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护理特点范文

社区护理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3 14:4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区护理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区护理特点

篇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有其特定的理论、概念、工作范围及工作方法。它是医院护理的延伸,不仅为患病的个体提供服务,而且为家庭、群体和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社区护理在我国目前不断发展完善的医疗卫生事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又称社区保健护理或社区卫生护理。加拿大公共卫生学会认为“社区卫生护理是专业性的护理工作,经由有组织的社会力量问的合作来开展工作,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家庭、学校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社区护士除照顾患者及残疾人之外,应致力于预防疾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以减少疾病对人群的影响。同时对居家患者及有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熟练的护理,帮助那些面临健康危机者获得健康。为个人、家庭、社区团体及整个社区提供知识,并鼓励他们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美国护理学会定义“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美国公共卫生护理组织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的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或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我国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特殊人群为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这一“六位一体”的护理。

2 社区护理的特点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使护理工作与医院内护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护理主要是按分科和分级护理的办法,围绕患者而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护理。医院内护理的设备齐全,护理分科很强,护理人才较多,护理工作主要是以护理人员之间密切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

社区护理是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它强调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护理,是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开展社区护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

2.1以健康为中心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深刻变化,导致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化。从而提出了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护理的工作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促进健康促进健康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需要社会动员,如政府动员,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动员,动员专业人员参与等,使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2.1.2保护健康保护社区居民免受有害物质的侵袭。如合理饮食、饮水卫生,预防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性。

2.1.3预防疾病预防疾病是预料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防治,或尽早发现问题以降低其可能造成的伤残,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应采取三级预防。

2.1.4恢复健康使慢性疾病处于稳定状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和急性恶化,使身体功能逐渐恢复,减少残障发生。

2.2强调群体健康社区护理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和社区。其工作就是收集和分析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利用护理程序,解决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而不是单纯只照顾一个人或一个家庭。

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各种疾病患者、残疾人群和临终患者,家庭、团体、各年龄阶段和社会各阶层的人群。

2.3预防保健为主社区护理的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主。按照我国传统医学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思想,相对医院护理工作特点而言,社区护理工作应该通过二级预防的途径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工作。

2.4有较高的自和独立权

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护理对象繁杂,社区护士可以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预测和发现人群中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与医院护士相比,社区护士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具有独立判断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社区整体进行健康护理,也经常进行居家护理。

2.5社区护理的长期性、连续性、分散性和可及性社区护理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是指在不同时间、空间范围提供连续的、一系列的整体护理。分散性是指服务对象居住得相对比较分散,使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对交通的便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出了服务的可及性。可及性是指社区护理服务具有就近性、方便性和主动性,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2.6综合

由于人群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护理工作除了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工作为主外,还应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家庭、个人进行综合服务。

2.7多学科协作性社区护理是团队工作。因为工作内容繁多,工作方式多样性,所以社区护理需要利用社区的各种组织力量和多学科的协作,并需要公众的参与来开展工作。

篇2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社区护理越来越被重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社区护理工作由于具有深入病人家庭,可具体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特点,在糖尿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本文选取了国内糖尿病社区护理的一些有效做法,希望对促进糖尿病社区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1社区护理特点

1.1预防保健为主:通过一级预防途径达到促进健康、维持健康的目的,减少社区人群的发病率。

1.2强调群体健康: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既包括健康人群也包括患病人群。

1.3社区护理工作范围的分散性及服务的长期性: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居住相对比较分散,使得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更广。社区中的慢性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服务对象对护理的需求具有长期性。

1.4综合:由于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求社区护士的服务除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基本内容外,还要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服务。

1.5可及性护理服务:要求护理服务具有就近性、方便性、主动性,以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

1.6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预测和发现人群中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这就需要护士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社区护士需经常上门服务,采取“一对一”的服务形式。对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及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较高,护士必须具有慎独精神。

1.7多学科协作性: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中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可能涉及多个部门才能解决。

2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症状或延缓并发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当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后,在饮食治疗、科学用药、运动锻炼、生活习惯和方式、心理调节等方面可进行主动自我调控,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保健。该项工作首先应得到街道居委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健康教育顺利进行。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资料,跟踪服务。内容包括指导患者学会血糖、尿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技巧;自我管理;自我保健及护理指导等。具体做法有:①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小册子;②举办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1次/月,以幻灯、投影、播放糖尿病专题录相等形式系统讲解,鼓励患者及家属互相交流经验,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科学指导;③电话热线咨询解答;④家庭随访,了解患者饮食、运动以及血糖控制情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再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2.1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有些病人虽然无并发症,但生活质量水平下降明显,护理人员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年龄、病情情况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开展精神心理教育,帮助病人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适合病人康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加强与家庭和他人的沟通,鼓励病人参加适度的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使病人对于治疗疾病和重返社会的决心普遍提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2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基础因素,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多数病人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如嗜好烟酒、饮食结构不合理等较为普遍,可从健康教育入手,宣传糖尿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帮助病人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为病人制订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咨询是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必需因素,糖尿病病人在社区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和服药等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对病人进行检查和用药指导,加强对病人有效检测,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护士通过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细节,使病人对治疗有安全感,消除病人的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使病人乐于与护士交流。

2.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篇3

【关键词】 社区护理;特点;解决方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58-0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措施的实施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的提高,因此,为了顺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社区护理顺势而生。但是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体系起步较晚,因此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我国的护理医疗资源发展及其的不平衡,而且结构也不够合理,配置也不均匀;其次,社区护理人员严重短缺,而且学历不高,培训不足,缺乏社区护理服务应有的理念、相关知识和技能,素质参差不齐;再次,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许多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和完备,存在许多的漏洞,致使居民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普遍降低。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改变,适应社区群众健康的需求,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防止社区病人疾病的严重化,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下面笔者就我国社区护理的特点及改善我国社区护理的措施谈谈看法。

1 我国社区护理的特点

1.1 服务的广泛性和综合性

1.1.1 广泛性 社区护理服务的对象一般是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其中以社区内人群的健康状况为主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面向全社区居民的服务体系。而且,社区护士还要根据各年龄阶段病人的生理特点,了解疾病产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健措施,防患于未然,保障社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1.1.2 综合性 社区护士不仅要关注、照顾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参与一般指导性的临床护理,还要向社区成员宣传、介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育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情况特殊的病人,还要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直到病人完全康复。同时,社区护士还要在充分掌握社区成员的基本身体状况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候诊、出诊、转诊、会诊、定期访视、部分住院等医疗手段,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高效、价格适宜的医护服务项目。

1.2 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1.2.1 连续性 社区护士对于社区内服务对象的服务不能因为某一疾病问题的解决而中断,而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关注服务对象的身体变化情况,防止其病情的复发和恶化,使服务对象的危险性降到最低,从而间接提高了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1.2.2 协调性 由于社区护理是处于个人、家庭和医院之间的特殊位置,它需要护士不仅要了解有关病人的家庭状况、文化背景、工作环境、个人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还要协调个人与医院、社区等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便与社会各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为社区居民的看病治疗带来便利。

1.3 价格的合理性 社区护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社区的居民,为社区群众提供快捷、有效、安全的服务,是属于服务性机构,因此社区护理的价格一般都较为廉价和合理,同时也在服务对象的接受、认可范围之内,从而使社区的居民都能够看得起病。

1.4 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1.4.1 自主性 社区护士不像医院的临床护理那样,是在医嘱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是需要其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方法和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在人群中找出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居民进行治疗。

1.4.2 独立性 同时,在特殊的情况下,社区护士还需要独自为个人或者家庭进行访视,在此过程中,社区护士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辨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有能力应对。

1.5 疾病的预防 由于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各种疾病更容易传播和蔓延,因此社区护士必须充分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护理机构还为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并且经常性的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健康普查,以便随时了解社区居民的身体情况,控制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使疾病可以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社区还为社区居民进行免疫疫苗的接种,以提高社区人群的免疫水平,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夯实的基础。

2 改善我国社区护理的措施

2.1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由于社区护理是一门技术性的服务,目前在我国仍旧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虽然卫生部颁布了许多与社区护理的建设、发展等相关的文件,但是其中仍旧指出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而卫生部以下的各级卫生部门更是少有相关的政策、措施出台。而且,在我国实行社区护理的地区也仅仅只是少数几个发达地区而已。因此,为了更好的实行社区护理体系,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国家级政策的支持下,再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出诊项目、操作规程、意向协议等具体措施,使得社区护理体系更加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2 加强社区护理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进展的步伐还太缓慢,而且发展范围小且不平衡,因此大多数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防病及保健意识还比较的淡薄,卫生习惯差,而且“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能吃能睡,能工作即是健康”的老旧观念依旧存在于群众的思想中,尽管各种传播疾病不时的在社区蔓延,但是大多数居民依旧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因此,为了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护理的方便快捷、经济实惠、服务周到,知道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

2.3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护理成了社区居民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起步晚,我国目前对社区护士的教育还不够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发展目的也不是很明确,这使得社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对专业信念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缺乏相应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因此国家必须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准入资格,再在综合医院进行工作实习,以获得能够独立辨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国家的认可,同时还要培养社区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敏锐的观察力和热心服务的意识等等,这样才能获得社区护理的资格,使得社区护理水平能够满足解决社区群众日常医疗问题的要求,从而免去社区群众为小病而跑去医院排队看病的麻烦。

3 总 结

总而言之,社区护理的出现意味着新一轮医疗体制的改革,也是21世纪卫生保健的新需求,还是社区居民看病和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它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虽然目前社区护理的实施还存在着重重的困难,但是只要大家积极的去应对,就能够为社会创建一个更加完善、便利的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 汪琳,问明瑶.浅析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2] 邓颖,靳彦,陈萍.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不足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29).

篇4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领域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一切社会活动均落实于社区,作为社区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士,不仅承担着在医院内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的任务,而且还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医院外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即社区护理。

1 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有着较大的区别。社区护理,扩大了护理工作的职能,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走向家庭和社会,工作内容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扩大到预防保健和提高人群的生活与生命质量。其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健康为中心:医院的临床护理多以恢复人的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则强调促进健康而不是单纯的治疗、护理患者。它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整个人群的身体、心理、社会整体水平。

1.2 以集体为主:医院的临床护理以单个的患者为主体,而社区护理的工作以集体为主,收集和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然后解决这个人群中主要的健康问题,即使社区护士照料到个人与家庭,也仅是帮助整个人群健康中的一项工作。

1.3 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医院护士经常是在医嘱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社区护士由于工作范围广,而且要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来找出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因而他们的工作更自主,独立性也较强。

1.4 管案时间长: 一般医院的患者住院时间短,护士只照顾他住院期间的需要,而社区服务对象长期居住于本社区中。因此,社区护士管案时间长。由于时间长,护士对此患者的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了解深。因此,相互之间关系也比较融洽,有利于评估其身心、社会状况,给予适当的预防或保护、照顾措施。

1.5 与各方面合作加强:社区中除医务人员之间要密切合作外,护士还要与当时政府、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很多人联系,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卫生工作。

2 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由于社区护理的特点,使得社区护士更应有着高素质的要求。

2.1 良好的心理品质:社区护士不仅需要娴熟的操作技术,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2.1.1 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认识现实的一种主动形式。正确地认识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称为观察力[3]。在治疗、护理等过程中,细心、耐心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眼神、举止、体态、手势等,提出并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或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及潜在危机,把握疾病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及其变化,综合分析处理。

2.1.2 准确的记忆力:古人云“不记则思不起”。准确的记忆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患者疾病的性质及转归每天或多或少在发生变化,通过对患者的相貌特征、年龄、性别的识记,进而与患者所患疾病、护理诊断、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相联系,而后进行再认和回忆,并能记忆得准确、无误、牢固,这样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

2.1.3 敏捷的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使人对客观事物获得规律性和本质特征的认识[2]。护士对患者所实施的护理过程必须依个人病情制定护理措施,这要求护士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集中提出护理诊断、制定目标,为患者减轻病痛,所以护士的思维是独立的。

2.1.4 丰富的想象:勤于思考、善于想象对护士来说举足轻重。正确的护理诊断,需要护士对患者有全面的认识,以做出切实的评估。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进行推测、想象、总结、归纳,才能达到对患者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2.1.5 良好的语言表达:言语是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稳定患者心境,排除心理困扰。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言的严肃性,要端庄大方;注意语言的高尚性,不可随意贬低他人;注意语言的保密性,病情不向无关人员透露。

2.1.6 强烈的情感感染:护士与患者都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护士必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不将自身的悲伤、忧郁等负性情绪带到病房,而应将乐观、和善、友爱的情绪带给患者,以自身的言行感染患者。

2.2 丰富的综合知识:由于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要真正地理解人、帮助人,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综合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1)具有比较系统的、完整的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2)具有比较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3)具有预防医学、公共卫生、营养学、康复医学、健康教育学等基础知识。(4)具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5)具有现代管理学知识。

2.3 与人有效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社区护理成功的关键在于与辖区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学会运用交流技巧,具备沟通交流能力。要获得各种信息,得到社区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卫生工作。

2.4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服务内容不仅是疾病的护理,而是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因此,要求社区护士必须具备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健康指导能力: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护士要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改变他们对健康的态度,帮助人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在社区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增多,教会患者或家属必要的护理技术,也是社区护士的工作且必备的能力。

2.6 组织管理能力:社区护士应有一定的组织计划,定期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卫生知识讲座等活动。

2.7 科研能力:具有科研的基本知识,能独立或与其他人共同进行社区护理科研活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3 其他

由于社区护士均要上门服务,走家串户。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活泼、开朗的性格及热情、大方的处世方式等,均有利于做好社区护理工作。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护理是一门关系着人类健康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科学。在21世纪的今天,社区护理向我们走来,她具有显著的特点,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护士走向社区,走进家庭,成为社区和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社区护理是人类健康需要的产物,她有助于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有利于减轻患者家庭的劳动负担。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娴熟的业务技能,博才多学,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田民,马魁.社区护理实习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

篇5

关键词: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58-01

如今各大城市妇幼保健护理站点在社区扩散,发展迅速。发展过于迅猛总会由于软硬件设施跟不上,伴随着产生许多矛盾与问题。即使这样,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仍在多方面使社区妇幼保健的状况得到改善。

1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特点

一般来说,一个小区的社区妇幼保健护理站,是为该小区内的妇女儿童还有其他家庭成员服务的。因此具有一些其他医疗单位不具备的特征,比如社会性、薄利性、区域性以及工作内容复杂等特点。

1.1社区妇幼保健按区域开展,每个独立社区将建立独立的站点。

1.2社区妇幼保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防止疾病,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保障生殖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1.3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具有家庭性,主要是为小区内的妇女儿童服务,同时也以其他家庭成员为次要的工作对象

1.4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配备的仪器,医疗用具比较简易便携,是社区医生方便上门为住户进行简单的医疗保健。也使医生单独工作方便,独立性强。

1.5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对小区居民进行医疗护理,更多的是对住户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为用户解答一些保健方面问题,督促用户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居民各自的文化水平与生活习惯来规范人们各种各样的活动,促使社区形成一个健康宜居的环境。

1.6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人员要学会协调社区居民家庭成员、街道、居委会、妇联、公安等部门的关系以便于进行各种调查统计工作。

2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妇女儿童人口众多,她们是弱势群体,身体薄弱,患病几率较高,恢复能力差,这些都说明了妇幼保健工作的相当重要,需求也很大。而当前的妇幼保健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资源严重不足,分布不平衡,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下,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据相关部门统计,社区的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及资源相当匮乏,仅较发达的城市社区配备较完善的妇幼保健机构。说明当前国家用在妇幼保健相关事业上的经费不多,重视度不够,相关机关单位用于妇幼保健工作的经费比较少,社区个人能用于妇幼保健的消费更是及其有限。

另外妇幼保健工作的各个项目之间也发展的不平衡,许多与妇幼保健相关的服务项目发展的水平还很低,像儿童视力方面的保健,口腔健康,孕妇产后的复查工作还处于初期刚开始开展的状态。

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者与护理人员本身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妇幼保健站点的护士普遍学历较低,素质不够,人数少,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造成了妇幼保健服务质量低下,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3如何提高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质量

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变更,妇女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和所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也有了新的需求。因此,妇幼保健护理工作在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期望,如何提高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是我们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3.1对保健护理人员素质提出高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直面社区居民,为他们服务,妇幼保健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护理人员的高业务素质要求,包括护理点医生护士的专业知识应当全面,而且护理技术要求熟练。从事人员应当具备妇幼保健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诊断相关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护理知识,临床护理相关经验丰厚,面临突发事件方应迅速。

3.2及时总结工作与学习成功经验。当前全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社区妇幼保健的水平也不一样。在发达城市的一些社区护理工作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优秀的经验与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后发展地区借鉴与学习。因此,不同水平地区进行就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举行一些交流讨论会,总结不足与学习成功经验,对社区妇幼护理保健工作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社区妇幼保健制度,以少走弯路。

3.3优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出效益的保障,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基于好的制度。要根据妇幼保健护理本身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监督,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到少出问题不出医疗事故,令住户满意,整体提高妇幼保健的护理质量。

4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现在的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比较空白。但其所能达到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当重视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制度,使其合理的运作发展,在未来的健康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胡敏予.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设想[J].山西护理杂志,1997 ,11 (2):57

[2]洪金兰.妇幼保健机构护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1999,14(9):233

篇6

【关键词】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特点;护理对策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48 h内发病的肺炎[1]。目前, 社区获得性肺炎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同时由于该病病因复杂, 病情比较严重, 临床症状表现也不是很明显, 所以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忽视。因此, 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 积极开展并深入研究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22例, 年龄65~80岁, 平均年龄72.5岁;治疗组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66~78岁, 平均年龄72.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而治疗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点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指导等。

1. 3 临床表现 从患者住院期间的病程观察, 老年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差异比较明显。有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整天精神萎靡不振、浑身乏力、呕吐无力、上腹部有不适症状, 还会发生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食欲不振、呼吸障碍等状况。

1. 4 护理方法 ①制定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 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制定护理途径表, 按照护理路径表实施医疗护理[2]。在患者入院的当天应立即对其进行个人卫生的处理, 在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情况下, 护士要根据医嘱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 并将护理安排的内容告诉患者及其家属, 并获得他们的全力配合。②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人肺炎的发病阶段差异性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状况进行观察, 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跳动次数以及排尿量等。每天还要记录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和呕吐等症状, 时刻观察患者是否表现出了脑缺氧症状, 如有无焦躁情绪等。③呼吸道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 需要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 并且定时对房间内的空气消毒,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道有异物堵塞, 要及时清除, 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另外, 教会老人正确的咳嗽方法, 并观察其颜色、气味、性质和量, 若出现痰液黏稠现象, 可按照医嘱雾化吸入治疗或口服祛痰药。④心理疏导。有的老年人由于年龄大,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对治疗可能失去信心, 护士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教育程度、生活情况、病情发展和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每天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微笑面对患者, 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 尽量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紧张及不自信, 避免患者因猜忌自己的病情而胡思乱想, 从而导致疾病治愈缓慢。⑤健康教育普及。对患者以幻灯片或书籍形式进行肺炎知识普及, 使患者充分了解肺炎, 消除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还要嘱咐老年患者出院后每天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和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提高自身免疫力。

1. 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菌检查均无异常;有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 但其中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20例(50.0%), 有效16例(40.0%), 无效4例(10.0%), 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痊愈16例(40.0%), 有效13例(32.5%), 无效11例(27.5%), 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步入老龄化阶段, 而且经济的巨大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越来越衰弱, 从而抵御外部环境中细菌的入侵能力也越来越差, 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的几率在逐年增高。尤其是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在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中,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 正确的护理措施也是相当重要的。作为护理人员, 在搞好护患关系的同时, 还应该重视疾病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比如呼吸道的护理, 还有最让人容易忽视也是尤为重要的心理疏导。通过实验证明, 有效的心理疏导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另外, 护理人员还要做好老年患者出院后的指导, 不吸烟酗酒, 尽可能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每天多参加体育锻炼, 合理饮食, 增强免疫力, 同时保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总之,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老年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同时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也使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了预防疾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穆艳燕.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2):2.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292-02

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成员,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完成。发现社区护理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探讨研究护理缺陷对策,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使病人在轻松及熟悉的家庭氛围中,在社区护士的帮助与具体指导下,得到方便经济的护理服务,获得健康保健及疾病康复知识。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成员,社区护理可使病人在轻松及熟悉的家庭氛围中,在社区护士的帮助与具体指导下得到方便经济的护理服务,获得健康及疾病康复常识,得到心理疏导,精神鼓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护理应以“社区内弱势群体(老、弱、残、障 )为优先服务对象”。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也提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障人、精神病人等为重点”的服务宗旨[1]。目前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三年的工作经历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总结如下:

1广元市新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般情况介绍

该服务中心于2007年由中心医院转型而来,位于市中心地段,常住人口6.5万,其特点是商业繁华。人口繁杂且流动性大,暂住人口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辖4个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

该中心设有全科诊室5个,注射室、观察室、预防保健科、计免科、妇产科、中医科及其他辅助科室,有观察床15张。中心管辖4个社区,下设一个服务站。中心有职工26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3人。于中心医院(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为辖区居民提供了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2.1 护士的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护士为社区护士,其他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护士为公共卫生护理的护士,公共卫生护士和社区护士与临床护士有很大的区别。

2.2 社区护理对象是健康的人群、部分高危人群和少部分病人,是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相对较固定,服务范围除个人家庭外还包括各种群体,如社区内儿童、学生、工人、护理时间对护理对象的照顾是长期的,服务是全程的连续的。护理的目标:鼓励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管理,针对社区人群,家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护理工作,服务方式:社区护士走进社区,迈进家庭,将服务送进病人家里。

2.3 工作中心:社区护理和公共卫生护理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

3社区护理的缺陷

3.1社区护士定位不清:护理人员少,社区护士身兼数职,做了非护理的工作,这一状况对社区护士的发展不利。德国护士与居民的比例为1:160,英国为40%护士在所属社区为居民担任健康服务。

3.2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偏重,第二级预防为主的较局限的护理活动:静滴、家访、测血压、肌肉注射、健康教育等与第一级预防为主的护理活动为重点的两个因素差距很大[2]。

3.3社区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分工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具体,社区护理质量考核无标准,

人员设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社区护理质量的提高。

3.4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偏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学历多为中专为主且年龄偏大,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护理专业培训的教育的仅占30%,护理知识停留在疾病护理的单一层面上,很难胜任社区护理的工作,加之社区的不认可和不理解,直接约束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3.5社区护理的服务方式单调: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疏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建立个人家庭档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门护理也仅注重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忽视心理及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内容单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4社区护理对策

4.1 转变观念:调整社区护理人员结构,在我国社区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护理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才能使社区护理达到最佳效果,社区护理服务有多种,如:护理服务、教育 、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分工、观察及研究等。涉及问题多见护理特点在可以预防保健为主,强调群体健康,因此应从社区护理的特点来进行人员配置。

4.2 坚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强调政治思想及专业素质的提高,要通过严格系统的社区或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并且具有国家承认相应学历,敏锐的贯彻及评估能力,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等知识,来提高护理的整体素质。

4.3 加强社区护士与辖区居民的沟通交流,让居民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理解护士,从而积极配合社区护士完成辖区内各项护理服务工作。

4.4 寻找政策上的支持: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晋升等问题上有所扶持,在家庭护理、探视制度、健康教育等护理项目上有相应的法规政策的保障,以及工作价值的体现,鼓励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刚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4.5 加强社区护理的研究,拓宽社区护理领域: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重新审视市场定位,创造条件,利用资源,改变过去社区服务形式单一。“医院化的护理方法,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走进社区,走及家庭,努力发展我们的社区护理事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社区护理工作独特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6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17-01

特殊性社区护理是适应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的,因此,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上看,它既是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将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笔者通过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从事20多年的医院护理和近几年的社区护理实践的对比,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护理者,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这对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一词源于英文,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根据美国护理协会的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2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因此,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但与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相比较,社区护理在以下四个方面更为突出。

2.1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所以预防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2.2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2.3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家庭进行各种护理,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

2.4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卫生保健人员密切合作,还要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协调。

3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3.1社区护理客体方面的特殊性。

(1)深入社会。社区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它不同于医院护理工作,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而社区护理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因此,社区医护人员是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

(2)关系多样。社区居民是相对稳定而又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客体,另外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亦不同,所以每人的护理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上述情况决定社区护理工作的人际关系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又不同于医院护理医患关系的临时性、短期性和个别性,而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反复性和全局性。因此,社区医护人员的热心服务、任劳任怨、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3)区别一般。老人、儿童、残疾人、特困户等卫生健康问题深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而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这群人应成为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对象。

(4)预防保健。社区护理不仅是医疗护理,而是将医疗护理、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卫生护理服务。

3.2社区护理主体方面的特殊性。

(1)以健康为中心。要求社区护理机构具有“多功能”,社区护理的主要职责是视人群为整体,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直接对社区内个体、家庭和群体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社区护理是以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院临床护理多以恢复人的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不是单纯治疗护理患者,而是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并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承担所辖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社区护理一般具有社区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家庭护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患者临终服务以及患者入院前急救护理等服务功能。

(2)以群体为主。要求社区护理人员成为“全科护士”,社区护理的基本职责是视人群为整体,而不单是个人和家庭,因此,社区护理工作就要收集和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然后解决这一群体中主要的健康问题,即使社区护士照料个人与家庭,也是帮助整个人群解决健康中的一项工作。社区护士的工作任务是从一个患者扩展到照顾整个人群[2]。因此,这就对社区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一个合格的社区护士应当能充当照顾、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合作、观察、研究等多种角色。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条件下,社区护士充当角色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则取决于她的知识、技巧和灵活运用情况。

(3)以“独立”为主。要求社区护理人员具有自主性医院护士经常是在医嘱下进行工作的,而社区护士则因社区护理工作的管理层次少,工作范围广,经常处于独当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许多工作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结束,都靠自己去把握。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以人为本”。要求社区护理人员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医院护士接触的除患者外,主要是院内医务人员,但社区护士除医务人员之间要配合外,社区护士还要与当地行政、福利、教育、企事业以及社区居民等很多人员联系。只有尊重别人的意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合作,才能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因此,一名社区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社区工作经验,还必须要具备强烈的人文感情和执着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篇10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2-02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2]。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 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2 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 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3]。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篇11

【关键词】 社区;妇幼保健;护理管理

1 社区妇幼保健护理的工作特点

社区护理是一种以社区中每个家庭成员为对象的护理活动,其中又以妇女、儿童为主要的护理对象。社区的保健活动也往往局限于此。社区妇幼保健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疾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提高整体的人口素质。社区的妇幼护理工作通常都是由护理人员携带简单易操作的工具来进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不仅要对妇女儿童做好护理工作,还要通过访问了解其家庭成员的状况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从而帮助他们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理环境。一般来说,社区护理人员都是根据区域来进行社区妇幼护理工作的,作为从事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处理好与自己区域内居民的人际关系,还要适当地调节儿童、妇女以及他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协调好与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公安机关、妇联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保证社区护理得以良好开展的必要条件。

2 社区妇幼保健院的不足

社区妇幼保健院是以社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以妇女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其他人群为次要对象的区域性医院。它的中心工作是保健,目的是保障生殖健康,主要特点是保健与医疗的有机结合。它的主要工作包括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心理咨询等等。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社区妇幼保健院处在相当弱势的地位,护理管理以及护理者本身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2.1 保健院护士具有低学历、低素质的特点,并且护理人员数量少,结构也比较不合理。

2.2 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2.3 社区卫生服务与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相匹配。

2.4 社区卫生资源比较薄弱。

2.5 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2.6 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后。

2.7 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政策不配套。

3 如何提高社区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

3.1 提高护理质量 医疗质量的好坏,关系着病人的安危,病人到妇幼保健院就诊,是建立在医疗安全的基础上的。因此,确保医疗质量是妇幼保健院工作的首要目标。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关系着妇幼保健院的发展,医疗质量始终是妇幼保健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谋求妇幼保健院最大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合理的投入为主,让病人可以用合理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服务,从而使医患关系变成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状态。同时,妇幼保健院必须以诚信的态度向居民承诺自己的医疗质量,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并以此为义务,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医疗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居民有足够的信心来就诊。

3.2 狠抓内部管理 保健院要发展,必须要改革管理制度,因为我们都知道: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首先,要狠抓制度建设,将制度作为激励和约束人的重要管理手段。护理人员要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把奉献一流的护理水平,创造一流的业绩作为工作目标。按国家一级标准,建立和完善安老院舍的实施标准和规则、规例。加强专业护理队伍建设,必须有目的、有计划,逐步培养和引进人才,合理恰当地使用人才。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关系到保健院建设的成功与否。只有尽快形成人才优势与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才能促进保健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采取“重金招聘权威人才,体制机制吸引关键人才,事业感情留住优秀人才,发展远景聚集实用人才,末位淘汰无用人才”的方针政策来引进人才。抓专科建设,也就是说,要根据妇幼保健的服务特点,把自己的特色专科建立起来,把自身优势突显出来,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抓保健医疗质量,强化职工培训,建立保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检查和考核要严格按照等级保健院质量标准来进行,要求参与培训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并予以监督,努力做到不出现医疗保健事故。抓优质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必须始终坚持,树立救死扶伤、有奉献精神、文明行医的职业风尚,努力创造优质、高效、低耗的条件,给予病人的保健医疗服务能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

3.3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除此之外, 在目前可以提供的条件下,对那些业务能力高、身体情况好、工作水平强的护理人员进行优先考虑,在不断组织他们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训练进行加强,把基本功训练和专科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适当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操作比赛,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并鼓励、支持他们在业余时间参加函授学习。通过上述举措,争取将社区保健院护理人员的技术、学历、职称以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缩到最小,从而真正做到在整体上提高妇幼保健的护理质量。

3.4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与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那种大家庭式的家庭结构,变成现在的三口、老两口之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待病人时,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时时事事替病人着想,让病人感受温暖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尽忠职守,努力把病人护理好。保健院建设的核心及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无私奉献、和谐向上的精神,这也是促进保健院建设“软动力”。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社区妇幼保健护理仍处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阶段,但是,随着各项改革制度的创新与推广,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将会以其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妇幼保健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我们只有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才能迎头赶上,为妇幼保健院争得生存之地,也为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素华,崔英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特点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2005.

[2] 赵艳霞,浅谈护理管理与树立良好护患关系在临床中的意义,2010.

[3] 胡敏予,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设想[J].山西护理杂志,2006.

[4] 朱 岷、罗 玉,妇幼保健中的护理社会学问题[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6.

篇12

1.1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高等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硕士水平。而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以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为主,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社区护理课程或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但本质上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1.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学校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缺乏社区实践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不能将社区护理的理念、实质传授给学生。社区实践阶段由于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太健全,从而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准确理解,很难达到在社区实习的预期目的。

1.3缺乏符合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社区护理教材

由于我国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其社区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均不够丰富,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借鉴国外、预防医学的教材,所学内容有许多与原有的其他护理教材重复,难以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的思考

2.1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一个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临床带教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社区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涉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社区保健内容及保健制度、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以及社区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保健及护理知识等。

2.2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以整合优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护理岗位需求,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利用暑期个人实践、社团活动、家庭访视、社区见习、社区实习等,深入社区,早期接触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并要求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认真理解社区护理的真实含义,以利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

2.3加强学生的基本社区护理技能培养

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社区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在注重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特殊人群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三、结语

篇13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9―01

目前,开展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医院,少量在社区。在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围绕与个体疾病有关的健康问题,体现个体化的特点;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更多侧重在疾病的康复、预防和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体现一定的普遍性。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全面的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工作。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虽未广泛开展,但这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种较好途径。

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1.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

据常亚萍等调查显示,北京市某社区人群的人均医疗时间为5.3 min,人均护理时间是31.5min。这说明,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

1.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而且理论和体制方面又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又少,使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卫生宣传的层面,很难深入。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有84%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80.5%对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

1.3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结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职业规范。总之,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围绕着慢性病进行,多属于二级预防水平,与国外已达到的三级预防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另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对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资格准入与审核制度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2.1 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护士的服务项目中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社区护理教育更是十分欠缺,在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整体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社区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而采用的方法较简单,停留在一般性的卫生宣传上,且内容泛化,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抓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将社区健康教育融入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中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综合而成的。护士在对居民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健康知识传输给他们,在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是护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之中,社区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区护士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与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结合起来,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预防、自我护理的意识和技能。社区卫生服务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改变并逐步实现行为改变。

2.3 多途径与多层次地培养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要求从事社区工作的护士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来承担,因此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可分在校、在职和岗前培训3种:一是在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区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再培训;三是建立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岗前培训制度,学习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理论,锻炼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把保持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作为目标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其内容涉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而完成每一项服务内容都离不开健康教育。护士是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社区护士要根据不同个体和群体的特点而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将护理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的应用性科学,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组织、规划、运作和评价体系,健康教育处方的使用,有关的伦理、法规等,形成能真正指导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健康教育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建立更适用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指导、评价及评价测量工具等,使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条件和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朱晓芳;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1年31期

[2] 龚燕娟;翟惠敏;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篇14

关键词:社区 妇幼保健 护理管理

目前我国的社区妇幼保健护理仍处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阶段,但是,随着各项改革制度的创新与推广,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将会以其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妇幼保健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一、社区妇幼保健护理的工作特点

社区护理是一种以社区中每个家庭成员为对象的护理活动,其中又以妇女、儿童为主要的护理对象。社区的保健活动也往往局限于此。社区妇幼保健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疾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提高整体的人口素质。社区的妇幼护理工作通常都是由护理人员携带简单易操作的工具来进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不仅要对妇女儿童做好护理工作,还要通过访问了解其家庭成员的状况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从而帮助他们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理环境。一般来说,社区护理人员都是根据区域来进行社区妇幼护理工作的,作为从事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处理好与自己区域内居民的人际关系,还要适当地调节儿童、妇女以及他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协调好与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公安机关、妇联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保证社区护理得以良好开展的必要条件。

二、社区妇幼保健院的不足

社区妇幼保健院是以社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以妇女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其他人群为次要对象的区域性医院。它的中心工作是保健,目的是保障生殖健康,主要特点是保健与医疗的有机结合。它的主要工作包括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心理咨询等等。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社区妇幼保健院处在相当弱势的地位,护理管理以及护理者本身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1.保健院护士具有低学历、低素质的特点,并且护理人员数量少,结构也比较不合理。

2.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3.社区卫生服务与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相匹配。

4.社区卫生资源比较薄弱。

5.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6.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后。

7.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政策不配套。

三、如何提高社区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

1.提高护理质量 医疗质量的好坏,关系着病人的安危,病人到妇幼保健院就诊,是建立在医疗安全的基础上的。因此,确保医疗质量是妇幼保健院工作的首要目标。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关系着妇幼保健院的发展,医疗质量始终是妇幼保健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谋求妇幼保健院最大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合理的投入为主,让病人可以用合理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服务,从而使医患关系变成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状态。同时,妇幼保健院必须以诚信的态度向居民承诺自己的医疗质量,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并以此为义务,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医疗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居民有足够的信心来就诊。

2.狠抓内部管理 保健院要发展,必须要改革管理制度,因为我们都知道: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首先,要狠抓制度建设,将制度作为激励和约束人的重要管理手段。护理人员要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把奉献一流的护理水平,创造一流的业绩作为工作目标。按国家一级标准,建立和完善安老院舍的实施标准和规则、规例。加强专业护理队伍建设,必须有目的、有计划,逐步培养和引进人才,合理恰当地使用人才。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关系到保健院建设的成功与否。只有尽快形成人才优势与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才能促进保健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采取“重金招聘权威人才,体制机制吸引关键人才,事业感情留住优秀人才,发展远景聚集实用人才,末位淘汰无用人才”的方针政策来引进人才。

3.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除此之外, 在目前可以提供的条件下,对那些业务能力高、身体情况好、工作水平强的护理人员进行优先考虑,在不断组织他们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训练进行加强,把基本功训练和专科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适当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操作比赛,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并鼓励、支持他们在业余时间参加函授学习。通过上述举措,争取将社区保健院护理人员的技术、学历、职称以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缩到最小,从而真正做到在整体上提高妇幼保健的护理质量。

4.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与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那种大家庭式的家庭结构,变成现在的三口、老两口之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待病人时,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时时事事替病人着想,让病人感受温暖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尽忠职守,努力把病人护理好。保健院建设的核心及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无私奉献、和谐向上的精神,这也是促进保健院建设“软动力”。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才能迎头赶上,为妇幼保健院争得生存之地,也为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崔英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特点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2005.

[2]赵艳霞,浅谈护理管理与树立良好护患关系在临床中的意义,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