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食品包装现状范文

食品包装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2 14:38: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品包装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食品包装现状

篇1

食品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见诸报端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就源自食品包装质量不合格,例如含有致癌成分的保鲜膜,苯含量严重超标的奶粉袋,使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已由食品本身发展到食品外包装[1]。根据FDA的解释,食品包装材料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包装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因此,食品包装材料也称为间接食品添加剂。这样造成食品包装的化学迁移也给食品带来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合成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导致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迁移物质可能造成食品感官状态的劣变,如产生异味、色变和有污点出现等[2]。因此,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安全检测非常重要。尽管我国已有与食品包装检测相关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现有食品包装检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管理需求。

2.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现状

2.1 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3]

在国内包装产品检验机构中,八十年代末国家质检总局按区域设定了广州、天津、大连、兰州、成都和济南共6个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这六个检验中心中在食品包装方面实力较强的有广州、大连、济南中心。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检验中心等检测机构也加入到食品包装安全检测行列。在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方面,大部分国家中心基本上都具备了按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开展检测的能力,但对于某些国内暂无产品标准的新型材料产品和暂无检测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仅有少数中心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具备检测能力。

2.2 检测人员的素质[3]

目前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特别是六家国家包装产品检验中心和部分相关产品类别的国家检验中心,人员结构相对合理,拥有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技术力量基本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有机的人才梯队,检验人员大多来自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研究生。使检验工作初步具备从保证日常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到可以制定研究项目检验计划,开展新的检验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但具有业内权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较缺乏,尤其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面缺少领军人物。

2.3 检测设备状况[3]

国内从事食品包装产品检测工作的各检测机构,在检测设备配置和检验能力范围上差距很大,各国家中心的检测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现有国内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的检测要求,少数中心已拥有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透气透湿测定仪、耐压试验机、红外光谱仪、盖耐压测试仪、定氮仪、半自动纤维检测仪、饮料罐轴向承压测试仪、易开盖启破力、全开力测定仪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精尖设备。

2.4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4]

我国当前涉及食品包装的国家卫生标准共有45项,控制指标主要为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等,只有个别标准涉及了单体和有机化合物残留项目,这些标准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制定的,不能从根本上适应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这一背景下,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限量指标要么限量值过高,要么缺乏相应限量值及检测方法。如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仅规定了65种助剂限量指标,而欧盟在2002/72/EC指令中便对近400种化学物质制定了明确的限量标准,由于缺乏食品包装卫生检测标准使得出口上述国家食品包装屡遭阻碍,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包装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2.5缺乏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评估标准[4]

目前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研究和评估,尤其是缺少对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尚未建立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安全评价体系。虽然我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有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有关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尚未做出任何规定。尤其针对活性和智能材料和制品、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打印墨水、再生纤维素、软木等这些欧盟指令中明确列出的包装材料和制品,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标准。

3.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检测方法标准不完善或欠缺。因此,有必要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最终建立和完善各类食品包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开展食品包装中重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重点针对国际广泛关注且占我国出口比例较高的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将科研上的突破迅速转化为技术标准,以尽快承担起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检验任务,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建立我国食品包装领域技术壁垒,从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另外,还应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有机物快速检测技术和食品包装印刷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索,综合运用标记免疫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研究食品包装中化学物质加工、贮藏与运输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及控制理论,提高我国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3.2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食品包装检测涉及食品、化学、微生物、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造纸、印刷、包装等多学科。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检验队伍,各检验中心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和吸纳上述学科的专业人才,充实检验队伍。另外,各检验机构现有部分检验人员,原来不是从事食品包装或相关检验的,今后拟从事这方面检验工作的,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尽可能多地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

3.3 加大食品包装标准制定力度

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6年下达了《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对食品包装中涉及安全、卫生项目实行强制性检验。为此,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制定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急需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以满足我国进出口食品包装材料检测标准紧缺的现状。但这些标准的制定并不能从根本上缩短我国现有食品包装标准与发达国家要求的差距,还应密切跟踪欧美发达国家与食品接触包装领域相关技术规范,继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标准。

4.结束语

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物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也得到广泛重视。相信经过全国食品包装检测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测水平一定会达到国外先进检测机构的水平,为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和国家对食品包装产品质量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萍. 浅析当前食品包装材料中存在的问题[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34(7):45-46.

[2] 田益玲,于志彬,迟建,等. 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及检测[J]. 食品科技,2008(9):205-207.

篇2

主题文字要醒目突出,有设计感,很多老人喜好书法,喜欢有韵味有内涵的东西,那么对于主题文字可选择书法设计字体,例如潇洒苍劲的草书,古朴有底蕴的魏碑书法等等;而说明文字更应适当的加大。这样贴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图文才能有效的吸引老年消费者的眼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

2装潢色彩过于平淡、灰暗

对于现今的老年人食品包装,在装潢色彩方面,大部分的包装整体色调以浅色、素色为主,色彩搭配不显眼,在现在众多眼花缭乱,色彩缤纷的食品包装中,很容易被忽视,被埋没。根据调研,百名老年人中近70%说在超市或市场那么多的商品中,很难快速的找到老年人的食品,并强调其包装并没有任何特点,与普通包装无太大区别。其实,在现今的老年人,对于色彩,比很多年轻人更喜好喜庆、鲜艳的颜色,例如贵气的金色,喜庆的红色,有内涵的紫色,清新的绿色和黄色,沉稳有底蕴的棕色或黑色等等,而我们在进行老年人食品包装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些特点融入到颜色的运用当中,只要运用这些色彩得当,不过于花俏和烦乱,有突出的主题色,那就更能进一步提高这类食品的销售额度。

3结构过于单一、便捷性不足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说很多子女给自己送的老年人食品放到过期了都没有食用,原因很简单,子女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自己很难开启食用;而自己想购买的时候,发现很多食品的包装过大而提携的部分很小甚至没有,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购买后带回家。像这类的问题很多商家和设计者都没有很好的为老年人考虑,只是单一的用常规的包装结构用于老年人食品包装,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动作迟缓、力气不足,触觉、肌肉控制能力、运动机能和协调能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要弱许多的生理特点。因而在之后的设计中能在食品包装结构上注意设计便于提携和容易开启的结构才更适合老年人。例如加宽撕裂条、增加撕裂孔的深度,甚至说增加辅助开启工具等等。而对于包装的容积也要有所考虑,不能过重过大。便捷性,安全性,都是在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进去的因素。

篇3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现状 应用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81-02

1 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型食品加工厂中应用机器总线技术比较普遍,其中机器人技术、机器总线技术、人机界面与传感器等是食品包装机械中采用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几大技术。大型食品加工厂中普遍运用无人操作、检测及传动等自动化工序,另外传感器在食品的加工与包装过程中运用也极为普遍,机器人在食品的包装、堆垛、装卸及码放过程中应用。

但是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控制标准对原有的包装参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现有的应用技术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必须对其提出全新的创新要求。目前,我国已经注重提高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在今后的研发设计中,主要就是避开采用集光、电、机、磁、气于一体的机械化食品包装机械电子设备。所研发的机电一体化主要以实现机械、电子、信息、检测相结合,以系统观点为核心,运用控制原理的全过程,达到整体的最优化配置。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食品包装机械领域,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将逐步被引入,根据食品包装的工艺要求,去设置全自动包装系统,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与检测,以达到提高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水平,同时使企业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生产。这个目标是食品包装机械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

2 主要技术应用

(1)传感器在在食品包装机械行业中的应用比较广,而且在当前传感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新突破。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并且对食品检测技术提出了精细化要求,主要是因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过于突出。食品保质检测配置主要由扫描仪与传感器组成,此项配置形成的对比参数十分准确,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到食品什么时间变质。另外在国外食品加工厂中,还有一种新型集成电路检测器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可直接检测出食品的变质时间。(2)总线型运动控制器在食品包装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我国食品包装机械正面临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此总线型运动控制器是当前自动化技术中在食品包装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项技术。此项技术主要以高速的总线通讯方式,来实现转换多个位置控制模式、高速追踪、交换多通讯口数据信息等功能。所以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食品包装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应提高对运动控制技术的重视。

3 食品包装机械的未来发展趋势

(1)技术标准趋同化。全球性食品机械领域规避技术壁垒的重要举措就是为了国际间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这就意味着世界各国的食品加工与食品机械技术标准就必须向国际标准或欧盟标准靠拢。如果国家的食品机械市场竞争力没有上去,就说明国家的食品机械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没有倾向全球性食品机械领域规避技术壁垒的重要举措去做。尤其是WTO成员国,要巩固国际标准在实现全球化生产和制造中的地位,就必须以国际标准作为制定本国技术法规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强化国际标准在协调各国技术法规的作用。(2)高新技术实用化。高新技术是食品机械当今食品机械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技术竞争,此项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也是相当广阔的。在食品机械加工中,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得率和附加值、保持食品营养成分、风味及保证食品安全。因此,提高食品机械技术含量已是食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主题。目前,国外发达国家不断推出技术含量更高、更人性化的新设备、新产品,主要都是采用高新技术应用到食品机械中,从而使设备性能大大提高。(3)设备高度效率化。食品机械制造企业要使生产线实现连续化生产、专业化作业、自动化调节、规模化经营等,食品加工设备局必须高度效率化,由专业化生产设备代替通用化生产设备;由人型化生产设备代替中小型生产设备;由连续式生产设备代替间歇式生产设备。其主要是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光、电、液、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来实现的,继而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所以,只有发展生产线高度自动化、生产规模大型化的生产设备,才能提高食品机械大型制造企业或跨国公司高效率生产,才能赢得市场的竞争能力。(4)质量控制全程化。食品机械制造企业要使食品加工技术适应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要求,就必须与国际接轨。现代国际通行的食品加工生产方式是世界食品机械的技术发展主流之一,其主要是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劣化的环境下作业,避免因批量生产不合格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另外一方面就是减少食品加工作业过程中人为或设备的差错降低到最低限度;将质量保证的重点由传统的对最终产品的检验转移到对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管制。(5)技术装备安全化。基于全球性的食品安全日趋严峻,世界各国的食品机械都在与国际接轨,根据国际上食品机械研究、开发、制造的通行要求,推出大量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食品机械。制订完善的设备技术规范并且按照这些技术规范严格组织食品机械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是研发、制造加工设备本身做到食品加工的安全性主要实现方式。在这些技术规范中,最主要的是食品机械的机械安全与卫生要求,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才能达到与国际接轨。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食品包装机械行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可有效提高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我国的食品包装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是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休闲食品 包装设计 色彩搭配

1 休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休闲食品从自身食品材料,到造型设计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卡通形象的使用,不仅引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同时,也体现出设计师紧跟社会潮流的无限创意。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食欲与食物的色彩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带有红色包装的食品都会刺激人们的食欲,给人以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感觉。色彩能够快速的触动人的视觉神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色彩也是企业产品形象里最为显著的特征,因为色彩在休闲食品包装形象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食品不仅在外在包装本身,连内在产品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美味的休闲食品,搭配富有创意、卡通可爱、功能多样、多彩的包装,不仅仅是引起消费者的味蕾享受,引发消费者的视觉神经反映,带给消费者视觉上的刺激,而且以某种火辣、喜庆、酸甜的心理感受,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眼睛是获取色彩最为直接的神经器官,在接收色彩的同时,也辨识到企业的产品形象,增加其对产品的熟知度。色彩在休闲食品包装中,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式、造型新意的特性,鲜明的色彩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消费者的辨识意识,进而刺激其购买产品的冲动,增加产品销量。

2 休闲食品包装设计色彩搭配存在的问题

2.1 休闲食品包装色彩搭配混乱

清晰简洁的色彩能够快速地传递视觉信息,这是当今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多重杂乱无章的颜色堆积,不仅会相互牵制,而且误导消费者分辨产品特性的能力,造成购买错误。因此,在休闲食品包装设计里,突出产品的形象特征并不是一味地堆积眼花撩花的颜色,而是明确产品的主题,从产品的属性开始,制作出具有新颖和时代意义的包装设计。

创新是设计发展的动力,在创新的同时不能脱离产品的本质,要考虑到与同类产品包装色彩设计上的区别,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强力色彩视觉冲击的休闲食品包装,会使其在商品同类中脱颖而出,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是精神和物质的享受,更是增加了消费者产品的认知度,提高企业形象,从而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2.2 休闲食品包装色彩定位不明确

休闲食品的种类多种多样,如何运用色彩定位产品,对于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作为包装设计的设计师,要熟知市场上同类产品包装上的色彩搭配,研究各个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在详细分析市场基础上,如何围绕产品,在设计色彩上进行突破,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涵盖产品的属性特征、市场价值定位、消费者消费人群定位等等若干因素。例如:儿童休闲食品大部分都是鲜亮的纯色为主;青年人则在鲜亮的色彩外,还需要文化味,趣味性;如果是女生,则需要一些浪漫的粉亮色。

3 加强休闲食品包装中色彩运用的方法

3.1 合理运用休闲食品包装的色彩搭配

鲜艳、巧亮的颜色组合虽易于辨识和更具吸引力,能刺激企业产品的销量,却不能保证它一定适合企业的产品特征。休闲食品的包装设计要讲究色彩与风格的统一。设计师要以同类产品包装的市场调查为依据,充分展现商品的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结合受众的心理,设计区别于其他品牌的色彩特征,使之在市场中易于辨识,给消费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2 做到色彩与休闲食品包装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视觉表现中色彩是最敏感的因素,不同的色彩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例如,我国春节食品包装设计大部分以红色为主色调,强调喜庆欢乐的和谐气氛。不同的色彩运用包含着不同的意义,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所以,设计师在产品包装设计时,应该注重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对于国际企业非常重要,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必须考虑到包装设计中去,避免文化冲突。

结语

通过对休闲食品的包装色彩的研究发现,现代的休闲食品包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装设计,它已经融入多元化、卡通趣味化、娱乐功能化、健康化于一。所以设计休闲食品的包装,避免用色的随意性,在宣传和美化企业产品的同时,还要着重考虑消费者的用色习惯和爱好。总之休闲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应当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代变化,做到文化与艺术的统一,做到真正的为消费者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流行文化;卡通人物形象;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

当代社会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大大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影视作品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儿童在其中接触了大量的信息刺激,在与其他儿童的交流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换和反馈,为了更好地表达个性或融入集体,在儿童中也逐渐形成了儿童自己独有的“流行文化”,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儿童的个性展示欲望。目前市场上的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上也能看到流行文化的影子,如“喜洋洋”和“熊出没”等流行卡通形象运用在包装上,但大部分都只是卡通元素的片面提取,缺乏变化和趣味性,卡通形象没有与食品属性相结合,显得比较生硬,没有在众多的儿童食品中脱颖而出。为了使儿童获得更好的购买体验,本次研究争取通过食品包装设计理论指导下探讨如何把流行文化真正引入儿童休闲食品,如何把握和坚持包装视觉设计的文化精髓同现代流行设计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新、更有价值、更符合儿童审美情趣,成为受儿童喜爱的休闲食品包装。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本研究将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语义学与包装美学结合在一起,对流行文化对儿童与休闲食品包装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已有理论提出新角度进行论述和补充。在零食种类中了解受儿童喜爱的原因及规律,从流行文化中寻找灵感,使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真正能从儿童角度出发,以儿童视角及喜好为中心,以儿童认知心理学及儿童消费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指导,探讨如何设计出受儿童欢迎的休闲食品包装,为休闲食品市场增添更多新的消费人群,促进休闲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分析

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对流行文化的相关理论及流行文化对儿童心理学的影响理论研究;2.对儿童食品包装的理论研究;3.对儿童食品种类的销售情况分析;随着流行文化悄然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及行为方式,流行文化中的影视作品更是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儿童。国内外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认知心理及国内流行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分析了流行文化是如何产生、发展以及如何影响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给本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针对食品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也对本次研究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具体地把流行文化引入儿童休闲食品包装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涉及,欠缺了将流行文化与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相结合的理论研究。

三、流行卡通人物形象在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流行文化当然包括深受儿童喜爱的流行卡通人物形象,但不是直接地把卡通人物搬上包装盒就可以了,是需要根据儿童的喜好和习惯进行设计的,下面就以流行文化中的卡通人物形象为例,分析休闲食品包装如何更好地应用卡通人物形象。1.人物选择在卡通人物的选择上,除了最流行的排行榜上进行挑选,最好还需要与休闲食品的食品属性有所关联。比如《冰雪奇缘》中的“冰雪女王”适合运用在清凉食品上,如薄荷糖,雪糕等,可以在夏日烘托出冰爽的气氛;再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可爱的小羊们身上有柔软卷曲的白色羊毛,比较适合应用在棉花糖包装上,突出棉花糖柔软香甜的口感。2.人物动作卡通人物的动作设计应与角色属性相吻合,或是与儿童更相似的动作,比如愉快的奔跑、跳跃等,使儿童感到熟悉与亲切,更加体现对儿童的关怀。3.人物表情受儿童喜爱的休闲食品包装上的人物通常都带有丰富的表情,在给卡通人物设计表情的时候应凸显该人物的个性,才能使人物更富感染力。4.人物服装在设计卡通人物的服装时不一定要选用人物原本的服装,可以根据食品属性来进行合理的变化,如牛奶包装上的卡通人物服装可变更为挤奶工人的服装会更加贴切;或是根据当下流行的儿童服饰进行夸张处理,更能拉近产品与卡通人物,以及儿童之间的距离。5.人物正在做的事卡通人物的动作行为会构成某种结果,也就是它们正在做的事情,不一定要采用在卡通片里施展魔法的动作,亦可以考虑与食品相结合,比如人物形象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该休闲食品,又或是正认真地制作该食品,如此可以大幅度避免卡通人物形象太过生硬地套用。

四、结语

要使儿童休闲食品包装更能体现对儿童的人性化关怀、更加吸引儿童,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爱好和流行文化的关系,以及流行文化背后的原因与休闲食品包装设计的关系,探讨流行文化如何影响儿童的购买欲望以及儿童休闲食品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充分认识包装设计的大众文化特质,让流行文化的审美趣味合理、有效地融合到实用包装作品中。

参考文献:

[1]熊喜秋,王茜濡.流行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9,(5):30

篇6

本次调研与专项整治采取了实地调研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宣传培训、责任落实、日常检查与查处违法行为为手段,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研及专项整治:

1. 重点调研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建立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及所经营保健食品合法性的情况。认真检查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宣传资料是否合法合规、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2. 结合20__年__州保健食品监管工作要点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重点对减肥、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食品进行专项检查。

1. 重点调研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购进渠道的合法性以及建立健全并执行验收、索证索票制度的情况。

2. 以化妆品专营单位、美容机构为重点,加强对美白、祛斑、祛痘以及防晒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合法情况的调研检查。

3. 以美容美发机构为重点,调研检查是否有使用“三无”化妆品、过期化妆品、违法添加化妆品以及自制化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保健食品监管后续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甚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尚未出台,现有的化妆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也早已无法满足新的监管需要,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对在监管中存在的许多违法违规行为,基层执法人员常常感到监管措施乏力,力不从心。

职能移交后,由于新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在一些环节上出现了界定模糊的情况,就我县而言,《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职能很快移交给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原来的行政许可部门就停止了保健食品、化妆品《食品流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而现行法律法规也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导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监管者与经营者之间沟通的困难。

1.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标示不统一。由于保健食品监管历史的沿革,造成了目前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标示的不统一,产品有效期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使消费者和基层监管部门感到困惑。

2.生产厂家“一号多用”,或者冒用其他合法厂家批准证号。生产厂家为占据市场份额,擅自增加产品类型,常见如补钙类保健食品同一个批准证号被同时用于儿童型、孕妇型、高钙型或不同口味等。同时,还存在冒用合法企业批准证号的情况,例如,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局就查获了涉嫌冒用合法企业生产的气血双补案1件,目前已立案调查。

3.虚假广告夸大宣传,手段愈加隐蔽。随着监管部门对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打击整治,近年来未发现我县有通过电视媒体虚假宣传广告的行为。但保健食品推销从发宣传单、贴广告等传统方式转向隐蔽的居民小区,采取在监管单位八小时工作时间以外通过推销员现身说法、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以及赠送牙膏、鸡蛋、饼干等花俏小礼品的方式进行宣传,夸大产品功能,引诱欺骗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文化素质偏低的消费者消费。

4.索证索票以及进货查验、销售记录不完善。通过调研检查发现,我县大部分经营单位都建立了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购进销售记录制度,但在执行中还存在资质收集不齐全,尤其是检验报告未逐批收集的情况,存在购进、销售记录不完善,记录要素不齐全,只记录大宗品种,数量小的品种未进行记录等情况。

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培训不到位。规模较大的化妆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单位对员工培训教育也较为重视,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档案,但绝大部分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甚至有从业人员对化妆品效期等常识都不甚了解,加之人员流动性大,对化妆品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较少,对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更是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自己归属于哪个部门监管都不清楚。

2. 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除个别规模较大的化妆品经营单位、部分兼营化妆品的药品经营企业按照《__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直接接触化妆品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外,其他单位的从业人员均未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查。

3. 存在购进渠道不规范、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的情况。辖区内大部分化妆品经营单位都建立了索证索票制度,但在执行中除个别较大规模经营单位外,还普遍存在购进化妆品时未严格审查供货方资质,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格,索取的购进票据仅为开具了数量、单价、金额的要素不全的手写单据的情况,甚至还存在未索取相关资质证明材料以及购进票据的行为。

4. 存在同系列化妆品共用一个号的“一号多用”情况。由于生产厂家要取得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尤其是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从经济上、精力上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思想造成的对“一号多用”行为有意或无意的默许,有的生产厂家尤其是小规模的生产厂家就采取“一号多用”的方式生产同一系列产品,尤其以防晒、祛斑、祛痘等特殊用途类化妆品为突出。

5. 小化杂类化妆品未标明相关许可信息的情况较为严重。洗面奶、化妆水、护肤霜等常规化妆品,其产品包装上一般都标明了生产及卫生许可证等相关信息,但对于小化杂类化妆品还存在未标明上述信息的情况,最为突出的有指甲油、价格低廉的

唇彩、胭脂等。6. 部分经营单位还存在销售过期化妆品的情况。部分化妆品经营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单位,对化妆品过期情况未引起重视,甚至认为过期时间不长,又非入口产品,不会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局就查处了销售过期美容霜、过期面膜的违法案件2件。

7. 美容机构使用超过有效期化妆品以及违法添加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美容机构服务人群的特定性、直接性、现场性,顾客往往希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留住客源,部分美容院不得不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措施,比如,进行抗粉刺、祛痘时添加甲硝唑、氯霉素,美白护理时添加VC针剂等。还有自制所谓纯天然面膜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另外,由于美容服务的特殊性,美容院还会使用一些多人共用的大包装产品,对这部分产品单个顾客对产品的归属感不强,对产品的情况关注度不高,因此滋生了使用过期产品而顾客全然不知的情况。有的美容机构为节约成本还存在不区分顾客肤质使用产品的情况,所有这些行为,势必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8. 美发机构使用的化妆品较为混乱,尤其以染发、烫发类为突出。美发机构使用的洗发用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顾客在美发店购买后存放在店内,美发店提供服务使用,这部分产品由于顾客对产品归属感强,对产品情况关心,所以问题相对较少;另一种是由美发店统一提供多人共用的大包装产品,这类产品由于是多人共用,加之顾客流动性大,所以顾客对产品情况一般都不太在意,因此造成了部分美发机构为了利润最大化而使用小厂甚至是小作坊生产的质量较差的,有的甚至是没有取得生产许可的产品。

美发机构使用的烫发、染发产品问题尤为突出。因为利益的驱动再加之长期处于监管真空,美发机构使用的烫发、染发产品质量令人堪忧。由于烫发、烫染发剂一般都需要几种制剂混合使用,加之顾客在美发机构消费时关注点往往更多在其技术上,所以烫发、染发剂使用时到底添加了什么成分、是否超过有效期、是否合法,常常被忽视,导致部分美发机构堂而皇之使用不合格的烫发、染发剂而不被发现。

9. 化妆品销售使用过程中出现纠纷时鉴定困难。由于化妆品的特殊性,在使用中会有部分受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如果情况轻微,经营单位尚有能力与消费者协商处理,但如果情况稍微严重,需要对是否是化妆品质量引发的问题进行权威界定时就非常困难。加之目前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简单的、要求经营单位息事宁人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这就给经营单位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困惑,双方权益得不到合法、正当的保障,也无利于整个行业健康、有序、法治发展。

因为保化品监管长期以来都处于多部门、多头监管,所以虽然目前保化品已经划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又几经机制改革,监管队伍建设不足,监管能力非常缺乏。保化品国家标准不明确,从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宣传培训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消费者对保化品期望不科学,安全意识不足,导致目前理性消费保化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要进一步提升保化品安全状况,确保老百姓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保化品现行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必须尽快修订。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一套适用于我国保化品监管的法规条例,不但要规范保化品的注册审批、生产经营过程,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保化品的市场准入(退出)、质量检验、安全评估、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质量预警、广告宣传以及产品标志、标识、标签等管理制度。还应根据美容美发行业的特殊性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法规制度,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以保化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等为内容,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系统培训教育,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法律法规熟悉、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重的高素质监管队伍。

部分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单位对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企业理念、质量管理等不甚了解,缺乏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保化品安全观念缺乏,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守法意识都不具备,对执法部门的监管不理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以保化品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从而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与企业签订并督促其按质量安全责任书的责任要求从事经营,真正担负起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播放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横幅、经营场所悬挂安全警示、发放宣传单等各种渠道,采取“六进”、举办讲座、开办宣传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消费者能正确认识保化品的作用,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识别能力,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同时,采取公布举报电话、打假信息、公示法律法规制度等方式加大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打假的气候,使制假售假行为受到遏制。

作为监管部门,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也是检验监管水平、监管效果的一个标杆。要根据当地化妆品行业的实际,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不同监管措施,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要对整个行业进行扶优治劣。比如,根据化妆品专营店、美容、美发机构、大型超市、小摊店各种不同业态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监管措施;对特殊用途类化妆品、基础类化妆品实行重点监管,对一些销售量小的、安全隐患不大的小化杂类品种采取逐步规范的措施。

上游不防风治沙,下游又且能保持水土?保化品也不例外,其流通性强、覆盖面广,违法产品虽然发现在市场,但源头在生产,要真正做到铲除违法行为,坚持源头治理是关键。所以,必须从准入审批、生产、流通、不良反应监测等多环节入手,多部门协作,跨区域共同作战方可见成效。

保化品如果存在包装、标签、标识不合格、被污染以及超过有效期等从表面就能判断的违法违规,执法人员只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强化工作责任心,一般都能发现。但要判断产品成份是否合格、用量是否准确,是否添加了违法违禁成份等就必须通过相关技术检验,但目前在基层监管部门该项技术支撑根本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检验机构和检验队伍建设。

应加大对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减肥类保健食品以及对防晒、美白、祛斑、祛痘、烫发、染发等重点产品的抽验数量和抽验频次,提高抽验的靶向性,充分发挥科学、有效、权威监管手段的作用。

加强对保化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大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对有不良记录的经营单位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保化品要及时采取下架、暂停生产销售、责令召回、信息通报等有效措施,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手软。对涉嫌犯罪的,必须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篇7

关键词:保健食品 监管 卫生监督

目前在市场上保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保健食品在原料的供给、生产、加工等环节上与卫生监管存在不适应性。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卫生监管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监管的思路、手段、方式和方法上不断的更新,找到与现阶段适应的管理监督体系。

保健食品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保健食品并无统一的定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的看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称谓:在美国保健食品类的相关产品被称作膳食补充剂,在澳大利亚保健食品类的相关产品被称为补充医药产品,在欧共体与日本保健食品类的相关产品称为特殊营养食品,在德国将这类食品称之为改善食品,我国称为保健食品。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根据保健食品的定义,我国保健食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调节机体功能的保健食品。SFDA公布的保健食品有27种不同功能,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减肥功能等。二是营养素补充剂,以补充一种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目的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此类产品仅限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健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健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食品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对于生理机能异常的人来说,保健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保健食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若干次大起大落,从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中期的快速成长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末的发展阶段、03至08年的信任调整阶段,到2009年开始进入了有序发展的新阶段。经过一、二代的发展,也将迈入第三代,即保健食品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更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

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这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第二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须经过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第二代的保健食品比第一代保健食品有了较大的进步,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验基础。我国卫生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中大部分属于这一代产品。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其特定生理调节功能需经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明确可靠,而且还需确知有该项功能的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第三代保健食品具有功效成分明确,含量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

而我国的保健食品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90年到98年,可以说是保健品新生进入,懵懂的老百姓为行业的虚假繁荣埋单;当时的代表产品有太阳神口服液、振华八五一、长寿长乐补酒、红桃K等等,到了96年的三株口服液到了顶峰,年销售80亿元,上述的任何一般产品高峰期一年都在五亿以上的市场份额,当时的保健品其实是中国一个畸形的产品保健药品的疯狂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98年到2002年,是群雄逐鹿的阶段;国家后来看保健市场实在难以控制,所以出台政策给保健药品进行五年的时间整改,到2002年彻底整改完毕,保健食品开始大肆报批。

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到2007年,这是保健品市场的暗黑阶段,无论什么样的公司大家都在黎明前的黑暗里面摸索的过日子,03年的非典给了当时鼎盛的会销沉重的打击,这个阶段,任何一个营销模式,任何一个产品都真正的遇到了瓶颈。

第四个阶段2008年到未来的五年,这是市场重新洗牌的五年,随着新医改的出台,医疗体制的改革肯定会直接冲击和医疗息息相关的保健品市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而各显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繁荣。随着保健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能使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2005年通过了保健食品GMP认证的企业为897家,2009年为1600余家,保健食品年产值1000多亿元,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有10943个,其中国产保健食品10302个,进口保健食品641个。虽然在整个食品产业上万亿产值中保健食品所占的份量并不大,但是在近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国也已成为世界保健(功能)食品产业中重要原料供应国。1996年以后,我国出台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直销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使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时期。

我国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

保健食品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影响对保健食品的监管目前,《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实施,但是仅仅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并未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管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仍然没有出台,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缺乏法律依据,严重影响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工作。

保健食品生产技术滞后,产品生产工艺缺乏稳定性保健食品大量低水平重复性仿制,使企业忽略了工艺稳定性研究的必要性,检测技术滞后为企业自检能力差,缺少专业的检验人员和检测设施;专业检测部门的检测手段落后、硬件条件不足;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保健品的方向迷失,在本轮的国家机关各部委的机构调整中,原先对保健食品履行监管职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归属卫生部,同时政策和相关的法规也在调整之中。对保健食品而言,隐含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问题严重。在一些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效,违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一种活多种化学药物,如在减肥类保健产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在抗疲劳保健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在辅助降血糖产品中非法添加苯乙双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认识混乱,保健知识匮乏目前,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不知道保健食品是以调节机体功能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

过度的礼品诉求,现在的保健品企业患上了“礼品依赖症”,走进了礼品的“围城”而迷失了方向,甚至为了主打礼品市场而忽略了功能市场的培育,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市场信用极低落,夸大宣传是保健品的顽疾,而保健品厂商又不愿正视或不敢正视这一问题。在老百姓的观念中,一不小心就会被保健品“忽悠”。

对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的建议

尽快出善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存在许多的漏洞和矛盾,继续相关部门和专家讨论和制定出与现阶段想适应的法律法规。

尽量提高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门槛,严把注册关,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研发试验过程中数据及资料真实性的审查,大力开展注册核查,严格把关注册;促进企业增加新保健食品的研发力度,提升新保健食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门槛;其次是药监部门要强化对保健食品安全性监测,于此同时,应该尽快开展批准文号清理以及再注册工作;再次是要尽快健全保健食品审评机制和退市的机制。

尽快完善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目前,我国对保健食品的检验检测是个盲区,要尽快完善保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一是要成立食品检验机构,加强对保健食品的检验检测,尤其是对非常规质控项目和药品添加项目的检测;二是要完善对保健食品的抽验制度及检验机制,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保健食品要及时向依法设立的检测机构送检,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体系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强化消费者保健意识,提高消费者健康素养水平,创建科普基地,在广大消费者中广泛开展营养保健知识和保健食品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有效提高市民的营养意识、健康意识。

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有关部门应群策群力,不断完善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应对措施,使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向着快速、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文献参考:

[1]刘双江,蒋卓勤,杨德胜.保健食品的现状和监管探讨[J].中药材,2006,4(3):404.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国保健食品监管概况[EB/OL]..

[3]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N].中国医药报,2010-01-21(6).

[4]屈学林,刘晓燕,徐宏楠.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农产品加工,2006(9):53-56

篇8

一、基本情况概述

*县辖区面积约254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47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全县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餐饮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固定店面的餐饮总数为862家,其中有许可证的为560家,无许可证的为302家,即将转让的为13家,获证率约为64.9%。在所有餐饮单位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5家,学校食堂40家,农家游199家,绝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单位,占全县餐饮单位总数的96%。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县餐饮单位基本呈金字塔状,塔顶端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数量最少,中间部分为较为规范的小型餐饮单位,最底端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五小(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餐饮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无证经营现象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方便快捷的就餐需求越来越大,餐饮服务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除较规范的酒店外,绝大多数是家常风味店、特色小吃店、休闲餐厅、烧烤店、大排档、农家乐等,而这些小型餐饮单位常常抱着省钱经营的心态去经营,投入少、成本低、分布广、条件差,加之多数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事先不申请,不管卫生条件符合与否,不经许可即行开办的现象,有的企业则是被查处时才被迫办证,不查不办,更有甚者是遇到检查,听到风声不对,干脆收兵回营,躲过检查后再继续经营,导致我辖区内存在着一大批未办证的餐饮单位。

(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健康体检不到位。目前,我县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其中初中、高中文化的居多,部分从业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起码的卫生知识都一无所知,大多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操作;有的企业不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或者为了应付办证,节省体检费用,从业人员体检几个就算了事,不符合全员体检的规定,加上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体检了的走了,新来的未经体检随即上岗,特别是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全部未进行健康检查,若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甲肝、肺结核等)的人员上岗,给消费者构成严重的健康隐患,这些患病从业人员成为餐饮业的隐形杀手。

(三)设施设备简陋,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众多的小餐饮单位受自身经营规模、方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业主不愿意在硬件设施上投入,难以做到分间操作,有的甚至生熟案不分,也不能达到远离厕所、粪堆、污水沟等污染源的要求。日常监督检查时经常见到库房、操作间的物品就地堆放或堆放无序,废菜乱扔,污水横流的现象,较为脏、乱、差。特别是夜市、小吃摊点、火锅店等大多数集中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段,来往车辆多,卫生环境条件极差,加之自带的清水和餐具有限,但是需要洗刷的餐具、用具又多,为了节约用水,两盆水撑到底,一盆去油,一盆冲刷,更别提卫生消毒了,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隐患。

(四)小餐桌、小食堂管理缺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县中小学校食堂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还比较到位,但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获证率较低,学生小饭桌的获证率极低,这些小食堂、小餐桌未获许可,基础条件差,操作规程混乱,餐饮具消毒空白,责任管理缺失,对其监管难度也很大,几乎处于脱管游离状态。

(五)监管力量不足,制约监管工作有效开展。随着监管体制的调整,餐饮消费环节由我局负责,同时我局还承担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职责,而我县餐饮业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执法装备尤其是仅有的3台执法车辆远远不能适应新任务的监管需要,存在着力不从心的困境,而我局在乡镇村又没有派出机构,与数量众多而监管难度大的餐饮单位形成了悬殊鲜明的对比。

(六)检验检测技术手段不到位。《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餐饮食品检验检测将实行买样制,检测设备、抽样费和检验费将面临巨大缺口,这将成为制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因素。还有,餐饮服务监管职能交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但检验检测工作仍由疾控中心承担,餐饮监管与检测检验两者能否有效对接,能否协调运转都值得商榷探讨。

(七)农家游、农家乐监管工作是一个棘手问题。我县是一个旅游大县,大力发展农家游、农家乐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旅游本身具有人员高度集中、特殊时令性、区域特色性等特点,尤其是*月中旬至*月中旬较兴旺,农家游、农家乐在这一季节也逐步成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高风险场所,主要表现在:许多经营者在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下对外开放经营,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开办者大部分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厨房功能布局不合理,功能间缺少,卫生设施不全,*造成交叉污染,部分经营户为体现农家乐家常便饭的意图,在食品操作加工上采用不卫生的土方法部分经营户不配备或者虽配备了餐具消毒、保洁设施,有的不经常使用、有的由于游客数量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形同虚设;前几年,我县为发展农家游、农家乐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和许可条件,但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旅游人数日渐增多,饮食花样日益繁多,原有的许可条件和规范远不能符合满足现实的监管情况。

三、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守法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上街咨询、手机短信、投诉举报等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饮食卫生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月份,利用一周时间,我局通过召开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大会,公开发放执法服装、设置展台、接受咨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观优秀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五进活动和餐饮服务执法检查开放日活动,营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要加强对餐饮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对其进行《食品行业从业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操作规程》等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从业人员规范管理、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扎实开展从业人员年度体检工作,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要采取强制措施,调离其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月*日,由市局统一安排,组织全县380名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对辖区内餐饮企业落实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追根溯源,*月份我局印制了统一的台账登记册,发放到餐饮企业,同时完善了23项餐饮食品安全制度,指导餐饮企业健全餐饮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装裱上墙张贴在相应功能区;重点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严厉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和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以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政策引导。积极研究制定五小餐饮企业管理办法,借鉴重庆市小餐饮临时许可办法,对加工经营场所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或者就餐座位在30座以下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等符合餐饮服务即时制作、即时消费基本特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办理6-8个月的《餐饮服务临时许可证》,既使临时性企业得到规范,又不至于浪费资源,符合小型企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的特点。*月份,我局在对全县餐饮企业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突出监管重点,将社会关注度高的学校食堂、农家院、农村集体聚餐及经营规模小*出问题的餐饮服务摊点、小餐饮列为重点规范对象,经过上下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拟定了《*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县餐饮服务摊点监督管理办法》、《*县农家宴席监督管理规范》、《*县农家院监督管理办法》《*县小餐饮临时许可审查规范》,已上报县政府,目前处于审核阶段;

(四)全面推进餐饮业信用体系建设。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餐饮去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将餐饮企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有利于促进餐饮服务经营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信用等级,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我局在具体工作中将坚持监管并重、量化评价、动态监管、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量化分级;除此之外还将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示范试点工作。通过制定标准、广泛发动、积极参与等形式评选出10名餐饮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店(学校)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全面推动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新台阶,同时主动曝光一批无证经营、无证上岗、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且屡教不改的企业或摊主,使违法经营者无容身之地。

篇9

今年以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发现保健食品市场比较混乱。为此,笔者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谈点思考对策。

一、现状分析

通过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县保健食品市场逐步得到规范,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概而言之,一是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若隐若现、虚假夸大宣传广告时有发生、消费者盲目跟随成风;二是监管法规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仍不成熟、保健食品市场还不规范。究其原因有:

1、审批与监督脱节,出现监管真空。一是保健食品注册审批与监督脱节。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经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形式审查及受理后,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注册;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由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注册审批既不要审查,更不存在审批,对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又没有具体的监管职能。这种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纵向断层,审批注册与市场监管横向脱节的监管体制,严重制约着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二是保健食品广告审批与监测脱节。从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来看,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批权仅限于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审批权,保健食品广告审批与监测出现“管着的看不到,看着的管不到;审批的不监测,监测的不审批”的尴尬状况。

2、监测与处罚掉链,引发监管短路。《广告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规定,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审批的保健食品广告情况进行监测,并将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行为的,填写《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移送通知书》移送同级工商管理部门查处。实际工作中,审批部门的监测侧重于是否经过批准,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批准内容一致,对监测到的违法广告只能通报和移送,无权查处;而监督处罚部门主要侧重于广告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对于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往往是雾里看花等其他因素,给一些广告违法分子有机可乘。保健食品广告监测与处罚部门这种“监测的不处罚,处罚的不监测”状况,必然导致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禁止受牵制、处理受限制。

3、职能与责任移位,诱发责权扯皮。“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谁负责”是我国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而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与监管,广告审批和监测与处罚等权责却不符合该通则。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权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权却在各级卫生等相关部门。保健食品广告审批权在省级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测工作又在市、县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对违法广告的处罚权又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种监管模式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工作上的互相扯皮,一旦发生事故,追究相关责任就比较复杂。

4、法律法规标准不统一,导致执行艰难。现行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所明确的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各部门在各自环节的监管工作中,所执行的法律依据各不相同,卫生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质监部门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工商部门则依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些法律标准不一,如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按照《产品质量法》,要处以货值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三倍的罚款;按照《商标法》,则予以通报或处以罚款;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处以非法所得的一至三倍罚款。具体处罚时,涉及到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等多环节、多部门,执行时有异议,落实时难到位。

5、部门与部门失衡,致使牵头乏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按照“三句话”职能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对各职能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目前,无任是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单位资历,还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人员数量等诸多方面,作为保健食品监管牵头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工商、质监等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相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显然是级别低、职能虚、资历浅、基础弱、投入少、队伍小,牵头部门与监管职能部门之间基础条件明显失衡,必然制约牵头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如前所述,目前用于规范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20xx年7月1日施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6月1日实施)、《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施行)。这些法规是在不同的时期制定的,相互之间有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

根据现有法律的规定,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由卫生部门查处。但目前出现的新动向已经使法律严重滞后。比如,《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食品说明书内容虚假的,按第四十九 条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查处,但在说明书中添加只有药品才具有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超出审批范围的,就不一定适用该法。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也可以按20xx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药品管理法》由药监部门处罚。药监部门处罚时往往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或第三款第二项。但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指的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其中哪些情形属于“冒充”呢?而且更重要的是处罚依据的第七十八条规定必须载明药检机构的质量检验结果,但药检机构却无检验食品的法律依据,也没有检验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部分地区药监部门绕开此条,依据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来查处,但适用该条的前提条件又必须是药品。

再比如,对保健食品在宣传中涉及药品的处理,可依据《广告法》、《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来管理。《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一条第三款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四十三条对此也作出规定,但因为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药监部门却难以处罚。

所以,必须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适应当前的市场状况,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严厉打击这些违法行为。

2、加强相关各部门的协作。

在国家目前暂不能理顺监管体制大环境下,结合实际,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上面提到的卫生、药监,还涉及到工商、质监、公安、广电等部门。管理的部门越多,链条越长,就越有可能在工作中产生推诿、扯皮、相互踢皮球等现象。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突破条块分割的藩篱。目前,国家已经在布置,在药监部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但从实践来看,光有协调机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合理完善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使对保健食品日常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也可以采取在打击违法过程中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开展专项治理等等。

3、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违法分子之所以敢铤而走险,某种原因就是钻了政府监管不到位、打击不得力的空子。如果各部门面对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违法分子就会失去违法的胆量和气焰;如果在处罚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的成本,使违法行为达不到目的,违法分子就会灰心丧气、偃旗息鼓。为此,相关监管部门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日常监管不松懈,发现违法行为不手软,查处案件不徇私,编制合法产品的安全网,设置违法行为的高压线。更不能为了部门利益,巧立名目收取“管理费”、“索证费”、“备案费”等,干扰查处工作。

4、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

篇10

【关键词】药品 包装材料 趋势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在流通过程中易受到湿度、光照、微生物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解作用,致使药效降低。所以为保证药品的药效,延缓药品变质过程,发挥药品的价值,必须要选用适宜的包装。合格的药品包装应该具有稳定、轻便、规格适宜等特点,能满足相应的药品流通、贮存等各环节要求。药品包装材料是实现药品流通、应用等环节的基础。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管理日趋完善,对于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包装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药品包装材料颁布一系列管理办法。所以了解当前药品包装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科学研发与开发药品包装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药品包装材料现状

(1)玻璃包装。玻璃具有较为稳定、阻隔性优良、便于消毒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发挥保护药品的作用。玻璃也被大量应用于药品的容器包装制作中。比较常见的有输液瓶、口服液瓶等。玻璃的透明性,利于人们观察玻璃容器中药液分量。玻璃材料具有众多优点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易破碎、比重大、不便于携带等。

(2)塑料包装。塑料在目前药品包装材料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其具有一定韧性、质量轻、加工简易、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尤其其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能够被加工成多种形状与规格的产品,而且可以与其他包装材料复合制成新的复合包装材料。

(3)金属包装。药品直接包装中应用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中最常见的是铝材。铝材质地美观,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与防潮性能。铝材同时具有印刷性好、易于开封、遮光、质量轻便等优点。经过合理加工处理的铝箔具有良好的验证性,易于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综合性能优的包装材料。在药品包装中,其应用方式主要包括:铝塑泡罩包装、与塑料复合制成袋式包装等。2我国药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药品包装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高阻隔包装。高阻隔包装材料,顾名思义该材料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可以阻止气体、光线等进入材料包装,最大程度地保证药品的药效。高阻隔材料已经在日本与欧洲得到普遍运用。但是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高阻隔包装材料研究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其表现出的高优良性能,仍可被纳入我国药品包装材料发展趋势之一。

(2)少计量包装。大剂量包装的药品不利于患者服用适宜剂量的药品。而且不利于携带。少剂量包装利于配药,且具有准确计量的作用。少剂量包装常用于一次性包装。其保证了一次用量包装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灭菌包装技术的研发。

(3)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指可感知环境,并作出一定响应活动的材料。它是新世纪材料,充满科幻色彩。众多科技工作者对智能材料表达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智能材料俨然成为各国争相研究并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智能材料可与其他领域先进技术相结合,利于提高药品质量。智能材料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延长药品保质期,其优势可能延伸至药品质量自检、提醒患者吃药等方面。

(4)抗菌自洁净材料。俗话说,病从口入。发挥治疗作用的药品的包装材料携带的病菌将会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虽然药品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遵循一些环境要求,但是任何药品的生产与包装环境都不可能是无菌环境。此外,还会有一些药品,在开封后不能被立即用完,而是会被多次使用。启封会降低药品包装材料的密封性。所以任何环节都存在药品被微生物感染的几率。针对此情况,保证药品的安全性,研发具有抗菌自净功能药品包装材料变得非常重要。目前,已有通过在多种基体中复合抗菌剂进而得到抗菌自净材料。但是此项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众多不稳定性与未知数,所以针对此类药品包装材料,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

(5)纳米包装。纳米技术改变了众多行业,当然其对药品包装材料也产生了长远影响。纳米包装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包装技术,其赋予分子更高的特性。例如纳米抗菌包装等已经成为药品包装材料开发的新材料。随着我国药品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非软袋包装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非软袋包装技术的引入,将改变我国目前塑料瓶与玻璃瓶输液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

结语

药品包装材料应该具有基础的防伪功能。防伪功能可以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窜于人群中。患者可以通过包装材料辨别药品真伪。药品包装材料的美观性也是发展趋势之一。美观的包装材料利于激发患者产生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这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药品本身就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而不是厂家牟利的工具。药品包装材料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价格低廉。从根本降低药品包装成本,进而影响药品的价格。笔者认为易降解的包装材料也是发展趋势之一,易降解、易于缓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不失为一个绿色的发展趋势。

篇11

摘要:包装设计在一定深度上向人们展示现今都市的物质文化生活,适宜的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包装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点。包装设计应该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去帮助生产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优势。

关键词:产品包装;外在实现;内在实现;生态

0前言

包装,自从商品交换、流通开始已经存在了,早期只是将一些标记、字号印在布或者纸上包裹商品进行交换,其实这也算就是包装的雏形。时至今日,包装也不是最初仅仅是为了保护产品、方便运输的功能了,在具备上述功能及促销功能同时,还显示其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等功能。

包装设计是指对制成品的容器及其他包装的结构和外观进行的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部分,任何产品商品化后都需要包装设计,包装是现代商品生产、储存、销售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广泛应用;如何将包装设计与品牌形象完美结合就是作为设计者应该解决的。

在设计领域,产品包装在改良和创新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来说,产品包装向我们展示的是现今都市的物质文化生活。在包装设计发展迅速的今天,准确的设计日益成为重要的设计标准。产品包装作为产品实质的外表被用以在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变革,针对生态设计的研究已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1包装设计的实现

包装设计曾经只是围绕包装自身功能性的开发而展开的,如今被视为强有力的销售工具,作为品牌价值的实际载体。包装设计包括两大范围,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去帮助生产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优势。

一是外在实现:包装不仅能够帮助产品自身个性化,以求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或相同品牌的不同产品,宣传产品卖点的同时,包装作为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在生产商与顾客间形成最有效的交流途径,与产品共同传递和提升品牌的质量。

另外一种是内在实现,内在实现是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功能实现的总结。包装设计的首要功能是为产品自身提供适当的承载功能,以便起到对产品自身的保护。产品的保护功能使产品在从工厂到销售到使用中遇到的运输,携带,存储,展示,存放,等方面使产品质量上受到保护。内在的实现同时也被视做科技发展的一种体现。在实际形式上,成熟包装设计应当以简单为原则,在开封,重复开启,易使用方面提供最大的便利。产品包装为消费者提供其需求的相关信息并发挥主动交流沟通的功能。

在重新建立新的消费欲望中,包装通过其材料及结构的融合在凌驾于视觉意义上勾勒出更多情感价值,例如: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产品包装的研发不仅是为了吸引顾客而投其所好,更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企业必须尽可能早的去面对客户。因此包装设计能使产品在与同类产品不同品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但通过各种价值的添加去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通过其独特的视觉表现与众不同之处,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产品的包装也需要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设计价值,利用视觉效果去传播信息,去吸引消费者挑剔的目光。

成功的包装设计是通过设计产物——快速准确打动人的形象去传递品牌价值和品牌特点,而不仅仅是产品的特点;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品牌的形象,同时也可以损害品牌的形象,尤其它不只是纯粹的功能性的开发的时候,它在品牌和顾客间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包装设计是将产品包装与顾客要求紧密连接的一个环节。产品包装的视觉传达能够促进使用者与产品的关系。当然,相反的情况是针对部分品牌消费者,产品包装通过自身的更新,设计含量的加大,视觉效果增强等手段的使用也很难去影响他们的品牌消费观念或习惯。在尽可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包装设计不但在注重产品保护功能上的研发,配送及回收处理的同时,也要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负担等问题。环保意识必须在设计初期从设计成本和环境影响方面就开始加强。消费者渐渐开始厌恶‘浪费性,误导性’或难以使用的包装设计,而且越来越关注众多品牌带来的生态和社会影响。

2包装设计对材料的处理与使用

包装材料的使用和处理,与环境保护有密切的关系。纸品类可以回收,基本上属于绿色材料;玻璃瓶、罐头盒较难处理,塑料烧毁时则会对空气产生污染。选用包装材料时,也要考虑到国际市场对材料使用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包装是一把双刃剑,包装本身应在各种环境中保护产品同时也应当在包装中保护环境。因此,过度包装往往不仅导致消费品成本的上升,而且加重了废品处理系统的负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材料的使用必须遵循易回收,易处理等规则,当为了将来回收而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相应的包装材料回收技术和包装回收可能性是要求考虑到位的。在包装的内外功能上,过度包装在信息传递的功能方面往往是容易遭受指责的。比如,一些设计方案为了与消费者更好的沟通,进而提升销量,但是在追求完美视觉的过程中包装设计开始复杂化,高成本化。生态设计指出:设计创作必须吻合技术可行性及生态的要求,作为综合的社会文化变革的一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展,关键是重新考虑当今包装影响的范围及对不同情况描述。包装应当不断将新的设计质量标准溶入到产品配送和销售环节中去,包装设计在同一时间应该迎合环境的发展,社会的认可和文化的传承。

3包装设计与包装形态的发展

包装设计的发展过程也是包装形态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包装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包装形态的发展,也反映出了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充分了解包装新形态的发展因素,对于在设计中准确把握设计的理念和形态,着眼于包装设计发展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现代商品的包装,应着重表现商品本体性、趣味性、市场性的意义,追求多元化、个性风格化的特定价值,以平衡消费者心理结构上不稳定的欲望和感受。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在设计者不断的挑战、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中进行的,包装应成为一种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动力。法国社会学家扬·波德里雅尔曾说过:“物品想要转化为消费物就必须成为一种记号。”在今天成熟型消费社会里,消费者所追求的已不再是一个作为物品的商品,只有在重视产品内在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的同时,重视商品包装的策略,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12

1、在线视频的机遇及挑战

过去两到三年内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联网设备的普及使得在线视频服务获得迅速发展,人们的相关需求也日渐增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及其他便 携及非便携设备均能播放高品质视频内容,由此,视频业务服务提供商们纷纷推出多屏服务以提供无处不在的视频接入,通过对相关权利的争取,将直播电视频道及 点播电视节目以OTT的方式提供给“苹果”及安卓设备已维持其用户的忠诚度并试图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多屏视频业务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广播商们及服务提供商们认为用户对其有巨大需求,并纷纷部署之,但是目前尚未找到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回收其投资甚至盈利——其中很多的业务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而且目前尚无清晰的从高级广告解决方案中盈利的发展战略。

纯OTT服务提供商正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之,比如在点播视频中插入/植入广告、业务订阅(笔者注:交月租或年费等)、即时付费点播(笔者注:相当于以前有线电视的PPV按次付费业务)等。

DTVE于今年8月就在线视频的5种商业模式的重要程度向受访的160余家视频企业/机构等进行了调研,这5种商业模式包括:

1)交易型视频点播(相当于以前有线电视的PPV按次付费业务,在观看一段视频之前,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2)订阅型视频点播(交月租或年费。用户可以无限制收看一定范围内的视频内容);

3)电子渠道成交(相当于PVR或云DVR业务);

4)广告型(后向收费方式。用户可免费欣赏视频,但需要看广告);

5)防止用户流失型(绑定在线视频点播(免费提供)、电视直播(免费提供)、付费电视、宽带、电话等,以提高用户忠诚度。

DTVE针对此项的调研结果显示:

篇13

国外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保健食品市场容量为2000亿美元,保健食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目前美国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530家,每年共有1000多个品种投放市场,其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据美国研究结果表明,由膳食补充剂、功能性食品饮料,天然有机食品3大类构成的保健食品市场,其中前两者占据了整个市场85%左右的份额,而各国因国力、民俗等因素又有所不同。

国外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并将主导市场i维生素、矿物质类保健食品所占比例稳定:小麦胚油,深海鱼油卵磷脂,鲨鱼软骨、鱼鲨烯等软胶囊制剂类新产品销量增加,并有扩大海外市场之势;素食及植物性保健食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保健茶,中草药保健食品继续风行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现状

据1996年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是指能调节人体机能、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只适合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病为目的。此定义包含3个要素,第一,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第二,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第三,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食品。

目前,国家卫生部对保健食品功能受理和审批范围限定有27种,包括促进排铅,改善睡眠、促进泌乳、减肥、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清咽辅助降血压、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我国从1996年至2005年,共批准了6514个国产保健食品(总功能项次10000多个),进口产品为523个,每年新增批准的保健食品有数百种之多。

2009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规模最大的为美国,销售额达到1100亿人民币;第二大规模为中国,销售额达到911亿人民币;日本位居第三,销售额达到860亿人民币。

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中国维他命、营养补充剂和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2年将达200亿美元。其中,复合维他命占维他命市场的80%,钙、人参、蛋白粉占据营养补充剂的前3位,领先品牌有安利纽崔莱,惠氏善存等。

功能性营养补充剂市场成长迅速

功能性营养补充剂市场与一般性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相当,且成长迅速,其中涉及女性美容,预防心脏病、糖尿病,改善睡眠,改善消化系统等功能产品占据市场主要份额,领先品牌有新时代,黄金搭档,南方李锦记等。

产品进一步细化,减肥与运动类保健品成为重要细分市场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进一步细化,减肥与运动类保健食品是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重要且快速成长的细分市场。2007-2012年增长速度估计在10%以上,领先的品牌主要有碧生源,一粒瘦花朵、力保健、完美等。

中国特色保健食品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特色保健食品包括药酒、中药成分营养补充剂和草本提取物等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特色产品比重大且增长迅速,其份额超过保健食品市场份额的1/3,主要包括药酒,中药成分。减肥茶、药丸、人参、银杏萃取精华等。据预计,2007-2012年药酒市场平均增长21%,增长最快。国内主要的黄酒制造商都在培育特色品牌,如金牌和海南椰岛鹿龟酒。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只满足于温饱状态,而是向营养保健型转变。人们的饮食除了充饥解渴以外,还要追求补充营养、预防疾病,调整肌体生理状态等功效,这种食品需求方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

女性和老年人成为保健食品市场主要消费群体

女性和老年人成为保健食品市场主要消费群体,减肥。美容产品和消化道健康产品占据购买保健食品的首要位置。据调查,2007年成年女性健康产品购买量达40%,主要包括减肥,补血、女性美容等功能产品。老年人保健食品主要针对老年人体虚多病,为预防和辅助治疗老年疾病而开发的,主要功能有促进消化道健康,助睡眠、增强免疫力等,如添加低聚果糖等低聚糖产品的保健食品能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调节血脂及免疫功能等。

消费者最重视产品质量和功能

根据2008年中国营养产品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关注食品饮料的安全性;超过50%的受访者愿意付高价购买令自己安心的产品;80%的受访者认为质量必须是产品的主要特色,并同时关注产品功效。美容、减肥类产品和消化道健康产品受到消费者重视,减肥茶类产品发展迅速,减肥茶类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22%,与美国相比市场份额更大。

益生元等健康功能配料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以益生元(功能性低聚糖)为代表的新型功能食品配料已在保健食品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益生元指“人体不消化或难消化的食物成分,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大肠中对宿主健康有益的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从而对人体产生健康效应”,也称为双歧因子。益生元的种类很多,包括多种低聚糖类,天然植物提取物、多糖类,蛋白水解物、多元醇等,其中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功能性低聚糖类。

功能性低聚糖(Fuctional Qligosaccharide)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蔗糖,作为甜食的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具有改善肠道菌群、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茵增殖、减少有害茵生长等生理功能。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木糖等。

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2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器官也开始慢慢衰退,特别是肠胃器官,消化吸收不好,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益生元改善肠道,促进有益菌增殖的功效促进了益生元老年保健食品的开发。

目前中国,大约62%的白领人士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超过3000万中国人患有糖尿病,另有2000万潜在糖尿病病患。益生元,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有一定甜度,但不被分解吸收,提供能量很少,作为保健食品配料可以满足那些喜爱甜食但又不能食用甜食的人(如糖尿病人、肥胖病患者等)的需要。因此,益生元在市场上的低糖,无糖,低热量保健食品中得到普遍应用。

此外,研究表明益生元还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钙吸收和防止龋齿等功效。所以,益生元可用于补钙类、防龋齿等儿童保健食品的开发。

篇14

近年银饰品、流行饰品异军突起,销售量上升。白银市场放开后,银制品及银饰消费成为新热点,用银量急剧上升,XX年已达500吨。(中国白银年产量4300多吨,位居世界第四,出口达2891吨。)而且,市场潜力依然较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黄金白银疯狂涨价,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价,截止XX年5月11日,白银现货价报每盎司报14.6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银饰品市场较往年上升势头较快。这与中国近年来飞速增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关。从《XX上半年度饰品市场运行状况报告.〈加盟连锁〉》一章可以看出:“连锁加盟一改往日的10元店风格,逐渐趋于50——100元的中高档精品饰品店。”在这里所谓的精品饰品店说白了,是银饰品居多。相对来说,银饰品价格便宜,银的原材料也很便宜,只有2元/克,为一般人所能接受。同时银饰本身的可塑性很强,造型变幻多样,所以流行也是一种必然。从而更加多样化。况且近年来人们对饰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二、银饰品种类

国家标准规定990银、925银、800银都可以用来做银首饰。现在说的银饰一般都是925银。925银首饰是含量为92.5%的纯银再加入7.5%的合金,加入合金为的是让银的光泽、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自从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银量为92.5%的银饰品后,925银便开始流行,所以目前都以925作为鉴定是否为纯银的标准。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此外,还有黑银、藏银、彩银、泰银、苗银、纳西族银等品种。

三、生产

目前而言,国内生产银饰品的厂家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境内特别是深圳市。在义乌福田财富珠宝大厦我们看到的银饰品生产厂家有:雅庄、丽珠、思源、名兰、华泰等。除此之外在国内还有银时代和老银匠。其设计沿袭传统又加进现代流行元素。

四、销售

国内银饰品销售主要存在于商场超市的专柜里面但又跟珠宝有所区别,跟一般饰品相近也就是说银饰是介于珠宝和饰品之间的。当然国内也有这样的一些银饰专卖店但相对各地的饰品连锁加盟店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摸索阶段,同时只做单一的银饰专卖店很难赚到钱,只能在做的过程中以银饰为主兼顾其他。同时,网上零售情况比现实里看似繁华,但像首饰这类商品,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正规、专业的商店。同时网络存在诚信缺陷,所以一般如果不是同城交易,生意并不比现实里好很多。需要注意的是,网上银店大部分以做批发为主,批发生意相当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