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生态文明认识范文

对生态文明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14:38: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生态文明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生态文明认识

篇1

李晓芳 焦颖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觉察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环境问

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任由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条件,将无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时候,人类应该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思想对于现代人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合理消费;生态文明

现代生活中,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钱人便有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坏习惯,很

多人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视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现代生活,

每个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恶略的空气环境,很多人出门戴起了防

雾霾口罩,很多人选择在雾霾天不出门,但这仅仅是非常自私的

应对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给了我们现代

人很大的启示。

一、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人们的贪欲,从而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

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甚至

有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带动消费。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活的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刺激着人们不断地购买满足人们进行

物质享受的产品,形成了人们进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刺激人们进行

消费;利用买赠、打折等促销方式来促使人们为了眼前的便宜来

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使消费量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

然资源的占有不断扩大,这种不必要的扩大最终必将破坏自然系

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也绝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要使消

费更加的科学,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的目

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能够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们的消费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后,还一味

的、无休止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这种

贪欲将造成物质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

康。所以,人类要认识到“消费必然带来幸福”这种说法的错误

性,认清自然界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消费

无限、贪欲无度等理念,确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是一种健康、理性、有节制、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反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反对奢侈、

浪费。它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在强

调合理的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提倡以知识等智力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

合理的消费也是一种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

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它不仅指对符合环保要

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绿色产品的消费,也包括一切对

资源环境的无害的消费。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有

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

护,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消费方式,努力将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

的新时尚。

二、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效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活方式,认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获得多大限度的物质享受,

也就是人对物占有多少。因此,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而

不惜花费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来换取物质上的无尽的满足。人

们对物的占有也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这种对物的占有欲是无限的,这种无限度的占有欲势必会

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缺乏。如果人们任由这种占有欲无限的增

长下去,必将有一天自然资源会枯竭,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这一庸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是提倡“更好”与“更

少”相结合,意思是指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坏环境

的好产品。即使是人们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一提法是生态学

者高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

可以量化,认识到金钱并不能购买到一切东西,认识到不能用金

钱购买到的东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必

不可少的东西之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

了。”

1在这里,高兹实际上是表达了劳动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满足感也不应该全部来自于对物的占有,而是供人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这一寻求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的

重要性远远超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相反,如果人类

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无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当人类的索取、破

坏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时,自然界就将向人类进行报复。严

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时,人类

与自然都将不再存在,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劳动换来的物质满足和

人类的自由时间追求的精神满足了。

面对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从我

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生存的意义,放弃对物的无

限占有欲望,关心和关爱他人和物种的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环境,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协调发展,我们每

个人将会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篇2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也是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发展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在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的过程中才逐步开始出现的,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不过是在近二三十年来才开始有了较迅速的发展,这就说明我国生态文明本身开始引起重视时间是非常短的,而且我国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并没有提出较多的要求,这也就使得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起步较晚;其次,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由于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因而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因为需要从较多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才能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思路也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出现了这些问题因而起步晚发展滞后;最后,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严重的滞后了。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来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的问题。虽然起步晚,但是如果发展快还是可以实现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发展。

二、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生态文明的进步依赖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开展,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生态文明教育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尤其是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首先,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上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这种误区不仅表现在生态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上还表现在教学计划的不科学教学目标的盲目性等方面。这就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一方面,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只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基本知识的了解就行,不需要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相挂钩的,这就使得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相关问题的发展就会陷入一种难以把握的状态之中,特别是难以解决生态环境发展与人们生存问题之间存在的矛盾,因为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建立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同时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并不明确,一方面并不知道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生态文明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会产生认识上是误区。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进而使我国高校在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提高认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

其次,从具体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度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在有些高校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的理科学科,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态学是难以在文科和工科学生中进行比较深入和透彻的讲授的,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这就使得生态学难以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实施。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比较深奥,往往需要对生态模型、相关公式和系统性的理论进行分析,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生动合理的例子来进行浅显易懂的表达,对于大部分理工科和文科学生来说都是能够比较容易接受并进行深入学习的。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地位缺失的问题,这与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对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是有紧密联系的。目前,一些对生态学毫无了解的政府官员都企图打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招牌以蒙骗群众,动辄就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术语来作为口号进行宣传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事实上,部分官员在实践中却往往采取反生态反环境保护的行为,使“生态文明发展”仅仅变成一种姿态一种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的空洞口号,这无疑是对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的严重削弱,因而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伪生态学的怪现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状况来深入的分析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生态文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十分精干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充足,教学质量优良提高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的教师非常的缺乏,即使是比较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老师也存在着理论修养缺乏和具体的实践操作不完善的问题,这就给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出了一道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具有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只有有较强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才能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专业虽然已经培养了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生态文明发展人才,但仅仅依赖这些缺乏足够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人才来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要求。所以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

篇3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落地”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篇4

1.1高校老师等工作人员的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老师等高校工作人员身上,具体如下:第一,没有充分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自身没有充分掌握生态环保的相关概念,没有充分调查环境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及环境导致的一些疾病,在对生态环保相关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老师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表层,没有完全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第二,老师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在生态文明意识中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没有生态环保的忧患意识。许多生态文明教育者根本就不担心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变化,没有对生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忧患观念。二是老师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目前高校的许多生态文明教育者很少与身边的人谈论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说明老师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三是法制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工作者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法治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和生活中没有较强的生态法制意识。四是生态消费意识薄弱。所谓的生态消费,主要是指环保、节能、生命三个方面,生态文明工作者们在购物自备购物袋、不穿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等消费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这样可能会危害到将来后代的生存发展。五是没有参与意识。在日常开展的环保活动中,很少有老师积极参与进来,对环保事业比较冷淡,也没有很强烈的生态参与意识。六是教育者没有良好的节约意识。很多生态文明教育者没有充分做到对用过的物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循环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第三,生态文明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生态实践行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部分生态文明教育者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实践行为。

1.2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薄弱。众所周知,校园生态文化、实践教育、校园生态环境、课堂教育等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生态文明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和意识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但是目前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很少有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上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活动不知情,这也说明高校并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环保生态活动比较少,学生参与的环保活动很多是从影视广播、杂志报刊或者是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的信息。第二,没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学校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规划格局、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等,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环境产生共鸣之感,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美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学校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也是衡量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的师资人员比较少,在快速发展的环境教育中,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具备充分的环境问题前沿知识,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教学技能,老师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掌握不充分,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

2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措施

2.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反思

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应该要提高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观念直接影响到其他工作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目前,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表层,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规律,这样就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影响整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素质培养。其次,高校应该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开展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并不是十分完善,许多高校不能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工作中只是按照上级国家规定象征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

2.2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途径

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文明老师的指导和规范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对在职老师进行专业再培训工作。在对老师的生态环保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培训阶段,培养老师的生态文明素养,使老师可以脱产攻读生态文明相关专业的学位,同时在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老师开展短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活动,并请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专家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的讲座,组织老师经常参观和实地考察环境,这样能够增强老师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学校组织的研讨会上,老师之间就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交流,提高老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技能。其次,要加强对师范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这样能够为该专业储备更多的后续师资资源。众所周知,师范学院是培养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老师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应该在学院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这样能够使其更快地在行为、生活、思维、消费方式等方面形成关心环境和生态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促使这些未来的老师在今后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使学生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除了在师资方面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前提保证之外,高校也应该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入生态文明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当今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人类自身应履行的义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教育观念。利用学生的文化活动主阵地开展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高校可以号召学生参与社区、企业、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活动和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现状的认识,理解生态文明知识,养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这样能够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活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他律到自律,充分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生态文明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素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3总结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17-0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地方高校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1]。对于大学生来讲,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在高校就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非常有必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要为地方培养和输出大批的人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目标,结合当地或本区域的生态特色,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如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观等传播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具备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教育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区域性等特点。结合这一概念,其包含内容如下。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2.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2]。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及我国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在认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现状、总结自身长处和优势、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争取在校内早日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内部审计; “免疫”; 重塑

一、生态文明战略呼唤内部“免疫”系统

近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状使全球的目光开始关注生态文明这一事关人类的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党的“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提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践行,也是民主政治的进步。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手段,可通过拓展其现有功能,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融合的机制。生态审计并不是要求在现有的审计体系之外专设一种审计,而应当内嵌于现有的审计系统内。从审计主体的视角考察,国家审计可立足于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监督,独立审计对可以市场化的生态问题加以监督,而内部审计则可以深入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其他组织,将生态审计的内容内嵌于各类组织的日常活动与决策中,进行事前干预、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功能拓展后的内部审计完全可以成为生态文明战略的内部“免疫”系统。

二、传统内部审计与生态审计功能基础

首先,传统内部审计与生态审计的本质是同一的。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11)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组织的风险管理活动。生态问题,从宏观的国土开发、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到微观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活动,是对生态风险的预防、控制和治理,是对生态安全的管理活动。从组织的微观层面来看,实施对组织的生态审计,其根本的驱动力在于减少组织未来的资产流出,从而保护与增加组织的价值,由此生态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本质具有同一性。其次,内部审计与生态问题监控主体特征相契合。生态问题呈现出日趋广泛、多样化、严重化的特征,而内部审计是社会组成基本单元的内部“免疫”系统,其组织的广泛性、系统性、全面性,其评价结果的行动导向性决定了其最适合承担生态文明战略的一线践行者和组织中生态问题的“卫道士”之职责,对企业及社会各类组织的日常活动涉及的生态问题进行适时的引导、监控、反馈与应对。

三、传统内部审计的生态审计功能拓展

传统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涉及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生态文明战略的实践必须系统地拓展内部审计的功能,将生态审计整合至内部审计的每一项内容,贯穿于其工作的全过程。

(一)财务审计:兼顾生态资金安全

传统内部审计往往以财务审计为重点,即对内部资金的来源与运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预算执行、专项经费、财务核算、大额收支等进行监控。生态文明战略下,除了对财务资金的重点监督,对生态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也应进行关注。生态资金运动可能涉及生态税费、生态补偿资金的支付方,进行生态资金转移支付的政府部门、生态补偿资金和生态转移资金的接收方。其中,支付方的内部审计应着重对生态税费以及生态补偿资金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情况进行复核与监督,一方面需要评估组织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需要对这种影响所应给予的价值补偿的计量进行鉴定;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应对所建立的生态基金的资金来源与去向进行检查;接收方则主要对生态资金的入账情况、专款专用情况加以核实。在组织中,生态资金构成其财务资金的一部分,对财务资金的审计方法仍适用于生态资金,但对生态影响及其价值补偿的度量,还需要结合生态监测技术和经济计量方法,通过生态监测技术获取组织或产品生态足迹的变动数据,通过经济计量方法确定生态计量的边界,对生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进行认定。

(二)合规性审计:以生态合规为决策基线

合规性审计旨在确定组织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从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角度,生态合规是指组织遵循了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程序。生态合规应成为各类组织所有运营活动的基线,成为各类项目决策的底限。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项目决策中,企业在实施新项目的决策中,均应有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除了程序上的合规,还应同时对其生态合规性进行评估。作为内部生态审计依据的生态建设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当前内部审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综合性法规和《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专门性法律,以及一些部门、组织内部所制定的规则。未来在我国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成功后,还应出台环境产权配置与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合规性法律体系,由此,生态合规性审计可能面临审查组织内的环境产权初始配置的依据、程序与结果的合规性,审查组织参与环境产权交易的主体、交易程序与结果的合规性等问题,通过对初始配置、交易和最终结果的合规性确认,实现对生态状况的全面监控。

(三)绩效审计:建立融入生态绩效的终端指标体系

十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与此对接,政府与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将生态绩效纳入终端指标体系,按自上而下的思路进行指标设计,按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审计实务,并将其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全面绩效考核及奖惩挂钩。生态绩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项目:(1)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评价其开发强度与空间结构、发展格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资源节约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对能源安全、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审计。能源安全审计即对节能减排、低碳产业、新能源发展情况的审计;资源利用指对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利用情况的审计;循环经济审计指对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情况的审计。(3)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包括对组织内部建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或预警系统的评价,以用于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情况的评价。(4)对组织内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评价,政府部门的绩效审计应对本辖区、国有企业应对本单位涉及的生态问题形成制度化处理途径,针对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环境产权交易和环境监管制度建立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实施细则,引导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

四、内部审计的生态文明战略实现效果的提升途径

(一)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监督与强化功能

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应以对生态文明的引导、监督和强化功能的加强为目标,切实增强其内部“免疫”功能。由于生态问题渗透到组织每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决定了其完善程度的广度与深度,在范围上应涵盖准则层面的统一规范和组织执行层面的内部规范,在内容上应深入到每一个组织的每一项具体业务活动,由此,形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制度体系,引导与规范组织甚至个人的行为,监督组织活动,强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人们对环境的负熵行为,从而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二)开发内部审计技术对生态安全的评估与风险应对功能

随着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的开展,基于环境产权交易的生态问题解决路径也将逐步铺开。在环境产权的初始配置与交易的审计中,风险评估与应对是关键,包括对生态足迹的评估,对水、大气、土壤等的污染程度以及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程度的生态安全评估,对用于清洁环境的森林碳汇、水权、排污权的评估,以及从组织的角度开发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的总体和具体的风险应对技术。

(三)增强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功能

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取决于两个方面:(1)对内部审计作为生态文明“免疫”系统的深化认识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宏观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更应落实于微观的组织层面,内部审计人才应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态度进行内部生态审计工作。(2)对生态审计技术的掌握。这决定了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双重要求,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制度规范、内部宣传来加强认识,也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生态审计技术,进行人员生态审计技能的培训。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应尽早适应国家战略调整的变化,调整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方案,增设生态相关课程,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内部审计“后备军”做好准备。

(四)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功能的提升,首先应增强审计业务的管理职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实施业务上由同级国家审计部门统领的模式,其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均应加入地方内部审计协会,业务上可遵从其指导,由此形成一个信息传达高效、便捷的业务管理网络。其次应将生态文明战略内化至内审的所有业务活动,在财务审计、合规审计中全面融入生态审计内容,在生态绩效审计上通过构建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其他组织等系统,进行评价指标的垂直设计与管理,实现系统内的生态绩效审计业务的对接与统一规范,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77.

[2] 项文卫.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1):27-28.

[3] 郑俊敏.市场条件下的生态审计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2006(7):130-131.

[4] 边静.生态审计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0(5):34-35.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价值探究;现代思想

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虽然部分人群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力量微薄,并不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很大贡献。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数千万年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同时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例如物种的灭绝就是无法弥补的伤痛。当前社会既是文明社会也是法制社会,相关法律规定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思想文明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只有人们在思想上意识到了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去保护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的,关系着生态平衡,也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一、生态价值的相关介绍

1.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

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换言之,生态价值是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的一种关联,只有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下去,这种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生态价值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价值),这是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这是生态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在整个自然体系中,人类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生态平衡之于人类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2.生态价值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它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然而,仅仅依靠“制度”这种社会公共权力的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把保护环境变成人民大众的自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才会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除了进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有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笔者认为,这一点主要涉及的是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介绍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教育关系着我国国民的思想品德塑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贯穿性课程,是很关键的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会随着教学对象所处的年龄段,面临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教材内容安排,进而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介绍

(1)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探讨

1.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切,像任性的孩子肆意释放自己的天性,数千年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困扰,也为人们自己造成了一些无法弥补的伤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醒悟,需要明白自己曾经对自然做过的许多错事,需要认识到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需要从心里去接受,去重视生态平衡。政治教育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求学生涯,所以思想政治可以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和无助。

2.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在塑造人格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毕竟人们在幼儿时期的思想和观念尚不成熟,仍然有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并且在幼儿时期可以对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防止儿童对生态环境做出错误的判断。幼儿在入学之前接受的是家长的影响,家长由于各方面原因,会对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误解,或者漠视,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的行为和思想,而思想教育可以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在幼儿时期产生一个纠偏的作用。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国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将会十分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

3.利于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的人们的思想,塑造着人们的精神文明,不但影响着当代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同时也影响着生态文明未来的长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心灵,会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以父母的角色影响我国下一代的新生力量。青少年既是我国的未来,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新一代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十分关键,只有在新生力量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其最根本的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态价值的相关途径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以便于生态教育的高效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要阐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关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2.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的生态教育机构,使生态教育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生态教育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在实行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生态教育内容安排上应该注意到各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或者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看,在宏观的内容安排上生态教育,应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并恰当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来看,生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出现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进行恰当的社会性宣传,并且要将生态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和成人的继续教育中。

3.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生态教育往往以教师的单调讲授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又达不到期待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想更好地进行生态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就要丰富课堂内容,将生态教育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或者恰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实际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自然所受的伤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教育的进行与发展,同时可以弥补传统政治教育的枯燥无味,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为生态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于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思想。要明确地认识到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校园,还有社会和家庭两个重要场所,而生态教育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环境的塑造,在家庭社会校园三种环境中打造无缝的优质生态教育环境,为生态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本文对生态价值与生态文明进行了相关介绍,并且具体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并就相关路径进行了分析,例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途径、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生态平衡的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相融合,才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笔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志敏,方俊.论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逻辑——兼论生态环境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33-35+39.

[2]张溢.生态位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6.

[3]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71-175.

[4]陈文斌,申冬梅.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106-108.

[5]赵新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78-81.

[7]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87-90.

[8]朱优红.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建构[D].泉州:华侨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高校

生态道德又被称作环境道德或自然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用生态道德理念来教育大学生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养成与之相配的生态文明习惯。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在资源利用上注重节约与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都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责任教育

人类对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所负有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人类的活动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慢慢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开采,大量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都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生态责任教育,大学生们更加清楚人类自己造成的破坏,责任必须人类自己承担。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提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和促进自然的恢复与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2.感恩自然教育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自然环境的改造都是在所难免。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给自然造成了破坏。对待自然的态度,大学生应该持有的是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自然的馈赠,把自然看作是与人共存的另一个平等的个体。对自然的开采利用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积极探寻更加和谐的共处模式,对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都心怀感恩并珍惜,人类才能在保护自然才保自身的境遇下去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

人类生存离不开消费,生态理性消费观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消费观念,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新的时代特征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消费观念急需改变。所以要让现有解决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问题的方法发挥有效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是独立的,它与整个社会与自然休戚相关。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应该侧重在提倡适度消费与自觉抵制不良消费行为两个方面。提倡适度消费,把俭省节约的话题重新提上教育高度,拒绝以享受挥霍为主的骄奢生活方式,自觉响应国家环保号召,积极宣传绿色食品,宣传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绿色生态观念,把生态的保护与理性消费观念结合在一起。

4.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大学生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共同相处在一个生存系统之中,现在的行为与未来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当下学会保护生态系统,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面对生态生存危机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人类工业发展的脚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日益增多,在以前粗放的生产方式下,自然界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随着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以及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不得不首要重视的问题。对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维护的教育仍然离不开高校这样主要的教育阵地。大学生作为具有先进知识与文化的年轻群体,对其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与可行。

2.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生力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更易对环境保护产生认同,并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更加容易接受和谐共存的观念,并通过自身行为带动其他人。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觉悟,而且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影响,通过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对自身价值有新的认识,在与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实践,也锻炼了道德意识,进而能够以生态道德自律自己的行为,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欠缺

在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对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在其中只有少部分捎带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需要重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等其他共同处在地球这一个系统中的共存体的关系。对承担社会责任讲的多,对尊重自然对未来负责讲的少,这样长久以往生态道德教育就慢慢淡出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培养。

2.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考察并未具体到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考核上,高校与教育工作者多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认为环境保护与自身并无太大关联,环境保护首当其冲承担责任的应该是政府。然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每一个小我都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在教育工作中,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漠然与认识上的误区。

3.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缺乏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并没有专业的教学经验,多由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来兼任,没有经过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的考核,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使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另外在对社会一些不道德的生态现象解析时,部分工作者多是一笔带过,并不深刻分析现象与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没有深刻的记忆,难以感同身受的得到体会。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生态道德教育课的地位,上升到基础课程行列

改变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提升对生态道德教育课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程是最基本的范围最广的教育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设为基础课程的内容,改变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的局面,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相适应,协调一致,强化了生态道德的重要,也改变了人们长此以往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帮助构建新的教育观念与全社会构建生态文明的氛围。

2.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系统的理论知识离不开实践。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态道德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生态道德教育得以升华。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应重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学生团体,构建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活动方式,使课堂外的校园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另外一个平台,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目的性与覆盖面,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对自然科学的热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3.利用传统道德文化,形成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根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子百家的学说至今都熠熠生辉,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生态道德的内容从教育之初就寓于教学之中,并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为底垫,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成系统的内容体系。

4.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航者,首先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把生态道德与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结合在一起,有效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践行实效。法律法规调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式矛盾,生态道德教育在提高个人自我修养与认识的同时又不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态道德的基础上,从遵纪守法的层面去自觉遵守社会生态道德规范。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觉悟、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在生活中合理调节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跟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宁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J].江苏高教,2009(2).

[2]刘艾.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0(4).

[3]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5).

篇9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生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Path of University Ecological Education

FU Yu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Abstract Eighteen report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new heights, leading the university as a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ain front, but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o that they form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good behavior ,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e of conserv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ac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roposes practical path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colog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path

1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专章论述到建设生态文明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科学生态观的形成和良好生态行为的培养,将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及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1.1 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全面而协调发展的社会,其核心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稳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短短三十年的时间我们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水平,但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以环境、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为代价的问题。我们不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成熟和稳定的时期,是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 他们更应该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包括正确的生态世界观、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律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等,以他们的示范效应来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渠道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是成果的享有者,也是积极的创造者。自然、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成长与学习环境,这其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也是学校隐性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教育提倡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传播和普及了一种新的、健康的绿色生活理念,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谐发展、生态环保的科学意识,从而推动学校物质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1.3 生态文明教育,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中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要求尊重和谐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问题

1991年国家教委开始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由此,生态文明教育开始在我国高等院校得以重视和普及。经过高校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应该说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1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了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据调查我国高校目前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院校仅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还很不完备,具体体现在:一、生态文明教育多以开设选修课程或举办临时性讲座为主,课程连续性得不到保障,而必修课程则多为生物、生态学专业开设,非此专业学生难于接受;二是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从教育内容上来看,现有教育内容过于专业,不易为非专业学生所掌握和理解,因此往往被他们“拒之门外”;三是教育形式与方法较为单一, 许多高校受到环境、条件等诸因素限制,无法开展基础的、常态化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更不用说建设固定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四是师资力量还十分薄弱,缺乏专业生态文明教育师资的培养,教育普及面难以拓展。

2.2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解认知较浅

在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知很高,但对生态文明含义的理解则非常浅薄,调查中66.21%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意义巨大、非常重要,但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认知度则低得多(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另一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生态环境政策缺乏了解,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漠,只有比例很小的部分大学生能回答出如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颁布日等相关问题(杜红艳、李海涛《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再思考》)。笔者对几所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大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理解尚停留在浅层,大多数人无法回答出生态文明观的具体内涵。

2.3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能力亟待提高

在邵超群对桂林市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意识虽然有明显提高,但自觉维护和创建良好生态环境的能力还十分欠缺。笔者对内蒙古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的结果也得出同样结果:对于校园内及其他公共场所发生的人为破坏环境的问题,学生大多持坚决批评和反对的态度,但自身行为方面,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能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性较差,校园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如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的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学生很少使用,使用时会自己携带,其他问题还包括不能正确垃圾分类、餐桌浪费、课桌文化、破坏公共场所卫生等等(邵超群《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调查》)。以上种种问题均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这些问题必将影响校园乃至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3 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3.1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提高到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使之与生态、环境等专业的选修课程构成一个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对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理解;其次,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的相互配合,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知、行、意、情的统一,自觉实现由生态文明认知向生态文明行为的转化,从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主动性,高校可以依托社会公益组织、校园社团等使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走向常规化、常态化;再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队伍建设,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使教师自觉地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树立学生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最后,教学内容上可以针对不同地方的环境、特点融入本土化的知识与内容,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生动地理解和内化生态文明理念,笔者结合内蒙古包头市的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造林防沙知识,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效果就十分显著。

3.2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和活动激励机制

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使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了决策依据,能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水平与效果,另一反面也有利于我们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及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避免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不仅应该倡导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更应该规范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及行为标准。

3.3 充分运用新媒体,增强生态文明教育辐射面与实效性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主要集中于讲座、书报、宣传展板等常规渠道。这些宣传方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其效果往往停留在表面。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及网络因其开放、互动、趣味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可以说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感情,认识社会的最主要窗口。这一趋势和变化必然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应重视和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为生态文明教育搭建新的宣传平台与阵地,可以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庆活动为契机,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大力宣传与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大学生们学习和讨论生态环保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的趣味性来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影响力,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4-107.

[2] 林智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86-88.

[3] 宫长瑞.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路径的多维考量[J].环境教育,2011(6):63-66.

[4] 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以绍兴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J].环境教育,2011(4):63-65.

篇10

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工业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市场经济以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减少国内贫穷人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目前而言,废弃或者减缓工业化的进程是不现实的,不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西方的发展经验是采取原始的手段获取资源,不仅耗费巨大而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而现在来看,且不说后者,单单是前者即资源问题也不能同当时同日而语。现代的资源稀缺,各国都在努力积蓄资源,中国的工业想要保持现在的高速发展,就必须建立生态文明以辅助工业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现在面临严重的生态保护问题,人们居住的环境日益恶化,沙漠化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现存资源之间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对于工业污染的净化能力不够,这都制约着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之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据现在的粗放型工业化的道路走下去,很可能在二十一世纪末会把资源消耗殆尽。中国靠工业化的模式发展经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保持我国的继续繁荣昌盛,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他们生活的资源,国家早已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员来研究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建设中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

早在中国的古代,先人们已经提出了天人调谐思想。所谓天人调谐,就是指天人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主张人类征服自然,而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规律改善、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自然则通过人为的改造进化。儒家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就是要人们对自然怀有敬畏之情,不得随意破坏自然环境,认识并掌握存在自然中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行动,利用这些规律改善人们的生活。道家的知常、知和、知止、知足以及佛家的众生平等,和谐相生的理念是殊途同归的。这些理念为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我们创建现代化的生态文明铺设了基石。在现在的观念中,生态文明包括工业的生态生产在内的。

(一)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明确适合中国的生态文明

尽管中国已经引入生态文明这一理念来应对我国面临的资源与工业发展相冲突的难题,但具体内容还有待商榷。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相对较少,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必须明确以下的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现代化的工业进程中,缓解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延长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期。生态文明是将工业生产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的进一步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应当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存,共同发展。因此,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应包含技术、制度、甚至人们的思想理念等多方面的文明要素。具体来讲,技术方面是指努力开发并使用对生态破坏小,可以持续性生产的技术,逐步舍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性技术,用先进的技术协调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制度方面是指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以自然与人类共存,互惠互利,充分运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摒弃原来的人类征服自然,采取原始粗糙的手段采集资源,丝毫不顾生态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做法。最为关键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就是说人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建设包含工业化的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充分尊重自然的规律,不再将自然视为人类随心所欲的仓库,以达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生态文明的目标。中国要根据现实国情,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于工业生产,创造新型工业生产模式,使社会经济生态化。同时,我们还要坚持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相吻合,对自然资源的撷取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努力树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给变过去一切以人的利益为主的主观思想,要认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生活有巨大的影响。采用创新技术高效率的利用社会资源,渗入到工业生产、货物流通、市场消费以及事后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尽可能以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文明的内容可分为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其中,生态价值观是帮助我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明确中国的生态文明的内涵的关键要素,它是让社会和人们了解何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对发展工业的益处的最好方法,可以更快的建设我国工业生产中的生态文明。

(二)建设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

中国目前实行的工业化是具有较强的环境破坏性的,工业原本是一种通过科技转化自然资源与人类需求之物的过程,对于自然有较强的索取力度。基本的模式是从自然资源中索取所需要的原材料,然后技术处理,生产出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随意的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后丢还给自然。这是一条单向的生产模式,无法循环,没有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考虑进去,单向的生产模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存空间。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的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因此,我国必须要尽快实现工业的生态化生产模式。当然,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具体的生产方式由各个企业或工厂自己调整,但要实现生态化的工业生产,则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遵循自然规律,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循坏利用的生态工业,将废弃物纳入到生态工业之中,具体到现实之中如我国推行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清洁生产的模式。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上、制度上的创新,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类有限资源的使用,减少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建立低耗能、低污染的工业生产体系,向我们日常听说过的新能源的研发和使用,节能汽车、节能电灯、系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并留下足够的资源供给后代的正常生活和发展。2002年中国十六大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我国的发展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与我们以往所认知的发展在许多内容上是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的发展主题并不等同于简单的经济增长,它首先包含社会现状、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文化在内多项内容,将这些都集于一体,强调各国都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应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和资源的限度。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人类社会中关系的协调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即个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他人的利益,人类的发展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最后,在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还要关注有关的决策、管理、政策、法制、公众的态度等问题。清洁生产是当前世界采取的最为广泛的生产模式,在各国的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也不一样,但基本内容还是一致的,即在工业生产中、销售途中及售后服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主要关注能源、工业生产过程以及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例如节能技术、再生能源的运用,在生产工程中减少有害材料的适用度,回收废弃物品再利用,对产品的销售要尽到足够的义务,并提醒消费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不能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有害的物品。无论是清洁生产,还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都要求工业生产尽可能的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单线生产模式,从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环节中入手,发展节能技术,改革生产管理方法,将工业生产纳入生态化文明之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愿望。

(三)推动政治政策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

在中国的实际社会中,通过政府某项政策来推动项目的建设是常用手段,效果也比较明显。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阶段,正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通过全国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能在最短的时间让民众了解生态文明,政府将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融入到的政策之中,工业生产体系能更快的落实生态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把生态文明融入我国的工业。政府的政策只有暂时的引导性,想要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实现国家长长久久的兴旺,必须保障工业化的生态文明能够持久。采用生态文明式的工业生产、销售等方法,短期来看是没有以前的传统方法收益大,但却有利于我国将来的发展。因此,将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法定化是必然趋势。法律法规是对社会秩序最为有效的保障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将生态文明理念明确的规定在法律法规之中,约束人们在工业进程中的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置力度,规范人们对自然的索取行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具体来说,如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加强对必要的环境资源的保护,打破一直以来的地方经济保护主义,把全国各地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立更加详细完整的生态文明保护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建立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体系

中国工业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我们必须报生态文明理念灌输到人们的脑海里,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资源的氛围,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完善,除了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的通常的宣传方式,还可以通过开办讲座,举办公众能广泛参与的活动等方式,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为确实落实环境保护的策略,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政府主导,发动社会上保护环境的民间组织的力量。建立一个能让民众举报破坏环境不法行为的多种途径,鼓励人们为环境的保护尽力,通过多种媒体加强舆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减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三、结束语

篇11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

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3.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

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

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

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

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篇12

关键词:公众参与;机制;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96-03

1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多部门、跨区域、造福全民的长期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既是政府工作的要务,也是全民的大事。因此,只有全面、有效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各个阶层、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成为政府主导、公众自觉、有效参与的行动,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拥有良好基础和坚强后盾。

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2.1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息息相关

公众需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生态环境进化的产物,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危及公众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极度关注。目前,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从局部扩展、蔓延,从工业生产领域传递到农业生产领域,从城市扩散到乡村,形成了复杂和防不胜防的局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了日益严重、系统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目前政府政绩衡量以经济增长为重要指标,因此,在以政府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面临代表不足和代表不良的困境,作为生态环境利益的主体的公众往往没有真正参与的机会,其利益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各方面的权益,公众也需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2政府需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公众参与是政府转变决策方式、实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巨大动力。一方面,来自与生态环境问题密切接触并涉及自身利益的公众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通过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或利害团体的意见和要求,可以使政府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能够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效益,尽量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来减轻和防止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公众还可以对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事情进行建设资金、劳动力的投入,弥补政府的不足,并且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监督,不仅对已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监督,而且对将来给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监督。

公众参与进入政府公共治理领域,一是可以减轻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的巨大压力,防止政府机构的膨胀和低效率;二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部门的事,而公众被动遵守,缺乏遵守的自觉性,公众的参与可以有利于政策的实施,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三是可以遏制经济利益引导下的政府行为的盲动性。由于行政区划和任期制与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公共性特点是相互矛盾的,政府行为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政府需要公众参与。

2.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基础

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0日)关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的规定,以及《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均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明确的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它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这些规定明确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依据。

3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3.1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一般地讲,科学文化素质高,则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会相应增强,便于掌握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意识随之提高。

(2)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认识自然及其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与自然和睦相处,最终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3)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要让公众明确认识到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自身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

3.2立法保障公众参与

如果公众参与没有保障,就必然缺乏参与的热情和真正参与的权利。因此,必须加强立法,为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尽管我国有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不断增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样,海洋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法律中都有类似规定。但这些规定本身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公众参与仅限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者,限于末端参与,对于政府怠于职守、疏忽监管的不作为,对于政府决策中忽视生态环境利益的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方面,则没有公众参与的机会。另外,公众参与缺乏法律程序上的明确规定性,使得政府在公众参与问题方面不具备法律责任的压力。

因此,必须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权利、参与的程度、参与的程序、参与的方式,对公众参与给予法律方面的保障。

3.3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一方面,生态环境作为公共品,公众有权获知相关的生态环境信息。因此,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1条第2款就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环境状况公报。”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也是公众有效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公开生态环境信息,使得公众对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企业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监督和评价,往往会起到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能够让公众对相关决策的有效参与,促使生态环境决策工作得到改善,而不是生态环境已经破坏之后的被动的末端治理。

同时,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过程,还是生态环境宣传和教育的过程,能够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而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对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即必须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方法、内容。

4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与途径

4.1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外部性。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机构,理所应当地担当起为公众提供理想生态环境,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任务。但是,政府由于受到任期与政绩的考虑,往往会把见效慢、投资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放在末位,甚至完全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的决策制定方面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真实的相关信息而具有局限性。

因此,政府建立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使得政府在制定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确定有关生态环境战略、计划,确定生态环境开发建设项目方面,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取得公众认可和接受,这样也有利于决策的有效执行,取得令行禁止,事半功倍的效果。抵制一些有害于生态环境的立法、政策、战略、决策、建设项目的通过和实施,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加透明性、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有利反映公众的呼声,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的决策,是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性的需要,也是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的保障。

4.2公众参与直接的生态文明建设

(1)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劳动力投入。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刻,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并将这种意识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光荣,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可耻将成为评判行为的标准。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自己所在的家庭、社区、单位做起,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和污水排放,加强绿化,爱护花草、树木和绿地等。在生产中尽量将排污量降减到最少,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态环境和教育工作等。我国大力号召开展的全民性的义务植树造林的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就是公众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劳动力投入的典范。我国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并奖励在造林、护林和爱林方面成绩突出者。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政府发动广大群众,开展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这些规模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是亿万公众参与创造的结果。

(2)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在各级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抓紧制定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和运作机制,广泛组织公众参与,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现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为公众资本利用市场机制介入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人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据统计,201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03302亿元。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部分地说明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因此,要针对生态环境建设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的特点,采取灵活的、稳定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公众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4.3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

公众是生态环境质量的利害关系人,与生态环境最密切,最有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动机,因此,发挥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是决不可缺少和决不容忽视的力量。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破坏的一切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发自于政府、企业或个人,公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干涉和制止,乃至到司法机关。二是对将来给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就是说,公众监督更重要的是在一种污染行为或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的决策之前或决策过程之中,而决不仅仅是决策之后。既然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点,那么必须对参与监督的公众赋予监督权,以免出现无效监督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篇13

一、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生态法治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修订《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产权进行明确界定,成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机构,消除生态治理过程存在的利己主义现象。其次,健全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机制,将各级环境监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经常性地组织专项执法活动,严格执法,加强对开发利用资源与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监督执法力度。在执法监督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监督力度,防止出现行政不作为、执法不规范等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司法部门的监督,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能够依法展开。

2、完善生态公共政策体系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管理生态的职责。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各地区的生态行政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生态行政部门,并积极执行国家出台的生态行政管理政策。为了充分发挥全国生态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在中央政府设立直接负责全国生态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协调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在一级政府内部成立生态行政联合管理部门,通过会议展开研讨,促进信息交流,监督各项生态管理法律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协调性。

3、健全生态管理机制

针对环境资源保护主管部门,实行行政级别升级制度,形成该项工作部门垂直管理模式,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机构设置,推动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制定相应政策,解决监测数据部门垄断问题,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公开政府政务,制定科学决策;进一步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

二、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我们要积极开发各种资源节约技术,并推广意义重大的替代技术,探索出能够推动产业链得以延长的相关科学技术,着力创新与发展零排放、回收处理、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以及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快低排放、低耗能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用先进、实用的高新科技,替代传统落后的技术。在重点行业与领域以及工业园区,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动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发展循环经济。

2、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生态产业突破传统一、二、三产业概念,通过产业细化分工和生产环节的优化,形成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业态,实现能源资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最小最少破坏。生态产业是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而开发的产业组合,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以能源有机循环的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产业链式的生态循环模式,可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在合理利用能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三、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树立全民生态文明理念

要强化公众生态思维模式。生态思维模式是建立在合理运用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的交互关联作用基础上的,它能够反映出各种生态现象和生态发展变化,能够深入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和相互影响关系,对人们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构建过程中,应当以生态学思维方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并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利用生态构架的整体性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认识,解释事物发展的动态关系和发展趋势等,从而认识和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理论支持,从而形成更具指导性和全局意识的构架模式,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生态产业的必然趋势。

2、强化全民生态文明价值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作用。生态文化构建的核心理念是“互利共生”。自然界相对于人类之需要的价值是多样的,正因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所以,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既要有资源的经济价值尺度,又要有生态价值尺度;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不可忽视生态效益。另外,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承认自然价值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人的利益,还包括其他非人类的生命,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共同依附于自然资源而生存发展,自然界所有存在形式都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

3、增强全民绿色消费观

在消费领域引入生态文明观念,继而构建起生态化消费模式:一是建立人本消费观念,在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促进公众消费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良性转变。二是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观。例如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三是倡导公平和谐的消费观,在满足公众消费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保体系的构建。

四、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构建起生态监测的完整体系

在建立生态预警与监测网络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大力支持生态应急工作,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对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建立起生态保护应急机制和有效保护措施。

2、强化环境管理的体系构建

为了获得最佳治理效果,应当与当地生态治理方式相结合。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科学分工,构建协调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体系。各管理部门要落实追责制度,防止出现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实现政府监管、地方监察、下属单位联合实施的治理链条。中央政府应当对生态治理起到整体统筹作用,地方监督工作要突出重点,各实施单位要落实责任认真执行。

3、强化环境监督条例的实施

篇14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业发展取得空前进步,对我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我国生态自然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进而影响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将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进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强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意义

生态自然修复就是当某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经过破坏或者退化后,进行自主恢复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而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来说,生态修复是指相关部门采取各种生态工程技术等,针对生态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目的是对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优化,使其与外部信息和能量进行相互融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此外。随着各国专业人士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是从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改良等方面来实现的,这几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问题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的,但是其含义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来进行的,使得已受到损坏的生态环境能够进行系统的修复,并且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

2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相关措施

2.1注重利用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主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即我们应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环规律等,使生态环境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复。此外,相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掌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存亡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自然所拥有的基本属性,我们只有尽可能将其掌握到位,并对其加以运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地恢复。2.2注重因地制宜式的生态修复。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非常辽阔的大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区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区还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积等特征,这些因素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并且各种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也是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能从单一地区生态环境成功恢复的案例来对其他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自我修复。2.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在我国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存在着植被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但由于这些农村大多是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等一些偏远地区,所以常常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理,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重视起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针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进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因地制定一些生态移民或者生态修复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治理、恢复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此外,还要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格局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建立系统的生态治理格局,以防止后期生态修复工作产生在在破坏现象,从而促进我国生态修复的长远发展。

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和完善人们的生态保护理念。通常情况下,我国水土流失主要是受到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影响而产生的。自然因素一般不可避免,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是人为方面却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变的,这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究其原因,近年来产生一系列的人为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心中缺乏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他们认识不到生态环境被破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其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常常在监督较为宽松的地区,由于各种利益等因素,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破坏,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生态保护观念深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让人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做那些伤害环境、破坏环境的事情,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2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用。为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我们除了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外,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比较高端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研究人员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将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技术,进而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更加绿色化。此外,相关部门之间也要注意加强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在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从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加强技术引进等各方面,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苏江 宁何 单位: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腾娴.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方式与运用实践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