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媒体传播的意义范文

新媒体传播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14:38: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媒体传播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媒体传播的意义

篇1

简而言之,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即为手机媒体。手机媒体需要以手机作为信息以及接受的终端,其平台就是手机上网,能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各种以音频、文字以及视频等形式的内容传播移动传播媒介。手机媒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广义的手机媒体涉及到以往的手机短信、手机广播以及手机报纸,同时也包括了手机新闻客户端、手机视频、手机新闻网页以及社交媒体等各种形式。在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当今时代,手機其实就是一台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电脑,同时也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4G等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机娱乐游戏、新闻传播、信息服务以及移动虚拟社区等各种附加功能会逐渐增加。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书籍、收看电视等,手机就是一张隐形大网,能将众媒体进行整合。

2手机媒体的特点

1)手机媒体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和即时传播性。手机在当下是非常普及的生活日用品,甚至有“影子媒体”之称,形容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机不离身。另外,手机也能将时间以及空间限制打破,极大缩短新闻的“时间差”,打破新闻“时空性”,新闻媒体报道更快、更新的新目标正在实现。

2)手机媒体的个性化传播和接受模式。因为终端存在固有接收方式的限制,传统媒体要完全实现个性化定制,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手机媒体就能实现传播分众模式。在大数据基础之上,手机媒体能对用户以及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类,使受众能接收到自己想要知道,或者喜欢知道的媒体信息。

3)手机媒体的多形式化。手机媒体能将文字、音频、图片、网页、视频、影像、实时语音以及电子邮件等功能进行整合,使之呈现功能一体化,充分满足受众的各种功能,在手机媒体中能将同一种内容整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以此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3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意义

1)手机媒体传播格局的创新。新旧媒体在内容、形式上的融合进程,因为手机媒体的出现而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手机等新兴媒体在不断的壮大;同时,传统媒体也对新兴媒体进行充分利用和整合,使之为己所用,加快了媒介融合进程。

2)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的创新。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大众传播成为手机媒体的一大功能。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以及组织传播被手机媒体融合为一体,也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既能实现先行方式传播,还能实现非线性方式的点播以及下载,从而使异时性传播和实时性传播实现共存,受众既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了解当前的新闻,又能了解过去的新闻。在手机媒体的传播和接收中,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自主性以及选择性在不断的加强,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自由选择、发送,能实现信息的及时互动性。受众能通过手机媒体进行新闻、电影以及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节目信息的在线收看,还能将其与朋友分享,完成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全面对接。与互联网连接的手机其互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因为其本身就较为注重互动性,能够实现新闻信息传播以及受众的反馈。比如,人民日报在自己的微博上一条消息,关注人民日报的微博用户就能接收到消息,没有关注人民日报的用户也能对其进行检索,而且还能对微博进行评论以及转发,这样一来,就使用户以及媒体的供给者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极大的增强。

3)手机媒体新闻内容的创新。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用品,新闻产品形态以及内容因为UGC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也能通过手机报进行简要报纸图文内容的发送,也能将音视频内容在手机网站上进行展示,还能将所要推送的内容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进行。另外,手机广播也增加了和受众沟通的渠道,能随时通过手机广播App客户端进行广播信号的接受,还能任意收听各种网络广播电台节目,同时也可以进行广播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而手机电视的创新和发展,其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缺点也得到了改进,能对电视直播进行随时随地的收看。传统媒体已经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形式以及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的在不断实现深度融合,当前的媒体进行全媒体运营中心的建立,也注重各方面资源的调度,受众也能在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下,得到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手机网络也经历了2G、3G,到现在的4G,新闻信息的接收也因为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的发展越来越便捷,不断出现“自媒体”“全媒体”等信息传播渠道。用户自制以及专业新闻生产共同承担起了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4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发展前景

手机媒体是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快捷、最方便、最具有普及行的媒体平台,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手机各项功能的多样化和科技化,手机的“媒体”地位也逐渐得以体现。现如今手机微博、手机博客、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以及各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App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适,手机媒体俨然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机媒体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使手机媒体在社会新闻的传播中往往能够抢先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手机媒体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首选媒介,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这种需要第一时间让大众了解的新闻方面,手机媒体将更能体现它的价值所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技术也向着更加智能化、个人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4G大战的硝烟未散,5G争夺的号角,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悄然奏响。无线技术的更迭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可以总结为一个字——“快”,那么未来的5G依然还是简单的、速度上的惯性升级吗?ITU(国际电信联盟)给出的答案是:5G,不再单纯地强调峰值速率,除此之外最少会带来如下八个方面的改变:峰值速率达到20Gbit/s;终端用户获得的有效速率在100Mbit/s~1000Mbit/s;时延缩短至最少1ms;移动性可支持最高500km/h;连接密度最高可支持100万链接/平方千米(面向广连接场景);能源效率节省100倍;频谱效率提升5~15倍。5G时代的到来,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新闻传播体验上画面感觉更清晰,接受信息更迅速及时,获取方式更自由等等。在通信领域流行一句话,1G、2G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3G、4G完成了人与物的连接。而对于5G,业内人士和专家已经对万物皆可联的生活场景达成了基本共识。正如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的描述是:未来5G将像我们的神经系统一样,将为链接万物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路,是突破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而以手机作为载体的手机媒体也将随之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5总结

手机媒体的普及,使受众与大众传媒接触的要求降低,受众在多媒体信息多渠道传播下,有更多的自我选择,能对新闻传媒信息进行大量的接受。新闻媒介内部,手机媒体需要和通讯公司相互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尽管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利益,但是两者在利益分配和理念融合等方面的还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当前这样一个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时代,受众群体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媒体应该提升自身素养,对自身的新媒体能力不断提高,以此利用新媒体不断获取信息,以此创造一个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樊畅.手机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意义及发展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16.

[2]赵婷婷.手机媒体在创新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新闻知识,2015(8):89-90.

[3]张洁.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创新研究——以小米手机营销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魏艳.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媒体[J].青年记者,2014(14):65-66.

[5]鲁帆.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几条路径[J].中国记者,2014(3):76-77.

[6]蒋佶成.论我国手机媒体的拓展性发展思路——“四屏一云”打造移动媒体发展新趋势[J].新闻界,2014(8):50-54.

篇2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有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一种媒介体。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从而构成了自身的一种传播艺术。

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而且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形态特征

新媒体它的传播方式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一种新艺术形态,其中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体。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样一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所以新媒体的传播艺术内涵,同样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就促成了人类个体在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会产生极大的改变。根据这样的传播特点,我们可以大致综合为三个方面。

(一)信息的接受者潜在熟练更庞大,身份多样、自由度较高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改变了民众阅读习惯,让人类真正走进信息交互世界的互联网。民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式广泛且深入参与过程的媒体艺术形式。

(二)新媒体的信息载体更丰富快捷

这其中表现为技术性更高,边界开放,存储容量大,读取方便。这主要表现为多媒体并置、多感官综合的一种体验。在计算机、云存储影音媒介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触感一并体验。从这一方面来讲它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民众的单一视觉体验。这种多感官的综合体验特点,是传统的传播艺术形态无法达到的。

(三)结构层次多元化、交叉互动性强

新媒体可以凭借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云技术,将文、图、音、视频分割或合并进行通讯传播,因此具有层次多样、开放性高的特点。这就使得接受者,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后续传播者。这就好比民众共同参与的一个“游戏”,每个人之间都产生了互动,通过接受某一个所传播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会,然后继续的传播下去,从而转化为新的内容创作者。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这种传播结构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国别和空间以及时间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科技与传播艺术的融合。

三、新媒体传播艺术的发展及意义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首先搭建成了一个公共平台。这种平台如今基本形成的框架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人信息公开展示;第二是共享与分享;第三是为社交空间的搭建。这三个方面的构成使得新媒体传播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这写对于新媒体传播媒介机构具有新的促进意义。

(一)传播模式追求多元化

首先是“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这主要体现在节目制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管理理念方面。将来融合型的新媒体将会是自动化、移动化、高度人性化,高科技加传媒终端广告形式。追逐经济利益的根本动力下,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未来传播市场的关键所在。其次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传媒专业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也反映了传播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

(二)丰富了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创作以及教育方式

篇3

上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使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艺术家,开始将这一媒体用于艺术表现,新媒体艺术由此开端。于是,艺术家开始考虑将电子媒体与传统视觉艺术的空间结合起来。这就促成了录像装置的成熟。从80年代开始,录像艺术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成为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驾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到了今天媒体艺术已经不只是影象艺术表现。而是包含很多表现形式的综合艺术形式。在北京世纪坛举办的第二届新媒体艺术展上,遥在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机器人艺术、软件艺术、毫微艺术、游戏艺术……等大量的新鲜名词层处不穷。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艺术必然会冲击到我们的思考与行为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它会引领一场新的信息革命。

一、新媒体艺术的意义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为基础的媒体,目前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自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最新颖的新媒体艺术将是“干性”硅晶计算机科学和“湿性”生物学的结合。这种刚刚崛起的新媒体艺术被罗伊・阿斯科特称之为“湿媒体”。

我们认为新媒体艺术是把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等科技手段使其与人产生交互。从而更集中、更高效、更节能的传播信息,达到广告效应。

这里关键在于“有机结合”和“交互”。显而易见这两点也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上最重要的功能体现。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介被工程师和艺术家利用科技和艺术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这使信息更加生动;并且通过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和其他的科技手段使其能够与受众产生交互,人们可以有选择有目的的接受信息,这使信息传递更集中更有效,不仅节约了信息传递成本更增加了效率。

二、新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第一、新媒体艺术是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集合

人类感知客观世界视觉信息占70%,听觉占20%。其他感觉器官占1O%。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以视觉途径来实现,从最早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有声电影的上映,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大多数只局限于单一的感官系统。有声电影的问世具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多种手段传递信息,并且艺术家的参与使其更生动更引人入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把其他感官信息加入进来。例如大连老虎滩四维影院具有世界先进的环幕四维影视技术,采用六部大型放映机同步放映环幕立体影像。根据影片情节在放映过程中辅以震动、坠落、拍打、喷水、造风、烟雾、泡泡、闪电等特技特效。呈现完美的四维影视效果。这是人类结合信息传播手段的典型案例。但是现在这种媒体形式造价昂贵,还只停留在单一的表现阶段并没有应用到真正的信息传播领域中来。

第二、新媒体艺术是人机交互的艺术

计算机技术的问世使人类必须创造出一种能够与机器对话的语言,人机交互的概念应云而生。MAC视窗系统的问世使计算机的使用者不再只限制于专业人员,并充分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最便捷,最高效的专业工具。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通过键盘鼠标的交互方式,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有待于开发和实现。触摸屏幕的问世给人机交互提供了更方便的手段。现在已经被应用于各种信息展示和交换平台上。

交互的实现使信息传播更生动更高效,主要体现在:

(一)生动性。交互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实时性和节奏感。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和信息平台对话,从而使观众更有兴趣、更主动的接受信息。

不具有互动功能的信息平台是以往最广泛的途径,人们早已厌烦了这种传统的信息接受方式。电视广告、灯箱广告、报纸广告、广播……等大量单一简单的垃圾信息被堆砌在人们周围造成视觉和听觉上的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二)针对性。通过交互功能人们能够有针对性的接受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群,者可以有目的地传达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从各种途径接受各种各样不需要的信息。者没有目的的投掷信息。在新媒体艺术广泛应用中,受众可以有选择的接受信息,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向特定人群信息。这使信息的更准确更高效、使信息传递更集约化。

网站、多媒体光盘是现在互动技术的现实体现。人们通过互连网上的搜索引擎有目的的检索信息,信息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向特定人群传达信息。比如说现在的多语言版门户网站,不同国家的观众可以选择进入自己习惯的语言环境浏览机场的班次查询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快速的检索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者不再简单的堆砌信息而是把它集中在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人机交互的信息平台上。这些都是交互功能在信息传递上的简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现今比较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大连海维多媒体中心开发的volvo-XC90展示平台,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通过互连网,观众可以方便的对汽车观察角度进行调整。改变汽车颜色,打开车门观看内室,足不出户了解产品性能。这样的方式节省了信息检索者的时间,同时也大量的节约了信息者的成本。

(三)可延伸性。通过对传统表现方式的融合和互动功能的体现,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好的媒材和更生动的艺术形式来展示信息。

未来的媒体艺术不仅仅停留在个人计算机上,而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平台当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机交互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多媒体艺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新媒体艺术是以高新科技为依托的。艺术与技术始终是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形式的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艺术家利用科技为载体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实验性的艺术作品不断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艺术实践中又给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要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篇4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新媒体 APP 手机应用

一、 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取代传统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最主要的载体

随着移动终端的高速迭代与发展,诸如苹果、三星、联想等国内外移动终端厂商在2012年都推出了各自的旗舰级终端,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3.6亿,增速为80.0%,智能手机在这一年得到了进一步普及。特别是受到低端Android智能机的推动,智能手机保有量大幅增长,这意味着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取得了非常快的增长,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艾瑞预计,未来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取代将进一步持续,但增速将逐渐趋缓,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6年将超过7亿。

二、 移动互联网媒体传播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不论在硬件与软件上都已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对的移动互联网信息也将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2013年必将成为媒体战争的新战场。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不仅仅“新”在技术方面,更是在形式上有着巨大的创新。

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融合性,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能体现在渠道上。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通过他们的移动终端所接收到的消息不仅仅局限于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信平台所推送的文字,更可以接收诸如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图片、声音等类型的消息。可见,文字、图像、声音等等多媒体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内容上的融合在移动互联网上体现尤为突出。从传播渠道来看,移动互联网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实时查询互联网信息,更可以移动客户端产品——诸如微信一类的通讯产品来实现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信息的传递,甚至实现实时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而通过移动互联网播放音频、视频更是被移动终端用户所广泛利用。

WEB2.0、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的同时,更是将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与传播范围进行了进一步扩展。遥想传统媒体在进行媒体信息时大多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信息的收集,再到整理、审核、排期等等,在传统媒体中进行信息的传播需要进过层层路径,才可以将信息到公众面前。而移动互联网则大大节省了信息的流程,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信息到互联网上,不受时间限制,更能将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避免了传统媒体传播范围有限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交互式”信息渗入方式,相较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更加容易被信息受众方所接收与吸收。传统的“点对面”信息传播,通常都是由信息者通过媒体将广泛的、不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散步到特定的媒介中,受众只能被动的接收信息,很难与信息者进行互动。移动互联网的“交互式”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受众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实现与信息者的互动,更可以对受众的地位得到相对的提升。

三、 典型移动互联网产品分析

移动应用客户端——APP,作为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现今已经存在于每一个用户的手机中、平板电脑中。APP的应用场景与功能覆盖更是遍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款移动应用客户端,并简要分析他们作为媒体传播方面的价值。

新浪微博

之前已经提到了这款互联网产品,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亿,相比大家都是这3亿中的一份子故此不再做更多的产品功能介绍。在提到新浪微博的时候不能不提到twitter这款产品,新浪微博的成长要多多感谢这款鼻祖级产品的 引导。我们不能不承认新浪微博与twitter一样,都是以社会化媒体开始起步的,但新浪微博显然不想将自己局限在媒体领域,不论是个人相册、聊天功能,还是后来V5版本推出的内容定向以及对个人页面的加强,都是新浪微博决心向社交媒体过度的表现。而作为社会化媒体,新浪微博早起请来众多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大号”加入其中增加用户黏稠度与信息的可信度,以及后来,众多商业化团体在新浪微博中建站加“V”,更是对“微博营销”这个概念的进一步延伸。而与此同时,新浪微博的媒体化功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V”认证的规范化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微博信息可靠性的降低,从而大大削弱了用户对于微博内容的信任。另一方面,用户行为缺乏强关系的时常关注,对于推送来的诸多内容并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被用户所吸收。因此,就媒体而言,微博并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

微信

用户数已突破3亿。同样是3亿,在我看来微信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新浪微博。在这里我们不调侃微信是怎么撇开手机QQ逆流而上的,也不探讨与小米米聊对抗中如何胜出的。我们要看的是,这移动客户端的3亿用户是如何成就起来的。不否认微信的兴起依托于QQ的强大用户群,但后来微信产品功能迭代与产品方向的把握确实可以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收集到移动互联网产品教科书中。在近几次产品迭代的新功能里,我们不难看出,微信对与商业化媒体的试水。微信开放了API接口供其他应用开发者调用,也就意味着微信将自家功能开放的同时,更是将其他类型产品积极引入到微信中来,为3亿用户提供能多更广放的内容。众多商家更是在微信中创建公众账号,实时向用户推送最新的商家信息与优惠消息,并能以“一对一”的方式实现与顾客的交流,更直接的了解用户需求。就这一点来看,微信要远远甩开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使媒体传播更具针对性,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啪啪

商家不论是在微博上还是在微信上,都试图将最新的商家信息推给他的用户,用户只有关注了这个商家的微博,或者这个商家的微信账号才会有相应的信息推送过来。但是,当用户与商家账号互动时,仍然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方式,而所谓的互动,更多的则体现在了用户维权的方面。用户在向商家主动“所要”其真正的用户需求的时候,收到的回复往往不能切中用户的需求。反观我微博上关注的大号和微信里的那些商家,貌似也已经很久没有去认真查看他们发来的消息了。

那么,啪啪呢?啪啪做的只是个社区。在啪啪上做推广本身就对商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洪荒,比如李开复。他们利用啪啪来宣传的东西多是话剧,商业会议,产品推广等等,再利用个人明星效应的同时,将自己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给他们的粉丝。这要比对面连着个机器人有人情味的多吧。回想前段时间的3B大战,雷军和周鸿祎微博大战,如果将战场移至啪啪,围观的人群会不会更多?所产生的商业效果会不会更好?啪啪所带来的商机值得我们期待。

篇5

【关键词】国际传播;新媒体;转型

随着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受到了严峻挑战。国际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国随着其经济实力的日益提高,与之相应的一个内生需求即国家形象的全面提升。我们说到国家形象包含两部分塑造,一个是“内塑”,即国民对这一形象的认同;另一个是“外塑”,即对对象国传播本国形象。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对外传播或者是国际传播。之所以谈到新媒体之于当下国家形象意义重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改变了目前的国际传播格局。国际传播生态与秩序由于新媒体的加入从而产生了重构。

面对这样的局面,全世界重要媒体纷纷开办网站,加速新媒体转型。2009年至今,有16家美国报纸从印刷纸版发行转向仅仅出版新媒体版,其中包括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以及在西方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英国卫报也确立了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体发展战略,其网站被评为全球最佳报纸网站。国际传播的进化史也是一场传统媒体新媒体转型的革命史。

一、“三点多面”的CNN国际传播网络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传播网络是“三点多面”的立体架构。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线上互动、电视网播出以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三点多面”的方式全面铺设传播网。二是实施科技先导战略,积极与新媒体及新技术结合,占领新媒体制高点。三是实施跨平台销售,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发展。?譹?訛

“三点多面”的架构提升国际传播到达率:1995年,CNN创建了自己的网站,旗下包括新闻网、财经网、体育网等10余个子站点。CNN.com每月有3800万独立访问者,17亿的页面访问量,以及1亿视频浏览量。CNN通过媒体融合,形成“线上互动”,“电视网播出”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三点多面”的国际传播网络。

“共时性”优势提升国际传播的速度 :在与互联网的连接方面,CNN比较有优势,其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的共时性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实现二者的双赢。从某种程度上,CNN网站是其进行媒体融合的平台和试验场:CNN网站上既有视频、音频广播等传统媒体形式;也容纳了桌面新闻、播客、互动新闻等新媒体形式。线下服务包括旅行信息服务、Twitter、手机业务等。此外,CNN还利用播客、CNN iReport等新媒体技术一一填补新闻传播受众的盲点,藉此打尽“漏网之鱼”,以增加自己的国际传播力。

CNN Mobile——移动中的国际传播:与移动设备的融合是CNN媒介融合的重要措施。早在1992年2月CNN就建立了专门通过移动设备向世界各地提供新闻及信息服务的“CNN Mobile”。CNN在各个区域设置了面向互联网及移动电话网的信息点,实现了国际传播传送手段的多样化。CNN与三星、LG、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合作,在部分手机机型中内置了“一键进入”的CNN Mobile频道。其在24个国家提供服务的CNN Mobile的客户已经超过9000万人。

CNN iReport:发动全球民众的国际传播:CNN在2006年开辟了一种独立报道服务——iReport,即向全球民众征集突发事件的照片或影像。iReport已经成为CNN的一个重要频道,它至今已刊出18万件的影像和照片资料,其中约有一成左右被CNN新闻采用,放到CNN网站上。

二、“融媒体”“数据库”“动漫”构建日本NHK国际传播网络

NHK(日本广播协会),是日本唯一一家公共电视机构,成立快90年了。它一直是世界知名的国际传媒,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有着重要地位。

1.融媒体进行式

技术支持融合:新媒体时代,NHK在建构自己的国际传播网络方面,首先利用“技术第一”的优势,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开通3G商用服务的国家,3G使NHK能够较早地实现“台网融通”“新旧融合”,从而为其原有的传统电视开辟了一个多元化的传播新渠道。NHK每年将支出总额的26%作为新技术开发以及新节目研发的费用。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得其在国际传播上享有地位,比如其研制的高清电视以及数字多媒体电视不但创新了电视的终端设备,更重要的是革新了“传——受”关系,并影响了国际传播的布局与版图。此外,其4G网络以及WiFi近年来在日本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优势”为日本“融媒体”诞生提供了坚实基础。NHK目前拥有数字高清电视频道、卫星广播频道、数字卫星广播频道等多个融合的传播通路。

内容促进融合:这种融合,除了指技术上的融合,还指NHK内容上的新与旧的融合、打通。2006至2008年被NHK称为“用户自有服务”的网络时代,网民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择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他们可以在线订购自己喜欢的节目,并可以进行自由分享。此外,自从2007年底日本的《广播法》修改后允许互联网上播放旧有的电视节目,2008年底NHK在网站上推出“NHK点播”服务大受欢迎。将新近一周的部分电视节目和以往的经典节目以及大量的电视剧集放在网站上供网民无偿收看。?譺?訛这样一种新渠道、旧内容的“转化”方式增强了观众与NHK的互动,有助于NHK实现新媒体转型,同时将这种新媒体的传播力通过社区网络等方式实现国际辐射。

2.数据库模式

NHK在当下的国际交流格局中还担负着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NHK的对外广播平台即“NHK环球广播网”是其国际传播的主要通道,由三种广播电视服务,即“NHK环球广播网TV”、“NHK环球广播网收费电视频道”、“NHK环球广播网日本国际广播电台”组成。NHK除了这种多通路的国际传播架构外,新媒体时代中的国际传播还非常注重对已有新闻材料的保护、开掘与再利用,通过数据库形式将数字图像、声音文字分门别类地存储好,并通过检索、搜索等多种手段实现这些数据的再利用。

3.动漫提升日本国际传播力

日本是一个靠创意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力的国家,出品了很多动漫名作,比如机器猫、小丸子、Kitty猫等等。这些日本动漫的经典代表成为许多国家年轻人对日本的最初印象。可以说动漫是日本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产品与窗口,对日本国家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日益成为政府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NHK也播放了大量的这种日本本土自制的动漫等创意产品。NHK将这些突出日本团队精神、自强进取等创意的产品通过自己的数字广播系统、卫星广播系统以及新媒体传播系统向全球传播,在国际上为日本塑造国家形象,并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主网+支网”平台的纽约时报国际传播网络

美国报业协会公布,2011年报纸广告收入大约在38亿美元,比起2005年79亿美元下降了46.7%。纽约时报董事长小索尔兹伯格对纸媒也不再乐观,而是改打“新媒体”,主推网络版报纸订阅业务。他甚至打算“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纽约时报最新统计支持了他的这一决策,其纸版的印刷发行量不到100万份,而网络读者数量突破2200万人。如果说,过去纸质的纽约时报在国际传播阵营中地位显著,而今要再保持这一地位,必须改头换面,舍“旧”迎“新”。

1.主网平台的收费模式:1996年1月,纽约时报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提供纽约时报在线阅读。尼尔森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纽约时报的网络版全美访问量第一,2005年10月份的访问数量为1140万。创办的第一年就已开始盈利。1999年纽约时报公司整合其网络方面业务,成立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部门,负责纽约时报网站和波士顿环球网在内的40多个网站的数字业务,并设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以供读者查阅。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网络版,拥有独立管理层和采编队伍,可以按照网络新闻自身的规律运营。2005年,纽约时报网站首推“数字付费模式”,推出“时报精选”栏目,其内容主要是一些著名的专栏作者撰写的社论和意见,订阅者每年需要支付49.95美元。这个栏目一年得到了22.7万个订阅者,为纽约时报带来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收入。后来因为收费使得网站流量骤减停止了收费。但 2011年3月,纽约时报再次发起了网站付费模式,用户每个月可以免费阅读20篇文章,此后就得为自己的电子阅读买单了。

2.支网平台的多重架构:应该说纽约时报为了保持其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在转身新媒体时,一方面通过主网平台即纽约时报网站将自己优秀内容以新的介质形式传播出去;另一方面,它还非常注重“支网平台”的建设,它在“移动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上都有所扩展:

移动平台:到2010年“移动平台”已有8500万用户。纽约时报的TimeReader在Amazon Kindle店成为销量第一的报纸。此后它又陆续增加iPhone、iPad、Android版。这是纽约时报从终端着手拓展其内容营利能力的一种成功策略。纽约时报 “移动平台”上先后开发出了基于iPhone和iTouch平台、PalmPre、Blackberry等多平台的媒体应用与平台应用。它还完成了在电子阅读器领域内的全面布局,分别和亚马逊公司旗下的数字阅读器Kindle、索尼公司的E-reader以及Barnes & Noble的Nook实现了全面合作。

“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是支网平台的另一个重要组成。纽约时报在Facebook上的粉丝数量增长很快。他们还专门开发了基于Twitter这一社交媒体平台的针对性应用。

四、“阅读器+受众驱动”的华盛顿邮报国际传播网络

华盛顿邮报是一个注重自我研发的媒体机构,因为此前它一直在国际传播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际传播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但这种影响力随着新媒体的挑战及纸媒的衰落而有所降低。

1.社交阅读器:移动与社交联合

华盛顿邮报是最早进行报网互动实验的,它非常注重自我研发,在2009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室——华邮实验室,并推出基于Facebook的大受欢迎的社交阅读器——Social Reader,用户可以通过这一阅读器阅读报纸,根据朋友的喜好和分享推荐文章。社交阅读器深受年轻人欢迎,拥有1000多万注册用户,其中近2/3都是活跃用户。而这些用户大部分是抛弃报纸的年轻消费者:超过80%的用户在35岁以下,这也使得它能够引导用户成为新一代华盛顿邮报的读者。对于提升在年轻人中的国际传播力大有帮助。Facebook在全球有10亿用户,这些用户是“全球化”的,普及这样的“社交阅读器”可以轻松地跨国界进行国际传播,保持并扩大母报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2.受众驱动模式:传播即对话

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受众即是传播的客体,又是传播的主体。在很多国际传播事件中,受众成为重要的“参与报道”的力量,即传播的主体。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利用好UGC(即普通民众提供内容)是受众驱动模式的核心所在。手机与微博,人人皆有,这些利用“手机+微博”相结合的方式对外新闻的平民记者们不再被看作是传统媒体的敌人,而被当作传统媒体的朋友,是国际传播力量的一分子。他们更早地出现在现场,是现场信息的提供者,他们的照片和言语能够丰富专业新闻机构的新闻报道,拓展国际传播的深度、广度以及卷入度。比如日本海啸爆发时,很多仙台居民边撤离边用手机拍下的视频,就被很多国家的新闻机构广泛采用,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一个新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不再有受众,有的只是用户,受众驱动模式就是超越传统的“传—受”分明的国际传播界限,创造由受众驱动的有意义的全新体验。社区论坛或者是社交网站不仅仅是用来对文章的见解的,它还意味着用数字工具来创造更宽泛的与用户对话的机会,华盛顿邮报的每个采编人员都要熟练使用Twitter与Facebook等社交网络同时也是自己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员工们要能够第一时间连接新闻事件发生那端的受众,并组织好报道,将产品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传播中的受众驱动模式,可以使新闻机构与用户建立起更好的联系,让用户由“被动”接受国际传播的内容,转变为“主动”参与到国际传播进程中来。把过去那种“单向演讲”转变为一种“双向对话”,让全世界的受众参与到关于国际事件的对话中来,共同完成国际传播。这正是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核心所在——“传播即对话”。

新媒体是一个速度媒体,因其超音速的发展态势,使人们一直处于不断追赶不能停顿的旅途中,而难以停下脚步校正方向;新媒体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媒体,因为没有历史,因此少有媒体专业人士,少有传承,这使得它在未来发展中必将面临着人才饥渴。而对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而言,聚集优秀的人才、找到合适的新媒体方式、选择切中要害的话题、投放多介质的媒介平台,是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根本所在!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研究》资助项目]

注释:

?譹?訛CNN的“台网融合”之道:CCTV.com,2011年09月13日9时35分,复兴论坛。来源:《电视融合变革》,本文作者:张聪(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张焕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

篇6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彼得?卡尔?戈德马克就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理念,其本身主要是采用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通信网络,进而通过无线网络向用户提供射频服务。就现实情况来说,艺术信息在数字媒体中的传播有着较大的变化,从技术上来看,计算机处理功能的逐渐增强,网络技术的成熟为新式的信息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数字媒介中艺术信息传播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问题,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利用大量的信息对相关的要求进行满足。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中人的主体作用,让网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为其他信息接受者提供个性化信息。

1 传统艺术信息的传播

就现实情况来说,当今的艺术信息无论是文化推广还是文化继承,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于艺术信息传播的重视,适当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今天,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新鲜的人文艺术取代了原来的艺术,从而使得传统的艺术信息处于濒临消失的窘境。因此,要想很好的实现对于艺术信息的传承,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艺术信息不断进行改进,满足当今市场的不断需求,并且从源头的角度加强对于艺术信息的保护,加强群众对于艺术信息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1 艺术信息传播依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在21世纪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进一步推广我国的艺术信息,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技术,从而加强宣传力度,确保民众能够接受到最为纯粹的艺术文化;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播形式,进而在保证纯粹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当代人们对于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无尽追求。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扩展我国民间音乐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程度,从而促进我国艺术信息的进一步发展。

1.2 艺术信息传播根植于本民族和本地域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艺术信息已经不能再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融入到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模式中。民间艺术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势必要借鉴现代艺术发展的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与现代艺术文化相融合,得到现代人的认可。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适当的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节,招商引资、广交朋客,吸纳资金,让民间艺术信息的产品融入强大的市场经济浪潮,获得青春的活力。

1.3 艺术信息传播根植于校园教育

就现实情况来说,要想能够很好的体现当今艺术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注重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这是因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校园中,都可以蕴含有艺术文化的影子,其中不仅仅蕴含着文化的底蕴,同时还可以承载着我国的艺术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当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民间音乐艺术紧密结合,意味着当地极为注重民间艺术的发展。

就现实情况来说,我国的艺术信息的变化并不快,这是因为其中牵扯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努力。为了能够进一步保护新媒体时代下艺术信息的发展,无论是政府部门,又或者是民间的群众,都需要形成一种非常顽强的团队力量,进而构建全方位的民间艺术信息。

2 数字新媒体发展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艺术信息的进步。

2.1 数字媒介的传播特点

2.1.1 艺术传播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数字媒介进行艺术传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大多数的时候,人们被动的阅读他们所观看的内容和相关的信息,但是没有办法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人们通过网络传播就可以随时的关注自己的艺术形式。

2.1.2 艺术传播的主动性

就现实情况来说,人们主要是主动地获取艺术信息。对于这些受众人群来说,他们只需要打开相关的信息渠道便可以理解艺术,使得受众人群必须在艺术信息传播中?于主动的角色,自己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可以发现,艺术信息无处不在,总是主动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2.1.3 艺术传播的参与性

在过去,人们对于艺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程度是比较低的。因此,我们不仅主动的探索和寻找艺术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的通过电子邮箱进行艺术交流,甚至是通过数字新媒体进行交流也是方便快捷的。

2.2 数字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数字媒体自身是有着特殊性的,让其成为传统媒体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无形中使其成为传统媒体加快更新观念运行的步伐。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这场变革的过程中,他们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3 数字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就现实情况来说,在我国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艺术信息与新闻的传播也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其中的内在机理关系。

2.3.1 使新闻的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信息传播主要就是指在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者事实,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新的新闻和信息是构成要素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设备的落后等原因,传统新闻信息往往是滞后不畅的现象,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

2.3.2 单项传播转为双向交互传播

结合文献[2]的研究可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路径是具有单向性的,受众是没有办法利用这些媒体对传播者进行反向信息的传播。网路使双向交互方式的传播成为可能性。数字媒体可以全方位的对信息进行传播,全方位的提供新闻信息。因此在全面多元化的分析中,信息的传播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2.3.3 多元化的艺术信息传递方式

数字媒体集中了所有的传统媒体的模式。可以形成文字、声音、图像、图表等为一体的传播的单元模式,构成了多媒体信息的模式,让人们能够接受和习惯性思维的逻辑。也更加符合人们接受习惯和思维规律,提高传播的综合效果。因此可以发现,我国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因此要想能够深入分析我国的艺术信息,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2.3.4 数字媒体能够适应不同个人的需求

虽然每个人对于艺术的需求不同,但是这不会影响他们对于艺术信息的追求。就现实情况来说,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独立的愿望重视受到共同环境的塑造和规范的,这也是大众传媒的基础。由于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的艺术生活,将眼光转向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因此,网络满足大众共同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人的个人化需求。

3 防范数字新媒体对不良艺术信息的传播

3.1 加强对数字新媒体艺术信息的监控

数字媒体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升级和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强数字媒体法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强发展建设,规范网上行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字媒体艺术信息的真实性,强调立法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对数字媒体中不良的艺术信息进行筛选,防止各种网上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网络的健康发展。

3.2 提高艺术信息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对于当今的艺术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应该坚持对正面宣传的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当前艺术事业的根本任务。数字媒体的变革都是随着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现实社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对提高社会效率、促进社会中不同群体写作是有着积极的意义。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技术的革新,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篇7

关键词: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 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54-03

Abstract:Taking Xinjiang Tatar nationality ploughshare Festival as an example, this case study attempts to renew 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video production mode which used to give priority to recor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r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communication ideas about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such as story-filled videos, numerous users, young age and large-scope spreading,to make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o be the important means which the pubic can underst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Media;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Documentary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收看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需要对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修改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以往都是以记录功能为主,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非遗影像的传播效果成为保护和推广非遗的重要手段。

撒班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遗节日的突出特点。首先具有民族性,撒班节是塔塔尔文化的代表。撒班的缘起是塔塔尔族先民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撒班节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此,但是是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其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塔塔尔族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有着类似的风俗习惯,伊犁的塔塔尔族由于聚居的较为集中,所以保留了撒班节的原始元素;塔塔尔乡的塔塔尔族的衣着、饮食等方面也基本与长期同为牧民的哈萨克族保持一致。最后,撒班节具有极强的部落性。撒班节的庆祝方式就是一同载歌载舞,互相攀谈,举行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而且撒班节的庆祝时间是每年的春耕结束到夏收之前,具体日期完全由聚居部落自行决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 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极为小众的非遗节日,研究撒班节的传播思路不仅为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传播思路进行探析,更为新媒体环境下小众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创作提供方向。

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特征

1.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基本特征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2.4%。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4.40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7.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用户数量庞大,青少年用户众多,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使得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广泛性。新媒体视频的需求对非遗节日的影像化传播提供了受众基础。同时针对青少年用户,小众非遗节日的影像对非遗本身有发扬和传承的作用。

1.2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习惯

新媒体视频用户碎片的阅读习惯,所以影像呈现碎片化。影像的目的不再是遵循时间、空间的逻辑来具体地介绍事物的全貌,而是通过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引起受众对这一事物的兴趣,再通过新媒体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将碎片化内容拼贴起来,使受众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视频用户普遍对影像的故事性要求较高,同时如今的影像进入短片时代。新媒体短片是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影像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不长于30 min的影像短片。在这个前提下,受众对影像元素的丰富性要求更高,单纯的纪录已经不能争取到受众碎片化阅读的时间,而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即影像内容的故事化。

1.3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渠道

由于媒介环境的改变,视频播放渠道从电视、影院大幅转向互联网,更精确地说是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同时,受众在不同的收看渠道下也具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往的视频都是在电视上进行单向的传播,几乎没有反馈的过程,这就使得受众缺乏参与感,而视频通过新媒体传播,更加注重的就是与视频用户的互动性,通过弹幕、在线直播等方式使用户参与进来,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点辅助充实视频的内容,拼合碎片化的传播。

纪录片作为新媒体视频的一种,同样需要符合新媒体用户的特征,才能保证传播的效果。

2 非遗节日纪录片传播思路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纪录片的切口较大、时长过长

大众传媒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关注点放在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之上。在传统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中,影片的视角较为开阔,全面地从客观角度展现了节日的历史、由来、过程等,这种场面宏大的视角使受众很少能感受到接近性,也就是说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不够接地气。而新媒体环境是非常强调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由于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往往切口都较大,使受众不能产生代入感。即使观看过后,也只会对节日表象略有所闻,无法引发更大的传播效果。

2.2 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思路老套

在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强调考虑如何引起受众的兴趣。非遗节日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它需要的是受众真正透过非遗节日这面窗,去一窥该民族的文化魅力。虽然目前有“故事切入”这种易于使受众投入的叙事方式,还可以融合“客观记录、口述历史”等多种叙事方式,但也导致由于将节日切分过多,不可避免地缺失一些信息元素,其中深层次的节日意义很难体现。故事性与纪实性之间的权衡也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难以逾越的难题。以上的现象导致纪录片大多进入故事太慢,富有冲击性的镜头很少,缺失人文内涵。

2.3 传播策略的失误

目前大多非遗纪录片都是以电视纪录片的规格进行制作,直接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传统的电视、电影播放平台上,非遗纪录片更注重展现节日的完整性,导致一部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观看,这在新媒体平台是难以想像的,尤其是在移动客户端。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里,超长架构的影片内容难以保持对受众的持续吸引。传统非遗纪录片展现全貌的特点会让新媒体环境的观影者望而却步,或者在观影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使得影片不能很好地传达非遗节日的巨大魅力。同时,在新媒体传播中,大众更加期望提升自身的参与感。新媒体提供了民众被赋权行动的渠道,除了分析新媒体大众所变化的接受心理外,还缺少制造更多能让大众参与到影像制作过程中的环节。

3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探析

当媒介发生变革,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的需求已经改变。过去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在电视上更多的是一种教育作用,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需要的是让受众能够更多地了解、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所以新媒体环境对非遗节日纪录片产生了分别来自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的新要求。

3.1 影片内容的重构

非遗节日纪录片所要传播的内容不仅仅是节日的过程,还包括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节日的v史意义。大部分节日都具有民族性,即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层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全貌的重要缩影。以撒班节为例,它的缘起是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一个民族将这样的感谢之情延伸出一个节日,这其中蕴含着塔塔尔族在数千年前的民族风貌,同时经由历史的发展,撒班节也有了加深于其原始意义的民族意义。非遗节日也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指的是其形成、发展均受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了解民族发展须知的大环境。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影片又需要有故事化的特征以及不能过于冗长的要求,所以影片就需要平衡纪录的完整性和时长。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夜爆红,人文类题材操作上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更易触及“敏感”,那么从平凡个体的生活与命运入手,以个体反映时代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内容上更易于接受,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会拍摄3、4个故事进行平行蒙太奇,这样使得整个影片充实且不乏味,需要表现的元素都是每个故事的核心,时长也受到了有效地控制。100集纪录片《故宫100》秉承“微纪录”理念,每集用6 min呈现一个故宫建筑,讲述一个空间故事,短小精悍,清新活泼,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新媒体用户快速浏览和定向检索的需要。

在非遗节日纪录片的内容布置上也可以参考这样分割成几个小故事的方法,不仅可以延续故事化的纪录优势,而且由一条故事线演变成多条故事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视角也更加多元,能更好地展现非遗节日的风貌。这种拍摄方式取消了大面积对宏大场面的拍摄,采用多小组跟拍的方式即可完成,同样满足了快速、小成本的新媒体制作要求。可以说这种拍摄方式一举两得。纪录撒班节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择几户塔塔尔族人家,确定纪录片必须展现的要素,进行串联。

3.2 对传播渠道优势的利用

新媒体除了内容碎片化的特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交互性。虽然现在有很多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已经在网络上线,但它们都没有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这一优势。使得影片依然在“自说自话”,不能与受众进行很好的交流。

目前,许多电影在上映前都会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地与影片有关的消息预热,甚至进行片场直播让观众对拍摄现场身临其境。这些都可以运用到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创作中来。在微信微博上推送撒班节的相关背景介绍、节日介绍、人物采访等,在撒班节当天进行线上直播,使受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节日的氛围。

同时,更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交互性。从影片的筹划到后期的呈现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受众互动起来,更好地了解受众对这一节日的需求。甚至可以将拍摄思路在新媒体平台上,让受众自主地进行完善和补充,使受众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当受众参与进来后,也一定程度上会促成对影片的二次传播,通过第一批受众的人际传播扩大传播面,以造成更加深刻有力的传播效果。

3.3 迎合视频用户的阅读习惯

从受众的阅读习惯来讲,除了内容的碎片故事化和加强交互性之外,对非遗纪录片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对一个信息的专注力是30s,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这种专注力缩短到15 s,传统纪录片习惯使用的长镜头,也将被大幅取代,以契合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除此之外,画面的美感也是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成了纪录片更进一步的追求,除了带来纪录内容和内涵外,还能带来一场美的体验。撒班节是室外节日,人们欢聚在草地上载歌载舞,通过多变的镜头,丰富的节日色彩能更加吸引眼球,使影片画面变得好看。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区”。目前“非遗”纪录片的新媒体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传播效果在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及时抓住媒介环境和受众的特征,将其应用到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当中,通过影像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使纪录片真正适应于媒介环境,能够调动起受众的兴趣,使非遗节日纪录片发挥出强大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琰,余秀才.多元与重构:论新媒体短片的影像传播[J].电影艺术,2008(1):160.

[3] 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7(12):173-174.

[4] 金毅.试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特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182-183.

篇8

关键词:自媒体 文学 传播 微信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他们是这样定义的:“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1]2009年微博的流行正式开启了自媒体时代,而微信则把自媒体的功能扩大化。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微信以其信息的高速流通、图文结合、碎片化的文化背景为文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口。

一.“节点共享”的即时互动下的全民狂欢

在数字媒介环境下,“节点”(Humannode)即“人”(human)和“节点”(node)的组合[2],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以及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信息。

微信文学在大众传媒时代产生,不可避免的保有了大众文学的特征。高雅的传统文学在现代商品社会遭受了巨大冲击,人们曾一度怀疑艺术终结或文学已死。但是大众文化也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2012年4月,微信4.0版本,用户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在空间中,好友之间可以即时点赞、回复或者转发。用户结合现实场景进行改编,应用网络热词在其中表达情绪,没有诸如微博之类140字的限制,即时的发送,接收者同时可能是下一个发送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不再有绝对的身份区别,点赞和回复瞬间反馈到作者的个人空间,作者根据回复与之互动,微信文学就是以这样一种网状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流行起来。

狂欢理论源自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这种狂欢指的是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的狂欢。人们语言混杂,方言、俚语、习惯语交织在一起,通过无所顾忌的笑达到一种全民的自由。而在自媒体微信文学中,体现了带有自由性的狂欢性。人们可以通过游戏、娱乐的语言释放压力,通过创造恶搞式形象放松自我。在这样开放式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摆脱压抑自由的书写文字,微信文学中常常出现一些新奇词汇表达,这就是微信文学狂欢化的表现。

诚然,文学需要新的文学形态为其注入鲜活力量,但微信文学的局限性可能带给文学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思考并努力改善的。微信文学文本的碎片化、内容的平面化凸显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不高的事实,表达了娱乐至死的诉求和狂欢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微信文学的快速生产,削弱了文学原本应该具有的深度,作者在个人化自由写作中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微信文学的良好发展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在自媒体的时代走得更远,否则只是激起人们一时的狂欢兴趣,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并不能长久留存。

二.危机中的数字化选择

随着“快速点击阅读”时代的到来,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受到大众热捧,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报刊杂志在自负盈亏中举步维艰。

许多文学类实体期刊纷纷登陆了微信平台,拓展了数字化之路的新视野。2013年11月《收获》发出了第一条面向微信订户的群发内容,这是继《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上线之后,又一家“老字号”传统文学期刊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了寻找读者的尝试。目前可以搜索到的文学类公众号有“读者”、“青年文摘”、“读者文摘”、“今天文学”、“青年文学”、“收获”、“小说月报”、“上海文学”等。纯文学的生存空间本来就不大,先天注定了它本身不能像通俗文学大众文学那样受到广泛关注。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中,文学类实体期刊注定成为昨日黄花。所幸的是,在自媒体时代,文学类实体期刊搭上了以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化传播快车。

近年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迈入作者行列走向实体出版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凸显了实体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积极汲取传统文学媒介的有益特质,提高自身的文学品味,正确的处理好文学的审美与市场化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文学文本具有的高品质有效融合到自媒体平台,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 释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探索》,2006年第2期,第135页。

篇9

新媒体与微电影

根据艾瑞全流量监测数据,目前仅优酷网一家,其单日视频播放时长就高达13.7亿分钟,约合2300万小时。这相当于每天有2300万人上优酷网看一小时视频。同时,优酷日视频播放数(VV)达1.6亿,用户覆盖数(UV)为2100万。而在这数量众多的视频中,有相当部分属于微电影这一门类。

微电影的正式得名来自于凯迪拉克2010年投拍的《一触即发》。该片由香港著名影星吴彦祖主演,全片时长90秒,讲述的是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虽然只有短短90秒,但片中包含了谍战打斗、都市追逐、高空跳伞、惊险爆破等一系列好莱坞大片的必备场景。《一触即发》的成名,使得“微电影”一触即发,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微电影是指在新媒体和碎片化时代,为适应观众新的收视需求,“微规模”制作(较于传统电影投资少、制作周期短)、“微平台”(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视频平台)播出、“微时”(短则一两分钟、长则三四十分钟)放映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①据笔者粗略检索,国内外对于微电影的起源都缺少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过,至迟在2005年就已经有类似于今日所称的微电影在网络上流传。举其要者,如宝马汽车邀请八位国际著名导演分别拍摄了八条广告,每条广告时长都在10分钟左右,并且都具有非常强的故事性,除时长之外完全可与《一触即发》媲美;同一年由网民胡戈通过剪切国产大片《无极》拼接而成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产生的轰动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更是丝毫不逊色于《一触即发》,并且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后继者作品。

无论是《一触即发》还是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类的诸多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平台,那就是互联网。要言之,正是新媒体环境的演进,为这样的微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的独特产物,同时也构成了新媒体时代的独特景观。

微电影生产竞争格局

探讨“微电影”真正的源头不是本文的要旨。之所以引入这个话题,是为了说明微电影生产发展背后所透露出的“传播权力分配”。因为在微电影层出不穷地涌现于互联网的过程中,一种微电影的生产竞争格局也正在逐步形成。微电影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不同的发展取向:一类是完全由草根制作上传到某一视频网站,主要是描摹自身生活片段(其中这部分群体即所谓的“拍客”),或借助情景抒发个人情怀,或戏谑反讽以娱乐大众。如前面提到的胡戈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及时下数不胜数的各种个人“咏叹”均属于此类。这一类可以被称作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自生产内容)。另一类是由广告主和专业影像制作机构合作,并有大量资本介入,以在情节叙事中植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为旨归。如《这一刻,爱吧》(植入“可爱多”冰激凌)、《恋爱SOS》(植入宝岛眼镜)等。与前一类相对应,这一类可以被称作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PGC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是明星参与,或影视明星参与演出,如台湾影星陈意涵参演《恋爱SOS》《女人心事》,香港影星陈柏霖参演《这一刻,爱吧》等。或由著名导演执导,如Frank Vroegop执导凯迪拉克《一触即发》、姜文执导佳能《看球记》等,都尽可能地挖掘了明星效应对微电影受关注度的推动。这两种类型的微电影完全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产品。草根制作显然无法抗衡专业制作,也就是说,UGC和PGC相比,天然地就居于弱势地位。

非常有意思的是,目前互联网视频网站呈现的却是一种类乎“二八法则”的格局。即用户自生产内容占据了极大的部分,却只吸引少数的点播,而专业生产内容虽然产量较少,影响力却很大。仅以优酷网为例,用户自生产内容占据了近一半的份额,而优酷网自行生产的内容则只占了百分之二,但是仅这百分之二的内容却产生了超过百分之十的流量。②由此就导致了包括用户自制微电影在内的自生产内容对于视频网站的营收而言几近可以忽略不计,视频网站自然不会重视这方面内容的开发与培育。

当然确实得肯定,微电影的生产遭遇互联网后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制播分离机制真正意义上得到实现。因为在传统的影视剧生产、播出、营销和推广过程中,几乎都由电影厂或电视家包办,虽然历经多年改革,情况已经有很大改观,但受生产习惯、利益空间等影响,制播分离的目标依然是一个无限趋近的过程。而微电影的生产如优酷网自曝,自行生产的内容仅占极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互联网视频网站并没有像传统广电媒体一样拥有专门性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微电影的生产对任何机构和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所以它们必须借助外来力量。可以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微电影的生产具有了草根民众“崛起”,实现“逆袭”的色彩,恍然可以向素来被专业传播者垄断的生产权力发起挑战了。

微电影发展趋势与权力再现

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微电影的发展面临着双重悖论,即市场和受众两方面都对微电影的未来走势构成影响。③徐帆也指出,大量专业主义的影视业者进入到视频网站生产领域,由他们操盘的自制节目也逐步脱离了“业余”的印象观感,PGC对UGC的优势得到了强化和支撑。④

就前面提到的两类微电影来看,专业制作的微电影一方面将继续占据受众点播的最大份额,并且具有广告植入的巨大空间,也将继续成为一种营销手段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尽管随着专业人士的介入,投资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精良,却也越来越电影化,变成“微”加“电影”,最终仍未形成“微电影”作为一个独特门类的内在特质。

而草根制作的微电影发展会稍显多元。首先,由于个体自我表达和沟通的需要,特别是目前不少社会团体组织了各种鼓励微电影生产的活动,如举办各类型的微电影大赛等,这些作为一种驱动力量,导致尽管受关注度较小,可还是会有大量的个体参与到微电影的生产中来,由此可预见草根微电影的产量在短期内依然会得到保证,甚至提升。其次,随着草根制作群体的壮大,会有一小部分人凭着作品脱颖而出,成为职业化的生产者。各类型的微电影大赛也提供了一个草根走向专业的平台和机会,尽管这个空间实质上并不算太大。最后,也是最为多数的微电影制作者及其作品,其传播只能建立在“强关系”的基础上,并不能为制作者带来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无论他们主观上是否追求这一点。

为何会如此呢?其实细究起来依然关乎传播权力的竞争。自从互联网横空出世,人们就认为传统的传播结构发生了改变,而web2.0时代的到来,更是激发了不少有关“传播民主”的想象。从理论上而言,互联网确实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但是在现实情境中,传播权力的分层依然被承继下来,不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且在一片“众声喧哗”中还造成了传受格局颠覆的假象。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看来,理解传播可以有三个切入点,即商品化、空间化,以及社会能动力量的结构化。在考察微电影的生产格局时,这种结构化的社会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有助于厘清新媒体赋权和权力再生产的内在分野。

如果借用布迪厄的概念,我们把微电影的生产也看做一个场域的话,就可以较好地发现这里面复杂的权力及其相互竞争关系。因为在布迪厄看来,文化生产领域被划分成“有限生产场域”和“规模生产场域”,这两个场域遵从的规则是不同的,前者相当专业化,具有抵抗市场等外部力量的高度自主性,后者则指向商业成功或大众趣味等外在标准,追求的就是直接的经济利益。⑤显而易见,微电影生产所遵循的就是市场逻辑。

正是出于对直接经济利益的追求,视频网站对微电影生产的重视程度很自然地就偏向了专业化生产的部分。优酷网总编辑朱向阳在2011年就明确表示要将网络自制剧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微电影的生产虽然关乎技术条件、关乎专业素养、关乎内容编订,但根本上还是关乎资本。由资本而下,虽然表面上看视频网站并没有封堵草根制作微电影的空间(甚至还是鼓励的),但是市场导向就直接决定了整个微电影的格局。微电影的生产格局事实上依然复制了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格局,所谓的“人人做电影”与其说是美妙的未来景象,毋宁说是web2.0时代“权力掌控者”制造的又一个神话。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与发展态势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②朱向阳:《优质内容是优酷营销根基》,《新营销》,2011(1)。

③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其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现代视听》,2011(12)。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艺术;创新;传播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推动数字化影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的时代中,如何创造出即有民族特性又不丢失时代特质的动画作品,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去考虑动画艺术的传播和创意,让动画短片成为创意的主流。

一、面对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创作

高端的动画创造艺术表现了创造者的设计理念和审美理念,在创造者进行动画艺术短片创造的时候要不断的去更新自己的创意,动画艺术短片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短片,如果只是有华丽的外表是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还得有能够吸引群众丰富多彩的剧本内容以及人物性格等等,当今在新媒体的时代下,对动画艺术短片的创新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动画艺术短片的制作过程中,动画的创意是动画艺术短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动画艺术短片创作的时候,我们要探索观众的内心需求,做出的动画要吸引人、打动人心,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在动画的设计表现形式上,普遍性作为前提,进行动画艺术的个性内容探索,设计动画短片的主题元素,使得创作的动画短片内容时刻保持新鲜感,内容不陈旧。在创作的过程中利用构图、色彩、剧情等形式,去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新颖的表现动画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如现在能够使用的手段:定格动画、沙画、三维动画的二维表现,也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视角、机位、等,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技术,使观众时刻都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动画短片的前期构思立意

首先,确定短片的艺术风格。根据表现的重点不同,可以将三维动画短片分为以动作为主的实力派短片、以特效为主的片段式短片和以艺术风格为主的静帧短片三类。动作是动画的核心,不管是传统的迪斯尼动画,还是新兴的皮克斯(Pixar)动画,都强调动作是动画的生命。例如:对故事的改编、艺术与抽象的地融合表现等。当下社会,动画的发展形势呈现多元化。我们在遵循民族特色的形势下,与民间工艺美术形成追求、借鉴与探索。在新媒体的时代下,中国的动画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前提下,传统中不断的创新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动画创作的是否成功,与动画本身的剧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精彩的剧本故事,以新形式手段技术表达主题内容,使动画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群众的眼前,影响每一位群众情感变化,创作出新的动画。

第二,策划切实可行的剧本。策划切实可行的剧本是初学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很多看上去不错的剧本,因为受到实际制作能力的限制,半途而废。在设计剧本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找到恰当的定位,优先考虑表现小的生活细节。

第三,注意短片的独创性。独创性是短片的生命,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要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独创性了。其实,在设计一个短片时,剧本的独创性并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短片时间太短,很难表达一个新奇的故事,另一方面是太多的媒体艺术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一个比较新颖的主题是比较困难的。相对而言,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中包含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等。动画艺术作品的体现形式,所用的R头、转场、景别,都是运用了电影、戏剧、绘画的、音乐的相关技巧,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动画艺术变现的影像技术基础上,再继承中要不断的创新,是加以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再次挖掘的过程。同时在我们创作的分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让创作得来的动画艺术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新媒体的环境下动画艺术的传播

整个动漫产业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动画艺术的宣传。动画中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可以利用动画中的人物进行道具或者是造型,再经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雕刻,制造出一整套相关联的动漫玩具或者形象进行相应地销售。如、书籍小说、电影、带有图案的衣服、鞋子、卡通模型等。也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推广到更多地方例如主题餐厅、游乐园、动漫咖啡通等。而从现在看去,在我国目前来说,相关于动漫的产品出现的形式还是仅限于衣服、鞋子、玩具等一些抵挡消费的领域。所以作为动画动漫的专业人士来说,求要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光光是在制作技术上、模样上,我们应该让动画动漫无限扩大,形成相对的高档消费产品,获得先对的经济效益。为动画动漫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同时,不能忘记的是加大国产动画动漫的销售力度,打造出中国动漫业市场。当然,由于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动画动漫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产生了一些新的消费系统。

动画动漫制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娱乐的,新媒体下做好动画的传播就是让更多的观众享受轻松愉悦的精神需求。忘记所有的压力,积极寻找生活的乐趣。引导观众开心。如今数字化的城市,我们在建造动画动漫的时候,知道一点在细节上多多对动画视频上心。例如;传统的电影分辨率都极高,有很多都不适应这样的老式手机。同时存了也没法看。在色彩上有巨大的差距,制作者应该考虑到我的原因,做到以人为本。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所呈现的形式多姿多彩,快速的融入了大众的心理,成为现代的打工需求,不仅仅再属于儿童。保持新媒体动画的特殊性同时,创造出显得动画艺术形式。在新媒体设计的动画时代,工作人员在设计新媒体的同时要做针对性的方针,细分市场细分受众才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必经之路。以上就是笔者对,新媒体下动画艺术短片的创意与传播的认识,希望能够给同行从业人员到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潘明歌,符俊霞.浅谈新媒体下动画艺术短片的创意与传播[J].大众文艺,2013,(11).158.

[2]杜一茹.基于新媒体下动画艺术短片创意及传播[J].艺术科技,2015,(9).053.

篇11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仅仅需要拥有一台移动终端设备,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就可以成为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信息的自媒体,但是有人却能控制这个自媒体能否存在,这就是那些在移动网络之上搭建了信息平台的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移动新媒体仍然为少数机构特别是移动新媒体主要平台提供商所把控。

移动新媒体之变

从传播内容看:移动终端采集信息的便捷性,传播主体的海量与多元化,带来移动新媒体传播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数据化”——实时、海量、多样性和动态化,靠人力很难一一审核,更需要依靠法治来“把关”、伦理来约束。

从传播渠道看:移动新媒体提供了迄今为止能最精确直达受众个体的传播渠道。同时它既能到达个人,也能面向大众或小众;既可以实现组织传播,也可以形成人际传播,还可以同时拥有多重传播渠道,灵活地进行差异化传播。

从传播过程看:移动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超快,可以现场音视频直播,几近实时;而且呈多向交互,无限往复。

从传播效果看:由于每一个移动终端和受众都是一一对应的紧密伴随关系,因而移动新媒体可以很好地实现快速、个性化的传播,从而增强了它的传播效果。但同时,由于传播主体的信息可以被隐藏甚至任意篡改,容易导致信源模糊不清,虚假信息充斥其间,因此移动新媒体的公信力还不被普遍认可,使其传播效果受到削弱。

移动新媒体之不变

虽然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变化,但一些关乎媒体本质的东西仍然没有改变。

一是媒体的根本价值是传递内容。

媒体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满足人们了解与传播信息、获取与发表观点,以及进行情感交流的需求,而这些信息和观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情感,就是媒体的内容。缺乏吸引人的内容,媒体就没有魂,也没有生存的可能。移动新媒体集专业媒体与自媒体于一身,使得内容更多元、更丰富,如何将专业与大众内容相结合,如何做到内容最新、最具价值、最感染人,仍然是媒体的专业性所在。

二是好的媒体善于传递内容。好的内容,要在媒体上好发表,让人好接收、好分享、好议论,在形式上还要赏心、悦目、悦耳,才能使其价值最大化。如何将好的内容与媒体终端这个载体很好地结合起来,让需要的人群和个体能够及时获得,还能方便与人分享、相互讨论,甚至帮助人们管理好他们获得的有用信息等,这些始终是媒体应该钻研的事情。因为好的媒体必定也是一个好的信息获取与管理的工具。

三是媒体要赚钱才可能持续长久。2012年12月15日,全球首份同时也是被新闻集团寄予厚望的独家iPad电子报《The Daily》因为亏损正式宣布关闭,其寿命只有短短的22个月。也许个人玩自媒体可以没有任何生存压力,但真正做媒体平台的机构,却永远无法回避生存这个话题。到目前为止,传统媒体直接向用户收费(订阅费、收视费等)或让第三方付费的模式(广告等)还未在移动新媒体上得以成熟运用。也许由于移动新媒体上的内容来源越来越丰富、获取越来越容易,使得原来由传统媒体垄断的内容、传播平台(渠道)越来越不具有稀缺性,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极大挑战。但移动新媒体已经创造出一些新的盈利模式,例如在手机上通过百度地图搜索到附近的美食餐厅信息,在其页面上就可以点击该餐厅的电话号码,直接接通该餐厅进行预订等。类似充分发挥移动新媒体特性的有效盈利模式还有待不断发掘。

四是媒体服务仍要遵循人的现实行为逻辑。上班、上学、居家、休闲、在路上等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媒体有不同的需求,包括内容、终端屏幕大小、媒体展现形式、体验要求等各不相同,例如在上课时、开会发言时就不希望受到推送新闻的打搅,人在路上开车的时候不宜观看屏幕来了解资讯,在家里可能更希望躺着也能收听收看生动的新闻资讯等。能够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各种情景需求的媒体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移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影响移动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技术发展对信息需求的满足,人的特性及其与媒体的关系,以及移动新媒体用户的成长。

第一,技术进步使人们对媒体的需求不断变成现实,用户覆盖面更广、更加方便快捷、内容更加丰富与个性化的移动新媒体将占据媒体格局的主导地位。

人们对媒体的根本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想获取信息时就能够得到。移动新媒体无疑是这一需求得以满足的现实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流量资费的下降,移动新媒体在中国的人口覆盖率将极大提升。据调查显示,我国手机网民最常上网的场所是在卧室/宿舍、工位等固定场所,分别占到79%和31%。35.6%的手机网民因为使用手机而减少了对电脑的使用,尤其是切合手机便捷随身特点的娱乐、社交和信息类应用,人们更多转向手机而不是使用电脑来进行操作。今后可能有更多的人不再购置台式电脑,而是直接用手机上网获取信息,类似于有了手机之后许多人不再安装固定电话。据报道,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发货量下降了13.9%,这被视为消费者从个人电脑转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迹象。而移动新媒体终端在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更轻便易携带,屏幕甚至因为可折叠或经过其他处理而变得可大可小,成为人们更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工具。

技术的进步引领了内容和终端载体的有机结合,并推动了媒体的发展。移动新媒体上的内容必将不断丰富,并且发挥其私密性强的特点,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同时适应人们在不同情景中的移动化生活,比如在办公室、家里、路途中,会有最适宜的媒体终端来提供信息查询和交流,同时还能够保持浏览和交流的连贯性。移动新媒体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而传统媒体如果仍然对利用移动新媒体汇聚信息、传播信息不够重视,对内容与终端相结合的体验优化不敏感、不投入,将会面临在移动媒体时代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二,人的特性决定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乃至媒体的发展,技术推动媒体发展的同时,反过来对人的生活方式造成影响。

人们获取信息的精力有限、内容有限,秉性不同、喜好不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媒体的需求千差万别,与媒体的关系或密或疏。比如有的人花很多时间看新闻,有的人可能每天道听途说两句就行;有的人喜欢体育,有的人关心时政;有的人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信息、想法,但有的人可能更愿意保持沉默、更多通过媒体了解社会、关注他人等。而移动新媒体作为迄今为止最私密化的媒体,最有条件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同时又能提供使人们感知周围环境、融入社会生活的信息。或许将来每个人看到的移动新媒体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状态都不尽相同。移动新媒体将更智能化地根据人的信息浏览与传播行为历史特征,以及人所处的实时情境,提供新闻信息推送与信息检索等服务。

移动新媒体将更加智能地判断人所处的情境,比如能根据时间、地理位置、环境温度、噪音等推断人的处境与需求,而人们可能也更希望移动新媒体对自己的定位能随时开、关,或者通过一些指令与其互动,从而随心所欲地通过媒体了解信息与被人了解。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人形成对移动终端的高度依赖,陷入移动新媒体带来的全天候信息、信息交流的“碎片化生存”状态不能自拔。

第三,随着移动新媒体用户规模的扩大,移动新媒体将逐渐找到解决生存问题的有效路径。

每一种媒体形态的成熟往往都伴随着它的用户群体的壮大,伴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和成熟商业模式的形成,移动新媒体应该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已毫无悬念,移动新媒体占据媒体市场格局主导地位已是大势所趋,它将日益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的有效平台;按需推送和搜索信息,由用户直接生产更多内容,与社交通讯以及电子商务直接联通,可能催生更多更有移动特色的媒体增值业务;用户对媒体内容及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和情境化需求,使信息服务进一步垂直化、细分化,盈利的长尾效应将逐步显现。2012年第四季度,Facebook的移动广告营收达到3亿美元,占其总营收的23%,环比增长一倍。据称Facebook 移动赞助广告的点击率是其桌面端广告产品的13倍,广告效果看起来很不错。而随着移动设备的进化和Android市场份额的扩大,谷歌2012年的移动总营收已达到80亿美元,其中广告营收超过20亿美元。

移动新媒体的发展还处在早期“播种”的阶段,需要不断探索、试错、积累。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这样的新媒体,这是它产生价值的源泉。

链接

移动新媒体,就是以手机为接收与交互的终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全新媒体形式。中国移动从2000年左右开始大力发展的移动梦网业务,其实就已经是移动新媒体的一种主要形式。

对于手机媒体而言,主要包含了以下的特性:

1) 便携性:手机终端与人相伴,基本不受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很方便地把受众从客厅、电脑桌前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随身信息访问。

2) 互动性:手机平台发展至今,无论是手持终端还是局端设备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丰富的互动功能,手机游戏便是典型的例子。

3) 私密性:与传统大众媒体不同,手机媒体通常为私人独立使用。使用者在体验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的个性化定制。

篇12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作为与传播者相对应的传播对象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概念,诸如“接收者”、“受众”、“大众”等概念的出现都似乎有先天的不足,如只突出规模与数量,无法体现参与程度;只注意到被动一面,忽视其积极一面;只显示传播过程的所处位置,掩盖了其个性特征。在传播对象的概念变迁过程中,“我们并不打算可以生造一个术语以统一不同的认识,其原因在于接受者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至今仍有很多东西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①。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革新,传播对象的概念还将随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发生变化。在以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一个关键概念早已显现了它内在的时代性。“用户”(user)这个词语一般在商业里被提及。在新媒体时代,通常指网络信息的使用者与网络服务的应用者。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信息不仅可供用户阅读、收听、收看,也可供检索、存储、修改、评论、下载、剪辑和转发等。与以往概念相比,“用户”具有自主个人性、互动性、参与创造性等鲜明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传媒组织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转型,从单一的新闻机构建构超媒体的信息帝国,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下,不断强化新闻信息产品中的用户意识。苏兹伯格家族董事长兼出版人阿瑟・苏兹贝格认为“在我们这一代,新闻和信息的传输将会转向宽带,须掌握三个关键的技能――印刷、互联网和视频,才能踏入宽带世界。因为那才是新闻机构的未来生存之本。”如果把近来该领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贯穿起来看,你会惊叹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2005年10月,迪斯尼旗下的ABC(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与苹果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决定为新的视频iPod提供热门剧集的下载。2005年11月7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NBC环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改往日保守做法,宣布将提供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付费下载服务。同属时代华纳旗下的美国在线和华纳兄弟则在2005年11月14日公开表示,二者将在AOL新设立的In2TV频道里,提供包括《成长的烦恼》等在内的经典电视节目的流视频播放。而NBC宣布与P2P软件Peer Impact建立合作,为用户提供24小时有效的经典电影和电视剧下载服务。福克斯移动娱乐公司已经为“手机短剧”(Mobisode)这个词申请了专利,并向全球移动运营商提供手机短剧。美国Sprint和Cingular无线公司也提供了名为MobiTV的直播服务,将MSNBC、福克斯体育频道等电视节目通过手机传送给用户②。

二、“以用户为中心”传播理念的现实动因与理论基础

“以用户为中心”传播理念的现实动因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的趋势以及web2.0时代的兴起。在媒介融合的趋势面前,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传播功能、赢利方式上都相应发生了变革。报社面对的不仅仅是读者,电视台面对的不仅仅是观众,广播电台面对的不仅仅是听众,传统媒介的传播对象在融合媒介面前汇聚成一个统一的群体――“用户”。新闻媒体已经也不仅仅只是传播新闻信息,而是更多考虑在内容和品牌的影响力下,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和体验各种服务。《纽约时报》的目标就是要从一个依赖印刷媒体收入的公司转向一个更为多元化、数字内容服务驱动型的媒体公司。《纽约时报》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更加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服务集散地。截至2007年2月,Nielsen /Netratings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纽约时报》网站的独立访问量达到4200万次,全球排名第11位,注册用户数1300万,位居美国报纸媒体网站第1名。2006年以来,《纽约时报》先后与微软合作推出时报阅读器,启动了新改版的手机网站,使用户可随时随地阅读《纽约时报》高品质的新闻报道。《纽约时报》的网站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构建用户的电子社区”。网站不断改版和推出的创新服务也都以此目标为核心。如在关键的垂直内容如购物、房地产、娱乐、旅游等领域加强建设。通过吸引用户、加深与用户互动而将“用户使用转换成收入”③。

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用户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以简便随意的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实现内容的创造和知识的创新。Web2.0的核心应用主要体现在博客、维客、播客等传播形态上,其特点主要是个人出版和聚合、社会群体协作、更好的用户体验、开放源代码、用户参与占主导等。Web2.0强大的用户粘性日益受到信息传媒组织的青睐,为开辟Web2.0新渠道不断掀起兼并收购的狂潮。2005年,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MySpace;2006年,Google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美国第一大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

“以用户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新闻自由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以用户为中心”是西方新闻界“言论与出版自由”这个传统信仰体系的延伸。所谓“言论及出版自由”包括采访自由、传播自由、表达自由、阅听自由,其中重点在于新闻传播媒介机构的传播自由。但“把新闻自由的主要精神理解为新闻传播机构报道新闻的自由是片面的,它充其量是实现新闻自由的一个条件,而不是新闻自由的主要目的。新闻自由所追求的应是全体公民搜集、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开办、占有、使用、接触新闻媒介的自由;以及发表,特别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发表意见与评论的自由”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个性化、主动性、参与性等主要特征。当媒体的发言权开始向普通公民转移时,“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把新闻自由的公民主体性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空间。

“以用户为中心”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 (democratic-participant theory)。这一理论出现的背景是,社会的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利用媒介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同时媒介的垄断程度也更加严重,这就形成了民众与媒体之间的矛盾。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众的自主参与。它的主要观点有⑤:(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民众而存在,而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在融合媒介和Web2.0的现实背景下,用户与以往的受众相比显示了广泛而深入的参与程度。

三、“以用户为中心”理念对传媒实践的启示

从“受众中心”到“用户中心”的转向,显示了传播对象的概念内涵在主动化、个性化和体验性上的扩张趋势。历史的经验是,当传播理念发生转型时,传播实践层面也将发生变革。“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将是媒体世界群雄并起、逐鹿新战场的成功法宝与关键。

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实施,要接受包括技术、内容、产品、人才、服务、资金运作、软硬件结合在内的综合集成竞争力,以及整体市场运作能力等的种种考验。大众传媒应着力提高如下三方面的实力:

⒈传播技术要满足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个性化

有些新媒体技术看似很高端、很炫耀,但大部分普通用户就是不会使用。其实,即便是很高端、很新鲜的传播技术,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一样可以设计成便于用户使用的产品。2003年由英国电视管理机构ITC公布的调研报告建议,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参加到数字电视革命中来并从中受益,需要数字电视产品更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由英国消费者协会和电视管理机构进行的“Easy TV2002”调查研究报告称,数字电视设备的功能性在急速提高,但用户的使用能力却未提高。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下,一系列以技术为基础的“个性化”运动正在展开。在新闻搜索领域,百度公司也将其个性化新闻功能升级。用户几乎可以设置和修改任何新闻属性,甚至可以仅仅修改已经定制的关键词,就能实现新的个性化设置,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效率,节省了用户找寻信息的时间。个性化新闻的设置,落实了“用更接近用户的方式去搜索”的理念。

⒉传播内容要体现用户需求的参与性、创造性

新的传播形态、技术和介质,一定要求内容的生产组织、流程、标准进行变革。在手机上做内容和在报纸上做是不一样的,新媒体显然不仅是传播介质的革命。新媒体内容不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简移,即“新媒体的合理性绝对不是建筑在传统媒体所习惯的那些内容之上,因为两者并不天然地构成产业的上下链条。”⑥

用户是要尊重并合作的,要把用户当做合作伙伴。新闻传播机构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交换、保存的平台而已,只有把这个平台做得更好,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和服务,新媒体才会实现更大的价值。新媒体内容特性最重要的是用户要参与。所谓web2.0的重心就是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创造价值。传统的新闻编辑不再仅仅是信息的筛选者和过滤者,还负责提供信息的研判和重新组合,并且按照用户的兴趣和意愿进行;要不动声色地分析推荐,营造环境和氛围,要让用户觉得是自己参与了内容的生产。

⒊传播服务要注重用户参与的体验性、互动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力时代向体验经济时生转变 。“只有当企业以信息服务的形式构建它时,换句话说,当企业提供体验的信息时,信息才真正创造经济价值。”⑦媒介机构要吸引用户,需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个性化、值得记忆的体验。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会给用户提供一种积极的体验。中国第一份互动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的版面嵌有视频窗口、语音播报,并设有相关新闻及“我有话说”这一与用户互动的平台,用户可收看视频新闻、收听音频新闻,也可参与热点讨论。该报还与手机报联动,精华版、时政版、社会版、生活版都可在第一时间发到彩信手机分类用户上,供手机用户浏览。

新媒体时代是“客家文化”的盛宴,所谓“播客、博客、黑客、晒客、维客、换客、品客、挖客、闪客”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传播服务更加注重用户参与的体验性、互动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中国电信在2006年联合出品的奥一网,旨在探索虚拟和现实结合过程中的新价值所在,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和服务,致力于建设以新闻互动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网站。奥一网的频道设置,充分整合了传统优质报业资源,同时又深刻吸纳第二代互联网互动性强、个人传播力强的显著特性,着力开发博客、牛客、拍客、积客、报料、团购、EDM电子杂志等基于第二代互联网的产品服务,从而迅速在用户中树立了品牌和影响力。

注释

①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222

②姜明媚:《TV2.0挑战传统模式 以用户为中心电视时代到来》,《互联网周刊》,2005-11-29

③姜明媚:《〈纽约时报〉网络掘金》,《互联网周刊》,2007-5

④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101、102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39,P140

⑥何力:《新媒体造反》,载《新周刊》,2006年12月

篇13

论文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涌现出来,在现金的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已经不容易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很多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网络媒体也成为最广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所以本文就以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为例,来研究新媒体下心为传播模式的转型。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1 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的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2 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跟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3 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3.1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3.2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4 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所以网络上会出现很多误导人们价值取向的负面的言论,一些比较经典的建议和意见总是能够让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将舆论推向极端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通过网络的夸大描述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大力渲染之后,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和符合,随后在网络中就能够集合起来,然后迅速升温,人们受到网络上这些不良情绪和信息的影响,放弃了自主的判断力,盲目的效仿别人的言行,这也是网络媒体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所以,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走势,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府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体制,普及网络知识,大力提倡文明上网,鼓励人们理性讨论,引领网络的舆论导向向着正规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先进的网络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篇14

一、研究动机及方法

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以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为理论依据,延伸至当今大学校园媒体环境提出的假设。该假设命题将通过问卷方式予以求证。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与社会破坏。聚焦震难中因不可抗力导致通信中断,互联网、手机媒体无法正常使用的灾区新媒体用户,本文命题由此提出:长期处于现代新媒体通讯场中,突发事件中猝不及防地置入新媒体缺失的媒介环境中,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新媒体依赖是否存在?若存在感知程度如何?大学生如何克服新媒体依赖?新媒体暂失后大学生能否产生新的传播方式?

1.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依赖”的提出

197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了媒介依赖论(Media Dependency),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基于此理论,本文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新媒体手段运用广泛、信息交流不断加强,使得大学生与新媒体之间形成一种依赖――高校群体的新媒体依赖。这种依赖具有双向性质,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新媒体,它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大学生,在社会信息化时期的今天,大学生更侧重于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工具依赖。

社会信息化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依赖,参照媒介依赖理论的构成,表现在对新媒体工具性依赖、对新媒体内容依赖、对新媒体的从众依赖三方面。

2.研究方法及设置依据

为验证高校群体存在新媒体依赖这一假设命题,展开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为触景,以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所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在校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三所高校各发放问卷200份,分别为经历过“5・12”地震当天状况的大二、大三、大四本科学生。共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1份,其中有效问卷578份,有效率98%。在578个有效样本中,其中工科大学生197人,占34%;文史类学生384人,占66%。

研究的设置依据如下。陕西省是高教大省,以陕西省三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新媒体依赖在高校群体中存在与否,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意义。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所高校分别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关中北部地区、关中南部地区,由南至北一字排开,三所高校受灾情况亦有不同。陕西理工学院接壤四川省广元县,震感强烈,受灾严重,手机、互联网媒体通讯中断的情况,在三所高校中持续时间最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北大学分别位于关中北部和南部,震感依次减弱,受灾程度、信息中断状况依次减弱。选取这三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抽样的范围,正是考虑到地理差异性带来的不同情况,提出信息中断时间越长,受众对于信息依赖的感知越强的假设命题。

3.调查的问题设置

除了年龄等社会统计学的指标外,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涉及:大学生互联网媒体使用情况、当天的信息获得渠道、“5・12”事件之后,地震期间的信息传播模式、“5・12”之后,地震期间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四个方面。

希望通过问卷,得到以下三方面研究结论:

(1)“5・12”事件当天的特殊信息环境,能够/不能让大学生感知到新媒体依赖;

(2)新媒体依赖出现后,多数大学生能够/不能适应;

(3)新媒体传播工具缺失后,大学生群体首选的传播方式是/不是人际传播,且人际传播在群体交流中能够/不能够发挥作用。

二、研究发现

从578份有效样本看,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得到验证,高校群体的“新媒体依赖”确实存在,且能够被大学生明确感知。问卷预设的三个命题中,除“新媒体依赖出现后,多数大学生感到难以适应”的实际调研结果与预设命题有较大出入,其余命题均得到验证。

1.新媒体依赖能够被感知,且突发事件中新媒体依赖可较快消解

长期覆盖在互联网、手机媒体中的大学生,对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即时现代通讯手段的突然消失所带来的通信空白状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茫然,并感知到对新媒体传播工具的依赖。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统计,半数以上大学生出现新媒体传播工具缺失后的不适应状态。

数据显示,95.3%的大学生出现了手机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的现象,其中持续一小时以内的占22.5%,持续三小时以内的占26%,持续五小时以内的占31.2%,持续五小时以上的占20.3%。

在对“当时无法使用互联网,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您感觉日常生活状态……”一题的回答,数据统计如图1:

图1

在“您想到与震区外传递消息的首选方式……”的回答中,数据统计如下图 2:

图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与假设命题存在较大偏差。假设命题认为,新媒体传播手段的突然消失,会让大学生陷入茫然无措的状态,且这种不适应状态将存在较长时间。

在“如果通信中断让您感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一题的回答, 34.6%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状态,并很快在一小时内消解;认为不适应状态在三小时内消解,“持续一段时间”的占46.8%;认为不适应状态在持续五小时以上,“很难消解”的最少,占18.6%。

2.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依赖程度比较

调查表明,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媒体,相较新媒体被使用频率更高,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是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①广播媒体的高使用率是符合大学生利益的理性选择

调查表明,广播媒体是地震期间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工具,这是突发事件中大学生以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做出的理性选择。

有效样本中,在对“您首次得到有关汶川地震的确切消息”一题的数据统计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首次通过大众传播工具确定地震消息的来源为广播媒体,其次为电视媒体,最后是互联网媒体。另有受访对象表示,地震发生后,个体已感知或通过他人传播得知地震发生,但存有疑虑,直到大众媒介如广播或互联网消息核实,方能确定地震发生的确切消息。

有关地震期间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数据显示,广播媒体使用频率最高。

关于“2008年5月12日,您首次得到有关汶川地震的确切消息,来源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显示如图 3:

图3

关于“地震期间,您从外界获得信息使用的媒介有……”这一多选问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下图4:

图4

关于“地震期间,您从外界获得信息使用最多的媒介是……”这一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显示如下图 5:

图5

② 权威媒介是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是以权威媒体,如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消息作为判断地震发生的首要依据,仅从个体感知判断地震发生的占极少数。一定程度上,这和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从众心理有关,另一方面说明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对权威媒介信息的期待和接受程度,较之常态状况,有所提升。

大学生的期望目标与期望水平就是接受某一传媒的传播对于满足地震中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具体指标,危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大学生对新闻信息的渴望与焦虑;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危机的认知和理解也离不开媒介,需要借助多种手段了解有关突发事件与潜在风险的新闻,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成为此时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3.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模式的拟态还原

从地震后大学生传播模式的拟态还原来看,地震后迅速集中的大学生群体建立起以人际传播为主的新传播模式,利于情感交流、稳定情绪,传播效果较好。

①传播欲望――比平时更强烈

统计显示,认为地震后和外界沟通欲望比平时更强烈的大学生占85.9%,认为沟通欲望和往常一样的占15.1%。

②传播对象――地震后具共同传播需要的群体

地震后集中的大学生正是具有共同需要与目标,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和共同体。他们共同经历地震,有相同需求及交流需要,既是新传播模式里的信息传播源头,又是信息接受对象,承担了信息、交流、反馈、再传播等众多角色。

③传播方式――人际传播为主

地震后大学生采用的主要传播方式为人际传播。尽管新时代人们对大众传播产生了强依赖,但在地震发生的特殊时期,手机、互联网等借助新媒体实现的人际传播方式的失效,为直接人际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人际传播的原始方式再次回归。

④传播效果――利于情感交流、稳定情绪

在对“聚集成小团体后,同伴之间您交流最多的信息内容是……”一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图6:

图6

在对“聚集成小团体后,您觉得同伴之间的交流,让您……”一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下图7:

图7

地震后迅速集中的大学生群体中建立起的新传播模式,就传播效果而言,利大于弊。从功能看,广播媒体的使用更多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外界、确定环境的信息需要,而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更多发挥了情感交流、稳定情绪的功能。相对健全完备的新传播体系能够满足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