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高中语文大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3 15:41: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大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大概念

篇1

一、高中语文及其人文性再思考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是毋庸置疑的。那我们为什么说它是基础学科呢?可能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基于感性认识而缺少相对深入的思考。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才对语文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再从经验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小学、初中及其课后获得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的,而这种基础性往往更多地给我们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讲,其与课程标准是吻合的。

我们还可以先来看这样一段话,其来源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致同学”:在本册教科书中,我们将追问科学的意义;尝试解释一些人生难题,探讨生与死的价值……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思想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难题、科学的意义、人生、生死、情感、思想等,哪一样离开了人文?而我们看到的这些文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岂不又正是工具性体现?

所以说,今天我们来理解语文,就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合高中阶段学生接纳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而对高中语文的理解,亦如“致同学”所给我们的提示:更多的应该是人文性。或者再说得更明确一点,高中语文应当为人生观、世界观处于成型萌芽期的高中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思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实现的策略再思考

人文性并不是天然地呈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以为可以考虑如下一些策略:首先需要我们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自己能够在高中巨大的应试压力中解脱出来,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为学生的思想成长奠基。更新教学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且说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我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是否还存在“思想霸权”现象呢?恐怕不同程度上还是有的(应试形态下的标准答案意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思想霸权的影响下,人文性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即使萌芽也会被扼杀。所以,要想期待人文性能够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能真正实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允许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只要其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其次是对教材的处理。除了教学观念的更新之外,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不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结合人文性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实现来看,笔者以为可以这样理解: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但不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怎样做。因此,无论是《南州六月荔枝丹》,还是《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我们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解读;无论是“浸着血泪的爱国诗篇”,还是“秉笔直书的史传”,还是“与旧世界决裂的宣言”,我们都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第三,是注重课堂上的生成。我们说高中语文课的一个精彩之处就是课堂上的生成,尤其是那些能够将师生推向高峰体验的生成,其中往往又蕴涵着大量的丰富人文因子。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回顾出相当的一部分这样的精彩课堂或者片段,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令人意外,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活动,而作为教学的两个方面,师生都是具有不同思想基础、不同思维特点的人。由于思想基础不同——我们应当注意到高中学生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十分多元的,所以我们的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都能迸发出许多思想的火花;由于思维特点不同,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绽放出思维的花朵。

如当学生面对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时,学生固然能够感受到这是“真的猛士”,也有少数学生基于生命第一的认识,质疑是否需要这样的真的猛士。面对这一质疑,我们应当如何引导?不顾学生实际给学生灌输同一观念肯定是不行的,但面对这样的认识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笔者的办法是重述民国十五年左右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比较那个时代下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学生,应当在苟活与斗争之间做出怎样的抉择。而当有学生提出“作为学生,我们也可以其他的斗争方式”时,我肯定了他的观点,并指出每个人都有选择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同方式,只要于国于社会有利,都是值得肯定并赞赏的。

人文性是一个大概念,内涵与外延都十分丰富,上述策略于大家面前可能只是一种小技巧。尽管如此,作为来自于笔者实践的一点思考,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高中语文课堂上人文性实现的阶段性思考

回首笔者对高中语文课堂上有效实现人文性的一点探索,应当说是有一定的经验累积的。例如在对人文性的认识当中,笔者只是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要是非工具的,那就肯定是人文的。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语文从来就不是这种简单的二元组合。再如对语文教学的设计与构思如何才能彰显人文性的思考,笔者曾经以为人文可以是一个单独呈现的环节,可通过教学实践我才发现其只有基于一定的知识基础,基于必要的文化背景,才能让学生生成我们期待的人文性认识。又如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我们曾经有过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态,尤其是对于人文性而言,我们不知道现在的高中学生会冒出什么样的奇怪的想法,而现在我们知道多元思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不光期待人文生成,更能促进我们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人文视野的扩大。

篇2

一、反馈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反馈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反馈教学法的概念、原则和具体分类,对这些基本理论的研究关系到反馈教学法能否更好地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只有通过对反馈教学法基本理论的梳理,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总结分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反馈教学法的概念

反馈教学法是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种类的学科。反馈教学法的实质就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接受了某一类型的知识或者听到教师的讲解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外在表现,而教师要注意这些细微的变化和表现,把这些行为转化为教师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来源。反馈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和调整后再反馈给学生,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更正,便于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教与学。将反馈教学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反馈教学法的原则

在实际课堂活动中应用反馈教学法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其一,互动原则。反馈教学要将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循环反复的传递,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过程就是互动。其二,情感原则。反馈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信息传递机制,无论是信息的输入还是输出,面对的都是人而不是机器,尤其在教学活动中,当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同时遇到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时也要及时引导,加强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其三,评价原则。反馈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运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能够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3.反馈教学法的分类

反馈教学法主要有正反馈、负反馈、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正反馈就是对教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的信息反馈过程;而负反馈则是与之对应的对教学活动起到阻碍作用的信息反馈过程。前者会更好地激励学生,后者则有可能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反馈就是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得到反馈信息;间接反馈则不仅仅要靠课堂上的信息,还要借助一些课堂外的信息来进行有效的反馈。

二、反馈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基于对反馈教学法基本理论的研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策略。

1.课前反馈――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从而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获得课前反馈信息。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困难能有大概的了解,可以在正式上课前更改课堂设计环节;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对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哪些知识学生容易混淆了然于心,便于教师对这些学生给予及时指导。进行课前反馈,能够充分降低课堂失误率,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原文是文言文,涉及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为学生布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预习。如“关于文章的题目,为什么顺序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而不是其他别的顺序?”“文中四人谈论的内容不尽相同,为什么孔子只对曾皙的言论表示赞同:‘吾与点也。’”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教师能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反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课中反馈――有效的提问促进与学生的交流

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反馈教学中主要的信息来源,教师甚至能够通过学生上课时的表情来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掌握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中的机会进行反馈教学,通过有效的提问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不仅要问有意义的问题,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取对反馈教学有用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变式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如果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有愧疚之情?”那么学生可能只会浅显地回答:“因为作者吃了老王的香油和鸡蛋。”但是如果教师提问:“在作者和老王之间的关系中,对彼此的情感是怎样的?”那么学生就会挖掘到老王对杨绛的关心和杨绛对老王的同情这样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3.课后反馈――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在反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课前反馈和课中反馈环节,更要在课后坚持进行反馈教学记录,包括课堂中学生和教师思维的火花及课堂中出现的缺点和不足,所有信息都会促进教师日后的教学。如果教师能够长期记录下这些反馈教学中的信息,对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重大意义。

篇3

(一)在语文课堂讲授中只注重书本内容,忽视了课文之外语文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视学生智力差异,不顾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习题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原因不全在老师,比如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无暇顾及,这是老师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笔者还是认为应该对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将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到课堂之外的知识海洋中去自由翱翔。

(二)教师自身的修养、素质、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学历较低、年龄较大,虽然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培训、进修,但与现代社会实行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而年轻教师,虽然在学识上、学历上好于其他教师,但在教学经验、课堂把握能力、敬业精神上也存在差距。这些都对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形成极大挑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努力的方向

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走向素质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提高自身知识和教育教学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概来讲,分这几个方面:1.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广发阅读、深入思考,不能仅仅依靠参考书和教参,授课内容要有变化,要充分挖掘出语文课文的内涵,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听、说、读、思、议、写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核心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观。可以说,仅靠几册课本和一天一节的语文课,企图就能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很难,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这样的广阔背景下,在学生广泛的阅读中才会产生活力。这无疑需要语文教师的引领,需要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3.转变考试观念。这对普通老师来讲很难,因为有高考这个杠杠在。但我们可以有限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来实施,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尽力地将语文教学自然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而我们的新大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正式提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余蕾提出的“淡化课文、突出能力、注重运用”的命题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二)把握课堂教学,加强引导,转变学生观念,把学生带入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与学必须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必须以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为最终旨归。因此,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笔者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引领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2.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学科有着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不同的题材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向,教师创设的问题,必须切合文意文理,从而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自身对作品的审美认识,才能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3.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具有探究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篇4

在当今这个“繁忙”的时代里,大家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当然,大家更喜爱接受简略、便捷、高效的生活方法和学习方法。由于科技的发达与互联网的普及,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微”事物,初次出现的就是有着通讯便利的微博,其次是微小说、微信、微影片等各种“微”字号,俨然带领我们进入了“微”时代。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学课程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相应出现了微课程、微型学习等,这些“微”事物都以言简意赅为传播特征,只需我们手头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字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适应当下大家的生活节奏,使得学习变得更简单。显然,微课程也是微时代下的产品。

二、微课程简介

1.微课程的概念界定

“微”字,是一个常用的语素,现在“微”又成为了时尚的语素,“微XX”表明着许多新鲜事物,如微博、微信、微新闻、微影片等。一个不起眼的“微”字在现代社会中开释出了大能量。而各种微事物的呈现,显然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微”时代,与此同时,教学范畴也呈现许多“微”字号,如微视频、微课程等,当前就有许多人在运用微课程学习。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山教授首先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指出微课程是以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为依据,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2.微课程的特征

“微课程”是对于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比如要点、难点和疑点等)或教学环节(比如课前复习类和新课导入类等)的分析,又或者是因为一个小问题、小故事引发的思考,我们以往的教育是为了达到教育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微课程则是细化了这些目标,择其一个小目标而进行计划的。正因为微课程的点小,目标清晰,所以,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较,微课程的主题就愈加突出。不同的制作方法决定了微课程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有PPT转化而成的视频,有录屏软件录制下来的视频或音频,也有摄像软件拍摄下来的视频等。然而,不管是哪种制作方法,其主要以视频为主,最好配置音乐、图片、文字,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微课程针对的对象呈现多样化,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也可是一个小故事、小问题、小策略,还可以是某个习题等等。

三、高中语文进行微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高中语文课堂是一个学习的重要平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对各种繁琐复杂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微课程的使用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微课程可以通过视频的模式传播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纳,增强语文的学习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教师过度复杂的授课过程,通常会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得知识没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差,甚至有可能造成教师的再次教学,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微课程的使用是很有意义的。

四、用微课程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办法

微课程在高中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微课程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课程的讲解时间较短,可以在几分钟内通过视频播映的方式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因此,微课程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使用所带来的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微课程的运用就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丰富的知识。

1.PPT式微课程教学

PPT属于一种由文字、音乐和图片共同构成的播放方式,它可以进行文字的标注,音乐或者是语言方面的配音,还有就是图片进行氛围的渲染。这样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它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不耽误正常的授课,又可以对大概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有效的总结。

2.讲课式微课程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先进行视频录制,再对视频进行整理和剪辑,汇聚成一个5至6分钟的重点内容的讲课视频,以便让教师进行授课,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掌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3.情景剧式微课程教学

情景剧可以由教师进行编剧和拍摄,让学生出演一定的角色,在情景剧的拍摄过程中小演员们就已经对知识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而在播放的过程中又能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对知识有一个了解和掌握,同时又能够节省时间,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质量。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讨论法 成因

当前,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讨论式教学法是指经过教师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重要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它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新课改的要求和本质呼唤着课堂讨论的实施。

第一,课堂讨论符合了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特别要重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课堂讨论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第二,课堂讨论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质。

高中语文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它的本质应该是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任务。

高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学科既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体现出对学生自的尊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之所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正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体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教学法,它是学生合作和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学生课堂讨论体现了合作学习,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推陈出新。要冲破过去那些陈旧的模式,寻找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他们的思考,唤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实现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形成创造型思维。我们应该力争使语文课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而且是灵动的﹑科学的﹑理性的、充满探究的。

课堂讨论的天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哺育其个性,同时也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不能压抑学生的思维。借助讨论与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真理,谦逊地表达主见、宽容他人的主张、尊重真理、敢于彻底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无视语文课堂讨论这种珍贵的教育功能和人格形成功能,就是放弃了语文教育的真正底蕴。

第四,课堂讨论的优越性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讨论优越性之一就是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课堂的积极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能够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首先应该目标要很明确。在一些课堂讨论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一些教师的目标概念不是很明确。目标不明确,讨论的再多,课堂再热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培养的目标,那就是:我能利用这个教材以及这节语文课的讨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脉。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全体,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新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作为教师,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处理好学生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更难保证目标的达成度。

二、展现出个性化的思维

新课程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高中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但还处在浅层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就是要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有实效的课堂讨论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魅力在于一个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就像一瓶美味的葡萄酒,能引领学生在课堂内尽情遨游。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中一个好的讨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比如,我在讲解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了解,第二课时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体现出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套子”?如果有的话,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套子”的?假如让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为什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很有兴趣,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答案无非两种:幸福或者不幸福,便是理由却是五花八门。这样的问题讨论探究学习,能引领学生深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课堂讨论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认识及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平时的思维定势,有了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氛围。

结语:卢梭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通过讨论式教学这一途径,语文教学就可以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恢复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地践行新课改精神。

参考文献:

1.孙培云.高中语文教育【J】.科技教育.2010(09).

2.孙正君.浅谈语文教育的语感培养【J】,中国教育.2009(11).

3.张敦水.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9(07).

篇6

关键词:地域文化教育 语文课程 方言课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86-01

地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充分认识到利用好其历史文化价值,对学校教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语言修养与思想修养有机结合[1]。在教学中适当选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旨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贴近现实生活[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地域文化教育的内涵

一般来说,人的生存状态大概有两种,或者离开本土“漂泊”,或者“坚守”。本土这个概念,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影响较大的地方,也可以是祖国。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出各自不同的选择[3]。无论是漂泊者还是坚守者,如果心中拥有自己精神的“家园”,有民族文化的“根”,那么,漂泊中会有乡思,有心灵的归属和依靠;困守中也有认同,不会因为对日常生活的不满而牢骚满腹或麻木不仁[4]。地域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建立坚守与乡思的内涵,培养其健全人格,开发其高度智力,过接触代表地方智慧的地域文化,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5]。

2 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价值

高中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地域文化教育从高中生开始,让他们做有德人,做有德人,立君子品,塑造其良好品德[6]。因此,地域文化的精华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同时高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风气与精神。比如某某高中深入研究巴蜀文化,吸收巴蜀文化中的精髓,将巴蜀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合圆融的文化性格,刚健有为、勇敢精进的文化精神,忧时济世、舍身为国的爱国情愫,经世致用、注重实效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凝练概括出了“敬业、创新、勤奋、求实”的质朴校训,潜移默化地成为学校人共同的价值追求[7]。

3 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措施

3.1 扩大地域文化教育资源

地域文化是千古之作、永垂不朽之作,它值得学生用一生去理解、体验,用一生去感悟、回味。当前高中语文课标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此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建议列入“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比如在第21届全国书博会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展出了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黑水世居民族文化丛书》、《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和黑龙江省精品出版工程图书《北方捕猎民族纹饰图案与造型艺术丛书》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映黑龙江地域民族文化的图书。为配合这些图书的宣传和展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还专门请来了赫哲族民间艺人现场展示极具北方捕猎民族特色的鱼皮服装制作过程,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龙江地域民族文化图书相映成趣,吸引了大量读者驻足观看。

3.2 辅助实行方言课教学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本就并行不悖,二者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语言总是不断吐故纳新的,普通话的词汇在这几十年里也更加丰富了。可见,方言的纷繁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更显现出中华民族语言资源的丰富,它们都是使普通话常变常新的源头活水。正因为差异不大才容易被同化,而且这种同化更隐蔽、更潜移默化,如同温水煮青蛙。几年前,杭州不仅在电视、广播中开播了方言类节目,更是将方言教学引入了小学课堂,开设了杭州话兴趣课。在政府统一规划下,通过编辑乡土教材的方式让方言传承具备一定规范和标准,保留了方言学习和传承的适当空间和渠道畅通,做到社会传承正常化、常规化,这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我们建议电视等媒体应该适当安排一些方言节目,让方言在公共传播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同样有利于方言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这也是对我国的语言资源和文化发展出了一份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3.3 活跃地域文化教学课堂

学校要积极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形式、内容和手段,以文学、音乐、书画和文化活动组织方法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文化工作课程的基本框架,组织开展“第二课堂”能力训练,综合检验文化工作课教学成果。学校要建立地方文化工作课专修室,配备先进的电脑模拟演示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高清晰度投影系统,满足了各类文化工作课程的教学。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地域文化教学课堂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许多年轻人来过课堂后,都会把学到的理念付诸于行动。讲述校园文化故事研究也成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纽带,是教师提升水平、提高能力、获得成长的途径。

3.4 加强地域文化能力教学

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出本地区优秀的作家、作品,这自然有待于本地区内部良好文化生态的建构,形成文学创作、批评竞相活跃的局面;积极尝试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向其它艺术门类转换,如尝试改编优秀的文学剧本,条件好的可以创作,然后在合理的运作下,进行影视作品的拍摄。加大语文教学研究的力度,激发本地区高特等级教师对于地方文学作品的关注热情,由此形成学科优势,力争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水准的提高上获得双赢。

总之,地域文化文本是一种美妙的境界、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片美好的天地。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回归人之本性的教学,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1.

[3] 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节录)[J].语文学习,2009,6(2):40-42.

[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52.

[5] 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高中出版社,2011:363-365.

篇7

关键词:字词教学;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05

字词可以说是思想之母,是文化之源,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切不可淡然视之!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字词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在字词掌握的实效上不尽人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同样遭遇这样的冷局面:大多都是在预习中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极小,词汇知识贫乏,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尤其到了高三,每次考试,最难的题目总是前两道字音字形题,并且在作文中审错题也常常与词语辨析失误有关。

例如,以“缺憾”为话题,却把“缺憾”理解为“缺陷”,甚至“缺点”。有的学生大概对“缺憾”这个词非常陌生,不假思索地就把题目“缺憾”写成“缺陷”;更有甚者,有的原来写了“缺憾”,经过在记忆仓库中“反复搜索”,结果还是改成“缺陷”,可见概念的模糊和词汇的贫乏。而在作文中暴露的语言苍白、词语贫乏、用词不当等问题更是不胜枚举,通篇作文没有一个成语,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却是这样的:“如果你对别的产生了一点小的灵感,一定要‘不愤不启’地把它发展下去。”看到这个“不愤不启”,真不知该不该高兴。

不少高中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了不重视字词教学的严重性,但却更愿意把这种基础知识的教学推给小学或者初中的语文教师。因此,改变语文教师对字词教学的态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要让语文教师重视,还要从更多的方面入手。

比如课标,虽然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在“阶段目标”把“识字与写字”作为五大任务之一,而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只是轻描淡写地带上一句,但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里面,却没有看到对字词的要求。这些也许是语文教师不重视字词教学的原因。因而有学者建议,“字词教学,国家是应该负起责任来的,应该加强字词教学的基础研究,根据普通国民的语言文字生活的需求,制定出字词教学国家标准,包括分学段的字量字序以及词量词序”。

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意识到字词问题的重要性之后,不能等待教育行政部门变革,我们要采取措施,改变字词教学的现状,让学生词汇量不再小,词汇知识不再贫乏。而要把丰富学生词汇知识积累和提高用词能力的努力贯穿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个环节中,贯穿到校内校外、书里书外各个领域。

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词汇教学

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读准音,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会读。读时眼看其形,口诵其声,耳听其音,心悟其义,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就会使学生由衷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感知词语的语境意义,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蕴。学生在查字词典的过程中,能准确找出某个词的恰当义项,这只是能简单地、孤立地掌握了这个词的意义,是比较肤浅的,还要真正体会词的含义,结合上下文意思,把这个词放在全文、全段或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感受词语带来的情感体验,让词语教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品读文章的语感。在研读期间,还可以通过近义词辨析来探究用词之妙,明白表达作用,体会表达感情。

比如:在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时,有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其中“招摇”一词,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的意思,本来是个贬义词,可在这句诗中却不能这样理解,结合语境及诗意揣摩,就会发现它在这里是一个褒义词,是“让人喜爱,引人注意”。所以,对一个词的理解,有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调动所积累的词汇和阅读中的体验与感悟,用词语替换的方式比较、体会这个词所传达的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语境义的辨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使其学会对词语理解欣赏的方法。

二、在写作表达中加强词汇运用

1. 鼓励学生积累多音字和形似字

最基本的要求是避免写错别字。汉语中的多音字和形似字是非常多的,也是学生学习出现错别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识别多音字和形似字,可使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机会大大降低。如多音字“着”就有zhe(看着)zháo(着急)zhāo(高着)zhuó(着陆)四个读音,“差”也有chà(差题)chā(差别)chāi(出差)cī(参差)四个音义。形似字的积累,在于学生学到了某字,就联想到许多字形相似的字,自己进行区别积累,这样既可以扩大识字量,又可以减少错别字的数量。如:学了《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戎”,就指导学生区别“戍、戌、戊、戎”等字,并总结“点shù横xū wù中空,十字交叉就念róng”,学生易记易写,兴趣大增。

2. 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容易读错的常用字

在平时讲课和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用脑用手积累容易出错的常用字,及时订正学生读错的字音,是很必要的。如:号召(zhào)、脊背(jǐ)、骨气(gǔ)、祈祷(qí)、结束(shù)、强迫(qiǎng)、惩罚(chéng)、膝头(xī)、质量(zhì)办公室(shì)等等,说多了,说惯了,也就说准了。

3. 鼓励学生多想多用

在掌握字形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工整规范的基础上把字写得漂亮,组织展出,将字词教学和书法练习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感受汉字的书法美。一个词,会读了,会写了,也就知其义了。此外,还应该再想一想、用一用。一些常用词关键在于积累和运用。开始时,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性训练,撷取生活中最美的一朵浪花,给出几个学习过的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写一段话,要求通顺、合理。完成这样的训练后,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语境,规定用挑选的三五个词去表现这个语境;最后则要求学生尽量写得长一些。这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为高三的“情境表达”作铺垫性练习。而教师在作文评讲中,还可以适当地突出语言功底好的作文,甚至是一两个用得好的词语。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限定,(下转第9页)(上接第5页)要求学生或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特定的情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兴趣盎然。

4. 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错

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错,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认”和“辨”却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作文专用稿纸中就有“字词诊所”栏目,学生首先自我检查,发现错误自己纠正,然后小组一条龙式地纠错改错,字词诊所成了他们字词训练的舞台,学生也养成了改错的习惯。长期下来,字词诊所里的病号由原来的“门庭若市”逐渐变得“门可罗雀”了。

三、学以致用,重视交际用语

平时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用词文明、得体,熟练运用交际性词语,包括介绍性词语、叙述性词语和评价性词语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得体的表达的愉悦感。

学以致用,可独自写成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亦可三五人联写话剧、小品、相声,新编歌词等(抽查到其中任何一人时就集体朗读或表演)。更关键的是要“发表”(班上朗读或表演)。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写的质量如何和能否坚持写下去的问题。因此,要专门安排时间,至少半节课以上,这可以从每周作文课里挤一节。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在“小小”地作文。教师可以先随机抽点学号(要尽可能多抽点学号,以便照顾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此阶段可多用点时间);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表”时间,这是为写作或表演“高手”们提供一展才华的机会(如果当堂课精彩表演太多,再追加一节课也是值得的)。发表之后应有评议。刚开始可由教师担任评委,现场指出词语的应用是否恰当,文章或片段的优缺点等,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之后根据班上学情可适时让学生点评一二。此法贵在坚持,不可因抢时间或赶进度而中断。只要数周之后,学生形成学习惯性。这样,我们就把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且化整为零,分层要求,形式较为生动,照顾并保护了学生学习字词及语文的兴趣,易于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四、教师要多开展有关词汇的语文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学生佳处必成诵,“不动笔墨不读书”。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比如词语知识及运用比赛。可以让学生开展词汇的分类整理活动。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用词现象进行调查和搜集,比如路边店面招牌等上面的错别字,广告的妙用字词,报刊新词,网络语言(如“人艰不拆”、“萝莉”、“不明觉厉”、“比特币”等),方言词语,歇后语等。让学生知道,词汇掌握与生活实践有密切关系,接触的事物少,知道的词当然少,对词义的体验也不会深刻,用词就难以做到左右逢源,更难精当绝妙。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习惯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那么,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二、专心听课的习惯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三、及时复习的习惯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 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四、静心读书的习惯

对于现代社会劲爆媒体的多年来的狂轰滥炸,家庭校园乃至社会,已经很难有宁静的地方了,然而,“宁静以致远”,不静下来读书,在高中阶段都难以精心读书,那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个一辈子远离书本的人,一个一辈子读不进书的人,起知识的吸纳是非常可怜非常有限的。要静心读书,要开始读长篇大论,读厚书,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在语文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眼皮下静心读书,并减少一些好心的唠叨与不必要的话语干扰。

五、大声读课文的习惯

这里主要是讲读古文。因为大声读,才能够暴露一些字音字义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找注释或工具书。读出句读,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读出来,把句子的语气读出来,如果对这些上千年的经典能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情有味,这些千古名篇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逐渐的进入脑海融进血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指导和影响自己一辈子。

六、积累梳理的习惯

学习是少不了背诵与积累的,包括学习数学在内,但是,这种积累是散乱的还是有意识的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则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梳理。由少年时代进入到青年时代,在学习上就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学习调控意识,有非常明确的理性追求。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厚自己的学科储备的时候,对于已有的和新摄入的内容,都应该尽可能的进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认识的字,新接触的语词,新领悟的精粹的语句,以及一些文学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七、主动交流的习惯

篇9

关键词:阅读倾向;人生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25-02

叶圣陶曾指出:“担当这件大事的不仅是学校里的语文教师,作报告的,发表演说的,广播员,戏剧演员,电影演员,写稿子登在报上的,写稿子登在杂志上的,写各种各样的书稿出版的,翻译各种各样的书稿出版的,全都担负着语言教育的责任,就影响范围看,语文教师的影响限于学校里,其他的人的影响普遍到整个社会。”如果说叶圣陶先生在这里论及的是“大语文教材”的话,那么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大阅读观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就青少年的阅读倾向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略作探讨。

一、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

语文科和其他科不同,更大容量的知识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交流中获得的。朱自清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学生的成就“大部分从课外阅读和课外联系得来;他们读著译的小说,读各种杂志,文艺的,非文艺的。”那么,我们青少年目前除了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外,课外又在进行什么样的主流阅读呢?首先,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我们青少年的阅读越来越趋于感性化、时尚化:

1.言情、武侠类作品。现行的“校园文学”百分之七八十都与这类题材有关。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这样的年龄段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萌生,但世界观又不很清晰,容易产生幻想,去设想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言情、武侠类小说正和他们的这种心理相吻合。这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都带理想色彩,而人的心理往往是越跟自己有距离的东西越能诱发追求欲,青少年尤其如此。

2.漫画、卡通类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大众化、通俗化。但学生常常看不到这类作品为迎合人的感官而带来的庸俗化、粗俗化,某些作品以嘲笑长辈为乐,以逆为乐,甚至还极尽曲解经典名著之能事。青少年们在一笑了之的同时有谁去对比思考一下大师们笔下的笑的内涵和深意呢?咸亨酒店里的四次哄笑,与卡通漫画里的笑能同日而语吗?

3.快餐、网络类作品。认真地用心阅读是一件必须耐得住寂寞的事情。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加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经典名著地位的淡化,正如赫尔曼?黑塞说的,“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可以借用这些话对我国目前青少年乐于快餐式、网络式阅读作一个绝好的注释。其次是阅读的质量和深度不够。因为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让青少年耐不下心研读名著;又因为经典名著不像时髦读物那么富有刺激性,所以很多青少年不乐于拜读;再因为数理化的巨大压力和速效性,又使他们急功近利,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慢工出细活的”阅读。冯骥才曾说过:“我从未把书当作我消度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可见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内化人文精神,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航标,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二、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包括了对各类文体的阅读。从新课标的阅读目标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阅读的重要任务是立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标阅读的指导精神就是让青年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走进大师们的心灵世界,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成果,感悟他们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境界。日本能在二次大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它的教育思想带来的民族精神是功不可没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完善人格的培养也是新课标的阅读目标:“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加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新课标主张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让青少年领略大师们所思的深刻与广阔,这样,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他们心智成长、独立阅读能力强化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会越来越宽广。如通过阅读,对《史记选读》中刘邦、项羽的形象、《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他们就会拿出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立体地审视,而不会以各类参考上的样板化模式去僵化人物形象。

篇10

关键词: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条件 阅读计划 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阅读能力也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要让学生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这应给学生讲明。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呢?

二、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指导学生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

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三、要让学生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要让学生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多本。

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

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

不少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

还有的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篇11

在平时的教学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三处瑕疵,具体如下:

1.必修三第三专题中庞朴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第三段最后一句话:

“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把这一句话所在的段落补充完整,在它前面还有这样几句话: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我们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

在这里我觉得“媲美”使用错误,论证如下:

(1)首先从作者本来想表达的意思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与蜜蜂和蜂蜜之间的差别都很大。

(2)然后再从“媲美”本身的含义来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媲”解释为“匹敌;比得上”。“媲美”解释为“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例句为“该产品可与世界名牌货~。”

(3)最后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媲美”的意思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有差别。把原句主干找出来就是“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差别之大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请问“差别”怎么比美?这种“差别”美在何处?应该选用“相差无几”更为合适。作者在这里显然是弄错了“媲美”只理解为“匹敌;比得上”的意思,而忽略了这个词只用在“美(好)的程度”方面的比较。

2.必修三第二专题中杨绛的《老王》中第三段第一句话: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把这一句所在的一段话也呈现出来: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我觉得第一句中“不仅”使用不当,论证如下:

(1)根据前后文,我想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老王不仅老,而且有一只眼是瞎的。作者为何省略了“而且”或者“还”呢?

(2)从“不仅”本身的含义来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不仅”的解释有两个:1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2不但。

对于义项1造句子如下:A.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看法 ;B.他看上去不仅六十岁;C.他的商业活动范围不仅在中国。这些句子中的“不仅”明显是用在数量和范围方面,它有实际的意义,如果去掉那么意思就发生变化。如A句就变成:这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原来的意思是:这是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的想法。

对于义项2造句如下:A.他不仅勇敢,而且聪明。B.多年频繁的战斗,不仅没有挫折他的锐气,而且像纯钢的刀锋,愈磨愈加锋利。C.在学校里小红不仅学习好还写得一手好字 。在这些句子中“不仅”作为连词,表示递进。连词是比副词、介词更虚的一个词类,它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群乃至段落,具有纯连接性,没有修饰作用,也不充当句子成分。如果把句子中的“不仅”去掉,句子的实质性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如A句就变成:他勇敢,聪明。它的意思没有变。

(3)那么原文中“不仅”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看是否符合义项1,“不仅”后面紧跟着的“老”既不是数量也不是范围,可以肯定不能解释为义项1。那么只剩下义项2 了,确实也是这个意思。从整个句子以及整个段落来理解都是“不但”的意思。“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老王不仅老,而且有一只眼是瞎的。递进关系的句子重心落在后面,事实也是如此,这句话在这一个段落中是总起句,后面讲的都是老王眼睛的不幸,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

(4)既然“不仅”理解为“不但”,并且根据连词的习惯用法,那么文中就不能少了“而且”或者“还”。

3.必修三第二专题中杨绛的《老王》第五段: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段话中我觉得“代送”用得不当,论证如下:

(1)“代”在新华字典中有三个解释:1替;2历史上划分的时期,世;3世系的辈分。显然,文中的“代”与义项2、义项3无关,只与义项1有关,应解释为“替”。

(2)用义项1造个句子如:他代我去拿文件。对这个句子进行拆解一下:原本是我去拿文件,现在是他代替我去拿文件,两种情况“我”和“他”都同做一件事“去拿文件”。依此类推,“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半。”既然是“代送”,那么就有这样两个问题:原本是谁送的?现在是谁送?现在是老王送的,那么原本是谁送的呢?是我们送的吗?自己把自己买的东西送回家吗?这显然不符合习惯用法。在原文中显然找不到准确答案。因此,推论得出“代送”一词使用不当。

(3)我觉得作者或者是编辑在这里不小心出了一个笔误,把“代送”改为“带送”就正确了。“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同时顺带给“我们家”送,因为是顺带,车费减半,这是老王的一番好意。因此原文应改为“愿意给我们家带送”。

篇12

一、文言文的特点和现行的文言课堂教学现状

因为我们的先辈知道语言和时代要变,所以他们把文字脱离了语言,文字单独成为一个系统来表达思想。这种文字保留了几千年的思想和文明。这就是文言文。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和近代的白话文教育,导致我们很难理解文言文。所以多年来,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大多先落实在具体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上,在读懂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带领学生赏析文章的构思、表达、思想内涵等。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的文言教学更倾向于字字落实的翻译。

再加上高考文言文的考点比较固定,基本上文言阅读试题是围绕四个方面设置的。一是文言实词和虚词,这些主要靠积累。这就需要大量的识记,而识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太美妙的过程。二是文言句式。三是句子的理解。这两项基本上都是以翻译句子的方式出现。四是文章内容的理解,涉及全文或局部内容的理解,且是选择题的形式。因为考点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言教学的稳定,促使学生更好地落实文言基本知识。但作为文言文的执教者也会必不可免地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心理,教学的内容就会倾向于考试的内容。

二、文言教学需要补充语法教学的原因

学生从高一开始便接受文言文的教育,到了高三更会进行三轮复习,来强化他们所学的文言知识。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能做到大概理解,却不能字字落实,更搞不清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等。究其原因,是语法教学正在淡出语文教学领域。而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和单句知识对于高中生学习古代汉语极为有用。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比较,在2013级高一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初高中语文知识能自然地衔接,一开始就给学生补充了语法知识。虽然教学时间只有一周,但当学生学到文言中的虚词、实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时,因为有简单的语法知识打底,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很快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有了语法知识作基础,下面他们只需做简单的积累、识记工作即可。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如果有学生能够把20篇文言阅读从头到尾认真地字字落实,就会发现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在文言阅读这一块明显获得了自信。2014级的高一语文教学中则没有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当教授到文言文时,学生对于其中的“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等,很明显地表现出疑惑。 比如必修一《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状语后置”,学生看不出,教师进一步告诉他们是“状语后置”,他们还是听不懂。首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状语,其次不知道状语该放在句中哪些位置上。如果教师不补充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而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这是状语后置句,原来的语序应是“青于蓝出而于蓝胜”。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他们更迷惑。原因在于初中语文的课本中未编入语法知识的相关文章,也未对语法进行教学和训练。如果我们能在高一起始阶段,让学生稍微接触一下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 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会更加地顺利。

三、文言教学需要补充什么语法知识

(一)学习单句成分划分有助于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语法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些重点。笔者所接触的学生对词类知识还是有一个大概认识,能基本明白实词和虚词。知道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补充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句子的成分。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同时还要介绍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介绍完语法的基本知识,学生只是清楚了一点点。紧接着要靠适当的练习来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点,争取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等学生能够基本划分句子成分后,就开始引导他们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比如“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先请学生翻译句子“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学生立刻就明白锋利应该修饰句中的名词“爪”和“牙”,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是定语,现在定语放到了名词的后面,“蚓无爪牙之(利)”。划完句子成分,学生一眼即知,这是定语后置。再比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学生理解了本句意思是“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比学生”这个介宾短语应该修饰“贤能”这个谓语,它在句中充当状语。那么在“师不必贤于弟子”中,正确的成分划分应该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一眼即知状语(介宾短语)放到了后面,原来这就叫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仍以《师说》为例,比如“句读之不知”,也就是“不理解字句”的意思。句中“不知”是谓语,“句读”是宾语。“句读之不知”,句中成分划好,学生就看出宾语没有放在谓语的后面,却放在了谓语前面,这就是宾语前置。依照现代汉语语法中单句成分划分的办法,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中最难分辨也是最常考的“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这对提高学生文言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复习词类知识掌握文言中的词类活用

有实在意义的并且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的词叫做实词;没有实在的意义,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但是对整个句子有一定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以上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àng)之。”(《鸿门宴》)──先攻破秦军打进咸阳的,就让他做王。“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临时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作为宾语的代词“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这种现象叫词类的活用。那么,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别的词类了呢?除了从语境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学生只要根据语境理解了文意,再加上以往所掌握的词类知识,发现词性出现了变化,就知道这里可能是词类活用。能够正确判断各类词性,词类活用就不会成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拦路虎。

总之在高中起始阶段补充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3]丁瑞.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艺术刍议[J]. 语文教学之友,2014,393:23

[4]姚维勤.多元智能理论与文言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4,391:22

篇13

【关键词】数学课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63-01

一、培养学生学会读书

小学生识字少,理解分析能力差,不知通读题的重要性。虽然也照书读题,但分不清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此类问题,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养成会读书的习惯,新的课改教材中均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图画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二、培养学生并用多种感觉器官

小学生的思维表现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上。新的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用眼细看、动脑去想、动手去操作,动耳去听,动口去讨论,又如: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算,一章中的“小熊猫购物”一节,图中货架上分别标明了五种货物与单价,小熊用20元钱要购买2种货物,1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钱?除图中所要求以外,教师还可设疑购货种类和数量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并用,仔细看图、动脑细想、动手列式计算、动口相互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就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也会很快掌握,含有乘、加计算两步算式题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只求表面,不抓根本,讲解、训练不到位

就这节课来说,画线段图这一项内容本人就讲解了大概十分钟,一是费时过多,二是从学生画的图来看,可以看出本人对一些细小环节的疏忽,如在画代表苹果的线段时,由于教师平时没有强调画线段图的精确性,同时本身自己在画图时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平均分”这个概念,因此学生在画线段图时也是马马虎虎,要平均分时也是大概地分一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会模糊“平均分”这个概念,这在分数教学中是要不得的,而且我发现学生画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地表达题意,这与平时训练的缺乏是分不开的,足可见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讲解不够准确。

又如,在列数量关系式解题时,本人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于其他班学生来说要差一点,思考其中的原因,本人觉得不是学生智力水平低,而是教师在平时讲解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很注重差生的训练,但常常是一碰到难题,问到差生就愣在那儿,而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就不给他们再多思考的时间,而是让优生来回答,长此以往,这部分学习差的学生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上课不善思考,不动脑筋,碰到难题当然更是理所当然地让别人来答,因此虽然在课堂上差生是训练到了,但练得不扎实,不到位,往往只是点到为止,而没有真正地学到深度。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天性好动,好奇模仿性特别强,往往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在教学时,应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在富有趣味的游戏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专心听,细心计算,养成自觉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四、老师讲解过多,学生主动参与不够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判断能力,使之能举一反三。在解答应用题时,最重要的是能找准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列出数量关系式,但是从本节课教学中,却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分析过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看似气氛热烈,好像学生动起来了,实际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老师课前所设计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和思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是一种接受式学习。这样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转换角色。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老师是引路人,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醒学生的创造心灵。学生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和活跃的思维,才利于学生随时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和对“疑问”探索追寻、实践创新分不开。如: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锯就是因为草划破了他的手,他便开始探索草为什么会划破他的手,最终发明了锯。因此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做“问”的主人,勇于质疑,善于解疑,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整洁规范

小学低年级学生初入学,对作业书写的规范不知道,作业多书写汉字大小不一,少笔掉点,往往把“6”写“9”、“8”写成“3”或者把数字写得歪歪扭扭,竖式计算数位对不齐,等号写不平等等问题,导致计算错误百出。所以,对低年级学生开始就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书写训练。从汉字的提笔落笔,数字的书写标准,作业的书写格式,题号和运算符号书写的准确位置,都要提出严格的训练标准,树优促差,力求规范统一,准确整洁,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所得出的几点体会,从中,我真正明白了“教育无小事”这句话,作为一名教师,你就是学生的镜子,你的所作所为,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牢记这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参考文献:

[1]方卉.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

[2]刘英.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J].新课程:教师.2010,(08):113.

篇14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一、树立历史的观念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强调要树立历史的观念,一方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区别,另一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联系。看不到差异,就会“以今例古”,弄出错误;看不到联系,就会割断历史,失去许多“解文”的依据。此外,读文言文还会遇到古人的观念问题,缺乏历史的眼光,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评价。

    看不到差异,可能会把文言文的“词形”弄错。比如,1991年的文言试题中有一句说:“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用“现代”的眼光看,“衣服饮食”是两个词,可在古代是四个词:衣,指穿的;服,指器物,指用的;饮,指喝的;食,指吃的。词形看错了,对语意的理解自然不可能准确。1995年的试题中有这样一句:“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妻子”、“以为”,现在都是一个词,而在这段话中都是短语:“妻子”就是“妻和子”,“以为”就是“以之为”。“富贵”一词也需注意,在这里并不是“富和贵”、“又富又贵”的意思,它是一个偏义复词,意在“富”而不取“贵”,因为“独擅其利”并不能提高地位,而只能使生活变得阔绰。1989年的试题中有一句是:“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这里的“足以”、“霸王”,用现代的眼光看自然都是一个词,可实际上各是两个词,“足以”是“足/以之”的省略,“霸王”是动词,是“称王称霸”的意思,看成一个词还是看成两个词,意思相差很远。还有通假字。缺乏历史观念,没有“通假”意识,就感觉不到,发现不了,自然也就不会去想,去查,包括语文教材的注解上都有这样的错误。比如,“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苏武》),教材注“前”为“以前”,句解为“以前因投降匈奴和死去的……”这连语法都不通。其实,“前”是“翦”的通假字,是“除去”的意思。这就是以今例古的错误。1996年的试题中也出现了通假字:“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这里的“缪”就是“谬”的通假字,意为“假意地”。看不出这个通假字,对文意的理解就会“隔一层”;如果以此为测试点,那就更容易失分。

    看不到古今差异,也会直接把词义弄错,特别是古今同形词。1991年“三南”的试题中有一句:“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这里的“或”易误为“或、然”之“或”,“连”易误为“连接”之“连”,而“稍”更易误为“稍稍、稍微”之“稍”。这是读文言文最易陷入的误区。除了知识的问题之外,“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辞海》的编者们该是很博学的了,但也难免犯这样的错误。比如“睡”这个词,《辞海》举《史记·商君列传》中“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一句为例,解释为“睡觉”。这也是一个以今例古的例子。说“睡觉”,在秦汉时一般用“寝”;“睡”则是“打瞌睡”的意思。

    缺乏历史观念,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或者理解错误。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中对坐次的记述。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甚至会怪讶司马迁太罗唆。但以历史的眼光看,这些记述决不是多余的,而是具体地表现出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1992年的文言试题中说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这一句话,如果不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看,恐怕就不大好理解。1994年讲何子平的孝道,1995年讲郑善果之母的训子之道,都涉及到古人的观念问题,都需要一点“历史的眼光”。

    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异,忽略这一点就会犯错误;但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不善于利用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也是愚蠢的。古汉语一个单音词的几种意义,往往分别包含在由它组成的现代汉语的几个双音词中。如“书——书信、书写、书籍”,“疏——稀疏、疏远、疏通、奏疏、注疏”,等等。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联系来推断文言词义。比如《桃花源记》中有一句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要解释其中的“规”字,就可以先联想含“规”的词语:规矩、规则、规劝、规划……然后分别“代入”“规”的位置,“规划”一词可以讲通,这就是正解。另外,有不少文言词义保留在成语之中,而成语又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一种古今联系,也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如“负”字,它的一些意义可见于下列成语:负(以背载物)荆请罪、负(倚、恃)隅顽抗、忘恩负(背弃、违背)义、素负(享有)盛名、负(亏欠)债累累,等等。用已经掌握的成语与文中的词语相比照,可以更快地找到解词的根据。我们试用这种方法来解1995年高考的第12题。这个题共考查4个实词。“A、若行事不允,或妄chēn@①怒。允:公平。”现代汉语中有“允当、公允、平允”诸词,都可分别“代入”,可见把“允”讲成“公平”是可以的。“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现在常用的有“恪守、恪遵”,都是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可以提供一点解“恪”的根据;如果知道“恪慎”一词,那就更好,可以断定把“恪”解为“谨慎而恭敬”是可以的。“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如果想到“名副其实、名不副实”这两个成语,肯定有助于判断“副:符合”是正确的。“D、岂汝身致之邪?致:导致。”含有“致”的双音词很多,如“精致、景致、引致、招致”等。名词、形容词显然无法“代入”;就动词看,代入“导致”一词也是不通的。“导致”是“引起”的意思,而且一般指引起坏的结果。代入“招致”、“致使”等动词也不通。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致”在此处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大概没有保留下来。实际上“致”在这里应该解做“求得”、“得到”。四个词有三个可以利用古今词义的联系进行思考,说明这种联系的普遍性。

    “历史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的形成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强化。这是复习、应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掌握系统的知识

    1.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这主要是指古汉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单用)和古今都用但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前者如“恪”,后者如“致”。数量以多少为宜?人教社版高中语文教材列出360个,似乎还少了一点,笔者以为不能少于500个。当然,这个词目的确定是很费斟酌的。可以参考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饶杰腾主编、北京师院出版的《中学文言常用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