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0 14:40: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

篇1

一般而言,“网络”所指极为宽泛,但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多指计算机网络,包括所有按照网络协议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连接介质包括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等。计算机网络按大小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其中最为庞大的网络系统就是互联网。

“因特网”与“互联网”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专有名词理解,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英文名为Internet,源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Arpanet,初始于军事目的,后用于学术系统,最后走向商用,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但“因特网”作为普通名词理解,则泛指多个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不少学者认为“因特网”与“互联网”只是音译与意译的不同,而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区别。

互联网,最早的官方界定是,“互联网是指全球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1)基于IP协议或由其进一步发展的协议,通过全球唯一的地址段,有逻辑地连接在一起;(2)能够支持采用TCP/IP协议或由其进一步发展的协议,或者能够与IP协议兼容的协议进行通讯;(3)能够在通信网络上提供、运用或获得公开的或个人之间的高层次服务”。该定义所指具体、清晰,且反复以“进一步发展”的表述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创新“埋下了伏笔”。

媒体,以互联网为新媒体,成为不少人对新媒体理解的惯性。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仅以1992年商业化为起点也经历了近20年的历史。早期,《新媒体百科全书》的主编斯蒂夫・琼斯在该书导言中说,“旧媒体曾经一度是新媒体,而新媒体又在不断的变化与演进。”并列举光盘、万维网、流媒体为例。而斯蒂夫-琼斯对新媒体的关键把握,被后进学者不断深化,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时间的概念”、“发展的概念”,这一观点不断引领我们对新媒体的进一步认识。

如何界定新媒体,其核心不外有二:其一,有关技术基础,指新媒体依托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二,有关传播功能,指其传播具有互动性、虚拟性、原创性、分众性等。

篇2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篇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日益普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外部育人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这个符合时代主题的新的教育领域中。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形成不是自然的,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价值也是如此,它是在一定的平台基础之上基于价值主体自身利益需要的诉求,在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凝聚和衍生而成的。

一、网络媒体与思想教育的价值

所谓价值,实质上是指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对客体需要与客体对主体效应的辩证统一。主体的合理需要――合规律的需要与客体的优化效应的统一是正价值,主体的不合理需要与客体的劣化效应的统一是负价值。

认为,主体是人。对于教育者和接受教育的主体的人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获得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将根本不能在网络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信息是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交往的历史就是信息交流的历史过程,尤其是网络信息容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覆盖范围之广,以及其本身兼具的高度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其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凭借网络信息的这些优势,能够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全面的交流信息,获取信息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量的需求,由此可见,人是主体,网络时代信息的收集和运用都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核心展开的,其目的也是为了主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使得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对于人而言具有一定的价值。

当然,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教育,它主要借助于网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各方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不再是一种强势的教育方式,而是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是可以不分社会地位的主体参与,是更加鲜活的教育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缺失了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这个基础,网络信息的这些优势就无法得到真正体现,也就没有所谓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了。[1]只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才变得更加便捷、直接,它能够满足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多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既是构成网络时代的一个核心要素,同时又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人们通过它来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共同合作,去获取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思想。

由此可见,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活动,在其本质上讲是主体的人围绕信息资源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在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不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构建着人与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的合理需要(合规律的需要)与客体的优化效应的统一构成了价值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成方面,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或主体性的对象化;在功能方面,价值是客体对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的作用和意义。”[2]因此,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价值,其本质就是网络信息资源来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性。

二、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成

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它所关注的是具体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因而,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的生成,就是围绕着满足人的思想需要这一实践活动而展开。

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成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人与客体的对象之间的媒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媒介,其价值就不可能产生。在网络广泛普及的现代社会里,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多元化一方面有利于新的思想的产生,同时多元化也使得社会思想难以统一,这就构成了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过程的始终,决定了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成的特殊性。从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整个活动过程来看,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是其最基本的要素,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这个教育中介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沟通,并逐步对其施加一定的影响,不断地缩小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规范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存在的矛盾问题,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和发展。由此可见,这三个方面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实践活动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基本矛盾的过程,而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价值,就是在这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

人们的精神需要和追求自身利益是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成的内驱力。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基于人的需要和自身利益这一本性。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恩格斯也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4]这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引导和支配着,而人的思想又是由价值引导的,价值则与人的利益需要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引导着人们的精神走向,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实现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统一。

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为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必要性,同时也为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在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活动过程中,每一个人必须符合其自身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积极地进行交往、沟通等实践活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探求恰当、正确的途径以实现自身的合理利益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交往各方的利益需要,特别是保证其利益获得的公平性与正义性,进而引领、改造、提升、整合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整个社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与软实力。在这里,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以及具有多大的实效性,就在于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提供满足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满足人的精神性需要和精神方面的利益诉求等功能的发挥程度,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够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利益诉求,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换言之,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成的关键所在,就是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三、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

如前所述,价值存在产生于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关系中,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指客体的潜在价值转化为主体现实存在的价值,并且对主体产生了积极的效用。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功能属性,但并不表示它就是一个应然的生成过程,而是思想教育价值生成、展开、确立的过程,是整合、统领、引导社会思潮的历时性过程。

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主体的人通过对于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的价值认同最终形成共识。所谓认同,就是指主体的人与他人或群体在心理认识上趋于一致或接近的同一性的过程,即社会成员在认识和感情上的同化过程。一个国家、社会要作为统一的整体存在下去,需要该社会成员对其有一种“共识”,即对存在事物的正误、真善美与假恶丑等要有一致或接近的认识,或者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要认同国家和社会所提倡的制度规范、伦理风俗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同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理解是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价值认同的前提基础。人们“只有在理解了某种道德的观点和道德方式之后,才能进一步接受一系列更为具体的规则和美德并作为应用或实现基本理想的手段,并按这种方式继续下去直至成为一个道德上好的人或一个完全自主的道德主体。”[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相互交往的价值主体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抽象的,而是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和现实性。由于个体对社会伦理规范、规章制度等思想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的差异以及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氛围影响的不同等,人们对网络虚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思想价值理念、行为的认识、情感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不能单一强调理解某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需要在富有差异的、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情感中,通过对话、沟通的交往实践活动促进相互理解,也只有做到真正理解了,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稳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进而促成整个社会群体对这一价值理念或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篇4

论文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为有效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文化知识、分享不同见解和生成应用网络的智慧,资源建设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工具。从而,在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在信息与信息的交融中,领悟网络文化的魅力;在多重视角的反思中,辨析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在社会性的互动中,创造性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

篇5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摘要:从用户的角度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在这个框架下,重新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3方面的任务:用户感知的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关键词: 社会多媒体计算;以用户为中心;多媒体内容分析;用户建模;用户关系分析

Abstract: A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frame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three example works in order to propose three fundamental tasks in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understanding user-aware social multimedia content, modeling online activity of users, and analyz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user-centric analysis; multimedia content analysis; user modeling; social relationship analysis

近10年的网络发展见证了社会媒体(Social Media)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据统计,每分钟有超过100 h的视频被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每个月观看的视频数量超过了60亿小时。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广义的社会媒体涵盖了时下几乎所有流行的Web2.0网站和服务,其包括社交网站、图片分享、视频分享、签到网站、微博、博客、实时通讯、社交游戏、虚拟世界、RSS订阅等。

社会媒体具有典型的多媒体特性,大多社会媒体服务都与多媒体数据进行深度交互,如图像分享(Flickr、Picasa提供)、视频共享(YouTube、Vimeo、优酷提供)、音频音乐共享(last.fm、ccMixter、FreeSound提供)。此外,一些新兴的社会媒体应用还包括虚拟世界(Second Life提供)、网络游戏(World of Warcraft、WarHammer Online提供)等新模态数据。多媒体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媒体最主要的分享和交互媒介。GlobalWebIndex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最活跃的15家社会媒体网站中,有4家专注于多媒体内容分享,其他则为以多媒体内容为重要交互媒介的社交网络服务(SNS)和微博类网站。社会媒体呈现出明显的多媒体化趋势。如短文本服务Twitter增加了对图片和视频分享的支持,并在近日全力推出了短视频分享服务Vine;其在Andorid平台上线仅仅一周便排名免费应用(APP)榜第4位,上线一个月后外链分享数量就超过Instagram。而腾讯推出的语音聊天工具微信,两年内用户突破3亿,已经超越中国第一聊天工具QQ,并有取代短信的趋势。

Mor Naaman[1]第一次将社会多媒体定义为“支持个体参与、社区形成和社会交互的在线多媒体资源”。从这一定义看出,社会多媒体可简单理解为社会媒体和多媒体的综合体。社会多媒体由3个基本元素构成:多媒体内容、网络用户和社会交互。社会多媒体计算是社会学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后产生的跨学科研究[2],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和利用社会交互,将多媒体内容与网络用户连接,以应用于信息服务、网络通信、多媒体娱乐、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等。对应于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社会多媒体计算包含3个主要任务: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网络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分析。

在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中,网络用户尤为重要。与一般的网络多媒体不同,社会多媒体包含了重要的用户参与,更注重用户间的交互,用户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贡献者。网络用户是社会媒体中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一定程度上,是用户的积极参与和社会交互-用户贡献内容(UGC)促成了社会媒体的发展和社会多媒体内容的繁荣。将网络用户理解为数据感知器,社会多媒体实际是由用户所见、所听、所说、所想组成的。据EMC公司统计,平均每个人贡献的社会媒体数据已经接近45 GB,而这其中主要是多媒体数据。将个体贡献的社会多媒体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群体智能。如经典的ESP游戏将用户协作完成任务时的知识应用于图像标注和图像分割;最近被Google收购的导航应用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提交的出行时间和路线状况生成实时路况信息。UGC不仅是社会多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杂志类社交应用Flipboard将网络用户在各社交网站上贡献的信息根据个体喜好加以定制,并以电子杂志形式输出。其获得了2013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最佳整体移动应用程序奖。据AccuStream统计,互联网视频浏览总量中有77.9%聚焦于用户上传视频,专业视频所拥有的浏览量只占22.1%;这一比例在最大的视频分享和浏览网站YouTube上更是达到了悬殊的94%比6%。在教育领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MOOC)在2011—2013年经历了10倍的增长,作为远程教育的新形式,为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人们在信息获取时对UGC的偏好甚至还体现在医疗领域,一项来自ORCInternatinal的统计显示,有67%的受调查者曾在网上搜索UGC评论,借此了解和比较所使用的药品。

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贡献者,又是信息的服务对象。社会多媒体有显著的消费化趋势。iUserTracker显示,2013年1月份中国网络用户使用量前4位的网络服务分别是搜索、视频浏览、社交网络和新闻。可以看出,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网络服务应用,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然而,社会媒体的发展为基于社会多媒体的信息服务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还有挑战。在信息爆炸面前,网络用户很容易迷失在丰富繁多的社会媒体内容里。传统的一对多式的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应用开始探索个性化的一对一式服务。例如,Google搜索利用用户在Google+中的+1行为对搜索结果进行个性化重排序,豆瓣电台分析用户的收听历史和喜好定制专属电台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是准确、及时的用户建模,即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理解用户意图和喜好,从而将最相关的内容推送给最需要的用户。

综上所述可知,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用户既是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又是最终的信息服务对象。本文从用户的角度重新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结合我们最近的研究工作,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一般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任务,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下本文重新解读为: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1 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

内容理解

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到社会多媒体内容的创建、共享、浏览、标注、评论等交互活动中。用户与多媒体内容的交互体现了用户对内容的理解,比如用户对图像的标注反映了图像的语义[3],用户浏览视频过程中的暂停等行为提供了视频的结构信息[4]等。分析这些用户-内容交互为解决多媒体内容理解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我们以基于用户标注的图像标注增强为例介绍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

多媒体搜索大致经历了基于多媒体内容、基于周围文本信息、和基于标注信息3个阶段。相比基于内容对视觉特征的依赖、基于周围文本对噪声的敏感,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搜索被认为是最接近语义搜索的。然而,大规模的原始用户标注存在着不准确、不完整和主观模糊等问题,限制了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检索的实际效果[5]。

现有的针对社会标注的分析工作大致可分为自动标注、标注增强、标注到区域等,旨在对原始标注进行处理,去除噪音、补充缺失标注、得到区域层语义等,使其更好地为多媒体内容理解和多媒体检索等任务服务。这些工作解决思路的核心都是利用和分析多媒体文档与标注之间的二元关系。实际上,多媒体分享网站中有3类基本元素:多媒体文档、标注和用户。图1以图像分享网站Flickr为例,展示了图片分享网站的典型生态结构,其中用户作为标注行为的发起者,与图像和标注产生多种交互行为,挖掘用户信息将有助于理解原始标注数据,从而提高社会标注分析的效果。

我们提出将用户信息引入社会标注分析[6],利用三阶张量对用户、图像和标注3种因子同时建模,并提出基于排序的多关联因子分析模型(RMTF)用于提取改善的因子表示。其中,为了充分利用标注数据,有效减少用户原始标注不完整和噪声的影响,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排序的张量重构优化框架,同时利用标注的上下文关系和语义关系来构造训练正样本集和负样本集。另外,为了解决原始标注张量严重稀疏的问题,用户、图片、标注之间的二元相似性被作为平滑约束项加入到优化方程中。张量重构得到图像、标注和用户3个因子矩阵,分别定义了对应实体的隐含子空间。通过对因子矩阵进行空间转换,可以分别得到改善的二元和三元关系,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实际上,所提出的RMTF模型将3种实体有机结合在一个框架下,考虑不同实体之间的异质或同质关系,可以应用到如个性化图片检索(用户-图片)、用户建模(用户-标注)、好友推荐(用户-用户)等问题中。另外,社会媒体网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如描述、评论、评分等,沿着这一工作,另一个有意义的拓展方向是将各种元数据统一到一个新的框架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媒体不同实体的交互,更好地服务于协同搜索和推荐问题。

2 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

社会媒体上能直接得到的用户信息非常有限,其准确性和丰富程度不足以用来分析用户兴趣并进行信息服务。一方面,大多数用户没有耐心在注册时将个人信息主动提供给在线服务,这导致了用户注册信息的稀疏性和噪声;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媒体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用户不愿将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基于Google+上最活跃的20万用户统计发现,只有22.5%的用户提供了个人婚姻状况,而提供年龄信息的用户比例则只有12.4%。然而,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用户丰富的在线活动,如搜索记录、博客、推文、签到记录、评论等,反映了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和兴趣偏向。因而,解决用户信息稀疏和噪声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用户建模[7],下面我们介绍如何通过分析Google+用户的网络行为来推断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

用户的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等,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图2显示了基于1亿Google+用户统计的用户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从图2(1)可以看出,年龄小于24岁的用户中多数为单身,且有更大比例为学生;从图2(2)可以看出,男性用户的职业多集中在工程师以及IT行业等,而女性用户则有较大比例从事老师、护士等职业。由此可见,用户的属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因而,本工作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联性质来进行用户属性的协同推断。

我们考虑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情感倾向等7种基本用户属性,并根据Google+用户的实际属性分布为每种属性定义了若干类别,如性别包括男性和女性两个类别,年龄包括青年(小于30岁)和中老年(大于30岁)两个区间等。我们提出的基于关联属性推断的用户建模框架如图3所示。首先基于用户在线行为内容提取多模态的用户特征,包括3种视觉特征:用户上传图片中检测到的人脸、Profile图像、创建Post中的图像,以及3种文本特征:一元文本特征、语法文本特征、主题语义特征。模型部分包括3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学习为每一种特征训练独立的SVM分类器,然后通过堆SVM[8]将单个SVM分类器的输出进行融合。为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关联隐SVM模型(RLSVM)[9]进行最终的属性推断和关联属性挖掘。基本思路是:当推断一种用户属性(主属性)时,将其他用户属性(辅助属性)作为模型的隐变量,不同的势能函数反映了用户特征向量、主属性和辅助属性两两共生的概率。模型优化的目标是使各种势能函数在观测到的用户数据集上最小(即概率最大)。模型求解采用最大化间隔框架,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模型参数采用割平面方法获得,进而通过标签的信念传播得到各隐变量的数值。

我们提出的关联隐SVM模型在得到用户属性推断结果的同时,获得了用户各类属性之间的关联强度。通过结合用户属性和属性关联强度,我们设计了基于结构化属性的用户搜索应用,例如可以查找属性同时为“年龄:年轻”、“职业:IT”、“情感倾向:积极”的用户。

3 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

分析

社会媒体中的用户彼此连接构成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加速了多媒体信息在社会媒体网络的交换和传播。截至2012年10月,Facebook上单个用户的平均好友数已经达到190位,而根据Dunbar’ number统计,平均每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好友上限为150。这显示了用户社会关系在社会媒体网站中的重要作用,用户关系分析对于社会多媒体分析和应用至关重要。

社会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包括双向的链接如LinkedIn中的“Connect”、Facebook中的“Add Friend”,以及单向的链接如Twitter中的“Follow”、Flickr中的“Contact”和Youtube中的“Subscribe”。这些社会链接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和社会网络的动态发展。比如,LinkedIn上的同事会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的选择,Facebook上的好友则会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喜好。分析和理解这些社会链接可以促生很多重要的应用,如病毒式营销、协同信息检索和推荐[10]。下面我们将以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中的单向社会链接,即影响力关系为例,介绍用户关系分析在社会媒体应用中的作用[11]。

社会影响力分析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如研究影响力是否存在、最大化影响力传播、以及影响用户演化等。基于社会影响力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对搜索者有影响的其他用户的偏好,可以预测搜索者的偏好。影响用户和搜索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有两个本质特点:

(1)影响力是连续的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离散二值化的影响关系(即影响与否)不足以描述社会关系的强度。近年,已有工作对连续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12]。

(2)影响关系是主题敏感的

给定一个单向的影响关系网络,真正的影响用户随任务变化而变化。我们用图4中的示例来解释这一点,Bob在Flickr上的联系人(Contact)网络包括3个影响用户:Tom、Emily和Jason。每个影响用户的右边显示了他们在Travel、Fashion和Technology 3个主题上的特长。假设Bob在为他的蜜月旅行搜索“Tahiti”的照片,很显然Tom的偏好会对他影响最大;而当Bob搜索“D&G Fashion Show”的图片时,他应该更多地借鉴Emily的意见。这说明在某些主题上,有些影响用户更为值得信任,即影响力是主题敏感的。目前很少有相关工作对主题敏感的影响力关系进行建模,尤其在社会多媒体领域。

在Flickr中,用户可以添加其他用户为联系人,即潜在的影响用户。除了用户之间显性的单向影响关系链接,还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用户上传的图片和添加的标注信息。图片分享网站上的多模态信息为主题敏感的影响用户挖掘问题同时带来了机会和挑战。我们将多模态的主题敏感影响关系挖掘问题定义如下:输入用户的联系人网络、标注集合和上传图片集合。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种多模态概率生成式模型,将图片内容和标注的生成过程反推来进行推断。以用户为节点,用户-影响用户的社会链接为边,模型的输出包括主题空间、节点的主题分布、以及主题敏感的边强度。边的强度对应了主题敏感的影响力数值,而节点的主题分布表示了对应用户的特长。通过挖掘联系人网络中的主题敏感影响用户,可以将其应用到个性化检索问题中。借鉴基于风险最小化的信息检索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个性化检索的通用框架。新提出的框架可以在建模时结合影响用户的偏好和标注的置信度信息。主题敏感的影响关系和用户特长可以直接融合进对查询词和图像文档语言模型(LM)的拓展中。

4 结束语

用户既是基本的社会媒体数据采集单元,又是社会媒体信息服务的最终对象。对应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基本任务,我们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并结合具体研究工作介绍了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3方面的任务。

未来社会多媒体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结合网络空间信息的综合性和便捷性和物理空间的本地性设计应用。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连接二元空间的重要作用。如图5所示,用户相关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连接网络和物理空间。网络-社会-物理空间数据通过事件进行组织,用户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基本研究线索,事件则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主要研究对象。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社会-物理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以基于用户的二元空间事件跟踪为例,物理和网络空间数据通过用户连接,定义事件空间中的一个点;用户彼此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将不同时空的社会网络定义的事件团进行关联,构成在二元空间进行的事件全貌。

参考文献

[1] NAAMAN M. Social multimedia: highlighting opportunities for search and mining of multimedia data in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12,56(1): 9-34. doi: 10.1007/s11042-010-0538-7.

[2] TIAN Y H, SRIVASTAVA J, HUANG T J, et al. Contractor: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J]. IEEE Computer, 2010,43(8): 27-36. doi: 10.1109/MC.2010.188.

[3] ZHA Z J, YANG L J, MEI T, et al. Visual Query Sugges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25-24. doi: 10.1145/1631272.1631278.

[4] YAMAMOTO D, MASUDA T, OHIRA S, et al. Video Scene Annotation Based on Web Social Activities [J]. IEEE MultiMedia, 2008,15(3): 22-32. doi: 10.1109/MMUL.2008.67.

[5] LIU D, HUA X S, YANG L J, et al. Tag rank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351-360. doi: 10.1145/1526709.1526757.

[6] SANG J T, XU C S, LIU J. User-Aware Image Tag Refinement via Ternary Semantic Analysi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2,14(3): 883-895. doi: 10.1109/TMM.2012.2188782.

[7] BI B, SHOKOUHI M, KOSINSKI M, et al. Inferring the demographics of search users: social data meets search queries [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3, Republic and Canton of Geneva, Switzerland, 2013: 131-140.

[8] WOLPERT D H. Stacked generalization [J]. Neural Networks, 1992,5(2):241-259.

[9] WANG Y, MORI G. A discriminative latent model of object classes and attributes [C] //Proceedings of the ECCV, September 5-11, 2010, Heraklion, Crete, Greece, 2010:155-168. doi: 10.1007/978-3-642-15555-0_12.

[10] KONSTAS I, STATHOPOULOS V, JOSE J M. On social networks an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195-202. doi: 10.1145/1571941.1571977.

[11] SANG J T, XU C S. Right buddy makes the difference: an early exploration of social relation analysis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12, New York, NY, USA:ACM, 2012: 19-28. doi: 10.1145/2393347.2393358.

[12] XIANG R J, NEVILLE J, ROGATI M. Modeling relationship strength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0, New York, NY, USA:ACM, 2010:981-990. doi: 10.1145/1772690.1772790.

作者简介

桑基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多媒体计算、网络数据挖掘等;已30余篇。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堂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同时借助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文中的难点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了解许多知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网络技术的配合,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网络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由于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网络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有哪些呢?

(一)情景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导入过程十分重要,导入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导入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考虑课文的特点,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潮》这篇课文主要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山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这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可以很好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文的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钱塘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钱塘江的壮丽。“同学们有没有见过钱塘江来潮时的景象?”每一年农历的八月是把这一天,钱塘江就会涌现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参观钱塘江的大潮,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和壮丽。“有没有同学见过呢?同学们想不想感受一下呢?”接着老师通过多媒体放一段录像,学生静静地感受。通过视频的播放和钱塘江大潮声音的震撼,学生一下子就会被钱塘江大潮的其实所吸引,所震撼。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导入,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学习课文,更好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问,但是学生只能根据语文科文中的语言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了解文章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人物的形象。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的描绘,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在《观潮》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主要是要学生理解文章描写“潮来时”的句子,感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这篇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来理解和想象潮来时的场面。钱塘江大潮的雄壮其实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想象,但是仅仅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来理解,学生难免会完全理解,这是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提高视频和音频资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通过使学生感受钱塘江来潮时的磅礴气势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本文关于钱塘江的描写。作者通过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水的变化,作者又按照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描写了潮水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如此壮观雄伟的奇观。

(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对于语文的学习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更好地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文中人物的形象。对于《观潮》这一课来说,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更好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魅力,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对于文章中对于钱塘江大潮的描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学生会通过发挥想象力来想象钱塘江大潮的画面,但是如果加上声音和图片的辅助,学生对于钱塘江大潮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在学生阅读课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之后放一段大潮来临时的声音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在《观潮》这篇课文将要结束的时候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产生一种敬畏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是人们的生活更加现代化。网络技术也可以应用与教学领域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备课

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师备课,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综合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为自己所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的优秀公开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加教学经验。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案的编写和优化,为学生提高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制作精细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语言和情景,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三)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网络技术除了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高帮助之外,还可以为学生的自学提高丰富的资料。小学语文中一些知识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来掌握,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增加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7

关键词:网络资源;英语课堂教学;优越性

   网络教学就目前来说,在中国西北农村教育教学领域上还是一个空白,但其发展壮大是必然趋势。英语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科目,只有人文感性和网络技术理性的结合才会产生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作为网络蔚然兴起的中国,要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国际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接轨,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和利用,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现代信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真正合理优化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开发网络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学习英语最佳的途径就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运用的环境之中,自然地接受所学语言的熏陶。利用网络媒体资源进行英语教学,使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紧密结合,学生容易进入交际角色。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声像和语言所构成的情景中更容易再现出来,在心理上进入联想状态、最佳认知状态和最佳行为状态,实现交际法、认知法和视听法的综合要求。因此,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通过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和电教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1.提供生动逼真的语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功能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与当前学习目标相关的和尽可能真实的学习语境尤为重要。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给学生直接使用目的语的语境,使其能很快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如冀教版初中起始版book 2,从unit 1 中的 a  trip to beijing到unit 5中的li ming goes to canada 的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都可用一些网络多媒体提供一些interesting places,从tiananmen square 到ottawa,从spring festival in china到dinosaur day in canada,对于这些话题学生都很感兴趣,也能积极参与到实际的交际中来。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网络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图片,优美的音乐,清晰的文字,能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要讲授的知识用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集文本、符号、动画和图像为一体,为教师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表达都进入最佳状态。

   3.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解决教学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网络多媒体,如能精心设计,运用投影或计算机等,教师就能把仅靠板书,反复讲解强调重、难点所需的时间缩短,容量增大,信息加快,并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把教学内容以及延伸情景生动、逼真地再现眼前,能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容易接受。再者,理解是巩固的前提,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网络多媒体手段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边看、边听、边想、边练,把抽象的教材内容变成生动、直观的图形,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

   如在讲现在进行时态时,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情景,直观地展现出what is he/she doing?和what are they doing?所表达的语法内涵,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地掌握be动词随主语变化的语法知识。

   二、网络多媒体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明确了教学法的方向,而网络多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英语课堂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再以冀教版初中起始版book 2,unit 6为例,winter in canada (加拿大的冬天)的话题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都很想了解加拿大这个有着与中国截然不同风土人情的国家的有关情况。有限的课本知识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笔者在学生学完有关课文之后,放手让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翻阅,查询有关电视资料,最后对加拿大的天气、风俗等人文知识和一些漂亮的图片资料都集中起来给学生们共享,他们的积极性很高。

   短短一星期的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从中国的different four seasons 到加拿大所谓的two seasons——cold and colder,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到加拿大的christmas day 等,笔者和学生都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全体学生参与的这种课后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和运用中学会英语,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

   一段优美的插曲或一两幅生动清晰的图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能事先准备好合适的图片或录音带等,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积极动脑。

   2.讲解语言点和课文

   教师在讲课解课文时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幻灯片录像,学生容易理解课文情节和情景。把课文中的语言点逐步讲解呈现,及时加以整理归纳,把新旧知识反复对比呈现,学生就会加深印象。教师的文字与屏幕上的文字、图像等同步出现,听看结合,时间紧凑,印象深刻。

   3.小结归纳语法知识

   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语法重点(grammar focus),在对每单元学完后为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必须把所学语法知识进行比较,才会进一步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表格,教学单词,进行语言技术训练,批改习作等。

   总之,网络多媒体运用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如果正确合理地开发并运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必将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高英语教学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显著提高。与传统的英语学习相比,网络多媒体的英语学习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学习材料有单一的教材转向网络学习平台。第二,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课堂,转向多媒体学习模式,网络多媒体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盒挑战,教师也应适应潮流,有效提升网络多媒体现代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网络多媒体下的阅读理解

阅读是两种信息处理过程不断交叉的复杂认知过程。我们在词形、词义、句法等层面上对看到的语言文字进行信息加工,以了解我们阅读到的语言的意义。在我们预期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我们阅读到的语言文字,这种理解方式强调已有经验在阅读中的作用。阅读的过程是对书面文字进行性视觉处理和对大脑中的已有背景知识进行非视觉处理的有机结合。语言的意义是由读者积极建构出来的,意义的建构要基于读者阅读到的信息、读者先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新旧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中,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有关同一话题的多篇文章,获得比较丰富的相关信息并将他们转化为相关的背景知识。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个话题的逐渐了解,背景知识的积累会使他们相对容易地理解有关这个话题的文章。同时,因为有很多词汇重复出现在这些文章中,读者就会熟悉这些词汇,从而减少他们在阅读中因词汇量不足而感受到的压力。这正是我们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中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多媒体英语阅读探索

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具有一些与传统教学环境不同的特点,比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产生多媒体效应,即信息借助多种媒体,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其结果是信息会以多种表征形式储存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中,这样的多表征方式会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认知效果。要想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潜能,进一步探讨上述特定环境下学生英语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在阅读活动中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策略意识尚不够强,还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策略,这是很多学生阅读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学生在网络多媒体英语阅读学习中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不重视对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查,他们还受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束缚,期盼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评判,缺乏进行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此外,很多学生不善于调整学习策略缺乏对学习方法的调控能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势在必行。

三、培养学生英语阅读

面对多媒体和网络,学生在学习中的感情,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有些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图片作用下会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就能有力的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但也有的学生会沉溺于这些音乐和图片中,忘记自己的学习任务。可以看出,消极的体验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只有通过培养积极的体验,学生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高效的阅读学习。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是学生进行多媒体阅读学习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加工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上迷航。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不断的检验和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应该在网络多媒体环境的阅读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制定可行的学习方案,采取有效的认知策略,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以使自己尽快成为真正的英语自主学习者。

在传统阅读方式下,一旦把握不好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者就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停下来查阅字典,而影响阅读流畅性,进而影响学习兴趣。现在这些问题在计算机技术帮助下都可迎刃而解。计算机可以很方便的提供各种表现形式的阅读帮助。在电子阅读状态下,学习者可以随时获得及时便捷的电子注释、音频视频及相关图片,不仅保证阅读过程的流畅和愉悦,还可能因为多媒体多类型电子注释促进词汇声、形、义的伴随性习得。电子阅读还可以根据词汇、语法、材料背景、句子长短等因素确定电子阅读难度,让学习者根据难度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避免因所选材料阅读难度过大而中途停下来,影响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拓展,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学习者的信息输入量,到了一定数量,就会产生质的变化。

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的实用从教学实际应用出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讲解文章占去过多课堂时间的问题;积极有效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协调了教与学之间存在的主客体矛盾;改变了一言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认真学习的兴趣;缓解了学生怠读怠学的情绪。

投影教学极其巧妙地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首先,投影仪器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刚才紧张的心理反应和注意力的抑制状态在新的刺激物的刺激下,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当看到投影的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已然被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变化所唤起,先前的那种紧张疲惫,经过短暂的间歇,马上被引向下一个兴奋点。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四、结语

网络多媒体为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提供了优越的外部学习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做到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快捷高效的英语阅读学习,学生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强化意识,丰富知识,培养积极的体验,加大监控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坚林.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结合。外语电化教学,2006,(6).

[2]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外语电化教学,2007,(1).

[3]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工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这一趋势正在越来越普及, 也正在影响、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目前,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空前的优越条件,网络多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多媒体发展和传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出新世纪合格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近年来,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cognitive theory) 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theory) 的发展, 教学的中心由“教”转移到“学”, 教学过程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作用。首先,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为,学习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积极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语言的积极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创造者。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应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其次,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语言输入实际上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输入,而是通过原有语言知识系统与新的语言输入间的相互作用建构他的语言能力。实行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正是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采集、加工的主体,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因此,多媒体网络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建构知识的真实性的“情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首先,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一体化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得教学变得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 改善教学环境, 优化了教学结构。其次,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领域,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多元文化的、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 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此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网络,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秀的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还可以利用MSN和E- mail与native speakers用英语进行口头或文字交流,这可以说是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

2、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人机结合新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不同。该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辅助作用的关系。多媒体网络技术功能再强大,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只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选择,但它不能喧宾夺主。对它过分的依赖,反而会失去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方式,始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显然不能替代全部教学模式。唯有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教学设计,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才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其次,我们可以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辅助的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就是在多媒体环境的教室里,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和“课本”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延伸。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利用power point演示出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第三,可以建立网络技术的课后自主学习环境。虽然课堂学习环节很重要, 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 课后学习也应是教学活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聊天室,EMAIL, BBS等实现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网址和参考书目供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自由选择,努力为学生创造第二课堂。

3、多媒体网络技术实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英语教学项目无论是在理念上, 还是方法上、技术上都对校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网络辅助教学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目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被广大教师所采用。有的教师因为教学工作繁重,如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还要重新备课,所以不想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有的教师因为没有计算机基础,对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当然更不想使用这种模式。然而,我们要知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减轻工作负担,而且也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思想观念,尽早的推行新模式。其次,就硬件设施而言, 各高校多媒体语言教室建设及网络建设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需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需借助于一个成熟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成熟的系统不仅有高质量、丰富的课件供学生点播,还应引入各种英语精品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多媒体技术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和交互式语言的环境。可以听到高质量的语言输人信息、看到清晰的动感画面,还可在教师的指导及组织下,开展较真实语境的交流活动。

1、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让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比较枯燥的语法讲解,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有声有图、形象生动的电子课件,学生就容易关注并容易理解很多。虽然制作多媒体课件对老师来说,备课量会增加很多,但是比起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一节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却是传统教学的一倍甚至更多,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够让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教学过程流畅,加深学生的印象。

2、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多媒体不但能为课堂创设情景,使学习生动有趣,而且还以它无法比拟的知识容量吸引着学生。把书房搬到课堂,已成为可以实现的梦想。所以说,多媒体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跨越时空限制,再现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过程,帮助我们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给英语课堂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我们大学外语教学。

3、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重点、难点,加快学生对复杂英语词汇、句子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在不改变原有文字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多媒体技术。例如,精读课中的难点、语言点等重要知识内容可用Power Point 展示出来,加入声音、图像、视频等,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的表现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和深入理解英语词汇的用法、句子的结构等,迅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缩短学生对复杂词汇、句子理解和记忆的时间,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朝着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为技术支持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而引起的教学手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学习能力;着重强调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努力营造民主化的课堂氛围,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外语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于更多的外语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大学英语精读课多媒体教学研究[J].外语界,2002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学;多媒体;语文课堂;有效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以其独有的生动性进入了中学语文教学课堂。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将学生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将网络的工具性与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有机统一,促进语文课堂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发展,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能将抽象的文字描述具体化,提升理解力,激发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要描述某一对象,往往是文字的描述,一般都比较抽象,不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打破了传统平面说教的教学模式等诸多局限。语言文字的描述结合简易的图片、图示、视频,使仅仅靠语言难以理解的东西,直观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描述对象具体化,为理解课文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苏州园林》一课,针对一些园林建筑名称,诸如,亭台轩榭、花墙、廊子等,对于初中生来讲,如果不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它们的构造。如果利用网络媒体,播放苏州园林的实景,结合课文所讲的内容,就能直观地将园林内的布局展现在学生面前,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进而教师引导: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建筑呢?引发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城市周边的公园建筑的设计,不仅会加深对园林建筑的理解,还能对其进行比较评价,极大地促进学生动脑的主动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发掘了其创新能力。学生会跟着视频的播放,不知不觉中将这些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学以致用的效用。

二、利于转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学习任何东西,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效果大相径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网络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等特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载体,比如,文字、声音、图像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能营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便于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字信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非常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网络资源,能扩大知识面,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扩充知识面,是学好语文的必要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有限,时间有限,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在讲到某一个内容时,由于时空的限制,往往只能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要求课外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自行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扩充知识面的目的。这种方法不能强制去监督,完全靠学生自主,很多学生不去主动搜集或者搜集的资料不全,因此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知识面的扩充,无疑能提高整堂语文课的效率。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就有容量大的优势,而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例如,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就能马上在网络上呈现珠穆朗玛峰的景象及相关知识介绍;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以将云南歌会的视频场景通过网络媒体播放。生动的画面,不但能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生硬的文字描述和直观形象的实景结合,便于理解课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培养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这种“新”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媒介环境之新。大学生是使用网络媒介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社会事件、公共事件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他们对社会真实现状的了解和判断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他人思想言论的影响,特别是受一些网络媒介固有特点的影响,在利用网络媒介参与公共事件时常常不能明辨是非,而是情绪化地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造成某些事件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介带来的传播力,是思想引导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1.从媒介获取、甄别信息的能力亟需提升

新媒体使人们越来越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格局逐渐由信息短缺转变为信息过剩。随着现代生活特别是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远距离的信息传递愈发成为必要,媒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此时媒介也就变成了人们的“耳朵”和“眼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不再受到报纸版面或者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媒介的信息承载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为此,人们需要培育并具备媒介素养,以满足自身对基本信息的获知需求。

网络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自媒体的兴起。从传播主体来看,自媒体传播者不再限于专业化媒介机构,更多的草根平民也开始获得话语权。从文明进步的意义来说,普通人能够获得自媒体中的话语权,体现了鼓励言论自由、推动传播权利平等的重大进程。但是,也由此引发了难以对自媒体中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约束的问题。自媒体对传播者要求的低门槛导致了传播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之身份验证手段尚未完善,很难继续采取事后问责的管理方式,这一特点就反映出自媒体中把关机制的缺位。完善这种把关机制就技术层面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网络媒体巨大的信息承载量和传播主体可以随时随地信息的特点,使得自媒体的信息呈现出真假并存、泥沙俱下的现象,这就要求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时增强是非观,提高辨识甄别的能力。

网络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递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浅阅读”的兴起和对影像资料的偏好。面对海量信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浏览”信息而非“阅读”信息,喜欢直观的影像资料甚于间接的文字资料。相比于文字资料,影像资料是“表现”式的符号而非“再现”式的符号,受众无需再在头脑中进行深加工即可直接理解所表现的内容。但实际上,经由媒体呈现出来的影像资料,即使眼见也未必为实,或者说即使是事实也未必是事实的全部,因为制作者常常通过影像的剪辑和编排,以实现某种服务于制作者自身目的的逻辑。

2.媒介带来的巨大传播力亟待引导规范

媒介环境正快速发生着多样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网络成为人们表达个人观点、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网络民意在影响社会决策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媒介在成为人们“耳朵”和“眼睛”的同时,还成了人们的“喉舌”。尽管相关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获得传播影响力的仍然以传统媒介和部分社会精英为主,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获得话语权并产生影响力。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获得话语权是中国社会值得欣慰的一大进步,但如何理性约束和使用这种传播权利,防止人们在行使自身传播权利时对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害,很值得深入思考。

新媒体并非完美,它也存在多种负面效应,如会使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甚至对现实世界失去互动感知的兴趣,对未来漠不关心。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的通俗化程度增大,其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造成抑制和弱化,使人的思维趋于简单化、平面化,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新媒体时代的人们若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很容易受控于媒介,只有当人们具备了高水平的媒介素养能力,才会做到积极地驾驭各种媒介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全面解读和正确地取舍。这种取舍就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和信念的能力,也是控制媒介信息的能力。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对现代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正与之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研究人的需求,进而通过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基于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对大学生就网络媒介中的行为、言论加以引导。笔者认为,大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研判能力,与其约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如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他们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如何就媒介信息的偏见进行判断。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媒介处理技巧、媒介知识、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介偏见判断。对思想政治引导工作而言,不仅要求引导大学生掌握媒介知识,提升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而且还要求提高大学生判断媒介偏见的能力。

1.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知识

“媒介知识主要在两方面与媒介素养发生关联 :一是媒介生产的知识,这是绝大多数受众不怎么接触的部分 ;二是媒介内容的知识(如热门议题、公共事务等),这是受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通常来说,非媒介从业人员往往对媒介的内容知识更加了解,而对媒介生产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但媒介生产知识中蕴含了对媒介性质的洞见,了解媒介生产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媒介为什么不可能完全客观,媒介为什么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直接教育他们“如何看待”媒介是行不通的,可行的方法是教给他们媒介知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媒介,然后由他们自己作出判断。

2.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

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受众区分媒介事实和现实,而不是将二者混为一谈。媒介技术使媒介对现实的模拟和再现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网络媒介,它可以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现实进行模拟和再现。对于缺乏媒介素养的个体而言,经由网络媒介呈现出来的事实很容易被认为是现实。媒介借助一定的符号体系对现实进行再现,受众通过媒介接触到的信息必然需要经历由现实编码变为传播符号,再由受众将传播符号解码为自身可理解的信息,在这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信息的缺失或失真。因此,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区分媒介事实和现实,要对媒介具有批判性思维。

3.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培养学生对媒介偏见的判断

从媒介产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媒介组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某些利益群体所建立,受到一些利益群体的监管、控制。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上充斥着大量由企业付费刊登并不以广告形式呈现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基于“企业—公关公司—媒体”的这个利益链产生的信息自然不可全信。用户贡献内容(UGC)的媒介形式(如微博、社交网站)归根结底在信息平台上仍然受到利益群体的控制,信息平台的控制者能够影响信息的呈现和流动。由此,任何媒介都必然受到控制它的利益群体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教育学生对媒介偏见作出判断,要对媒介信息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而克服媒介偏见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更多地搜寻相关信息,接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

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路径

1.建立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

网络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是一种使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甄别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对其培养必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建立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从平时入手、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面对现实情况,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需要培养大学生掌握媒介知识、构建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判断媒介偏见的能力。学习媒介知识应特别注意增进大学生对媒介生产知识的了解,让大学生熟知记者从准备采访资料到成稿、编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手段和筛选程序;要让大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媒体有差异化的价值取向,并受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控制,因而需要对媒介存在的偏见作出判断。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新环境,运用新工具,以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引导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在微博或者人人网上建立公共主页,由专人负责运营,定期资料信息,将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应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党团干部开设个人微博和SNS账号,通过他们自身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作出示范,带动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党团干部的个人账号来开展媒介素养培养工作;通过邀请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开展讲座、组织大学生参观报社或电视台等多种方式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从而真正建立起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

2.重大事件中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

重大事件中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方面来进行。重大事件中线上的引导工作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平日里的积累。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平时注意运营网络主页,积累稳定的受众群体,并能形成相对固定的传播风格,那么在重大事件中就会更好地接触到学生群体,并取得学生群体的理解和信任。

在重大事件中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的引导还需要有针对性,做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例如,对突发的的看法,我们可以搜集传统媒体报道和自媒体中的多方面资料,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视角和看法。在网络媒介中更具有说服力的是“论据”而非“论点”,因此,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重点是多方面地收集事实材料并传播给大学生。又如,对于一些尚不明了的事件,应当及时提醒大学生善用自身的传播力,充分说明滥用传播力的后果。线下的工作是以面对面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便利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文字、声音、图像的融合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它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更可以使原本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随着多媒体的网络技术更多的融入到各专业的教学当中,与网络关联最为密切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1.多媒体技术将为高校计算机教学带来什么

1.1 提供了更新、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各大高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常常发现,课程的更新速度无法追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果日新月异,而教学材料的更新速度要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平行几乎是不可能,而且是不现实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一台电脑就可以实时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资讯,将这些资讯作为辅助教材的一部分,用以弥补目前计算机专业教材无法实时更新的缺陷。

随着国际间技术交流的深入,很多国外的著名高校通过网络推出了很多在线的公开课,这一举措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共享名校的教学资源,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推出了“programming paradigms”(编程范式)课程,为学生讲授C、C++、Python、C#等语言概论,于此同时,还推出了偏重于应用的”Developing Mobile Apps with Web Technologies”(网页技术开发手机应用)课程和”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eminar”(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等课程,其中涉及了时下较热门的手机应用、语音识别、电玩、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借助网络的优势条件,为计算机专业提供更为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的眼界与思路更加开阔,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1.2 保证了更好的教学质量

计算机技术在使用者面前展现的是多元化、极富趣味性的,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计算机专业的很多课程是抽象而枯燥的,许多的理论较难理解,而在引入网络多媒体教学后,很多抽象理论将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相结合的模式展现。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途径主要是对书本的理解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然而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原本抽象的问题“活”起来,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听觉和记忆层面,更多的是通过直观手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感知、理解,在亲自动手操作之后,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未来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知识其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的特性及电脑在学生中的普及,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构建灵活的学习环境,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让教师以参与者及引导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借助网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将课堂搬进网络,让学生随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利用网络互连在同学间进行课题的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思维创新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改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

1.3 促进师资的优化

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不仅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推动高校优化师资,帮助高校教师素质提升。多媒体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过去,教师仅凭一张嘴、一块黑板就可以完成整个课程,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则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技术制作课件,而这样的过程正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教师自身也是一种考验。在教师的实践教学中,不断的对旧有的教学理念、业务水平、教学技术提出挑战,以实践、思考、修正、再实践的完善过程,逐步将“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方式改造成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的现代教学方式,这样的改造过程也让教师从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跟随学生一同成长。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多媒体技术进入高校计算机专业将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对于高校、教师、学生的成长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样的趋势下,各高校应当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帮助计算机专业教学尽快“转型”。

2.网络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搭建网上数据资料库,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资源

学校要随时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尽可能的取得更多、更新的相关专业资料,在校内专属网络中搭建起数据资料库,方便学生在课余利用网络获取前沿资讯,让教学资料得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充。在网络中很多关键资料并不对全网开放,仅针对一些特定人群提供一些特殊权限,或者是需要付费获得,因此各高校应在关键数据资料的取得上多一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学生们提供最大的便利,使一些关键的研究资料为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帮助。

不同于其他一些理工专业,计算机专业更偏重于应用,所以,网络数据平台中的资料不仅应当包括一些经典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应当是与应用相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对社会需求有所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大致的规划,避免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才开始意识到需要思考进入计算机领域的哪个具体行业,令毕业生躲开“毕业即失业”的怪圈,从迈出学校时就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跳过多数学生都要经历的就业“迷茫期”。

2.2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计算机专业顾名思义,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因此对计算机的认识也是学生们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条件之一,然而高校的生源来自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起点不同在同样的条件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必定是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一现象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却可以通过构建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基础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置于网络平台上,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夯实基础,更好的消化吸收当前所授课程,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信心,让学习过程渐入佳境。

学生的学习是否具有主动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教学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我们建议在网络平台中开设虚拟课堂,让课堂的主体回归学生,教师仅在虚拟课堂上提出一些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思考、互相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虚拟课堂还可以承担部分考核的任务。每位学生可以在虚拟课堂注册账号,由于计算机专业很多课程的考核需要通过上机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因此可以在虚拟课堂开设考核板块,学生通过账号登陆,在考核系统中进行考核并对每次考核的情况进行记录。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在学期末安排一次统一的考试,很多学生因此只在考试的前几天突击学习,在应付过期末考试后,短暂记忆的一些知识就会被淡忘,这也是高校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在虚拟课堂上将考核“化整为零”,随堂或定期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考核,记录考试成绩,在学期末,教学反馈信息不仅要包括期末考试的成绩,更需要综合其日常考核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杜绝学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2.3 教师队伍的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忽略教师的地位,相反的,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接触到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对这种方法非常熟悉,因此应用起来也非常的得心应手,然而现代教育方式却是对原来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这就要求各位教师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主要应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帮助教师完成角色的转换。让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课堂权威地位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们共同研究探讨课题,改变过去教师的“教导”作用,让“教导”成为“引导”;第二,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因此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相关知识,相关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为了保证知识的先进性,高校应该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交流会议,获取更多新鲜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为未来的教学内容不断的输入新内容,与计算机产业发展同步。

综上所述,多媒体网络教学融入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反过来也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先天优势,改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基本功扎实、有创新能力、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合格计算机专业人才,将是未来各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核心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佩佩.谈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篇13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高中英语;实施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设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新的进展。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自身英语学习的水平和能力,使英语学习不再变得困难。笔者认为,具体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建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教学平台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关键的四项,在平时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说”的训练很少,但是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来进行英语聊天和对话。一般情况下,学生进行面对面对话时常常显得比较紧张,不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顺利地讲出来。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对话聊天,学生会觉得更加自在。将自己学到的熟悉语句运用在对话中,除了教师和同学之外,旁人都不会听见,这可以有效减少学生面对错误的恐惧,鼓励其勇敢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传统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敢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戴上耳机进行模拟对话,通过耳机阻隔减轻学生的顾虑,从而进行大胆模仿与对话,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地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借助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课程讲解,由于学生缺乏直接的观察,因此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将教学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割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使学生的看与教师的讲变得相对独立。所以,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需要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在通过探究和观察后,能够通过与教师及同学的讨论,自主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英语课堂上教师讲述“从句”知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句的知识,通过对各种教学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来对教师要讲述的从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通常会厌烦抽象的概念,因此很难对概念进行有效的理解,但是因为后来有了自身的参与,所以学习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操作技能。教师具备良好的技术和信息知识素养是对网络资源熟练运用的关键所在。教师进行教学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有将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践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全新理解和深刻反思课堂内容的能力,不断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经验与疑惑,课后对此进行反思和改进。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打破以往的旧思维、旧观念,努力提高多媒体网络的运用能力和英语的专业水平,从而为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方式一直都是教师讲述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可是长时间以来,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该方式的缺陷,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角色,使学生对教师教学不易有一定的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给师生新型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学生在课后可对知识进行整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叠加全部的内容,学生会对教师知识进行不断更新和运用。事实上,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成长的过程,教师有时候也需要从学生那里学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五、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耀龙.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J].兰州学刊,2011(11):205-207.

篇14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也逐渐的开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来进行新形势下的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创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等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学校教育过程中正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大量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虽然网络现代教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的网络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教学软件发展滞后、规模与质量不相称、缺乏有效的监评制度、教育过程难以调控、教学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上和运用中的一些偏差,应该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在现代社会,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强烈地冲击着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引起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也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理论模式等起着深层次的变革,因此,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学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节奏加快,通常是教师运用幻灯片等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不觉中加快了学习的速度,在充实了课堂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理解的能力。多数高校教师认为画面越精彩越好,声音越多样越好,但是这些东西在多样的同时,过多的吸引了学生的对图片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对概念的重视。

(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忙,要分清要与不要,要合理采用,使用常规手段,高校学生以理解的就不需多媒体技术,合理使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根据设计者的思维进行的设计,并不是符合所有的学生思维特点,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以开放性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介的利用,比如黑板等,导致了学生对于有些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

三、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运用中的优势

(一)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真实的相关背景资料,它可以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和老师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让学生从中进行自主的探索,以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二)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四)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五)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当学生不理解时可以重复播放,如果是利用黑板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四、对于让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中更好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在教育中,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软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对于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进行编程教学时,教师会用到更专业的Visual Basic、Delphi甚至Visual C++来进行多媒体编程,因此对于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方面,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跟上时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