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3 15:41: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发展重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成都经济重心;经济发展方向;转移轨迹
一、经济重心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是考察该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的总量水平。城市内的工业布局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工业集聚和扩散理论。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是在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主要是最求知识外溢、共享市场、经济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形成的结果。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工业园区,这种工业园区的形成模式称为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园区模式大多是先由政府成立园区,再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园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园区的集聚和扩散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为了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经济重心的概念。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的力学的知识,主要是指在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各个牵引力的作用能够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一个均衡点。经济重心是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各个方向上的经济牵引力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种相对静态的均衡状况。在我国最早利用经济重心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周良民(2000)《经济重心、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徐建华和岳文泽(2001)《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冯宗宪和黄建山(2006)《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赵祥(2013)
在《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重心的概念,认为我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会受到产业重心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重心变化引起了我国跨区域的产业转移。经济重心的移动可以从长远上把控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指明方向,对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当区域内一个方向的经济发展发展或其他方向的经济弱化都会推动经济重心的轨迹向着一定方向移动。
影响一个区域内经济重心移动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本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本区域内地理空间坐标的位置。一个区域内各个辖区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帮助这个区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本辖区在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在整个区域内空间地理位置也影响着经济牵引力的大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远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近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
二、经济重心的模型构建
以赵祥的产业重心分析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重心模型。前提假设:
(1)推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区域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工业生产总量,只考虑工业生产总值对经济的牵引作用,不考虑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对经济的牵引力。
(2)以城市的区域地理中心,作为区域内的坐标原点,在坐标轴上来考察区域地理内的各个经济增长点和距离中心原点的坐标位置。
(3)不考虑城市内区域经济所占面积的大小,我们只考虑城市内各个区域方向上经济增长点经济总量的影响。
假设一个城市内有n个经济发展区域,第i个区域内带动经济增长的点的坐标是(Xi , Yi),Vi表示第i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即该方向上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X , Y)表示该城市内经济发展的重心。
X=∑ni=1xivi∑ni=1viY=∑ni=1yivi∑ni=1vi
三、成都经济重心的移动轨迹计量分析
(一)成都经济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务院着力培育成渝经济区,将成渝经济区作为推动西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来带动成渝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内的一个核心极点,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向、工业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在整个成都市中,成都的行政辖区为7区12县市。成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可以作为成都市县区内一个县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着周边经济的发展。由于成都各个区县之间存在着空间的距离,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各个区县对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影响力大小也不相同。各个区县内的经济增长点都影响着成都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向着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方向发展。在成都各区县内的产业集聚总会带动聚集区内或集聚区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外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牵引力,总是希望的经济发展,向着集聚区域内发展。
(二)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选择
1、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之一――成都经济空间布局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5-0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一旦违背其内在逻辑,经济就要出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是投资驱动、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从而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这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逻辑。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元、复杂而庞大的经济体,必须找准其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逻辑,积极适应,才能够让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而健康的发展。党的十以来,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逻辑逐渐被揭示而变得越来越清晰,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经济发展新逻辑的政策和改革举措。
“上限”与“下限”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逻辑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要义所在,没有经济增长就一定有经济危机,然而,经济增长过猛过快也会造成经济危机。那么,如何把控经济增长幅度来避免经济波动?中国对此进行探索,找到了答案,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划定了 “上限”和“下限”:“上限”为防通胀,“下限”则为稳增长和保就业。这看似简单,但却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逻辑。既避免了投资过热,又托住增长的“底”,提振了市场信心。当然,不同的时期,“上限”和“下限”区间大小会有所不同,而划定经济运行区间,保持经济平衡增长,无疑是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的创造性举措。
“喷灌”与“滴灌”
――中国经济刺激的新逻辑
发展经济离不开刺激,但如何刺激,却大有学问。过去,一旦经济增长放缓,都无一例外地采取强刺激、地毯式刺激政策。因而,往往一刺激就通胀,一抑制就通缩,甚至造成了大量产能过剩的后果。除此之外,刺激手段也过于单一。
党的十以后,经济刺激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7月15日,总理明确指出,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和“滴灌”。所谓“喷灌”,则是实施精准发力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行业细分,从财政、货币、投资政策等各个方面向部分行业或企业进行倾斜。所谓“滴灌”,就是要让“微刺激”的程度更适时适度。
目前,在政策层面,中央政府未推出宽松货币和增赤措施,而是出台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高铁路投资,向民间资本开放80个重大领域,扩大服务行业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下调县域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启动地方政府发债试点等等“喷灌”和“滴灌”措施。显而易见,这些“喷灌”和“滴灌”的基本特征,便是对准“病症下药”,对准“患部打针”。显而易见,“喷灌”和“滴灌”将成为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刺激新逻辑的重要方式方法。
监管与服务
――中国经济治理的新逻辑
过去,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甚至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在市场上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乱管;有寻租空间的就管,没有寻租空间的就不管。这已被一系列腐败案件所证明。捋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行政体制,简政放权,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治理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以后,便正式开始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推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这是带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但无论是“治”还是“理”,无论是“监管”还是“服务”,目的都是要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以使中国经济能够在多元、复杂的现实与未来中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尊重法治,不仅管理经济依法办事,推进改革也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改革程序,用法制巩固改革成果。这便是适应未来中国经济治理新逻辑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互利与共赢
――中国经济开放的新逻辑
过去,中国经济开放的逻辑是以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输出产品为主。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和技术输出。从近期投资动向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即将首次超过外商对华投资,凸显出全球经济影响力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这样,中国的大量资本和新技术需要在全球寻找市场。
在这样一个重大转变时期,党的十提出,对外开放中要坚持共同发展,坚持通过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在着眼于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和支持对方利益,最大限度地寻找利益交汇点。因此,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新逻辑。
中国经济2003-2007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对应工业化、城市化的住行产业链群及对应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出口产业链群拉动。2006年以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和前期紧缩政策的共同作用,引发了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链群发展减速,包括出口退税在内的结构调整政策则引发了出口相关产业链群的下行调整——从11%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向比较合理的9%-11%的中速增长区间回归。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前期总量紧缩和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政策因素的下行影响已经逐步递减。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冲击、扩张性政策效果及领先产业的恢复发展等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减少影响正在进一步显现之中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减速大大超乎预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震和连锁反应仍然在持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正在进一步释放。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存相抵情况不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出现严重的收入效应,也面临一定程度的负替代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也使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尤其是出口——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遭遇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难度加大,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受到冲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矛盾和困难增加。
2.扩张性政策作用开始显现、领先产业周期性调整基本见底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政策调整,包括稳定外需、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及促进汽车、家电等消费的政策已经陆续开始发挥作用。在燃油税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汽车消费有所恢复。住房产业经历两年多的下行调整,在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目前已经基本到底。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开始恢复,为下行中的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内在支撑。4万亿投资计划已在2008年四季度推出,并且在继续推出新的项目,扩大投资的效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逐步显现。如果扩大投资政策的效果能够有效抵消外需下降的影响,并弥补住行相关产业下滑的部分影响,与住行相关产业的自身恢复形成合力,我国经济下行调整将在2009年中期基本见底。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可能率先复苏并保持中期快速增长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严重,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也不可能因此而发生改变。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有可能率先复苏,且中期趋势比较看好,复苏之后保持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在中长期周期内能够在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则有可能出现新的快速增长周期。
1.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有可能率先复苏尽管我国的出口相关产业已经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且国际金融危机的余震及连锁反应还在继续出现,但主要发生在与我国经济联系不太密切的国家,对我国的后续影响有限。只要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不再出现大的问题,我国外需将不会发生新的大幅度下降。即使外需下降,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80%依靠内需拉动,因此,短期经济走势发展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政策调整效果。由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被破坏,且投资和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投资的再度提速可以部分弥补出口下滑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驱动力量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行力量已经处于递减之中,上行力量开始加大。正因为如此,一般认为我国经济有可能率先走出危机阴影,先于美国较早实现复苏。即使美国爆发新一波冲击,进一步影响我国出口并影响到投资者、消费者信心,我国经济复苏将可能延迟,但仍然将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恢复将可能呈现U型轨迹。
关键词:煤炭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对策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对维持国家稳定和国家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经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各个煤炭企业发展的原因所在,需要引起同行企业的重视。
一、煤炭经济行业现状分析
(一)环境问题严重
煤炭的使用将会带来很多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的传统利用方式正是排放CO:的主要来源,在大气中CO:含量增高将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SO 的排放引发的酸雨,燃煤排放的SO: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我国遭受酸雨影响的地面已扩大到总面积的30%以上;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大量排放,这些废弃物会造成水和周围土壤的酸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煤系伴生矿产资源的浪费,对伴生矿产资源的低利用和无序排放浪费了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煤炭开采的局限性
我国目前的煤炭开发的重心逐渐转向生态环境脆弱的晋、陕、蒙地区,这对于地区的环境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有的是可以预见的,有的不可预见。短时间内超过环境承受能力高强度开采煤炭,不利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交通不畅也是影响煤炭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晋陕蒙地区煤炭外运压力较大,加上该地区煤炭产量持续增加,运输能力无法满足煤炭外运的需要,这也是影响煤炭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经济效益低
我国的煤炭企业多数建立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山区、农村、郊区一带等。这种分布情况就将企业与市场分离开了,由于远离销售市场造成了企业运输成本的增加,这将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加上煤炭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让煤炭企业缺乏发展空间。
二、近年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煤炭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种特点:
1.安全管理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
2008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三个明显下降”。除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外,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3%和15.1%。26个产煤省(区、市)中,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的有2O个。同时,较大事故明显下降。煤矿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1%和34.4%。
2.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强
新时期国家将密集出台有关煤炭产业调控政策,煤炭产业政策调控的总体方向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主要取向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四是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调整改造中小煤矿;五是开发利用煤层气,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七是发展高效煤炭转化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三、煤炭经济发展对策
(一)控制投资,审查在建项目
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要根据煤炭经济发展形势,认真清理和科学决策建设项目,对尚未开工的煤矿建设项目要缓建,对煤矿改扩建和小煤矿收购改造要慎重决策,严格控制煤炭产能增长。对银行贷款建设项目要进行全面清理,客观评估项目还贷能力,严格控制企业贷款规模。要遵守国家财政制度,不挪用企业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搞基本建设。
(二)继续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促进多元化发展
大集团战略对于资源共享而言是一有效率的机制,企业内部可以充分共享在财务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营销、管理、品牌、信誉等方面已形成的明显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集团化的企业往往能呈现出专业化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大集团战略表现为经营的多元化或一体化。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在某一产业不景气的时候,通过其他领域来开拓市场,降低经营风险。一体化经营则能够使企业市场交易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三)煤炭经济发展之关键:发展循环经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巨大的调控作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政府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给予帮助,通过向煤炭企业提供相应生产技术,以及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措施,给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管理方面,政府也需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在煤炭开采、生产、废弃物排放和回收利用等环节加强管理,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的提高。
(2)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上的提升必然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支持,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积极建立煤炭技术体系。煤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参与他它企业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改善或者引进先进的煤炭生产技术。为适应循环经济的宗旨,可以大力发展绿色开采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方面的创新等。
(3)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在于综合利用好煤炭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这将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了煤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煤炭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再利用两个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借助于技术创新开发出“档次高、质量优、销路好”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化产品。但企业重点工作需要放在煤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这才是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所在。如: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废弃物应该实现处理。
(4)实现煤炭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双重接轨
根据目前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来看,实现煤炭经济与循环经济双重接轨有着必然的趋势,这不仅仅能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煤炭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使本企业的煤炭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相接轨。
①煤炭经济监测与评价
建立煤炭经济监测与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反映出本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现企业的经营问题,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调整。监测体系主要的监测对象应当是企业各个阶段的经济转变情况,对于企业的经济收支、效益增减、生产销售等做出一个准确的统计规划。
②处理好政府市场的关系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因而煤炭经济必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煤炭经济发展不顺畅,必将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因而在煤炭资源市场分配时需要正确处理煤炭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煤炭市场的稳定,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煤炭市场有序运行的发展目标。
③分配好中央和地方的利益
煤炭是一个利益高度集中的产业,中央运用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能源输出省区的地方经济利益,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个人、企业、部门、省区都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市场成为实现各自独立利益的载体和平台。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行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煤炭经济效益的提升,我们更需要将煤炭经济与循环经济相互结合起来。只有两者实现科学接轨,对于企业和国家才是真正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苏立功.我国煤炭经济态势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