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2 16:02: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篇1

关键词:汉字 趣味故事 中学语文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学阶段的汉字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汉字识字教学,而应是通过识字教学带动和辅助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文字相比于文学的思想、观点、情感、故事、人物形象等,稍显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就应尽量使文字变得饶有趣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寓教于乐,从而以学为乐。教学中引入汉字的趣味故事毫无疑问能增添汉字趣味,以趣味性带动教学横向与纵向的延伸。本文主要从汉字的趣味故事入手,阐述汉字趣味故事在中学字音字形教学、文学常识积累、汉字魅力熏陶三个方面的重要应用,从而论述汉字趣味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汉字趣味故事与字音字形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的“识字与写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讲解字词含义、反复抄写、多次听写的较为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陷入瓶颈,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更会激起学生厌烦和逆反情绪。因此,汉字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汉字的趣味故事来激发学生积累汉字字音字形的兴趣,强化学生在字音字形方面的记忆。

(一)通过汉字故事刺激学生对形声字的学习

例如这个故事,“有个财主,自以为读了几句书,就爱耍点小聪明戏弄人。一次,他出去游逛,看见一位貌美的在木桥上淘米,便哼哼,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听了心里十分厌恶,瞪了那个财主少爷一眼,便毫不客气地回敬他,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少爷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少爷与一位貌间打油诗的对话,将形声字的基本特点生动形象的解释出来。巧对对联有趣,让形声字的教学也很有趣,并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二)通过象形字、会意字的故事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

例如“逐”字,“是个会意字”,本义是追赶。字的上半部是一头猪(豕),下半部是一只人的脚,字形表现的是:一头野猪在奔跑,一个猎人在后边紧紧地追赶,生动极了。”通过对这些会意字、象形字的字形进行趣味解释,学生就会直观地记忆下字形,如“炎”“炙”“盥”“轰”等等都可以用字形故事来进行教学。

二.汉字趣味故事与文学常识积累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和《高中语文新课标》都强调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文学常识的积累尤为重要。文学常识的教学也常会陷入枯燥无味的“死讲死背”的模式之中,导致学生对文学常张冠李戴,对于作家作品、写作手法、文学史无法形成清晰认识。汉字中的趣味故事对于文学常识的积累也是有启示作用的。

(一)利用汉字的趣味故事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

例如“著名的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不难发现,他的字(舍予)就是他的姓(舒)拆成两半而来的……而且,他的笔名也是在“舍”前冠一“老”字――老舍。”这就是巧用分离汉字的方法来取字号,由此法来构名的还有很多,如李木子、张长弓、杨木易等等。利用这些巧妙的拆字故事,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和记忆关于作家的姓名和字号。

(二)利用汉字的趣味故事记忆作品和作品集

例如“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集》中,‘且介’二字就是从‘租借’中拆出来的,因此来暗示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半租界’的性质。”通过汉字拆分来解释作品集的名字,不仅记下了作品集的名字,同时了解了作品起名的时代背景和原因,这是一举两得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三)通过汉字的趣味故事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丰富的文化常识也需要“用巧劲”,能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在形象和生动下理解。例如古代的“阴阳”之分,《说文》中有:“阳,高明也。”高明就是高而光明的意思。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山之南也正是高山向阳的一面。……水之阳即水之北,因水北河坎是朝阳的一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说文》中的故事边在黑板上画图说明,学生就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这个文学常识。利用汉字的趣味故事可以将很多文学常识化成生动可感的故事传授给学生。

三.汉字趣味故事与汉字魅力熏陶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针对不同阶段,对“识字与写字”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主要包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同样,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汉字趣味故事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

“汉字起源于图画,那方块形的字体本身就是天地山川等自然万物抽象的再现,也是中国人思维创造能力的体现。”通过趣味的故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和领略到汉字的艺术。如谈到汉字的起源,可以和学生饶有趣味的介绍“汉字起源于图画,方块形体中的象形因素展示着自然万物的美,这是一种视觉的造型美。” 例如“山”字形体简单,只有3画,但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笔下,就像是一幅描绘高山的墨笔画,三座三峰高高挺立,粗重的笔画非常有力量,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这是一种意境的美。

(二)汉字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将练习书法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提出,对于继承和发扬汉字的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熟练书写、端正规范写字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汉字的美,各种字体的美,才能真正刺激学生去学习和练习书法。通过讲解各种字体的发展历史和过程,并展示各种字帖,给学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启发学生从楷书和行书入手练习,进而介绍重要的书法字体和书法家的趣事,真正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入手。

(三)汉字趣味故事带领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智慧

“汉字的独特之处就表现在,很多方块汉字都好像是一幅历史文化图,里面有形象,有故事,更有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例如通过汉字的趣味故事了解中国古代的对联艺术。如大明奇才解缙曾遭奸臣小人的嫉恨,一次权臣在后花园遇解缙,指着嬉戏林中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解缙便回敬道:“匹马陷身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踢”。“锯”谐音“句”,“踢”谐音“题”,一语双关,上联是故意打击刁难,下联则是针锋相对、有力回击,真的绝妙。不仅感受到了汉字谐音和一语双关的魅力,还见证了汉字下隐藏着的智慧。

四.汉字趣味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汉字趣味故事在中学语文的字音字形教学、文学常识积累和汉字艺术魅力熏陶上都具有启发性的意义。汉字教学也不再是单纯的识字和写字教学,而是内涵更广、程度更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看,汉字的趣味故事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汉字的趣味故事可以进一步促进和落实识字教学,更准确并且印象深刻的辨析和区分易混淆字的字形、字音,真正帮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流,成为良好沟通的工具。其次,汉字的趣味故事是汉字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缩影和反映。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魅力和伟大,如何让炎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继承中华的文明,如何从血肉里浸染这种智慧,更多依靠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的关注,而汉字趣味故事正是其中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韩鉴堂:《中国汉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版。

[4]陶霞波、刘志基:《汉字艺术》,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5]纪德裕:《汉字拾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高文元:《汉字教学漫话》,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岳冬梅:《字和词的趣味故事》,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

[8]陈艳萍:《趣味汉字教学:汉字本身修辞的运用》,《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5期。

[9]张熙昌:《论形声字声旁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

[10]殷秀娟:《趣味汉字教学方法》,《教学天地》,2009年第26期。

[11]高洪涛、刘振前:《试析汉字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2007年第13期。

篇2

一、趣味汉字教学与字音、字形教学相结合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依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都是单一的“讲解”“抄写”“听写”模式,十分枯燥,大量的重复工作,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因此,此时汉字的趣味教学就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汉字的趣味教学,通过有趣的汉字故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记忆,自然能够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形声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旁”“声旁”的意义,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意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的故事:一个财主少爷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上前有意戏弄,吟道:“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结果,少女也是读过书的,对这样的财主少爷十分厌恶,不客气地说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财主少爷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小故事中少爷和少女的打油诗通俗易懂,涉及了“桥”“娇”“粮”“娘”四个形声字,通过偏旁的拆分与组合,把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出来。对联对得妙,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辨别能力,让形声字的教学更富有生趣。

(二)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会意字、象形字与形声字相比,更富有形象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的简化字与造字时的文字相比,有的地方已经简化,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配合教学内容加上生动、活泼的趣味讲解,学生对于字形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比如“忐忑”二字,就是会意字,表示的是心神不定的意思,字形表示的是: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的,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怎么能够宁静呢?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表现出“心”上下不宁的感觉,通过这样有趣地讲解、展示,学生就会很直观地记忆字形,并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许多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趣味讲解,比如“炎”“炙”“逐”“盥”“轰”等,都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构字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或者模拟,编故事做动图,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二、趣味汉字教学与文学常识积累相结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文学常识教学往往与汉字识记教学一样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僵硬模式,不但十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学生学习时不理解、没兴趣,常常弄得张冠李戴,唐朝的诗人变成汉朝的文学家,宋朝的文集变成了清代的著作,对于作家的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趣的汉字故事,抓住文学常识中与汉字有关的趣味“点”来进行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比如,作家老舍的笔名就起得很有意思,他的本名叫舒庆春,字是“舍予”,很明显,他的字“舍予”,就是他的姓“舒”拆开来而成,而他的笔名“老舍”也就是在字的“舍”前冠上一个“老”字。这样的拆分与组合,正是汉字的构字、构词的魅力所在。以这种方法来取笔名的还有很多,比如杨木易、李木子等。在讲解作家名人的字号时,多关注这样的“点”,自然会让学生背诵时形成较深的印象,想起姓名就能联想到字号,记忆起来更为轻松。

(二)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品和作品集。比如,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且介亭杂文集》,这个文集名中的“且介”两个字,就是从“租借”两个字中拆分转化而来,先生的目的是暗示自己其时所处的是“半租界”。因而理解了“且介”的由来,对于这个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等就有了更深地了解,对作品集的记忆也更为容易了。

(三)利用趣味汉字积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是比较庞大的,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语文知识。因为古代的文化常识往往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述也大多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善用“巧劲”,让学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在形象和生动中理解。比如,关于古代“阴阳”之说,有文章说“阳,高明也”“高明”的意思就是高而光明,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对于这样的文化常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一边讲解字义,并引申说明其文化内涵,一边画图说明,让学生结合汉字的“趣”来理解、积累这个文学常识。

三、趣味汉字教学与汉字魅力熏陶相结合

《新课标》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不仅在“识字与写字”这一方面提出了分阶段不同目标,而且在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等。因而汉字魅力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师多方努力达成教学目标,而利用趣味汉字教学展现汉字魅力是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感。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汉字的起源、原理等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山”字,虽然只有3画,结构也很简单,但在书法家的笔下却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粗重有力的笔画,绘出了一座座山峰高高挺立的形象,这也正是汉字象形因素中,模天地万物之状,展万物之灵秀的浓厚艺术力量。

(二)趣味汉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书法已经作为教学目标被提出,因而在教学中多多激发学生学习并练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养成好的书写意识和书写习惯很有必要。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各种字体的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对于各种古代名家的不同字帖也能形象呈现,而且辅以书法家的奇闻轶事,能够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书法练书法的兴趣。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分析

1.什么是“梳理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中“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三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2.“梳理探究”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梳理探究”部分具体包含的内容是:第一册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第二册包括“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三册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第四册包括“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第五册包括“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其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文字应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这七个专题侧重于梳理,其他八个专题更倾向于文化探究。这十五个专题都很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专题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新知识、新概念。

3.“梳理探究”的设计

其源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中的几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如:第一,积累。整合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例如教材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等侧重于积累、梳理、整合,同时在整合中能够训练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二,应用。拓展是“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例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都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发现。创新就是“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4.“梳理探究”分析

刚开始分析“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梳理探究”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写照,比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以为大体上就是汉字、对联、词语(成语)、修辞等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与必备常识。仔细研究一下,其实,人文性的“语文味”是很浓厚的。“梳理探究”不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综合实践”或是“课外活动”课程,它是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梳理探究”中的专题牵涉到语文学科的几大方面如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就以小专题“奇妙的对联”来说,分别从对联的常识、对联欣赏、对联作法三个方面去分析。在对联常识和对联作法上介绍了上下联的平仄、字数要求,同时还列举了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实例;在对联欣赏中还运用了写意、锤炼等一些文艺学方面的知识来说明。

5.“梳理探究”考题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高考语文要求考察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都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必修一至必修五这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都涉及到“梳理探究”这个大专题的内容。例如必考题“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等类型的题目都与“逻辑和语文学习”这个小专题有关;古代诗文阅读中的理解、翻译、文言句式等题目都与“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有关联。而必考题中的大类型“语言文字运用”与选修课本中的一本书的书名相似,其实是与“梳理探究”中的知识一脉相承的。

从课程标准开始分析,到教材、高考考纲、试卷的大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梳理探究”这个专题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突出了语文的实践应用。所以,如何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必修五册“梳理探究”中,每册都包括三个小专题。第一册中的三个小专题主要是语言文化常识,第二册是语言积累应用,第三册是语文学习方法,第四册是语文学习空间拓展,第五册是文言文能力提升。特别是三、四册说明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所以,语文学习要注重趣味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总而言之,在“梳理探究”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吻合了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大胆尝试,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梳理探究”刍议――以人教版为例[J].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古汉语 文化观照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语言工具课,主要是系统讲述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阐明有关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其“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种转变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不仅具有教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古代汉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自然也要服务于汉语国际化的国家长远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繁杂枯燥以及教学时数的不足,导致学生对这门课普遍不感兴趣,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如何克服古代汉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汉语教学只有自觉进行文化教学,才能使枯燥的语言文字理论变得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汉语相关知识的主动性,丰富古汉语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字词意义的理解

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字形来表现词义。古汉语中,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这些意义之间有着或近或远的引申联系,顺着这些引申线索,我们总能追溯到某个字(词)的本义。词的本义就是汉字据以构形的基础。运用汉字的构形理论分析字形与词本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古代汉民族的文化,也能更好的理解本义与后世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如“年”,甲骨文作“”,上面是“禾”,下面是“人”,像人头上顶着禾的样子,表示谷物成熟后收割了下来,顶在头上拿回家。因此,“年”的本义为谷物成熟。古代一年种一次庄稼,谷物从这次成熟到下次成熟就是一年的时间,因此,“年”就有了时间单位“年岁”的含义,从“年岁”义引申出“年节”义,也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关于春节还流传有各种民间传说,兹不赘述。年节一过,人也增加了一岁。于是“年”又引申指人的年龄。《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我们通过分析“年”的字形构造知其本义,又进一步结合古代社会生活和有关传说分析其各意义之间的引申联系,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2]。作为汉文化的载体,对汉字中蕴含的古代文化予以阐释,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他们做深入的探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

二、精选语法用例,让学生在掌握语法规律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法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琐碎而枯燥。各种古汉语句式的不同形式特点,不同词类的虚词的语法功能及与现代汉语虚词之间的对应关系都让学生颇感头疼。如果教师能够精选古代经典中既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语法特点的典型例句作为语料,用来分析古汉语的句式和虚词,那么,就会让学生既容易掌握这些句式的形式特点和虚词的功能,又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词类的活用”一节就是讲古代汉语叙述句的谓语不仅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而且作谓语的名词、形容词可以和宾语形成使动、意动等特殊的语义关系。我们以《孟子·尽心上》里面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说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的道理,进而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又如《古代汉语的词序》一节讲宾语前置现象,我们以《论语·学而》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因为该句前半部分符合此规律,后半部分因为宾语是名词“人”就不符合此规律的要求,故不能前置。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知人”的必要性。我们总是说知己难觅,其实,等到我们学会了主动去“知人”,“知己”离我们也就不远了。又如学习“者”字结构,我们以《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例,既让学生掌握“者”字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也让学生从圣人言中学习到生活的真谛。这样我们就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枯燥的语法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爱屋及乌”,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三、补充文选阅读所需的古代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文选是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选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为了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目的,文选教学一般占到古代汉语教学时数的一半左右,可见文选有多么的重要。与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相比,文选更紧密地联系着中华民族广阔的古代生活以及民族的心理、风物、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等,是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历史记录与写照。所以,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自然就是学习古代汉语所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是了解民族历史并接受民族思想、情感和精神教育的过程。

文选教学以解释词句为主,只有让学生对文中的词句的意义都懂透了,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读懂其它的文言作品。一般而言,只要把文选中重点的词句讲清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差不多了。除了词句的障碍以外,影响学生对文选理解的就是古代文化常识了,这方面内容包括古人的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等。在古代汉语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课都把这一部分通论知识砍掉了,以致这些知识成为了学生文选阅读的真正障碍。基于此,我们认为文选教学不仅要解释词句,也要补充解释文选中有关古代文化的常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文言作品。如《段于鄢》中称郑武公的妻子为武姜,为什么这样称呼她呢?原来古代姓是用来指婚姻的,女子必须称姓。武公之妻的娘家为姜姓,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女子死后常在姓上冠以配偶的谥号来称呼她,所以称她武姜。又庄公的弟弟名段,周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排行,段比庄公小三岁,所以叫叔段。叔段后来失败出奔共国,所以又称“共叔段”。又如《鞌之战》中写“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可见古代战车上一般是三个人,教师就有必要介绍他们在车上的位次。原来古代车战时,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骖乘居右;但君王或战争时的主帅居中,御者在左。又文章开头写“癸酉,师陈於鞌”,教师就有必要介绍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干”是指十天干,即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支”是指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十干配十二支,得六十“甲子”,用来纪年。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于东汉,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些实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对文选阅读的重要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予以文化观照的益处。但是也应认识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阐释汉字的文化内涵,精选代表优秀古代文化的典型用例,在文选讲授时补充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都是为了增加古代汉语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不能喧宾夺主,把古代汉语课变成古代文化课。

注释:

[1]王宁:《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篇5

【关键词】 命题方式;尝试;生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

作为评价的主要途径试卷考察,对学生学业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小学数学试卷命题通常有填空、判断、选择、作图、计算、解决问题等类别,考查学生的“四基”.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考查要求,但显得中规中矩,过度侧重“双基”的考察,正由于题型限制,命题就时常显得单一、枯燥、缺乏生命力. 笔者在平时试卷命题时,在命题方式与试题内容上作了一些简单尝试,以期在命题的综合性、灵活性、趣味性、创新性上有所丰富,让试题变得具有生命力,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尝试一:与古代文化相联系,丰富命题内涵

案例: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称为“天圆地方”. 如古代的铜钱造成了“天圆地方”的样子. 铜钱简略图的一半(略). (1)请你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作出它的另一半.

(2)量出必要的数据,然后算出圆的周长大约是( )厘米.

分析:通常为了考察轴对称图形知识,只会让学生直接画出图形另一半,考察圆的知识,也只要量一量,算一算,综合性、趣味性不强. 在这里,命题的时候,将圆的相关知识与轴对称图形相结合,融入了古代哲学“天圆地方”的思想,这样就显得考察题目内容丰满,且略有文化意识. 实际上,“天圆地方”的思想,不仅仅是铜钱应用体现了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园林院门样式、窗棂上雕花、四合院等古典建筑和现代装潢上应用尤其广泛. 在练习中加入这些古代文化的元素,无疑会让学生在枯燥解题之余既丰富了知识,又增添了趣味.

尝试二:与健康常识相联系,建立健康意识

案例:据统计,我国每年约1000万死亡人数中,有75%死于吸烟所致疾病. 每吸一支烟,人的平均寿命就缩短5分钟. 中国烟民已经高达3.6亿,占世界烟民数25%,其中青少年烟民高达500万,且第一次吸烟平均年龄在13~15岁之间. (1)我国每年约多少万人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

(2)我国青少年烟民人数约占世界烟民人数的百分之几?

(3)解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感想?

分析:在这里考察了学生一般百分数应用题解题能力. 通常,为了考察百分数应用题相关知识,只会出些已知具体条件求问题的应用题,缺乏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 此题没有局限于百分数应用题,而是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将百分数应用题知识放在一个大数据环境中,使学生在尝试解决过程中,得到强烈的暗示:吸烟有害健康. 这样,不仅考察了百分数应用题相关知识,又从统计的层面进行了极具说服力的健康教育. 从小在孩子脑海中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是很重要的,在考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情况下,试题与健康知识联系在一起,对促进学生建立健康意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题目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知识的本身.

尝试三:与自然科学相联系,树立科学观念

案例:无偿献血一件光荣有益的事. 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 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大约可献血多少升?

分析:通常,在考察升与毫升的知识时,只会出一些如“一个可乐瓶可装500 ml可乐,4个可乐瓶可以装多少升可乐?”这样的题目,缺乏新意,缺少内涵. 在这里,脱离了旧的窠臼. 将无偿献血内容引入进来,学生在解题的同时,又作了一次免费的科普宣传. 其实,像无偿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等这样的一些社会公益事业从小普及教育,后期更有效果.

尝试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渗透应用意识

案例:购物问题:春节来临,新世纪商城进行促销活动,“满200减100”,张叔叔买了一件标价250元的衬衫,那么这件衬衫打了几折?

股票问题:在股票交易中,买进一种股票,必须按成交金额的0.2%缴纳印花税,卖出一种股票必须按成交金额的0.35%缴纳佣金. 小李1月份以每股10元买进一种股票1000股,6月份以每股14元的价格全部卖出. 小李买卖这种股票赚了多少元?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古典文献学;专题讲座;符号学

从教十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认真尝试推进,面对全新的受众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如何让这一传统学科再度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近两年来,我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又完成了以下几点创新与完善,现总结如下。

1、古典文献学、考据与校勘基本常识的适当引入

古籍流传既久,其间免不了有许多失真之处。李白《将进酒》明代刊本“天生我才必有用”句,清王琦校勘时已发现“天生我才必有开”等异文,敦煌唐人手抄残本则作“天生吾徒有俊才”,如此脍炙人口的名言到底真伪如何分辨,若不了解一些基本校勘常识,往往会有立说不稳的危险。此外,“窗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井栏还是胡床?贾岛“僧推月下门”的典故是否仅是美丽故事下掩盖的伪诗?崔颢《登黄鹤楼》的千古名作开篇究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文献考据的功用.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无论是作者思想探讨、作品美感分析,还是文字结构、内容意旨,都要仰仗精确的校勘。在目前学界日趋浮浅、妄训浪批的现状下,笃实务本的风尚是纠正当今青年学生读古文只求娱乐不求本源的当务之急,就像木匠做工需要锯子、刨刀、斧子等等基本工具一样,要想进入学术殿堂的门庭,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文字、声韵、训诂等功夫缺一不可。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古典文献校勘并非本科生能够接触的学科内容,却又是登堂入室的基石之一。为解决这一悖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已将此板块有机贯注于日常课堂中,通过化艰涩为简易、变古老为今用、寓趣味于实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考据校勘的基本常识,以便帮助青年学子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遨游时,能脚踏一叶扁舟,气定神闲。

2、系列专题讲座式授课的大胆引入

传统古文课堂的讲授方式是将文学史与作品选分离,分人分时段单独进行讲授,这种体系弊端较为明显:单纯以文学史的前后演进为线索,依次讲述历朝历代文学发展现象,原本鲜活的审美艺术会僵死固化在历史的框架中,文学独立的灵性与价值被削弱;仅是逐篇讲授经典作品,又会因缺乏史之逻辑架构支撑,使学生对文学现象无法获得系统性与整体宏观的认知。为克服上述教学体系缺陷,我尝试开发出“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将代表作家或经典创作流派糅合成一个个专题,在此专题下,以文学创作者(人)为核心,有机统摄与之相关的各类文学与文化现象(事),使隶属于同一专题下的各个小板块参差互见,彼此补充――即效仿司马迁《史记》打破编年体、国别体等旧有体例,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生平活动来有机统摄历史事件的“纪传体”体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以苏轼为例:作为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师和文化巨匠,苏轼一人横跨诗、词、文、书法、绘画、禅学等多个领域,按照传统的讲法,可能在讲宋诗时提到他,讲宋词时提到他,讲宋文时还会提到他,但多个板块中提到的同一个人,在创作心态与特色成就上实有一脉贯通之处,这就造成了教学精力与时间的浪费,一分为三,也割裂了一个文人的整体性。故而我将与苏轼相关的所有板块都统摄于以他命名的一个大专题之下,这其中有他的爱情与婚姻、他在禅宗文化上的造诣、他的贬谪历程、他清旷豁达、高风绝尘的人格魅力、他才华横溢、机趣幽默的文化修为等内容,通过上述“知人论世”的系统讲述,再水到渠成将其诗、词、文的创作成就有机嵌入生平经历的娓娓讲述中,这样在无形之中,学生已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整接受了他在文学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既不乏味又避免了割裂感。经过多次实践,这种教学的成效非常鲜活而成功,以此方式塑造的文人专题,其人其作之特色,学生都乐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在专题讲座之外,亦保留传统文学课程设置之所长,另有诸如分体文学史(纵向发展线索)等无法并入上述人物专题讲座的内容设置,正如司马迁在纪传体之外,又设“书”、“表”补充介绍政治、文化等专题一般,以求完成对传统文学与文化经纬交错、立体交叉的全面逻辑架构。

3、西方符号学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尝试运用

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在语义鉴赏研究中的很多问题,光靠传统语言学、古典文论美学等工具已经不够全面,在当今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大量涌起的时代,大胆借用起源于西方结构主义的符号学,也许更有助于深刻理性地架构起历来讲究“妙处难与君说”的中国古典文学令人信服的新阐释系统。试看,为何杜甫笔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的语法倒装就是绝妙佳句,而重新组句后“江南又绿春风岸”就让人感觉啼笑皆非?再者,《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阐释,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正是我们古人凭直觉领会到的文学作品符解符号具有无限衍义作用的特征表述。此外,古典诗论中 “炼字生佳句“、 “以乐景写哀情”之修辞手法,都属于符号学可以解释的范畴。总之,很多在传统课堂上无法用理性逻辑解析透彻,只能凭借直觉领悟、敏锐语感进行审美感知的古典文学鉴赏对象,在符号学的工具运用下,就多了一种有力的辅助理论支撑,故而在当今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有必要适度引入西方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开创性的尝试革新。

通过以上改革手段,可避免在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能极端痛苦地死记硬背一肚子文学史理论又很快抛之脑后、两手空空的尴尬,而是将古典文学血肉丰满的生命力通以有温度的方式化到学生心里,使之成为其离开学校后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种素养、一种底蕴,滋养心灵、丰厚人生,从而真正实现这门课程在当今的开设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黄永武,《中国诗学・考据篇》,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篇7

关键词文化多元性;文化常识类读本;编辑原则;文化自信

文化读本是小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资源,是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读本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有着不可逆的影响。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对普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逐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教材和读本也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纵观目前,相关研究多就小学读本本身,探讨其特点、历史演变、新旧版本的对比或从小学读本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切入,考察其在推行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所讨论的主题对小学文化读本编辑出版的指导意义并不十分有效。本文拟从编辑出版视角出发,以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下文简称“北语社”)出版的《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为研究范例,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在编辑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及理论指导。

1多元化文化与传统文化出版热潮与现状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节指出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教育部于2015年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了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意味着政府从政策层面确立了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后,不断传承、变化、发展、创新,延续至今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审美情趣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多元文化理论应运而生。在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下,不同文化间相互平等并在接触与借鉴中不断融合。[2]多元文化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强调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批判中学会用不同的文化视野看待世界。在基础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通识性知识,并建立跨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对比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开放的胸怀以及多元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在跨文化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3-4]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编辑图书要“顺自然之趋势”,也就是说要考虑时代的需求。出版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多元文化需求,辅助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诸多出版社出版了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常识类、跨文化对比类中小学教辅和读物,可以说迎来了一股出版热潮。在这其中,商务印书馆的《学生古代文化常识辞典》、中华书局的《小学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系列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青少年1001个文化常识(外国篇)》、中国书店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世界文化常识》都颇具代表性。与目前市场同类出版物相比,北语社出版的《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系列丛书突出多元化需求,以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中外文化的异同,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搭建了解世界的平台,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此外,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结合了北京的地区性文化和习俗。出版领域紧跟时代潮流,层出不穷的文化类出版物涌现在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大多数出版物质量上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图书整体质量稍显晦涩,编排仓促。作为出版人和编辑,面对新的出版热点,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中小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和他们的接受能力、地域特点与差异,打造出品质优异、趣味生动的文化常识读本,应避免一拥而上、唯利是图。

本文依托前人提出的图书编辑原则[5],结合小学生群体以及文化常识类读本的特点,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北语社《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系列丛书的编辑经验,提出以下文化常识类的小学读本的4点编辑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作为读本首先要有完整的编排体系,前后知识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进而不断深化。结合丛书具体来看,第一、二册主要介绍中国的文化常识,从中国符号、生活常识、中国故事、京城文化、国学常识、诗歌赏析、蒙学博览和经典诵读8个单元对传统文化以及承载传统文化内涵的象征性符号、典型建筑、天文地理知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尽可能全面中有所偏重—着重文学常识与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第三册从历史、文化、饮食、建筑、教育、文学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西方文化,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基础知识体系。第四、五册在前三册的基础上,注重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外文化的理性认知,进而建立对本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全套读物从整体而言,遵循了先学习中国文化常识,再学习西方文化常识,最后学习跨文化的对比的认知体系。其次,读物各主题内部应有连贯性,前后知识不应该是割裂的,各部分内容既有所侧重又紧扣同一主题。以第四、五册为例,第四册偏重于古代文明的对比,首先围绕中国的近邻—日本、韩国和印度展开,接着描述了亚非欧的3个文明古国—伊朗、埃及和希腊文明的起源和主要思想。第五册则偏重现代文明的对比,以大国崛起为主线,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7个先后在世界历史上曾拥有显赫地位的国家,中间穿插讲解了巴西和墨西哥。我们可以看出,第四册着眼于古代文明,第五册着眼于现代文明。

2.2渐进性原则

文化常识类读物不仅仅是普及文化知识,更应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第一、二册《中国文化常识》中,选文选取了《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篇章,使小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体悟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坚持不懈、重孝道、讲美德的思想精髓,受到启发。在第三册《西方文学与文化常识》中,通过建筑、饮食、戏剧、诗歌、小说等不同侧面帮助小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学习西方文化,倡导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优秀的读本建设要有时代气息和现时感,也强调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本丛书中,各讲的内容正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例如,在讲日本时,第一节从具象的樱花入手,引出以樱花为精神象征的武士道,再引申出“物哀”的民族精神;第二节从切入,提出与“菊”相反的“刀”,再揭示日本人追求极致和崇拜强者、好战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所讲内容都是一步一步逐渐推进,从具体的事物或者生活现象上升到思想精神层面。

2.3图文并重原则

小学年龄段的读物编排一定要图文并茂,插图和内容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且图画要美,因为图画和书面语言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小学读物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插图的运用和编排形式上。[6]插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因为文字符号的抽象性高,认知加工的难度较大,而图片作为非文字语言符号可以运用恰当的图文比例更加直观和形象地呈现文字的内涵信息,降低读者的阅读成本。诸如有些历史场景、事物形象、情绪观念等难以用文字简洁清晰描述。[7]因此,丛书紧密配合文字内容,在每一节按照一定比例适当地配备了相应的图片,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解释,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以第一册中讲甲骨文的部分为例(见图1),文字为“比如说‘鱼’字的字形像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鱼,而‘龟’字的字形则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很难想象出“鱼”和“龟”的字形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当我们给文字配上相应的图片,既有“鱼”和“龟”本身的形状,又有相对应的甲骨文的字形,学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甲骨文描摹事物形状的特点。此外,整套读物在封面颜色使用上大胆、丰富,每一册书都有一种主题色:第一册是红色、第二册是橙色、第三册为蓝色、第四册为绿色、第五册为青色。相应地,各本书的内页通过主色调的深浅变化来表示文字内容的层级关系和相关关系。不难发现,从第一册到第五册,图书主题色由暖色系变为冷色系,符合了低年级小学生喜欢鲜艳、热烈的颜色,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心智成熟更加偏于冷静的心理特点。

2.4互动性原则

文化常识类的读物应当思考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如何通过图书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作为编辑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回归到丛书,很多篇目在正文后都添加了“扩展知识”或“扩展阅读”的版块,这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例如在第一册的“四大发明”一讲中介绍印刷术时,正文介绍了印刷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简要过程,在“扩展知识”中又添加了印刷术分类的说明,使学生能够完善相关知识,并且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主题进行学习研究。又如在第四册中“希腊”这一单元中涉及雅典卫城时,正文主要就建筑历史来展开,“扩展阅读”中用神话故事补充了雅典卫城得名的由来,能够帮助学生探究事物背后的因缘。此外,图书的每一讲都有课后思考的设置,课后思考都是先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切入,就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紧扣跨文化比较的理念,联系中国相关的事件或人物。例如,第四册韩国篇的课后习题为∶“1.韩国人为什么喜欢泡菜?2.你怎么看待韩国泡菜的世界化?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从中可以有什么借鉴呢?”这种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书的发行与图书编辑过程有密切的联系,图书整体设计时应当考虑地缘因素,即图书的主销市场。本套读物市场考虑到图书推广地域以北京(北京地区的小学生)为主,所以在细节编纂上着意增加了京城文化元素,结合了北京地域特点,以北京的老工艺、老行当、城门楼和老字号等鲜活的文化点带动学生进一步认知的兴趣(如图2)。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实地到访,这其实无形中增加了全书的实践意义。

3结语

篇8

一、认字释义的语文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关键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认字,并在识字中学习典故与字义,丰富自己的语文字词积累,在学习中掌握这些字词的情景运用。特别是学生在背诵《三字经》时,在背诵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与阅读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条件下,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再提高学习能力的条件下掌握字词,并在故事与典故中理解字词意义,并能在实践中学习运用。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其义就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而在我们生活中的启示就是:一个人的成才与成功之路,就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玉需要雕琢。人需要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二、文明礼仪的语文教育思想

《三字经》中讲:“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良师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更应该融入这一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务必从学生的德育着手,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而《中小学生守则》中也明确指出:“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由此可见,这些文明礼仪教育思想不仅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必须,并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传承文化的语文教育思想

篇9

一、联系生活,学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脱离生活来学语文,势必枯燥无味。在教学一些课文时,可以进行实物展示,模拟操作,现场观摩,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用眼睛看、手指摸、嘴巴尝。在一次升旗仪式上,有个领导的国旗下讲话中明显有两个病句,随后的语文课上,我让学生回忆刚才领导的讲话,指出并修改其中的病句,学生由衷地认为,语文就在我的身边,不学好语文还真的会闹出笑话来。

二、借题发挥,增补知识

讲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垂髫” 一词时,我将豆蔻、总角、束发、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与年龄有关的一组称谓都向学生做了交代。讲解《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人类研究克隆的最新技术,以及“克隆”的知识、研究价值。教学一些古文时,我除了向学生讲解九州、四海、六合、八荒等名词外,还补充讲解了中国、中原、江东、山东、关东、 百越、淮左、三秦等古代地理名词。诸如古代的人的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科举制度、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文化常识都可以适时地对学生作一些补充。

三、跳出书本,“东扯西拉”

在课堂上讲到余秋雨时,我为学生介绍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特点以及他对当代散文发展所作的贡献后,又为学生介绍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二余(余秋雨和余杰)之争”以及评论界对余秋雨为人和作品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争议,让学生对文化名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在课堂上讲到老舍时,我由老舍谈到诺贝尔文学奖,由诺贝尔文学奖谈到中国文坛的现状以及中国尚未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进而谈到近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和他们的作品。在教学饱含亲情和友情的文章时,云南大学爆出了骇人听闻的马加爵杀人案,结合马加爵的令人发指的残暴行为,与学生畅谈了珍惜亲情友情和为人慈悲善良的意义。在讲到外国作家作品时,我与学生纵论天下形势,讲伊拉克战争,讲美国霸权主义,讲巴以冲突,讲朝鲜核问题。

四、因“文”制宜,活用教法

篇10

信息技术能丰富教师知识,提高备课质量。诗词鉴赏是综合性极强的学习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语文教师通过查阅丰富的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文化常识,教学时就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把知识性、趣味性寓于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能轻松地教学,使寓教于乐变为一种可能,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还能为学生学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原则。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人机互动,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语文教材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身心智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课堂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课前,由学生从网上查阅晚唐的历史资料通过比较会发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词人对社会的不满,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情感,提升人格,领略名家风采。

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诗词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诗词鉴赏课上,我们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料,而且可以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美。文学是“美”的同义词,而诗词则是文学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因而诗词教学首先应有一个“美”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很快地融入诗情画意中。而运用多媒体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利用多媒体声像文集合的特点选取许多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画面和音乐并配以文字解释,积极地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为学习诗词奠定感情基调。

如《蜀道难》一诗,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受蜀道的险峻,搭配录音使学生感受李白诗歌语言的壮丽之美。通过观摩专家的朗诵读音,体味感情、节奏、停顿、强弱、快慢,评点其精彩与不足,分析朗读技巧。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篇11

关键词:“典故”;诗词;美

“典故”一词最早出处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客,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刘勰曾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文,援古以证今者。”辞海中对“典故”解释为:“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句。”那么引用进诗词中的不外乎神话、历史故事或者是先贤们说过的词句,这种方式就是“用典”。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含义是它的特点。在诗词中引用“典故”可以产生很多美的因素,我们在学习诗词是往往只在意诗文表面的释义和背后体现的情感,而忽略诗词中“典故”美的特质。虽然美先于人类而存在,但却需要我们来审视和体味。

一、意蕴美:用典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更为典雅和意味悠长。

诗人在诗词创作中经常引用“典故”,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借古喻己,例如:“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安定城楼》李商隐)这两句主要阐述两个“典故”。贾生是汉朝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忠君爱国。经常向当时的汉文帝提出有建设性的政见,但却常常遭到汉文帝的忽视与冷待。王粲,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曾经投至刘表麾下,后又辗转到曹操门下。李商隐在创作这首诗时正是考试落第,又寄王茂元之篱下。用此典正好切合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蕴。二是借古讽今,也列举一个非常典型的列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泊秦淮》杜牧)其典故是亡国之君陈后主创作的《玉树花》,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本诗虽然是对商女的批判,实质是把矛头指向当朝的统治。

二、形式美:“典故”可以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其特点是以少代多,下语简,含义丰。

其实所有的古代诗词都具有形式美的特点。或是五言,或是七言,甚至是长短不一的词赋都能把形式美体现出来。例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短短的两句诗,一个“周郎”,一个“二乔”就能把三国鼎立,曹操、周瑜、乔氏姐妹之间的纠葛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形象美:运用“典故”把作者所要表现的事物形象化。

柳树可以说是诗词中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其实它也是一个“典故”。具体出于《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有个关于杨柳故事,一个女子在杨柳树旁等待她的情郎,女子曼妙的身姿与柳条的柔美正好契合。经过以后的发展,柳树就成为惜别的代表。再如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之后便用“惊鸿”比作美丽的女子。陆游曾在《沈园》中引用“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以此来悼念他那美丽的亡妻。

四、意境美:通过联想和想象,使诗词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是一首描写“马嵬之变”的诗作。“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读者可以想象杨玉怀与唐玄宗的唯美爱情,曾经几时在花前月下许下今世不离不弃的誓言,相互依偎着嘲笑一年一见的牛郎与织女。到头来得到的却是阴阳两隔,有那样轰轰烈烈爱情为支撑的生活却比不上拥有平凡生活的莫愁。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产生了这种意境对于理解诗文也会更加的流畅和深入。

五、含蓄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这里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一典,就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请缨的愿望。事实上此前他也曾向朝廷建议过,应把用兵的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隐然以此自任,准备在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尽管绝非出于仕途腾达的考虑,但毕竟还得听天由命。用廉颇一事恰好委婉传义,可谓天造地设。另一用典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为报功时多报了几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他持符到云中赦免了魏尚。苏轼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委婉的传达他也希望能有一个冯唐来赦免他,重新起用他。

六、趣味美:通过引用“典故”,能风趣地传情达意。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45―0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传统美德富含其中,这些文化精华汇聚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经典篇目之中。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认识到传承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1. 重温文化精髓。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国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报以崇敬之情。国人也重拾文化自信,将国学经典渗透到领导讲话、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亲子教育之中。与初中语文大纲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也体现了国家课程重视文化传承的明显意图。重温古代文化精髓,已经从口号、文件演变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行动。

2. 汲取文化智慧。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文化精髓,将这种精髓植入学生思想中,并由自身的民族智慧内化涵养,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迸发着闪光的思想,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采总结历史,给予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启迪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人们需要更开拓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在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不负时代。

3. 重拾民族自信。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经实践检验了的解决当今世界道德滑坡、国际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我们要重拾民族自信,将华夏文明精髓首先植入学生内心,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策略

篇13

【摘要】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美,无处不存在着美的创造。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当是有情感注入的一堂课;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容易从文学作品中察觉出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情感,从而能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但是由于每篇文学作品的内容不同,学生接受的过程及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去组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美感教育

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以情感人,以美动人,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情感融合的目的,注重通过对情感融合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人对事物所持有的体验或者态度即为情感,情感既是教学活动中的影响因素,又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合理科学的运用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拓展智力,发展思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呢?

一、感情投入,以情感人。

尽管课文中蕴涵着异常丰富的思想情感,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始终板着面孔,或用“零度风格”去讲课,那课文的美就很难展现出来,甚至于会把本来很美的文章讲得平淡无味。长此以往,不仅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而且逐渐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投入感情,带着感情讲课,讲出课文中各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去感受体验那种感情,从而引发学生各种高尚情感的产生。老师带着感情讲课,一是能比较直观地再现课文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易于理解;二是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利于学生投入到对课文的审美中来。而讲出感情,则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创设优良情感氛围。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和享受,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中都融合有我们泱泱大国的传统文化美感,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是一段优美的故事。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应该在一种快乐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所以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该追求“乐学”的最高境界。“乐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比较浓厚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大力进行渲染的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的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构建“乐学”的情感体验,就要将学生的情感与体会与文章的客观景物描绘进行交融和渗透,使文章中的客观景物与学生的主观体验相统一,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作品的美的情感熏陶,有利于提高其思维水平,也有利于其高尚审美情操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由“文”到“象”,感知课文中的表象。

语文课本上一个个的语言文字,较之现实事物少了鲜明的直观性。而美感的特征恰恰是直观性,这就需要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表象。不同的学生感知表象的能力是不相同的,这取决于学生对语言文字感觉的灵敏度,即语感。语感愈强,对表象的感知愈快,对课文的理解就愈深,就更易进入对课文的审美欣赏。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很重要。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美读课文,即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美读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验,就能再现出课文的表象。这里所说的表象,应该是整体性的,即再现出来的是课文所描写的事物的整体形象。

四、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激活情感体验。

由“文”到“象”,仅仅是让学生感知到美,语文教师还须进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美、鉴赏美。最简捷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把自身融入到课文中去,把自己当作作者或作品主人公,调动起自身原有的审美经验,去跟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相碰撞、相交接,从而达到相契合,最终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布局谋篇、运用语言之妙,进而得到写作技巧上的启示。

五、介绍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不解、迷惑的现象,特别是对那些古代、近现代、外国的作品,学生有时无法感受到它的美,甚至于认为它不美。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如对作者的生平思想不了解,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生活习俗、审美观念不了解,对某些文体的常识不了解等等。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增加学生的一些间接生活经验,在教学一些课文前,要把相关知识介绍清楚,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时代特征、文体常识等。学生只有有了作品相关的知识,才可能成为作品的审美主体。比如在学生初次学习戏剧作品前,如果教师不把一些戏剧常识如戏剧的矛盾冲突、巧合、独白、对话等向学生介绍清楚,学生就不一定能理解作品内容,更谈不上审美了。

六、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

教学活动是双边的,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想要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融合的教学目的,就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趣味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爱好以及兴趣方法等进行充分地了解,以此为基础在教学内容中添加趣味性的元素,同时还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拓展课本内容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保障教学活动的知识性。

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并积极创造美。

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学生是能感受到它的美的,但对于一些课文,如平实的说明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等,学生就不一定能感受到美,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利用写作课。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模仿并善于模仿,模仿名家名篇在文章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及表达上的各种技巧,在模仿的基础上再进行自己的创造。在创作时,要依依托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融入丰富的感情和生活体验,最终就能创作出文质皆美的文章。推而广之,学生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美,而这许多的美,有的竟然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篇14

【关键词】《声律启蒙》;蒙学教材;教育价值

中国的蒙学教材自周代起就已经产生,在漫长的历长河中,积淀起了一大批博大丰厚的读本,它们以简约的笔墨精要地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其综合性和实用性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众多的传统蒙学教材中除了广为流传的“三”“百”“千”外,还有一部《声律启蒙》也颇具特色。《声律启蒙》是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蒙学读物,编排上相当规范,表现出一种形式上的精致与思想内容上的深刻,对于现代语文教育,不仅具有历史参照的功能,也具有很高的现代教育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与传承价值

作为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尚存的国家——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仍然能弘扬光大,其中必然有着深层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而蒙学教材作为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传承、延续传统文化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声律启蒙》作为我国优秀的启蒙读物,是诗词理论上的一个瑰宝,它将传统道德思想和人文历史知识巧妙地融入短小精湛的对句中,比如“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就描写了伏羲神农所开创的仁义爱民和以德化民的治国思想,以及尧让位于舜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公无私的美好传统品德。在蒙童阶段学习《声律启蒙》,正是接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价值的过程。

二、促进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多年以来,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对于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提出过一个很有见地的解决办法:假如我们肯定了受过普通教育的青年应该具备初步的阅读一般文言的能力这个前提,那么,前人运用韵语知识这条经验,也许很有参考之处。

现代的小孩从小接触的就是普通话,如果直接学习相对经典的文言文,其难度是很大的,在白话和经典的学习之间必须有过渡性的训练。所以,让孩童熟读背诵一批文言韵语读物,如《声律启蒙》,初步培养文言语感,熟悉古代文化常识,能有效地奠定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所以,纯粹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儿童从小就接触并学习《声律启蒙》,可以通过记诵熟悉一些文言句式和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这对他们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三、编写语文教材的借鉴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独具特色,编写经验极其丰富,给当前语文教材的编写以重要的启示和必要的借鉴,总的来看,《声律启蒙》的编写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1.知识教学和品德培养紧密结合

《声律启蒙》这一古代蒙学教材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结构、知识程度、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及伦理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文道统一的原则。第一,在教材知识含量上,《声律启蒙》知识集约,信息量大,天文地理,历史典故,道德礼仪,名物常识……简直无所不包。儿童使用这样的教材,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还掌握了大量的实用知识,增长了见闻,可谓一举两得。而现代教育实行分科教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注重汉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编排上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无意中却降低了教材的知识含量。其次,全书虽以识字和学习韵律为主,同样也涉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内容,例如:“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等,尽量充实着中国古代的道德教义的内容,熟悉这些内容对于儿童道德人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充分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

汉字有四声之分,四声不但含有节奏性,还能区分音质、区别意义。古人在作诗作词时对音律、节奏就有严格的规定。语调升降、平仄声调的配合、双声、叠韵、叠音以及押韵等语音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可以形成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旋律美。我们知道,在识字教育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不直接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的学了,也不容易记住。《声律启蒙》充分利用了汉字的特点,多用韵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铿锵悦耳,提高了易读易记的水平,使儿童在记诵的过程中受到了语言美、声音美的感染熏陶。在形式上,《声律启蒙》不仅充分运用汉语的特点,便于儿童诵读,满足了儿童学习识字的需要,它还隐含了各种语文能力的学习。除了文言句式、虚词用法的学习,还兼含文章章法、表达方式的学习。

3.力求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孩童阶段的教育应该重视对基本知识的熟读牢记。背诵一定数量的声律知识,能培养和锻炼学童的记忆力,还能积蓄词汇,学习表达方式和加强语感,又能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声律启蒙》一书除了形式上适合儿童诵读,选材也特别注意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大量选取了历史故事、典型人物、民间传说、流行趣事,这些兴趣盎然的内容,极易引发儿童爱读、乐读的积极性。所以说,我们编写语文教材要充分考虑到课本的趣味性与多样性,让学生提高阅读和背诵的兴趣。

总之,《声律启蒙》作为古代蒙养教材,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凝结了中华民族几百年甚而上千年的智慧和心血。为现代人特别是中小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其中虽不乏不合时宜的内容和一些封建性的东西,但它在编写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值得今人借鉴、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