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食物链的特征范文

食物链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15:02: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物链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食物链的特征

篇1

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前景

物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将整个世界纳入其中。没有人会清楚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事物具有物联网的特质。不过,从研究机构的各类报告,我们能预估物联网产业的庞大市场前景。

Gartner预测,2015年全球使用中的物联网设备或达到64亿,比2014年增加30%。到2020年实现物联网的事物数量将增长逾3倍,达到近210亿。另据CB Insights统计,过去六年中,迅速发展的物联网领域吸引了近75亿美元投资,发生近900起交易。2010至2014年期间,物联网初创公司吸引的投资金额翻番,交易数量由91起增至221起。研究机构 IDC则预计,物联网设备及相应服务的市场容量将从 2014 年的 6560 亿上升至 2020 年的 1.7 万亿美元,增长速度将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加、带宽的增长及配套服务的成熟而加速。

麦肯锡的研究认为,基于未来10年中物联网采用率的范围、经济和人口趋势,以及技术的可能发展进程,预计在2025年物联网的经济影响价值可能在3.9万亿美元至11.1万亿美元之间。不过,实际影响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降低技术的成本,以及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接受程度。通过使用物联网,工厂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最高可达3.7万亿/年。潜在影响第二大的将会是城市,在该环境下,物联网应用在2025年产生的潜在影响价值可能高达1.7万亿美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物联网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Forrester的调查显示,事实上,在物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和印度的公司甚至比欧美同行还要领先。根据Forrester的数据,全球19%的公司已经在使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31%则希望这样做。而中印两国已经有75%的公司已经开发或计划部署物联网应用,另有20%对此非常感兴趣。调查还表明,已经部署和计划部署物联网技术水平最高的行业是公共事业和电信公司、化学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交通公司。而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一般是在安全和监控、供应链管理、库存和仓库管理、客户订单监控等几个方面。

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物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如传感、定位、标识、跟踪、导航等,可以实现动态、实时、无缝、全天候的监控,为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仅大大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改进行业运行模式,从技术的角度引发行业管理领域的革命,促使行业领域向着公平、开放、廉洁、高效、节约的方向发展。目前,物联网产业已渗透到城市治理、家居、交通、医疗、汽车、农业等众多领域。

1.智慧城市

物联网一个巨大的应用前景来自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简单来讲,智慧城市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等我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

(1)城市基础设施

物联网主要应用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中。如云计算平台与银行管理结合可以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以及数据可靠性。利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城市设施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流量、水压和水质,对漏水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以韩国为例,其供水系统管道漏水率平均为14.1%。漏水率每降低1%,D个城市一年可以节约40万美元。仅靠此一项,韩国一个城市一年平均可以节约564万美元。城市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随着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全球智能电网应用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已超过7.6亿只,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此外,智能建筑在城市发展中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发掘。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2)城市治理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高效的政府管理,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以及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等,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使政府服务不断向智慧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高效精准的公共管理,为社会机构和民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篇2

关键词 国际炼油 商务模式

国际油气合作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和惯例。国际油气合作相对集中在勘探开发领域,合作模式丰富多样,相比之下,国际炼油项目合作模式比较单一。随着国际油气上游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延伸国际油气合作领域,实现中国石油企业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国际炼油项目合作的商务模式加以研究。

一、商务模式的类型与特征

(一)固定报酬模式

固定报酬模式,即外国石油公司对炼油项目设计建设并进行全方位服务,其中包括资金筹措及设备采购等,直到最终将炼厂建成交付给资源国政府。采用固定报酬商务模式能够保证项目最低收益水平,项目的经济效益不受国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该模式是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相当于存款之后分年收回本金和获取相应的利息,收益固定、风险低。采用固定报酬模式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或者意图进入某些地区的外国石油公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自负盈亏模式

自负盈亏模式是一种较多采用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外国石油公司与资源国政府或国家石油公司组成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各股东既是炼厂的投资者,又是建设承包商和生产经营者。该模式经济效益随国际原油与成品油价差波动而变化,外国石油公司享受价差扩大所带来的利润,同时也要承担价差缩小对经济效益产生的负面影响,属于完全市场化项目。该模式投资回报不固定,经济效益随着油价波动而变化,对于以通过建设和运营炼厂,获得长期效益为目的的外国石油公司是一个好的选择。

(三)一体化模式

一体化模式比较特殊,所谓一体化就是上游油田与下游炼厂作为一个投资项目。由于具体项目的情况有所区别,因此一体化模式也有所不同,但其相同之处也十分显著。该模式是油田加炼厂作为一个整体,由于独立运营炼厂的不经济性,资源国推出了一体化商务模式。其目的是用油田产出的原油低价供应炼厂,确保炼厂盈利。然而,压低原油的进厂价格,使油田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致使一体化项目整体收益一般。因此,对于目的是进入油气资源国,以下游带动上游,未来预期获得较多上游合作机会的外国石油公司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国际炼油项目商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国际炼油项目作为国际油气合作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商务模式的选择是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发展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受到资源国家政策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国际炼油项目合作呈现以下特点与趋势。

首先,沿海资源国倾向于采用自负盈亏的市场化模式来发展独立炼油项目。此模式为早期的炼油合作项目的商务模式。炼厂依靠国际和国内的原油供应来保证加工所需原油,产品(成品油)出口或在国内以国际市场价格销售。由于资源国政府给与投资者较为优惠的财税政策,包括进口设备和材料免除关税,生产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等,这无疑给旨在延伸产业链,提升国际化程度,将炼厂建设、工程服务带人国际市场的中国石油企业带来良好的经营环境。

其次,油气资源丰富、炼油能力匮乏的资源国,为了满足本国成品油市场需求,实现地区或国家的成品油自给自足,愿意采用上下游一体化的合作模式。通常,资源国将给予外国石油公司一些优惠条件,如给予原油进厂价格的优惠和包销部分成品油的保证,以及一些优惠的财税政策,包括进口设备材料关税免除、生产营业税免除和所得税减免等。炼厂在这些优惠条件下,一般可以保证项目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水平,生产运营正常。且外国石油公司通过参与这些合作项目,可以下游带动上游,择机进入更多的上游项目,使炼油项目成为进入该地区石油市场的桥头堡,进一步扩大其在该资源国获得油田合作机会的可能性。

最后,近来的国际炼油项目合作有突破传统资源地域化限制的趋势,如在成熟的炼油中心或石油交易集散中心,借助当地先进的炼油技术与国际化的管理经验进行合作。通过该模式,外国石油公司可以发挥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获得较高利润。同时,也有助于外国石油公司推广“国际惯例”,扩大其在国际油气市场的控制力。而资源国可以学习到外国石油公司炼油的先进技术与国际化管理经验,对其延伸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油气资源国对于炼油项目合作的导向

相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合作风险主要来自于油气资源的勘探风险,炼油项目合作的风险则受原油供给与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随着国际油气合作市场的不断成熟,任何商务模式都体现了“平衡原则”,即在市场资源、财税条款、政治风险之间是平衡的。市场资源丰富的地区,要么财税条款比较严格,要么政治风险较高,反之亦然。

高报酬一定伴随着高风险,从事国际油气合作更是如此。因此,选择不同商务模式是基于对于风险的综合平衡而定的。一方面,资源国政府从本国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满足本国利益的油气政策;另一方面,外国石油公司通过研究油气资源国的政策导向结合本公司发展战略,综合权衡风险收益,选择最佳的商务模式。综合研究各个资源国炼油项目合作的导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足本国油气需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大部分资源国都是资源导向型经济,油气资源占到本国经济总量的80%以上。虽然自然条件给这些国家带来丰厚的收益,但其相对薄弱的工业、农业等其他基础,严重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源国虽然盛产原油,但由于工业体系不完善,缺乏下游炼油化工设施,依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于油气的需求。因此,引进外国石油公司,以上游促进下游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资源国开展下游项目合作的战略选择。

(二)延伸下游产业链,获得油气增值效益

在资源国取得石油价格控制权之后,由于缺乏下游业务,不能分享产业链向下延伸带来的增值,只能依靠高油价来获得高收益,并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短期来看,高油价给资源丰富的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持续过高的油价会影响全球经济,

造成石油需求减少,并促进新的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等,这样使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最终损害资源国的利益。如果资源国实现了油气一体化经营且下游业务较大,资源国可从油价上涨的激进力量转变为油价稳定的积极力量,更有助于满足本国长期利益的获得。

(三)以资源换技术,增强整体竞争力

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拥有油气上游资源的优势,其发展下游业务,实施一体化和国际化取决于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经营水平。另外,因为国家石油公司还要承担繁重的政治、文化责任,使得国家石油公司难以集中财力发展公司业务。通过提供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优惠政策下的炼油合作机会、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等,来获得外国石油公司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培养本土人才,增强整体竞争力。

四、对参与国际炼油项目合作的思考

纵观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一百多年,能够在竞争中存续下来的大石油公司,都是在一开始就致力于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并使这种模式不断延深和提升,即向上努力占有更多的油气资源,向下不断延伸产业链,牢牢把握下游核心技术和市场网络通道。中国石油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大踏步的跨越式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上下游、内外贸、产经销一体化模式。海外业务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也初步形成了集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营、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于一体的海外油气产业链。

相对于外国石油公司的全球化经营网络,中国石油企业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还有一定差距;相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海外较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国际炼油合作项目仅占国际油气业务较小的份额。作为以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目标的中国石油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国际炼油项目,不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炼油项目既存在重大机遇,又面临着各种挑战。

(一)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不断重视下游业务,逐渐打破石油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世界主要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加快向下游业务拓展,原有国际大石油公司对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被逐步打破。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开始摆脱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控制,独立进入石油终端市场与其进行全方位的竞争与合作。一方面,下游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是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国际石油大公司对于资源国市场的控制被打破,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该国石油市场,参与炼油、管道等下游项目的合作。

(二)石油上游资源市场竞争激烈,积极借助炼油项目进入上游业务

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后备石油资源的获取越来越困难。国际石油市场进入资源为主导的时代。谁占据了资源谁就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公司发展与盈利的基础。随着资源国的国际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外资进入其上游勘探业务的难度越来越大,条件也越来越苛刻。相对于资源国对于油气资源的地域垄断,其下游炼油化工等技术水平相对薄弱,进入较为容易。虽然从短期来看,炼油化工等业务利润较薄,但可以借此下游的机会带动上游的发展,择机进入更多的资源勘探开发合作领域,获得长期的经济利益。

篇3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与体育锻炼老年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特征。旨在为政府社会开展实施老年人体育发展决策提供意见,以促进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 ]体育锻炼;安徽老年人;人群特征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23

1引言

当下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潮流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水平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此研究从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入手,对其年龄、性别、职业性质、文化程度、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体育发展工作做出贡献。

2现状与分析

2.1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主体为60~70岁,其百分比占到62.5%,大于占37.5%的70岁老年人。在60~70岁这一年龄区间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锻炼人数不断增加,但75岁以上者锻炼人数不断降低。原因在于,60岁处于退休生活的初期,大量的时间空余,为避免带来失落感和孤独感以及个人价值无法体现,而投身于体育锻炼。[1]所以在60~70岁呈增长趋势。而70岁以上的老人随年龄增长,主要以“养”为主,对运动更加谨慎。因此,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锻炼人数与百分比呈下降趋势。

2.2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的性别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女性人群锻炼总体大于男性(早锻炼中女性53.6%>46.4%,晚锻炼中女性60.1%>39.9%),但男女老年人在锻炼的差异存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在调查中,参与晨练的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百分比多7.2%,而晚锻炼则多20.2%。晨练中,受访者中大部分是夫妻都参加运动,这一时段中差异较小。而在晚锻炼中,女性由于家庭日常生活劳动结束,时间为一天中的空闲,使得在这一时段内男女差异较明显。

2.3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与职业特征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将职业类型划分为企事业单位、工人、服务人员、教科文工作者和其他[2]。其中所占比率较多的是科教文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占到总体的52.3%。其次是服务人员、工人,共计39.4%。表明职业的性质对老年人退休后选择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影响。退休前从事脑力工作的老人,退休后更倾向于参与体育锻炼,处于一种补偿心态,更愿意花费时间锻炼。而对于从事服务,工人行业等对付出体力劳动的人群比之脑力劳动的体育锻炼参与较少。受访者多认为其工作本身已是运动,身体和精力几十年处于劳动状态。这一群体在体育锻炼项目选择上也更倾向于运动负荷较小,技术难度小的运动。总体来说职业与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是非常明显。

2.4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文化程度特征分析

调查表明,小学及初中学历是人群中的主体占到总人群的70.7%,不识字或者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较少,约占总体的11.9%。分析显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与文化程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也就是说,体育锻炼的选择投入不受学历高低的影响。当下运动环境大多以集体形式为主,老人们之间交往交流日趋平常生活化,方式也轻松自如,并不需要独特的社交方式与方法,对学历的要求不明显。但一定程度上文化程度可以影响锻炼理念以及对锻炼科学合理的安排,如方式选择、时间安排、锻炼效果等。

2.5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特征分析

调查表明,66.3%的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就是自身对运动的兴趣喜爱,包括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交往的需要。其他33.7%的原因表现为受家庭同伴的影响,对锻炼本身热爱程度不够。而这种动机的强烈程度直接表现为在参与过程中的态度专注。每周多于3次(含3次)锻炼次数的老年人所占百分比为53.6%,他们坚持的根本原因就是兴趣,持续时间也较久,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周期。而由于外界综合因素影响参与锻炼的总百分比为46.4%,明显少于主动锻炼者。因此可以说,在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主动者较多,锻炼效果也更好。被动锻炼者虽然动机不够强烈,但这一群体所占百分比依然为33.7%,也不容忽视,应当给予关注。

2.6老年人退休后收入水平特征分析

收入水平划分没有法定标准,本次调查基于芜湖市基本情况,将老年人退休收入划分为三个等级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显示老年人退休收入中,中等收入占主体,达到60.1%,其次是高收入人群占26.7%,低收入所占比例最少为13.2%。收入水平对于老年人是否参与锻炼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是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中低收入的老年人多会选择公共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对相关专家的咨询也表明高收入的人群在公共锻炼的基础上,会根据条件、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锻炼,如骑车、打乒乓球、游泳等。此类锻炼需投入一定经费,中低收入群选择较少。因此收入水平对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锻炼方式选择和锻炼中的消费,并不直接影响参与程度。

3结论与建议

(1)分析发现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与参与锻炼有关。多分布在60~75岁,相对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参与者更多,锻炼的强度也高于更年长者。

(2)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之前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具有多样性。文职类和工人所占比例较大,但与参与体育锻炼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3)老年人退休收入总体呈正态分布,对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的程度影响不明显,但对锻炼经费的投入,方式的选择差异性较明显。

(4)建议相关单位部门和社会机构充分重视老年人健康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针对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上体现的特征差异,均衡协调,多举办老年人活动比赛,做到有规划、有重点地指导老年人体育事业。科普宣传加大力度,公共体育设施着力完善,提高老年人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社会公共环境。

(5)重视研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用锻炼的方式增进心理健康。需要家庭鼓励,社区实施,社会科学指导。[3]

参考文献:

[1]赵荣莉.影响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2(3):63-64.

[2]窦忠霞.西安市城区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28-30.

篇4

关键词:食物链 企业集群 供应链 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张知彬,2002)。企业集群是由人为因素构建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经济系统(蔡晓明,2000)。生态系统与企业集群经济系统有着较多的相似性。本文在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企业集群供应链共有特征的基础上,为企业集群的持续稳定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企业集群供应链与生态食物链概述

(一)企业集群供应链

供应链是以某些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个过程将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这类链状结构不仅是一条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被认为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关联作用的各种经济活动的集合。集群内企业通过供应链中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充分调度与利用集群内其他企业已有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尽快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抢得先机,从而在协作中求得共赢。在企业集群供应链中,存在大量同类相似企业。当某一企业丧失其核心优势,就会被集群内其他同类企业代替,甚至被企业集群淘汰。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使供应链不断优化,使企业集群内的供应链达到最优,并维护了企业集群的相对平衡。企业集群中各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形成供应链,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企业集群内的供应链网(葛昌跃,2003)。

(二)生态系统食物链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通过绿色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微生物(还原者)循环流动。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而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因此各食物链彼此交织成网状,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形成食物网(孟书标,1999)。

在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物质的生产和能量流动。维持这一功能的结构是食物链或食物网,它具有典型的层次结构,底层由植物组成,中层由动物组成,顶层由微生物组成。食物网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周围环境成分连接成网络结构,网络上的各节点彼此相连、相生相克,因而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一般说来,生态系统越成熟、种类组成越多,食物网也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也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食物链和供应链的比较分析

(一) 两者在构成上具有相似性

食物链的基本构成要素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此之上依次为草食动物、弱小肉食动物等,处于之上的动物相生相克。生产者所能固定的光能决定了食物链内的能量流动总量,因而在食物链中绿色植物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高层营养级的强悍大型的肉食动物只是相对少数,营养级由下至上,所对应的动植物也呈现由多至少的规律。

在企业集群中,如果为生产提供服务的辅助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或在销售渠道出现滞阻,那么供应链的功能将无法实现,严重时可导致解体。消费者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犹如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供应链的起点。但链中的其他成员也非常重要,如有缺失,则该链的功能就不能实现。在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行业,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企业利润还是品牌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上,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在本行业中只是少数,而且这类企业往往是相对较大企业。从市场结构来看,行业内的其他许多小企业要么为这类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要么成为其产品的批发或零售商,因此,所对应的企业也呈现出由多至少的规律。

(二)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

食物链在能量传递上严格遵循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百分之十”定律,在形式上表现为物质性的实体在各营养级之间的流动,而本质上体现为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在各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工业原材料和燃料,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孟书标,1999)。

企业集群供应链为消费者需要,原料供应企业将包括生态系统的光合产品在内的各种资源经过加工后供给制造企业,最后通过销售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将产品送至客户手中。企业集群在增加社会总效用与福利的同时,实现企业集群内企业自身的价值。而供应链中各链接企业实现价值是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作用的结果。因此,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和企业供应链的价值流虽然遵循各自的规律,但在功能上是一致的。

(三) 两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链接越简单者,系统越脆弱,链接越复杂,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自然界中极少有消费者仅仅以一种生物为食。蛇吃青蛙、老鼠、鸟以及我们还不知道的其他食物;狼可以吃几乎所有的小型食草动物。由此可见,每一条食物链都是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残酷竞争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进化而形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处于某一食物链的生物而言,如果不存在外界的强烈干扰,该生物中个体的消失或出现只会影响该物种数量上的变化,但对其整体而言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对供应链而言,结构网越复杂,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应越好,从目前成功运作的企业集群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集群是从单链结构、并联结构逐渐发展而来的,网状结构是顶级状态。正是由于链接由简单到复杂,使集群的稳定性得以增强。经过长期的竞争和合作与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形成紧密的联系,与企业内部专用性资产共同整合成为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但供应链构成的其他成员会因市场状况变化、技术革新以及企业战略等原因而被核心企业所淘汰,并出现供应链的再造。被淘汰的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重新定位而进入其他的供应链,这样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从而也体现出供应链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同时,消费者相对稳定的属性也有利于企业供应链的持续存在。

(四)两者都具有协同进化关系

处于食物链中的生物与供应链中的企业均以对方的生存为自己生存的前提条件。在生态学中,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以不同的相互获益关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对双方或一方有利的生存方式。而企业共生是指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并且通过这种合作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集群供应链中这些企业按照总体战略思想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且关联紧密,在整个产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

两个系统内均存在竞争。生态系统的生物为争夺水分、养分及光照等生态因子而进行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竞争,系统内生物构成要素的新陈代谢是竞争的序列结果。而企业间的竞争所导致企业的破产与新立如同森林生态系统中既有枯死的立木,又有种子的发芽、小树苗的不断成长一样,是新陈代谢的结果,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五)两者都具有维持其存在的能量流(价值流)最小值

虽然食物链和供应链都能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但链条仍会因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程度超过其抗干扰的能力范围而出现解体。在食物链中,根据能量传递“百分之十”定律,若由于外界的干扰,下一级向上一级消费者输送的能量低于10%,那么上一级消费者群体数量会因输入能量不足而减少,并一直延续到最终消费者。此时虽然整个食物链继续存在,但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群体数量将减少。当传输的能量低于维持食物链所必需的能量最小值时,食物链断裂进而导致系统解体。同样在企业集群供应链系统中,企业间的竞争会使得利润率在竞争主体之间趋于某一均值。当市场一旦出现恶性竞争时,利润便降低,并有可能为负值。虽然在短期内,供应链可凭借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进行系统再造,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缓解。但从长期来看,供应链中有的企业会因亏损而退出市场,进而导致供应链的断裂、解体。总之,食物链和供应链都有维持其存在的能量流(利润流)最小值。超过或等于最小值时,两者均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反之则会出现链的断裂、解体。

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企业集群的供应链非常相似,因此,我们借鉴生态系统的规律,运用于企业集群系统中。

企业集群的稳定性

影响集群稳定有多方面的因素,在此,只针对企业集群供应链来讨论其稳定性。根据企业在集群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将企业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顶位种:它是供应链中最末端的消费者或企业。如图1中有5个顶位种企业13、15、16、17、18。基位种:它是供应链的首端,原材料供应商。图1中有4个基位种企业0、1、2、3。中位种:它在供应链中半成品和成品制造商。图中其它的企业均为中位种。链节是供应链中企业间的联系。链节具有方向性,表明供应链中企业间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供应链中的链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基-中:它是联系基位种企业和中位种企业的链;基-顶:它是联系基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链;中-中:它是联系中位种企业和中位种企业的链;中-顶:它是联系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链。

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供应链由基位种企业、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组成。企业集群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众多运作成功的企业集群,来确定基位种企业、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合适比例、各类链节的比例及链节数和企业群数比率,使企业集群更加稳定。

根据动态稳定性假说,由于非线性作用,供应链越长,就越不稳定。也就是说,企业集群内密切相互作用的组分或单元数不能太多,否则系统非常脆弱。企业集群供应网依赖众多功能的支撑,这些功能由不同的分层、分支结构来完成,而组成的基本单元可能同时在完成多个功能。

结论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企业集群供应链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企业集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规律,来确定处于基位种企业、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合适比例、各类链节的比例、链节数和企业数比率,确定入驻集群内的企业及数量,追求企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使企业集群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知彬.进化与生态复杂性[M].海洋出版社,2002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 系统分析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1)06-0054-03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应采用“系统分析法”。所谓系统分析就是利用数学的概念和方法,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途径来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具体地说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根据系统的性质和关系,在明确系统的边界后,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以及各组分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优化系统结构,实行系统调控,实现优化系统功能,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及其整体功能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只有深刻领悟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态系统这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高中阶段对于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涉及到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阶段。下面结合实例介绍“系统分析方法”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的应用。

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包括划分系统边界、确定系统组分、分析系统结构层次、明确问题及研究目标。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研究生态系统时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范围、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无机环境;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例1】表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上面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______________。

(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____条。

(4)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而建立的一种联系。由于各种生物食性复杂性致使各种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彼此交错联系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在题中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建立的食物网如图1所示。

计算食物链的数目,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到该链的最高级为止,中间不能停,也不能从中间开始,该食物网共有8条食物链;获得最大能量要根据最短的食物链计算,即植物一鼠一鹰,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2×107 kJ×10%×10%=2×105kJ;不同食物链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同,蛇吃食虫鸟或鼠等时与鹰的关系为竞争,鹰吃蛇时为捕食关系;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1)8 (2)2×105kJ (3)3 (4)竞争和捕食 (5)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定量研究各组分间的影响关系、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最后达到生态平衡状态。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定量分析,便于把握其变化规律。

【例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表2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1)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食物关系的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在虚框内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3)根据第(2)小题的信息,在下图虚框中用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

解析:(1)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等于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玉米田;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结合表中数据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应该是生产者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最小的荒地。

(2)食物网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而典型的食物链是有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构成的捕食链,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构成。这样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传

递效率为10%-20%的规律,便可写出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3)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时,从系统分析角度分析,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可以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也可通过遗体残骸传递给分解者,被分解者利用。由于丙属于最高营养级,它所同化的能量不再往下一营养级传递。

答案:(1)玉米田 荒地

(2)

变式训练:

1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萍-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______________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虫害问题,因为______________。

(4)画出稻-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2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表3。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4)下图方框中表示被调查地点的生态系统,用箭头画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型。

变式训练答案:

1 (1)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或其他草食动物);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

(2)化学

(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见下图

2 (1)A C

(2)次生演替

(3)土壤深浅度,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

篇6

一、创设探究情境的方法

1.运用生活现象创设探究情境

生活现象中蕴含丰富的生物探究资源。如在潮湿的夏季,在许多背阴的地方都会有绿茸茸的苔藓植物,而有污染的工厂附近没有苔藓植物的存在。教师可根据这一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此时探究的问题不是由教师提供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的欲望会比较强烈,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增强。他们并不满足于课堂的教学环境,而是主动要求走出教室,把课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料,来实地探究苔藓植物的结构。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而且对其生活环境也会印象深刻。不仅解释了污染工厂周围没有苔藓植物的原因,还很好地理解了苔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出苔藓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不仅如此,学生还深刻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再如,学习“根尖结构”前的一周左右,提供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大豆种子分别正着和倒着种植在土壤中,其根分别会向哪个方向生长?”许多学生由于没有生活经验,想当然地回答“根会分别正着或倒着生长”。此时教师没有必要去纠正学生的答案,而是组织他们通过实践探究。这不仅能纠正学生认知上的错误,而且会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根的“向地”生长的特性,同时还会为观察根尖结构准备了充分的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

2.利用诗词、谚语创设探究情境

例如,在学习“光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提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让学生推测“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是墙外的空气好,有的认为是墙外的空间大,有的认为是墙外的光线好,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对这些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经过自己设计实验,不仅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对植物生长的向光性和向水性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生物适应环境也会有深刻的理解。又如,在学习食物链时,引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并询问这是不是一条食物链呢?这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急切想知道答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课本,探究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特点,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3.利用科学史来创设探究情境

每一个生物学知识的产生都蕴含一定的探究资源,特别是一些生物学史更是如此。如在学习生物遗传规律时,首先介绍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兴趣。当学生获得一些遗传规律后,组织学生探究人的性别决定,并要求他们解释在自然情况下,男女比例为什么接近1∶1。这样,学生就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来探究之。又如,学习微生物时,充分利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来引导学生理解霉菌的一些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中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的重要性。

4.利用媒体网络创设探究情境

媒体和网络为教学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也为课堂探究情境的创设注入了新活力和动力。无论是图片和视频,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学习《单细胞生物》时,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微生物的视频,而后再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针对视频和图片,提出有关单细胞生物的一些问题,而后根据问题来获得有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动手实践,还是阅读课本,一切都是学生主动的,教师在背后指导、激励,学生的收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又如,学习《食物网》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生物写出其中所含的食物链,由于这些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学生对食物链知识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而且对食物链中伴随着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理解非常深刻。但也必须看到,尽管多媒体的资源异常丰富,但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甄别,绝不能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否则,就会出现喧宾夺主而影响探究效果。

二、创设探究情境的时机

篇7

物理科学

1. 了解物质的组成,比如是泥、布还是纸做的;了解物质的物理特征,例如颜色、大小、形状、重量、质地、柔软度、浮沉等。

2. 了解水的三态和它们之间的转换。

生物科学

能够辨别常见动植物的各个部分。

地球科学

1. 了解山、河、海、沙漠等地貌特征。

2. 了解不同的天气和季节,及它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3. 了解地球的资源,并且知道很多资源都是可以保护的。

调查和实验

a. 用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嗅觉)感受常见物体。

b. 描述物体的特征。

c. 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d.根据物理特征来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e. 通过口头和绘画的形式表达观察的结果。

我看后大为惊讶,没想到幼儿园的孩子要接触这么广泛的科学知识。后来老师进一步解释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原来是要把孩子培养成well-rounded(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岁:多多从三岁开始,在幼儿园就接触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幼儿园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学习,从认识苹果的结构,到一只蜘蛛的身体构造,到对一年四季的感知……涵盖的范围很广,但都是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这些事物引出浅显而又易懂的科学知识。

四岁:到了四岁,孩子们就开始接触诸如太阳系、行星之类的知识。为了配合孩子们的学习,教室墙上贴着大幅的太阳系星系图,班上还新添了与星系有关的拼图、教具和图书。至今多多仍然保持着对星球等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这跟当时幼儿园趣味教学方式应该说是密不可分。

五岁:进入学前班后,孩子们继续学习以前学过的科学主题,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螺旋上升式的重复,比如:自己动手直观地操作教具或通过手工做一本相关内容的小书、写篇图文并茂的小文章,以这样的方式来巩固和提高之前学过的科学知识。同时,老师也会不断地加进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认知能力的新的科学知识,比如食物链的概念,看似复杂的内容,在老师趣味教学下,多多很快就知道以水藻作为食物链的起点,然后依次是以藻类为生的小虫、小鱼、大鱼,最后是人。

篇8

【关键词】 园林设计;生态原则;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2-106-02

1园林设计中有关生态问题的提出

园林设计需满足功能要求,具有艺术品位,也应遵循生态的原则。很多园林绿地位于城市或城市边缘,这就涉及了不闭合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很大影响;房屋建筑多,不透水地面增加;热岛效应和大气污染;用水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大量增长等方面。

园林设计应用生态原则是对不闭合的城市生态系统的一种挽救和恢复,最终目的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改善作用达到最大。

2园林设计中生态原则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原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特征、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系统整体功能最优、食物链原理、生态位原理、运用自然过程等,具体通过这六方面探讨阐述。

2.1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一个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特有的,是长期对各自环境适应的结果。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区域资源、地域文化等方面,尊重当地的区域特征,有助于环境的良好发展,创造特定的场所感。

2.1.1区域资源。园林设计中,应保护与节约本区域资源,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景观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不可再生,如古树、名木和湿地、自然水系等自然景观。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区域内的植被、动物、土壤、水体、建材等资源,如适地适树、利用原有地形等,将有助于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可降低管理维护成本。

2.1.2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当地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起来的,有着特定的产生和发展背景。园林设计中,应保护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如古城、陵墓、古老的民居等。园林设计中,也要尊重本区域内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因为这些反映了当地人的精神需求与向往,因地制宜才能充满魅力和特色。北京市通州区万春园景观中,设计提取历史上咏诵当地风俗、文化、历史事件的诗歌,用雕塑铜墙展现,形成独具韵味的景观,传承了地域文化。

2.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复杂,抗干扰能力愈强,也就易于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园林设计中,多样性的应用体现在园林绿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和物种应用的多样性等方面。

在园林绿地的使用上,每一类型的人群对园林绿地都有特定的使用模式,在不同的季节、一天内的不同时段,人们对同一绿地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一个主间具有多种用途的可能性,用提高园林主间的利用率和适应性,如城市道路路侧绿地应考虑锻炼、穿行、休闲、交流等多种使用的可能性。

在物种应用方面,园林绿地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载体,园林设计应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同时也要为植物的生存尽可能创造多样的生境条件,如通过地形处理创造微地形,这样不仅创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形成喜阳、耐荫、荫生植物及旱生、湿生、水生植物的适宜生长环境。

2.3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生态系统中,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这在园林设计中意味着从整体上全方位进行设计,园林绿地同所处城市的各个组成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绿地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来讲,协调好这此联系将有助于该地块及所在区域作用的发挥。如何解决好自身及其与周边交通问题,如何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可达视线的问题。只有各部分协调好,各负其责又相互联系,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并融于更大的体系之中。

2.4食物链原理。生态学中,食物链是指以能量和营养物质为纽带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所需的物质要从外部输入,也产生废弃物,形成以物质为纽带的“食物链”。园林设计中,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新的价值,重新纳入城市的“食物链”中,同时也需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可采用“加链”和“减链”方法。

2.4.1“加链”。“加链”的目的是赋护废弃物新的功能。

2.4.1.1局部地重新利用、改造。园林设计中,把残砖碎瓦、矿渣堆、混凝土板、铁轨等基址上的废弃物重新利用,用一发挥材料的潜力,具有新的功能,同时也可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的消耗过程,减少施工_中其他废弃物的产生。在广东省东莞市东江景观设计中,废弃的船坞被重新设计成酒吧,形成良好的功能和景观效果。

2.4.1.2整体使用方式地改造。整体使用方式地改造主要对象为大面积的废弃地段,如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废弃地段原有的使用方式和属性通过设计得以变更,开辟新的使用方式,成为休闲娱乐之地,由此减少处理废弃物质的成本,改善环境。

2.4.2“减链”。“减链”的目的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园林设计中可采用减少材料用量、使用耗能少的材料等方式或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减少资源消耗。

2.5生态位原理。生态位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在时间和主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园林设计中生态位原理的应用主要是使生物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应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使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位,这样利于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生长良好。其次,园林绿地中存在生物流,生物流的畅通使得各种生物的生态位各得其所,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种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和各种小动物的迁移,如采用绿地尽量相互连通,在城市道路两侧建立生物迁移通道等方式。

2.6运用自然的过程。自然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园林设计要适应自然过程中与自然过程统一。

2.6.1尊重自然过程。尊重自然过程,就要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向自然学习。健康的生态系统用一以周而复始进行闭合的物质循环,园林设计中,尊重自然过程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不良环境影响,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就是尊重自然的过程。

2.6.2利用自然能动性。自然具有能动性,具有一定的自我愈合和自净能力,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日前人的设计能力远不能比及。自然能动性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在水污染的治理、废弃地的恢复以及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

2.6.3展示自然过程。将自然因素及自然过程显露,向当地民众展示它们生存环境中的种种生态现象、生态作用和生态关系,用以引导人们体验自然,让人们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让自然复杂的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把隐藏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

篇9

【摘 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第一次的“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在完成教学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等方面作出调整和改进,使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

关键词 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反思

1.问题的提出

上课以后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对课堂的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一节课的反思可能很平淡,但如果能对一节课形成多次的反思会有更大的收获。笔者在参与某次优质课比赛时,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和反思,并在评委和听课老师的意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实践。

2.第一次的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是笔者担任班主任的高二生物班,班级学生比较配合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参照课程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导入部分,以复习种群、群落,引出更高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接着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让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生态系统的类型。由学生总结的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先用多媒体展现池塘生态系统的图例,让学生读图思考:①图中有哪些动物、植物、微生物?②图中的无机环境具体指哪些?③动物、植物的“食物”是什么?经过学习小组讨论以后由各个小组回答以上问题,并进行相互补充完善。再由教师总结四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过渡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以书上的图为例讲解营养级和消费者级别,并总结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去分析食物网。最后进行课堂的小结和相关例题的讲解。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的板书,辅以黑板上简单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框架。

3.课堂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自我分析和相互补充是本节课的亮点,但仍有很多不足。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有一下几点需要改进。

3.1导入要更加有衔接性和系统性

第一次设计时只考虑到前面所讲的种群和群落,忽视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能让学生形成整体的框架。

3.2三围目标要真正渗透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落实,但情感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渗透。

3.3教学过程要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次设计只有在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成分时,让学生分析、讨论、概括。但在其他知识的处理方法上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3.4教学过程设计要更加切近实际生活

第一次设计时的池塘生态系统与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联系,但在教学时并没有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食物链部分也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没有让学生去体会。

4.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针对第一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第二次设计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4.1导入可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系统性

由于笔者为该班的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系统性,所学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第二次设计时,在回顾种群、群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回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2教学设计体现情感目标的具体渗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往往很空洞,但本课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是有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人教版教材在讲述生态系统概念时书旁有一个小问题: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生态系统不是将各种生物和环境随便放在一起就构成了,而是相互之间有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情感目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渗透。

4.3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第一次的设计发现很多知识学生可以阅读课本、相互交流得到解决。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更加注重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时,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总结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在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向全班展示、讲解,再通过其他同学的点评和补充形成最终的结论。最后黑板上知识框架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并用实物展台展示加以点评和完善。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4教学设计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身边的例子总是很感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几个耳熟能详的的食物链分析,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理解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5.小结

经过两次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实践,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着重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理念,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上两点在很多教学过程中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教材,把握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参考文献

[1]吴依妮.“细胞与能量”教学设计反思[J].中学生物学.2014(1):15-16

[2]杨立国,杨晶.利用教学反思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87-188

篇10

    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就是林业生态,对木本植物为主体的进行,就是由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进行的,并且把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就是它本身所包括的,还有就是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是也不是简单的“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对经济效益的考虑,而且还是对三大效益经济、生态、社会的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2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系统论原理

    生态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很多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又具备特定的功能,这就是系统的含义,这个含义是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认为的,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2.2有序性结构

    有机的整体就是系统,这样的话,它本身就要有所具备对自然或者认为划定的明显边界,明显相对的独立性是边界内的功能所要具备的。

    2.3整体性系统

    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就是系统的整体性,要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在各组分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转换功能的能量、物质、信息、价值进行顺利的完成。

    2.4综合性环境因子。

    很多环境因子在自然界中的计算单位都是独立的,生物中每个因子都能够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要加倍注意其综合作用。在综合和单因子影响的作用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以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对多因子怎么样进行综合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2.5食物链原理

    生态学的重要原理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叶绿素将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因此,“生产者”就是对绿色植物的称号。草食动物吃的就是绿色植物,肉食动物吃的是草食动物,这些动物之中,有的动物是靠吃菜维持生命,有的动物则是靠吃其它的动物来维持生命。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又会将植物和动物的残骸进行分解,食物链关系就是吃和被吃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3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就是现代林业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针对现在的折中情况,很大一部分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新的选择,进行深刻的改革。不管是对林产品的提供、对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的保持,还是对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工林的营造,还是进行经营管理现有的森林,依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有必要对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建立和维持,在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容忍的限度内,对人类的利用和干扰有所保持。

    在我国,虽然有很的研究成果是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所得来的,但是这些成果还没有什么学术性和应用性,不过从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的角度进行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伴随着我国深入发展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

    结束语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其中,同时公布的十大重点工作中还提出,为增加森林碳汇,我国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速生林基地建设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付娜、姚淑荣.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02).

    [2] 宋春东.关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几点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3] 赵丽玲.造林绿化与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1(04).

篇11

1.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

概念的生成,是指学生从具体情景、事例中加以总结、辨别、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是经历由感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过程。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文信息资料。老师如能恰当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思维判断及概括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我对“食物链”概念的教学是这样处理的: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分组活动,合作实践: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把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联系起来,做出“食物链”。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分析思考问题: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水到渠成的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食物链”?

归纳概括:由学生试着说出概念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利用学生自身体验或验证性实验感悟生物学概念。

初中生物学科中“能量”一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但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用言语向学生说明清楚,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这就需要老师将之“化无形为有形”l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或验证性实验来感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1)让学生自身体验:不吃早饭上学,课堂上会感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需及时补充食物获得能量;当我们剧烈运动时,体力会大量消耗,同样需要补充食物获得能量。

(2)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①实验准备:把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但都应该是干燥的,质量也都相同(通常为1g),并按要求进行操作。

②结果分析。由学生发言(或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相应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I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都能使试管内水温升高;

Ⅱ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材料,水温上升值不同;

Ⅲ食物中的有机物燃烧时分解释放的热能使水温升高,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富含脂肪的食物能量较多。

通过上面自身体验或实验使学生意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并贮藏在营养物质中。学生虽不能给能量下个确切的定义,却可以感悟到能量的存在,并对能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区别易混淆的概念。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在开始学习时,学生接受并不难,但时间久了,则容易混淆。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组织、器官与系统;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可以使概念更清晰,更易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4.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概念的有效性。

篇12

「要求

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原理,尤其是典型生态系统在生产力、生物量、食物链等能流方面的特征;掌握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等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了解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调节物质循环的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定义

3.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

4.生态系统的组成

5.生态系统的功能

6.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流的概念

(1)能源

(2)能流的途径

2.热力学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

(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耗散结构理论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

(2)食物链与食物网

(3)有毒物质的富集

(4)生态金字塔

(5)生态效率

4.能源与人类社会

(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2)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

(3)能源策略

(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l、生产力概念

(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

(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力

(3)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2.生物量

(1)生物量的定义

(2)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3)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3.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1)环境条件

篇13

1.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 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 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2. 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 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 下列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于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放在载玻片上,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

B. 采集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C.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标测估计法

D. 研究过程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4.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 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6. 下列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 1983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是1.862%

B. 某草原每公顷有10只黄鼠

C. 盐钩虾在5℃下后代雄性为雌性的5倍,而在23℃下后代雌性为雄性的13倍

D. 瓢虫的成群分布

篇14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方法;观察力培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科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首要前提。通过观察各种现象和实验活动,对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等科学素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却把科学观察等同于简单的“看”或“感知”,这就使得学生的观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履而来的前进”。下面本人就平时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方法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培养观察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科学教学中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如在教学《影子》一课中,一上课通过投影展示花样手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手影游戏中。当学生观看兴趣正浓时,即时将手影转换成物影――用纸小兔进行投影,形象逼真的兔影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所说:“认识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反过来加强认知活动。”

二、明确观察目标,找准认知方向

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学生观察就有了方向,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之前,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和明确的观察目标,防止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视而不见。这样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所看到的现象产生新鲜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如在《昆虫》一课教学时,要求学生在观察前,明确昆虫成长过程有几种形态?是根据什么分的?昆虫的足有几只?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观察目标的明确,引导学生走上科学观察之路。

三、运用多种感官,依托感知基础

科学实验活动中要观察事物的特征时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各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可以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有效观察。如在《怎样认识岩石》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岩石作如下的观察感知:

(1)看:借助放大镜观察各种岩石标本的颜色、光泽、构造等。

(2)摸:用手摸一摸岩石标本的外表,感受粗糙度。

(3)刻:用刀刻划岩石的表面,比较岩石的软硬度。

上述的观察和感知调用了学生视觉、味觉、触觉等多感官,让学生能认识了各种物体的多种特征。

四、精心设计实验,探究现象本质

当观察结果不能确定或不明显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如在《自然界的水是不纯净的》一课教学中,透明清澈的河水、井水、自来水,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出其中所含的杂质,可以通过沉淀、过滤、蒸馏等实验手段,观察到水中所含有的各种杂质,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水域的水是不纯净的这个科学知识。运用实验来验证观察的结果,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通过学生对自然事物的主动感知建立起一种比较清晰、牢固的概念。

五、巧妙渗透方法,提高观察实效

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在科学教学中除了简单的直接观察法外,还应渗透其它科学观察方法,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是非常的重要。

1.比较观察法

比较观察法是根据事物各自的特征比较相互间异同的方法,往往在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特征时会用到。如在《豌豆荚里的豌豆》、《油菜花开了》等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豌豆、油菜花等植物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再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触摸观察实物,然后根据观察所得填写观察比较表,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特征的比较了解它们的特点。利用比较观察法,可以清楚地比较各项观察点,对观察内容进行有序观察,还可以培养学生不同事物进行科学比较、分析的能力。

2.验证观察法

验证观察法就是通过观察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事物,进而验证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论。例如在四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几条身边的食物链。教师引导学生:“它们既然都是食物链,但看上去好像不怎么一样,你能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比较,老师在学生合作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都是食物链,必定会有共同之处。”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在观察比较中找出同类事物的相同点,再根据食物链的特征去寻找一些新的生物食物链。运用验证观察法,可以使课本中的理论性知识具体化、现实化,在验证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3.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是让学生运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头到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方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物体外表特征的方法。如在《油菜花开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观察油菜花,从看花萼、再到花瓣、最后观察花蕊,然后指导学生探究观察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4.显现观察法

如在《冷和热》这一单元教学,学生在完成水的传热实验过程中,由于水是透明无色的,所以不容易看到实验中水的流动现象。这时我们可以在实验烧杯的底部放一粒固体高锰酸钾。然后对烧杯进行加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粒高锰酸钾的变化。学生就能清晰看到紫红色的固体高锰酸钾随着水慢慢散开,一丝一丝地往上流动。学生惊奇地叫道:“我看到水在流动了”。运用显现观察法,不但降低了观察的难度,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科学观察的积极性。

观察的方法还有很多,每一种观察法都有利弊,在运用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的实效性。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往往是要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六、多思善思深思,促进思维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思、善思、深思,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和核心。任何有意识的科学活动都离不开思维,观察也不例外,认识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探究。如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学生认识到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后,让学生思考固体、气体是否也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现象思考问题(如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切割出缝隙、夏日车胎气太足易爆等),给学生探索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后作出解释其思维过程。但在《不倒翁》一课教学时,我们就不能急于告诉学生不倒翁的秘密,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认识不倒翁的奥秘,从而获得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总之,观察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只要我们在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活动,合理利用各种课内、外观察探究活动,增加学生科学观察的训练机会,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刘默耕先生的小学科学教学思想简述》桑建辉小学科学教学网2005年

[3]方红、常利梅著《科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4]季荣臻著《在科学课中如何教学生学会观察》《科学课》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