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1 15:3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国学传统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国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这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国学经典学习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被大多数的专家学者所认同。它是培养小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方法。
一、国学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是指关于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提高自身的国学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继承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1]。
二、问题的提出
很多年前人们一直围绕着语文学科的工具论和传道论展开辩论。我们不能否认语文的工具性,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又不能陷入工具论的狭隘境地里,如果从工具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显然成了买椟还珠,丢掉了语文更为宝贵的东西。语文是载道的,这也是谁都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也不能抱着腐朽的传统思想,把语文当作禁锢思想、传授大道的载体,陷入工具论的另一端。我们主张语文就是语文,教师应尽其所能地发掘其美好,展示给学生看。教师虽然不能保证每一点都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应该确保其中的每一处美好和营养都能展现出来。语文培养学生各种美丽的思想和品德,靠得是其自身的魅力和营养,而不是灌输和讲解。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是存在问题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要么是过于高大上,俨然成了思想道德的直接灌输,并不能触动学生的情怀;要么仅仅把语文当作工具,使语文教学停留在语言教学的层面。近年来,传统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但是,传统的道德以何种形式和载体回归,在回归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哪些需要继承,哪些需要发扬,哪些需要创新,以及哪些需要摒弃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我们需要做的事有很多。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虽然提出来的略晚一些,但正是时候[2]。
三、国学传统在小学教育中的困境
在传统教育中,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枯燥的,然而却是最有效的。他们在未理解文章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背诵,积累了许多篇章。枯燥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曾经被我们嗤之以鼻并抛弃不用,然而,客观的讲,它也有它积极的意义。许多文学大家,甚至是科学家都回忆小时候的背诵,说尽管那个时候并不理解,可是随着时间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会对那些诗词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再见到那个情景的时候,记忆里的诗句就涌出来,对它的理解就进一步加深了。其好处不仅仅是精神境界的享用,还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学习者的血液里,成为了一生的滋养。然而,目前,我们小学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
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局限。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把语文教学停留在工具启蒙的阶段,认为能教学生认识几个字、写几个句子,达到读书认字的水平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都专注于学校的各种考试和考核中,在思想上难以把语文学科提升到另一个更加高大上的水平和档次,也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更想不到如何去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是教材和人才的缺失。就现有的教材来看,虽然对国学有所涉及,但内容还不够丰富,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传统国学的渴求。许多学校都尝试补充《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的启蒙读物,我们应该选择哪些书目作为传统国学的入门科目,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商榷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简单地把旧时私塾中的启蒙读物拿来的做法也未免显得简单化。此外,这些入门国学的教学也仅仅限于读一读,讲解也毕竟粗浅,毕竟还没有优秀教师能够讲出其中的精髓。
最后是操作规范的缺失。这样的文章背诵哪里,哪里需要深入理解,又有哪些需要加以强调,怎样去粗取精,保留其精华部分,是国学教育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尽管国学进校园已经实施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大家基本上都是在摸索着做,并没有一套经过了验证可被推崇和推广的操作规范。从学校的角度讲,这部分内容是否应纳入考核、怎样考核、考核标准是什么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这部分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3]。
四、国学传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让国学进入小学语文教育,让国学传统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当下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任务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从思想上做好迎接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上做出甄选,选出不仅要在内容上符合,还要在形式上优美的内容来。
国学是我们难以割舍的传统,传承的不仅是文化,还有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其教育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并不需要教师人为地过渡挖掘。国学热的兴起不会是流行风,而是一种新常态的回归。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是大有作为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学是中华民族国人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瑰宝,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芒,发扬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从新一代抓起。让他们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热爱语文、热爱文化,愿意学习,通过用国学经典教育的熏陶,帮助他们清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从中体会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用经典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
参考文献:
[1]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2014.
【关健词】中职课程 陶艺教育 创意能力 自我实现
中国是传统的陶瓷大国,离开中国也不可能构成世界现代陶艺的全貌。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许多国家瓷器工艺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陶瓷工艺的影响。陶瓷也与茶叶、丝绸并称为中国三大特产而名扬中外。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在中职进行陶艺教育课程的尝试,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成与美术教育的目的相一致。让学生通过陶艺教育的学习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自我实现。
谈到陶艺,总有一种神秘而远古的气息震撼着我们。我国原始社会就开始了烧陶,在捏好的泥巴上绘图经高温烧成陶瓷成为艺术品。因此从小孩玩泥的天性开始,就已显示了陶艺的乐趣。陶艺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提高有着积极的潜在功能。“陶冶情操”正是陶艺的一种体现,而它独有的魅力不正是开展创新教育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吗?
捏泥与制陶是人类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随着这种手工文化的发展而创造了生活器具和生活用品,这种看似简练的手工劳作方式,却是人类进程中的文明标志之一。所以,大凡文明国家的现代美育教育都离不开手工劳作的体验,因为儿童对材料的认识和形制的认识要超过图像和色彩,特别具有动手制作的天性,这种动手认知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判断和审美判断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开发和思维模式的培育。特别是制陶更具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与道德教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引申为教育成材之涵义,故有“陶冶性情”、“陶冶情操”之说。的确,青少年应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审美体验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以后他们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青少年时期对手工劳作体验的重要意义,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在陶艺课中,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陶艺和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引导儿童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在陶艺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及对泥料粘合、色彩处理、焙烧温度、陶坯的保护等初步的认识与尝试活动,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萌发科学技术的精神。同时在陶艺课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及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成互相学习、互相关爱,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
陶瓷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陶艺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出现,陶艺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陶艺课堂中,学生还可以研究文学,探讨几何体,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一句话,学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个的世界。教学证明,陶艺教学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它让学生捏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尽情地体会着创造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升,成为了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
G633.3
我国的古诗文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古诗词教学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就初中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提出一些自身的看法。
一、 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可以简单理解为民族发展中传承下来的文化,且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优秀的文化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1]。
二、初中语文中传统文化的体现
(一)政治文化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仁义道德”,即儒家文化的场同时向。而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这些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例如《曹刿论战》反映的是纳谏的内容;《岳阳楼记》中反映的是为官之道;《出师表》中描写的是治理之道等。
(二)民俗文化
例如《核舟记》中所描写的是古代的艺术;《扁鹊见蔡桓公》描写的是医药文化等,这些都是实用性非常突出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经过流传之后出现在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中,也可以让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2]。
(三) 心理文化
心理文化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处世态度,或是情怀等。而这些文章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例如《爱莲说》表达的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过故人庄》表达的是一种隐士的生活态度等。
(四) 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指的是古代的观赏性质的文化,包含古代的文学、诗歌、民间艺术等。例如《木兰诗》具有显著的民歌气息;《口技》描写的是一种民间艺术;《三峡》描写的是自然美景等。
而教材中的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并不限于此,作为教师要以一种全面的视角去认识到文化中的内涵,并采用合适的方式教育给学生。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一) 从历史中了解文化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多其他国家无法拥有的。但是这些文化都产生于封建时期,难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有失偏颇,或是存在着局限性。因而就需要我们用正确的眼光去进行分析。例如隐士文化在当时的时代下被很多不得志的人才所崇尚,原因也在于奸臣当政,社会风气腐败等。而历史中所能体现的正是传统文化的痕迹。因而作为现代的教育者们,要在接纳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文化能最大化地被学生所利用[3]。例如在学习到三国时期的文章时,可以引申到“桃园三结义”这一部分的内容。刘关张三人的义气和情怀历来被人们所称道,但是这种文化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放在现代并不一定适用。例如现代交际中要严格遵照法律法规,不能意气用事等。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历史中了解文化,并掌握如何接纳文化,从而将文化的优势加以利用,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二)从基础中了解文化
基础知识中往往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点在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4]。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了解一些关键词的含义是非常必要的。而字词学习是这一切的基础,而往往一个字中就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例如“仁”字,意为仁x,由一个单人旁和二字组成,表达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人家关系。因此,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知识讲解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更能对文字中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比如《口技》这篇文章,除了一些字词以外,描写的就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间接说明了口技表演者的技术水平高超,同时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三)从生活中了解文化
文化是离不开生活的,而前文也提到过,有很多古诗文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而教师也应该将古代与现代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书本和生活紧密结合,从而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到《岳阳楼记》时,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文化教育。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生活条件都相对良好,在父母的疼爱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文章中突出的思想是“忧患意识”,也就是要时刻对生活具备警惕意识。通过将文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被文化所感染和熏陶。
四、 结语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这也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将这些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樊怡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2):16-17.
[2]马丽丽.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学周刊,2016,10(23):138-139.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7-01
时至当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立足本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教育的本土化意识。笔者也认为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华民族拥有非常久远的灿烂的文明,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而这些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些“精髓”正渐渐被淹没在世界文化大同之中,以语文学科来说,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烟花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此外,佛教和道教也是主流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歌赋、水墨丹青、仁义礼智信等。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充斥着外来文化。作为主课的英语和数学完全来自西方,而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被视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科目,却在很多学生看来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探索一种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语言是保存一个民族文化最长久的方法,同时,语言也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有效手段。二战中的日本对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表现不足的现象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
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比较明显。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古文名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所涉及的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 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的现象,这个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只能将人文类的学科抛之脑后。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显得弱不禁风。语文学科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学修养不深、道德境界不高的局面。
(三)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今年来,外来文化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域,盲目的追星族、星座学说、好莱坞电影、现代科技产品等等,出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课本中。这些外来的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一面,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岌岌可危,因此,拯救传统文化,让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 注重识字表达的教学案例
下面是某两个同学电话通话中的一段话,请找出下面四句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①你还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即将马上召开给我们“清江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可以发现答案就是:①“即将”和“马上”重复,需要删去一个;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前;③语句不得体,应改为“请老师点拔一下”或者“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④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或“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
(二)注重诵读教学案例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仅仅是记住书本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断句的划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通过这样的断句读出来的非常的有感彩。如果这样来读下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你会发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语句本身的那种力量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诵读教学。
(三) 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堂,让传统教育活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也是弘扬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并且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其效率。
1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积极作用
1.1增强学生的修养: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忠孝礼仪廉耻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尊老爱幼,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学生保证自身的行为合乎道德的要求,增强学生的修养。
1.2更好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创新,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承,它的发扬离不开青少年的努力,初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可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的承担自身的责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认识并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将其发扬广大。另外,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及积累,能够使学生根据时代要求不断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将其更完善地流传下去。
2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对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策略,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学修养,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1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初中生对于其内涵和其中蕴含的寓意理解得不够透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在渗透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熟悉传统文化才能对国家的历史进行了解,以史为鉴,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可采用不同方式,如情景教学法以及体验式教学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第二,在开展教学时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渗透的建议,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传统文化知识枯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比如说诗歌比赛等,对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初中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扩大传统文化在初中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时代在不断的进步,观念在不断的改变,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糟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渗透过程中做好筛选工作。比如说传统文化中讲究三纲五常,以三纲为例,三纲具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提出是由当时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君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需要一套思想来对民众进行控制。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文意识在不断的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妇女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推行三纲五常则会引起巨大的矛盾,所以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需要将这些糟粕内容筛选出去,只有渗透健康的传统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语文教师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因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业余时间,不断地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扩充和完善,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知识基础。另外,教师的学习行为还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在业余时间也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之间应该积极的进行沟通交流,对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学习其他教师的渗透经验和方法,提升渗透的效率。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学校积极的对教师开展业务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结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渗透工作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在渗透过程中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而更需要迎难而上,为渗透工作的有效完成而尽心尽力。而学生也应该树立远大的抱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从中获得真知,得到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使得语文的运用、审美及探究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进行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熊康革.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152.
[2]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6.
[3]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113-114.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传承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们祖先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对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吸收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笔者在对传统文化教育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教材、课堂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
一、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总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人为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都是“以人为本”的典范。如《论语》《孟子》中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至今读来仍受益匪浅。儒家思想体系影响着古代许多名人,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易中天曾说:“做学问用儒家的好,实实在在;做人用儒家的也好,堂堂正正。”道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并非是消极的人生观,蕴含着一种朴实无华的辩证思想。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他在逆境时用道家思想来抚慰自己。其实,不论道家,还是儒家,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渗透着对美好社会、人生的向往。
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传统下来的礼仪文化是闻名于世的。《礼记》就是一部以礼仪制度为主题的著经典。《论语》中的“人人不知而不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诚信”以及《鱼我所欲也》中“善”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材中还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情节,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思想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
二、将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要花费力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教学课型,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首先,应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难懂,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古文,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古文,应该先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如讲《红楼梦》,让学生直接阅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把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刘亮等人讲解的红楼诗词介绍给学生,吸引他们去读“红楼”,这样就更加容易了。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古人的思想精华。许多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义,背诵起千古名句来,琅琅上口,但如若问其涵义却不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诗句中优美的文字与诗的意境联系起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圆”两字用得恰到好处,而如果将这两个字改为“白”“红”或“立”“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好奇心,迸发学习的激情。
利用分点分项法,也能提高中学生对古代人物的理解。文学往往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在对古代人物的理解中,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如三国中的曹操,可以从“可爱的奸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可爱”,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奸诈”,又有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英雄之举”,逐项逐点分析,就能对曹操这个人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可从“娇美的女子”和“刚健的英雄”这两点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她。
比较阅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人生观。柳宗元“见水清鱼乐而乐,感石潭寂寥凄寒而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欧阳修将忧愁寄寓于山水之间,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然后“与民同乐”。另外,还有儒与道之争,唐诗宋词中现实与浪漫、豪放与婉约之别,都是可以比较阅读的,这样必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课外,将多彩的文化生活呈现给学生
央视栏目“我们的节日”每逢佳节都会举办诗文朗诵会。在其带领下,随之而来的诗文朗诵潮日渐升温。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视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拓展和开设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读一些现代作家的品评,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在阅读后再向他们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等古典书籍。如此种种,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丰富学生传统文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有:结合教材举办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结合本土特色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开设“古诗文兴趣班”,以爱好古诗文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掀起古诗文学习的热潮。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课堂。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08-02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思维方式,凡事必谈钱、谈享受。金钱观、物质观正冲击着学生们的头脑,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其精神生活中渐行渐远,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严重错位。由于缺乏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礼仪修养,缺乏本民族悠久文化的熏陶,很多初中生正变得自私自利、重利忘义、空虚浮躁、是非不分。他们任性妄为、虚荣偏激,不知什么是艰苦朴素、正直善良、处事为人没有标杆。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教学中开拓创新,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语文为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要深度发掘教材资源,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不失时机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者们刻不容缓要立即行动的大事。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1.发掘教材内涵,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专家学者们精心选择出来的。选文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如《大道之行也》(八年级);有体现诚实守信的,如《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有宣扬礼义道德的,如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有的作品体现人性美,如《童趣》(七年级);有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如《人琴俱亡》(苏教版八年级);又如李白的诗热情奔放、飘逸潇洒,洋溢着自然美;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尖锐批判,充满着现实美……当学生捧起经典徜徉在中国文化殿堂门口时,教师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引领他们走向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提倡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身人格,对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读《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宋濂翻山越岭,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到老师的住处,门外大雪茫茫,而他就那么孤零零地站着,他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为了请教问题,他恭恭敬敬在那等着……那种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那份执着、那种色恭礼至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又如《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告诉我们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八年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民的公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传统教育不空洞
第一,猜谜语、讲故事。传统文化藏存于文字和生活中。在学习汉字时,开展猜谜语、讲故事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对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草丛下面两条狗――“获”;72小时――“晶”;皇帝的衣裳――“袭”;会少离多――“禽”等。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只要你去想象,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学生编出这样的故事:两个懒虫挤在一起藏在春天里睡觉,真是蠢――“蠢”。心头上悬着一把刀,刀口向着心脏,你忍得住还是忍不住这样的威胁?――“忍”。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休”。田中长出草,仔细一看,那是――“苗”字。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凭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编谜语、编故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猜谜语、讲故事活动,不仅小学生喜欢,中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不仅能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记得快,也记得牢,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好处。
第二,诗歌吟唱和经典诵读。历代诗人运用诗歌来表现时代风貌,抒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它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人吟唱,并运用多媒体给古诗词配乐配图,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素质。诵读经典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方法。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是本民族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是文化瑰宝,民族精神的源头。它们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文精华。赫钦斯曾经说过,经典著作乃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是保持文化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在中学可以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学习“无欲则刚”的人生真谛,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锻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体验“和为贵”、“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诵读经典,树人立德,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民族复兴。
第三,成语接龙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倍受学生喜爱。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字、文化、文明的缩影,是汉语言文字中定型了的一些词组或短语。采用接龙比赛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积累的动力,让他们自主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徜徉在成语的海洋而乐此不疲。接龙一般为顺接,即后一成语的字头与前一成语的字尾相连,让成语不断延伸形成长龙。比如声色犬马、马龙车水、水到渠成、成家立业、业精于勤。
此外,还可以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指导学生编诗、填词;把古诗文补写、改写或续写为现代文;学习精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促使学生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体会经典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
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传统节日来临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渠道,了解各地的风情民俗,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如春节期间,南方人舞狮子与北方人舞龙的娱乐文化,南北方年夜饭所折射出的饮食文化,家家户户贴的春联等,都是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契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参观或了解各地的名胜古迹,缅怀古人;引领学生走近诸如琴、棋、书、画,地方戏曲或武术,领略国粹的博大精深;留意婚丧嫁娶的各个流程,分析其设置目的;通过可行的资讯手段,了解并关注待人接物必备的文明用语和传统礼节……总之,教师要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年累月,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二 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教育资源,也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要保持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是要拿来主义地继承。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金声.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长短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郭瑞林编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辨能力;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3-0115-04
一、引 言
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般人乍听之下的反应是吃惊:这不是留学生才应该修习的课程吗?至多,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与英语专业何干?这些吃惊与疑惑背后有两个“理所当然”:首先,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了解,给中国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毫无意义;其次,英语专业,顾名思义,应当以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语言的习得为第一要务,即便开设文化课程,学习英语国家的文明文化才能名正言顺,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务正业。事实上,尽管人们习惯于使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大举推进,国人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博大、怎样精深往往一知半解,自己的体会不深刻,更无法以第二语言进行表述与沟通。同时,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包括获取以母语无法获得的知识,从而扩大经验范围,提升人的智识,也包括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推介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此看来,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修习母语文化十分重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访华期间谈教育时曾提出,教育使人类进化,“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而他所说的教育即包括传授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知识,也意指道德、文化方面的教育 [1 ]。不过,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教学长期存在比较严重的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学生从入学起一直接受的是听、说、读、译、写的技能训练,不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即使在这些训练的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相当知识,却往往忽视了智识的培养。由于技能性训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很多人将英语视为一种工具,形成了但凡学习英语的人都仅仅是工具性人才的成见。英语专业似乎已经不再隶属于人文学科,而只是“培养译员的‘语言学校’” [2 ]。其实,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单纯地进行语言能力训练而忽视思维能力的锻炼,则会导致在交流中出现言之无物的问题,语言表达质量不高。
虽然近年来英语专业有加强文化修习的倾向,但往往重目标语言文化、轻母语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文化失语症”,对于“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这一缺失令我们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中处于“文化下风” [3-4 ]。文化交流是双向活动,想要逆转文化下风地位,顺畅地进行交流,需得遵循知己知彼的原则。有鉴于此,以“内容依托教学法” [5 ]为特色的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读议写”系列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
二、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至概念层面,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获取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本课程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侧重于传统实践,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技能、技法的介绍,如瓷器、丝绸、茶道、书画、园林、建筑、曲艺、武术、中医等等,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入手,深入探讨这些传统实践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另一部分则为形而上的介绍,着重探讨儒、释、道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意在帮助学生建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这样的课程设置,意在使学生将文化现象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相结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式认知。
面对如此庞杂且难度深浅不一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始终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原则。不过,这个“材”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对象,也包括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材料。而“读议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很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读议写”系列课程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一改以往教学中锻炼“手段”、单独训练某项技能的做法,将教学目标提升至较高的锻炼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层次,引导学生以增强智识为目的,通过课前广泛涉猎阅读材料(读)、课堂讨论(议)以及课后写作(写)的方式,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思辨能力的锻炼是“读议写”课程的重要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教育实践往往与教育理念脱节,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似乎更甚。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 000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 [6 ]英语专业学生思维发展变化呈现的这一特点与英语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轻分析、推理、评判能力的训练不无关系。“读议写”系列课程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就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三段式教学实践
按照“读议写”课程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归纳的逻辑,将课堂教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门铺垫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目的,从那些学生自以为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发现其间不为人留心的关联,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挖;第二阶段为知识扩展阶段,此时要将教学视野扩展至知之不深的种种文化实践,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第三阶段则为总括升华阶段,旨在归纳总结之前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上升至形而上的层次,以建立体系式的认知。对应于这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的阅读、课堂里的讨论形式会相应地产生变化。
第一阶段学习的关键在于从现象中发掘观念。一般说来,学生从出生之日起,一直浸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熟悉表层文化,但对于这些表层文化现象很少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支持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对之进行探究的意识淡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采取启发式教学,有选择性地择取并罗列学生熟知的表层文化现象,再以连续发问的形式将这些现象上升至概念层面,引领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的中国人特有的基本文化观念,再经由辩论、讨论等形式加深理解。例如从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里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某些奇、偶数的偏好入手,深入发掘中国古人独有的宇宙观等。这些观念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不少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范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多受控于这些观念却不自知。再如,学习传统的重大节日时,让学生列举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以及与这些节日源起相关的种种传说故事,并对各个节日进行分类比较,使他们发现很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大量的节庆都要进行扫墓祭祖活动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祖先的敬重,由此对于家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大基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此外,这些传统节庆日期的取定,又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数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的影响息息相关。从教学中收到的反馈来看,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经验范围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足,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打好基本观念的基础之后,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定位于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不同角度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自古以来,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重大贡献,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再单一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习。例如探究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而非其他诸如丝绸、瓷器等举世闻名的创造或物产,以及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如何影响了欧洲文明的进程等等。
有了第一阶段启发式教学的铺垫,第二阶段教学的特点在于“主动”二字。首先,这一阶段要求革新教学手段,变由老师主导的课堂为学生主讲的课堂。第二阶段的教学按讲授主题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或称小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ing),在课堂上给每个小组20分钟时间充当“本堂课讲师”,共同就一个话题展开陈述。在陈述过程中给予听众随时就陈述内容进行发问的权力,以此激励讲师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此举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地接受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随机提问提高了主讲人对于讲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要求,增强了课外学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换言之,它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强迫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中丧失了教学功能,相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加入并引导学生的陈述和讨论,更要能从课堂讨论中启发学生。
基于锻炼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考虑,我们要求陈述内容充实、思维严密、逻辑严谨、表达得体。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陈述时,PPT里面只能出现提纲挈领式的关键词,主讲人只能讲不能诵读,必须要以学生自己的逻辑呈现所讲述内容。针对部分英语表达不够自信的学生,鼓励他们以完成交流为首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兼顾语法准确、语音正确等其他原则。如此一来,既避免学生直接挪用网上获取的资源,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此外,无论是讲解还是提问交流或是展开讨论,学生须遵循“得体”原则,注意区别口头陈述语言与书面语。口头陈述要重点突出,与同学交流时则要注意彬彬有礼。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第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在汲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发挥,不少人在角度的选择以及陈述的形式上出人意表,带给教师很多惊喜。
除了课堂内的主动,课外的主动学习对于第二阶段的教学也非常重要。课外学习指的是学生课前搜索并筛选阅读材料,进行大量阅读,将知识消化吸收,然后选择角度提炼陈述。教学材料的获取曾经是困扰英语专业学习的一大难题,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搜索引擎以及知识库的出现令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方面解决了阅读材料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对阅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甄别、过滤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训练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权威知识,就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是智识的锻炼。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作为铺垫,第三阶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形而上的总结讨论就不再显得深奥艰涩。这一阶段的学习以深刻性为特征,而检验思考深度最有效方式便是写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上来说,课后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课前阅读以及课堂讨论,因为写作是课前、课中思考的延续,是对阅读、讨论的成果进行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独有观念,并将之系统化的过程。换言之,阅读和讨论的最终落脚点为能够将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形成篇章。如果说,课前、课中的学习旨在锻炼并提高学生综合思辨的能力,那么课后的写作环节就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根据“读议写”课程的整体设计,学生的写作训练贯穿这3个学习阶段的始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只规定某个写作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围绕该主题自行拟定作文题目。
与传统写作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只就一个题目进行写作,但必须经历数易其稿的过程,将论文由最初的600字左右扩展至最后的1 500字。最初的论文,逻辑性差、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充分等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学生的思维存在严重的同化现象,不仅选题雷同,论点相近,就连论证的方法以及论据都极为相似。有一个班,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全部以“论文化身份”为题。不过,这种大面积雷同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个体性已经遭到抹杀,而是说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收敛了其思维的锐度,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作业时,已经养成了思维上的一种懒惰,总是以最显而易见但却缺乏思想深度和个性的方式进行应付。然而,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思考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同样是从小的现象入手探究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基因,但最后确定的选题殊异,有同学探讨龙图腾,有的同学选择研究中国的人情观,还有同学从《喜福会》入手,分析中国的家观念等等。选题的多样化至少从一个方面表明学生确实积极主动开始思考。实践证明,经过数次修改、扩充之后,论文在论点的鲜明度、论证的条理性、论据的提出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如果说写作是有效展示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这样的结果也许能说明经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至少,在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四、结 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学现象入手,向学生介绍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有助于他们深层次思考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门课热情很高,在管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于母语文化知之甚少,在惭愧警醒之余,更激发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强烈的好奇心。阅读、讨论、写作三位一体的教授模式,以锻炼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将学习涵盖课前、课后落到实处,使学生在了解母语文化的同时,英语能力也能获得显著提升,做到了兼顾母语文化修养与英语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外的读与写,学生了解到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足,更增加了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参考文献:
[1]杜 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 适,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育,2002,(2):91-93.
[3]从 丛.“中国文化失语”:我们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4).
[4]从 丛.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49-52.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小说 有效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94
我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直到宋代出现“话本”――白话小说,再加上当时民间艺人的“说书”职业的流行,白话小说才在民间流行起来。早期的小说不被主流文学接受,被认为是俗文化,直到五四时期,小说才被重视。解放后,小说文化在我国繁荣发展,但仍有一部人认为小说文化难登大雅之堂,至此小说在文学中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现代教育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说成了初中语文课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中招考试大纲》中,关于对古传统小说内容的考查要求比较简单,导致部分教师对传统小说教学不重视,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没有对学生学习传统小说作出适当正确的引导,导致传统小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
一、学生学习情况
(一)语言障碍
小说一般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比较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给学生带感官上的阅读愉悦感。但是,相对性的我国传统小说多是半白话文,其语言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形态,学生对这种小说在语言阅读流畅度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作者的比喻、解释等也存在理解度不高的情况。虽然传统小说教学相比较文言文、古典诗歌教学有语言上的优势,但是对于知识背景并不深厚的初中生,在语言理解上还存在障碍。
(二)应试压力
学生刚升入初中,从小学轻松的两三门课突然增多到七八门科,压力骤升,很长时间适应不了,小学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基本上都变成了写作业、预习、复习的应付学习,因此,阅读传统小说的时间被压缩。
(三)喜“看”不喜“学”
学生之所以喜欢看小说,是因为小说的无压力阅读能给学生身体、心理、精神上带来感官愉悦性,而选入课本的传统小说,需要学生有目的、有压力、边读边想式的阅读,愉悦的阅读在学生心中就“变味”了,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四)同种不同类小说
学生喜欢的小说,多是现代社会流行的通俗小说,武侠、言情、修仙、修真、恐怖、悬疑类等,喜欢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很少关注小说自身语言的魅力和人物艺术的描写。因此,学生很少愿意关注、体会传统小说中经典的语言、人物的塑造。学生爱看的小说,虽同为小说,但是是“路同道不同”的小说。
二、教师教学情况
(一)重视度低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由于中招这面旗帜的存在,相对而言,初中教师比小学教师在学生成绩方面有压力。又因中招考试对传统小说的考查要求不高,不少教师认为过细的讲解传统小说是浪费时间,且对传统小说教学理念、方法重视度不高。
(二)自身素质不够
由于应付压力,一些教师只专注于对如何能提高学生成绩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对考查要求不高的传统小说教学探索与研究度不高;还有一部分教师本身对传统小说投入不多,购买传统小说书籍少,对传统小说原著研究不够,跟不上时代对传统小说的解读,只对照语文参考书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教学,把握不到传统小说的全面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欣赏不出传统小说的真正美的。也会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不到位、对小说人物塑造鉴赏不够全面,做不到吸引学生去学习欣赏传统小说,更谈不上提高学生文学素质。
(三)教学方法陈旧
现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课堂应用广泛、合作式探究教学方法模式已较成熟,但部分教师在传统小说教学中,不愿创新传统小说教学设计,仍采用“教师对口一人讲、学生对耳听”的教学手段和“三段论”教学方法,即教师一人分析小说的段落,归纳段落含义,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样教学效率低,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对传统小说学习的兴趣,进而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阅读环境
(一)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全球互联网化,人与人交H沟通数字化。同样,阅读也向数字化发展多。学生获得小说的途径非常多,甚至能完全摆脱传统的书本阅读形态。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等数字化阅读接近了阅读与学生的距离,但同时给予学生对小说的选择也多了起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通俗化大众化小说阅读度高,对传统小说兴趣不大,再加上阅读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学生不愿将课外时间放到阅读时间长、收效低的传统小说中,宁愿多做几道题基础性的习题来提高考试成绩。另外,电视、电影的流行,给予了传统小说更好的展示平台,但是又让学生失去了阅读欣赏传统小说语言魅力的机会。
(二)学校环境
目前,能够支撑纸质传统小说阅读的阵地,主要来自学校图书馆,但一些学校对图书馆建设投入不够,馆藏书籍破旧,跟不上时展,甚至有些学校的图书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从不对学生开放。还有一部分学校与校外公司机构联合建办图书馆,校外人员的参与使图书馆建设带有盈利性质,为了吸引学生办卡借阅,图书馆内多放一些通俗的、大众化的杂志、期刊和小说,而对传统小说的评注、解读类的书籍根本进不了图书馆的大门。
(三)家庭环境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有些家长自身亦无阅读习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教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大,家长对传统小说的态度也影响了学生对传统小说的阅读态度。特别是升入初中,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家庭书籍购买投入方面,给学生投资购买传统小说的很少,多会投入购买应对考试的参考书、练习题等。还有一部分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阅读课外书、小说会影响学习,禁止学生阅读一切课外杂志、小说,把小说阅读一棒子打死,顺便把传统小说也扼杀在阅读的摇篮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汉语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学习系统性学习汉语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键途径,在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进行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讲授,还应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价值,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汉语语言水平,从而改善整体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经典名家作品,由于语言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这些优秀作品中通常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着重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加以运用,合理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使他同步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先研读课文内容,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文章以独拱石桥的代表赵州桥和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为例,这两座石拱桥都世界闻名,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典型性令人信服。为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关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视频等材料,通过多媒体教学身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他们面前。在图文并茂中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知识,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研究我国的石拱桥文化。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深刻解读传统文化
自从新课程改革颁布和实施以来,大力倡导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他们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方式得以广泛应用,使其自觉主动性大为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以及知识结构的积极构建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汇总传统文化渗透,教师需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吸引他们踊跃学习语文知识,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深刻解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乐趣。
在这里,仍然以《中国石拱桥》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合作学习、自由讨论的课堂学习方式,在课前设置好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为讨论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内部交流和讨论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色,探究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信息,促使他们自主感知到石拱桥的深厚文化底蕴。学生在相互讨沟通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并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体会到说明文语言周密和准确的特点,他们可以感受到石拱桥的艺术美,在互动中深度解读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从而深化理解。
三、不断创新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理解文化精髓内涵的关键前提,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可向他们传授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新颖个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陶冶和精神享受,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借此实现汇总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诗词原创大赛”活动,鼓励他们按照古诗词的平仄押韵进行自主或合作创作。像在进行《钱塘湖春行》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在课前为比赛做好准备工作,在朗读与背诵过程中了解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在课堂上对古人写景抒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产生进一步认识,初步知道如何借景抒情,启发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接着,教师可让学生以诵读为基础描写景物和抒发心情,进行诗词创作比赛,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和强化体验。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汇总传统文化渗透,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念,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和创新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攀.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一、接近文化故事,体味文化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赋予传统文化无限的生命和内涵。但是这些内涵对于现代缺乏人生经历、人生经验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而且文化虽广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深奥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说,这些内容多且难。荀子在其《劝学》中曾明确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为了能够将传统文化教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时间进行文化渗透。比如,我会在每个月为学生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如“孝”,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文化主题自主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搜集与之相关的故事,最后组织学生利用每天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讲述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孝”的故事,一天一个学生,这样一个月全班学生都可以轮一次。在这短短的三分钟积累中,学生可以在一个月内掌握我国的“二十四孝”故事,对“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树立起“孝”的意识,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趣味汉字,体验文化
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文化学科和语言学科。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语文的文化性和语言性渗透文化因素。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美妙和汉字的文化意蕴,我常常会利用学生的汉字书写进行文化训练。比如,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常常问我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向学生介绍“六书”,让学生明白汉字的构字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关于这些文字的起源,了解这些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搜集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趣闻。以“女”字旁的汉字为例,许多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尽管一些汉字带有“女”字旁,但是这些汉字里的“女”却有不同的意味。像“姬”这一姓氏,出自黄帝出生所在地,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这一姓氏具有高贵性,这也与“女”这一偏旁密不可分。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地位远远高于男性地位,带有“女”字旁的字多为褒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父系社会的到来,“女”作为邪恶的代表,其所组合的字大多含有贬义,像“奸”“妄”“妒”等。通过这种对汉字的训练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还可以从中窥探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水平。
三、亲近古文,领略文化
人格的塑造需要各个学科的共同教育完成。其中,语文教学对人格教育的意义尤为显著。在语文教学中应多增加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分量,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论语》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人人心德也。心中有爱,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相处,不能离群而独存,互亲互爱,整个社会才能更温暖更和谐地发展下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从小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关爱他人,对于物质生活优越的独生子女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精神财富上的分享。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义者,应因地制宜,当做就做,不该做的就不要去做。孔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比。”义是一种形式,是根据人的不同身份,根据不同的事情来实现仁。义是体现仁爱精神的,不仁不义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去做。面临不同的事情,义的表现方法也不同。比如说,我们教育学生要诚信不要说谎,但是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医生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或者让对方有比较好的生活状态而对绝症病人说谎,这就是义。身为学生,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好年华,这是义;为人子女,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这是义;作为社会一份子,尊敬他人,爱护生活环境,这也是义。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就能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不但要教授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更要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样,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很多时候是以模仿大人的言行和处事方式来促进自己成长的。
智者,知也。明是非,懂曲直,有判断力,不人云亦云,有进取之心,晓谋略,知计算。学生对于现在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要比成年人快得多,因此不要小瞧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要多去了解学生最新的动向,了解他们关注的焦点,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革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去学习更多有益的新技能和知识。
信者,诚也。“信”字拆开,即为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实守信,这点对于基础教育很重要。曾子杀猪,已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孔子的学生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有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一开始是很守信的,尤其是同学之间彼此的承诺。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以后反而变得不够诚信呢?这跟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有关系,很多成年人不能以身作则,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温,谓颜色和也。意思是说脸色和善,待人态度温和。在成语中有诸多体现,如温文尔雅、温尔敦厚等。有些学生成绩异常优异,但是在与同学亲友相处的过程中却性格急躁,脾气有点冲。这种性格未来会对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教育学生真诚待人,教师不但要督促学生全面发展,也要引导学生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良者,善也。即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衡量它们的标准。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没有爱和奉献的精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应该从小教育学生多做好事,多关注身边的人。
恭,常常和“敬”出现在一起。“在貌为恭,在心为敬”,除对他人的态度要端正之外,更要对他人尤其是长辈尊敬。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不是流于形式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只有学会感恩,人们才会去珍惜身边已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也不应该摈弃节俭这一美德。从“光盘行动”等一系列宣扬节俭美德的公益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你会发现,不是人们品德不够高尚,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从小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意义重大。
让,厚人自薄谓之让。让字里包含着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等丰富内容。从尧舜禅让到孔融让梨,蕴含了千古的美德。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独一份的关爱,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多指导学生学习“让”,并从学习“分享”开始。如在教室成立一个小的读书角,每个学生自愿带一本课外书,存放在读书角,每人每次可以借阅一本书,而且让学生自己制定图书管理和保护制度,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诸如此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中来,对培养学生的“让”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见,优良传统文化对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更好的结合到一起呢?从学习优秀传统文学开始。根据儿童心理学,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差。因此,教师要多尊重学生的个性,要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通过百家讲坛这一平台,大家学到很多优秀的国学精品,引发了一系列学习国学的热潮。同理,一味的说服式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们必须将教学形式多元化、多媒体化、多层次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可与多媒体教育结合,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关视频,通过故事叙述的形式,从视觉听觉上双管齐下,让学生通过视频材料去学习。
国学讲座,学校可联系优秀的国学导师和学者,或者与当地图书馆合作,邀请国学大师来给学生开讲座,让学生接触并了解更多优良传统文化的学习形式。图书馆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活动,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前往参展和学习。
一、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1.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同时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诗词文化,歌颂着许多爱国情怀的精神,以及讲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史。这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小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生的年纪一般比较小,心理和身体都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尤其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3.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五千年来文明历史留下的瑰宝,它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只是存储比较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充分。通过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归属感,并使他们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策略
1.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宽泛,蕴含着教育的价值,其中有许多古诗词、古代建筑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文章中介绍了圆明园是由三个园林组成的,并且里面有许多文物宝藏。从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金碧辉煌,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但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没有能够很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导致圆明园被毁灭的悲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谈一谈圆明园被毁的感受,并让他们探索一下其中的历史原因。最后,由教师总结观点,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旧中国落后导致的,从而不能够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建筑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不再受他人欺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创建语文课中传统文化情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要死板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创建情景,以便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揠苗助长》这课时,就要帮助学生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揠苗助长》这一则古代寓言主要讲一个古人,希望自己的稻苗长得快一点,然后就自己拔苗,把稻苗拔高,最后稻苗都死了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告诉学生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当教师讲解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观点: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
传统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民间传统文化影响逐渐消失,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国政府都制定相关法律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我国于2011 年6 月1 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4条进一本文由收集整理步指出: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必要性。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宝库
音乐类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受我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西方音乐占据幼儿师范院校音乐类课程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陌生。我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琴艺术、西安鼓乐、侗族大歌等民间传统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音乐占171项(含扩展项目16项);南阳板头曲、中州筝派、信阳民歌、开封盘鼓、轧琴、沁阳唢呐等35项河南特有的民间音乐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中许多类别适合在幼儿中教学。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类课程中很少涉及民间传统音乐方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启蒙教育。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尚未开发的课程资源宝库。
2.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当前由于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民间传统音乐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宝贵的民间传统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河南省统计局对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代表的戏曲,观众中老年人占大部分比例,中年人占小部分比例,而青少年几乎没有。如何使青少年了解传统音乐、热爱传统音乐是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承担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使幼儿从小受到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发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世界文明的巅峰。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一度被冷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爱并学习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事沧桑的考验、筛选之后而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了诸多审美风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思想意识的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另外,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表演,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方式
1.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在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师范院校教师应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特点对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比较、筛选。幼儿师范院校可以选择那些容易在幼儿中普及推广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改革,编撰相关教材,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相关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民间传统音乐课程体系。
2.建立民间传统音乐师资队伍
受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影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师主要是钢琴、声乐以及西方器乐等方向的教师,而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较少,本土特色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来讲更是陌生。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采取本校教师结合自己专业到民间采风,向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学习。如声乐类老师可以学习信阳民歌、桐柏山歌等民间音乐,器乐教师可以学习唢呐、开封盘鼓等民间乐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优秀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