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8 15:57: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两种版本教材的编写及使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主编是朱汉国,本册经济史的主编是马世力。编者在前言部分写道:“本册教科书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把人类历史和未来比喻成建设中的大楼,学生学习历史就是为将来参与建设这座大楼做好准备,但是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整个大楼的基础部分。目的就是要告V学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都做了哪些基础性的工作、人类所取得的成就,从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三个方面的状况和变化,来说明“凡是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都同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发生重大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民版教材在2004年进入实验区使用,教科书的使用范围不是很广。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是由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前言部分表述是:“本册书要呈现给同学们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整本书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由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的发展;第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第三,与各个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本书2004年版的主编是陈梧桐、李伟科。在2006年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并经审查通过。
二、两种版本教材的内容比较
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要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要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总体来看,两版教材都是按照专题史体例编写的。但从目录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内容结构,体现了二者对课程标准的不同解读。
人民版教材共二十六节课分为八个专题,在结构安排上是先中国后世界的编排体系,除了第一专题和第五专题编排四节课以外,其他的专题都是三节,教材的编者基本是直接引用了课程标准中的专题标题。
人教版教材共二十四节课分为八个单元,在第二单元编排的是早期世界经济史内容,与第一单元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成对比。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两个单元只有两节课,比人民版要少了整整一节课的内容。显然,编者对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还是做了一定的整合。
三、两种版本教材的共性与差异
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编写的,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体系,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世界经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同时采用专题式的编写模式,一个专题介绍一个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更适合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
人民版教材是按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建构整本书,趋于“学本”化的结构体系,课前提示与自我测评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形成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课文内容上基本按照课标要求编写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
0095-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历史影视资料之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它是一种常见的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历史影视资料开展历史教学,可以用更为直观、生动的视听语言代替教师的讲述,这样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历史影视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在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能否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丰富多彩的历史影视资料经过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往往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历史课堂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历史影视资料往往有着紧密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组织,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推动力,推动学生进行后续观察、思考、探究等。
例如,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历史关系复杂、知识点众多,且其中包含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因此,学生对该章节的学习内容不是很感兴趣,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很可能因为线索混乱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取舍与编排,截取其中的背景性片段。上课之初,笔者播放了课前剪辑的《三国演义》视频,以此导入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堂导入自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用在课堂教学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势必要借助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历史影视资料,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不同于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倾向于选用历史科教片辅助教学。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三节的《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笔者主要节选了《百家讲坛之纪连海系列》的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又如,教学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笔者主要节选了《百家讲坛之王立群讲〈史记〉》的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两个案例中,笔者所选用的历史影视资料知识性强,与本课的学习内容关联密切,而影视资料中的专家讲述风格也很受学生的欢迎。由于引入了历史视频资料,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用在课外活动时,实现历史教学的延伸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对学生历史认知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历史课堂,而是应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影视资料的优势,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为了更加深入地发掘历史影视资料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历史题材影视资料评论”“经典片段编演”“历史故事讲述”“影视手抄报”等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
例如,教学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时,笔者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组织学生开展影视评论活动,要求学生就其中的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画面或者历史细节进行评论,同时强调在评论中要突出自身的历史感触和充分表达自我认知,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历史影视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它并不能取代历史教科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补充与提升。在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甄别,切勿使用包含错误历史观点、有明显历史常识错误、缺乏历史真实性的历史影视资料。
关键词:四步法;高中历史;学生;教师
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但是复习课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之处,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那么就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还能把学生的成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教师需要学会趁热打铁,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所涉及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以便于学生能够查缺补漏,并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
高三复习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点,并使得学生能够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知识链,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总复习,为学生及时梳理知识结构。因此,教师需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四步法”教学,完善全书中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灵活运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四步法”教学帮学生梳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链呢?
一、为学生构造完整的框架结构,整合学生高中时期所学知识
高三复习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总复习工作。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整合所学知识,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只是其第一步,但是却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某校教师在高三时期,为帮助学生有效整合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教师在为学生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时,需要让学生自己从时代的先后顺序整理出其政治制度(如:夏商周时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以及出现了“天下为家”的局面,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却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制度),最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链(如: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的衰落),使得高中生能够对所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知识链的形式复习并且一目了然。
二、联系与之相关的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
高三复习阶段的第二步就是学生需要学会联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能够融会贯通。因为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高中历史知识,才能在简答题中有效地理解题意,回答更完善、准确。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某校高三历史老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经常让学生比较相关知识,比如: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所讲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秦始皇没有接着实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而是重新改革创新为中央集权制。最后教师还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扩充学生的知识“书库”。
三、史论相接,提升自身的能力
高中历史不能死记硬背,但是其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因为高中历史中有较难的简答题,而简答题不仅需要学生运用到书本中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对题中的事件进行了解评价,并形成自己微薄的见解,所以教师需要学会让学生能够史论相接,从而提升自身对事件评价的能力。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某模拟试题中问到的主要内容,学生如若想要得到高分必须首先回答课本中所提及的的内容,其次再回答自己对的见解,如:民众在华创办了民用工业、近代教育等,标志着中华人民勇敢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像这样的回答不仅有书本中的知识还有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站在时代的高度,感受曾经的历史
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完成以上三个目标,还有一个就是需要让学生学会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下感受历史。例如: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抽出一些时间使自己站在导游的角度,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开展活动之前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所有查阅工具查看相关报道),或者是从前遗留下来的遗址遗迹等,为学生介绍物件或建筑物的由来,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降低知识点混记的概率。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对于文科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并使学生能够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链,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总复习,为学生及时梳理知识结构。但是教师不能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阶段大量做相关知识的类型题,勾画其中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而是需要教师学会有效地利用“四步法”教学把全书中的知识结构完善,并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其中的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情境
历史属于文科,它记载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因此要想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祖国,必须要学好历史,因此,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分析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抽象,历史事件也离我们很久远,因此对于很多知识,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而课堂上的时间又非常有限,这时教师就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如在人教版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教学中,因为平常学生接触到的历史事件比较少,他们无法很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些重大国际事件的教学情境,并播放一些重大事件的短片,引导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对这些事件进行解读,通过这些短片和文字的结合,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事件,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妙创设问题,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历史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巧妙创设一些问题,给学生营造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如在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一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传说“大禹治水”导入新课的学习,接着在夏商的政治制度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时夏朝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为什么它是国家,而不是部落呢?”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正确回答。接着在“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度”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一种制度,代表了社会的进步还是落后呢?为什么?”再次让学生结合这个问题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也可以更好地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进而推动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内容;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47-2
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伴随新课程改革即将十年的历程,面对“一标多版”的教科书及其他教材资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和困惑,本文试图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教学为例,依据对标准的理解、教科书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而后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科学指导教学实践,并愿与一线教师分享交流。
一、教学内容的异同
1.课标版与大纲版教科书的比较
(1)内容组织方式的不同。以往大纲版教科书中,组织历史内容的基本单位是“章”。“章”下设“节”,“节”下设“子目”。章划分历史阶段,节组织历史阶段中的内容,子目展开具体内容。以章作为教学单元,有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课标版教科书与大纲版教科书相比较,最明显的特征是“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高中历史教科书新结构”[1]。大纲版教科书中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具体学习要点基本都有涉及,但是以通史的顺序零碎分布在各个章节中。课标版教科书以专题编排形式取代了通史编排形式。为了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在课程标准框架内,教师作一些适当的链接,以便使各个模块和专题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可以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
(2)具体的内容选择和表述的不同。大纲版教科书“一纲一本”,所以其教科书内容的表述也是唯一的。教学大纲对教科书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往往带有过强的约束力,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创造性,教师没有发挥的余地。在教学大纲时代,教科书被认为教学的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有所规定和要求。而新课程改革后,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四个版本,其中前三个版本使用的范围比较广。
(3)教科书内容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大纲版教科书往往在一章、一节或某一问题之中,写入现成的、所谓权威的结论或观点,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感情培养。后来教科书也做了一些局部调整,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格和图片资料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体现出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新教科书在编写中充分继承了旧教科书这一优点,并增加了不少文献资料、图片资料,让生动丰富的史实说话,让学生亲自感受历史的博大精深,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2.课标版不同版本内容比较
在“一标多本”的背景下,课标版教科书不同版本各有特色。各个版本对本专题内容的处理上有所差异,无论是课文子目的确定、知识点的选择和观点表述,还是选择的角度及其组织方式都是匠心独运,各具特色。
(1)单元结构顺序的差异。从历史模块三的整体结构来看,人教版、岳麓版和人民版三个版本教科书关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内容所处的位置不同。人教版一共是八个单元,以中国史为主线,按照专题将中外历史大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穿插排列。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处于第五单元。人民版模块三也是一共八个单元,顺序是以先中国史,后世界史,两条平行的线索,跟《课程标准》的内容排列顺序完全一致。岳麓版模块三一共是六个单元,以中国史为主线,将专题按中外历史大致时间先后顺序设置,单元设置顺序与《课程标准》差异较大。岳麓版与人教版、人民版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设置为一个单独的单元,而是将其作为“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的一个部分。
(2)具体知识点的差异。一是在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关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人民版没有提及,人教版设置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子目,简要介绍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和目的、实践和意义。岳麓版的表述最为详细,设置了“体用之争”一目,对顽固派、洋务派的主张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解释和评价。
3.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本专题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发展的思想历程以及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此为学习主题体现出了典型性、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但在主题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仍然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1)教科书中值得商榷之处
第一,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早期维新思想是否应该纳入教科书?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下掀起的是对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加强对这一思想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地主阶级的探索历程。19世纪60年代产生的早期维新思想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后来对康梁维新思想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民版对于这两部分内容只字未提,使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显得不够完整。
第二,民主共和思潮是否属于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将“民主共和思潮”放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专题中,而没有将其作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要求。毋庸置疑,民主共和思潮在20世纪初的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按照《课程标准》的教学安排,势必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的不完整。而从教科书的安排来看,只有人民版教科书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中设置了民主共和作为一个子目。岳麓版在一课中提出“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但是查找教科书学生无从知晓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困惑。
(2)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第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无论人教版的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还是人民版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还是岳麓版的“师夷长技”,涉及的知识点繁杂,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太多、用一课时的时间难以完成课标任务。如果在课堂实行谈论、探究等教学方式势必造成课时紧张;如果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又势必造成教师语焉不详,学生似懂非懂。这就产生了教学内容容量太大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第二,知识跨度长与学生基础薄弱的矛盾。中学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成为历史课程。采取专题的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本意上是使教学内容精练、主题重点突出,但却客观上导致了课程结构跳跃性过大,强调发展与变化的历史学科的根本特质被弱化,知识系统破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涉及的历史知识时间跨度较长,由于部分初中的历史教学不够扎实,从而导致部分高中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如果仅仅教授思想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渐下降。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应对策略
1.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专题教学目标
为达到管理并控制课程的目的,课程标准就要对学科知识内课程标准确立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情感、态度、技能、知识与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应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专题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的概述部分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基本的技能、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2.根据专题教学目标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增删处理
在教学目标确定后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在“一标多本”的背景下,各版本教科书所选择的内容与专题目标的相关性程度是不同的。如,人民版用整整一课时呈现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同时还列举了无政府主义、西村主义等各种思潮,这些内容对“了解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这一知识点的意义,并不十分重要,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过程中应该删除。
3.有选择地利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资源
课标版教科书各版本对本专题学习要点的呈现,从历史内容的选择及其表现形式到蕴涵的史学观点都有很大的差异。现代教学论强调“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确立新的教科书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灵活地利用教科书,使教科书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为母版,广泛涉猎各个版本,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对其他版本教科书资源的选择利用,主要涉及呈现同一历史知识时所采取的不同观点、材料及其表述方法。从史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岳麓版选择学习内容和评价结果的角度比较符合主流观点;从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来看,人教版设计的“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等辅助课文比较精到,既便于教也便于学。教科书资源的利用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些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10―07
自2004年9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教科书难的声音不绝于耳。为了解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从2010年12月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组织相关单位在全国十个省市对现行四个版本(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行了首次调查。2011年6月对调查数据行了统计处理。其中有关新教科书难度的调查结果显示:46.4%的教师和43%的教研员认为新教科书比旧大纲版教科书难度大;教师和教研员对“教科书内容的难度”表示“适当”的分别为26.9%、41%;认为新教科书的内容难度“偏大”和“过大”的分别为68.6%、55.4%,其中14.3%的教师认为新教科书难度“过大”。
一、“新教科书难”是否具有普遍性
通过对新教科书难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教科书的难度与教师的职称(相关系数R:=-0.06、P=0.084>0.05)、学历(相关系数R=-0.063、P=0.069>0.05)、高中教龄(相关系数R=0.028、P=0.410>0.05)、新教科书的版本(相关系数R=-0.018、P=0.622>0.05)及新教科书使用时间的长短(相关系数R=0.027、P=0.444>0.05)均无显著相关;与教研员的性别(相关系数R=-0.06、P=0.565>0.05)、学历(相关系数R=-0.079、P=0.451>0.05)、所学专业(相关系数R=0.169、P=0.112>0.05)、任职时间(相关系数R=0.129、P=0.217>0.05)和新教科书的版本(相关系数R=-0.005、P=0.967>0.05)也无显著相关。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教科书-的难度判定与教师和教研员的教龄、专业、职称、学历无关,即教师和教研员对教科书难度的评价没有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二,新教科书难与版本无关,即难度大不是哪个版本的问题,而是各版本的共同问题,具体频度统计如表1所示,教师和教研员认为各版本难度“适当”的比例均不足50%;第三,新教科书难与新教科书的使用时间无关,即不存在使用时间短就认为难度大的偏向。所以,新教科书难的问题客观存在,而且是普遍现象。
二、教师认为新教科书难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中,有关新教科书编写的调查有25道题,包括与课标的一致性(第1―2题)、内容选择(第3―7题)、内容组织(第8―11题)、活动设计(第12―15题)、使用的便捷性(第16―19、21―22题)、语言表述(第20题)、评价设计(第23―25题)等七个维度。难度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知,除了第5题“新教科书注意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与难度无关以外,其他24道题均与难度有关。在这24道题中,与难度的相关性系数在0.20以上的有10道题,从高到低依次是第3题“新教科书内容容量适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Rp=0.284),第1题“新教科书适合您所在学校的学生”(Rp=0.260),第20题“新教科书的语言文字易于学生理解”(Rr=0.230),第10题“新教科书恰当地处理了初高中历史之间的衔接问题”(RP=0.227),第12题“新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循序渐、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RP=0.219),第4题“新教科书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概念、线索表述准确、清楚”(RP=0.216),第11题“新教科书的模块+专题结构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RP=0.216),第8题“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RP=0.211),第9题“新教科书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均衡而连贯”(RP=0.203),第22题“新教科书在内容编排、练习设计等方面凸显出学法指导”(RP=0.203)。那么,教师对这些影响教科书难度的因素是如何评价的呢?本次调查采用5分量表,对每个问题的评价都分为完全同意(5分)、基本同意(4分)、说不清(3分)、不太同意(2分)、不同意(1分)五个选项,教师和教研员对各个问题的评价均值统计如表3:
均值统计显示,第10题“新教科书恰当地处理了初高中历史之间的衔接问题”(教师卷均值为2.56下同),第6题“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均值2.59),第9题“新教科书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均衡而连贯”(均值2.75),第3题“新教科书内容容量适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均值2.82)、第11题“新教科书的模块+专题结构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均值2.91),第12题“新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循序渐、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均值2.91),第24题“新教科书中的评价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均值2.91)评价均值都小于3,也就是说,教师对这几个问题大都是否定评价――不太同意。第25题“新教科书中的评价为学生提供诊断、补救或完善的途径和方法,易于学生自我评价”(均值3.04),第8题“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均值3.04),第4题“新教科书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概念、线索表述准确、清楚”(均值3.10),第1题“新教科书适合您所在学校的学生”(均值3.1 1)等等得分也不高,处于说不清和基本符合之间,偏向于说不清。这说明上述因素是造成教师认为新教科书难的主要原因。
关于地区适用性,新教科书难度的相关性调查显示,教师对教科书难度的评价与学校所在的省份(相关系数R=0.081,P=0.017
三、对新教科书“难”的几点看法
造成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难的因素有多种,初高中历史之间的衔接、教科书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均衡连贯、教科书内容容量、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教科书的模块+专题结构、教科书的内容编排、教科书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概念、线索表述的清晰准确性等,属于教
科书编写的问题;而教科书的地区适用性等等则属于教科书使用的外部条件问题。
(一)新教科书编写方面的问题
新教科书编写方面的问题大部分都与体例有关。新教科书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将中外历史混合编排,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同类知识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必修课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一册书,把同类的知识编排在一起集中叙述。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旧教科书将同一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侧面合编在同一本书的一章或一单元里,新教科书将这三个方面分编在三本书里。必修一第一单元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四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二第一单元讲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也分为四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的步”“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三也用了四课讲儒家思想的发展:“‘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种编排有助于学生认识同一个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演变规律,但是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多因素分析。因为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上层建筑变化的根本原因,思想文化的变化也会对政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离开经济和思想文化孤立地讲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只能呈现各个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不同,但是无法解释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同样,政治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思想文化。我国古代在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就会出现把人民国着在土地上的“重农抑商”、官府垄断商业手工业的经济政策。而为了配合政治上集权与专制的需要,文化上才会出现“独尊儒术”。总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分开就割裂了历史发展各个方面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全面认识。另外,同类知识过于集中,会把难点集中,容易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例如,制度、思想等比较抽象,枯燥。旧教科书把这些枯燥的内容分散到各个章节,和其他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穿插行教学,一个学期当中,不同性质的内容有周期性的变化,可以起到调节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新教科书把政治制度集中到一册书,思想文化集中到一册书。学生一个学期中,几乎每节历史课都学习同样抽象枯燥的内容,会产生倦怠,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
第二,内容跨度大,高度概括,加剧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目前的这种专题史体例,把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内容集中叙述,有的单元内容跨越十几个朝代,历经几千年,如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有的一节课就涵盖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内容,如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有限的篇幅内叙述如此丰富的内容,只能用抽象的概念做高度概括性的叙述。如果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史,不了解相关概念的具体史实,阅读由概念组成的课文就很吃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专题史的内容,不得不补充大量教科书外的知识,增加了每节课的容量,造成课时不够用。教科书一节课的容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字量固定的情况下,一节课的知识点多,历史概念多;一种是知识点固定的情况下,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史实叙述文字量大。通常第一种情况难度大,第二种情况难度小。现行的新教科书就属于前者。而一节课的知识点多、概念多主要是由于内容跨度大造成的。结果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师忙于赶度,完成知识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说,使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很难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调查中约一半的教师(48.2%)和教研员(50.5%)认为新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不如旧教科书科学合理,呼吁改回通史体例。
第三,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不清晰,学生不容易搞清历史内容的先后顺序。
目前的这种专题史编排方式,单元和单元之间有很多是并列关系,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很多是并列关系,如必修二第一单元的四课。它们之间既没有时间的递关系,也没有因果关系,从教科书的目录很难呈现出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而目录是说明学生建立整本书知识结构的主要工具。目录没有时序,一册书的知识结构就没有时序,学生学完后,也很难形成清晰的时序,不容易搞清一些历史事实的先后顺序。调查中,学生、教师和教研员对“新教科书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完整的历史线索和脉络”评价最低,教师和教研员还均给予否定评价。
上述问题主要是由高中历史新教科书的编写体例造成的,而这种专题式体例结构的源头是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要改变目前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就要先改变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高中课程中的历史知识可以按照以前的通史形式编排,也可以按照专题来编排,两种编排形式各有优势。但是目前的这种专题形式显然有很多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历史教科书的专题形式加以改。例如,韩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也采用专题形式,高一历史必修课的内容分为“史前时代的文化和国家形成”“统治结构和政治活动”“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发达”等五个专题,合编在一本书中,专题内容举例如下(表4):
每个专题按照大的历史时段组织,时序非常清晰,而且能够涵盖比较丰富的内容。例如,政治史包含了政治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讲政治制度。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教科书也是采用专题式编排,但是形式又与韩国完全不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专题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多做些探索,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题式历史教科书编写形式。
(二)新教科书使用的外部条件问题
我国地域广袤,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师资力量、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不同,对新教科书的可接受程度也会不同。我们按照各版本使用教师人数相当的标准,对新教科书的难度与各地区适用性评价行检验,结果发现教师对教科书难度的看法与教科书的地区适用性是一致的,适合本地师生使用的教科书,其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首先,我们以河南、北京两个地区为例,分别以他们对人教版和大象版、人教版与岳麓版的难度评价行检验。结果表明:河南教师认为,人教版和大象版相比,人教版难度更小;从对本地区学校学生的适用性来看,也得出人教版更适合河南省的结果。北京教师认为,人教版和岳麓版相比,岳麓版难度较小;从地区适用性来看,也是岳麓版更适合北京学生。其次,我们再以人教版这一版本为例,在教师使用人数相当的北京、吉林、甘肃、江西、河南五个地区中,调查显示,人教版的地区适应性从高到低依次是吉林、河南、江西、甘肃、北京,而难度由小到大依次是吉林、江西、河南、甘肃、北京;显然,适用性和难度评价两个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我们又在使用人民版的江西、重庆、浙江、云南四个地区中检验,地区适用性由大到小和难度由小到大的两个排列顺序完全一致,依次均为江西、浙江、云南、重庆。所以,新教科书是否难,因地、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关键词】分层教学与整合 高中历史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9-02
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与整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而在分层教学中,以学习水平高低搭配、学习需求趋于一致等来组建历史学习小组,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三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立足新课改理念,把分层教学与整合运用到高中历史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的摸查学情环节,就要看到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差异,也要看到学生历史学习需求的不同。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实现因材施教。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分层教学的优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交互运用,使课堂教学难易度呈现出高、中、低有递度的结合,引导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评价与反馈中,分层教学与整合要看到相应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在不同难易度中的掌握情况。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的效果观察,再梳理出学生学习相应层次,并进行专项指导与复习,从而使分层教学与整合体现出新课改理念。
以人教版的中日为例,由于学生之前对这一内容有所接触与学习,但每个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将学生按学习水平、学习需求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给每个小组设置不同的难易度目标,从而将《》内容及其影响的教学目标嵌入进去。通过背景探究、知识点分析、故事叙述等,使分层教学在各学习小组间进行得井井有条。最后以每个小组学习小结来整合中日的内容体系,并以这一热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这场战争的影响。学生在这一脉络下,根据自己学习需求实现了历史教学为个人发展服务的目标。
二、引进竞争机制,深化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历史的实践
高中历史学习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突破自我所处层次,找到向上或更高层次学习的途径。分层教学与整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目标设置的差异,会使学生感觉到层次的区别,在合作学习中要把握好这种区别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斗志,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从而深化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历史的实践。因此,学习小组的组建就要根据学生水平进行高、中、低搭配,在可控范围内调动学生竞争意识来彰显分层教学与整合的价值。
以人教版的为例,笔者给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布置了人数的探究,要求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去查找相关中外资料,考证人数的合理科学性。学生在分工时,让水平中、低的去查中文史料,水平较好的去查日文史料与其他外国史料。但在各自查找结果出来后,笔者发现小组内成员的数据相互印证,查中文史料的学生利用网络翻译软件找了大量外语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查外文史料的通过口述历史、日记等中文史料来考证,连张纯如《》数据考证也被他们印证了一番。学生通过组内竞争,使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远远超出了学习目标,而不同小组的竞争更推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
三、尊重学生历史学习主体地位,以定制式互助策略来探索分层教学与整合
有竞争就有合作,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与整合的合作体现在学习互助上。与其他教学法的互助不一样,分层教学与整合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定制式互助策略的探究为核心,突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习小组的组建,把学习需求考虑在内,力求将相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高低搭配,每个小组甚至每个人的学习都会成为个性化学习订单,进行订单式定制组建。在分层教学与整合中,就可以根据这种需求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制定独特的互助策略。
以人教版的祖国统一大业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台湾现状探索为分层教学与整合的切入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学习小组学习需求的不同,通过互助互补来定制学习订单。有的小组探究现状,溯源台湾社会发展状态;有的小组探究、两党选举执政探索台湾民主政治制度;有的小组探究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小组成员因学习需求的趋同性,就自觉帮助同一小组成员,从而实现定制式互助。而各小组间的小结汇报,帮助更多学生全方位去了解台湾社会,有助于深刻认识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总之,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历史中的实践,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来进行合作学习,在竞争互助中学习与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燕燕.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8)
一、师生和谐促发展
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教改的前提条件。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使其形成丰富高尚的情感、健康和谐的人格,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锐意创新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二、灵活处理提效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以专题的形式,从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重新整合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拓展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如我们在讲授人教版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课时,可以把人教版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课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知识点适当引入,使学生对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另外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转变方式培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的标准;要向学生介绍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前沿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对社会热点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自身成长带来的变化。如学习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一些老、老八路,搜集他们的革命事迹,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
四、提高素养展内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譬如,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把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格魅力,邓世昌以身殉国、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的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崇高情怀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养成高贵的品质,树立以民族、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己任的远大理想。
五、重视评价提质量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专题进行设计。如:知识的构建与运用是否围绕专题展开?如何完善学生对相关专题的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否反映专题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初探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64-01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思路为:模块与专题相结合,同时也把中国史与外国史相联系,采取必修和选修相协调的课程结构。其特点为:模块相对独立,但教学内容总体整合。所以,面对这一全新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的适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课改精神,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专题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之一,它的教学内容和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给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所以,专题史教学设计的探讨一定会给我们的教学困惑提供帮助。
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情况呢?
一、要对学生学习专题史的状况进行调查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状况。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在学习专题史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在学生中间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学生对高中历史新教材不适应的原因如下: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新的教材中,由于过高地估量了学生在初中时所学的历史知识,所以在编写教材时,打破了传统的题材体例,不再采用通史体例,而是把历史知识分成了政治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等模块。由于专题史的跨度大,教学内容跳跃性大,分割性也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一时不能适应这种教材模式,无法把初中历史知识和高中知识点进行连贯,就好像是运动员在攀崖时没有工具一样,运动员无法爬上去。可想而知,高中生在学习专题时对知识体系难以进行储备。
2.在传统的教材中,它的编写是以时间为体系的,新教材没有系统的思路。教师在授课后,学生对这么复杂的专题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理清头绪,头脑中一片混杂。在旧知识还没理清之际,教师又朝着下一个专题史迈进了,这样的学习,学生无法在时间上完成复杂的专题知识整理,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及时间、空间跨度大,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了好几倍,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就增大了。
面对这样的调查情况,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特把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初探策略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1.在设计时要注意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历史一般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他们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时,根本不会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进行专题归纳,事件与事件之间不会进行联系。可是在学习高中历史时,已经完全打破了以时间为顺序的编写,只是编写专题史,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深化知识点,要具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克服初高中历史教材不能衔接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适应能力的问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问题,要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特点,让这两种教材取长补短,在设计时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搭建一个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平台。
高中历史教材虽然是以专题史为编写基础,但是在每个专题编写时,却是以时间顺序为体系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把教学设计写好。例如,在中,就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先探讨“”,然后再探讨“”等。在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教材中就需要学生从夏到清朝各朝代的大致演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因此,在上每一节新课时,为了使学生适应专题史的学习,我都尽可能地把时间顺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高中历史专题史的学习兴趣不减,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课第一小节《土地制度的演变》中,编者在文中只是简单原始社会、春秋时期等的土地制度,而对于我国封建制度全盛的唐宋明时期的土地制度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我在教学中,广泛引用资源,把唐宋明等朝代的土地制度一一列出来,使学生明确这些朝代中的土地制度都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而这种适当的穿插教学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教师也应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关注专题纵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联系性,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表达、记忆和构建历史空间体系的策略。
2.在教学设计时要活用教材。
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设计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教材观”的新课程理念,教材是“死”的,人的教学活动是“活”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务必确立由“教”教材向“活用”教材此理念出发。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资源之一,而并不是唯一资源,所以教师在利用教材时要把教材和其它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利用并发掘其特点。这正好符合新教材的使用理念:“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所以,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性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对历史现象进行探讨时要由表象入手,最后落实到对事物属性及本质的探究,理解事物本质含义。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当然,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去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材体系,“未雨绸缪”,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周娜娜.强化高中历史专题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09(9).35-36
下面就从教材的编写形式来审视一下我们的教学。关于教材,有观点认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赖以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大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材料。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就是教科书,也称之为课本,最多再订一些资料,但是处于绝对地位的仍是课本,因为它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是《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之下出现了历史教科书版本多元化,由原来“一统天下”变成多种版本,好处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比如:很多教师包括我自身在内比较了正在实验的新版教科书后,产生了这样的困惑。
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对夏朝的建立者及国家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叙述。课程标准内容:“简述尧舜禹的传说和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人教版教材叙述如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北师大版教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华东师大版教材:禹死后,儿子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我们暂且撇开这几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实验本)是否正确领会了《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宗旨不谈,那么,历史教科书在某些历史内容的叙述上是否都必须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呢?
专家们会说不一样很正常,因为《历史课程标准》对个别知识点的表述带有一定模糊性,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的表现,为以后进一步挖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允许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们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各自的风格。但是,专家们想过问题的另一面吗,对不同青年学生同一史实明显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理由就是为了照顾专家们的个性和历史的模糊性,专家们应该把未搞清的抓紧搞清楚,模糊的也应有个模糊的标准,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跟着你模糊。最终教师们也来个模糊教学不更好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课改是有问题的。
再具体到某一版本教材,就以初中的北师大版和高中的人教版教材为例,体现出鲜明的板块(主题或专题)特色,它的好处很多,这一点不再赘述,在此谈谈几点意见:
以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的政治史专题为例,目录看起来很清晰,中西贯通,古今相连,而且专题性、专业性很强,便于集中学习,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只有块不够,还应有条,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只有培养结构意识,从宏观到微观,才能去分析、认识事物,否则,你为了讲述政治制度而讲述政治制度,你讲得透吗?你还得联系当时的经济、生活、生产状况去讲,这样的结果又导致专题还得建立在对历史有个宏观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初中抓起,因为初中三年的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上基本符合,只不过要求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仅是个可能性,由可能性到现实性转化的条件也被扼杀掉了,因为初中也是主题式学习,都是块块,没有条条,聪明的教师会把块块转化为条条,实现条条和块块的结合。那作为教材编写的专家们也可在适当的时候做些适当的调整。
以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为例进行专题整合看效果如何。为什么要整合?因为有的专题好像为了照顾专题而忽视历史上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时序,给学生造成时空混淆,产生对历史教学的厌烦情绪。如必修(Ⅰ)中政治史:先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又回头从古代古希腊讲到现在,把它整合一下可能更容易符合认识规律,不易产生认识疲劳。
这样经过整合的知识系统更完整,同一阶段历史现象的联系更紧密,有效避免了中外史合编的跳跃性大的现象,有效避免了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一、巧妙编排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中招考试中历史学科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初中阶段学校对历史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够系统。高中阶段,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段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电子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譬如,在人教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性较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让学利用图书馆及信息技术网络环境,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去分析综合,寻求答案,并在班上交流,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我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专题“伟大的”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主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历史课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本文试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板块进行分类整合,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技能,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两个板块都是根据高中历史的内容、特点、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而设置的,“历史纵横”栏目主要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是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拓展、延伸,以加深、巩固历史知识,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学思之窗”板块分为阅读内容和思考题两部分,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有关联的历史材料,如原始文献、历史故事、人物评价等,通过思考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将这两个栏目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对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必修II、必修III)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一)对“历史纵横”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中的“历史纵横”,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延伸
例如(1)必修I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讲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正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在“历史纵横”中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补充说明,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修II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在讲“世界市场拓展”时,正文主要说明拓展的途径、手段和作用,课文结尾的 “历史纵横”中,用当时英国人安东尼-培根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世界市场拓展的实质和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将市场拓展与需求增加以及技术进步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与正文相关的重要概念、内容的解释说明
(1)必修II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在讲到“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时,正文讲到“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微商和晋商。”而在其下的“历史纵横”中,对晋商从其名称、产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使学生具体了解了晋商以及商帮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2)必修III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讲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正文对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讲述。而其下的“历史纵横”对“智者”及“智者学派”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世界古代思想史的热荩大多数同学都是陌生的,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述,学生才有所了解,而课本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
3.对历史事件的场景进行描述
例如必修I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讲述“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时,正文讲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议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英国国王的矛盾突出,最终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关于英国议会,仅靠正文的内容,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而借助“历史纵横”来介绍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上下议院的构成及议会的权力,学生在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及《权利法案》的颁布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上下文的联系。
因“历史纵横”栏目的设置,枯燥的历史概念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改变了以往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晦涩难懂的现象,淡化高中课程“学术化和专业化”色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对“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的“学思之窗”,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始文献资料
部分内容提供与正文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及问题。例如必修I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述“伟大的开端”,学生在读懂“学思之窗”原始文献资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正文所讲相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化和拓展重点的历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历史故事及其思考
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例如必修I第11课《运动》在“天国悲剧”这目中“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历史故事的真实再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结合正文内容,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3.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
有35个“学思之窗”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例如:(1)必修II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一目 “学思之窗”的内容, 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历史评论,通过思考阐明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形成客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2)必修II的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III第23课《美术的辉煌》的“学思之窗”以图片和问题的形式展示,这样的设置与课本内容相衔接,为教学服务。
“学思之窗”的设置,解决了历史课本中各个板块之间分裂的问题,通过提问思考,学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该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趋向于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了解,对事件、现象背后的问题只看现成的结论,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缺乏思考,关注不多,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历史事件、现象多讲解,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 “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栏目所提供的历史资料,可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启发学生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例如:
必修III第8课“历史纵横”据这段材料,可提取的信息有:西汉以后至唐朝时造纸技术不断进步,唐朝通过战争的方式使得造纸术外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这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搞清材料的基本内容,这样的训练过程对于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身的有意义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理解能力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段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造纸术传入欧洲,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借助问题对材料做出进一步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能力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设置也为接下来本课教材内容的学习及与“学思之窗”中“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做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的史料,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历史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联系与比较、判断与评析等,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组合,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必修III第1课“学思之窗”结合教材正文内容,学生根据材料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的认识,并由此认识这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加深理解,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也要知道“这是为什么”或“为什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再如必修III第12课“学思之窗”的材料,学生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做分析。学生在评价别人认识的过程中,确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以及评价方式,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地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的价值体系,激发学生乐于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过程贯穿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历史知识是一个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对历史整体的认识就来源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但就历史知识本质而言,历史材料只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媒介,而历史课本中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选择和经过编者加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生要通过对历史材料进行研习,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获取有效信息,独立做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养成探究的习惯,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理解、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总体上整合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要求调整主次、恰当取舍,根据教学需求,重新整合知识,并注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正文资料和辅助内容,合理利用、开发历史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煜 张连生: 《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 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2]刘永青:《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优缺点及其使用建议综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3月.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辅助;资源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时代”和大数据时代来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师生中基本普及,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园,在这种环境下,基于微课的移动式学习、在线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成为教学的新模式、学习的新方式。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的出现和应用,为传统的历史教学植入了新鲜元素,如何更好地运用微课辅助高中历史教学引发了一线教师的探究。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视频课。其特点有三:一是时间短。为适应学生学习思维和认知的特点,微课时间不长,一般为5到8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二是教学内容精简和碎片化。微课将完整的课程进行碎片化处理和设计,只突出教学中的一两个知识点,一般会选择重点、难点或者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三是资源简化,传播便利。微课容量较小,一般为几十兆左右,方便在线学习,也方便下载到移动终端。
微课是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成长特点而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但起到对历史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和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众多历史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微课更是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载体和平台。微课虽短,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微课的制作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需要。微课的制作已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将微课恰当引入教学中。
1.课前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既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又是先学后教,有效实现“翻转课堂”,提升课堂效率的支撑。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下,课前预习往往是教师通过布置课前学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来完成。由于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文字阅读比较枯燥,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历史史实,预习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课前预习采用微课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课前预习采用微课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适合学生提前预习的知识精心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课中,通过对本课课程标准研读、课本文字剖析和高一学生认知能力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最容易混淆、疑问较多的知识点是“”和化运动。考虑到课堂时间的科学安排和合理利用,避免课堂知识过多而忽略了核心主干知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制作《“”和化运动》预习微课,突破“”和化运动的内容难点。制作微课时,教师要运用相关的图片、数据、视频资料等,将“”和化运动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形象、直观、全面地了解这两个运动的基本史实,对课堂上的学习和深入探究充满渴望。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时,难免会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加入适当的课前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思考走进课堂,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从而创建更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课前预习微课的运用,为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手段,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理解、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舞台,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学效率。
2.课堂
在目前教学大环境下,学生大多数的学习都集中在课堂上,学生课后时间有限,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提前观看微课视频,如果完全将微课的学习放在课前或课后,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使用情况教师难以完全把握,实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另外,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采取了专题式的编排方式、知识容量大、时空跨度大,而且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设置的课时相对紧张。传统授课的模式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难以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内面面俱到,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是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手段。在使用微课时教师可以尝试打破原有微课教学主要放在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的常态,使学生真正有时间、会高效应用微课学习模式。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一课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制作简短的微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要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背景、确立和发展、意义等基础知识,在学生学习了这些知R后,教师再引用史料进行三个难点知识的思考探究,并进行适当的课堂练习。微课的课堂应用,能帮助学生解决课前布置的自主学习学案的疑问,梳理简明易懂的核心主干知识,建构条理清晰的知识框架,增加课堂探究重难点问题的时间,真正成为高效、生成、互动的教学新模式。课堂微课不仅适用于新授课,而且也值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复习课。教师对于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和练习的比例感到困惑,一直在找寻两者的平衡点。教师在复习课中可以利用微课课堂教学复习重点知识,让学生识记基础史实,进而形成逻辑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
课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对于知识繁琐、记忆性要求较高的高中历史学科而言,课后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但是课后的复习往往会被大量的练习所挤占,学生容易产生复习即做练习的误解,而忽略了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缺乏科学的复习方法。微课的出现让教师课后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增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后复习、练习和延展知识的需要,制作个性化、多样化的微课辅助课后复习。复习型微课要侧重于知识巩固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增加史实的积累,建构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记忆;拓展型微课要针对课程目标的重难点进一步阐释和解析,让学生深化学习和透彻理解重要的课程资源,以及拓展延伸课堂时间未能完全涉及的众多史实,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更新史学理论,提升学科素养;作业讲评型微课要讲评课后练习,学生及时自主解决疑问,提升做}能力。微课的应用克服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无法多层次兼顾的缺点,较好地适应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选择。此外,微课可以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上,学生即使不在学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有助于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在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更新学习方式。
三、微课资源库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正在逐步成为新常态下教师辅助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更多的教师加入微课的探究实践中来。然而,单一的、零散的微课既不能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需要,又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微课资源库和学习平台的建设呼之欲出。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使用,避免微课资源的无序开发和重复浪费,势必对历史教师建设微课资源库和学习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庞大的高中历史微课资源库,其建设任务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完成的,它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结合本地区本校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整体规划结构框架,细化知识点谱系,确定资源库建设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随着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正在逐步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课堂时间。将历史知识的传授集中于课堂教学,知识的“酶化”集中于课后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新课改对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未来的历史教学和学习也将更多地依靠信息技术,需要课内外精品课程资源作为教学辅助。通过微课的有效利用,教师经历了“研究―实践―反思”不断循环的教研过程,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开拓了视野,还实现了教学观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成长。个性化、多样化的微课,完善的校本历史微课体系资源库的开发和应用将在未来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谢毅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