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15:32: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 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 [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 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 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 吴国盛 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 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 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 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3-24

[9] 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精神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宝库。认真总结、分析并有选择性的吸收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历史财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内涵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关于“天人合一”,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是: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周易,传说中伏羲氏作八卦,八卦中的各卦都是不同的卦体,每个卦体由三个线段组成,每个线段有一个象征意义:上象征天,下象征地,中间象征人,称为天、地、人“三才”。“天人合一”思想被我国古代多数思想家所推崇和发展,是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的思想就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内涵。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对仁的解释在其著作中出现过多次,他在《论语・雍也》中解释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教育人们要勇挑重担,而不计较收获的多少,这样才能算作是有仁心的人。也就是说要敢于进行自我牺牲,要带着责任感主动承担利他行为,勇于担任道德主体的角色。孔子还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有仁德的人待人接物都会恭谨慎重,不会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对于国事也好,家事也好,都不会怨天尤人。总之,有仁德的人要有大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孔子将这种仁爱之心由对人扩展到了对自然界,他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体现了孔子对动物的仁爱之心。

孟子的思想更加强调民本和责任感,他一再劝诫君王实施仁政,使社会内部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和谐、温馨氛围。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要求人们在养育自己的孩子和赡养自己的老人的同时也要关爱到别人的孩子和老人,这样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孟子更进一步把这种博爱精神扩展到自然领域,他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6]可见,在几千年前,孟子就已经告诫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适度,要顺应其生长规律,根据具体的节气时令耕种、捕捞、砍伐,这样百姓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满了。

儒家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观点也饱含“仁”与“天人合一”的融合。荀子认为[7],草木开花长大的时候,斧头不进山林砍伐,这是为了不让植物的生命夭折。鼋鼍、鱼鳖、鳅@怀孕、生育的时候,渔网、毒药不入湖泽,这是不断绝它们的生长。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储藏,一年四季不耽误时节,百姓就有多余的粮食了。池塘、水潭、河流、湖泊,严格遵守每个季节的禁令,百姓就有多余的资财了。树木的砍伐、培育养护不耽误时节,百姓就有了多余的木材。所以还是要顺应自然,以爱护的角度适当索取,才能实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循环观点,老子认为万物都有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而人们就应该遵从规律,顺应自然,而不要轻举妄动,就可以达到与自然的统一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8]老子通过观察指出,世间万物都会经历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然后回归它们的根本,从而达到永恒,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就会成功,不懂得循环规律的人就会有灾祸。老子又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9]刮风刮不了一早晨,大雨下不了一整天,这都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连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老子认为,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人就能顺应自然,从而实现自身,所以人们要修养德行,尊重自然。

(二)“天人相分”思想

荀子是“天人相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所谓“天人相分”并不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说人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荀子在《王制》[10]中指出,水火虽然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虽然有生命但没有知觉,动物虽然有知觉,但不懂礼义。而人跟某些动物相比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健,但可以集群并相互协调,从而合理利用四季节气,使天下收益,所以人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荀子在继承前辈们“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后又具体解释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依据是要以人们自身的需要为尺度,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正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权利。他说:“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11]是说人们要会利用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来供养自己,顺应人的需要去做就是福,违背人的需要去做就是祸。这样人们就可以实现“天地官而万物役”恰到好处地役使万物了。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肯定过科技的重要性,他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12]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正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探索出自然的奥秘,从而产生了科学,人们进而创造出了技术来应对灾难,让自己摆脱困境,这些依靠的都是人类对能动性的合理发挥。

道家学说虽一直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附和顺应,但并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要人们适可而止,审时度势地合理发挥能动性,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走极端,以实现长久发展。“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 [13]伟大的成就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不凋敝;盈满的杯子好像中间有虚空,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最刚直的东西仿佛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人仿佛笨手笨脚,最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所以老子的本意只是告诫人们拥有了这些技能也应谦虚谨慎,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三)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

生态学家奈斯指出:“地球上的非人类生命的美拥有自在的价值。这种价值独立于它对人类的有限目的的工具意义上的有用性。” [14]

我国古代思想家们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达过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5]意思是说自然界虽不言不语,一年四季却运行不息,世间万物也生生不已,这种默然的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子贡在反驳叔孙武叔对仲尼的诋毁时也以日月为例说:“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6]在子贡看来,人类自身的损益对自然界来讲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日月星辰的运行不会因为人们的极端行为而有任何变化,人类在自然面前是看似微小的。荀子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更是在《天论》中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17]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即使是世间再伟大的英雄也无从改变,如果顺应其规律,人类就会有所发展,如果违背规律,就会遭殃。而后他又进一步具体说明:“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18]既然天地不会因人的喜好而改变自身规律,那么人也应依照自己的原则来做事。

道家学说以中庸、无为、善柔为特点,更是强调自然界的独立性和先在性。老子把[19]自然法则的玄妙程度视作高于人类语言表达能力的范畴,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规律,源于自然,都有一个产生、强大、衰落、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事物运行的具体规律是人类难以参透的。他进而又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意思是说世间伟大的东西有四种,而君王仅排第四,人取法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自然,自然才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尺度。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更是以其“万物一齐”的思想为核心要求人们尊重世间万物。庄子认为,那些试图把一己成见假托给客观事物而不愿顺应规律的人最终只是在做无用功;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广博、豁达地生活在均衡而又自然的境界里,不强求、不急躁,从容地接受和应对身边的事物,因为他们早已领悟到万物终将归为一体,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才最有益自己身心的健康。他在《齐物论》中对天籁的描述是“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21]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自身,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操控。所以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万物终将殊途同归。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中孕育产生的,是根植于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前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对于当代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而言,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要素。放眼世界历史,文明古国创造的伟大文明几近衰落、消失,唯有中华文明独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是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尊重自然”等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我们今天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所吸收和借鉴。

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明思想要求人们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平常心、安全感应用到人际关系中去,以关爱、诚恳、谦虚、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社会成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协调。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转变社会风气,转变人们价值观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很多人把环境破坏归咎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经济和科技本身,而在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古代先哲们告诫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本身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应用我们的能力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从而找到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方法。但对改造自然方面能力的发挥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因在对抗自然中的短暂胜利或对自然开发过程中所得到的短期利益而忘乎所以地对自然界进行无限度的索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早已远不及农业文明时期强烈,对自然规律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消减,以致污染、浪费、过度开发等现象甚嚣尘上。因此,传统思想中对自然环境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同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颇具时效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

[2]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

[3]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7

[4]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4

[5]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6

[6]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

[7]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7

[8]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8

[9]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52

[10]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6

[11]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0

[12]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24

[13]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98

[14]Arne Naess, “A Defence of the Deep Ecology Movement”, Environmental Ethics (Fall 1984)

[15]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6

[16]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3

[17]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09

[18]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1

[19]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8

[20]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57

篇3

关键词:生态理念;中国传统住宅室内设计;结合

中国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越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的精髓进行挖掘。中华文化向来有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传统住宅的设计上,包括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室内装饰陈设的设计、设计的选材以及营造的技术1,都无处不在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而在生态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同现代文明中的生态理念又是相得益彰的。所以我们应当积极进行思考,将生态理念同中国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相结合。中国的传统住宅经历了几千年沉淀形成了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住宅环境2,近年来,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挖掘,传统住宅的设计理念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又同现代化的生态理念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这正是将生态理念与中国传统住宅室内设计相结合的着眼点。

一、生态理念与室内装饰陈设的结合

生态理念下的室内装饰,一方面要求处处体现出绿色家居的原则。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乏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观念。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最好诠释。在过去,人们在进行室内装饰时,盲目地崇尚西式的华丽风格,却使用了一些污染性较大的材料和饰品。直到近年来这种误区才有所改观。那么我们该怎样打造一个绿色家居呢?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绿植、盆栽、盆景、瓶插、山石等多种元素的有机组合,不仅使室内装饰造型典雅、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出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上所起的效应,使室内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得到有效吸收,为住户带来一个节能、环保的居住空间。另一方面,生态理念还要同我国传统的居住伦理相结合。因为,一个注重居住伦理的家居环境,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住户心情舒畅,让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能和睦相处。住户心情上的愉悦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本身也是生态家居的另一种体现。因此趋吉避凶、向善惩恶的美好愿望也应当体现于家居室内装饰的陈设上。所以在室内装饰的陈设方面,可以设置一些体现出各民族特征的元素。如汉族所推崇的鹤、鹿及灵芝,白族推崇的荷花,以及深受傣族喜爱的大象、孔雀、槟榔等。

二、生态理念与室内外环境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整体观念,室内外的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所以从房屋的选址、修建和布局,都无处不在地体现出传统的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同现代化生态理念的结合,就在于要在室内装饰中,注重房屋的通风性,注重房屋的内部布置要通透敞亮,不能让人产生压抑感。空间和空间之间要相得益彰,并有机地运用檐廊、花窗、隔断、屏风等设施,让住宅内外空间清爽、明朗,具有较强的贯通性,给人以温馨,舒适、宜居的感觉。此外,在室内颜色的布局上,不要盲目追求五光十色的艳丽感,因为这样的色调常常会给人以刺眼的感觉,时间长了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显然是不符合生态理念的。相比之下,采取以朴实、柔和、温暖为主的色调,就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三、生态理念与室内设计取材的结合

在家具的选择上,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大上,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材料来打造家具。例如,采用竹草来编制凳椅、床龛和陈设装饰、生活用具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它使室内充满浓厚的古典气息,情趣盎然。并且,这样的取材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可谓物美价廉。在地板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古朴、典雅的木质地板,并同朴实、柔和、温暖的室内色调相结合,使住宅更加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四、生态理念与传统民居设计的结合

在家庭住宅的设计上,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情结。在室内设计中也往往乐于复古和回归自然,来给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栖居的家园。而受“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民居的室内设计历来都是极其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早在先人的身上就已经得到践行了。吸收传统民居的智慧来进行住宅室内设计,可以有效地对室内设计方案进行升华。比如,通过贯彻可持续发展低碳化设计理念,传承传统民居在建造过程中的生态智慧3,并充分利用自然风、自然光、及自然雨水等自然资源,打造低碳住宅的方案,就充分体现出了生态理念与传统民居设计的结合。

五、生态理念与科技型智能化室内设计的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通过生态理念与科技型智能化室内设计的结合,本质上是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手段,来在室内设计中贯彻生态理念。比如,在基于传统元素的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节能型的家居材料,用于室内装修设计之中,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绿色化、清新化,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六、生态理念与创新个性化室内设计的结合

“和而不同”是先贤孔夫子倡导的。“和而不同”意味着对个性的尊重和对创意的提倡。体现在室内设计中便在于,我们可以基于生态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创新。以自己独特的创意,让室内设计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太阳能收集器和光电转化器,最大化地挖掘出原生能源的利用价值,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将热压与风压有机结合、并运用机械辅助等手段,加强室内的通风性等,使住宅内的环境更加健康环保。

七、结语

传统住宅的室内设计,深刻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时至今日仍然在室内设计上具有值得借鉴的价值。而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理念日益成为室内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准则。此时,将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同当代的生态理念相结合,成为21世纪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探讨。

作者:王晓梅 单位:邯郸学院

注释:

1.景蕾蕾.中国传统住宅室内设计的生态理念[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1(9):111-115.

篇4

美丽河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河南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四个河南”、“两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美丽河南建设,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智慧,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资源。彼得・圣吉在《必要的革命》中指出:“中国拥有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与印度一起保存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包括对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智慧传承。在对矿产资源开采依赖越来越小、对人力资源开发依赖越来越大的世界,挖掘这种深层文化智慧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关键。”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充分挖掘出来,是美丽河南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丽河南建设,要以制度设计实现生态红利。面对新的生态要求,只有坚持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美丽河南建设,也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一要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它包括两个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变化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

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工业化仍未完成的河南来说,发展仍然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河南在抓紧治污的同时,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粗放高耗外延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以壮大规模和提升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由黑色经济体系向绿色经济体系的转变,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

三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复合生态”的理念,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整体最优,在空间上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时间上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效益统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让城市融人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立足资源环境状况,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同时,要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治理农村染污时,要讲究投入和产出。

四要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推行生态红线奖惩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严守资源环境底线。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加快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生态涵养带,构筑起四区三带的区域生态格局,以良好的生态体系继续涵养中原这一块中华民族的“风水宝地”。

五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是一个公共产品。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篇5

【关键词】怒族神歌;和谐思想;生态伦理

怒族是生活在怒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怒族神歌是怒族于古苏在主持祭祀活动时所唱的祭词,是怒族先民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幻想凭借神歌向祖先、神灵致意求助,渴望借助神力驱邪除魔”神歌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节日祭词、神灵祭词和鬼魂祭词等、”怒族人民没有自己的文字,怒族神歌属于口传文学,是怒族先民在自己的文化生境中建构的地方性知识”它反映了怒族先民在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基本认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怒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怒族、傈僳族、白族、独龙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和谐是怒江地区各民族传统文化关怀的永恒主题,和谐是怒江地区各兄弟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在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研究和挖掘怒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怒族神歌中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怒族神歌是怒族先民与神灵沟通的魔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怒族神歌其实是怒族先民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透过神歌中怒族人与各种神灵和谐共处的神秘外衣,我们可以看到怒族神歌中蕴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和谐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万物和谐,贵在人和”。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是人自身和谐观念的培养,和谐观念的培养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从神歌神祭词里我们可以知道:怒族先民崇尚和谐,重视对族人自身修养的教育,重视对怒族和谐观念的培养;怒族人在小时候,父母长辈就会教他们少生气,多谦让,要待人宽厚。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怒族神歌中还蕴含着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和谐思想”怒族先民基于对高山峡谷与人类社会的认识,形成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信仰”在他们看来,人与神灵、妖魔是同源共祖,人与动物同源共祖”寨子周边的高山、岩石、古树、河流等自然物上都有鬼灵居住,皆须敬重、善待”怒族先民散居在高山密林,刀耕火种,食尽迁移,怒族先民对山神、雨神、谷神充满了虔诚的敬畏之心,山神祭词里描述说,山神是管护森林的山神,它能让人发病,它能捉人的灵魂,它会藏人的灵魂,如果有人触怒山神,山神就会使人发疯生病”怒族先民对山神、树神充满了敬畏之情,怒族先民到山上狩猎或砍伐树木,这是怒族先民对和谐幸福生活的歌颂和向往,是怒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形象表达”。

二、感恩自然、回报自然的生态伦理

怒族先民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和的伦理关系,是自然神灵帮助怒人获得丰收,是自然神灵庇佑了怒人,给予他们平安幸福,自然万物有恩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神灵给予的恩惠、帮助,怒族先民自然抱着感恩的、敬仰的情怀,并以献祭、仪式、神歌以及舞蹈等不同方式表达心中对自然神灵的感激之情。当祭品摆好之后,主持者便开 始祭祀猎神,并领猎队共唱《猎神歌》羚牛被怒族怒苏人视为猎神的化身,当猎人把猎获的羚牛背回家,在跨进家门槛前,必须先用门槛压死一只鸡,以作为敬送猎神的礼品。之后要把羚牛的头悬挂在屋子里专门栓挂猎物头 颅或犄角的神柱上,进行祭拜,表达感谢之情。

三、怒族神歌中和谐思想的生态伦理

怒族神歌是怒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怒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谐是怒族神歌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怒族神歌也是怒族人民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

怒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虽然怒族是一个人口较少民族,怒族神歌中民族和谐的思想,有利于怒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和睦相处,有利于怒江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有利于怒江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保护怒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怒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怒族先民以神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山神、猎神、树神等神灵的敬畏和崇拜”直到怒族神歌中的生态智慧是怒族先民建构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为地方性知识是特定民族在世代调适与积累中发育起来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因此,这些怒族及其先民世代积累下来的、具有本土实践经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观念,有利于保护怒江地区的生态自然环境,有利于怒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神歌作为怒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怒族人民的生态智慧,具有调适生态 环境的功能。怒族自古生息、繁衍在怒江峡谷地 区,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遵循生态维系 的自然规律,爱护自然、崇拜自然,并以神歌祭祀 的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形成了 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文化。虽然当前怒族人民的很多神歌和祭祀仪式随着怒江地区社会的发展离人们越来越远。但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早已深入到怒族 人民的灵魂深处,成为了一种生态伦理信仰。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怒江州志编纂委员会编.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志[M].民族出版社,

篇6

关键词:阿拉善沙漠生态旅游;打造“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加大阿拉善盟沙漠生态旅游的宣传与营销

阿拉善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以世界最高沙山、最大响沙区、最密集的沙漠湖群构成世界级的沙漠奇观,为发展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和高科技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被誉为“中国秘境”。阿拉善盟境内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自然景观独特鲜明,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沙漠无疑是阿拉善盟最具优势的资源之一。这些背景、数据都充分说明沙漠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推动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央电视台中视体育总经理郑梦晖认为,发展沙漠旅游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但却是最接地气,最直接富民的一项产业,对地区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笔者针对沙漠生态旅游的宣传营销提出自己的思考,为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宣传提供一些参考。

一、在国内外媒体加大宣传营销、通过国家、自治区等主流媒体,扩大阿拉善盟沙漠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阿拉善盟要加强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与自治区联合开展“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宣传活动,在中央新闻频道、综合频频道中播出旅游广告宣传片,组织参加各类旅游交易博览会,邀请旅行社、媒体记者采风、踩线。加强区域合作,延伸线路产品,提高阿拉善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要不断创新旅游营销理念,整合阿拉善盟对外宣传资源,针对阿拉善客源地游客出游方式的散客化及信息获取方式的网络化等新特点,通过新华网等首页链接阿拉善盟旅游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网络营销方式,有效拓宽旅游网络营销渠道。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传播形式,大力宣传沙漠生态游,扩大沙漠生态园区影响力,设立生态区官方网站,发挥电商营销效应,注重网站的良好维护与及时互动,让现代信息渠道成为沙漠生态园区与市场联系与沟通的主渠道,加强营销策略策划、包装,扩大营销规模。

二、利用新媒体讲好阿拉善故事、扩大沙漠生态旅游产品的宣传与销售

建设阿拉善智慧旅游网站群、阿拉善智慧旅游APP、多媒体查询系统、旅游客流动态监测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等,着重提升阿拉善智慧旅游服务与旅游宣传水平。积极与大型旅游网站合作,完成阿拉善智慧旅游线上线下宣传,实现沙漠生态旅游产品的宣传与销售。为充分发挥微信宣传推介快捷、高效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区域旅游营销合作,借助微信公共平台,互推双方的旅游产品、重大活动、商养学闲情奇等相关信息、进行宣传资源置换、联合开展用户互动活动,加强客户营销,共同加强舆情监测,获悉用户反馈时,微信传播快、形式多、受众广、而且它立足于移动互联网,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使之成为尤为重要的营销渠道。并且通过微信织网互联互推,在全国范围内织网推送阿拉善沙漠生态旅游信息,利用飞机场、火车站、高速路、街面广告牌等宣传阿拉善沙漠生态旅游,著名的月亮湖沙漠景区以通过全国部分机场、火车站、地铁、高速路边的广告牌提升了知名度,现已从一个腾格里沙漠中的无名沙海子成为全国的4A级景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说要宣传好阿拉善盟旅游资源,不断扩大“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三、借助阿拉善蒙古族传统文化和旅游节庆、沙漠拓展营等活动的宣传报道,提升沙漠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阿拉善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蒙古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通过把阿拉善盟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要让蒙古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把具有阿拉善特色的元素融入到发展“沙漠生态旅游”的理念当中,通过宣传报道阿左旗玉・奇石文化旅游节、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额济纳旗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骆驼那达慕、卫拉特文化艺术节等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达到以节造势、拓展沙漠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以沙漠体育活动、游览娱乐、景观观赏为主要出发点,在骑骆驼游、徒步穿越、驾车冲浪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延伸沙漠足球赛、滑沙、爬沙、拉沙撬等项目的发展。对沙漠旅游活动进行规划,建设沙漠拓展营地、滑沙场、沙滩体育场、沙滩排球场、沙滩足球场等设施,既满足年轻人爱好探险,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党的远足露营、野外定向活动,还可以扎帐、露营、野炊,吸引众多探险、户外爱好者,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阿拉善盟:打响“最美沙漠”品牌 构建大旅游格局内蒙古新闻网,15-05-19.

[2]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让苍天圣地更负盛名阿拉善新闻网,2016-01-21.

篇7

“国学”、“传统文化”一日热过一日,越是需要我们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冷静的认识。光大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甄别精华和糟粕,需要融合中与西、古与今、文化与时代,更需要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鲜活的存在。

传统文化的地位

在世界文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和其他世界文化不断融合,许许多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这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正以轻快地的步伐迈向全世界。中国的民俗与地方文化、语言文字与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中国法制文化等。此外,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意识。当然,这同时也与西方现代文化日益显露出自身的弊病有关。随着现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功利主义的、实利化的、过度商品化的一面极度膨胀,对自然的征服欲导致了生态的恶化,拜金主义风行、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更是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后患。面对这种危机,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重视实践与知行合一的积极人生态度,倡导以礼节、自我修养为主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追求一种道德化、诗意化的人生境界,有着积极的精神气象,而这在当今世界显得弥足珍贵。儒道固有的人本精神、儒家文化的克己复礼与道家文化的法天贵真思想如能完美结合并进一步赋予其现代内涵和时代气息,必将成为当下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的强大文化传统支撑。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热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如复古主义的全盘照搬倾向、封建文化糟粕的死灰复燃等。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是建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明之上的,传统文化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这决定了在传统文化中存有一些陈腐、保守、褊狭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人伦道德信条。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扯不断的裙带关系和人情网等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清醒、自觉、辩证、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承和发展国学还要发扬传统文化自身体现的海纳百川、融会新机的固有机制。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学,也不等于汉文化,从远说它是先秦诸子百家、汉夷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从近说是儒释道融会贯通、中学西学碰撞化合的文化新生态。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无疑是中国传统人伦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主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成分。

应试教育与品行教育孰轻孰重

近来应试教育越来越遭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广泛批评,新闻媒体也好,专家学者也好,包括学生和学生家长,众口一词,统统都是“咒骂“应试教育的。不过,这些批评和反对的声音终究力不从心,“应试教育”没有任何形式的更改,依然大兴其道,就像孟姜女哭长城,不管有多少怨恨和泪水,长城还是屹立不倒。

其实,所有的眼光聚焦“应试教育”反倒看不清其本来面目。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思想教育之名,但有思想教育之实。”官吏行孝在家族,可以推及在朝廷忠于君主,而廉洁既可以减少行政成本,又可以净化风气。统治者的意志、愿望、要求同样体现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中,诸如《孝经》、《论语》、《礼记》等。各位老师,在你们应试教育的同时,不要忘了教给学生行为、礼貌及做人的道理。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那么除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外,怎么把国学经典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呢?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见了喜欢的食物只顾吃独食,或者先把好的挑了吃,不懂得谦让。此时,我们要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4岁时就非常懂得礼节。这样熏导他们,培养他们谦让、懂礼貌的好品质,但不能指望孩子一步到位。日久天长,他们就能将体贴关心他人的行为衍化成一种习惯了。我们还可以从“黄香温席”中懂得孝敬长辈。“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让孩子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再如《增广贤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让孩子明白:在内心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加倍地、持久地报答,而对他人的怨恨则尽量淡化直至忘记,学会带着感激之心生活。《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而亲仁。”“凡是人,皆须爱,天地覆,地同载”,让孩子懂得: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的,我们离不开周围的人,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给身边的人一分真诚的关爱,“以爱己之心爱人”,培养起孩子的博爱心、慈悲心。

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国学成果

篇8

一、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及其智慧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显然决定了人类社会是科学地、可持续地永续发展,还是在未来的某一时点戛然中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具有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智慧,关于这一点的印证可以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到。在《道德经》中,“道法自然”一语道出了生态经济学的终极真谛与终极智慧。与道家不谋而合的是,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也将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推人而及万物”,将自然纳于仁爱的范畴之中。儒家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倡导对自然生态“用而有护、取之有度”。在我国传统的生态思想中,将整个自然生态当作人文关怀的广义对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我国传统的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智慧相比,当下的生态经济现状令人堪忧,不仅存在着生态与经济的严重失衡,而且还存在着经济的盲目发展以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严重矛盾。同时,导致了生态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倒挂的显著反比趋势。从具体的表现来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黄河母亲河的断流与污染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就连东海海区亦呈现出亚健康状态,经长江及其支流的各入海口所排放的悬浮物每年以数十万吨计。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生态的舒缓能力并非是无限的,在达到一定的极限之后,生态反过来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远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扭曲行为,最终反过来必然是要自食其果。从生态经济中不断汲取智慧,改善正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生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关乎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未来的人文道德沦落的现状令人担忧,更有甚者,这种现状持续劣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从客观上而言,是需要政府具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的卓识与远见。科学发展观早已具足生态智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经济”一词在其诞生地希腊的原始本意是以最小化的人财物力获取最大化的有益物质,生态经济则强调在付出同等经济条件下最大化的生态效益优先,而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则更加符合“顺乎天道,道法自然”的原则。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资源消耗与资源人均较为匮乏的大国,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压力与冷酷的生态经济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提倡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与经济发展举措同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时刻不忘生态效益优先,以生态效益衡量经济发展的功过得失。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建设,对于整个世界的生态经济的现状改善与未来期许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生态经济要求每一位中国人不仅要做基于生物人的经济人,更要做符合生态经济学的理性人与人文视角下的道德人。

二、制约平衡:指向片面经济发展和生态危机

(一)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法则制衡

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揭示了人类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生态,自然生态就会以何种方式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相生相依、相辅相成的紧密共生关系。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改造生态的同时,生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后势与后劲。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数十年历程来看,过度砍伐、开采森林树木,就必然会引发泥石流、旱涝灾害等次生自然灾害;过度挖掘、过度钻探、过度破坏岩层的基本架构就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地质次生灾害,肆意地破坏生态环境,就必然会造成气候的不正常变化。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更加关注自然生态,使得经济运转在符合自然法则与人文规范的可控范围之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西方发达国家的欧式园林虽然以其宏大气势与整体布局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但是,当那些世界首屈一指的园林大师们来到中国,并观赏了中式园林之后,他们无不纷纷为中国点赞。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过度强调人对生态的改造,而以中式园林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则更倾向于自然元素的依托、代入、活用、融合。深究生态经济的本质,我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过度关注与纠结于物质,而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在其本质上更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更加注重人类的精神元素。孰优孰劣,在其本质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别。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中的生态法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制衡关系,无疑更具智慧。

(二)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中的人文法则制衡

生态法则制衡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精神元素的重要价值。此外,针对生态经济,还可以采取人文法则制衡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后工业化时代对于自然的索取几乎已经达到了自然生态所能容忍的极限,自然生态的消纳转化能力也已经逼近底线。如果人类继续保持目前无视自然生态的行为方式,那么,生态危机将成为人类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应以生态经济为出发点,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生态经济赋予中国特色的人文特质。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谐思想融入生态经济学应用之中,从而增强全民族的生态经济意识。人文法则制衡下的普世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而言愈加重要,普世的生态价值观与中国式的人文生态观都揭示了一种更加符合人类长远发展的生态逻辑。从西方的生态观来看,单纯满足视觉的宏大的几何构图偏重的是针对人类感官的刺激,由此必然会对自然生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与改造,对自然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人们应当遵循的生态规律是“先顺天,后宜人”,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师法自然的人文法则。在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所体现的人文法则制衡下,应当跳出“肆意违反生态经济—自然惩罚—大力治理生态环境”的怪圈。

(三)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中的效益法则制衡

中国特色的生态效益的生态与经济有偿加协调的方式,与经济效益的资本加劳动力的方式大相径庭。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生态效益的达成不仅需要资本加劳动力,还必须具有智慧与远见。我国的新一代执政者早已认识到,单纯依靠过度发展的房地产经济的大兴土木,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因为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不仅无法与周边生态系统形成内部循环与外部循环,反而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生态链与经济链的阻断,同时还会产生其他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经济发展事与愿违的是,房地产经济越发达,房地产业周边的生态效益就越差,投入的越大所获得的实际生态效益反而越小,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普通城市中较少兴建高楼大厦的根本考量。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有创见地将资源、科技、产业、文化、消费、制度等一体化囊括到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制衡中来。中国特色生态经济与传统式生态经济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更加关注生态经济的整个生态链、经济链与产业链,同时深入研究各链条之间的影响与共生关系,从中剔除掉有违生态经济法则的因素,坚决抵制有违生态经济的暴力式发展部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制衡还反映在生态文化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上,全局式的生态经济效益考核将对生态经济起制衡和保障作用。

三、未来发展:由E2到E3的生态经济学转型

篇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恢复、引进、传播西方当代科技知识和工商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完善一整套继承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等战略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工商管理 管理经验 战略机制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恢复、引进、传播西方当代科技知识和工商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完善一整套继承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等战略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纵向传播方面,对于如何继承中国悠久博大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在全中国人心目中生根开花,中国当代社会始终没有设计出一套深谋远虑、切实可行的文化传播战略。从幼儿园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在门类杂多、常常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的课程中竟然没有一门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全球唯一的万年绵延的伟大文化传统在当代青少年中面临断代之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非常丰富、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人文智慧、生态智慧、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等深厚智慧资源和精神资源,被当代社会各层面长期忽视荒废;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个人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社会进步等道德伦理资源,一度被宣判为“封建礼教”而横遭否弃,社会出现巨大的道德伦理真空,各种实用主义、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长期处于低水平,中国游客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经常引发海内外媒体的针砭,其中不乏讥讽和鄙夷之词。

其次,在横向传播方面,由于中国当代社会是1970年代末才对外开放的,当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真正价值也往往认识不清,只急功近利地引进西方当前流行的经济社会思潮和工商科技知识,对博大精深的西方文明传统非常无知,遂造成对外文化交流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严重脱节,政府机关、企事业、媒体,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所以在设计、实施、宣传报道一些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时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当代知识分子以及一般大众,受西方强势文明的物质诱惑与精神影响,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潮流恰当结合方面长期陷于困惑、盲从。中国文化的内部发展与对外传播战略也因此难以合理有效地建立并完善,中国的综合实力中的文化含量、“软实力”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家。

再次,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不仅长期处于被动、模仿、照搬西方模式的劣势且有被日益同化的危险,主要的文化产品——精英层次的教育、学术,大众层次的电影、电视、唱片、网络游戏、时尚、书刊等文化产业,日益西方化,很多正控于西方跨国企业机制中,中国文化人只能刻意模仿西方文化产品并削足适履地迎合西方受众的趣味,具有全球普遍价值和强烈现实意义的中国文化,被无形消解为“地方性的奇观”、“正在消逝的东方奇景”或“古玩”、“杂耍”,中国文化被降格、扭曲、肢解并同化,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由于中国文化对等地位的消失而不具有影响力。

篇10

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生态是我们永续发展的环境,生态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财富,生态是我们悉心管护的花园,生态是我们不可伤害的朋友。

要以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生态。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大、成本高、产出低,尤其是污染之后再治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大得惊人,收效却是很小。其实,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不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资源;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收获;不仅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使用。人们建房安家都喜欢选择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地方,工作生活都喜欢选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地方,旅游休闲都喜欢选择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的地方,人的天性都是向往大自然的美好,生态条件始终是人们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宜居宜游宜作的价值标准。所以,人因生态而杰,地因生态而灵,房因生态而贵,景因生态而美,良好的生态是人们能够拥有的最实在的财富,而生态文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使用规则,一旦破坏了这种规则,生态就会遭受破坏。

而生态文化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篇11

一、装修材料的可持续性

装修材料的可持续性体现在原生态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也是“中国式雅致生活”的体现。“中国式雅致生活”是指中国人所特有的以智慧、闲适和觉醒为主要特征的艺术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对“乡土中国”的追忆、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精神向往、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崇尚回归。“中国式雅致生活”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生活方式,是现阶段室内绿色环保设计的刚性需求,体现在原生态装修材料的应用上。原生态材料的应用更能体现室内设计的可持续性,首先从材质上,原生态材料属天然材料,如木材:各种植物的枝、干、茎、根、花、叶、果实等;如石材:各种质地、密度、纹理的山石、沙土等;如动物材料:各种动物的毛皮、骨、角、牙等,甚至一些标本类生物的枯体;如漆与胶:天然大漆、树漆、生漆、腰果漆、松香、樟脑油(樟树油)、桐油、茶油、麻油、虫胶、骨胶、橡胶等;如金属材料:铁、铜、锡、金、银、钢、铝、钴、铅等,虽然表面看不属于天然材料,其实是某种天然材料的粹取。其次,原生态材料寄托着人对自然的崇尚与敬仰,是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依托,更能体现“中国式雅致生活”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原生态材料是中国文明发展史的承载体,从中可以学到先人的智慧。在中国古代没有大工业时代的集成材料、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材料,但每一个物件都寄托着文化,是古人利用自然的伟大智慧的体现,这也是“中国式雅致生活”的根源所在。秦朝时的一块砖现在仍可使用,甚至有使用之外的更多价值。第三,原生态材料作为传统艺术与传统工艺的物质载体,是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有五行物质观,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它们相生相克、轮回不息,也是物质持续性轮回使用的表现。金、木、水、土四种物质是自然界所有物质的根本,而火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力量,水生木(有水木生),木生火(木是五行中唯一可燃的),火生土(燃烧殆尽回归尘土),土生金(金属是土中矿物质的沉淀),金生水(金属是冷的,容易在上面凝结成冰)。与五行学说相对应的,中国有很多传统的、针对物质自然属性衍生而来的工艺手段,是人类在自然生活中智慧的结晶。

二、现代室内设计应注重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自然界中的五行物质和人类文明,以及针对五行学说所传承下来的工艺手段,正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天人合一”的终极体现。木工(木匠)中中式的榫卯工艺和针对木质材料产生的各种样式与结构,以及雕刻工艺,都是人类智慧结晶,可谓巧夺天工。金工(针对金、银、铜铁、锡等金属进行加工制作),早期的青铜器、金银器皿,以及后来的铜铁锡等制品都是不可多得的上等工艺品。日本的铁壶至今还是各国收藏界的宠儿,韩国的锡制品食器不仅仅是工艺品、艺术品,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和对文化的态度,也是文明的传承手段。陶工(针对各种不同土质、釉料及窑火烧制成绝美的瓷器、陶物),中国制陶历史几千年,陶瓷艺术品举世闻名,“瓷器”的英文“China”与“中国”相同。陶瓷是五行之器,集金、木、水、火、土于一身,是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因此,陶瓷制品应属“神器”。漆工(利用天然植物的果实、汁液等提炼出油或漆,涂于器物表面,起到保护与装饰作用),中国传统漆器美不胜收,春秋战国达到鼎盛,漆是最早的饰面材料,被誉为“神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生漆生产国,占世界生漆总产量70%以上,但生漆很少应用于当前的装饰材料中。这些传统工艺使室内空间设计熠熠生辉,室内设计对于承载传统工艺复兴,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

三、结语

篇1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大国,巍巍五千年华夏文化承载了多少古人智慧,由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关于“物质与价值”的思考,相关论述也不乏可供引经据典之作,如《周易》有云:“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又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写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思想观念指导着行为的走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消费社会中,设计是消费关系中消费品的创造者,提供人们消费的方式,影响着消费观念,它是一种传播价值观的途径,将传统文化中优良的价值观念融入设计,则可带动消费观念往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解读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经了数千年风雨之后,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在传统文化中,“思想”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是具体的物质,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影响着千千万万华夏子孙,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将这些宝贵的优良思想作为行为处世的戒尺,以此规正自身。在众多的传统思想里,“节俭”是一种内涵深远的价值观思想。节俭,是中华文化中所倡导的一种传统美德,同时,它更是一种可持续思想的生活方式。物尽其用,以消耗最少的生态资源为原则来进行商品消费,一方面在能源保护上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在商品消费行为上也符合经济原则。

然而,事物总是两面性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除了我们认可为“好”、“善”的价值观,自然也存在“恶”的价值观念。在国人心中,对于象征权威的皇权从来都趋之若鹜,这更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从远古的封建王朝开始,君、臣、奴的关系就被固定下来,在世世代代之后,这种阶级观念便根深蒂固地留在了人们的潜意识,即便文明开放如今天,思想上的奴化仍然没能够完全从人们的精神上脱离开。从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来看[1],这就是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遗存,对权力的向往造成普通人对皇家生活的崇拜,发展至今日最典型的莫过于拜金主义。

因此,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在思想上分清是非黑白,对优良的观念进行继承和发扬,而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消费的欲望去设计。

2、设计与现代消费

设计是一种手段,一种表达,一种结果,但在这之前,它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设计始于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从远古文明中便能看见祖先用智慧来改变生活的痕迹,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2],而对于这里所说的“好”,现代商业设计似乎已经走得有些脱离轨道了。在整个商业体系里设计直接作用于消费,设计既能为商业推波助澜,也可能成为商业的“帮凶”,引发不良价值观的形成。有人说设计服务于市场,的确,这是设计的事务性工作,但站在更高的层面,设计更要服务于人,此处的“人”不是某一个消费者或消费群体,而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待的“人类”整体,如果设计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来满足目标群体的欲望,这样的设计何谈成功?更不要说有意义有价值了。设计对于现代消费的作用像一把双刃剑,既能牵引消费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能促使消费往恶性循环的深渊迈步。

设计与消费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是探讨设计与商业的关系,设计很长一段时间在消费社会中都扮演着“将”的角色,它的“帅”便是商业,引用这个象棋角色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要说明在现代商业模式下,设计服务于商业,很多时候它成为了一个从属者,失去了主动性。明确了设计在消费社会的地位就不难理解前文中所提到的“商业帮凶”这样一个形容,设计在屈从于商业屈从于消费的环境下,往往变成了一个“恶”的角色。

3、以设计引导合理消费模式

商业设计一方面需要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在实现商业盈利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应该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而非一味地迎合奢靡的消费风气。设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助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费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在影响消费环境,设计的责任和使命除了解决产品的问题,还应该考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导向和表率。

因此,我们倡导设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动的姿态在消费社会中做出合理引导。要说以设计引导合理消费的典范当属北欧设计,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师们,向人们讲述了无数关于“物质”与“生活”的故事。这个极富盛名的设计风格发源于地球上的这样一个地方,这里一年中的一半时间是漆黑的冬夜,而剩下的一半时间是持续不断的白昼,这就是北欧。优越的社会条件和贴近自然的生活习惯,使人们非常注重生活品质和细节,在挑选物品时,舒适度总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这种生活文化影响到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小到生活器皿,大到建筑交通,无一不在地展示着斯堪的纳维亚的生活哲学和设计哲学。功能主义是北欧设计的思想基础,设计师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创作,但同时,他们没有一味沉溺于现代主义风格,而是充分地发挥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以典雅、自然、温馨、简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享誉全球,在这些设计特征的背后,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们源于自然的美学和为生活而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本质。在这些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里,诞生了多少被奉为经典的设计作品,如此高质量的产出不得不令人佩服,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设计思想的力量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何其重要。

除了北欧设计,德国设计的严谨、精密,美国设计的人本主义情怀,日本设计的科技感和细腻感,都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语言,也正是这样各具特色的设计在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模式,购买德国产品的消费群体一般普遍看重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如大众汽车、西门子电器;购买美国产品则更多关注产品的宜人性,如苹果手机、通用汽车;而日本产品注重科技、时尚,如索尼数码、雅马哈摩托。这类案例实在举不胜举,从这些国家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导向力,设计的出发点是通过设计赋予产品以价值和品质,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因此,设计是上游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生成,再通过商品消费实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带动整个消费观念的形成。消费社会中的设计有时候却变成了“花架子”,设计师们只停留于做表面文章,失去了设计的社会导向作用,忘却了设计的内涵和设计的责任。

4、以设计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设计是一种智慧,柳冠中教授更是对设计赋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设计是未来人类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他提出设计是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是未来人类不被毁灭的良知、智慧、能力。[3]每一件产品经过设计都应该具备自己的内涵,是设计的智慧成果,是对环境负责的良知,是改善世界的能力。设计承载的是人们的理想和道德的重任,是国家文化的输出,也是思想的传承。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可持续设计,“可持续”是本世纪热议的词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也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应当被重视,在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自身与大自然的平衡,可持续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现代演绎,它很好地诠释了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念,正如开篇所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以可持续思想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模式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完美契合,是从设计思想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优良价值观念绝不是拜金主义,奢侈主义或权利崇拜,虽然时常听到类似“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富饶”这样的描述,但不等于我们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渡的开发实质上是在消耗后人的资源,这是一种恶性的透支,长此以往的结果必然是不堪设想的,设计在这其中究竟是扮演好人还是坏人,这需要设计的觉悟、智慧、勇气和信念。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地抄袭和模仿,不是拿来主义,传承也讲求变革,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文化,看设计,不适用的要拿掉,要合乎时宜。未来的设计更讲究系统性、整体性和服务性,如近几年十分火热的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解决功能问题、满足审美需要,还要在用户体验等角度全方位地完成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是一项为人类服务、走在时代前面、创造未来的系统工程。不只是为了美化生活和环境,还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人――自然――环境系统。[4]这就更强调设计的智慧了。

篇13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大学生

在倡导低碳社会下,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所谓环境教育强调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环境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与法规,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科学正确的环境理念、培养大众环保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1]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适应时代要求,对于全社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都将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2]

1.高校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

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即发展有关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意识、知识和理解,它偏重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一个普遍形式。

1.1理论教育专业课和通识课相结合,完善课程建设

高校环境教育主要可以包括环境专业的教育和非环境专业的教育。其中,环境专业的教育即在教育体系中设置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项目研究,,培养一支专门的为环境保护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非环境专业的教育主要强调高校应该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等,让高校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了解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类课程设置仍不够完备,为了避免环境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失去自身的特性,避免环境教育被排除在教学之外,一方面必须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科的教育中,即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到相关课程中去教学,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搞好生态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将环境教育从各个学科中抽离出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

1.2培训具有高环保意识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匮乏是个很严重的限制因素。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环境伦理课程,还是纳入德育课程,及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环境伦理教育成败的关键都在于老师。因而,各级师范类院校首先要重点培养环境教育专业教师,为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打下铺垫。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具备了较高的环保意识,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兴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高校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

因为环境教育学者们认为,“仅仅向受教育者宣讲污染的环境的危害性、不负责任地丢弃废弃物或滥砍乱伐的危险性、绿化环境对人类的益处等等,都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采取行动来阻止环境退化,除非使人们深深地关心共同的利益,形成一种维持健康的生态系平衡的责任感,以及形成一种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强烈的动机”。[3]

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依赖于认知领域,最为重要的是依赖于个人的动机,产生于个人对保护环境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高尚的生态情感。

2.1实践中认识环境问题,提高环保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其将环境的改善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目标,通过学生们主动探索,对环境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动机,并且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一种感知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引导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活生生的各种环境中去实践,深刻体验、去考察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性,在实践中亲自考察、收集并分析数据资料,探索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源,提出确实可行的最优解决方案。丰富和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家在参与中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积极、自主参与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激发环境保护责任感。

2.2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生态情感

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采用户外教育的形式,通过鼓励个人接触自然,在自然中熏陶,提升个人环境审美能力进而培养环境意识。[4]作为高校,在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绿色校园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使校园成为展示自然之美的重要平台,从而使学生在绿色的熏陶中,不断培养、提升生态情感。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3.宣传教育方式丰富多样

当今时代,网络、媒体的丰富性、及时性和开放性为高校环境教育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使其影响力、宣传力度、宣传效果都大大提高,因而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全方位、立体化进行专题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学生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如开讲座、搞培训、办展览、开展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环境,参与到保护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4. 弘扬传统文化,夯实环境教育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中都渗透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感悟生态之美。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善待自然,体现了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佛教由对生命的关切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道无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5]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应该得到大力弘扬,这将有利于为高校环境教育的进一步进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6]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未来的主宰者,通过高校环境教育的开展,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环保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彭立威, 陈宏平. (2004).试论环境教育的基本内涵.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30, 93-94.

[2]邱占勇. (2004).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 ]. 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4.

汤斌纺,汪勤峰.(2008).论高校环境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构建. 中国成人教育, 73-74. [3]Unesco(1997).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bilisi (USSR): Final Reports.

[4]祝怀新. (2001). 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论与实践, 21, 16-19.

钟启泉. (1983).国外环境教育考略. 教育研究, 5, 60-63.

篇14

【关键词】非遗保护;美丽乡村;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保护传统文化与乡村道德文明过程中,乡村们是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文化对他们具有约束和维系的作用,同时,文化可以保持着乡村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稳定社会生产生活和心态的作用。这些有形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是乡村的文明之魂,是独特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方式。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我们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样具有浓厚乡土特色文化项目,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承与培育。如:“贵定音寨布依第一村”、“布依九板十三腔十八调”、“苗族巫舞雷公舞”、海葩苗“芦笙长鼓舞”、布依“三棒鼓”等就得到了保护并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同时,在保护与利用中,对一些古村落和古建筑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不到有效保护,仍然有一些遗产在村庄整治或者搬迁中遗失,比如,优良的文化传统、独特的风俗民情、精彩的传统技艺等没有得到完整的保护,尤其是农村搬迁后,农村的文化生活就变得格外的单调无趣,农民的精神家园也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传承与繁荣民族传统文化是非遗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共同目标。这方面贵定音寨布依第一村的建设即是成功的一例。音寨人对其“布依山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民歌的文化价值开展了搜集、整理、出版、传教、普及等活动,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就是因为音寨民众的这种“文化自觉”,才使得音寨拥有美丽的灵魂。从它们成功的实例中,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文化自觉”是建设美丽乡村以及使乡村民众不迷失精神家园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机制和动力。非遗作为能够集中体现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载体,也是普通民众在内的培养形成的文化的最好资源和平台。

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要只要求物理空间的建设,更要讲究文化的空间,特别是在文化空间建设中处理得恰当,那么将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比如,把乡村中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给充分的发掘和保护,把丰富的文化思想——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等不断的挖掘和弘扬出来,以此培育和建设出一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地方文化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把乡村的人居、生态等环境优化美化,还能真正的把“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形或者无形的储存这多种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的文明之魂,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学术及审美的价值,都疑结着乡村人民的一种精神价值,并且还是民族精神独有的文化。有了这些因素与精神的支柱,“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不断的促进文化生态系统组成统一,并逐步的完善。

二、非遗本质是活态的,蕴含着文化的价值观念

“美丽乡村”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以乡村社会为基点进行的保护,而不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乡村社会中分割出去进行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自发形成的智慧。总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乡土民众的精神家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长的乡村社会紧紧连在一起进行建设和保护,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和方式。有专家认为,很多的文化我们不能就单独把它的生存环境或者背景中分离出来,要尊重非遗特有的形状和适应环境的结构性,不要只关注或者保护其静态的环境,要从其活态的存在方式和过程来保护。如果不这样做,就只能使原本活态的文化遗产变成毫无生命力的遗产标本。

三、“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并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产生的,是劳动人民群众通过多年的生活生产中积聚的智慧结晶。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有特殊的启蒙与教化作用;保持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调节调节乡村社会生活和心态的作用。

乡村历史的创造者是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享有者。广大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非遗的享有主体和保护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或者是非遗保护,都起主导和推动的作用,最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实践。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和非遗保护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识到民间和群众的底气就是非遗最原始禀赋,要充分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因此,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不但可以引导广大乡村人民在新环境中传承文化,同时也是在享受了传统文化的成果。在乡村文化保护中,要充分的发挥其人民群众的才智,光靠政府的措施也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政府在这保护和传承上也应该多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上建立一个良性的传承机制,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重视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是我们现在“美丽乡村” 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需求;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从静态的改善和建设,还需要从活态中唤起乡村人民对自己家园的记忆和认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得到复兴。

参考文献

[1] 郑志玥.浅论非遗主题展馆中的美丽乡村与人文视界[J].大众文艺,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