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7 11:2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器官系统;预防医学;课程整合
1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临床诊疗,轻视预防保健
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生学习,都存在重视临床诊疗轻视预防保健、重视“治已病”忽视“治未病”、重视临床技能培养轻视预防医学实践等现象[4-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知识尤其是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很重视,更关注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而对疾病预防相关内容很少关注。
1.2预防医学教学与临床脱节
当前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课程未实现有机整合,内容脱节,导致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很难体现临床工作需要,而全科医学、循证医学和健康管理学等内容在临床教学中涉及较少甚至没有涉及。临床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预防医学的前瞻性防控理念及前沿防治结合理论难以应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实践。
1.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法,很少开展PBL、TBL、CBL等教学。学生上课只是被动听讲和记笔记,创新思维得不到充分锻炼。另外,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缺乏创新,开设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实验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动完成实验操作;预防医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基础与临床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的课程整合探索
2.1整合教学团队
在前期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组建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交叉背景的跨院系、跨学科的10个新型教学团队。团队实行负责人负责制,负责人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团队负责人定期组织教学交流研讨会,组织集体备课,师教学思想,讨论各学科有关知识删减与衔接等问题[3,6]。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沟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既要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又要避免知识碎片化问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团队教师互相听课并评价,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积累临床经验,临床医学课程教师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2.2优化教学内容
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影像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课程,按照“形态结构—功能—疾病—药理—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的认知规律组织内容,系统阐述解剖结构、胚胎发生、组织形态特点、功能特点、疾病、药物、症状、细微解剖结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预防医学等,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临床全线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的医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整合,围绕临床问题的解决和临床能力的培养,实现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疾病与健康等知识的整体融合。
2.3改革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是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案例由临床医师提供,任课教师结合各学科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加工,以案例为载体,将预防医学知识、医学人文精神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基础与临床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PBL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其自主查阅文献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如专题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等。以实际问题为焦点,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入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将循证医学思想引入临床实践教学,增加基层见习,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模拟技术、虚拟技术、标准化病人、网络技术等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4完善评价体系
制定医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标准,积极探索和开展考核方式改革,将学生学习过程纳入考核体系,注重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积极探索建立重过程、分类别的终结性评价和全过程、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传统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包括涉及基础、临床和预防等多个学科的多选题,以病例为基础的分析题等。整合后的课程采取综合评价模式,即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和PBL评价相结合,加大小组讨论评分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的考试,包括论文、总结报告等反映学生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的考试形式;临床实践考核综合采用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等方法。通过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情境教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60-01
我校课程体系改革以临床医学专业为突破口,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及社区全科医师岗位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全面整合和优化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开发新的医学人文课程,形成岗位能力情境课程体系。
1 临床医学专业新的课程体系由六个情境课程模块组成
1.1 医学基础模块
医学基础模块是将基础医学中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融合,打破学科界限,按照个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人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的框架,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知识体系。
1.2 疾病诊治模块
器官系统疾病模块是以系统为主线,以脏器为基础,按照结构、形态、机能、病变、诊断与治疗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1.3 临床应用模块
临床应用模块包括三部分:临床基本技能和辅助诊疗技术是整合原本分散于临床专业课程中的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技能和辅助诊疗技术而形成,临床治疗知识是吸纳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而开发的新课程。
1.4 社区卫生模块
社区卫生模块主要是适应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而设置,通过本模块学习熟悉社区医疗中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和社区基层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提高其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具备从事社区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
1.5 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模块
本模块为适应当前卫生工作需要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而开设,其中涵盖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医学相关法律常识、医院管理及心理学方面知识。使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智慧的人生,达到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1.6 综合素质模块
综合素质模块涵盖普通教育课程中的“两课”、外语、计算机技术、体育等课程内容,但本模块中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普通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准专业课程学习为他人、为患者、为职业生涯服务的技能。
2 创建了适应医学职业教育的情境教学模拟医院
我校模拟医院总面积23025.50平方米,拥有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00余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00余万元,承担着医学、护理、医疗技术等十余个专业3000余名学生的实训教学,分为“四个”实训中心,即多站式考试中心、院前急救技术中心、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心、医学实训技术中心,16个技能实训区,200余间实训室。现为国家级(医疗救助类)紧急救助员职业培训基地、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项目协作组织成员单位、吉林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长春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长春市卫生应急培训中心和群众灾难急救培训基地,模拟医院的职业情境和职业氛围实现了学校和行业的零距离衔接,大力提升了我校实践教学的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1 在仿真中求真
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模拟的临床实践教学过程,逼真的实践教学方法,严谨的实践教学考核,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达到真实的实践教学效果。
2.2 在理实中求技
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通过优化理论知识体系,规范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技能考核,强化实践技能训练,达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通过“仿真中求真,理实中求技”达到感受真实,提升真技,内化真知,升华真心
2.4 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通过仿真设备、虚拟培训达到提高真技,获得真知,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使学生走近临床,感受真实,通过润物无声的医学文化氛围,实现内化真知,升华真心的目的。通过实习前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病情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构建情境教学环境下的实践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之一,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以往在考核方面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是分别进行的,造成学生知识的学习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为首先利用模拟病人和计算机技术创设一个医疗情境,给学生提出一个病例,如在《临床疾病诊治》课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学会与各种患者沟通,促进学生的疾病诊治能力,通过标准化病人进行情境教学,在特定情境中模拟不同疾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学生可以从模拟病例对疾病加以鉴别和治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达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
4 讨论
通过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所进行的情境教学方法改革,使专业课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教学与自学一体化,能力训练与思维训练一体化,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提高了医学专业的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利用教学模拟医院,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坚持能力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强化了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逐步完成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转换,更好的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教育。医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建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开创了医学教学模式的先河,引领了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实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和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我校医学专业的具有医学职业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形态学实验、医学生物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循证医学、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技巧;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类专业中属于高考报考中热门的专业。医学生是就读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生中的一种,其他医学生专业还有药学、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药专业等。高考报考医学类专业目前来说已经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了,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并且人类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医学所以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之一发展从古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数也是相当之多。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并且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当然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综合型实践性专业也是需要很大的知识量的,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都是五年制的也就是学士学位,但是这并不影响在毕业以后从事医院中一份重要的工作。因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不可少所以它的就业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护理/卫生;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新能源;
5 美容/保健。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代表、护士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医药代表;
2 销售代表;
3 护士;
4 内科医生;
1.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医学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和教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人文课程的满意度是不高的。16%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是满意的,46%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比较满意,3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的满意度结果分析满意的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仍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与学生结果相差不大,也有40%的老师选择了不合理。按照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正常生理功能生物致病因素病理变化药物作用原理等顺序依次进行教学,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及人社会性,不能解决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导致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看病时只能从生物医学观点对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只注重病人的症状、体征、诊断及药物治疗,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为了适应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课程急需改变,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设置课程。对于现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这个问题学生和老师的观点有些差异,有42%的学生和48%的老师对现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不满意的,只有30%左右的师生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我校教学大多沿用过去的“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医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基本上以灌输、说教、模拟、验证为主,而其他的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较少。进一步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我校教师缺乏新教学方法的相关学习。
究其原因,无论基础医学教育的老师还是临床的教师都没有受过教育学的相关培训,并且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医疗工作,对教学的投入有限,导致他们对医学领域新的教学方法不熟悉,甚至有的很陌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我国教育方式一直延续着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全部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学习是不现实的,学生也愿意接受重点突出的讲授法去应付考试。对于各门课程考核方式问题学生和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有42%的学生和45%的老师对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各门课程考核方式是不满意的。很久以来,学校考试内容过多偏重学业成绩,特别是对书本学科知识的记忆,忽略了评价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会融会贯通,轻视人文科学素养。而且,测试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性,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需要。对于开设的人文课程学生和老师的观点相差不大,有40%的学生和43%的老师对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开设的人文课程是不满意的。不满意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问题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门数少、学时少,通过统计得出,泸州医学院其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为8%,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学时与国外院校相比明显偏少;常以“两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即使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呈现随意性、散在性,未形成符合校情的完整的体系。随着人文关怀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倡导,以及我国近几年所凸显的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现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课程合理性的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63%的学生和65%的老师认为课程前后衔接比较合理,如果基础课程内容没有学习,随后的临床课程也将无法理解。也有近40%的老师以及学生认为前后衔接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我校设置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学科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在内容安排上往往会过多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严谨性和独立性,但同时就忽视了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从而导致知识衔接不够,内容重复、交叉,也浪费课时,加剧有限的学时与急增的知识间的矛盾,使得对新学科、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介绍不够,因此整合教学内容势在必行。3.现行临床专业本科医学各门课程实验课安排是否合适。65%的学生和67%的老师认为课程计划中实验课安排偏少,18%的学生和15%的老师认为安排合理,只有极少数的师生认为偏多。同时作者通过统计《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中66所高校课程设置计划,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1∶0.31~l∶0.74,院校间差异比较大,部属重点院校基本在1∶0.6以上,一般院校1∶0.31~0.74,平均l∶0.48。统计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为1∶0.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也较为落后。
二、建议和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目标。均衡配置卫生资源是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之提供充足医学人才资源的重任[1]。泸州医学院地处西南地区,是一所省属教学型高等医学院校,也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原则设置课程,以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和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以改革过去单一的医学生物学课程体系。特别是研究开发综合性课程,如整合、以问题为基础、以社区为基础等医学课程体系结构,努力使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多样化,为实现总体的医学教
育培养目标服务。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基础实验教学模式。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指导思想进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内容整合及教学方法时,既要注重对学生“三基”的培养,又要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提高综合素质;实验除开设必需的经典实验外,还需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人文教育。在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哲学、文学、史学等,以及与医学关系密切的某些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逻辑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从而形成完整、系统、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运用人文科学的知识去关心、医治病人,才能获得病人的信任,获取重要的病史资料,让病人配合好,达到良好的医治效果。由此可见,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系,使两类课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课程 考试改革
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对高校教育改革工作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桂林医学院临床学院在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以学生为中心、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完善临床医学课程考试体系,在2010年上学期启动,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学(试点课程)推行考试改革。我们期待着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提供经验和运行模式。
1.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综合能力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在考试方法上,显著减少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根本,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传统试题与开放性试题相结合、单一知识点考核与综合分析评价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考题的质量和难易度,保证试卷的主观题量,并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灵活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随堂提问、小组病例讨论、答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测评学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如,妇产科学考核方式及测评重点。
(1)病史采集、书写,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书写病历。考查学生面对病人时的表达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书写病历的水平。
(2)病例分析,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例分析,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收集辅助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依据,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制订初步治疗计划。考查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情况。
(3)小组讨论、提问。给出病例治疗,分组进行病例讨论,提出疑问、解答。考核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分析能力。
(4)期末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对同学进行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阴道检查、双合诊、三合诊、胎心听诊。评估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综合能力。
(5)闭卷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是教学大纲掌握要求的“三基”知识,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题目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2.多元化的成绩构成,全面了解知识掌握程度
为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引导、评价、反馈及激励作用,客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学生成绩构成中,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各类考核的比例,从以前期末考试占80%―90%、平时考核占10%―20%,调整为期中、期末考试(开卷、闭卷等)占60%,平时考核占40%。以妇产科学为例,总成绩比例如下表格。
妇产科学课程考试2010―2011学年上学期总成绩比例分布表
加强平时考核并不是单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口试、笔试、网络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课程大作业、小论文、读书笔记、学科发展动向述评、测验、小讲课与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考核相结合、中期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态考试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3.内容综合化的题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考试内容除对教材上的“三基”内容知识进行考核外,还要加入对学科新进展、相关学科内容知识考核的内容。同时,注重开展跨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而且有利于促进病人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考试命题,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并组织任课老师进行讨论,做好命题(包括平时考核的试题、论文题目等的设计和期末考试试题的命制),对期末终结性闭卷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进行改革,注意考题的难易度,加大综合性论述题、分析阐述题和应用性试题等主观性试题比例,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客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型,主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综合性病例分析题等。通过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5.制度化的考核反馈,有助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迫切希望教师参与评价,只有教师参与到整合课程中来,才能保证整合课程教学测成果。”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平时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考核反馈制度化。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6.考试改革效果评价
授课老师积极参与了这次改革,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表现在成绩有一定提高。如,内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5分提高到2011年的79.4分;外科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分提高到2011年的76.5分。从学生的成绩分析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仍然欠缺或者薄弱的方面是病例分析题,失分最多,说明临床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疾病的横向及纵向联系及鉴别;再者,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但是评估的方式较主观,老师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时候不易区分成绩高低,需要老师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比如小组讨论、提问,现在学生每组实习人数较多,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提问或讨论的机会;病例讨论、分析没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同小异;病历书写更是雷同。因此大多数形成性考核成绩差别不大,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省略.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4-25.
[2]严瑛,刘成玉,刘桂珍等.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5).
[3]王学春,高哲学,郭子林等.构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城乡社区基层医务人才,笔者学校对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科学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系统,取得了明显成效,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面向城乡社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课?题:课题系河北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GJJG037。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家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基层医疗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城乡社区基层医务人才,笔者学校自2013年以来对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现将学校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如下。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按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需要,新的培养目标应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重点,培养能在城乡社区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综合卫生服务的实用型医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实用特色,着重加强“三种意识”“三种能力”“三项技能”的培养。“三种意识”即专业思想意识、服务农村意识和综合卫生服务意识;“三种能力”即健康教育能力、预防保健能力和卫生管理能力;“三项技能”即基本诊疗技术、基本护理技术和常用仪器操作技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中,把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兼顾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必要的增设和删减,重组后分为四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职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异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对基础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急救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农村社区常见疾病防治与管理、中医学概论、预防医学、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常用护理技术、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增设了适合工作实际的急救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城乡社区常见疾病防治与管理等课程;增加中医学概论和预防医学学时,从而增强学生对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知识的深入学习。增设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常用护理技术等实践课程,以加强临床技能训练,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学等课程,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教学模块即顶岗实习。
二、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专科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以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原则,筛选和优化教学内容。基础课理论教学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根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要求和专业课的需要,删除基础课程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太大关系的内容,整合、重组课程;实验课减少不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在实验内容上注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则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实践能力,强调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避免各课程为了强调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导致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增加临床实用操作实训课,如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快速末梢血糖测定、常见病的X线片拍摄等。
三、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1+2模式。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设计问题或病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演示法、模拟法等方法开展教学,实施早期接触临床,让学生在第一学年到医院见习。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卫生实践,熟悉城乡社区卫生环境和城乡社区医生的工作程序。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医疗卫生调研、健康咨询宣教,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二、三学年专业课教学以工作描述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重组教学内容,以患者来院诊疗的临床场景或病案分析方式导入授课的内容,使学生在仿真医院场景中,模拟临床医疗工作岗位,以“准医生”的角色与患者沟通,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案分析,并作出初步诊断,制订治疗方案。临床课以附属医院为基地进行临床现场教学,实行工学交替,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做”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学校丰富的实验、实训资源,加强各学科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引进了标准化病人技术,强化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操作练习。顶岗实在医院学习外,必须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习两周,了解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学习城乡社区常见医疗问题的处理技巧,训练城乡社区卫生工作的各种能力,以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在城乡社区胜任工作。
四、改革教学评价系统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为此制定出符合城乡社区临床医学专业的考核方案及考核评分标准。以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大纲、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大纲为导向,设计考核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理论考核内容加大了临床思维题和辨析题的比例,以突出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考核内容则加大了基本技能操作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删除以往验证性实验、实训的考核,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分知识考核和实践考核。知识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各占50%比例)来进行,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的学习态度、到课率、平时作业、实践技能操作等;终结性考核采用笔试进行。实践考核单列,并将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纳入毕业考试总成绩。成绩不合格者补考或重修。
五、改革成效
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在学校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对2013级740名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过的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满意率为98%;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学生满意率为100%;学生对实验、实训教学满意率为97%。经教学管理部门统计,学生各课程知识考核成绩及格率均达95%以上(以往各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及格率均在80%左右),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98%以上。通过对专业课教师、医院专家和基层医务工作者调查,认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看,由于医学教育的目标同卫生服务需求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对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探索,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学改革方案,为城乡社区培养更多实用型医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卢东民,张 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2]赵锡荣,程卫兵.农村社区医学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临床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疾患,对其直接实施治疗。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为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临床医学侧重实践,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培养精湛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实验教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在使学生完善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开拓思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因其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夯实学生实验技能基础,培养良好实验学习习惯十分有利。开设此门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1]。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教师反映,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不显著。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积极性差、发生器材损坏、仪器故障、结果精确度低等现象。通过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两方面。首先,刚刚由高中进入医学高校的学生对部分实验操作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没有真正操作过,欠缺实验操作锻炼。其次,学生对于即将接触到的更专业的实验器械如何使用、仪器设备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等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学生只是在实验前接受教师笼统片面的讲解,甚至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完全没有此环节,在未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就投入到了实际操作中,畏难、得过且过思想在学生们中传播。因此,从2017年起我校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使学生提前掌握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较早进入实验学习状态,形成良好习惯与思维方式,提高后续实验课教学效果[2,3]。
二、课程的设置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涵盖机能学、形态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内容。经过学校教务处与相应学科教研室教师共同商讨,针对上述问题,各学科教师精心挑选并整合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形成了涉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各学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及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每项内容2学时。每堂课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验室安全教育:此部分内容在实验室中进行理论讲授。包括进入实验室的各项要求,如着装、携带物品、纪律等;水、电、煤气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中伤害处理措施、如动物抓挠或咬伤、化学试剂伤害等;应急疏散,如安全出口位置、路线等;应急设施的使用,如灭火毯、消火栓、灭火器等。(2)机能学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动物的捉取与固定方法、标记方法、给药方法、麻醉方法、采血方法;手术器械的使用。该部分还包括不同实验动物介绍及适用范围,动物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验动物使用时的伦理法规。(3)形态学实验技术:以制片和染色技术为重点。(4)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如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器材灭菌包装及高压灭菌器使用,培养物的配制,菌苗接种技术。(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向学生介绍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其中包括不同容器及量具的使用,如容量瓶、吸量管、微量移液器;层析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电泳技术。
笔者依以往的教学经验看,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性强,时间安排科学,学生依从性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状态
由于授课对象为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入校新生,学生对从事医学事业都充满憧憬,能够提前来到实验室,很多同学在上课前就会主动同教师交流今后的职业规划与理想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关问题。本人及其他教师都会与学生耐心探讨,正确引导,强调在逐梦的同时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掌握基本技能是根本。笔者认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此可建立良好的依赖与信任情感。另外,学生对实验室中的器材、试剂、仪器和教师所讲内容都感到很新奇,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烈。在操作前,教师对本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并亲自示教,从细节中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态度。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和教师互动效果良好,及时反馈问题及意见。学生的这种实验学习状态在入学伊始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注重讲授方式,维持并延续学生的探索动力。
四、课程考核
这门课程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考核时除考察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外,还增加了小组互评,课堂操作以及笔试的形式,从多角度强化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具体做法包括:(1)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针对学生不明确书写实验报告的目的和要求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进行了详细讲解,比如强调实验报告是对自己本次试验的详细总结,包括实验原理、目的、操作过程、现象或问题、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作为进行下次类似实验的重要依据,同时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实验报告书写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2)学生自我督促,小组互评。在学生充分练习后,教师命令小组间进行比赛操作,在操作的规范性、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相互评价并当堂做出报告,教师根据报告总结并强调多发问题。(3)教师考核操作。在每项实验内容结束前,教师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进行操作考核,以此评价学生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这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4)笔试。在开始下一项实验前,以试卷的形式对上一次实验操作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记忆和再次审查学生掌握情况。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通过这种多重考核方式,学生对各项实验基本操作烂熟于心,精通于手,并且对日后实验课程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五、实验技术教师参与授课
高校中的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教师对实验过程了解充分、精通各种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动手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而且对实验结果分析准确。因此,此门课程安排了部分实验技术教师进行授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实验操作各项要点。同时,实验技术教师也锻炼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素质,深化了本职工作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例如,作为实验技术教师,会充分思考如何将自己熟悉的业务用诙谐幽默方式融入授课内容中,以此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使其印象深刻。课程开放以来,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从此不止局限于实验备课,将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融入了教学过程,又以教学提高了职业素质。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以专业基础知识够用为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使临床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技能方面得到提高和强化,有利于将来的临床工作和服务于社会。
三年制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时间为两年,一年临床实习期。目前多数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缩影,并未体现出高职课程以“以能力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
山东协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期间开设理论课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包含10门课程)、职业基础课(包含9门课程)、职业技术课(包含11门课程),总学时为2005时(不包含选修课),课程设置包括1年专业基础课、1年专业技能课和1年临床实习课,所以课程安排较为紧凑,课程开设顺序合理性不高。
1.课程设计
改造现有课程: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将组织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课程按“人体系统”为主轴进行整合。
2.问卷分析
(1)研究对象。72名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学生和78名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参与课程整合教师20人,整合前后从事教学的教师6人。
(2)研究方法。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和教师填写, 教师根据亲身体会填写包括一般资料和对临床医学课程整合的看法两部分。
(3)问卷结果。发放学生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8份。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整合后对内容理解程度有“很大提高”的占80%,“有所提高”的占15%,“没差别”的占5%;内容前后衔接“很好”的占78%,“一般”的占12%,“仍然衔接不上”的占10%;学生认为课程整合 “很有必要”的占68%,“有必要”的占22%,“没有必要”的占10%;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的占52%,“有所提高”的占25%,“没有提高”的占23%。发放教师问卷26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教师认为学生上课时间有所缩短,同时实践课比例增多,课程整合前总学时2005学时,平均每周29个学时的课程,课程整合后总学时1917学时,平均每周28个学时的课程,学生自修时间有所增多,教师授课时间有所缩短,但是工作压力有所加大。98%的教师认为课程整合 “很有必要”,因为内容重复少,知识体系较完整。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工作压力较之前有所加大。
3.结果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将组织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课程按“人体系统”为主轴进行整合,做到有序、有机整合,密切结合就业目标,可极大改善教学效果。从问卷分析来看,实验组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可见,合理安排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节约时间,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程间的衔接, 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
《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不少于38学时,并对课程目标、教学主要内容等提出具体要求,指出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教学要求》为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
笔者调查过贵州及邻省6所省属医学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情况,所调查的高校都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或公共限选课,总学时数均达到38学时,教学内容由职业发展规划、能力提升、实践训练和创业等几部分组成。但其也存在以下主要教学问题。
(一)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不到位
面对就业压力,一些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求职教育,提高就业率,而忽视了职业适应力和长远职业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求职意识、技巧的教育,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却不重视职业素质中敬业精神及职场团体精神的指导。
(二)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6所高校中就业指导教研室独自建制的仅有1所,其余5所挂靠在社科部或招生就业部门管理。教师队伍主要由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和少部分其他课程专任教师组成,讲授就业指导课是他们的兼职工作。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就业指导的专门培训和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业务水平不高。由于兼职教学,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学科建设和规范化教学,这不但会影响学科发展,也难以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增设专职教师并重视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亟待提高
多数学校教学方法落后,仍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少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训练教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的学校会组织网络学习,发给学生新锦成职业发展教育网学习卡,但很少有学生认真学过全部内容,甚至部分学生从未登陆过网站浏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如教育部文件中指出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所说的那样,不会很好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四)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没能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发达国家高校的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全部课程体系中,全过程是指从入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毕业求职,乃至延伸到毕业后;全部课程体系是指从基础到专业课,直至实习阶段,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渗透到所有的教育课程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查的6所学校中,就业指导教研室与其他学科教研室没有任何往来,不了解其他学科对学生职业教育的状况;其他学科教研室认为学生就业和职业教育似乎与己无关,使得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没能与其他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不论对在校生,还是毕业后的人来说,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这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其内涵是指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评价学习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在校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抛开教师的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其不断探索和创新去实现学习目标,是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和养成创新精神的必经之路。
(二)省属医学高校就业指导课强化自主学习理念的意义
省属医学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专业课程多,加之培养后期有半年临床见习和一年临床实习,由于学生前三年的课程密度大,学习时间紧,因此,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传统灌输式教学不感兴趣。此外,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从大一到毕业学年均有安排,且每学年的教学时数很少,再加上就业指导课程涵盖内容多,实践教学强,导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达到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目的。对在校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学好求职本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强化自主学习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加大自主学习的比重,将就业指导课与医学专业课有机融合等,尤为重要。
三、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结合网络教育,提高就业指导理论课自主学习的比重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现在大学生对网络具有浓厚的兴趣,网络教学和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平台。教师可将求职就业方面的内容,如招聘单位用人流程、求职礼仪、面试技巧、招聘信息查询及方法等挂到网上,通过大量案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完善现有网络教学或建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克服就业指导课学时的不足,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这有益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养成探索精神。
(二)重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绝非任性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既是设计者,又兼组织、监督和评估工作,可见网络自主学习不是在降低教师的作用,而是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研室设置2~3名专职教师,统筹学科发展和从事教学研究,负责职业咨询和网络信息资源更新等工作。授课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和爱岗敬业的基础上,组织大量课件、案例、视频和电子参考书等,指导学生设定自主学习目标,监控学生学习动态,进行阶段性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其次,就业指导课教师要了解医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学课程的不同,有的放矢地组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达到相互融通的目的,提高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较多,各高校选用的教材也不统一。这一课程的教材内容不同于医学专业课,几乎没有难点,很多内容简单易懂,一看就明白。例如,求职礼仪、面试技巧、毕业生离校和报到流程等。然而,临场情境的感受不同于书本文字,需要实践能力的训练。情境模拟实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注重实效性。例如,开展模拟面试,让学生扮演“考官”、“考生”,熟悉和感受面试的过程、临场气氛,使他们认识不足和差距。情境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组织至关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选题,与学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如仿真情境、面试题库等,在实践课结束时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进行总结。
学生自主学习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层面,首先取决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和自觉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师层面,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领导层面,转变教育理念,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提供制度保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基于自主学习理念探讨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教高厅.〔2007〕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0802/11260.html.
[2]王梦婕,梁鑫.“广种薄收”的医生培养模式该变变了”[N].中国青年报,2012-08-13.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吕媛.美国高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2).
[5]马欣.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受关注的问题之一[1]。医学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其实践性更强,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只有根据专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培养目标,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在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专业是这样,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也如此。为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关教育工作者曾做过有益的探讨[2,3]。我院是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医学影像人才。因此,如何加强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索和思考。
1 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培养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学生,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增强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医学实践性强,尤其是进入临床主要课程学习阶段后,临床实践成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一阶段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具体体现,医学影像学专业也不例外。需要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
不同的医学学科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点。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常表现为如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需要用图片说明;②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片影像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③教学片或影像资料可以从既往的片库或互联网上获得,因此,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不存在因为在病人身上检查所造成的资源不足的问题;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进行影像学习;⑤影像学科的工作目标多数情况下最终仍然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依然是少数),因此,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是主要的技能之一;⑥影像技术训练可以在练习者身上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
3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实践教学措施的思考
3.1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疾病的诊断过程是对具体临床现象或临床问题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临床思维活动是高级电脑和先进设备所不能取代的联系与整合过程,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收集资料时就已开始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对疾病的本质有了初步的印象。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是这样。医学影像学是利用特殊设备使人体组织器官形成影像,通过对人体组织器官影像的观察,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在专业主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上,应积极探索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各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影像诊断思维。比如,理论课授课,在按照传统的授课方法讲完某个疾病后,可以尝试引入临床影像实例,先介绍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然后展示病例的影像图片,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通过这种接近临床真实情景的方法,可能既会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记忆,同时又会对临床实践中影像诊断过程有所了解,对培养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3.2 充分利用影像图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如前面所述,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例如《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核医学》等,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影像片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影像实验室的图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例如,一次见习可按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不妨称为“授人以渔”,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把本次见习内容的影像表现进行讲解,要向学生说明疾病的影像表现没有固定的模式,讲解的只是共性的表现,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肿瘤有大有小,影像上常表现为肿块或结节,而不应以看到某一张片的表现是这样,就认为这个疾病就是这个样子;然后由学生自己阅片、分析,教师现场答疑,这个时段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影像图库包括影像实物片和电脑上的图像,使学生充分认识一种疾病的多样表现及其共性表现。第二个步骤是在下课前教师再用适当时间根据学生在阅片过程中提出的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总结,这一过程让学生参与进行讨论。第一个步骤可能有利于系统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帮助学生理解,引领学生入门,因为教师作为有临床经验者,认为不复杂的东西,在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简单的,再加上课程进程中并不鲜见的上午4、5节是理论课,下午6、7节是见习课,学生来不及复习消化;第二个步骤解决了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的疑惑,甚至有的疑惑是以前教师不曾思考过的,这同样锻炼了学生,使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查询有关资料,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学会互相交流,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根据教学进程,适时调整见习方式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累积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多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应适时调整见习方式。比如,《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这时就可以尝试以临床实践中放射科集体阅片的方式进行,由教师主持,学生通过对有临床资料的病例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和依据,如果是单一的临床影像检查病例,还应提出下一步应考虑进行的其它影像检查方法,然后由教师作分析、点评、总结,纠正学生的诊断思维中的不当之处。这种见习方式不宜在课程刚开始时进行,因为那个阶段学生还没有知识的积累。课堂上,还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影像图片学习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使学生学会规范化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以提高其临床技能。
3.4 培养学生主观思维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能力,认识学科间联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学习
正如上述提到的疾病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而且相同的疾病可有不同表现,不同疾病也可有相同表现。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无论X线还是CT检查,肺部的斑片状影,可见于炎症,也可见于结核或出血、水肿及其他病变,单纯依据影像表现做诊断可能会有差错,只有通过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防止主观、片面或僵化的思维方法。还可以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强调,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学好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不仅是目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需要,也是临床实践中影像诊断的需要。
3.5 开设第二课堂
开设第二课堂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课外不定期分批适当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放射科、超声检查室等部门观摩、学习,使学生通过这种对临床影像科室的观摩、学习,熟悉其工作流程,为日后临床实习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容易融入临床情景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师在临床工作中的言行,培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自觉性、使命感及责任感,使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懂得在医学实践中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自觉把医德规范变成自己的行动。
3.6 提高学生操作动手能力
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为此,除了在课程学时安排上,使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课时达到或接近总课时的50%外,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例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这门课程,像CT检查和X线投照中的摆位,可以尝试先见习,然后进行理论课授课,最后再安排学生在同学中自己练习。同样,《超声学》的操作检查,可以尝试利用实验室的超声诊断仪让学生在同学间进行练习。
3.7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互相交流和协作
在临床实践中,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在诊疗中也不可能完全正确,需要从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影像思维能力。临床工作是一项需要医师之间、医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应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使学生学会面对失败,学会从失败中分析原因,学会从失败中提高自己,学会互相交流、团结协作。
总之,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强调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影像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影像技能的提高常常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刻苦的学习、不断的钻研和反复的实践,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40-41.
成人医学教育是对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成人进行的医学再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水平[1]。换而言之,夜大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学生,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体质之下,如何与时俱进;如何真正的在提高他们学历水平的同时使之能力也获得提升,以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这成为了摆在我们成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在这种形势下,也促使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有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着眼于探索适合成人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方式,在第三年不脱产的临床实习期间, 进行定期的10个临床讲座, 内容涵盖内、外、妇、儿。包括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密切结合的对临床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及灵活运用, 临床问题分析方法,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和防范医疗事故等, 充分调动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突出临床教学的实用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对各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衔接及综合运用, 对了解临床医学的新进展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收获, 学生临床诊断更加思维开阔, 在运用理论只是进行临床治疗时考虑的问题更为全面, 对新知识的认识和追求也更为迫切。此项教学改革,其目的在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 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适应临床实际工作需要, 培养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多方面能力: 即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获取、处理和交流有关信息的能力; 更好的进行医患沟通和防范医疗事故的能力; 在处理临床急诊时的应变能力以及强化规范行医的认识等本文由收集两年来, 我们连续开展了两期系列专家讲座,因其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因此,我们不断对讲座进行改进更适合于探索性改革。并对2010级参加系列专家讲座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 现对结果分析如下。
1.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
1.1 听课对象: 我院夜大2010 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38人。 他们已完成全部教学大纲内的课程学习, 并在原单位进行不脱产实习,即将毕业。
1.2 研究目的:通过讲座, 激发同学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同学思考理论知识;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初步建立起批判性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基本正确地处理疾病;并能够主动并独立的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动向。讲座讲的是一些普遍的原理, 是通过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展开的。夜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有实际临床工作经历的,在经过他们以往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再为其理论性的梳理和总结临床知识,同学听过讲座后, 就会得到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 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3]。即使对比较复杂的病症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 也能顺利做出判断。在同学的笔记中还可见到, 同学们根据讲座的讲解, 结合临床实践就一些很难掌握的内容和教师展开讨论, 包括症状与疾病变化的关系, 症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等, 反映了讲座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学生很快能把从讲座中获得的知识融于他们的知识建构中,并进一步的付诸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
1.3 研究方法
1.3.1 邀请专家: 均为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多年的的各科室专家、教授和我院领导。每人每个讲座授课3小时, 共计10个讲座,30个小时。
1.3.2 讲座内容: 校外专家都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 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出发,讲授各科室相关临床知识和诊疗技术常规、规范医疗行为、防范医疗事故和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等内容;增强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具体内容见如下表1。
表1专家讲座的内容
讲座内容
1.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2.医疗现状与对策
3.骨折的诊治要点
4.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进展
5.x光片的阅读分析方法
6.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7.妇科急腹症诊断及其鉴别
8.如何分析心电图
9.医院感染管理
10.如何做一个好医生
1.3.3 问卷调查: 全部讲座结束后, 给学生发放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表。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内容:1、你是否在职及工作年限 2、认为举办专家系列讲座是否有意义; 3、认为专家讲座的内容重点放在哪里,专家讲座的内容是否适合你; 4、对本次专家讲座的总体对象; 5、认为举办专家系列讲座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 6、认为专家系列讲座适合我院哪类学生; 7、认为专家讲座占毕业考试成绩的30%是否有助于你出勤; 8、认为是否有必要邀请这些专家进入大学课堂讲课; 9、认为专家系列讲座是否有助于你提高临床医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临床感性认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10、你对今后我院组织专家系列讲座工作有何建议。发放问卷调查表138份, 回收135 份, 回收率97.8%。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1 本次系列专家讲座问卷调查表结果见表2。
表2 讲座问卷调查表结果
问卷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n ( %) ]
1 你是否在职及工作年限: 在职(3年以上)
34(25.2%) 在职(5年以上)
80(59.3% ) 非在职
21(14.5%)
2 认为举办专家系列讲座是否有意义: 很有意义95
(70.4%) 较有意义
26(19.3%) 一般
11(8.1%) 没有意义
3(2.2%)
3 认为专家系列讲座的内容重点应放在: 学科前沿知识
105(77.8%) 现场工作实践
113(83.7%) 其他
26(19.3%)
4 对本次专家系列讲座的总体印象是: 非常好
112(83%) 还可以
18(13.3%) 一般
5(3.7%)
5 认为举办专家系列讲座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 合适
104( 77% ) 时间太长
21(15.6% ) 时间太短
10(7.4%)
6 认为专家系列讲座适合我院哪类学生: 毕业班学生
125(92.6%) 所有年级学生
10(7.4%) 进入专业实习学生
125(92.6%)
7 认为专家讲座占毕业考试成绩的30%是否有助于你出勤: 非常有效
105(77.8%) 还可以
26(19.3%) 没有影响4
(2.9%)
8 认为是否有必要邀请这些专家进大学课堂讲课: 很有必要107
(79.3%) 有必要
21(15.6%) 一般7
(5.1%) 没必要
9 认为专家系列讲座是否有助于你提高临床医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临床感性认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非常有帮助
102(75.6%) 还可以
28(20.7%) 没有帮助
5(3.7%)
10.对今后我院组织此类讲座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2.2 从调查结果可见,其中94.9%的学生认为专家讲座占毕业考试成绩的30%是否有助于出勤,参与讲座的学生到课率在85.8%以上,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一点可以明显看出,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2010级夜大临床专业本科生84.5%为在职人员,工作5年以上的占到59.3%。由此可见,这一大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一方面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全日制的学生要广,另一方面他们学习的功利色彩也比较浓厚,只学对自己有用的,不学所谓“无用的”。成人医学教育学生更喜欢按既定的目标学习,注重实效和有否实际意义,更多的注重学习的价值,没有价值的理论学习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根据成人学员的以上特点,决定了他们怕基础、怕理论、重临床、重实践的学习特点。长期以来,成人教育教学又是普高的一个缩水的复制品,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临床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循证医学观的发展,临床理念和诊疗技术均有很大程度的革新。面对这些又是临床大夫、又是学生身份的成人学生,以往这种重理论、轻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忽略了成人学员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不了他们对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能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的需求。因此,对成人医学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就显得更为迫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改变以灌输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坚持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尽可能多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2]。探索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更多的让学生与老师互动,通过优秀教师的讲解,教会成人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潜能。
2.3 认为举办专家系列讲座很有意义和较有意义的占89.7%; 有94.9%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邀请这些专家进入大学课堂讲课。96.3%的同学认为专家系列讲座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临床感性认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说明邀请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成人本科生进行讲座, 一方面专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多年的宝贵临床经验,以及补充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新知识, 帮助学生总结梳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这对于解决目前教材滞后的现象是有一定意义的,对于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成人医学生也是完全有必要和非常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介绍一些重要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 进而开阔学生视野, 扩大知识面, 以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夜大学生也会为知名专家给自己授课、解惑而感动,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4 认为专家系列讲座的内容和重点应放在临床实际环节实践上占(77.8%),学科前沿知识占(83.7%)。且83%的同学对本次系列讲座有很好的印象。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是目前高校的年轻教师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夜大学生,实际上大部分授课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他们的临床经验可能欠丰富,且成人学生普遍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教师具有排斥心理,专家讲座弥补了成人学生对获取老师临床工作经验的需求,且面对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他们多饱含敬仰之情,不爱学习也难。由于我们邀请的均为附一院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且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在各自的领域都多有建树,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 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认为专家系列讲座适合我院哪类学生这个问题。有92.6%的同学认为合适进入专业学习的毕业班的。进入专业学习和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全面学习了培养方案里的所有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对专家讲座内容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等内容更容易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这些知识对于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学习专业知识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对毕业班学生开设讲座更为合理。
2.6 本次专家系列讲座安排在2010级夜大本科生不脱产实习期间, 分别有10名专家分10 个专题进行。对本次专家讲座的总体印象: 有83%的同学认为非常好, 13.3%的同学认为还可以。同时认为举办专家系列讲座时间安排合适的占77%, 时间太短占15.6%, 时间太长的占7.4%; 而在认为专家系列讲座内容是否合适你这个问
题, 有73.6% 的同学认为非常合适;23.5%的同学认为还可以。因此, 总体来说, 同学们对专家系列讲座的总体评价较好, 认可度较高,专家系列讲座的许多内容对同学们今后的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一点,从学生的课堂笔记中可见一斑。
2.7 部分同学认为专家系列讲座应该增加一些专业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发展。并对我院今后组织专家系列讲座工作提出建议: 如更加合理安排讲座时间, 增加讲座的次数,充实讲座的内容,每一个讲座后留出提问的时间, 增加与教师互动提问的环节。
3、结论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我院夜大临床本科学生不脱产实习期间开设专家系列讲座作为我院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 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举办此类专家系列讲座活动, 会考虑以此为契机,对成人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讲座时间安排上会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更多的考虑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使讲座真正在学生中间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讲座内容上也会与学生代表开展座谈,共同商定,更加贴合成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需求,并会在安排上增加一些现场临床现场实践教学内容的知识、以弥补成人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同时, 适当调整专家系列讲座的时间, 使同学们有与专家提问、答疑等互动的时间。举办专家系列讲座的教学改革, 目的在于在现行的成人医学教育模式中, 探索更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我们培养的成人临床医学本科生能成为理论扎实、基本功强、素质过硬的能够经得起患者考验和医院能用得上的高质量的人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为预防医学课程的学时数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预防医学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与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脱节,预防战略思想没有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3]。沿用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重治疗,轻预防。另一方面临床医学生认为预防医学与临床工作相差很大,对今后的工作没有用处,对预防医学不重视,常常是为了考试而应付了事[4]。另外思维差异,缺乏实践教学也是影响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5]。
正是由于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存在着上述预防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6-8]。
我教研室在多年非预防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上述不足也有较深刻的体会,也试图通过教学过程改变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看法,为了了解这种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了解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真实态度,我们对本校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随机抽取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7人为调查对象。在完成防医学课程教学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授课前后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水平;③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意见,对哪部分课程最感兴趣;④在临床工作中是否有意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等方面等。
调查发现,我校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讲授预防医学课程之前,84%的学生没有或仅是偶尔接触过预防医学的概念或知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很少有其它学科的老师会主动介绍一些预防医学的知识。在上预防医学课程之前大部分同学的态度是“可能以后会用得到,掌握一些总比没有好”占56%,10%的同学认为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是考试课才学,只有34%的同学认为该课程是“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认为比较重要”。此项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观念教育也不容乐观。首先临床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渠道去了解预防医学,从入学开始没有相应的预防医学的系统性教育,使学生更局限于临床医学的知识学习,对预防医学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整个临床专业的传统教学体系中,预防医学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预防医学被剥离在了临床医学的知识体系之外。在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中,预防医学只是一种附属知识。由于教育者对其重视不足,才会导致学生产生这种预防医学知识不重要,学不学都行的态度。
因为这种预见性的结果,我们在预防医学的授课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介绍,更多的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给学生传输一种现代医学的理念,通过现实的案例介绍临床与预防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同学们认识到临床医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对今后临床工作的支撑作用和重要性。
课程结束后的调查发现,78%的同学部分或完全改变了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要程度的看法,这虽然很值得我们欣慰,但在这78%的同学中,看法完全改变的只有6%,另外72%的同学只是部分改变了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看法。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由于长期只注重临床专业的学习,强调所谓主课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学生心中造成的这种预防医学无用论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不是一两个教师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需要整个教学体系的调整和努力。
个人认为这种教育体系的调整涉及到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预防医学教育的早期介入,二是明确早期介入的实施者。早期介入即从医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开展系统的预防医学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强调现代医学是一个“完整体系”,注重临床与预防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要让学生过早地形成狭隘的专业思维定式。明确早期介入的实施者即由谁来完成早期的预防医学观念的教育。目前的预防医学课程大都在三年级以后才开设,失去了预防医学教育的最佳时间。而且在一个学期要把预防专业的6、7门课程用很短的课时讲授完毕,更加使学生加深了预防医学不重要的印象。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预防医学的课程提前致一年级或与医学专业课开始的同时讲授,选择那些对临床医学背景知识要求不是很高的课程,如食品卫生与食品营养,环境医学,卫生统计学课程,并与临床专业课程之间形成交叉和联系,会起到较好的预防医学观念启萌的作用。那些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课程如职业医学、毒理学、流行病学等可以在更高年级完成,甚至可以在五年级时完成。通过这样与临床课程之间的的同步和密切关联,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在整个医学过程的地位和掌握预防医学知识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早期教育的实施者,除了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以外,相关课程的临床专业课程的老师也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相比较而言,学生可能更相信和易于接受本专业老师的一些观念。如果临床专业课程的老师能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预医学的知识引入和联系,会对学生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我们的调查还表明,近60%的学生认为预防医学课程的讲授与临床之间缺乏联系,也是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要求预防专业的教师也要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然而在当今专业越来越细化的时代,让教师掌握非自己专业的知识,这将是对教师师提出的新挑战,也是现代医学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就预防医学课程本身,也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有近70%的同学认为预防医学课程实习偏少,尤其是现场实习,象职业医学、传染性疾病、食品营养等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实习专业。50%以上的同学希望能给予1个月的预防医学现场实习锻炼,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预防医学授课后,60%以上的同学希望今后继续学习并及时更新预防医学知识;70%以上的同学会将学习到的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并会有意识的参与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中去。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识别、评价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掌握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措施,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控制坚持一、二级预防范围内,不仅是公共卫生医师的责任,也是临床医师的责任。
关键词:高职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困境分析;优化策略
一、绪论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而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恰恰满足了当前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更多、更优秀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高职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新旧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交锋不可避免地会使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产生一定的教育困境,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结合时展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积极优化与完善,来进行教育困境的改善与解决,以此实现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教育理念相对陈旧,有待更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意识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需要未来的医疗人员不仅能帮助人们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同时更应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医学指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健康观。由此可见,新型的社会需求需要教育理念的转变来适应。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采取较为传统的医学教学理念,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导致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对医疗人员的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有待调整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课程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因此,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为实现合格医学人才培养、提升医学教研水平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地进行专业课程的优化调整和科学设置。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很多院校仍然采取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而完全忽视了当前医学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学习需求,这就常常导致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三)在实习、就业环节存在脱节现象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是为基层医院进行后备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形式,毕业生的实习、就业范围就定位于县(区)及以下医疗机构。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中只有采取实习见习一体化的制度,才能使毕业生更加有效地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实习、就业的相关指导,使学生在进行实习、就业机构的选择时,常常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这就导致毕业生实习、就业的取向与专业教育的目标出现一定的脱节现象,这就使学生学习以及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高效地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三、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积极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出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为使教育目标、教育策略以及教学活动与社会发展趋势更好地契合,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地进行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一方面,教师应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以此明确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定位以及教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课程的科学设置以及教学活动、教育指导的有效开展。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地与相应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良好的合作,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习、见习中提前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凸显就业优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注重教师教育理念的引导与优化。在高职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领导者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能对专业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职临床医学的专业教育中,相关的领导应注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专业培训或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在对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深刻领会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院校领导还应积极地鼓励教师进行临床医学教育的科研活动,以此促进多元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实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有效进行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专业教育效率提升、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地进行专业课程的有效调整,以此实现科学、合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项目开展为载体”的理论和专业教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今后的临床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如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应为学生开设《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以此培养学生常用的诊断技能,并结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从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档案管理以及计划生育指导等方面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教师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应开设一定的公共素质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心理与医患沟通》等公共课程,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与发展。
(三)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
在以往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很大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大多采取僵化的课堂讲解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这样虽然能使学生系统地进行医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但是缺乏实践环节的专业教学,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综合运用,不利于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顺应时展的趋势以及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规律,积极地进行临床医学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以此实现教学效率及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灵活性地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临床医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学生只有结合相应的案例,才能在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也才能在不同案例的分析、研究中,增强自身的疾病诊断、治疗经验,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应结合当地基层医疗机构中常见病、多发病的案例,来进行医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以此激发学生案例讨论以及解决方案设计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疾病诊疗技能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来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效化创新。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现代教学手段。而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案例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就可以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专业教学进行结合,以此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如,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法进行结合,更加生动、直观地进行教学案例的展示,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形式,因此,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结合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以此培养出能完全适应今后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首先,教师应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医院相结合的人才共育机制。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改变了以往以高职院校为主的人才培养形式,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纳入了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中,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临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更加有效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其次,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培养阶段的设计,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三学年制的专业,教师就应从学生入学开始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如第一学年,学生应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的学习,第二学年就可以到县级医院通过床边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第三学年就可以到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实习,这样就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良好的结合,有助于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是为县(区)及以下医疗机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教育形式,在顺应时展趋势的情况下,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化与创新,以此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方式来进行临床医学的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实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春莉,吕冬梅,赵依璇,等.浅析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5):69.
[2]刘继平,张彬.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85.
[3]胡光丽,李海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I].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1):1196-1198.
[4]殷燕,任牡丹,卢新兰,米琛,和水祥.结合精准医学的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6(03).
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改革方式
(一)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的现状
根据当前检验工作在医疗工作范围和地位的变化,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学科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创新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毕业生的专业质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检验教学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掌握的只是理论,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和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陈旧、设置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以及综合性、边缘性、创新性学科课程少都有关系。
(二)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依据
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依据是(1)新课改对检验技术专业提出的新培养目标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医院发展对检验工作人才的要求。(2)国家确定的卫生专业人员资格证考试提纲对检验工作人员标准的要求(3)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关于思想、方针以及教学质量做出的要求。(4)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运用。(5)很多医院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三)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式
(1)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对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设定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2)学校可以组织检验专业的教师和临床专业教师及医院检验科的行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课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3)对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发放问卷和向相关专家及有工作经验的检验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反馈。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具体方式
(一)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检验专业、文化社科五个课程群。
(1)前两个学期主要是以学习文化社科、基础医学和公共基础课程群为主,把涉及到检验专业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初期的教学综合了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在三到四学期之间主要是以学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临床医学概要主要学习医学的内外科、诊断学、儿科、妇产科以及传染病学,以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医院中面临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新兴学科融入到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满足当前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和改革的标准。
(3)最后将四至六学期设计为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实习时间为四十八周,主要是在临床医院检验科实习的同时,进行临床检验、医学技能培训和做一些毕业论文,这一阶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对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做了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比例,一般达到一比一,甚至实践教学比例更高。同时对临床实习和基础实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 加强了临床检验和实习的技能训练。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高专院校增加了临床见习课时的比例,增加了与临床医师交流和学习的时间,并多了参与临床检查、咨询、病情病例讨论的时间和机会,为将来就业时的临床经验奠定基础;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整合检验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临床岗位和检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根据在学习期间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自己毕业论文;改革检验技能的训练内容,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可以将在各个专业零散的检验知识进行组合,制定相应检验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如各种形态学检查,不断加深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理论和专业技能;改革检验技能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基础的实验方法,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经过检验实验教学多年的探索,基本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和全程监督,以及训练、考核的标准化。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各大医院检验科主任及行业专家参与修订和完善了实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实践教学项目,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形成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后的检验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包括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果