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政治哲学发展观范文

政治哲学发展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3 15:41: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政治哲学发展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政治哲学发展观

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坚持了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同时也融入了极具活力的新内容。科学发展观在观照目标上呈现多元化,包括自然界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人和人类社会,主旨在于三者的协调融洽。本质上,科学发展观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唯物史观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

一、从本体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检验标准的人本与社会政治实践相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在遵循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中所阐述的社会模式更迭的一般规律及世界演变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效能二者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它从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发展的目的,其所具有的意义和所采取的方式,是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新发展。马克思认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及其所从事的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人改造客观世界获得实在实物的活动是必不可缺少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外的各类活动则是依托物质生产活动而形成并始终受其影响的。明确指出社会发展是自始至终受到人类生产实践制约的,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包括其他因素的综合思考。马克思把人及其创造活动写入了社会的本质,只有人的主观能动行为才可以形成社会进步和逻辑。社会发展规律与物质生产规律是现象与本质的地位,后者制约前者。如果没有了人的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所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论根源。学说具有相当份量的是关于人的学说,它从生产活动的角度观察人、分析人。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最根本的特点是实践创造性。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在实践中由不确定价值向确定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可以一分为二,即一个是个人价值,另一个是社会价值。与之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阐明了人在社会进步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的非消极、非被动、非保守的特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在建设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来让广大群众不断感受到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获得感,是新时期中国政治领域加强建设取得文明进步的主旨。践行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在实际中反映出重视人而非忽视人的政治意蕴,以人能否得到彻底解放和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这实际上就是政治哲学。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首要条件,以积极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内在协调为目标。同时,要兼顾后代人的需求,在不间断的发展中实现社会与人的科学发展、永续发展。

二、从认识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把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相互适应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观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最根本、最直接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如何在思想上形成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观念,成为科学发展观努力的方向。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人的正当利益诉求。努力使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互助、友爱和协作的优良品质,以此作为人格基础来推动社会发展。同时,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内在要求,积极提倡捐资助学、社会关爱工程建设、地方公共设施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物质、精神、政治三方面文明建设互为动力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社会各个利益群体能够为共同理想和目标团结奋斗,完善政事通达、人心和顺的管理机制,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和谐,其首要条件就是要促使发展的主体与客体达到和谐。在改革大潮中,随着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积极主动地培养和发掘内在潜能,以期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过程中,须用的开放眼光来审视当今世界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建立社会长久发展的运行机制,注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力争位居世界科技发展前列。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持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实力与影响力,以此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物质文化需求。从根本上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绩评判标准,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在主动性与创新性发挥中实现发展主体的人与发展客体的社会达成积极互动。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政治文明的密切联系。政治经济学表明,人类的社会文明来源于物质产品创造、精神成果的积累、政治收获的积淀。政治文明一般体现为人为实现全面发展而对所崇尚的既公平又正义、既平等又自由、既民主又法治等努力的程度。政治文明是政治哲学的外在表现,政治哲学则是政治文明的理论底蕴。政治文明为政治哲学指明了方向,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的根基。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的政治文明所进行的生动贴切的表述,它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实践,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忽视民众对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的诉求,积极调动每一个人的热情与才智,让个体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把保护与发展社会弱势阶层的利益放在当前与长远的考量之中,让全体人民同富裕、共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得到有效保证。

三、从价值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把促进人的综合协调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追求的发展观

人在社会的进步中既是权衡的参照又是实现的目的。当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它给人们的思想造成许多不解与困惑,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纷繁无序,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价值感到怀疑,进而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前景产生焦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人们由此产生不真实的意识,以往对时间自由的支配难以重返。所以,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就显得更加重要。让社会充满关怀与友爱,让人的创造力得以彻底迸发,让人与人在相互促进中得以共同发展,每个人的个体特性也就能转变为现实。在社会进步的新阶段,积极推动人的综合发展是实现社会基本价值的关键措施。这是由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与协作离不开高层次文化水平人的参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基本价值就在于人的进步,前一代人的文明成果为下一代人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因此,对人的发展所持有的意识和行动倾向就可以作为评判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尺度。在实现社会基本价值进程中积极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愿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义,集中一点就是让当代人建设发展的成果,为后代人更加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科学发展观成为人充分且不受拘束发展的政治依据。科学发展观不仅着眼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为今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宽广的思路。使社会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层层递进,不仅讲究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内在的质量,同时也积极追求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中,实现人由自发向自觉的飞跃。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在人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社会发展模式呈现多样性。人的发展成为激发民族活力的时代强音。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有着辉煌的前景,不仅决定于其改造物质世界所获得的成果,更决定于其拥有的无形的智慧财富,而智慧财富的掌握者就是人。实现人的全面、自在、无拘无束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推进人的全面、自在、无拘无束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最高政治境界。

四、从方法论角度,科学发展观是把统筹兼顾作为建设的基本指引举措,在整体进步中突显出协调与可持续性基本特征的发展观

政治哲学所秉持的能动地对待外界的方法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理论。其含义是指人们在对世界的改造利用中所遵循的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辩证唯物论是政治哲学方法论的精华。科学发展观在与时俱进中对政治哲学方法论进行了准确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先进的理论回答了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发展方法选择的难题,也就是“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并将此统一与综合。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这种演变不仅是我党对中国化的深入领会,也是政治层面哲学方法论上的进一步升华,是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合规律性的层层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的办法。“发展是硬道理”,指明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科学把握了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内在必然性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结合点。但是发展不能只停留于经济的增长上,要更注重人的进步;发展不是片面的经济发展,而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发展,主张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并在兼顾全局中达成平衡与协调;当代人需要发展,后代人同样有发展的诉求,“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命题就应运而生。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在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如何设计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全局考虑上,从增长转到发展、再从发展转向科学发展的辩证递进的方法论演变过程。

五、结语

篇2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但是任何正确的决策都必须通过有效的执行力来体现。

我们邮政企业主要是通过管理层、职能部室、生产单位、经办人员来完成战略决策的实施。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领导干部是执行力贯彻落实的主要责任人。当生产运行或者某个环节发生问题时,企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者责怪员工没有执行好,员工却感到委屈,责怪管理层没有设置好制度,没有改革创新的魄力。于是一个怪一个、一圈怪一圈,最后是一群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讨论如何加大执行力。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层没有明确自身应负的责任。我们不禁要问:凭什么你是管理者,你的执行力就大了;凭什么你是领导,你的执行力就大了?管理者不应过度地强调员工的素质问题,而忽视自身的责任。管理者负起管理责任才是企业加大执行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领导干部是加大执行力的助推者。再说一种常见的现象:集团公司、省级公司每一次重要的会议结束后,都要求与会代表回到单位后迅速传达。可往往我们看到的是:传达是传达了,但只是简单的文件诵读,甚至是原文转发,根本没有结合实际提出贯彻实施的意见;更有甚者,在集体学习上级重要会议文件时,有些人只谈自己的想法,“你上级有你的思路,我下级有我的想法”。试问,作为领导干部,自己都还没有完全理解上级的文件精神,怎么可能把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呢?所以,企业管理者自身一定要加强学习,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布置工作。

再次,执行力要有渗透性,要落到实处。虽然这一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很难。领导干部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24小时跟进每一件事,更不可能时时刻刻盯住每一位管理人员、每一位员工。点多面广、场地分散、外勤作业人员多、管理不确定或不可控因素时刻存在,这是中心局管理的难度所在。中心局的管理在这些方面随时都存在着真空地带。这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监督制度,其次是领导干部要加大跟班上线检查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政令畅通、执行到底。

强大的执行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企业长期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氛围,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评价体系。因为所有的企业行为实际成效如何,企业自身必须有一个及时、充分的认识,也就是需要一个正确的评价,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轻重权衡,对错误行为及时改正,对运行误差进行修正。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保障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无论是衡量一位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还是评估一线员工生产质量的好坏,都不应仅凭领导个人的喜好来“品头论足”。要针对企业中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是正向激励体系。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前提,对企业的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以帮助、纠正、提高为目的,改变传统的以罚代管的方式,才能使管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产环境。

篇3

发展哲学研究是哲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学理分析的方法,从发展哲学建立背景、研究内容、发展哲学的使命及发展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以期为发展哲学研究做一点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发展;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

一、发展哲学建立背景

发展哲学是有关发展的理论创建尝试在哲学领域中的反映。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后,伴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和瓦解,广大亚非拉等地区的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进入发展本国经济的新时期。战争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的破坏,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为追求GDP增长提供了条件。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崇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标的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增长”的唯GDP发展观大行其道。各国片面追求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的确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国家间的相互联系,社会整体向前迈了一大步。在发展的探索历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片面性和极端功利性等特点,发展危机随之而来。这个时期的发展并没有真正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没有解决如失业、文盲、疾病、社会动荡、环境保护、两极分化等问题,却增添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道德失范、暴力猖獗、社会关系紧张、人的伦理和价值取向等发展中的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怪圈。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包括发展主客体、发展代价、发展规律、发展理论及发展价值等在内的发展问题,并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对发展进行新的理论创建,这种有关发展的理论创建尝试反映到哲学领域中,发展哲学就应运而生。

二、发展哲学研究内容

发展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其包含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是相当的广泛、丰富和多样的。发展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其广泛的领域,仅发展哲学的核心范畴社会发展就包含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内容。

20多年前,法国著名发展哲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就曾经追问: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哲学?两者是如何关联的?[1]“佩鲁问题”是一个时代对哲学的叩问。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是人类新时代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每个主体命运的根基。任何哲学总是时代问题的解答。发展哲学是发展实践、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是对发展目标与发展进程的人文关怀,是发展观深层的逻辑表达和理性批判。“从发展哲学和发展观的关系来看,发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观;从发展哲学和具体的发展学科的关系看,发展哲学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人的发展知识的概括总结;从发展哲学在社会生活的地位来看,发展哲学是以最一般的概念、逻辑的形式反映社会发展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2]

发展哲学主要是从哲学层次上回答为什么发展、发展条件是什么、怎样发展等三个问题。从人类发展实践活动中去考察人与世界关系,这就出现了发展主体和发展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发展主体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发展客体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发展就是发展主体与发展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科学的发展观,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发展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发展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前者形成发展真理、后者形成发展价值,发展真理和发展价值是反映两种不同关系的范畴,分别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思维向度。发展真理是从发展与客体一致性上进行考察,揭示发展的客观性,方向是发展主体指向发展客体,体现了发展的客观性尺度(即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所设定的尺度,违背了他,人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发展价值则是从发展对主体的效用上进行考察,揭示发展本身的功能和作用,方向是客体指向主体体现了发展的主体性尺度(即人类以自身为尺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真理与发展价值的有机统一就形成了发展规律。因此,发展哲学中主要有发展真理、发展价值、发展规律等三个重要内容。

三、发展哲学的使命

哲学源于时代,时代决定哲学。作为人类智力体操的哲学,必须关注当下,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哲学的使命和任务使其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反映和表达着时代内容和时代要求。发展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在今天现实条件下,真正恢复和重新发现人。发展哲学是真正解放人的哲学,是又一次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复兴和启蒙。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来说是一种“通过人而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3]发展哲学真实地立足于人的生存现实,着眼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体现人的生命价值,现实地帮助人克服生存困境,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境界,体现人的尊严,推进人的现实发展和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逐步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境界。

在当代中国其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是由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是按其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发展问题进行的典型的西方阐释与解答,本质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发展需要为根据建立的。而中国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仅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发展程度、发展目的、发展主题不同,而且还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观念、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高清海先生指出:“我们要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且还要为人类发展做出努力,就必须建立和创造我们自己的发展理论。”[4]发展哲学在中国要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根本矛盾及其理论解决为研究对象和历史使命,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内容,以对现有发展理论、发展实践和发展观念的反思与批判、对当今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的观念表达为研究方式和理论路径,而以阐释当代中国人在其社会发展中的存在方式、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为核心问题和目的宗旨。建构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适应本国发展实践的中国本土发展哲学。

四、发展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在发展哲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实践的思维方式,通过系统的多维视角和历史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人类社会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体满足其利益、需要,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具有合目的性;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客观规律的进程,具有合规律性。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分别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和现实要求,既是对社会发展哲学的创新,也是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反思、跨越与整合。

发展问题是在发展实践中各种矛盾的精神表现。问题是哲学之端,“发展问题中的哲学”是“发展哲学中的问题”的来源和基础。在中国,发展哲学的最终根源,最坚实的基础来源于中国本土的发展实践,来源于中国的现实问题。对中国本土问题的反思,始终是发展哲学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始终是发展哲学进行有关发展道路的探索和选择、解决人类未来社会的再发展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具有当代中国特色,须使其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人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正如刘森林教授所说,他应当“是中国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5]

作为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现世的智慧,文明的活的灵魂。发展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秉承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传统,通过与全球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积极对话实现本土的理论创造,展示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通过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深度反思发展问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建构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的发展作为发展观的核心。[6]科学发展观是为适应时代和发展实践的需要,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是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最主要观点和成果。其在内涵的深化和丰富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取向、施政理念和工作的总方针、总原则有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六大走向”:其一,从“物本”走向“人本”;其二,从“增长”走向“发展”;其三,从“二元隔离”走向“平等统一”;其四,从“非均衡”走向“均衡”;其五,从“对立”走向“和谐”;其六,从“一时之效”走向“未来永续”。[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建设小康背景下突出了发展问题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政治层面上强调坚持效率优先,更加强调社会公平;在整体平衡推进中强调“五个统筹”,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凸显了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是马克思发展哲学研究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发展哲学在新时期研究的生长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1]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高清海等.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孙宇鹏.当展哲学的人本性确立――兼议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切入点[J].中国发展,2004,(01).

[7]赵敏.新发展观的“六大走向”[J].行政与法,2004,(09).

篇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始并将继续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思想。

1.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归根结底又都是为了人。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整个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化的必然结果。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逐渐完成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转化。现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以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坚持了的历史主体论,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这个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即一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以人为本发展思想与生态哲学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协同观,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为其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要遵守自然规律,决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还包含着协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利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协同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发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尺度,一切环境行为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乃至后代人利益在内的全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为依归,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建设自然,优化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进步,可持续发展”。[1]

3.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充分内涵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成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它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2]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或在社会领域,以人为本并非指一个集团主体,或者个人主体,它首先是以整个人类为主体,或者说首先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主体。当然这里所说的人类的整体利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代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尤其要重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二是代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当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中,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更要重视后代人的利益。

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以全人类整体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人类整体为本,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坚持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即“人类整体主义”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人的需要、素质和本质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的是在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程度。要把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也就是把所有的发展都着眼于人对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的关系方面,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的地位。如果不以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作为发展的动机和目的,那么这种发展就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把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则是生态哲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和内驱力,离开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的价值取向,人所建立的整个社会生活大厦就会崩塌。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

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人类的主体性不仅包含人作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对客观的主动、主导、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正负效应的自省、自责和责任。”[3]

以哲学为依据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来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并且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自然就处于客体地位。由于人类的这种主体地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还认为,人类拥有运用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自己的目的与理想。这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所主张的人的主体性有相似性。这种主体性作用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造自然与破坏自然。这体现在人能动地改造自然,人是能动的主体,自然界是受动的客体;二是保护自然与补偿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和补偿自然。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它吸收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精华屏弃了其糟粕,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最高价值目标

篇5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德育 教育方法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振兴经济、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培育合格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因而必须坚持和加强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在此方面,中学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担当起这一历史巨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核和灵魂真谛。

一、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教学研究,整合教学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都植根于中国国情,从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入手,重点讲述我国的有关制度、政策,以及做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在这些教学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始终是一个最主要内核和主线,隐含和贯穿于其中。经济常识立足于的劳动价值理论,重点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关制度、特征、政策的发展演变,阐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者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综合的一个体系工程,必须树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重并举,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哲学常识以的发展的观点为主线,在辩证的唯物论基础上,重点阐明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以及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途径,并从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重点阐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生价值观的科学构建。政治常识主要针对当今世界有关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组织等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现象,重点阐述我国的相关制度、政策,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辩证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科学论证了我国的这些制度、政策来之不易,以及其重要意义,说明我们必须坚持贯彻,并加以创新发展。如果说,哲学常识的有关原理、观点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政治常识的有关制度、政策演绎着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学现象,那么,经济常识的理论、政策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论证,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可见,科学发展观确实是德育课教材(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贯穿于整个教材、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根主线。充分认识并切实把握这个灵魂和主线,使之驾驭课堂,统帅教学,那么,德育课的生机和威力必定无穷,学生的获益必将远远超越学科教学本身,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必然深远。

当然,现实教材思想尽管与科学发展观脉搏一致,但实际教材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立足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源于教材而又不拘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根于知识而又不囿于知识,加强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通过职高三年的德育课教学,我们要让科学发展观深入学生心灵,武装学生思想,而让非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和后果震撼学生心灵、警示学生、远离学生。

二、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切实加强时政教育,确保有的放矢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蜿蜒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世界的一员,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深刻影响着我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既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潜在市场,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既要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冷静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并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时政教育作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论证和实际应用书本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力、方法的重要途径,又对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化思维、丰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时政教育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分析形势、完善人生、美化心灵的指导思想和得力武器。只有牢固树立和准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正确分析形势,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行自主、开放教学,树立生态教育观

篇6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科学发展观;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

《哲学与人生》是提升学生德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教材,只有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念,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成就。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制订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属于德育的范畴,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保证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所计划、符合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要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之前,保证学生领会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精神实质以及内涵,还要结合其主要思想内容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保证德育与实际教学目标达到有机统一。在教材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哲学依据以及实际的背景,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哲学思

想。让学生通过前两个单元的系统学习,明确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时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从而以此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后期进行的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人生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一定的历史规律、人的本质认识以及如何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等教学活动中,都要运用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对于《哲学与教育》中的一些次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压缩。

二、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来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分析我们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矛盾所在,并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种种积极效果和影响,能够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种种矛盾,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反对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和联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部分和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实际存在的,是不以人的种种意志而发生转移的,这就能够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与教师、同学、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的种种关系,从而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关于辩证发展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为了让人类社会的前进满足自然规律,这种发展包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满足与社会相协调统一。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的第六课提到了主要矛盾,对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来进行分析,党和政府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核心,就说明他们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主要的发展目的,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发展方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这说明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中心,并致力于解决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文化、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不落后,充分体现了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统筹兼顾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种种关系。

在进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结合思想和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以及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之上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保证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关于人的本质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构建和谐社会等知识进行重点教育,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结果和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统一的局面。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课程中,要坚持修生立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所发展,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德素养,要保证自己的所有教学活动都符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政策制度规定,不做有违常理的事

情,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师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思想,并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现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他们在认真分析自我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创业就业的能力。教师要保证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过程中都要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引导性学习,这样就能够促使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良好的建议,及时发现不足,并采取方法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也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其多加鼓励,保证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质量,通过多媒体软件和现代科技技术对一些枯燥、乏味的哲学理论内容采取生动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

学,在实际课堂中多使用辩论、讨论以及情境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哲学与人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人生理想的一门课程,如要保证实际教学活动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保证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满足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宁.关于对《哲学与人生》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07).

[2]李宁.浅谈探究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3(11).

[3]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 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4]杨同卫,郑林娟.提高哲学素养 启迪人生智慧:开设《哲学与人生》大学选修课的体会[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2).

篇7

【摘要】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对思想观念的概括和升华,是连接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发展观变革的先导,并与发展观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本文将由新的思维方式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入手,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思维方式;变革;科学发展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来,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都伴随着重大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解放之初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时期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再到改革开放时的“不论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无不是思维方式改革的产物。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带动观念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一、对思维方式概念的简述

通俗地来说,思维方式就是指一个人是怎么考虑事情的。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许多角度,例如:积极的、消极的、全面的、狭隘的等等。

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同时,它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着的。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进行思维的理性,其二是思维所追问的对象。

思维方式是指导人的实践行为和处事方式的。尤其是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和言论,就是我们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而思维方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有一个主要的方向,但是在朝着这个方向的轨迹上,思维方式是会随着文化、生活环境、经历、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产生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经济条件下,思维方式会产生变化,也即变革。其变革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观点、言论、处事方式的改变。

二、思维方式与发展观的关联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理念、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对思想观念的概括和升华,是连接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的桥梁和中介。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与支配。

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发展观变革的先导,否则发展观的变革也难以最终实现。而发展观是人们关于人与社会如何发展的看法,人们如何看待发展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也受到思维水平、思维方式的制约。

思维方式与发展观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决定着思维方式的结构和状态。相应的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决定着这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而这些方面都会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因时代特征、社会发展主题与状况、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它就成为相对独立稳定的思维定势,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维方式的变革会影响以至改变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

正是在新的思维方式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一种整体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正确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纠正了长期以来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线性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因此,发展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能有序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三、思维方式变革对发展观变化的影响

(一)传统发展观的思维特征

传统的发展观是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它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公正、教育进步等问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解决。从思维特征来看,传统发展观思维是线性的,而这一发展范式的形成又和近代以来建立的机械论认知图式是分不开的。

经济增长发展观就是线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只注重某一要素的发展,追求发展的单一性、至上性和无限性。但以这种发展观为指导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正在渐渐暴露出来,经济增长发展观并没有自动带来诸如实现平等、增加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相反,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情况。

(二)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思维转变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认为发展是经济、自然、社会大系统包括人在内的,从低级向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正是以这种思维方式为理论基础,科学发展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发展的整体性、持续性,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因此,科学发展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而正是这种新的思维理念,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

四、结语

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不断地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它的提出并不仅仅在于对传统发展观弊端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弥补传统发展观的不足,优化了发展观的体系。科学发展观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发展理念,揭示了复杂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

参考文献:

[1]姜正国,杨小军.基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D]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Humphrey J, Schmitz H.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2002

[4]钱黎勤.建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维方式系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

[5]杨小军,张建民.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变革[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篇8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内涵和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以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为基础,引入当代的新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理论,在社会稳定进程的环境下,去研究社会整体与局部、社会的诸多要素、诸多子系统的发展现象,发展规律。在发展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利益和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布局上,拓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均衡发展。在发展方式方法上,着重发展教育和科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是协调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四是构建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篇9

关键词:企业责任;科学发展;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27-02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企业责任纳入哲学的视野下,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审视企业责任,更能明确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也为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科学发展的责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是协调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一辩证的发展观为企业肩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

中国制定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言外之意就是发展有不科学的地方才提出的,与科学发展观相对照,以往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发展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从经济发展的程度上划分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现在发展很不平衡,并且有差别拉大的趋势,如果这种不平衡延续下去,会造成人们的心理不平衡,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没有把农村的发展带动起来,如果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不能填平,差距拉大,就无法实现全国的现代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收入分配不平衡,个人的收入、群体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发展中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的价值取向少了,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三是发展中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由于过于追求GDP,居民生存依赖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遇到破坏。四是发展中出现了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偏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实现管理方式创新。

首先,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自己的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同富国强民连在一起,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连在一起,同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连在一起,紧紧围绕着发展来进行企业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发展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关注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强化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在企业,人道主义就是要关注员工的生命价值和人的价值;在企业,人文关怀就是要做到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塑造员工、发展员工、解放员工。过去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单位、企业屡屡发生安全问题,就是缺乏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要把发展成果给广大的员工,要以广大员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企业发展的最高标准。

再次,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要坚持政治方向、经济效益、文化建设和社会效应“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使企业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要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适应,从而使企业和谐向前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发展要求是连续性的,保持内在动力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中断一次性的发展,健康的、正常的发展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最后,企业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一是要统筹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人与自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统筹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任何企业都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更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友邻,要做好统筹兼顾。

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怎样发展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影响作用。因为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其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涉及到诚信、道德的问题等等,这个市场经济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能有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经济建设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是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经济建设的责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必须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家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其中,个人、家庭主要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是非盈利的经济组织。惟有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理所当然要肩负起发展经济的重任。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什么要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责任是由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组织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只有在企业中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企业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构成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如果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整个国民经济必然是停滞不前。

其次,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企业好比市场经济的细胞,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生不息,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向社会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市场的活跃程度。

再次,企业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者。社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成果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中,社会上每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只有运用到企业生产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场的竞争使各个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并为社会提供更新更高的物质技术装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科技进步。

企业在社会发展中要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就要紧紧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用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职业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千方百计增强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资基础。

三、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肩负着文化建设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的发展观,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历史决定论的同时,也坚持历史辩证法,这就是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归结为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而且认为社会领域中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对物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有其反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思想、文化各个因素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个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观决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肩负着文化建设责任。

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切行为,人之所以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因为人有文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穿衣有服装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旅游有旅游文化,而动物不存在这些问题。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竞争意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就是有一定的氛围和环境来贯彻好的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就是用制度来实现贯彻文化,这是企业文化贯彻的途径;三是精神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宗旨等,这是企业最核心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是快速反映的速度文化。这种文化是强调企业发展的速度,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讲究速度的时代,企业要跟上时代的脉搏,必须有速度文化;二是持续学习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是把学习和创新联系在一起,不学习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必须学习;三是适应挑战的竞争文化。这种文化是突出企业具有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知识互补的共享文化。这种文化是要求企业员工做到不同的知识共享、经验共享、信息共享,实现共同提高;五是系统思考的反思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要求企业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系统的思考。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建设责任的实现,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将企业成功的文化运用推广到全社会,使企业文化在全社会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社会文化的建设中,应对社会文化建设投入财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 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精神 科学发展观 新的物质观 诗意人生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化精神的四个层面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网络世界、大众媒体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引发了思想教育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关切与思考,面对这些新课题、新机遇、新挑战,也展开了诸多方面的讨论,这些讨论毫无疑问,包含着我们的热切期望即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富时代气息的新课题,应对新课题,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多年来,学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政治性”、“社会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且极具价值的探讨。然而,在众多的探讨中,我们恰恰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文化精神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它“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社会历史的变革时期,这种变革不仅会引起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也会在精神文化方面引起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一个无限参差驳杂的现实世界中,在无数个体与群体的社会互动中,在主体与客体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发展着自己的文化精神意识的。所以,笔者认为,从文化精神的培育入手,是新时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是现时代的文化精神呢?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在哲学层面上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存层面上,倡导新的物质价值观;在文化境界上追求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这种包含着时代气息的文化精神,所展开的四个方面的意蕴,折射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意义观。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思想。学者们从不同层而、不同角度对以人为本作了深刻生动的阐释。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它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二是,它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三是,在思维方式上,要求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坚持历史的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我们认为这种阐释无疑具有前瞻性,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社会群体的人,类存在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人以及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这里的“人”更是有着具体的社会关系的人,是生动的现实世界的人,当然包括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是现实世界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有创新才能。他们是社会思想文化的承载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理念,要通过,就是一方面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代心理、道德信念、价值取向和政治认同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通过对文化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意义的判断和选择,满足了大学生的价值需要,才能被他们的心理机制内化为意识,才可能发展为一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增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整个思想、感情和价值意识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或生物物理世界,并不是直接由物质世界所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由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语言、教育、政治、法律、礼仪、制度以及神话、文学、艺术等等构成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告诉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人的内化过程,就是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也是人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于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在他们的内在世界形成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精神图景。

三、倡导新的物质价值观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坚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的时代迈进了市场经济的时代,现代大都市的出现,商品流通的发达,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外交流和文化交往的扩大,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金钱。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深刻的指出,在日趋成熟的现代物质文明中,金钱作为衡量社会经济价值乃至个体价值的标准,以客观化、量化和平均化的导向渗透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人的价值日益被物质化、客观化,金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内在维度不再需要,人与人内在情感的维系被人与金钱物质的抽象关系取代,人跟钱更亲近了,人跟人反倒更疏远了。在现代,“有这么一些东西,其自身价值完全来自于其作为手段的特质、来自于其能够转化为更具体价值的能力,但从来还没有一个这样的东西能够像货币一样畅通无阻地、毫无保留地发展成为一种绝对的心理性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货币本质的内在两极性有两个原因:1.货币是一种绝对的手段;2.对大多数人来说,货币因此在心理上成为一种绝对目的。货币从“绝对的手段”向“绝对的目的”的转换是现代货币经济深度化的逻辑产物,西美尔认为,现代经济活动导致了人们心理认识和心理依附价值重心发生了偏移,金钱代替其他价值生活追求的最终目标。货币超越人生的终极目的,引起了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方式与目的、技术与价值、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的倒置。在现代大都市,从流行音乐到服装,从装饰艺术到广告媒介,现代生活的外在化依靠的是“物的完美”而不是“人的完美”。最终,人的精神中最内在、最隐秘的领域也被金钱或货币这种“绝对目的”物化和客观化了。西美尔提醒我们,现代精神中神性―形而上的品性消退,以货币为象征的工商主义精神取而代之,它的精神结构因子正是物化、理性化和世俗化的品性。从金钱的角度看,世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就在于金钱不仅成为物质―经济世界的流通物和统辖者,它还成为精神世界的流通物,占据了精神世界的地盘,金钱实用主义已经内化于现代文明深层的意识形态,甚至是现代社会的“世俗的宗教”,这一过程加深了现代社会世俗化的精神景观,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一书中,分析了很多与金钱这一纯粹经济物相关联的社会精神――文化现象,给我们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沉思和凝视一些现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姿态和方法。

在现代大学生中,诸如高级时装、服装、香水、项链、珠宝,品牌用品,手提电脑,移动电话等等消费,是非常流行和令人向往的。现代社会的金钱实用主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倡导新的文化精神,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得大学生在物质化时代树立新的物质价值观即反对资源的浪费和物质的挥霍,主张更节约,更自然,更和谐,更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自我理想与抱负。我们认为,其中节约和保护环境是当代大学生新的物质价值观的最基本的诉求。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消费伦理观念的培育,以使得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获得强有力的道德支持。节约作为一种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在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反映了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人们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表明,物质财富的增长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经济的无限制增长,顺从了人们的贪欲,但带来了资源的无限制开采和滥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我们在社会和思想层面上,倡导新的物质价值观,可以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兼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价值理念的转向。

四、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被技术大地化了,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使得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失去了原初的自然形态,从遥远的乡村到现代大都市,到处漂浮着的广告,影像和技术化的产品构筑了我们的生活世界。技术化给我们带来舒适,便利和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技术产业化把消费、商品、技术、大众文化、知识的分类等注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传统开始解体,技术理性取代人文关怀,器物取代观念,零散取代整一,世俗取代典雅。工业技术和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显示出双忍剑的另一面,它快速地从自然庞大的躯体上剔除财富的同时,也在顷刻之间把人同精神家园的亲缘关系割断,给人们带来了“失乐园”的痛苦。胡塞尔看到了形成近代工业技术的理性主义世界观的缺陷,提出向人类意识策源地的意向性和作为本真世界的纯粹客体还原,找到意识的真正形成机制;弗洛伊德看到了人的非理性中许多本真的人性的内涵;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们便失魂落魄地去叩问、追寻那种能够有效、合法而且可靠的阐释支点。从叔本华的“意志”到萨特的“自由”,从罗素的“实证”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西方思想家们费尽心机地向他们认定的终极本源的还原,以此来重建新的形而上的理解方式和价值观念。到了后现代时期的德里达、福柯,那种先验本体或自我开始彻底消失,人们只能在符号、器物和话语留下来的点点踪迹中寻找到碎片般的意义了。技术使得自然破坏、大地污染、诸神逃逸、人倍受伤害,这就是技术化给我们带来的处境:人无家可归。“现代人居住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居住于大地,确是大地的异乡人,大地已经瓦解,自然已被破坏,大地不在是家园。人居住在家里,却被电视广播和网络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想象的或虚拟的世界。人们被各种消息扰乱或影响,变得焦虑、无聊,在希望和失望中左右摇摆。”

在这样的时代,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化境界与追求。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外很多哲学家共同追寻的理想。中国古典哲学与艺术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的理想就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化境界上的本真追求和对和谐的向往。《周易》认为,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人是天地化生的结果,但又不是被动的顺应自然。在《周易》中,天既象征着自然规律,又具有人格和道德意义。《周易》特别强调刚健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看成是天道的体现,这是对天人合一自觉意识的寻求,也是人的主体生命和自由意志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主体的心灵与宇宙精神浑然合一,从而使自我突破有限的感性生命,进入到诗意的人生世界中,达到了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与人生万物。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真正和谐在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提出过两大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这正是人类及其社会的两大变革目标。诗意人生与和谐相处,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意关联,也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所在。它标示着一种文化境界上的精神向度和人生存在的独特姿态与现实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实现,在于我们培育一种文化精神,因为人的存在不仅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存在。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川教函〈2006〉486号)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思想理论教育》,2008.3。

[2]蔡永海:《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探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2。

[3]司马云杰:《文化主体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1。

[4]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5]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篇11

[关键词]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从以物为本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线形发展观到全面发展观,从失衡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掠夺式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从以物为本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

所谓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发展观的一个基本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发展观与以物为本发展观。这里所说的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价值观。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利用自然物,让物尽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更多的人的需要,尽可能更加合理地满足人的需要。如何看待物的发展?从以物为本的角度,把它理解为单纯物的增长。

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到何等水平,自然永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人永远都是生物体和自然界的一部分。工业化发展的沉痛教训是物质资源高度消耗和生态环境高度污染。传统发展观的信念是:发展就是对自然界的掠夺,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没有限度、天然合理、不受任何约束。这是完全错误的。按照这种观念发展下去,最后必然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自然为本(即以物为本),把保护环境看作是最高目标,这实际上是以放弃发展来保护自然,这不仅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中也做不到。另一种是以人为本,重新认识自然对人的意义,并在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当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

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能动性,还是物的因素?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与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又一重要区别。以物为本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把人的作用归结为物的作用,把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物与物的关系,认为物决定人的命运,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认为人是惟一的创造主体,是价值之源。

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其重点是放在发展的主体上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认为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和手段,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始终关注人,坚持以认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二、从线性发展观到全面发展观

既然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目标,所以它的发展观当然是全面发展观,而以物为本发展观则认为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线性发展观的基本信念是:人的本质是“经济人”,经济利益是人的惟一利益,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活动的惟一动力,经济目标是人类发展的惟一目标或最高目标,经济手段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惟一手段,生产力水平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水平,经济万能,只要经济发展了各种社会矛盾都自然化解,社会各方面自然而然随之发展,经济发展即社会全面发展,经济需要、经济活动天然合理,不应受任何控制和约束。

但是,经济发展不是人类发展的全部内容。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生命又有精神生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人类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方面建设。不是人们所有的需要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需要,不是人的所有需要都可以用经济手段来满足。坚持一个中心,但要反对单打一。

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发展不能取代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人的发展。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自然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等多重关系。科学发展观突破了原来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社会发展这一狭隘的观念,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把社会发展看作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过程。

三、从失衡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

线性发展观认为人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天然合理的,凡是能够做的就是应当做的。所以经济发展应顺其自然。这种自发发展观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们对经济进行自觉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西方现代化理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是自发的过程;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发展是被动的“他发”过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发展是人的自觉活动,对市场的崇拜和对自发性的迷信,既违背人的主体性,又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性。

没有协调就没有发展。线性发展观是消极的,应提倡协调发展观――人主动地、自觉地进行协调。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协调是一种多样化的有序的统一,是一种适度的比例关系,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就是几种特定领域关系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协调就是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五个“统筹”是落实协调发展观的关键。以物为本发展观与线性发展观是一致的,都片面强调物质发展的重要,这是当前我国发展事业的主要思想障碍。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克服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从掠夺式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从历史的观点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确定的以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以征服自然为豪迈,在大大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等等。这些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疆界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潜在问题进一步恶化蔓延为公开性的问题。综观世界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除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灾害以外,可以说主要来自于人类的活动,来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积极地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探索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于是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应运而生。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谋求发展时,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防止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满足眼前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和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坚持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持续发展。

五、结语

传统发展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经济增长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为经济发展。这种发展观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危机,也导致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断裂,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物本发展到人本发展、线性发展观到全面发展、从失衡发展到协调发展、从掠夺式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化了社会发展理论,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的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辅导员 育人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尤需结合工作实践加强学习,坚定不移地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贯彻者、积极落实者和忠实执行者,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外延全面、内涵深邃,具有极强的现实方法论意义。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作如下三点思考。

一、以学生为本,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体系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注重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精神,彰显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古语有云:“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构建和谐,人和为先。具体到辅导员工作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是辅导员工作的最高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在理念上不仅要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同时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需要和学习需求来为学生服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增强说服力,扩大影响力;在工作方式上,要宽严结合、张弛有度,力求严谨科学的工作基调与宽容和谐的工作理念相统一,做到严之有道、谨而有力,宽之有度、容而有理。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道化人,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上进之心,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发扬科学精神、探寻工作规律、讲求科学工作方法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证求真、理性创新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身即是一门科学,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其中,就要发扬科学精神,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生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科学精神贯穿于辅导员工作的始终,需正确遵循辅导员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实事求是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准则,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符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目标与成才之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要做到胸怀国家、心系学校、目标长远,不仅要管学生眼前“一阵子”,而且要考虑学生“一辈子”,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认知能力,积极促进其全面发展,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科学发展观本质是一种具有极强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只有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重在实践。首先辅导员要结合实践自觉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具体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要坚决清除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做好学生工作的观念和想法,做到和谐工作理念了然于心、科学工作思路胸有成竹;其次在学生工作实践中要坚持和谐理念,发扬科学精神,总结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具体要求解剖自我、审视工作;再次要在破解学生工作难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对于事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心理健康辅助、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选准切入点、探索新思路,在攻坚破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困难、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在积极学习、解剖自我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理解力,在构建和谐、服务学生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贯彻力,在遵循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创新力,在攻坚破难、教育学生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执行力,从而全面、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丽雷.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孙广军,朱建成.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J].理论学刊, 2004,(07) .

[3]朱其训.论科学发展与教育和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9-30.

[4]刘福垣.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科学决策, 2003,(11).

[5]石书臣.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篇13

文章标题:谈科学发展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则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发展观与政绩观相脱节的现象,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辩证关系。

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影响发展观

从哲学意义上讲,发展观是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观决定正确政绩观,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坚持正确政绩观。一方面,政绩是相对于发展而言的,是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谈论政绩就意味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某种发展;离开了发展,谈论政绩就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逐步导致什么样的发展观,政绩观的变化会对发展观带来重大影响。总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解决发展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正确政绩观强调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政绩,政绩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基础,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谋发展、创政绩,才能创造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政绩观的根本价值标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政绩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政绩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创政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以及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保证发展的连续性、长远性和稳定性。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经济发展,又看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既看城市发展,又看农村发展;既看经济增长情况,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就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考察政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感受,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政绩的根本标准。

篇14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非帕累托改进阶段,就业、入学、就医、土地纠纷和下岗等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福利。“卡尔多—希克斯改善”(对于改革的受损者可进行事后补偿)、“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市场竞争的一切结果都是帕累托最优的)等充斥着科学主义的观点占据了话语霸权,GDP仍是政绩最重要的衡量。长此以往,只能不断加深社会裂痕。因此,需要在理论上重新反思发展的人本本质,在实践上制定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重唤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朱成全教授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自由发展观视阈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扩展研究》为基础,撰写的《以自由看发展——马克思自由发展观视阈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扩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以马克思的自由发展观来扩展人类发展指数(HDI),特别是根据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建立“四个文明耦合”发展模型,来扩展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为我国乃至各个省市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操作的基础,对我国的建设提出了参考性的意见。本书的创新点和对学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野新,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作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由发展观不仅指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从宏观方法论层面指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是我们研究HDI的指导思想,可以克服目前HDI研究中科学性有余、人文性不足的缺陷。同时,国外HDI的研究,可以为马克思自由发展观提供中观层面的建模思路和微观层面的实证技术,推动马克思自由发展观进一步具体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第二,人类发展指数扩展研究的哲学基础——以自由看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三大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和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与束缚,从而在需要、能力、个性与关系等诸方面获得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

第三,人类发展指数扩展研究的经济学基础——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关于“经济学是什么?”的回答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可以归纳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一文化思潮上,所以,应该从这一文化思潮的基础——科学与人文统一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科学层次来看,经济学是科学,这是对经济学低层次的理解;从精神层次来看,经济学是人文,这是对经济学高层次的理解。人文是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超越。

经济学具有科学性,但也具有人文性。第一,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反思。解决资源稀缺的根本点在于人类自身。第二,经济学的人学本质:人的欲望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是经济活动的目的。第三,经济学的道德特质。在人的发展问题上,西方经济学把人的自由发展当作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马克思经济学则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追求效益乃至市场经济,只是手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目的。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维度及其当代意蕴。马克思“新唯物论”思想所蕴涵的评判“万物”的两个维度有:客体与主体(或物与人)、科学与人文、功利与超功利、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身体与灵魂、利与义。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认为自己的理论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更主要是为了“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科学的任务。“改变世界”,即“改造世界”,也即“实践”。实践当然包括了科学,但实践还需要人文规范。这是因为科技应用需要人文的规范,否则,科技会出现异化。由此可见: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人文。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科学,但不仅仅是科学,更主要是为了“人的解放”。

所以,作者认为,应该从科学与人文这两个层次来理解马克思思想。从科学层次来理解马克思思想,认为马克思思想是科学,这是必要的,但这是不够的。还应该从人文层次来理解马克思思想,认为马克思思想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这后一种理解才是马克思思想的灵魂。

第四,基于自由发展观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演进脉络及扩展研究。以避免人类发展指数的不足为出发点,具体考察了人类发展指数的修正实践,指出人类发展指数蕴涵着越来越多的人文因素,再根据马克思和森的发展理论的渊源关系,指出从四个文明角度来扩展人类发展指数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建立我国四个文明发展指标体系是可以实现的。最后从四个文明所涉及的领域即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我国四个文明发展指标体系,从而扩展了人类发展的指数。

第五,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计算方法的选择。人类发展指数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发展观的反思与重构,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现实意义在于HDI成为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良性媒介,使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视角从狭窄的经济领域走出来,扩展到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教育和环境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