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国际贸易和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09:46: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际贸易和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际贸易和经济

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经济波动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GDP不断增长,而且经济增长呈现出平稳态势。经济运行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研究经济波动的课题具有重要意义。贸易开放是扩大本国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外贸易对经济波动造成很大影响,研究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生性处理

在考查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的关系时,首先应当建立一个计量模型。我国的经济学专家毛其淋和盛斌已经采用了计量模型的办法,给当下的经济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

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处理问题。虽然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不能由现象定下结论,一些国家的国家贸易水平上升,经济也会随之增长。因此,影响国际贸易水平和经济P系的变量很多,这些变量都是不可控因素。国际贸易水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也会造成国际贸易的内生性。

如果内生性比较严重,计量模型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偏颇,想要寻找有效的改进方法,可以寻找一个具体变量,只与国际贸易水平相关,与经济波动不发生关系。比如,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把各省会到我国东海海岸线的距离和到中国香港重要港口的距离作为一个衡量指标,可以计算各省会的海外发展潜力。

二、指标和数据

1.经济波动

在对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进行计算时,应当把经济波动作为一个被解释变量。比如计算1976年到2016年的经济波动,在制定相应的计算模型之后可以得出相关结论。2006到2016年,各省的GDP增速标准差较之前大幅减少,但是虽然总体的经济波动呈下降趋势,各省的经济波动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2.国际贸易水平

在衡量各个省份的国家贸易水平时,可以计算各省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将计算过程中的美元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可以更加接近我国的真实经济水平。进出口总额和GDP的比值是贸易开放程度,出口总额和GDP的比值是出口开放度。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的国际贸易水平显著提升,直至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贸易水平出现下降情况,经过调整之后,各省的国际贸易水平又恢复了正常态势[2]。通过计算各省贸易开放度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可以看出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南地区省份的国际贸易水平显著高于西北地区的省份。

3.省际贸易潜力

根据经济学家的有关推算,一个省的市场容量可以用加权平均值来计算,在研究市场规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时,可以建构一个市场潜能函数,具体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的重点是省际贸易潜力,但是各个省份的商品销售总额中,有一部分是省内贸易额。第二,国家贸易水平和经济波动存在内生性问题,省份的商品销售总额对经济波动也存在这一问题。

2000年以前,各省省际贸易潜力处在平稳上升的阶段,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中国加入WTO有密切关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省的省际贸易潜力又有所提升。我国地区间的省际贸易潜力差异性较大,一般来说,发达省份的省际贸易潜力较小。

三、研究结果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的关系,可以得到初步结果。首先,为了考查省份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相互作用,可以引入贸易开放度这一变量,如果贸易开放度和省际贸易潜力的系数为负,说明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提高。其次,要将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三者的关系列为公式,引入贸易开放度之后,可以发现此变量的增加可以缓解经济波动,也就是说,省际贸易潜力增加有利于环节经济的波动。最后,依据计算公式和结果得出初步的结论: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状态下,省际贸易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国际贸易开发的加强,从而环节经济波动[3]。因此,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存在互补的关系。

想要计算细致的结果,可以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国际贸易开放存在内生性的问题,如果问题严重,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结果将会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此时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最小二乘算法已经证明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加强关系,利用回归方法先求出一个省际贸易潜力的临界值,在临界值以下,贸易水平提高,经济波动加剧,说明国际贸易水平在一定省际贸易潜力的数值限制下,与缓解经济波动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

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对缓解经济波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应当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对国内外的经济压力,挖掘我国市场经济潜力。

参考文献:

[1]张露丹.对外贸易开放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经验研究[D].厦门大学,2014.

篇2

国贸:外贸公司的跑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每年的录取分数也都比较高,但很多同学在报考时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究竟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我常常听人笑谈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是这样的工作:你所做的就是把你的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在工厂和办公室间跑来跑去。别人问你:“嘿,你是做什么的?”“嘿,我是在外贸公司给人跑腿的。”

其实,国际贸易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两国模型为出发点,探讨“为什么两个国家要做贸易,如何做贸易”。当然,重点是后面的“如何做贸易”。这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工作,他不仅仅是跑腿,更需要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需要学会与对方沟通,需要熟悉对方国家的文化、礼仪等。一般来说,这个专业主要是从事商品货物的进出口,在专门的贸易公司里,从事联系国外客户,进出口报价跟单,大的公司往往又分得很细,跟单员就做跟单,报关员负责报关;小的公司可能更锻炼人,往往整个贸易流程只有一个人负责。

以一个海外市场部助理为例,你需要做的就是,首先,协调好各项工作。商量洽谈的时间安排、选择什么地点、货物如何交割等。其次,要很好地跟进客户。不仅要对业务流程和产品非常熟悉,而且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面对突发状况要能迅速想到解决方案。另外,还得通过公司提供的平台寻找客源,把握客户心理,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

三大支柱:数学、英语和专业技能

国际贸易属于经济学,只要和经济学有关,高等数学就是必修课,甚至一些企业的收入和未来的经济走向,都是通过高等数学计算出来的。所以文科生如果数学不好,报考该专业一定要慎重,否则进来后你会很痛苦。因为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安排都有数学,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经济学、会计、统计等。其次,既然国际经济与贸易讲的是国家之间的贸易,那么该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自然很高,如果你英语尤其是听说能力不好,在有些双语教学或者全外语教学的课堂上,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这要是在工作过程中,你连一些基本的外贸术语都不会,如控股子公司、中标、交易会等都翻译不清,甚至连这些函电的格式都不了解,那你就准备拍屁股走人吧。还有,如果你想从事贸易方面的工作,只懂一门英语是远远不够的,你在忙里偷闲的时候还不可忽略对第二外语的学习,如日语、韩语、法语等小语种,这对你今后的就业及发展可是有很大帮助的。

最后,你必须得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走进模拟仿真试验室,进行上机操作训练,通过专门的软件系统模拟国际贸易的交易程序,了解进出口流程。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经济调查,到实际经济部门专业实习等。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外贸流程、外贸单据、外贸礼仪以及一些基本的货币金融知识。记得大四第一次找工作时,是在一家业内小有名气的新兴贸易公司。老板的面试就是给我一个公司邮箱,让我去找客户,找到第一个客户,他就录用我。我在互联网上寻觅了一天以后,晚上收到第一个客户邮件,但全是英文。我查阅了很多关于获得客户信任的技巧,也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熬了个通宵才用英文把回复邮件写了出来。没想到的是,那封邮件是老板发的。为的就是考验我的基础扎实程度、说服客人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这就是我获得第一份工作的经历,靠的不是别的,就是我在大学四年对专业技能的努力学习。

院校:特色与实力并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 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四次调整,把“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工业外贸”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延续至今。目前,全国高校中的国际贸易专业点约有700 多个。这些专业的特色都与各自院校的特色和实力一致。一般来说,以下这些院校开设的专业我们应该特别重视:

第一类是财经院校。这些学校本身就是财经类的,自然在国际贸易、财政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贸易学”是该专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本硕博三个层次;南京财经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此外,上海外贸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类是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经济学和数学的理论功底非常深厚,一些知名院校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众多。同时在综合性学校能够享受到专业以外的学科熏陶,你可以去旁听人文、社科类的各种课程,也可以去选修《中国传统文化》、《唐诗宋词欣赏》以及许多欧美人文地理风情的课程,对你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而这些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在财经专业院校学习到的。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

第三类是英语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开设的这个专业,其实便是早期我们所说的诸如商贸英语这样的专业改头换面而来的,虽然这些院校的经济学和数学等底蕴不如财经和综合性院校,但他们这些院校有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外语”优势,这恰恰是国贸专业的有力工具。不仅如此,在外语类院校,这个专业还被分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 各种语种”,如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法语方向)等。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都开设有这个专业方向。

第四类就是各种特色院校。这些院校所开设的国家经济与贸易专业,它们侧重于某一个领域。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这样的学校,其专业主要是面向海关贸易;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主要是医药营销与管理方向。如果有志于从事某一个领域的贸易,你可以选择它们。当然,不同地区的学校也有不同的特色。有一个很不规范的说法:由于各地开放程度有所差别,沿海和大陆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大陆学校偏重理论,而沿海高校则多数实务比较强,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你要多加留意。

就业:外贸很能锻炼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分布在贸易公司和银行,当然也有考公务员的,或做跟外贸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其他行业。不过总体来说,做外贸的比较多,主要分布为:

贸易公司:一般作单证(处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各种单据和文件等)、贸易谈判、客户开发等等。通常比较忙,但奖金比较高,而且比较锻炼人。

货代公司:接受客户的委托完成货物运输的某一个环节或与此有关的环节。这类工作也很忙,不过对专业的要求不高,只对货物和货物检验、检查、检量机关进行一些业务。学到的东西不多,工资奖金也不高,但有些大的外企货代,工资福利还不错。

船贷公司:主要工作范围有办理引水、检疫、拖轮、靠泊、装卸货、物料、证件等,以及其他委托的事情。船贷的要求要高一些,审批也比较严格,要求与港口当局有很好的关系,要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复杂。

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替代融资

宏观经济政策是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国家或政府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国内和国外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还很缺乏,但已经有学者关注相关内容,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

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国际贸易

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都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工具,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紧密相连,一国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也会反过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量对宏观经济政策很敏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开支,对进口商品的支出也会增加,但支出比例的多少要依据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市场,刺激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这个过程和国际贸易也是紧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增加,国内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商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会将生产资源转向国内,一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相反情况,如果一国消费需求减少,国内生产商会主动开拓国际市场,贸易收支情况改善。国家或地区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2008年的金融危机伴随着贸易量的减少,这引发了贸易怎么依赖金融市场的问题。传统上说,金融危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主题,而不是贸易方面的;同时还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贸易在全球商业周期中如何扮演传输渠道的角色。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者都被这些问题吸引,并且在使用联合方法找到新的答案。

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2010)研究的是国际银行问题,自从2008年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这个问题引起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极大兴趣。论文研究的是如果一国向国际银行市场开放,本国能否从中获利,并且怎样依赖国内市场结构。假设贷方是异质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显示,FDI能提高利润(常用的人存贷款利差的净息差),效率提高的同时,当地竞争使银行提高向借方收取的利率。如果允许国际银行通过收购国内高效率银行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会导致国内竞争下降,这可能是有害的。在不影响市场上次有效率银行的基础上,最有效率银行会提高自身利润来转移提高效率增加的利益,而不是通过降低借款利率。允许跨境贷款的替代选择可以使国内借款人受益于外资银行的效率,并且不会对国内市场结构产生负作用。全球金融市场开放提高的是效率还是不稳定性;在金融体系改革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开放形式,论文得出的结论对当前这些争论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主题,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全球公认的。在相关文献中,最有力的结论之一是国际开放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积极作用。国内投资是资产积累和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Dong-Hyeon Kim, Shu-Chin Lin &Yu-Bo Suen(2010)实证研究贸易和FDI能否提高国内投资总水平。研究发现两者关系不明显。基于国际和国内投资的替代水平,FDI可能不能提高一国的投资总水平。文献显示,贸易和FDI在不同国家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投资水平的作用依赖于国家已存机构的复杂程度。在人力资本和金融体系发展不成熟的国家,贸易不利于国内投资,而FDI有积极作用。在机构发展成熟的国家情况正好相反,贸易比FDI发挥更有利的作用。这些结果为国家决定货物和金融市场的开放顺序提供政策建议。

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2010)研究垂直专业化和贸易在中间投入的影响,用新凯恩斯模型重现和解释了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商业周期。该论文的关键创新点是引入更丰富的垂直结构,顺序联系——三级垂直结构,比之前的研究更具特色。作者用最先进的贝叶斯统计估计模型参数,结果显示模型成功重现了体现国家利益的一系列商业周期时刻。最重要的是,模型重现了在商业周期中,提高跨国贸易结果的经验观测值,这个结果对许多假设不太丰富的模型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该文献为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传统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新颖的、重要的见解。

在金融危机中贸易量下滑严重,在“大衰退”中产量下降明显,然而贸易量下降的比例更大。人们怀疑,金融市场混乱导致产量下降的同时引起贸易量剧烈下降,人们也怀疑企业贸易活动与金融市场关联度不同其感受到的危机程度也不同。Brahima Coulibaly, 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2011)利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水平数据验证后一种假设。论文的一项贡献是为公司应对全球需求提供政策建议,可能消除由于金融约束带来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如果危机前金融状况比较好,公司可能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公司替代融资的能力——用贸易信贷融资替代外部金融融资——也可以使其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在金融脆弱性给定的情况下,替代融资能力差的公司销量下降的多。论文为金融异质性和公司为应对危机选择融资渠道替代带来的后果给出了有效指示。

在“大衰退”末期,政府重新重视运用财政政策管理宏观经济,用财政政策代替已经被利用到最大限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国家颁布“购买国货”的条款,这限制政府把支出花费在国内而不是进口商品上,这些政策在国际上引起巨大争议。Mario Larch &Wolfgang Lechthaler(2011)运用财政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贸易和财政理论数据创建模型,确定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府支出并分析政府支出是否应该排除进口。研究发现,一方面,购买国货条款可以消除传统外部性,在由国内纳税人确定的成本水平,财政支出对国外生产者有益;另一方面,购买国货的财政政策会提高成本,因为消费者不能购买比国内商品便宜的外国商品,这会降低整体消费和福利水平。文献研究如何从国际贸易理论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有效地应用到公共经济学领域。

长期以来,在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企业基于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定价行为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典主题。不同的定价策略影响货币政策在国际和国家间的传导,相反地,货币制度的性质可以跨市场影响企业的定价行为。Julien Martin&Isabelle Méjean(2012)通过分析法国出口商向EMU国家出口商品时的定价行为,研究欧共体内的金融与货币联盟(EMU)对出口公司定价行为的影响。该文献发现,EMU对价格离散有显著影响:相对于EMU以外的欧洲地区,转变成单一货币时减少的价格离散大约是出口价的1%。作者运用高度分散的数据研究公司异质性的作用,数据显示采用欧元对大出口商的定价惯例有重要影响。当把异质性考虑在内采用单一货币时,减少的跨市场价格离散比例更大,相对于非EMU地区达到4%。因此,对于传统争论,是否应该采用统一货币加强市场整合并减少偏离一价定律,文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Ling Feng and Ching-Yi Lin(2012)通过研究广延边际对金融摩擦和国际货物贸易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参与国际贸易货物的范围。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广延边际还是集约边际,信贷紧缩会减少贸易量,后者是每种货物的贸易量。从理论上讲,论文创建了随机动态模型,把贸易理论中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受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约束的报关决策,固定和沉没成本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元素;信贷限制的金融约束,信贷基于企业价值以及由此预期到的企业利润。出口成本包括非出口商没有的固定和沉没成本,模型显示,出口商为获得每单位利润比非出口商需要更多的贷款。较高的贷款利润率意味着金融约束力更大,并且更易受到金融约束的冲击。关于为什么金融冲击对贸易影响特别大,模型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徐松,戴翔.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M].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5.

[2]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FDI in banking secto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NBER Working Papers 01/2010.

[3]Dong-Hyeon Kim,Shu-Chin Lin &Yu-Bo Suen,dynamic effects of trade openness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Modelling27(2010)254 261.

[4]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Vertically globalized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impact factor: 0.76).01/2010;21(2):198-216.

[5]Brahima Coulibaly,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Trad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2008-09global financial crisis,History of Finance Journal 07/2011;DOI:10.2139/ssrn.1893093.

篇4

一、对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认识

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在“复合”,是同时具备两个或多个学科知识及运用能力的人才,也就是综合型人才,其实质是打破学科或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接触并把握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思维方法。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复合、多种专业之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1]国际贸易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从来都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课程。一个成功的国际贸易行业从业者常常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修养等,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至少要具备国际贸易、营销管理、金融、外语和经济法等学科知识及运用能力,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2]。

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通晓国际和国内贸易政策,熟知国际市场、外贸规则和惯例,以便有效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二是懂得一国乃至数国语言,以便与各国外商交流自如、胜利洽谈;三是熟悉国际贸易法规,通晓国际经济金融、各国社会宗教文化。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具备经济金融、国际贸易、法学和外语等学科知识。

二、经济转型期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是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我国长期以来在账面上体现出来的是对多个国家呈贸易顺差状态,然而在对外贸易中真正获益与贸易额的统计数据反映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外贸加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升值、“用工荒”、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的出现,推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的选择。近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多家外贸企业的倒闭及大多数外贸企业艰难经营的现状更要求我国外贸进行结构转型升级,且转型升级的焦点在两方面:加工贸易和提升对外服务贸易。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是变规模速度为质量效益、变外生动力为内生动力、变市场广度为市场深度。要提高外贸的质量效益,人才的作用是关键,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对人才提出新的高标准,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是对这个要求的回答。另外,市场深度的拓展也需要懂更多种外语和熟悉更多国文化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再者,经济转型期,我国必须发挥现代服务业对货物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对加快国内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这就需要培养具备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

(二)是我国外贸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影响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领域的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改变着这一时代人们的教育、学习和工作方式。[3]为了在国际产业链上获得更大的利益,我国外贸结构的转型要经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为了完成这个转变,创新是关键,这就会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行业的各方面的具体业务操作,影响到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顺应这一行业的发展节奏,更强调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是拥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国外贸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

(三)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随着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等理念相继被国际社会认可,“九五”以来,我国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渗透到具体各个行业,国际贸易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多类出口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象表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更注重高质量及高技术的生产方式,这对于多种专业交叉融合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

三、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因素

从1989年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提出“复合型”概念开始,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就受到全国高等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部分立足于“复合”的新专业开始出现。但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都指出,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并没有系统地掌握跨学科或跨专业的知识,不具备较多方面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调研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对学校“实践课程充实程度”、“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技能”表示出不满意。由此可见,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许多深层次发展瓶颈始终存在,从观念到行为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偏差和缺欠,培养成效不容乐观。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与其他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同的困境,那么,目前制约我国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缺乏弹性的管理制度。

为顺应经济的转型发展,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扩大,对专业目录进行了适当调整,还推行了学分制等,但我国高等教育仍摆脱不了计划性和统一性的特征,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始终在人们头脑中占有重要地位,制约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开展。跨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灵活自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制度,但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弹性学分制实施不够彻底,各专业间选课制度不健全。高校教学组织以学科专业进行细致划分,这种划分使各学科、专业和办学资源分割过细,各学科和专业间难以有效融合。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需要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经济法和外语等各学科的交汇、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时能顺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对各种复杂的市场环境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调查发现,大多数综合或财经类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来自重点类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处理联系多部门、多国家的业务时表现出来的能力都是欠缺的。

(二)教师队伍无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任课教师过去所学专业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知识不相适应的情况,往往老师们学什么专业就教什么课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受教于国际贸易专业的老师,所掌握的知识自然单一。高校老师们的知识老化是一大问题,且这些教师在上岗后较少有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尤其是地方院校的老师,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上岗后除了忙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外,更多的是花大量时间在评职称上,而评职称更多依靠的是科研水平,这样一来,实际上高校教师职称提升对培养高规格的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高校跨专业教学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跨专业人才时,不能为跨专业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设备、资料等,忽视对一些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各二级学院间不但达不到教育资源的共享,许多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甚至有待向全院开放。以广东某高校为例,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同在一栋楼,一个在三楼,一个在五楼,然而这两个学院之间的资料室也好、实验室也好,都只提供给本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使用,甚至本学院的学生都不是想用就能用的。经管学院的学生想利用外国语学院的语音室进行商贸英语口语练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老师要使用也比较难,只能靠个人关系,没有合乎常规的使用申请程序。

(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许多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课程设置问题,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具体表现为:其一,课程设置过于散松,许多学校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课程,而实践方面的课程相对少,不能确保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其他学科更少,如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操作类、国际商务英语类等课程,因此无法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来自不同学科的课程群各自为政,各门课程独立开设,缺乏统一的专业导向。不同院系承担不同学科的课程,课程之间难以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课程群之间的配合,不能使每一门课程有效服务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为一种互不交融的大“拼盘”。

四、培养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外贸转型的背景,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变得必要、必然甚至必须,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有效路径培养高质量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重新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弹性管理制度。

为向社会培养输送国际贸易、营销管理、外语、法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财经院校目前的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人才需求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变传统高等教育的“专才”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或“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种跨学科或专业的教育过程,应当根据其知识、能力及观念的现实需要定位培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多个部门要协作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政策、方针并调整弹性的管理制度,如鼓励跨专业招收人才,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并制定合理的学分制实施办法与之配套,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时,可以推行双学位制与主辅修制相结合提供弹性的管理制度。

(二)重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性专业教育,要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改造和重塑教师队伍。要以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实现教师在学科和专业立足点上的转化,尽快找到新旧专业间的结合点。可通过自修、培训、国外访学、到企业参与实践等方式,使教师除不断加深本专业的技能外,同时进修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以对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在重塑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实现知识的交融性,可加强不同学校间、不同院系教师之间的流动,特别要与其他院校的名教授进行联系,适时推出相应的讲座,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这将有利于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为广大师生带去各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信息、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心得体会,使教师有机会与名师交流。鉴于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对外语的高要求,学校可考虑每年选送一两名教师到国外参加课程教学培训、访问讲学或科研合作;逐渐做到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同一课堂进行。另外,学校也可吸引优秀中外企业管理人员进入师资队伍,或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三)重新整合利用高校各专业的教学资源。

高校对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保证能充分利用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学资源,包括从基本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及材料资源,到供教师与学生学习的图书资源。高校对于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资源的管理应该有弹性,使资源被充分利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本院系的学生和老师使用,更不能控制起来连本院系的师生都用不了。对于教学资源,甚至可以建立各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各合作学校互选课程,互相承认学分。在利用教学资源的时候,还可以建立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使院系、各校区和兄弟合作院校的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更方便灵活。此外,高校还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进行校企合作,让企业为学校提供更多实训基地,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多方面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其优化配置,将促进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序发展。

篇5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情况

根据WTO《1997年度报告》,1995年,中国服务贸易列居世界第16位,出门额仅为184亿美元,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但从那时起,中国服务贸易便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出口额迅速增长,2004年达到624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五倍。在世界上的排名也逐年上升,根据WTO的统计报告,2004年列世界第9位。可以讲,这些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如此。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说仍然滞后。1994至2004年,中国货物贸易收支已经连续10年顺差,且顺差额连续9年超过百亿美元,2004年更高达97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进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多哈回台谈判的僵持及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建立的协定网络,使得发展中国家依赖WTO多边贸易体制来解决贸易争端的期望随着美欧强国的战略转移也在不断降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生力量调整方向,迅速寻求周边区域及双边国家的合作,区域贸易协定成为谋求经贸合作的最有效手段。

在此形势下,中国区域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活动到目前为止已取得初步成果。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CEPA不断得到完善并积极实践,促进了内地与港、澳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2005年4月,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启动自贸区谈判,12月9日双方签署了《中巴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2005年11月2日,《曼谷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与孟加拉、印度、老挝、韩国和斯里兰卡合作的加强;2005年11月18日,中国和智利两国签订《中国和智利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洲际间的经贸合作。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协定谈判还在不断进行中。

以上所有这些已签的和将要签订的协定都涵盖了服务贸易的内容。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继续开放,在协议中关于服务行业的合作条款将大量增加,对法律、会训、医疗、分销、银行、证券、运输等服务业的限制将不断减少。这些经济合作活动必将使服务贸易自由化逐步得以实现。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根据WTO的统计,虽然在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九,达到589亿美元,但是,如果考虑到经济规模的活,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份额比中国香港、新加坡还低,并且存在着人量逆差,逆差的主要项目是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以及特许费和咨询业。在货物贸易年年大额顺差的情况下,持续的服务贸易逆差不仅抵消了货物贸易的成果,也阻碍了国家整体购买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有待优化

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仍然以传统的旅游、运输、建筑等行业为主,新兴行业和领域所占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很不相适应,服务贸易结构有待优化。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和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来源。与此同时,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特许费和咨询服务业有较大的增长。然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服务业却是中国的弱项,不仅出口量小,而且每年还有大量进口。信息密集的新型服务存在大量逆差严重制约了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对外经济合作方式需要突破创新

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许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点的。从1998年至2000年服务业各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比重的三年平均值来看,超过10%的只有房地产业,为13.2%:超过5%的只有社会服务业,为6.1%:其他行业都很低,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为3.3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为2.4%、卫牛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为0.2%、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为0.2%。

由于WTO制度框架下多次多边回合谈判受阻,交易成本的提高,导致贸易条件的改变,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寻求制度外低成本的有效安排已经成为相关成员国的必然选择和有效实践。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和WTO各项谈判的一方,也身陷此困境之中。因此拓展服务贸易经济合作的渠道和进行合作方式的创新非常必要。

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经济合作中的路径战略和方式创新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争取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轮轴国地位

中国为了加强区域与双边合作,应积极采用FTA(PTee Trade Agreement)的合作模式。

根据轮轴一辐条结构的理论(Hutbauer和Schott,1994):如果一国与多个国家签订双边FTA,形成轮轴一辐条结构,则轮轴国因为与多个辐条国之间有FTA,其产品可以自由的进入所有的辐条国,而辐条国之间因为没有相应的FTA,受原产地规则的限制,它们之间的产品不能相互自由进入。所以在这种结构中,轮轴国处于有利的地位。当前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出现,以美、欧为主导的两大经济集团经济上矛盾的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速度放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出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在这种理论与现实要求面前,小国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大国,由于其经济合作趋向对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重大,而且在现今经济开放加速时代,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方式也严重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此争取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轮轴国地位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应在有限的谈判对象中,积极参与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从政治经济结合的综合战略角度出发,充分发挥香港和澳门的作用,签订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的自由贸易条款。

反垄断,成功应对贸易壁垒

在中国,许多服务业处于制度性的垄断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这里所说的“制度性垄断”是指因为制度性因素对某个行业所实施的垄断,主要表现为在制度上对某个行业实行的人为进入壁垒。这种垄断对服务贸易的环境与发展所施加的约束是很大的,导致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水平低下,并导致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不平衡。因此,政府应对以上服务贸易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法律规范以减少垄断。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在加大开放力度的基础上还需积极应对其他国家所设置的一些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有;劳工限制:对知识产权、商标、版权和技术转移等信息贸易活动缺乏足够保护:繁琐的或歧视性许可证规定、收费或税赋,不按国际标准和惯例生产服务等。

培植软竞争力,改善贸易条件

在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培植软竞争力在中国争取国际经济地位的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服务贸易软竞争力包括:科技、理念,制度、结构、形式等方面。创新是一国不断形成新型比较优势的源泉,是形成国际产品与服务质量差异的基础,是软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存在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各个方面。

首先,创造需求条件。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需求条件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要使他国消费者偏好发生有利于本国商品和服务销售的转变,前提是他们先要接受该国的生活方式。虽然这里所说的需求条件所指的主要是国内需求,但当其运用到国际市场范围时,我们则要注重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需求。而要使他国消费者偏好发生有利于中国服务销售的转变,除了准确分析该国消费者的偏好外,还应创新地输出一些中国的文化生活方式以使他们更乐于接受中国的服务方式。

其次,改善贸易条件。中国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除了资源优势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所享有的贸易条件。贸易条件集中表现为既定的国际贸易规范,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左右国际贸易规范按照对自己有利的贸易条件来制定,在服务贸易经济合作方面有所创新,那么该国就掌握了决定贸易结果的另一种资源。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贸易环境 贸易政策 对策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中国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2] 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 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3] 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增强环境贸易主动性

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亦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应积极加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及多边谈判,利用WTO舞台努力促成相关贸易与环境协议的达成;在环境检测方面,力争使部分资质佳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并获取可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权威授权,成为有关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责任推进国际有效合作,防止任何严重退化或有害人类及生态环境的活动迁移转让至第三国,尤其严防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科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贸易: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3-0014-05 收稿日期:2007-10-31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准备期间被提出,但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贸易与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向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全球范围之中,并逐步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贸易问题更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七大区域的环境都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表1),人们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和危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不得不从深层次来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经济学者们普遍认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主张环境成本内在化,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解决获得资金来源。真实反应产品的实际价值,特别是要协调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于贸易和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探讨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较少考虑环境对贸易的作用和影响。

二、环境对贸易的积极作用

(一)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它使国际贸易得以存在并获得必要的资源

无论是有形商品的贸易,还是服务、技术、信息等各种新型贸易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环境,也都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一方面,空气、水、大气、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林、牧、渔等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食品、原材料、矿物和燃料的净出口国,这些初级产品占其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例如,波利维亚、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出口额的98%都是原材料。1992年拉美因水质引发流行性霍乱的头10个星期,就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损失了10多亿美元,这是因环境问题带来贸易损失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正是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导致了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根据H-O理论,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影响各国贸易的内容、规模和结构。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中东出口石油、美国出口小麦、南非出口黄金、非洲需要进口大米等。

(二)环境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质量的改善,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客观上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绿化”,推动绿色GDP的增长。同时为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商品提出环境要求,拓宽国际贸易的内容,改变国际交换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而环境的持续恶化,会导致贸易资源的日益减少甚至枯竭,使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由此可见,环境对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和数量都有较大影响,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对于新的贸易市场的开发有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战略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随着人们的环境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兴起的绿色消费潮流大大促进了绿色产品的开发,使得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快速增长。其次,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绿色生产推动了环保技术与设备、环境技术信息支持和环境服务等环保产业的迅速壮大,增添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内容,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创造了巨大的贸易机会。目前,污染环境的产品正迅速失去市场,随之形成的是由环保产品、环保技术、环保服务等构成的庞大的“绿色产品市场”。据世界银行估测,2000年世界环保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而在1995~2000年间,美国环境服务行业的年增长率超过20%171。表2列出了几个发达国家环保设备贸易在1991~2005年的变化情况。环保设备贸易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环保产品的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正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最终会影响世界贸易格局。

三、环境对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环境因素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普雷维什和辛格首先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问题。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以环境进口附加税的征收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额外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把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费用计算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之中,从而符合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趋势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但环境进口附加税常常被发达国家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贸易,以达到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目的。目前,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消极影响占据了重要位置。

我们以大国情况为例,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一国征收进口环境附加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大国情况是指进口国政府对某种进口产品课征进口环境附加税对该进口产品的国际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OA为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的出口品x的贸易提供曲线,OB为外国(B国)的产品Y的贸易提供曲线,OT为均衡的贸易条件。此时。A国的OC(X)与B国的OH(Y)交换,两国福利水平最高,因为两国的贸易无差异曲线U1U和K1K相切于P0点,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设B国的Y物品价格由于资源枯竭上升t%时,因Y物品的国内价格上涨,国内价格比率为OT2。于是,A国对Y物品的需求下降,并使国外供给减少。由于A国是大国,需求减少,导致国际市场Y物品供大于求。相反,国际市场上x物品求大于供。x价格相对上升,Y物品相对下降,于是改变了国际价格比率。假设外国提供曲线不变,A国提供曲线向左移动,其移动的幅度等于对进口物品价格上涨的大小。假设价格上升率=P1Nna。提供曲线移至OA1交外国提供曲线OB于P1点。此时A国x物品与B国Y物品的交换由原

来的Oa的x与aN的Y相交换,转变为Oa的x与aP1的Y交换,贸易条件改善(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从国家经济的立场解释,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比率为OT2斜率)。A国征收进口环境附加税的效应简单归结如下:贸易量下降,贸易条件A国改善,B国恶化。也就是说,环境恶化的国家不但贸易量下降,而且贸易条件恶化。而这里的B国(环境恶化的国家)一般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环境恶化和贸易条件恶化相互加强,使他们在国际分工中更为不利,也不利于世界整体贸易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可能会导致贸易减少、甚至个别产品“无物可易”的局面。

(二)“绿色壁垒”影响贸易

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对外国商品制订过分高于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以限制或禁止国外商品进口,即为绿色壁垒,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常见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绿色关税制度,主要是进口环境附加税。即一国借保护环境之名,对另一国生产的某些认为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这是国际贸易中早期常用的一种绿色壁垒形式。

2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为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各国往往制定各种严格的技术标准。若各国制定标准的程序和严格水平不同,则可能导致相互冲突,从而使技术标准成为壁垒。

3 绿色标准制度。由政府或民间团体授予的、附于产品或包装之上,用来证明该产品从原料准备、生产制造过程,到销售、消费或报废和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国际标准组织颁布的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欧盟的CE标志等等。在国际贸易中若将获取环境标志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则对一些没有获得标志认证的企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而没有实施绿色标志制度,将会构成绿色壁垒。

4 强制禁止进口制度。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环境标准。进口国可对出口国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可以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不符合本国标准为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

此外,绿色壁垒的存在形式还有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环境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等等,这些绿色壁垒对贸易的作用或直接或间接,但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言,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加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出现将趋于频繁,并成为影响贸易活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三)环境因素导致世界贸易结构进一步失衡

我们首先按照污染密集度来对污染产业进行划分,划分情况如表3所示。采用1981年和200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数据来计算各污染产业的RCA系数的变化。从而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RCA系数即显示比较优势系数,该系数定义为:国产品贸易量占国贸易总量比重与世界k产品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比重之比。用公式可表示为:

年都有所下降。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污染产品的RCA系数有所提高。也就是说,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的重视和一系列环境措施的实行,世界贸易结构有所改变,改变的总体趋势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的进一步失衡。那就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污染产品越来越少,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污染产品越来越多。

四、结论与评述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5-0044-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依存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发挥本国优势,构建本国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发展。

一、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界定

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竞争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强弱,是其经济条件、资源禀赋、政府管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就影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各个因素而言,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从一般意义上来谈论国际贸易竞争力,是很难清楚地区分出决定一个国家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的,并难以准确、具体地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高低。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揭示能够使一个国家保持长期、强劲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揭示国际贸易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经济主体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而言,在竞争中能够保持持续优势的资源、能力和制度。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针对企业的竞争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国家作为竞争主体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因此,从国家层面上研究核心竞争力,发现使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的因素也就日益重要起来。那么,什么是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呢?本文认为,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竞争过程中,能够维持其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并使其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从构成上,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的构成因素,即表现层因素和资源层因素。表现层是指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素。资源层是指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资源因素和表现因素的结合最终形成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由一国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地位的因素有许多。如资源禀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科技发展、文化环境等等,都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作为一个决定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要素资源,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独特性。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应当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难以为其他竞争者所模仿的能力。一项可以合格地定义为“核心”的能力,必须具有竞争上的“独一无二”性。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占有、转移和模仿,从而为该国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2)基础性。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它延伸和拓展到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各个竞争环节的成败与否并对国际贸易竞争产生深远影响,维系国际贸易整个过程的运行发展。(3)动态性。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但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当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演变而变化,并使该国在国际贸易中不断保持竞争优势。(4)价值性。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作为核心能力的要素应该能够使一个国家比对手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等方面做得更好,即该因素能使该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具备更强的渗透和占有能力。

国际贸易竞争核心能力的提出与发展对于深化认识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它有利于引导人们去分析在影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众多复杂因素中,能够使一个国家保持持续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把握住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问题,发挥后发优势,才能够更好更快地赶上发达国家。

二、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比较优势理论是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其后的要素禀赋理论只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进一步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新理论”则是在分析中加入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现实的因素,使国际贸易的分析更接近现实,它们都没有超出比较成本的分析方法。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从经济学角度认为,只要各国遵循比较成本原则从事分工,就都能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各国不存在利益的冲突。

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们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示出来。当代国际贸易竞争的一个主导趋势是,科学技术等知识型要素在竞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传统要素的地位下降。不断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产生了一大批资源节约型技术,降低了传统生产要素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竞争优势是很脆弱的,单靠劳动力、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是难以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实现持久竞争优势的。

笔者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应当将贸易竞争优势放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提升其国际贸易竞争力,构建核心贸易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由一国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来体现。因此,本文从技术创新与产品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最微观层次的组成部分 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基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和技术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技术创新在提高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方面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降低产品成本,使其获得成本优势。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得生产活动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并能够显著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实现产品的核心价值,获得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在塑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还表现在其扩展性,也就是说技术创新不仅能为单一产品市场提供保证,而且还能根据核心技术原理和相关产品的关联性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从而突破原有狭窄的市场空间限制,在许多相关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2、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且难以为其他企业获得或模仿的能力技术创新对培育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产品,改善国际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产品来实现,而是否能够向国际市场提供功能价格比良好的核心产品是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产品是核心技术的物质载体和市场体现,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载体和基础,开发出自己的核心产品,才能最终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技术创新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性。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价值创造性,即实现顾客所关注的核心价值,如:能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等。而不断的技术创新,使企业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改进和更新服务,可以改善劳动投入质量和资本投入质量,节约原材料消耗,用更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产品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

3、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产业内产品、企业竞争力的有机总和,属于中观层次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出口产业结构的内容,即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是什么,这些产业具不具备国际贸易竞争力。而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转换和高级化是直接依赖于技术创新及相应的技术进步。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并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势头。从产品技术结构比重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产品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不到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接近1/3。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另一方面,将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新兴和主导产业,从而确保本国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上述技术创新与产品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产业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胜,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形成自己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上述对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深入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下面进一步对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上述理论研究。

为了检验技术变化对贸易行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有关对外贸易额增长的模型并对包括技术变量的各种因素予以检验。在检验模型中,包括如下变量:贸易额、劳动成本、汇率、技术水平、价格。本模型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上述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即选择一个时期计算贸易比重的变化,然后再计算决定变量的变化,最后分析回归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经验来讲,一国的技术创新发展水平越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因而国际贸易发展越快,我们第一个假设是贸易增长率和技术创新发展成正相关关系。汇率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表现在它对出口相对价格的影响上,汇率上升,本币升值,那么,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会相对上升,从而减少出口;第二个假设是对外贸易增长和汇率成负相关关系。劳动力价格上升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价格,进而会影响出口;第三个假设是对外贸易增长和劳动力价格成负相关关系。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是负相关;第四个假设是对外贸易增长和价格水平呈现负相关。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以Cobb-Douglas函数为分析起点,建立如下模型:

Y=RαCβWγPδ

对模型进一步取对数,得:

Log(Y)=αLog(R)+βLog(C)+γLog(W)+δLog(P)

其中,Y表示贸易增长率,R表示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用研发经费增长率表示),C表示汇率变化,W表示工资增长率,P表示价格增长。α、β、γ、δ分别为相关弹性系数。

本文的数据是根据《国际经济年鉴》的有关数据计算得来,如下表:

在实际建立模型过程中,由于经济变量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因此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有偏、非一致的。虽然截面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有偏的问题,但估计量依旧会出现非一致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广义矩阵估计法(GMM)进行回归分析。从而使估计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差距达到最小,且同时处理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问题。

上表的说明:第一,研发经费、货币汇率及工资水平的回归结果支持我们的最初假设,虽然从弹性上看,汇率变动对贸易的拉动作用要比研发投入变动的拉动作用大,但通过本币贬值而推动出口的办法是以邻为壑,且容易为他国所仿效,最终引起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因此,这是世界各国越来越不倾向于使用的措施。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大于货币水平的弹性系数,表明其对贸易的拉动作用也相应的要大。第二,价格指数和贸易额的回归结果与我们的最初假设是矛盾的,它和贸易额成正相关关系。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这也是符合当今国际贸易发展变化趋势的。现今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高科技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附加值,虽然许多高新产品价格相应较高,但其国际竞争力仍然十分强大,而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作用。

回归结果分析可以发现,一些传统的影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如:区位因素、劳动力成本的作用已经减弱,而技术创新在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关于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篇9

当前,许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延伸到国外。这些企业在国家统筹指导下,通过考察,在境外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成立了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其共同特点是都拥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的是吸引中国或其他国家企业投资兴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一种联系纽带的方式,吸引着是我国与其他国家间关于限定区域的双边经济贸易。

一、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的加大对外投资合作,主要实施引进外资为主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逐渐深入,顺差也不断增加,贸易摩擦更愈加显著。此阶段,对外经济贸易的大背景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愿望愈发强烈,国内开发区建设的成就显著,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开始不断的探索建立境外园区等等,我国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企业对政府”的模式,是我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发挥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目前,获得商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共有19个,(见表1)。以高新技术园为主的第三批合作区正在筹备中,相关的招标审批工作正陆续进行。如今,伴随着“一路一带”的建设,沿线23个国家中有77处境外经贸合作区将在未来建成。

现在,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已经初见规模和成效,正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发展和运行状态,加强了区域间的互利往来,推进了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纵深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底,我国在建的14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已完成总投资额16.6亿美元,入区企业共计409家,累计投资43.4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84.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

二、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的作用

(一)享受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由中国商务部牵头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达成一致,并由通过中国相关部门审批的企业进行建设的工业园区。园区的开发企业与国外政府达成协议后,可以自主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立是官方贸易的结果,这种两个国家之间高层次经济贸易合作,离不开国家的协议、政府的支持。通过双方会谈,两国通常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重点会在税收、金融、土地、基础设施配套、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使商务投资环境呈良性化发展。

以我国政府为例,政府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资金方面,每一个入选经贸合作区的项目都可得到商务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最高可达2亿元人民币的资助;政策方面,对投资到合作区的设备、原材料和散件的实物投资,一律视同出口,给予退税。金融方面,对前往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入驻企业的银行贷款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给予5年100%贴息;审批方面,对于合作区相关人员出国手续可以一年内一次审批多次有效。

东道国政府也支持合作区发展,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如建立泰中罗勇工业区之后,泰国政府就出台了包括无国产化率的要求、无汇款限制、无出口要求、制造业无外资比例限制等措施,给投资者以政策上的鼓励。再如越南龙江工业园,对入园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有:设备免进口税;产品出口免税;生产用原料、物资、零部件进口免进口税5年;前四年免所得税、9年减半税率为5%。良好的政策和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政治运作机制,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同东道国之间和谐经贸关系的建立。

(二)转移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制造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行业的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国内市场严重饱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减少都是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的原因。虽然缺少国内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最初,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在选址上有计划的倾向于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多集中在非洲(7个)、东南亚(7个)、南美(2个)等,故而就为这些行业先进的技术、设备、资本、理念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极大的推动了该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理性的转移我国过剩的劳动力,也实现了双方互赢,促进了共同发展。通过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国内的部分产能过剩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有需求的国家,即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可以促进当地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三)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缓解摩擦

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这样一个平台,以较小的代价进入到国际市场。在业务功能方面形成合理分工,建立良性的中国企业内部合作机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把国内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到海外,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生产中国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以投资国的名义出口到其它国家和地区,改变产品的原产地,这样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很多针对性的贸易制裁和管制都将会失效,使得我国企业得以绕开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规避了贸易摩擦。例如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区的建立,把生产基地建在了海外,不仅避免了俄罗斯“灰色清关”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变“中国制造”为“俄罗斯制造”,避免了欧盟向我国出口企业征收的反倾销税。再如,泰国罗勇工业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俄罗斯波罗地海经贸区等都有相应的关税优惠、普遍制优惠和贸易限制和配额上的优惠,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实现了产品原产地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四)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

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在新的国情下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企业变低效分散式的投资为高效集群式入驻方式,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拥有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管理功能,通过集体谈判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梯度专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和经济走廊形成,通过集聚效应,国内的企业可以开展规模化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参与竞争与合作。最明显的是在巴基斯坦海尔一鲁巴经济区的建设中,海尔集团首先以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为主线,亮出旗帜,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的家电、汽车等行业的知名企业进入合作区发展,形成了以品牌家电产业集群和配套企业的聚居地。还有,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贸合作区,一批与吉利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与吉利集团一起先后到墨西哥投资设厂,促进了专业汽车行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国内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参与竞争与合作,可以促进国内跨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了国内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存在的不足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在我国以初见成效,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截止2016年,中国将建成5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些问题也浮现出来。

(一)政策性风险较大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建立在国外的产业园区,优势是通常合作双方会携手提供一定的商务环境,从而使投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得到保证;局限是与东道国的政治、政策、环境等的变动直接相关,波动性大,跨国投资的风险较大。例如埃及、巴基斯坦政局变动,社会的不安定,环境的波动性,使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巴基斯坦海尔一鲁巴经济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公司不能正常运营,园区人员返回国内。此外,许多园区在成立前会得到东道国承诺的诸多优惠政策,但在后续运营时却不一定能够落实执行。以赞比亚为例,2006年,赞比亚通过了《发展署法》,并成立了服务外部投资的机构,也实施了不少优惠投资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与机构运行的稳定性都成问题,这一届政府通过的政策到下一届政府是否有效,这都是经贸合作区所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二)金融配套设施不完善

首先,东道国的金融环境直接影响着入区企业的金融风险。其金融环境不稳定,汇率变动大,入区企业在的资金进出过程就会承担较大的金融风险。今年3月,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就遭遇了此类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近期埃镑对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直接导致多家企业利润减少,并且,埃镑的下跌,使企业的经营利润很难难以回笼。其次,在投融资方面,金融配套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东道国多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经融环境较为落后,融资渠道融资工具有限,且贷款成本较高,例如埃及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13%至14%,存款利率7%至10%;再次,我国国内银行与国际连接渠道并不全面,对境外资产难以承认,全球通系统不完善等均导致入区企业贷款困难,影响着园区的后续发展。

(三)发展规划及实施中问题较多

数量多且速度快是园区规划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第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于2006年由商务部批准,实践过程中经验教训还没有认真总结,第二年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就披挂上阵,过于急功近利。这种先一次性投入、再逐步招商的方式,呈现的一个凸显问题就是开发规模过大,资金资源的浪费,形成大部分园区的实际入驻企业数量与计划的距离大。园区规划中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能结合东道国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需求进行园区产业定位。纵观建设中的19个经贸合作区,充分融合当地资源的只有2个(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结合当地的有色金属进行专业化生产,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其余合作区都采用集加工、制造、物流、商贸等于一体模式,建成了一个综合的产业园区,不能彰显东道国产业发展独特优势和特色。园区规划中的第三个问题表现在区位选择上,集中、扎堆现象突出,比如,柬埔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国家环境及建立的合作区功能都比较类似,但我国与其都建立了合作区,且越南和泰国均有两个经贸合作区,这势必造成这些经贸合作区之间、以及和我国珠三角本土制造业间相互的牵制和竞争,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但不利于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为企业搭建一个良性的投资经营平台。

篇10

[关键词]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62-02

一、引言

环境产品(EGS,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在WTO框架范围内,各成员方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目前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积极推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5-2010年间,仅全球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贸易增长翻番,到2011年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达2980亿美元。

我国一直参与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弄清我国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所处的位置,以顺利推进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十分重要。

二、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首先,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加强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必须要求我国有条件地开放国内环境市场,引进国外环境产品,这必然会导致外国环境产品企业与我国的环境企业进行竞争,从而促使我国的环境产业者改进经营作风,提高效率,提高整个环境产业的水平。其次,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引进资金与先进的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先进环境产品的进出口以及对环境产业的投资。这样,必然伴随着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进入。通过学习借鉴,吸引与消化,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可提高我国环境产业的水平,从而为国内环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最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拉动环境产业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方面,环境市场对外开放会丰富环境产品的种类,从而扩大环境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在加剧了竞争的同时,会带来部环境分产品价格的下降,增加环境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创立各成员国共同遵守的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发展的国际准则提供机会,使得各成员国对环境市场的保护与贸易关系的对立转向互相开放与合作,有助于成员各方的人员交往与信息流通。这将有助于我国环境产业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措施,获取世界环境产业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供求信息;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产业者及时掌握信息,平等地进入其它国家的环境市场,从而给我国环境产业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其次,虽然我国环境产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但在一些领域,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产品等,还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各国环境市场的开放,我国环境产业出口取得了公平竞争的地位,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环境产业领域的出口,充分发挥与提高这些环境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我国环境产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环境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向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在合营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术。这将有利于我国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三)有利于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随着环境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环境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将大大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产品部门的出口。例如,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给我国的节能型产品(例如节能灯)、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这些产品部门带来新的出口机会与贸易利益,进而能够带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大,通过引入国外环境产品,有助于打破国内不少环境产业中存在的独家垄断局面,克服其封闭、落后和资源配置里不合理等状态;有助于尽快完善市场机制,提环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环境产业的质量,从而改善我国在环境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状态,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因此,国外环境企业进入我国必将促进更多外商前来我国投资更多的领域,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向全方位、高层次和纵深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有利于扩大我国劳动就业

环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能从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又能从横向拓宽企业产品的经营领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环境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发展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动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来看,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我国的环境产业又尚未成长起来,再加上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又比较困难,因此,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会影响环境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环境产业对外开放的加大,环境产品进口与出口也相应的扩大,会带动相关环境部门的发展,并为这些部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能够缓解中国国内就业的一些压力。

(五)有利于我国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差距,首先要缩小环境技术差距和环境知识差距,而缩小这些差距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加入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扩大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和环境技术转让,进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方法,即使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先进国家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在国际环境产品自由贸易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特点,迅速提高自己的环境技术水平与环境技术开发能力。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产品市场具有十分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这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向我国转让环境技术和知识,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合作等方式开发先进环境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对环境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将对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和技术的直接销售造成障碍。这也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将环境技术向我国进行商业性转让,以及在我国对环境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FDI的流入

环境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我国的环境产业还处于产业成长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外商对我国环境产业的直接投资,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发展环境产业。

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外资政策的修订与完善,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导外资的流向,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首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但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且明确规定企业从事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并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减免。其次,《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确定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如新技术、新设备,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项目。再次,为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外资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国家经贸委组织编制《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已相继于1999年、2003年和2006年公布了三批具体的清洁生产技术。

三、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一)对我国国内环境产业产生巨大挑战和冲击

随着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具体承诺的履行,国外环境产品会大量涌入,挤占国内环境产业业务,在业务和市场方面对中国的环境产业构成巨大的挑战。我国环境产业的许多部门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都相对落后,无论是在企业环境技术、经营机制、硬件设施、人员的素质水平、资金融通、信息交流等方面都与一些环境产业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环境产业的进入,由于其拥有的先进环境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的某些环境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一些环境产业者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破产,一些环境产业者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展壮大,从而在短期内阻碍我国环境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二)加大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本上将取消地域限制,并且在环境行业的领域和品种上也将逐步取消限制。尽管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投资仍将是有选择的,利益驱动将使外商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行业和部门方面,外商主要将投资于高附加值的门类(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而在地区分布方面,外商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对环境产品需求较大的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而我国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将基本上不在外国公司的目标之内。这势必会使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三)影响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它要求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的完全自由化;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通过参与国际环保条约或制定国内环保法规、标准等形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措施,比如制定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使用环境标志等。这些环境措施对国外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环境措施在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环境产品出口有消极影响。这主要因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以及管理机构在内的资源,不易于获得技术、信息和相对来说比较昂贵的有益于环境的原材料,而且这些进口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环境要求较高。我国最主要的环境产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这3个经济实体正是对我国出口环境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四)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篇11

一般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由集中相关的几种法律相交叉渗透而综合发展的一种综合法律,并没有特定的法律名目。国际经济法主要是围绕各国贸易中的商品生产流通和结算支付制度以及产生相关税费的规定,甚至也包含了各国之间企业投资并购等法律规定。国际经济法中既有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规章作为参考,也有各国内部的私法法律来辅助,同时也辅助了一些公法规范来维护企业避免双重税收,令企业遵守外贸管制等等。 

可以这样说,国际经济法并不是由某个单独部门或者机构进行颁布的,而是在全球化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综合性法律产物。对于国际经济法,目前高校和各个机构之间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更没有统一的分类,很多都是在职人员涉及到出口贸易才临时了解,所以国际经济法这个概念并没有多大的可查性,笔者在这里就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和国际经济法的核心来为大家简单描述一下国际经济法。 

(一)国际经济法的范畴 

“法律”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体系,在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国际经济法论文与其说它是来管束人们的经济行为,倒不如说它是在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经济活动。在国际经济法的范畴中,经济自然是占了很大的比重,不仅在字面上对经济活动做出了规范约束,从社会生活实践中也提供了经济活动的指引和调整方法。 

国际经济法的主要经济关系指明了经济法体系的主体和客体,规定了主体和客体所有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保障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公平正义,维护了国际经济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利益,在国际经济法的范畴中,能够保证国际经济活动有效高效地进行。 

(二)国际经济法的核心 

国际经济法的核心在于国际经济法的权利本位。国际经济法虽然保留并且维护了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考虑到了经济体系中交易者的个人和规制者的集体利益,但是其也制约着交易者和规制者,在权利和权力的核心上,建立了多个贸易国家之间的平等共生关系。国际经济法依照其核心对国家主权进行了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平等权,国家对待外来力量的自卫权,和国家对待本国主客体的管辖权。它并没有干涉到国家内的经济调节权利,而是在国家之间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国家之间的互相合作实现了权利共享,也做出了义务的共同承担。 

二、国际经济法的作用和地位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经济贸易可谓是得到了飞速的增长,可是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纠纷,我国的贸易企业吃了很多哑巴亏。同样外来企业也在我国偷税漏税造成了我国税收损失。面对复杂的混乱的国际市场,法律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前文已经对国际经济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所以不难发现,经济法对于国际经济业务的保护和约束。所以现在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国际经济法的作用,充分使用国际经济法在国际上的地位,在结合国际经济法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活动中,影响了很多方面,比如在知识产权的维护上,避免中国把自己的创造一再拱手让人,中国的经济交往只有在充分了解国际经济法之后,才能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公平,避免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国际中纷繁的业务类型让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的企业头疼不已,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要怎样遵从相关的法律,所以这也就加大了对国际经济法对口人员的需求,只有懂法才能更好的使用法律,而国际经济法的特殊就体现在不仅要懂得自己国家的法律,还要懂得其他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现在国际经济法这一法规要平衡国际间的投资融资体系,作为法律的使用者,更是要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使用法律进行自己的维护,避免欺诈和纠纷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一向是我国的弱点,尤其是在国际诉讼上,我国的企业总是因为地理和经济的问题成为诉讼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国际追偿中,法律途径不仅仅代价高昂使得企业认为得不偿失,很多企业都自认倒霉。 

这时笔者就要提出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熟悉国际法律的同时,也要熟悉国际经济关系,利用国际法律进行国际经济的维护,投相应的合法的保险项目,也可以选择国际追偿和商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损失。同时也可以利用已经发生的国际商业事件,建立合理有效的信用审查制度,来规避风险。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国际经济法更好的把握,只有利用好了国际经济法这座天平,才能真正长远地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三、结语 

国际贸易对很多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天方夜谭了,很多企业正在逐步迈出国门,以求在国际市场上一展风采。在这时,国际经济法就是最强而有力的保障。只有更好的了解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贸易;义乌;智慧;交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作为以市场、贸易、商业、物流等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国际小商品城义乌,城市化率高达71.22%,如今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问题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建设、物流运输的行业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方式、节能环保等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义乌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营的现状,针对城市交通的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致力于探讨义乌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以有助于解决义乌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

一、义乌城市发展和交通概况

1.义乌城市区域和人口发展

义乌是一个典型的商贸城市,1982年义乌全面开放小商品市场,进而提出“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义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02年义乌建成区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2012年达到96.4万平方公里,以每年约5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2011年底户籍人口75.3万人,暂住人口159.5万人,按照《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20年义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将达到429.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估计达到市域常住人口18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60万人的规模。

2.义乌城区道路和汽车的增长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义乌市城区道路也在不断延伸,1995年城区道路长度只有7.63万米,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为1.13平方公里,至今城区道路长度已超过45万米,道路面积共计13.27平方公里。

2005年义乌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为7.30万辆,到2011年底,已达22.49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则从6.20万辆增加到20.69万辆。城镇居民年末每百户的汽车拥有量从2003年的8辆增长到2011年48.4量,几乎每两个家庭就有一辆私人汽车,农户年末每百户的汽车拥有量从2003年的3辆增长到2011年的21辆,增长势头非常迅速。

除私人汽车以外,公交汽(电)车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近五年来每年增加5辆;出租车的数量进行了有效控制,近五年都维持在1300辆左右。

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对义乌交通的要求

1.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交通的要求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对外贸易和市场发展中的矛盾不断突显,为了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11年国务院批准施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该方案中,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义乌港”这两大任务,对义乌的交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之能够切实配合义乌物流平台的构建和“义乌港”的全方位建设。义乌是浙江省重要的内陆港,各类物流企业2311 家,其中国内物流企业1126家,国际货代仓储企业1051 家,快速物流企业134家,经营面积105.2万平方米,全社会货运量4331 万吨,物流从业人员157273 人,在义乌通行的道路货运车辆3万辆,其中,异地备案集装箱运输卡车5268辆。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交通需求大幅上升,如何在义乌打造便捷高效的物流平台,建立现代物流产业链,对义乌交通运输的运输网络、运输时间、运输成本、运输效率、运输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2.城市居民生活对交通的要求

近20 年来义乌城市人口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人口总量稳步上升,城市规模日益壮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交通出行的需求。2011年底,城市化率达71.22%,户籍人口70多万,常住人口达150万。

从2005年到2011年,义乌汽车拥有量的增幅明显数倍于道路面积的增长率,6年间,道路面积发展到原来的146%,年平均增长率为6.51%,而汽车拥有量一共增长了416%,平均年增长率为26.8%,是道路面积增长速度的3倍多。汽车上牌数量以每月近3000辆的速度在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道路的交通负荷、停车需求大幅提高,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尤其在贸易改革试点正式推行后,城区主干道明显变得拥堵,堵车、噪音、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反映了义乌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脱节”等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也对城市交通体管理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对照上海的道路发展和汽车增长的数据,1990s以来,上海的道路面积142%,修建了地铁、高架路、跨江大桥、越江隧道等许多道路基础设施,中心城区现代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但同期的机动车总量却增长了470%以上。该数据同义乌近6年的增长数据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城市化带来人口急剧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爆发式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超过20%),拥堵现象日趋严重,据建设部的信息反馈,我国城市公交车速已越来越低,平均车速只有10公里/小时,已低于自行车12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时间平均延长10分钟,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不满意率高达70%。义乌中心城区道路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城中中路、稠州中路等主要城区道路高峰期流量超过2400辆/小时,一旦遇交通事故或周末交通流量大的时候,就会引起城区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图1 2005-2011年义乌市汽车拥有量增幅和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增幅

义乌城区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主干道上堵车现象已成常态。因此,如何科学地规划和发展我市的城市交通,提高道路使用率,保障城市道路通行顺畅,是目前义乌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便捷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节能环保对交通的要求

《义乌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节能方面,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方面,突出抓好交通运输和民用等重点领域的污染物减排工作;低碳技术方面,推广应用节能减碳和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交通。

2012年底,义乌登记在册的机动车有38.3万辆,全年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约30万吨,其中汽车尾气排放量近15万吨,特别是柴油车、公交车、外地车和大型货运车辆的尾气不达标。义乌自2012年10月开始检测PM2.5以来,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最大来源,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以及大气中PM2.5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交通问题同时也是节能环保刻不容缓的要求。

三、解决对策:建设义乌智慧交通体系

2008年,IBM最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通过互联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在此理念上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而智慧交通则是智慧城市的具体应用体系之一,旨在用物联网实时采集交通数据,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进行数据互联,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将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将最新的交通数据实时传输给居民,以减少交通拥挤程度,实现城市畅通有序的智慧交通道路体系。

1.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举例

义乌城区面积仍在不断扩张中,加长道路里程、拓宽道路面积也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义乌汽车拥有量的增长三倍于道路面积的增长,而且对于已建成的中心城区,拓宽道路面积的可行性不大,而且需要长期的施工和限制通行,加重其他道路的交通负荷。在新建城区则当切实做好道路规划,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车辆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道路面积和里程的增长速度。

目前针对义乌交通拥堵问题,在行的整治措施主要是依靠提前设置警力和清障力量,在早晚高峰派出民警进行路面疏导分流和全天候的巡逻管理,加强警情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一旦发现拥堵苗头,马上指令路面民警前往处置,便于及时消除拥堵现象。该方法侧重于事后控制,且需要民警进行现场控制疏导,需要较多人力,无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主要问题,且只能在拥堵产生之后进行事后缓解,未能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其他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如尾号限行、车牌拍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拥堵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却未得到根本解决。义乌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较为合理,但是后期管理和施行过程中,却发现有许多问题,高峰时段,公交车专用车道上汽车、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都共用一线,严重制约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如果限制汽车出行,又有可能会抑制义乌市场贸易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在考虑收取“交通拥堵费”,但是这仍然属于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彻底解决交通问题。

2.智慧交通是根本解决之道

不仅要结合义乌市场特殊的发展需求――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居民出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节能环保,以尽量减少交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综合上述多方需求进行考虑,在诸多缓解交通问题的对策中,建设智慧交通的应用体系是合适义乌目前城市发展的根本解决方案。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过程中,义乌物流行业面临着全新的转变和技术提升,物流和交通有着紧密结合的关系,建设智慧交通,在此基础上,打造义乌的物流平台,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并改善环境质量。

在物流平台建设方面,在关键交通节点安装物联网传感器,运用各种方式采集交通路况数据,同时运用GPS技术和RFID技术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实时跟踪,掌握车辆的实时信息,以此全程动态掌握货物的流通状况,真正实现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快速便捷流通。

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在关键交通节点上的传感器,将路况信息进行采集,并传输到数据中心,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同时将结果传递给出行者,帮助居民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选取合适的出行方式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和故障车辆。

在节能环保方面,据测算,智慧交通系统若运用得当,将会使交通运输效益显著提高,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交通拥堵,而且还能减少油料消耗和废气排放近30%。

3.建设义乌智慧交通的注意事项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建设智慧交通需要前期较大的投入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特别是信息化水平,需要强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建立技术先进、不断升级改造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全盘规划,而智慧交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应用体系,要求在“城市综合发展”的层面上进行综合考虑,与其他方面如商业、贸易、人口、能源等一起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城市发展。

义乌的特殊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决定了义乌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和强调的重要元素,如市场、贸易、物流、人口流动等。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希望:“义乌应围绕智慧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打造与实体市场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平台、支付平台和信用平台,促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融合发展,并应积极运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慧商贸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市场,探索发展适应义乌实际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交通的建设需要切实结合义乌城市当前和远期的发展情况,充分结合市场和物流的行业特点,共同打造新型商贸城市。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乌市统计局.义乌市统计年鉴(2005-2012年)[M].义乌市统计局.

[2]数字化义乌――2010.义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R].义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11.

[3]杨红艳.“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对全球优秀实践的分析和思考[J].电子政务,2012(1):81-88.

篇13

关键词:低碳经济;河北;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8日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要想使经济发展维持在一个平稳的轨道上,就必须对环境问题进行一定的解决。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低碳经济也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在河北省的国际贸易中,低碳经济的理念正在进一步的萌芽。事实证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河北省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更容易在国际上为贸易对象所接受。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低碳经济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目前,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威胁。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耗了太多的能源,致使环境资源受到了极大的危害。类似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必然难以为继,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更加强调对于环境的保护。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为经济发展基础,并且在低碳经济理念中对于新兴绿色能源的使用也是提倡的。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可了低碳经济这一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成为各贸易国家积极追求的目标。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环境的意义。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有着一定目的性的。在过去工业化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程度不高,造成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而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无节制排放,使得人们不得不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因此,人们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和危害。发展低碳经济就必然会涉及到新能源的开发。在传统的能源领域,煤炭是主要的工业燃料。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危害,就必须减少煤炭的使用,选择一定的新能源作为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新能源的使用降低了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危害,具有积极的环保意义。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减少汽油的使用也可以为低碳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因为汽车的行驶也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可以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使社会保持平衡稳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一)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加快了国际贸易格局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模式截然不同的,在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今天,低碳经济必然会影响到各国的国际贸易理念。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国际贸易的格局将会因为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而发生一定的转变。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中,绿色产品将会受到更多贸易对象的青睐。因此,我们在进行对外贸易出口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生产。随着低碳经济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们在面对传统商品的绿色替代品时,自然会选择具有低碳理念的绿色产品。

(二)国际贸易在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将会进行贸易规则的调整。随着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理念,传统的粗放式的贸易规则将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在将来的国际贸易中,很可能由于低碳贸易比重的增多而对现有的贸易规则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变。这种贸易规则的改变是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发展中提前完成低碳经济布局的国家必然会更好地适应将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则。在新一轮的国际贸易洗牌中,提前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会具备一套成熟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一定的主动权。在国际贸易中,那些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家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规则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得一定的先机。

(三)低碳经济理念会促使地区间国际贸易形势的转变。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大的趋势,将会给国家之间的贸易带来很大的影响。一些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优先发展了低碳经济,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资源,这样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就占有了一定的优势。和那些没有一定技术条件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相比,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一定的主动地位。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可以根据本国的需要制定一定的贸易规则。而没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可能在国际贸易中不得不被动接受这种不平等的贸易往来。只有在不断的磨合中,低碳经济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得到更好的普及。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河北省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发展低碳经济,鼓励技术创新。发展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之下,自身低碳经济的发展则会影响到对外贸易的进行。因此,河北省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在低碳经济方面的技术创新,加快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只有在自身经济条件发展充分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对外的国际贸易。低碳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不仅包括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还包括一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找到其他的可以维持工业生产的新能源并将其大力推广,才能切实的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技术产业升级。随着近年来政策的调整,河北省的国际贸易量正在逐步增多,呈现出一片大好的趋势。在这种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面前,我们更应该冷静反思,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如果仅仅依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来片面的进行贸易规模的扩大,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贸易规模只是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将会遭到时代无情的淘汰。为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出口产品过于单一的贸易形势,促进技术方面的创新。以不断的创新来达到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我们经济增长的方式更加的低碳化。只有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才能更加适应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

(三)对本省的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目前,河北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极大推动了河北省经济结构的发展。而工业化的进程中,必然会使河北省的经济对能源产生更多的依赖。这种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河北省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优化河北省的国际贸易结构,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河北省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制约了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河北省的国际贸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我们必须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杰.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4.3.

篇14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 进出口 高度依赖

我国从1978年开始转型以来,经济增长表现出对投资和外贸高度依赖的特征。而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看好,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和尖锐,我国经济再依靠外贸来推动经济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另外,我国经济增长长期的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也日益令人担忧其可持续性。因此,搞清楚我国转型以来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贸严重依赖的内在逻辑或原因(从而为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一、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贸的高度依赖情况

我国转型以来的经济增长除了表现出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和高速增长的特征外(对此几个特征另文探讨),还表现出对投资和外贸依赖程度高的特征,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转型以来(1979年~2006年),投资占GDP的比重都较大,最高达到了43.2%(2004年),1982年时最低也达到了31.9%。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经济基础比较薄(如基础设施比较差)等原因,短期内出现较大比例的积累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但是长时期的高积累就不正常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转型以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高投资。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转型以来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而且呈递增的趋势,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2.5%上升到了2006年的66.9%,增加了4.35倍;其中,1985年、1994年和2003年的增幅较大,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0.4、10.4和9.2个百分点。

将我国进出口占GDP比重与美国和日本的进出口占GDP比重(见表1)作简单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我国的对外依赖程度太高了。日本在其1960-2005年期间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最高才达到28.4%,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在1960-2005年期间最高才达到26.3%,皆没有超过30%;而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从1991年以来长期高于30%,到了2005年、2006年更是超过了60%。

高度依赖投资和外贸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长期依赖于投资来拉动增长说明经济增长是数量型扩张,这意味着其生产要素的可整合系数难以提高,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就成为经济能否长期增长的最短边了,对于中国而言,资源拥有情况显然是不能持续支撑这种增长方式的。同时,依赖于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近年来遇到的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和日益频繁、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如西方发达国家压人民币升值、大量国际游资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等)就是最好的说明。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经济既表现出对投资的高度依赖、又表现出对外贸的高度依赖特征呢?

二、为什么我国经济增长会高度依赖投资和外贸

而按照现行的GDP核算方法,只要是新增的供给,都计入GDP,因此,要达到一个预定的GDP增长率,只要增加投资就能达到,如果私人投资不足,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这也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体开出的处方之一,但显然他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约束条件,比如资源稀缺、产品间存在不可替代性。而乔为国的研究也说明,在我国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直接投资)和政府的资本转移(间接的政府投资)占了社会总投资中的很大比重,国有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最高年份达到了68%,在1992年~2003年间,大多在50%左右,这都说明我国政府明显具有高投资的行为倾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直接的推断,那就是我国转型以来的很多时候经济面临着私人投资不足,为了实现高速的GDP增长目标,只有通过政府的高投资来实现了。当然,政府事实上拥有的支配资源的强大能力也为其准备了必要条件。由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难以避免前苏联后期所遇到的行政权力配置资源所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那接下来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私人投资会不足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品的需求要受到市场大小的制约,市场越大社会对资本品的需求就越大、市场越小社会对资本品的需求也就越小,而市场的大小是由有效消费需求决定的,有效消费需求又与收入分配结构有关;在一个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而且呈扩大趋势的经济体中,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于社会产品供给的不足就是必然,而我国转型以来的收入分配结构却正好是这种情况。这可以从我国较大的基尼系数得到证实(1980年为0.320,经过中间几次短暂的、轻微的向下调整,1998年上升到0.4以上后,持续上升到2002年0.454)。 因此,私人投资不足在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有效消费需求不足,除了导致私人投资不足外,还导致了对出口的依赖。因为国内的有效消费需求原本就不足,经济进一步的增长带来的供给会加剧国内的相对过剩程度,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表现出了这种情况。其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将相对过剩的供给转向出口(这也是凯恩斯主义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处方),以至于我国2000年以来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6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36.8%(见图2)。

三、 结论

总之,我国转型以来的经济增长表现出的对投资(确切地说是政府投资)的高度依赖、对出口的高度依赖特征,是由于我国转型以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的,而这又是由于社会谈判势力结构不对称导致的。当然,随着我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国内资源的不足以及资源的利用低,进口占GDP的比重自然也就上升,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对出口依赖程度高、对进口依赖程度也高。因此,我国经济要想持续健康(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轻、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改进以及产权制度的改善来推动的)增长,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主与法治建设,以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谈判势力差距,是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对于其它转型经济体而言,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转型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谈判势力结构的对称化,那么一个必然的结果经济增长陷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靠出口来拉动又会遇到)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政府主导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效率低和获取资源难的多重困境。

参考文献:

[1]李 扬 殷剑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乔为国:《中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52~153、141~142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