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15:32: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篇1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有效的质量管理可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医院的声誉也可得到显著提高[1]。手术室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护士42人,年龄19~47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6人,护理师18人,护士15人。

1.2方法

手术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将手术室质量管理分为6个质控组,分别是五常法组、压疮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教学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每组由1名手术室主管护师担任质控员。五常法组的主要质控内容为负责检查手术室各区域划分是否合理、物品的摆放是否规范、各类用品的标识是否清晰、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对各种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完备。压疮组的主要质控内容是对压疮进行评估,检查患者手术是否合理,对压疮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管理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教学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检查各类培训计划及计划落实情况,检查三基操作考核落实情况,安排业务学习。消毒隔离组主要负责检查无菌物品,对氧气湿化瓶及吸痰装置进行处置,管理灭菌器和医疗废物,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等措施。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手术安全核查单书写、术中护理记录单、医嘱签署情况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实施前后6个月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例次。

2结果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为8例,显著少于实施前的37例。

3讨论

传统手术室管理模式中护理质量一般由护士长一人进行控制,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有一定的局限性。护士长的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会对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逐渐推广应用,其可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质量控制小组一般由多人组成,包括专业质量控制人员、护理人员等。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确保护理人员的参与,每个人的才智和潜能均可得到充分发挥,管理质量也可得到一定提升。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①可以实现质量管理标准化和制度化。质量控制标准一般由集体制定,各项工作分工较为明确,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开展[2]。本次研究中手术室质量管理分为6个质控组,分别是五常法组、压疮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教学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室管理的复杂性,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各项工作遗漏。②有利于手术室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3]。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使各项管理更加正规化,手术室管理质量也可得到提高,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减少。本次研究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次分别为37次和8次,实施后显著降低。③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有助于直接培养骨干,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个人潜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可显著增强手术室的活力。手术室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可以将各项工作质量量化,可以对各项工作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价,同时也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本次研究中手术室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减少,充分说明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因此,可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文金玉,李永红,鲁超轶,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6-87.

[2]伊学珉,朱学玲.“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40-141.

篇2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27.6±2.2)岁;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女25例,年龄在21~37岁,平均年龄(27.7±2.2)岁。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士必须要有责任心及工作经验,同时具有法律意识,因此治疗控制小组的组长必须具备这些条件。成立5个质量控制小组,每组由1名组长和4名护士组成,由组长负责全面的质量控制,不定期进行抽查,若出现问题及时总结问题并提出处理方案。5个小组分别为管理质量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组、教学组、五常法组,每个小组必须掌握本组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指标,每周汇报1次工作,每个月进行1次会议。②明确组内质量控制的内容:管理质量检查组需进行管理检测工作,负责落实规章制作的执行情况,岗位的职责落实及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组需执行无菌操作,检查无菌物品摆放,对一次性消耗品做月计划,及时提供无菌物品;护理文书组需检查护理表格的完整性、正确性及真实性;教学组需落实对实习生、护士的教学计划,安排继续教育的内容,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五常法组需检查手术室的卫生,手术室的区域划分,手术器械及药物的摆放,手术的记录,不良事件的记录,物及应急药物的准备,医疗废物的处理。③质量控制的措施及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定制质量管理标准,并制成质量控制手册,通过学习发现问题,组间讨论修改,要承担自身职责,每周不定时地抽查质量检查及监督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包括手术器械的数量不符、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全、损坏贵重的设备仪器、急救箱内药物不全、药物器械的摆放较乱、药物出现外漏、漏签医嘱;两组护理质量的评分,每个季度进行评分1次,满分100分,包括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总体质量平均分。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总体质量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手术室医疗安全的关键。随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不断深入开展,如何为手术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护理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我院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五级质控组织管理制,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手术室五级质控组织管理体系

根据手术室工作质量标准和手术室工作职责建立手术室五级质控管理组织即:护理部领导下的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士长;兼职质控员;各小组长和各岗位护理人员。

2各级质控组织的任务

2.1院护理质控小组:根据手术室工作质量标准、手术室工作职责和护理部制定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考核细则》,护理部对手术室实施不定期的抽查,每月大检查及每季度质控小组检查,其内容包括工作人员管理、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各种记录、急救物品、消毒灭菌、清洁卫生等。检查结果实行及时通报和每季度发文通报。

2.2护士长:护士长做到每日“五查”及“随时查”,同时针对科内薄弱环节和工作中心进行“重点查”,内容包括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洗手、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手术间物品定位和定量、清洁卫生及各班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检查结果在次日早会上讲评,对工作完成好的同志在会上给予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与当月奖金挂钩。

2.3兼职质控员:兼职质控员负责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负责每月对各类无菌物品、工作人员及术者的手、空气及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培养。全面进行监测,结果存档备查。

2.4小组长:各小组长根据分工对本组工作督促实施与改进,协助护士长做好内部护理质量的检查、督导、考核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保障手术室日常工作质量。

2.5各岗位护士:各岗位护理人员是日常工作的执行者,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各负其责,职责分明,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各级质控组织检查结果,每月召开1~2次护理质量分析会,集思广益,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质量标准相比较,找出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措施并予以实施,保证手术室内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体会

4.1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首先要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我们采取的手术室五级质控组织管理体系,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使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了可靠的保障。

篇4

关键词:分组;管理;手术室;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1]。质量控制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因素[2]。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体系,有效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活动均能符合规范,按计划达标,2012年起根据等级医院的要求我科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组管理,通过实施开展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1方法

1.1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建立 针对手术室工作的特点成立了:①手术区域管理组,②消毒隔离组,③临床教学组,④仪器安全管理组,⑤风险管理组,⑥后勤管理组,⑦文件书写组7个质量控制小组。每组设立组长1名,根据工作量配备组员2~3名,组长由中职以上的护理骨干担任,组员具有5年以上的手术室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与奉献精神。

1.2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的制定 根据等级医院检查要求及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各小组职责:①手术区域管理小组:负责检查手术区域以及各类辅助房间:如规范物品的放置,一次性物品有的效期、清洁卫生、手术护理质量等工作检查落实;②消毒隔离组:负责手术室消毒质量控制与感染监控等工作检查落实;;③仪器安全管理组:负责手术室仪器、电器及日常用电电路的安全检查及保修,并定期清点登记,确保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并做好值班安全的检查;④临床教学组:负责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分护士的带教计划制定与实习管理,负责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的组织和安排、考核,负责各级人员的操作训练和理论考核;⑤风险管理组:负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药品及急救车的检查工作及整改落实,⑥后勤管理组;负责后勤物资、手术器械清洗、保洁员、工勤人员的工作检查落实⑦文件书写组:负责手术室所有手术记录单、各类记录本的检查落实及月报表的上报工作;每月负责召集各质量小组进行检查结果的反馈并进行讲评记录。

1.3实施 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本月科室工作重点和上月存在的问题,制定检查计划,除常规检查的内容外,再进行由针对性的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落实,并把检查结果在每月的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反馈,针对出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措施,将切实有效的发放上升为操作标准和工作规范,逐步达到改进工作流程的目的。

1.4考核 设立以护士长负责的各组组长为成员的考核小组,每周进行护理行政查房,各组根据计划进行检查,月底各小组对所检查的情况进行反馈、讲评。对工作完成得好、措施落实的给予表扬及奖励,以提高小组的积极性;对不按要求检查落实、不公正、管理能力弱的成员随时进行更换或给予一定的处罚。

2讨论

自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分组管理以来。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管理更加细化、规范化,各项管理措施更加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做到事事有人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也普遍提高。

分组管理是为了不断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2.1重视个质量小组的培训 质量小组活动开展的成效显著与否,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在实施前要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才能最大范围内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自主地参与配合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人人关心科室的发展,人人学会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护士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2循环管理程序是质量管理的保证 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每周的质量检查督察,每月的护理质量考核讲评总结,完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使全科护理人员个人目标与护理管理目标一致,通过对整体护理服务过程的监控,保证分组管理工作切实可行,避免发生偏差,达到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2.3完善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体制是质量小组发展的重要保证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小组体制是质量质量管理小组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各质量小组要建立各组的活动计划,按时如实、认真记录活动内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反馈,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对好的改进措施进行推广,客观全面评价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建全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确保质量小组成员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4创立手术团队精神,实现个人和集体双赢 质量小组通过平时检查、观察、分析和调研,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各组的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规范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增加了广大护理人员参与管理、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护士长将质量的权利授予各质量小组,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其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了多方面的建议,从培养团队精神方面获得收益充分发挥集体潜能作用。

3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协作性非常强,是富有团队的集体劳动,质量小组的建立与实施,一方面让全科的护士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科室的集体分工与管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上所需的大量时间,使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及时全面的掌握手术室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并经过调研、分析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达到有效地控制,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86-02

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就是质量管理,目前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日益激烈的竞争关系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将患者当作工作中心和服务对象是目前日渐清晰的医院管理理念。护理管理质量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管理质量,因此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势在必行。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里的护理部人员数目很多,工作的时间也很集中,个人的专业知识丰富,所以仅仅通过护士长本人能力进行管理效果不佳[1]。要注重提高层级护理质量控制,即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模式,此种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医院护理质量。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增强护理质量内涵管理,笔者所在医院对3级质量控制模式进行了丰富和完善,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完善补充各类质量标准,采取多元管理手段,量化测评标准,最终得到了很好的护理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现有住院编制床位数55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750张;共有8个手术间,每年接受的手术数量已经达到3500例。现今手术室内有护理人员20名,年龄21~48岁;其中有7名主管护师,6名护理师,7名护士。

1.2 方法

1.2.1 设置质量控制小组 依照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每个季度的工作内容,将护理人员分配到6个质量控制小组如下:五常法组、压疮组、教学组、质量控制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每个小组内有两名护理人员,通过科室负责人的考评,任命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个人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主管护师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四级质量管理体系,即护士长-质控小组-专科组长层级,实施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由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对整个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全权负责,每个质量控制人员对本小组的质量控制监督和环节检查、反馈都要认真负责并给出改进方法[2]。专科组长的工作内容是控制手术配合专科组的过程质量。

1.2.2 质量控制小组工作内容 (1)五常法组。对整个手术室内的物品管理和区域规划进行负责,要注意检查手术室内的空间规划、物品的放置情况、环境整洁情况,检查药品和物品标签和事项记录本、登记本是否详细和完备;检查各种急救设施和药物准备和管理情况等。(2)教学组。对护理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实习生)的培训情况进行负责,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业务培训、考核情况等;(3)压疮组。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和负责预防记录情况、手术情况检查等。(4)消毒隔离组。对物品、手术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和废物的处理等负责[3]。(5)质量控制检查组。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规章流程等进行检查督导。(6)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核查护理过程中的记录表、登记单和医嘱书写情况。

1.3 质量控制标准

由科护士长领导各质量控制小组根据质量检查指标和手术室专科特征,确定质量评价标准,具体评价标准参见文献[4]。

2 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数量少于管理前,各质量控制组季度检查平均得分高于护理前,详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可知,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后季度检查结果显示2012年的护理质量比2010年明显提升。因此只有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才能够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避免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不良情况发生,保障了护理的安全性。未设置质量控制小组之前,护士长的责任繁重,因此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导致管理工作粗放化,很多细节问题难以得到规范解决。在护理人员不足时护士长不仅要参与日常护理工作中,还要履行管理职责,因此管理工作难以面面俱到。一些护士个人拥有管理潜质,但是医院管理工作没有充足的空间让她们发挥潜质,所以造成其主人意识淡薄,无法完全实现其个人的自身价值。

在质量控制小组设置以后,由于每个小组内的分工清晰,职责分明,各组长对自己所在的小组负责,这就让护士长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高层次的管理工作,根据手术科室反馈的信息协调各小组长一同讨论,改进管理方法,制定管理规章制度,这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充分展示护理骨干的潜质,在手术室内产生凝聚力,可以把全员的参与意识提升到最高[5]。质量控制小组中的每个护理人员都熟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这有利于他们自觉将自身行为向标准靠拢。质量控制小组每周都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告知被检查者,让他们察觉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和整改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管理资源得到了丰富,护理人员的主人意识和质量意识都有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兴致被大大激发出来,培养了管理能力,强化了个人素质,丰富了护理管理队伍储备力量,护理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走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399-401.

[2]雷丽禅,陈玉娣.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18(5):31-32.

[3]王岳娜,李娜.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及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78-979.

[4]洪海珠,林凤,陈连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619-620.

篇6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查对制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控制越来越重视,2009年卫生部三个行业标准,其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规范于2009年12月1日强制执行。 2010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增加了手术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量也由此剧增,消毒供应中心对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将直接影响到医疗用品的灭菌质量[2],为避免手术器械在交接过程中数量、完整性及性能的误差,我们制定并严格落实手术器械核对制度,经过3年时间的运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的实施

1.1.1 与手术室进行所收器械物品交接核对 核对的项目包括器械的规格、数量、器械的完整性和器械初步情况处理等。做到每一样物品都逐一核对并和交接本上的数字吻合后签名。凡沾有脓血的器械要求手术室护士下手术台后按消毒隔离管理办法及时冲洗预处理,防止血液和污染物干涸在器械上,增加器械后续清洗的难度,从而影响灭菌质量;同时避免残留物凝固而损坏器械。如有特殊感染的器械要求使用者应进行双层密闭包装后做好感染种类标识,以便消毒供应中心按卫生部三个规范中的要求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生锈的器械及时除锈和保养。磨损及不能使用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1.1.2 清洗后的器械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器械是否完整齐全、配套、性能是否良好,剪刀等锐器是否锋利。利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各种管腔器械的咬合处、关节处是否清洗达标,不达标的重洗;器械性能下降影响正常使用时,予以修理和更新。检查合格后的器械进行打包,由双人进行认真仔细核对包内手术器械与手术器械清单无误后方可进行包装,包装时包内器械关节打开,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在包布的最外层附有器械清单,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胶带上注明手术包的名称、灭菌期与失效期,预真空灭菌器编号和灭菌批次,并由包装者和检查者双签名字。同时要求手术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的填写坚决杜绝涂改,以备使用者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对于那些关键词或重要数据来说,一旦发生纠纷他们的可信度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便于实施灭菌后的质量追溯[4]。

1.1.3 规定编号为第一的预真空灭菌器开始灭菌物品全为手术室手术器械及物品,避免和其他科室的物品混装引起手术物品数量误差。每天灭菌前空锅行B-DC测试,由消毒员和质检员核对预真空灭菌器使用前的B-D测试结果是否合格和待灭菌包的状态、核对包的数量。装载按质量标准实施。灭菌完毕注意检查灭菌包的标识如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外化学检测标识、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科别、品名、包装者和核对者,并注意检查是否有湿包,化学指示胶带是否脱落,并再次核对数量是否和灭菌前相吻合,灭菌后的手术物品装载于手术室的清洁箱里经专用清洁通道运送到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

1.2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流程 具体操作包括:手术室送来的器械物品在清洗前都进行画正字逐一核对并和交接本上的数字核对,灭菌前检查各种包的包装质量包外指示胶带及标签是否完整,将不合格包及时检查。若有破损、湿包应视为灭菌失败;若化学指示胶带的色泽未达到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负责灭菌器的工作记录灭菌过程必须严密监测[3],清洗后质量检查合格完好经双人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打包,在最外层包布的里面附有器械清单,包外贴双签名的化学指示胶带。灭菌前和灭菌后都查对物品的品名、数量、质量等,发放消毒无菌物品时,要查对名称、数量、灭菌日期,失效期,做到三查四对,三查:放时查、存时查、发时查;四对:对品名、对数量、对日期、对科室,准确无误后发放给手术室。并和手术室的护士交接核对。

2 结果

护理工作的差错是影响医疗总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及不定期和手术室护士有效沟通,为手术室提供了高质量,数量无误放心的无菌物品,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科室间的纠纷得到防范。供应室的查对制度要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也保证了自身安全,健全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长期以来,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不是临床一线科室,因此在管理上未引起足够重视。自2009年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个规范于2009年12月1日强制执行以来。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工作很重视。按规范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科室所需器械、用具的供应工作,是医院的心脏科室。其中手术器械的查对工作在消毒供应中心显得突出,通过3年的实践,我科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为手术室安全手术提供了保障,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科室满意率得到提高;同时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也有一个共识即护理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差错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在很多细节上的失控和忽视所造成的[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繁多,大多数在无人监管之下独立操作,采取自查、相互检查的方法,可查出问题并取到互相监督的作用[6],因此护士要有严谨和慎独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细节管理常抓不懈,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护理清点查对制度,明确制度要求,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可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也就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7]。

参考文献:

[1]王虹,张秀华.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天津护理,2013,21(5):424-425.

[2] 尹家慧.查对制度在供应室工作中的重要性[J].临床合理用药,2010,11,3(21):82.

[3]王平.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90-691.

[4]杨晓光.护理记录书写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A):59-60.

[5]张小燕,苏永静,黄天雯,等.加强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7,7(4):59-61.

篇7

根据医院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结合护理部20xx年部署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计划,特制定20xx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病区护理管理,在我院护理部的领导下以创二甲医院护理要求为目标,保障护理安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积极配合护理部加快专科人才的培养,并做好我科护士的量化和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增收节支,创造护理经济价值。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3、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4、加强重危病人的管理,把重危病人作为科室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5、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护理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7、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8、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每月组织病人召开工休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9、加强管床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人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护理部工作计划10、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11、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每月对质控小组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12、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

具体措施:

1)、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学习,完成中医自学笔记一万字。

3)、制定中医业务学习计划,中医技能操作计划,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计划,并准备好课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记录成绩。

4)、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中医护理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5)、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6)、每周进行中医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内容包涵(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安全)并提出整改措施,总结并持续改进。

7)、每月举行一次中医护理查房,指导做好危重病人的中医护理,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8)、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9)、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加强急救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13、抓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进入的每一批实习同学,都要给予科室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实习生带教计划,予以专科知识讲课,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护理体温单的绘制及护理记录的书写,合格后方可离科。带教老师必须认真带教,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

14、加强护理员,清洁工的管理,抓好病区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病房干净,厕所无臭。

总之,我们要在医院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二甲为目标,使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二

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在20xx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契机,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 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落实《护士条例》,严格执行护士执业准入制度,单独上岗护士有执业证并注册。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按护 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

具体措施:

1)、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学习。

3)、制定中医业务学习计划,中医技能操作计划,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计划,并准备好课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记录成绩。

4)、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中医护理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5)、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6)、每周进行中医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内容包涵(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安全)并提出整改措施,总结并持续改进。

7)、每月举行一次中医护理查房,指导做好危重病人的中医护理,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8)、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9)、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加强急救设施的常规检 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3、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

理,体现能级对应。明确岗位职责,小组内不同层级护士能力互补,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之间相互合作,低年资护士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每个护士分管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提供全程全面整体护理服务,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不在班时交由本组其他护士分管,保证同一组病人护理的延续性。常态情况下,护士在病房或病人身边,把工作站前移到病房,配置流动治疗车,车上有病人需要的护理用具,减少来回走动时间,定时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认真执行床边交接班。

4、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分级护理、消毒隔离、中医护理等进行检查,每月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会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

5、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满足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基本生活照顾需要,增加晨晚间护理时段的护理人员,主动帮助患者进食、饮水、服药、翻身、拍背等,实行关爱式的基本生活照顾,切实让患者体会到优质服务。

6、落实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贯穿患者入院、出院的全过程,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教会患者适合的康复训练,让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7、开展满意度调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

大力开展满意度调查,每月召开护患沟通会,并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以了解优质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患者对服务的感受,对患者提出的有待改进的方面科室及时进行分析整改,使薄弱环节得以及时纠正,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三

手术室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技术操作性强,要求手术室护士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熟悉的操作技能。手术室的医护合作是处于手术时紧张,焦虑的应激状态下跨科室的医护合作,手术室护士要做到准确而默契的与医生配合,不但要求护士应有对此种特殊合作关系的经验,而且要熟悉医生的工作习惯,且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技术更新快,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我要加强常规手术器械准备和配合,我在术前准备常规器械时,要善于观察,配合手术时注意总结和记录医生在手术中对使用器械的特殊要求,力求掌握一些特殊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我制定了适合本手术室特点的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早会、报纸、网络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拥护医院以及手术室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严格以一名优秀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二、工作态度方面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要做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流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消毒无菌观念,做到不怕苦累、全天侯待命以应付突发事件。树立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事,以工作为中心。坚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完成。

三、专业技能方面

在工作中能积极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日常做到严格查对,严谨细致,杜绝细小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手术过程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新业务的开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手术室现有29个手术间,共有护理人员10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3人;护理师35人;护士52人,如何挖掘其工作潜力,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高效、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能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势在必行。

1.2方法 在"能级原则"的指导下,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能级管理模式,通过科室质控标准进行质控,并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合格率。各级护士质量管理方法如下。

1.2.1护理岗位分类分级 我科根据手术护理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责任轻重、技术难度等要素,并对所需人员的条件加以分析,进行分类分级。包括护理管理岗位及护理技术岗位。

1.2.2护士能级划分 护士能级划分是根据护士的能力、经验、专业知识等结合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要素分为不同等级。设为N4级护士(专家型护士);N3级护士(精通型护士);N2级护士(专科护士);N1级护士(成长型护士);N0级护士(助理护士),其中N2级护士(专科护士)又下设亚级为N2-1级护士、N2-2级护士、N2-3级护士;N1级护士又下设亚级为N1-1级护士、N1-2级护士共五级八层护士能级划分。

1.2.3护士划分 根据工作年限及技术职称将护士划分为2年护士和≤3年护理师、4~15年护理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

1.2.4专科组划分 根据各专科组手术配合的难易程度及护士的分级进行专业组划分。每个专科组设组长1名,各级别的护士根据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平均分配到个专科组。工作3年内的护士1次/年专科组轮换,以完成各专科手术配合的培训。

1.2.5各级护士工作职责制定 N4级护士: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主持、组织、指导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参加危重症病例讨论,分析患者的护理问题[2],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本专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N3级护士:负责手术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带领下级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实施手术配合、评估实施效果;及时指导、检查、协调下级护士的护理工作;承担实习护士临床教学任务;完成本职称范围内继续教育,参与护理科研。N2级护士:完成巡回、洗手配合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完成责任班、夜班、节假日各项护理工作;术前完成环境、仪器、器械、物品准备,随时供应手术中所需器械、物品;正确执行手术医嘱,书写护理文书;指导N0级岗护士、进修、实习护士与护理员的工作。N1级护士:负责手术患者各项核查,配合手术完成巡回、洗手护士工作;及时完成手术前环境、仪器、器械、物品准备,随时供应手术中所需器械、物品;配合麻醉师完成各类麻醉,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液、输血、给药;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尊医嘱救治,配合应急抢救及记录;正确清单手术物品数量,完成手术间管理工作。

1.2.6能级搭配 合理排班护士长每半年进行大的排班一次,N0、N3、N4级护士排成长白班;N2和N3级护士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情况合理搭配分组安排夜班及节假日值班。

1.2.7能级对应手术排台 N0级护士与N3、N4级的护士搭配,完成对N0级护士的专科业务培训;N1、N2级护士与N3、N4级护士搭配,完成各专科组的专科手术配合。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χ2检验,P

2 结果

2011年与2012年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提高了各能级护士的主动性、积极性护士的能级划分使各能级的护士责、权、利目标明确,在护理工作中每个岗位或每个护理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促使护理人员多做出成绩和成果。

3.2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通过实施护士能级管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由过去的被动、封闭式变为主动、开放式,从厌烦质量检查变为欢迎督查。增强了护士质量意识和责任感[3]。

3.3提高了护理质量表1显示,明确质量标准,重视质控,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检查分数,应付检查的现象,实现了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篇9

关键词:三级质控管理模式;护理;手术室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质量、患者生命安全等直接相关,手术室工作涉及多个科室,工作繁杂、节奏快,人员流动性较大,为突发事件的易发之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与一专多能提出较高要求。对护理关键环节持续改进可减少护理缺陷,避免差错事故发生。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以护士长为核心,但护士长要参与或负责科内多项工作,易出现管理盲区,对手术室工作质量控制造成一定影响[1]。由护士长-专科组长-护士构成的三级质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注重人人参与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业务水平与手术室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2017年6月起许昌市人民医院对手术室护理采用三级质控管理体系,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许昌市人民医院是三级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共有21名,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7名,护士9名,年龄为19~49岁,平均(29.2±4.1)岁。手术室设护士长1名,开放手术间7间,年手术量约5000台。

1.2手术室护理三级质控管理方法

1.2.1护士长-专科组长-专科护士三级质控管理模式构建护士长负责整体护理质控管理工作,参照手术室管理规范、安全目标、三甲医院评审标准等制定手术室质控管理评价体系,包括五常法、消毒隔离、教学、病历书写质量评价标准、操作技能质量评分标准、巡回护士岗位职责考核标准等。根据医院业务状况分为普(胸)外科、骨与神经外科、五官科、妇产科、腔镜、器械6个专科护理组,责任组长由职称较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者担任,与成员双向选择,每组3~4人,专科手术间固定,护理人员临时紧张时适当调配。

1.2.2二级质控管理由责任组长负责,结合专科手术特点制定手术配合流程,患者术前评估、摆放、静脉输液、导尿、手术无菌平台、手术设备和器械使用标准,保养、成员技能考核标准及日常工作标准。每个月1~2次业务培训,重大、疑难手术前与手术医生沟通,合理调配手术器械及设备,做好保障工作。在护士长授权下轮流带班,负责节假日、夜班手术护理的管理与协调,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2.3一级质控管理专科护士负责本专科手术配合及患者抢救工作,熟悉手术操作器械、特殊手术器材使用,主动参加新业务与新技术的开展。每周定期清洁、维护负责区域,保持手术间整洁及器械归位。建立器械清洗交接卡,定期清洁、维护,贵重器械避免损坏,记录每班风险因素及存在问题,每周针对存在问题讨论、整改并进行追踪检查。巡回护士参照手术护理质控管理评价标准检查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防范与改善措施。

1.2.4三级质控实施方法(1)护士长每月组织质控检查,抽查各级护理人员职责落实情况,与责任组长召开专题会,总结分析各组质控情况,讨论存在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定期质控、技能考核,专科组质控成绩与组长绩效挂钩。(2)护士长每个月定期组织护理质控会,公布上个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改进方法与防范措施,作为当月护理质控督点。责任组长每月检查组员护理质量管理情况,对质控检查结果、问题原因、整改方案等进行研讨,护士绩效、奖金等与其每个月质控检查结果挂钩。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采用许昌市人民医院自制手术室护理质控评价量表,包括术前访视、消毒隔离、术中护理质量、安全核查、护理文书质量、设备维护等项目。(2)满意度。随机抽取三级质控前后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各60份,比较手术医生满意度变化情况。采用许昌市人民医院自制评价量表,包括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器械传递、专业知识、无菌操作等项目,总分100分,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满意、满意计入总满意。(3)护士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护理质量、考核成绩)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满意度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

观察组术前访视、手术安全核查、消毒隔离、术中护理质量、设备维护、护理文书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

三级质控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2.3医生满意度

三级质控管理实施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篇10

手术器械由手术护士清洗包装、供应中心进行灭菌的分散式管理方式成为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提升的桎梏。手术护士进行器械的清洗包装时间紧张、工作条件有限、清洗消毒不够专业,质量往往不达标,存在较大的医院感染风险且减少了手术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时间,专业发展不够均衡。为了全面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满足及手术及供应专业的发展需要,卫生部2009年出台了《消毒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消毒供应中心必需承担全院复用器材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我院于2010年为了满足工作的发展需要,将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扩建,按标准添置了清洗消毒及检查包装及低温灭菌设备,将所有的手术器械进行集中化管理,由供应室护士进行清洗、包装,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及灭菌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把时间还给了手术护士。现将2010年以来我院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员方面:供应室不属于临床一线科室,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等人群较多,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更新慢。

专业技术方面:供应室护士以前从未接触过大量的手术器械,对一些专科性较强的器械不熟,专科器械的质量检查要点不了解,对每台手术所需器械的品种、规格、数量也不了解。

运送方面:供应室与手术室不在同一栋大楼,每日手术器械靠工人多次搬运,下收下送的时间佷难完全控制,而多次运送途中,可能造成器械的丢失、混淆和污染。甚至还会影响手术。

对 策

人员的培训和合理调配:提前选择优秀的供应室护士到手术室学习手术器械清点、清洗、保养和打包,将专科性较强的器械制成图文画册,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从手术室抽调技术骨干充实供应室,使供应室技术力量得到很大提高。

专业技术方面:将常用的手术器械根据需要归类成各种手术包。如四肢包、阑尾包、剖宫包等。每个包都有印制好器械清单,将包内器械的品种、规格、数量等标识清楚。择期手术器械则由具备丰富手术经验的护士根据需要调配包装。

设备及物品:供应室根据标准配备了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阅读器、纸袋切割机、热封口机、高压水枪、气枪、清洗篮筐及各种防护用品等。

一体化运作工作流程

接收、清点:每台常用的手术器械都固定放置在相应的不锈钢篮筐内,每个器械篮筐均有不锈钢标识牌进行品名标识,每个包都配有器械清单,将包内器械的品种、规格、数量、供应室清洗、包装护士、手术使用护士信息记录在内。供应室护士根据清单进行清点,如有异常,需及时和手术室护士联系,以查明原因。

清洗:正确的清洗方法能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灭菌质量,减少操作人员被污染的机会,保护环境。手术室洗手、巡回护士在每台手术结束前后都要清点核对器械并在器械清单上签名,手术后器械上的血迹、污迹、体液、组织碎屑等有机物,要及时清洗,以免有机物在器械的表面和管腔内形成生物膜,阻止灭菌剂的穿透,影响灭菌效果,同时有机物还会腐蚀器械的表面镀层使器械发生锈蚀,损害器械。回收后手术器械清洗前要将轴关节呈90°打开,咬合面张开,有锈的器械要除锈,管腔类器械用管腔刷刷洗和高压水枪冲洗,组装的器械要尽量拆卸,再将手术器械放入含有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清洗机中,超声清洗3分钟,然后送入全自动清洗机中清洗,清洗时加入多酶清洗液、剂。精细器械要用手工清洗。

检查包装:认真检查清洗好的手术器械关节是否灵活、咬合面是否紧密、螺丝是否松动、锐器是否锐利、持针器持针是否牢固等,医生手术时会在有问题的器械上绑线,所有有问题的器械要及时更换。将检查好的器械和所需的敷料放在固定的篮筐内,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包装,盆盘类重叠时须用吸湿纱布隔开以利蒸汽的穿透和干燥。包的最难灭菌点放置化学指卡,供应室护士检查核对后在器械配置清单上签名,附于包内便于手术护士核查清点。按要求进行双层包装后封包。包外化学指示物上注明品名、打包者和核对者姓名、消毒锅号、锅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六项信息。

灭菌: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耐湿热的器材及植入性器材选择压力蒸汽灭菌方式进行灭菌,不耐湿热的器材选择低温灭菌。灭菌过程须按标准进行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遇不合格不得发放。并告知识临床科室若包内化学指示物变色不合格或清洗质量不达标则不得使用,按供应中心召回制度进行召回并上报相关部门导致灭菌失败的原因。

运送:灭菌后的无菌物品要及时送到手术室无菌间储存,无菌物品的安全运输是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我院特点,我们准备了密封不锈钢清洁车和污物车各3辆进行各临床科室无菌包的下送和污器械的回收工作,车辆分区域放置,车辆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将内外擦拭消毒,清洗干净后备用。

篇1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房;综合能力

手术室护理查房可有效提高手术配合的质量。是杜绝护理失误,提高责任护士的素质和技能,及增强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 ]。通过护理查房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检验临床所制定的护理计划的效果,而且还能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促进医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升[2]。随着社会对医护服务要求的提高,护理查房工作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手术室2007 年1 月-2012年11月进行护理查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归纳了护士护理综合能力提升的措施,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手术室2007 年1 月-2012年11月进行的143次护理查房进行分析。其中,业务性查房有84次(58.74%),教学指导性查房有33次( 23.07% ),护理行政查房26次(18.18%)。

1.2方法 每月常规组织业务性查房1次,每季度组织教学指导性查房、护理行政查房一次。(1)个案护理查房:配合手术治疗的巡回护士要做好术前的访视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介绍一些成功治疗的病例。而洗手护士要提前准备好手术物品,并熟悉配合手术实施的过程。(2)模拟护理查房:对于手术过程殊的操作, 要安排技术熟练的护师详细讲解不同的摆放要求和操作技巧。洗手护士要熟悉手术医师的特点,并规范操作的步骤,从而不断增加护士与手术医师配合的默契程度。(3)回顾性护理查房:安排参与过手术治疗的巡回和洗手护士介绍查房的操作要领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患者的诊断结果、手术名称、麻醉和手术的方式、物品准备及手术的过程等。(4)护理行政查房护士长根据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技术质量标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专业知识掌握各岗位护士的岗位质量等情况按计划或对随时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质量检查指导修正。

2 结果

护理查房规范了护理行为, 培养了护士主动思考、深入研究、自觉学习的意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的能力,抢救配合的能力以及为手术医生、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体会

3.1 护理查房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查房前护士要做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还需全面熟悉患者的基本情况。此外,在护理查房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和锻炼护士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3]。

3.2 开展专科新手术病例查房,提高了护士的手术配合水平:(1)邀请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来我院演示规范的手术操作,并安排年技术熟练的护师配合手术的治疗。(2)回顾性分析以往的病例的护理查房资料,不断总结手术操作和护理的经验,然后向全部的护士宣教 ,确保所有的护士均能掌握手术配合的技能[4]。(3)选派护士到外院手术室进行参观学习,回院后结合临床病例的护理查房资料 ,使其熟悉和掌握手术配合的步骤,以保证新手术均能顺利地开展[5]。

3.3 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救手术的护理查房,可增强护士配合抢救治疗的水平。我科多次配合心脏刀刺伤病人的抢救工作,总结出抢救配合护理要点:(1)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纠正失血性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3)抽取血样急测血生化和血气分析,做血型及血交叉试验,以保证病人血源供应,及时了解全身代谢情况,纠正酸碱平衡失调[6]。(4)严密观察尿量;(5)严密观察病情。

3.4 对于手术室差错病例的护理查房,可以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

3.5 对于特殊感染的手术病例查房,可以提升护士自我保护的意识, 使其严格按照隔离技术与消毒的要求去准备和配合特殊感染手术的治疗,从而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6]。

3.6 开展护理行政查房。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充分体现了高年资 、高职称护理业务骨干的核心作用,增强了护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7]。在工作中努力以患者为中心做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常颖.6-sigma在手术室护理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12(7):30-31.

[2]何惠卿,手术室护理查房的实践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25(1):75-76.

[3]孙爱芹,毛秋云.护理查房在提高护士长业务水平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32-833.

[4]陈哲颖,胡文娟.手术室护理查房的现状和分析[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0.

篇12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病人500例为观察组,男263例,女237例;年龄14岁~60岁(37.6岁±6.8岁);肝胆部位手术69例,骨科手术67例,胃肠手术58例,泌尿科手术56例,神经外科51例手术,五官科手术48例,妇产科手术43例,甲乳手术41例,心胸手术39例,眼科手术28例。收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病人500例为对照组,男259例,女241例;年龄15岁~59岁(38.1岁±6.3岁);肝胆部位手术68例,骨科手术69例,胃肠手术57例,泌尿科手术55例,神经外科52例手术,五官科手术49例,妇产科手术42例,甲乳手术40例,心胸手术38例,眼科手术30例。入选标准:①病人精神和智力均正常,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②能够正常交流,并且能够自行填写调查问卷者。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1手术室标准化护理的制订

为了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成立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工作小组,由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麻醉师、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院感科成员、病人组成,小组对标准化护理的编制步骤以及文献的检索、评价标准等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实施细则。工作小组针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根因分析,查阅专著、期刊、电子数据库、网络、会议论文集等所有可能获得的文献资料,以检索到最全面、最好的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工作小组依据客观评价的结果提出编制意见,应用科研证据制定了标准化护理。随后,工作小组在全院范围内召开意见征求会,邀请有关专家及病人参与,针对标准化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者为被工作小组所忽略的证据,最后由工作小组集体讨论,形成标准化护理的终稿。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修订、更新、完善标准化护理。将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制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人手一册,便于学习和查阅。

1.2.1.2手术室标准化护理的实施

由标准化护理工作小组对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依照手术特点设立专科护理小组,设责任组长1名,组员3名。标准化护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讲座安排、理论与技能考核、评价及反馈。培训老师为手术医生和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组长负责对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需要及时纠正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分析。护士长每月对标准化护理的实施情况归纳、总结、反馈,并在护士例会上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问题原因分析,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①术前访视。术前手术室护士访视病房,查看病历,掌握病人的一般情况,有无过敏史及合并症,了解辅助检查结果;看望病人,自我介绍,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了解其心理状态;向病人介绍本院的医疗水平、手术环境、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手术等。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分析,以缓解或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及顾虑,介绍本院同类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正确备皮,备皮时间以尽可能接近切开皮肤时间为标准,剃除体毛的面积根据手术的切口部位确定,使用电动剃刀,每次使用后均需清洗、消毒,刀片均为一次性的。手术切开皮肤前1h给予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备全手术用的物品,术前全面检查手术器械、仪器及抢救设施的性能及工作状态,并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整齐。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过程,熟悉解剖位置,预测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②术中护理。调节手术室温度、湿度,室温维持在22℃~25℃,湿度控制在55%~60%,根据病人的感受适当调控室温,同时注意病人保暖,输血输液适当加温,术中所用灌洗液应加热至37℃,严密监测体温,以保持病人体温≥36℃。巡回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陪伴在病人身边,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核对其姓名、住院号、床号、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等具体情况,向病人交代手术时必要的配合,安慰病人并耐心地解疑答惑,以缓解病人的焦虑与紧张。术中病人摆放规范而舒适,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过多暴露病人,尽量遮挡病人隐私部位。护士熟悉整个手术过程,术中用物准备齐全,在配合医生操作过程中动作娴熟精细,做到稳、准、轻,能够自觉、主动、迅速地传递器械,术中避免器械碰撞,密切配合手术治疗,使得整个手术过程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降低了病人感官刺激,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术中护士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如手术过程中遇病情突变或病情加重,护士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沉着冷静地处理,协助手术及麻醉者,及时准确执行各种临时医嘱,熟练使用急救器材,并维持静脉输液通道畅通。对于手术时间长的病人,由于肢体保持固定位置,容易形成血凝块,导致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在术中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静脉血栓形成,30s充气加压1次,充气压力最高4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交替充气加压,以促进血液循环。术毕仔细清点器械,对麻醉清醒的病人,告知手术成功,将病人送返病房,并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交待术后的注意事项。

③术后随访。全身麻醉术后待病人意识清醒,拔下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离开手术室。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观察室的护理。术后进行病房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如病人的心理变化、饮食、大小便、康复锻炼、伤口疼痛及伤口感染等情况,观察固定处有无循环障碍或神经压迫,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让病人了解如何更快的恢复,安抚病人情绪,促进康复。术后随访发现病人伤口疼痛难忍时,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镇痛泵,配合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征求病人对围术期的感受及意见,了解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让其感受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细心及关心。

1.2.2观察指标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病人的护理质量并比较,满分100分。观察并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制定调查问卷,调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手术室标准化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我院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了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并制成小册子,人手一册,随后进行全员培训,使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专科手术的解剖示意图、手术步骤和手术注意事项;熟练使用手术所需仪器南;手术用物的准备;的准备;另外还包括主刀医生姓名、手术习惯等;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这样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每一项服务、每一项操作、每一种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保障病人手术安全,又避免了耗材的浪费,达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魏革通过加强手术室管理,使手术室综合质量达标率从80%提升到97%。

2.2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我院实施了手术室标准化护理,规范了术前皮肤准备,尽量接近手术时备皮,备皮范围准确,使用电动剃刀,注意消毒,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减少皮肤损伤及感染机会;规范了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术前1h应用抗生素,起到了最佳的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术中注意保暖,加强体温管理,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到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4.4%降到1.0%。术前访视及精心准备,使病人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术中适宜的干预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3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访视,全面了解病人,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使病人得到亲人般的关怀照顾,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她们的信任,使之满意度增加,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术中服务周到细心,适时的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消除不舒适感,为手术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术中严密的监测,及时发现病人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手术过程顺利和手术成功;术后及时随访,与病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可缓解甚至消除病人负性情绪,利于术后恢复,护理工作得到病人的认可,满意度随之提高。

2.4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提高了医生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标准化护理实施后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经过标准化护理培训后,术前精心的准备,熟悉手术过程及解剖部位,熟练地掌握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这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熟悉医生的手术习惯,想医生之所想,与医生的配合默契,使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手术成功率,使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3总结

篇13

对于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文化的建设来说,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文化能够对人的安全行为、组织进行规范,同时可以协调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促进手术室管理的有序进行。对于一个机构来说,不仅要具备较为完善的体制以及管理方法,同时也要具备较为完善的设施以及安全设备,法律制度以及规章标准要健全[1]。另外领导以及职工对安全问题有正确的态度以及处理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文化是患者安全管理的宏观层次,也是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化解,护理安全直接决定护理服务的质量,同时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护理安全则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所以,手术室护理中必须要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

2手术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法

2.1进行护理安全培训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安全文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要想完善安全文化建设,首要做好便是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对于培训的内容主要还有:①理论学习,让护理人员了解安全形势,能够对国内外医疗安全大环境以及对护理安全的需求等进行了解,同时了解自己工作中的安全隐患[2]。②能够有效利用报刊媒体报道的安全问题实例来进行警示教育工作。③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隐患防范方式,可以对各项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④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其次是要对培训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每周要设置专门的交流时间,让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以此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及探讨,从而来找到解决的有效措施。并且能够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另外要经常对手术室的物品进行监察,仪器以及器具等是否放置规范等,能否正常使用。

2.2进行安全文化氛围的构建

为了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以及服务意识,那么必须要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以此来将其有效运用到相关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去。若是发生一些不良事件,那么护士长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工作,以此来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式,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要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理念,以此来形成完善的安全意识,以便于构建出安全文化氛围[3]。

2.3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

要有效识别护理风险,能够充分完善护理安全预防机制,站在管理的角度来充分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充分对目前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手术室物品的准备必须要齐全,操作必须要规范等,以此来有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充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若是手术室引进了新的仪器以及设备,必须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考核,保证其考核合格后进行操作,在手术室要设置安全隐患记录本,将各种隐患及处理方式进行记录,以此来避免发生类似的现象[4]。

2.4优化工作流程

组织护士必须对各班次以及各项操作流程进行有效的评估以及设计,保证其更加科学,以此来避免错误的出现。在手术室中流动的人员较多,并且各种器械的种类较为复杂,尤其是针对一些灭菌物品以及非灭菌物品,必须要按照要求固定摆放,同时也要利用不同颜色来进行标识,药品名称要细致标明。对于一些特殊气体要利用醒目的标识来进行标记。另外,要制定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标准,提出避免风险的有效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遵循各项制度,能够认真执行,物品以及设备要派遣专人进行管理,要保证手术室的空气清洁,能够及时进行清扫等。最后要设置征求意见以及术后回访制度,护士长要定位征求手术科室医生、麻醉医生以及手术患者的相关建议,以此来将各项建议反馈给护理人员,以此来针对建议记性合理的组织交流,从而来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此来满足手术中的各种要求,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

2.5完善术前访视以及术后回访工作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必须要进行术前的访视工作,能够为患者讲解各项注意事项,不断去鼓励患者,促进患者信心的提升,以便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术后要有效对患者进行回访,以此来充分了解患者自身的状况,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充分保证患者的恢复,避免出现并发症。

2.6提升护理人员安全以及服务意识

对于手术室护理来看,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必须要应用到护理管理过程中,由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实施,能够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营造一个安全氛围,逐渐转变护理人员对缺陷以及错误认识及处理的态度,能够勇敢承认错误,并且可以对错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思考,从而来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最终进行总结,以此来充分提升对错误的认识。另外哟啊建立口头报告以及书面报告两种形式,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的传递,以此来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促进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7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

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同时也要充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几率。要定期设置一些交流座谈会,以此来为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护士长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质量检查,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主动从细节处进行检查,以便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能够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以此来完善防范工作。在对各项问题进行分析中,要站在自身以及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管理者要从制度上以及工作流程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处理,以此来不断提升工作的效率,以免发生一些护理事故,影响患者的手术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来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2.8提升团队团结合作能力

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需要多个部门的团结以及合作,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这需要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在繁忙的工作中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以及配合完成任务,若是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手术组成员间必须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够提升协作精神,在工作中相互提醒以及监督,充分弥补工作中的缺陷。为手术室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意识,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实,提升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诉,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以此来在手术室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氛围,不断给予患者亲切感,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工作,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悦 祝辉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章萍.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6,(34):181-183.

[2]余艳艳.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6,(33):151-152.

篇14

(1)接错患者;(2)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给药错误;术中输错血;(3)摔伤和碰伤患者;(4)术中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5)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6)组织压伤或坏死,如四肢手术时,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导致四肢缺血,甚至肢体坏死,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7)术中灼或烧伤患者;(8)标本弄错或丢失;(9)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甚至患者坠车等;(10)术中低体温。

2手术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

2.1随着手术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3]。

2.1.1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接患者时为了防止接错患者严格执行患者交接制度,认真做好四查八对,内容为四查:查术前用药是否执行,是否禁食、水,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情况;八对:对病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腕带、诊断及手术名称。为避免弄错手术部位,我们及时增加了核对手术部位流程和三方(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核对手术部位登记本。术中手术室护士所执行的医嘱均为口头医嘱,护士在接到医嘱时要口头复述,给药前与麻醉师再次核对;同时做好三查七对工作。输血时护士不仅要与麻醉师共同核对,且做好输血的三查八对,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

2.1.2术中清点制度严格执行术中物品清点制度,在手术前、关伤口前、关伤口后清点手术物品并用具体数字记录在术中护理记录单上。如发现物品不符,立即报告手术大夫,认真检查伤口,必要时X线检查,确保体内无遗留物后,方可关闭伤口。手术过程中刷手护士原则上不允许调换,如需要调换严格按照刷手护士交接班制度执行,以确保将手术物品出现差错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2.1.3标本交接制度病理标本放入标本袋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术毕刷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核对后,由巡回护士放到指定位置,并按照标本交接登记本的项目登记,如标本的数量等。专人核对签字后送病理科,送到病理科后病理科人员核对签字。如术中需送冰冻,巡回护士立即将标本放入标本袋,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部位,由专人及时送到病理科直接交予病理科人员进行检查。

2.2安全接送手术患者接送患者一律使用手术室专用平车(车轮带锁),并将平车的床档支起,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避免手术患者摔伤或坠床。在运送手术患者时特别是手术后不仅要迅速平稳,还要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条管路,以免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管路滑脱的现象。我科还制订了管路滑脱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如果发生管路滑脱,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2.3妥善安置手术,防止患者组织压伤或坏死护士在安置手术时严格按照手术安置制度执行。对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术中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可在局部实施按摩,防止局部组织压伤。2009年骨科共行手术时间在5h以上的手术77例,由于加强术中护理,未发生组织压伤的现象。对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手术患者,术中准确记录止血带的开始时间,定时提醒手术大夫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免止血带使用过长,导致患者组织坏死。骨科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患者42例,没有组织坏死的现象发生。

2.4正确安全使用高频电刀,防止术中灼伤或烧伤患者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4],因此一定要待消毒剂充分干燥后方可使用,以免引起皮肤烧伤。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5],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慎用电刀。使用高频电刀前将负极板置于患者肌肉丰富处与皮肤完全接触,一般选择小腿、大腿或臀部,术中经常检查,防止负极板松脱、移位,避免灼伤患者。使用电刀时不仅要保证患者与金属床之间有4cm的绝缘层[6],而且至少用双层敷料隔开架、头架,防止旁路性电灼伤。

2.5防止术中低体温术中注意给患者保温,给重症患者使用保温毯,将保温毯的温度调节为38°C;术中使用恒温箱中的冲洗液冲洗伤口,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6准备充足的手术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包包裹前和使用前均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存在质量不良的现象,如发现及时更换,以免手术器械质量不良发生意外,延误手术。手术室要按照手术需求准备器械,且将术中易被意外污染的器械准备备用包,以保证手术器械的供应。手术室是手术患者进行诊治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做好常规手术器械的准备,备好急诊手术和急救器械,还要做好手术室的应急预案和流程,2009年我们成功完成了4例急诊大咯血患者的手术配合。新晨

2.7定期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完善护理质量管理设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护士长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组每月分别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定期组织分析讨论,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工作中及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安全护理措施,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是判断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实施完整的安全质量控制,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地护理,不断提高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我科通过对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规范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完善了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