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范文

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2 16:02: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篇1

[关键词]市场营销劳动力产品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

[作者简介]哈增红(1973-),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体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路皓(1963-),男,河北邢台人,河北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张雷(1981-),男,河北保定人,河北体育学院科研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河北石家庄050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奥运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1TY005,课题主持人:哈增红)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86-02

一、引言

将大学生劳动力的活劳动及技能视为产品,将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联合视为生产者及营销商,将其他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视为竞争对手,将各类人才市场视为中间商,将用人单位视为顾客,那么“解决大学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即转化为“如何出售产品,以解决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者对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做出正确而又客观的判断,在统筹兼顾生产者自身利益、顾客欲望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一种能够维持或改善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其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提供顾客想要的“满意”。

二、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理论概述

与传统产品相比,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在性质上更贴近于一种无形服务,确切而言,应该是一种“生产产品”。高校毕业生自身是这种无形产品的有形物质载体。用人单位把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看成是一系列复杂的有形及无形的特色与服务,这种产品能带来一个核心的利益――一个既方便又高效地提高用人单位效益的途径。

1.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三个层次。生产者需要从三个层次上研究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其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是核心产品,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顾客(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核心产品位于整个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中心,它是指顾客(用人单位)在购买劳动力产品时所寻找的能够解决问题并提高单位效益的核心利益――业务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购买钻头的顾客真正需要的不是钻头,而是钻头钻出的洞。因此,在设计劳动力产品时,生产者(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先确定将给顾客(用人单位)带来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生产者(高校和大学生自身)接下来要做的是围绕核心产品制造出实际产品,实际产品可有特长特色、综合素质、道德品质、情商水平以及价值观念五大特征。最后,生产者必须围绕核心和实际产品,通过附加的服务和利益,建立起外延产品。顾客(用人单位)在购买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时,生产者(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要提品质量担保,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以便创造出能最大满足顾客(用人单位)要求的一系列利益组合。

2.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主要行为者。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价值在于创造顾客(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效益。但是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生产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产品的价值的,其价值的成功实现依赖于以下因素:生产者、营销商、中间商、竞争对手、终端顾客、售后服务商(跟踪调查指导者)。(1)生产者、营销商、售后服务商“三位一体”――高校和大学生自身。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作为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生产者和营销商,必须“想顾客之所想”,协调一致地提供上乘的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同时,作为售后服务商,高校应对其售出的产品进行跟踪调查与指导,提高“售后服务”水平。(2)中间商――各类人才市场、人才中心和人才中介商。中间商也是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传递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类人才市场、人才中心和人才中介商帮助生产者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促销,找到顾客并最终销售给顾客。(3)竞争对手――其他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成功的生产者,高校必须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让用人单位更满意。因此,高校应考虑自身独特的教育规模、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不仅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要,而且要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留下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的印象,以赢得战略优势。(4)终端顾客――用人单位。顾客是指接收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用人单位。顾客市场包括个人或家庭、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每种市场均各具特点,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仔细研究其顾客市场。

3.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实现的全过程。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依次包括以下环节:大学生劳动力产品需求确认及毕业验收测试设计、大学生劳动力产品需求分析及工厂学徒锻炼设计、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概要设计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详细设计及各项知识技能培养设计、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进行实际培养及测试、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进行“工厂学徒锻炼”、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进行出厂(毕业)验收测试。

三、就业市场角度下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开发程序

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然而,劳动力产品的开发具有风险性,由于对市场规模估计过高、市场定位不准确、产品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劳动力产品都没能在市场上站住脚。高校必须努力研究和开发质量上乘、特色鲜明、使用价值高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策划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开发计划,建立系统的产品开发程序。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开发程序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为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市场定位。(1)市场细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市场由各用人单位组成,而各用人单位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它们拥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产品购买态度、不同的产品购买习惯等。通过市场细分,生产者(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可将巨大的、庞杂的市场划分成小的细分市场,并通过提供与它们的特殊需求相一致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以更有效地占领这些市场。通过细分,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很好地定调其产品,而且如果较少的竞争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细分市场,该高校还可以面临较少的市场竞争。可用来细分用人单位的主要变量有地理细分、行业细分、产品忠诚度细分、单位规模细分等。同时,有效的细分市场应具备可衡量性、可获得性、可区别性、可行动性、可收益性等特征。(2)目标市场选择。将用人单位进行市场细分后,高校就需要对各类细分市场进行评估,以决定设立几个以及设立哪些目标市场。高校在评估各种不同的用人单位细分市场时,必须考虑细分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程度、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高校自身的目标和资源这三个因素。高校应只对具有适当规模和增长特征的用人单位细分市场感兴趣,必须查明该细分市场上存在的竞争者数量等能够影响细分市场长期吸引力的几个重要结构因素,再将自身的目标和资源与其所在的细分市场的情况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在评估不同的用人单位细分市场后,高校就需要决定选择哪些和选择多少细分市场,并对这些市场的需求进行确认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可以不考虑用人单位细分市场的差异性,对整个市场只提供一种劳动力产品,也可以以几个细分市场为目标,为每一细分市场设计独立的劳动力产品生产方案和营销方案。(3)进行市场定位以获取竞争优势。高校在决定进入哪个细分市场之后,还必须决定在这些市场中它想取得什么样的地位。每所高校均须打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使自己区别于其他高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从而充分吸引细分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高校的市场定位包括三个步骤:识别据以定位的可能性竞争优势选择正确的竞争优势选择一个总体的市场定位战略。然后,高校必须有效地向用人单位目标市场传播和送达自己的市场定位。

2.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创意的形成及筛选。高校生产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创意来源主要包括内部来源、对顾客(用人单位)的观察和聆听、竞争对手、中间商等。高校可以通过正规的调研活动找到劳动力产品的新创意,还可以撷取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智慧。好的劳动力产品创意还来自对用人单位的观察和聆听,通过调查或集中座谈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愿望。结合用人单位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愿望,接下来要对产品创意进行筛选。筛选的目的是减少创意的数量,尽可能快地找到好的创意,放弃不合适的。

3.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概念的形成和测试。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创意必须要发展成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对创意的详尽描述。新产品概念可以用符号的形式提供给几组目标用人单位,以供其测试。

4.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高校发现它的某个概念测试结果最好,下一步就是营销战略设计,即为了把该种劳动力产品推向市场而设计出的最初的营销战略。营销战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市场目标、计划中的产品定位、开始几年内的销售率(就业率)、市场份额;第二部分概述产品第一年的生产计划、营销计划及销售率(就业率);第三部分描述预计的长期销售率(长期就业率)、目标和营销组合战略。

5.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业务分析及开发。业务分析是指考察新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预计销售率(就业率)和生产成本等,以便查明它们是否可以满足高校的目标。如果满足,高校就可以把产品概念转变为实际有效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样品经常要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以便确信该产品具有所要求的质量和特色。

6.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市场试销和正式上市。如果新产品通过了性能测试及用人单位测试,接下来便是市场试销了。在这一阶段,新产品被置于更加逼真的用人单位市场环境之中。它允许高校测试劳动力产品,并对产品的生产方案和营销方案做出整改。

市场试销为高校的管理部门提供所需信息,以便做出最终决策:是否要将新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推向用人单位目标市场。

四、结语

本文通过借鉴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在深入解析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层次、产品价值实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全新指导思想――“生产并出售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产品”。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劳动力产品的相关理论,对于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景体华.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戚本超.2007-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Kotler P.Marketing:An Introduction[M].USA:PearsonEducation,inc.,2003.

篇2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赞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波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工作32年,在他领导下该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作为苏联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教育工作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民教育”、“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誉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相继传入中国,我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热”历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就受到苏联深刻影响,苏联虽已解体,但作为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苏联教育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之久,针对中小学中劳动教育长期被歪曲或着忽视,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苏氏的劳动教育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可为新课改中解决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寻求理论基础。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独创,但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二)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与德、智、体和美育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内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实现“四育”的基础。我国教育界长期误以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前“四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型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忽视劳动教育,甚至将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

篇3

关键词 庄子 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自然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但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理论基础

1.1庄子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

庄子被认为是道家的嫡传,他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其中包含的返璞归真的自然精神就是他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庄子在《知北游》中指出:“有先天地者物邪?物者非物。”这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庄子将它叫做“道”,庄子认为没有比“道”更根本的东西了。

《庄子・天地》篇中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源于“一”,即“道”,有其内在的条理和规律,人性本质上与自然一脉相承,不需要外在东西的引导。庄子强调把一切为仁、义、善、美、名、利等束缚人们的枷锁统统舍掉,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1.2卢梭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哲学和感觉经验。卢梭基于他性善哲学的基础上,强调“归于自然”,顺应自然,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当时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都处于封建军事、政治以及宗教的专制压迫之下,人性被压抑。因此他认为应该使人率性发展,发展人的自然本性,摆脱掉社会对人的戕害。

卢梭认为人们掌握的知识最先从感觉开始,也就是说由感觉经验得到理性。卢梭还把感觉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他认为感觉经验对观念的形成、对日后理性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目的异同

2.1 庄子自然教育目的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由此可以看出,庄子的理想与目的是想要使人们回归自然本真。与之相应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遵循自然规律。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最终教育目。这样就可以真正的与自然和谐统一,得到真正的自由,无所束缚、无所畏惧,游于天地之间,不为功名所缠绕。

2.2卢梭自然教育目的

卢梭自然教育的教育目的在于摆脱社会人为的束缚,冲破文明的枷锁,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最终成为真正顺应自然发展的自然人。在卢梭看来,真正的教育目标就是自然的目标。从当时实际情况来讲,卢梭自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像爱弥儿一样经过自然教育的公民。

卢梭认为,“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由于继续发生的千百种原因,由于获得无数知识和谬见,由于身体组织上所发生的变化,由于不断激荡等等,它的灵魂已经变了质,甚至可以说灵魂的样子已经改变到了不可认识的程度。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以一个始终依照确定不移的本性而行为的人”。

2.3 比较分析

庄子与卢梭都极力主张教育要取法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以顺应、保持、发展人的自然天性为教育目的。庄子的思想带有消极避世色彩,他希望可以回到人类初期的那种状态,容易使人不思进取。按照卢梭的教育目标,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只善于维护自己的生活的“自然人”。卢梭更重视人的本性及其发展,强调人本身的天赋才能。

3教育内容与方法异同

3.1 庄子自然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庄子的自然教育思想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并发展了它。以下是庄子自然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几点总结:

(1)“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独特之处。《道德经》中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世,行尽言之教。”这就是说教育要顺应人心,不以外在的规范来进行约束性教育。庄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庄子・知北游》中谈及:“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夫知者不言,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不可以用言语相传,只能“不言之教”,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道。

(2)“顺物自然”

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则天下治也。”世间众生应该依靠自身来体认大道,依靠内在动力才能达到人性的完善。每个教育对象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是自然教育,这就是顺应了自然,任其自由发展。

(3)注重养生

养生思想是道家的特有之处,这可以算是道家注重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庄子养生思想的宗旨是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其基本目标是保命。庄子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人民整日心惊胆战,庄子心存天下同时作为有责任的思想家,他要教给人民如何保命、如何生存的更长久。庄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养神。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统一的,但就养形和养神两方面来讲庄子更注重养神,他认为养生更在于养神。

此外,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等方法。庄子在《人间世》借孔子之口,提出了“心斋”方法。它是一种比喻说法。心斋就是把人们耳朵听、智慧思考这一切断绝。首先是集中精神,不再用耳听而用心听,排除了人的思维干扰。庄子在《大宗师》又提出了“坐忘”方法。“坐忘”是忘掉了肢体、聪明,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3.2卢梭自然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教育内容

首先,不教给儿童道德和真理,以保持其心理不沾染罪恶和邪念。所以,即使爱弥儿临近青年时期了,卢梭也不打算向他传授与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知识和道德。其次,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判断能力及获得学问的工具。再次,不用成规教育学生,不让儿童沾染社会习惯。卢梭反对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有用的知识。卢梭主张让儿童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劝老师“不该要学生学习科学,应该让他去发现科学”。

(2)教育方法

他认为,知识是具体的,道德也是具体的,没有脱离实践的知识或道德,因而他十分注重在实践中获得善念,用行动培养人。卢梭反对强迫、压制和死记硬背;让孩子们回归到朴实的生活劳动中,每个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必须为社会劳动;“把孩子送到农村去,他们在那里自然地使自己得到更生”,卢梭认为应该把孩子送到农村,远离城市的喧嚣。

(3)身体养护

卢梭还十分重视儿童身体的养护。反对襁褓包裹,坚持饮食清谈,衣着宽松,不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以培养抵抗能力。所有的一切都应该着力去培养一个完全的健康的自然人。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做到身体和智力平行发展。

3.3分析比较

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反对社会道德和习惯对人的洗染,否定书本知识,批驳违背自然天性的教育。但他们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区别:

在教育内容上,庄子的“不言之教”,实际上是什么也不教给学生,儒家提倡的各种礼仪制度,尤其反对,无为而无不为,不过容易导致人们的消极思想而无所作为。卢梭虽然也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学生思想的内容,但是他还主张有步骤、有计划地教授知识和技能。根据年龄做出了不同分期,每个时期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

在教育方法上,庄子主张“不言之教”,否认教育的积极作用,各种知识技能是不能教给学生的。卢梭是肯定教育的作用,他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原则及方法,根据真正的儿童的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适时、合理地进行教育。

道家的养生思想是对于所有人提出的,在注重身体养护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精神的修养。养生必须谨慎饮食、节度。饮食有节制,食物结构搭配合理,五味调和,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就养形和养神两方面来讲庄子更注重养神,他认为养生更在于养神。而卢梭对于身体养护的思想主要是针对儿童。在儿童早期,反对襁褓包裹,坚持饮食清谈,衣着宽松,不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以培养抵抗能力。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做到身体和智力平行发展。

4总结与反思

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又处于东西两个不同的世界,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有一些共同之处,这说明人类教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可违背。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同,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存在大量差异。例如:庄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没有明显的年龄分期;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出由出生到2岁属于婴孩期,2―12岁属于儿童期,12―15岁属于青年期,15―20岁属于青春期。每个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卢梭比庄子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庄子的自然主义教育在当时以及后世没有占过主流地位,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在整个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庄子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思想,同时,“使我们在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时有一个富有对比价值的参照系,从而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价值。”

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在很早以前就被大家提及,教育准备生活说的缺陷与不足已经由专家提出。然而当今的中国教育似乎还在推行着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模式,孩子的一切努力、一切痛苦、一切忍耐都是在为明天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那个美好的生活是否真的会出现不得而知,但是许多学生的求学过程并非那么愉快却是有例可证。现在重新提及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且对二者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析一下当今的教育现状与教育问题。在校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是否真正的“乐学”,是否“活在当下”,是否未被繁多的课业所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3]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孟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0(S1).

[6] 唐洁.庄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8(4).

[7] 周萍.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J].教育科学,1994(4).

[8] 张勇.试论老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2).

[9] 王小丁.试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空想性[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9).

篇4

先生曾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为此,他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成为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名言是:“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先生先后数度赴德、法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他对儿童教育十分重视,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曾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他的教育论著《教育文选》、《教育论著选》等对此多有论述。

1912年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力主采用西方教育制度,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失败后,他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冬先生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的教育实践也多在这一时期。他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同时他支持,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中他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

篇5

一、概念的界定

1、和谐德育。和谐德育的本质必然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德育内外部各要素的整体和谐互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2、和谐德育研究。和谐德育研究,是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研究模式。

3、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谐德育研究以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原理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公正即和谐”的思想,吸纳教育学、社会学的和谐思想。

二、研究的意义

1、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建构和谐德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

3、发展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内容。目前,各级学校之间的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这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根本原因。要解决德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构建和谐德育体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途径

构建和谐德育最主要是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和谐:德育目标的和谐;德育内容的和谐;德育过程的和谐;德育方法的和谐;德育环境的和谐;德育评价的和谐。在学校的具体实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首先,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特别是对学生。其次,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主要是靠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再次,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学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长,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开展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育民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世代潮流,要作到教育的民主化,必须要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内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4、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师生平安。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安全教育,保证师生平安,也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5、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和谐。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谓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指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达成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从而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才能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最大的促进作用。

四、研究的建议

1、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强化首位意识。充分认识道德的力量和德育的价值,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科研意识,充分认识德育科研的力量,坚决克服()重干轻学、重干轻研的短视眼光,紧密结合德育实践,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强化课题意识。

篇6

(一)对信息技术教学系统的分析:1.教学系统的要素: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有4个,即教师、学生、课程(或称教学内容)和条件(或称媒体)。教师和学生称为人员要素,课程称为信息要素,条件称为物质要素。2.教学系统主体活动的特点:(1)多系列: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都具有“认识”和“实践”两个系列,学生侧重于“认识”,教师侧重于“实践”。 (2) 多层次:活动具有层次性 。(3) 多成分:教学活动是由各种类型、各种成分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其中主要有3种成分:心理性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动机、意志、评价、技能等; 社会性成分,包括游戏、学习、劳动等; 管理性成分,包括计划、组织、检查、调节等。3.教学系统的功能:(1)宏观功能,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纵向看,教学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使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是横向看,教学是沟通个人和社会的桥梁,它一方面将人类总体知识个体化,另一方面又帮助个人社会化。(2) 微观功能:教学应担负起三种职能,即教养、教育和发展。教养任务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技能和技巧;教育任务包括世界观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美育、体育等;发展任务包括发展智力,培养意志、感情、创新精神、认识兴趣和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过程:1、 教学过程是教学系统运行的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2.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 教学准备阶段:主要是明确和激发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正确动机。准备工作主要是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2) 教学实施阶段:这是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也是教育观和教学理论外在表现的主要阶段,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体现阶段。(3) 复习巩固及操作练习阶段: 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及时发现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老师的辅导和与同学的交流得到解决。复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时机。(4) 评价反馈阶段: 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给出量化的评价。

(三)、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教育依据一定德育目标,有意识地创设或优化一种教育环境或氛围,帮助学生在这种模拟的道德情境下,形成心理共鸣,产生美好的、高尚的道德感,得到人格的完整发展。基本步骤是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进人情境――研讨情境。 李吉林“情境教育”模式的运作机理可以用―句话来概括:以情感的激发与调动为核心的教育。

(2) 探究、发现、归纳式教学方法

1.理论依据:这种教学理论基础是杜威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及其五步探索、发现法等教学法原理。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生活的过程。学生学习是现有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

2.实现条件: (1) 师生始终处于和谐的协作关系。 (2)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3) 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操作技巧 。 (4)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工具 。

(1) 设计疑问、引发兴趣。(2) 点拨诱导、探索奥秘。(3) 帮助提炼、发现规律。(4)归纳训练、开拓提高。(5)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3.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为完成给定问题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5.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

篇7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

篇8

【关键词】物业管理,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文件倡导“校企深度合作”,并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致力于提升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又包括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就是学会做事,社会能力就是学会与人相处,而在关键能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价值观取向。为了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作为职业教育者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被认为是目前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通过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等各环节,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s) 来源于企业实践,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而且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是开放性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关键在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总结及归纳。

项目教学中的项目与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呢?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组织教学,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及多个工作任务。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起点设置的,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是职业化的且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尽管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但其课程内容并非一个个工作任务的简单叠加,而是围绕着经过归纳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进行,严格来说是围绕着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来进行。活动是项目课程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每一个活动是由若干工作任务构成的。这是项目课程明显不同于任务本位课程之处,即项目课程不局限于单一的工作任务,这同时也是项目课程对任务本位课程的发展之处。

因此,在提炼归纳出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后,通过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间的联系,以培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践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

二、理论基础

关于“人”的学说中指出,人的本质是劳动,是需要、交往和意识,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由于人的这些本质的存在,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而在各种职业活动中,人们又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体现着自身的本质。因而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一定要遵循人的本质理论,即人的实践活动观。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国的职教政策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文件提出要“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这都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是契合的,也同样是遵循关于人的实践活动观的。

因此,探索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教学是遵循理论,贯彻国家职教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理论基础是正确和坚实的。

三、研究实施过程:

(一)前期研究。在《物业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教学探索》课题立项之前,我们已经组成校企联合课题组,共同进行《物业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开出版了《物业管理工作教程》专业教材,初步解决了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现阶段新的课题研究任务就是配套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构建“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程序”,进一步解决怎么样教的更好的问题,即如何以教材所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实施项目教学。

(二)准备阶段

1、组建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统一思想,明确课题研究思路。

2、进行相关研讨及学习《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尧主编)的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论,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

(三)实施阶段

1、专业教学团队分工协作,以《物业管理工作教程》中提出的52个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提炼总结出学习型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实践与项目课程,编制《物业管理专业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

2、实验班在校外实习基地居物业公司实际管理的物业服务项目中,以《物业管理工作教程》作为专业教材,进行物业管理基层工作岗位的实践教学,为之后的项目教学打基础。在此过程中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引入“知晓、理解、评价、行动”四步循环法对学生进行 “以尊重待人、相信自己”等十五个模块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与此同时,教学团队完成《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的审稿定稿工作。

3.利用《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组织项目教学。项目教学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①过程性考核:主要从平时出勤、过程参与程度、工作学习态度以及完成任务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②终结性考核:是项目教学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在过程性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综合学生自评、企业管理指导教师评定及业主评定而成。

(四)评价总结阶段

1、课题组做课题研究总结。

2、实验班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面试与选拔,检验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验结题时,我们实验班的学生100%以优良的成绩经过了企业的面试选拔,进入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四、成果与反思

(一)成果

1、完善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其中包含《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能力指标体系》及《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三年高职)》。

2、编制《物业管理专业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在《物业管理工作教程》基层管理岗位和经理岗位所列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物业管理项目获取到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总结及教学序化处理,形成了14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即教学项目。

3、经过项目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提高。

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为高职管理类及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提供经验,有一定推广价值。

(二)反思

1、项目课程的开发还应进一步深入,要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条件下,注意项目课程与企业生产任务的区别及联系,应把项目课程的设计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2、项目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故实施项目教学,需加强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3、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项目的实施无法“真做”,必须要通过“模拟项目”进行,这使教学组织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同样受到影响,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

课题组每个成员在经历了研究工作的全程后都感到收获很大。研究工作不但提高了课题组成员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对校企深度合作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与体验。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在十会议精神及国家新的职教政策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还应如何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2]赵志群.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职教论坛》2008年第12期.

[3]马成荣.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2011.

[4]教职成[2011]6号、教职成〔2011〕9号、(教职成[2011]12号)

篇9

关键词:治事之学;中国古代;士子;实学

作者简介:路宝利(1969-),男,河北省香河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在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史、职业教育思想;赵友(1957-),男,河北玉田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宋绍富(1958-),河北乐亭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传统学徒制度与职业人才培养研究”(批准号:HB11JY034),主持人:路宝利;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批准号:201103327),主持人:赵友;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河北民间著名工艺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2011-3049),主持人:路宝利。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92-05

经学与治事之学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教育文明。因经学主宰教育历史久远,与农工商贾实才直接相关的治事之学少有关注。在古代经学教育体系之中,一直流传着士子治事之学,其对于民间技术教育与专才学校具有持久的示范作用。厘清其形态变迁、核心理念、关键特征对于职业教育史研究或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均有启发。

一、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

(一)“材各异”个体差异性

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源于治事之才的客观存在。非是所有人均是治国之才,多数人乃治事之才。孔子曾言: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学而不知三类;其后董仲舒又有“性三品”之说;《墨子·耕柱》记载:“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另以木、铁自然属性不同,说明教人必须因材施教的道理:“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金,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能,而木之性不能铄也。以为器,木以为舟,铄铁而为刃,铸金而为钟,因其可也,驾马服牛,令鸡司夜,令狗守门因其然也”《淮南子》;傅玄则提出:“为师者”需“大匠构屋,必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橑,苟有所中,尺寸之木无弃也”。即好的工匠在造屋子时,不浪费一寸的木头,使大小木材各尽其用。又以“土与铁”性能不同说明要物尽其用,即“土不可以作铁,而可以作瓦”。傅玄认为:“龙舟整揖,王良不能执也;骥骤齐行,越人不敢御也,各有所能”。又《长短经·知人》记载,人有“九流”之殊,“四德”之异,需认真观察识别才使“执伪者无地而逃”。颜元培养“百职”专门人才,一方面源于“业各殊”的社会分工理论,另为“材各异”的人才差异论断。[1]

(二)农、工、商、虞各致其用

治事之学存在合理性源于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历史,社会分工基于效率原则。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官吏、农夫、匠器、商旅等各式人才。《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司马迁主张农、工、商、虞并驾齐驱,各致其用,但并非每个人均可成为既能治国且能治事之才。由此,孟子提出劳心者与劳力者的阶层划分。孟子主要观点: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大人劳心,小人劳力。且孟子举例以证“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尽管存在等级思想,但分工理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在“士”群体之中并非皆“治国平天下”之材。《吕氏春秋》作为集百家思想于一体的著作,其中涵盖着天文、农业、手工等诸多知识与技术等。“士与百工地位相分”不拘一格尊重人才,极大激发了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诸如著名工匠鲁班、李冰等皆载入史册。各诸侯国吸纳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既有治国安邦之才亦有科技人才。以后诸代,傅玄、司马迁、颜元等皆提出多样化人才观。

(三)教育类型多样化与活力

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源于教育类型多样化的需要。人类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主要特征表现为教育寓于原始人群生产与生活母体之中。原始社会劳动教育是普通教育史与职业教育史的共同起点。原始社会末期,古代知识分子开始出现。诸如巫、卜、史、贞人等原始知识分子皆是体脑分工的标志。自此,教育开始分化为培养“劳心者”与“劳力者”两种类型。巫等作为最早脱离物质生产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掌管宗教、巫术、医药、天文历法和文字记录的专业人才。夏商周时期,教育开始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但回顾历史,重新考究教育在此时代分离对于人类发展必要性的同时,也导致了体力与脑力的分裂,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裂。尤其东周以降,三种分裂予以时代的演化。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逐步兴盛,至此,官学与私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经学教育与治事之学并存。教育类型的多样化造就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活力,由此引发了古代教育的丰富与发达。教育类型多样化并非杂乱无章,以经学主导,以培养治国之才为要。治事之学培养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尽管如此,治事之学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伴随历史变迁,而且更多时候扮演革命性因素。教育史上治事之学一直是以经学批判者身份出现的。

(四)经世致用文化内在需要

治事之学存在的合理性源于经世致用文化的内在需要。中华农耕文明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长江、珠江、辽河等处早期先民共同创造了伟大的大河文明,其决定了中国先民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所蕴育的文化特质是经世致用。自古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其源于农耕生产方式对于和平、稳定提出了强烈诉求。自上古时代,古之先贤为农耕文明奠定了“协和万邦”的治国理念,自此,“和平”的追求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自大禹治水起,古之圣贤均以国计民生为要,无论政治、经济、教育皆凸显经世致用之取向。先秦诸子,因个性不同而有争鸣。如儒家培养君子,教以六艺;道家培养真人,以自然为师;法家培养吏师,以法为教;墨家培养兼士,以道术为本。但经世致用贯穿于百家之学,无论儒、道、法、墨等皆以现实世界与现实变革为追求。以经世致用之哲学,儒家不器提出“齐家、治国、以平天下”;道家绝巧以为“不争莫之能争”、“无为而无不为”而至“君子南面之术”;墨家兼士“以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法家“耕战”以求富国强兵。汉代,“独尊儒术”除因文化专制因素以外,百家多样性统一为其内在因素。但治事之学作为诠释中国经世致用文化内在需要,其传统地位边缘化值得深思。[2]

二、治事之学实践变迁

(一)六艺造士

西周以往,六艺造士首创治事之学。周公首倡礼乐制度,对于“六艺”教育贡献颇大。《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古之“六艺”以“职事官吏”为教育目的:礼乐之教以培养职事官吏修养与规范,射御之教以培养职事官吏的军事技能,书数之教以培养职事官吏才智。“六艺”教育以“实用技艺”为教育内容,如“九数”是指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从“九数”所包含的内容来看,田地面积的划分、租税的合理摊派、土石方体积的计算,各种工程的求证,几乎处处都要用到它。“独尊儒术”的汉代与“重振儒术”的唐代,经学一度排挤了六艺,但在小学和私学中书、数、武艺传授并未中断。宋代,胡瑗主办学校又出现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的盛况。理学家朱熹大力提倡读经穷理,但也主张小学教育要学六艺。明代学校比宋代又有发展,《明史·选举制》记载“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清代顏元,为补救教育空疏的时弊,大力提倡六艺教育,主张实学实教。其与西方的七艺有所差别,六艺逐步演化为“实用本位”的中国教育体系。

(二)百家实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学皆涵盖治事因子。儒家以君子治国,但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贤人之外,恐怕成为“君子”者甚少,而“器者”甚多。另《论语》之中还包括“多识鸟兽之名”等记载。《论语·学而》提出“使民以时”;《尚书·尧典》记写了“敬授民时”之说;《礼记·月令》开农家月令先声;《周礼·地官·司徒》提出“土宜之法”等。儒家以外,其它诸子治事之学更甚。法家商鞅、韩非力主耕战治国。商鞅把《诗》、《书》、《礼》、《乐》一类著作,划为铲除之列,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商鞅变法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垦令》。杂家《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墨家、农家治事之学更为彻底。墨子以“兼士”为教育目标,其目的为把“农与工肆之人”培养成各从事其所能的“兼士”,强调王公大人、士君子、农人、妇人等皆需做好份内之事。农家《汉书.艺文制》载“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以许行为代表,流散民间,设学收徒,著书立言。[3]

(三)经学载体

秦汉开始,治事之学伴随经学载体传播一直没有停止。汉代经学教育倡导通经致用原则,经师有意识吸收了自然科学知识以充实儒学内容,反映在教育上,就有一师兼教几科的现象。《后汉书·郑玄传》记载郑玄“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由于经学涵盖天文、历法等科学技术,因此汉代经师多博通科学技术等,如东汉贾逵为经学家与天文学家,对于天文官教育和培养具有一定作用。西汉落下闳与东汉张衡尽管均担任天文官但皆不是世传畴学。在经学教育基础上,通过刻苦自学皆成为成就非凡的天文学家,尤其张衡成为东汉时期人文素养与科学技术素养融合的典范。魏晋教育思想家傅玄、颜之推作为受到儒学教育的大师分别提出了人才九品、劳动教育等治事要务。唐代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著名文人王勃曾说:“人子不可不知医”,并向长安曹元学习医术,在朝的文武大臣有不少从事过医药、化学、建筑、水利、农业、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工作。据《唐六典》及新、旧《唐书》记载,人们凭借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职位,甚至可以官拜尚书。元代历山书院,起初书院以教授儒学知识为主,由于医人匮乏,学员开始兼学医学。

(四)分斋治学

宋代开启分斋治学至清代已彻底改革。宋代胡瑗为分斋治学的开创者,其著名“苏湖教法”核心就是分斋治学。胡瑗在其主管学校中,分“经义”与“治事”两斋,其中“经义”斋基本培养官员;“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为宋代三次兴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范仲淹庆历兴学创建太学,采用分斋教学的形式;王安石熙宁兴学创立“三舍法”,三舍法又比汉唐分经教学、分科教学前进了一步;蔡京崇宁兴学恢复医学,新设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明代,黄宗羲主张“学贵履践,经世致用”,在他设计的未来市民社会学校体系中,除经师开经学外,还特别开设兵法、历算、医学、射术各科,并各有学官教授。此外,他还提倡所谓“绝学”,如测望、火器、水力等之类的自然科学。清代颜元可谓分斋治学集大成者,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在书院分设“文事”、“武备”、“艺能”、“经史”、“理学”、“帖括”等六斋,分斋教习礼、乐、书、数、天文、地理、兵法、战术、历史、时务、诗文、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程朱陆王之学及八股举业等知识技能。颜元在漳南书院的办学计划与教学实践,开启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向近代实学教育转化的先河。[4]

三、治事之学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思想—明体达用

治事之学初始仅是经学的一部分,后逐步成为经学中批判性与革新性因素。经学主导之下,治事之学仅是凸显经学明体达用的工具所在。即便如此,其对于改造经学或改造教育意义深远。宋代胡瑗首倡“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即“学以致用”精神,其不仅为此开辟分斋治学,且对新儒学“穷理践行”思想起到了转变作用。程朱理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行”的实质为胡瑗“明体达用”的思想演变。朱熹学问体系不仅涵盖对传统儒学知识经学和史学的注解,而且包含作为“科学”的历法、音律、地理等。宋代陈亮、叶适“事功”学派批评理学家空谈“性与天命”,对其“静坐”、“存养”功夫尤为不满,主张习百家之学、考订历代典章名物,以培养对社会有实际作为的人才同样对于“明体达用”思想继承。宋代“明体达用”之思想,为明清两代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实学学风由丘濬开创,他所著《大学衍义补》一书,放眼“治平”之术,恢复儒学“有体有用”的真精神。此书被明末实学家陈仁锡所辑《经世八编类纂》列为八种“经世”书之首。明代实学强调“体围合一”、“学仕合一”,其中,顾炎武、李颙等代表“义利双行”学派。清代,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 戴震视科技为实学加以提倡,皆是明体达用的体认。

(二)教育目标—百职人才

治事之学突破儒家“君子不器”与“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追求,提出各领域专门人才的重要价值。自汉代,教育史上首先突破“官仕”目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傅玄。傅玄提出著名的“九品人才论”,《长短经·量才》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治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日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辨才,以长讽议。此量才者也”。颜之推继承了傅玄的人才观,提出教育既不是培养清谈家,亦不能培养章句博士,而是要培养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主要包括:“一、朝廷之臣;二、文史之臣;三、军旅之臣;四、使命之臣;五、兴造之臣”等六个方面。宋代胡瑗分斋治学贯彻了傅玄、颜之推的人才思想;清代颜元对此论述最为透彻,认为教育不是培养无益于国家“庸碌”官吏,而是培养“经济臣”,人才需“以经世致用为宗”。由此,颜元提出了著名的“百职”专门人才观。颜元认为,要“经世”治国,仅有“君相”与“百官”不行,必须有“百职”专门人才。其举例“禹之治水,非禹一身尽治天下之水,必天下士长于水学者分治之,而禹总其成”[5](《习斋四存编》之《存学编》)。

(三)教育内容—治事实学

与经学崇道重礼比较,治事之学倡导实学。魏晋颜之推首倡劳动教育与艺能教育。《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另外,颜之推强调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学习一些农业生产知识。《颜氏家训.勉学》言“农工商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无不利于事也”。宋代陈亮、叶适“事功”学派主张“因事作则”,即教育应该面向社会实际,在博通的基础上,提倡学习兵法、度员等方面的知识。明代实学代表人物张居正、海瑞、焦竑、徐光启抛弃道学家游谈无根的陋习,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之事,诸如农田、水利、河漕、盐法等。王夫之提倡实学,要士子学习“天下治乱、礼乐、兵刑、农桑、学校、律历、吏治之理”,否则,国家不能有“可用之士”,其要求“登士于实学”。 颜元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以尧舜周孔所倡导的“三事、六府、三物、六德、六行、六艺”作为“实学”内容,特别强调学习“六艺”以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生产、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以造就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或有一技一艺的实用人才。

(四)教育方法—习行教法

与经学明理、玄学尚谈比较,治事之学倡导习行。傅玄认为,玄学家“才辨”是以“悬言”、“空言”而“利口覆邦国”之“败德”行为。颜之推继承了傅玄思想,以邺下俗谚讽刺“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的食古不化的迂阔之习,教育子孙后代通过读书学习来“志于行”。明代王廷相提出掌握知识必须从“见闻之知”始,学生需接触事物,实地学习,才能认识事物,叫做“接习”,其以“闭户学操舟之术”以比喻此理。另说:“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黄宗羲提倡“学用一致”的教学方法,学历者能算气朔,观测天文气象;学医者,根据理论与实践考核,分三等处理,中等者才许继续“行术”。颜元明确提出“习行”教学法,指出“习行之学”贵在“实行”“实践”。认为:“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存学编》)。主张学一艺必习一科、验一方,手脑并用,切忌纸上谈兵。“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并将家塾之名由“思古斋”改为“习斋”。颜元说:“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学上著力”。《存学编》以习学琴为例:“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里也。今目不睹,耳不闻,但以谱为琴,是指蓟北而谈云南也,故曰万里也”。

(五)教育方式——各专一事

与经学鸿儒、通儒比较,治事之学倡导各专一事。傅玄在管子四民分业基础上提出“分业壹事”之思想。其《安民》篇曰:分其业而壹其事,业分则不相乱,事壹则各尽其力……认为“分业”为农、工、商三才发挥各自职能的前提。颜之推于《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宋代胡瑗“治事”斋教学:“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各因其所长而教之。如“治民宜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历算以明数是也”。颜元主张教育要结合学者的个性进行,教学应根据学者材质和兴趣制定:“凡弟子从游者,则令某也学礼,某也学乐,某也学兵农,某也学水火,某也兼数艺,某也尤精几艺”(戴望《颜氏学记》)。颜元主张各专其业,各得其用,他说“人之于六艺,但能究心一二端,深之以讨论,重之以体验,使可见之施行,则如禹终身司空,弃终身教稼,皋终身专教而已,皆成其圣矣”(《颜习斋先生言行录》)。颜元在自己著作中,列举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豪杰皆“各专一事”,他常鼓励其弟子各专一艺。因此,在颜元的生徒中,专才甚多,甚至包括“手制小仪器,业者自谓弗如”的巧匠冯雍,善于垦荒种田农技人才齐林玉等。

四、治事之学的相关思考

(一)专才与通才

治事之学丰富了手工时代的人才文化,且使专才与通才的思辨逐步明晰。傅玄主张“用人当其才”,反对求全责备。其在《傅子·阙题》中言:“圣人具体备物德行颜渊之伦是也;……言语宰我、子贡是也;……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傅玄认为全面发展于一人之身实现困难,因此“教人者要因人而教,不可妄教;用人者也要因人而用,不可妄用”。之后颜之推提出人才需博闻与执一相结合,敏锐的意识到人的精力与天才区域的局限性,要在“博”的基础上求“精”,他说“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陈亮、叶适反对朱熹的“醇儒”,提出“一艺一能”的“事功”教育。陈耆卿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艺,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颜元反对“通儒与通才”,其认为只有少数人可为,而众人皆可成为专门人才。学生请教颜元欲想成为“无不知能”的人才时,颜元提出:“误矣!孔门诸贤,礼乐兵农各精其一;唐虞五臣,水火农教,各司其一。后世菲资,乃思兼长,如是必流于后儒思著之学矣。盖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也。究之,莫道无一不能,其实一无所知也。”(《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二)农圃与小人

《论语》记载“樊迟请学稼”之事,孔子言“此小人也”。孔子旨在希望学生均如自己成为治国、平天下之才。孟子从后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管子四民分业以后,农为庶民,但工商一般低于庶民之地位。因此,皆以“小人”相称谓。唐太宗评价书学亦有:“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的认识可见一斑。古代有明确规定,工商一般不得为仕。其中,匠籍、医籍制度均是技术官守背景下役使专才之手段。以小人称谓另一重要原因是治事之才多被人役使,因此,颜之推一方面告诫子孙“薄技”重于“家财”;另一方面,提出技艺只可兼习,而不可专业,以求得“艺不役人”。但关于小人,诸代皆有明识之士。周灭商,周公教康叔杀违禁饮酒的人,独对违禁的商族手工业者加以宽恕,“勿庸杀之,姑唯教之”。傅玄为发明家马钧写作《马钧传》,以“国之精器,军之要用”,其巧有益于世,绝不可“忽而不察”等语词凸显出对于科技发明重视与对于手工业人才的珍惜。清代颜元对于专才赋予重要地位。批判了把专门人才比作下等卑贱职业的思想,提出“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三)崇道与尚艺

古代经学崇道,培养治国之才,治事之学尚艺,培养治事之才。儒家明体达用之改造,凸显出道中有艺方可经世致用。治事之学需艺中有道,方可自成境界。自原始社会末期学校萌芽以后,劳动教育、技术教育、生产实践教育完全与学校教育背离。传统儒家思想,鄙视劳动教育;道家思想追求“君子南面之术”的政治哲学;佛家“性空”、玄学“空谈”皆未把技艺放置于应有的高度,治事之学一直在批判儒学、玄学轻艺以激发经学改造,经学治国之学一直在批判技艺小道以激发治事之学不断升华。魏晋南北朝颜之推提倡“生存求利”教育的同时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其中,“德艺周厚”即知识技能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技艺兼习”即知识传授与培养技能结合;“博闻执一”即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中达至博闻与精深统一。古代治事之学达至崇道与尚艺的统一是士子治学之追求。

(四)治事与文明

手工时代因经学主导,因此治事之学对于文明的创造久被忽略。治事之学直接推动了物质文明进步,古代农才、工才为直接物质生产者,商才乃物质交换者,其直接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进步。《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对此是很好的诠释。没有治事之学,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治事之学直接推动了精神文明进步。而天文医学、农、工、商贾的诸多经典则丰富了中国文化,劳动教育对于精神文明意义深远。清代颜元认识到劳动的健康价值:常劳动则“筋骨竦,气脉舒”,而久之则“魂魄强”。由于体质增强,学习起来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灵活”。对于劳动的德育价值,颜元认为通过劳动,可以杜绝邪念,纯净内心。他说:“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另外,治事之学有效地弥补了经学、玄学之弊端,无论对于政治思想、社会风气、人才结构等均起到良性作用,从而直接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68.

[2]毛礼锐,沈灌群.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30.

[3]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91.

篇10

《旅游英语》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利于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通过英语与旅游业务实训结合,培养旅游专业知识及较高英语交际能力,工作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旅游专业实践性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改革职业英语教学,引用现代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尤显重要。

一、项目教学法有利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欧洲劳动教育思想,经18世纪欧洲工读教育与19世纪美国合作教育,20世纪中后期渐趋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建立于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形式。内容包括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项目法主要用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学习的原则。行动导向源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为人类的知识源自其经验,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学习者的自我构建过程,教师是学习自我建构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英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及语言运用,不仅能使用语法规则组成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掌握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交际法反映相应的语言学习观交际原则(涉及交际活动有利于语言学习),任务原则(为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而使用语言的活动有利于语言学习),意义原则(对学习具有意义的语言有利于语言学习)。但是,在项目教学中,还需要大纲设计者要根据学生的现有语言与专业知识水平选择复杂度适中的项目,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注意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实现有效交际;同时要考虑项目设计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影响。

二、角色扮演法有利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

现时高职学校里,一般每次英语课会连续安排2节,每节45分钟,课间只有10分钟的短暂休息。如果在这9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都是呆坐在凳子上听老师讲课为主,学生面对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思维难以活跃起来。学生对所教的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更别说实际运用了。角色表演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的好机会。在扮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动口,还可以添加表情、肢体动作等身体语言,可以令到大脑更兴奋,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语言的记忆会更深刻。这一活动形式真正体现了让教材“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脑子“灵”起来。学生们通过表演训练达到学习和语言交际的目的。角色扮演这项活动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它能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下通过练习后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口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和潜能,令学生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功感,为学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作为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力得到很大的促动,学习的动力得以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角色扮演为学生创设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社交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比起机械的语言操作练习更真实自然,更贴近生活。学生在这种“动起来”的活动中,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并增加了同学间交流的机会。在将来的相似的真实语境中,他们就能懂得使用适当的语言,更轻松、更自然地表达自己。

角色扮演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协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常以长者、管理者自居,而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师更能公正、及时准确地了解和评价每个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的咨询和辅导,课堂教育和谐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为融洽。

篇11

沈立考

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只要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分类号 O1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743(1999 )S0-0043-45

《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 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 “四有”新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一条必由之路。

宣威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普九”和基础教育的始终,利用三所职业高级中学和各乡(镇)教办的“三加 一”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结合我市的职业教育 发展情况,对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应采取的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至今仍存在着用升学率评估办学好坏的倾向。家长、学生仍普遍存在唯 升学能成才的人才观,这严重阻碍了学校确立多渠道、多规格育才的办学思路;阻碍了学校确立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现实存在的状况是学校虽然也清醒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为确保办班效益 和所谓学校声誉,则很难冲破各种阻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仍旧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把“三加一 ”班办成了初中补习班。平时用两张课程表,一张按素质教育的目标安排课程,用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 。一张以中考要求安排课程,用于平时常规教学。这样,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成了一句套话。因此,要 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有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向社会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才是真正人才,学到一技之长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升学并不是唯一成 才的途径。

二、消除障碍的方法与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为学生打好身心 健康成长的基础。教会学生学习,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身教育的基础。对他们进行某种职业训练,使他们了解 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以及在社会中的所肩负的责任,有社会责任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不要害怕办 班效益差而偏离素质教育轨道,有一个教好一个,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有健康的个性。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塑美。让学生毕业后用自己的实绩对 一些偏见作出回答以增强办学吸引力。

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学校把办好“三加一”班作为主要工作之一来抓,并给予大力支持,给予相应 的倾斜政策,加大检查领导力度,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工作作风。校长应选派素质教育观念强,责任感 强的教师到“三加一”班任课。利用各种渠道鼓励骨干教师到“三加一”班任课。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到“三加 一”班任课的教师是教学业务较差的教师的不正确看法。这样,才能利用办“三加一”班搞好素质教育。

再次要走与上级学校(主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办学的路子。可输送部分学生到职业高中继续深造,满足家 长、学生的升学愿望,也加强了素质教育。职业高级中学向“三加一”班选派所缺专业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实 验设备,实习场所,既节约了办学经费,又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另外,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政府的了解与支 持,争取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农村很多人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升学,跳农门,吃“皇粮”,可职高生一般不包分配(现高等院校也正 准备走上学校推荐和自主择业的轨道),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办班效益差,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学 校仍存在驱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现象,使得本来就匮乏的生源更加缺乏,招生数逐年下降。上级部门把招生任 务作为一项学校工作硬性指标,学校也为自己的办学效益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多招学生,以致出现个别学校不 择手段为追求入学率,去迎合家长、学生的心愿,向学生随意承诺毕业后的许多要求,有些是客观上不可能兑 现的,到学生毕业后不切实际的心愿不能满足时,就认为学校欺骗了他们,到社会上作些反面宣传,大大损害 学校声誉。在招生过程中,个别学校采取贬低他校来抬高自己的错误作法,一根藤上的瓜,一个是苦的,另一 个会甜吗?这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可信度,是在给自己的办学道路设置障碍。招生方式多采取普遍撒网的办 法,学校还硬性将招生任务分配到教职工身上,各学校大范围发录取通知书,教职工也通过各种关系发录取通 知书,有待到职中就读的学生会同时接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这既浪费了经费,也降低学校威信。这些作法,虽 可暂时多招几个学生,但无疑是“杀鸡取卵”,仍摆脱不了职中招生难的困境。只会使招生越来越困难。要改 变这一现状,除提高办学效益,从紧张的财政中多点投入,增加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外,还应从以下几方 面多作努力。

第一,合理设置专业。同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以农村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需要 ,培养大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根据当地市场经济情况,社会需 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做到按需招生,按岗就业,让职业学校满足社会、家庭、学生的要求。

第二,选用适用的教材。合理选取教材内容,组织编写乡土教材,让所授内容能结合本地区实际,突出地 方特点,有利于地区潜在经济优势的开发。让学生学到适用于当地的知识,做到教师教有所指,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教学中应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要适应当地需要,过去不适用的专业该停则停,依据现实要求重新设 置专业。对于以往剩余的任课教师,可利用如下措施解决:①鼓励理论自修,组织操作短期培训。学校每年作 出下年度招生计划,预计教学的剩缺情况,动员过剩的专业教师进行转专业理论自修,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再组织操作培训,这样,既节约了进修经费,又达到了进修目的,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②分配借调相结 合。每年学校申请分配所需教师,如无分配指标,可从有关单位借用,当学校不需该专业教师时,又可以回到 原单位工作,这既补缺又缓剩的办法切实有效。③聘用。到有关单位聘请技术员担任专业课教师,聘请能工巧 匠作实习指导教师,缺什么聘什么。

通过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较高的知识水平、正确的教育 观念、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良好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能在课堂上抓住难点,突破难点,简明讲授,实习指 导中能熟练操作,准确示范,保证教学质量。

第四,运用劳务市场适时推销“产品”,并做好跟踪服务。向劳务市场介绍本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办 学条件、教学效果、学生质量等情况,组织学生参加人才交流洽谈会,广泛建立劳务信息网络,与用人单位建 立经常性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数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毕业生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在事业上给 予扶持,这为在校生树立了榜样,增强了学校信誉。

第五,端正办学态度。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宣传导向要正确,不要害怕暂时的招生困难,学校 只要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学到一技之长,以他们在当地经济建设中有所作为,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用 事实证明到职中仍有奔头,学校才会越办越兴旺。

第六,注重德育,加强管理。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抓好学生“学会做人”,抓 好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规范化管理,要求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养成文明习惯。同时,结合本校实际, 选准突破口,抓好校风、校纪、校容、校貌,形成良好教育氛围;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劳动课、劳技课以及家 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艰苦奋斗、勤 俭节约的精神,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本领和技能。

篇12

一、课题的缘起

当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家都在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求解应对之策。职业专家指出,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部分原因在初中毕业时就埋下了。因为初中毕业是人生的第一次分流,是决定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然而,目前初中阶段的教育很少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选择理想、体验职业生活的机会。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中,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考试得高分交差,似乎没什么其他理想追求。初中毕业后,许多学生只知道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考高中、上大学,不懂得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科学地规划学业,于是,学生所学的并不是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 其实,人无十全,才有偏短。由于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才干、素质修养和兴趣爱好不同,任何人都有其擅长的一面,也有其欠缺的一面,关键在于要能清醒认识自己,给自己准确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成长过程来看,初中三年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从幼稚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开始从懵懂困惑、任性幼稚向着清晰、理智、合理的方向发展。此时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当中有的是没有意识去规划未来,有的则开始思考规划自己的未来,但由于人生阅历、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确定,对未来的规划多了盲目性和畏惧性,有些人就出现了人生目标模糊,学习动力缺乏,生活兴趣缺失等消极状态。由于没有人生目标的生活是无聊、不安、焦虑的,于是也就出现了厌学、逃学、沉迷网络、行为出现偏差等现象。而以职业理想为导向的学业管理则为中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体验人生规划的平台。

很多国家,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从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非常重视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如美国学生很小就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做准备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目的清晰,学习状态积极、主动、自觉。我国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教育起步很晚,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了也不十分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高中生的职业意识就更为淡薄;初中阶段这方面的教育几乎是一项空白,最近,才有专家呼吁:“职业规划应自初中始”。

我校是一所公立的民工子弟学校,全校16个班级,870名初中学生全部是来自十几个省市的民工孩子。他们当中,也许有少数的人能考上普通中学,以后上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按照目前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约为1:1的比例来算,就算小升初时我们学区的一个班的民工孩子没有被择优录取到其他学校,我校还是有70%多的学生要进入各类职技学校学习动手操作型技能。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在不同境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我校决定根据学校的生源特殊性,开展初中民工子女职业理想的教育;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知和体验,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探索初中生职业理想导向下的学业管理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一种主观意识,对求职、择业及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确立职业理想后,可为理想的职业和具体的目标而努力,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做好有关的各种准备。因此,职业理想对于人们求职和进行就业准备,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影响,完全可以认为是一种推动人们想方设法地去获得理想职业的动力,即推动人们求职和进行就业准备的动力。

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在求学者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以后,也就是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上(一般为初中毕业),通过对求学者的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确定其人生阶段性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资金等)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等问题,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和资金),通过学习成长为满足阶段性职业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学业规划是通过升学决策与学业管理来实现和完成的,而学业管理则是通过学生对自己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计划与安排,通过品德修养、智力开发、身体锻炼及其他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确保其完成学业后,成长为适应社会经济(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进而顺利实现自己的阶段性职业或事业目标。

2、理论基础

(1)特质因素论

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的职业辅导理论,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帕森斯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是“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须通过心理测量工具评估个人的能力,及对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等有一清楚的了解;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 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得益。

(2)生涯辅导理论

生涯是一个有关生活风格的概念,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生涯辅导是指由咨商师所主持的系统性方案,用以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生涯管理,是生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涵,整合了家庭、社区、和学校等层面,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导向:是一系列用以协助学生自我理解并掌握工作世界中的机会、学习发展其个人生涯所需的决定技巧,包括工作找寻、工作面试、工作适应技巧,并将学生安置于其所选定的职业中。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长远发展”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开展以职业理想为导向的学业管理的实践研究,正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学校理念的具体表现。

三、研究的目标

1、我们并不需要初中生过早定下就业目标,但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体会职业工作要求、掌握职业规划要领等等这些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我校旨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进行职业感知和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他们今后选择专业、规划人生奠定基础;

2、让学生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和资助政策以及就业前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高中学校类别;理解职业与个体成长发展的关系,形成职业平等、劳动光荣、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念,养成正确的劳动、生活和学习态度,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培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

3、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渗透,加强学业管理,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动手型职业技能,为民工孩子将来自力更生,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4、 通过本课题研究,带动全校近五分之四的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引领青年开展课题研究,跨好向科研型教师的第一步,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测试、调研,现状研究

①近年来,宁波地区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毕业去向与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②农民工孩子的家庭状况及家长的就业现状的调查

③我校学生职业理想的现状调查

2、实践研究

①我校开展初中民工子女职业理想教育(包括职业体验、职业感知、家政、技能操作、实践活动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②在相关学科渗透民工子女职业理想教育的探索研究

③分年级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综合实践与毕业分流指引

④通过专题德育、校企联合等途径实现职业理想教育的探索

3、研究的方法

①实践研究法

②调查研究法

③实验研究法

④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的步骤

1、课题筹备阶段。教师理论学习与培训,制订出具体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

2、调研宣传阶段。完成学生职业问卷设计、量表设计,进行现状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向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渗透和宣传。

3、行动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编写校本教材;开展主题活动;学生不断盘点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职业技能的形成强化;学生职业理想导向下的学业管理模式探索。

4、研究的整理反思与改进推广阶段。形成相关论文;形成研究报告;讨论交流。

五、预期成果

1、开发利用校本教材,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动手技能,同时丰富学校综合实践的内容;

2、形成职业理想导向下的学业管理模式;

3、职业生涯规划的优秀案例展示,通过优秀榜样作用,促进团体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提高;

篇1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19-02

项目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教育者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自主能力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效果。因此,《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项目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过程,提高自身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能力,发挥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效果。

1 简述项目教学法与《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提出,是在2003年由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最初的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以行动为导向把学习过程分解,并针对这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制定出项目教学方案,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等等,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协作、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教师评价与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完善自我评价系统,提高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认识。应用项目教学法,完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指导者与监督者的作用。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作为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对学生实用制药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是以典型的实用制药生产为主线,结合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实用药物制剂技术》的认识,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生产出合格的药物制剂。同时,我校为《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提供了药物制剂实训中心,以供学生进行实训,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生适应实用制药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就业提供了条件。

2 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传统的《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是以灌输式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操作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生迈入社会、企业就职等都有不足。因此,《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急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并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发展实践操作技能,并且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知识与能力的条件。所以,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都在快速地发展着,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具有先进知识与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用制药企业为医疗单位提供药品制剂,其药品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药品制剂的应用效果,甚至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实用制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尤为严格,要求药品制剂生产工作人员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以保证药品制剂的质量。鉴于此种就业方向,相关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更好适应企业要求、成功就业打下基础。所以,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为了适应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的变化,是具有重要性的。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学校教学目标也在不断改变,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成为学校《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的主流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下,《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完成项目任务;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步步地实践操作,提高对《实用药物制剂技术》理论的理解,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是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3.1 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使学习过程成为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注重的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完成项目任务的感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怎样的提高,而不是为了得到如何准确的、标准的答案。所以,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为学生设置科学的、合理的项目任务,适时地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操作手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能力。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与能力,深入地解读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更好地进行项目任务的设置、课堂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项目任务完成后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的作用。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给予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在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置适宜学生发展的项目任务,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学生要注意提高自主学习、完成项目任务的意识。这是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只有学生有自主学习、完成项目任务的意识,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综合实践能力与专业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企业的要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比如,明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时间,明确规定小组成员的职责,协助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等,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真正掌握《实用药物制剂技术》知识,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3.2 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项目任务目标的设置: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所设置的项目任务,所以,项目任务目标的设置是《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设置项目任务目标,需要以《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生产出合格的药品制剂为最终项目任务目标,着重注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以外,项目任务目标的设置还要遵循实用性、代表性、创新性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补充相关专业知识。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流程:项目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有其自身独特的流程,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其理论基础,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教学目标与项目任务目标,展开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与教学内容、项目任务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与实践,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应用项目教学法也一样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进到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与操作技能才能解决的项目任务情境中,使学生自主进行项目任务的思考。

比如,在进行项目任务“复合维生素B颗粒剂的生产”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谁知道维生素B有什么作用?你们知道它的颗粒剂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那大家想不想自己生产维生素B颗粒剂呢?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复合维生素B颗粒剂的生产工艺,希望大家能够在了解颗粒剂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其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方法。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或者小组协作项目任务探究活动。这是应用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组织课堂教学、调节课堂氛围,还要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项目任务,以帮助学生充分分析项目任务中所含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而学生则需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独立思考或者小组交流讨论出与完成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与操作方法,找出能够完成项目任务的最佳方案。对于独立完成项目任务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操作空间与思考时间,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创新地完成项目任务;对于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学生,教师需要有效组织他们进行交流与讨论,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职责与任务,合理分工协作,发现每一个成员思维中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项目任务“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生产”时,教师将每5个学生分成一组,帮助小组明确成员的职责与任务,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生产注射用无菌粉末,需要知道无菌粉末的组成,熟练进行配液、过滤、干燥等实践操作;学生通过结合所学知识与查找资料,确定各种原料之间的配比以及生产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基本流程,最终确定最佳生产方案,并按照方案操作,完成项目任务。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还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了解自身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教师再运用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与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指导学生从何处来提高自己;最后,教师根据项目任务的相关内容给出一份综合考核试卷,使学生巩固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项目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用药物制剂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师应该积极研究项目教学法的,提高其应用实践效果,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建设药物制剂实训中心,完善硬件设备,为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提供条件。相信,随着学校、教师、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重视度逐渐提高,项目教学法在《实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王季.项目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初探[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12)

[2] 张草. 试论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课上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

[3] 郝晶晶,杨星莉. 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制剂》课程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0)

[4] 钱亚琴. 项目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 新课程(下), 2011,(03)

[5] 陶双双. 项目教学法应用中的体会与建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8)

[6] 康振兴. 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才智, 2010,(28)

[7] 徐朔.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28)

[8] 贺生中, 周伟伟, 陈未,等.项目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动物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1)

篇14

[关键词] 高职教学 室内设计 手绘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是有所不同的。高职高专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是全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此次课改我主要从项目教学为切入点,以实体项目作为改革内容,从中贯穿课程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使学生从项目中得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训练的目的。

一、高职室内专业手绘效果图教学的任务与特点

手绘效果图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重点在培养符合设计岗位的人才需求。 在如今计算机效果图迅猛发展的今天,手绘效果图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它可以及时有效地供甲方或施工者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它的优势是比计算机就绘图还要快捷,寥寥几笔就可以表现按一定的空间效果。本课程主要是手绘表现方法,以研究如何绘制效果图为主的一门综合技能型课程。本课程的设定以高职教育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产品规格为标准、以学生成才为目标,着重培养手绘表现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手绘效果图在如今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高职教育中,手绘效果图教学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1、高职室内手绘效果图教学的任务

手绘效果图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它以绘画形式代替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是图形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现代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实用型,而本课程正是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操、实训能力而设置的实操性课程。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以“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案例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项技能,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电脑艺术设计强制作的培养核心。

2、高职室内手绘效果图课程的特点

(1) 课程训练的科学性。科学性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无论透视、光影、空间、材料等一些列的表现都是科学的。手绘效果图的绘制不同于一般性绘画避免主观随意性,它不能随设计师的个人爱好、风格、表现内容任意发挥,甚至是让常人难以理解和琢磨的抽象画。效果图要求设计者要达到相当的准确性,从而让观赏者有一个真实的感受。效果图必须真实的反映设计方案建成后的效果,融合了业主的需求和设计师的理念并根据客观现实的空间尺度、比例关系、透视原则而绘制出来,并以施工成为现实。设计表现图必须遵循科学性,对空间的结构力学和图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存在都要负起责任,要做到真实、可信、切合实际。

(2) 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化。与一些基础美术课程相比,基础美术的课程一般是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到人物写生、从简单的静物色彩到人物色彩,使之训练扎实的基本功。而室内手绘效果图涉及的内容相对固定,主要是室内中常见的陈设设计及表现,内容比较单一化,重复率比较高。

(3) 表现技法的单一化。纯绘画表现技法复杂多变,学生从基础素描到复杂的形体表现、从色彩练习到多种材料的色彩表现,内容相对丰富。 表现的主题和方法也是变化多样而室内手绘的表现手法相对简单。从简单形体透视关系、比例到整体室内的房屋空间的透视,表现方法与内容相对单调。绘画者常以速写形式表现,用色也相对简单,彩铅和马克笔则是手绘效果图表现的主要工具。

(4) 授课对象层次的单一化。高职室内专业的学生一般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他们的基础一般是从零开始的。与美术院校学生相比,学生层次较低并且单一化。这样便使学生必须从头学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授课难度。学生学习的时间短,内容简单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二、高职室内专业手绘效果图教学模式

1、目前高职室内手绘教学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手绘教学依然采用旧模式教学,其主要还是由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谈谈而讲,还是从理论基础到示范讲起、从老套的提问到学生回答问题一系列的程序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累,学生困,导致了逆向循环的教学效果,致使大大降低教师教学。

2、高职室内手绘教学新模式――项目教学法

1968年,美国人罗杰・斯贝瑞提出了他对人类大脑左右半球认知功能的研究报告,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根据斯贝瑞的研究人类关于绘画图形、空间的认知完全依赖于人类的右脑,也就是说绘画是依靠我们右脑技能型操作。从而贝迪・爱德华提出一个新颖的并有创意的一些教学模式,通过借鉴再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手绘教学应以“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安排学生学会考查学习,施工现场考察调研,项目设计实践等教学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强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实现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目标指向的多样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现在全国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正在全国展开。其主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提高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针对高职室内专业手绘效果图的教学特点,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的尝试。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以突出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特点,以具备室内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岗位的职业表现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手绘效果图的表现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技巧,针对教学内容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将项目、知识、理论、实践为一体化设计。此课程主要采用以“四化教学”为理念: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化、项目教学岗位化、过程管理公司化,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很多,但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体,实践教学、行为导向岗位引领、工学结合、教-学-做、课程整合、课考合一等多元化教学新模式。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三、结语

新的项目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使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思考,从而制定更加适合高职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