不得不就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进行分类,并加注仓储和运输操作注意事项,如IMDG、IATA和ADR等。最终落实到包装方面,更是千差万别,小到0.1升的样品包装、25千克纸袋、纸箱、纸桶、120升胶桶、200千克铁桶、1吨IBC箱/袋,大到10~40吨的公路槽车、集装罐和铁路槽车,以及成千上万吨的内河、远洋散装化学品运输船和码头储罐。

运输约束条件是选择运输工具和包装载体的依据,具体包括运输标的物的性质、货物要求到货时间、运输总量、批次运输数量、物流过程安全环保要求、大概的费用预算、空返联合成本、逆向回收物流、政府法规政策、物流从业人员、缺货成本、客户满意等方面。

可供选择的物流模式

黄磷作为剧毒危险品,不适合大批量运输,常规运输模式中的管道、航空可直接排除,而且国家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和航道运输管理规则也明确规定黄磷禁止通过内河运输。因此,运输模式中只有公路汽车运输和铁路可选择,但铁路存在站点局限,也无法完成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一般都需要联合汽车公路运输。在包装载体方面,液体塑料袋廉价,但存在一定的泄漏风险,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相应大船散化也无操作性。基于上述原因,物流模式集合简化为图1所示。

进一步根据实际物流条件状况,有5种可操作的物流模式:汽车桶装直运DC、集装罐铁路多式联运IKM、槽罐车直运GCT、桶装铁路多式联运DRMT和槽罐铁路分驳桶运GtCMD。

根据以上分析,罗地亚一恒昌对黄磷的运输模式有5种选择,如图2所示。

物流模式成本经济性分析

针对上述物流模式,先对基本经济费用进行对比分析。按照罗地亚(张家港)年9000吨黄磷物流任务,每月运输量稳定,基于此可以探讨铁路实施集装罐黄磷运输的可行性。只考虑上述5种运输模式和包装的集合独立运作的主要费用,不考虑其他任何约束条件,通过对物流模式费用测算对比可以看出,物流费用的差异非常显著。从表2所示9000吨黄磷物流模式费用对比来看,集装罐铁路多式联运是最经济的选择,而且如果能利用返空罐配载的话,费用节省还有很大空间,优势非常明显。

对企业而言,在考虑直接运输经济费用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其他要求:如可靠交付性、安全环保、社会责任等。总之,综合物流成本最低才是物流模式的目标。

为此,罗地亚-恒昌引入了定性定量分析决策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数据,企业组织了物流、财务、采购和HSE(安全环境)等相关部门对各物流模式进行简单评价。之后分析权重得分,最终IIKM-集装罐铁路多式联运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属于最优化的物流模式。

篇14

关键词: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物流运输成本相关基本理论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规定,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即物流成本为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二)物流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运输企业为完成特定货物位移而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货币变现,即各种耗费和支出,如工资、燃料费、折旧费、办公费,等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严格划分为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这种划分同样适用于运输企业。结合运输生产耗费的实际情况,在运输企业中,其成本和费用包括营运成本和期间费用。

(三)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运输成本通常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影响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货物特性。如货物密度,货物的密度低,固定运输成本分摊到重量上就比较多,使这些货物所承担的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相对升高,从而相应地增加运输成本;货物的可靠性,货物运输时,需要承运人提供的可靠性越大,货物的运输成本越高。

2、运输特征。如输送距离,输送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运输量,运输量越大,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越小;反之,运输成本越大。运输方式,铁路、水路运输成本较低,公路、航空运输成本较高。

3、市场因素。如竞争性,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有时会提供一些运输价格优惠。

二、案例分析

(一)“沃尔玛”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沃尔玛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是其经营的哲学。在中国,沃尔玛的运输方式采用公路运输,与水运和铁路相比,公路运输的成本费用较高。因此,如何降低汽车运输成本,是沃尔玛物流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沃尔玛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沃尔玛使用大约有16米加长货柜的大卡车,长度比集装箱运输卡车更长。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辆载重吨位;另一方面是要充分使用车辆装载容积。沃尔玛充分利用卡车装载空间,从车厢的底部到最上面都装满货物,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成本。

2、沃尔玛员工的素质比较高。沃尔玛拥有自己的车辆和司机,其车队大约有5,000名非司机员工,还有3,700多名司机,车队每周一次运输可以达7,000~8,000公里,而且300万公里无事故。卡车运输是比较危险的,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就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说,对于卡车车队来说,保证安全第一。沃尔玛的口号是“安全第一,礼貌第一”。在沃尔玛车队运输过程中,司机们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

3、技术现代化。沃尔玛每一辆卡车上都有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定位,因此在任何时候,沃尔玛都可以知道卡车和产品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4、沃尔玛连锁商场的物流部门24小时进行工作,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卡车到达,物流部门都能为卡车及时卸货。另外,沃尔玛的卡车运输车队利用夜间进行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运输,从而做到了当日下午进行集货,夜间进行异地运输,第二日上午即可送货上门,这是沃尔玛在速度上取得优势的重要措施。

5、减少运输环节。运输涉及装卸、搬运、包装等多种环节,运输环节越多,成本越高。沃尔玛尽可能采取直达运输,由产地直运到销地或用户,减少二次运输。同时,沃尔玛的卡车把产品运到商场后,商场可以把它整个地卸下来,而不用对每个产品逐个检查,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加快了沃尔玛物流的循环过程,从而降低了成本。当然,沃尔玛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沃尔玛的物流系统能够确保商场所得到的产品是与发货单完全一致的。

6、沃尔玛的运输成本很低,甚至比供货厂商自己运输产品还要低。因此,厂商也使用沃尔玛的卡车来运输货物,这样也做到了把产品从工厂直接运送到商场,大大节省了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仓储成本和转运成本。

综上,沃尔玛的集中配送中心把上述措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做出了一个最经济合理的安排,从而使沃尔玛的运输车队能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率地运行,创造出沃尔玛式的奇迹来。

(二)百盛物流降低连锁餐饮企业运输成本分析。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的总体配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到60%左右,而其中的55%~60%是可以控制的。因此,紧紧围绕运输环节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是可以实现的。由于连锁餐饮业的行业特点,原材料价格相差不大,企业竞争的焦点聚焦在物流成本的控制上。

1、提高车辆利用率。车辆利用率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车辆利用率可以从提高车辆运输工具实载率、灵活安排作业时间、组织轻重货物混合装配等方面着手。

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充分利用运输卡车空间,这样每次可以转载更多的货物,一次运输可以配送多家餐厅,表面感觉好像延长了卡车的运输时间,其实它还能减少卡车运输里程,总体上还是减少了运输成本。

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需求时间,灵活安排卡车的运输时间,不要用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限制卡车发车和送货时间,以配合不同连锁餐饮企业对运输作业的需求。合理安排卡车运输时间,改变仓库、收货和卡车发车的作业时间,提高卡车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组织轻重配装,也就是把轻重货物和实重货物混合装车,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卡车装载体积,还能达到装载重量,提高了卡车的利用效率,相应的减少了运输成本。

2、合理安排运输排程。运输排程问题主要涉及到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环节等方面。合理安排运输排程,也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关于运输时间方面,百胜物流与连锁餐饮业餐厅是先约定好进货时间的,百胜物流配送中心就根据餐厅约定好的进货时间,制定好各个运输时刻表,按时送货,满足连锁餐厅的需求。我们知道,餐厅的生意是受不同季节影响的,因此百胜对连锁餐厅的运输时刻表应该设计出旺季、淡季、一般三套方案。如果变化非常大,就有必要对我们制定好的运输时刻表根据情况变化而重修修改。安排好运输时间,然后再根据不同餐厅的位置和订货量,设计出不同的运输送货路线,尽量达到路线最短、所用车辆和司机最少。

3、设计最优运输路线。设计最优运输路线把运筹学、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应用到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中。百胜物流根据不同的餐厅,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从起点到一个目的地终点就有很多的路径可以选择,要找出其中最短的路径。实际上,一次运输可以有不同的终点,先到哪个目的地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可供选择的路径更多,怎么样去串联才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另外,它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车辆装载能力、车辆个数等,限制条件越多,复杂度越高。需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引进相应的数学软件,结合连锁餐饮业的物流配送需求,做出优化运输路线安排的软件。

4、歇业时间送货。利用餐厅的歇业时间送货,不但避开了城市交通高峰期,而且餐厅没有顾客,也不用担心打扰到顾客。因为餐厅一般位于城市的繁华区域,夜间停车也会比较方便,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卸货。同时,因为可以在半夜送货,卡车也可以二次出车,提高了卡车的利用率。但是,这种配送方式也存在弊端。在餐厅的歇业时间送货,餐厅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当场验收货物,如果货物出现差错的话,很难分清责任。因此,这种方式需要物流配送中心和餐厅建立一种比较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降低成本。

三、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

通过对物流运输成本理论的探讨和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总结出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引进先进的物流运输管理理论和控制方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降低运输成本的最佳方式。另外,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并不是物流部门单独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员的共同努力。全员都应增强物流成本控制意识,做到全员关心并参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控制,共同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物流总成本。

(二)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首先,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日益发展,多种运输工具并存的今天,要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对铁路、水运或汽车等运输工具的特征进行评价,选择最佳的运输工具;其次,实行联合运输。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完成一项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的综合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陆海联运、陆桥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等。把卡车的机动灵活和铁路、海运的经济以及飞机的快速等优点结合起来,完成快速方便的运输。也就是说,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实现运输的快速效率化、低成本、及时性等。

(三)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吨位;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使用运输工具的装载容积。主要做法有:组织轻重配装、实行解体运输、高效的堆码方法。组织轻重配装是把轻重货物和实重货物装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装载容积,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行解体运输是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庞大、不容易装卸的货物,可以将其拆卸,分别包装,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高效的堆码方法是指根据车船的货位情况和不同货物的形状,采取有效的堆码方法。

(四)加大对物流运输流程管理的重视。物流系统的核心就是运输。在保证运输安全、高效的前提下,运输成本控制不但要降低运输成本,还要使总成本最低。因此,必须实现物流合理化运输,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证四个最,即最适宜的运输工具、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路径、最低的运输成本,把货物运达目的地。

(五)消除不合理运输现象。物流运输环节并不是孤立的,所以在组织运输环节时,要科学规划运输环节及其他环节,统筹安排。条件允许时,尽量选取直达运输方式。同时,要消除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六)设计科学的运输网络,实现运输优化。把运筹学、管理数学中的线性和非线性规划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到解决物流运输的问题中,科学地制定运输计划、方案;利用GPS等先进技术,全程跟踪、监控、控制运输过程,实现运输工具和运输路径的最优化,提高运输安全性和效率性,降低费用,减少损失。另外,配送的效率化对运输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利用共同配送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选择最佳配送手段,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库存成本降低了,物流总成本进而降低。

(七)重视培养物流运输管理和操作人才。随着物流管理的发展,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一种潜在效益。物流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物流,物流人才队伍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来培养人才,通过学习物流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优化物流运输活动,提高运输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结论

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对物流运输成本的降低不仅涉及到物流运输环节,还涉及到物流的其他环节。因此,要实现物流运输成本的降低,就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实现运输路径的最优化,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等,使物流运输成本更加合理化。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蕙.物流运输成本管理与控制之我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

[2]叶青.小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J].物流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