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范文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18 14:38: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养结合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

篇1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

“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我国早已有之,最早起源于稻田养鸭,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北方特别是像黑龙江这样的高寒地区,“鱼稻”、“鸭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则很少有人运用。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全省各地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以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在原料主要是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将水稻、玉米的植物生产与鸭、鱼、蟹、蛙、鹅等动物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取得比较明显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38个县(市、区)建设种养殖相结合基地71个,面积20.3万亩。其中水稻基地195个,19.9万亩,分别占种养殖相结合基地的96%和98%,基本覆盖了全省水稻主产区。

模式之一:“鸭稻共作”模式。以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为代表。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放到稻田里,鸭稻共同生长,待到水稻抽穗鸭子离开稻田。利用鸭子在水田里行走,吃掉和踏没田间杂草,同时摩擦水稻叶片,提高防病菌能力;鸭子不仅吃害虫,而且鸭子身上的气味也能趋避害虫,起到除虫作用;此外,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模式之二:“鱼稻共生”模式。以桦川县五良纯生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田鱼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

模式之三:“蟹稻共育”模式。以绥滨县为代表。主要根据稻养蟹、蟹养稻,蟹稻共生的理论,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模式之四:“蛙稻共成”模式。以桦川县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巧妙利用自然食物链,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推动种养殖结合水稻生产确定的成效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在保护农田环境的同时,又生产出优质稻米、鸭肉等农畜产品,走出了一条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成效之一:经济效益明显。以鸭稻模式为例:鸭稻亩产340公斤,出成品大米170公斤,每公斤售价60元,亩产值10200元;鸭市场售价50元,每亩18只鸭子,每亩收入900元;亩种植成本为1400元,养鸭成本1800元(18只×100元/只),总成本3200元;每亩效益7900元。其他如蟹稻、鱼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都在6000元以上。

成效之二:生态效益突出。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B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从一些基地看,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各地都更严格地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增施农家肥,减少或停止化肥施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及周边环境。

成效之三:社会效益多样。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还带动各地积极采取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了农产品影响面,提高了品牌竞争力。望奎县龙蛙米业建设的鸭稻有机基地,以“土地认养”方式的销售,目前客户认养土地500亩。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作为政府部门,对于“鱼稻”、“鸭稻”和“蟹稻”这些利国利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这项工作,应切实纳入日程,强化措施,积极予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之一:抓好典型,做好示范。各地要把推广特色种养殖模式工作纳入日程,安排专人负责,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当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展。

建议之二:精心组织,做好培训。要及时总结稻田生态种养殖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操作规程,指导更多的基地按照标准生产。开展特色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基地人员相关知识,为推广特色种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建议之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要深度挖掘鸭稻、蟹稻、鱼稻等基地的特色,找准产品卖点,吸引公众注意力,推广产品。

篇2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一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总量急剧扩大,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目前医疗和养老服务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加快医养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了解医养结合发展状况,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1个市对78家医养结合机构和入住老人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当前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1.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已接近老龄社会。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变化的重点特征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万人,占总人口的20.2%。“十二五”期间,净增老年人口195万人,年均增长率4.6%。全省11个设区市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嘉兴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24.3%,舟山市和湖州市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达到了24.0%和23.2%,差不多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浙江省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比全国的16.1%高4.1个百分点。到2017年末,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依据联合国标准,这一比例达到7% 即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我省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已接近老龄社会。

2.医疗护理需求大的高龄人口总量迅速增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疾病增多,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75岁前属于年轻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健康需求侧重于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75岁以后,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给予帮助;80岁以后,对医疗、康复、护理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生活起居需要专人照顾。当前,人口高龄化加速,“十二五”时期,全省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净增34.74万人,年均增长率5.19%,到2017年末达到155.83万人,人口高龄化明显快于老龄化速度。随着人口高龄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子女供养的传统养老模式淡化,空巢老年家庭比率保持高位,2017年末,全省纯老年家庭人口数为234.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8%。

(二)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照顾一体化的需求增加。

1.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提高,需要方便、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条件持续改善。国家连续10年以接近10%的幅度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根据住户调查资料,2017年,浙江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养老金)达到40707元。全省还建立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017年全省有136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对困难老年人的救助经费金额超15亿元。住户调查数据还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老人中,97.6%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当老年人收入有了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追求健康的高品质老年生活,医疗需求提升。据2017年浙江调查总队对723位65岁居家老人的医疗需求调查,有88.8%的老人要求定期体验,40.2%要求组织健康讲座,32.6%希望提供上门看病服务。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当生病时能得到便捷、快速、优质的医疗服务,是老年人的最大期盼。

2.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缺乏完善的护理条件。传统的三代同堂家庭结构逐渐瓦解,老俩口独自生活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3.8%。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也无精力、无时间承担起照顾多代多家老人的责任。老年病多发、易发和突发,患病老人的就医治疗、住院照顾子女难以承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护理,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求有专业护理知识、完善的护理条件,靠家庭自身也无法解决。老龄化带来这些问题,已从家庭困难转化为社会性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来解决。

3.医疗和养老机构自成系统,不能有效满足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生育率自然下降的情况下产生的,伴随老龄化产生的问题有一个逐渐适应和解决的过程。而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管理和应对机制不健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设施缺乏。多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的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养老机构迅速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机构养老体系基本建立,较好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顾护理的需要,但针对老年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独立,养老院不提供全面医疗服务,而医院只负责疾病治疗,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打破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间的分隔,围绕老人对养老、医疗、护理、康复需求出发,通过医养结合,建立医养一体化的机构,为老人提供全面综合性一体化服务,成为老人们和子女们的期盼。

4.医养结合发展方式的提出。医养结合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而目前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又相对独立这一客观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通过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对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以医养结合机构为依托,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不仅提供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对居家养老为主的老人,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健康医疗服务。

二、政府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较快发展

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个专门针对医养结合发展出台的政策文件,医养结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加以推进。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比较早, 20XX年省民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支持医养融合发展。2017年省民政厅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确定26家养老机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各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快速发展。

(一)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

针对老人医养服务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养老、医疗、生活照料服务结合的有效途径,据今年6月对全省85家医养结构机构的调查,浙江医养结合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

1.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老人集中、年龄较大、疾病多发易发,医疗服务需求很强。在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鼓励下,养老机构通过自办或与专业医院合作成立医疗机构,为入住老人同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4家属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形式,占69.2%。内设医疗机构形式有多种,以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为主,共有25家,占46.3%;有15家养老机构设立了医疗科室完整、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老年病医院,占27.8%;有10家设立了康复和护理医院;设立卫生院或门诊部的有4家。

2.提供医疗和养护一体的医疗机构。养老最大困难是老弱失能和疾病照料护理,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同时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针对不同医护需求,形成各具特色、服务于特定群体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养融合。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属于这种模式的有13家,占16.7%,其中以康复医院为多,有9家,护理医院有4家。如果包括养老机构内设立的康复护理机构,共有23家,占全部医养结合机构的29.5%,这类医养融合机构能更好地满足需要特别治疗和护理的老人,医养结合更为紧密。

3.医疗机构内设老年养护机构。一些综合性医院和专业医院,为了满足既需要长期治疗、又不能长期住院的老年人需求,成立专门的保健护理部、康复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兼顾生活护理,也有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设养老床位或设立养护部,提供养护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11家是由医疗机构设立的,占14.1%,有6家设立以康复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有3家设立老年病区;有2 家同时具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多种功能。医疗机构发挥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优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养老服务,成为医院拓宽服务领域的新路径。

4. 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支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全科医生与社区居家老人签约的形式,提供家庭病床、初诊、转诊、举办健康讲座等多种医疗服务,在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起付额度上给予优惠。杭州市大力推动社区全科医生与居民医疗服务签约,2017年至,已有1100多名全科医生与71万居民签约。

(二)医养结合基本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

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医养结合的难点在提供医疗服务,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医疗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3家设立了内科,有49家设有中医科,设全科的有39家。平均每家医养结合机构有医生33人,多数医养结合机构配置了心电图、B超、X光机等医学影像仪器设备,部分医院还配备了CT机、磁共振等大型医学检查设备。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二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我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

(二)坚持多元资本发展,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建立人员岗位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岗位,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岗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服务性岗位,并根据多部门考核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篇3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6月,福建省的老年人口同比增加了73.9万人,达到644.9万人,已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6.6%。按照此发展趋势预测,到2035年福建老年人的占比将超过30%。可见,福建省的老龄人口基数较大,增长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显著增加。此外,由于老年人易患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治疗周期一般也较长,因此对医护服务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二)家庭照顾功能持续弱化

家庭养老是福建省最为传统且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家庭规模持续小型化,照料功能在不断减弱。因此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以承接家庭溢出的养老功能,为老年人口提供持续的生活照料势在必行。

(三)传统养老机构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

提供生活照料一直都是传统养老机构的主要功能。但是目前失能和半失能的高龄老人逐渐增多,他们除了需要普通的生活照料之外,也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然而,目前福建省的大多数养老机构没有医疗条件,无法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照护服务,迫切需要医疗资源的有力支持。

总之,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持续弱化,大多数养老机构也不能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走医养结合之路,促进“医”与“养”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二、福建省医养结合现状

(一)多种模式并存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医疗与养老的融合,使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并存发展,目前最主要的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内设式”医养结合模式,即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部门,为养老人员提供一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该模式的主要有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福州金秋老人护理院等;第二种是“合作式”医养结合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无缝对接,福州市文澳老年公寓就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三种是“转型式”医养结合模式,即鼓励经济效益不佳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转型发展为医养结合机构,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防治需求,如福州市第六医院转型发展为老年医院。

(二)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开始构建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并召开具体会议来支持医养结合的发展。福建省政府也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2017年,福建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医养结合模式的规划要求;2018年福建省卫健委确定33个单位为第二批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2019年12月,福建省卫健委了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了从人才、资金等方面来提供保障,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

(三)医疗结合落实效果欠佳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省的养老机构纷纷进行医养结合型转型和构建,目前福建省的医养结合型机构占比已经高达92.2%。但实际运作中,这些医养结合机构中只有4.4%的机构在内部独立设置了具有看诊功能的医疗部门;有一部分医养结合机构只是内设了简易药房,并没有看诊功能;还有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只是和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表面上的“医养结合”,实际上并没有医疗作用。总之,福建省的医养结合落实效果与设想中的有较大差异,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医养需求。

三、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专业人才匮乏

据统计现今福建省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有五万多人,按照较为理想的配置比例计算,护理人员应达到一万人左右。然而目前福建省的养老护理人员只有九千多人左右,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且大部分护理人员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专业性的护理人员短缺,严重影响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二)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已经成为制约福建省医养结合的重要因素。福建省的养老与医疗体系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陆续出台了各种推进医养结合的相关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规划、医养机构设立、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等多个方面。但是,各部门所推行的政策往往存在重复交叉之处,管理标准、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经常不一致,难以实现政策协同,大大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基层推广难

据调查,福建省的老年群体更愿意“非离家式养老”,特别是在闽南地区,大部门老人都不愿去机构养老。现今福建省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还是机构式,一般在城市进行推广,在农村等基层地区推广较为困难。基层推广的主要形式是家庭签约医生,广大居民尚未完全接受这一理念,基层地区的医养结合只能依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实现低水平的服务。

(四)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缺失

医养结合要能够持续运行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能提供资金支持的医养结合支付体系。医疗保险可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方和受益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4]。但是根据对福建省民政厅、医保局、省医保中心等相关机构的调研显示:目前福建省的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药品等,并不覆盖医养结合模式中的护理服务费用。目前,福建省的大多数医养结合机构不属于医疗机构的范畴,其产生的各种医疗、护理等费用均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由于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的缺失,大部分医养结合机构无法通过医保结算来为入住的老年人降低医护成本,直接抑制了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有效需求。

(五)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医养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仅凭政府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更需要的是各方服务主体的积极参与。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福建省的养老服务市场中各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普通民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成本相对较高,加之缺乏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其参与动力不足。而条件好的医疗机构由于自身医疗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只会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投放于常规医疗,在其内部设立养老机构的意愿和动力都不足。

四、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医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发展受限福建省医养结合复合型人才缺失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开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目前仅福建医科大学等少数院校有开设此专业,能培养的专业人才较少,且大部分毕业生的首要就职选择是医院,很少学生愿意去养老机构发展;第二,从从业人员本身来说,现有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年纪普遍偏大、学历和学习能力都不佳;第三,从养老护理职业本身来说,该职业工作环境压抑、工作强度大、薪酬不高、社会认同感低。

(二)管理主体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政策难以落实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的主要障碍是管理主体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从福建省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来看,医养结合主要涉及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两大领域的多个行政部门,如民政、卫健、社保等部门。各主管部门平行运行,分别在分管的领域独立地制定政策、管理资源和发挥职能,一般只对各自的上一级部门负责,缺少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和整合,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政策的协同,导致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困难。

(三)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基层推广困难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福建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人对养老机构非常排斥,对“非家庭养老模式”存在诸多误解,觉得养老机构是儿女不孝和孤苦无依的代名词,因此即使疾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也不愿意入住专业的养老机构。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医疗结合在基层推广很难。

(四)医保政策相关规定不完善

根据医保政策的规定,医养结合型机构只有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才有资格享受医保报销政策。目前福建省的部分医养结合机构还不具备医疗资格,不属于医疗机构的范畴。有一些医养结合机构虽然具备医疗资格,但是由于医保规定未能纳入“医保定点”,其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无法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少数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虽纳入医保结算覆盖范围,但是其提供的医疗养护服务大都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

(五)优质医疗、养老资源匮乏,医养机构参与医养结合动力不足

目前,福建省拥有的养老机构中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占两成,医养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动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优质的医疗、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服务属于微利项目,对于大部分普通养老机构而言,优势养老和医疗资源均匮乏,在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是难以承担内设医疗机构所需的高运营成本的。而有条件内设养老机构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却因医养结合项目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内设养老机构的动力不足,倾向于把有限的优势医疗资源投放于有经济效益的常规诊疗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因为优势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诊疗护理水平较低,资金和能力都有限,难以内设养老机构或者为合作的养老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护服务。

五、推进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1.加快培养专业性照护人才。鼓励福建省的高校、职业院校设立养老护理相关专业,设立对此专业学生的入学补贴。同时,引导学校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之间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定向培养,打开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通道。

2.设立在职人员入职补贴制度。可对在职人员给予岗位津贴,通过提高养老护理岗位的薪酬水平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护理行业。

3.建立在职人员长效培训机制。为在职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等服务,通过分级培训,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手段结合,进一步提高其从业素质。

(二)建设整体性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落实

建立整体性行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医养结合从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保证。医养结合的管理体制并非是单纯的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混合”,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建设一个各管理部门能够长效配合的协作体系。从福建省层面来讲,首先要建立一个牵头部门作为部门间的决策中枢,负责统筹规划医养结合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其次,要明确界定各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防止在管理上产生重叠和缺位;第三,建立部门间横向协调机制,特别是要建立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机制,做好信息共享和互通,以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发展多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促进养老观念转型

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可以让民众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新公众的养老观念。目前福建省的医养结合模式还是以机构式为主,但是大部分老年人倾向选择非离家式养老,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如何送至社区乃至居民家庭中仍是工作重心。对此,福建省应采取分类扶持的办法,重点发展家庭和社区模式。首先,继续推进医养结合家庭模式,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推进家庭病床制度的落实,使老人在家养老的同时可以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其次,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社区模式,可以社区为单位建设养老院,然后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接社区养老院的常规诊疗服务。总之,通过发展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促进民众养老观念的转型,促进其在基层的推广。

(四)完善医保支付政策,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医养结合机构无法享受到相应医保报销优惠政策的问题,是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急需国家有关部门创新体制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首先,主管部门应加快设立明确的准入标准,可适度放宽,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范畴,使其享受到医保的报销政策,但同时也要防止医保资金的流失。其次,由于医养结合主要涉及的医疗行为是长期护理,因此应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借鉴青岛等地的经验,由人社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契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其与医疗保险互相对接,以降低老人的经济负担。

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2005年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比全国晚了五年时间。但黑龙江省老龄化速度却非常快,65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比例在2014年前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2016年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同时,由于人口大量流出又导致养老金等社会支出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压力。从养老服务体系的供给和需求来看,供给侧是提供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和政府以及社区和家庭内的亲属;需求方是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庭,目前显然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显著存在。政府主要职责是提供政策制度设置以及这些制度组织的经济支持,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部分社会服务;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主要提供养老服务。

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根据2019年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黑龙江全省2018年年末共有常住人口3773.1万人,比2017年末减少1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9%(2018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是11.9%)。可见,黑龙江省在1990年到2005年大约15年的时间从成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社会,这比全国其他省份都要快,用时都少。由于整个黑龙江省近些年受人口流失和低生育率的影响,老龄化水平还会持续走高。

(一)老龄化与年轻人口和老年人口相伴南下黑龙江省的人口结构变化除了受到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影响之外,还受到国家发展战略变化的影响。建国初期,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原油的开采和粮食、森林资源的大力开发,在我国经济恢复发展阶段,大量劳动力流入,据统计在建国至1979年间,黑龙江省累计净迁入人口达700余万人。同期,中国人口的两次生育高峰叠加影响,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同期。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再加上东北高寒的气候特点,人口大量外流成为导致黑龙江省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重要原因。1990年以后,随着南方在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年前劳动力离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纷纷南下到沿海城市。截止到2000年,人口净迁出达23万人。进入到21世纪以后,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态建设的不断重视,采矿业和林业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出又进入一个阶段,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黑龙江省净流出人口达126万人。2011年以后,人口流出又趋于平稳,平均净流出量为10万人每年。无论是改革开放初的人口回迁还是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流出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即使是老年人,随着经济水平提升,物流交通发达、通讯快捷方便等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大量的老年人选择到气候环境更加适宜的南方温暖的沿海地区居住,这无疑直接加剧了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速度,这些特殊变迁更加导致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动力不足。

(二)国内第一个养老金出现亏空的省份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发展趋势越来越不乐观,虽然导致养老金出现收支缺口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还是人口数和养老金领取时间。即提前退休问题导致的提前支取养老金和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相对减少。相比全国,东北提前退休的人数更多,这跟近年来东北经济的结构以及发展不景气密切相关。从全国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以2016年为例,结余约3200亿元,累计结余3.86万亿元。从全国总体看,养老保险基金仍保持收大于支,而且累计结余保持增加态势,有力的保障了全国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显著。地区差异巨大,2015年广东结余最多,黑龙江等6省份收不抵支,2016年黑龙江养老保险支出比收入多了320亿,不但花光2015年结余的88亿,还欠账232亿元,黑龙江成为了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迫在眉睫。

二、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14)《关于支持民办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提升养老质量的实施意见》等十余分政策性文件,以及《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候鸟式养老服务规范》等地方性行业标准。在全国首推服务清单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2017)。

(一)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几年,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在政府推动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黑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黑政办发〔2016〕121号)(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高龄老人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医养结合”型服务床位数达到17张以上;2020年底,全省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新增床位达9.8万张,占全省机构养老床位的7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等一系列量化指标。要求省内规模在2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配备内设医疗机构;规定二级以上医院要与养老机构建立医养合作关系;社区卫生机构要把社区居家老人最为服务对象;“养老+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在积极开展中,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养老服务的供需信息链接起来;实施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引导以社区为基础,委托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和专业化入户服务等项目的推广工作。

(二)持续完善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服务体系养老机构项目建设迅猛发展。在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上,推动全省建成公办养老机构18个,新开工建设14个县级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基本消灭了县级公办养老机构“空白点”。在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建设上,180多个民办机构动工建设,目前,全省已新增各类养老床位2.65万张,全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了30张,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细化服务体系的供需对接,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目前,全省30%以上养老机构配备了医疗内设机构,50%以上养老机构与就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通老人绿色通道;社区卫生机构服务项目已经覆盖到90%以上的社区老年。全省新增10多家大型“医养结合”机构,催生出多种“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并依托示范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开发了“医养、康养”系列产品,在推进养老服务业与健康产业结合发展上走出了路子。

(三)积极培育市场、扶持社会化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引导市场开发养老市场形成旅居养老、医养结合、“互联网+”等多种新养老服务产业模式,许多高品质养老服务项目脱颖而出,例如:哈尔滨福寿阁“智慧养老社区”、大庆“幸福为老服务大联盟”、中医大二院“爱心养护康复中心”等一大批优质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另外,依托黑龙江地域特点,打造龙江文化游、中医康复疗养等一系列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旅居养老路线,利用电商推广、参加全国展会等形式线上线下推广,吸引了国内外老年朋友来黑龙江旅居养老,体验黑土文化和享受自然资源。为充分发挥我省夏季气候、整体生态、特色旅游等优势,围绕“整合资源、宣传推介、优化服务”三个环节,推动养老服务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

三、养老服务业面临的困境

(一)人口流失,老龄化严重,抚养压力大低生育率和严重的人口流失和高城市化率导致黑龙江省面临更严峻的抚养压力。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各地的差异性也非常大。高的省份人口抚养比10:1,即10人养1人;低的省份人口抚养比是1.2:1,负担是不一样的。人口流动更加加剧了黑龙江省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大量人口流出,人口抚养比还会持续变化。养老服务的需求给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服务的供给急需补充。

(二)政府财政压力大,养老金亏空严重养老压力和负担持续加重。一方面是未富先老。2010年,全省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为10.4%,2016年上升至15.0%,需要赡养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黑龙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靠地方政府无法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人力用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一直在改革完善中,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实现全国统筹,而且城乡差异巨大。未来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基金体系运行将面临更大的财力支撑风险。

(三)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总体水平依然滞后中国老龄化进程的第二个特点是未备先老。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空巢老人增多,农村留守老人现象比较普遍,传统式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弱化,社会养老负担随之加重。虽然黑龙江省养老机构的数量不少,近年来发展速度也比较快,甚至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其养老服务产业仍然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养老产业发展规律研究不深入、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积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养老产业创新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对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定位上必须要由政府牵头组织,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行业发展。当前,有很多企业家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商机来进一步开拓自己的产业。黑龙江省具有独一无二的气候特征,适合发展候鸟养老服务、旅居养老长夜、生态养生农业,黑龙江省夏季凉爽宜人的天气也适合老年人的避暑、休养。发展旅游、康养、生态相结合的养老产业不但能够带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发挥溢出效应带动银色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扶持养老服务产业协调发展黑龙江省“银色市场”、“银色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新型养老模式虽已进入探索发展阶段,但是老年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文化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体系还没有协调同步,必须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并加大这方面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充分利用好特殊地理、自然优势、进一步丰富旅游和健康养老内涵,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推动科研院所加大与科技、工信等部门,以及省内大型医疗机构、教育科研院所合作,首先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方面深入研究挖掘龙江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与不足,制定长远规划,有步骤的、可持续的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其次,在研发老年人用品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日常照料、医疗康复产品的开发与研制,重点扶持与老年人需求相关的传感器,机器床,机器人,远程遥控等产品的小微企业的发展。第三,科研院校在提供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智力支持。高校还可以发动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独特的精神层面的养老服务;医疗机构为医养结合和人才培训提供支持;互联网+为医疗、旅居和养老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持。

篇5

(一)着力先行先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取得新突破

积极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放开竞争性社会领域准入门槛,不断激发社会发展活力,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惠及社会大众。一是逐步健全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谋划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1+X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的意见(试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并在规划选址、土地供给、政府采购服务、人才流动、行政审批、税费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制定《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等专项扶持政策,为社会力量进入养老、医疗领域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二是大力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医养结合”养老工作现场推进会,慈溪乐成恭和苑成为全市“医养结合”试点项目,根据“一事一议”原则,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项目扶持政策,恭和苑亲情社区体验中心投入使用。三是积极推进民营资本投建社会项目。建立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项目库,完善项目扶持推进体系,推出老年病护理医院等一批面向民资招商的重大项目,东钱湖柏庭高端养老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宁波江北慈孝乐园、慈溪乐成恭和苑等项目被列为全省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示范项目。

(二)着力提质增效,社会领域重大改革取得新进展

紧盯国家和省级层面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改革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力抓好牵头改革任务,配合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扫清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一是研究制定重点领域改革方案。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研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宁波市文化产业示范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改革文件相继出台。二是推动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编制完成《宁波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明确今后三年全市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多元办医、扶持中医药服务等1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将出台实施。建立全市健康服务业项目库,筛选收录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健康文化旅游、健康管理、支撑产业等领域项目100多个。三是深入推进医改工作。以宁波成为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动市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政府社会合作办医、外资办医、智慧办医等模式取得突破,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实行“公办民营、管办分离”的新模式,宁波市福利院引入上海管理团队,开展管理合作。全市首家综合性外资医院对外营业,全国首家云医院成立,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快形成。四是教育改革积极开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技工学校通过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首个由政府统筹、发挥行业合力、涵盖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宁波市教育考试院授牌成立,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推进。

(三)着力提升服务,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难题,切切实实做好民生实事工程。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简化重大项目审批程序,强化服务,推动重大社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一是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2014年公共交通、环境治理、食品安全、教卫文体以及水利防洪、公铁立交改造等领域的42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和“四联四促”活动,主动帮助破解建设中的难题,工程学院杭州湾校区投入使用,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特教中心等项目建成即将投用,报业传媒大厦、市艺术剧院、市第二医院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资金补助。全年卫生、教育、儿童福利设施、社会养老服务等公共事业领域项目争取到中央投资补助资金近4500万元,带动地方投资6.35亿元。同时,通过信息化网络手段,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展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申报等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中央资金扶持重点和申报流程进一步明晰。

二、宁波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2014年以来宁波社会发展工作进展良好,部分领域改革涌现出一些创新做法,取得积极成效。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观念转变还不到位、方法运用不够对路、工作手段不够有力、新老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依然存在。

(一)社会领域评价体系和项目建设标准不完善

社会民生领域扶持政策对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民生政策出台的多,有效落实的少,后续评估手段缺乏。社会民生项目有效评价体系较为薄弱,对项目社会效益的系统性评估和考量欠缺。项目建设标准衔接统筹不足,部分领域项目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而新标准并未及时出台,项目标准不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社会管理和扶持手段仍较单一

社会领域的管理手段依然较为简单传统,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仍未得到全面有效应用。资金直补是目前社会事业项目扶持的主要方式,但随着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成为迫切要求,项目扶持方式亟需从单一直补向运营补助、政企合作开发、政府采购服务等多样化补助方式转变。

(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望仍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虽然全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群众整体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但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管理和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下阶段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

三、新常态下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征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内涵出现深刻转变,发展阶段出现重要转折,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社会发展质量有新要求

在解决好温饱之余,居民对生活质量、食品安全、环境清洁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领域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传统的以数量和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逐步为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范式所替代,社会发展步入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居民感受的新阶段。

(二)就业结构变动有新趋势

随着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机器换人”快速推进,制造业领域不少工人面临再就业风险;同时,市场需求加快转换,一批传统产业加速消亡,另一批新型产业不断兴起,“一盛一衰”的更替极大地加剧了结构性失业和结构性人才短缺的“双重矛盾”,给就业保障和人才引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居民消费需求有新动向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消费等一批政策利好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以通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在线体验等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时代加速到来,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社会服务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行业之间界限日益模糊,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四)社会治理模式有新突破

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最新科技手段的升级和推广应用,公共服务的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不同行政区域、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公共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越来越普遍,对社会服务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均带来新的变革和冲击。

四、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总体思路

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工作既承载着托底的基本功能,也肩负着促转型、增和谐的重要使命,必须主动适应,加快调整,积极引领。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满足民众多样化需求,更加注重系统谋划,坚定不移改革攻坚,积极推进创新转型,着力丰富社会领域政策“工具箱”,完善社会项目投资“工程包”,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方法论”,谋划社会规划研究“蓝图集”,加快推动形成政府与社会统筹发展、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横向与纵向协同共进的社会发展工作新格局。

1、加快调适理念,更加开放务实。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传统观念,在积极做好托底筑基工作的同时,坚持开门办事业,更多、更好、更主动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努力打造多点开花、多方共建、社会事业与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2、加快转变职能,更加主动有为。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定位,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加快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着力加强观大局、谋大势、干大事的能力,强化对人口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更加注重对规划实施、政策落地和项目推进的事中事后监督和管理。

3、加快创新机制,更加普惠高效。联系地方实际,找准社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针对“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网在哪里建”等关键性问题,积极创新人口发展政策、社会投融资体制和社会治理机制,灵活融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加快最新科技手段运用,稳步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提升社会效益。

(二)对策建议

1、助力稳增长,积极扩大社会领域有效投资。在强化政府引导的同时,抓住居民需求变化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带来的契机,加快放开竞争性领域,强化扶持力度,促进社会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作用,提升社会发展拉动消费、“反哺”经济的功能。

2、全力促转型,加快打造创业创新良好环境。更加注重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细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大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逐步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提升,加快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提升人力资源对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3、着力解民忧,切实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筑牢底线,突出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加快完善制度,精准发力,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等多种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幸福度。

4、努力增和谐,稳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外来人口融入城镇的政策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设计,稳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多方参与,提升自治能力,同时,加强重大项目和重大社会政策制定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6

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是人口大市,老年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截止2018年底,我市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0.38万人,占全市在籍人口的25%。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市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多元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养老机构供给潜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活力,推动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参与、养老服务项目品质化提升、养老福利适度普惠化发展,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融合力量,砥砺奋进,养老服务体系已具规模

1.健全机制,建强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将养老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立足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出台了《兴化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建成与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编制了《兴化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兴化市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对养老设施布点进行区域优化整合,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敬老院转型升级的试行办法》,着力深化养老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养老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内容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提出刚性要求,强化组织推进。

2.高位协调,居家养老服务强劲建设。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9家床位7132张。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运行,所有乡镇(街道)均制定了居家养老项目建设和运行实施规划,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一是加大居家养老工作推进力度。变民政部门单项布置居家养老工作为市级大会统筹部署,实现了组织领导的大突破;变民政部门分解居家养老工作任务为市政府发文分解任务,实现了工作规格的大突破;变业务科室日常检查为分管领导带队专项督查,实现了推进力度的大突破,“三个突破”为推进居家养老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和现实需要,变落实居家养老项目建设覆盖率为重视居家养老项目运行常态化,推动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双管齐下,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乡镇(街道)的特殊老人群体、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居家乐”托养点购买服务。三是打造居家养老特色品牌。积极引导、规范符合市情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出台“居家乐”托养点的建设运营政策;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建设运行楚水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兴化特色的“居家乐”托养点(以民间自愿为前提,由热心公益、口碑良好、65周岁以下的健康居民自行发起兴办的具有乡情乡味的家庭式互助养老点)。四是探索多样化助餐服务。将助餐服务作为我市居家养老运营的重点工作,大力发展老年人互助式、自给式、低偿式等助餐运营模式,构建村居委员会服务为主、民间帮扶为辅、老年人自助互助为荣的助餐服务的良好格局。

3.加大投入,公办养老机构全面升级。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35家,床位8495张,公办养老机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运行良好。一是基础建设上台阶。紧扣“三有三能六达标”(三有指每个老人房间有空调、有电视、有保温降温设备。三能是指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复娱乐。六达标是指消防、卫生、环境、五保老人供养水平、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和工资待遇达标)建设契机,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对29家乡镇(街道)敬老院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择址或原址新建6家高标准的现代化敬老院。建成1家集失能失智老人护理、特困老人供养、社会老人寄养、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满足城区养老需求,采取PPP模式,投资1.2亿元,正在建设1家600-800张床位的医养一体综合性养老机构,提高全市养老服务水平。二是管理服务保达标。按照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和业务要求,加强人员培训,达不到业务标准的予以清退(近几年来培训500人次);面向社会组织养老专业人才招聘会,全市共充实近百名敬老院工作人员,全面提升敬老院服务质量。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和食品卫生安全双达标创建活动,所有养老机构完成消防工程和透明厨房改造,共安装了火灾报警器1913只、简易喷淋装置2062只。三是整合资源提质效。鼓励将规模过小、位置偏远、硬件较差的敬老院进行撤并,市财政按200元/人的标准一次性给予搬迁安置费用补助。支持利用医疗闲置资源兴办养老机构,成立了沙沟、兴东、林湖、安丰等乡镇(街道)卫生院养老护理中心,开展养老护理业务。探索实施医养融合模式,全市乡镇(街道)敬老院均与卫生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通过聘请医生坐诊或定期巡诊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四是创新模式添活力。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公办民营的方式,将敬老院增设的“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承租给社会力量运行管理,目前收养社会老人近300名;将昌荣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承租给上海海阳集团,实行市场化运行,试运行阶段已入住老人38名。

4.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焕发生机。我市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营造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良好氛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目前建成运行的民办养老机构3家,床位534张,正在建设的有水乡养老康复服务中心、睛明养老有限公司等3家。一是营造发展氛围。多渠道、多方式宣传现代养老消费理念,转变社会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把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老年人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营造有利于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氛围。二是开通绿色通道。对民办养老服务项目的申请,一经审核符合条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高效办理许可,并给予建设补贴、运行补贴、免费培训和减免税费等扶持。三是健全保障机制。针对民办养老机构运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会诊”,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帮助民办养老机构轻装上阵。按照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和乡镇敬老院达标建设奖补政策,给予昭阳园老年公寓、幸福老年公寓等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助近300万元,促进其健康发展。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市的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一是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农村敬老院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配套服务跟进不力。引入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还在起步阶段。二是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快。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社会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事业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受传统观念影响,老人的养老意愿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整体养老氛围尚未形成。三是养老产业和生态经济建设结合还不紧。从养老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市虽然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养生优势,但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养老产业的优势条件,将养老养生的社会需求融合到高质量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当中做得还不够。

二、守正出新,行稳致远,推进夕阳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及今后一段时期,兴化民政人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殷殷关切下,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迫切、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一)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坚持多种形式建设。协同各个部门,整合资源,推进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乐”托养点示范项目、睦邻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运行效果。指导已建成项目对老年人开放。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让社会服务组织、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推进融合发展。完善助餐服务,进一步优化老年人助餐中心(点)规划布局,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着力补齐乡镇(街道)日间照料服务机构配套不足的短板,解决居家高龄、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问题。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提供菜单式精准服务,并逐步扩大老年群体受益面。深化服务功能。利用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探索老年人关爱服务网格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设施、服务、管理全流程的监控体系。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实现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

(二)科学定位,全方位建设各类养老机构

加强规划整合。鼓励将规模过小、位置偏远、硬件较差的乡镇敬老院进行撤并,在充分满足特困对象集中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对外开展寄养业务,满足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实行区域性养老。以昌荣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示范,打破区域界限,新建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承担辐射范围内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和社会养老业务。构建生态养老新模式。充分利用我市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的大好契机,发展生态旅游、候鸟式养老。

篇7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篇8

[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 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 地区差距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4-0020-05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均等化目标,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继续改善取得新进展。十所提出的这一目标,不仅是面对新时期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方面严峻经济社会挑战的应战之策,也是对改革以来社会公平政策体系的探索与创新。

从国家具体规划来看,“十一五”规划首次确定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治理转型。 “十一五”规划还创新性地界定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主要领域。 “十二五”规划更加全面明确地规定了公共服务的领域和标准。“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标志。

一、文献综述

从广义上讲,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一切行为都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即政府公共行政的核心就是服务。从狭义上讲,公共服务是那些能够直接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直接需求和影响公民福祉的政府职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包括覆盖水平、保障能力等)不仅是发展的手段,也是促进发展的目的。就标准而言,公共服务又可以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是一定发展阶段下满足公民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除去基本公共服务外,都属于一般公共服务。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必须促成公共问题解决。[1]

对公共服务的评估框架经历了一个从一元到多元深化的过程。胡鞍钢等曾经使用地区差异系数分析了中国各地区人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人类发展指标的差距,直观地揭示了各地区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2]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有关地区间公共服务差异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探讨教育、卫生、医疗等非现金收入( Non- cash Subsidies) 或实物转移( In-kind Transfers)来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如Rolf Aaberge等认为公共服务以非现金收入的形式缓解了收入不平等。[3]二是有关财政均等化的议题,如Acemoglu等指出, 不能一味地强调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 而是要考虑公共支出才是有效的。[4]三是有关公共服务政策的地区差异问题研究,认为公共服务政策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导致政策效果差异。[5]四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我国公共服务省际差异状况,如任强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对2000年至2006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进行测算,认为中国省际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有扩大趋势。[6]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全面的评估公共服务的发展?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这既源于公共服务概念的包容性,也由于公共服务边界的模糊性。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其内涵是随着发展阶段改变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划分了公共服务九大领域,这对建立当前公共服务评估体系具有政策性借鉴意义。此外,对“十一五”时期公共服务地区差异的评估并不多见。从评估操作来看,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公共服务水平。事实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与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相关)和公共服务进步程度(与中央和地方供给能力和政策相关)两方面指标相关。“公共服务进步”也应该成为衡量公共服务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演进过程中,公共服务水平是存量,公共服务进步是增量。一般来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存量)相对较高。

二、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一)公共服务发展评估的分析框架

与经济发展一样,公共服务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增长空间越小,进步程度反而越小。对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地区,实现对公共服务高水平地区的追赶,关键靠公共服务进步程度。进步程度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增量,更能体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将公共服务进步融入公共服务发展评估体系,有利于更加综合全面准备地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向。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地区差异,分为地区公共服务基础水平、进步程度、地区间差异三个角度来分析。这三者共同构成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综合评估体系。(见图1)

(二)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是凝聚了多项客观指标的综合指

图1 公共服务发展评估分析框架标,笔者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估。基本公共服务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基本生存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二是基本发展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中的公益性领域;三是基本环境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这三方面可作为一级指标。在二级指标的选取上,充分考虑“十二五”规划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九大重点领域,并对每个二级指标选择客观、可测的2至3个代表性指标作为三级指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基本涵盖“十二五”规划指出的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领域(见表1)。

(三)指数计算

对应于公共服务发展综合评估体系,指数方面分别计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基本公共服务进步指数和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的测算方法主要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测量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即无量纲化),指数一般分布在0和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数不仅横向可比,而且纵向可比;不仅可以比较各省(区、市)综合发展相对位次,而且也可以考察每个省(区、市)综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计算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如果指标是正向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如下:

逆指标采取无量纲化计算公式:

其中,将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记为Xi,权重为Wi,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分别为Ximin和Ximax,无量纲化后的值为Zi。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最新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新计算方法,指标合成采用几何加权平均法。[7]将各三级指标得分按对应权重几何加权平均即为当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得分。将五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得分累计起来求平均值,即为该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得分。

其中ei代表第i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Si代表第i年各地区公共服务指数的样本方差,ω代表第i年的各地区公共服务指数的平均值。ei越大,代表地区间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均等。本文计算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部委网站。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结果分析

(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从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指数来看,“十一五”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普遍发展时期,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北京、江苏和上海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从四大经济地理板块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直较高,东北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次之。西部作为2006年公共服务水平最低的地区,在2010年已经超过中部地区。这表明,在过去五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的进步,同时也在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见表2)。

说明: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包括: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海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图3 公共服务水平指数与人均GDP散点图(2010) 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与人均GDP指数散点图来看(见图2、图3),随着人均GDP增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各个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为中等相关水平),但是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能单纯地被认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各个地区具体实施的公共服务政策对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影响。2010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与人均GDP指数的相关系数R22(0.58)显著大于2006年的R12(0.50)。这很可能是公共服务的发展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危机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公共服务发展减缓,致使2010年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拟合水平略高于2006年水平。

(二)基本公共服务进步呈现差异

“十一五”时期各个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呈现出进步态势。从各地区比较来看,公共服务的进步程度有明显差异。2006-2010年期间,东北地区的公共服务指数提高了7.5%,东部地区提高了16.4%,中部地区提高了13%,西部地区提高了17.9%。因此,西部地区进步最快,东北地区进步最慢。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的快速发展,正好解释了“十一五”末期,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超过中部地区的原因。

图4 “十一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进步比较从基本公共服务各项二级指标增长幅度来看,除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两项二级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有所增长。社会保障增长最为明显,其余依次是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从一级指标来看,基本生存服务(3.84)、基本发展服务(3.8)、基本环境服务(3.48)都得到了一定提高,而且提高水平比较接近。

图5 “十一五”时期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进步:2010年/2006年 为了进一步分析公共服务进步状况,笔者将“十一五”分成两段,分别讨论公共服务进步程度(见表3)。比较而言,公共服务发展在前半程(2006-2008年)和后半程(2008-2010年)有明显差异,前半程的进步速度明显高于后半程。各个二级指标在2006-2008年期间的增长幅度普遍高于2008-2010年期间(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在两个时期相差不多),这表明“十一五”期间的上半程公共服务进步程度相对较高。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2006年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相对于2008年较低,增长空间更大。其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在客观上也制约了公共服务的增长幅度。具体来看,“十一五”时期进步较快的指标有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五方面。

增长指数散点图(2006-2010) 基本公共服务进步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关呢?从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进步指数与GDP增长指数散点图来看,公共服务进步速度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增长增加,说明公共服务进步与人均GDP增长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R2

(三)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距趋同

“十一五”差异系数变化的趋势显示,全面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正在缩小,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已经走向趋同。从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来看,2006-2010年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呈现趋同之势。只是在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略微拉大,但2010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系数再次下降。

指数差异系数变化趋势 从各地区二级指标相对差异系数来看,除就业服务受金融危机影响差异系数扩大外,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明显缩小(见表4)。其中,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环境保护的差异系数缩小较多。这说明,不仅基本公共服务在各地区间趋同,而且具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也是普遍趋同的。就具体趋同化速度而言,基础设施的趋同化速度最快,其次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和公共教育的趋同化速度也较快。从一级指标来看,基本环境服务趋同化速度最快,其次是基本发展服务和基本生存服务。

五、结论

对“十一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发现如下:“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和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从地区比较来看,“十一五”初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的地区,进步较快,导致全国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缩小;从内容来看,基础设施等基本环境服务趋同化速度较快,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距缩小。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后地区趋同化水平降低,就业服务趋同化水平降低,2009年又出现升高趋势。初步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中等相关,基本公共服务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相关,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主要取决于政策导向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因素。

“十一五”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大发展时期,这也体现了政府正在逐步实现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在“十二五”规划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全面、公平地发展公共服务仍旧是国家治理转型的重中之重。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该把保增长与确保公共服务稳步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各项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使经济发展成果普惠全体人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制度基础和民生基础。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刘俊生,译.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Robert B. Denhardt, Janet V.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2(10) .

[2]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98-134.

Hu Angang, Zou Ping.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 Hang Zho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of Zhejiang,2000.pp98-134.

[3]Rolf Aaberge, Manudeep Bhuller, Audun Lang.rgen, Magne Mogstad.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of Public Services when Needs Diffe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0(94).

[4]Acemoglu, Daron and Thierry Verdier. The Choice between Market Failure and Corrup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0,Vol . 90,No. 1.

[5]Andrews Rhys, Martin Steve. Regional Variations in Public Service Outcomes : the Impact of Policy Divergence in 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 Regional Studies,2010 (44).

[6]任强.中国省际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变化: 运用基尼系数的测度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 11).

Ren Qia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Change of China's Inter-provincial Level of Public Services: A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Gini Coefficient . 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9(11).

篇9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篇10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篇11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篇12

一、美国农业发展之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之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之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之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之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之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之农产品。有之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之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之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之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之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之污染、损害生态环境之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之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之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之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之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之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之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之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之现代化农业之运作,损失了一半之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之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之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之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之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之,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之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之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之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之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之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之几个品种,而过去之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之本地品种。减少遗传之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之,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之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之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之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之“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之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之,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之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之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之能源,而且能源之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之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之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之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之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之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之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之。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之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之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之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之健康也造成直接之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之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之破坏美国之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之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之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之空中和地下水之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之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之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之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之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之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之肉类,对健康是不利之。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之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之。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之问题,应当予以足够之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之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之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之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之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之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之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之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之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之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之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之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之现状和农村经济之条件,技术路线之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之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之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之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之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之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之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之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之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之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之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之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之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之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之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之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之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之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之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之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之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之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之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之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之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之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之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之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之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之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之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之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之、以信息咨询为主之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之独立之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之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之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之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之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之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之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之特点。准确之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之,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之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之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之“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之“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之“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之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之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之“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之“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之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之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之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之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之分布、性质及其利用之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之。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之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之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之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之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之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之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之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之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之同时,得到更为丰厚之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之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之增加、工农业生产之发展,都加剧了问题之严重性。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之道路是行不通之。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之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之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之人口需要之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之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之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之技术,实际上是先进之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之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之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之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之农业现代化之模式,取而代之之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之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之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之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之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之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之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之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之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之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之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之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之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之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丰富人类食物之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之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之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之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之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之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之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之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之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之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之“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之控制,使农业生产中之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之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之有关潜能。其次,良好之“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之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之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之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之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之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之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之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之加强,对食物品质之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之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之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之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之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之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之,造成了严重之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之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之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之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之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之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之信息、交通和完备之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之消费需求,未来之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之重要支柱。

篇13

实施“四化”与绿色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和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战略举措,坚持以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重点,坚持生产业和生活业并重,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全面发展。

__-2017年,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高效生产服务体系、优质生活服务体系、均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__-2017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以上,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0%以上。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以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3.集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 家,其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家。

4.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服务业龙头企业3家。

5.贡献份额明显加大。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21.2%。

——构筑三大高地。即充分发挥__旅游、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积极构筑生态旅游休闲、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三大高地。

——激活三大板块。一是以温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武功山景区旅游板块,依托武功山金顶景区、羊狮幕景区和文家温泉以及“福文化”特色,深入实施全市“三山一江”战略,全面融入“大武功”开发格局,努力形成“山上云中草原、山下水上乐园、山脚舒适温泉”的旅游特色,着力将__武功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东方自然文化福山、中国慢生活基地”。二是以市场商贸流通为主题的武功山大道商业板块,以城市综合体、金岸广场、心连心购物广场、城南国际商贸城为重点,加强商业设施改造,强化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功能,形成业态丰富、功能互补、环境优美的有机整体,共同构建__的现代商贸中心。三是以生产业为主题的城东物流板块,发挥我县接壤宜春、萍乡、新余三市的区位优势,以豪德国际商贸物流城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同时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努力为工业园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强化中心城镇服务业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农村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服务网络,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

——服务四化,融合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广,以“互联网+”催生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服务业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以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调整结构,升级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整合要素,集聚发展。集中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土地等资源要素,创新集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扩大集聚规模,发挥集聚效益。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清理进入壁垒,加快推行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模式,实现基础和公共服务业的提供由政府为主向政府和市场并重转变。

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突出重点,一产一策,分类指导,加快构建具有__特色和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突破发展生产业

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使之成为支撑生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积极培育信息、科技、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加大政策扶持,催生一批企业,促进有关行业从无到有,逐步做大做强。

1.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17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52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2%。

一是大力发展金融机构。加快金融机构引进步伐,积极引进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县农村合作银行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

二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科技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发展股权和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小额贷款、创业投资”融资服务型投资基金和对接平台。

三是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实施适合本地金融发展的信贷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差异化信贷策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信用度的企业在信贷审批、信贷方式、结算服务等方面给予区别对待;进一步简化贸易收结

汇和售付汇等业务操作,积极申请在我县设立外汇服务中心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县试点工作。四是加快推动市场融资。整合财政资金,大力推广“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财政电商信贷通”等模式,建立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融资信贷产品。加快海能实业上市进程,充分利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推动唯冠油压、天锦食品等企业上“新三板”融资。大力推进中小企业通过集合票据、区域集优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工具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中票、短融、超短融、私募债等票据融资工具募集资金;建立基础设施、保障房、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企业债发行项目库,不断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牵头单位:县金融办。配合单位:县人民银行、县银监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工信委、县商务局等)

2.物流业。加快豪德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态提升。到2017年,全县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物流平均成本逐年下降。

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在建好豪德国际商贸物流城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把新、改建项目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物流中心。在赤谷矿区、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有针对性地建设矿产、建材、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中心;在县城周边建设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各乡镇建设物流配送站,形成便捷迅速的物流运营网络。规范快递业发展,促进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制造业、仓储物流融合,协同发展,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构建农副产品快递配送服务网。

二是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县物流信息平台与万吉物流信息平台对接,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在全国各地布局网点,积极在县物流信息平台上共享资源信息。完善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推动跨区域、多领域的信息网络联盟合作。

三是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大力扶持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重点培育或引进一至两家集仓储、配送、拣选、流通加工等功能于一身,拥有现代化装卸设施、示范作用显著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态提升。

(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县商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财政局、县邮政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电子商务业。以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为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在全县的应用和普及,促进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到2017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 亿元。

一是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工作,根据自身产业和产品特色,建设一批农村“淘宝村”,促进全县电子商务集聚发展。

二是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特色工艺品、旅游等优势行业为重点,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广大企业依托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等网络销售终端,支持传统商贸企业依托自身在流通体系的丰富经验和品牌、渠道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建设网上批发市场和网上电子商城,实现线上、线下相互结合,优势互补,促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竞争力。

三是发展壮大网商队伍。优化网商发展环境,支持大学毕业生、个体商户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我县网商队伍。积极开展培训教育,指导网商提升整体运营水平,由“创业团队”、“家庭网商”向管理先进、设施完备、制度完善的现代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大力培育、挖掘和树立一批网商成功案例,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网商奖评活动。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4.信息科技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充分挖掘信息消费潜力。提升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作、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县信息消费规模能力力争达到2.6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03%。

一是完善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深入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基础通信、互联网、广播电视“三网融合”步伐,大力发展第四代等移动通信(4G)网络,提高光纤入户普及率,实施城市核心区域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引进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数字内容服务。

二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卫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领域资源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重点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推动城市管理运营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和精准化,实现城市管理资源共建共享。三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电子信息、液压机电、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创业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服务公共平台,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或工业设计中心,扶持企业发展专业研发服务,积极发展分析测试、检验认证、计量校准等技术服务,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引进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促进技术产权交易。

(牵头单位:县工信委、县科技局。配合单位:县电子政务办、县发改委、县住建局等)

(二)突破发展生活业

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商贸等行业,打造全省旅游强县和中国福文化生态名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和文化产业大市等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行业,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1.文化旅游业。突出“文化、生态、休闲”三大主题,坚持点、线、面一体化建设,构建以武功山为龙头、山上山下多极支撑的景区景点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以“福文化、乡村休闲、山地观光”为核心的多元化文化旅游体系服务功能。到201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总人次分别达到28.4亿元和330万人次;全县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一是进一步加快武功山旅游开发。依托“云中草原”、“温泉之都”特色自然资源和丰厚的福文化人文景观,加快温泉小镇建设,着力开发观光祈福、康养避暑度假、运动休闲三大核心产品,提升改造九龙山景区、发云界景区,完善景区交通、宾招、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功能,把武功山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东方自然文化福山”、“中国慢生活基地”、“名山秀水康养型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森林生态型国家公园”。争取成为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旅游名山”,力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录行列。

二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快__生态旅游观光带建设,开发建设好枫田车田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和石溪生态旅游村,将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塘边景区、车田景区积极建设并申报国家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加紧打造楼下村、石溪村两个4A级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打造“福文化”系列娱乐休闲活动,在塘边、柘溪、武功山、武功湖等旅游景区等推出一批游客互动体验表演项目,重点以__表嫂茶、吃新节、中秋烧塔、__火腿节等展示__风俗文化传统。

三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改善旅游外部交通条件。争取旅游公路建设省级支持力度,尽快开工建设泰山至__环武功山旅游公路,做好宜春—__—__高速公路、分文铁路升级改造、咸宜吉铁路规划前期工作,提高__大旅游可入性。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加快旅游精品景区景点、特色旅游村镇的供水、供电、金融、网络、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__县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旅游信息和旅游咨询服务,发展BTC及BTB等电子商务。

四是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大力开发旅游系列商品。以绿色食品、名优土特产、手工艺品为突破口,重点打造旅游食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三大系列,重点开发__火腿、古黑陶、带皮牛肉、__小鱼干、竹木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加大旅游营销和宣传力度,围绕开发客源市场目标,紧扣“古樟神韵,休闲__”品牌理念,整合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多范围、多渠道、多场合加强__旅游形象宣传。建立旅游客源地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周边省会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宣传营销力度。

五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壮大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为主导, 推进文化创意与旅游、科技、制造、贸易等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庐陵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乡、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四大”品牌,带动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五项活动”,力争每年完成戏曲全创作1个、半创作2个、移植3个的戏曲“123”目标。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新局、县商务局、县科技局等)

2.商贸业。按照“拓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市场”的要求,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6.96亿元,年均增长 14%以上。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商业布局规划。深入实施《__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__-2020)》,有序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促进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城南国际商贸城、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社区连锁便利店、蔬菜直销店、家政服务、快递服务等便民商业网点,完善社区商贸服务体系。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在洲湖、__等重点镇规划建设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和农家店。

二是积极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促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商贸业发展,引进新型商贸业态、经营模式和新兴消费方式,拓展品牌、总经销和特许经营。鼓励零售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知名商号、著名商标, 支持培育品牌建设。积极推动心连心、爱心等大型零售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委、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3.健康养老家庭服务业。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作用,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到2017年,全县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达到28.5张左右;全县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

医院床位数达到3.5张、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合格全科医生2名。每年培训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500人。一是促进社会办医多元化。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每个行政村重点办好1所标准化卫生室,在__城区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社区设置1所卫生服务站,每个乡镇重点办好1所卫生院,县级重点办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加快推进县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办医,鼓励社会资本以出资新建形式投资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业,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二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全覆盖。到2017年,全县城乡社区基本建立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巩固发展机构养老服务,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要,缓解机构养老供需矛盾。

三是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加强城乡居民多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培养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

四是大力发展家庭服务。推广“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发展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鼓励各类人员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业规范、标准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家庭服务业,促进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推进发展残疾人服务业,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残疾人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政府向具有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开展购买服务试点。到2017年,全县家庭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牵头单位:县卫计委、县民政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残联等)

4.房地产业。以保持全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主线,健全商品住宅供应市场,初步构建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力度,推进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三房合一”,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模式,未来三年,全县计划新建1200套保障性住房 。加快推进新一轮棚户区改造,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早部署、早落实,通过促进城市棚户区改造为房地产市场助力。未来三年,县中心城区计划改造城市棚户区 788户。

二是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结合城南旧城改造、城东新区建设和城市服务业发展,优化商业地产区域布局,合理引导商业地产投资需求。鼓励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活跃存量住房市场和租赁市场。贯彻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发展各项政策意见,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确保符合条件的职工应贷尽贷。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住房自住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落实契税补贴政策,实施二手房交易优惠政策。

(牵头单位:县房产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金融办、住房公积金__办事处等)

(一)加大有效投入,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工程。盯紧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大力引进金融、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立完善重点服务业项目库,做好项目跟踪和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加强服务业重大项目谋划,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加大全县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服务业项目对稳增长的作用。

(二)增强服务创新,实施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到2017年,培育形成3家市级服务龙头企业,2家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中大型服务企业。

(三)提高支撑能力,实施集聚发展提升工程。加快武功山旅游休闲度假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功能配套完善,增强要素吸附力、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编制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推进商贸、商务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体,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四)加快联动发展,实施产业融合突破工程。依托县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鼓励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加快形成以服务引领制造、以制造促进服务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区中园”建设,合理布局生产业集聚中心,为制造企业提供科技研发、设计咨询、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五)构筑竞争优势,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打造工程。积极推动服务业企业品牌创建,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服务业品牌企业。积极发挥我县“老字号”品牌优势,加快保护开发,实施品牌提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制定一批服务业地方标准,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六)夯实发展基础,实施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落实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引进国内优秀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机制。结合农民转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服务业领域创业和就业,积极与省内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和专业人才,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服务业人员素质。

(一)健全组织体系,凝聚发展合力。完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能职责及人员编制,统筹实施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定期研究服务业发展,完善年度考核和工作督查,协调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二)完善

篇14

辽西北地区包括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5个地级市及沈阳市的康平、法库两县,共36个县(市、区),530个乡镇,土地面积约6.82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6.7%。该区属于低丘风沙区,年均降水量471~655mm,年均蒸发量1847~2199mm。多年平均气温6.7~8.4℃,≥10℃积温为3219~3532℃,无霜期为144~163d。本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低收入人口比例大,种植业待开发领域多。另外光、热、风能等资源丰富。

2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2.1生态经济林发展模式

改单一生态建设为更加注重用材林、经济林建设,营造文冠果和大扁杏、山杏、枣、苹果、李子、桃、葡萄、梨、榛子、板栗、核桃、树莓等多种干鲜果树经济林。同时,应用杨树新品种,大力发展速生林。北票、建平在2008年新增经济林面积分别为1760hm2、2640hm2。其中:北票新增水果类经济林1450hm2,新增干果类经济林315hm2;建平新增水果类经济林570hm2,干果类经济林2070hm2。

2.2立体种植间作模式

林地经济开发可以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立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效应。林地经济开发的主要模式有:林粮型模式、林药型模式、林花型模式、林烟型模式、林瓜型模式、林草型模式、灌草型模式、林菌型模式、林油型模式、林地养殖模式,特色种养模式。如:阜新市现有林面积33.3万hm2,有25.3万hm2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种植业,到2006年末已开发林下种植8.7万hm2,在3年生以下的幼林下发展林粮、林草、林油、林烟、林花等常规种植模式6.7万hm2,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沙打旺草、苜蓿草、菊芋、豇豆、绿豆、小豆、烤烟等;在3~5年生的中龄林下发展中草药种植模式2.33万hm2,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板蓝根、桔梗、紫草、党参、薏米等;在充分郁闭的近成熟林下发展林菌模式2.33万hm2,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鸡腿菇、双孢菇等。朝阳县林下种植各类经济作物2855hm2,其中:农作物2552hm2、药材71.1hm2,蔬菜231.9hm2。除此之外,建平县林下种草已达2000hm2,产饲料3.6万t,产值2880万元;种植甘草、黄芩、桔梗、五味子等中草药340hm2;种植种苗花卉340hm2,产值2500万元;种植瓜果蔬菜400hm2,产值2100万元;种植烤烟2000hm2,产值9000万元,均为典型的立体种植间作模式。

2.3林下养殖产业模式

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林下畜禽养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具有投资小、周期短、疫病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既可肥地,促进林木生长,又可形成一条绿色环保生态链。目前,辽西北地区适合发展林下养殖的林地约53万hm2,林下养殖发展的主要品种有林蛙和白鹅、鸡、牛、羊等。2004—2006年3年间,阜新市林下养殖林蛙数量达1200万只,产值达5400万元;养殖白鹅数量已达660万只,产值达1.6亿元。凌源市特色养殖基地,鹿、貉、狐狸存栏数超过5000只,产值100万元。放养蜜蜂2万余箱,加上外省市来凌源放蜂户的蜂蜜产量可达600万kg,蜂产值5000万元以上。

2.4林木种苗和花卉基地建设模式

种苗是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的重要基础,花卉是人们重要的精神消费品,种苗花卉产业已成为当今沙区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近年来,辽西北地区相继建立了很多苗木、林木良种基地、花卉基地和特色经济林苗木繁育基地。彰武县章古台樟子松种苗基地每年产优质苗木2亿株,产优质樟子松种子约3000kg,产值达2000万元。可以说,小小樟子松做成了大产业,如今苗木收入已占到当地农民总收入的50%。凌源市林果种苗基地面积200hm2,可生产合格苗木2000万株。

2.5木材加工业模式

目前辽宁省沙区木材加工企业数量达到400余家,产值达85亿元,但多以木材初级加工为主。典型的有:一是建平县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到75家,年生产能力4.5万m3,产值达1亿元以上。二是彰武县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林产品产业集散地,在建中的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4.06km2,道路、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已经初步配套。目前,总投资2.8亿元、占地面积14hm2的彰武大洋木业有限公司已经开工建设。园区一期建设拟引进木材加工企业15~20户,形成产值100亿~200亿元。从2008—2017年计划打造木材深加工企业100家,实现产值1000亿元目标,利税将达到37.5亿元。

2.6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该区的阜新境内有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的8000年前查海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堪称“东北一绝”的海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那里有260多尊藏传佛教摩崖造像和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安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以沙山、碧水、森林而闻名遐迩的大清沟风景区;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情和风俗及素称“东藏”的瑞应寺以及被称为“沙漠林海”的章古台国家级森林公园。朝阳境内有被誉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遗址,有世界罕见的原始古鱼、鸟化石和植物化石,开发价值极大。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万佛堂石窟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石窟中的艺术瑰宝。北宁的医巫闾山是东北三大名山之一。兴城不仅拥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还有美丽的海滨和健全的疗养旅游度假设施。

3存在的问题

3.1林业产业认识不足

虽然辽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光热、风能、土地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将是21世纪辽宁省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但是,由于该区大多地处偏远,信息滞后和受传统“以农为主”观念的影响,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林业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林业产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对林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缺乏深入研究和分析。

3.2林业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致使各地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值规模小;二是支柱产业单一;三是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3.3林业产业发展不均衡

一是个别地区重生态效益,轻经济效益,产业意识淡漠,一直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发展思路不清,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和部门办林业;二是对自主发展探索不够,措施不多,经营机制不活,对林业产业发展缺乏紧迫感;三是林业产业协调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别县(区)局林业产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

3.4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

对地方政府和行政领导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造成地方一些领导和群众重经济、轻生态,重眼前、轻长远的本位思想和短期行为。没有把治沙与治穷结合起来考虑,是没有形成沙区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3.5尚未建立完整产业链

目前,从调查结果看,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进行“内涵扩大式再生产”的企业极少。大多数企业是在圈地后从事蔬菜、药材、草业、速生树木等粗放种植和初级加工等产业,不仅其链条短,而且从事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经营活动。

3.6开发资金短缺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农业基础薄弱,乡镇企业不发达,地方财力有限,很难拿出资金用于林业产业开发,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和投入模式。特别是在林业产业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新材料应用等技术难题的攻关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虽然国家和地方安排了政策性贴息贷款,用于扶持沙产业开发,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少问题,政策性贷款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4林业产业发展潜力

4.1土地资源丰富

人均占有土地0.46hm2,人均占有耕地0.17hm2,是全省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多的地区。铁岭是全省粮食主产区和国家商品粮基地,粮豆商品率高;西部和北部丘陵牧草地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特色产业条件较好。以阜新市为例,阜新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53hm2,是全国人均的4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19hm2、林地面积0.16hm2、草地面积0.04hm2,均居全省第一。依托丰富的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阜新市正在重点建设食用菌、速生用材林、干果、水果等林果业基地。

4.2区位优势明显

畅达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辽西北地区与河北、内蒙古、吉林三省(区)相接,呈扇形拱卫辽宁的中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和东北腹地的交通要道,锦州港是辽西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沈山、锦朝、锦阜、盘海营等高速公路以及秦沈客运专线,大大缩短了辽西北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时空距离。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3人力资源丰富充裕

该区低收入人口比例大,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以阜新市为例,阜新总人口194万,其中:城镇人口88万;农业人口10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4.6%。农业人口中近一半为富余劳动力,城镇人口中也有约10万下岗失业人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发展各类新兴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由于阜新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加之阜新人质朴而节俭,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劳动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阜新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不但数量丰盈,而且素质较好。其中不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农、林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更是人才济济。

4.4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该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自然风光秀丽,有朝阳牛河梁积石冢、古生物化石、葫芦岛的碣石宫、兴城古城等国家级历史文化资源;有200km沙软滩平、天蓝水碧的黄金海岸;有大自然奇山异水和水库湖泊等自然风光。这些资源的优良组合加上辽西北地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使辽西北旅游经济日趋丰富。

4.5人们对林业产业的认识不断深化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已是全国务林人的共识,党和政府不断出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潜力充分发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快速发展条件。林业产业融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林企逐步成为林业产业投资的主体,使林业产业发展充满活力。

5林业产业发展趋势

5.1林业产业结构由初级化向高度化方向转变

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促使产业发展向森林资源深度和广度开发,出现了产业体系完整化、产业关联高度化的新趋势,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开发层次日趋深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已成为林业经济的主体或主导力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山区林业与城区经济相互融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林业产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使之成为县域突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牵动力量。

5.2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由国有为主向民营为主转变

近些年来,在全社会改革发展大潮的冲击带动下,陆续启动了国有森工企业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部分地方国有林场也在积极地探索改革。通过改革发展,催生了新的经营主体,林业产业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民营经济、股份经济等外部资本纷纷进入林业经济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为林业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5.3知识密集型将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前景非常广阔。辽宁省林业产业将步入科学有序的发展道路,由生态经济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为代表的节水灌溉、日光温室栽培和绿色产品加工的林业产业开发将成为辽宁省今后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在进一步发展林果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及加工利用,最终形成以经济果业、林型乡镇企业、木材生产加工、多种经营等4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5.4生态经济圈发展将成为必然

一是利用该区辐射强、热量高、干燥、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特殊生态条件,利用先进设施、集约化经营,生产出高品质、高价位的干鲜水果。二是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使农业和农民成为有机食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和产业工人,逐步构建出有特色的沙产业高科技示范区、工业园区。三是培育的林、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将为辽西北地区发展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绿色食品、饮品基地建设示范引路。四是发展中草药和生物制药基地。在继续扩大中草药种植的同时,通过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中草药和生物制药成为辽西北地区产业的重要组成。五是通过农、林、牧、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建设,形成有辽宁省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专业市场,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5林下产业开发将实现新突破

林下产业是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产业。将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农、林草、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积极推进林下种植养殖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林地产出率。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林间种养模式。生产大户、专业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将发挥更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林下产业的聚集效应,推进林下经济向大规模、深层次发展。通过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加工业的大发展来带动林下经济的大发展。

5.6生物质能源将得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挖掘不适宜农耕的宜林荒山荒地的生产潜力,实施能源林基地建设,培育适地适树的能源树种,加大抗逆能源林种植,具有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能源林特别是木本油料、燃料植物具有规模化种植的巨大优势,建立木本油料、燃料植物基地可以一次投入,受益期长达40~50年以上,只采收果实或种子不砍伐树木,不会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建立具有林业特色的“能源林—林业生物质能源加工”一体化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工程产业链,可带动能源林业、特色资源原料林基地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拓展林业产业的领域,也对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两大体系建设。

6建议

6.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林业产业的重要地位

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林业产业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经济基础。强化对林业产业工作的领导,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考虑,认真做好林业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正确处理好林业公益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加快林业资源的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为林业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2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林业产业综合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等途径,对广大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林地经济项目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培训,培养更多能够掌握和运用实用技术的新型农民,真正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进入山区千家万户,进入山头地块,把林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推上新台阶。同时,制定并出台文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将相关部门和部分产、加、销大户组织起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区域林业产业的生产、加工、营销、科研等活动,促进信息交流,推进广泛协作,加强农户与大市场的联结。

6.3完善政策和机制,为林业产业建设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林业政策;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租赁经营、人股合作、有偿转让等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经济林开发;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私营业主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限、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开发林业产业;要充分利用林业贴息贷款和实施退耕还林的有利形势,积极扶持名优特林业产业基地以及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的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倡导和引导“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林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