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2 14:38: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品牌建设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针对目前进口葡萄酒来势凶猛的现状,《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希望通过培育国内自身品牌的方式,来增加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规划》指出: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培育2家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每个主产区培育建成1-2个具有产区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明显提高。
对此,《规划》的主要任务中重点强调: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努力打造葡萄酒产业良好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大力推动优势葡萄酒产区品牌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诚信度高、特色鲜明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重视对葡萄酒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民族品牌。建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注重葡萄酒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有机结合,倡导合理、健康、科学消费,逐步树立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整体形象。
葡萄酒行业"十二五" 品牌文化建设工程
1.指导并加强品牌建设。针对各地区资源条件和企业特点,制定本地区葡萄酒品牌建设规划,细化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明确地区葡萄酒品牌定位,加快优势品牌的建立与推广,增强其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有能力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实施行业整合,将以产品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品牌文化贯彻到产业链的各环节,建立集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物流、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结构模式。
3.葡萄酒文化建设。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特别要结合各区域历史、民族、饮食等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
文化。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国外先进科技技术和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参加国际葡萄酒展会,展示我国葡萄酒产业形象。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中的各项举措,有助于推动中西部葡萄酒产区的种植基地建设和提高葡萄酒品质,对于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区域布局有促进作用;同时《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准入条件,将促进行业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也有利于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关键词:旅游景区;品牌;旅游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逐渐上升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成功的景区都善于通过树立品牌,增强景区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例如深圳的锦绣中华多年来形成的“跟踪式清扫”、“陪游式清场”、“洗手间文化”等服务品牌,除了在海内外市场中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外,还使其获得了可观的盈利[1]。随着旅游景区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景区都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但是在景区构建旅游品牌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景区产品对景区品牌构建的支撑作用。
一、旅游景区品牌的概念
国内很多学者对旅游景区品牌做了界定,如仝好林认为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是为了赢得顾客忠诚,造就竞争优势,从景区企业全面的经营管理运作中产生的自我认知到顾客识别的综合形象系统[2]。吴从越,赵晔龄认为旅游景区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个特定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用以区别其他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名称和标志[3]。李明认为旅游景区品牌是指旅游景区产品的名称、标记象征、实际功能、服务设施、市场开拓、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等要素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景区品牌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景区产品的标识及其体现的产品的内在差异;二是顾客对景区产品的知觉及认识关系[4]。结合前人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旅游景区品牌就是“旅游者在某一个旅游景区内游览或体验该景区内的旅游项目之后所形成的感受的集合”。
二、关于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的研究情况
笔者在2011年7月,用关键词“旅游”+“品牌”+“产品”在CNKI数据库上进行检索,共找到论文23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整理,笔者发现,目前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如何对旅游产品进行品牌营销,例如张丽华、周艳提出了实施乡村体验旅游品牌产品营销的对策:(1)为乡村旅游体验设计一个明确、独特的主题;(2)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旅游产品;(3)整合各种感官的刺激;(4)充分利用体验旅游纪念品等[5]。张改清、张寒提出了几种以品牌观念进行旅游产品营销的措施:(1)树立整体旅游产品观念,健全旅游产业型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企业;(2)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旅游品牌的文化特征;(3)在树立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6]。这些文章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品牌营销,也就是说,对于品牌营销的作用和方法研究的较多,但是对于结合品牌建设来进行的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通过对云南省黑井古镇的研究,来探讨如何在以构建景区品牌为前提下规划设计景区的旅游产品。
三、黑井古镇品牌现状
(一)黑井古镇简介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距昆明180公里。黑井古镇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因“黑牛发现之井”产盐,简称“黑井”。自汉代始,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四方客商向这里云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
(二)黑井古镇品牌构建现状
黑井古镇自开发旅游之初,通过对古镇地脉和文脉的分析后,得出古镇最大的特色在于“盐文化”,因此用“千年盐都,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包装和宣传黑井古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黑井古镇品牌现状调研
为了了解“千年盐都,黑井古镇”品牌形象在游客心目中的情况,我们于2011年5月1日至5月2日在黑井古镇内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收回的问卷全部有效。
1.黑井古镇品牌知名度
游客在回答“之前曾经听说过的黑井古镇的宣传口号”时,88%的游客选择了“千年盐都,黑井古镇”、2%的游客选择了“其他”口号、4%的游客选择了“从没听说过什么口号”(见图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黑井古镇的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黑井古镇品牌认同感
通过了解游客在游玩完黑井古镇后对古镇品牌认同感情况,我们发现有20%的游客强烈认同“千年盐都,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有74%的游客对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认同感一般、另外有6%的游客完全不认同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见图2)。
3.游客对黑井古镇旅游产品的感受
通过问卷,我们调查了游客在黑井古镇游览后印象最深的旅游产品,其中54%的游客选择了“盐文化产品”、32%的游客选择了“民居建筑类产品”、4%的游客选择了“民族风情产品”,另外有6%的游客选择了“没有”(见图3)。
4.游客对盐文化产品的感受
游客对于黑井古镇内所有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中,有48%的游客认为“参观古法制盐作坊”的感觉最好、有10%的游客认为“参观黑牛盐”的感觉最好、有16%的游客认为“没有感受深刻的项目”,另外还有2%的游客选择了“没有”(见图4)。
5.黑井古镇品牌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千年盐都,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游览完成后,游客对这一品牌的认同感却相对较弱。根据后面的调查可以得出游客对品牌认同感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黑井古镇内可以支撑这一品牌的产品较少,游客对黑井古镇内能够体现“千年盐都”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并不满意,因此在黑井古镇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应紧紧围绕着“千年盐都,黑井古镇”这一品牌来规划、设计旅游产品,进而对这一品牌的构建形成充分的支撑。
四、基于品牌构建的黑井古镇旅游产品设计
(一)产品设计的层次
在基于品牌构建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旅游景区的产品规划设计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即品牌产品、机会产品和大众产品。
1.品牌产品
品牌产品是指能够直接支撑景区品牌形象的旅游产品。这一类产品应该是旅游景区品牌规划和设计的关键,应该在整个产品体系中占据最核心的位置,在游客来景区游玩过后,这一类产品应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和巩固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
2.机会产品
由于旅游景区大多数都是建立在某一自然环境中,这些自然环境中必然拥有着一些天然的或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工的景观,这些景观可能具有较高的资源禀赋,具有开发、设计产品的条件,但是这些产品不能直接支撑景区的品牌形象,可是却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这一类产品就是机会产品。
3.大众产品
大众产品是景区内为了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产品,这一类的产品在所有的景区内都是必需的。
(二)黑井古镇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研究
按照上文的分析,黑井古镇在基于“千年盐都,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下,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也应该按照品牌产品、机会产品和大众产品三个层次来进行思考。
1.黑井古镇的品牌产品
由于黑井古镇的品牌形象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在游客游览过后又对这一品牌形象感受不深,因此黑井古镇产品规划设计的重点就是其品牌产品。笔者设计了部分产品,并在游客中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结果见图6:
由于这个问题是一个单项选择,多以从答案中可以看出,以上设计的项目都比较能够得到游客的认同,再加上现在已经开展的参观制盐作坊等产品,以及做大黑井古镇盐水鸡盐水鸭的餐饮品牌等,这些就将构成可以支撑“千年盐都,黑井古镇”旅游品牌的品牌产品体系。
2.黑井古镇的机会产品
黑井古镇目前有很多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我们对游客对这些产品的看法进行了调研,结果见图7: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产品中,游客印象最深的是“武家大院”,而排名前5为的产品中,有3个都是无法直接支撑黑井古镇“千年盐都”品牌形象的产品。武家大院、飞来寺、大龙祠、孝总坊这些产品就是黑井古镇的机会产品,在今后古镇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重点打造品牌产品之外,也不能忽视这些机会产品的作用,应该予以必要的关注,以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随着古镇进一步深入地开发,未来也可以考虑剧场、电影院等机会产品,用以满足游客夜晚休闲的需要,延长游客在黑井古镇停留的天数。
3.黑井古镇的大众产品
黑井古镇开发到现在,依然有不少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道路、解说系统、住宿设施、餐饮环境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更良好和舒适的游览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旅游景区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仝好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评价[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8(8):125-126
[3]吴从越,赵晔龄.论旅游景区品牌的建立和保护[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1):85-88
[4]李明.旅游景区品牌之整合传播策略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张丽华,周艳.乡村旅游体验品牌产品营销对策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6):61-63
[6]张改清,张寒.以品牌策略进行旅游产品营销之我见[J] .商场现代化,2007,492:126-127
作者简介:邱守明(1979-),男,管理学硕士,山东临沭人,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产,数字化旅游。
一、国家开放大学品牌的含义
根据非盈利组织品牌理论,对于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概念的界定,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开放大学的目标受众及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第二需要厘清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第三需要把握品牌一般概念的本质。我们认为,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是指国家开放大学的名称、标志、符号的组合运用,目的是使社会和学习者有效识别国家开放大学的形象,提供教育服务以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质是对社会及学习者利益的承诺。
二、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据调查,参加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有较复杂的求学动机,并体现出诸如充实生活、加强社交、自我实现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就是要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目标受众和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高度关注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关注社会和学习者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关注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为社会和学习者提供教育产品和学习支持服务。
2.有利于树立和传播国家开放大学形象。现代组织形象塑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品牌战略的合理规划和整体运行,也能够促使学校形象的传播。良好的学校形象,不仅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更能增加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效益,有助于推动终身学习的风气,有助于为国家开放大学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2]。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品牌的核心和本质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承诺。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本质是向学习者提供利益的承诺。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优质的教学效果。脱离了教学教育质量,学校的品牌建设就丧失了根本。因此,在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处理好发展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推动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提升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的能力和价值[3]。
(二)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渊源深厚,对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1.品牌建设观念淡漠,品牌形象塑造尚未引起重视。我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就有学者开始对大学的品牌建设有所关注并开展研究,但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的专题性研究还较少。近年来,电大系统的报告中逐渐多见“品牌”的提法,但仅仅停留在理念设想层次,在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理论及实践中的成果并不多。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中央电大和各省级电大缺少整合规划,目前为止电大系统中还没有统一的广播电视大学形象识别规范体系。
2.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定位模糊。定位(Posi-tion)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营销大师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定位,是指根据组织使命和目标受众对国家开放大学某一特征的敏感度与重视程度,为学校、教育服务设计和塑造一个特定的形象或个性,并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把形象和个性生动鲜明地树立在社会上和目标受众心中,在教育体系中确立适当的位置。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定位一方面要基于国家对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定位和学校使命,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目标受众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广播电视大学品牌传播手段单调。品牌传播是指组织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最高原则,在品牌识别要素系统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共关系等多重传播方式,将组织形象和服务品牌推广出去,从而建立的组织品牌人格形象。目前,广播电视大学品牌传播方面,手段还比较单一,缺少有效的整合,据调查,被访者通过广告知晓广播电视大学的比例较低,大多是通过亲戚、朋友等口碑传播得知电大信息的。
三、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必须通过品牌建设,面向学习者和社会来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和特色,才能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同,进而不断提升办学效益。
(一)明确定位,提升质量,突出特色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它以培养高等应用性职业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和学生准永久性分离,通过实时和非实时教学活动,便捷地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开展教学活动,是高等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国家开放大学培养的人才于入学前多数已经在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上工作,经过开放大学系统化的专业和面向职业人培养,将为社会创造更丰富的财富,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已如前述,质量是品牌构建的基础,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最基本的内涵是保证质量,提升质量。提升质量就是要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提升毕业生质量,使得国家开放大学在社会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了突出国家开放大学的特色,它的品牌定位可以从以下3个维度思考(见图1)。第一,资质与历史。这是指国家开放大学能够满足社会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能力以及办学背景和历程。第二,绩效与质量。这是指为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的水平、带来的价值和效果。第三,方式与风格。这是指国家开放大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电大系统与社会及学习者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方式。通过方式与风格的定位,呈现出开放大学向社会提供的功能性价值。(二)统筹规划,实施战略,做好规划形象战略最早运用在企业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发展为成熟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理论。它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构成。国家开放大学应借鉴CIS理论,实施国家开放大学形象战略并加以运用[4]。理念识别(MI)是指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明确和统一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战略、指导思想;行为识别(BI)主要是指开放大学系统内制定的普遍适用的统一的行为规范;视觉识别(VI)是指开放大学系统内设计统一的识别标志,如校徽、校标、标准色以及环境布局等。开放大学品牌建设应做好规划,明确规划实施的方案和步骤,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凸显自身的特色。品牌建设规划要和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远程教育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紧密结合,统筹考虑。
(三)整合资源,拓宽途径,加强传播
军工企业集团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两大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随着世界军工产业快速转型发展,尤其是随着产业整合和集中化、军民融合进程加速、出口贸易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化步伐加快等,依靠品牌经营已经成为军工企业集团发展中的必然要求,军工品牌价值的高低已经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实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体现。
然而,我国军工企业集团品牌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多、散、乱、弱。在整体上,品牌数量多,母品牌弱,子品牌散,有些甚至处于无序状态;在影响力上,缺乏国际著名品牌,强势品牌寥寥无几;在体系建设上,缺乏明确的品牌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规范不完善,对子品牌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在品牌宣传和利用上,品牌经营意识比较淡薄,缺少通盘考虑和长远谋划。
如果这种局面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军工企业集团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进而影响到我国军工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就我国军工企业集团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调研和剖析,提出加强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2 我国军工企业集团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2.1 军工企业集团的发展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相继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相继创造了“中国精度”、“中国高度”和“中国深度”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发展成就,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改革调整发展,逐步形成了11家军工企业集团,后重组为10家,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六个方面,并对民用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党的十召开前,军工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以较快速度增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形成独立完整的新型核工业体系、完备的航天防务装备研发生产体系、以及航空、兵器、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累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发展了一批拥有军工背景的高科技园区;向民用产业转移了数万项军工技术和产品,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极大提升了军工企业集团的品牌软实力。
2.2 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军工企业集团品牌建设是一项有始无终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实施效果将直接影响军工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民用产业的做强做优、以及军工强势品牌的打造。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对我国军工企业集团真正融入市场经济,并在竞争中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刻不容缓。
2.2.1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撑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就要求军工企业集团更加深化地融入市场经济,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强势品牌,发挥辐射作用。
2.2.2 打造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的需要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加速推进军工企业体制机制转变,初步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积极开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对外合作,大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民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军民互动机制。这就要求军工企业集团高度集中、突出发展高端民用和军民两用技术,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牌,做强做大民用产业。
2.2.3 提高军工企业集团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国际化发展,强势品牌垄断趋势更加凸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最近十年,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进入品牌营销阶段,品牌竞争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这就要求军工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与提升,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快速成长与发展。
2.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2013年,十大军工集团的企业品牌中,两个入围中国品牌500强,3个入围亚洲品牌500强,未入围世界品牌500强,与军工企业集团所担负的政治与社会责任地位仍不相称。有学者认为,我国军工企业集团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3.1 品牌价值定位不够清晰,军工产品的质量技术优势尚未转化为品牌价值优势,品牌形象缺乏吸引力,品牌形象模糊,市场认知度不高。
2.3.2 品牌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品牌众多但无序庞杂,管理标准和规范缺失,不利于品牌识别和品牌资产积累,品牌优势无法体现。
2.3.3 品牌管理机构尚不健全,品牌管理职责不清晰,专职管理部门缺失,品牌建设工作力度不够。
2.3.4 品牌传播资源有待整合,各种产品品牌传播分散,整体传播策划较少,影响力有限。
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开发、管理、保护、利用,配套相关政策、资金、组织、人员,推动军工企业集团文化、产品与品牌协同发展,才能持续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3 我国军工企业集团加强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摸清品牌情况
在实施品牌战略决策之前,首先需要开展全面细致的品牌调研活动,从而获得最为准确的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品牌调研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摸清集团现有的产品体系及品牌资源现状,包括集团所属各单位的情况、投资参股企业的情况,非法使用或相近品牌的情况,以及这些品牌的市场地位等相关情况;二是要摸清集团各单位品牌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与品牌建设相关的规划、措施,品牌建设的进展情况和效果,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成功的经验和典型案例等;三是要摸清品牌建设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情况,包括品牌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之间的配套关系,以及品牌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之间的关系,存在哪些衔接不到位或协同性不足等情况;四是要摸清集团各单位对品牌建设的建议和想法,包括品牌战略制定和实施方面的建议,以及具体的工作思路、措施、对策方面的建议等。通过全面准确地掌握上述基本信息,为军工企业集团全面开展品牌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2 实施品牌战略
在摸清品牌建设情况后,可以进一步根据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战略目标和自身条件约束,审慎确立品牌战略,从而达到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认识、行动的目的。一是实施战略性品牌分析,在充分摸底、外部调研以及对标分析等基础上,明确军工企业集团现有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资产状况,以及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条件,为战略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二是制定品牌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企业品牌的属性、结构、内容、范围、模式、识别界定等外部特征,以及品牌管理机制、延伸规划、管理规划、品牌文化等内涵特征,形成系统性的品牌建设和运行体系;三是实施品牌战略规划与企业其他战略职能规划的整合,包括研发规划、生产规划、销售规划、管理规划等,使各规划之间相互衔接配套,为形成战略合力和战略实施落地提供坚实保障;四是将品牌战略规划充分融入企业信息化与文化,特别是与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充分融合,与企业识别系统等企业文化充分融合,并辅以大量必要的知识导入工作,使制定好的品牌战略规划成为企业的行为准则,落地生根,并最终转化为创造价值的能力。
3.3 做好品牌营销
在推进品牌战略规划落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将企业的品牌通过营销活动推广出去,在完成产品服务输出、满足用户需要和体验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产品或服务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持续保持和提高品牌竞争力。一是制定适当的品牌推广策略,根据调研摸底情况,对现有品牌按照导入期、成长期、全盛期、衰落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结合市场竞争情况分别制定品牌推广策略。二是创造品牌宽度,通过各种品牌推广方法和营销传播渠道,让潜在用户了解产品服务、品牌内涵、品牌文化,在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形成扩散和辐射效应。三是拓展品牌深度,通过更加深入的品牌推广策划,与用户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动和体验,培养认可和共识,努力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构建忠实用户群。四是做好品牌维护,在做好上述任务同时,做好品牌危机管理和问题处理,并结合市场反应不断对产品服务进行适应性调整或适当超前改进,使其始终符合用户群体的期望,不断积累和提升品牌资产。
3.4 打造品牌优势
在做好上述品牌建设任务活动的后续,军工企业集团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提升品牌竞争力和优势,打造强势品牌,从而形成更大的用户集聚效应,持续提高品牌价值,并通过这种无形的价值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盈利。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在不断丰富质量文化内涵的同时,将军工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等固有优势,转化为用户内生的信任和对军工品牌的支持,延伸品牌的质量内涵。二是实施创新管理,在保持和提高技术竞争优势的同时,不断将新的科学知识应用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服务,或者对其进行升级,源源不断地向品牌注入活力,延伸品牌的技术内涵。三是传播企业文化,在传播和宣传企业品牌理念的同时,在用户群体中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情感归属等,延伸品牌的文化内涵。四是履行社会责任,在完成政治责任使命的同时,积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延伸品牌的社会责任内涵。通过以上努力,塑造品牌价值、文化和个性,不断打造品牌优势,提高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江西省;高速公路;文化;品牌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行业作为推动经发展的重要行业,担负着实现社会效益的使命,对于自身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江西省高速公路集团提出建设行业文化品牌,以提升高速公路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积极进行宣传、贯彻,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高速公路文化品牌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高速公路文化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员工在公路建设、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养护中逐渐形成的,并遵循具有行业特点的经营思想、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敬业精神及职业道德等现象的总和称之为高速公路文化[1]。首先要把握高速公路文化品牌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才能构筑具有行业特色、现代意识、和谐思想的公路文化。
(一)物质文化
在公路行业中物质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所展示的是一种外在形象,体现着公路行业各单位、各部门秉承何种价值理念来树立这种外在形象的。对外而言,所提供的是公路设施和服务设施;对内而言,是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这些都是公路物质文化的内容,文化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制度文化
公路行业中制度文化是一种浅层文化,是高速公路行业用于规范所有行业活动的规章制度,同时也体现出是秉承何种价值理念来制定的这些规章制度。在公路行业中制度文化具有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规范公路行业的科学管理,构筑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并能增强整个行业的团队意识,是促促公路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精神文化
公路精神文化是公路制度文化和公路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公路行业的核心文化。在公路行业文化中是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公路员工在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称之为公路精神文化。其反映着公路员工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同时也体现着公路行业的管理、技术发展状况及道路条件等。
二、加强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规范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能够使职工的职业道德行为得到规范,促使职工自觉遵守和贯彻规章制度,有利于职工进行自我约束,并充分发挥本岗职能,保证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还应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造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真正建立起服务型单位,从而增进行业内、外的和谐关系,从而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有利于推动公路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公路文化品牌建设有利于推动公路事业科学发展,进而实现公路事业的发展目标。对于公路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公路各单位、各部门应利用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唤起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职工树立起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并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路事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高速公路事业科学发展。
三、加强江西省高速集团文化品牌建设的措施
(一)从战略层面规划品牌
如果品牌规划较好,那么品牌建设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江西省高速集团来说,在文化品牌建设中首先要诊断企业文化,找出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再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集团可以通过创建文化母品牌和子品牌,如企业融资、项目建设等品牌,还可以打造工程施、项目监理、养护施工等子品牌,促使母、子文化相融互动,共同发展[2]。
(二)用营销方式传播品牌
在品牌发展中营销可以说是助推器,只有持之以恒的营销、宣传才能将品牌锻造为品牌。高速集团可采取公关、广告等多种形式向行业内外全面深入的宣传推介,如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渠道,以及通过召开品牌会、注册品牌商标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在全省高速公路的办公生活区和服务窗口全部规范运用品牌理念、品牌标识,规范职工服务行为,使顾客有新的体验,从而更加了解品牌。
(三)让全员参与打造品牌
文化品牌的形成关键在于得到“认同”。也就是说,打造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品牌,关键在于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加强宣贯,如交流讨论、专题讲座、培训等,使职工将品牌理念变成内心信奉的价值观,能够在生活、工作中自觉行动。同时,将品牌创建产中产生的故事编写成案例并整理成册,引领集团上下共同学习。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品牌建设在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江西省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品牌就能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开创出高速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湖南;服务业;品牌软实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重要性越来越高。据统计,2016年湖南省服务业发展继续领跑三次产业运行,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2%。服务业在湖南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2016年湖南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85.3亿元,同比增长10.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为46.3%,较2015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2%,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此外,国务院在2016年6月10日,专门颁布了一份文件: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做好品牌引领工作。从国家层面也在开始推动品牌软实力建设。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走品牌,提升软实力。可见,从品牌软实力方面提升湖南省服找捣⒄顾平和综合实力已经成为省经济工作的重点。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本文认为了解品牌形象的概念能为塑造品牌形象提供明确的目标,认识到软实力的实才具备提升软实力的可能性。20世纪 90 年代,关于品牌形象定义的四个流派趋向融合。“Biel(1992)认为品牌形象是基于消费者认知的与品牌名称相关的属性和联想组合。品牌联想可以是‘硬性’的,如有形的或功能性属性;也可是‘软性’的,像情感性属性。”总而言之,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印象,并且是消费者经过与品牌的接触交流并且拥有该产品的使用经验所发展成的印象。软实力(Soft Power)是1990年哈佛教授约夫在《注定领导:美国力量的转变和软实力》中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了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国家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无形的力量,如价值观念、文化特色、诚信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制定规则的能力和动员资源的能力等。也就是说,软实力是通过潜移默化吸引对方主动行动,从而得以实现目标。软实力与硬实力更加奏效也更得人心。
目前,我国服务业品牌建设仍然处在探索之中。国内现有关于品牌建设的文献,大多数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切入某一角度来研究服务品牌建设,如范秀成从顾客体验、韩梅从顾客价值、杨魁和张怀林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心理契约入手进行研究。尽管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服务品牌建设的过程,但却无法从总体及系统的描绘出服务品牌建设的完整路径,不能更好地指导湖南品牌建设实践。本文以提升湖南服务业品牌软实力为研究对象,适应了时展潮流。为从总体上把握湖南服务品牌建设的方向,首先从不同视角的湖南服务品牌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从而提出强势湖南服务业品牌创建及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湖南现代服务业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二、湖南服务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在近几年非常注重服务业的品牌建设。“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就有打造5个国际知名服务品牌;2012年物流品牌成功列人湖南名牌的评审目录;全省加快了广播电视等产业的发展,湖南卫视品牌竞争力排名全国所有卫视第3名;经过努力,湖南省在2010年有12家企业人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虽然湖南省服务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维护不力、品牌管理低下等待解决的问题。
(一)品牌意识淡薄
目前,湖南大多数现代服务业企业品牌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服务行业即使已有自己的品牌,但品牌定位模糊,品牌建设的意识薄弱。多数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不能准确找出有差异的目标市场,不能准确定位出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如,株洲批发市场从21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许多的商家却还是十几年前的观念,依赖批发市场来销售商品。在批发市场还有利可图的时候,没有致力于打造自身品牌,并且缺乏发展长远的规划。
(二)品牌维护力度不够
品牌在营运时可能遇到各种意外和变化,这些意外和变化可能会让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甚至终止。比如,科技进步、原有技术被淘汰、产业政策调整、竞争对手攻击、行业危机蔓延,甚至谣言都可能导致品牌的危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老字号不知所措,产品市场定位模糊,产品和技术开发的盲目、迟缓和落后,从而进一步蔓延到了终端销售渠道。并且,营销前端定位的扑朔迷离,导致了其品牌载体的呆滞和僵化。
目前湖南共有“老字号”两千余家,名声影响大,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能正常营业的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开放化、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以及竞争白热化态势的日趋强劲等。如,湖南著名品牌――杨裕兴。其面对全新的市场格局,没有注重对老字号品牌的维护,忽视品牌运营结构的监控与治理,忽略品牌危机的预防和控制,从而影响品牌的长期发展。近年来,杨裕兴也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不如十年前辉煌。
(三)品牌管理低下
统一的品牌管理方式,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就得大胆创新品牌管理。目前,湖南中小型服务企业因受到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从而不敢大胆创新品牌管理,而是盲目选择其它企业的品牌管理方式。此外,对于中小型服务企业而言,存在资金不足及吸引先进的品牌管理人才的情况,这样就让有意进行品牌营销的中小型服务企业难以开展。
三、提升湖南品牌软实力的对策及建议
服务品牌集聚程度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湖南的服务行业应充分发挥品牌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更加注重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推进湖南现代服务业快速平稳发展。
(一)政府方面:加强领导服务业品牌建设,健全长效机制
1. 营造优良环境
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大部分服务品牌竞争无序或不敢创牌的主要原因。湖南政府职能部门应为服务品牌建设与运营提供优良环境。比如,加强服务业品牌的认定标准,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品牌监管体系。
2. 统一规划建立湖南服务品牌工作机制
建议成立湖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办公室,成立湖南现代服务业行业协会。发展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服务业各领域全面发展。并由发展工作办公室牵头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部门统一审议确定品牌建设规划、评定标准、工作规范、奖励政策等。各司其职,逐步建立起“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服务品牌建设工作机制。
3. 大力引进世界级服务品牌
湖南政府各部门应着力引进大型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重量级服务品牌入驻湖南。积极整合服务业品牌资源,统一规划,坚持以专业化、特色化为导向,发挥以点带面的带动效应,让湖南服务也品牌积极走出去。
4. 加大服务品牌聚集区建设
要本着高品质、高起点的原则,针对服务品牌聚集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去建设湖南服务品牌聚集区的服务模块与功能。另外,需对品牌聚集区的各板块进行分门别类,如分为“特色旅游”、“高档商贸”、“物流中心”等板块。并且,应在政策、资源、人才等各个方面对湖南服务品牌集聚区有所倾斜和扶持,形成专属服务品牌聚集区的“特区政策”。
5. 积极引导,加大培训
政府应积极引导,强化湖南现代服务业老板或高管品牌意识创建,转变其经营管理理念,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其品牌意识不强,甚至觉得不用牌的思想。另外,针对目前湖南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并且从业人员对品牌建设理解不一等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在前期应加大培训力度,面对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开展不同层次及内容的培训。而且应强化竞争手段单一、恶性价格竞争、定位模糊雷同、服务模式陈旧、广告泛滥等方面的培训。
(二)企业方面:调整步伐,加快品牌升级
1. 熟悉服务品牌建设系统
服务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需要考虑品牌的定位、内涵、传播、形象、名称与标志、规划、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消费体验已融入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不再是企业的唯一主导。所以,企业应综合品牌各要素,吸引消费者共同参与,运用新的营销能力,科学、高效建设服务品牌。
2. 品牌有特色是百年品牌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在服务业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湖南服务业企业应突出特色依据自身优势和基础加快发展。服务业企业在制订战略时应考虑品牌建设。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在发展初期应准确定位市场,明确经营目标、熟悉自身状况,结合消费习惯恰当定位品牌。并且,企业应寻找到独属的特性,运用现代经营模式深耕细作。
3. 加强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加强特色品牌宣传是湖南老字号企业开拓市场必不可少的营销途径。比如,湖南老字号火宫殿。首先,湖南的电视传媒具有的很强竞争优势,其可以借助电视传媒行业多种渠道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文化。比如,电视广告、网络媒体等渠道;其次,借助火宫殿特有的长沙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优势,以本地旅游行业为依托,组织开发民俗活动宣传品牌,如庙会等。
4. 为企业培育储备人才
目前,商业的竞争很大一块是高端人才的竞争。湖南现代服务企业的从业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品牌规划与建设。其中,企业品牌运营的高素质人员的流失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建立自身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如:在外资企业,经理人培育接班人已经形成相关制度。如果经理人职务的提升和离开需要培育出可以接替他工作的下任经理人。此项制度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力利于职业经理人提升自身的信誉度。
参考文献:
[1]高辉.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7(01).
[2]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3]范秀成.顾客体验驱动的服务品牌建设[J].南开管理评论,2001(06).
[4]韩梅.顾客价值导向的服务品牌构建路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5]杨魁,张怀林.基于心理契约的服务品牌模型构建[J].商业研究,2010(09).
[6]王玉伟.我国企业品牌维护问题及对策[J].企业战略,2012(11).
近几年来,公司初步构建了海矿的企业文化体系,但是面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海矿的企业文化尚有如下不足:
1.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有待加强。企业重组后新的企业文化仍有待于得到员工的进一步认同。由于原海南钢铁公司地处海岛,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不同的地区与地域,不同的企业由于有着不同的历史沿革与人文背景,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也铸就了员工不同的人文风格、行为意识与行为规范。因此,构建的企业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产生企业文化的冲突,认同有待加强。
2.企业文化管理有待加强。关于企业的文化工作,重组以来公司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初步构建后很少提到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前期的策划和设计,执行的主体只限于宣传文化部门,基本游离于企业管理职能之外,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文化的主张难以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内。文化的管理不是少数人参与,也不只是党委、宣传部门的事。另外,我们的企业文化从融入、整合到磨合、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文化的管理,不断提炼、升华企业文化。
3.员工的参与度不够致使行为文化滞后。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企业家文化。但公司的文化建设侧重于管理层的策划和设计,虽然有自上而下的传导过程,然而自下而上的互动明显缺失,员工普遍参与不够,造成企业文化是老板的事情,是老板自己要做,员工一定程度认为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有些员工还认为企业没有必要投入人、财、物建设企业文化,产生抵触心理,部分员工团队意识不强、上进动力不足、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差等等,都有不同程度表现,员工行为文化有待改进。
4.企业品牌价值有待于提升。企业拥有品牌企业家、品牌产品、品牌市场、品牌服务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受企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公司的品牌塑造和宣传一直以来都是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品牌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缺乏品牌建设与管理的人才,企业的品牌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完善企业文化工作的建议
1.企业文化建设要落地生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有冲突、存在不同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在扬弃、吸收与融合企业文化“生成”工作中,企业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力量、权利和创造精神。企业的领导者要有亲和力,能与员工的心理距离接近,在彼此无拘无束的相互交流中激发认同、认知和信任,企业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长期坚持就能落地生根。
2.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使之内化于心,增强团队凝聚力。为使企业文化落地实施,真正内化于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追求和行为准则,增强凝聚力,一是要建立组织保障,成立文化管理组织机构,统筹公司文化管理的职能,与时俱进地制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和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协同化。二是要制作企业文化手册,让员工人手一册,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尽快将公司的企业文化传输到员工的视觉和意识形态中。三是要强化示范引导,要注重从企业文化视角发掘和总结先进典型,编写《优秀员工事迹手册》,从文化层面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使员工从中受到熏陶和感召。四是要对公司新招的大学生和聘用人员入厂前的企业文化教育。
3.抓好行为文化建设,深化达标实践活动,使之转化于行,提高团队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在实践上,融合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为文化建设,强调执行力。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就要制定落地实施方案,全员参与,广泛开展“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班组”为主题的达标实践活动。各车间和班组或生产线都要建立标准化岗位和现场示范点,努力使员工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树立优质化工作的行为,全面提高员工岗位执行能力。要狠抓各项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考核激励和典型示范。
[关键词]煤炭销售;品牌内涵;现状;建议;
煤炭行业是我国国家的主导产业,煤炭产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垄断产品。虽说作为垄断产品,但是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竞争。建立可信的品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品牌建设内涵
从理论上来说,品牌建设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在发展或者销售其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优质的产品、诚信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建立起来的信誉认知度。品牌建设规划得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企业的宣传度和认知度。就目前而言,一个企业的品牌建设包括了这个企业的品牌定位、规划、形象以及扩张。企业品牌建设规划得好,对于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煤炭销售品牌的现状
我国煤炭行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市场的供求量较高。煤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生产,销售往往都是以传统模式为主。这对于煤炭产品销售的品牌影响极为不利。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当前煤炭销售品牌进行介绍:
1.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意识不强是当前煤炭销售品牌战略构建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煤炭行业的领导或者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品牌意识的匮乏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忽视了企业品牌宣传的力度。这种从本质上忽视品牌价值的主观意识导致了产品的品牌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不利于煤炭企业或者产品的品牌推广。
2.品牌诉求狭隘。品牌诉求狭隘是当前煤炭销售品牌战略构建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当前,随着人们消费的日益理性化,对于品牌的诉求也日益重视。然而,在煤炭行业当中,品牌诉求比较狭隘。当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都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客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缺乏社会意识和公共意识往往难以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煤炭企业产品的销售。
3.品牌推广措施比较单一。品牌推广措施比较单一是当前煤炭销售品牌战略构建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目前来看,煤炭行业中一些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对于品牌的推广仅仅局限在电视新闻宣传。而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则仅仅局限在报纸宣传等。这种狭隘的途径不利于品牌的推广。
三、煤炭销售品牌战略建议
为了更好地构建煤炭行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笔者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给出以下解决的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1.培养并提高品牌意识。培养并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是构建煤炭销售品牌战略的关键。煤炭行业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只有真正树立品牌意识,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品牌推广。同时,在煤炭企业领导的重视下,企业员工也会有意识地向周边的亲朋好友推广自己的企业,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煤炭企业领导重视企业品牌宣传推广,领导在会议上反复重申企业文化,鼓励大家提出构建品牌推广的措施。当前,企业树立“绿色环保”的的这一企业品牌就是由普通的技术工人提出来的。这一品牌的提出对提高企业的声望都有重要的作用。
2.重视品牌诉求。重视品牌诉求是做好煤炭行业企业品牌文化推广的关键。从某种程度来说,重视品牌诉求更多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尤其是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尤为如此,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企业更应该通过重视诉求来担当社会责任的工作。社会责任主要是指煤炭企业在创造企业利润的同时所肩负的对企业员工、对社会以及消费者的一种社会责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人权、关爱、乐观等诸多的价值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那么这种满足感如果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就可以无形中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为企业带来终身价值。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公司在重视品牌诉求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到位,企业在领导的管理下,不但生产额和销售额都有所改进,同时,企业在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也都做出了企业的贡献。
3.加强品牌推广创新力度。加强品牌推广创新力度是构建煤炭企业品牌战略的关键性措施。随着当前网络科技的发展,品牌的推广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平面媒体上。在当前腾讯、微博等网络的发展下,媒体行业企业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也可以进行品牌战略的构建。
同时,品牌推广创新力度可以新颖化、灵活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所在的公司正在以煤炭公司的名义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大型煤炭企业矿区旅游品牌。当前,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传统的观光游、健身游等项目已经厌倦。在这种背景下,公司开始启动煤炭工业旅游。笔者所在的公司聘请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公司煤炭企业的建筑环境、设施设备、生产采掘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为亮点,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当前国内旅游市场。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煤炭工业旅游不但给公司带来经济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也给公司进行了品牌宣传。
四、总结
煤炭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宣传已经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品牌战略的构建和推广,要从提高和培养品牌意识、重视品牌诉求以及加强品牌推广创新力度入手,做好品牌推广工作,继而提高煤炭企业发展水平和速度,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包晓闻,刘昆山.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付景保.河南省煤炭工业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煤炭工程,2007(9)
旅游业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朝阳产业,早在2000年,国家就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抓住机遇,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之后,又出台了《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在此规划中,“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已成为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指导思想。随即,在国务院下达的9号文件中,明确了这一战略目标,使其从行业目标上升为国家目标。在这样的政策形势下,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行社行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旅行社行业的高增长和激烈的竞争而引导出了该行业的市场营销理论,因而旅行社的品牌建设即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在日趋扩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行社行业一直行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旅行社的数量激增。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7月,全国共有旅行社26054家。
(2)旅行社的营业收入逐年递增。2013年,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营业收入1762.11亿元,出境旅游营业收入1157.19亿元,入境旅游营业收入270.15亿元。
(3)旅行社竞争日益激烈,收入利润率大幅度下降。我国旅行社产品同质化严重,激烈的价格竞争自然难以避免,最终导致整个旅行社行业的收入利润率大幅度下降。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截止2011年我国国内共有127家外资旅行社,其中外商独资为48家,中外合资为79家。从长远来看,外资旅行社对中国旅行行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外资旅行社强大的规模、完善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给境内旅游市场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5)旅行社行业进入品牌化经营时代。进入21世纪,我国的旅行社行业已经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即旅行社行业已经进入买方经济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势品牌旅行社的打造已经成为致胜的关键。
2)研究意义
面对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外旅行社巨头的加入,我国本土旅行社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强自身锻炼,特别是加紧品牌化经营的建设,努力塑造好本土强势旅行社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旅行社品牌化经营仍处于萌芽阶段。主要表现在品牌规模不大、范围不广、深度不够,许多品牌建设还停留在表面上、口头文章上。大多数旅行社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短期目标,缺乏主观能动性,或根本无暇顾及品牌建设;有的旅行社虽然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却认为“名牌=品牌”,事实上名牌并不等于品牌,知名度仅仅是品牌大厦的一根支柱,还需要认知度、忠诚度、品牌联想和其他资产等来共同支撑。品牌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如何对旅行社进行品牌建设规划,采用什么样的战术,怎样规划一致化的主题运动等等,都需要得当的研究方法和缜密的理性思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也把产品的品牌来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在大批旅行社涌现的今天,旅行社的竞争不断加剧,众多的同类旅游产品摆在消费者面前以供选择。这时旅游品牌就能把同类产品区分开来,在旅游者购买决策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旅行社的品牌不仅是一种商标,更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品牌不光是产品的广告宣传,关键是产品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旅行社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进行品牌建设尤为重要。旅行社品牌不仅是旅行社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旅行社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旅行社品牌化更是旅行社发展的必然趋势。
2研究内容及成果
2.1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品牌:品牌指公司的名称、产品或服务的商标,和其它可以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标示、广告等构成公司独特市场形象的无形资产。产品品牌对产品而言,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等方面的组合体;二是,代表有关产品的一系列附加值,包含功能和心理两方面的利益点,如产品所能代表的效用、功能、品味、形式、价格、便利、服务等。
2)品牌建设: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它包括了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扩张等。主要是通过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质量管理、品牌维护和品牌创新等活动,以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旅行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旅行社的品牌:是指旅行社为了识别其旅行社或产品,并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所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它不仅包括旅行社产品品牌,还包括旅行社的企业品牌。它是旅行社在公众心目中建立的一种名称、标记或者视觉图案等,使旅行社在市场上区分于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让旅行者更倾向于选择本旅行社的产品。比如公众熟悉的康辉、春秋、等都属于旅行社企业品牌。但是一般公众在谈到旅行社企业品牌时并不会单独说企业的属性、包装等因素,而是考虑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旅行社企业品牌实际上就是超越于产品和服务至上的一个整体概念。
2.2旅行社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旅行社提供具有无形性投入点的服务型产品,产品消费在前,消费者感知在后,因而对于购买前的消费决策,品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品牌化对于旅行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状
(1)几个大的传统旅行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原来几大国企转型而成的几大传统旅行社,即中旅、国旅、青旅等。他们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凭借比较优良的服务质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在行业中也有很大的知名度。在我国国内,这些品牌是老百姓相对比较信赖的品牌。
(2)一些新兴品牌的旅行社尽管市场占有率不高,但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并且发展势头良好。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旅游者个性化、多样性旅游需求的增多而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特色的新兴品牌旅行社,如中信、舜天、海外等。这些旅行社尽管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暂时不及几大传统旅行社,但他们的发展势头、招徕旅游社的能力等都不容小觑。
2)存在问题
不管是传统旅行社还是新兴旅行社虽然都有一定品牌影响和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品牌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1)传统旅行社很多决策者品牌建设的意识薄弱。传统旅行社仅仅依靠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人气来维持品牌知名度。没有建设品牌的强劲动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及强烈的意识。而我国旅行社从业者参差不齐,尤其许多新兴的小型旅行社大多是有过几年导游经验的人员开办的,或者是夫妻店的形式,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对外他们只忙于招徕客人,不注重品牌宣传。对内管理上,也不注重品牌建设。
(2)品牌建设投入过少,品牌宣传力度不大。这也是很多传统旅行社存在的问题。这些旅行社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手段,例如在报纸上做广告这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而且这些广告都是宣传旅游线路的,并不是侧重于品牌自身的宣传。
(3)旅行社品牌的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更加是任重道远。旅行社品牌建设由于存在上述两点问题,导致了这第三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我们的旅行社品牌建设不被重视,品牌文化的内涵建设就更加无从谈起。传统旅行社是如此,新兴旅行社更加如此,他们的品牌宣传手段可能更能紧跟时代步伐,但是仅靠特色产品或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人才没有优势,服务质量方面竞争力不强,以致短时期内很难形成品牌优势。
2.3旅行社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新《旅游法》的颁布,旅游者维权意识增强,迫使旅行社必须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如今我国企业都处在转型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对企业,对整个国家都很重要,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必须进行品牌建设。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熟悉的情况下,品牌将影响消费者的产品选择。并且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回头客”,使消费者更加信任企业。
2)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设施的改善,使人们出游的方式选择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自驾游、自由行等旅游方式使旅行社的业务受到冲击。因此旅行社必须加强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宣传和建设。如今人们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使得我们旅行社必须拿出个性化、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旅游者,否则在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时,人们很难选择愿意跟随旅行社。旅行社必须依靠品牌、依靠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3)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电子商务成为提高吸引客源的主要手段,一些旅行社跟不上信息化发展速度,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推广平台,使销售业务受影响。“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似乎并不适用。很多企业都实行了“饥渴”销售,先大力宣传和推广,然后在人们期待已久时再投放产品,反而增加了产品的魅力和销售量。所以,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2.4品牌建设的原则
1)转变观念明确认识。首先要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认识创立和发展自有品牌的现实意义,把创立自有品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把产品的自有品牌融入到企业名称品牌中去,结为一体。再次,要吸取国内外其他旅行社的实践经验,根据本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确定自有品牌的目标。
2)根据条件区别对待商业企业创立自有品牌并不是不问条件普遍可行的。首先旅行社本身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才有创立和发展自有品牌商品的条件和基础。其次,要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产品结构特点,树立自有品牌商品和店号标志。
3)制订规划,突出重点企业创立自有品牌应制订规划,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方法手段等进行总体规划。品牌建设规划应选择好潜力大,影响力广的产品,建设重点包括商标、品质、广告、服务、产销方式等生产经营全过程。旅行社创立自有品牌,必须善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营销方式。
2.5品牌建设的措施
1)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树立品牌形象硬件方面包括,营业部场地建设,营业场所舒适度建设等。软件主要是要提高导游、前台接待人员的文化素质等。旅游企业VI打造统一颜色,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线路、渠道、价格等方面的定位,整合企业现有的对外传播识别体系,通过统一企业识别颜色,企业赠品用具,企业传播口号、符号等一系列手段,使企业对外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从而实现品牌统一,同时对品牌起着点缀的功效。
2)提升企业文化,深化品牌内涵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品牌文化的核心,建立一个品牌首先应树立与其相应的文化精神主题,例如康辉旅行社的“康辉”寓意“健康、辉煌、快乐、光明、向上”,其蕴涵三层含义:一是,预示着企业发展前途光明;二是,通过企业发展造福国家、社会和大众;三是,给游客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美丽之中。再例如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的标识选择绿色,视觉效果好,容易吸引眼球,给人以清新、健康、环保及快乐之感。标志有三个S组成,共有四层含义:第一层意思为“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的英文名称的缩写”,第二层的意思为“旅游的最佳圣地:阳光、沙滩、海洋”,第三层的意思为“代表着微笑、真诚和优质服务”,第四层意思为“旅游交通工具形象表示:汽车的方向盘、飞机的螺旋桨、轮船的推进器”。由此可见旅行社开拓企业文化,深化品牌内涵之重要性所在。
3)开发特色产品,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信仰的建立,是基于产品的特色。旅行社只有开发特色的产品并且在运营过程当中取信于消费者,才更有利于品牌的宣传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强。比如康辉开发的泰国游“306”产品,还有康辉推出的宿迁“项王故里”一日游项目。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还不错,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还有比如青旅针对老人和儿童开发的一些产品,在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旅行社通过开发特色产品吸引了一定层面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就成为了旅行社品牌的宣传员,帮助旅行社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4)积极参与社会、社区活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并以此来扩大品牌影响提高品牌社会地位,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经济利润,对投资者和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主要责任,这些社会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注重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支持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一个有远见的旅行社管理者不会只追求旅行社的短期利润,更应关注旅行社的长期获利能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由助于增强旅行社的长远发展能力。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很多旅行社响应国家旅游局抗震救灾协调领导小组的号召,在余震不断,防疫任务加重的形势下,将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千方百计搜救被困游客上。所以,旅行社应积极参加扶贫、抗灾、环保、慈善等社会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5)通过“危机处理”形成品牌建设的倒逼机制,在处理客人投诉中发现问题,用良好的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在旅行社发现,旅行社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客人的投诉,客人的投诉往往使旅行社既在经济上遭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客人的投诉会影响企业形象,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名誉损失。但是客人的投诉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解决的好,也会扩大品牌影响力,并且促进旅行社自身服务质量的提高。所以,旅行社通过“危机处理”,倒逼形成品牌提升意识。
3结论
关键词:湘西 政府 茶叶 品牌
当前各产茶区的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培育了一批品牌企业,但也遇到一些品牌建设的突出问题。以湖南省湘西地区为例,已注册的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茶叶品牌达130余个,其中1个中国驰名商标(古丈毛尖),4个湖南省著名商标(保靖黄金茶、碣滩茶、换金茶、干发),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碣滩茶),但年产值上5000万元的品牌仅有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碣滩茶等少数几个。湘西地区茶业品牌建设面临品牌合作共建意识不足,品牌多、乱、弱,结构趋同,重品牌的知名度、轻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营销成本过高等问题。创建茶叶公用品牌成为湘西地区茶业有关各界的共识,政府如何扮演茶叶公用品牌创建中的合适角色和发挥其应有作用,成为推进湘西地区茶叶产业发展升级,增强其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农和企业增收的关键。
1.政府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的理论依据
1.1 区域茶叶公用品牌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现代经济学将一切社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公共使用和消费,主要特征是消费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又依据满足其特征的程度,将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消费的拥挤性、非均等性、可排他性和一定的外部性是准公共产品的主要本质特征。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对于区域外的茶业主体具有排他性,对于区域内符合要求的茶业主体具有非排他性;对于区域内的茶业主体具有非竞争性,但区域内的茶业主体企业制假贩假,会导致品牌的信誉、形象、价值等受损,多增加品牌消费者意味品牌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品牌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消费成本均不为零。所以,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属于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经营也可以由私人经营,亦可以混合经营。但区域茶业公用品牌准公共产品经营主体的选择性,容易导致经营主体的缺失问题发生,进而陷入“公地悲剧”;其使用者的行为具有极强的经济外部性,品牌维护与建设成本较高;茶业产品质量本身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易致发生逆向选择,使品牌陷入“柠檬市场”困境。凡此种种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参与区域茶业公用品牌创建过程,发挥引导作用。
1.2 湘西地区茶叶产业链发展的整合发展的阶段性
茶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茶叶产业链的发展历程考察,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茶叶产业与我国其他涉农产品一样,其产业链大致分为自由(培育)、整合和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在自由(培育)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是政府和市场,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是市场和企业。国内区域茶叶公用品牌价值较高的福建、浙江等省的茶叶核心企业已经由整合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过渡,比较而言,湘西地区茶叶产业链处于自由(培育)阶段,需要加速向整合发展阶段迈进。所以湘西地区茶叶产业发展急切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其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培育。由于湘西地区乃至湖南省的茶叶龙头企业实力、规模等相对有限,完全依靠市场化方式和力量难于实现湘西地区茶叶企业间的并购和品牌的顺利整合,实现湘西地区茶叶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业务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效益的品牌资源整合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规范性引导。
2.国外政府支持农产品品牌的经验
2.1 日本政府大力度的财政和优质的信息服务支持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各地就开始了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40余年的努力,成绩斐然。如我们今天熟知的“富士苹果(Fuji Apple)”、“神户牛排(Kobe beef)”、“鹿儿岛黑猪(Kagohima Black Pork)”等。日本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政策予以积极引导,特别是通过创立农产品和食品区域化支持基金,对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和品牌建设予以财政支持。财政专款建设运营区域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功能为:为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维护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方便政府、企业、农户间农产品业务信息的传递。如北海道经济产业局创建帮助和鼓励区域公用品牌的专门网站。此信息服务机制之举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打下稳固基础,为推动发展区域公用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
2.2 智利政府专门的促销基金和严格的监管体系
智利政府专门设立农产品出口促销基金(PROCLIE),主要用于资助农产品市场调查、出口信贷、质量提升计划、驻外机构的营销活动等,其重点区域为拉丁美洲和亚洲,通过设立办事处,向农产品出口商提供信息,每年协助其参加国际贸易展会等贸易活动达600-800次,宣传智利农产品品牌,强化品牌国际地位。为应对智利农产品在南半球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遇到的品牌质量不稳定导致的出口贸易量的波动问题,智利政府强化政府监管,批准执行《按质量标准建立新鲜蔬菜水果出口检验制度》法案,进而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计划,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农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维护品牌质量信誉,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奠定了坚实基础。
3.政府的三种角色
3.1 引导者
湘西地区茶业生产经营者各类族群在公用品牌建设中合作共建意识薄弱,中介组织职能欠缺等问题,客观上需要政府成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的引导者,首先可以引进专业咨询团队,针对品牌建设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区域茶业资源特点和优势,挖掘物质精神内涵,提出包括目标、定位、任务、步骤、保障措施等,为内容的区域整合茶叶品牌资源创建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建设规划,使之成为湘西地区茶叶品牌创建活动的纲领性依据。其次,要在规划基础上,倡导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国内外大品牌的观念,教育、引导茶农、企业更新理念,解放思想,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宣传和维护区域公用品牌。
3.2 扶持者
在品牌整合规划指引下,政府集中政策和资金扶持湘西地区茶叶公用品牌的创建,以优惠政策和资金激烈措施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强强联合,将多种知名茶叶品牌联合起来使用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组建区域公用品牌联盟,集中品牌优势资源,尽快形成区域产业公用品牌的规模优势。品牌整合形成区域公用品牌后,政府要继续建立能提供长期多种创新服务的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创新平台,在技术支撑、区域公用品牌产业扩张、全方位信息服务等领域提供创新服务,不断增强区域公用品牌给湘西地区茶叶产品的溢价能力。
3.3 管理者
政府根据区域品牌规划要求,找出茶叶优势,优化茶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公用品牌茶产品地区的环境保护,避免原产地遭到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品牌品种的质量标准、茶叶投入品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等系列标准,通过有保障的质量技术检测体系,维护和提高区域公用品牌茶叶产品的质量
4. 政府的作用
4.1 出台引导政策,落实扶持措施
政府要从政府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湘西茶叶公用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推广和管理,如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体系制定、品牌宣传、市场推介、文化挖掘、政策性贴息贷款、清洁化生产线购机补贴等。
落实对实施湘西茶叶公用品牌建设的地区和企业的补助和奖励措施,如对采用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品牌茶叶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按照销售规模进行奖励;对使用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进行购机补贴;对企业用区域公用品牌茶叶参加国内外名茶评比的获奖者给予奖励;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开发产品和市场进行适当补贴;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给予补贴;对使用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在项目上给予支持。此外,政府各级部门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给予在贷款、基地建设和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等。
4.2 鼓励龙头企业在树品牌、强品牌中的带动作用
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各级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只有引导和鼓励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管理规范,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率先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共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才能使该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快速崛起,最后统领湘西地区的茶业发展。目前,进驻大湘西地区发展并在该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湖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等应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中发挥主要作用,也应是支持的重点。
4.3 支持专门品牌技术机构,推动管理和技术进步
充分发挥湖南省茶叶科教实力和行业组织实力优势,整合科教部门与行业组织联合设立支撑湘西茶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管理和技术进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农大茶学系具有国内一流的茶叶研发平台和研究力量,对湖南茶叶的发展起着核心的技术支撑作用。政府在支持湘西地区茶产业发展和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通过设立专项和专题,成立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动员湖南省内涉茶院所、行业组织和科研人员积极支持湘西地区茶产业发展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 罗高峰.农产品品牌整合中政府角色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0(4).
关键词:品牌塑造;生命力;企业文化;个性化特征;市场定位
1塑造具有生命力的产品品牌
品牌是具有生命力的,品牌的生命力就像人的生命力一样,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下才能健康发育,只有经常得到监护人的保护和关心才能茁壮成长。企业要提升品牌建设水平,首当其冲就是要创建具有生命力的品牌,给品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育环境,这样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保持青春永驻,才能让广大消费者保持对该品牌的热度不衰,才能让企业实现以品牌开拓市场继而提升产品市场销售额目的的。首先,企业在创建品牌之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市场调查工作,一方面要制定具有战略远见的品牌建设规划,另一方面要保证品牌的设计能够取悦消费者,当一个品牌从创建初期就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把赢得消费者认可作为设计的基本目标,那么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就必然是旺盛的,反之亦然,一个缺乏远见、不能迎合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品牌肯定是无法在市场环境中长久生存下去的。所以,企业在对品牌进行创建和设计的初期就要牢牢盯住消费者,盯住买家,盯住市场的未来走势;其次,企业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对品牌老化问题的预防工作,品牌既然是有生命力的,就必然会出现老化现象,这无可厚非,就像人会衰老一样,品牌的老化也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而且品牌的老化也同样是可以预防的,这个道理就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所以企业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为它赋予新的生命力,让品牌可以摆脱单一形象束缚,以便让品牌在消费者面前总是能够呈现出年轻化、时尚化、亲民化的勃勃生机,总是能够对消费者保持着持续的吸引力。
2在品牌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产品的品牌,其功用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给予这一产品符号性的标识,在产品品牌的符号性表象下面其实早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企业文化元素,也正是由于蕴含着丰富的先进企业文化元素,所以产品品牌才具有了某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了消费者先进的价值取向。我们知道,在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依循的行为准则和历史传承,而品牌则代表了企业产品的格调品位和独树一帜,是对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传播和推介。现代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产品品牌其背后必然会有着一个优秀企业文化在作支撑,因为没有企业文化作支撑的品牌是没有灵魂、没有气质、没有内功的,这样的品牌即使被推到了市场上,其功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是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恒久的心理感受和价值认同的。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较好地发挥出品牌的市场拓展功效,就必须要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把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融入进去,此举的深远意义不只在于对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更在于对企业产品资源价值的扩展。首先,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中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对企业精神的沉淀,是对企业优良传统的继承,对传统文化底蕴的融入,有助于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企业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发扬光大,向消费者传递出品牌所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其次,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还要融入现代文化思想,现代文化思想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具有前瞻性、具有先进性,品牌虽然是企业产品的一种符号性标识,但是品牌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只有在品牌建设中融入了现代文化思想,品牌在市场拓展中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保持与时代节奏的同步脉动,才不至于被后起之秀轻易超越,才能将品牌的生命力继续向下延续。
3加强对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
英国著名品牌大师,素有“广告教父”之称的大卫麦肯兹奥格威(DavidMacKenzieOgilvy)曾说:“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本身的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把奥格威大师的话讲得再通俗一点就是:一件产品的市场地位往往是由它自身的个性化特征来决定的。可见,如果企业要塑造出一个优秀的品牌形象,就必须注重对这个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但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往往落于窠臼,比如很多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都常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品牌外在内容的建设上,把品牌的名称、标识、产品属性、广告宣传、甚至是品牌的知名度等作为品牌建设的重点去经营,而忽视了对品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的塑造,这种品牌建设的结果当然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付出的经济投入与获得的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科学的正比例关系,得不偿失。那么如何才能塑造好一个品牌的个性化特征呢?首先,企业务必要保持产品品牌的长期稳定性,这是让品牌长期维系在消费者心理地位的关键一步,因为只有保持长期稳定性的品牌才能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共鸣性,才能让消费者在产生消费需求时主动选择这个品牌,甚至主动帮助企业向自己身边的人推荐这个品牌;其次,企业务必要保持产品品牌的鲜明差异性,这是让消费者识别品牌、接受品牌的必要条件,因为品牌个性是对品牌价值的集中体现,一个品牌只有向消费者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差异性特征,才能让消费者认识到该品牌与众不同的价值特征,才能让一个优秀品牌在鱼龙混杂的商海大潮中始终保持自己的鲜明亮点,始终为消费者所钟爱。
4赋予品牌独特的市场定位
企业之所以需要赋予产品品牌独特的市场定位,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多、更广泛地吸引消费者,以便提升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认同感,增强该品牌产品与消费者的亲和力,使消费者即使是初次选择了这个品牌的产品,也毫无违和感。鉴于企业对产品品牌进行定位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的市场销售,而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过程中,产品的相关信息又首先是通过品牌形象向消费者传递的,因此,一个产品的品牌也常常会成为消费者初次认识和了解这个产品的主要依据,所以说如果企业要想成功地塑造出产品的优秀品牌形象,就必须要预先赋予产品独特的市场定位。显然,当一个产品找准了自己市场位置的时候,就牢牢地抓住了自己的消费群体,也就确立了价值转换的支撑点,就预示着市场销售目标的即将实现。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面对的情况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严重,竞争的形式内容以及要求等都有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向着多样化个性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对于企业营销创新的要求和压力越来越高。营销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企业的全局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作为资源占有和禀赋都十分有限的中小企业如何提高和优化营销创新的效能显得更加富有意义。新形势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作用意义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策略和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着手: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营销战略布局来设计和统筹其营销创新问题,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形象和附加值水平以建立较高的顾客忠诚度,根据服务产出水平和渠道目标建设短平快的营销渠道功能模式,同时加强对于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在营销环节和领域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模式的创新以制造和客户之间的互动式营销。这些方面和内容构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2目前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对于营销创新的关注和思考主要开始于2001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世界市场程度的加深,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愈加激烈和残酷。数据调查统计显示,2003~2010年期间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的资源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基本实现了年均7.8%的水平,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其外向型出口环境的变化和人民币的升值,2010年总投入水平达到了2003年投入总水平的13.7倍,同时数据还显示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投入产出比明显提高,2010年底达到了1:14.2,初步摸索和开创了营销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模式,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多种因素归纳总计起来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由于缺乏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综合考虑和权衡,使得其营销创新战略制定及其实施中对于企业战略的支持力度和贡献程度不足,同时在营销创新战略的制定模式中一般采取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一份对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发展战略规划关注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2004~2010年期间我国开展营销活动及其创新的中小企业中平均仅有18.7%幅度比例的企业对其营销策略的设计考虑了其总体战略规划问题,在这些企业中从其对于营销创新活动的资金资源保障程度上来看平均资金资源缺口维持在20%以下的企业仅占其中的9.8%,这使得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活动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相关系数仅为0.16,呈现较弱的相关关系,另外其营销战略的制定中约有超过76.3%的比例来自自上而下这一适合大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战略形成方式。第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由于缺乏对于品牌建设及其对于相关领域环节要求和带动作用的具体分析,使得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品牌建设规划和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品牌建设的步伐和思路较慢并且局面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一份对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品牌建设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其生产经营营销活动中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品牌的企业数量占其总体的比重不超过11.3%,其他大部分企业舍弃了品牌化策略,即使在这些实行品牌化路线的企业中其在品牌建设的投入水平也迟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2010年其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总体水平仅相当于2005年该指标数值的3.1倍,这与该期间品牌建设所需的资源投入总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第三,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由于缺乏对于营销渠道建设中渠道长度和渠道宽度及其相互关系和对于企业资源的要求等关系的了解,使得适合中小企业资源禀赋的短平快营销渠道模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建设成效,渠道建设对于营销创新的贡献率偏低。一份对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2003~2010年期间我国中小企业用于营销渠道建设上的资金资源投入年均仅仅达到了3.5%的增长幅度,这与同期营销渠道对于经济效益年均11.3%的贡献率水平不相对称;另外渠道建设中渠道长度和渠道宽度的参数设置相对偏大,使得渠道管理的成本和建设成本与企业自身总体经济实力状况不相匹配,造成该期间其渠道建设对于营销创新的贡献率偏低的状况。第四,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由于缺乏对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特别是无线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模式架构的深刻解读,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业务环节和领域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且使用模式和架构对于市场需求变动的反应能力有限,与客户的互动式营销效果较低。一份对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活动及其创新中相关环节和重要领域的信息技术覆盖比例不超过总体的21.3%,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平台的应用和覆盖比例不超过8.7%,这与同期国外水平相比分别落后11.8和13.2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使得中小企业对于各营销终端的跨平台信息共享和综合处理比率仅仅达到了23.5%,大量的对于营销创新决策有用的信息没有得到利用。
3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新形势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营销创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创新大量案例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同时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在营销创新中的成功模式和先进做法,就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营销创新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和对策。第一,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应该基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和其营销战略意图本身,并在对其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将之纳入到企业营销创新设计统筹之中,从而增强其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和能力,同时在其营销创新战略的制定上要打破既有的传统模式,实行由下而上的逆向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创新模式。新形势下营销战略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和作用,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从企业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和营销战略自身发展需要的基准和视角来审视其规划和设计问题,以提升其对于企业总体战略的贡献程度和支持力度;同时依靠这种战略确认调整相关辅助领域和关键业务流程,并确保其执行和开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得到持续可靠的投入和保障,而不是基于短期利益的博弈而出现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第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应该增强在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的力度,同时依靠品牌建设来推进营销创新活动方案的规划,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提升品牌形象和其附加值水平,从而在目标客户群体中制造差异化的形象和较高的顾客体验和感受。对于中小企业是否实行品牌化路线曾经是一个中小企业界具有争议的话题,现在可以基本明朗地肯定虽然走品牌化路线也有风险,但不实行品牌化路线的话风险将更大。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手段,通过品牌化路线和品牌价值塑造,企业可以显著地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水平,从而为其市场竞争力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同时品牌的塑造也可以为其营销创新活动产生多方面的驱动作用。第三,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应该加强以短平快为特征的营销渠道的建设,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等相对不足和有限的特点,尽量缩短渠道建设的长度以及每一阶渠道成员的宽度,从而实现将产品和服务以更加快捷、更加成本低廉的方式传送到目标消费者手中。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布局及其行业特点,其大部分产品属性和购买模式比较适宜短平快的营销渠道,一般来说营销渠道建设的成本和管理难度大小与其渠道长度和渠道宽度两个属性参数值有密切关系,中小企业囿于其资金资源的有限性在追求最大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一般要缩短渠道的长度和宽度,尽量减少渠道成员诸如经销商、中间商和商的数目,这样既可以降低渠道管理的难度,也可以增加渠道的效能和投入产出水平。第四,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应该加强对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特别是无线互联移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的创新,根据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购买需求和日益多样化的购买行为模式,将分布式系统的消费者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无缝的融合和对接,以方便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有利于企业营销决策的创新。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特别是无线移动互联技术给予了商业模式更加灵活多样的设计空间和提升能力,它可以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创新提供更加经济灵活快捷的手段,尤其对于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相对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适用,它赋予了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扭转不利地位的成本更加经济的营销手段和理念。
1.品牌文化的定义品牌
是一种标志功能,是一种区别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标记。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沉积在品牌中的文化特质在,是价值取向和消费心理的高度融合的一种文化;它包括凝结在品牌中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品牌文化的意义精神财富凝结
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区别即品牌个性。是品牌独特的身份与标志。一个优秀品牌势必有一个清晰而丰富的品牌个性,品牌个性越鲜明,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品牌文化内容包括:科学技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利益认识等。当产品同质化时,着力塑造品牌文化,对对品牌个性进行投资,是最有效途径品牌文化建设。通过注入风格独特的文化,成为品牌差异化的一种策略,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广大消费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度和美好联想。物质财富凝结:一旦把品牌文化个性注入到消费者心目中,能保持产品强大的生命力,增强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产价值与产品利益最大化。一个人对一种文化产生认同,不会轻易改变其认同度。品牌文化不但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能阻止对抗竞争品牌和新品牌进入的市场。
二、中小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现状
一是缺乏品牌经营理念。我国中小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是家族力量创业,靠血缘关系维持经营。没有实现家族化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转型升级。没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保障,企业只求短期销量的扩张,简单的把销售业绩好同于强势品牌,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重要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形成品牌发展战略,也不可能进行品牌培育和品牌文化建。二是缺乏品牌意识规划。无论企业大小,其实都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品牌文化规划;打造适合企业的文化品牌。由于受市场外部经济影响较小,中小企业经营者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对品牌文化建设规划。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耐心和毅力,认为品牌文化建设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要十几年,甚至更长,也需要投入许多资金;因此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对企业的软实力——品牌文化进行规划和建设。三是品牌文化认识不够。企业发展历程和竞争压力来源不同;品牌文化的建设类型和强度也不同;只有这样了才能塑造不同个性、特色品牌文化,才战胜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一些企业管理者把销售业绩等同于品牌,把品牌战略等同于拍个好广告。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品牌文化认识不够,导致品牌定位准、品牌发展方向不对等问题。四是品牌建设策略不对。品牌文化吸纳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最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融入民族文化的品牌最能引起消费者在情感上的共振;品牌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能持久。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时,如何吸收民族文化,发掘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品牌文化
1.建立品牌文化意识
一是管理者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种黏合剂可以将本企业的职员凝聚起来,强大企业文化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信任水平。二是加大对职工品牌文化的意识教育。三是向先进同行、非同企业学习。组织员工或选派优秀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到其他企业考察学习,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吸收借鉴。四是建立品牌意识奖励制度。制定一套有利于对品牌文化建设的激励制度,吸引职工对建立品牌文化的参与,认识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意义。
2.注重文化品牌保护
一是依法对商标进行注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对这一资产最有效的保护是依法对商标进行注册。名牌企业商标“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造成了我国企业口进入日本市场被封杀。因此,提前依法注册商标,是保护商标最好的办法。二是严把企业产品质量关。一个品牌建立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的心血,而一个牌品淹没可能就是一次细小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企业要把好产品质量关口,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信用问题,致使企业走向万劫不复深渊。
3.打造企业文化品牌
一是建立品牌标识。品牌的标识由品牌名称、LOGO、包装组成。品牌名称宜简洁、易记;企业要有适宜自己的建设形象LOGO形象,设计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理念;品牌包装是赢得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之一,品牌包装应包含产品价值、产品概念、核心价值、文化等相关内容。二是坚持品牌创新。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更是瞬息万变。品牌建设要根据应市场和消费需求不断改进创新,结合消费真的诉求对产品概念、定位、功能等进行从新定位,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复杂利益需求。三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产品的服务有核心服务、便利服务和辅助或支持服务,企业应该打造优质的服务,提升品牌声誉度,建立顾客之间架起沟通信任的桥梁,增强顾客忠诚度。只有发挥服务优势、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才能在市场上长期立足。
4.正确推广文化品牌
一是做好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是企业与目标市场的连接点,中小企业来首先要做好地区定位后,然后其发挥其灵活性优势,对产品的消费者进行定位。二是选择合适推广手段。品牌推广手段有广告、促销、网络宣传等。消费者是一条既经济而且最有效用的媒体广告载体之一,多数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口碑营销进行推广期文化品牌,使品牌细水长流,达到家喻户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互联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使用搜索引擎、建设企业网站等方法进行推广自己文化品牌,也是一种既经济又切实可行方式之一。
四、结论
岱岭畲族乡生态环境良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水果产业已成为乡农业产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水果基地建设是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水果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多年来,在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水果基地建设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目前,全乡已经规模种植水果1500多亩,其中富源村508亩温州特早熟蜜柑基地已经初见效益,2011年实现产值27万元,明年可实现产值50万元。云遮村500亩甜橘柚基地已经部分挂果,水果口味获得专家好评。杨家边村150亩赣南脐橙基地已经全面出产,产品供不应求。福掌村也计划发展赣南脐橙200亩。此外,东宫村正着手改良100亩东魁杨梅基地。为了提升水果的知名度,富源蜜柑基地还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蜜柑和甜橘柚分别申报注册了商标。
由于乡村财政困难,农村经济落后,对农业的投入相当不足,水果基地的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步伐慢,果类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岱岭坚持走水果强乡、富民之路,下一步将继续做大做强做优水果产品,规范基地设施建设。
为此,建议将我乡水果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县有关部门建设规划,加大对我乡水果基地建设投入,完善富源特早熟蜜柑、云遮甜橘柚、杨家边脐橙等基地的机耕路、灌溉设施、挡墙、拱门等配套设施建设,扶持引进基地种植、除虫、施肥等新技术,加快我乡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的目标,全面建设有自我品牌、能自主发展的精品水果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