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2 16:02: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理教学经验分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初中地理;三维;主体性;高效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讨论
1.片面认识学生主体性,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
很多教师片面地认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主体性,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展开,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1]。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层面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缺少相应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很容易走向误区,进而在初中地理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学习阻力越来越大,自信心及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消损。
2.教师过度主导,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空间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教师绝对主导的层面,强硬地将考试技能及书面知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迫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缺乏自主的思考时间及空间,从而导致他们创新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被遏制。造成学习兴趣慢慢丧失,甚至出现逆学现象[2]。
3.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偏离学生认知水平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标准往往都是统一建立,授课模式也是面向全体学生设定。我们知道,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环境、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都存在客观的差异。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吸收能力各不相同[3]。
而很多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授课模式及评价机制都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客观差异性特点。
二、“主导―主体―主线”三维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主导―主体―主线”三维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对新知识、授课内容、思维方式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学内容设计及授课模式都是紧紧贴合学生实际[4],围绕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所展开[5]。最后在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之上,教师要合理跟随学生的思维主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这种“主导―主体―主线”三维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响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三、“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分析
1.体现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及考核标准一定要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展开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让学生讨论、相互分享生活中能量的传递,生态链的循环,各个家庭空调装置的方向及位置等。并互相分享自我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突出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适当引导[6],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辅助设施,如FLASH、多媒体、影视片段等,将抽象的教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从根本上发现及认识地球面貌的形成过程。并在学生逐渐建立的认知能力上,及时提问,深化知识结构,反馈教学效果。从而逐渐优化教学模式。
3.遵循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主线地位
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并围绕他们的思维主线进行辅助指导。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将学生进行分组负责此题目中的某一个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那么,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必然会投入讨论,探索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那么教师就要遵循他们的思维主线进行辅的指导,并尊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四、总结
笔者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化认识,结合一线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地理教学模式,自此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新的突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2]张胜前,李家清.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地理分支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04).
[3][5]罗国忠.关于提出探究问题的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05).
以“课”备课:以“地理案例”为载体,以如何上好一节地理课为中心,贯穿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以地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讨论释疑为主,研究结果主要以教学案、课堂实录等形式呈现,可以采用同课异构或异课异构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如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为例,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中所见气候导入,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直观呈现降水的形成,或教师直接讲述雨、雪、雹的景观。雨、雪、雹统称降水,其中降雨是主要形式。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根据课本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以“文”备课:以地理知识学习为着眼点,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地理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和教学专业水平,为教师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力促教师成为真正具有独特风格的“人”。主要途径有:一是读教育相关的理论书籍和专业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地理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思考、写作,如《中学地理教学法》《地理课程论》等。二是多听地理专家报告、特级教师授课、名师讲座或录像等。现在各地区地理教师每年都会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要紧抓每次得来不易的机会,多与人交流分享。只有思想开放、理念先进、言行激昂的地理教师,才可能受到学生的信任和热爱。
以“网”备课: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地理教师的教学发展和成长带来极大的“实惠”。在网络备课中,通过地理QQ群和博客、微博等,地理教师可以充分感受零距离的交流。各地区、学校以教学研讨、教科研修为平台,畅快淋漓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就一个知识点、一节地理课进行激烈的讨论,发表个人意见,以弘扬“见仁见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网络研修新风尚,最终实现网上资源的共享。由于备课需要教师吃透新课标、新课改理念,很多一线地理教师对教材的备课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疑惑。于是,大家本着“互补互利,合作双赢”的学习精神,做到“四统一”,即学知识,学进度,学重难点,学目标,并在网上由专人负责收集上传的电子个案,整理分享。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创设网络论坛,大家分别在BBS里开设各式各样的研修主题,采用回帖或跟帖的方式在网络中进行对话、交流。广大地理教师的教学思想在这里碰撞出火花,教学经验在这里分享提升,教学能力在这里提高和发展。
笔者所在教研组设计的网络栏目如下表:
以“队”备课:以个人、备课组、教研组或名师工作室为单位,以地理教学案例和教学叙事、教学随笔研究为载体,从各个层面进行研修,汲取集体的营养。备课组、教研组可以多开展团队式“同课异构”活动;个人层面可以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议题活动;在名师工作室层面上,形成地理教学共同体、互助组,如城乡学校地理教师互派交流、组建备课中心组。
以“思”备课: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学,反思自己每节课、每个细节。地理教学的进步,关键是地理教师自身的进步。再精彩的课,都存在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的情况。仍然以《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为例,如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时间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析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分布图有困难,这一教学重点很难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那么,就需要教师反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读图、析图、作图”。
【关键字】初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引言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改又倡导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惑,对其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式学习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目前,地理教师整体情况距探究式学习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何更好的推进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以培训方式增强地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教师是影响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增进地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加探究式学习的培训是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师所在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均应为其创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在组织培训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城区为单位对地理教师进行分批培训
为使更多的地理教师得到培训,应以城区为单位,分批进行。培训应请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地理教师作为授课教师,指导受训地理教师对本学期要上的课程作全面评述,有计划地要求受训地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选一堂运用探究式学习的部分录像或录音作为交流素材,分批次培训。
(2)采用灵活、开放、多样的培训形式
培训应结合地理新课改后的热点问题,灵活采用专家讲座、专题研究、合作互动等开放、多样的培训形式,对探究式学习操作的重难点进行培训。避免出现过于强调知识原理和灌输观念类的培训内容,营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地理教师也应抓住机会,交流分享经验,实践反思。
(3)建立规范科学、有很强操作性的反馈机制
探究式学习在我国起步时间尚早,地理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惑,这些问题或困惑正是推动探究式学习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培训后建立规范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地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计划、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2、多学科知识的补充
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是地理教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所缺乏的,有必要应引导地理教师超越以往的思维习惯和专业知识界限的束缚,扩大知识领域,使专业知识结构趋向更宽。从多种视角理解科自然、人文、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综合严谨的知识体系结构。此外,考虑到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顺序和衔接问题,应为地理教师搭建一个宽广的教学平台,以期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奠定深厚的理论知识。
3、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就地理学科来说,教学内容具有探究的适宜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因此,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对现有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可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克服现实教学条件中的种种制约、困难,增加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为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同时,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及生活性,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地理事物,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技能及课堂驾驭技能
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为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活用教材,尽可能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机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转化为探究问题,使之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和他们的经历,为个人活动、组内讨论和小组交流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过程,拓宽探究空间。在探究过程中,地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地理教师要深入理解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掌握一些采用探究式学习时所需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不断增强自身对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技能及课堂驾驭技能的信心。
5、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学习是以准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地理教育的发展,探究式学习的广泛应用,恰为地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应用性强,联系生活紧密的特点。新版地理教材中也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大量可供教学探究的素材,这就要求每位地理教师自觉地对其教学行为反思、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有科研意识和基本的科研能力,自觉主动地在地理教学中寻找课题,进行研究。既要研究,就要懂得课题研究的程序,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如课题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结题等,知道各项工作如何完成;既要研究,就要讲科学态度和道德,研究要严谨、求实、认真、踏实,实事求是,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同时,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克服自身不良的品质。只有具备了基本科研能力,采用探究式学习指导学生,才能得心应手,真正对学生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但地理教师进行的科研活动不能只满足于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经验只是个体行为,其可靠性和价值都有待商榷,可行的办法是与研究地理教学的专家或其他兄弟院校的地理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研究。同时,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应为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
结语
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系统,它根植于课堂,得益于地理教师的精心培育,成熟于学生的不断实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的探究式学习,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亚肇.现代地理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 地理课程 整合
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我国地理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学习的兴趣就会磨灭殆尽。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抑制情绪,这些都是各大高校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课程标准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培养面向信息化的社会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因此,传统教学方式――死记硬背已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更多资源,学生可以在网上查找自身所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在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补充自身缺乏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和风土民情,增加地理知识积累。
2.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可以加大对学生的冲击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使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方法。
三、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1.将地理知识与多媒体结合。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课件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不可过多、频繁使用,否则会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教师在讲台上只顾自己讲解课本知识,不与学生互动,学生一味听讲、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要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结合新的社交工具、社交平台,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聊天工具日益增多,网站、博客、微博、微信、QQ、BBS等聊天工具逐步拉近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微博、网站等了解老师的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在网站、博客上发表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分享给学生。这样的交流可以避免当面交流的尴尬,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3.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探究式学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学生当做知识的载体,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明示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主题或问题,让他们围绕这个主题或问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资料查找、观点归纳及列举求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课堂设立小环节,将时事政治、当下热点放在这个版块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地理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地理素质教育更上一个层次。
4.将教师与教材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贫瘠,变得丰富起来。很多好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重复观看学习。由于网络资源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和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网络资源。教师自身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各种网站地址、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同时分析网络资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学生加以引导,综合各种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与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增强教师自身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的文件夹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文件夹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里要强调教师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熟悉程度。并学会对多种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word文档、PPT制作等。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和地理有关的网站,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与教材有机。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资源不再固有,教学内容变得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学习和研究内容的信息资源,如图片、动画及视频等。这样学生可以先自己学习教材内容,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社交平台和教师、同学进行沟通。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利用网络将自己的问题解答,这样可以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时最好做个记录和分类,寻找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四、结语
信息化给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采用传统技术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特点,不能全部放弃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仍然只是传播的载体,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同时地理教学课时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疑问,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而地理教学博客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多角度全方面地展示地理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授课内容建立各种学习板块和主题探究,针对性地学习和探讨。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相关板块中自由发表相关见解,展示自己的地理知识,通过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交流,弥补课堂不足
地理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重低,被认为是小学科,在平时教学中师生交流讨论时间少,学习效果不显著,所以师生可以借助博客这个平台,摆脱时空限制,师生和生生之间以开放自由个性的身份进行平等交流和探讨,教师还可以利用博客课外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从而改进课堂教学之不足。
同时,教师通过撰写博客日志自己的教学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还可以同时与地理相关的课题进展和新闻,转载与地理相关的网络资源视频和图片文字等,主体不限制,形式多种多样,发挥博客的教育研究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因高中地理知识涵盖面广、知识点散,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博客。例如,设置“世界区域地理”和“中国区域地理”博客,在相关博客中通过视频、文字、音乐、图片等对区域知识进行汇总集合,理清教学思路,分类学习。同时在传授地理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可各个地理区域的奇人异事、美图展示等兴趣板块,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地理知识和难点。
教师还可设置不同的板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博客的超链接,教师可以链接一些经典的地理教育网站和旅游网站,使学生获取更多教育理念、课件、试题等教育资源,拓展其知识面,了解地理学科最新动态,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例如,我通过设置“摄影美图”一栏,展示学生在平时生活或者旅游过程中的摄影美图,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学生通过博客平台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选择学习内容,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博客教学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统一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培养自主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