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全球观范文

经济发展的全球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18 15:57:41

经济发展的全球观

篇1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面对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实际制定出相应对策,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矛盾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解决方案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既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准备好对策,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作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本国的经济起飞。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一方面,它促进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会产生消极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矛盾、相互关系也促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矛盾进行总结归纳,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本可以不受国界的限制自由流动,加之资本的趋利性,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大批公司走出国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廉价的生产要素,使其对资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机会。

(2)经济全球化能引入竞争,为本国企业带来活力。经济全球化使大批跨国公司涌入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资本和技术优势明显,必然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为了生存,一些企业必然会努力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并在众多领域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可以激活国内经济,增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

(3)经济全球化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增加就业岗位。由于廉价的生产要素的存在,吸引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众多国外企业来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在带来资本、技术的同时也雇佣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为其工作,大大减轻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4)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被纳入世界经济,面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经济竞争力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的同时,还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实现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消极影响:

(1)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传统的国与国贫富差距主要基于资本、技术、资源以及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则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结构,不完善的国际金融结构,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为世界经济运转所制定的各种原则、制度和秩序都是为他们服务的。

(2)危害经济和金融安全。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中最为突出的一环。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尽管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但更带来了极其严重的问题。90年代以来墨西哥、亚洲、俄罗斯、巴西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和失控的后果有了新的惨痛的认识。全球金融市场在规模和衍生

工具等方面的急剧膨胀,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敲响了警钟。对这一危险的防范是发展中国家能否从全球化中真正获益的根本前提。

(3)经济难以真正的自主自立。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深化了国际分工,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的本质仍未根本改变。跨国公司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实行产业转移和产品升级,始终保持“领头雁”地位,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则停留在底层次、单一性和从属性,有些行业已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命运很难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一定程度上国家经济主权出现虚置现象。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推进制度改革时,必须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承龃联系内外市场、内外经济的职能。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大量资金,提供资本及生产资料,促进经济结构的演变;还可以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时,必须注意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国际市场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带来的损失;同时大力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减少进口开支;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因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的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应从本国国情出

发,实行灵活的贸易政策i调节进出口贸易,并利用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贸易及国际旅游服务等。总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商品贸易,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并且注重自主吸收与创新,从而实观生产力的跨越。

(四)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一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从长期看,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级的产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市场的消极保护转变为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

三、总结: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别无它途的唯一选择。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远大于挑战的客观现实,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龙永图.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全球化[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78):2—12.

[2]何建春,胡南.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2):11。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01-02

矛盾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因此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而矛盾双方之间又呈现出不平衡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应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利弊同时具有的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从而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从一国的角度看,本国企业将突破本国资源和本国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有效地弥补了经济建设中资金的不足,同时还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 。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体,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体,各国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同时又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此外,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投资发展的主流,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措施[2]。

(三)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会进一步加深,产业结构将会更加合理、科学。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后果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后果,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根据联合国的有关统计显示,最不发达的国家,十年前是36个,五年前是42个,现在增至48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现在的60多倍,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这种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几乎被遗忘角落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目前,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8个,这些国家大都远离世界或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它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远远低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3]。许多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并没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取得毫末之利。它反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将60%以上的污染企业建立在海外。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国家的产业的转移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加快其工业化进程,但发展中国家却因此而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平衡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社会负担成本日益加重。

(三)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1.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全球化既有经济的内涵,又有政治和文化的内涵,它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政治现象。政治全球化意味着各国之间在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上的认同趋向,这首先表现在对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内容的民主价值的趋同和保障自由、平等、人权充分实现的民主制度的普遍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看,政治全球化也就是全球的民主化。发展中国家独立之后为发展经济,普遍采取的步骤是对外开放,加强与外部经济交往,因而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全球经济事务。战后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独立前和同期发达国家,一些国家跃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

2.考验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被动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过早地撤除了经济方面所有的自我保护屏障,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就目前而言,在国际生产体系中,发达国家大多位于上端,而发中国家多数位居下端。这样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经济互动中越发被动越边缘化。他们在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后不得不沦为发达国家的打工者,为发达国家提供一些原料、简单加工品和提供廉价劳动力,结果,发展中国家每年向发达国家出口天文数字的低端产品以换回一些他们必须的工业品。这样,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3.撞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当下西方的商业文明伴随着发达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强势地位正向全球蔓延。扩张性的商业文明借全球化之力狂烈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如商业文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全球化的文化氛围,美国的微软芯片、好莱坞的大片和麦当劳的薯片已经肆无忌惮地在经济全球化所到之处游荡,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民众都以能和这些扩张性文化符号接触为荣,对于自己的古老文明却毫不在乎地抛弃。

三、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不可避免的严重挑战,又是可以利用的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时代提出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冷静思考,沉着应付,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和措施。

1.对经济全球化要端正认识, 积极参与,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应积极主动面对和参与经济全球化。在采取主动态度的同时,一定要克服盲目性, 增强风险意识。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自主规划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时间表,循序渐进地开放国内市场,并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降低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

2.借经济全球化契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利用自己比较优势并能提高本国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就能增强贸易创造价值的功能。在国内进行结构调整:一是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包括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是努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

3.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全球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经济是否稳固和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受到威胁。西方经济发达大国之所以没有经济被侵犯和经济安全受威胁的忧虑,就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并具有以此为基础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4] 。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它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参与,同时又要慎重,趋利避害。不仅要不断完善国内的各项政策及制定正确的开放战略,将全球化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但如此,发展中国家还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增强在与发达国家谈判中的地位和实力,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调整,只有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廷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J].暨南学报,2002,(5).

[2] 陈军.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J].百家论说,2010,(8).

篇3

【关键词】资源配置 西方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衍生

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中国。从商品交换到资本交流,从劳动力流动到技术互通,从外部经济联系到内部经济融合,从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到政府间制度性的经济合作,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全球化渗透和贯穿于一切经济领域,已经成为观察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解决各种问题的重要力量。面对西方文明和价值理念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强权,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由此生发的经济全球化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向,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1960年加拿大传播理论家Marshall Mcluhan在《传播探索》中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认为由于电子通讯和交通的加速作用,人类经验的所有方面都汇聚到一个地方,一个人可以同时感触到远距离以外的种种事件和客体,工业文明的中心―边缘结构在同步性、同时性和瞬间性面前消失了,这是一个崭新的全球村世界。在“地球村”概念的基础上,“全球化”一词开始出现。

1985年美国学者Theodre Levitt在《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先用全球化问题来形容此前20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增长,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管理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厂并销售自己的产品。全球化问题与各民族国家利益和前途相联系,使民族性与民族认同的主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凸显。当前,全球化问题的影响已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国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本质、影响及应对等问题上。

二、经济全球化实质探究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理解角度各异,从而产生了各种观点,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

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经济全球化就是“跨国商品及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这一定义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源配置的范围已跨越国界,从一国范围扩展到全球,由此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持此观点,如“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质乃是劳动分工在国际层面的重组、扩展和细化的过程”(常志霄,2002)。应该说,这种观点很好地描述了当今资源配置的现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一大批国外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进入中国,与中国的生产要素相融合,生产出供我们消费的产品,我们很难单纯地把某一种商品归类为某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许多争端都与判定某种商品是否属于“某国产品”相关,因为这确实已是一个难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际经济联系由此而紧密,壁垒作用已被削弱,合作成为主流。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西方化”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批驳了当时的依附理论,认为不平等交换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现代世界体系起源于欧洲,是以欧洲为基点的资本主义经济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结果。“资本主义正在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制度”、“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即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形态上渗透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Ellen M・wood,1997)。一些国内学者也认同此种观点,“所谓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蔓延,使整个世界范围资本主义化的新进程”(詹君仲、宿景祥,200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大批原社会主义国家毫不犹豫地倒向资本主义阵营时;在中国宣布改革开放,加强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渐融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时,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据此,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的过程。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在与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中处于低潮,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中国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同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点是明确的。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在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讲话中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使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市场经济原本就具有二重性,它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的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把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也全球化了”(何自立,2003);“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市场机制作用于国际资源而推进的经济趋同过程”(徐元亘,2001)。从国际范围看,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原先搞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并开始采用市场经济来配置资源。全球化的基础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市场化,这是因为世界经济通行的规则就是市场经济规则,只有市场化才能使世界经济区共同遵守规范。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发展过程

1995年欧洲委员会里斯本研究小组出版《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在于客观事实与主观战略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发展进程。客观事实是指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导致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商品、货币资本和人员交往方面空前频繁,整个世界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观战略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以及西方政治家推行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方针。客观事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主观战略提供了实施的基础和条件,而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主观战略促进了客观事实的发生和发展,利用了客观事实所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成果,这两种因素在相互作用中促成了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正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和平演变”战略中,在跨国公司制定的全球经营扩张的战略中,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一步步深入的。这种观点力图综合其他各种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主观推动力量与客观的发生基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力图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这是一种“过程论”而非“性质论”,理论高度与深度不够,仍然不能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5、在经济全球化研究中还有一些“异类”认识

如英国学者Alan Rugman否认经济全球化的发生,“总之,我的主要观点是,全球化的悖论在于它并没有真正发生,只是一个神话。相反跨国公司的大多数生产和服务行为,过去一直是,现在仍然是区域性的,并非全球性的。”“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三极区域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他提出了“思维地域化、行动本地化、忘掉全球化”的口号。他的观点是在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微观经济主体――跨国公司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的,对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的跨国公司绝大部分属于美、日、欧三极,而且三极经济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排斥而非日渐融合的,这与他理想中的“经济全球化”即全球各个国家共同、平等地参与和推进世界经济融合大相径庭,所以他认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充其量只能是“经济区域化”。

与此类似,对经济全球化持质疑态度的学者大有人在。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微观经济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跨国公司作为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起点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视点。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终点或结果;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不可能是平均的,美、日、欧三极确实是主导力量,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又是这三极中的主导力量,但这并不妨碍经济全球化的发生与发展。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作出了判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加深我们的认识。但这些观点对经济全球化实质的判断仍然不够充分,不能引领我们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问题,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预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各种观点纷杂也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模糊,这就需要我们找准理论视角,力求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有高度的理论视角。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为了从事生产活动,解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问题,所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产关系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和向前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更加理性的选择,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性方式,都属于人类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反映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提高。因此,资源配置范围的全球化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都属于从生产力的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剩余价值生产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它在历史上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得不到消除,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一定程度的国内、国际调整,在更广阔的全球范围挖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力,为资本主义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在一段时期内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及美、日、欧三极主导的全球化,甚至“美国化”,这些对经济全球化实质的认识,正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里斯本小组提到的“客观事实”指的就是生产力,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的“主观战略”就是生产关系。这样就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反映和认识前面几种关于经济全球化实质的认识,并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把握这几种观点的相互关系。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而出现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以跨国公司作为经济载体,推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分挖掘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的潜力,促进全球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全球各民族、各地区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突破民族、国家、地域的限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适应需要而不断调整、变革,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集中使整个世界的社会化生产程度日益提高,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因素不断滋长,从而为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着条件,社会主义力量将会不断壮大,各种力量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地塑造着一个新世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着其他理论所不具备的全面性、高度性、深刻性,更能透过现象把握实质,是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最优理论视角。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罗默著,段忠桥、刘磊译:在自由中丧失[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英]阿兰・鲁格曼著,常志霄等译:全球化的终结[M].北京:三联书店,2001.

[4] 约翰・邓宁: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J].国际贸易问题,1996(3).

[5] IMF:世界经济展望[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篇4

中国著名学者刘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是通向世界和平和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抑或对于发达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因应经济全球化最好的对策就是全球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被认为是第五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四种观点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四种基本观点是: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尚看进一步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

刘吉的第五种观点

常出新论的刘吉的观点与以上四种都不同。

刘吉认为,社会大生产是工业社会的特征,虽然曾经与资本主义伴行,但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新高度、新阶段,资源和社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最先进的生产力,将成为世界和平、世界大同和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经济规律,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此它对一切国家都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都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

某些发达国家高唱经济全球化,想的尽是对他们通向更加富裕的机遇,而没有看到对他们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近在眼前的,有些是严峻地潜在着的。就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首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使全球市场萎缩,“贸易自由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贫穷的国家总是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从而投资环境恶化,“金融自由化”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还有什么经济全球化?这样,反过来必将制约发达国家自己的经济发展,引发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不仅无法幸免,而且即使不首当其冲也必然损失巨大。

其次,“南北差距”越来越大,意味着历史上殖民地与殖民主义的对立将以新的形式再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贫穷国家的动乱将引起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性动乱。更严重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历史铁的规律,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浪潮必将一浪高一浪,阶级斗争也将从国内走向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时代将结束,代之以新一轮的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是向人类的挑战,全人类应该在这一挑战面前深思。

发达国家首先要转变观念

篇5

中国著名学者刘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是通向世界和平和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抑或对于发达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因应经济全球化最好的对策就是全球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被认为是第五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四种观点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四种基本观点是: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尚看进一步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

刘吉的第五种观点

常出新论的刘吉的观点与以上四种都不同。

刘吉认为,社会大生产是工业社会的特征,虽然曾经与资本主义伴行,但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新高度、新阶段,资源和社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最先进的生产力,将成为世界和平、世界大同和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经济规律,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此它对一切国家都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都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

某些发达国家高唱经济全球化,想的尽是对他们通向更加富裕的机遇,而没有看到对他们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近在眼前的,有些是严峻地潜在着的。就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首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使全球市场萎缩,“贸易自由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贫穷的国家总是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从而投资环境恶化,“金融自由化”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还有什么经济全球化?这样,反过来必将制约发达国家自己的经济发展,引发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不仅无法幸免,而且即使不首当其冲也必然损失巨大。

其次,“南北差距”越来越大,意味着历史上殖民地与殖民主义的对立将以新的形式再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贫穷国家的动乱将引起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性动乱。更严重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历史铁的规律,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浪潮必将一浪高一浪,阶级斗争也将从国内走向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时代将结束,代之以新一轮的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是向人类的挑战,全人类应该在这一挑战面前深思。

发达国家首先要转变观念

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经济全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广义的全球化是指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全球化。本文所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中不同社会制度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更为剧烈和复杂,呈现出新特点。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之间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剧烈和复杂,斗争形式更为多样化和更具隐蔽性、迷惑性。随着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从外部条件来看,各种敌对势力的腐朽思想和意识形态,势必利用全球化的开放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从内部条件来看,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学生思想观念正处于大变化的状态,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加,容易受外界舆论误导。例如,借助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发挥互动媒体的传播作用和利用民族文化的感化效应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各种政治经济理论和思潮进行交汇与碰撞提供了一个国际性背景和基础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意识形态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共同演绎着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发展轨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发展趋势,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继续与发展,必然会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必须承认,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从总体上讲还存在着不利因素。尽管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还属于“弱势意识形态”,时刻面临着被打压的危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因为经济利益上的相互需要而走到了一起。发达国家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和雄厚资金,以及由此带来的使本国经济得以长足发展的难得机遇。这样也加深了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使世界各国能够暂时容忍不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走向合作,实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上的“共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说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经济全球化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为纽带,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世界舞台,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各级政府和高校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以及工作条件和技术设施的广泛使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保障。

2.经济全球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它发展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发展和改革。经济全球化虽然主要是描述经济发展趋势的,但其影响却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之内,而是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比如,效率观念、生态环保观念、民主法制观念、良性竟争的观念、合作共赢的观念等。这些观念中有的是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时而出,如生态观念、竞争观念、合作共赢的观念等;有的是为了适应中国实际情况而需要再次强调的观念,如节约观念、生态环保观念等。这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都将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之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地加以丰富。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各国经济将进一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的规则相一致的市场秩序。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带来了许多伦理和道德问题,如规则意识、公德意识、义利观、竞争观、生活观等方面受到冲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同时,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背景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从范围上来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产生许多的社会现象,其中有涉及诸如贫困饥饿、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权、战争、艾滋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性问题仅靠一国之力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各国通力协作和配合,要求各国要有全球伦理、全球意识才能解决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全球伦理、全球意识,科技伦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的成果,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容。

3.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德育教育的观念更新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基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思想观念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冷静地思考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并逐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加科学合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认识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发展中国家贫穷和动荡的基础上,全球化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须由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全球环境的责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社会主义国家与其具有同样的发展背景和共同的发展任务,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共同的利益,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与各国频繁交往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引进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最新成果、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也使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使我们能够在更加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4.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首先,互联网的快捷性特点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程序性的工作只需要在网络上通过办公自动化软件或收发email等方式方便地解决,彻底地扭转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低下。许多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与信息,如奖学金评审、就业信息发布、教学信息的变更等都可以借助网络来迅速传递和解决。网络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效率大为提升,大规模、群体性的研究变得可能,而且日益成为一种方便的形式。如调查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问卷只须公布在网上,学生上网填写即可,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

其次,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交互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网络社会”的这种虚拟性,使得学生不必顾及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所有因面对面交谈带来的不利因素,随心所欲地谈论,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意见,这些都是他们真实思想的流露和内心世界的展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这种虚拟性特征,以其他身份进入网络的交流场所,如BBS、聊天室等,针对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到学生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思想,对它们加以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更加民主,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再次,互联网最大限度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以往在这方面尽管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因为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如今,网络的普及为社会、学校、家庭的三者结合提供了便利。一方面,网络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使得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也通过网络及时地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与学校随时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状况,便于双方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参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M].国外社会科学,1999,(3).

[2]李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08.

[4]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民族地区应尽快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战略,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文化都会受到很深的影响。

从科学技术上来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但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可全部照搬西部的发展模式。因此,民族地区应立足于当地,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在不需大量资金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只要从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再加上好好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科学技术,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的发展。

从人才教育方面来说,全球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在当今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人才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地区带来了机遇,新的观念也随着全球化进入了民族地区,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只有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接受新观念,重视人才教育,那么,才会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从文化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在改变观念,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因素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新观念应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心理等因素,而且也应当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功不可没,但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全球化的带动,又要保持其民族特性。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经济全球化并非都是福音。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面对的是全球化下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竞争。尤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必须站在新的发展战略上,解放思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使之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当今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日益激烈,民族地区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水平总体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就要立足于本地,引进更多的人才,或者将本地人才输送出去接受培养,最后回到本地区做贡献。并且,民族地区要重视基础教育,多为劳动者提供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民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抓住机遇,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稀有金属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冶金业。民族地区仍有许多优越的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如,内蒙古的畜牧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这些可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这可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应尽可能立足于本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并使这些产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投资不足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一方面,民族地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并且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利用政策争取国家资金,防止重复建设,加强重点产业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利用外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民族地区所吸引的外资比重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加速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应着力于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空,改善生活服务环境。我国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受到了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民族地区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地区应致力于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亦然。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现实,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使民族地区的人才,科技,教育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3]杨干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34-02

一、经济全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广义的全球化是指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全球化。本文所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中不同社会制度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更为剧烈和复杂,呈现出新特点。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之间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剧烈和复杂,斗争形式更为多样化和更具隐蔽性、迷惑性。随着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从外部条件来看,各种敌对势力的腐朽思想和意识形态,势必利用全球化的开放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从内部条件来看,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学生思想观念正处于大变化的状态,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加,容易受外界舆论误导。例如,借助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发挥互动媒体的传播作用和利用民族文化的感化效应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各种政治经济理论和思潮进行交汇与碰撞提供了一个国际性背景和基础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意识形态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共同演绎着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发展轨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发展趋势,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继续与发展,必然会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必须承认,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从总体上讲还存在着不利因素。尽管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还属于“弱势意识形态”,时刻面临着被打压的危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因为经济利益上的相互需要而走到了一起。发达国家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和雄厚资金,以及由此带来的使本国经济得以长足发展的难得机遇。这样也加深了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使世界各国能够暂时容忍不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走向合作,实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上的“共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说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经济全球化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为纽带,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世界舞台,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各级政府和高校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以及工作条件和技术设施的广泛使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保障。

2.经济全球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它发展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发展和改革。经济全球化虽然主要是描述经济发展趋势的,但其影响却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之内,而是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比如,效率观念、生态环保观念、民主法制观念、良性竟争的观念、合作共赢的观念等。这些观念中有的是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时而出,如生态观念、竞争观念、合作共赢的观念等;有的是为了适应中国实际情况而需要再次强调的观念,如节约观念、生态环保观念等。这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都将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之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地加以丰富。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各国经济将进一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的规则相一致的市场秩序。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带来了许多伦理和道德问题,如规则意识、公德意识、义利观、竞争观、生活观等方面受到冲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同时,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背景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从范围上来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产生许多的社会现象,其中有涉及诸如贫困饥饿、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权、战争、艾滋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性问题仅靠一国之力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各国通力协作和配合,要求各国要有全球伦理、全球意识才能解决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全球伦理、全球意识,科技伦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的成果,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容。

3.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德育教育的观念更新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基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思想观念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冷静地思考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并逐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加科学合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认识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发展中国家贫穷和动荡的基础上,全球化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须由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全球环境的责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社会主义国家与其具有同样的发展背景和共同的发展任务,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共同的利益,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与各国频繁交往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引进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最新成果、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也使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使我们能够在更加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4.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首先,互联网的快捷性特点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程序性的工作只需要在网络上通过办公自动化软件或收发email等方式方便地解决,彻底地扭转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低下。许多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与信息,如奖学金评审、就业信息、教学信息的变更等都可以借助网络来迅速传递和解决。网络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效率大为提升,大规模、群体性的研究变得可能,而且日益成为一种方便的形式。如调查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问卷只须公布在网上,学生上网填写即可,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

其次,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交互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网络社会”的这种虚拟性,使得学生不必顾及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所有因面对面交谈带来的不利因素,随心所欲地谈论,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意见,这些都是他们真实思想的流露和内心世界的展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这种虚拟性特征,以其他身份进入网络的交流场所,如BBS、聊天室等,针对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到学生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出来的真实思想,对它们加以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更加民主,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再次,互联网最大限度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以往在这方面尽管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因为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如今,网络的普及为社会、学校、家庭的三者结合提供了便利。一方面,网络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使得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也通过网络及时地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与学校随时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状况,便于双方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参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M].国外社会科学,1999,(3).

[2]李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08.

[4]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篇9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随着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所下的定义真可谓成千上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5),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认为:“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海因茨·巴奎认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种见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越国界的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高,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全球化。”(注:张世鹏.关于全球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国外理论动态.1998(3))中国社科院裘元伦研究员则将经济全球化归为三类,即制度论、网络论和传统论。制度论总共有五种制度论者,他们的共同点是,从制度的角度观察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网络论是指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是网络化的增长。传统论主要是借助于国际贸易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来界定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判断其进程。尽管现在全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保证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一直是久论不衰的话题。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一个契机,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陷阱”,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警惕。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的双重影响下,社会生产力已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扩大了国际市场,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已锐不可当。因而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从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经济风险、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影响呢?笔者认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机遇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利用最有利的地点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它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几乎是不付费的后发优势,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从挑战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把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其结果,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更重要的是无助于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快科技进步,使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有可能日渐加深。

    二、主导产业的定义

    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导产业演替问题,还必须对什么是主导产业加以界定。

    主导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人认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吸收先进技术、面对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自身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注:江小娟.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5.)有人则指出“在特定的时期内,主导产业有快于其他产业的增长势头并正在或已经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比重;主导产业通过其前后向关联与旁侧关联能够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挥明显的‘主导性’作用,即能够确实地将其活跃的增长势头,优势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效果广泛而深刻地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去”。(注: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47.)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则认为“一个新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的这段时间,是两个相关因素的复合物:第一,这个部门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增长势头很大,而且还要达到显着的规模;第二,这段时间也是该部门的回顾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注: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9.)

    综合他们的观点,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能通过其前后向关联与旁侧关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例如,日本的主导产业演替顺序是:纺织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因此,处在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三、面对经济全球化,树立主导产业演替新观念

    1.客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现实,发展中国家应清醒地认识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更加突飞猛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推动下,全球出现了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新经济”。发展中国家应该扬长避短,以积极的姿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应正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应看到现存的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因而有利于发达国家,而只是有条件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使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过时产业的转移,不得不接受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市场份额换取技术升级的办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下,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演替,这确实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难题。

    2.树立主导产业演替的新观念

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家;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19-02

一、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强,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1、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世界市场人为分割因素被消除,世界市场形成为全球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无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2、西方国家有意识推动。资本具有扩张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其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它的科学技术越进步,越需要对外扩张,且市场渗透力越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主义越是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越需要经济全球化,越需要全球对其开放市场。

3、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兴起,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政府控制的放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4、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全球化的动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份份将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革命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日益显露出来。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货运技术不断进步,使国际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

5、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3万多家,跨国公司创造的产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0%,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60%,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全球性生产系统的形成加强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其影响己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

(二)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大全球贫富差距。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得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虽然也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远低于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经济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始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①金融市场安全。资本市场国际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金融市场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

②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安全。国家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外商投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弥补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外商也可能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和营销上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企业,甚至在某些重要产业形成垄断。

③战略物资和能源供给安全。能源(尤其是石油)、关键的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因素。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西方经济发展大国越来越重视战略资源供给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④经济信息网络安全。经济信息正日益成为一种作用日益突显的资源和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保障国家经济信息网络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宏观调控提出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清化自身权力。发展中国家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解决本国资金短缺及高失业率问题,自然也乐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就使得许多国家自觉地放弃某些权力,放松某些管制;而这种的积极放弃就是一种清化过程。国家的各项活动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开放这一部门,其它部门就必然受到影响,那么就开放另一部门,如此连环下去,会发生许多始料不及且非主观愿意的放弃,这就出现了所谓“消极清化”。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让渡。各国为了发展经济纷纷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的一部分必然会转移到区域经济、政治组织;这是一种让渡。欧元的推出使欧盟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在参与全球化的必然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家宏观调控演变国家必须让渡一部分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实现其共同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和控制力的日益广泛,也使国家让渡。一国想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谋求自身发展,首先必须以承认该组织的规章制度,履行该组织确定的义务为代价:而在这些代价中很大一部分正是以的让渡为前提的。

二、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国际收支调整

1、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不会使汇率发生变化,相反会使基础货币发生变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资本流动性较高会强化这种影响,而资本流动性较低会削弱这种影响。

2、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控制总需求的水平。相反,由于货币的贬值,财政政策会变得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用债务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收入和利率都上升。

(二)经济开放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力抵抗的,通过闭关锁国、禁锢自我的方式加强,只能使国家更加落后;真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采取全新的国家形式,以求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1、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业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防线。发展中国家为了克服金融开放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紧密跟踪虚拟资本和国际游资的流动态势,对潜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危机作出及时的分析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国家产业安全保护的重点是本国的幼稚工业和支柱产业,对外开放的进度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适应,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不被国际资本控制、吞并甚至瓦解。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经济的关系,制订和实施以保障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为目标的国际竞争战略,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协调

国际协调是指每个国家对自己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以实现其他国家的目标以及自己的目标。简单地说,国际协调是指由各国政府出面,对其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调节,以求得矛盾和冲突的暂时缓解,保证国际经济有良好的运行秩序,最终有利于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宏观调控演变作用比较明显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边协定。在多边协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五国财长会议和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德、意、日和加,利用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作为新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

2、区域性的国际协调机构。欧洲共同体实施经济与货币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浮动汇率制所造成的汇率被动给成员国宏观经济带来干扰的缺陷,并使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协调。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稀缺的资本和技术,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加入WTO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这要求政府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取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为了抓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我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在经济全球化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注意加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建设,形成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主体和统一认识,积极参与国际政策协调。

3、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扶持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根据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适时调整国内制度,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结束语

篇11

关键词:全球经济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

一、全球经济的逐本溯源

全球经济,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出现,具有方向与进程的双重属性。所谓全球经济的方向属性,意即立足于作为一种客观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引全球化方向的经济局面的角度。所谓全球经济的进程属性,意即现阶段的亟待进一步发展的全球经济现状。全球经济不是一个终极概念,它是有生命且有着生命力的概念,还存在着提升的空间,还有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种种的不确定性。

(一)前全球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的萌芽

追溯历史,人们曾长期处于一种闭塞的生存模式之中,经济形式单调,集群意识淡漠。直到原始社会后期,个别地区才出现了部落内部或族群之间偶然为之的商品交换。公元前3000年,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了生产原料的进口。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贸易通道逐步开通。16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全球经济正待萌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最终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又反哺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日益成熟,初显环球同此凉热。而这一时期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可视其为全球经济的萌芽。

(二)全球经济的形成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步发展

全球经济存乎于全球进程,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全球经济以及与全球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经济全球化历经了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要素跨国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全球经济的对应形态,连贯起来,亦演绎出全球经济的形成过程。

第一,贸易自由化与商品全球化发展阶段。1948年1月1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正式生效,为战后消除国际贸易障碍、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增速显著,全球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世界市场兴起并日渐成熟。

第二,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阶段。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全球经济资本全球化过程的动力来源。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世界性的金融机构搭建起庞大细密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越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均已形成。2与此同时,各国银行资本的集中度也迅速提高,银行业与工业中的垄断资本相互渗透、结合,形成金融资本。全球经济的要素――全球资本,逐步形成并稳步发展。

第三,经济要素跨国化与生产全球化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产业革命,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寡头巨鳄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也促动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跨国公司获得了大发展。原有垂直型为主的国际分工,逐渐向水平型乃至混合型国际分工转变,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全球生产体系。

对于全球经济的形成过程,并无时间上严格的界限,仅仅是经济在全球维度发展经由商品市场扩大、资本跨界、生产要素融合等先后出现的一个大致的时序,各个阶段逐次出现并继续发展而并无替代。换言之,当今全球经济似已超越了三个阶段,却将三个阶段渐次出现的特征一直延续下来,当然,还包括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各类问题的全球性蔓延,而这种蔓延却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使得某些早期出现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例如第二阶段所涉及的资本、金融因素的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在世纪之交接连不断的金融风暴席卷之下已然成为当代全球经济的焦点。

二、全球经济的概念界定

全球经济,学界迄今尚无确切定义,由于诸如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等类似概念的存在,而使得在其概念界定方面一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

就立足点而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本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国际经济,是指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均衡化,在世界范围内对稀缺资源进行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家之间商品贸易、金融投资及其他生产要素流动等各种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总和。换言之,国际经济意即经济活动超出一国界限,扩展至双边抑或多边,但视野所及是局部性的。而世界经济,是指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国经济的总和,其视野所及则是全局性的。

就出发点而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这两个概念又显示出了共同性。无论是强调经济发展国际化延展理念的国际经济,还是强调各国经济活动总和的世界经济,都是从民族经济体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出发。换言之,相对而言,无论是带有整体意义的世界经济还是带有部分意义的国际经济,在研究视野上皆存在着局限,而这种局限的克服需要更高的研究视野和境界,引入全球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看,成为一种必然。

(二)区别于国际经济的全球经济

国际经济与全球经济无论就内涵抑或外延均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区别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也称国家间经济,相对于民族国家经济(National Economy)而言,由于其研究的领域、标的范畴指向性强,特征明确,因此其概念也相对明晰。与民族国家经济形态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的主要活动包括生产、分配、贸易、投资、服务等多种形式,需要应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相关的各种问题。但与民族国家经济不同在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层面提升到了国际层面,对于相关经济问题的应对是对于民族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引申和扩展,经济运行的范围更广阔,由于每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体系的差异,因此国际经济交流更为复杂。

国际经济虽以国家间的经济形态而得名,但民族国家仍居主导,其与民族国家经济形态下所维护的主体利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这一点,恰恰展现了全球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区别。换言之,全球经济时代,即便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国家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立场和出发点已然与国际经济产生了分歧。借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如果说民族国家经济和国际经济好比是一个理性个体,那么,他们从事任何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己”,即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全球经济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利他”色彩,虽也是在追求净收益最大化,但出发点却不再囿于个体,而上升到了整体利益的高度。

言及经济,无外乎治理。无论是国际经济还是全球经济,概莫如是,但就治理的难度及效度而言,则大相径庭。“脱离社会背景的全球市场是难以调控的,即使在调控者有效合作和他们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全球经济需要构建能够应对全球市场复杂状况的既有效又统一的超国家公共政策模型,但理想状态下,民族国家的第一主体地位如若被颠覆,进而这种构建的可能性极小,那么以此模型展开治理就更无从谈起了。相比之下,民族国家仍为主体且其国内政策权威不容颠覆的国际经济面临治理问题时便从容许多。

国际经济带有一种“国际化”的倾向,而全球经济则带有一种“星球化”的倾向。国际经济,强调交易的增长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规模(跨越国界)的范围内的商品、贸易、投资、服务、经济观念等的流动。且流动的数量、范围和频率上,一个地区更多地影响到另一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而全球经济的“星球化”倾向则是在地球这个整体的层面上展露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而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国际公司,是一个相对松散的企业集团,各子公司或部门保留着较高的独立性,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动机就是为本国的民族国家经济谋利并以本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为基本约束。与之不同,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立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活动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相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可以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 它是真正的无固定地点的资本,没有具体的民族国家身份,实行超国家的管理。贸易方面,纯粹地“逐利”(哪里成本最低回报最高便落户于哪里);金融方面,通过发达的现代通讯方式,完全由世界市场的力量来支配,不必听命于国家的货币政策;生产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流通顺畅;运作方面,通过高透明度的全球经营为全球市场服务,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全球市场秩序。简言之,跨国公司不再像国际公司那样,受到具体民族国家政策的干扰,甚至不再受限。国际公司与跨国公司的区别也印证了以之为主要参与者的国际经济与全球经济在参与者权限方面的分歧。

(三)区别于世界经济的全球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各类著述中,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均系高频词汇,但却普遍存在着通用、混用的情况,很多学者甚至完全无视二者区别,这样的做法不免偏颇。虽然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在立场、主体、问题及趋势方面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差异仍不容忽视。

《经济大辞典》给世界经济所下的定义是:“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国经济的总和。” 对此,可作下解释:第一,世界经济是由各国市场经济基础上构成的复合型的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第二,世界经济是在国家干预下的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是由各国在生产过程的外部联系所构成的“二次再生产过程”。第三,世界经济是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共同运作的有机整体。下面要做的,就是通过将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进行比较分析,使全球经济的概念在前述比较所得结论基础之上更加清晰、完整。首先,可以从世界经济的三层次内涵入手,逐点对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作以比较。第一,与世界经济相类似,全球经济亦为一种复合型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而这种“复合”的意义却与世界经济并不完全一致。如果说“世界经济是一般社会经济的类别之一”, 那么全球经济则应该是一般社会经济的最高类别。全球化发展至今,全球经济的涵盖力和调控力的应运而生、应运而长有目共睹。经济学界对世界经济理论的突破与质疑似可从侧面予以印证,从仅仅立足于本国利益而展开对外贸易的“H-O定理”,到质疑 “里昂惕夫之谜”而主张将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贸易壁垒干扰及消费偏向等“局外”因素纳入到贸易体系当中,再到“离岸外移理论”提出欲明辨经济全局需要微、中、宏观多维思考的观念。世界经济的宏观视野日渐突出,但较之全球经济仍相去甚远,分析视角的局限导致世界范围经济全局关乎效率、公平的问题仍难于解决。第二,与世界经济不同,全球经济不再是民族国家经济外部联系的“二次再生产”,而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再生产体系。全球经济所关注的,是多维经济领域内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再是单纯地将局部经济的个体效能予以简单叠加。第三,虽然在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全球经济的行为主体仍然不能够将民族国家排除在外,但是,与世界经济比较起来,全球经济活动将以可以统揽全局的跨国公司、全球性经济组织为主体,而这种独立主体的立场更为中立,境界更高。

从时间上来看,世界经济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当此之时,全球经济仅仅是萌芽,全球经济理念于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生的,相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推迟了一个多世纪。在经济领域,这百余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全球经济呱呱坠地之时世界经济已年过期颐呢?首先,二者的产生均借力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19世纪60-70年代与20世纪80-90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当然是相去甚远的。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识。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世界市场出现,交换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经济生活中的资本、货币等领域也逐步开始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全球经济的形成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更大的飞跃,这次飞跃所带来的是全球化,在规模、深度、广度、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在其推动之下,生产力水平远胜从前,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覆盖全球的贸易及要素流通网络,高起点平台的搭建为全球经济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通过同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在全球经济萌芽及至形成的漫长历程中,全球经济的内涵在不断地充盈完善。所谓全球经济,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追求人类共同利益最大化、满足人类社会整体性需求、优化配置世界市场要素资源,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性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所展开的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活动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及全部经济关系的总和。

三、全球经济的特征

全球经济并非各个民族国家国内经济的外部延展,亦非国际经济或世界经济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经济范式的重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独立经济体系,包含着微观、中观、宏观经济领域的全部范畴,具备其独有的特质,也对整个世界的前行发挥着基础性的多重效能。

(一)规范的市场性

全球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亦为一个历史范畴。它以市场经济模式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遵循市场经济规制,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其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经济中,“无形指挥棒”指挥之下的全球贸易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同达成各种协议,发生各种经济联系。其二,机制市场化。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内,商品价格、利率等重要的经济参数更多地依赖于世界市场的供求自由调节,而不是政府的硬性介入甚或是支配。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经济参数相互作用越来越强。其三,管理法制化。市场运行由经济规律指导,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仍需要法律予以保障。法律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的特质,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诚然,规范的市场性作为商品经济的特征无谓新生,但其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却是不容忽略的,另则,更高层次的规范性和市场性也是以往经济形态所不具备的。

(二)多维的复合性

全球经济,是民族国家经济、国家间经济、跨国家经济及超国家经济等多元复合的有机体系。不仅如此,全球经济已然具备微观、中观、宏观各个不同层次的多维经济视野,亦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全球局势下多元主体的干预。这种干预,不仅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组织、跨国集团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运行,还体现在目前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主导性地位的民族国家对于全球经济所起到的作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新兴国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

(三)高度的整体性

全球经济之所以可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主要在于其高度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首先体现于商品。全球经济是较世界经济视野更宽泛、层次更复杂、境界更高旷的商品经济,表现在全球经济所涉及的全部经济范畴、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都积淀于商品经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基本程序都渗透着商品经济的特性。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无非是从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到资本全球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蝴蝶效应”,再到生产要素全球高度融合,而这也正是全球经济特征逐步凸显的过程。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内涵丰富,是一个兼具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的概念;具备微观、中观、宏观的多维视野;既是一种经济范畴,又是饱含生命力的经济全球化的实时载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表征,表征着未来全球经济的态势和走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维度。

参考文献:

[1]刘淼主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英】戴维・赫尔德 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篇12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 ,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篇13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篇14

[关键宇]经济全球化 国际关系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已经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有着它自身的历史进程和特征。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我们熟悉的、耳闻目睹的那些全球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它使当代国际关系处于急剧的变革和转型之中,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 经济全球化定义及其特征

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他用全球化一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这一词已被普遍采用,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对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发表的难以计数的文章和著作中,表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标准的定义和结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普拉卡什和印第安拿大学的哈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系列导致要素、中间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统一整体,并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由各国市场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开放,势必会推动商品(包括服务)、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不断增加,多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内部扩展延伸到全球,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还有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社会化或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来定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条件下的新发展。”“生产社会化这一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向,在当代……衍出经济全球化潮流。”等等。无论是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或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展开,都意味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两篇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问世以来,全球性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成为东西方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兴起,“反全球化运动”也正在全球化。在国内外,有一些“反全球化”的人士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主观的东西,是少数人有意操纵的产物,是“美国的阴谋”,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陷阱。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抹杀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一个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单传依靠自身的力量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进步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市场化既是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的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证明,在市场经济成为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接受的体制后,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力量强迫一国内部经济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强烈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分工中去,由封闭的国内分工走向开放的国际分工,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再次,经济全球化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必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指的是国际间物资、服务、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当代世界经济中,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更无法抵挡。各国政府的推动,法律、规则、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经济贸易自由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日益细密,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基本上是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水平分工,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大力发展制造业。二是贸易全球化。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传统,也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三是投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投资的发展更为迅猛,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纽带。当代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首先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上。除国际直接投资外,国际间投资的发展也很迅猛。四是跨国公司大发展。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采购和全球化研发,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当代,跨国公司的数量激增,规模日益扩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提供的数据,2001年,跨国公司总数为65000家,国外分支机构数量为851234家,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为1875170亿美元,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7.6%、400.7%和238.0%。近年来,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必须要充分考虑跨国公司的作用,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离开了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切表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广度、深度、速度和制度等方面都有重大新发展和新变化,这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从量到质的变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总趋势的三个组成部分。贸易从产品狡猾关系体现国际经济关系,金融从要素配置角度体现国际经济关系,跨的稳定或者动荡等国际因素对国内政治的反作用上,这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力量,往往是单个国家所无法阻挡或对付得了的。

这是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超越民族国家经济之上的全球经济的发展,各种用以协调乃至管制各国内部经济政治政策的超国际组织的涌现,跨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使得民族国家愈来愈被包容在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之中,今天,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脱离全球范围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不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因为亚洲国家的经济危机而放慢,巴西的债务问题可能因为美国联储利率的变动而趋于恶化,日本国内的政局兴许因为中东的一

场战争而发生动荡,而印度新的工业发展政策在过去完全是国内的问题,现在则可能因为会威胁到邻国的环境状况而遭到这些国家的抗议。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国家内部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压力,带有很强的外部痕迹。这从客观上迫使我们必须在观念上纠正对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的一些传统看法,既要看到国际问题的国内因素,但更要注意国内问题的国际因素。

(四)南北关系的相互依存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发达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给国际关系注入更强的和平因素,还是导致国际关系可能的更剧烈的冲突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是加重了还是转化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国际社会能否持续、公正、和谐发展的关键。

战后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技术特别是资本和金融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相应加强。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还体现在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加强和发展。

除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存外,我们也应看到,当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同样处于一种互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互依存已不只是产品市场上的互补交换关系,而是在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中的深层次的相互联系。不过这种相互依存的意义既不同于殖民主义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相互依存,也不同于发达国家问的依存关系。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一利依附发达国家的地位,这是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关系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